健康性护理诊断范文

时间:2023-10-14 01:14:53

健康性护理诊断

健康性护理诊断篇1

急诊留观病人的健康教育一直是急诊护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笔者根据急诊科病人多、流动性大、护理人员少、工作量大的特点,在我科留观室推行的健康教育中,采用有目标、有计划、有检查、有反馈的方法进行,使整体护理观念有机地与急诊的具体情况相结合,使之更完善,更符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特点,使急诊的护理质量得到了提高。在担任急诊科护士长期间,笔者边学习,边探索,在急诊科建立了具有急诊护理特色的健康教育,探讨如何构建适合急诊特点、满足急诊人群需求、优质高效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急诊健康工作方法。根据急诊科患者的特殊性,确立急诊健康教育服务的主体意识;针对制定急诊科健康教育职责制度、实施方法和标准工作程序;有的放矢地实施专职服务、提供规范服务、营造满意服务、建立互动服务、推行延伸服务等,创建出富有特色的急诊健康教育服务;主动满足急诊人群的健康需求,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拓宽了急诊护理服务市场。现将我科对急诊病人开展健康教育的体会及做法介绍如下:

1 确立急诊健康教育服务的主体意识

1.1 明确健康教育的意义:对急诊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既是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也是对患者的一种治疗。不仅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而且也有利于密切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理工作。

1.2 主动满足患者需求:患者就诊时都希望了解自己的病情,得到及时的治疗、早日康复的迫切心情。此时此刻,护理人员主动对他们进行健康教育,给予防病治病的指导,这无疑是一件大受患者欢迎的好事,同时也体现了护理工作的责任和义务。

1.3 针对性的制定急诊科健康教育职责制度、实施方法和标准工作程序:急诊科的特点迫使健康教育围绕病种复杂、病情急、危等特点,在人员安排上采取灵活多变的弹性排班,明确的职责制度,合理有效的实施方法,规范标准工作程序,以确保健康教育有效有序进行。

2 把握好急诊患者的特点

急诊科有别于其他病房,自有其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只有护理人员了解和掌握急诊患者的特点,才能有的放矢地实施专职服务、提供规范服务、营造满意服务、建立互动服务、推行延伸服务等,创建出富有特色的急诊健康教育服务。

2.1 急诊患者危急症多:急诊就是对急危重患者的诊断和处理。这些患者多有家属陪同,一进入医院,往往需要进入抢救程序,且情绪紧张。此时的教育对象更多的还是要面对患者家属,向其介绍救治过程,分析利害,稳定情绪,配合治疗。

2.2 急诊患者病谱广:急诊可以接待各种疾病的患者,重者呼吸心搏骤停,轻者伤风感冒、小伤小痛。这就要求护理人员掌握丰富的健康教育知识,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要。

2.3 急诊患者更替快:除了留院观察的患者外,被诊断需要住院的,就去了住院部,余下的打针、配药,多为一天一张面孔,大多需要采取“短、平、快”的方法。这给护理人员进行健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要提高护士素质

急诊患者的特点,不但给实施健康教育带来了困难,也给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人员必须适应急诊患者的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学习、掌握健康教育知识,提升自身素质。

3.1 培训学习、充实自己:要组织护理人员参加岗位培训,学习疾病相关的知识,不断充实自己。作为教育者,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更新知识,丰富头脑,才能做到患者受益。3.2 努力实践、不断总结:在工作中学习和提高是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急诊科应该经常组织护理人员进行总结讲评,开展互相学习、交流活动,认真获取经验、教训,不断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健康教育水平。

4 要讲究教育方法

对急诊患者的健康教育,一定要从急诊患者的实际出发,采取灵活多样、能适应不同层次患者需要的教育方法。

4.1 开展健康教育咨询:根据不同的季节、病种,向就诊患者发放防病、保健的有关宣传资料,解答患者对疾病知识的咨询。

4.2 单独面授:在对患者进行注射、输液、换药等服务过程中,由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健康指导,既缓解患者紧张心理,主动配合治疗,又密切护患关系,一举多得。

4.3 墙报展览:根据医院急诊的场地,可以在患者候诊、家属休息的场所张贴宣传画刊,普及防病、保健知识。

4.4 实际演示指导:对于留院观察的患者,要主动介绍急诊留观病室的环境、医疗保险方法、便民措施、卫生注意事项、作息制度、安全制度、陪客制度,并告知病人对治疗护理工作的支持与配合。为了让病人很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针对病人健康知识的水平及技巧的掌握深浅程度,护士现场对病人进行宣传示范,如帮助长期卧床病人叩背、拍胸,教会病人有效咳痰,指导糖尿病病人测试尿糖方法、插胃管的配合等,每次示范后大家共同讨论、切磋,从中得到启发,从而提高每一位护士的示范宣教能力。

总之,对急诊患者的健康教育,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形成系统化、制度化,使急诊护理工作由单纯的治疗服务,向预防、治疗、护理、康复系统化保健服务转变,通过与病人不断交流、沟通,改善护患关系,使病人满意率提高。

健康性护理诊断篇2

[摘要] 目的:通过对眼科门诊患者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眼科疾病的知识,增强防病意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促进健康。方法:采用候诊教育,治疗教育,离诊教育,健康处方,示范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结果:通过健康教育的实施,医患纠纷减少,提高了门诊满意度。结论: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自我保健能力,增进医患之间的沟通理解与情感交流,减少医患纠纷发生。

[关键词] 眼科门诊;健康教育;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 R473.77[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10(a)-103-02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人员观念的更新,健康教育已贯穿于临床护理的始终。健康教育是指导人们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学会利用健康知识,检查设施,对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采取措施,早预防。长期以来,健康教育是眼科门诊的薄弱环节,根据眼科门诊的特点,边学习、边探索,在眼科门诊建立了具有眼科特色的健康教育模式。通过健康教育增进了医患之间的理解,减少了医患纠纷,提高了门诊满意度。现将眼科门诊开展健康教育的情况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6月在我院就诊的患者,就诊结束后请患者填写满意度调查表。每月发放调查表为100份,收回100份。

1.2健康教育的目的及重要性

眼科护理中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和主动性。眼科疾病所造成的痛苦和不便,会使患者产生焦虑和恐惧心理,尤其是在不了解相关知识的情况下,担心治疗效果害怕失明,因此心理压力很大。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减轻心理负担,了解与疾病有关的健康知识,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1]。

健康教育也是为了增强人们爱眼护眼意识,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提高自我护理保健能力。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有关眼科的医学常识,眼部结构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预防眼科常见病、多发病,重视用眼卫生,防止和避免有害因素对眼睛的影响。

1.3眼科门诊患者的特点

1.3.1门诊患者以老年人居多,而大多数老年患者同时会有两种或更多的慢性疾病,有行动不便、视力差、听力差的特点。因病而产生的厌烦心理和自弃情绪。

1.3.2门诊患者流动性大,文化层次不一,理解能力不同,接受快慢不同,对医疗的希望等需求各有差异。因患者停留的时间短,护士没有时间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2]。

1.3.3门诊患者的心理特点,凡是来诊者最关心的问题是自己究竟患了什么病,能否很快治愈,有什么药最有效?希望明确诊断,得到最佳治疗方案,争取早看完早离开,最不希望住院治疗[3]。

1.3.4 医护缺乏沟通,护理工作缺乏主动性,由于患者看完医生后,都是自己直接拿处方取药或治疗,往往造成护士给患者做完治疗不知患者的病痛,整个护理过程十分被动,有悖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不利于疾病的预防和康复[4]。

1.4健康教育的方法

1.4.1候诊教育:患者在候诊,为了突出个性化,选取12种病种,根据疾病不同的诊断,不同病情对症下药,针对性强,而改变以往那种向在座所有人统一讲某种病,而引起患者厌烦,不感兴趣的现象[5]。可根据患者及家属的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也可向患者及家属传播一些卫生知识,自我保健措施。

1.4.2接诊教育:接诊教育是门诊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以个别谈话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在整个接诊过程中面对面与患者交谈,对患者最关心的问题及患者没意识到的重要问题,不时地进行必要而简短的解释,说明,指导,安慰。

1.4.3治疗时的教育:对常见眼科疾病,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护士应配合医生做好治疗及护理工作,如患者治疗没有足够的认识,情绪紧张,不予配合,治疗则无法顺利进行,这时需要我们态度亲切,举止自信,语言轻松,讲解治疗的必要性,不治疗的后果,术中如何配合,术后注意事项等,使患者在配合治疗的基础上,才能起到预期的治疗效果[6]。

1.4.4离诊时的教育:患者诊治结束准备离院时,护士向患者及家属交代回家后的注意事项,介绍眼药的用法,急性期和慢性期如何用药。传染性的疾病患者如何不传染家人,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解除患者的后顾之忧,使患者满意离去。

1.5健康教育的形式

1.5.1健康教育宣传栏:利用候诊厅设置宣传栏,内容为眼科的常见病,眼科检查的重要性,视力的正常值 ,眼压的正常值等,形式力求美观大方,字迹工整,语言通俗易懂。

1.5.2示范教育:眼科患者用药主要是眼药水,特别是儿童用药比较困难。向患者讲正确的点眼液的方法,应是一手将下眼睑提起,另一手将药液滴入下穹隆内,放下眼睑,轻轻闭合眼睛,使药液布满全部结膜囊内。

1.5.3口头教育:根据患者所患疾病,讲解疾病的病因、发展、治疗及护理,使患者理解自己的疾病,减轻心理压力,对治疗充满信心[6]。并告知患者自我护理的常识,饮食调节及注意事项。讲解用药知识,以及按医嘱用药的重要性。对学习能力差的应反复强调,提高其认识疾病的能力,减少疾病复发和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1.5.4健康处方:健康处方是很方便的健康宣教。向患者及家属发放,内容是健康小常识,如:用电脑不伤眼睛的小方法;关于眼睛的休息,配戴隐形眼镜的注意事项等。让患者及家属学会如何健康地用眼,如何爱护眼睛。

1.5.5经验指导:选择健康教育效果显著的患者,通过讲述自身经历以及心理体会,并传授其所患疾病的治疗、护理、预防措施及注意事项,以激发其他患者参与治疗与护理的积极性。

2结果

满意度1月份为87%,2月份为89%,3月份为90%,4月份为90%,5月份为93%,6月份为95%。可见,通过健康教育的实施,医患纠纷减少,提高了门诊满意度。

3讨论

总之,通过健康教育的实施,眼科门诊患者的健康教育将更加被患者及家属所接受,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作用也越来越显著,健康教育是建立健康行为的有效方法,对临床各种治疗有增效的作用。通过教育使患者基本了解疾病的知识,主动改变不利于健康的生活习惯,减少疾病的发生,从而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通过无偿的教育,让患者体会到医务人员真正为他们着想,增进医患之间的沟通理解与情感交流,减少医患纠纷,提高门诊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孟涛,赵健,张群.浅谈我国健康教育的现况及对策[J].中国医疗前沿,2009,4(1):39.

[2]薛红霞,丁献菊,于胜芳.门诊患者健康教育探讨[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9,15(2): 93-94.

[3]李延萍.门诊健康教育浅谈[J].基层医学论坛,2008,(S1):76-78.

[4]海仙.健康教育在基层门诊的实施[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10):149-150.

[5]彭立蓉.眼科门诊患者开展健康教育的体会[J].华西医学,2004,19(1):131.

[6]赵霞.住院病人护理的健康教育[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22):88.

健康性护理诊断篇3

关键词社区门诊;护士;健康教育

随着医学模式与健康概念的转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已不仅仅停留在维持生命和没有病痛的水平,而是要不断地保持和增进健康。护士不仅要对病人的疾病提供治疗和护理,帮助病人解除痛苦,还要为病人以及健康人提供促进健康的服务,教给人们有关的护理知识和技能,使其对疾病防患于未然,增强自我保健和自我护理能力,不断提高健康水平。

1健康教育程序

1.1收集社区病人健康知识问题

由护士在病人就诊过程中了解其疾病情况、心理问题、生活习惯、文化及其职业对疾病的认识等问题,通过不同方式,采取交谈,咨询体检,查阅检查结果或病历的方法收集资料,找出问题。

1.2确定学习目标,制定教育计划

学习目标是提高病人的防治疾病知识的认识,建立良好的遵医行为,配合治疗,减轻心理负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育计划以社区门诊的特点制定,具体做法是,每周安排一位专科医生为慢性疾病给予专科疾病知识宣教,如优生优育知识,讲解基础体温的测定,示范自测排卵期的做法。

肾病专科介绍肾病的诱因,防治,指导用药,解释使用激素应注意问题,讲述饮食及避免劳累,预防感冒的重要性。

糖尿病专科则讲解糖尿病的发病机理,使用降糖药的注意事项,自测尿糖,饮食控制,预防并发症等知识。

各项检查详细编印注意事项及基本知识,根据社区病人病种复杂,充分准备各科健康教育的单张和健康教育处方,让病人自行取阅。输液厅设置电视机,播放有关录像。每月根据季节性疾病出版防病治病宣传栏。

1.3实施

1.3.1健康教育内容

各种疾病的病因及防治、药物使用知识、饮食调理、复诊时间,各种仪器与器械治疗知识,各种化验、检查知识,心理卫生与心理治疗知识,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指导与行为训练知识,计划生育与优生知识,公共卫生及卫生法制、卫生道德知识,就诊知识等。

1.3.2健康教育方法

健康教育的方法主要有口头讲解、图文宣传、视听材料播放和示范训练等。口头讲解是最基本最主要的教育方法,护士根据标准教育的内容向病人宣传,或者为病人解释提出的问题。图文宣传可以宣传栏、宣传卡片、图文像册等书面形式,将教育内容交给病人自己阅读,该方法适合于有一定文化程度的病人。视听材料播放指利用电视、幻灯、投影及广播等进行健康教育,适合于宣传带有共性的健康教育内容。示范训练可用于与操作、姿势和自护技能有关的教育内容等方面。

1.3.3健康教育的具体做法

首先要求社区护士学习健康教育的有关知识和方法,掌握一定的教育技巧,了解病人的需要,在病人就诊时实施健康教育。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士要热情有礼貌接待病人,态度亲切,让病人产生信任感,运用科学知识解答病人的问题。治疗检查过程向病人交代待各项检查的有关知识、注意事项等。在注射过程中,及时向病人告知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就诊完毕带药回家之际护士主动介绍药物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

2效果评价

健康教育的实施,大部分病人掌握相应疾病的知识,对用药、配合治疗的态度较好,遵医行为较理想。通过健康教育改变病人的不良行为,同时也使他们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我保健知识,积极配合治疗,提高医疗效果 ,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平且减少病人的医疗支出。另外还改善了护患关系,使病人对医院满意度提高,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开展健康教育,促使护理人员在不断提高本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的同时,还努力学习和掌握相关学科的知识与技能,提高综合素质。

3讨论

3.1门诊开展健康教育有利于医院自身发展

健康教育是医院的重要职能,在当今医疗市场竞争日趋强烈的情况下,如何真正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其内涵就是满足病人的身心整体需要。通过为门诊病人提供分诊、挂号、候诊期间、就诊、检查、治疗期间、离诊后个阶段的信息及知识,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病人的需求;同时又沟通了医院与公众的关系,提高了公众对医院的信任感,扩大了医院的影响,为医院自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3.2门诊开展健康教育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健康性护理诊断篇4

关键词 健康教育 急诊科 工作方法 护理管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17.373

急诊科由于其服务群体和工作内容的特殊性,决定了急诊健康教育开展的必然性与艰难性。为创建富有特色、优质高效的急诊科,把握急诊健康教育工作特点和市场健康需求,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发展、丰富和完善健康教育的内涵和形式,形成了一套有特色的健康教育工作和管理方法,介绍如下。

构建特色急诊健康教育服务的前提

分析急诊健康教育工作的特点:①健康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急诊患者个体差异大、症状急迫、停留时间短、情绪易激惹,给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带来一定的难度。②教育者工作的特殊性:急诊护士承担着各种紧张复杂的抢救护理工作,急诊的突发性、时间的紧迫性及健康教育的时限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健康教育的进程。③教育者素质的高要求性:要求护士不但要熟练掌握内、外、妇、儿等各种常见病的诊断、治疗护理和预防措施,还要求会运用沟通技巧和语言艺术,在很短时间内对各类患者进行健康教育。④信息的相传的优势性:急诊科是社会公众接触医院的第一环节,是各类患者、家属陪伴及健康、亚健康人群聚集的场所,其流量大、信息播散快,可充分利用“义务推销”正面宣传的作用,扩大各种健康知识的有效传播。

综合分析市场健康需求:①准确把握急诊患者的需求:急诊患者发病症状急迫、情绪不稳定,希望能尽快缓解当前的痛苦症状,此时他们的需求多局限于他助,未扩展至自护与自助。②充分了解主流市场的健康需求:随着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来院就诊的患者已不仅仅是关注疾病的治疗过程,更多的是关注症状缓解后疾病的预后、起因及预防等健康信息的指导。③积极挖掘潜在的市场健康需求:主要针对自我保健意识淡薄、只关心疾病治愈而不重视影响疾病危险因素、发病才来求医的人群,其健康意识和需求尚待开发。还有近年来发生的一些与健康息息相关的突发事件,也使公众对健康科学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有了新的认识和需求。

运作方式

以学习为契机,确立急诊健康教育服务的主体意识。通过外出学习参观、专题讲座、情景模拟等多种形式进行健康教育理念、理论技能及服务礼仪的学习培训;充分调动科内护士的积极性和潜力,激发爱岗敬业、团结上进的工作热情。使每一个急诊护士都本着“以患者需求为出发点,以患者满意为目标;人人皆为健康教育员,时时皆为健康教育时机”的服务原则,将健康教育工作始终贯穿于急诊抢救护理过程中,为帮助公众普及医学知识,提高防范意识、自我保健及应急处理的能力,逐步实现“医疗自救互助”而努力。

分病种,制定规范化健康教育实施方法。急诊科根据急诊工作特性及急诊疾病谱情况,针对性制定了不同形式的教育方法,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满足急诊各类人群的健康需求。

以急诊特点为依据,建立标准化健康教育工作程序。对留观患者实施温馨护理流程、临床路径、侧重健康教育时的工作程序:①了解需求,根据不同病种和个体进行调查分析寻求共性需求,再结合患者具体病情和交流沟通获得个体需求;②确立教育口标,以解决患者当前最迫切需求为优先,以树立其健康科学的意识和行为为核心,帮助患者自护自助;③实施教育计划,选择合适教育方法;④效果评价,待患者病情稳定后进行评价和教育4个补充,即疑惑处给予解答、错误处给予纠正、不足处给予补充、重点处给予强调。

健康性护理诊断篇5

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保健水平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标志。全面建小康,首先要保健康。人的身体不健康,即使物质财富再丰富,也不能算小康社会。在人口的平均寿命日益延长、慢性病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生命质量及减轻社会负担,是我们在新时期面临的重大挑战。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人类三分之一的疾病通过预防保健是可以避免的,三分之一的疾病通过早期的发现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三分之一的疾病通过信息的有效沟通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因此,我们对健康的维护不仅仅是对疾病的治疗,更重要的是在疾病没有到来之前的“防患”。目前,一些大型医院都设立了健康管理中心,大大地提高了门诊的服务质量,方便了就诊者,也体现了医院的人性化服务理念,提高了医院的社会效益,同时也改变了人们到医院不仅是为了看病、检查、买药的现状,满足了人们获取更多健康保健知识,自我防病治病的需要。但由于门诊医生工作忙,就诊病人多,不可能满足就诊者全部的就诊需求,这就需要健康管理中心的护士树立先进的、基于个人健康档案基础上的个体化健康事务管理服务理念和护理理念,从社会、心理、生物的角度来对每个人进行全面的健康保障服务,帮助、指导人们成功有效地把握与维护自身的健康。特别是针对中医医院来讲,如何体现和实现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做好健康管理中心的健康管理和健康护理,是值得健康管理中心深入思考和广泛探讨的问题。

1 健康管理中心的管理理念

健康管理中心在建立之初,就应该树立一个核心理念即:人以健康为本,健康以体质为本,健康是人类的第一财富。其总体要求是为每一位就诊者提供正规的中医治未病及养生保健方面的服务,真正实现个体化保健、养生、咨询、诊疗、康复,为他们提供绿色通道和一条龙服务并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

1.1多元化的服务内容

健康管理中心的医护人员要竭诚为就诊者提供多方面、全方位、高水平的服务,在医护服务中特别注重就诊者的社会性、多元化,以现代护理模式和技术为指导,做到就诊者就医全程陪护。首先是建立中医养生与健康管理档案,对来中心就诊者,首诊均建立中医养生与健康管理档案,利用中心所引进的体检软件,建立电子信息档案。其次是对每位就诊者实施统一的全程一条龙服务,使就诊者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其具体流程是:开通检查、治疗绿色通道,包括网上预约或电话预约、来院挂号就诊、分诊接待、导诊、功能检查、检验、治疗、取药、注射。就诊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特殊治疗需要自选医生,也可以在不了解诊治医生的情况下,由我们为其分诊至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教授处医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充分满足了就诊者对于“快”、“好”、“精”的特殊需要。

1.2科学化的管理举措

首先是进行系统的管理,要求医护人员要根据每位就诊者的具体情况设计个性化就诊治疗方案。包括实行预约就诊,护士根据就诊者的需求,安排适合就诊者的相关专业专家为就诊者应诊;关注就诊者就医时的私密性,保护他们的个人隐私,尽量为每一位就诊者安排独立的诊室诊疗。配备相应的检查和治疗设备包括心电图仪、B超、熏蒸、牵引等。在病区设立健康教育宣传栏,为就诊者提供健康指引,介绍病区的概况,如收费标准、服务承诺、优质服务措施、医务人员简介等,使就诊者尽快了解病区的概况。同时设置监督投诉电话、投诉信箱,诚意地接受社会各界人士对医护工作的监督。其次是进行严格的档案管理,为就诊者资料储存设计数据库,就诊者每次就诊的资料录入电脑保存,保证每次就诊的资料都有完整的记录,以便查阅就诊者的病历资料时,对病情有系统连贯的了解。对就诊者进行定期回访和不定期随访,对于健康状态下养生者,每3个月回访1次,亚健康者,每1个月回访1次,慢性病者每周回访1次,或视具体情况回访。

1.3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高素质的医护人员是健康管理中心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对护士的礼仪修养、迎送时的文化体现、护患沟通交流中的文化内涵都要有严格的规定。要求医护人员不仅要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还要具有良好的礼仪修养,在服务中注重语言美,要使用敬语、雅语、谦语、文明语,以端庄的仪表、文雅的举止、规范的操作给患者以良好的感觉,美化自身的形象。定期开展护士与就诊者“一对一”服务特色的活动。 转贴于 同时除了配备学历高、业务精的医护人员外,还要注重加强医护人员更新医护知识的培训,并专门聘请专家组织医护人员学习心理学等与医学相关学科的学习,以全面提高医护人员自身的整体素养,让她们能通过就诊者的眼神、表情言语、体态等读懂就诊者的需要、痛苦,并能不遗余力地满足就诊者的需要,哪怕是极其细微的小事;通过就诊者的心理反映,妥善地解决就诊者在接受医疗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负性情绪及心理需求,真心诚意地帮助就诊者,赢得就诊者的信任,从而减少医患纠纷,优化医患关系,使医护人员与就诊者都处在较好的人文环境中工作和治疗。

2 健康管理中心的护理理念

随着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以健康为中心的护理观念已被人们广泛接受。在现实社会压力下,会有“未病”人群、“亚健康状态”人群、慢性病人群等大量出现。健康护理中心如何针对以上人群运用中医“望闻问切”的传统检查手段结合“中医体质”学说,并遵循个性化、人性化、区别化的护理原则对就诊者进行护理,是健康管理中心人文关怀的集中体现。同时将立足中医体质学说的护理理念引入到健康管理的实践中。

2.1个性化的服务理念

到健康管理中心的就诊者除了本地区和国内各地区的人之外,国外的就诊者也会不在少数,所以要在考虑到就诊者来自不同的国家,文化差异大,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各不相同。如西方人信仰基督教,东方人信仰佛儒道;东方人强调整体性和综合性,而西方人则重视个体性。阿拉伯地区的女子,其风俗就是让她们很少抛头露面。即便在大街上偶遇,也必然是被长袍、面纱裹得严严实实,决不轻易与男人讲话。所以我们的医护人员只有保持一种开放的态度,才能真正了解患者,感知和认识他们的需求,如为阿拉伯地区的女就诊者安排女性医生诊治和检查;依据文化背景的不同提供向他们乐于接受的服务。总之要全面考虑就诊者的国籍、宗教信仰、性别、年龄等的不同采取不同的个性化服务。

2.2人性化的护理理念

首先改善就诊者就医环境,是体现人性化护理理念的具体表现,在健康管理中心的的走廊里悬挂“关爱生命,呵护健康”等让人耳目一新的字语,设立健康教育宣传栏,为就诊者提供健康指引;在宣传橱窗展示健康指导、传播健康资讯、讲解健康知识,让就诊者及时得到疾病相关知识信息里,让就诊者从中体会到医护人员的祝福与期待,体现了医护人员为就诊者竭诚服务的愿望与宗旨。在就诊大厅安装中央播音器材,悦耳动听的音乐旋律,消除就诊者走进医院病区时的那种清冷、肃穆的感觉,如在候诊区内均配置常用的家庭小电器、背投电视、VCD播放机、沙发等,在独立分割的诊室配置多功能医用床、鲜花、精品挂画,挂有浅绿色花型的窗帘,护士也脱去往日的白衣、白帽,换作橘色或蓝色的工作服,高高挽起的发髻、甜美的微笑都使就诊者沉浸在温馨舒适的、家庭式的宽松氛围中。其次由于语言是沟通的工具,医患之间真诚有效的沟通会更好地体现人性化目标,也是医护人员掌握就诊者所思、所想、所求、所感的最佳途径,是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础。所以医护人员应加强语言与沟通技能的培训,提高沟通能力,在护理操作中注意语言沟通技巧,当操作失败时真诚地道一声“对不起”,以表示歉意,消除就诊者不满情绪。同时我们医护人员更要具有同情心,在与就诊者的交流中要多倾听就诊者的感受,设身处地的为就诊者着想,使就诊者对医护人员充满信任,心情舒畅,缓解心理压力,以利于早日康复。

2.3区别化的护理理念

在维护健康,促进健康的工作中,预防保健是维护人类健康的关键环节。中医学中的“治未病”就是重视预防和保健的充分体现,也是充分发挥中医特色的优势,体现区别化护理理念的集中表现,“治未病”是中医保健的特色和优势,要求我们医护工作者不仅要治愈疾病,更要以健康促进为手段,开展预防保健服务。祖国医学在疾病的治疗、保健、养生、饮食调理、药食同补等方面有悠久的历史。健康护理中心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做好宣传,护理人员应与中医专家一起收集整理有效实用的中医药防病治病知识,如刮痧治疗感冒、醋薄荷煎熏预防感冒、苍术艾叶烟熏预防感冒等;失眠治疗应用穴位按摩疗法、运动疗法及放松疗法、中药外洗疗法;高血压病人可每晚搓脚心涌泉穴热水泡脚及坚持意守丹田静气功;便秘病人的采用耳针治疗及按摩药膳治疗;糖尿病的中药膳食疗法及太极拳运动疗法等。使人们在就诊时获得有关信息,简便易行,取得事半功倍的作用,引导人们树立养生保健、健体防病的健康理念。

体质学说是中医理论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先天禀赋与后天饮食、年龄、性别、劳逸、情志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健康护理中心具体的诊疗和护理中掌握个人的体质特征,针对不同的体质进行辨证论治和区别护理,对于增强体制,减少疾病保障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医学将人体体质分为平和质、阴虚质、阳虚质、气虚质、气郁质、血瘀质、痰湿质、湿热质、特禀质共九种,根据以上体质制定出个体化中医治未病与健康养生方案,包括中医膏方、膳食营养处方、运动处方、理疗处方,可以极大地发挥中医针对慢性病的治疗及亚健康的养生保健,最大限度地体现健康管理中心区别化护理的理念。

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标志。全面建小康,首先要保健康。在人口的平均寿命日益延长、慢性疾病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对健康维护及改善的需求日益增长,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的提高生命质量及减轻社会负担,是我们在新时期面临的重大挑战。为此,作为中医医院要根据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目标、社会需求、国际成功经验并运用中医“治未病”理念和现代医学理论,建设好和管理好健康管理中心,多途径、多渠道地为人民群众提供正规的中医养生保健方面的服务。

参 考 文 献

[1]郑金芳等.注重护理文化关怀打造特需服务品牌[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5.

[2]王晓林,纪华众,鲁灵.特需门诊开展特需服务的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6.

健康性护理诊断篇6

【关键词】急诊医护人员;心理健康;CHQ-12;HADS

【中图分类号】R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355-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急危重症患者及严重创伤患者的数量急剧增加,不仅给急诊医疗事业带来了挑战,对医务人员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也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急诊科医务人员随时会面临急危重症患者紧张状态,巨大的压力对其身心健康势必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1]。本研究旨在调查我院急诊科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调查组为我院急诊科医务人员43人,其中男10人,女33人;年龄:20-42岁,平均年龄(30.81±6.30)岁;文化程度:中专2人,大专27人,本科8人,研究生以上6人;平均急诊工作年限(6.72±3.99)年;均参与夜班值班。对照组随机抽取外科系统科室工作人员40人,其中男15人,女25人;年龄:20-40岁,平均年龄(30.6±6.00)岁;文化程度:中专5人,大专20人,本科8人,研究生以上7人;平均工作年限(6.90±3.56)年;两组间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年限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进行抽样,由组织者进行问卷调查,先由组织者详细讲解答卷要求和细节,受试对象以无记名形式单独填写。问卷包括一般情况调查表(性别、年龄、民族、工龄、文化程度、急诊工作年限),12项一般健康问卷(GHQ-12),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

1.2.1 12项一般健康问卷(GHQ-12)按照0-0-1-1评分方法进行,总分为0-12,总分越高,心理障碍问题越严重,该量表广泛用于人群心理障碍的筛查和评定,具有理想的信度和效度[1] 。

1.2.2 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 [2] 可评定抑郁和焦虑的状况。D代表抑郁,A代表焦虑,每个项目均4级评分。总分0-7分代表无抑郁或焦虑;总分8-10分代表可能或“临界”抑郁或焦虑;总分11-20分代表可能有明显抑郁或焦虑。诊断抑郁时需将所有双号项目评分叠加总分;诊断焦虑时需将所有单号项目评分叠加总分。HADS的焦虑分量表Cronbach’s a为0.76,抑郁分量表的Cronbach’s a为0.79。

1.2.3 本组资料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用(x(-)±s)表示,组间比较应用χ2 检验、t 检验统计分析,以P

2 结果

3 讨论

急诊科是医院抢救工作的最前线,属于相对开放的区域,工作具有不稳定性,无规律性,急诊患者的来源又十分广泛,具有流动性大,病种复杂,病情急、危、重等特点,对医护人员的服务,技术和应急能力要求高,工作难度、强度和风险大,属于高风险科室[3]。目前,绝大多数急诊科工作人员参与值班倒班,工作、生活作息没有规律,且长期处于超负荷和高度紧张状态,导致大多数医护人员产生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

大量的统计结果显示,急诊科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比一般人群偏差[4],工作压力及疲倦感现状较为严重,工作成就感明显不足。本研究结果显示急诊科医护人员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外科系统,更容易形成焦虑抑郁情绪,这与急诊科护士长期处于临床一线这种高风险高负荷的工作环境有关。在我国急诊医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相应的专业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而急诊医学的综合性及所面临疾病的复杂性在临床思路和诊疗、护理技术方面对医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危重症抢救时更需要综合判断能力和果断的决策能力,这些都对医务人员的心理产生压力[10],特别是在非典型肺炎、禽流感、“5・12”汶川地震、甲型H1N1流感爆发、新疆“7.5”事件等突发事件和灾难的发生,全国有多起患者或家属殴打医务人员事件,新疆急诊医护人员也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同时面临严重传染病时,急诊科往往是最早接触大批患者的前沿阵地,急诊科工作人员一方面要诊治患者,一方面又要避免感染保护自者、同事以及家人,压力是不言而喻的。

总之,急诊科医护人员不仅每天面对着紧张繁重的工作,而且还承受着来自于社会各个方面的巨大心理压力,双重压力使大脑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紧张、抑郁心情长期得不到宣泄,极易导致身心疲劳,引发各种心理问题,从而导致抑郁和焦虑等症状的出现。因此,迫切需要制定可行的、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帮助医务人员改善心理健康状况。

参考文献:

[1] Hankins M.The reliability of the twelve-item general health question-naire(GHQ-12) underrealistic assumptions[J].BMC Public Health,2008,14(8):355-358.

[2] 郑磊磊,王也玲,李惠春.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在综合性医院中的应用[J].上海精神医学,2013,15(5):264-266.

[3] 胡容.急诊科护士心理行为特征调查及其干预对策[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12,8(4):282-283.

[4] 徐习.对急诊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2011,17(4):37-38.

健康性护理诊断篇7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已由单一的疾病护理转为集治疗、预防、康复和促进健康为一体的多元护理模式[1]。作为健康保健系统中的重要成员,护士成为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2]。医院门诊是接受患者进行诊断、治疗和开展预防保健的场所,门诊健康教育是医院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护士在门诊健康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笔者通过调查,对门诊分诊护士开展健康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资料与方法

对市、区二级医院共7个门诊,67名分诊护士进行调查。查看分诊护士的职责条例中有无关于健康教育的条款,观察其进行健康教育的方式,健康教育手册、健康教育处方的发放情况,对分诊护士进行健康教育概念和健康教育形式的提问。

结 果

仅3个门诊在分诊护士职责中有“进行健康教育,发放相关的健康教育手册和处方”的条款。

上述3个门诊的12名分诊护士基本能回答健康教育概念及健康教育形式的提问,其余分诊护士则不能回答。

2个门诊的分诊护士能根据病人情况发放健康教育处方或健康教育手册,3个门诊由病人根据自己的需要拿取,2个门诊无健康教育手册及健康教育处方。

以上各门诊的分诊护士均未对候诊病人进行口头的相关疾病和保健知识的健康教育。

各门诊均有定期更换的健康教育宣传栏。

讨 论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改变不良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3]。

医院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包括门诊教育、住院教育、出院教育、随访教育。门诊教育包括候诊教育、咨询教育、健康教育处方和门诊病人随访教育。

门诊教育中无论那个环节,分诊护士的作用都是显而易见的。但目前的情况是,病人的住院教育、出院教育和随访教育是住院病人整体护理的一部分,受到相当程度的重视,而护士在门诊健康教育方面非常薄弱,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健康教育的评价[4]:对健康教育的效果,应进行系统、长期的随访观察,取得反馈信息,进行三个层次的评价。①行动过程评价:分析健康教育项目规划中达到预定目的所采取行动的工作进度、发展水平及工作效率。②近期效果评价:对开展健康教育后达到的“知-信-行”转变作出评估。如在减少吸烟危害方面,截至2000年,我国所有大、中、小学的健康教育课程都应包括吸烟危害的内容;在城市人群中使95%以上的人了解吸烟危害,1995年达到85%的水平,这是知(识)的传播要求。使相信吸烟有害的人数,1995年达到80%,2000年达到90%以上,这是预定的信(仰)的要求。行(动)的目标规定,我国男高、初中学生吸烟率,1995年分别控制在36%和25%;2000年分别控制在21%和10%的水平。 ③远期效果评价:对规划的预期目的达到程度作出评价。如我国1980~1990年城乡居民每年因吸烟所致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等死亡人数约150万人,其中有30%~40%的中年人因吸烟而早逝。《中国2000年预防保健战略目标制订研究》提出,到1995年降低10%左右,2000年降低20%左右,这是对减少吸烟危害人群健康活动的远期效果评估指标。

开展健康教育,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实行健康促进,其成效大小往往取决于人们的文化素质、个人毅力、知识信念、生活条件、社会条件及经济基础,而人的总体素质是关键性因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增强,迫切需要防病治病知识。特别是慢性病患者,更希望从医护人员那里得到更多的有关预防疾病危险因素和疾病自我管理而提高生活质量的知识。但由于门诊量大,医师往往忙于为病人诊断、治疗,没有时间对病人进行较为仔细和全面的健康教育。而目前医患纠纷高发,很大程度是因为医患沟通不畅所致。如果充分发挥分诊护士在健康教育方面的作用,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个矛盾。门诊病人虽然每次逗留时间短,但流量大,慢性病病人需要经常复诊,分诊护士应充分利用病人候诊的时间开展健康教育。

那么,分诊护士如何根据分诊工作的特点开展健康教育,是值得探讨的问题。首先需转变观念,明确健康教育是分诊护士必须履行的职责,积极主动地开展健康教育;其次,健康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活动,各专科的分诊护士要根据本科的特点和要求,评估病人的需求,制定健康教育计划,系统实施和评价;第三,选择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方式,如定期更换的宣传栏,播放电视录像,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和健康教育处方;第四,特别强调分诊护士利用病人候诊的时间与病人直接沟通与交流,这种沟通与交流不仅能给病人传授疾病预防、自我保健、慢性病的自我管理知识,解答病人提出的各种问题,了解病人的需求,而且密切了医患关系,提高病人的依从性,可收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分诊护士是病人进入医院后接触到的第1位医护人员,如果分诊护士能充分利用分诊平台实施全方位的健康教育,不仅能满足病人获取防病治病和保健知识的迫切需要,更能促进医患沟通,减少医患纠纷,为共建和谐医患关系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魏碧蓉,黄荔萍,薛海燕.培养高等护理人才健康教育能力的研究与实践.护理研究,2005,19(9):1864-1866.

2 沈宁.2000年护理展望.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5,14(1):12-13.

3 黄敬亨.健康教育学.第4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5 191-192.

健康性护理诊断篇8

【关键词】健康宣教;专病门诊;专病护士;宣教管理;患者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1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1-0432-01

1 现状

随着我国医学技术、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和全民医疗保健的逐步普及, 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同时,健康教育对预防远期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从而达到促进疾病康复、预防疾病、增进健康的目的[1]。

2004年,总医院全军肾脏病研究所于国内首创“专病门诊”预约制模式,2009年门诊量已逾22万人次,专病门诊医生每天面对过多的就诊患者,不停地为患者进行诊察和相应治疗,根本无暇为患者进行更多的健康宣教,致使专病护士成为健康教育主要实施者,教给患者相关疾病知识及家庭护理,使其正确对待疾病,减轻心理负担,自觉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积极配合治疗。

2 健康宣教的目的及重要性

健康宣教是肾脏科专病门诊开展整体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疾病造成的痛苦和不便会加重患者的焦虑和恐惧心理,尤其是在不了解病情病理等相关知识的情况下,担心治疗效果,忧虑病情的恶化等因素使得患者心里压力逐渐增大。因此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不但要使患者配合治疗进行积极护理,还要适时教育患者了解肾脏病的病因、病理、病程及转归,而健康教育是有效舒缓患者焦虑心情和减轻恐惧心理负担的有效措施,只有患者有信心并且乐观的对待治疗,病情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有效治疗,促进早日康复。

3 健康宣教措施

3.1 志愿者首次宣教

门诊是患者进入医院的第一站,患者对于疾病的恐惧、门诊的环境,一切都是陌生的,肾脏病研究所门诊专病护士自愿成立一支服务队,每天早上在门诊大门未开之前,志愿者便已在大门口主动热情迎接患者,介绍肾脏病专病门诊环境,各个专病责任专家及就诊特色并指引患者就诊路线,告知患者挂号,检查,缴费,就诊等注意事项,及肾脏病病患者的家庭护理及饮食注意事项,消除患者对医院的陌生感,对疾病的恐惧,增进医患之间的信任。

3.2 接诊分诊健康宣教

在患者侯诊期间,专病护士介绍当日开展专病名称、责任专家及专病门诊就诊流程,解除患者对环境的陌生感;利用多媒体以讲课的形式介绍当日开展专病的疾病相关知识及家庭护理, 并增设展版,告知患者各个专病宣教时间,使患者在侯诊期间一方面可选择性的接受保健知识,另一方面可减少侯诊过程中的焦虑、紧张、烦躁心理,保持心情愉快,主动配合医生诊治[2]。

3.3 就诊时健康宣教

3.3.1 不同文化背景患者的健康宣教:健康宣教贯穿于护理行为的全过程,在就诊时应针对患者不同文化背景进行一对一的宣教。临床上对于文化程度较低或老年患者记忆力、接受能力均有所下降的弱势, 专病护士进行健康宣教时常采用口头教育、书面指导、动作示范等相结合的方法[3]。尽量选用通俗易懂的生活语言,告知患者简单的饮食及家庭护理,注意放慢语速并多次重复,易于这一类人群接受,更好地配合临床工作;对于文化程度较高或要求过高的患者,专病护士可告知专业性较强的相关疾病知识并正确、系统地解答这类患者提出的问题。

3.3.2 合理运用人力,医护分工协作:为了增加病人的信任度,避免说法不一,专病门诊的医护合理分配健康宣教任务,专家以疾病知识为主,专病护士以康复知识、饮食指导为主,这样既减轻护士压力,也做到基础与专病教育相结合。

3.4 就诊结束健康宣教

患者就诊结束后,专病护士应提醒患者预约下次复诊时间、缴费及取药的注意事项并交待用药的方法、家庭护理等;针对老年人或记忆力较差的患者,专病护士制作健康教育卡,内容包括:相关疾病的康复知识、服药注意事项、合理饮食等,使患者可以反复多次阅读,提高治疗依从性,从而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3.5 健康讲座

针对患者对肾脏疾病知识的缺乏及渴望,全军肾脏病研究所专病门诊,由专病医生、专病护士定期举办肾脏病专病知识讲座,主要是针对肾脏病的临床表现,用药的原因及副作用,饮食原则等内容进行讲解,同时针对患者提出疑问,做出专业性的回答,解除患者对肾脏疾病的陌生与恐惧感。

3.6 采取“肾友会”形式的健康宣教:由于患者普偏存在自卑心理,希望与自己同样遭遇的人交谈,以理解和支持来解除心理障碍。我科每年定期举行多次的肾友会,并提前发放调查问卷,了解患者的需求,通过互动的形式,解决患者最担心、最关心的问题,这样比被动的学习更容易被患者理解接受。

4 效果评价

通过实施科学宣教管理制度、宣教措施多元化等一系列措施,在2010年3月,我们对复诊患者随机抽1000名进行满意度调查,患者对专病门诊流程、就诊环境及医疗质量满意度达到95%;并自制患者健康知识评分表,项目包括:饮食治疗原则、用药注意事项、药物不良反应、肾脏病患者自我监测、随访检查的意义等几方面。调查结果显示,通过加强专病知识的宣教,对于疾病知识达到“基本掌握”的患者达90%以上。

5 总结

健康教育的实施不仅增加了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更增进了医患之间的理解、信任与尊重。系统的健康宣教是在全面了解患者需求的基础上,通过整体宣教、一对一宣教,肾友会等形式,将健康宣教全面地融入到日常护理工作中,促使不断强化患者疾病相关知识,以最大限度提高自我护理意识及生活质量,使健康宣教工作真正落实到了实处,提升专病护士的价值,促进护理服务质量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腊梅.临床健康教育存在缺陷分析及解决办法[J].中国实用医药,2009,4(23):227-228.

[2] 申锦.门诊护士开展健康教育的方法与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09,6(16):77-78.

上一篇:股票投资分析范文 下一篇:开题报告实验方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