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安全培训范文

时间:2023-09-25 18:06:45

健康安全培训

健康安全培训篇1

关键词:煤矿;安全培训;培训市场;培训机构

作者简介:王向伦(1980―),男,河南郑州人,硕士,主要从事煤矿安全培训教学和管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TD7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10012702

1 引言

2004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颁布了《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第20号),这是指导全国煤矿安全培训基地建设的主要法律依据之一。随着煤矿安全培训工作的逐步深入,培训办班收益与企业积极施培的行为推动了煤矿安全培训基地的加快建构。这段时期煤矿数量还很多,有条件的大小矿区、煤炭管理部门都适时根据当地情况提出了设立培训机构的请示,为了满足当时企业急需提升职工安全素质和办证需求,培训机构资质管理部门依据有关培训规定基本予以了批准,从而构成了较多数量、不同等级且覆盖各地区域的培训基地体系。培训基地体系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较大的智力支撑。但随着国家提出加快推进煤矿兼并重组工作意见,坚决淘汰落后小煤矿,大力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促进煤炭资源连片开发,加大兼并重组力度,切实减少煤矿企业数量等举措,对培训市场迎来了一轮冲击波。

煤矿数量的减少以及培训资源的整合使得企业逐渐成了培训的强势主体,原由地方煤炭管理部门或社会中介设立的培训机构为了生存,只有通过降低培训收费或满足一些企业提出的不合理要求等竞争资源来吸引企业。这样一来,培训市场稳定的秩序被一些企业的私利所破坏,也必然引发了同区域间培训机构的矛盾和异地机构间的恶性竞争,原本良性的培训环境和逐步提高的培训质量很可能变质,长时间积累下来的培训观念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只有做到了施培和送培的合理平衡,煤矿安全培训工作才能健康发展。

2 煤矿安全培训建设的意义分析

2.1 合理构建培训基地

为严格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按照服务企业、不断提升煤矿安全培训质量的总体思路,积极配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对省一、二级培训机构的复审和验收,修订完善《三、四级煤矿安全培训机构评估体系标准》,认真组织三、四级培训机构的复审和验收,努力推进培训基地建设。各培训机构紧紧围绕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教材选配和教学管理4项工作重点,加大资金投入,不断添置试验设备,更新充实图书资料,改善培训条件。目前,河南省有9个一、二级、39个三级、62个四级煤矿安全培训机构通过了复审和验收,形成了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的培训网络,为搞好安全培训工作奠定了扎实基础。

在培训考核方面,坚持“教考分离”,积极配合国家安监总局开展煤矿“三项岗位人员”计算机化考试工作。2007年,依据国家局开发的考试软件及考试题库,河南省作为第一批试点积极配合,大力推行,截至目前,除四级培训机构外的所有培训机构均购置或扩充了计算机机房,实现了计算机化考试。另外,为应对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推陈出新,省局及时督促培训机构与时俱进,加快升级。

2.2 合理划分培训资源

针对当前煤矿兼并重组的大环境,培训机构主管部门应当适时推动培训资源的合理划分。培训机构的升级投入刚刚过去,不可能因为被兼并重组的培训资源成为了大企业的一部分就让这些培训机构关闭;多数培训机构为当地煤炭主管部门设立的二级机构,没了培训收入,这部分人的安置将成为问题;若由企业来主导培训市场或者任意选择培训机构,就有可能造成培训资源浪费和培训市场的混乱。只有通过划分培训区域,明确培训范围,培训市场才能得以稳定。为此,对于被兼并重组后仍然保留的煤矿企业或未被兼并重组而保留的煤矿企业,必须就近在当地培训机构进行培训,主管企业不能干预;对于兼并重组后主管企业在当地申请设立培训机构的行为,若当地已有相应等级的培训机构,则资质主管部门将不再受理申请;对于煤矿被淘汰关闭后失去了培训资源的培训机构,要及时转型。

培训资源的认定和范围的确定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保持区域内原本已平衡的培训秩序,既不至于使主管企业内部的培训机构因增加了过多急需办证的兼并重组煤企人员而导致培训力量的不足和不堪重负,也使地方设立的培训机构仍能正常运转而不至于激化矛盾,且使得已建构的培训市场不至于因重复投入建设造成浪费。但要做到双方的满意和认可,培训机构监督管理部门必须妥善协调,一方面从培训收费方面进行合理化的引导,不能使主管企业自己的培训机构和地方设立的培训机构之间的收费差距过大,使得企业对在外培训支出过大而产生抵触情绪;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培训机构的严格管理,确实提升培训机构的培训实力,以满足企业培训需求,使企业能放心地选送学员在外培训。

2.3 培训机构的监督管理

构建培训机构目的是服务于煤矿企业,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智力支撑,但由于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中介机构,培训办班理念的不同以及培训目的的不同很容易导致许多问题。存在部分培训机构为吸引企业选送学员来培训,打着“服务企业”的口号,在培训过程中给予企业一切便利,如替学、替考、帮考等,甚至只要企业因生产要人,就无条件放行等行为。为了迎合企业兼顾生产的需求,私自到企业进行培训,以至于学员既要应付培训学习还要考虑下井作业。降低培训费用吸引企业,费用的降低不可避免使得培训机构在分配教学资源和提供食宿方面“偷工减料”,本可以聘请多位高水平培训教师讲课的反而少聘或者不聘,本在食宿方面有更好服务的反而降低了标准。部分培训机构因为生存的压力,疏于自身更新升级,导致培训管理和教学管理质量的下降,严重损害了企业及职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等等。

培训机构监督管理部门不仅要在资质申请和复审延期时对培训机构加以评估,还要在平时就能真实、及时了解培训机构培训动态,切实确保取得资质的培训机构真正做到提高培训质量、服务煤矿安全生产的目的。因此可采取以下措施。

(1)及时跟踪、动态反馈是督促培训机构整改提高的重要措施。培训机构培训管理和教学管理不仅是培训机构自己的事情,它关系着国家实施煤矿安全培训决策的成败,关系着培训机构监督管理部门设置培训机构的意义,因此,了解培训机构适时动态,提出合理化举措是监管部门必须要重视的事情。搞好及时跟踪、动态反馈就是要求培训机构监管部门必须深入培训一线、企业调研、回访,从多方面了解培训机构情况、培训质量情况,以便针对性地提出建议督促培训机构整改提高。

(2)强化日常监督管理是促进培训机构认真施培、重视培训过程的重要手段。培训机构培训情况的好坏,不能只看考核成绩,过程管理才是体现培训质量的重要环节。听其言、观其行、查其实,对培训机构进行突击检查、定期检查、定期评估、不定期评估都是强化日常监督管理的一种手段,都能给培训机构一定的督促作用,使之对培训过程管理持续关注、不断重视。

(3)加大惩处力度是促进企业重视培训的有力保障。企业的强势培训地位不能作为敷衍培训的有利条件,必须持证上岗、全员培训是国家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对策之一,企业不得讨价还价。为扭转企业重视生产、忽视培训的错误安全观念,监督管理部门必须采取强有力的培训惩处措施来约束企业行为,使之主动培训、重视培训。

(4)协调工作是确保培训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虽然企业可以选择培训机构,但不能占主导似的任意所为,如刻意压低价格、提出不合理要求等,这就需要培训监管部门加以引导,合理调配培训资源,稳定培训市场,从而确保施培单位与送培单位的平衡,确保培训秩序的良好有序。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若干意见的通知(〔2010〕46号)[R].北京:国务院办公厅,2010.

健康安全培训篇2

关键词:职业安全培训 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 OSHA

1970年12月29日,随着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法案(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act )的颁布实施,美国成立了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OSHA ),其隶属于美国劳工部,是具备独立地制定职业安全与健康标准,并对职业事故拥有裁决权,以减少职业场所伤亡率和职业病为目的的联邦政府机构。OSHA的职责除了制定和推行行业职业健康和安全标准以外,提供教育和培训、信息咨询,推动各州制定其职业安全和健康计划也是其重要职责之一,其很多经验与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OSHA的培训课程计划分为三类,外展培训课程主要面向雇主和员工,内部培训课程主要面向联邦和各级政府官员,苏珊哈伍德培训资助计划则主要资助非盈利组织用以发展职业卫生材料和培训课程。三种培训计划覆盖了从社区到企业,从雇主、雇员到政府官员,从潜在就业者到危险环境工作人员,完全覆盖了职业安全可能涉及到的人群。

OSHA外展培训计划主要为雇主和员工提供职业安全培训,以帮助他们识别,避免,治理及预防工作场所所存在的安全和健康危害,同时可提供关于工人权利、雇主责任,以及如何进行投诉等方面的信息。自1971年开始实施,OSHA外展培训计划得到了迅速发展,它通过培训培训师其后授权培训的模式扩大了计划的覆盖面,提高了培训的便利性,在2005至2010年度期间,有超过3.5万名雇员通过该计划得到了职业安全知识的培训。OSHA鼓励经授权的外展训练机构把他们的培训资质、培训课程目录及培训计划在网站上,雇主和雇员们可通过邮编在网站上查找住址附近的培训点,选择合适的机构来进行培训。培训的课程一般分为10个学时课程及30个学时的课程两种。10学时课程适用于入门级工人,而30小时学时的课程更适合高级管理者或负责安全管理的雇员。通过外展培训,职业安全与卫生管理局可确保工人更了解工厂危险源和他们的权利,并有助于提高生产力。

OSHA下设的培训机构教育中心OTI,是一家由OSHA授权的全国性的非盈利机构,其主要功能是为联邦政府、各州官员以及其他联邦机构人员提供关于职业健康和安全的合规培训,并代表OSHA为公众,工会组织,企业管理者及监督员提供职业健康安全培训。课程包括OSHA标准、外展培训课程培训师课程及其他升级课程。

苏珊哈伍德培训资助计划自1978年以来已培训了超过180万名工人。OSHA通过该计划为非营利组织提供资金以发展职业安全和健康培训材料和培训计划。苏珊哈伍德培训资助计划的重点是为提供工人和雇主的培训和教育,以帮助他们识别,避免和预防工作场所存在安全和健康危害,并告知雇员和雇主根据“职业安全与卫生法”他们各自所应拥有的权利及所应承担的责任。目标受众包括潜在雇员,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员,和高危险行业的工人。该计划基金主要来源于国会的拨款,以竞争的形式向非营利组织提供。基金每年划拨一次,每次划拨的基金方向都不尽相同,主要集中在组织能力建设,特定主题培训及培训材料的开发等方面。

除了教育与培训之外,OSHA每年为企业提供综合资讯服务,咨询内容包括工作场所危险源普查、企业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体系的全面评估等。在帮助雇主辨识和纠正工作场所的危害因素的基础上,OSHA提供的免费资讯服务可协助企业制定及推行工作场所职业安全和健康管理体系,以此来加强对职业病的预防。咨询服务主要服务于危险因素较多,规模较小的企业,一般是250人以下的工厂或总人数少于500人的连锁集团。该服务主要通过州政府聘请的职业安全和健康顾问具体推行,费用由OSHA提供,雇主完全免费。雇主不会因现场咨询服务时发现的严重危害受到警告或处罚,而只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整改即可。整改完毕后,如企业达到了职业安全和健康达标表彰计划(简称SHARP)的要求,即可获得1-2年的免税作为奖励。若规定时间没有有效地整改完毕,顾问会将具体情况汇报给OSHA执行部门,以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综上所诉,OSHA培训体系自上而下,全方位的覆盖到职业卫生服务的人群,兼顾了劳动者的利益和企业的利益,对于调动企业积极性主动参与职业卫生活动起到了很大作用。完善的职业卫生服务网络的建设亦使得培训服务非常便利,即可通过互联网寻找所需的资源,也可以通过社区服务得到帮助。同时,通过政府补贴非政府组织、学校及其他中间服务机构展开服务的形式,一方面提供了全面性和多样化培训服务,另一方面也起到促进职业卫生学科的发展的作用。

健康安全培训篇3

1.1对象

参加培训的中小生产经营单位从事安全管理与技术的注册安全工程师(其他安全类别)349人,均为周期内首次参加职业卫生相关知识培训。

1.2方法

自填式问卷调查。分别于培训前后使用内容相同的试卷进行测试。内容分为用人单位职责、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基础知识和职业病危害预防与控制等相关知识。

1.3统计学分析

应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双录入和核查;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基本情况

参加培训人员共349人,培训前发放并回收试卷341份,培训后发放并回收问卷336份,在培训前后都有测试的作为有效试卷,共计328份。有效试卷显示,参加培训人员中男性239人,占72.9%;30岁以下、30~39岁、40~49岁、50岁及以上组分别为9人、129人、109人、57人,分别占3.0%、42.4%、35.9%、18.8%,24人未填写;大专及以下、大学本科、硕士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分别为42人、185人、63人,分别占14.5%、63.8%、21.7%,38人未填写。

2.2用人单位职责用人单位职责

相关知识共涉及12道题,题目分别是:(1)“三同时”的原则;(2)专人负责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确保检测系统正常运行;(3)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4)公布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5)对接触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给予适当岗位津贴;(6)劳动合同中应写明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待遇等;(7)用人单位提供职业病防护用品;(8)用人单位应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妥善保管;(9)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10)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调离并妥善安置;(11)非法用工单位对其患职业病的职工依法承担赔偿责任;(12)工会组织有权要求用人单位纠正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行为。培训前对用人单位职责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为54.0%~98.8%,经培训后的知晓率为80.2%~99.7%,题目序号为1、2、8、9、12等知识培训后的知晓率,与培训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见表1。2.3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健康检查相关知识共涉及8道题,题目分别是:(13)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目的;(14)健康检查依据的技术规范为GBZ188-2007;(15)从事粉尘作业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的必检项目;(16)苯作业工人的健康检查的目标疾病及禁忌证;(17)由政府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职业健康检查;(18)职业健康检查的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19)劳动者在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如实、无偿提供,并在复印件上签章;(20)当医疗机构发现疑似职业病病人,并告知劳动者及用人单位时,用人单位应及时安排诊断。如表2所示,培训前对职业健康检查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为27.8%~98.2%,经培训后的知晓率为80.2%~99.7%。职业健康检查所有知识培训后的知晓率均较培训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4职业病诊断职业病诊断相关知识共涉及8道题,题目分别是:(21)劳动者怀疑得了职业病,要去有职业病诊断资格的医疗机构进行诊断;(22)劳动者可以在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本人居地住进行职业病诊断;(23)目前我国法定职业病的种类;(24)职业史是进行职业病诊断的重要前提条件;(25)用人单位承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26)职业病病人变动工作单位,其依法享有的待遇不变;(27)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医学观察期间用人单位不得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28)职工被诊断为职业病,应当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如表3所示,培训前对职业病诊断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为73.3%~98.2%,经培训后的知晓率为80.2%~99.7%,序号为21、22、23、24、25、26等知识培训后的知晓率较培训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5基础知识和职业病危害预防与控制基础知识和职业病危害预防与控制相关知识共涉及16道题,题目分别是:(29)职业性危害因素定义;(30)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发生职业性疾患主要取决于接触浓度(强度)和时间;(31)尘肺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预防尤为重要;(32)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最主要的途径;(33)毒物一次或短时间内大量进入人体后可引起急性中毒;(34)不能引起窒息性中毒的毒物;(35)一氧化碳不属于单纯窒息性气体;(36)苯作业工人的白血病属于我国法定职业病;(37)苯的慢性毒作用主要表现;(38)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采样规范为GBZ159-2004;(39)消除毒物是预防职业中毒的根本措施;(40)不适用于生产性毒物危害治理的方法———降温;(41)每周工作5d,接触连续性噪声的8h等效声级接触限值;(42)防治噪声危害的根本措施;(43)接触放射线的工作人员应佩戴个人剂量计;(44)对电离辐射起到防护作用的措施。如表4所示,培训前对基础知识和职业病危害预防与控制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为3.8%~96.6%,经培训后的知晓率为57.1%~96.9%。序号为30、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等知识培训后的知晓率较培训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注册安全工程师于2002年在我国大陆正式实施,作为企业安全技术和管理的中坚力量,加强对其继续教育工作,对企业安全生产与安全管理至关重要。我国的注册安全工程师主要考核安全生产相关法律、管理知识、技术及相关案例,涉及职业卫生和劳动保护的知识相对较少[5]。本次调查发现,注册安全工程师对“三同时”的原则、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岗位津贴、合同、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病病人的管理与赔偿等方面的责任、职业病诊断相关知识较为熟悉;但对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监测系统有效运行等知识不够熟悉,在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危害预防与控制等知识方面尤为欠缺,但在培训后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培训前对“职业健康检查由政府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用人单位应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妥善保管”等知识的知晓率较低,反映出注册安全工程师对《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掌握不足,可能是造成企业职业健康监护制度健全率较低,未按要求在有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未建立并妥善保管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等的原因之一[6]。应进一步加强《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的宣传、教育工作,加强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培训前对“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目的”、“从事粉尘作业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的必检项目”、“苯作业工人的健康检查的目标疾病及禁忌证”等方面知识的知晓率较低,势必造成用人单位对职业健康检查的忽视与怠慢,导致不能及时发现职业禁忌证或早期职业病[7],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造成身体和经济上的损失。注册安全工程师作为职业病预防的主要技术人员及企业宣讲人,对职业健康检查及职业禁忌证等认识的缺乏,将造成劳动者认知缺乏,使劳动者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注册安全工程师在企业中承担着预测、识别和评价危害状况,开发危害控制设计、方法、程序和方案,为其他人员就危害控制和危害控制方案提供建议,测量、审核和评价危害控制和危害控制方案等重要工作[8]。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预防与控制、对人体作用途径及中毒表现、接触限值等知识的缺乏,会导致注册安全工程师无法有效地预测、识别和评价危害状况,不能及时发现安全生产事故的潜在诱因,无法保证劳动者的劳动安全,最终将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应加强注册安全工程师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与防治能力的培养,使其成为预防安全生产事故的中坚力量。《注册安全工程师注册管理办法》和《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规定》对注册安全工程师的继续教育作出明确规定。有研究表明,通过教育、训练等提高职业卫生知识水平后,能有效降低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9-10]。通过本次培训,注册安全工程师对职业健康相关法律法规、职业健康监护与职业病诊断、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等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在职业病危害的特点与预防控制等方面仍较薄弱,可作为今后继续教育的重点。应进一步加强注册安全工程师继续教育的力度,尤其是增强职业卫生与劳动保护知识的培训工作,以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顺利开展。我国注册安全工程师工作起步较晚,制度尚待完善。应切实保障对他们的继续教育工作,加强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完善知识体系,降低安全生产事故。

健康安全培训篇4

〔论文关键词〕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研究;淮安

一、调查设计与实施

1.调查对象

本次研究随机抽取市、县、区教育主管部门、教学研究部门及淮安市直初中及清河区、清浦区、开发区、淮阴区、楚州区、涟水县、洪泽县、金湖县、盱眙县等县区初中学校。发放问卷167份,回收有效问卷164份,问卷有效回收率97%,问卷涵盖市直学校3所,县区直属学校20所,农村学校141所;学校管理者42人,教师122人。访谈学校10所,其中市直学校2所,县区直属学校3所,农村学校5所;访谈人员15人,其中,市、县、区教育主管部门领导3人,教学研究部门教研员2人,学校管理者4人,教师6人。

2.研究工具

(1)运用了自编的《淮安市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情况调查问卷》对全市167所初中进行调查。本问卷共设计封闭式问题28道,填空题 4 道,选择题 24 道,包括学校基本情况、师资队伍建设情况、工作开展情况、心理咨询室建设情况等。

(2)运用了自编的《淮安市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情况访谈提纲》,与市、县、区教育主管部门领导,教学研究部门教研员,学校管理者,教师进行访谈。本访谈提纲包括4道开放式问题,包括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目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主要困难及如何应对、对此项工作有何计划与设想等。

二、问题与讨论

1.认识模糊不清,工作方法简单,缺乏科学规划

一些学校的校长、教师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认识模糊不清,不到位,认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是针对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只要设置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岗位,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配备了心理咨询室、购买了心理测试软件、开展了心理咨询活动即可,至于如何开展这项工作,那是心理教师、政治教师、德育处老师的事,与自己的专业、工作无关。一些教师只注重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某些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只是迎接检查时的摆设,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得不实,流于形式,表面化。

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一般只在各校初一年级开设,约占调查学校的62%,有极少数的学校将其作为必修课,更多的学校将其作为选修课或校本活动课程,并且课时很难保证。这势必影响心理健康教育的连续性、实效性。在新一轮的课改中,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归属问题的认识仍然模糊不清,使这一问题更加严重。

通过访谈了解到,目前淮安市还没有制订一个“中长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划”,绝大多数学校对开展心理健康工作没有具体、可行的计划,工作缺乏系统性、连续性,他们所思考的还是一些零星的、琐碎的工作。主要有: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以与校长的工作业绩挂钩。②组织学校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公开课的评选活动。③组织优秀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有计划地到各学校交流、支教。④逐步对区域内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合格验收等。

在问卷调查中,大部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主要是由该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自主设计和进行的,约占46%,随意性强,缺乏规划性、系统性。学校在经费和人手方面的支持不够,增加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的难度,很多工作常常有头无尾,不了了之,最后搁置或者放弃。

2.发展不够平衡,城乡差距大,整体发展水平不高

目前淮安市已有近90%的初中学校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虽然从表面上看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但从横向上比较,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依然表现十分突出:市直初中优于县区直属初中,县区直属初中优于农村初中。城乡差距大,整体发展水平不高 。

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开展方面,市直初中积极主动,能够正常开课,取得了一定成效。县区直属初中多为兼职心理教师,工作断断续续,不能保证正常开设课程。农村初中学校情况更差,师资缺乏,在调查问卷的统计中,没有开课的34所学校全部为农村初中学校,有的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几乎为空白。

在心理咨询室建设方面,市直属初中、县区直属初中等城区学校,由于配备了专兼职心理教师,学校都设有心理咨询室,基本上都购买了专业的心理测量工具,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每周一次或每月一两次向学生开放,学生也能主动找心理教师或到心理咨询室进行咨询。在设有心理咨询室的学校中,85%以上的学校有完善的工作制度。多数农村初中学校心理咨询室利用率很低,心理咨询室只是摆设或应付上级检查,甚或根本没有。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固然与学校领导的心理健康教育认识程度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当地经济发展状况有关。因此,加强农村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是改变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重点,是推进淮安市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整体发展的关键。

3.师资队伍问题:体现为人员缺乏,业务能力不强

从问卷调查中得知,淮安市专、兼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共113名,其中专职教师18人,兼职教师95人。可见,专职心理教师很少,且部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又被安排做其他工作,不能发挥其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作用。全市平均每2800名学生有1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与理想状态(500-800名学生/1名心理教师)相差甚远,农村初中尤为突出。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毕业或接受过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培训的教师不到心理教师的1/6,人员素质远远没有达到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要求。学校在开展班、团队活动时,常常将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狭隘化;在开展学科教育时不注意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开展心理咨询工作时,没有为接受心理咨询的学生建立心理档案等。这些问题常常出现,也说明其科学化、专业化水平不高。

在心理教师的专业培训方面,淮安市主要方法是全员培训,包括领导培训(学校分管德育校长、县区教育局分管德育工作领导)、专兼职心理教师培训、新教师岗位培训和各学科骨干教师培训、班主任和班团队辅导员培训,通过专题讲座方式对全体教职员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训等,但培训多为专题培训和研讨会形式,缺乏系统性、连续性、专业性。全市虽有近千人参加市级培训,但是,这些教师回到工作岗位很难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4.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不规范:突显投入不足,心理咨询室利用率低

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得知,除部分学校的心理咨询室能正常使用外,大部分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多为摆设,不能利用起来。甚至还有学校没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室,用其他办公室代替。心理咨询室硬件设施比较完善的初中占10%左右,一般的占60%,缺乏的占30%。教师拥有心理咨询师资质的比例很低,很多教师为政治教师、学校德育主任等,他们从事心理咨询工作仅凭兴趣、爱好、热情,绝大多数心理教师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心理咨询室的直接管理者为学校领导、中层干部及其他人员的占80%,专职心理教师仅占20%。开放情况差别也较大,每周一次的占10%,每月一两次占18%,不定期开放的占50%,不开放的占22%。多半以上的学校没有专业的心理测量工具;有专业心理测量工具的学校,又缺乏专业的心理测量人员,现有的心理测量工作也是由未经过严格培训的人员操作的,盲目性、误导性很强。为全体学生建立心理档案的学校很少,仅占5%,为部分班级学生建立心理档案的学校占23%,为咨询学生个体建立心理档案的学校占51%,没有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学校占21%。多数学校没有心理咨询室的专项经费,即使有,也仅能达到可支持机构正常运作的1/10左右。由于经费投入过低,心理咨询室缺少系统的软件和相关的图书资料及必需的一些设备,档案资料管理混乱。由此可见,缺乏规范的心理辅导室也是制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的直接障碍。

三、加强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对策

1.重视薄弱初中,确保平衡发展

(1)应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经费投入和岗位编制。建议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在薄弱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经费和心理教师岗位编制上能有相应的硬性规定和保障政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重视薄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经费和师资编制,并把它作为评估、考核学校业绩的一项重要标准。学校的环境建设要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切实解决目前部分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的设施不完备、经费投入有限、教师工作量无法计量、缺少相关的图书及资料等现实问题。

学校要确立心理健康教育应有的地位。在制定工作目标、工作计划的同时,校领导要亲自过问、专门负责,并明确将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学校常规课程管理之中。要设立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岗位,划拨经费,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创设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保证其课程时间,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2)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推进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仅靠有限的时间、空间是难以实现的,初中校应进一步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渗透到家庭、社区生活的方方面面。除了学校教育,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还受到其他社会因素的制约。学校要通过各种活动,破除那种认为只要学习好就是发展好的旧观念,创设家长参与和支持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与氛围。要关注社区的环境,净化社区的环境,充分利用社区一些有益资源和场所,营造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氛围。

(3)寻求农村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突破口。淮安的初中学校有相当一部分位于农村,因此,寻求农村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突破口,是解决薄弱初中,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平衡发展的关键。淮安市教育局、淮安市教研室要在人员培训、硬件投入、经费划拨等方面向农村学校倾斜。暂不具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同时,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主动协调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学校开展帮扶和支教活动。市、县、区可以组织优秀心理教师成立心理健康教育讲师团,经常性地深入农村学校,为学生、为家长、为教师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此外,还可以借鉴其他行业流动服务的形式,将心理咨询室装备到面包车上,组织优秀的、有国家资质的心理教师深入农村学校,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

2.加强师资培训,提高实施水平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持续、健康地发展,需要有一支专业的、权威的心理专家、学者团队作坚强后盾。建议教育行政部门能将这方面的培训计划,纳入正规的教师培训和继续教育的计划之中。

在开展继续教育培训,特别是校长培训时,要增加和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内容,提高校长及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多掌握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及咨询技巧,并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前心理教师的流动性大、专业教师少、兼职教师业务不熟练及培训机会少等现实问题。对心理教师的要求是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对专业知识和实际能力达不到要求的,绝不随意安排做专职心理教师。同时要注意加强对专职心理教师的交流、学习与再培训工作,努力将其培养成为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中坚骨干。

3.制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与评估体系,加强督察和指导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定期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评估和指导,包括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和队伍的建设情况,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情况,各学科课程的渗透情况,科研情况,实际效果等。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估细则、评估办法,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教育教学研究机构要就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出现的一些问题,给予及时的解决,帮助各校确定发展方向、制定工作实施计划,明确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方法以及对象。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行政层面上若不建立符合心理健康教育规律的教育督导和评估措施(体系),不加强督察和指导,就很难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可以借鉴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的一些做法,建立相关规章制度,保障师资、资金、场地等到位,并提出具体的措施、细则和考核标准,有章可依,有章必依,定期考评,必要时实行一票否决制。

4.规范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

健康安全培训篇5

在美国,一些事故高发或重大危害的行业领域在监察体制上会给以特别安排,除矿山安全方面实施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平行监察的体制外。建筑行业在美国是事故率最高的行业之一,受到联邦职业安全与健康局的特别关注,联邦职业安全与健康局专门设立建筑司,这是该局内唯一以行业命名的司,专司指导建筑行业的安全与健康监察。此外,对危险品(含危化品)运输,美国交通部下设管道与危险材料安全办公室,该办公室下设油气管道安全办公室专门负责油气管道安全的监察工作。

2强化对职业安全与健康监察的技术支撑和服务

为保证培养合格的监察员,美国联邦职业安全与健康局专门设立培训学院,为所有联邦职业安全与健康监察员提供专业的培训服务。任何人被选拔成为联邦职业安全与健康监察员之前必须在培训学院接受培训并通过考试。为给监察员执法活动提供有效的技术保障,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局设立辛辛那提技术中心,专门为监察人员提供执法设备支持服务,设立盐湖城技术中心为监察员提供现场风险评估与控制技术支持。

3监察员录用条件严格

在美国,要成为一名矿山安全与健康监察员必需具有高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在现场从事实际工作5年以上,有丰富的矿山安全知识和经验,个人品行信誉好。初选合格后,要在国家矿业安全与健康学院经过专门培训,经考试合格后,还要再随同有经验的中高级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员实习工作1年,合格后方能正式获得代表政府的初级安全监察员的任命。美国还将监察员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专家级4个等级,级别越高要求越高。

4对交通、化工等重点领域建立独立的事故调查机构

自1974年美国交通安全委员会从交通部脱离成为独立的事故调查机构后,建立独立的交通事故调查机构也成为其他国家普遍的做法。美国还把这种事故调查机制延伸到化工安全领域,成立了化工安全委员会。这些事故调查机构的主席都由议会任命,资金由国会直接拨款,不受政府及其安全与健康监察机构的影响。事故调查机构偏重于技术调查,发现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据此提出防范措施,并向相关各方包括政府监察机构提出建议,相关方必须对建议做出回应。

5中介机构对提升职业安全与健康专业化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中介组织具有民间性、非赢利性、组织性、自治性、自愿性,无论是职业安全与健康标准制定、企业安全管理、专业人员培养,还是产品安全认证、风险评估等,在美国中介机构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中介组织与政府职能之间有着明确的区别。政府着重于通过立法和执法,以及宣传和培训等活动提升工人的安全意识及安全基本技能。大量的专业化安全技术活动和人才培养主要是由中介机构来组织实施的。例如,美国安全工程师协会是美国安全工程师的评定和管理机构,培养了大量的安全工程师,在安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健康安全培训篇6

【关键词】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能力与技巧;培训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人为本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人们的对疾病的认识也逐渐增强,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本文中主要探讨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能力及技巧的培训。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护士作为调查对象,一共有50名,都为女性护士,年龄分布在21-3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3岁,工作年限为3-13年,平均工作年限为6.6+-3年,其中本科学历共有15名,大专学历共有26名。

1.2研究方法

1.2.1调查工具

调查问卷属于自行设计,主要内容包括了两方面:综合素养、沟通技巧、健康教育技巧采用积分法进行统计与评价,总分共有5分,分数越高表示评价越高。1分表示完全否定,2分表示否定,3分表示不确定,4分表示肯定,5分表示完全肯定。

1.2.2培训的方法

1.2.2.1岗前培训

对岗前培训进行合理的安排,是医院护士专业能力的有力保障。在进行正式的训练之前,应当根据文职护士的具体情况,根据他们的特点与需求,根据医院护理工作的内容与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岗前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了三方面:理论培训、技能素质培训、心理素质培训。

(1)理论培训

由于护士具有较高的学历背景,自身的理论基础比较杂事,在理论学习方面,其重点主要在于国防知识的学习以及卫勤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此外,还要求文职护士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帮助文职护士实现角色转换,真正进入医院护士的角色,开展在职工作。

(2)心理素质培训

在心理素质培训中,主要针对护士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培训,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了护理常识、心理卫生、心理承受能力等等,针对他们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的问题,展开培训与教育。通过多种多样的课程的开展,同时结合了实际案例进行讨论,经过课程的学习,促使护士心理承受能力的提高,加强他们的自我调节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医院医疗服务的迫切需求。

1.2.2.2加强岗位培训

对于医院护士而言,岗位培训具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是提高临床护理工作技能水平的重点所在。必须根据医院护士的具体情况和工作需求,对护士工作岗位进行合理的安排。

(1)对护士进行素质培养并且注重护理质量的提高

临床一线工作是医院文职护士提高素质和业务技能的重要机会,把他们合理的安排到临床一线工作,同时给他们安排具有较高素质的护理人员进行带教,重视培养护士的专业作风,以军人的素质要求来对文职护士进行培训。鼓励护士向优秀的医护人员学习,积极参与基层群众医疗活动。

(2)必须熟练掌握专科知识与技能

对于医院护士而言,必须对专业理论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行熟练地掌握,方可真正地提高护理专业技能。可以让护士在不同的重点科室轮班,例如急诊科、脑外科、手术室等等,然后根据科室的具体需求进行分配,把护士安排到工作任务较多、危重病患者较多的科室,这些可是对专科护理技术具有着较高的要求,而且这些专科护理技术是战时必备的救护技术,安排护士到这些重点科室进行学习,可以有助于提高他们的专科知识和操作技能,通过集体授课、讨论、带教等等途径促使护士的护理实践能力培训获得更好的效果。

1.2.3观察指标

比较培训前后护理人员对健康教育知识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t检验,对非正太分布的数据进行卡方检验,n表示病例数,采用x^±s表示数据的分布趋势,P

2、结果

比较培训前后护理人员对健康教育知识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可见,经过有针对性的培训后,护理人员对健康教育知识和技巧掌握的人数明显增多,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结论

3.1健康教育护理的现状

在开展健康教育护理之前没有对健康教育护理工作进行深刻的了解。目前,在多数医疗机构里都忽视了健康教育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没有意识到病患者在心理辅导方面的需要,从而导致在治疗的期间没有对病患者做好健康教育护理,难以对病患者的病情进行及时的了解。同时,在开展健康教育护理的过程中缺乏明确的指标。现在健康教育护理工作在许多医疗机构里都没有受到重视,在具体的工作中没有明确的工作指标,难以充分激发医护人员对于健康教育护理开展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此外,还缺少有效的考核制度。

3.2健康教育培训的重要意义

健康教育培训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对健康教育知识及技巧的了解,可以帮助护理人员提高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健康教育培训作为一种教育活动,必须具有详细的计划和明确的目标,并且配备科学合理的系统或者方式对教育的成果进行评价。本文研究结果证明,经过有针对性的培训,可以有效地提高护理人员健康教育的知识水平和技巧水平,有利于改善医院健康教育现状,促进健康教育在院内护理中的应用。

综上,通过对护士采取多途径,多方式进行健康教育能力及技巧的培训,能提高健康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宋秋灵. 护理人员健康教育的调查分析[J].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05(03)

[2]宋义英,徐红梅,许希嘉. 外科护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研究[J]. 现代护理. 2004(10)

[3]石荣光,李冬梅,夏季芳,裴秋燕,周月爽,李翠花,董丽,阮玉凤.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研究现状[J]. 全科护理. 2015(36)

[4]刘玲艳. 手术室优质护理模式开展的临床价值分析[J]. 世界中医药. 2015(S1)

健康安全培训篇7

技术和知识的影响,同时又具有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因此,研究其成功的经验对内地的建筑安全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笔者主要从香港政府部门(劳工处和环境运输工务局)对建筑安全的管理和非政府机构(职业安全健康局、绿十字会等)对建筑安全的作用两方面进行探讨,总结香港特区在建筑安全方面的成功做法,最后对内地的建筑安全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职业安全与健康安全管理绿卡制度绿十字会劳工顾问委员会 1前言

香港的发展长期受到西方国家先进技术和知识的影响,同时又具有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香港政府在建筑安全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内地的建筑安全工作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笔者曾撰写《香港特区建筑安全的过去和现状》一文,总结了香港自开埠以来有关安全的法规和香港经济的发展历程,讨论了香港现阶段的安全管理理念。笔者现从政府对建筑安全的管理和非政府机构的作用两方面,探讨其建筑安全方面的经验,以期为国内的建筑安全工作提供借鉴。

2香港政府对建筑安全的管理

2.1与建筑安全有关的政府部门

香港政府的劳工处和环境运输及工务局与建筑安全关系密切,其组织关系大致如图1所示:2.1.1劳工处

劳工处是政府执行劳工法例的机构;其主要职责是监督及协助雇主遵守劳工法例,确保香港履行国际劳工协议,并负责提议制定劳工法例。

劳工处包括劳资关系、就业服务、工作安全与健康、雇员权益及福利和部门支持服务等五项主要职能。其中与安全有关的职能主要是工作安全与健康和雇员权益及福利两方面,具体的职能又细分为:①加强现场安全的立法;②为提高建设安全,开展安全立法的补充及修订工作;③按照法定的要求和规定的标准确定安全培训的提供及标准;④协助建立安全管理系统;⑤促进建设安全与健康;⑥调查严重的或致命的意外伤害事故,并对类似的事件提出预防建议;⑦对安全委员会的建立和运作提供建议;⑧提供有关建设安全和健康方面的建议。

劳工处设有与建筑安全有关的4个科室:

劳工视察科,主要担任视察工作,以规管在所有行业雇用儿童事宜的《雇用儿童规例》,规管在工业界雇用青年事宜的《雇用青年(工业)规例》、强制雇主为雇员投购工伤保险的《雇员补偿条例》第IV部及禁止在香港雇用非法入境者的《入境条例》第IVB部等;

锅炉及压力容器科,负责执行《锅炉及压力容器条例》(香港法例第56章),以确保压力容器在操作方面的安全;

雇员补偿科,主要协助因工受伤或患上职业病的雇员,根据《雇员补偿条例》、《肺尘埃沉着病(补偿)条例》等条例的规定获得补偿;

职业安全及健康训练中心,为公营和私营机构的人员免费提供与安全有关的训练课程。雇主可派其雇员参加这些课程。

除此而外,在劳工处的组织结构中专门设置了直属于劳工处长的职业安全部与职业健康部,该部分别提供职业安全服务和职业健康服务。

(1)职业安全服务包括:①通过视察工作场所,执行《职业安全健康条例》、《工厂及工业经营条例》以及该等条例的附属规例,以确保有关安全、健康和福利的各项规定得以遵从;②调查意外事故,并就如何减少在工作场所存在的危险,向雇主和雇员提供意见;③在设计和布置厂房及工作场所,以及推行厂内和工作场所内的安全计划各方面,免费向工厂/工作场所拥有人提供意见;④提供支持服务,向市民大众灌输安全意识,从而在雇主和雇员当中培养安全文化,让他们承担自我规管的责任,依循职业安全约章引入安全管理的方法;⑤开办职业安全及健康训练中心,为政府部门和非政府机构负责职业安全及健康的人员提供训练。

(2)职业健康服务负责预防职业病和推广职业健康,其,主要工作如下:①就公众在健康和卫生方面所遇到的职业健康问题,如预防由工作场所引致的职业病,提供咨询服务;②进行实地调查,以确保工作场所有关健康及卫生的各项规定得到执行;③执行与职业健康及卫生有关的法例;④调查可能染上职业病的个案,并替有关人士进行诊治;⑤为申请工伤补偿的雇员办理销假;⑥举办展览和讲座,以提高职业健康的意识。

总之,监督与服务并存,劳工处除了提供优良的服务之外,还通过工厂视察等制度对各个工作场所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并惩处违规的企业。

2.1.2环境运输及工务局

环境运输及工务局也是政府的直属部门,主要是以政府业主的身份管理政府的公共工程,并对建造业进行检讨,制定相关的政策,提供与建筑业和公共工程有关的法律咨询。

该局与安全有关的职能主要有:①阐明政府合同中的建设安全政策;②阐明工程部的建设安全指南;③准备和更新建筑现场安全手册;④维护现场事故统计、报告和监控承包商执行现场安全的数据库;⑤组织和联合组织安全激励活动;⑥对承包商执行安全措施中存在的缺陷进行管制。

这些职能分别由其下辖的建造业检讨部、工务政策部、计划及资源部、行政部、法律咨询部等来完成(请参见图1)。

2.1.3劳工处与环境运输及工务局的关系

劳工处与环境运输及工务局的工务部门对建筑安全工作的侧重和方向是有所区别的,劳工处负责劳工安全与健康方面的全部职能,而工务部门作为政府业主,进行政府工程的建设,相当于社会的一般工程业主,必须执行劳工处的所有有关安全与健康的规定,对政府工程的安全与健康负责。同时,作为对社会有着重大影响的政府部门,其公共工程牵涉国计民生,对安全与健康的要求更高。因此,工务部门在满足劳工处一般的安全与健康要求之上,自行对安全与健康政策作出更高的规定,采取更多的安全管理措施,以达到更高的安全水平,对一般的社会工程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当然,环境运输及工务局制定的这些政策和措施,仅仅适用于环境运输及工务局所承担的政府工程,并不能强制实行于社会一般工程。因此,劳工处和环境运输及工务局的职能实际上并没有相冲突,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有着相互补充的地方,例如,劳工处的许多管理措施可以先在环境运输及工务局的工程中试行,而环境运输及工务局的工程经验也可直接供劳工处在制定新的管理措施时参考。

2.2政府部门对建筑安全的管理

劳工处作为全香港劳工安全健康的行政主管部门,建筑安全是工作重点,其在建筑安全方面的一些制度和方法对内地的建筑安全工作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2.1绿卡制度

近年来,香港开始实施的绿卡制度。对培训和提高工人的安全与健康水平和技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绿卡”又称“平安卡”,由香港建筑业训练局统一颁发,工人接受并通过安全培训后可获得此卡。这项制度规定,进入施工现场的新工人必须持有绿卡,否则他将被拒绝进入施工现场。同时还规定,建筑公司不得接收没有绿卡的工人,否则公司将会受到严厉惩处。

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地保证了工人在工作前都能得到培训,提高了工人在安全与健康方面的素质,改善了安全施工状况。为了保证这个制度的执行,并监督建筑公司的行为,劳工处采用不定时抽查的方式对各个公司进行检查。

2.2.2工人注册制度

工人注册制度是香港特区目前正在着手建立的一个制度。其主要内容是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建立一个庞大的数据库,将建筑业的所有工人进行注册编号,记录其经考试所评定的技术水平,在意外工伤事故发生后,对工人的伤亡情况等资料进行记录,以方便数据的统计、整理,也有利于工人的管理。通过这种方式,安全事故的呈报就比较方便,遗漏和瞒骗的现象也会减少。

2.2.3安全宣传活动

香港政府在安全与健康的宣传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政府的支持下,香港有关安全的各个部门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推广活动。一是分发各种各样的小册子,其内容有的是政府下属部门的职能介绍,有的是某个社会团体的介绍,还有的是安全注意事项的和简单的危险防范措施介绍。二是张贴宣传海报,主要由职业安全健康局提供,在建筑工地上随处可见。三是开展安全活动,例如,职业健康日、职业安全健康周活动、全港职业安全与健康常识问答比赛。四是实施职业安全健康大使计划,在生产和生活中起积极示范作用,达到深入社区传播职业安全健康理念的目的。另外还有其他形式,如与安全有关的电视教育片、音像资料等。这些多种多样的宣传方式大大加强了香港居民的安全意识,在社会上形成了良好的安全与健康舆论环境,对建筑公司重视安全、促进安全起到了非常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3其他非政府机构的作用

除特区政府外,香港社会还有许多依法设立的机构从事促进建筑业安全的工作,具体如图2所示。

3.1职业安全健康局

职业安全健康局成立于1988年,其目标是“致力成为香港卓越的职业安全健康机构,确保香港每一位在职人士均可以在安全及健康的环境下工作”。

职业安全健康局的工作包括推广宣传、教育及训练、顾问服务、国际联系、调查及策略研究、提供信息,以及促进政府、雇主、雇员和专业及学术团体之间的交流合作。

职业安全健康局还向市民提供职业安全健康信息,除一般宣传项目之外,职业安全健康局每年均有特定主题的推广项目,宣传不同工作类型的职业安全健康的信息,以加强其渗透力。

职业安全健康局的主要经费来源为雇员补偿保险征款,征款数额是保险金额保费的2%,征款的对象是所有的雇主,即每一位雇主每年所付出的保费中的2%会抽给职业安全健康局从事其既定的工作,2001年的总额大约为4000万港元。

职业安全健康局通过多元化的优质服务,与政府、雇主、雇员、专业人士和学术团体建立紧密的伙伴关系,共同努力提高香港的职业安全健康水平。其主要功能有:①青少年的安全教育;②在职人士的安全教育;③安全从业人员的持续专业发展;④在社区层面提高安全意识,建立安全文化;⑤为不同规模的企业提供顾问服务,协助建立良好的安全管理系统;⑥促进安全健康研究,探讨新路向;⑦传播职业安全健康知识;⑧作为资源中心,促进香港、内地和世界各地在职业安全健康事务的合作。

为使职业安全健康局的工作科学合理,以及使工作能够得到贯彻实施,职业安全健康局特别成立6个专责委员会及2个咨询委员会提供专业意见。另外设有11个行业安全及健康委员会,其成员包括雇主、雇员、专业人士及政府代表,以方便各行业与职业安全健康局之间的沟通。

3.2绿十字会

职业安全健康局成立绿十字会,目的是帮助有志于改善职业安全健康的机构进行标准借鉴。绿十字会可作为会员机构交换标准借鉴心得的中心,同时可以将有兴趣参加标准借鉴的会员紧密地维系起来,成为一个活跃的交流网络。

“绿十字会”提供的服务广泛,包括了安全训练、进行有关标准借鉴的研究和安排适合的机构作为标准借鉴伙伴等。其最主要的服务有以下几个内容:

(1)标准借鉴:职业安全健康局借助“绿十字会”,将不同机构汇聚一起参与标准借鉴,使其可将自己的安全及健康管理表现互相比较,从而学习并作出改善,形式之一便是发行交流刊物“绿十字”。“绿十字会”还提供专业顾问服务,协助会员找出最佳实务并建议会员如何应用于机构内,以取得卓越成绩。

(2)信息设施:职业安全健康局的图书馆,储存大量关于标准借鉴及安全健康管理的期刊和参考书,和计算机及缩微胶片数据库。会员可到图书馆取得最新职业安全资料。

(3)网络服务:“绿十字会”为本地标准借鉴机构和业主缔造了一个交流网络,同时定期举办会议。“绿十字会”定期出版有关最新职业安全方面的动态,及标准借鉴热门话题的通讯,免费发放给会员。

(4)教育及培训:向不同行业管理人员提供标准借鉴方面的训练,使他们可以探索标准借鉴的用处,协助本身机构作出改善。此外还举办大型会议、本地及海外学习团及工作坊,以便会员分享经验及对最佳实务方式有更深的体会。

3.3建造业训练局

建造业训练局于1975年9月依照1975年《工业训练(建造业)条例》成立,目的是为建造业培训所需的技工、操作工及技术员,并为业内各级现职人员提供有关实用技术、管理和建筑安全的持续训练。建造业训练局的主要职责为:①设立及管理工业训练中心;②为建造业提供训练课程;③辅助结业学员就业,而协助的方式可包括给予经济支援;④评核任何人在涉及建造业或与其相关的任何种类的工作方面已达到的技术水平,并就其训练课程举行考核或测试,发出或颁发技术水平证明书以及确立相关工种应达到的技术水平。

建造业训练局辖下共有3所建筑训练中心、一个管理培训中心,一个安全训练中心及一个工艺测试中心,另外,有4个职能部门负责执行其法定职责,如公共关系并学员招募部及人事并学员就业辅导部等。建造业训练局共有340名教授和240名辅助工作人员,他们担负起了香港建筑业内最主要的训练工作。1990~2001年,建造业训练局共训练了194360名员工,其中169839名为安全管理人员,为建筑业安全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4职业训练局

职业训练局(VTC)成立于1982年,目的是:提供一套全面、优质、高效益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制度;颁发国际认可资格;配合社会经济需求及配合本地人才需求。

在职业训练局的工作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对建筑业人士提供各种安全培训。

职业训练局与前面提到过的建造业训练局在建筑安全的培训方面有职能的交叉,实际上,劳工处和一些大学和建筑公司也都可以向建筑业提供安全培训,其目的是形成竞争的局面,避免垄断,从而提高安全培训的效果。

3.5劳工顾问委员会

劳工顾问委员会(劳顾会)不是一个法定组织,由劳工处处长组建。

劳顾会由劳工处处长出任主席,共有12名非官方委员,分别由雇主及雇员方面的各6名代表出任。劳工顾问委员会的职责是就有关劳工事宜,包括法例、国际劳工组织的公约及建议书,向劳工处处长提供意见。一方面,劳工顾问委员会收集现阶段出现的安全问题和安全经验,另一方面,劳工顾问委员会进行研究,提出安全改进措施,并进行研究成果的推广。

由于劳顾会需要关注的事务日益繁重,为使劳顾会能应付这些事务,以及鼓励委员及非劳顾会委员的人士参与有关工作,劳顾会之下又成立了5个专责委员会,即雇员补偿委员会、就业辅导委员会、实施国际劳工标准委员会、劳资关系委员会和职业安全及健康委员会。

另外,职业安全健康局提倡雇主和雇员签订的“安全约章”以及1995年香港政府对建筑业进行检讨后总结的“安全管理的14条元素”,对香港特区的建筑安全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4结论及建议

笔者研究了香港特区政府目前的建筑安全管理体制和社会因素对建筑安全的影响,给出了以下结论,希望能对我国内地的建筑安全管理工作有所助益。

(1)香港政府各部门的职能依法确定并非常明确,政府与社会在建筑安全方面的分工比较清楚,管理效率较高。

(2)香港的社会系统非常强大,其教育和舆论功能对社会的发展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如何形成建筑安全的正确舆论导向,通过非政府机构提高安全水平,这将成为中国内地建筑业安全工作新的增长点。

(3)香港的绿卡制度对香港工人的安全素质具有准入的性质,能大大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水平。国内的农民工较多,如果能够有效地实行这种制度,必定能够大幅度提高安全状况。

(4)大力发展建筑业行业协会,建立自运行机制,形成同行评议、同行监督的良性循环,从而带动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版权所有

1建筑地盘安全手册.工务局,1995

2http://www.info.gov.hk/labour/osh/contentl.htm,2002

3http://www.info.gov.hk/labour/osh/content2.htm,2002

4建筑地盘安全手册.工务局,2000

5http://www.oshc.org.hk/b5/1—1—1.asp,2002

6http://www.oshc.org.hk/05/1—2—1.asp,2002

7http://www.cita.edu.hk/aboutus/function/cfunction.btm,2002

健康安全培训篇8

【关键词 】: 职业病 职业健康管理 职业危害因素

中图分类号:R979.3

引言

目前,我国职业病危害形势十分严峻,职业病发病人数和职业病死亡人数都居世界前列。本文将简述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多年来加强职业健康管理,为预防和控制职业病所采取的保障措施。

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始建于1889年,是一个具有百年历史的大型运输装备制造企业,主要生产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城市轨道车辆及机车配件。涉及铸造、锻造、铆焊、热处理、电机电器、机械加工、柴油机装配、机车装配、车辆装配和辅助生产的工模具、设备设施检修与维护、动能供应等生产活动。职业病危害涉及粉尘 、化学性有害因素、物理因素十几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员工达2000多人。六七十的年代恶劣的工作环境曾经使我们当年工作在一线的一批老员工们成为了尘肺病患者,这让我们心痛不已。由于当年我们急于发展经济,忽视了职业健康,不仅给患者及其家属造成痛苦,也给企业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2002年5月1日正式的颁布实施让劳动者看到了职业健康工作的曙光,也使企业的职业健康工作有法可依。大连机车感觉到职业健康工作迫在眉睫,急需提高到一个新的管理高度,必须坚决遏制职业病的发生。为了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年)的通知》([2009]43号),大连机车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不断努力,如今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职业健康管理体系,近十余年无一例职业病例发生。

一、管理与保障体系

设立专门职业健康管理机构,夯实职业健康管理基础。公司成立以董事长为组长,工会、安技环保部等职能部室领导为成员的职业健康工作领导小组,设立职业病防治所为公司职业病防治专职机构,并配备多名专职职业卫生医师和监测人员。公司所属各单位设专职安全员,负责各单位日常职业健康管理的具体工作。在车间、班组做到责任到人,将具体工作落到实处。并通过每周由安技环保部组织,各单位安全员参加的职业健康安全例会进行工作上的安排与沟通。

大连机车的专职职业健康管理机构,已有近60年的历史,在前几年的企业减负,人员下岗的大潮中,许多大型国有企业取消了职业健康管理的专职机构,但大连机车的职业健康管理机构的队伍迅速壮大,在担负公司职业健康管理的职责外,也是一个具有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共有专业技术人员27名,高级技术职称占18.5%,拥有这样一支专业的队伍,也让大连机车的职业健康工作有的放矢,职业病危害治理科学有效。

建立健全职以职业病危害防治为重点的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大连机车将职业健康管理制度纳入到公司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当中去,制定了《安全生产责任制》、《职业健康工作管理制度》、《职业病防治工作管理制度》、《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教育管理规定》、《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设备、设施管理规定》、《员工防护用品管理规定》、《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规定》、《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职业健康管理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实现了对职业病危害的全过程控制。

提供经费保障,根据公司生产经营状况逐年增加职业病防治措施的投入。职业病防治的资金投入,是确保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受到保护,预防和减少职业病危害的物质保障。大连机车每年用于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健康监护、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等方面的资金于每年年初列入生产经营大纲中,并计入生产成本,有效保证职业病防治资金及时到位。2010公司投入了1100多万元,2011年投入了1300多万元,2012年投入了1500多万元。使职业危害因素从源头上得到控制。

二、职业健康管理措施

1、职业病的前期预防。为预防、控制和消除新、改、扩建以及技术引进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大连机车多年来严格执行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的规定,从几万元的小项目到几十亿元的大工程都必须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并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竣工验收,避免每个项目职业环境的先天缺陷。公司为适应国际、国内轨道交通装备大发展的新形势,顺应城市发展的需求,实行整体搬迁改造,在2017年前将厂址迁至大连旅顺经济开发区。公司职业健康工作将以此为契机,下决心从源头控制职业病危害,彻底改变老厂区作业场地狭小,工艺设备陈旧的落后状态,将未来的大连机车旅顺基地打造成一个职业健康样板基地,为公司员工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作业环境。目前公司大连机车的搬迁改造工程已做完一期、二期项目及铸锻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后续的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还将陆续进行。

2、加强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与作业环境监测,掌握职业危害控制动态。分析主要生产设备、工艺流程以及所使用的原料、辅料、中间产品等的基本情况,公司对主要的按职业健康安全体系文件要求每年进行两次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2013年共监测了217个监测点,通过监测,公司明确掌握了各单位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控制效果的准确数据和现状,为有效治理职业危害、加强职工个体防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3、落实预防、控制与改进措施,从源头控制职业危害因素。职业危害因素的控制效果决定着职业健康管理工作的成败。大连机车是一个有百年历史的老企业,由于生产场地狭小,设备陈旧等原因,有些生产环境条件较差。公司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断进行技术改造,逐步改善作业环境,提升劳动者的健康安全保障。柴油机实验站能产生很强的噪声,噪声最大值可达110分贝。公司坚持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将噪声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采用综合隔音技术,从源头上控制噪声危害。各操纵室的噪声强度控制在70分贝以下,比试验台降低40多分贝,保护了柴油机试验人员的听力健康;机车喷漆作业产生大量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毒物质。公司投资上千万资金,建立7个密闭式喷漆房,采用屋顶送风,地下吸风,用玻璃棉阻隔及活性碳吸附等净化技术,降低工作现场的毒物浓度,车间还新建了更衣室,采取二次更衣的方式,让操作者喷漆后,污染的工作服放在专门的存放间内,换上洁净的衣服后到清洁明亮的休息室休息,给劳动者创造一个从生理到心理都健康愉悦的环境。热处理车间镀铬作业,接触六价铬,属高毒物质。此项工艺经多次可行性论证后,改为喷塑工艺,用低毒物质代替了高毒物质,用无毒物质代替了有毒物质,减少了对员工的职业危害;粉尘是大连机车最严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公司对铸造分厂进行了树脂砂改造,在车体车间引进了机器人焊接工艺,在粉尘作业区安装各种通风除尘设备113台,大大降低了作业现场的粉尘浓度。

4、做好个体防护,加大防护用品使用的监督力度。公司建立了防护用品的采购、验收、发放、使用和检查制度,2012年共投入劳动保护费700多万元。安全监查人员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加大了防尘口罩等个体防护用品使用的监督力度,对不佩戴或不正确使用防护用品的人员进行教育,并实行相应的处罚。

5、职业健康教育培训与宣传,提升员工的职业病防护意识和技能。大连机车建立了完善的培训体系。公司安技环保部是负责职业健康培训的专职机构,每年编制培训计划,根据工种及岗位的不同,有针对性的制定培训大纲,通过考试测试培训效果,通过知识竞赛等活动丰富培训方式。为使培训覆盖所有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员工,公司实行二级培训,即对公司所属各单位职能人员、安全员、工会委员、班组长由专业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进行一级培训,然后让他们回到各自单位在对一线接害员工进行二级培训。通过培训,广大职工深刻认识到职业病的危害性和防治工作的重要性,提高了职工对职业病的防护意识和防护技能。另外,大连机车还在每年的《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期间利用厂内有线电视、报纸、广播站、电子大屏幕、宣传橱窗、车间黑板报等宣传工具,进行大力宣传,并聘请全国著名职业卫生专家为公司中层以上领导讲解职业病相关法律法规的内涵和企业管理者及用人单位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提公司决策层对高职业病防治的重视性。公司按照职业卫生告知制度,采用劳动合同告知、标识告知、培训告知等多种方式向员工告知工作场所职业危害的检测结果和预防措施、以及健康监护结果等相关信息。做到对全员进行劳动合同告知,并在所有作业场所都设置了标准的职业危害警示牌、告知栏等标识,既有效地维护了职工对职业危害的知情权,又赋于职工对职业卫生的监督权。

6、组织职业健康体检,加强职业健康监护,切实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 大连机车每年制定职工健康检查计划,根据计划和规范的要求,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卫生机构对接触各种职业病危害的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监护率达到90%以上。针对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职工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上岗前,公司按照职业卫生告知制度,采用劳动合同告知、标识告知、培训告知等多种方式向职工告知工作场所职业危害的检测结果和预防措施,并对将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职工(包括新进厂人员、调换岗位的人员)进行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鉴定是否有职业禁忌症,为职工的岗位安排提供科学依据;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在岗职工,进行周期性的健康检查,及时进行医学观察、诊断、治疗,或采取调换岗位、疗养等措施;为职工进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了解职工的身体状态,评价其健康状态的变化情况,以便给予相应的待遇或赔偿。健康监护结束后,公司还设专人负责为每个监护对象建立了规范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各所属单位及时把监护结果反馈给员工,对职业禁忌人员调离禁忌岗位,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7、职业卫生事故应急。大连机车建立了职业卫生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构,配备应急救援的基本装备,与公司各相关部门形成联动机制,完善了应急救援网络体系。并且制定了应急救援预案,会同相关部门定期进行应急救援的培训与演练,在提高应急救援人员的技术水平与救援队伍的整体能力的同时,也使公司对突发的职业卫生事故能够尽快的控制事态发展,降低事故造成的危害,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上一篇:工程部安全培训范文 下一篇:道路养护作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