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描写范文

时间:2023-11-20 23:56:22

记叙文描写

记叙文描写篇1

关键词:记叙文 细节描写 具体操作

谈起记叙文,很多学生会不屑一顾,因为他们大部分被灌输了“写记叙文容易跑题,写议论文才能稳拿分”的思想。其实纵观历年的高考满分作文,记叙文跟议论文同样出彩,可以说写记叙文是一样能拿高分的。那怎样才能写好记叙文呢?“凤头”,“豹尾”,这是不必说的。最主要的还是中间的内容妙笔生花,亮点十足,而这就需从细处着眼。当代作家刘真说:“作品中的细节,就像活人身上的细胞,是艺术作品的灵魂,所谓作品的高度,深度,是由他的细部决定的。”下面就让我来谈谈怎样激活这种“细胞”——细节描写。

一.准备——善于捕捉,用心感受。

每次作文课写记叙文,总听到一些学生抱怨:“老师,不会写啊,都不知道写什么。”最后好不容易凑够八百字了,写出来的大多是流水账。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生活的感悟,缺乏捕捉美的眼睛。确实学生的学校生活三点式很单调,但人跟人之间的相处,互相碰撞出的火花难道每天都一样吗?所以,我们首先要让学生知道生活处处有素材,并培养他们善于捕捉瞬间的能力。

可以说,细节就存在于某个瞬间的画面,你要能捕捉到,才能进行深刻的描绘。针对这点,我想到了照相,照相不就是瞬间的定格吗?学期初我让有条件的同学拿照相机回来,要求他们在学校里照一些自己想照的相片。然后在作文课上,要求学生把筛选出来的相片作为描写的对象。目的就是让学生明白:虽然我们的生活很单调,但只要我们善于捕捉,用心去感受,那么可写的还是很多的。

正如果戈理说“作家身边应常备笔和纸,必须把他自己感到惊奇的事物记下来。从这样的素描中,画家创作了画,而作家则从中创造了作品中的场景;一切都应取之于生活,而不是用无谓的幻想臆造出来的。”我们虽然不是作家,但作为自己生活的主宰,也能随时捕捉我们作品的场景,然后调动自己各种感官用心去观察。多问问自己:他的某个眼神、动作或某句话打动你吗?那就把这些积累下来,作为写作的素材。

例如:很多学生写作时会写到周末家长接送的情景,大部分学生都会故作深沉地写家长冒着大雨来,从中深深感到父母的爱。但有一个学生他用一句话就很好地传达出那种爱。他是这样写的:“……忽然一个急刹车,差点把我摔下车,……老爸对我说:‘抱紧我。’我只好抱紧了老爸,以防下次真的摔下车。这是我第一次主动拥抱别人,感受着老爸背上的温度,听着他那有节奏的心跳,脑海回想起老爸辛苦地为这个家的情景。”一句很平常的话,放在当时下大雨,坐摩托车容易摔倒的情况下,这不是只有做爸爸才会说的话吗?这位学生是在用心感受后,才会捕捉得到的。

二.下笔——细化过程,突出中心。

所谓细节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环节或情节的描写。换句话说我们想把细节描写得精彩就要在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外貌、心理上下功夫。

在丰子恺散文《吃瓜子》里有一个片段:

“女人们、小姐们……她们用兰花似的手指摘住瓜子的圆端,把瓜子垂直地塞在门牙中间,而用门牙去咬它的尖端。‘的,的’两响,两瓣壳的尖头便向左右绽裂。然后那手敏捷地转个方向,同时头也帮着了微微地一侧,使瓜子水平地放在门牙口,用上下两门牙把两瓣壳分别拨开,咬住了瓜子肉的尖端而抽它出来吃。……”

“吃瓜子”多平常的动作,但经过作家的妙笔,竟会这么 精彩。过程就需几秒钟,作家竟可以细化成七八个具体的动作,形象生动,就算不会吃瓜子的,看了后也会吃了。我们不禁拍案叫绝。想想学生的作文,在捕捉到自己用心感受的画面后,怎么把这些画面写出来?可以学丰子恺先生细化过程,具体到每个“举手投足”“一颦一笑”。

这个方法,很多学生一点就通,特别在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上可以细化得很详尽,特别是心理描写。

在写题为“不能没有你”这篇作文时,有个学生在心理描写上十分出彩。“那时的自己坐在电脑桌前拼命地敲击着键盘玩得不亦乐乎,许久才懒懒应了声,没了回应,才想起来似乎有那么一记关门的声音。……爷爷离开竟有三个钟头了!平时他可是一会就回来的!……有那么的一瞬间的失神。我似乎看到爷爷跌倒在瓢泼的大雨之中,眼中满是孤独无助,张开了口,却怎么也发不出声……”它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在等爷爷回来的三个小时里,作者的心理活动从原来的不以为然,到忐忑不安,再到心急如焚都恰到好处地贯穿于全文,让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这样的心理描写就成为了这篇作文的亮点了。

通过细化过程这个方法,很多学生写记叙文不会再停留于简单的复述。但两次作文训练后,我发现了一个问题:一个只要几十个字就能写成的细节,有些学生却用了两三百字,他们把细节的方方面面囊括其中,但真正能表现人物或主题的只有那么几行字。

例如,有个学生这样描写一个补鞋老人的外貌:“老人一直坐着,双腿盘曲着,看不出有多高,一直佝偻着背,一双黝黑苍老布满老茧的双手,灵活操纵着各种奇怪的工具。老人的脖子很短,藏在立起的衣领里,由于年老,颈部的皮肤已经松弛,皱巴巴的。老人的脸很小,雕刻般的皱纹布满黝黑的脸颊,一双不大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我的小皮鞋,嘴唇执着地抿着。”这一段描写从脚到头,十分详尽,但给我们的印象没有什么可以区别于其他老人的。其实,要突出这个老人,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他从事的工作——补鞋,在外貌上突出这点的就数他的手了。应该对他的手进行详尽的描写:黝黑、苍老、布满老茧、指头上贴满了胶布,在补鞋的时候双手微微颤动着,暴露着的青筋一张一弛等等。所以在细化过程的同时,还要针对中心或人物特征。

三.润色——运用修辞,添彩增辉。

巧妙地运用修辞手法,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形象,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可感。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里的修辞可谓精妙绝伦,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用丰富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形象地描绘了不同的角度的荷叶、荷花让人倍感清新自然。所以,只要有一定语言功底的同学注意把修辞手法运用到细节描写上,那肯定能为自己的文章增添光彩。

在写“与你为友”这篇作文时,一个学生在心理描写上就加入了很多精彩的修辞。如:“我心里就像有许许多多的小泡泡破了又涨,涨了又破,酸溜溜的不是滋味。”形象地写出了“我”对站在舞台上的表演者的那种既羡慕又嫉妒的心情。还有“我脑子里仿佛炸开了锅”这是作者还没准备好演唱的曲目时极度的慌张害怕。“我站在你高高的肩膀上,在三个学校的同学面前,演奏了一首《梦中的婚礼》,叮咚的音符在晚会的夜空中起伏回荡,我整个人陶醉在自己营造的甜蜜梦境里,当最后一个音符在我的指尖流淌出来,我听到了台下热烈的掌声……”“流淌的音符”“甜蜜的梦境”,这应该是多么美妙的琴声啊,本来只能听出来,但通感到视觉,触觉,就使读者也能身临其境了。

总的来说,细节描写,就像画画。首先你要养成善于捕捉,用心感受的习惯,随时做好准备。接着下笔时放慢节奏,细化每一个精彩瞬间,注意要能突出人物形象或主题。最后在描写过程中,还要巧用修辞手法来进行润色。这样,所谓“活人身上的细胞”“作品的灵魂”不就“激活”了吗?这样从细处着眼,妙笔生花的记叙文何愁拿不到高分呢?

记叙文描写篇2

记叙文中人物描写,一般须做到以下“四准”:

一、选材要准,要收到以一当十的效果

好的记叙文,也许篇幅并不是很长,所写事件也可能很平淡,但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人物形象鲜活生动地站立起来,给我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究其原因,就在于作者善于选取自己最熟悉的,最能表达文章主题的,最富于感染力的事件,以小见大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

 

胡适的《我的母亲》一文记叙的都是生活小事,文字也不多,却形象地反映出母亲既是严师又是慈母的特点。如写有一次“我”说了轻薄话,母亲罚我跪下,重重责罚,“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让我上床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样的小事有多强的表现力啊!生活中这一类质朴生动的小事有很多很多。记叙文选材要准,就是要选取那些蕴含了真实情感,能形象传神地反映人物性格的事件。

 

二、抒情要准,要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记叙文写作往往不追求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人物性格的复杂完整,它的目的在于立起人物,使之栩栩如生。这就要求我们在写作时对笔下人物倾注真挚的情感,用情感浸染人物形象,让他“活”在读者眼前、心中。

 

有的记叙文通篇叙述、描写,没有直接抒情的语句,作者把深沉强烈的情感蕴含在貌似冷静的叙述、描写之中。如孙犁的《母亲的记忆》,结尾是这样的:

1956年,我在天津,得了大病,要到外地去疗养。那时母亲已经八十多岁,当我走出屋来,她站在廊子里,对我说:

“别人病了往家里走,你怎么病了还往外走呢!”

这是我与母亲的永诀,我在外养病期间,母亲去世了,享年八十四岁。

文章写得从容、宁静,却句句含泪。尤其是最后一句,把作者无限悲怆的内心情感含蓄委婉地传达出来,表达了作者对不能回报母亲的辛苦养育之恩的歉疚之情。

三、细节要准,要牵动人们的情思

记叙文要通过细节来传神,人物在很大程度上是靠着细节描写站立起来而扣动读者心弦的。细节描写要精细,尤其是那些处于关键部位的细节。

《孩子的马车》是鲁彦抒写亲子之情的代表作品,结尾写玩具马车被撞坏后孩子的动作、神情,就用了细节描写:

他立刻胆怯,把那个歪曲了的马头抱住了。许久许久,我还看见他露着忧郁的眼光,翕动着嘴唇在低声地说着什么,轻轻地抚摸着他所珍爱的结束了生命的马车。

一连几天,他没有开过笑脸。

寥寥数语,把孩子对玩具马车的珍爱之情淋漓尽致地反映出来。

四、人物特征要抓准,要突出重点

记叙文写作要采取抓特征、画眼睛的办法描写人物肖像、行动、语言和心理最主要的部分,不能面面俱到,处处铺陈。鲁迅曾强调要“画眼睛”,就是舍去枝节,抓住最能反映人物性格的方面,集中描绘,写形传神。这一点,比较容易理解,关键在于写作时要熟练运用。

记叙文描写篇3

一、不同事物的印象张冠李戴

病例1:小麦快熟了。沉甸甸的麦穗把麦杆压弯了腰,农民伯伯看着这丰收景象,高兴得合不拢嘴。

分析:麦穗用“沉甸甸的”来形容,不够准确,这是把观察稻谷的印象移到了麦子上。麦子只要一弯腰,那就不只是“快熟了”,而是熟过头了。熟过头的麦子一动就掉粒。农民对这种现象,是不会有闲心欣赏的。

病例2:积雪初融的山坡,远远望去还是一片枯黄,走近却发现已是草色青青,春意满目了。

分析:一般观察事物,多是远看模糊、近看清楚,早春草色却正相反。唐代诗人韩愈有诗云:“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就是说,远看已草色青青,走到近处却无绿感。早春草色这一特点,不实地观察,就发现不了;亲临现场,不留心也往往熟视无睹。把观察一般事物的印象强加到这种特殊事物上,显然失实了。

二、不同时间的观察印象机械拼凑

病例3:火红的太阳当空悬挂,把柏油马路烤得滚烫。

分析:当空悬挂、能把柏油马路烤得滚烫的太阳,并不是火红的,火红的太阳也绝没有把柏油马路烤得滚烫的威力。把一早一晚太阳的色泽移到正午的太阳上,这错误是显而易见的。

三、把不同场合的观察印象凑到一起

病例4:盛夏的烈日好像故意跟我们参加暑期夏令营的同学作对似的,把大地烤得发烫。我趴在靶场上练射击,感到浑身火辣辣的,只有我把身子靠到旁边的石头上时,才感到些凉意。

分析:在阴凉的地方,石头确实比大地凉,但是在烈日暴晒下,石头却比大地还热。这是把体察烈日下的大地的印象跟体察阴凉地石头的印象凑在一起所造成的差错。

四、不同距离的观察印象彼此掺合

病例5:我走进山谷,忽听得一阵笑声随风飘来。循声望去,一群“红领巾”正在对面山坡植树。他们抬水的抬水,刨坑的刨坑,个个脸上都挂着大而晶莹的汗珠。

分析:唐代诗人王维写了一本谈绘画经验的书《山水论》,书中有“远人无目”的说法。意思是画远处的人,不要画眼睛,因为看不清楚。连眼睛都看不清楚,怎能看到汗珠“大而晶莹”呢?把近距离的观察印象移到远距离的观察对象中,这是同学们记叙文写景状物时常出现的毛病。

五、不同心境下的观察印象相互混杂

病例6:挂钟已敲了十响,弟弟还在桌上做那道数学题。他一手拿着铅笔,一手托着腮,在苦苦地思考。我担心弟弟累坏身体,想劝他休息,又不知怎样开口。窗外,天空湛蓝,月亮从一朵轻云里露出了圆圆的笑脸。

分析:这段文字中关于“天空”、“月亮”的描写,不是“我担心弟弟累坏身体”时的观察印象,而应是弟弟顺利地做完作业,我从忧虑转为高兴时的观察印象。同一事物,在不同心境下的观察印象是不同的。写景状物,既要符合客观真实,又要符合主观真实。

一般说来,在记叙文中景物描写并不是现场写生,多是事过境迁之后回忆着写的,靠的是印象。每个人的头脑里都有印象仓库,这仓库的印象有深刻的、清晰的,也有肤浅的、模糊的。景物描写要想不出差错,必须对所写之景有深刻准确的印象,而要获得深刻准确的印象,就必须对事物作认真、仔细地观察。

另外,景物描写是写人对景物的观察,因此还必须先把人站的位置和人当时的心情考虑清楚。作文中所写的人,是站在高处还是低处,心情是高兴还是苦恼,这些都要先想明白。动笔时,一定要让所写的人和所看到的景物在自己的头脑中生动鲜明地浮现出来,这样就不会写一个人在马路上“看到整个仙城的万家灯火”,也不会让一个心情沉重的人去欣赏月亮穿过轻云,露出笑脸了。

除此之外,有些同学误以为要把景物写好,就必须使用一些华丽的词藻。本来应该说“清晨”,却偏要说“初升太阳的第一道光芒刚刚照在那蔚蓝的天空……”应当明白,像“太阳落山了”、“天黑了”、“下雨了”这些朴素易懂的词语,同样能把景物写得色彩鲜明。

记叙文描写篇4

我们的写作从中国画的技法中借鉴了两种常用的手法,那就是粗笔勾勒和工笔细描。

粗笔勾勒,又叫白描,就是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用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人或事物的形象、动态等,以朴实的文字准确地进行纯客观描写。如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就是粗笔勾勒。

工笔细描,就是对人或事物进行逼真的、细致入微的精雕细刻,使之有形,有色,有态,有味,有质,有声,还有鲜明的感彩。如:“苍白的枯藤像蛇一样缠绕着老树,乌鸦在树上呱呱地叫着,叫声在暮色中弥漫。”这就比马致远的诗句细致多了。

【技法指导】

一般来说,对初次接触的对象多用粗笔勾勒,对加深认识后的对象多用工笔细描;以语言简洁见长的记叙文多用粗笔勾勒,以语言形象见长的记叙文多用工笔细描;只给读者初步印象的多用粗笔勾勒,想让读者身临其境的多用工笔细描。无论运用粗笔勾勒还是工笔细描,都要求有的放矢,突出特征。同时注意,描写必须紧紧围绕文章的主题,明确目的。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正确进行粗笔勾勒和工笔细描呢?

一、粗笔勾勒

1.抓住描写对象的特点。这就像简笔画,线条虽简练,却不失其特征。如《三国演义》中,对赵子龙形象的勾勒:“公孙瓒扒上坡去,看那少年: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与文丑大战五六十回合,胜负未分。”仅用“身长八尺”等寥寥数语,就将赵子龙这位英俊勇武的少年将军的神态活画了出来。

2.传达出描写对象的神韵。语言简洁并不代表内容干瘪,照样可以表现出内在的精神。如《藤野先生》中:“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这样的粗笔勾勒,不但表现出了人物的主要特点:清瘦,有学识,还透出了人物的精神:稳重,治学严谨。

二、工笔细描

1.多角度描绘。角度多了,立体感就强。如《红楼梦》中:“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这段描写可谓细腻。作者从头饰、裙饰和服装三个方面来细描,极力铺陈王熙凤珠宝满身的打扮,暗示她的贪婪与俗气,也从侧面反映了她内心的空虚。

2.善于联想。写作中不能照葫芦画瓢,要通过丰富的联想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如《一面》中:“他的面孔黄黑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作者在这段细描中就作了巧妙的联想,由鲁迅的脸色联想到大病初愈的人,由胡须联想到隶体的“一字”,还从头发中感受到它的精神抖擞,真是形象丰满,感情浓郁。

【范文示例】

留住那份纯真

一考生

家乡的麦子该黄了吧?不知他是否还在打着麦子?

记忆中,他总是裹着一身青蓝色粗布制成的衣服,脚上蹬着一双黑色千层底布鞋,头上系着一条白色方巾,沿着潮湿的田埂,穿过金黄的麦子,手里抄着几株小麦,脸上闪烁着无法隐藏的喜悦。

他是我的爷爷,一个从“狂热的年代”走出来的人,一个浑身充满活力、充满干劲的人。麦子是他的命,仿佛他是为了麦子而活。他从不抽烟,却很爱喝由麦子酿出的酒。

也是一个麦浪翻滚的日子,我随着爷爷来到田里。田间的小溪蓄满了绿色,两岸的树高得很,树顶的叶子不住地随风摆动,像是要赶走那些聒噪的蝉。远远地,我们便望见了那块由金子镀成的土地。他缓缓地移到田边,而后优哉游哉地踱入田里,我便也跟着进去了。麦子已长及我的腰高,芒刺扎得我的皮肤生疼,爷爷却似乎没有任何反应,只是不住地微笑。

到了田的另一头,我问道:“麦子熟了吗?”

“熟了!”一句饱含激情的回答,“看!多黄!”

我望着这块地,繁密的麦子有序地排在田中,一片都是金黄的,好像黄金,但那是有味道的黄金!

我情不自禁,竟将别人家的麦子连根拔起,扔到了自家的田中。爷爷见了大惊,赶快进入田里将那株麦子寻了出来,并将那麦子放回原处。我见此十分惭愧,低下了头。

爷爷语重心长地说:“那是别人的命,你不能拔!知道吗?你这是偷!要拔就要拔自己的!人要有尊严!”

那时的话至今仍在我耳边回响。事后回到家中,爷爷又说道:“我们虽是农民,但我们是一个完整的人,有一个完整的人格,一个清白的人格,一个纯正的人格!”

当时我真的不相信这些深奥的话竟是从爷爷嘴里说出来的。

现在的爷爷,看上去还是那么的年轻,皱纹很少,因为他有一颗纯正的心!

那遥远年代纯真的景,纯真的人,纯真的事,纯真的理……

我想留住那份纯真,铭刻在脑海。

如今,想必家乡的麦子已经黄了,爷爷也许正在奋力地打麦子,打着属于自己的麦子!

点评

记叙文描写篇5

我说,你听 木铃

读美文

她曾经可以做到连续数小时说个不停,而且是站着说,微笑着说,声情并茂地说。她也会让身边的人开口说话,无论你多木讷、多胆怯,她都有办法让你开口。

有人说,她的提问方式是这个世界上最温和的一种。时间久了,即使是最不爱学习语文的学生也会被她的课迷住。

有一个学生,恰好转到她的班。由于刚到新班级,这个同学上课有点走神。她正在台上讲作文,说到细节描写的话题。她说:“譬如,那位新同学的头发天生黑而纯,可以说黑得像缎子,也可以说顺滑得似瀑布。”

大家的目光一齐投向那个新同学,新同学的脸微微发红,心立刻回到了课堂上。

她若无其事地继续说:“你们大家看看我,能说说我的一些特点吗?不许恭维我啊!”大家听后都笑了。

那个新同学先获得了发言的机会。

她鼓励道:“我刚才说了你的头发,你现在可以说说我的某个特征。看,你可以后发制人,主动权更大。”同学们又笑了。

气氛变得轻松活泼起来,新同学也不怕了,她果断地说:“老师,你的眉心有颗红痣,圆圆的,像一枚红豆镶在那儿,泛着柔润的红晕。”

她大声说:“好!”

那个当年的新同学就是我。后来,我有幸和她一起共事,向她学习教书的艺术。

有一年,学校考虑到她快退休了,就没有给她排课,只是让她负责年级题库的教研工作。

她很生气。那是我第一次见她生气。她说:“不上课,有什么教可以研的?”学校只好继续让她授课。就这样,她一直工作在讲坛第一线上。从教几十年,她没有缺过学生一节课,也从未对学生发过一次火。最后,她是从讲台上退休的。

可是,现在她不会讲话了,经常一个人长时间静坐。别人问她话,她也不理。医生说她是脑梗,大脑80%混沌。我不愿相信,一个能让语言散发魅力的人会失去语言。

我想,也许她是讲累了,一旦有机会休息,就想好好享受一下。等她休息好了,一切就好了。可当我面对她,叫她“老师”的时候,她坐在轮椅上,头微低,没有任何反应。我的眼泪喷涌而出。

她家的茶几上有不少中学语文课本,是医嘱进行刺激治疗的道具。我打开一本书,轻轻地对她说:“老师,以前,我听你讲了许多年。今天,我来说,你来听。”她没有一点反应,保持原姿态坐着,像雕塑一样。

“她的头发天生黑而纯,可以说黑得像缎子,也可以说顺滑得似瀑布。”

“你的眉心有颗红痣,圆圆的,像一枚红豆镶在那儿,泛着柔润的红晕。”

她的头微抬,面部表情有了些微的变化,似乎是尽了最大的努力,她的嘴唇颤抖着,用微弱的声音说:“好!”

这篇美文为了刻画鲜明的人物形象,出色地运用了语言描写,并借助“融合”之法,主要描写人物的“声”、“像”等,从多角度进行刻画,鲜活的人物形象呼之欲出。

学技巧

一、融合人物的表情神态

每个人说话时的表情神态各不相同,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说话的表情神态也不尽相同。若能一方面写人物的语言,一方面写人物说话时的表情神态,二者相互结合,一个鲜活的形象往往就会呈现在我们面前。比如,《我说,你听》开头概括老师说话时“微笑着说”的神情、“声情并茂”的说话艺术及其对学生的深刻影响,而后在第3~8段中回顾当年课堂上老师引导“我”上课要集中注意力的情形――她若无其事地接着说:“你们大家看看我,能说说我的一些特点吗?不许恭维我啊!”大家听后都笑了。

老师巧妙的提醒,“若无其事”的神情,将其作为提示语置于话语之间,生动地表现了对学生的关爱和跟学生交流的艺术。换句话说,老师为了保护“我”的自尊,不让“我”尴尬难堪,于是便有了“若无其事”的神情描写,为文章增色不少。

二、融合人物的体态动作

生活中每个人说话时的体态动作都带有鲜明的特点,我们在描写时如果既能展示人物的语言,又能展示人物说话时的动作,就会使读者听其言,思其行,会其意。比如《我说,你听》第13段中,当“我”呼唤老师的时候,奉献了一辈子的老师却因患了脑梗而失语,“坐在轮椅上,头微低,没有任何反应”。看到老师如此,“我”内心的爱怜、痛惜和难过之情不能自控,于是“眼泪喷涌而出”。文章末尾写老师“头微抬”、“嘴唇颤抖”,极具个性的动作结合简洁的“好”字,使人物形象呼之欲出。

三、融合音色、音量的变化

记叙文描写篇6

肖像描写在人物塑造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其方法主要有下面几种。

一、朴素描摹

这种描写方式要求直接如实地描写人物的身材、容貌、衣着、神态等,偏重于静态展示,一般不使用修辞。这种方法简便易行。

例:“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着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多少年没有补,也没有洗。”通过这些朴素的文字,如果孔乙己站在面前,我们定能把他认出来,因为这此静态的描写如同绘画一样生动逼真地将孔乙己的形象展现了出来。

二、肖像动态化

肖像描摹虽然描写的是人物的容貌、身材、服饰、年龄、表情这些客观存在的缺少动感的内容,然而优秀的肖像描摹不能是刻板的、相片式的生活再现,我们应该试着用动感的笔法来描摹这些原本缺乏动感的肖像。

例:阿泰笑了,先前还亮如泉水的双眸,此刻变成了朦胧弯弯的月芽,细长的眉毛快乐地扬了起来;紧闭的小嘴巴也一下子咧开了。瞧!还偷偷地钻出一对小虎牙呢!就这么一会整个人物又活跃起来了。本段重在写阿泰笑时的表情,然而却是在一系列动感状态下完成的,每一个动作都透着鲜活灵动的气息,使看惯了静态描摹的我们眼前一下了亮了起来。

三、肖像生动化

朴素是一种美,如前面杨二嫂、孔乙己的肖像描写;然而生动形象富于文采同样是一种文学追求。要做到这些,需要你展开丰富大胆的想象,巧妙合理地使用修辞。

就拿前面《秋晨》中的人物描写来说,轻衣飘动,秀发下垂,眉头紧锁,泪水流淌这四个细节原本都是极为普通的肖像刻画,而小作者却神思飞扬,让轻衣如人一样感受秋之凉意,把秀发喻成萦绕的清雾,让眉头系着柔肠,让泪水折射落花的忧伤,使肖像描摹顿时文采四起,变得生动形象起来,颇具感染力。

四、运用议论手法

1.肖像描写中加议论,凸显人物的主要特征

例:在大旗的前边,立着一匹特别高大的、剪短了鬃毛和尾巴的骏马,浑身深灰,带着白色的花纹,毛多卷曲,很像鱼鳞,所以名叫乌龙驹——如今骑在它身上的是一位三十一、二岁的战士,高个儿,宽肩膀,颧骨隆起,天庭饱满,高鼻子,深眼窝,浓眉毛,一双炯炯有神正在向前凝视和深思的大眼睛。这双大眼睛常常给人一种坚毅、沉着、而又富于智慧的感觉。(姚雪垠的《李自成》)

本段中对眼睛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英勇、坚毅、沉着的李自成,而文段末尾画线句子又将这一特征用议论的手法再一次强调,从而使得这一特征更为明朗和突出。

2.肖像中加议论,使读者更深更广地了解人物

例:他戴着一顶北方农民常戴的白色尖顶旧毡帽,帽檐折了下来。因为农历十月的高原之夜已经很冷,所以在铁甲外面罩着一件半旧的青布羊皮长袍。为了在随时碰到的战争中脱掉方便,长袍上所有的扣子都松开着,却用一条战带拦腰束紧。他的背上斜背着一张弓,腰里挂着一柄宝剑和一个朱漆描金的牛皮箭囊,里面插着一束雕翎利箭。在今天人们的眼里,这个箭囊的颜色只能引起一种美的想象,不知道在当时它含着坚决反叛朝廷的政治意义。(姚雪垠《李自成》)

文段大部分都在叙述李自成的装束,只在末尾画线部分加了一句议论,这句议论使我们通过箭囊的颜色了解了它的政治含义,从而使读者加深了对叛逆朝廷的理解,在英俊潇洒之余,从内民世界更深更广地认识了李自成。值得一提的是这种议论是以描写为基础的,应点到为止,言简意赅,切不可喧宾夺主,本末倒置。

记叙文描写篇7

论文摘要: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听、说、读、写、译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五项基本技能,这五项基本的语言技能,既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也是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要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就必须从听说入手,并通过朗诵、阅读、翻译等途径,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技能,因此,本文主要以一次记叙文写作训练为例,谈谈如何进行英语作文课的讲解及指导的方法。

一、初中英语记叙文写作内容分析

要上好一堂英语写作课,就必须有的放矢地让学生知道写作的内容、写作的要求,因此,对记叙文写作内容的分析是势在必行的。记叙文是初中英语写作过程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文体,所谓记叙文,就是以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为主的一类文体形式,一般来说,记叙文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以写人物为主的,围绕人物来组织材料的文章,这类型文章可以以人物为中心叙述一件事情或者几件事情;二是以事件为中心的记叙文,即围绕事件来组织材料,一般可以以事件为中心去写一个人的活动过程或几个人的活动过程;三是以写景状物为主的记叙文,这类型的文章主要以“物”为中心,来记叙一件事情。在英语写作训练中,要写好记叙文,需要掌握以下几点:1.要写清楚记叙文的“四要素”,即人物、时间、地点、事件。2.写作时要明确中心,突出重点。3.记叙文要按照一定的叙述顺序进行,一般可以按照故事或者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叙述。4.英文的叙事有时态之分,因此,记叙文一般为记叙过去发生的事情,所以,通常用一般过去时进行叙述,但是也要按照具体要求、具体情况而定。

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要注意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等,并要围绕这个“人”的某一性格特点或者品质特点进行描写,这样才能有所突出的进行记叙。

以写事为主的记叙文,就要注意交待事情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物、原因、结果),应该注意描写先后顺序以及记事的相对完整,注意把握好事情的开始、发展、高潮及结局;以写景为主的记叙文,应该注意景物的主要特征,景物描写的层次,以及人与物的情感交融;以状物为主的记叙文,通常是借物喻人,主要是通过状物来表达作者的自我感受。

在写作过程中,对主题要审准,审清,经过细致观察后,按一定顺序和层次进行切题的叙述,大部分叙述文依据某事的发生、发展过程和经过进行叙述。对人、地和物的描写要注意由表及里的描写,如对人物,应客观上描写其外貌,在此基础上,突出其才能、特点、外表及内心是描绘其特长及心理素质方面的内容。对事物的描写,可由近到远,或由远到近,也可按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方向进行。

二、初中英语记叙文写作指导方法

以下将以“My Best Friend”为题目,分析如何进行写作指导。

首先,采用温故而知新的方法,先复习七年级上册《Good friends》一课的重要词汇及短语,并利用多媒体展示于同学们面前,如:gentleman-gentlemen, enemy—enemies, behave, honest, I agreed with…; Will you please not do sth.?/Will you please do sth.?…(并让学生跟着进行朗读,加深印象。)

然后再引入写作话题,我们已经学习了《Good friends》一课,刚才也复习了文章的重点词汇及短语,相信大家对“friends”的概念已经不再陌生,那么,今天我们要进行的写作训练,就是围绕着“My Best Friend”为题目,进行的写作训练。请大家先拟好提纲,然后,我们一起讨论一下你们自己最好的朋友——他/她是一个怎样的人,写作的要求为:

介绍一下你选择朋友的标准,并描述你一位最好的朋友,运用你学过的一些形容词的比较级,60词左右。

接着让同学纷纷进行发言,先作口头语言的交流练习,有同学开始发言:I like to have friends who are different from me, because we can learn from each other. 又有同学接着说:My best friend is Li Hai. He is taller than I, and I am heavier than he. 还有同学接着说:My best friend is more outgoing than I. We both like sports and we like playing basketball, so we often play basketball after school.

经过这样的口头练习,学生就能掌握作文的基本脉络及内容,在进行写作训练时,则会下笔如有神了。

三、结束语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听与读的技能属于语言信息的输入过程,是语言的接受技能,而说与写则是语言信息的输出过程,是语言的生成技能。非常明显,语言的输出是建立在输入基础之上的,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与写作能力,就必须加强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与阅读能力,只有达到了足够的语言输入量,才能有效地围绕所理解和吸收的口头及书面信息开展说和写,以达到提高学生整体英语运用水平的目的。因此,教师应建立在听与读的基础上写作教学,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

参考文献:

1.赵永青 从语篇思维模式看英文写作教学,《现代外语》2005.2

2.林才回 行动研究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5.11

记叙文描写篇8

 

关键词:初中英语 写作训练 写作方法 

 

一、初中英语记叙文写作内容分析 

要上好一堂英语写作课,就必须有的放矢地让学生知道写作的内容、写作的要求,因此,对记叙文写作内容的分析是势在必行的。记叙文是初中英语写作过程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文体,所谓记叙文,就是以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为主的一类文体形式,一般来说,记叙文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以写人物为主的,围绕人物来组织材料的文章,这类型文章可以以人物为中心叙述一件事情或者几件事情;二是以事件为中心的记叙文,即围绕事件来组织材料,一般可以以事件为中心去写一个人的活动过程或几个人的活动过程;三是以写景状物为主的记叙文,这类型的文章主要以“物”为中心,来记叙一件事情。在英语写作训练中,要写好记叙文,需要掌握以下几点:1.要写清楚记叙文的“四要素”,即人物、时间、地点、事件。2.写作时要明确中心,突出重点。3.记叙文要按照一定的叙述顺序进行,一般可以按照故事或者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叙述。4.英文的叙事有时态之分,因此,记叙文一般为记叙过去发生的事情,所以,通常用一般过去时进行叙述,但是也要按照具体要求、具体情况而定。 

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要注意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等,并要围绕这个“人”的某一性格特点或者品质特点进行描写,这样才能有所突出的进行记叙。 

以写事为主的记叙文,就要注意交待事情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物、原因、结果),应该注意描写先后顺序以及记事的相对完整,注意把握好事情的开始、发展、高潮及结局;以写景为主的记叙文,应该注意景物的主要特征,景物描写的层次,以及人与物的情感交融;以状物为主的记叙文,通常是借物喻人,主要是通过状物来表达作者的自我感受。 

在写作过程中,对主题要审准,审清,经过细致观察后,按一定顺序和层次进行切题的叙述,大部分叙述文依据某事的发生、发展过程和经过进行叙述。对人、地和物的描写要注意由表及里的描写,如对人物,应客观上描写其外貌,在此基础上,突出其才能、特点、外表及内心是描绘其特长及心理素质方面的内容。对事物的描写,可由近到远,或由远到近,也可按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方向进行。 

二、初中英语记叙文写作指导方法 

以下将以“My Best Friend”为题目,分析如何进行写作指导。 

首先,采用温故而知新的方法,先复习七年级上册《Good friends》一课的重要词汇及短语,并利用多媒体展示于同学们面前,如:gentleman-gentlemen, enemy—enemies, behave, honest, I agreed with…; Will you please not do sth.?/Will you please do sth.?…(并让学生跟着进行朗读,加深印象。)

然后再引入写作话题,我们已经学习了《Good friends》一课,刚才也复习了文章的重点词汇及短语,相信大家对“friends”的概念已经不再陌生,那么,今天我们要进行的写作训练,就是围绕着“My Best Friend”为题目,进行的写作训练。请大家先拟好提纲,然后,我们一起讨论一下你们自己最好的朋友——他/她是一个怎样的人,写作的要求为: 

介绍一下你选择朋友的标准,并描述你一位最好的朋友,运用你学过的一些形容词的比较级,60词左右。 

上一篇:面试题目及答案范文 下一篇:文明礼貌伴我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