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返乡创业范文

时间:2023-11-24 15:32:48

农民工返乡创业

农民工返乡创业篇1

一、返乡农民工基本现状

该县目前没有外出务工的1100余名返乡人员中,其基本现状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一是文化结构。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占17.9%,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7.1%,高中和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25%;二是返乡打算。通过调查发现,这些人员中有50%的人准备在家乡创业,有15.2%的人愿意继续外出务工,有3.1%的人准备在家务农,还有31.7%的人未确定;三是返乡地点与行业。愿意到深圳、珠海及福建等沿海发达地区务工的占82.5%,愿意到其他地区的占17.5%;愿意从事电子、机械制造的占37.2%,愿意从事服装加工的占21.6%,愿意从事建筑安装的占10.8%,愿意从事餐饮、服务及其他行业的占30.4%。

二、返乡农民工可能引发的社会问题

1、社会就业压力加大。受金融危机影响,该县农民工外出务工的传统输入地“珠三角”、“长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增速放缓,企业用工相对减少,吸纳就业能力减弱,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求职难度增大。特别是当前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尚未见底,在未来几个月内可能仍会有相当多处于“半就业”状态下的农民工返乡。目前,××县的就业岗位数量有限,且工资水平偏低,社会就业压力加大。

2、社会维稳难度增加。随着返乡农民工在家“赋闲”时间的推移,失去收入来源的返乡农民工求知、求富、求乐的愿望以及要求民主、民生、民权、劳动保障的意识将更加强烈,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使得农村社会新旧矛盾,如环境保护、社会保障、房屋拆迁、土地征用以及债权债务纠纷等,在时间和空间上被交织在一起,由此引发新的群诉群访事件,从而影响到当地社会治安形势,成为新的社会不安定因素,给社会和谐稳定造成一定压力。

3、城乡社会矛盾加剧。由于国家明令禁止土地撂荒,而种粮收益远不及外出打工收入,之前很多外出农民工将土地使用权匆忙转让给其他农户或企业。伴随金融危机影响的不断加深,外出农民工返乡后如果不能尽快地外出务工,在家又没有土地耕种,短期内二次就业存在较大困难。同时,外出农民工文化消费、文化娱乐的渠道受当前农村文化建设滞后的影响,“上网难”、“读书难”等一系列问题突出,比较容易滋生聚众、打架斗殴等社会问题,加剧城乡社会矛盾,危及城乡社会稳定,从而进一步影响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三、返乡农民工创业存在的问题

目前,××县农民工返乡创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人数不多,比例不大,但相比下岗失业人员等创业群体,农民工返乡创业难度更大,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资金缺乏,制约了创业。虽然返乡农民工积累了一定资金,但与创办企业所需资金比起来,可谓杯水车薪。有的企业办起来了,却因缺少流动资金而运转困难。由于金融机构贷款门槛高、手续复杂,创办企业大多是租用场地,没有财产抵押,难以找到担保人,小额担保贷款未将返乡创业农民工纳入贷款扶持对象,资金短缺、贷款困难成为返乡农民工创业路上的“拦路虎”。如该县大段镇返乡创业农民工周庆水投资120余万元创办江西××天柱峰鞋业公司,20xx年还被评为全市返乡创业先进个人,但公司生产经营不到两年就倒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流动资金。

2、能力不足,阻碍了创业。返乡农民工虽然经历了发达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和思想的洗礼,能力有所提高,但由于受教育程度和专业知识不足的限制,仍普遍存在经营理念、企业管理、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等不适应的问题,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比较弱,相当一部分返乡创业人员所创办的企业仍实行家族式管理模式,制约了企业的发展。比如,近几年该县农民工先后兴办十多家机制木炭厂,但由于创业者经营能力不足,管理不科学,到目前只剩一家生存下来。

3、服务缺位,影响了创业。一是政策方面。目前,××县扶持农民工创业的政策仍不多,有的还不够明确,有的创业人员仍不清楚办企业要交多少税费,可以享受哪些优惠。二是服务方面。县创业指导中心软硬件建设还有待加强,创业服务功能和手段还有待改进,创业项目的开发、利用渠道还不够畅通,目前全县还没有一个创业孵化基地。三是环境方面。少数执法部门工作人员态度生硬,执法随意;有的企业税赋过重,在征收增值税、土地使用税、土地租赁税等方面仍存在不合理现象。由于创业环境还不够宽松,创业成本较高,有的返乡农民工转到外地创业。

四、 几点建议

农民工返乡创业是劳务输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是农民工通过外出打工完成资金、技术、经验积累后的一个明智选择。要把农民工返乡创业与发展县域经济、推进全民创业、破解“三农”难题、建设新农村有机结合起来,积极鼓励,大力扶持,真正实现由“输出一人、致富一家”的加法效应向“一人创业、致富一方”的乘法效应转变。

一要营造浓厚氛围,引导返乡创业。一方面,要把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内容,以亲情乡情感召他们,以优惠政策吸引他们,以事业凝聚他们,千方百计引凤还巢,形成“人回乡、企回迁、钱回流”的生动局面,营造“返乡创业,投身家乡经济建设”的浓厚氛围。另一方面,要树立一批返乡创业典型,评选表彰农民工返乡优秀创业者,广泛宣传他们的创业事迹,组织典型人物现身说法,提高全社会对返乡创业的认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为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特别是每年春节期间,要利用农民工回家过年的时机,组织返乡创业成功者进行巡回演讲,以激发更多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

二要拓宽融资渠道,化解资金瓶颈。一些返乡农民工有强烈的创业愿望,对家乡的资源、市场、商机比较熟悉。对他们来说,资金成为企业初创和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制约因素,而现有融资渠道和方式还不能适应小企业融资“少、急、频”的需求特点。政府各职能部门要积极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支持,尤其是金融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民工创业所需资金的支持力度。要积极扩大小额担保贷款扶持范围,由原来扶持下岗失业人员为主,扩大到扶持全社会具有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劳动者,特别是返乡农民工等群体。要根据贷款对象的不同特点和不同需求,采取现有放贷政策和存折质押放贷两种形式,贷款额度可提高到5万元以内;对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的,可适当扩大贷款规模,按规定给予财政贴息。

三要强化创业培训,提升创业能力。创业不仅需要资金、技术和政策支持,更为重要的是,有创业愿望的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创业素质。要着力加强对返乡创业者的创业培训,一要加大创业培训力度。为返乡农民工举办“创办你的企业”免费培训班,讲授创业知识技能,指导他们如何创办、开办好自己的企业。二要提高创业培训质量。经常聘请省内外知名创业培训师给学员现场授课,释疑解惑。三要坚持开门办培训。请本地创业成功者到培训班现身说法,请工商、税务、银行等单位的兼职创业辅导员讲授相关知识和政策,组织学员到县内外创业成功的企业参观考察。

农民工返乡创业篇2

2016年9月11日,“创业创新・不忘初心”――2016首届中国农民工返乡创业创新发展高层论坛在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举行,遵义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汇川区委书记姜世甫主持了开幕式。

据悉,2015年返乡创业农民工人数达到242万,共创办26.07万家小微企业。大批农民工返乡创业、创新,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二次创业的重要力量。

新政策红利将释放

“中央明确提出要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要实现这个目标,农民工是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张来明称。

随着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农民工在城市发展中所积累的资金、技术优势与当前农村发展的资金、技术、人才方面的短版形成了互补效应。农民工返乡创业创新再出发,出现了一股新潮流。

据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介绍,截至2015年底,创业农民工累计注册个体工商户2505万个、农产品加工企业40余万家、休闲农业经营主体180万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47.9万家。

农业部总农艺师孙中华在论坛上透露,根据农业部调查,近5年农民工和大学生等人员返乡创业、就业人数年均增幅保持在两位数,全国农民工返乡创业人数累计超过450万人。

“农民工返乡创业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值得高度关注的经济社会现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劳动力的迁移的规律。”孙中华表示。

据他透露,农业部现正在联合有关部门起草《进一步促进农民工的返乡创业的政策意见》,筹备成立推进协调领导小组,以此大力推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创新发展。

农民工返乡助力小城镇发展

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会会长卢中原认为,中国的城镇化、中国的农民工返乡和中国的城镇化道路是融合在一起的新发展路径。

“中国大中小城市并举发展这条路子是对的,但一定看到不同的地域要因地制宜。”卢中原说,一些地方急于招大项目,大企业在本地建园区,最后引进来的东西却没有市场。

“扶贫需要精准扶贫,农民工返乡创业,是一条实实在在拉动当地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卢中原评价到。

全国农业科技创业创新联盟主席兼理事长刘坚同意这一观点:“小城镇发展不起来,面临的问题是谁来建设小城镇?实际上,农民工在城里经过十几二十年的积累后,重新回到农村创业,将是推进中国城镇化建设的新途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认为,中西部的绿水青山转为金山银山的拐点正在到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在衣食住行基本满足后,旅游休闲的需求凸显了,这就为中西部地区的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提供了非常好的市场需求。”

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产业发展处处长陈建光则提出,返乡创业要培育多种经营主体。“现代农业要求进行开放式的生产,满足更多人的需求,不但要当家庭农场主,还要当农产品加工的老板,当电商的老板,从多要素发力,助推返乡创业。”

金融创新破解瓶颈

“汇川区一直致力于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探索,涌现了一大批农民工返乡创业创新典型,被誉为中国农民工返乡政策的发源地。”姜世甫说。

遵义市汇川区区长郭正勇介绍,截至目前,遵义市汇川区共有农民工创业户数12064户,占返乡农民工的58%,累计带动就业人数47526人。

据他介绍,汇川区委区政府依托贵州省“雁归兴贵”行动计划,积极探索,多方鼓励、积极支持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走出了一条具有汇川特色的以创业带动就业、创新促进发展,统筹推进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建设和县域经济协调发展之路。

“创新金融服务,巧做化解瓶颈的‘除法’。”郭正勇说。

具体而言,拓宽创业融资渠道,创新采取“政府、农民工创办企业、银行、贫困户”合作新模式,上半年共发放“特惠贷”1.43亿元;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对返乡农民工创办的个体工商户,给予每户10~2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区财政给予全额贴息;对返乡农民工创办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给予最高额度不超过2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并给予贷款基准利率50%的财政贴息。

“我们还设立创业专项基金,2012年以来,全区累计注入担保基金965万元,共计发放涉农贷款431户3755万元,其中涉农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5户880万元。”郭正勇介绍称。

在本次论坛上,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成立中国农民创业创新联盟倡议书,该联盟将以服务农民创业创新为使命,充分发挥服务平台和沟通桥梁的作用。此外,来自四川郫县、吉林双阳、新疆乌鲁木齐等典型代表在论坛上分享了各自的创业经验。

农民工返乡创业篇3

关键词:农民工;返乡创业;引导机制;保障;支持

中图分类号:F304.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19—4443—03

农民工返乡创业已经成为中国农村发展的重要保障,由于农民工自身的知识储备、资金储备和市场把握能力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使得农民工返乡创业存在的风险比较大,很多农民工返乡创业失败。这就需要政府能够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相关的政策保障,以引导农民工在返乡创业过程中能够拥有一个宽松的环境和平等竞争的平台。因此,构建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府引导机制,对于提高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成功率、协调城乡发展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针对课题研究设计了调查问卷,调研于2010年3~5月分别在江苏省淮安市、南通市、盐城市等地开展,共发放调查样本500份,回收有效调查样本450份,文中主要分析资料均来自于本课题组的调研结果。

1 农民工返乡创业概述

在制定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府引导机制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动因以及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特点进行分析,从而为制定政府引导机制提供借鉴。

1.1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原因

金融危机加速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进程,国家针对农村所制定的相关扶持政策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了较为宽松的创业环境。近年来,国家对于“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并且出台了许多“强农、惠农”措施,使农村的创业环境更加稳定和优化,对农民工返乡创业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与此同时,许多地方还通过税费的减免、提供小额担保贷款、免费培训等扶持政策,优化创业服务体系,切实改善创业环境,积极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1.2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特点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融资存在很大困难。农民工返乡创业融资渠道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银行贷款,其融资渠道略显单一。并且就银行贷款而言,其手续复杂、周期长、成本高。由于农民工缺少足够的担保和抵押,使得其在银行贷款方面面临很大的困难。农民工返乡创业中自身的素质也面临很大的挑战。从农民工总体情况而言,其在受教育程度、自身修养等方面仍与城市创业者有很大的差距。并且由于农民工长期受生产力低下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的影响,他们所形成的小农经济思想并不能轻易得到解脱。这就使得农民工在创业过程中会由于自身素质的不足影响创业的成功率。农民工返乡创业所面临的创业环境存在很大的不足。从政策扶持方面来看,现有的创业扶持政策制定相对滞后。虽然一些地区制定了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但尚不能完全落实到位。与此同时,从政府的行政服务来看,地方行政部门现有的为农民工创业的服务意识、工作效能仍需增强[1]。

2 农民工返乡创业政府引导机制的内涵及其构建

2.1 政府引导机制的内涵

2.1.1 引导方面 在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过程中,由于农民工自身素质的限制以及信息获得的不完备性,使得其在确定创业、选择投资项目等方面显得捉襟见肘。因此,政府部门应当通过构建引导机制,采取宣传、政策引导等方式,引导返乡农民工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提高其创业的成功率。

2.1.2 制度保障 虽然农民工在返乡创业过程中具备了一定的资金、技术、经验等资源,然而相对于创业所需要的大量条件而言,农民工自身所具备的资源还是显得不足,尤其是在政策及资金方面缺乏安全感。并且一些地方在农民工开办企业的初期就向其进行寻租,从而影响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积极性。基于此,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应当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等制度体系,以保障农民工创业的合法权益,鼓励农民工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1.3 业务支持 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引导和保障,应该从方向和总体上加以规范和指导,而从长远来看,政府在农民工返乡创业过程中还应给予大力支持,从政策、培训、税收等多个方面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进行指导和帮助,以提高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成功率,从而为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村整体素质发挥重要的作用。

2.2 政府引导机制的构建

政府部门在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过程中,应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去构建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府引导机制。农民工返乡创业政府引导机制的宏观层面主要是从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社会、宏观政策等方面的角度去考察;而农民工返乡创业政府引导机制的微观层面则是针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自身素质提升、融资能力提升等微观角度去进行考察。

2.2.1 外部机制的构建 从宏观层面构建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府引导机制,主要从思想引导、财政及税收政策、审批手续、地方政府业绩考核等方面加强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指导和关怀,在调动农民工返乡创业积极性的同时,从政策上给予农民工返乡创业一定的倾斜和支持,从而确保农民工返乡创业拥有一个较为宽松的创业环境。

1)积极做好思想工作,正确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由于不同的农民工在返乡创业中的态度具有很大的差异,并且有的农民工极容易受到别人思想的影响。这就要求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应针对农民工的这种特点,通过组织农民工返乡创业成功典型的宣讲活动大力宣传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等,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氛围。例如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宣传车、发放宣传材料等方式,将地方政府针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支持政策进行大力宣传[2];同时也可以通过与有创业意向的农民工进行面对面交流的方式,鼓励农民工创业。

2)从财政及税收方面加大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扶持力度。为了帮助农民工解决在创业过程中所面临的资金筹集问题,需要各级地方政府通过多种形式帮助农民工筹集资金,从而确保返乡农民工不会因为资金问题而导致其不能进行相关的创业活动。基于此,一方面各级地方政府可以从地方财政收入中拿出专款,设立农民工返乡创业专项基金[3],并且通过制定资助的标准,为符合条件的返乡农民工提供资金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各级地方政府还可以通过与当地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合作,为农民工返乡创业优先提供小额贷款,从而解决其在财政方面的困难。此外,在返乡农民工创业初期,相关的赋税等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企业的负担,从而加重创业的难度。基于此,各级地方政府应通过减免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税费、增加补贴等方式,给予农民工在返乡创业中的税收优惠政策,从而使农民工在创业初期不至于因为赋税等方面的问题而影响到其创业的成功。在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过程中,地方政府针对农民工创业,可以在其创业初期免去其一年或一段时期的税费,从而减轻农民工创业初期的困难,提高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成功率。政府部门可以对创业农民工进行财政补贴,通过从地方财政中专门预留一部分资金作为农民工创业基金的方式,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补贴。

3)简化农民工返乡创业手续,提供优质的政府服务环境。由于广大农民工在返乡创业过程中对于企业创办的手续、流程等并不熟悉,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积极性,从而不利于地方经济尤其是农村经济的发展,且会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4]。在这样的背景下,各级地方政府应看到农民工返乡创业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所能起到的积极作用,并努力将农民工返乡创业作为当地政府的一项重要的发展举措,纳入到地方经济发展整体规划中。

4)在思想上重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重要性的同时,还应积极创造条件,为农民工返乡创业在行政审批手续方面提供便利。一方面各级地方政府可以通过构建一站式服务体系的方式,方便农民工进行创业手续的办理;另一方面各级地方政府还可以通过上门服务的方式,在各乡村设置相关的审批点,从而方便农民工创业手续的办理,提高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积极性。例如现在南方有些乡镇专门为农民工返乡创业设置了服务站,在服务站内,农民工可以完成大部分的创业手续,这样可大大减轻农民工办证的困难,从而有利于提高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积极性。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相关因素纳入到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的范围,是调动各级地方政府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积极性的有效途径。

2.2.2 内部机制的构建 政府部门还应该针对创业农民工自身可能遇到的诸如素质提高、融资能力提升、信息获得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措施予以扶持。

1)政府应着力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成功的创业与创业者自身的素质、知识体系、能力、经验、管理方式等有着很大的关系。各级地方政府应努力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为返乡农民工提供相应的技能培训和管理培训。一般而言,在创业过程中所需要的能力和知识体系主要包括专业技术知识、现代企业管理知识、沟通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等。而这些能力和知识体系在农民工身上很难全部具备。因此地方政府应通过与培训机构、高校等部门的合作,通过开班授课、专人指导、咨询服务等方式,不断提升农民工创业的能力。

2)政府应努力提升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融资能力。当前融资渠道的过分单一使得农民工在创业决策过程中面临着较大的困境。基于此,各级地方政府应通过多种方式不断提升返乡农民工的融资能力,同时帮助农民工解决拓宽融资渠道的问题。当前,现代融资理念已经较为成熟,并且也出现了比较适合于小型项目的融资方法。各级地方政府可以通过邀请高校、科研机构、金融机构等的专家学者,为农民工提供相关的融资知识和能力的培训,从而提升农民工自身的融资能力。

3)政府应搭建信息收集和交流平台。对于农民工创业而言,信息获取的及时性与准确性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成功率。而与此同时,由于农民工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所限,其在信息获取的能力和途径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作为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管理者和支持者,各级地方政府应积极搭建起有效的创业信息收集和交流平台,定期将收集到的各种市场信息,通过村级组织、报纸、宣传材料等传递给急需的返乡农民工,从而有利于进行创业决策和市场开拓[5]。

政府部门作为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主要管理者和引导者,应该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较为广阔和宽松的平台,积极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便利,以利于农民工做好返乡创业的相关准备工作,从而增强农民工自身创业的积极性,提高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孙远太.回归与发展: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双向建构[J].前沿,2009(5):107—110.

[2] 王胜远,张 平,石亚娟.基于SWOT分析的返乡农民工创业研究[J].农村经济,2009(12):112—115.

[3] 李 翔.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多维分析和体系构建[J].农业经济,2009(11):45—47.

[4] 费 杰.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障碍因素及对策[J].行政与法,2008(9):48—50.

农民工返乡创业篇4

关键词:

农民工;返乡创业;陕南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21005502

1陕南农民工返乡创业现状

1.1返乡创业农民工人数持续增长

在返乡农民工中,一部分具有一定的资金、技术积累和创业意愿的农民工,利用在外务工期间获得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凭借个人、家庭、社会关系等自身优势以及政府政策、外界环境条件的支持,借助一定资源、资金,在乡村、小城镇创办经济实体或从事工商服务业、投资商品性农业,开始了创业活动。以2009年为例,陕西省当年外出务工人数为561.3万人,返乡创业农民工为35.3万人。其中,陕南三市返乡创业农民工人数达13.1万人,占全省返乡创业农民工人数37.1%。具体分布如表1所示。

1.2返乡农民工创办各类经济实体多

以陕南6个省级农民工回乡创业工作示范县农民工返乡创业情况为例。2009年,为进一步推动农民工回乡创业工作,根据陕西省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推荐农民工回乡创业工作示范县的通知》要求,经评比推荐,省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考核审查,确定了首批20个全省农民工回乡创业工作示范县区。其中陕南获批6个,分别是汉中市的勉县、西乡县、安康市的紫阳县、石泉县,商洛市的山阳县和商南县。各示范县返乡农民工创业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1.3返乡农民工创办企业规模逐步扩大

从上世纪80、90年代,陕南就已有农民工回乡创业。但总体人数少,创办企业的规模较小。进入21世纪以来,在政府宏观指导和各类政策扶持下,陕南涌现出一批投资千万元以上的创业大户。如西乡县峡口镇一返乡青年注册1500万元,创办的陕西震丰农林科技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预计1.05亿元。堰口镇回乡创业人员李天玺,投资1200万元,兴办晶玺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柳树镇回乡农民工但启军,投资1000万元建成现代化生猪养殖场后,又筹资1000余万元,建成360余亩蔬菜大棚。

2陕南返乡农民工创业存在的问题

2.1创业资金短缺,融资困难

由于陕南资本市场不发达,金融结构较为单一,加上返乡农民工承担风险的能力较低,创业主要依靠自有资金。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首选向亲戚朋友借款,然后向银行借贷。由于很多农民工对陕西省和陕南地方政府出台的创业贷款、小额担保贷款、农民工回乡创业专项基金等不了解,担保又缺乏必要的抵押担保,难以获取贷款。在这样的背景下,陕南返乡农民工创业融资的渠道仍然非常狭窄。同时由于目前陕南专门针对农民工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还较少,缺乏援助返乡农民工创业的金融服务,造成了陕南农民工返乡创业融资困难。

2.2政策扶持面较窄,扶持力度不足

陕南返乡农民工现有的创业扶持政策主要包括用地政策、税费减免、奖励扶持和资金帮扶。这种扶助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返乡农民工创业的资金难题,但对于返乡农民工创业急需的技术扶持、信息扶持还没有提高到政策层面。同时,由于创业是一个过程,包括了创业起始、创业发展、创业稳定等几个前后相继的阶段。在创业的不同阶段,创业者面临的创业问题会不同,创业需求也就不同。但是现有的扶持政策主要针对的是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初始阶段,对整个创业过程还缺乏系统的政策扶持体系。

2.3创业环境较差,创业服务滞后

受历史、地理位置和资源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陕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长期滞后于关中地区和陕北。一些地方投资用地控制较紧,许多返乡创业企业经营场地困难,只能临时租用一些偏僻的旧厂房或乡镇的民房用于企业生产,难以享受工业园区完善的基础设施、快捷的物流配送、高效的行政服务和低廉的水、电价格等优惠政策。有些部门在政策宣传和跟踪服务上后续支持工作不到位,不能及时建立起有效的信息传播渠道,尽管一些返乡创业人员在外积累了一定经验,但返乡后对当地实际和市场需求不能准确把握,产品的营销信息不畅,缺乏手段,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盲目性投资。

在创业指导和培训方面,虽然目前陕南各个区县都开展了陕南农民工返乡的创业指导,但是由于缺乏有力的培训评估和监督机制,一些培训流于形式,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出现部分企业借培训农民工骗财政补贴,使得一些培训工作走了样。

2.4创业者文化素质偏低,创业技能整体较弱

陕南返乡农民工创业者整体素质偏低,初、高中毕业居多,他们在城市打工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技能,但他们的人力资本水平与成功创办和经营一个企业所需的能力要求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创业存在追风式的盲从性,不能很好地与市场对接。创业者自身经营管理知识也比较薄弱,没有专业指导,又很难吸引人才,仅凭经验和掌握的信息去判断,科学论证不够,短期行为严重,不少人营销观念落后,市场开拓能力弱,致使企业市场竞争不力,效益不稳定,市场前景不容乐观。

2.5创业规模小,市场竞争力不强

陕南农民工返乡创办的企业大多数是小规模的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以及小型运输业、商业、饮食服务业等,还有一些是“小微”工业企业,注册资金量少,能耗高、污染大、工艺落后,设备简陋,科技含量低,经济效益差,致使企业市场竞争力低,效益不稳定。另外,陕南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主要产业集中在第三产业,虽然准入门槛低、而做大做强需要创业者具备一定的创业能力。加之由于返乡创业者创业模式多为个人或家庭式,难以形成合力,抗风险能力较差。

3促进陕南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对策和建议

3.1政府层面,要建立和完善陕南农民工返乡创业组织领导和政策支持体系

(1)加强对陕南返乡农民工创业的领导和规划。面对新的形式,陕南地方政府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和规划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陕南循环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构想,把农民工返乡创业纳入陕南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针对陕南返乡农民工创业存在的问题,拟定出未来陕南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战略和目标,制定返乡农民工创业专项规划,引导和扶持返乡农民工创业。

(2)建立和完善陕南农民工返乡创业支持体系。

当前,在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陕西省实施陕南循环发展的政策支持下,陕南农民工返乡创业发展正逢难得的历史机遇期,但同时又存在诸多困难。这些困难主要是农民工自身的创业先天劣势和政府扶持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目前陕南农民工返乡创业现状来看,要推动农民工返乡创业成功,必须在现有创业扶持方式的基础上构建一套科学、完善的创业扶持体系,使陕南返乡创业农民工能获得来自政府和社会相关组织的共同帮助,结合自身条件(包括人力、物力),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联合推进,最终实现返乡农民工的成功创业和持续经营。这种农民工返乡创业支持体系应该针对具有一定创业能力和创业意愿的返乡农民工,将政府的优惠政策、信贷支持、创业培训、公共服务进行有机整合,按照农民工自愿、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制度保障的原则,建立由政府主导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支持体系,为农民工返乡成功创业提供坚实的政策支持和服务帮助。

3.2社会层面,要建立和完善陕南农民工返乡创业社会支持体系

(1)加强龙头企业的带动和引领功能。龙头企业是农民与市场的联结纽带,可以为返乡农民提供丰富的市场信息与创业机会。近年来,在陕南涌现出了一批带头能力强的省、市农业龙头企业。应充分利用并逐渐形成由龙头带基地、由基地带农户,供、加、销有机衔接,产业链延伸与产业服务体系建设协调配套的格局,在陕南形成区域产业集群,带动返乡创办企业和当地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同时,还可以利用龙头企业帮助返乡创业者解决创业过程中的难题,有些地方的龙头企业通过预支的方式提前向配套企业支付资金解决企业的资金困难。此外,龙头企业还可以为返乡创业农民工提供实习场地,返乡创业农民工可以先进入管理先进的龙头企业进行实习锻炼,使其在培训机构所学理论知识得到实践,大大提高了创业者的创业能力和一次性创业成功率。

(2)积极发挥专家团的咨询服务作用。专家团是农民工返乡创业路上的“智囊团”、“指路人”,他们在服务农民工回乡创业工作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借鉴山阳的经验,进一步壮大陕南创业专家团队伍,进一步发挥各地成立的创业服务专家志愿团的咨询和服务作用,并建立考核机制,对工作成效突出的志愿团成员给予表彰奖励。

(3)进一步完善金融机构的服务机制。金融机构应充分发挥农商行、邮政储蓄银行、农行等多家涉农金融机构的作用,一方面增加农村资金的供给,对于信贷资金不足的应该及时给予支农贷款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要改善银行内部的经营机制,改进服务的方式和手段,真正做到政策的倾斜和落实。

(4)建立和完善返乡农民工创业担保体系。目前,尽管陕南各地纷纷建立了一些小额贷款担保中心和担保公司,对返乡创业人员优先给予贷款担保。但由于规模小、提供的贷款金额有限,难以满足返乡农民工创业的资金需求。因此,可以借鉴国内其他地区成功的经验,积极探索和建立新形势下的返乡农民创业担保体系司,专门为返乡农民创业提供贷款服务,解决农民创业贷款难、创业资金短缺、融资成本高等问题。此外,要加快陕南行业组织发展,通过行业组织将农民创业者凝聚成一个整体,充分发挥互联、互助、互补、互带效应,以老带新、以大带小、以多帮少,使先创业者不断做大做强、后创业者少走弯路。

3.3个体层面,要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力度,提高返乡农民工创业能力

对广大返乡创业农民工来说,容易产生杠杆效应的资源主要包括自身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等非物质资源。人力资本是指“存在于人体之中、后天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术、能力和健康等质量因素之和”对于返乡创业农民工来说,其自身的人力资本是获得或创造其他资源的基础。对于返乡创业的农民工来讲,必须要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自觉性和实际行动,不断提高创业技能,积极学习新技术和新方法,要不断更新经营理念,才能对创业形势做出判断,形成决策和行动。

参考文献

[1]晁阳.西乡返乡农民工创办企业757家[N].陕西日报,20120814.

[2]陕西汉中部分企业借培训农民工骗财政补贴生财[N].京华时报,20120515.

农民工返乡创业篇5

据统计,2008年以来,河南返乡创业农民工60.69万人,到2020年,河南计划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100万人。为了迎接农民工返乡创业,河南时刻做着精心的准备,采取多种举措,千方百计为返乡农民工的成功创业保驾护航。

唐河,全民创业热潮正在涌动;社旗,正搭建巢穴迎来归雁;孟津,8名返乡农民工的成功创业,为家乡带来了发展的春天……广袤的农村大地上,返乡创业农民工正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

家,是幸福的港湾,也是致富的源泉。眼下,河南农民工返乡创业正逐渐形成潮流。

据初步统计,2008年以来,河南农民工已累计返乡559.31万人,其中返乡创业60.69万人,创办企业30.97万家,实现年销售收入705.37亿元。

这些积累了技术、资金和经验的农民工返乡创业,优化了农民结构、提高了整体素质、创新了农业经营、促进了产业融合、加大了农村投入、提高了生产能力,成为促进河南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

“孔雀不再东南飞”

今年秋天,信阳市平桥区五里镇怡丰园农场喜获丰收。“今年的葡萄长势喜人,又是一个好收成!”园主杨国晏一边熟练地剪下一串串晶莹泛紫的葡萄,一边开心地说。杨国晏曾在外打工多年,6年前返乡创办家庭农场,立足打造生态农业采摘观光园,解决本地劳动力就业300多人,每年使农民户均增收6000多元。

“以前外出打工也是没办法,现在家乡就业形势好了,一个月4000多元的工资不比出去挣的少!”近日,信阳市平桥区世纪广场举行的大型就业招聘会上,家住平桥区长台关乡的刘玉岚被一家服饰企业相中了。谈起能回家乡工作,刘玉岚一脸高兴:“父母为我们操劳大半辈子了,不容易,以后就可以多陪在他们身边尽尽孝啦!”

近年来,河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和农民工返乡创业创造了机遇。“与科技人员和大学生主要开展创新创业不同,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区域主要在乡村,领域主要集中在农村规模化种植、畜牧、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餐饮服务、城乡居民生活服务等。”河南省人社厅农民工工作处处长吕志华说。

孟州市莫沟村原是交通闭塞的小村子,青壮年村民常年外出打工,村中留下了妇女、儿童和老人。这两年,回乡创业的村民越来越多,有的利用当地旅游资源开办家庭宾馆、农家乐餐馆,有的经营村淘店销售农副产品。目前,该村已有50多个村民返乡创业,带动100多人就地就业,村里人气、生机在集聚,改变了以往“空心村”的模样,老人满意、孩子高兴、夫妻和谐、社会稳定。

调研显示,大批农民工返乡创业兴业,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加快了城镇化进程,有效提高了农民收入,在为当地农民提供容量较大、门槛较低的就业渠道的同时,也带动农业生产向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并真正实现“返乡一人,致富一方”。

“农民工返乡创业拉动了县域经济发展,带动了就地就近就业,增加了农民收入,还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从源头上解决了‘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的问题。”河南省副省长王艳玲介绍。

“筑巢引凤”,鼓励返乡

今年,洛阳天下秀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硕果累累。该公司由孟津县会盟镇小集村8名返乡农民工发起创办,下设养殖、种植、农机3个合作社。“公司流转了村里的土地,从事小麦良种繁育和优质牧草种植。目前,公司已经出售肉牛1800头,今年预计盈利1000万元。公司的成立,把年轻人从土地上解放了出来,带动了村民就业……”村主任兰应水开心地说。

作为农业大省,河南高度重视农民工返乡创业,从省委、省政府到乡镇,包括行政村都非常重视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都能结合地域经济特色,因地制宜地出台支持当地农民工返乡创业实际举措。例如,汝州市结合外出务工人员多在江浙从事机绣工作的实际,创建了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区,提供优惠政策“筑巢引凤”,吸引了大批带着资金、技术和设备的返乡创业者,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目前,河南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68亿元,带动民间投资3000多亿元,中央财政给予40亿元贴息补助,其中帮助30多万名返乡创业农民工零成本解决创业资金不足的问题。

为了增强返乡创业农民工创业贷款的可获得性,各地采取商户联保、园区担保、公司加农户等方式,不断降低反担保门槛。郑州市对符合规定的农民工自主创业,给予20万元政府全额贴息创业担保贷款。

强化创业培训,提高返乡农民工的创业能力。目前,河南累计开展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20万人。值得一提的是,结合新业态、新经济,各地积极开展农村电子商务培训,帮助返乡农民工通过互联网进行创业。内黄县已建成17个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示范村,焦作市去年开展电商培训300多期,引进专业电商人才300多人,增添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活力。

此外,依托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和各类社会服务平台,各地集聚各类资源,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优质服务。孟津县创办“创业指导师志愿团”,采取结对帮扶、上门指导等方式,为返乡创业农民工开展指导服务,提高创业成功率。

“双创”时代新动能

“双创”时代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大众创业的新时代在召唤着更多农民工返乡创业,当前全国正在兴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农民工是广大创业、创新群体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与科技人员和大学生主要开展创新、创业不同,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区域主要在乡、村,领域主要集中在农村规模化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餐饮服务、城乡居民生活服务等。人们对安全农产品的需求,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此外,经济社会发展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近年来,河南聚焦实施四大国家战略规划,着力打造“四个河南”、推进“两项建设”,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农业大省地位更加巩固。产业转型升级取得很好进展,河南多年来打造了180个产业集聚区和一大批商务中心区、特色商业区,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平台。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展开,为农民工返乡创业创造了好的发展环境。河南有大量的人口和庞大的消费市场需求,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了支撑。

大众创业的新时代在召唤着更多农民工返乡创业。

据统计,目前河南农民工规模达到2867万人,占全国的十分之一。一大批农民工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积累了一定的资金、技术、市场和经验,有创业的愿望,有回家乡的情结,这些都为他们返乡创业提供了可能。

“随着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无论是产业结构还是消费结构都在不断地调整和升级,城乡生产生活的需求层次在变化和提升,催生着新的需求。人们对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体验消费的需求日益增多,这些需求侧的新变化,为供给侧的创业提供了机遇。”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谷建全说。

接下来,河南将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优化创业服务,加强创业保障,全面激发农民工返乡创业热情,使有创业愿望的农民工能创业、创成业,带动更多农民就地就近就业,为“创”时代加快集聚发展新动能。

用“情”打造创业大军

“发展新产业,建设新农村,最关键的是要培养造就一代新型农民。”河南省省长陈润儿要求,要进一步在深化思想认识的基础上,鼓励和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农民工中的很多人是挣了票子、换了脑子、摸了路子的“能人”。他们既了解外面的世界,又了解农村的需求;既有返乡创业的意愿,又有返乡创业的能力。引导他们回乡创业,不仅可以实现人才回归、技术回乡、资金回流,促进从“输出一人致富一家”的打工效益向“一人创业致富一方”的创业效益转变,还可以使更多的孩子有父母疼爱,更多的老人有儿女照顾,更多的夫妻能合家团圆。

陈润儿指出,要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和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一要营造创业环境。好的环境是吸引力、向心力、竞争力。要给予平等待遇,“把老乡当老外,把民资当外资”,做到招来的企业享受什么政策,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享受什么政策;予以依法保护,严禁吃拿卡要,绝不允许把返乡创业农民工当作“唐僧肉”;强化舆论支持,广泛凝聚“创业还是家乡好”的共识,吸引更多农民工回乡创业。

二要用好创业政策。对返乡创业农民工,既要保证他们享受普惠型政策,又要根据其抗风险能力弱的特点,完善差别化政策扶持措施。河南将筹备建立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基金,千方百计帮助农民工解决融资难题。

三要建好创业载体。要通过开辟创业园区、提供创业指南、搭建创业平台,使更多返乡创业农民工享受到公共的孵化服务和政策优惠,并为那些担心项目选不准、投资没回报的农民工提供好信息指导和项目支持。

“大多数农民工经过多年在外打拼,都有着创业成功回报家乡的浓厚情怀。”陈润儿强调,要在“情”字上用心,做好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保障和服务;要做到主动亲近,关心他们,帮助他们,真正把农民工当亲人、当家人。

农民工返乡创业篇6

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工作,是探索完善返乡创业体制机制的重要方式,是激发输出地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区域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实践,对于推动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支持返乡创业具有十分重要而积极的意义。

《通知》明确,此次工作开展的任务为:试点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面临的场地短缺、基础设施不完善、公共服务不配套以及融资难融资贵、证照办理环节多等突出问题,按照聚焦重点、滚动实施的原则,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加强园区资源整合;加强服务平台建设;加强服务能力建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表示,“新型城镇化本质上就是人的城镇化。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可以有效地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业、就地就业,是‘以人为本’城镇化的题中之意。”

《通知》提出,将坚持市场化导向,重点通过健全机制,调动市场主体支持、参与、推动返乡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激发创业热情,为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提供广阔空间。

《通知》明确,将因地制宜,深度开发特色优势资源,顺应产业转移趋势和潮流,借力“互联网+”等现代商业手段,加快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优势返乡创业产业集群,引导返乡人员围绕龙头产业、龙头企业集群创业。要合理布局,整合资源,统筹区域内返乡创业园区建设和产业布局,走差异化创业之路,避免遍地开花。同时,要鼓励开发乡村、乡土、乡韵潜在价值,促进农村地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提供更多机会和选择,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农民工返乡创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李佐军指出,创业的过程本身就十分艰辛。农村往往创业氛围不浓,创业文化比较缺乏,回乡创业需要承担较大的风险。从某种意义上说,农民工返乡创业,要比城里人创办企业难度大很多。

有专家认为,考虑到农民工返乡创业可能遇到的现实困难,在开展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的过程中,应该首先帮助返乡农民工拓宽融资渠道,使他们的创业项目获得更加便捷和优质的资金支持;其次,要加快土地制度的改革,促进土地的有序流转,盘活农村闲置资产,帮助返乡农民工解决创业所需要的土地和厂房等。此外,还要努力帮助返乡创业的农民工解决好部分农村地区信息相对闭塞的问题,使他们能够更加便捷地获取信息资源。

李佐军分析说,很多农民工在返乡以后,虽然已经不能适应纯粹的农业生产,但是,这些人在广大农村地区有着很厚实的生活经历,对于农村生产生活有着切身的体会和感受,更清楚农村的资源禀赋。如果能把这些优势与广阔市场结合起来,在农村本地特色资源上做文章,能够使现有资源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将有效拓展农业的发展空间,也为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找到更多的出路。

农民工返乡创业篇7

各个地方政府都在积极引导返乡农民工创业。大体而言,各地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如下几个方面:其一,成立返乡农民工再就业服务中心,做好返乡农民工调查统计工作,并建立农民工个人档案,及时为农民工提供政策咨询和就业指导;其二,规划返乡农民工养殖创业园和种植创业园,为有创业意愿的农民工提供土地、税收等各项优惠政策;其三,启用农民工创业“绿色通道”,工商人员上门了解实际情况,帮助当事人准备注册登记材料,尽快办理相关手续;其四,建立了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基金,对返乡农民工初次创业给予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额补助和创业补贴;其五,对小额担保贷款政策进行了调整,返乡农民工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被纳入政策优惠范畴,可享受全额贴息;其六,将吸纳返乡创业农民工就业企业的小额担保贷款额度提高到数百万元;其七,采取大力宣传返乡创业典型等办法,鼓励有资金懂技术的返乡人员实现创业,带动更多的人实现就业。

 

应该说,地方政府重视农民工就业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这些鼓励农民工创业的措施如果能落实到位的话,对返乡农民工就业会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然而根据目前各地的情况来看,虽然出台了各种措施,但真正能落实到位的并不多。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现在许多地方领导并没有真正下决心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只不过是上级这样要求,媒体天天这样讲,搞些花架子来取悦上级领导和媒体,最多搞出几个典型以获得一些政绩;其次,地方领导也深知在目前这样的情况下,要返乡农民工去创业绝非易事,不值得花太多的资源去真正落实这些措施。

 

笔者主张在返乡农民工创业问题上一定要量力而行。返乡农民工在有创业意识的同时,要认识到创业的不易。这不仅仅有本身的素质问题,也不仅仅是政府给的政策环境问题,更需要有一定的市场。比如以各地大力发展的养殖创业园和种植创业园来说,我们假设,创业的农民工有创业的热情,政府也给了一定的优惠政策,但还需要有某种养殖技术,特别还需要市场这个最为重要的因素。市场经济最大的特性,就是以产品的质量和价格获胜,在公平交易的时代,购买者并不因为你是返乡创业的农民工而对你的产品有特别的关爱。到时,如果养殖出来的产品没有地方要或价格低而成本高,这样的创业就会失败,就会不仅得不到效益,反而会背负一屁股债务,会劳民伤财。而且,政府的优惠政策也并不那么好拿,它会要求一定的资金和人员规模,甚至要求雇多少返乡农民工等等。如果为了得到这些优惠,而不量力而行,或搞花架子弄虚作假,或不顾实际情况盲目扩张,在市场经济的大浪中都会自食恶果。

 

农民工返乡创业篇8

2005年底以来,安徽省农业大市宿州市农民工返乡创业潮明显加速,数千农民工带着技术、资金、信息,返乡创办了1500家企业,占了现有农村企业的70%以上。

民工返乡创业,被安徽农村一些干部认为是继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办乡镇企业之后第二次工业化浪潮。

支河乡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乘法效应

墉桥区支河乡是一个偏僻的农业乡,全乡3.6万人,以前没有一户工业企业。2006年3月,在外打工10余年的赵洪汉,利用自己的积蓄和亲友间借贷来的180万元,回到老家赵台村办起了第一个食品加工厂,专门生产以面粉为原料的素食羊肉串。当年产值达到了3000万元,用工600人。

赵洪汉的成功,启发了路湖村在江苏徐州打工的路具存。2006年他和亲友共同创办了佳乐食品厂,也是生产素食羊肉串,当年销售收入750万元,用工220人。

两位农民工回乡创业的成功又带动了一批农民工回乡创业。曹庄村在河南打工的青年农民田苏也筹集了30多万元,租借废弃的原村部,办起了一个用工100多人的小食品厂,虽然刚开始试生产,可订单已排满了全年。

目前支河乡大大小小的食品厂已达19个,全部生产素食羊肉串,与之配套的彩印厂、纸箱厂、竹签厂等另外八家企业也创办起来。据田苏介绍:“现在的订单太多了,19个厂就是全部运转起来,也只能完成一半。”

“输出一人,致富一家;创业一户,带动一方”,流传在支河乡农民中的这句话,生动体现了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认识。乡党委书记丁建设认为,农民工外出务工,是加法效应,现在返乡创业则是乘法效应。记者在支河乡看到,这种乘法效应十分明显。

农副产品转化。支河乡年产小麦2万吨,以前多次遭遇卖粮难。小食品加工形成规模后,每年面粉就要耗去10多万吨。农民反映,去年以来,支河周围地区的面粉价格比其它地方要高出30%。

富民。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支河乡17家农民工返乡创办的企业共发放工资3000多万元,相当于全乡农民人均新增加纯收入800元。

就业。支河小食品工业技术简单,用工大部分是四五十岁左右的妇女,开发和利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半劳动力。这些农民就近就业,既能照顾农活,又能照顾家庭老小,对解决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的问题极有帮助。支河乡这些企业总投资不过1000多万元,但解决了4000多人的就业问题,起到了城里十多亿元投资才能起到的效果。

拉动消费。赵洪汉创办的企业发展只有两年多时间,厂部周围就形成了一条小商业街。副食店的老板说,一到厂里发薪水,农民成箱成箱地买牛奶、鸡蛋,赵台村好多年没这么红火了。

农民工创业为何呈“井喷”现象

记者在宿州墉桥区、灵璧县、砀山县采访,所接触的10多个乡镇与支河乡情况相同,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规模和潜力甚至更大。墉桥区朱仙庄镇2006年才有了第一个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纺织厂,两年时间就发展到30多家,纱锭3万多个;顺河乡的返乡农民工更是敢干,三年时间创办了360余家木材加工厂,有的投资规模已达1000多万元,产品近一半出口到欧盟等发达国家。

灵璧县尹集镇的鸭养殖与食品加工,从鸭种繁育到初加工再到深加工,逐步积累了自己的专有技术,每只鸭子增值40元钱,产品大部分进入大城市的超市。冯集的床上用品与装饰材料工业颇具规模,主要产品高档海绵垫全部出口欧美市场,引得英国商人闻讯前来投资。

到了砀山,方知农民工返乡的创业大潮来势之迅猛。砀山县17万农民工,两年间就返乡创办了260多家企业,今年一开春,砀山县返乡农民工领头或引进的意向性投资项目500多个,计划投资额20多亿元,如果有一半兑现,其投资规模将达到10多亿元,这是砀山历史上从未有过的。

为什么农民工返乡创业会出现井喷现象呢?宿州的干部群众认为,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

一、 近些年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惠农和支农政策措施,农村政通人和、农业休养生息、农民收入增长。安徽较早地实行了农村税费改革,农村久已积蓄的矛盾得到缓解,使农民创业环境大为改善,农民创业意愿增强。

二、 农民现金收入增加较快。农民的消费主要是房子。目前阶段农村储蓄增长较快。墉桥区农村信用社统计,全区农民储蓄存款规模已达7亿元,为农民创业提供了资金基础。

三、 经过十多年的打工潮,一部分农民工素质提高很快,已成为管理人员,年薪一二十万元的也不鲜见。还有一部分到大城市做小买卖的,在打工企业掌握了核心生产技术的,都有返乡创业的自身条件。砀山县劳动和保障局的调查表明,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成功率高达85%。

四、 农民工返乡创业具有“门槛低、收费低、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发放的工资一般比外出打工的农民低30%,但农民就业成本低,工作时间又比较灵活,农民得到的实惠反而更多。

五、 农副产品的原材料优势明显。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主导产业一般为板材业、规模养殖和加工业、食品加工、纺织和服装加工业、制鞋业和部分机械加工业。

传统农区工业化的重要支点

宿州市委书记李宏鸣,曾长期在安徽省委政研室工作,多次对农民工现象进行实地考察。他认为传统农区工业化是个必然的趋势,当前农民工返乡创业异军突起,是外源与内生经济的综合作用,为农村工业化开辟了新的有效途径。

解决了新农村建设的载体问题,有利于激活农村的要素资源。当前农村政策的取向主要是“多予、少取、搞活”。多予少取的工作该做的应该说都做了,但“放活”的工作显然不够,主要是农村缺人才、缺资金、缺技术的现象比较严重,农民工返乡创业后,带来了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激活了农村土地、厂房、农副产品原材料资源,可谓是一活百活、一通百通。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蓄水池”作用,有利于缓解城乡居民的就业压力。宿州市共有680万人口,有200多万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根据宿州市有关部门的跟踪调查,农民外出打工的人数基本保持在130万左右。一方面城市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有限,一方面农村现有的富余劳动力是难以走出家门的。如果把现有外出打工人员中有创业愿望的吸引回来创业,至少可解决几十万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农民工返乡创业,大部分人腾出的是管理岗位,对吸纳城市人口就业大有好处,这对减轻全国实现1000万人口就业目标的压力也是很大的贡献。

带动产业转移,有利于平衡和协调东、中西部的区域发展。去年以来农民工回乡创业为何来势迅猛,大背景是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区域转移。宿州农民工回乡创办的企业中,有些是沿海的企业主提供资金、设备,有些是原企业主与农民工合资,与农民工原来的打工企业有着密切的上下游关系。

上一篇:高中化学学习方法范文 下一篇: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反思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