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学作品范文

时间:2023-10-30 16:55:44

经典文学作品

经典文学作品篇1

【关键词】经典;文学理论;教学教改

中图分类号:I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4-0214-01

文学理论课程是在中外文学史课程基础上的提高课,该课程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学原理及相关知识。经典作品主要是指一些在文学史上得到普遍承认的文学作品,尤其是在文学史和文学作品选读等课程中,学生已经接触、甚至深入阅读过的作品。

文学理论课程教学对理论要求比较高,但是,理论教学需要大量文学经典实例的支撑,需要学生将理论学习与作品阅读结合起来。理论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并提高学生思想水平,否则文学理论教学就只能够成为空虚的说教或某种单向度意识形态的传达,无法构建完整的文学理论体系,也很难实现该课程的教学目的。

一般认为,文学经典同文学理论课程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甚至一部分文学经典是通过理论教材、理论课程来确立的。正如洪子诚先生所说,“丛书、选本,学校的文学教育,文学史编撰。这些也属于文学经典确立的重要环节”[1]。文学理论课程对经典作品的选用直接决定了文本的地位。

文学经典包括文学史上比较重要的经典文本,从古希腊、先秦开始,到近现代为止,它不仅包括一些主要的文学作品、还应当包含大量重要的文论思想。从文学史的发展来看,文学经典作品的界定是不断变化的,即使同一部作品在不同的时代也会遭到截然相反的评价。因此,经典文学作品的选用对于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作品的功能性是文学经典选用的一个主要标尺。在文学理论史上,能够成为经典的文学作品在功能性方面是比较明确的。例如,作为中国诗学理论的基础,“兴、观、群、怨”至今仍然是理解传统文学作品和文学思想的主要价值观。文学的社会性显然最为重要,文学作品的存在与其社会属性密切相关。也有一些理论家的观点与此相反,文学的功能性即是实现其内在精神追求。八十年代以来,新时期文学理论教学更多地受到韦勒克等现论家的影响,将文学研究从社会政治层面转向文学自身。在文学理论教学过程中,这两方面的观点都应当有所保留,文学理论教材在文学经典的选择上需要兼顾不同的观念,对各种类型、各种题材的作品兼收并用,避免以偏概全或是先入为主的社会政治观点。

文本的属性及其评价体系是文学经典选用的另一个重要标准。文学作品的性质、种类之多远远超过文学理论课程所能涉及的范围。文学作品往往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政治、社会意识形态的制约最为普遍。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文学作品的属性会发生变化,同一种文学作品的社会评价甚至会有天壤之别。在相同的社会背景中,同一部文学作品在不同的批评家眼中也会遭到截然相反的评价。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就对荷马这样的诗人有着不同的评价,前者对荷马及其作品采取敌视的态度,认为诗人的作品中有大量渎神的内容,容易使人堕落,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更不利于建立一个由哲学家来管理的理想国度;后者则更看重诗人对大众精神的洗涤和智慧的提升,诗人的存在恰恰维护了情感的自由,诗歌作品能够提升读者的道德修养,因此给予诗人崇高的评价。

文学经典作品通常被作为习得相关理论知识的重要基础,它能够促使学生深入把握理论的作用及其对作品的意义。例如,在韦勒克的《文学理论》教材中,用于支撑理论观点的就都是一些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韦勒克列举了大量文本逐层解释其理论观点。

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思路应当贯穿于经典作品中的,这些作品是理论的“试金石”,甚至可以说,只有落实到文本上,文论才具有意义。童庆炳在《文学经典建构诸因素及其关系》[2]一文中探讨了文学经典作品的选用问题,他的文学观念明显受到新时期以来新批评理论的影响,他将文学经典构成的六个要素分为内部、外部等两方面,并对两个方面进行逐项研究。该文在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文学作品可阐释的空间等方面,都提到了文学与理论和批评之间的对应关系。

关于文本同理论的结合问题,韦勒克、乔纳森・卡勒等理论家也给出了比较丰富的答案。他们在各自的教材中反复使用一些经典的文本,如莎士比亚、歌德、托尔斯泰等文学家和亚里士多德、德里达、福柯等理论家及其作品,这些文本有助于学习者理解文学思想史的基本脉络,并将不同时期文学作品的复杂变化同思想观念的传承之间建立有效关联。

总之,在理论课程中,对文学经典的选用应遵循经典文本与理论的结合原则,经典文学作品最终应当成为构筑文学理论研究路径的基石,对经典作品的选用和阐释是在理论研究的辅助下完成的。

参考文献:

[1]洪子诚.中国当代的“文学经典”问题[J].中国比较文学,2003(3).

经典文学作品篇2

关键词:现代文学史;经典作品;现代化

现代文学史中经典作品现代化的解读是现代文学史教学过程中推出的重点方略,文学经典现代化解读是基于时代变化下文学创造与思想变化的基础上,得以提出并研究的。它有效打破了传统文学经典作品,尤其是在现代文学史教学中经典文学作品固定性和僵硬化的解读模式,有效激发了人们对文学经典作品阅读与学习的兴趣,促进了学生对经典作品的理解与认知。基于此,本文通过阐述现代文学史中经典作品现代化的意义以及方法,进而分析了现代文学史中经典作品现代化的解读。

一、现代文学史经典作品现代化解读的意义

在现代文学史中经典作品标志着一个时期的社会变化,对经典作品的分析与解读,对了解其所具有的文学特色、民族精神、时代变迁具有重要意义[1]。然而在实际发展中,人们对文学经典并不重视尤其是当今的青少年学生,由于时代的变迁,文学史中经典作品的阐述的思想以及具有内涵与当代学生的思想与理念产生了较大的差异性,是其在解读过程中感到排斥,从而失去阅读与学习的兴趣。而采用开放性、人文性、结合时展的现代化解读模式,可有效改善这一缺陷,激发学生对经典作品的阅读与学习,时期感受到作品中蕴含的民族精神以文化。艺术魅力。由此可见,现代文学史中经典作品现代化的解读具有的重要意义。

二、现代文学史中经典作品现代化的解读策略

现代文学史中经典文学的解读对青少年尤其是中专业的学生具有重要影响,而本文以现代文学史教学为例,通过对教学中现代文学史之经典作品现代化的解读对策分析,进而阐述了现代文学史中经典文学现代化的解读。

(一)教学内容的开放性选择

目前,在对多数中文专业中,教师对现代文学史课程中经典文学作品的解读通常采用的方法多是固定的“分析作者、作品知识化介绍、作品含有的文学寓意与时代性质”的解读方式[2]。而实践表明这种教学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文学思维的创造与思考能力,使学生对经典文学的学习产生了理解障碍。例如,对于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的文学作品,由于在中小学时期就有过多的基础和了解,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同样采用传统的作品解读模式,将鲁迅经典作品批判精神、与历史存在的封建思想、封建道德奴役强行灌输给学生,从而忽略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以及自身对文章情感的理解[3]。对此,教师在语文教育教学中,关于现代文学经典作品的讲授应结合现代的发展,依据开放性教学理念实行教学。例如,在鲁迅作品讲述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有针对性的选择解读的作品,如与婚恋话题有关的《伤逝》,从而使学生在经典作品阅读中感受到快乐,进而引发经典作品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模式上的开放性发展

如果说教学内容的开放性选择是提升学生阅读兴趣的基础,那么教学模式的开放性发展则是经典作品现代化解读的保障。这就需要教师在经典作品解读中遵循“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观念,实阅读理解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作品之间的有效沟通,从而赋予学生对作品的深化思考。因此,在现代化文学史之经典作品解读中,教师可采用对话式教学模式以及利用现代化教学资源、教学设备,实现教学的开放性发展,推动经典作品现代化的解读。例如,教师与学生在解读老舍经典作品《骆驼祥子》时,结合影视资料进行探讨分析,从而将传统的文本阅读转换为更形象、生动的艺术形态,从而调动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在文本与影视艺术对比中感受作品的深意,实行其对经典作品现代化的解读。

三、结论

总而言之,现代文学史中经典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文学意义与艺术魅力,具有时展的特性。传统的经典作品解读以不符合当代学生学习以及对作品内涵的真正理解。因此,实现现代文学史中经典作品开放性的现代化解读已成为现今现代文学史经典作品学习与阅读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赵学勇,田文兵.文学史书写的鲁迅“形塑”及演变――以唐|、钱理群、严家炎编《文学史》为例[J].文艺争鸣,2015,01:21-29.

[2]范伯群,徐斯年,吴福辉,等.“通俗文学和大众文化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关系研究”学术研讨会发言摘编[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03:2-29.

经典文学作品篇3

【关键词】浪漫主义;生态批评;英国文学

一、生态批评的概念

生态批评主义是一种全新审视文学的视角,它是18世纪工业革命开展以来,地球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后而形成的“拯救型”产物。生态批评主义是站在对自然和生命尊崇的立场上,对文学作品中作者对自然的表现进行鉴赏与批判,具体的说,生态批评主义源于人类自身对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活动的一种反思,在文学作品中是以批判的视角看待文学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崛起,达到了繁荣的时期,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作家柯勒律治、济慈等作家的经典作品加以研究,从生态批评主义的视角探讨这一类文学中体现的意义。

二、浪漫主义经典文学中的生态批评

浪漫主义文学是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时代的产物,到19世纪快速发展,是19世纪文学代表作品中的一个重要流派。浪漫主义文学最高出现于英国,英国涌现出了大量的浪漫主义作家,他们代表了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最高成就,在这一时期,浪漫主义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流派:1.消极浪漫主义,即代表作家大多采取消极避世的态度,文学作品中较多的留恋过去,其代表人物有柯勒律治、华兹华斯等人;2.积极浪漫主义,即代表作家大多采取积极应对的态度,文学作品中较多的正视现实,并且批评现实社会中的黑暗面,其代表人物有雪莱、济慈等人。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主要针对消极浪漫主义和积极浪漫主义中的代表各选一人,对其文学作品加以分析。

1.柯勒律治在消极浪漫文学中的生态批评

柯勒律治少年丧父,一生基本上是在贫穷病苦和鸦片的阴影中度过的。受生活经历的影响,其对于工业革命和城市文明比较厌恶,更加向往自然与农村生活,其代表经典文学作品《古舟子咏》就体现了这一点。《古舟子咏》讲述了一位老水手奇特的航行经历,在航行过程中,他遇到了冰雪、大雾,一只信天翁飞来指引他航行到了一个安全的地带,可是他却无故的将信天翁射杀,此后,海上无风无浪,船只无法航行,水手无处安生。后来,老水手每天都忏悔着这一切,于是在看到海蛇后涌起了对自然万物无尽的爱,正是他对自然的怜爱,天使出现救下了所有“死去”的水手。

在诗歌中,柯勒律治将信天翁比作自然界的保护神,如果人们不尊敬自然,那么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共处就会被打破,人们也会受到自然的惩罚。这种互相伤害似的惩罚,对于自然和人类双方而言都是极其惨痛的。令人庆幸的是,诗歌的结尾,老水手对大自然充满了关爱与敬畏之心,而自然也会回馈给老水手真诚的对待,帮助人们的生活环境回到一切正规之中。

这首诗歌的价值从生态批评主义的角度来说,较好的宣传了对自然的仁爱与赎罪思想,19世纪的英国受工业革命的影响最大,极大的丰富了人类生活的同时,也对自然带来了持续的伤害,在这种背景之下,人们必须唤起对自然的关爱才能促进人类生活的持续发展。

2.济慈在积极浪漫主义文学中的生态批评

济慈是浪漫主义文学中擅长描绘自然景色的代表,在其代表性文章中,对自然的描绘都非常的华美,《秋颂》是其描绘自然篇幅较多的诗歌,其创作背景是在19世纪印尼特火山爆发之后,受火山爆发的影响,英国受到非常严重的影响,天空几年都是灰暗的,直到三年后的秋季,英国的自然环境才从印尼特火山爆发中缓和过来。温润迷人的秋季来临,欣欣向荣的果实生长,这一切触发了济慈的内心情感。他在《秋颂》中描绘了一个安宁且和谐的秋景,在诗歌结尾,济慈感叹道:“啊,春日的歌哪里去了?但不要,你也有你的音乐――”此时,何柳、飞虫、微风、蟋蟀、知更鸟、羊群、燕子等自然界的一切和谐共处,诗人无法不感叹这个秋季的来临,实在让自己流连忘返,不再一心期盼着春天的到来。

在诗歌中,诗人都是客观存在的自然万物,表明了济慈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同时,也表明了济慈对于自然的敬畏之情,如果不热爱自然,那么自然所带来的灾难是需要很长时间去愈合的,这也在侧面反映出诗人对于工业革命对自然带来破坏的忧思与不满,于是只能用完美的秋季之景映衬出工业革命给自然带来的满目疮痍。济慈作为积极浪漫主义的代表,在诗歌结尾描绘的完美的秋景也极大程度上获得了读者内心的共鸣,使人们意识到了自然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三、结语

生态批评主义涉及到很多方面,其作用是促进人类对自然的进一步关注与关爱,利用生态批评主义的视角对浪漫主义文学加以研究,能够促使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改变工业革命下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不平衡现象。无论是消极浪漫主义文学还是积极浪漫主义文学,其只是在对生活的态度上有所不同,但是在对自然的描绘中,都体现出了作者对于自然的敬畏与关爱。在研究过程中,生态批评主义更加发挥其价值,读者进一步感知文学作品中的自然环境,文学作品也进一步焕发生机。

【参考文献】

[1]张剑.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与生态批评[J].外国文学,2012.03:123-133+160

[2]刘燕.生态批评视角下的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初探[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12:167-168

[3]惠玲.刍议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中的生态批评渗透[J]. 作家,2013.06:120-121

经典文学作品篇4

关键词:新时期;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

汉语言文学学习目标不仅是系统地学习汉语言理论知识,更要培养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人文精神。阅读对弘扬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阅读在汉语言文学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经典阅读尤为重要。而当今社会互联网和计算机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各个环节,如何运用网络优势,优化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的模式,是当前汉语言文学急需思考的重要问题。在网络时代,各种各样的新媒体为人们阅读提供了更多便利条件,网络中包含各种各样的文学作品,这就对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造成一定影响,若要合理运用网络便利条件,提升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的效率,就必须深入思考二者之间的关系,准确寻找其结合点。

一、新时期网络时代与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的和谐关系

在新时期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的途径也逐渐拓宽,纸质书籍的阅读信息时常比较零碎,缺乏系统性和统一性,而互联网则包含大量信息,在资源获取和存储方面能够有效补充纸质书籍的不足。在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中合理运用互联网,不仅能够及时获取丰富的阅读资源,拓展阅读视野,接触到更多有关经典阅读的研究资料,还能够有效打破经典阅读中的时空限制,增强汉语言文学学生在经典阅读中的灵活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时间安排,在网络环境下随时随地进行经典作品阅读。此外,网络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世界各国的人通过网络都可以互动交流,利用网络进行经典阅读,可以在世界范围内就阅读内容进行讨论和研究,这一方面能够使汉语言文学学生及时了解国内外在经典阅读方面的方法、理念和观点,另一方面也能够及时弘扬我国经典作品文化,使世界各地都能够体会到我国经典作品的魅力。

二、新时期网络时代与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的冲突

新时期网络时代的到来为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资源,营造了更加便利的阅读环境,但调查显示,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在网络阅读方面多选取言情类或科幻类文章,甚少涉及经典文学作品。此外,经典作品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品位,需要阅读者在安静的环境中深入研读,但在网络环境下,一些平台为了吸引读者眼球,会在经典阅读中增加娱乐性元素,这显然不利于汉语言文学学生深入思考经典作品内容。在网络环境下,许多汉语言文学学生往往带着娱乐心态进行经典阅读,这就导致阅读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性,往往只选取故事情节较强的部分阅读,对经典作品相关的社会背景、作者信息则甚少涉及,众所周知,经典作品多源于作者对当时社会的思考、感悟和揭露,若在阅读过程中流于表面,就根本无法体会经典阅读的价值和魅力。当前,网络管理存在严重不足,准入门槛较低,许多人歪曲或恶搞经典文学作品,若汉语言文学学生缺乏辨别能力,就很有可能受到这些不良信息的影响,进而对经典作品产生误解。此外,网络信息繁杂,许多网络平台上的经典作品未经严格审核,其中存在大量错别字,或章节错乱现象,这对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的开展显然极为不利。

三、新时期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的实施策略

1.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经典阅读教学同样需要关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因此,教师应当为汉语言专业学生营造和谐、良好的阅读教学氛围,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经典作品阅读中。经典文学作品内涵丰富、情节曲折,能够带给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喜悦、悲伤、痛苦、愤怒等情感,只有引导学生进入相关的阅读情境中,才能够促使他们与作品、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全面把握经典作品的意蕴,进而提升他们的文学艺术品位。而若要增强经典阅读教学的趣味性与和谐性,就需要采取多样化的阅读方式,使经典文学作品阅读更加生动、形象,进而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阅读兴趣。网络时代教学方式更加多样化,教师可以根据经典作品内容采用背景、道具、灯光等设备,还原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一些场景,并选择合理的配乐,烘托场景氛围,展示作品人物的情感变化。这一方面能够增强经典阅读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另一方面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和把握经典作品情感。需要强调的是,借助网络工具和平台营造和谐氛围的同时,还应当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研读经典作品,大致把握作品内容和情感。

2.将课堂变成舞台。将课堂变舞台,主要是指以戏剧或话剧形式展现经典文学作品内容。调查表明,许多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较低,但却很热衷于表演《红楼梦》《雷雨》《茶馆》《水浒传》等经典作品。因此,教师应当鼓励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将经典文学作品改编成话剧,并为他们提供表演舞台,促使他们以多样化形式展现经典作品内容。网络的多样性、丰富性特点,能够帮助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进行多种形式的改编,通过音乐、灯光、视频等形式,丰富表演形式和内容。这些网络元素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揣摩、品味和思考经典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语言和思想,进而更加准确地把握经典作品作者的写作意图。为了避免学生将表演内容局限于四大名著和《家》《春》《秋》等经典作品,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运用网络资源,扩大自身知识面,了解和接触更多经典文学作品。与此同时,教师在点评学生的表演内容时,应当着重点评其语言、情感和故事框架,而非他们的表演技巧。要明确话剧表演只是经典阅读的教学形式,主要目的是促使汉语言专业学生在表演中更好地把握作品情感。教师也可以将学生的表演录制成视频,上传到相关的网络平台上,便于更多人点评和探讨。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观看有关经典文学作品的视频,并鼓励学生思考视频内容与作品内容的异同,并就这种差异展开讨论和探究.

3.用网络视频形式展现经典阅读。在网络时代背景下,许多学生都不愿意再认真阅读纯文字的长篇文学作品,而对那些图文结合或声像结合的作品更加关注和喜爱。新时期网络时代,网络视频已经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所以,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视频开展经典阅读教学,利用网络资源和相关软件,在经典文学作品中融入图片、声音等元素,相较于传统纯文字作品,这种改编作品更容易吸引汉语言文学学生的注意力。比如,教师可以组织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开展“校园百家讲坛”,并要求学生将自己阅读的经典文学作品制作成PPT或视频,且对这些内容进行详细讲解。这就要求汉语言文学学生必须预先研读经典文学作品,并根据自身的理解和感悟制作视频。同时,也可以鼓励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开展经典阅读交流会或校园说书会,在网络视频平台上自由发表自己对经典文学作品的观点和看法。

4.增强经典阅读课堂的艺术性。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是一种艺术性、文学性学习的形式。经典阅读内涵丰富,但往往篇幅较长,语言书面化,包含许多生涩字词,比如,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讲述薛府、贾府的盛衰起落,涉及众多人物,各个人物的肖像、心理、情感变化都十分丰富。若只依靠课堂教学很难使学生领悟这部经典作品的魅力和价值。所以,教师应当利用多媒体增强经典阅读的艺术性,例如,运用多媒体播放电视剧《红楼梦》的主题曲《枉凝眉》,引导学生对主人公贾宝玉和林黛玉形成感性认识,进而自觉进行文本研读。或通过网络平台搜集归纳国内外对某一经典文学作品的观点,然后组织学生就这些观点展开讨论、辩论和演讲,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不仅能够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经典阅读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增强他们的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综上所述,网络时代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这种时代形势的影响。网络中包含的不良信息为经典阅读带来一定挑战和冲击,但与此同时,网络时代特有的开放性、丰富性等特点也为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提供有利条件。所以,在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教学中既要关注网络时代存在的不利因素,加以引导和监督。也要充分利用网络时代的有利条件,寻找二者的结合点,为经典文学作品阅读和理解提供多样化渠道,进而引导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自主进行经典作品阅读。

参考文献:

[1]王德明.名著演出: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一种经典阅读与体验———汉语言文学专业“课堂+舞台”实践教学新模式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1(8).

[2]贾波.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与体验[J].武汉科技报(科教论坛),2013(8).

[3]蔡梅娟.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能力培养体系研究[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4]易达靖.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策略[J].新西部(理论版),2016(1).

[5]张连桥.大学生文学经典阅读现状调查报告[J].青年文学家,2010(18).

[6]李岚.网络时代中国现代文学经典阅读缺失原因探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6).

[7]杨薇.文学经典中主文本与超文本的同一性及转化的意义[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2).

经典文学作品篇5

自2007年由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国家语委主办的“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开展以来,经典诵读讲解进校园、经典诵读进课堂、经典诵读进教材的试点工作全面展开。201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语文课程要“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要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并对背诵和阅读做了量化要求,要求“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在教育部“中华诵”系列活动的推动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提倡下,中小学普遍开展了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各学校根据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要求,在本校开设经典诵读课程,落实“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理念。经典诵读课程在部分学校开展得如火如荼,如何编制经典诵读课程的教材,落实经典诵读课程内容,成为开设经典诵读课程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陈琴老师编制的《中华经典素读本》(共十二册)是其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经过筛选而编制出的一套适用于小学经典诵读课程的诵读教材。这是一套较为成熟、得到公认的经典诵读教材,已在全国超过70多所学校投入使用。本文从陈琴老师编著的《中华经典素读本》的编制和价值两个方面来展开研究:

一、《中华经典素读本》的编制

本文对《中华经典素读本》的编制研究,以顾黄初提出的关于教材“编制理念、编制内容、编制系统、编制结构”四个维度来分析。

(一)《中华经典素读本》的编制理念

陈琴老师作为一名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感叹“日复一日在上那本只有三十来课的语文课本,含量非常少,语文应该不是这样的”,并反思到“语文给孩子的不仅仅是认识字,它更多的是关乎一个人一生的文化素养”。该观点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观点相一致。因此,陈琴老师编制的《中华经典素读本》倡导学生通过学习经典作品,用先贤圣人的思想来教育孩子们的言辞行文,给孩子奠定“关乎学生一生的文化素养”,以“长君子风骨、养浩然正气”来构建儿童的心灵秩序。基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理念,结合经典诵读课程的要求,《中华经典素读本》的编制理念体现在“两个立足点”和“三个维度”上。

1.两个立足点

两个立足点,指立足于语言文字的积累、立足于语言文字的运用。学生通过在小学阶段诵读大量的经典作品,以背诵的形式储存这些“文质兼美”的语言文字,形成语言材料的积累,为后期语言文字的运用提供材料基础,以期厚积薄发。

2.三个维度

陈琴老师提倡在小学阶段输入“大量的经典的完整的文本信息,为言辞行文确立了可效仿的典范”,该观点指出《中华经典素读本》的三个维度:(1)“大量的”决定《中华经典素读本》中作品的数量,即在作品的数量方面,是以“多”为主;(2)“经典的”揭示了《中华经典素读本》中作品的内容,是以经典的文言作品为主,尤其以“原典”为主,而不是后人改编、删减的版本。(3)“完整的”要求《中华经典素读本》中作品的完整性,不是节选几句格言、几段抑或是单篇选文,而是以一部完整的作品形态为主,将作品“原汁原味”地编入教材。

(二)《中华经典素读本》的编制内容

语文教材内容是针对“用什么去教”的问题,指为了有效地传递、显现课程内容诸要素而组织的语言文字与非语言文字材料。《中华经典素读本》作为经典诵读课程的教材,由文字材料(《中华经典素读本》)和非文字材料(720课吟诵音频)两部分构成。

1.《中华经典素读本》(全十二册)

《中华经典素读本》,是针对当前小学六年制十二学期而编排的十二册文言读本,该套书收录了中华经典的蒙学、诗律、四书五经、诸子美文等共计15余万字。小学每学期一册,每册划分为60课时(共720课),每课时内容字数限制在100—150个字。《中华经典素读本》在十二册书的编排上,以“选文的标准”和“学习的阶段性”来确定教材的内容(如下图所示)。

《中华经典素读本》的编制

(1)选文的标准

《中华经典素读本》是与当前小学语文教材配套使用的,因而在教学时间和文本容量上都会受到限制。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既要考虑教学时间,又要顾及文本质量与容量。因此,教材的内容是有所取舍地选择先秦诸子,儒、释、道三家的作品。这类“本民族以及人类历史上所公认的经典读本”,具有“思想性、典范性”的特点。此外,选文要考虑“适用性”,即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在其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适当增加内容的难度。

(2)学习的阶段性

经典素读的层次性

陈琴老师提出课程的编排“需分年段、有步骤”,即根据小学六年的学习阶段性来编制《中华经典素读本》。通过上图中“经典素读的层次性”的划分,可以将教材的内容分为四个层次。值得注意的是,“儿歌、童谣精读——哲史精读”的内容难度是逐层递增的,诗文精读贯穿六年学习的始终。以上四个层次的划分依据是由这四个层次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现有水平决定的。[1]

①儿歌、童谣精读(指儿童、歌谣等作品)

儿歌、童谣以其生动简洁的语言、通俗易懂的内容,深受刚入学儿童的喜爱,其篇幅短小、音韵和谐、节奏感强等特点可以培养儿童的节奏感、韵律感。该阶段作为经典诵读课程的初始阶段,引入大量的儿歌、童谣精读,搭建了儿童由口语走向书面语的桥梁,为研习语言文字提供了基础,符合学生的身心特征及识字特点。在儿童诵读儿歌、童谣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加快识字的速度,掌握常用的汉字,缩短阅读启蒙期,为后一阶段“蒙学精读”做准备。

②蒙学精读(指蒙学读物)

顾黄初指出,蒙学读物都是“读本式的字书,或四字成句,或七字成句,并注意协韵,整齐易诵,这确实比较适合蒙童习读”。如《弟子规》中就有关于儿童养成卫生习惯的话语“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用三字成句的组合方式,简单易记,帮助儿童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集“修身、处事、祭祀、礼节、自然、历史、读书”等内容为一体,让学生在学文习字的过程中,还能学习传统的生活知识和事理,从而感悟圣人哲理。

蒙学精读,是在儿歌、童谣精读的基础上,丰富和完善学生的识字量,帮助学生达到一定的阅读能力,为第三层次的哲史精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③哲史精读(指哲史典籍)

哲史精读层次,主要从先秦诸子和儒、释、道三家中选择经典作品,集哲学、经学、史学、伦理学等为一体。该类作品具有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力、美学修养、积淀传统文化等作用。在小学阶段,学生不能理解哲史作品的深层含义,但是通过背诵、积累这些语言材料,与日后人生中某一个点(或生活经验)相契合,他们可以在这些哲理中找到答案,从而达到“厚积薄发”的功效。

④诗文精读(指诗文作品)

《中华经典素读本》中选录唐诗、宋词、元曲等篇目,都是各个朝代脍炙人口的名篇。诗歌以其凝练的语言、生动的形象、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表现手法,成为小学生接触文言经典作品的最佳选择。学生通过大量阅读诗歌,可以培养他们的语感、规范语言表达、为仿写作文打下基础。

(3)选文的内容

一年级:《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声律启蒙》、唐诗88首、宋词41首、元曲9首。

二年级:《幼学琼林》(节选)、《孝经》、《诗经?国风》73首、《诗经?小雅》15首。

三年级:《论语》(全文)。

四年级:《大学》、《中庸》、《孟子》节选、《礼记》节选、《尚书》节选、《周易?系辞上》、《左传》节选。

五年级:《道德经》、《庄子?内篇》节选、《列子?汤问》节选、《管子?弟子职》、《孙子兵法》节选、《墨子》节选、《荀子》节选、《韩非子》节选。

六年级:(中华美文)从先秦到清朝共76篇。主要选取《古文观止》里的内容,部分作品以作者文集为依据。

2.720课吟诵音频

720课吟诵音频,是与《中华经典素读本》十二册内容(720课时)相配套的吟诵音频资料。读经典作品的方式有很多种,然而陈琴老师为什么单单选择以“吟诵”的方式读经典?

原因在于吟诵作为我国传统的读书方式,不仅可以品评作品的韵律所传达出的情感,还对作品的创作有着一定的指导作用。用吟诵的方式来读经典作品,在“读”中产生的情感也伴随着声音的抑扬顿挫与诗中情感的高低起伏相对应,有助于学生理解文言作品,并帮助背诵文言作品,储备语言文字材料。

吟诵这种介于唱和读之间的一种传统的读书方式,具有节奏感和韵律感。用吟诵的方式来读经典,可以培养儿童的节奏感和律动感,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用吟诵的方式背书,效果也强于朗读式的背,学生通过吟诵调的调式可以判断作品的感情基调,从而感受作品的内在意蕴。

(三)《中华经典素读本》的编制系统

顾黄初指出,语文教材(指语文教科书)的内部结构,一般都包含着两条线索(知识的线索、能力训练的线索)和四个系统(范文系统、知识系统、作业系统、导学系统)。这四个系统的合理编组,形成一套教科书的基本结构。然而《中华经典素读本》只有范文系统和助读系统。这并不表示这套教材的结构不完整,恰恰相反,正是这套书的编制特色所在。

1.《中华经典素读本》的编制意图决定了范文系统的三个维度

《中华经典素读本》是为经典诵读课程而编制的教材,而经典诵读课程又是落实“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理念,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小学阶段积累“大量的、经典的、完整的”文言材料,故而范文系统始终围绕“作品的数量、作品的内容、作品的完整性”三个维度展开。此外,范文作为《中华经典素读本》编制的主要部分,服务于经典诵读课程,落实“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理念。“民族”限制范文在国别选择上是本民族,即我国的作品。“传统文化”要求选择我国传统中的经典的文言作品,而不是现代的经典作品。

2.《中华经典素读本》的使用目的决定了助读系统的简略性

《中华经典素读本》选文全部是文言文作品,因顾及到时代的差异,文言作品相对于现代的白话文而言,理解稍有生涩,且作品中有大量的假借字。基于这点考虑,文中有通假字时,在该字的右下角标注本字,用黑体呈现,便于教师和学生使用。再者,整套教材采用大字注音,作为16开本的读本,每页的排版字数不超过150个字,其目的在于方便学生“读文”。

足见,《中华经典素读本》的助读系统非常简略,只有文字注音和通假字注释。原因在于该套教材的目的是供学生诵读,省略了注释和译文等辅助性的内容。其目的在于降低对学生诵读的干扰,且所选内容比较常见,可供参考的书籍较多。

(四)《中华经典素读本》的编制结构

学界一般认为教材编制结构有两类:一类是合编型,一类是分编型。《中华经典素读本》采用合编型的编制结构,参照中国传统的教科书编制法,即把经典诵读课程的教学内容混合编制成一套教科书,整套书都以精选的范文为主体,按时间顺序选择由先秦到清代的优秀作品为范文。

《中华经典素读本》的编制结构根据小学六年儿童学习的阶段性特点,分低、中、高三个年段,配合相应的选本内容,达到“帮助学生突破识字量——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的培养目标,重视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的获得和经典文化的熏陶,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二、《中华经典素读本》的价值

《中华经典素读本》是经典诵读课程的使用教材,致力于推广中华传统文化的建设,将传统文化中关于经典作品的教学落实在具体的小学语文课程中,且作为现行小学阶段的语文教科书的补充读本,对落实经典诵读课程具有重要价值。同时,通过分析《中华经典素读本》的编制框架问题,可以为其他学校开展经典诵读课程的教材编制工作提供借鉴的依据。

(一)《中华经典素读本》的课程价值

在“中华诵”活动的影响下,由中华书局经典教育推广中心组织开展创办的“中华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基地校”(简称“基地校”),目前在全国已经有70多所(包括小学和中学)。在这些基地校中,部分学校结合自身学校的需求,开展了经典诵读课程。《中华经典素读本》是为经典诵读课程而编制的,作为经典诵读课程的使用教材已在这些基地校中的小学使用。

《中华经典素读本》中的选文内容,明确了经典诵读课程的教学内容,并将经典诵读课程内容按年级、学期进行课时化,便于教师教学和学生诵读,已经是运用得相对成熟的一套经典诵读课程教材。有意愿开展经典诵读课程的学校,可以直接将其作为经典诵读课程的教材来使用,减轻了教师编制教材的压力,节省学校开发课程教材的经费。

《中华经典素读本》的内容都采用大字注音,只要具备拼音的拼读水平的人,就可以使用这套教材,为热衷于传统文化教育的家庭提供了学习材料,家长可以通过这套材料和孩子一起读经典。

(二)《中华经典素读本》的借鉴意义

经典诵读课程作为部分学校的校本课程,该课程强调学生积累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作品,丰富学生文化底蕴,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因此,如何选择经典诵读课程的教学内容,编制经典诵读课程教材,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而《中华经典素读本》作为经典诵读课程中运用相对成熟的一套教材,对其他开展经典诵读课程的学校,编制经典诵读课程教材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1.明晰教材的编制理念

教材的编制理念是根据课程的理念定的,经典诵读教材的编制应根据经典诵读课程的理念而编制。所以,在编制经典诵读课程的教材时,需要明晰教材的编制理念,才能合理地选择教材内容。经典诵读课程是在“中华诵”活动的推动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倡导下应运而生的校本课程,是将传统文化的教学工作落实在学校的课程当中。

小学阶段的经典诵读课程的理念,是立足于语言文字材料的积累,而不是立竿见影的效果。正如陈琴老师所说:“经典素读的核心价值在于积淀,不在于近期的考核”。朱自清也谈到:“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因此,在编制经典诵读课程的教材时,要避免功利性思想的驱使,将教材的编制理念落实在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积累层面上。

2.确定教材的编制内容

教材内容作为教材编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教材的主体。因此,教材内容在选择和编排上的合理性以及教学方法的适切性,对整套教材具有重要作用。

(1)教材内容编排呈阶段性

传统文化中的文言作品,由于时代的间隔及语言习惯的流变,对现代人而言,具有生涩感。因而在教材的编排上,不能直接由文言入手,而是要选择一个语言的过渡阶段,让儿童在这个过渡期走进文言、走近传统文化。《中华经典素读本》的编排以“儿歌、童谣——蒙学——哲史”的阶段性内容来编排,以“儿歌、童谣”搭建语言平台,过渡到浅易文言文读物——蒙学读本,在儿童已经具备识字量和阅读能力的基础上,再提升到带有思辨思想的哲史作品。所以,在经典诵读课程的内容编排上应该呈阶段性。

(2)教材内容选择呈完整性

《中华经典素读本》所选取的内容大部分是完整的“原典”,较少部分内容由于受到课时量和教学难度等的限制只节选部分内容。一部完整的作品呈现出作者的整体思想,而被“节选”的作品意识形态是残缺的、不完整的。我国流传下来的经典作品,每部作品建构了作者完整的思想体系,各家作品反映出了他们的思想特点。因此,教材内容在选择上尽量保留作品的完整性,不以编者的个人偏好而“断章取义”,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某家之言”。

(3)教学方法引导呈适切性

《中华经典素读本》在编制中,有配套的吟诵音频。陈琴老师用吟诵的教学方法来教学生们读经典作品。吟诵是介于读和唱之间的一种传统的读书方法,我国古代都是用吟诵的方式来读书的,因而吟诵的读书方式适合读我国传统的文言作品。陈琴老师采用吟诵教学法符合文言作品的读书方式,同时也培养了儿童的节奏感。

吟诵通过节奏的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带学生领略作品的情感基调。然而,“吟诵”这种教学方法要注意适切性,不是拿到文本就开始吟诵,而是在学生能读通顺,读熟作品的基础上再吟诵。此外,不是每堂课都要用吟诵教学法,需要理解“吟诵只是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积累语言文字材料。

3.取舍教材的编制系统

《中华经典素读本》只有范文系统和助读系统,以范文系统为主,以助读系统为辅。用范文系统组织教材内容,用助读体统帮助学生诵读文本。该套教材有意撇除了练习系统和导读系统。去除了教师对文本“望文生义”的解释,不需要学生完成练习,而只是纯粹地“读”,积累语言文字材料。因此,经典诵读课程在教材的编制上,根据需要而选择相应的编制系统,去除繁杂的面面俱到。

4.安排教材的编制结构

《中华经典素读本》的编制是以精选的范文为主体,按时间顺序选择由先秦到清代的优秀作品为范文,合编成的一套教材。在作品上,有先秦诸子、儒、释、道等各家思想的代表作,集文学、史学、哲学、宗教学、礼俗学、伦理学等为一体。避免了分编型教材侧重某一方面的特点,作为一个综合的内容呈现。其将经典诵读课程作为一种知识综合的完整性课程。

综上所述,陈琴老师编制的《中华经典素读本》作为经典诵读课程的教材,为有意愿开展经典诵读课程的学校提供了教学内容,为开展经典诵读课程的教材编制提供了借鉴意义。整套教材,从编制理念、编制内容、编制系统到编制结构,无不体现出陈琴老师编制这套教材用心之所在。该书的编制,为致力于讲授经典诵读作品的一线教师提供了一套现成的使用教材。同时,《中华经典素读本》作为现行语文教材的补充读物,丰富了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文字材料,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本文为2013年度赣南师范学院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项目编号:YCX13A007)

注释:

[1]陈琴.中华经典素读教程[M].北京:中华书局,2014:6.

经典文学作品篇6

关键词:诵读;课堂教学;误区;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10C-0043-02

一、中职经典诵读教学的误区

(一)误把诵读当作朗读

朱自清先生认为:“诵读是独自一个人默读或朗诵,或者向一些朋友朗诵。”而在当前中职经典诵读教学中,关于对经典诵读含义的解读,许多教师只是把诵读简单地理解为朗读,没有认识到诵读的形式与方式是多样的,既可以出声地朗读、朗诵、背诵、也可以不出声地默读,甚至可以是唱读──吟诵,误把诵读当作朗读。

(二)误把诵读时不求甚解当成死记硬背

不求甚解是指读书时只领会全文大意,不在字句上过分追究,作为学习经典的一种方法是值得提倡的。但是在教学中,一些教师把“不求甚解”错误地理解成了经典不需教师的指导,只需让学生反复读、反复背即可,认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误把不求甚解当成了死记硬背。但帮助中职生大致梳理经典内容,在对经典作品背景、相关知识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诵读经典,会加强学生对经典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如果像儿童读经那样,让中职生在对经典作品完全不解的基础上一遍遍地死读、死背是没有意义的。

(三)误把经典诵读课上成文言文翻译课

在经典诵读中,许多教师常常把经典诵读教学等同于语文课程中的文言文教学,诵读的教学目的还是为常规的语文课堂教学服务,着重对学生进行经典中字词的讲解、句意的分析,一些教师对经典进行逐字逐句翻译。在经典诵读教学中,许多教师不了解诵读教学的有效教学手段,缺少指导学生沉潜经典、反复诵读的意识,只是专注于经典作品的翻译,误把经典诵读课上成文言文翻译课。

二、中职经典诵读教学实施建议

(一)转变诵读观念,提升教师认识

中职学校长期以来,重视招生和技能教育,关注的是学生的就业能力,教师的知识储备大多局限在与就业有关的教学内容上,不再主动关注其他的教学资源,很多语文教师知识面狭窄,尤其在经典诵读教学方面,教学观念落后,教学能力偏弱。对于这种情况,学校需要采用各种方法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可以邀请专家学者进行相应专题讲座渗透诵读教育观;可以邀请有经验的教师举行座谈会,介绍进行经典诵读教学的经验与感想体会;还可以指派教师到经典诵读教学开展得比较成熟的学校考察与学习。总之,通过各种方式深化教师的经典诵读意识,转变诵读教学观念。

(二)丰富教学形式,提高诵读效果

经典诵读教学绝非是领着学生反复机械地读经典,也不是给学生翻译经典,经典诵读教学的教学形式是多样的。朗读、朗诵、背诵等读书方法,不仅可以作为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可以作为经典诵读的重要教学方法,完全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诵读形式的设计,各种诵读方法恰到好处运用,帮学生学习经典。可以把范读、自读、齐读、引读、跟读、领读等诵读形式结合起来,进行经典诵读教学,但是要注意的是不能“只是单一地让学生读起来而没有朗读指导”,要通过指导学生诵读的语气、语调、节奏、感情,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经典作品的涵义与作者的情感。

在经典诵读教学中,还可以通过涵咏法进行。可以指导学生在诵读经典作品后,将直观感受,对作品的鉴赏,情感的共鸣,以及质疑与批评,用简短的语言批注;还可以由教师提出几个可以引起学生思考与争鸣的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与交流,每组派代表汇报学习成果,由师生点评总结。

总之,经典诵读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与经典作品的特点,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提高经典诵读的教学效果。

(三)增加教学手段,辅助诵读教学

在经典诵读教学中,除了运用多媒体、投影仪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经典诵读,也可以适时选用其他手段辅助经典诵读教学。比如,在经典中,有一些作品特别适合表演,可以让学生把其编成短剧、小品、歌曲,并与乐器演奏,舞蹈表演,独唱与合唱等艺术形式相结合,表现经典的背景、作者的故事、经典作品的主要内容。另外,可以让学生每天在经典抄录本上抄写诵读的经典作品,要求边抄边读或抄后诵读,加深学生对经典的理解与记忆。当然,在经典诵读教学中,还可以让学生制作经典学习手抄报、制作诗配画、书写经典书法作品,充分展示学生学习经典的成果,促使学生深层次学习经典与运用经典。

(四)开展诵读活动,拓展诵读途径

根据中职生的特点,教师可以巧妙地把学生学习经典与各种各样活动结合起来,拓展诵读途径。例如,通过制作经典诵读读书卡、开展经典读书会,举办经典背诵擂台赛、发放经典诵读积分卡、颁发经典诵读考级证等活动,经教师适当、合理地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经典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南怀瑾.南怀瑾谈儿童经典教育[M].济南:明天出版社,2012.

经典文学作品篇7

关键词:高职教育;经典阅读;人文素养培养

经典文学作品是我国悠久文化历史长河中璀璨夺目的遗产,有着经久不衰的文学魅力,也是世界文化的珍宝。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学习和生活节奏逐渐加快,学生读书的节奏也在变快,现在的学生更加倾向于碎片化阅读和网络阅读,快餐文化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类型,如在网络上阅读小说、浏览杂志等,这种现象在高职院校尤其明显,调查显示,高职院校一个班级中仅有约5%的学生阅读过经典文学作品,这是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养过程中存在的巨大阻碍。

一、经典阅读对高职学生的重要作用

1、阅读经典文学作品能够提高知识储备

只有经过了时间检验的作品,才能称得上是经典的文学作品,经典文学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知识和人文感情。我国的文学经典形式和内容多种多样,有的是探讨经济社会和人类历史发展,有的是探究宗教哲学和社会人生,还有的是探讨人的生存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经典文学作品包罗万象。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毕业后就要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适量的阅读经典文学作品,能够帮助他们获取知识,扩展视野,为适应社会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2、阅读经典文学作品能够提高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对于能否在社会上生存,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高职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和生活中获取人文知识,不断形成健全的知识结构,并通过实践来践行人文知识素养和内涵,但是由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仁慈啊,大部分学生都将时间用于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很少有学生关注经典阅读,关注我国的文学经典和优秀的传统文化。高职教育也属于高等教育,如果不对学生开展人文素养教育,那么培养出来的人才只能称之为有一技之长的“工人”,而不是具备专业技能和优良人文素养的高水平人才。经典文学作品从亲情有爱、人生感悟等多个方面,体现出我国优秀的传统思想文化,富有思想性和形象性的作品能够感染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的熏陶。

3、阅读经典文学作品能够减弱快餐文化的影响

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也带来了很多问题,现在不论是网络上还是市面上所谓的“畅销书”,能够成为经典的几乎没有,大部分网络作品都属于快餐文化,如网络言情小说、武侠小说等,高职院校的学生非常热衷在课下使用电脑、手机阅读这种作品,而女生则喜欢阅读情感类、休闲类的杂志,高职学生的文化出现浅表化和娱乐化的问题,在快餐文化的影响下,高职学生的身心发展很容易偏离正常的轨道,因此鼓励学生适量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才能减弱快餐文化、碎片化阅读的影响,帮助学生构建健全的人格。

二、高职学生经典阅读的现状和问题

1、针对高职学生经典阅读的调查

以山东某商务职业院校为例,对院校某系大一大二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年级、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数量、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频率、阅读时间以及阅读类型等共20个问题,为了提高调查效率,本次问卷调查采用了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并且与其他若干专业的学生进行了面对面沟通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6%的学生在课外时间阅读,而其中阅读娱乐杂志、时尚杂志的学生占了绝大多数,大部分学生都选择逛街、上网和做兼职,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高职学生的阅读趋向功利化,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不利影响。高职教育只有三年时间,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知识和实践技能,大部分学生都不愿去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日常阅读也仅仅局限于浏览微博、网页,获取他们需要的信息或者仅仅起到娱乐作用,还有很多学生选择参加社团活动来提升自己,为了在进入社会后能找到更好的归宿。实际上,这种思想对于学生的后续发展并不利,学生热衷于兼职,但是往往是作为廉价劳动力去兼职的,很难在实践中提升自己,很多学生甚至将全部时间都用于兼职,不在阅读和学习上花费时间,甚至放弃了教学规定的实践教学,这种行为是非常不足取的。

2、高职学生经典阅读存在的问题

针对山东某商务职业院校的调查显示,高职学生在经典阅读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学生认识不到经典阅读的重要性,调查中有2%的学生认为经典阅读会妨碍学习,有8%的学生认为经典阅读是浪费时间,显现出高职学生在思想方面的欠缺,导致在阅读方面出现了偏差;(2)由于对经典阅读认识不足,很多学生认为阅读古代文学名著甚至四大名著就是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对于我国当代和国外经典文学作品,学生不甚了解,大部分学生每年只能阅读2本到4本经典文学作品,数量差强人意;(3)没有经典阅读的习惯和方法,调查显示,55%的高职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时间不固定,随意性很强,一些学生阅读完全没有计划,阅读时只是随便翻一下,这种阅读方式很难取得良好的阅读效果;(4)缺乏教师指导,很多学生认为经典文学作品内容深奥、晦涩难懂,而教师不重视经典阅读,不知道主动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学生的经典阅读存在很大困难。

三、基于经典阅读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方法

1、紧扣教材,由点到面

高职语文教学安排的课时非常少,但是教材中经典文学作品占了很大比例,尤其是古典诗文小说等在一半以上,在仅有的几十个小时的教学时间中,教师必须采取恰当的方式,才能充分发挥经典阅读的重要作用,以点带面来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主动性,鼓励学生在课外时间阅读原著。以点带面中的“点”,指的就是教材中的经典文学作品,这是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基础,教师应该按照大纲要求教学,引导学生阅读原著。例如学习完曹禺的《雷雨》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他的另一剧本《日出》,经课内教学延伸到课外阅读,长此以往,学生能够形成经典阅读的良好习惯,由被动阅读变为主动阅读。

2、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诗歌是经典文学作品中最通俗易懂也是最能引发学生阅读兴趣的作品,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欣赏和阅读诗歌,阅读杜甫的诗歌,要感受其中的爱国主义精神,阅读李白的诗歌,要感受其中的潇洒适意,阅读辛弃疾的诗歌,要感受其中的滚烫情怀,通过诗歌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并进一步延伸到优秀的散文和小说等。

3、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的结合

课堂教学固然重要,课外阅读同样不可或缺,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阅读大量作品显然不可能,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精讲教材内容,经其他部分留作伏笔,让学生在课外自主阅读、自主探索。例如在学习《宝玉挨打》这一课时,教师先向学生介绍故事梗概和大致框架,并一同欣赏几个课文片段,如宝玉挨打的原因、宝玉挨打的过程等,并让学生感受众女子在宝玉挨打后表现出的不同情感和性格展现,特别是林黛玉意味深长的“你可都改了吧”,这句话包含着哀怨、沉痛和无可奈何,讲解完课文,学生们都还意犹未尽,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阅读《红楼梦》原著,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的有效结合,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能够主动阅读,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4、因人而异,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他们的生活环境、所受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都存在较大差别,在阅读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有的学生喜欢小说和诗歌,有的学生喜欢戏剧和散文等,而小说、诗歌也有不同的体裁,学生对此的爱好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方面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而是“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作为重点和基础,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现在,很多高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阅读,自主制定阅读计划,业余时间还组织了朗读竞赛、阅读竞赛等,有的教师还在班上举行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朗诵的方式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部经典文学作品,如老舍的《骆驼祥子》、高尔基的《我的大学》、巴金的《家》、《春》、《秋》三部曲等,这些作品有的侧重讲故事,有的侧重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等,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学生们对经典阅读的兴趣更高了,欣赏水平也有了一定提升,学生们感受到了经典阅读的作用和乐趣。综上,在高职院校教学中,教师应恰当地引导学生开展经典阅读,调动学生兴趣,不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龚沙.以经典阅读为途径校园文化活动多元融合推进高职人文教育[J].剑南文学,2013,(10).

[2]马海波.经典阅读:营造高职和谐校园精神文化的基点[J].职业教育研究,2012,(06).

[3]姜茜.对构建高职学生经典阅读策略的思考[J].新课程,2012,(05).

经典文学作品篇8

【关键词】小学生 诵读 经典 涵养

经典诵读,有利于培养孩子高尚的道德情操。 据科学研究发现,世界上但凡成功之人,80%-90%的人靠的是情商,(即高尚的人格,优秀的道德品质)只有10%-20%的人靠的是智商。因此,要想使孩子成为有用之才,首先就得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而诵读经典则是培养其高尚道德品质的一条最好的捷径。经典书籍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学生阅读经典更容易培养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让童年浸润在沁人心脾的书香里,从而接受博大精深的文化滋养。对孩子而言,或许经典书籍就是我们能给予他们的最好的童年礼物。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非常重视学生阅读经典,现将自己的一些想法归纳如下,以飨读者。

一、正确认识阅读经典的重要意义

目前的中小学生,常常认为古文晦涩难懂、枯燥无趣,从文言文课堂上的表现就可以看出来。然而古代的很多经典著作确实是我们每个人一生中的必读书目,那些作品中不仅有生动的内容、鲜活的人物、真挚的情感,还有我们祖先的人生智慧。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去阅读经典,经典包括《三字经》《论语》《孟子》《弟子规》《诗经》等古代经典书目。教师通过带领学生阅读这些经典,让学生感受到这些经典的魅力,激发学生对古代经典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地去品味阅读这些先人留给我们的珍宝。而不是让这些经典永远的束之高阁,而应该让它们走进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阅读去汲取先民的智慧。

二、以古诗文为突破口,让阅读经典常态化

经典诗文是人类知识的结晶,是蕴藏着人类几千年来灿烂的文明与智慧的宝藏。小学生处在人生记忆力发展的黄金阶段,抓住时机背诵一些永恒的经典名篇,将能有效培养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为了让学生爱上古诗文,从而爱上经典书籍,我在班上采取了下列措施:

1.每日的语文课都有一个固定环节——“古诗文助我成长”。每节课的前5分钟,都用来安排学生诵读古诗文。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积累知识,且书声琅琅、精神饱满,形成课堂上应有的文学气氛。

2.利用经典诗文同相关课文在内容上的联系,适时引入课堂教学,作为课文的补充,以利于加深理解课文内容,也有利于学生理解古诗文。

3.在作文教学中,根据需求适当引入古诗文,让学生感受文字的节奏性、音乐性和韵律美,那灵巧的修辞、畅达的构句、铿锵的声韵、周密的谋篇,对学生的写作一定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长期接受古诗文的熏陶,口诵心维,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潜移默化其气质,让学生以爱读书而自豪,知道经典是最美的、最实用的,从而爱上阅读经典。自然,《三国演义》《世界上下五千年》《鲁滨逊漂流记》等经典书籍会成为学生爱不释手的读物。

三、加强阅读指导,让阅读经典制度化

既然是经典,它就有固有的阅读难度,由于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不同体验,不可强求一律。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以具有适当难度的经典读物满足学生的成就感;用形象生动的指导手段调动学生的参与感;以具有创造性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积极态度。语言优美的作品,可以朗诵一段;故事性强的作品,可以设置悬念;知识丰富的作品,可以择要介绍……从而调动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教师也可以结合讲读课文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如学了《三顾茅庐》,可以告诉学生故事在《三国演义》第几回,再推荐《三国演义》;学了《早》,可以推荐鲁迅先生的著作…… 在指导过程中,要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读书方法,像如何浏览、如何略读、如何精读等,教会学生做精彩摘录、写读书笔记等,并且要求学生勤于运用,引导学生到经典的海洋中去寻宝。这样,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学到了阅读经典的方法,在课外自由阅读时才能得心应手,才能真正走进经典。对阅读经典还要经常检查、督促、交流、评价,形成制度,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教师可以组织朗诵会、故事会、办读书小报等活动,检查学生课外活动情况;还可以把阅读经典与学校的各种活动相结合,如读书读报活动赛、演讲比赛等;学校要定期评选“校十佳博览之星”,让学生的阅读经典有目标、有动力。

总之,经典是人类知识宝库中的精华与积淀,具有深刻的内涵与鲜活的生命力。阅读经典,将经典生活化、人性化,把经典当作“经典”品味,悉心体味经典的精神内涵,品尝人生百味,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最终实现经典教学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余党绪.“阅读经典 涵养人文”[J] 语文学习.2005(6).

[2]聂伟.“发掘经典的‘今点’意义——关于开设名著选修课的一点思考” [J].语文学习.2005(6).

上一篇:中国古典文学范文 下一篇:地球上的水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