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对联范文

时间:2023-03-05 21:48:47

经典对联

经典对联范文第1篇

瑞雪兆丰年

春草满庭吐秀

百花遍地飘香

东风吹****山绿

春雨洒来万象新

削平山岭铺大道

跨越江河架宏桥

山青水秀风光好

人寿年丰喜事多

笛弄梅花曲

莺啼杨柳风

春到碧桃树上

莺歌绿柳楼前

洞庭自有千重浪

世上今逢万里潮

满怀生意春风蔼

一点公心秋月明

瑞雪映兆丰稔岁

神驹腾跃吉祥年

莺迁金谷晓

花发锦城春

春暖风和日丽

第丰物阜民欢

枝头梅绽新春丽

海角龙腾伟业兴

大地时时腾紫瑞

春风处处醉芳菲

千山齐唱迎春曲

万水同吟幸福歌

桃红映人面

水绿织克光

爆竹一声除旧

桃符万户更新

雪爱梅花人爱雪

春回大地我回春

一言九鼎山河动

万户千村日月新

玉龙吐宝庆吉日

金凤含珠贺新年

雪映丰收果

梅传喜庆年

乐滋滋为四化

笑盈盈迎顾客

春满神州苏万物

文昌艺苑谱千篇

室内声屏观世界

楼前竹柏写人生

禹地花明春柳绿

尧天日丽晓霞丹

处处春光好

家家气象新

缩千里为咫尺

联两地为一家

元日有杯皆进酒

春来无处不飞花

海岛春融花竞放

南天日暖鸟争鸣

正是江南逢化雨

只缘冀北送春风

和风吹绿柳

时雨润春苗

喜报英雄门第

春到光荣人家

希望工程播希望

文明国度创文明

美酒欢心杯起舞

春风得意笔生花

爆竹声声春讯早

桃符处处岁时新

人勤三春昌

地肥五谷丰

提高医疗质量

增进人民健康

四面青山看画展

三溪碧水听诗吟

春潮涌起千江雪

海域探来万斛珠

院庭不大聚财富

柴门虽低出人才

大地春光好

农村气象新

春风春雨春色

新年新岁新景

春临玉宇繁花艳

福到门庭喜气盈

几行柳绿山川秀

一树梅红天地春

百货风行财政裕

顾客云集市声欢

黄莺鸣翠柳

紫燕剪春风

红梅铮骨傲雪

桃李笑颜迎春

新春喜饮丰收酒

佳节乐吟改革诗

生意兴隆通四海

财源茂盛达三江

三春草木如人意

万里河流似利源

爆竹传笑语

腊梅吐幽香

春满勤劳门第

喜融幸福人家

窗前细雨传春讯

枝上黄鹂送好音

学海无涯勤可渡

书山万仞志能攀

术业宜从勤学始

韶华不为少年留

锦秀山河美

光辉大地春冬去山明水秀

春来鸟语花香春风吹绿千枝柳

时雨催红万树花楼外春阴鸠唤雨

庭前日暖蝶翻风雨洗杏花红欲滴

日烘杨柳绿初浮

春光遍草木

佳气满山川笑盈盈辞旧岁

喜滋滋迎新春江山永因人民福

泽国长安大地春

福泽百姓方为好

绿遍九州始是春处处桃花频送暖

年年春色去还来

艳阳照大地

春色满人间春自寒梅唤起

香由乳燕衔来人寿年丰家家乐

国泰民安处处春千里春风劳驿使

三秋芳讯寄邮人彩龙起舞迎春到

金凤腾飞报喜来

寒尽桃花嫩

春归柳叶新日暖风凋雨顺

家和人寿年丰高天冬去苏万物

经典对联范文第2篇

中国古代文学源远流长,战国时的楚辞、两汉时的赋、两晋南北朝时的骈文、唐时的诗、两宋时的词、元时的曲、明清时的小说等流传都非常深远,而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唐诗和宋词,中国历代着名的大诗人、大词人比比皆是。用诗词来对课文进行导入,可以钩起学生儿时的回忆,拉近中国古代历史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能够轻松的介入学习。而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达到这样的效果,就必须要从几千首唐诗宋词中认真挑选,既能符合教学实际,又能达到良好教学效果。当然,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在把握学生和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历史情景去独立创作诗词,这样达到的效果会更加意想不到,因为教师在与学生相处交往的过程中,学生关心的往往是教师自身的因素,而教师所肩负的传授知识的角色相比教师自身因素所受到的关注要小一些。作为一名教师,如果将两方面有效结合,肯定会使你在学生中间有大批的“粉丝”。

案例一: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一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我们在导入时可以先引用唐代诗人李白的古风(其三)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骋望琅邪台。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

额鼻象五岳,杨波喷云雷。鯮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莱。

徐市载秦女,楼船几时回?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接着我们引用的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

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

祖龙魂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穅。

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

孰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在学生读完以上两首诗后,给出问题:“秦始皇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帝王?”由此导入新课。

案例二: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六单元第22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笔者特意自创了一首诗作为本节课的导入──

共和国之恋

李荣伟

鸦片战争国祸起, 虎门硝烟抗争开。

太平天国壮志悯,义和拳团神威显。

戊戌百日六君子,辛亥短暂孙逸仙。

半殖半封悲中国,牛鬼蛇神祸华夏。

十月革命劲春风,七月建党耀神州。

二十八年终奋斗,百十余载尽雪耻。

终朝一日换旧颜,万民欢腾谱新篇。

中华民族大家庭,社会主义万年存。

诗词导入法相比其它导入方法有其独特的优越性,但是我们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没有在教材基础上深挖诗词本身的内涵并设置必要的问题,那么教学效果是会大打折扣的。

二、歌曲、戏曲导入法

我们在进行课堂导入时可以用歌曲、戏曲导入法的形式。古今中外历史上歌曲、戏曲所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诸如歌曲中的民歌、童谣、影视歌曲或是流行歌曲,再诸如戏曲中的京剧、晋剧、黄梅戏等,这其中不乏被人们所广泛传唱的经久不衰的经典名曲。在影视行业迅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歌曲、戏曲通过电影、电视等传媒手段迅速传播并广为流行。青少年正处于身体、知识迅速成长时期,在这一时期易于受到身边诸多外在事物的影响,特别是歌曲的影响,早先广泛存在的“追星族”就最能说明问题。我们在进行历史课堂教学时,结合教学背景并在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有选择的选用古今中外健康向上的经典名曲以期产生学生学习历史的共鸣,这是我们所必须要做到的。当然,歌曲、戏曲导入法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单纯用歌的形式如教师清唱或是学生合唱,可以单纯用曲的形式如播放经典名曲或是现场弹奏名曲,亦可以用歌曲相结合的形式如播放经典歌曲、戏曲等等。

案例一: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我们在导入时可以参用着名电影《泰坦尼克号》主题曲《我心永恒》来进行,在播放乐曲的过程中,让学生尽可能体会到电影《泰坦尼克号》中主人公浪漫、真挚的爱情氛围和泰坦尼克号最后的悲剧情节,然后我们可以提出问题:“这艘堪称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豪华邮轮在当时为什么能够被建造出来?当时有没有办法让濒临绝境的泰坦尼克号免于撞上冰山?”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共同走进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去寻找答案。

案例二: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我们可以利用《三字经》歌曲版来作为这节课的导入,《三字经》朗朗上口,易于学生接受,再加上以歌曲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样就会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播放完歌曲之后,我们可以给出学生问题:“《三字经》这首歌曲非常好听,但是《三字经》并不是现在才有的,有哪位同学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三字经》的来历?”学生回答(当然答案不要求唯一)。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回答继续说明:《三字经》是儒家的经典着作,我国儒家思想是如何形成的?当时除了儒家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思想学说?他们的关系怎样?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共同走进《“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去探寻答案。

案例三: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我们在课堂导入时可以引入黄梅戏《天仙配》中的名曲《夫妻双双把家还》,这首歌曲大家都是耳熟能详的,为了增加课堂的气氛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意在课堂上清唱了这首歌曲,然后讲述:“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这是多么令现代人向往的“男耕女织”的田园般的生活啊,那么在古代这样“男耕女织”的生活是怎么形成的?这样的生活会不会受到其他的干扰和影响?让我们把目光聚焦于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来探询究竟。

总之,歌曲、戏曲导入法因其形式灵活、便于操作而被广泛应用,是故教无定法、学无常规,只要是有助于学生能够独立构建历史学习场景、独立发现、探究、解决问题,我们可都不妨一试。

三、影视导入法

影视导入法即在我们的历史课堂上可以通过众多的影视作品来作为课堂教学导入的内容和手段。具体来说,可供我们选择的有:利用经典影视歌曲导入、利用影视作品经典镜头导入、通过在影视作品中寻找明显历史性错误来导入等等。利用影视歌曲导入在前述歌曲、戏曲导入法中已有叙述,这里就不再赘述。利用影视作品经典镜头导入,这就要求我们寻找影视作品中既能突出历史主题,又能激发学生认知和调动学生兴趣的经典片段并设置必要的问题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升华。而在影视作品中通过寻找明显错误的方法一般情况下不容易做到,这既需要平时注重对学生文史知识的灌输和探究精神的培养,也需要教师对所选影视作品的细心推敲、精心设疑、小心求证。当然,影视作品在很大程度上都在虚构历史,所以我们集中几个有明显错误的片段引导学生发现来作为课堂的导入,只要用心是能做到的。

案例一: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4课《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我们可以如下导入:给出镜头──(给出学生问题:注意观察皇帝与大臣的关系怎样发展)

镜头一:电视剧《汉武大帝》──在朝堂上,皇帝与大臣议事(君臣皆坐)

镜 头二:电视剧《水浒》──在朝堂上,皇帝与大臣议事(君坐臣站)

镜头三:电视剧《锦衣卫》──在朝堂上,皇帝与大臣议事(君坐臣跪)

学生给出结论:君臣皆坐──君坐臣站──君坐臣跪。接下来我们可以提出: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只有皇帝始终保持着坐的姿态,那么为什么大臣由坐到站再到跪呢?好,今天就让我们大家来共同关注第4课《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以探寻答案。

案例二: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我们可以给出以下影视剧镜头并提出问题:大家来看这些片段,你认为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

镜头一:电视剧《射雕英雄传》──郭靖请黄蓉吃饭花了19两多的银子(假)

镜头二:电视剧《楚留香》──楚留香扮作一个大老板在济南赌钱,一次就输了三十万两银子并且当场给钱(假)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给出结论并说明当时货币的实际购买能力,然后给出问题:既然前面两个镜头都不可能,那么中国古代的商业活动到底如何开展?就让我们共同走进古代商业的发展去寻找答案。

四、对联导入法

关于对联大家并不陌生,我国的习俗中在春节会贴春联,新人结婚会贴喜联,有人亡故会有挽联等等,可以说对联和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对联包涵的意境是非常丰富的,而且语言也是脍炙人口,通俗易懂,所以千百年来一直盛行不衰,是我国的又一大文化遗产。对联因为和律诗有很强的渊源,对联在后者的基础上发展形成,所以对联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只有上联和下联,除语言精炼外,句式也较灵活,可长可短,伸缩自如。这些特点充分满足了寻常百姓的需要,也为我们利用对联在历史课堂上进行有效的课程导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我们在历史课程导入时,如何选择对联,怎么通过对对联的设问来激发学生的潜在兴趣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能力水平都得到有效提高,这是我们必须重点关注的。

案例一: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秦朝中央制度的形成》,我们可以这样进行导入: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幅对联,猜猜里面说的是哪位历史上的着名人物。“砌墓修城,残士毁文,多行暴政千夫指;并国设县,铸钱定制,一统神州万代功。”学生很自然会想到并回答是秦始皇。接下来我们具体分析秦始皇这个千古一帝是否真如对联所说,让我们走进秦朝探寻其中的究竟──秦朝中央制度的形成。

案例二: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导入:同学们,我国旧社会农民的生活是非常悲惨的,老师这里有一幅古代农民写的对联“借新账,还旧账,借账还账,账还账;拆东墙,补西墙,拆墙补墙,墙补墙。”横批只写了一个“老”字(没有里面一“点”)。这时有学生会问:“‘老’字为什么没有一点?” ──‘老子’有一点早还给你了。我国古代农民的日常生活究竟如何,让我们共同走进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经典对联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职 国学教育 高雅情趣 文化素养

中职生多数是由于没有考上理想的中学才来职校学习专业技能的。他们的语文基础不扎实,文化素养较低,综合素质也不高。在中职校园里,这样的现象我们经常见到:学生因考试不及格在网群里辱骂老师;因老师批评了几句就想不开,寻短见;因为同学之间的一些小矛盾就恶言相向,甚至拳脚相对;平日里沉迷网吧,迷恋网络小说而不能自拔等等。这些都是学生情趣不高雅、学习态度不端正、胸无大志、抗挫折能力低的具体体现。从中也可以看出,这些青少年缺乏正确的是非观念和良好的人文素养。

常言道:态度决定一切。而一个人的态度是受思想指导的,要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胸怀大志,就必须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熏陶。因而重视学生人文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文明礼貌意识和人文素养迫在眉睫。培养学生的高雅情趣,就是正确引导和陶冶学生情操最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

那么,如何通过语文课堂,既传播传统的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又培养学生的高雅情趣呢?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一、对对联

对联是我国悠久而丰富的文化遗产中独具风格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是我国文化艺术芳园中极为别致的一朵奇葩。

在学习对偶这种修辞手法时,笔者特地设计了对对联的学习活动。题目是“北京雾锁车迷路”,让学生对出下联。有人对“广州雨大人难行”“武汉雾大人看海”……唉!看来他们对对联的格式不是很了解。于是,笔者出示对联的六大要素,也叫“六相”,即“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内容相关”。

同学们明确了对联的“六相”之后,终于有了“上海雾大孩走失”“日本核泄人惊慌”“交警旗挥人畅行”这样的妙对!下课铃响了,他们还陶醉在对对联的乐趣当中,课后还主动对了好多对联让笔者修改。他们为自己在对对联方面的“小有成就”而得意和兴奋,学习氛围空前

高涨。

为了让他们把这种对对联的热情持续下去,在学习其他课文时,笔者尽量用对联来引入和概括。用“天下誓,誓誓不及孝妇三桩灵誓;世上冤,冤冤难比窦娥千古奇冤”来引入戏剧《窦娥冤》的学习。用“一夜风流项链变锁链,十年劳苦变老妇”来概括《项链》的主题……让学生保持对对联的积极性,随口即对,随意而为。

把对对联活动引入到课堂中,指导学生开动脑筋,转变思维,有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教师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国学的热情,使学生自觉地发掘学习素材,实现知识的内化、情感的升华、思维的发散、能力的提高,以及高雅情趣的形成。从而让学生了解社会、懂得人情,把德育教育隐藏在无形中。此所谓“润物无声,踏雪无痕”也。

二、猜字谜

猜字谜在我国不仅是日常生活中一项极为常见、参与度高、娱乐身心、启迪智慧的智力游戏,它还是“语文课程资源”之一,是传统文化的精粹。“谜语”能形象、生动、有趣地描述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人和事,朗朗上口,充分调动和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提高了学生学习国学的积极性。

在学习朱自清的《春》之前,笔者先让大家猜谜语:出淤泥而不染(打一现代作家名),谜底是朱自清。学习古诗时,也同样让学生先猜谜语:禁止放牧(打一古代诗人);跑旱船(打一古代诗人);露出胸前白雪肤(打一古代诗人);谜底分别是杜牧、陆游、李白。而《茶馆》的作家是老舍,笔者让同学们为老舍这个名字出谜面,有“故居”“习惯性放弃”“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学生在猜谜和编谜中体受到学习的乐趣。

逢年过节时,社会上的猜灯谜活动,学生都表现出很大的兴趣,虽然只猜中几个,可已经把他们给乐坏了。课堂上的引导竟能让学生把这份兴致延伸到课外,并在生活中学以致用,其潜移默化之功可想而知!

三、学古文

怎样才能让这些整天沉迷游戏和网络的年轻人接触国学、接受国学、研究国学呢?首先教师可在早读时让他们诵读《三字经》《弟子规》等文化精粹。学生熟读于口,濡染于心,那些博大精深、睿智宏伟的国学经典,就会潜移默化地被他们接受。除此以外,平时我们在学习文章时可以有意识地把国学经典渗透进去,让学生感受古代先贤的人文精神。

学习史铁生的《园中不单有过我的车辙》时,史铁生有“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感叹,笔者借此机会引导学生去学习国学《二十四孝》。其中有一个“负米养亲”的故事。故事说,子路早年家境贫困,常年只能吃到野菜、白薯之类的食物。子路为了让父母能够吃到大米,就到百里之外将米背回来。后来,子路飞黄腾达了,做了大官,拥有许多车子、粮食和酒肉。子路一次在宴席上遗憾地说,父母亲走了,我想再为自己的亲人去百里外背米已经是不可能了。父母亲的寿命是很短暂的,就像是霜露对草木的作用一样,仅是一时的;贤良的人想要为父母尽孝,而父母却可能会等不到他尽孝的这一天了。

通过学习“负米养亲”的故事,学生可以从中感受孝、体会孝、弘扬孝。从而不再叛逆,不再任性,不再与父母师长怄气,能守孝悌,营造和谐的家庭气氛、学习环境,培养乐学精神。

学习《成语》时,让学生讲讲成语的典故,如铁杵磨成针、闻鸡起舞等古人励志的成语故事。让学生在国学精粹中感受到古人的励志精神,激发学生奋发图强,创造奇迹。

四、写诗词

中国是诗的国度,具有悠久的诗歌传统和璀璨的诗歌文化,诗人词家,灿若群星;名篇佳作,传之久远。时光飞逝,今非昔比,读诗、写诗成了极少数人偶尔为之的事,特别是青少年读诗的时间与频率更是远远少于小说。诗歌是我们民族文化中的精粹不能后继无人。所以我们要提倡中技生读诗、写诗,培养其高雅情趣。

中职生语文水平普遍偏低,如果一来就命题作诗,恐怕未成诗句先“投降”。因此,可以先让他们仿写,如学完《早春的微笑》后,让学生仿写校园春早或青春的微笑、微笑的青春等等。接着引导学生即景赋诗,如个别学生喜欢看窗外的雨,教师可及时引导学生观察雨景,然后把观察到的景物和产生的感想写下来,即成一首好诗。经过一番训练,这些平日以钳工、车工操作为伴的“武夫们”,也能出口成章,当起“酸秀才”来了,真是令人感叹啊!

我国自古就是文明礼仪之邦,国学经典是古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千百年传唱不衰。诵读它,可以修身养性,增强智慧,开启成功之门;诵读它,可以怡情悦性,培养高雅情趣;诵读它,可以让人认识美、领略美、欣赏美,享受快乐人生。所谓近朱者赤,在国学精神的熏陶下,学生的品行和修养会被潜移默化地影响、提升,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文学底蕴也会得以丰富。让民族精神和国学精粹激发他们昂扬的斗志,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责无旁贷!

经典对联范文第4篇

原文是这样描写的:

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地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

只这一段文字,我们可以由此窥视鲁四老爷的内心世界。

一、一个“寿”字显出品位的庸俗

读书人是十分重视书房的,因为书房是文人灵魂栖居的地方。书房里挂的文字、书画往往是主人心志的体现。如林则徐书房里的对联:“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再如坡早年书斋中悬一联:“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咀嚼这副对联,可明晓他日后之所以能成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的原因,其真谛即源于此。现代著名作家林语堂书架上洋装书和线装书并存,显眼处挂着梁启超亲笔书赠的一副对联:“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将这位留美博士的志向表露得一清二楚。由此可见,真正的读书人的书房不会显得功利、世俗。

文中说鲁四老爷“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按理说称得上“读书人”,那么读书人的书房应该高雅脱俗一些。而这里的“寿”字,分明是主人追求长生久安思想的体现,一般是挂在正堂或卧室的,而他却直挂到书房里,可见主人家的心志不在读书一事,从侧面可看出鲁四老爷的庸俗,也反映出鲁四老爷这封建卫道士道貌岸然的本质。

作者还强调这个“寿”字是“陈抟老祖写的”,也是有良苦用心的。课文下面也有关于陈抟老祖的简单介绍。他是五代的一个道士,后唐长庆年间举进士不第,先后隐居武当山和华山修道。后人把他附会为“神仙”。鲁四老爷挂陈抟老祖的“寿”字,大概正如后世儒家弟子供奉孔子的画像一般,含有尊崇之意。这一点交代强调了鲁四老爷的身份,为他在后文中顽固残酷地对待祥林嫂作了铺垫。

二、残缺的对联暗讽思想的腐朽

文中完整的对联应该是“品节详明德性坚定,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此联本为宋学大师朱熹注解儒家经典之解语,即为后世儒家信徒奉为经典,作为修身养性的标准。文中对联隐半留半,暗示了鲁四老爷行为标准只剩下了“心气和平”,文中的他好像四平八稳,不慌不忙,就连发生帮佣被别人捆绑走的大事,他也依然迈了方步,“踱出门外”。这只是一个表象,文中,更多的是表现他非心气和平的一面,尤其是他的“两骂”。首先是“说我胖子之后即大骂其新党”,从中足见其政治上极端的守旧顽固。这个老古董在动荡变革的年代居然“比先前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鲁镇则“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可见他是一个十足的封建卫道士。接着是骂祥林嫂:“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这一骂,便骂出了鲁四老爷的原形。祥林嫂的死与不死,鲁四老爷自然全不在乎,但她死得不早不迟,忌讳仍然极多的鲁四老爷就难免不大为光火、恶言相加了。于残酷之外,更现其迷信愚昧,腐朽顽固。

由鲁四老爷的所作所为足以看出他还没有完全理解“孔孟之道”,也可以说还没有完全达到理学家所宣扬的“自我修养”的标准,所以,对联只剩下一半显出作者的匠心。

三、三部书显示主人的不学无术

经典对联范文第5篇

一、初识《笠翁对韵》

一次偶然在央视三台看到一段视屏,一个六岁的小女孩李尚容运用国学中的韵文去评价身边的事和人,字字珠玑,句句在理,让节目主持人李嘉明汗颜得要走下台重新区投胎,在场的观众是啧啧称赞。由此,李尚容在节目中提过的《笠翁对韵》也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开始搜罗《笠翁对韵》。

二、认识《笠翁对韵》

《笠翁对韵》相传出自明末清初诗人、戏剧家、编辑家李渔之手,他仿照《声律启蒙》写的旨在作诗的韵书。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李渔(1610――1680),字凡,号笠翁,原籍浙江兰溪,生于江苏如皋。他平生屡试不第,曾建芥子园书铺,刻印大量图书,写剧本,亲自登台唱戏。李渔一生著作武术,有诗、词、曲、文章、戏剧、小说等数十种。

《笠翁对韵》是从前人们学习写作近体诗、词,用来熟悉对仗、用韵、组织词语的启蒙读物,以平水韵的三十个韵部为目,把常见的韵字都组织进了韵语,这些韵语又都是富有文采的符合格律的对子。该书的特点是词藻丰富、优美,曲故众多。

《笠翁对韵》是一本旨在指导儿童掌握声韵与对仗等知识的启蒙读物。虽然它是写给古代儿童的,但一样有益于今天的孩子。

第一,它含有大量的历史典故,字字珠玑,如果熟读成诵,作文时就可能旁征博引、信手拈来。那些绝妙的对仗,含有明喻、暗喻、拟人、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如果能够掌握这些语言技巧,自然能够妙笔生花、文采卓然。此外,它还含了汉语的声律知识,如果把这些知识应用到作文中,就能使文章节奏鲜明、韵律和谐,充满音乐美。

第二,《笠翁对韵》不仅蕴含了灵活多样的语言修辞技巧和随机应变的语言应对能力,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语文水平,更为重要的是,它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常识,可以提高儿童 国学素养,全面增强儿童的文化底蕴。

三、研读《笠翁对韵》

平水韵有30个平声韵部,即东、冬、江、支、微、鱼、虞、齐、佳、灰、真、文、元、寒、删、先、萧、肴、豪、歌、麻、阳、庚、青、蒸、尤、侵、覃、盐、咸。《笠翁对韵》以这30个平声韵部为标准(前15韵为上平声,后15韵为下平声),将同一韵部的常用字作为韵脚以对句的形式编排起来,并巧妙融合对仗、格律等诗歌、对联创作的规则和技巧,暗含典故,是一部经典对句辞典,一部简明的韵部字典,一部涉猎广泛的典故合集,更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百科丛书。

《笠翁对韵》与其他经典不同,每一章节的内容并不集中,有的对句涉及天文地理、草木鱼虫,有的浸润历史、关照现实,还有的说明人生哲理、叙述人文典故。因此,要为每一章总结一个主题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这并不是说《笠翁对韵》的章节内容杂乱无章,而是大致有一个可以感知的主线。

四、教学《笠翁对韵》

每周二的第二节课,我和孩子们都徜徉在《笠翁对韵》中。

第一单元是对仗,一共安排了四篇课文,分别是一东,四支,五微和六鱼。在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准确流利地诵读课文,以培养孩子们回环往复的文言文语感;在诵读课文的同时,引导学生认读一些生字生词,掌握一些诗词专用词汇;在诵读课文和认读生字、语汇的基础上,掌握有关对仗、三字对和流水对的相关知识。在读一读、说一说中,孩子们去收获学习的对仗的乐趣:“天对地”、“泉对石”是一字对;“赤日对仓穹”、“吹竹对弹丝”是两字对;“五色笔,十香词”、“独角兽,比目鱼”是三字对。“两人土上坐,一月日边明”是对仗中的当句对;“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对仗中的流水对。

第二单元是押韵。把通韵的汉字,有规律地放在诗篇句尾作韵脚,诵读之际,动听的音韵便应声而起,这就是押韵。自然界泉水叮咚,雨珠滴答。当孩子们诵读着八齐、十灰、十一真和十三元时,仿佛耳畔也听到“叮咚”“滴答”的乐音。在教学本单元中,我没有采取填鸭式讲解,而是结合课文及日积月累的趣味恒生的故事,以及变化练习、组织活动,结合多媒体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知识,诵读课文。通过学习,孩子们知道“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诗中是一共有三个韵脚,分别是“鸟”“声”“少”。在“八齐”中的韵脚字是西、倪、梨、荑、栖和妻,它们有共同的韵母“i”。

第三单元是四声。朗朗的读书声,宛若旋律优美的乐曲,动听而缠绵。每个音符的跃动,都缘于汉语声调高低、曲折、升降的变化,人们总结这些变化,便有了汉语的四声。本单元围绕四声这一核心,层层深入地讲解了四声的提出、四声、五声和四声的变化等相关知识,并最K用这些知识将课文串连起来。对知识的讲解,我没有要求学生完全理解和掌握,也不要求学生了解各课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但却要求对中古四声和现在普通话四声之间的关系必须有清醒的认知:一般来讲,现在普通话中的阴平、阳平大体相当于中古的平声,而现在的上声、去声则大体相当于中古的上声去声,则仄声,其中入声要特殊记忆。学习完本单元后,孩子们可以根据现代普通话的读音,把不同声调的字归类到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中;除知晓普通话有四种声调,还知道福建话、广东话有9种声调,苏州话有7种声调;知道七、八、说、发、国、北、月等好多字,在古代都是入声字;知道古人是这样念四声的“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第四单元对联与诗歌。对联又叫楹联,是一种对偶文学,讲究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联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过春节家家贴春联;结婚贴婚联;祝寿送寿联;名胜古迹贴满了名人题联……2005年国务院把楹联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诗歌则堪称为中华文学 中璀璨奇葩 。对联智巧诙谐,让人惊叹;诗歌华美秀丽,令人惊艳,它们都巧妙地将中国语言的对仗、押韵、四声技巧运用到诗体中,形成格律、黏对和押韵规则。在具体教学时,以孩子的诵读为主,但会要求孩子们在诵读时有意思地记忆各韵部的一些常用韵字,记忆其中优美而古雅的词汇,并且结合日积月累的趣味横生的故事,以及变化练习、组织活动,结合多媒体的方式,帮助学生打好语文学习的基本功,进而帮助学生扩大阅读范围,增加文化积累,激发学生朗读和背诵的兴趣,培养文言文语感。

学完本单元,孩子们可开心了:因为他们能把错乱的对联连起来,根据每局末尾的字还能分清哪句是上联,哪句是下联;在一首诗中能找出相黏的两个字;在一首诗中标出平仄声是轻而易举的事了。

经典对联范文第6篇

《红楼梦》中有一段黛玉教香菱作诗的故事:“这里有 《王魔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遍,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阮、庚、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明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功夫,不愁不是诗翁了!”其中包含了一条写作教学的道理:作文从读书中来,读得多了,“揣摩透熟了”,自然就能“下笔如有神”。当然,这里也绝不是一种盲目的多读,而是要结合写作的需要来领悟写作的规律。引导学生从经典文本中学习写作技法,自由地、有个性地、有创意地写作。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来开拓视野,通过阅读来激活学生的思想,通过阅读范文来领悟写作的技巧。这里的“读”就成了手段,而“写”则是核心,是目的,“读”的主要用意在于领悟作文的方法,揣摩作文的规律,为自己的写作寻找 “范本”和“经验”。

经典文本中包含了种种丰富的写作技巧,《绿》之“描写”,《捕蛇者说》之“对比”,《与朱元思书》之“逆接”,《背影》之“前后照应”,《邹忌讽齐王纳谏》之“比喻”,等等,都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在这方面,鲁迅说过,“凡是已有定篇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只是读者就很不容易看出,也就不能领悟”,“应该这么写,必须从大作家们的完成了的作品去领会”。

任何的创作都离不开模仿和借鉴,或者说,任何创作都必须经历模仿和借鉴的过程。要真正引导学生从事“文学创作”,就必须引导学生从文学经典中去领悟文学写作的基本技巧,学习和借鉴前人写作的成功经验。由此可见,我们在作文教学中,空洞系统地讲解“写作技巧”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没有多大用处的,最好的方法还是精心地选择典范的例文,引导学生咀嚼品味,从中揣摩某一类文体的写法,从中领悟某一种写作技巧的具体含义及运用策略。

一般的语文教学是把“写作特点”当作了语文教学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内容。但是,不得不承认,我们的“写作特点”分析是侧重于知识,侧重于条分缕析式的列举,侧重于学生的死记硬背,而忽视了运用。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文字教学,不仅仅要引导学生抽取和分析各种写作技法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分析各种写作技法的应用策略,引导学生分析和总结经典文本的“风格和结构”,并将其成功的经验运用于自身的写作之中。

比如,我们在学习了《白杨礼赞》后,不但要引导学生分析“托物寓意”文章的艺术效果,更要引导学生分析“怎样构思托物寓意的文章”,“怎样用语言来表达由物引发的对人生的见解”,进而引导学生尝试创作此类文章。

又如,学习“对联”单元后,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训练:课外阅读,抄写属于同一“平仄韵”的对联三到五联;结合自己所抄写的作品,简要分析对联的特点,要求从题材、感情、章法结构和语言形式等方面去分析;尝试创作对联一至二首。这样的练习可以将“阅读欣赏”和“文学创作”连接起来,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美能力”得到真正的训练。这也符合语文教学“综合性”的特征。

“灵活地运用教材,富有创意地使用教材来进行语文教学”,这永远是语文教师的责任,也是语文教师创造性的表现。但是,仅仅按照语文课本所设计的训练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有时也是不完全实用的。作为语文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的需要,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结合所学文本的特点,细心发掘,设计更为具体更为恰切的写作训练题目来培育和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可以进行一些专题写作训练,如“解读文本”,“亲近作者”,“亲近经典”,“漫步语林”,“感悟生活”等等,让学生将自己从经典文本中所悟得的写作技巧运用于写作之中,自由地、有个性地、有创意地写作。

经典对联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中华文化素养教学;厚积薄发

中国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作为一个人民共和国的人民教师,如何将中华文化的素养通过教师个人的人格、气质、情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去影响学生,是每个教师面临的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那么什么是中华文化素养?中华文化既然博大精深,那就不可能用一句简单的话概括出来。台湾师范大学曾仕强教授在《教师的中华文化素养》一书中行了系统的论述。本人读了这本书,深深地感到作为一名老师,必须学习好中华文化,提高自身的中华文化素养,并且有理由有责任在教学中用中华文化素养去影响学生,使千古流传下来的中华文化在岁月中继续传承。

我认为,可以在以下几方面提高自己的中华文化素养。

一是阅读中华文化方面的经典名著。按照曾仕强教授的说法,中华文化中最根本的东西就是千古流传下来的王道,就是那些历久弥新的经典名著。作为一个人民教师除了读大学时学习过的那些经典文章要继续复习外,像《三字经》、《百家姓》、《幼儿故事琼林》、《增广贤文》等这些极有教化的典籍更要深入学习。当然,阅读经典,不是单纯的怀旧,发思古之幽情,而是从现实出发,寻找经典和现实的联接点。点滴累积中华文化素养,使我们能够在教学中厚积薄发,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润物无声般的中华文化素养的教育。

二是可以通过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文化之旅》、《百家讲坛》等栏目来提高自己中华文化素养。中央电视台是我国的国家电视台,而《文化之旅》和《百家讲坛》等栏目则是宣传中华历史传统文化的栏目。这些栏目经常邀请我国在国学方面有深厚造诣的知名大学教授作为嘉宾,向广大观众介绍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他们深入浅出,将理论联系实际的讲解一定会让你得到最快捷的中华文化的教育。这对于提高我们的中华文化素养无疑是一条不错的捷径。

三是多向一些有这方面学问的老教师、老同志请教。就算他们已经不在教育第一线,但是只要他们在中华文化方面有独到见解,我们就应该主动向他们学习,主动和他们交流。比如对联方面的知识。随着商业化遍及到乡村,过年过节大街小巷贴的对联基本上都是流水线生产出来,很多已经失去了对联应有的各种要求。就算在学校里,真正了解对联的老师也不是很多。所以,有这样面爱好的人,就应当主动向那些仍然坚持撰写传统对联并乐此不疲的老者请教。当然这只是一个例子,凡是属于中华文化的内容,我们都应当主动吸纳。

那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又将如何把中华文化素养影响并教育我们的学生?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行。

首先是要在思想上,从内部入手,强化学生对中小学阶段古典诗文的学习。阅读经典名著,诵读优秀诗文,是培养学生体会认识中华文化,使青少年能够具有民族自信心和独立性,在文化冲击和碰撞中得以创造性地发展的重要方面。近些年来,一些国家在行母语教育的过程中,大多把加强民族文化、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改革的重要举措。比如日本以增加学习汉字的数量为切入点来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英国注重本国经典名著的阅读,向学生介绍上几个世纪英国文学遗产中的主要作品;法国鼓励学生从五年级开始选修拉丁语,认为这样做有助于学生学好现代法语,同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欧洲文明。我国200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也就是说,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认识和体会中华文化,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并从民族文化中获得创造与发展的智慧。

其次是在形式上,从外部入手,让中华文化素养体现在课堂中,在仪表里,在行为上。

比如在每一节课的上下课仪式上,我们就应该对学生行中华文化素养的教育与熏陶。但是,有些老师觉得没有必要搞这种不断重复机械性和形式化的东西,他们认为应该像西方国家一样,随意些,以此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这种想法没有错。但是,我国是一个非常重视礼仪的礼仪之邦。尊敬老师,恰恰是中华文化的核心所在。所以,在行每种仪式之前,老师应该强化这种仪式的意义所在,让学生了解各种仪式的内涵,让他们在愉快的体验中完成课堂上最初和最后的与老师的交流。

再如,学生的仪表穿着,同样也可以渗透中华文化素养的教育。一个人的仪表、仪态,是其修养、文明程度的表现。中国传统蒙学之一的《弟子规》说:“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这些要求,对我们中学生来说,仍然非常必要。特别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年龄尚小,正是形成良好穿着礼仪习惯的时期。一个学生如果连衣冠都不整齐,穿着邋遢,你还寄望他能够在学业上和做人上有多大的作为?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说,衣着打扮,必须适合中学生的年龄和生理特征,如果能够以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就更容易做到使他们在购买校服的基础上,行其他的得体大方的选择。

此外,学生的举止言行上,都可以渗透中华文化素养的教育。先师孔子就说过:“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这是因为,只有庄重才有威严。否则,即使学习了,也不能巩固。具体说来,一个人良好的举止要做到“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就是站要正,坐要稳,行动利索,侧身而睡。具体到学生身上就是要求学生上课时要保持正确的站姿坐姿,行走稳健,运动活泼。要语言方面来说,语言是人们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的一面镜子。作为一个中学生要养成要“言必信,行必果”习惯。应避免巧言令色,因为这样的人为历代人们所厌恶。另外就是要少说话。就是要谨行慎言,正如孔子所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经典对联范文第8篇

七年级培养兴趣:第一学期抄对联;第二学期收集民歌民谣。八年级组织竞赛:第一学期举行《国学经典》手抄报竞赛;第二学期举行经典颂读竞赛。九年级学习编撰:第一学期引用国学名句自制励志书签;第二学期凭背诵自编一册国学手抄本。(这只是九年级要呈现的结果,实际操作过程在七八年级已着手做了)上面的做法作为一个教学体系,在初中三年的教学中有序地进行。

如何才能让学生看得下,品出味,悟出理呢?这就是如何培养兴趣的问题。我的做法如下:

一、 如何让学生看得下

针对学生不喜欢学文言文古诗词这一情况,我用真实的事例导趣,比如教2014届,所举的的例子是:2013年 辽宁高考状元刘丁宁被香港大学以全额奖学金录取,但她读了一个星期,感觉像是在外国学汉语。一心想读国学的她毅然放弃港大选择复读,次年还是以辽宁省文科最高分考入北大中文系。这是何等衷情的选择,透过这一事例推知中华国学具有何等的魅力。

不仅中华学子衷情于国学,外国许多大师,学者也受益于中华国学。如世界文学大师托尔斯泰,在他思想陷入苦闷和彷徨的时候,读了中国古代经典――老子的《道德经》。老子的博大智慧和精深思想,使彷徨的托尔斯泰豁然开朗,他同老子一样,顺应法则,变得更有智慧、更有力量。世界级的文豪还须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智慧和力量,何况我们普通学生?更有必要用一些人文经典来滋养自己的心灵。

经这么一导趣,学生有了好奇和冲动,国学经典就看得下去了。

二、如何让学生品出味

一部经典之作或一首经典诗词,就像一壶浓茶,一瓶陈酒,越品越有味,越品越香淳。而学生阅历不深,单靠理解背诵读不出诗文的味道,老师要求学生在理解基础上背诵,在背诵基础上再读,用心去感受诗文的景与情,情与理。如:品读王维的《使至塞上》,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一句,起先,学生只从对偶这一修辞手法上来赏析句式的对仗整齐之美。后来,我点拨,试从美学角度(即绘画角度)来赏析其中之美。经引导,一同学说出,“绘画是有线条,有色彩的。”我问:“诗中有哪些跟绘画有关的词语?”其他同学就说出“大的、长的、直的、圆的”。我再引导:“把这些词语连起来,描述一下这两句诗的画面。”同学们纷纷描述出一幅幅大漠风光图。最后,我根据同学们的描述小结:“这两句诗视野开阔,意境深远。它线条明晰,色彩鲜艳。大的是沙漠,长的是黄河,直的是炊烟,圆的是落日,还有白白的炊烟,浅黄的沙粒,橙黄的河水与金灿灿的落日交相辉映。这是一副何等壮阔而美丽的大漠风光图啊!王维用寥寥十字就勾画出来了,这就是经典的品味。”

诗词如此,小说亦如此。在指导小说的阅读时,我也教学生从多角度去品读。如:古代典籍《水浒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那三拳,从视觉、味觉、听觉去赏析品味。经这么一引导,

学经典的方法就有了,经典就品出味来了,兴趣也有了。

三、如何教学生悟出理

每一个民族的思想和文化的发展都是和他们的经典分不开的。我们先秦的诸子之作,唐宋元的诗词曲,明清的小说,在中华文化中都有引领作用,其中“理”的教化作用是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无可比及的。我常常引导学生通过与先贤的对话来获得精神的滋养和灵魂的洗礼。在引导点拨经典诗文时,我特别注重从“理”方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为进一步巩固提升,我组织学生建立微信群,鼓励同学们在群里自由发表读经典的感言。把学习放到现代信息网络平台上,学习氛围浓了,兴趣也来了。

四、如何让学生抄出趣

为进一步营造学国学氛围,培养学国学的兴趣,我还让学生“走千家,看万门”。七年级上学期,我让学生在学习之余串门访客,抄写各家各户的对联。并按新婚联,入新房联,春联等做好分类。春联又要按厨房的,大厅的,房间的分好类。第二学期一开学,组织成果展示活印0闯得多、答得多(主持人说出上联,同学抢答下联)两个方面评出一、二、三等奖。

七年级第二学期,让学生搜集民歌民谣。民歌民谣经久不衰,也是国学经典的一部分。《诗经》中的“国风”不也是从民歌来吗?我让学生通过请教老人、上网、翻阅书籍等,收集大量歌谣抄在本子上,并制作成小册子。在茶余饭后吟读背诵。期末考试前,便在班级举行民歌民谣吟颂比赛,2014届的冠军竟一连串背出三十多首,有客家话,惠州本地话,闽南话,还有粤语呢。

以上就培养国学兴趣方面谈了一些做法,而三年的教程中还开展了许多扬国学,诵经典的活动 , 这里就不一一讲解了。

经典对联范文第9篇

【关键词】对联 民间文化 民俗文化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文学形式,更是一种民风民俗。它可以说是诗词曲赋的余波,它比诗词曲赋更简明,更有神韵。建筑与艺术,书法与文学,都在这里变得直观,变得具体。

清代大才子纪晓岚为戏台题写过一副对联:

二帝生,三王净,五伯七雄丑未耳,汉祖唐宗也称一时名角。其中拜将封侯,不过扛旗打伞跑龙套;

四书白,六经引,诸子百家杂曲也,李白杜甫能唱几句乱弹。此外咬文嚼字,总是沿街乞食耍猴儿。

这副对联,境界开阔,戏演的是历史,而历史也如戏:炎黄二帝在历史舞台上,扮演了生角,夏禹、商汤、周武三王扮演了净角,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只能充当丑末的角色。那汉高祖、唐太宗称得上名角。其余的历史人物不过是充当扛旗、打伞、跑龙套的角色了;儒家经典《四书》《六经》是戏台上的念白和引子,诸子百家的言论是杂曲,李白杜甫的诗是唱词。此外,那些咬文嚼字的文人,为了生活写写画画,这和沿街乞讨耍猴行骗的人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一副对联,话尽千古风流人物。雄视历史,点化生活,有情有理。

对联,是一种民风民俗。婚丧喜庆,开业典礼,各种类型的大小会议,都会张挂一下对联的。

对联是传统的。它源于宋初期的后蜀。最早的一副对联相传是蜀后主孟昶所作。“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副对联简洁而有气势。“新年”、“嘉节”、“余庆”、“长春”这些字眼,渲染出新年的吉祥喜庆。但是,这副对联,对蜀后主来说,却是一个亡国的预言。巧得很,宋朝灭后蜀后,新上任的成都太守姓吕,名“余庆”;宋太祖的诞辰就叫做“长春节”。这位才子式的后主为自己题写了一副人生谶语的对联。

对联是现代的。有一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中央电视台有一道让各省市出句对句的文艺节目。自治区出了个很妙的上联:

雪域春秋扎西德勒

“扎西德勒”是藏语吉祥如意的意思。

天山南北乌鲁木齐

对得天衣无缝!“乌鲁木齐”是回语――美丽的草原。

对联,在中国人的眼里,是一种典雅的的智慧游戏。下面以拆字联和回文联来谈谈这一特点。

先欣赏一下金朝的一位皇帝在琼华岛上和皇妃的对句。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皇帝和皇妃在琼华岛上赏月。皇上触景生情,吟出了上句:二人土上坐。皇妃望着一轮明月,对出了下句:一月日边明。出句与对句合成了一个很妙的对联,上实下虚,颇有气势。

有一个美丽的民间传说。岳阳楼上,来了两位不速之“客”――两只螃蟹,呆在楼壁上,怎么也不走,像是贪恋这里的风景似的。后来大才子李白来到岳阳楼上,看见这两只“稀客”,沉吟片刻,题写四字:“水天一色”,一落墨,那两只螃蟹就“咚”的一声掉入洞庭湖了。原来,仙人吕洞宾知道李白要到洞庭一游,他想试试这位被人间誉为“谪仙”的才气,于是用法术,把两只螃蟹挂在楼壁上。李白一见,知道这是一个下联的谜语:“虫二”描写的就是眼前的景色,这个谜底就是“风(繁体字)月无边”,李白以“水天一色”来对,真是自然天成。

说对联有下里巴人的流韵,是一点也不夸张的。“下里巴人,”是说它符合大众品味,“其和者众”。

有这样一则笑话:

古时,一个学监到一地去视察,遇见一位农民,学监想考考这位庄稼汉,随口说了一上联:

花园里桃花香,荷花香,桂花香,花香香花花花香;

那个农民回敬了一下联;

大街上人屎臭,猪屎臭,狗屎臭,屎臭臭屎屎屎臭。

上联听似顺耳,实则不合逻辑,桃花开于三月,荷花开于夏季,桂花开于秋天,“花花香”于花园是不可能的。对于学监故弄玄虚,信口开河的出句,庄稼汉用如此不雅的对句来嘲弄,也是一种智慧。

说对联是阳春白雪,更不为过。每一个中国人不可能不和对联打交道。结婚,有婚联;过生,有寿联;吊唁,有挽联;开业,有贺联。道观庙宇,茶肆酒楼,家居厅室,都是对联的栖身之所。对联既是风景的点缀,又是文化的象征。

婚联,数量最多,但我认为脱俗的少,大都落入“比翼鸟、连理枝”之类的俗套。

凤落梧桐梧落凤;

珠联璧合璧联珠。

这就是我上面提到的回文联,它顺着念倒着读都是一样的。就是用这种文字游戏的形式来表达一种情感,可以说是婚联中的佳构。

在对联的海洋中,挽联的艺术高出婚联。

一身诗意千寻瀑;

万古人间四月天。

这是大哲学家金岳霖为绝代风华的旷世才女林徽因撰写的挽联。“一身诗意千寻瀑,”是言其貌,还是言其才?是叹惋,还是佩服?是写实,还是想象?下联“万古人间四月天”,写得哀婉凄艳。“人间四月天,”是林徽因的诗句,更是作者的发挥。工巧的对联中,有美好的追忆,有无穷的叹惋。不是哲学家作不出此联,不是和亡者有深厚的情谊也难为此联。

新月新诗广陵散;

奇人奇死破天荒。

――只有大才子徐志摩才担当得起这样的挽联。“广陵散”与“破天荒”相对,以典对典,工巧,贴切,是对徐先生功名事业,人品才情的经典概括。

那么,什么样的对联才是好的呢?

对联,就是要对而且联。上下联之间要求对仗而且相关联。但是上下联如果势均力敌,仅仅是合格而已。上联弱下联强或者上联实下联虚那才是上乘的作品。像上面所讲的“二人土上坐,一月日边明”就是这样的好作品。这样的对联读起来有一种气势,符合仄起平收的音节规律。

下面的几幅对联,是我所作,援引为例子来谈谈。

我曾为几篇小说题写过对联。

题《祝福》

前夫夭折,后夫暴亡,莫非克夫之命?怪谁?

娘家不收,婆家又逐,终成无家之人。恨天!

题《边城》

唯善唯美构建桃源世界;

至清至纯展现湘西风光。

题《荷花淀》

描写战争不见刀光剑影;

刻画英雄原是渔妇村氓。

这三副对联,自然工整,既概括了小说的内容,又有观点和思想。尤其是题《祝福》,庄谐并举,寓庄于谐,堪称上品。高天厚地,竟无一寡妇的立足之地;芸芸众生,竟容不下一贫妇!想当年,杜甫寄居四川成都时,门前有一枣树,邻居一个寡妇来打枣子,他从不惊动她。后来杜甫移居别地,就把这间草堂让给一位亲戚居住,这位亲戚为了防止别人打枣子,就在枣树周围围上了篱笆。杜甫听说这件事后,立即写诗劝阻,告诫他不要这样做:“堂前扑枣任西邻,无衣无食一妇人。不为穷困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柳却甚真。”西邻的这位寡妇,有杜甫这样的邻居,是她的福气。可是祥林嫂生活的周围却尽是篱笆,尽是冷眼,尽是嘲弄。“怪谁”?人无情;“恨天”,天无眼。

创作或欣赏对联,可注意以下几点。

一、上下对等

我为教育局春节联欢晚会撰写了一副对联:

歌以抒情,舞以壮志,载歌载舞,歌舞声中庆盛世;

诗而铭德,乐而颂功,亦诗亦乐,诗乐场里度流年。

上下对等,是对联的基本要求。做到了这点,只算是“工”,还没有达到“化”,艺术境界不会高。上面讲到有艺术的对联是上联弱,下联强,或者是上联实,下联虚。这样的对联,有回味,有气势,是仄起平收音韵形式的内化。

二、上实下虚

有一年的高考前夕,我题写了这样一联:

十二年梦想凝笔端,友情亲情,美圆七彩梦;

九万里风云奔眼底,高校名校,好凭六月风。

三、长点的对联要注意起承转合。

山之气度,水之情怀,磊磊落落,无愧如诗盛世;

诗以栖居,书以相伴,潇潇洒洒,不负似水流年。

四、富有哲理

在《敢问路在何方》唱遍的一年,我为一所学校题这样一副春联:

路在何方?在你脚下;

春行哪里?行我心中。

经典对联范文第10篇

不久前,记者采访圆明园首席摄影师刘继文时,偶然听他聊起刚认识的一位书法家胡继明,“他的小楷写得好极了,连杨再春先生都啧啧称赞!”记者顿时对这位书法家产生了兴趣,心想,能得到杨再春先生赞许的书法家,功底一定了得。由刘继文牵线搭桥,记者终于有机会和胡继明会面。

采访胡继明的那个下午,很令人难忘。采访之前,刘继文给记者打了个“预防针”,“继明的书法写得特别好,但他不爱说话,想从他身上挖掘故事,可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出乎意料的是,采访当天,胡继明竟然滔滔不绝地讲了近三个小时还有些意犹未尽。说起书法,他就有说不完的话,提起已逝的恩师,更是热泪盈眶。采访当天,记者有幸看到了胡继明用小楷创作的传承中国儒释道经典文化的书法作品,从短至260字的《心经》,到2000字左右的《陶朱公商训》,直至长达17035字的15米长卷《地藏经》……每一幅作品都是胡继明呕心沥血之作,他不仅做到了一字不错,一字不落,他更加追求一笔一墨都能写得淋漓尽致,让中国书法与中国经典文化完美融合。

每个人的生命旅程都是不同的,作为艺术家,胡继明毅然选择了一条最为艰难的艺术马拉松之路――他试图用小楷传承中国经典文化,用笔墨拾起中华即将遗失的古典文明。

收藏家的后代

1972年,胡继明出生于河南省潢川县的一个农民家庭。他的祖辈都是当地有名的文人,曾祖父是位颇负盛名的收藏家,祖父也满腹诗书,读过私塾,曾经是当地的秀才,时候虽然挨过批斗,但以后就继续当老师教书了。他祖父的书法也写得很好,无论是当地有名望的高官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逢年过节都会找他写对联,大小商铺还请他写招牌。虽然经历动乱年代,家世不再显赫,但家中收藏的古画却难得地保存了下来。

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逐渐和谐、稳定、繁荣,胡家终于把动乱年代藏在古墓中的名画取了出来。那一年,胡继明才11岁,当祖父将山人、扬州八怪、顾炎武、董浩等名人真迹一一展现在他眼前的时候,胡继明惊呆了,忽然之间,他年幼的心灵仿佛被打开了一扇窗,从那一天开始,他的灵魂便开始穿梭于古今,无昼无夜地与古代先贤隔空对话。

对艺术渴求的种子,就这样深深埋在了胡继明的心里。虽然从7岁开始他就跟随祖父学习书法,但直到11岁,他才似懂非懂地感受到中国艺术的博大精深。当时,家中柳公权的《玄秘塔碑》已被他临习多遍,正值好奇心旺盛的年龄,胡继明特别想临摹更多的好帖。机会不期而遇,有一天放牛时,胡继明无意间发现了一处墓穴,他不但不害怕,反而被墓碑上用隽秀的楷书刻着的碑文深深吸引住了。他灵机一动,碑文也是上好的字帖啊!干脆以后就专门找墓地放牛吧!从那时开始,胡继明家乡周边凡是有墓地的地方,他都走了个遍,字体多样的碑文成了他宝贵的艺术教科书。每每写完字,祖父都会给他细心点评,他进步飞快。

读高中的时候,胡继明的字已经写得很好了,但他的追求也更高更远了――“那时我就梦想着能当一名书法家。”虽然当时不再放牛了,但是受临习碑文的启发,他突然想到,每天上学放学都要路过中山门商场,以及大大小小的店铺,那些牌匾都出自名家之手,于是他又有了新的学习目标。尤为让胡继明仰慕的是陈天然先生题写的“中山门商场”五个大字,雄厚大气、奔放豪迈!“至今我还记忆犹新!那时每天放学,都想路过那里,多看两眼……”后来,他又在书店里如获至宝般发现了杨再春先生于1988年出版的《中国名言钢笔书法》,他立刻买了下来,利用繁忙的课余时间练起了硬笔书法。

胡继明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就这样过去了。回忆起那段艺术启蒙时期的故事,胡继明感觉无比幸福。“能在古代经典名画的陪伴中成长,能有一个会写书法的爷爷真的很幸运,让我从小就耳濡目染,在酒缸中泡大,没有酒香,也有酒味儿了。”胡^明不禁微微仰起头,仿佛在和爷爷隔空对话。

浙江拜师

读书的时光转瞬即逝。1992年,20岁的胡继明决定离开家乡到浙江台州工作。原本那只是一段为了生计而奔波的旅程,不曾想到,台州竟成了他追寻艺术梦想的一块福地――在那里,他有幸结识了影响并改变了他一生的恩师李施增先生。

初到台州的时候,胡继明应聘进入台州新华化工厂工作。他清晰地记得,试用期的第一个月工资是156块钱,刚拿到工资,他就立刻跑到书店,花70块钱买了一本他期待已久的《中国当代书法家辞典》。但接下来的一个月生活可就惨了,只有86块钱的生活费,他只能喝一个月的青菜汤了!

艰苦的生活在远大的理想面前,是可以忽略不计的。那段时间,胡继明整天沉浸在《中国当代书法家辞典》里,饱览中国书法名家陈天然、权希军、张海、李铎等前辈的经典作品,一得空,就坐下来用心临摹。

渐渐地,胡继明写的一手好字就在工厂里传开了,从那以后,厂里写文书,画板报,写对联等就都成了胡继明的工作。有一天,他的同事要举办婚礼,原本已经买了几副对联以备用,但就在举办结婚典礼当天,忽然发现缺一副对联,情急之下,同事找到了胡继明,让他帮忙写一副对联应应急。胡继明二话没说,当场就创作了一副,没想到,写得竟然可以和买的媲美!同事拿到对联后特别高兴,一时兴起就说,我给你介绍一位书法家啊?胡继明一听,乐开了花,立马答应下来。后来,通过同事买对联的林老先生的引荐,胡继明来到了在当地颇负盛名的书法家李施增先生家里。从那一天开始,胡继明的命运悄悄地发生了转变。

在与李施增先生相处的日子里,胡继明不仅读遍了老师的藏书,在文学底蕴的滋润之下,他的书法创作也有了质的变化。李施增先生不仅让胡继明多临帖,还经常带他看举世闻名的榜书作品。直到今天,胡继明记得与李施增先生到戚继光庙观看书法泰斗沙孟海题写的“威镇海疆”四个大字,“看到那四个字我才明白,沙老真的是书法界的泰斗,他笔下的四个大字,有排山倒海的笔力,惊龙闪电的气势,给人以惊吓的感觉。”想起那四个大字,胡继明兴奋了起来,他一边说着一边手舞足蹈地用肢体语言描绘着印在他脑海里的惊世骇俗的作品,“当时老师就告诉我,榜书只有写到这种程度才算成功!吓不到观众的榜书,都是失败的。”

与恩师朝夕相处的8年时光,是胡继明生命最难忘、也是最珍贵的时光。看着弟子进步飞快,李施增先生觉得是时候让弟子“下山”了!“继明,如果你想在书法上有更好的成就,你就去北京吧。书界的大师都聚集在那里,你能跟他们学到更多东西。”李施增先生的一番话,为胡继明指明了方向,经过认真的思考,胡继明终于鼓起勇气拿着笔墨闯北京。

从他踏上前往北京的征途开始,就意味着他站在了职业书法家的起跑线上。他知道,这个抉择无疑是一场豪赌,即便他要付出自己生命的全部来为自己的理想努力,也不一定会成功,但他依然选择在这条路上走下去。

拿着笔墨闯北京

2006年10月1日,34岁的胡继明终于来到了曾经梦想的城市。他站在天安门前若有所思,当时他没有想过,“小荷才露尖尖角”的他,初到北京,就受到世界文化遗产艺术研究会会长、著名美术家汤余铭先生的青睐,并获得了他艺术生涯中的第一桶金;他没有想过,若干年后,他竟捧着那本历经岁月洗礼的、被翻看得厚重而陈旧的《中国名言钢笔书法》走进杨再春先生工作室与先生亲密交谈;他也没有想过,在开放、包容的首善之都,他得以亲密会见当初在《中国当代书法家辞典》中敬仰的陈天然、权希军、张海、李铎等名家,并且得到了诸位前辈的悉心指导;他更没有想过,短短10年内,他的书法作品不仅得到了书家的认可,同时也被诸多中外名人收藏……胡继明在北京的艺术生涯如鱼得水,真应了那句老话,“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登上了更高的舞台,就要展示更加精湛的绝技。胡继明虽然年轻,但是他的书法功底颇深,楷书、草书、篆书他都写得颇具特色,但他尤其重视楷书,柳公权说,心正则笔正。清代著名学者、书法家钱泳说,工书者不精小楷,不能称书家。这些先贤的思想无时无刻不影响着胡继明。“60岁之前,我会把主要精力都放到楷书上,尤其是小楷,我要以书法为介质来传承中国的经典文化,我不是一位书家,我更希望自己是中国经典文化的传承人。”胡继明为自己设立了一个伟大的目标。

其实书法创作的形式多样,无论专攻哪种字体,都有一定的艺术难度,但其中难度最大的就是榜书和蝇头小楷,前者是最大的字,后者是最小的字。胡继明没有选择走捷径――写中字,而是选择了小楷。他的小楷经典长卷,字数大多在1000字以上,多则一两万字。为此,他需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时间代价,一幅作品少则数日完成,多则数月。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创作,他每天早晨5点起床,沐浴、焚香、创作,晚上12点才睡觉,他的工作室和卧室里堆满了书籍,他时常枕着书就睡着了,所以他给自己的斋号取名为“伴书眠”。“我坚持走这条路,义无反顾。就像汪国真诗里写到的:‘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在创作上,胡继明对自己的要求也非常苛刻,不允许错一个字,也不允许落一个字。凡是他最终盖章的作品,几乎都是完美无缺的。这也是他能被广大收藏家认可的原因之一。

看到胡继明的字,你一定难以想象,如此年轻的书法家竟然有如此深厚的功底。他从7岁跟随祖父习书开始,第一本字帖就是柳公权的《玄秘塔碑》,一临就是数年。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艺术追求的不断深入,胡继明的视野更加纵深了。他以柳公权为起点,继而临颜真卿,然后沿着时间轴向前追溯至楷书鼻祖钟繇,花数年时间重点临摹钟繇的“五表”,从中吸收了很多营养。最后,他又跨越书法发展历史,从三国时期一直穿越至明代,临摹了明代大家文征明的几乎所有作品。“明清是一个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的百花园,文人荟萃,我觉得文征明可以说是小楷的集大成者,他才华横溢,不仅书法好,绘画和文章也是一流的,他是我的榜样。”胡继明转念又想,“征明、继明,我忽然觉得我们的名字也是一种缘分。‘继承文征明’或许是一种天意?”胡继明仿佛忽然有了一种神圣的使命感。

在穿梭于古今的学习中,胡继明的小楷吸收了众家之所长。他的作品中隐约可见钟繇的古风醇厚、自然天成,而众家之中,他对文征明的小楷研究得最为透彻,他的小楷也因之而呈现出温润秀劲,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的面貌。虽无雄浑的气势,却隽秀无比,流露出温文的儒雅之气。正所谓字如其人。

数十年来,胡继明在先贤的基础上孜孜以求,如饥似渴,每迈出一步都如履薄冰。岁月的洗礼,以及艺术底蕴的积淀,又不断让他对书法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书法是一门哲学。写到最后都是道法自然,信手拈来的东西。多年以来我悟出了八个字:酷爱、专一、法度、持久。是这八个字支撑我走到今天。”

钠裘衫鲜σ爷,到恩师李施增,再到后来不断结识的诸多老师,诸如李乾山先生、李铎先生、杨再春先生等,都成了照亮胡继明艺术之路的灯塔。时光易逝,当恩师李施增先生与世长辞的时候,胡继明第一时间赶往先生家中,只为最后见先生一眼,最后亲吻先生一下。李乾山先生故去的时候,胡继明更是捧着先生送给他的遗作“听凭岁月如流水,依旧豪情似大河”,流了两天泪水。就在记者采访时,回忆起恩师,胡继明依然热泪盈眶。“遗憾的是,生命走了;幸运的是,宝贵的艺术留了下来。他们的精神,以及他们的经典作品不断鼓舞我们在艺术的艰难道路上潜行。踏着他们的足迹,薪火传承。”胡继明一字一句说出了肺腑之言。

上一篇:对联横批范文 下一篇:新居对联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