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节的资料范文

时间:2023-11-11 14:52:09

劳动节的资料

劳动节的资料篇1

关键词:马克思 劳动力资源 经济发展

马克思认为,劳动力资源是存在于人体之中的体力和智力之和,其价值是由劳动者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的,在生产活动中具有主观能动性。同时,劳动力资源是社会生产的重要前提和要素,是社会物质财富的重要源泉和剩余劳动的唯一源泉。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动力的量与所推动的生产资料的量相比呈下降趋势,越来越多的劳动力转移到工业和非生产领域。因此,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节约和使用劳动力资源,允许劳动力全面流动,有计划地控制人口的自然增长。

劳动力资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特点

(一)劳动力资源是存在于人体之中的体力和智力之和

马克思指出:“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劳动力资源与其他社会资源不同,它不能独立存在,当然也就不能独立地进行运用;它只能存在于人体之中,作为人体的机能才能运用;它不是指人体之中存在的其他东西,而仅仅是指一旦运用于社会生产过程就能够创造出社会财富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二)劳动力再生产费用是由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

劳动力的价值就是维持劳动力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首先,生活资料的总和应当足以使劳动者个体能够维持正常生活状态。其次,劳动力价值规定还包含着一个历史和道德的要素。再次,由于劳动力是会衰老的,因而“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总和,要包括工人的补充者即工人子女的生活资料”。最后,劳动力价值还包含一定的教育和训练的费用。

(三)劳动力资源在生产活动中具有主观能动性

马克思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与其他任何经济资源作为存在于人体之外的客体不同,劳动力资源存在于人体之中,通过人体的有意识的活动体现出来,“他使自身的自然中沉睡着的潜力发挥出来,并且使这种力的活动受他自己控制”。而其他经济资源作为存在于人体之外的客体,则只能在劳动力的支配下得到运用,没有任何主观能动性。

劳动力资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一)劳动力资源是社会生产的重要前提

马克思指出:“劳动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作为有用劳动,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人们要进行社会生产,必须具备两个最基本的前提,即生产资料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生产资料资源是生产过程的客观要素,劳动力资源是生产过程的主观要素,二者相互存在、相互依赖。劳动力资源是社会生产最重要的资源。

(二)劳动力资源是社会物质财富的重要源泉

马克思指出:“只有一个人一开始就以所有者的身分来对待自然界这个一切劳动资源和劳动对象的第一源泉,把自然界当做属于他的东西来处置,他的劳动才能成为使用价值的源泉,因而也成为财富的源泉”。生产社会财富,不仅需要生产资料,而且也需要劳动力。如果没有生产资料,再熟练的劳动力也无用武之地;如果没有劳动力,再丰富的生产资料也不能参与社会财富的创造。正是由于劳动力是社会物质财富的重要源泉,因而人口的数量基本上反映了社会劳动力资源的状况,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需要有一定数量的劳动力。

(三)劳动力资源是剩余劳动的唯一源泉

马克思指出:“一般剩余劳动,作为超过一定的需要量的劳动,必须始终存在”。首先,剩余劳动的产生与劳动生产力有关,因为没有一定发展程度的劳动生产力,劳动者的全部劳动都是必要劳动,而不可能提供剩余劳动。但是,一定发展程度的劳动生产力只能是劳动者生产剩余劳动的自然基础。剩余劳动的真正的、唯一的源泉应该是劳动者劳动力的发挥即劳动。其次,在社会劳动生产力有了一定发展的自然基础上,劳动者的全部工作日分为两个部分,即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必要劳动生产劳动力价值,剩余劳动生产剩余价值。最后,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剩余劳动的性质和表现形式是不同的。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剩余劳动表现为一种对抗的性质。由于劳动力丧失了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不得不向资本家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才能维持自己的生存。“劳动力的价值和劳动力在劳动过程中的价值增值,是两个不同的量。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时,正是看中了这个价值差额”。马克思曾经预言,在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必须存在剩余劳动,不过这种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之间的对立早已消失。

劳动力资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趋势

(一)劳动力的量与所推动的生产资料的量呈下降趋势

马克思指出:“工人用来进行劳动的生产资料的量,随着工人的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而增长”。生产资料与劳动力是生产赖以进行的两个基本要素。二者相结合才有现实的生产,才能生产出物质产品。生产资料与劳动力之间的结合,不仅有质的关系,而且有量的比例,它们之间的比例是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的。“因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表现为劳动的量比它所推动的生产资料的量相对减少,或者说,表现为劳动过程的主观因素的量比它的客观因素的量相对减少”。可见,随着人类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力的量与所推动的生产资料的量相比呈下降趋势。

(二)农业劳动力向城市集中的趋势

马克思指出:“使农业人口同非农业人口比起来不断减少,因为在工业(狭义的工业)中,不变资本比可变资本的相对增加,是同可变资本的绝对增加结合在一起的,虽然可变资本相对减少了;而在农业中,经营一定土地所需的可变资本则绝对减少;因此,只有在耕种新的土地时,可变资本才会增加,但这又以非农业人口的更大增加为前提”。在工业中,由于生产资料有一个不受限制的扩大生产趋势,虽然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比相对减少,但可以在增加更多生产资料的同时增加劳动力数量。但是,农业的基本生产资料是土地,土地是极其有限的自然资源,在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情况下,原有面积的土地就不可能容纳原有数量的劳动力。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农业劳动力则必然减少。在农业劳动力需求绝对减少的同时,非农业的发展产生了对劳动力的需求,这就使越来越多的农业劳动力集中于城市。

(三)越来越多的劳动力转移到工业和非生产领域

马克思指出:“从事加工工业等等而完全脱离农业的工人(斯图亚特称之为‘自由人手’)的数目,取决于农业劳动者所生产的超过自己消费的农产品的数量”。可见,“农业劳动是其他一切劳动得以独立存在的自然基础和前提”。当农业劳动生产力提高到一定程度,农业劳动力与所推动的生产资料相比相对减少,大量绝对过剩的人口便流入城市。由于工业部门大量生产资料的存在,自然可以容纳大量劳动力就业。但是,工业部门吸收劳动力就业并不是无限度和唯一的。当工业部门的劳动生产力有了进一步发展之后,就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发展社会分工,发展为其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非生产性产业。因此,大量劳动力便转入到非生产性产业之中。

(四)劳动力就业总量趋向增加

马克思指出:“很明显,随着生产的大规模进行,尽管所使用的劳动对资本的比率降低,所使用的劳动总量却可能增加,因此,随着资本的增加,不断增加的工人人口所需要的产品量也会增加,这是不可阻止的”。尽管随着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劳动力与所推动的生产资料数量相比会相对减少,但这只会在农业部门绝对减少劳动力的就业。由于社会生产规模从总的趋势上看是扩大的,因而在投入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资料大幅度增长的同时,投入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力也会趋向增长。

合理节约和开发劳动力资源的基本途径

(一)节约劳动力资源

马克思指出:“正像单个人的情况一样,社会发展、社会享用和社会活动的全面性,都取决于时间的节省。一切节约归根到底都是时间的节约”。马克思认为,时间的节约是一切人类社会特别是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存在的一条首要的经济规律。节省劳动时间,就能够节约劳动力资源,使有限的劳动力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马克思曾经设想,一旦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未来社会取代了资本主义社会,“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

(二)开发劳动者的智力

马克思指出:“要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他获得一定的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一定的教育或训练”。通过专门训练或教育,获得专门的劳动技能、技巧的劳动力,是熟练劳动力或复杂劳动力;而没有通过专门训练或教育,未能获得专门的劳动技能、技巧的劳动力,则只能是非熟练劳动力。劳动力的质量对于劳动力的发挥从而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有着重大影响。高质量的劳动力能够创造出很高的劳动生产力;反之,低质量的劳动力只能创造出较低的劳动生产力。为了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就必须提高劳动力教育和训练的费用。

(三)允许劳动力全面流动

马克思指出:“现代工业通过机器、化学过程和其他方法,使工人的职能和劳动过程的社会结合不断地随着生产的技术基础发生变革。这样,它也同样不断地使社会内部的分工发生革命,不断地把大量资本和大批工人从一个生产部门投到另一个生产部门。因此,大工业的本性决定了劳动的变换、职能的更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性”。劳动力的全面流动性,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劳动者适应这种需要而作出的能动反映。当社会生产的技术基础发生变革之后,企业内部劳动者的分工以及原有社会内部的行业分工、部门分工都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必然引起劳动力供求的变化,必然引起劳动力的全面流动。只有劳动力随着大工业技术基础的变革不断流动,才可以克服在执行职能中的片面性,有利于培养和训练劳动者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如果没有劳动力的全面流动,就会造成劳动力资源的巨大浪费。

(四)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加

恩格斯指出:“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这两种生产密切相关,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作为生产者必须与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相结合,如果没有一定数量的人口为条件,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就会因为缺少劳动力资源而难以进行。人作为消费者,必须与社会所生产出来的物质资料相适应,人类数量的增加必须以此为限度。因此,当人类数量增长超过这个限度时,就应当从道德上限制生殖的本能,恩格斯认为这“是对付人口过剩的最容易和最有效的办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人民出版社,1980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人民出版社,1974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Ⅰ)[M].人民出版社,1972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 [M].人民出版社,1979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人民出版社,1965

劳动节的资料篇2

一、逻辑主线:农业机械化———雇佣关系———土地流转

农业生产既是农作物利用阳光、降水等条件的自然生长过程,也是劳动者运用生产资料作用于土地的社会生产过程。生产资料(如种子、化肥、农药、机械等)、劳动力、土地是农业生产的主要投入要素。现有家庭经营模式下,种子、化肥、农药、机械等生产资料从市场上用货币购买,可以统一表示为资本;劳动力由作为产品索取主体的家庭成员提供;土地由集体所有,通过承包,家庭获取了土地的自主经营权。因此,从生产要素角度出发,我国传统农业可以向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土地密集型方向演进,推广农业机械化、发展劳动力市场和土地市场是其演进的可行性路径。

1.农业机械化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我国二、三产业对劳动力需求急剧增加,种子、化肥、农药、机械等生产资料的供给能力大大增强。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对价格变化引起了农业生产要素结构的调整,如劳动力流出,资本流入。农业生产要素的密集度也发生变化,如劳动密集度下降,资本密集度上升。农业机械化实质上是用资本代替劳动力,将农业的劳动力密集型属性改造成资本密集型属性。然而,我国尚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中后期,工业对能源和机械需求量大,煤炭、石油、铁矿石等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状态,价格偏高;制造机械、使用机械和维修机械的工用劳动本身也处于一种短缺状态。农用劳动与工用劳动的价格差是劳动力流出的内在动力,而劳动力的机会成本则随着可流动性下降而递减,农村中不可流动劳动力的机会成本几乎为零。农业机械化带来的资本排挤劳动力,必然导致农村中不可流动的劳动力失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同时,农业各个生产环节依次继起而非并列,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生产周期长且各环节使用不同的生产资料,将导致农用机械投资总量大、使用频率低,生产成本难以得到有效分摊。我国的农产品市场已接近饱和状态,大规模投资带来的产量增量将打破市场原有的均衡,进一步拉低农产品价格。现有资源禀赋下,我国农业机械化实质上是以稀缺的资本要素代替丰裕的劳动力要素来生产已经相对过剩的农产品,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必然进一步降低其经济效益。可见,现阶段我国农业机械化难以大面积推广,传统家庭生产模式仍将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2.劳动力市场:雇佣关系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民拥有劳动力供给主体和产品索取主体双重身份,承担着生产和监督双重职能。农业生产所得减去生产资料购置成本后的净收益,是对农民双重身份的统一回报。作为劳动力供给主体,农民承担劳动力供给的全部成本,作为剩余索取主体,农民获得劳动供给的全部收益。因此,家庭生产模式为劳动力供给提供了自动激励机制。然而,在农村劳动力市场的雇佣关系中,产品索取权归雇佣者所有,被雇佣者仅仅作为劳动力供给主体而存在。没有产品索取权的激励,被雇佣者往往滋生机会主义倾向,劳动力供给扭曲性地减少。尽管劳动力供给扭曲性减少会受到雇佣者监督努力的制约,但是雇佣者的监督努力并不是无成本行为,而是在其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处达到均衡。被雇佣者的“偷懒行为”在监督努力的作用范围之外依然存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生产决策必须在现场做出,否则信息不足。然而,农业活动的劳动空间范围广、劳动强度大,被雇佣者偷懒的动机十分强烈;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也难以程序化,监督十分困难。同时,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对劳动力需求往往集中于某一时段,需求的时际波动大;生产环节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各个环节对农用劳动力的需求呈现离散状态。农村现有劳动力的可流动性差,难以跨区域流动。因此,农村劳动力市场具有明显的区域性,雇佣关系也只能以零工、散工方式出现。监督困难、偷懒行为和劳动力的时际离散需求大大降低了劳动力市场的市场效率。3.土地市场:土地流转土地流转,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以一定的条件将土地经营权转让给其他

农户或经济组织。流转后的土地,仍然只能用于农业生产,不能用作房地产开发等其他用途;农民依法享有土地流转权益,如租金、股份分红等。土地流转后,相当于实行“三权分离”,经营权归受让方,承包权还是归承包农户,所有权也还是属于集体。我国人多地少,耕地面积有限,流转后的土地仍然用于农业生产,有助于保证农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家庭是基本的生产和生活单位。土地的流转,进一步强化了家庭作为基本生产单位的天然优势:农业生产的产品索取权对家庭所有成员提供充分激励,可以有效抑制机会主义和偷懒行为。土地流转代替劳动力雇佣,一方面,通过保留索取权的自动激励机制,避免了雇佣关系带来的监督成本和劳动力供给的扭曲性减少;另一方面,土地由弱生产能力家庭向强生产能力家庭的转移,重新实现了土地和劳动力之间的合理匹配。土地流转有效激活了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农民可以在转让土地要素和出售农产品之间做出选择,农用劳动力不足的家庭,从自给自足的角度出发,通过转出土地,实现横向生产规模的收缩和纵向销售环节的退出,变传统的出售产品为转出土地,从而有效防止“农产品卖难”问题;转入土地的家庭则以市场为导向,通过横向生产规模的扩张和纵向销售环节的延伸,实现农业经营的规模经济。细碎化土地的有效集中,一方面,可以实现更大范围内生产活动的协调,避免农活之间的“负外部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行为个体对公共资源(如水资源)的“攫租行为”,实现公共资源的合理利用。土地流转,有助于充分发挥土地的生产资料和社会保障双重功能,实现转出方和转入方的互利共赢,因而是一种典型的帕累托改进。

二、基本结论

本文通过把农业生产要素细分为资本、劳动力、土地,阐释推广农业机械化、发展劳动力市场和土地市场是农业经营模式演进的可行性路径,从而形成了“农业机械化———雇佣关系———土地流转”的逻辑主线。在分析我国劳动力、资本、土地等资源禀赋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农业机械化实质上是以稀缺的资本代替丰裕的劳动力来生产相对过剩的农产品,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必然降低其经济效益;通过分析农业生产必须现场决策的行业属性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的时际和区际属性,进一步揭示:突破农业经营家庭模式,监督困难、偷懒行为将不可避免,劳动力市场的市场绩效将被大大侵蚀。然而,土地流转则既维持了家庭模式提供的农产品索取权的自动激励机制,又重新实现了土地和劳动力的有效匹配,因而是家庭经营模式的优化路径。

劳动节的资料篇3

概括来说,节能潜力主要包括技术节能潜力、管理节能潜力与结构节能潜力等。结构节能潜力又可以分为产业结构、要素结构和消费结构等的节能潜力。目前,在要素替代与互补关系的研究方面已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Bemdt and Wood根据美国1947-1971年制造业的时间序列数据研究发现,能源与劳动力之间呈现轻微的替代关系,而与资本之间呈现明显的互补。鉴于生产要素之间可能存在替代或互补的关系,通过要素结构调整可达到节能的目的。因此,本文通过计算区域各行业的价格替代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要素替代弹性的节能潜力测算方法。

1节能潜力测算的理论推导

1.1生产要素的界定

生产要素是指物质生产过程中所必需的一切要素及其环境条件。现代西方经济学认为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四种。由于土地和企业家才能难以量化,尤其是针对行业层面的研究。因此,本文主要分析生产要素中的资本与劳动力。

在宏观经济系统中,资本存量能够反映出最大的再生产能力。而在未达到最大生产能力时,最终的生产能力主要决定于技术水平、原材料资本投入量和劳动力投入量。在实际生产中,原材料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一般不会超出其最大的生产能力,因此可以认为在技术水平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最终的生产能力取决于原材料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量。为分析要素替代的节能潜力,将原材料资本划分为非能源资本与能源资本。最终,本文将生产要素界定为非能源资本、能源与劳动力。

1.2生产要素替代弹性

运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可看作任意成本函数的二阶近似这一性质[4],可将成本函数写成:

要素的投入成本等于要素的消耗量与要素价格的乘积。因此,在应用计量经济模型系统方程进行参数估计时,需获取非能源资本的投入量与价格,能源的投入量与价格,劳动力的投入量与价格等数据。

2.2.1能源投入量与能源价格

对于存在能源加工转换的行业,能源使用量=终端消费量+损失量+加工转换投入量;而对于其它行业,能源使用量与能源消耗量区别不大[7]。北京市历年的统计年鉴中公布了各行业能源的消耗总量。各行业能源投入量的确定方式如下:制造业的能源投入量为该行业的能源消耗量、原油使用量和炼焦煤使用量之和;电热气水生产与供应业的能源投入量为该行业主要能源使用量之和;其它行业的能源使用量均等于对应行业的能源消耗量。能源价格的确定方式如下:①确定各种能源2011年的平均价格,其中成品油、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电力和热力的价格来源于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煤炭、焦炭和燃料油的价格来源于市场均价。对于北京地区,天然气价格分为居民用气价格、工商业用气价格和发电用气价格,电力价格分为居民用电价格、农业生产用电价格和工商业用电价格。②根据北京市历年的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中的燃料、动力类价格指数计算其它年度各种能源的平均价格。③根据各行业使用不同种类能源的比例和对应能源的价格计算出各行业单位综合能源的价格,不同种类能源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折标煤系数统一折算为标准煤。

2.2.2非能源资本投入量与非能源资本价格

非能源资本投入量等于资本投入总量减去能源资本投入量。其中,能源资本投入量等于能源投入量乘以能源价格,资本投入总量为投入产出表中各行业的中间投入总量。对于资本价格,若以价值形式而非实物形式衡量时,其市场价格应为1[8]。由于本文中的非能源资本是以价值形式衡量,因此可认为非能源资本的价格为1。

2.2.3劳动力投入量与劳动价格

与Ma et al[9]采用的方法类似,劳动力总成本采用劳动者报酬表示。劳动者报酬指劳动者因从事生产活动所获得的全部报酬,该数据来源于投入产出表中增加值部分的劳动者报酬。劳动力投入量可通过用劳动者报酬除以平均劳动价格获得。为了保证统计口径的一致性,同时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取性,本文采用各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作为该行业的平均劳动价格,其中各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数据来源于历年的统计年鉴,同时根据本文的行业划分进行合并处理。

北京市统计局公布了1997、2000、2002、2005、2007与2010年的投入产出表,其中1997与2000年的投入产出表为40个行业,而其它年份的投入产出表均为42个行业。为了消除行业划分差异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本文按照表1的行业划分标准对各年度的投入产出表进行了整理处理。

根据能源投入量CE与能源价格PE、非能源资本量CK与非能源资本价格PK、劳动力投入CL与平均劳动价格PL,可按照式(9)计算各行业的资本、能源与劳动力要素的成本份额。

小二乘回归求解各行业中上述5个独立的参数。

各行业的回归模型均能通过1%显著水平的整体方差F检验,且拟合优度检验值R2均接近1,表明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较佳。

根据回归系数,结合式(7)和式(8),可计算出各行业资本、劳动力与能源的平均价格替代弹性,结果汇总见表2。

根据表2中各行业资本、劳动力与能源要素的平均价格替代弹性可得:

(1)资本。对所有行业而言,资本的自价格弹性为负;即资本价格升高,将导致资本需求量降低。其中,电热气水生产供应业的价格弹性最高,资本价格每上升1%,将导致该行业资本的成本份额下降0.74%;房地产业的价格弹性最低,资本价格每上升1%,将仅导致资本的成本份额降低0.09%,说明该行业对资本的刚性需求相对较大。

(2)能源。能源自价格弹性在不同行业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农业、采矿业、电热气 水生产供应业、交通运输与仓储邮电业、批发与零售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的能源自价格弹性为负,即能源价格上涨将降低这些行业对能源的需求量;然而,其它行业的能源自价格弹性表现为正。从能源价格对需求量影响

的程度来看,能源价格每上涨1%,采矿业能源需求量将降低1.26%,负向影响

最为明显;金融保险业

能源需求量将增加1.22%,正向影响最为明显。在能源自价格弹性表现为正的行业中,金融保险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建筑业平均的

能源成本份额分别为0.30%、0.70%和1.02%,对能源的依赖程度非常低。房地产业和其它服务业对能源的刚性需求较大,随着能源价格的提高,投入的能源成本反而会上升。

(3)劳动力。除房地产业外,其它所有行业劳动力的自价格弹性均为负,说明劳动力价格上涨将减少其需求量。其中,采矿业劳动力需求的价格弹性最大,说明该行业的劳动力需求量对劳动力价格变动最为敏感。而由于房地产行业对劳动力的刚性需求较大,随着劳动力价格的提高,该行业的劳动力投入成本反而会升高。

(4)资本-能源。各行业的资本与能源之间均存在着微弱的替代关系。其中,替代关系相对较为明显的是电热气水生产供应业和制造业,这两个行业的能源成本份额相对较高;其它行业由于能源成本份额较低,导致这些行业中资本与能源之间的替代关系非常微弱。

(5)劳动力-能源。对于农业、采矿业、交通运输与仓储邮电业、批发与零售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劳动力与能源之间存在微弱的替代关系,即随着能源(劳动力)价格上涨,将导致劳动力(能源)需求量上升。而对于其它行业,劳动力与能源之间存在微弱的互补关系,即随着能源(劳动力)价格上涨,将导致劳动力(能源)需求量降低。

(6)资本-劳动力。对于所有行业,资本与劳动力之间均存在相互替代的关系,即随着资本(劳动力)价格上涨,将导致劳动力(资本)需求量上升。

2.4行业节能潜力测算

根据表2中的要素替代弹性,下面对北京市2010年各行业的要素结构节能潜力进行测算。首先需确定生产要素价格的可调整范围,本文假定能源价格的最大涨幅为5%,最大降幅为0,劳动力价格的最大涨幅为10%,最大降幅为0,并且各行业能源与劳动力价格的涨幅保持一致。然后根据表2中的要素替代弹性,运用章节2.3中的具体步骤,计算得到北京市2010年要素价格替代总的节能潜力为583.72万 t标准煤,占当年能源使用总量的6.85%,此时能源和劳动力价格的涨幅分别为10%与0,各行业的节能潜力见表3。

表3显示,要素替代节能潜力最高的分别是采矿业和农业,相对节能潜力均超过了10%,这些行业的能源需求对能源价格较为敏感,能源价格上涨能明显降低能源的需求量。制造业、电热气水生产供应业、交通运输与仓储邮电业、采矿业由于能源使用总量较大,节能潜力均在50 t标准煤以上。而金融业的能源消耗总量随着能源的价格的上涨,能源投入的总量出现了弱微的增长。这主要是由于该行业对能源的依赖程度较低,而且对能源的刚性需求大。

3结论

生产要素之间存在价格替代或互补关系已被许多学者论证并应用。对于存在要素价格替代的行业,可通过调整要素价格的方式,实现非能源生产要素对能源的替代,达到节能的目的。本文通过计算区域各行业的要素替代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要素替代弹性的节能潜力测算方法,并运用该方法测算了北京市2010年各行业的要素结构节能潜力,结论如下:

(1)根据要素替代弹性,利用规划算法可以测算区域的要素替代节能潜力。

(2)北京市各行业能源与资本要素之间存在微弱的替代关系,其中,电热气水生产供应业和制造业两者的替代关系相对明显。

(3)能源与劳动力之间的替代关系存在明显的行业差异。其中,劳动力与能源在农业、采矿业、交通运输与仓储邮电业、批发与零售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存在微弱的替代关系;而在其它行业存在微弱的互补关系。

(4)在假定北京市2010年能源价格与劳动力价格最大调整幅度分别为5%与10%的情景下,北京市2010年的要素替代节能潜力为583.72万 t标准煤,占当年能源使用总量的6.85%。

根据本文的研究可知,通过优化调整要素结构,可实现区域能源的节约。因此,在后续的研究中可建立基于要素结构节能潜力的节能规划模型,为区域节能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75, 57 (3): 259-268.

. Energy Economics, 2005, 27(1): 93-111.

[3]杨福霞,杨冕,聂华林. 能源与非能源生产要素替代弹性研究——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实证分析[J]. 资源科学,2011,33(3):460-467.

[4]Pindyck R S. Interfuel Substitution and the Industrial Demand for Energy: 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J].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79, 61(2): 169-179.

[5]Shephard R. Theory of Cost and Production Functions [M].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3: 154-159.

[6]Thompson H. The Applied Theory of Energy Substitution in Production [J]. Energy Economics, 2006, 28: 410-425.

[7]吴智泉,周少祥,安连锁. 能源结构调整的理论基础研究[J]. 动力工程学报,2011,31(3):234-237.

[8]国涓,郭崇慧,凌煌. 中国工业部门能源反弹效应研究[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11):114-126.

劳动节的资料篇4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提出了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即如果剩余价值率或劳动被资本的剥削程度不发生变化时,通常利润率会逐渐下降。究其原因,一般是社会资本的平均有机构成不断提高,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而社会的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由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的共同作用形成的。所以,有些人认为提高资本的有机构成可以使得技术进步,进而导致一般利润率下降。而实际上,技术进步会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利润率,需要对其进行综合考虑。

二、一般利润率的影响因素

一般利润率等于社会剩余价值总额除以社会总资本。对平均利润率,不能理解为是各部门利润率的简单平均,而要考虑各个部门的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的比重。考虑一般利润率的形成原因时,要同时考虑到不同生产部门利润率的差别(求出不同生产部门利润率的简单平均数)和平均数中不同利润率的占比。而投在每个特殊部门的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占多大的部分决定了一般利润率。个别生产部门的利润率为p=m/(c+v)。由此公式可见,个别生产部门的利率由两方面因素决定的:一是资本的有机构成,即c:v,二是剩余价值率,即m/v。因此,一般利润率通常由资本的有机构成和剩余价值率决定。另外,周转时间,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也会影响一般利润率。本文主要从技术进步对资本的有机构成、剩余价值率以及周转率方面研究其对一般利润率的影响。

三、技术进步、资本有机构成与一般利润率

技术进步对资本有机构成的影响主要包括三方面: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资本和降低不变资本各要素的价格。

1.技术进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而提高资本的有机构成

个别生产部门为了获得超额利润,增强竞争力,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获取更多的相对剩余价值,激励研究更加先进的技术,这也是资本家剥削工人阶级的手段之一。当其他部门发现之后,也会采取该技术进行生产,从而整个社会的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之后,相比于提高之前将需要更少的劳动力,使得不变资本相对于可变资本增加,从而提高了资本有机构成。

置盐信雄对以上分析持相反的观点,他认为资本家进行生产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提高劳动生产率不是采用先进的技术的目的,真正的目的是降低生产成本,所以技术进步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另外,即使劳动生产率提高了,由于没有统计数据,所以也不能判断其对资本有机构成的影响。

综合以上观点,而且由于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存在,笔者认为技术进步为了使资本的有机构成得到提高而利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式,效果是有限的。

2.技术进步通过节约资本而降低资本的有机构成

降低资本的有机构成可以通过不变资本使用上的节约,进而达到提高利润率的目的。生产不变资本的劳动的节约不能达到提高利润率的目的,而是要通过不变资本使用上的节约。资本存在着两种趋势:一、通过利用劳动的各种社会生产力來不断减少产品生产所必要的劳动,进而尽量节约直接使用的活劳动;

二、在最经济的条件下使用这种生产产品压缩到最小的必要的劳动,即压缩利用的不变资本的价值到最低限度。

通过技术进步而改良机器是节约资本的主要途径之一。机器的改良所引起的不变资本节约,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改良制造机器的材料,使机器耐用;二是生产生产资料的劳动生产力提高,使生产资料价值下降;三是改良已有机器,使它们更便宜或更有效地进行操作;四是废料可以通过使用性能较好的机器减少。凡是使机器从而全部固定资本在一定生产期间内的损耗减少的事情,不仅会使单个商品变得便宜......而且减少这段时间内的资本支出。而由机器改良引起的利润率提高,实际上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发挥着作用的劳动的社会性质,社会内部的分工和智力劳动(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都会使生产力得到发展。资本家利用的是社会分工制度的优点。在为资本家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中,劳动生产力通过降低资本家所使用的不变资本的价值,达到提高利润率的目的。

3.技术进步通过降低各要素价格而降低资本的有机构成

不变资本的各种要素变得便宜,就是生产资料价值的下降。它可以阻碍利润率下降的原因是:第一,劳动生产率提高导致生产资料的数量要不断增加。但是生产资料价值的下降,使不变资本的价值并不与生产资料的数量成比例地增加。因此,生产资料价值的下降使得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放缓,从而延缓了利润率的下降。第二,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单位产品价值会下降,生产资料价值也会下降,从而现有以生产资料价值存在的不变资本就会贬值。

4.资本有机构成与一般利润率

综合以上三方面,笔者认为技术进步降低了资本有机构成。从一般利润率计算过程可以看出,在剩余价值率不变的情况下,资本的有机构成与一般利率是负相关关系。所以,技术进步通过降低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了一般利润率。四、技术进步、剩余价值率与一般利润率技术进步会对剩余价值率产生影响,从而影响一般利润率。

1.技术进步提高剩余价值率

技术进步会同时导致劳动力的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提高,但是相对于劳动力价值,剩余价值提高得更多。其原因是,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分析,社会中少数人拥有着大量的物质财富。人类生产的发展过程伴随着技术进步,因此:技术进步带来的利益全部被资本家占有,工人仅仅变成了更复杂的劳动力。资本家剩余价值生产的需求使得劳动力变得复杂。因为资本家希望得到更高的剩余价值率,如果技术进步使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同比例提高,那么资本家也没有动力寻求技术进步。所以,从原始社会和现代社会两个时点的总量比较,可以这样说,技术进步一定会使剩余价值率提高。

2.剩余价值率与一般利润率

由于技术进步的存在,不同行业的剩余价值率不同。拥有先进技术的行业资本有机构成和剩余价值率均较高。基于平均利润率相等的经济事实,一个行业生存的必要条件:技术带来的资本有机构成倒数的减量与剩余价值率的增量之和为零。如果有限的剩余价值率提高要求过多的不变资本,或者工人的劳动力价值不能达到太高的技术要求水平,那么这样的技术都不会被采用。技术落后的行业,资本技术构成和剩余价值率均处于较低水平,所以这些行业也可以获得平均利润率。由于技术进步不仅具有内在规律,还存在巨大的外部效应,不由资本家控制得使所有行业获得外部收益。这导致了平均利润率的存在。技术进步有劳动力价值增长的需求,同时劳动力价值存在超强增长的特性。因此,如果技术受到影响进步速度减缓,资本家的剩余价值将会同时减少,进而使得利润率下降,导致经济危机。

五、技术进步、周转速度与一般利润率

除了资本有机构成和剩余价值率外,周转速度也会影响一般利润率。所以,技术进步可以通过影响周转速度,进而影响一般利润率。

1.技术进步加快周转速度

通过技术进步可以实现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缩短,进而提高周转速度。技术进步主要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达到缩短生产时间的目的,通常人们称之为工业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引起生产时间的缩短,从而缩短周转时间,可以提高利润率。如果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要添置昂贵的机器,引起总投资的大大增加,也可能降低利润率。技术进步缩短流通时间的主要方法是改进交通。

2.周转速度与一般利润率

周转时间由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构成,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任意一个要素的减少,都可以使剩余价值量增加。究其原因是,用于生产的资本仅是全部资本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流动资本体现为货币和商品资本的形式。生产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越快,闲置的资本就越少,用于生产的资本就越多,生产的剩余价值就会越多。由于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因此剩余价值量增加,利润率也就提高。

六、总结

劳动节的资料篇5

关键词:建筑施工;生产要素;资金管理

对建筑施工中的生产要素进行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仅能够对各个要素进行合理分配,还能够使得各个生产要素进行有机结合,实现管理者的最终管理目标。在建筑工程发展的过程中,其生产要素包含着很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建筑材料,劳动力以及技术和资金等方面是较为常见的,因此,只有实现对这些生产要素的管理,才能实现管理的有效性。

1 生产要素的主要分类

第一,劳动力。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多的就业岗位,在建筑施工中,施工人员是建筑施工的主体,由于建筑工程的复杂性以及系统性特点,所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和形式也相对较多。其中固定工、合同工以及临时工是较为常见的建筑工程劳动力的用工形式。因此,对劳动力因素进行管理业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在此过程中,提高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是保证建筑工程顺利进行的基础和关键。

第二,材料。所谓的材料主要是指建筑工程的施工所用材料。通常情况下有主要材料、辅助材料以及其他材料之分。因此对这三类材料的管理方式也存在着差异。那些被用来直接加工,在建筑工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材料被称为主要材料。其中以钢筋、混凝土以及各种砂石为主。辅材料则是在建筑工程中对主要材料起到辅作用的材料。这些材料虽然不直接用在建筑工程的建设中,但却是不可缺少的。比如促凝剂、剂等等。而其他材料包含的范围则相对较广,其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如油料、棉纱等等。

第三,机械设备。机械设备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可以代替人力来进行一定的建筑工作。其中机械设备也有大型、中型和小型之分,对于不同的机械设备可以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另外,这些设备的性质存在着一定的重复性,既是固定的资产优势有效地劳动手段。至于做好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才能保证建筑施工的正常进行。在进行机械设备要素管理的时候主要可以从对其进行选择、使用、保养和维护等方面入手。

第四,资金。对资金进行管理也是一项较为重要而工作环节,其中相关的管理人员要根据资金的流通情况以及建筑工程的施工情况来进行资金的投入和管理。在此过程中要根据相应的工程造价和工程的预算来进行。资金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方面,包括诸多的环节,主要包括对资金进行编制、筹集以及投入和核算分析等。资金是建筑工程施工中一项唯一多变的生产要素。因此,需要管理者加强对这一生产要素的重视。

2 主要生产要素的管理

2.1 劳动管理

对于劳动力进行管理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首先是劳动力的组织形式。要想实现对劳动力进行有效地管理必须将其进行合理的组织,然后根据其实际的工作能力来进行安排。可以将劳动力组织成作业队的形式,主要完成建筑工程的一部分作业。对于劳动力资源来说,其主要的管理形式是在作业队中设定一个主管,日常的事物有主管来完成,其中包括对劳动力进行派遣,对建筑工程的承包。另外要定期进行员工的培训,加强其思想道德以及综合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对劳动者的日常生活进行管理,并且负责支付工作人员的劳动所得。在进行劳动力组织的时候要根据工程的规模以及工程量的大小来进行。

其次是劳动力的优化。为了更好地提高建筑工程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需要对劳动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在具体的管理中,需要根据劳动力自身的特点以及工程的需要来进行规化和优化。这样才能有效地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劳动力的配置方法:

①必须要在劳动力需用量计划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再具体化,避免漏配。在一定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劳动力计划进行相应的调整。

②当现有的劳动力能满足要求时,需要贯彻节约的原则;当现有劳动力无法满足要求,则相关负责人,如项目经理部可以向企业申请加配,或在企业经理授权范围内进行招募,当然在相关规定内,也可以考虑把任务转包出去;当人员的专业技术或其他素质不能满足要求,就应该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提前培训,实现先培训后上岗作业。

2.2 施工项目现场材料管理

2.2.1 材料计划管理。计划管理是指在项目开工前,向企业材料部门提出一次性计划,作为供应备料依据;在施工中,作为动态供料的依据,也作为供应部门组织加工和向现场送货的依据。在这过程中,必须按期对对材料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以保证材料供应不间断。

2.2.2 材料进场验收。为了保证材料的质量和数量,在材料进场时必须按照既定的进料计划、送料凭证、质量保证书或产品合格证,对材料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包括品种、规格、型号、质量、数量、证件方面的验收,同时作好记录,对不符合计划要求的材料予以拒绝验收。

2.2.3 材料的储存与保管。所有进库的材料应验收入库后,要建立相应的台账,同时还必须要日清月结、定期盘点,保证账实相符。此外,还必须做好材料领发工作,对有定额的工程用料,凭限额领料单领发材料,同时建立领发料台账,完整的记录好领发状况。

2.3 机械设备的合理使用

2.3.1 按照人机固定原则,实行机械使用、保养责任制,把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益与个人经济利益有机的联系起来。

2.3.2 实行操作证制度。专机的专门操作人员凭证上岗操作,保证机械设备得到合理使用同时,要求操作人员遵守合理使用规定,最大限度延长机械使用寿命和修理周期。

2.3.3 建立设备档案制度。随时了解设备的情况,方便使用与维修。合理组织机械设备施工。维修人员必须加强维修管理,提高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单机效率。

2.4 资金管理

2.4.1 实行施工项目经理当家理财的策略。也就是说,项目的资金,应该有该项目支配使用。

2.4.2 设独立账户。项目经理部应在企业内部银行中申请开设独立账户,由内部银行办理项目资金的收、支、划、转,由项目经理签字确认。

2.4.3 保证“有偿使用”、“存贷计息”、“定额考核”在内部银行的贯彻执行,实施有效的定额内低利率、定额外高利率的内部贷款办法。如果该项目资金不足,原则上通过内部银行解决。

结束语

对建筑施工项目的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的管理,是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管理人员应该注意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对生产要素进行合理的分配和组织,保证生产要素能够为工程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李景元.设备管理员业务职能与行为规范[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

[2]赵艳萍,姚冠新,陈骏.设备管理与维修[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劳动节的资料篇6

经济学理论发展的实际表明:认识资本概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共同点,不比认识资本在这两种社会经济制度与两种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区别容易。当前,经济理论面临的更大问题还不是资本的特殊属性,而是一般属性。问题的出发点是认识资本的本性,也就是资本逻辑。根据笔者对政治经济学的学习体会,资本逻辑可中两方面来认识。一是资本具有“死劳动吮吸或劳动”以求增殖的本能冲动。马克思对此早有说明:“而资本只有一种生活本能,这就是增殖自身,获得剩余价值,用自己的不变部分即生产资料吮吸尽可能多的剩余劳动。”[2]资本追逐自身增值,在日常生活中表现为追求更多的利润,反过来就是追求更少的成本。这个动力机制,对于私人投资者,作为资本家,他只是人格化的资本,这不奇怪。但对于公有资本,这个逻辑仍然存在。公有资本的投资者,即使利润不归他所有,这个增值的幅度,也是其经济实绩的主要衡量尺度,也是他手中所能支配的财权的主要凭据。在计划经济时期,为使国家尽快摆脱经济落后局面,必须注重资本增值。当时注重的是宏观上的资金增值率,总体上的投资效率。为此国家对农村采取了统购统销政策,压低农产品价格,保证生活资料低物价,接着采取低工资政策;在职工生活条件上实施“先生产、后生活”,以求降低工业生产成本。这样造成的生活欠账,本应在生产发展起来以后要偿还,可是一旦遇到不关心群众生活的“长官”,就会拖下来长期得不到解决。另一方面,对微观的资本增值,为严防对计划的干扰,却极力反对“利大大干、利小小干”,反对追求利润。因此,在计划经济强调宏观动力而压抑微观动力的特点当中,资本逻辑遭到分裂。进入市场经济时期,在企业获得市场主体地位的基础上,资本逻辑重归统一。公有企业自负盈亏、自谋发展,追求利润自然是企业必然的目标。公有制企业与私有制企业不同之处在于:利润不归企业经营者自己所有,因此,企业经营者不是资本的人格化。由于企业利润与经营者个人利益密切相关,这就又使共同的资本逻辑仍起作用。全面分析,对公有制企业追求利润,所受到的社会约束与道德约束要比私有制企业大得多。二是资本具有支配劳动者来推动社会化生产的客观作用。如果撇开经济关系的中介,那么,劳动者运用生产资料来开展劳动,就是一个发挥主体力量驾驭客体力量的过程。但是,社会经济中这个过程不是直接形成的,经济关系作为中介实现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有三类方式:①个体经济无须任何中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可以自然相结合。②集体经济中的联合劳动,是劳动者经过集体投资,与生产资料相结合。这种方式是劳动者支配资本。③无论是私人经济,还是国有经济,还是公私合营的股份经济,都是先有投资,再有劳动者的招雇录用,这种方式是资本支配劳动者。显然,当集体经济难以在社会化大生产领域顺利发展起来的背景下,资本支配劳动就成为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相结合的主要特征。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中央利益与地方利益的分化,在各地竞相追求经济发展成绩当中,资本逻辑得到发挥条件。追求最大投资量与发展成本最小成为各地政府的目标,由此诱发了“以资本为本”的非科学发展。非科学发展的根源就是资本逻辑,这个根源无法消除,但可以限制。只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能推动科学发展,将资本逻辑限制在应有的小范围内。

社会主义再生产中的资本定位

社会主义再生产分为生产关系再生产、物质资料再生产、人—劳动力再生产、生态资源—环境再生产、精神产品再生产五种[3]。资本及其逻辑在这五种再生产中都起到重要作用。

(一)资本产生于生产关系再生产,反过来又影响生产关系再生产

由于社会主义经济不能逾越商品生产阶段,选择市场经济体制有其必然性,社会主义生产同样具有二重性:既是劳动过程又是价值创造与价值增值过程,因此资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就成为一个重要的关节点。作为社会主义劳动过程,要体现劳动者的主体地位,贯彻马克思提出的“劳动的逻辑”:联合起来,合理地调节人类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社会生产置于劳动集体的共同控制之下,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劳动者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1]926-927。生产劳动的目的是为了人,依靠人。可以说,“劳动的逻辑”就是人本逻辑,是集中体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人际关系的一面。作为社会主义价值创造与价值增值过程,就必须要有足额的“能带来价值增值的价值”,使一定价值量得到最大的增值率,不断积累-投入-再积累-再投入。显然,这里起作用的是“资本的逻辑”。在“资本的逻辑”中,包括劳动者这个“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等,都是有待资本来配备的生产要素,要服从资本的目标与效率。而资本的目标就是创造更多的增值价值。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经济、文化条件下,两种逻辑相互依存、相互矛盾。只要劳动逻辑,忽略资本逻辑,就容易陷入“共同贫穷”;反过来,只要资本逻辑,忽略劳动逻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社会富裕,但却不是共同富裕,而是贫富分化,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就会遭到破坏。因此,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中,不能排除资本逻辑,但如果不加控制,显然它会使生产关系发生变异。这一点,在论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当中要充分阐明。由此我们得出一个科学社会主义的结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不仅要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建立,也要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维护。在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竞赛中,为追求高度的劳动生产率、追求经济发展速度,离不开利用资本的逻辑,但是为防止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变异,必须要控制资本的逻辑,正确处理好与劳动的逻辑之间的关系。

(二)资本是物质资料再生产的第一推动力,但却不是根本动力

现代商品—市场经济,用于投资的货币是生产的第一推动力(按:马克思语)已是经济常识。同时,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原理,人是生产力最根本的动力,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根本性动力。从物质资料再生产的组织过程看,资本只有与其他生产要素构成合理的比例,才能使生产不仅有规模,也有质量,使增长不仅有速度,也有效益。没有技术、管理、分工协调、有保证的能源原料供给,资本的投放是低效或无效的。在宏观与中观的层面,片面强调资本的作用只能扭曲经济发展。

(三)资本与人力在对立统一关系中影响人力资源再生产

社会经济中,客体力量由资本代表,主体力量分别由经营者与劳动者来代表。其中,经营者发挥的恰好是整体资本的效率,而劳动者发挥的是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力,劳动力仅仅是资本的诸要素之一。为此,资本关注的主要是经营者的人力资源,资本所有者愿意为经营者阶层(白领雇员)设置高薪,支付成长、培养高代价,形成这一人力资源的高投入、高产出。而对劳动者的人力资源,则在低成本的区段上运行。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所有制影响对劳动者的人力资源的再生产。公有制经济劳动者主体地位高,资本不能强硬贯彻成本原则来压低劳动力使用代价。私有经济劳动者处于受支配地位,资本将按照其本性尽量降低劳动力使用成本。当然,社会经济的发展,提升了劳动的复杂度、精细度,劳动者的健康、技能、精神状态将越来越显著地影响资本的效率,随着生产的技术密集度增大、知识含量提高,资本将乐于使用高质量的劳动力,这就有必要将物质资料再生产的“高投入-高产出”经营原则,部分地扩展到劳动力使用上,达到“增大一分劳动力成本,增大两分资本收益”的效果。许多产业中,物质资本的重要性逐步让位于人力资源。

(四)资本通过物质资料再生产来影响生态资源-环境再生产,资本的效率越来越受到生态资源-环境再生产的影响

在这个双向影响中,有个长期效益与短期效益的关系。资本追求利润的本性决定着它力求物质资料生产规模盲目扩大,结构升级总是滞后;总是在掠夺生态资源与环境,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标。但是,资本人格代表者本着人的理性也会认识到,资源耗竭与环境损坏将给资本在物质生产领域的运作带来毁灭性打击。因此,资本经营者总希望别人理性对待自然,约束别人追逐物质利益的行为,而最好自己能够按照资本本性来行动。于是在资本逻辑支配下不断发生局部与整体、企业与社会的博弈。如果多考虑一下长远利益,就会降低损公(这里指社会生态利益)利己的强度;多考虑短期利益,就会提高损公利己的强度。于是由物质资料再生产来破坏生态资源-环境再生产的行为就要由代表社会的政府来约束。但是资本的力量也会渗入政府当中。资本主义社会由资本主导,政府维护生态环境的努力十分虚伪和软弱。资本人格代表者的理性在资本的本能冲动下也是处于下风。社会主义社会的政府只有贯彻人本原则,让人民的监督高于资本的影响,才能使资本更多地考虑长期效益、全局效益。科技进步对物质资料再生产具有两重推动作用,既可能更大地损害生态资源-环境再生产,也可能有利于促进生态资源-环境再生产,所以科技研发与在生产中的运用是要选择的。于是科技开发的较大比例来源于资本的运用,因此选择的标准很可能能按照资本逻辑:利润多、销路好,却不一定会遵循生态经济原则。这就需要有来自社会的调节力量,将生态经济原则超过资本逻辑,使科技应用得到合理的选用,这样利用资本推动生产,才有利于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因此,生态经济原则是科技进步领域对资本的限定。

(五)资本影响社会意识,精神生产反映社会调节力

从经济领域中产生的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到资本拜物教,深刻影响着社会意识。社会依靠伦理道德、宗教、政治思想(例如爱国主义)、文化生活等等来调节资本对社会成员精神的影响,避免惟利是图原则支配全部社会生活。但是,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因素毕竟是社会存在,经济关系中的资本逻辑越是强烈,对社会意识影响越大,靠精神生产来调节社会意识就将是苍白无力的;经济关系中的资本逻辑受到限制,精神生产的调节就是强有力的。在社会主义对资本逻辑限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对精神生产的指导,是使这一调节作用有效的保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的资本地位

利用资本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社会现实,鉴于资本的复杂性影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我们应当从动态上认识它所需要的地位变化。

(一)在三个经济发展主体中改进发展目标

三个经济发展主体是指国家、地方与企业。在单纯追求经济实绩的时期,国家、地方都以GDP为发展目标,企业以资产额、利润率为发展目标,这些目标都以投资为第一推动力,资本逻辑起到最强作用。贯彻科学发展观,要用“以人为本”来取代这三个“为本”:即发展目标上“以GDP为本”、发展结果上“以物为本”(“以物质财富为本”)、发展动力上“以资本为本”。由此,在发展指标上都要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兼顾与有机结合。对于三个主体而言,①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导向指标与衡量指标要充分体现为人民的幸福、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兼顾经济、生态、社会三方面的效益,不能只追求经济发展的高度而忽视社会发展与生态维护。②地方经济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一部分,基本要求与国家经济发展相同,但还要根据地方的区情,按照国家制定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履行国家赋予的区域发展使命。③企业是市场主体,天然需要追求体现资本增值幅度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不能忽略现代企业应有的人文精神与社会责任,不能违背“绿色发展”的潮流,因此对资本逻辑要合理地抑制。我们所说的现代化发展与社会经济进步,就要有这三个发展主体的如上改进。

(二)调节要素供给的方式与渠道

市场经济似乎有了货币资本就有了一切,有资本可以购买一切物质,可以购买科学技术,可以雇佣劳动者,可以聘请专家和经理———相当于购买管理,从而用别人的专业技能来实现资本的生产、流通职能,等等。当然,这里隐含着一个条件,就是要有资本运作的能力。也就是说,只要有投资财力与用这笔资金的本领,就可以进入各种领域谋求这笔资金价值的增值。资本的强势就是这样来的,至少在起步阶段是这样。在贯彻科学发展观中,必须创造外部环境,控制要素供给的方式与渠道,降低资本的强势。(1)劳动力的供给要联系相应的政治条件,做到迫使资本在运作中“尊重劳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此要好于发展中的资本主义国家,原因在于工会力量的强大。我们至少先要达到这一步,让工会成为迫使资本“尊重劳动”的制约因素。进而增加一线生产的劳动者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中的比重,扭转多年来人大政协经常出现有利于资本的提案,却鲜见有利于劳动的提案。(2)技术的供给要经过筛选,要按照生态经济原则,排斥那些看起来利润多、销路好,却损害生态资源-环境再生产的技术。反过来,一些有利于生态资源-环境再生产的技术,由于价值增值不高而受到企业界冷遇,就要有相应的政策扶持鼓励。这里,科学发展的逻辑要在关键环节上取代资本的逻辑。前者要有审核制度,后者要增加产业政策的新内容。另一方面,国家创新体系在技术供给上起到重要作用,具体的供给对象要与国家的产业政策、技术政策挂钩,资本逻辑对此要服从国家的产业发展规划。(3)自然资源的供给也要按照生态经济原则筛选。宪法有关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条款应当得到落实,不能让私人资本集团随意占有以及获得全部资源收益。一段时间以来山西煤矿资源事实上的私有化促成了资本强势,除了煤老板的经济效益剧增外,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均急剧下降。对煤矿资源开发,公进私退、“大”进“小”退,不仅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4)资金的供给是资本形成的基础,社会资金的供给要有利于削弱资本强势。金融一定要掌握在社会主义国家手中,这是贯彻“节制资本”的新民主主义原则(甚至也是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原则)的最后一道防线,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保证。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许多有知识、有经营才干,就是缺少资本的人才,应当通过银行贷款获得社会资金来投资,建立起受限的私有或集体的职能资本。这样的资本是生产经营条件,但强势不再。

(三)收入分配的倾斜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在分配原则上提出“按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并行,代替原来单一的“按劳分配”原则,以适应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这个说法,在政策实施中有其策略性,而按学科要求说则不严密。科学的表述是“按资分配”与“按劳分配”并行。因为作为分配依据的各个要素中,只有资本与劳动才是对立概念,其他要素都应分别归结为这两大要素。如“技术”这个要素本身是商品,它要就是作为技术资本参与分配,要就是作为从事技术工作的能力,作为按劳分配的一种类型。管理要素也是这样,管理效率是资本效率的一种,而管理工作是一种高级的劳动形式,因此作为分配依据,管理不能独立于资本或者劳动。至于自然资源,包括土地,只能作为带有垄断性质的资本参与分配。

劳动节的资料篇7

关键词:高速铁路劳动力劳务管理

Abstract: high speed railway infrastructure as Labour intensive engineering, enterprise how to make good use of their own and social labor resources construction schedule of project construction, and to ensure the progress, safety, quality and cost control and optimal, is worth studying. This article aims to explore high speed railway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process,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how to use, management good social labor resources some attempt and experience.

Keywords: high speed railway labor service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 F2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高速铁路基础设施建设属劳动密集型工程,特别是高速铁路建设目前大标段、长线路管理的运作模式,造成从业企业短期内面临爆炸式的劳动力缺口。如此大的劳动力需求,紧依靠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调剂是远不能满足企业需要的。因此,有效吸纳社会劳动力资源,布局外部协作力量,构建高速铁路项目分包队伍是目前铁路建设跨越式发展时期建筑施工企业的需要和破解高速铁路建设企业劳动力资源困境的有效途径,也是当前国家对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一种许可和政策支持。但随着国家法律法规的健全,普法教育的深入,劳动者法律观念的加强、依法维权意识的强化,尤其是2008年1月1日新《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和执行,以及铁道部对铁路信誉评价工作的全面推行,建筑施工企业越来越多的感受到协作队伍在管理、监督、指挥上的困境。为合理规避劳务分包、劳务用工可能面临的管理风险,争取企业和劳务队伍在施工生产经营过程中获得双赢,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管理。

一、健全项目分包队伍管理组织机构

高速铁路施工现场操作人员数量多,各级管理人员横向管理跨度大,纵向管理难度大。尤其是企业自有员工无法满足项目用人需求时,需要配置社会劳动力资源,加入到项目的施工作业工作中来,面对大量“仅为所用,不为所有”的分包队伍,企业如何管的住、用的好,首先要建立健全分包队伍管理机构,成立劳务分包领导小组,明确成员构成和主要职责。

二、订立分包合同把好“九道关”

劳务承包合同管理关系到公司和社会信誉,是依法确保企业生产经营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各级管理人员应高度重视,要懂得学法用法是加强劳务承包合同管理的基础。因此要认真学习《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和公司制定的《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劳务合同管理办法》等,并严格执行相关办法和规定。

1.把好分包关。分包队伍要选择有实力、信誉良好的外协队伍,规避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劳务纠纷和劳务用工风险。根据施工生产的主控要素和现场施工管理经验,施工中的主控工序、混凝土拌和站等劳务承包不得发包给分包队伍,防止分包队伍在施工关键时刻提出不合理要求,发生对项目施工卡脖子的现象。

劳务分包坚决杜绝大包模式,一律采用分工序劳务承包,并采用固定单价形式,工序划分层次要清晰,必须避免工作内容出现交叉、重复情况,也就是避免工作内容在划分时发生重复计量结算,以节约劳务成本的不合理支出,同时也可避免各家劳务队伍在结算时出现扯皮现象。

2.把好资质关。要严格审查承包方有无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建筑企业资质证书(注意签约前一年是否履行了年检手续)、企业应设立《合格劳务分包名录》,认真调查把承包方和资信情况核实,既要严防高科技假证迷惑人,又要严防其与地方不法之徒勾结设套诈骗。

3.把合同审核关。在严格执行劳务承包合同的同时,对劳务承包范围、工作内容、合同单价的组成、甲乙双方的权力义务约定,要认真起草严格审查,除条款严密,内容完整,手续完备外,还要认真校对文字,从法律依据到用词用字,都要经过反复推敲,明知用词不当也不作纠正,给企业造成了风险,有的还给企业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

4.把好监督关。督促承包方和我方执行合同的单位要全面、彻底的履行合同,减少或避免纠纷,把好履约关。合同签订后,不能就万事大吉了,要过程控制,定期或不定期过问,随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要等时间到了才不得不过问。坚绝杜绝以包代管或包而不管的现象发生。

5.把好计价关。对分包队伍完成的合格工程清算计量,必须由劳务分包领导小组审核,实地确认,不能只是看书面材料,不作实际调查了解。要防止超前计价和重复计价现象的发生。

6.把好现场关。检查承包方施工是否符合标准,安全措施是否落实,施工进度是否达到限时要求。对包出去的工程,责任心更要加强,要防止对方搞短期行为,留下工程质量缺陷。因此,对承包队伍的管理要选出具有较高综合业务素质的业务干部,专职把好现场管理关。

7.把好主要材料限额发放关。分包队伍的施工主材应全部施工企业限额供应,施工生产中产生的废料产权归施工企业所有。施工企业按照分包队伍、施工部位限额发料,同时做好现场点收的两个环节:一是现场卸货后的点收,二是材料使用后实体点收,以计算各个劳务队伍在各施工部位的领用材料剩余数量,并定期与现场实际盘点的剩余材料数量进行核对,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防止监管不利材料丢失。现场产生的有回收价值的废料,应根据废料数量、分项工程完工情况及时组织回收交退料库,料库建立废料回收台帐,其回收量与发料量对比,以掌握各类材料的实际损耗情况。经核算实际损耗超出合同约定或物资消耗规定的,应按市场价格或加价后从劳务结算费用中扣除,节余的按相应单价和比例对劳务队伍进行奖励,以增强各个劳务承包队伍的节约意识,激励其厉行节约的行为。

8.把好劳务工工资发放关。分包队伍负责人上报劳务作业人员工资表,由劳务分包领导小组根据劳务队伍计量结算情况,会同工点负责人直接将工资发放至劳务工手中,既维护了劳务工权益,防止劳务负责人不按时发放劳务工工资而引起劳务用工纠纷,避免项目部劳务用工风险,同时也增进了劳务工对项目部的认同感,促进了项目施工、管理过程的团结和谐。

9.把好劳务队伍退场关。每一个劳务队伍在完成其承包内容退场时,应办理末期计量结算单,劳务分包领导小组通知各有关部门要全面清理各部门的相关手续,并与退场的劳务队伍签订退场协议。退场协议主要明确双方的债权债务清理情况,对原合同工程量清单中未明确而实际施工中已发生、并已计入计量结算内的工程项目,在退场协议中也应明确相应的施工项目和双方确认的劳务单价,避免事后产生异议。

三、加强分包业务管理培训

公司应为劳务承包合同管理工作创造条件,搞好岗前管理人员的法律知识培训。可以采取委培和指导自学等方式,经考核合格后方能从事劳务承包合同管理工作。这样就可以使管理人员认识到劳务承包合同是承包人(具有合法证照的施工单位)为完成发包人指定施工项目而提供劳务,发包人按照约定支付报酬的协议;劳务承包合同的特点是在履约中发包方承担技术工作、原材料供应和主要机械设备的提供,承包方主要是组织劳动力施工。还可以使管理人员做好四项工作。一是参照公司示范文本拟定合同,做到条款齐备、无漏项;约定明确,不模糊;文字严密,无歧义。二是坚持按照程序如实验工计价,完善验工手续。三是按合同编号建立档案。把凡与劳务承包合同的订立、履行、终止有关的一切活动资料装入档案。如信函、电传、电报、电话记录、会议纪要、商谈事宜记录、工程检查记录、验工计价单等不得遗漏。四是建立合同台帐。台帐主要载明工程总量、工程总价款、履约中的计价项目和部位、分批付款金额、各种材料消耗扣款等。

四、定期开展监督检查

加强监督检查是促进劳务承包合同管理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举措。公司每年应组织有关人员开展一次劳务承包合同执法监察。检查的重点应是合同的主体是否合格,承包方有无履约能力,合同文本是否规范、合同内容是否完整、概念是否准确、应诉法院(或仲裁委)是否约定、手续是否完备、管理制度是否健全、资料保存是否完善,以及工程款有无预付超付等。通过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要督促整改,对涉及法律知识较深的问题要帮助整改或报请上级研究;对循私舞弊、弄虚作假或者渎职、失职造成劳务承包合同管理失控,致使公司遭受经济损失的,除责令其赔偿经济损失外,还要严肃追究其应承担的党纪政纪责任,触犯刑律的,要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其应承担的党纪政纪责任。同时,对在劳务承包合同管理中做出了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适当的奖励。

劳动节的资料篇8

关键词:马克思;企业社会责任;实现途径;现实意义

1 剩余价值生产理论

按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分析,资本的运行过程,就是无休止地追逐剩余价值的过程,而剩余价值是剩余劳动创造的,因此,企业的生产行为就表现为资本对剩余劳动的剥削行为。资本是通过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到达赚取剩余价值的目的。“我把通过延长工作日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余价值;相反,我把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改变工作日的两个组成部分的量的比例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因此,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指的是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和提高工人的劳动强度来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和途径。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就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和途径。

2 剩余价值生产理论中的企业社会责任思想

2.1 资本主义企业社会责任缺失所造成的后果

资本主义企业只顾追逐剩余价值不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导致了严重的后果:第一,严重损害了劳动者的心身健康。“资本由于无限地盲目追逐剩余劳动,像狼一般地贪求剩余劳动,不仅突破了工作日的道德极限,而且突破了工作日的纯粹身体的极限。它侵占了人体的成长、发育和维持健康所需要的时间。” 因此,“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苦、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第二,造成了资本与劳动不可调和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规律决定了资本是根本不关心工人的健康和寿命的。“人们为体力和智力的衰退、夭折、过度劳动的折磨而愤愤不平,资本却回答说:‘既然这种痛苦会增加我们的快乐(利润),我们又何必为此苦恼呢?’”尽管可以通过法律的强制手段来稍微缓和矛盾,例如19世纪60年代英国的通过了工厂法把初等教育宣布为劳动的强制性条件,但是“资本主义按其本质来说,只要超过一定的限度就拒绝任何合理的改良。” 比如,“法律关于工场中的每个工人应占有必要空间的强制规定,就会一下子直接剥夺成千上万的小资本家!就会动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根基,也就是说,会破坏大小资本通过劳动力的“自由”购买和消费而实现自行增殖。”第三,导致资源危机、能源枯竭、环境污染等全球性问题的出现。资本为逐利,不仅以牺牲工人阶级的基本权益为代价,而且还从无节制地消耗自然资源中获利。“资本主义农业的任何进步,都不仅是掠夺劳动者的技巧的进步,而且是掠夺土地肥力持久源泉的进步,在一定时期内提高土地肥力的任何进步,同时也是破坏土地肥力持久源泉的进步。一个国家,例如北美合众国,越是以大工业作为自己发展的起点,这个破坏过程就越迅速。”

2.2 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

(1)对员工的责任。企业在追求经济利润过程中,应该保障劳动者的生存权、发展权等基本权益,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劳动者的综合能力,促进劳动者的全面自由发展。

首先,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益的责任。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益,企业应该制定合理的工作时间,使劳动者有正常的休闲娱乐时间。马克思批判地指出了资本为了追逐剩余价值而无限制地延长工作日对劳动者和企业造成双重损失的后果:一方面,损害了劳动者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延长工作日也不利于企业的长期经济利益,因为“资本无限度地追逐自行增殖,必然使工作日延长到违反自然的程度,从而缩短工人的寿命……已经消费掉的劳动力就必须更加迅速地得到补偿,这样,在劳动力的再生产上就要花更多的费用……资本为了自身的利益,看来也需要规定一种正常工作日。”

其次,提供良好工作环境,营造和谐劳动氛围的责任。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在卖给资本家以后才实现的。劳动力不同于其他“死的要素”,劳动力是带有主观意志的“活的要素”,劳动力的使用,受劳动者意愿、情绪、态度等主观因素的影响。生产过程中,劳资双方紧张和对抗的劳动氛围,会使劳动者产生不满和逆反的心理,将不利于劳动力的使用价值的发挥。为劳动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营造和谐的劳动氛围,才能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最后,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的责任。资本主义企业的经济利益建立在牺牲劳动者的发展的基础上。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决定了,在企业内“一切提高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方法都是靠牺牲工人个人来实现的;一切发展生产的手段都变成统治和剥削生产者的手段,都使工人畸形发展,成为局部的人,把工人贬低为机器的附庸品……这些手段使工人的劳动条件变得恶劣。”这种以牺牲劳动者来谋求经济利润的方式是不人道的,也是不可持续的,现代企业必须改变这种经济发展的方式,尊重员工,重视员工综合能力的培养,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才能更好地发挥人力资本的价值,在一定的资本投入下,提高生产率,创造更多的利润。

(2)对消费者的责任。商品的出售价格以商品的生产价格为中心上下波动,生产价格=可变资本+不变资本+平均利润。商品生产者为了使其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实际销售的价格,只有采取各种措施降低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即成本价格,用较便宜的费用进行生产。资本家通过压低工人工资的手段降低可变资本;通过减少生产资料的费用来降低不变资本,不惜偷工减料,生产出劣质低质产品、出售过期产品,甚至生产损害消费者健康或对消费者造成潜在危害的产品,以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攫取更多的利润。这种节约生产生产资料的狂热还表现在生产要素的掺假上,“德国工业有一条基本原则:只要先给顾客送好样品,然后给他次货,就能使他满舒服。”这是典型的欺骗消费者的行为。

(3)生态环境责任。“资本主义农业的任何进步,都不仅是掠夺劳动者的技巧的进步,而且是掠夺土地肥力持久源泉的进步,在一定时期内提高土地肥力的任何进步,同时也是破坏土地肥力持久源泉的进步。”资本主义企业在片面追求资本利润最大化过程中环境责任的缺失已经造成了当前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因此,在对自然界作资本化利用的同时,必须强调企业的生态责任,培育企业的生态伦理,发展循环经济,增强企业在管理理念、生产经营、制度建设、科技创新等方面的生态化导向。

2.3 我国经济发展中实现企业社会责任的途径

(1)重视企业内的分工、协作和团队管理。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必须降低劳动力价值。降低劳动力价值,就要求同量生活资料能以更少的时间生产出来,这就必须提高劳动生产力。“许多人在同一生产过程中,或在不同的但互相联系的生产过程中,有计划地一起协同劳动,这种劳动形式叫做协作”。 通过协作不仅提高了个人生产力,而且创造了一种新的生产力。第一,在协作中,“劳动者在有计划地同别人共同工作中,摆脱了他的个人局限,并发挥出他的种属能力。” 第二,协作可以扩大劳动的空间范围、可以与生产规模相比相对地在空间上缩小生产领域。第三,协作可以节约生产资料,这既表现在使商品变得更便宜,从而使劳动力价值降低,也表现在改变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例,从而提高利润率。因此,加强协作可以带来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先进的管理是提高劳动生产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团队管理,有效协调生产的各个环节,营造和谐的劳动氛围,优化企业内部的要素配置,把企业的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有效结合在一起,发挥每个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缩短制造产品的必要劳动时间,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益。

(2)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将会产生三个方面的效应:

第一,对单个资本家而言,企业创新能合理利用资本,增进企业效益。在商品货币条件下,如果技术落后,其商品的个别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生产的商品交换不出去,用来购买生产该商品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资本就得不到补偿,更不能实现增殖,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企业只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把有限的资本用于生产出质量高、性能好、科技含量高的产品,才能提高资本利用率,增进企业效益。

第二,企业技术创新诱发产业创新,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产业创新以企业技术创新为启动点,在竞争规律的强制作用下,其他的资本家也采用新的生产方式,从而促进产业的发展,“价值由劳动时间决定这同一规律,既会使采用新方法的资本感觉到,他必须低于商品的社会价值来出售自己的商品,又会作为竞争的强制规律,迫使他的竞争者也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其结果会推动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企业技术创新能节约资源,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马克思指出“正象只要提高劳动力的紧张程度就能加强对自然财富的利用一样,科学和技术使执行职能的资本具有一种不以它的一定量为转移的扩张能力。”技术创新能提高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节约资源,而且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开发新能源,代替自然的不可再生能源,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还教人们把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中的废料投回到再生产过程的循环中去,是实现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3)努力实现产品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就个别资本来说,“要生产商品,他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为别人生产使用价值,即生产社会的使用价值。”所以,企业要紧跟市场消费潮流,生产出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产品,这样,一方面可以通过卖出较多的数量,实现利润;另一方面可以因独特的竞争优势,适当提高市场价格,实现利润。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王永年.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二重性理论[J].当代经济研究,2008,(1).

[6]贺立龙.产业创新.一个马克思经济学的解释[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5).

[7]郭跃军.论马克思的生态和谐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兰州学刊,2008,(8).

[8]张健.构建和谐社会与企业社会责任体系建设[J].经济体制改革,2008,(1).

[9]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66.

[10]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06.

[1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744.

[12]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11.

[13]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55.

[14]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79580.

[15]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07.

[16]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743.

[17]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98.

[18]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79580.

[19]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78.

[20]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82.

[21]贺立龙.产业创新.一个马克思经济学的解释[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5).

[22]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70.

[23]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699.

上一篇:唐山市八中范文 下一篇:三年级作文父母的爱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