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桥的诗歌范文

时间:2023-09-18 06:27:04

有关桥的诗歌

有关桥的诗歌篇1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是中国古典诗词与音乐相结合的一种声乐体裁,是词作家和曲作家精雕细琢的一类艺术精品,其曲风高雅,内涵深邃,既是现代艺术气息与中国浓郁民族特色的巧妙契合,又是经典文化与高雅艺术表现形式的完美统一,极富感染力。作曲家根据诗词的意境和涵义,将声乐旋律、钢琴织体、力度、速度等音乐因素进行统一的编配,绘制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更深化、更形象地揭示诗词所蕴含的意义。古诗词艺术歌曲是将中国古代文化再现,用音乐的方式传承下去,因其所具有的独特气质而区别于其它类别的歌曲,在语言审美上和音乐审美上都有其鲜明的特征,这在歌曲《枫桥夜泊》中有具体的体现。

一、《枫桥夜泊》语言审美特征

1. 选取自诗词佳作,意境深远

古诗词艺术歌曲的词大都选自古代诗歌( 古诗、乐府、律诗、绝句等) 、曲子词、散曲、歌谣等多种体裁,《枫桥夜泊》便是唐代诗人张继的一首家喻户晓的名作,由作曲家黎英海根据诗词所刻画的意境进行谱曲而创作的歌曲。这首七言绝句是诗人在进京赶考落第后,路经枫桥镇,秋夜独舟,望江边景色而产生了一种惆怅失落的情绪,为抒发饱尝风霜的感慨,借景抒情而写下的诗作。全诗虽只有二十八字,却能将枫桥夜泊的画面完整生动地展现于眼前,产生落寞、哀愁的情感共鸣。

2. 语言凝练,具有很深的文学功底

月落乌啼霜满天,这第一句便暗示了整首诗冷清的笔调,描写了深秋的夜晚乌鸦啼叫划破夜空的情景; 江枫渔火对愁眠,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刻画江枫、渔火,使其具有生命力,二者相互对看却又忧愁难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寒山寺并未真正映入诗人眼帘,城外寺庙的描写也是展现了一种冷清、寂寞的画面; 夜半钟声到客船,夜半再一次强调了时间,点出诗人的无眠,此时的钟声更增添了一份空旷、悲凉之感,到客船反映出诗人对故乡的思恋,体现了一丝丝的思乡之情。整首诗四句话,便将时间、地点和江边的情景交代的十分清楚,通过对情景的描写也将诗人此时此刻的心境、情感表露的一览无余。

3. 节奏鲜明,具有极强的韵律感

韵律与音乐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讨论诗歌的音韵时说: 韵协则言顺,言顺则声易人。古诗词语言节奏的抑扬顿挫、音调的平仄关系、语音的律动压韵等因素的完美结合使诗词琅琅上口,令人玩味不尽。《枫桥夜泊》是一首七言绝句,平声、仄声交错有致,在朗诵时以两字为一顿逗,每句的划分如下: 月落| 乌啼| 霜满天,江枫| 渔火| 对愁眠,姑苏| 城外| 寒山寺,夜半| 钟声| 到客船。根据吟诵的顿逗情况,其节奏也显而易见:,四句诗都是按照这种节奏型进行,音节工整、前后对称、音韵和谐。

二、《枫桥夜泊》音乐审美特征

1.中西双壁,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将欧洲作曲技法与民族传统音乐元素相融合,通过离调、转调等手段丰富音乐色彩。古诗词艺术歌曲的这一特征是由其产生的背景决定的。20 世纪20 年代前后,一批留学欧美的音乐家纷纷回国,带回了西方的音乐理论和作曲技术,并将其融合于我国的传统文化与民族调式,由此诞生了这类中西双壁的艺术歌曲。歌曲《枫桥夜泊》便是以五声民族调式为基础,借鉴西方作曲技法创作而成。调式调性在起承转合的结构中不断发生变化,进行了不间断的远关系转调: B 宫- E 雅宫- #F 宫- B 雅宫- A 雅宫- G 宫- B 雅宫,这些调性的转换使歌曲在旋律上形成了强烈的色彩反差,更富于感染力。另外作品中还运用了大量的现代音乐元素,如半音行进和旋律半音回旋等,如谱例:这些元素更增添了作品的特色,使其传唱至今。

2. 旋律自然流畅,具有较强的抒情性

追求声调与音调的紧密契合,旋律自然流畅,具有抒情性。旋律的起伏与节奏的快慢均根据诗词的韵律而定,例如,第一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根据之前所说吟诵时抑扬顿挫的划分是: 月落| 乌啼| 霜满天,演唱时月落的落字、乌啼的啼字都稍有拖腔,霜字达到了这一句的最高音,而满天又峰回路转,重新回到了中音区; 江枫| 渔火| 对愁眠,江枫和渔火后面都根据诗词的顿挫稍加停顿与拖长,之后的对字也是这句的最高音,并保持了一拍半的时长,愁眠采用高音的下行方式,从而体现情绪的低落; 姑苏| 城外| 寒山寺,这句是全诗起承转合中转的部分,吟诵时也是语气最高昂的一句,因此姑苏这两个字的音高陡然上升,达到整首歌曲的最高点,这一句整个都是下行式的行进,到寒山寺时又回到中低音区; 夜半| 钟声| 到客船,夜半的半和钟声的声也进行了拖腔的处理,旋律起伏与抑扬顿挫感与第一句大致相同,从而实现了诗句的起承转合。演唱与吟诵的韵味十分贴切,如出一辙。总体来说,诗词所表达的情感与韵味直接决定所创作歌曲的音乐形象。《枫桥夜泊》的整个情感基调是以悲凉、孤寂为主,独舟江边思绪万千,因此在旋律上运用了以舒缓为主并兼有大跳和变化音的创作方式,旋律走向每一句都是下行式,从而体现出深夜的空寂和诗人低落的情绪。

3. 注重钢琴伴奏,具有较强的渲染烘托性

注重钢琴伴奏的作用是古诗词艺术歌曲一个很重要的特征。钢琴伴奏在艺术歌曲中承担的不仅是伴奏的角色,它还肩负着烘托气氛、诠释音乐形象、与歌唱者一起展示作品内涵等方面的任务。钢琴伴奏与人声旋律二者相辅相成、有机配合,伴奏对主旋律的模仿与对比交织在一起,将歌曲中的音乐形象刻画的更加淋漓尽致。《枫桥夜泊》是古诗词艺术歌曲中伴奏与人声配合极为成功的作品之一,通过不同的伴奏织体来展示不同的音乐形象,在描绘钟声时,左手以低音纯五度音程进行贯穿始终,五度音程的时值均为四拍,均匀缓慢,如谱例所示:这种音效衬托出一种深沉、悠远的氛围,十分逼真形象地刻画了寒山寺钟声空灵的感觉; 在描绘流水时,既采用了模仿古筝流水刮奏的方法,形象地刻画了潺潺的流水声,又运用了装饰音的短琶音,这种效果好似微风吹动江水泛起的小波浪,又好似船桨划过水面波纹荡漾的水声,十分的动感形象。

有关桥的诗歌篇2

在以前的教学中,学生们往往会因为《再别康桥》优美的意境而被震撼。但也总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学生对诗歌意象的理解,新诗的鉴赏方法感觉理解困难,并且觉得枯燥无味。更何况我现在任教的是中职学校,学生的理解力较普通高中的学生弱。因此,在设计这节课时,我充分考虑了我所任教学生的情况,适当地减少了一些教学内容,降低了难度,具体如下:

一、 借鉴同仁们的做法,先不急着进入课题,而是让学生看课题提问题。

由导语:“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这首离别诗牵动了多少文人学者的心。徐志摩;一个人这样悄悄的来,又一个人这样悄悄的走了。进入今天所学的内容《再别康桥》。

借助多媒体打出 “再别康桥”和“徐志摩”这几个字,让学生合上书本,暂时先不要看书,而是把目光聚焦在多媒体屏幕上的这几个字,然后再提出问题。结果同学们提出了“什么是康桥,康桥是什么地方,康桥在哪?”,“为什么再别康桥?”“什么时候再别康桥”“既然有再别,是不是在这之前就有一别?这一别和二别之间是怎么联系过渡的?”、“再别康桥这首诗写了什么?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等等一系列关于诗歌内容理解上的问题。尽管有的学生因为同学提出的问题幼稚而发笑,但我觉得这种方法很好!因为它促使学生动脑了。所以我会适时地加以鼓励,始终微笑着听学生讲。这样做对进入这首诗是极为重要的。因为它既避免了老师的填鸭式的满堂灌,又能调动学生学习这首诗的兴趣。学生能够充分地进行思考,动起来。这对于培养中职学生的自信心也大有帮助。正好我们学校最近号召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问自答中乐学。

二、采用“由浅入深”式教学。

我个人认为诗歌不好讲,尤其是现代诗歌。散文也是。我想语文老师都有体会吧。

在走近诗歌前,我先用多媒体展示了一段徐志摩“康桥情结”的文字――“我不敢说康桥给了我多少学问或是教会了我什么。我不敢说受了康桥的洗礼,一个人就会变气息,脱凡胎。我敢说的只是――就我个人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的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康河,我敢说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由徐志摩《吸烟与文化》中的这几句话启发学生,让学生从诗歌中找出徐志摩描写母校――剑桥风光景物的诗句。学生边读边找,很轻松地找出了二、三、四三个诗节,紧接着我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本首诗的意象。意象――寓“意”之“象”,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简单地说就是作者将自己的主观感受融入到了客观景物上。搞清楚什么是意象后,然后让学生找出本首诗中的意象。最后我将“河畔上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榆阴下的一潭”、“别离的笙箫”几个意象特别点出来,作为重点和难点给学生做了强调和讲解。

诗中的意象不仅仅描写的是康桥景观之美,更能体现诗人对康桥的眷恋。正好也印证了诗人在《吸烟与文化》中的:“我早想谈谈康桥,对它我有的是无限的柔情”。

三、本首诗我采用的是以读促教。

(1)走进本首诗前,我先在大屏幕上打出爱因斯坦的一句话送给学生。这句话是“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然后就是安排个别学生读。目的为了发现问题,譬如是不是有些字读得不对,以便及时纠正读音。因为中职生的学习习惯养成不是很好。他们中间很少有人预习或提前查阅资料。(2)听专家的录音,目的是让学生找出自己在朗读上的不足,提醒学生要把握诗的节奏,然后体会诗所表达的情感。(3)要求全体学生集体读诗,适当的营造一点气氛。让同学们都参与进来,使同学们的大脑中多留下这首诗的一些痕迹,从而加深整体感知本首诗的效果。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我们这些不愿动嘴的中职生张嘴读诗,感受诗之外的乐趣,给自己一个自信的理由。让自己也当一会课堂的主人。此外,还有揣摩读、有感情地读,像“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和“但我不能放歌”两个诗节之间的过渡时应如何把握人物内心感情的起落;“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中“甘心”二字包含徐志摩对剑桥的什么感情等等不一而足。期间可以交叉反复的读,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加深理解体会本首诗的诗意。整堂课我要求学生一直不断地读,在书声朗朗中既可以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又不失课堂结构的完美。

四、用歌声唱响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再别康桥的七节可谓是情感跌宕起伏的七幅图画:(难分难舍)挥手作别云彩图、(欢喜和眷恋)河畔金柳倒影图、(更欢喜和眷恋)青草水底招摇图、(对康桥永久的眷恋)榆阴浮藻清潭图、(感情达到高潮)撑篙漫溯寻梦图、(情绪低落,静思默想)黄昏夏虫沉默图、(悄悄作别)挥手惜别云彩图。诗歌的画面随着诗人的情感在不断地流转,这其中包含了诗人复杂的情思,这里有别梦的无奈,有温梦的飘逸,有梦破碎的怅然若失,有寻梦得梦的达观,有欲歌不能欲皈依却要别离的忧伤惆怅,有不忍打破康桥静美而又要完好存忆的洒脱豁达。七副画面依次动态地与诗人的心灵距离越来越近,诗人喜爱沉醉的情感也越来越浓。

可是让中职生理解到这个高度,似乎是不可能的事。因此我只能采用调动学生的积极心,让他们试着理解诗人想要表达的感情。中职生的自信不足,可是他们对一些表达情感的歌曲却情有独钟。所以我选择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唱歌。唱出的歌要能表达出徐志摩对康桥的情感。通过“唱”的形式,在悠扬旋律的伴奏下,诱导学生不再拒绝古典诗词,沉浸于诗词,牢牢抓住了学生的心。

首先唱出的是张震岳《再见》里的几句:我会牢牢记住你的脸,我会珍惜你给的思恋,这些日子在我心中永远都不会抹去,我不能答应你,我是否会再回来,不回头,不回头的走下去。紧接着是《可惜不是你》里的几句:这一刻突然觉得好熟悉 ,像昨天今天同时在放映,我这句语气原来好像你 ,不就是我们爱过的证据。在鉴别中,借助流行歌曲有效做到了学生与诗人和作品的感性沟通,加强了诗词的理性体悟。教师一定要具备课堂开发的意识与能力,增加课本知识容量和密度。只有具备了这种意识与能力,以往那些充斥我们耳膜的被我们忽视的流行歌曲,才会被拿来当作语文教学的素材,从而为语文教学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有关桥的诗歌篇3

关键词:绘画美 音乐美 建筑美

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诗歌的民族。在诗歌的璀璨星空中,有无数耀眼的明星,其中有一颗流星以他短暂而色彩斑谰的一生,照耀了中国新诗的天空,他,就是徐志摩。他作为中国现代史上最杰出的抒情诗人之一,这么多年来,学者们对徐志摩的研究从来没有间断过。他的诗歌艺术对于中国新诗的发展具有卓著的贡献。他和闻一多先生都是新月诗派的开创者,新月诗派在中国新诗歌史上有着不可估量的地位和作用。三美”主张是新月诗派诗歌理论的核心。新月诗派的诗歌理论其实主要就是闻一多的诗歌“三美”主张。即“音乐美”强调“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其中节奏很重要,一行诗有几个音尺,音尺排列可以不固定,但每行的三字尺,二字尺数目应该相等。“绘画美”并不是强调中国古典诗歌“诗中有画”的审美传统,而是强调诗中辞藻给读者感觉上的美感,要求诗歌通过富有色彩感的辞藻,创造出具有绘画般的艺术效果,给读者的感官以强烈的刺激,获得审美享受。“建筑美”强调“有节的匀称,有句的匀齐”。因为“我们的文字是象形的,我们中国人鉴赏文艺的时候,至少是有一半的印象是要靠眼睛来传达的。”既要求诗歌通过词句的排列构成空间图形,使读者在视觉上获得美感。

徐志摩是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之一,徐志摩在诗歌语言的艺术化、诗歌体式的多样化、诗歌结构的规范化和诗歌技巧的纯粹化等方面所作的创造性努力,是其他中国诗人所不能替代的。《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代表之作,集中地体现了徐志摩的“三美”艺术创作风格。

1920年徐志摩来到剑桥大学,度过了一段真正悠闲的生活,他是大自然的崇拜者,主张人类接近自然,回归自然。“康桥世界”波光潋滟,绿草如茵,树木葱茏,碧空如洗。风光旖旎的康桥河岸边,他仰卧在黄花点缀的草坪上,或看书,或看天上的行云,有时到碧波荡漾的康河里划船,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这段美好的生活令他回国后仍魂牵梦绕。

再度回到母校,再次见到昔日的美景怎不让他激动万分。可很快又要告别这里的美景,告别风光秀丽的母校,怎不让他依依不舍?带着这种情感,在归国途中的海轮上,他写下了这首小夜曲般的抒情诗作。诗人是如何利用创作技巧来充分表现自己的内心思想感情的呢?徐志摩创作《再别康桥》时在形式上运用了“三美”原则:即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下面谈谈笔者的体会:

1、绘画美,是指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

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八节诗,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给人视觉上美的享受。画面表现之一是,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创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意境,披着夕照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树荫下的水潭,一一映入眼底。两个暗喻用得颇为精到:第一个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第二个是将清澈的潭水疑作“天上虹”,被浮藻揉碎之后,竟变了“彩虹似的梦”。正是在意乱情迷之间,诗人如庄周梦蝶,物我两忘,直觉得“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并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招摇的水草。这种主客观合一的佳构既是妙手偶得,也是千锤百炼之功;第5、6节,诗人翻出了一层新的意境。借用“梦/寻梦”,“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四个叠句,将全诗推向高潮,正如康河之水,一波三折!而他在青草更青处,星辉斑斓里跌足放歌的狂态终未成就,此时的沉默而无言,又胜过多少情语啊!诗人仿佛在悉心呵护一个情人的睡梦,生怕这个梦境有丝毫的残损,轻柔的叹息般的旋律与依依别情离绪完美地统一在一起。画面美表现之二是,诗人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动态感和柔美感。

2、音乐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朗朗上口,错落有致,都是音乐美的表现。节奏感 旋律美弹跳性

A.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

B.音节和谐,节奏感强。其中第一句和最后一句是反复的,加强节奏感,且其中的词是重叠的,例如“悄悄”、“轻轻”、“沉默”,再者每句诗换韵,因为感情是变化的,所以不是一韵到底的。再是音尺,“轻轻的我走了”,三字尺,一字尺,二字尺,符合徐志摩活泼好动的性格,再是押韵。

C.回环复沓。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如诗歌的第一节,便三次用了“轻轻的”,这个形容词,显得节奏轻快、旋律柔和,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诗的第二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弓奏出的欢乐的曲子;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的节奏象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着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颇有些“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诗人气度。可以说,正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张。诗的语言清新秀丽,节奏轻柔委婉,和谐自然,伴随着情感的起伏跳跃,犹如一曲悦耳徐缓的散板,轻盈婉转,拨动着读者的心弦。

3,建筑美,是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本诗共七节,四行一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错落排列,字数相近 回环呼应;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也都整齐划一,显出视觉美,音乐是听觉,绘画是视觉,视觉美与听觉美融通,读起来才会感觉好,给人以美感。《再别康桥》首句连用三个“轻轻的”,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象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最后一节以三个“悄悄的”与首阕回环对应。潇洒地来,又潇洒地走。挥一挥衣袖,抖落的是什么?已毋须赘言。既然在康桥涅过一次,又何必带走一片云彩呢?――首尾回环呼应、结构严谨,给人以整体之美。

这三者结合起来,徐志摩追求“整体当中求变化,参差当中求异”,显示出新月似的特点和个性,所以我概括为:柔美幽怨的意境,清新飘逸的风格。在当今商品经济社会里,快餐文化的砂轮把我们的情感世界打磨得渐渐粗疏、冷漠时,我们更需要这一类清新、真纯的文字洗涤我们的灵魂。从而使我们学会感受,感受生活中的美;学会感动,感动于生命中的激情。

参考文献:

1、王传飞 论《再别康桥》的音乐美.2001.01

2、刘亚青 解析《再别康桥》中意象的象征意义.2006

3、徐志摩 徐志摩经典诗歌文集.2003

有关桥的诗歌篇4

关键词:陆在易 艺术歌曲 创作特征 伴奏特点

一、陆在易艺术歌曲的创作过程 陆在易从小喜欢粤剧,学习民族乐器,有着深厚的中国音乐文化底蕴。他创作艺术歌曲,首先建立在对我国民族音乐风格的深刻研究基础上,其次是对祖国语言的悉心研究。他努力研究“腔”与“词”的关系,即曲调与词的关系,对汉字的四声走向与音乐旋律声腔的紧密结合有较细致的研究。他借鉴外国艺术歌曲的表现手法及吸收我国艺术歌曲创作前辈们的宝贵经验进行创作。陆在易艺术歌曲的创作,用他本人的话说是深刻认识了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及创作技术的积累。他热爱大自然,是大自然美丽的风景赐予了创作的灵感。社会中人与人的真诚相待,人们纯真而朴实的情感是他歌颂的主题。陆在易忠实于现实人生,努力挖掘和表现人性,把自己要宣泄的真情实感,要表达的哲理思考,用所掌握的各种音乐技法真诚地袒露给听众。因此,陆在易创作理念的核心:对真话、真情、真实、真理及其艺术化表达的孜孜不倦的追求,并把它当作一切创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创作出了有自己独特风格的中国艺术歌曲。

二、陆在易艺术歌曲的音乐分析与创作特色

(一)歌词的选择

歌词的选择也是作曲家本人审美倾向的标志。《祖国,慈样的母亲》选自我国著名词人张鸿西的词。这首歌的歌词通俗易懂,感情真挚醇厚,曾经寄托了整整一代人对祖国母亲的深深眷恋与热爱。《桥》歌词是著名词人于之所作。《桥》的旋律流畅、清新,歌词朴实自然,词曲融合在一起,描述了一幅入情入境的风景画。《我爱这土地》这首歌的歌词是艾青的诗作。艾青的诗歌,常常把个人的悲欢与时代的悲欢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比较鲜明有力地传达出时代的呼唤和人民的心声。词中发出“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的感人倾诉,更证明诗人是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人民的命运融为一体的。作曲家陆在易之所以选择这首诗作为歌词,充分说明他是一个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我爱这土地》歌词的语言生动,涵义深刻,流露了“大我”之情的崇高美。

(二)旋律的特色

陆在易的艺术歌曲在整体上追求民族性与时代性的完美结合,在借鉴传统作曲技法(特别是后期浪漫派)的基础上,有自己特有的民族风格。

1、旋律清新、自然,具有浓烈的抒情性

艺术歌曲的旋律写作着力揭示歌词的诗情画意、委婉起伏、刻画入微。陆在易艺术歌曲真可谓音中有诗,音中有画,音乐与诗情完全融为一体。音乐艺术的情景交融,无疑是作曲家主观情思与客观的自然景物相互交融的结果。《桥》中“水乡的小桥姿态多,石头缝里长藤萝”,“姑娘挑藕桥头歇,老汉送粮桥下过。”这每一句都是一幅风景画。看似写景,其实抒情,真是情景交融、诗意绵绵。无论是抒情性或叙事性的歌唱旋律,都倾注了作曲家深深的感情体验和他对音乐中的文学历史和审美境界的深刻理解与追求。歌唱旋律一定是内心世界的真实展现。陆在易艺术歌曲婉转的旋律,刻画了生动的画面,这是他艺术歌曲的一大特点。

2、音乐的地域性特色

《桥》的旋律具有典型的民族性,五声骨干音的运用,形成了婉转的旋律。《桥》是陆在易1981年到素有“古桥之乡”的江苏吴县角直镇体验生活时谱写的。《桥》的旋律具有民谣化风格,江南民歌的韵味浓厚。曲作者受上海的地域性民俗文化影响,特别是江南吴语地域的方言系统,生活习俗,民间“俗乐”(民歌小调、器乐、说唱、戏曲)等因素。民间“俗乐”的地域性特色,同样也呈现在上海的道教音乐之中。如旋律的进行玩转曲折,旋律沿着五声音阶婉转地级进。下行级进的la-sol-mi-re, sol-mi-re-do, mi-re-do-la等,跳跃性的mi-do-la-so等。沪书东乡调是上海道乐的一种,东乡道乐的器乐以细乐为主。该亚地域性音乐风格特色是行腔软滑流畅,器乐伴奏采用民间清音班演奏江南丝竹的“你繁我简”“你高我低”“你长我短”的手法,在各声部之间造成横向旋律连绵不断,纵向富有对比,呈现出支声复调的效果。《桥》这首歌曲有上海地区的调子,某些音调上加上江南的调子。

3、旋律中装饰音的运用 4、花腔手法的运用

有关桥的诗歌篇5

关键词:《再别康桥》赏读

听过无数的歌,品读过无数的诗文,一直留存心中的却只有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今天再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读其诗不禁让我想起徐志摩的传奇人生:他来之时,携一片云彩,眉宇之间是漫不经心的忧愁。他走之时,流光片羽,化作漫天飞雪,生是过客,死亦优美,又回到他所恋慕的天上。新月诗人、绝代才子徐志摩的爱与传奇人生,还有他的绝唱《再别康桥》,无不给人心灵以震撼!

作为新月派的领袖人物,徐志摩以其横溢的才华,潇洒的个性,诗化的生活,短促的人生灿烂于诗史。这位才子诗人凭借其东方传统的含蓄情感和西方现代的诗歌技巧,让读者在短短不到三十行的诗句中充分领略到了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再别康桥》是诗人徐志摩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诗的字里行间流淌着爱,美和自由, 堪称徐志摩诗作中的绝唱。

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 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诗人把“康桥”视为“难得的知己”,“生命的泉源”,精神依恋的故乡”。 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11月6日,在归途的南中国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再别康桥》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宛如一曲优雅动听的轻音乐。诗中那鲜明的意境、流动的画面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

让我们轻轻地徜徉在美妙的诗里行间,慢慢品味诗中汩汩流淌的爱,自由和美吧。

静谧的夕照余晖下,一个孤独的身影正徘徊于康桥上。他,就是徐志摩。此时,他是在寻觅早年求学剑桥大学时的欢声笑语?还是思念岸边柳荫下的婷婷倩影?流水无声,心在诉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徘徊着,踟蹰着,思绪在绚丽的晚霞中曼舞,缥缈……

诗歌起首连用三个“轻轻的”,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象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挥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眼前这景和物,都是诗人所熟悉和喜爱的:夕阳中的垂柳,艳影婀娜;清澈的潭水,流光溢彩;荡漾的柔波里,荇草招摇……诗人赋予了康桥以生命和灵性。他曾经说:“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古往今来,文人的别离都是销魂断肠的,徐志摩总想借助轻松的语言来承载沉重的心情。因此,诗一开头,就让这种情如云一般飘渺在空中。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心在缠绵,思在飞扬。诗人想象着自己撑一支长篙,向远方草色深处漫游,迎着和风,沐着星辉,纵情放声歌唱。大自然的优美,宁静,协调,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地沁入人的性灵。这是甜蜜的回忆,也是美丽的憧憬……

但是,诗人无法放歌,因为离别就在眼前――“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他不带走一片康桥的云彩,却将无限的依恋永远留存在心中,浓缩成一幅永不褪色的画卷。

这首诗从淡淡的开头,又淡淡的结尾,却包含了几多复杂的情绪,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和回味。我们仿佛看到了:晚霞满天,清风徐来,诗人出神地倚在康河边的桥栏上痴情向西天凝望……

胡适尝言:“他的(志摩)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果真如此,那么诗人在康河边的徘徊,不正是这种追寻的一个缩影吗?

《再别康桥》的意境很美,一如诗人的人生追求。诗人怀着一颗梦幻的心,来到昔日的康河,在夕阳的光泽下冷却那颗火热的心。康河汩汩而逝,诗人仿佛一位沧桑的诗人,昔日的狂热尽逝,只有默默地珍藏对康桥的依恋和对人生理想与美的叹息。

纵观全诗,这是一首抒写自然之美与作者心情的短诗。诗中景物的描写真实细腻,可见康桥在诗人心中留了极深的烙印。不仅如此,而且康桥是诗人的理想。然而,满目疮痍的中国,是非颠倒的年代,艰难的民生,使诗人的康桥理想逐渐破灭。故地重游,昔日之景勾起作者昔日之忆,而离别在即,诗人敏感的心底怎能不荡起阵阵伤感的涟漪!描写康桥的自然美,表现作者对康桥的眷恋及心底的惆怅,是这首诗的主题。

这首诗情感深挚含蓄,构思精巧别致。诗人以康桥的自然风光为直接抒情对象,采取间接抒情的方式,寓情于景,人景互化。通读整首诗,无一处不是在写景、又无一处不是包含着诗人那淡淡的离别愁绪。而诗人构思之精妙体现于取裁的巧妙。诗的开头:“轻轻的,我走了”,诗的结尾:“悄悄的,我走了”,两个一前一后的“我走了”,说明诗人截取的是“走”这一瞬间,这一瞬间已在诗人心中永远定格,诗人的一系列情感与他所描绘的康桥的一切意境都在瞬间中完成。瞬间便是永恒。也许,这也正是《再别康桥》这首诗在众多的离别抒情诗中脱颍而出,为世人所喜爱,经久不衰的原因。

从结构上来看,全诗共七节,每节四句,各描写一个景物一个意境,而节与节之间是相互联系,承上启下的。以第二、第三节为例。第二节中,前两句诗人描绘了河畔的金柳,后两句采用层进深化情感。第三节则承第二节所写的“波光”来写“水底的青荇”。可见句子之间、诗节之间的环环相扣。诗人非常重视诗行本身的美感作用。他的诗作很考究诗歌的外形整齐。这样的整齐偏重于诗的整体排列顺序的整齐规划,至于诗行长短并不做呆板限制。使人在视觉上产生一种诗的参差错落的图案美及严谨稳定中内含变化的和谐感。

诗人还说:“诗歌的美妙不在于它的文字意义,而在于它的不可捉摸的音节里。”可见,诗人追求的是音节的音律和节奏。在其诗歌里,音节与内容达到了自然完美的统一。“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两个“轻轻的”叠用,与其说是意境的渲染,不如说是诗人在有意增强节奏的轻盈。

这首诗采用现代白话形式,继承了中国古典传统诗歌的含蓄、典雅。而绘画的色彩美在诗中也有明显体现,诗中的云彩、金柳、青荇、清泉,天上虹,一组组物象的颜色鲜明,写出了康桥之美 。这样一幅色彩明艳的画卷,与诗人的心情并不矛盾,正是因为它的美,才令诗人如此难以割舍!

再读《再别康桥》,蕴藏诗人心中的爱,眼里的美,灵性中的自由如山泉汩汩流淌而出。

时光流逝,匆匆一个世纪走过,也许那瑰丽的晚霞依旧映照在康河的柔波上,杨柳依然垂在岸边,青荇依旧在水底招摇……然而,那一时期发生的故事已随历史的车轮远去,惟有天空的霞光依然灿烂,当无数绚烂的霞光投射到河心时,那一抹志摩的光焰是否还在随波荡漾?

参考文献:

[1]徐志摩《我眼中的康桥》

[2]徐志摩《志摩的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3]《中国新诗萃》 谢冕、杨匡汉主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8年版

[4]《追悼徐志摩》胡适

[5]《徐志摩名作欣赏》 谢冕 中国和平出版社 2010年10月出版

有关桥的诗歌篇6

关键词:中学语文;诗歌教学;音乐;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2-0023-03

诗歌是抒发人类情感的文学样式,是诗人渗透了丰富情感、富于韵律地抒发的自我内心独特感受,感染力极强。自古以来,人们就非常重视诗歌,孔子在《论语》中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你,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又说“不学诗,无以言。”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①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新编高中语文教材编选了大量诗歌,包括中国古典诗歌、中国现当代诗歌和外国诗歌。正如朱光潜在《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中所言:“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的媒介,能欣赏诗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类文学可有真确的了解,而且也决不会觉到人生是干枯的。”②因此,如何利用好这些诗歌,发挥其教化作用,是摆在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诗歌教学目前面临的尴尬局面

(一)诗歌教学的独特性。

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诗歌是思想感情的高度凝练,表现手法多样,或虚实相生,或情景交融,或渲染衬托,如同雾里看花。很多学生不能领悟其中的美感,造成对诗歌不重视,缺乏兴趣的状况。

诗歌里字词有限,结构简单,主题朦胧,韵律只是附加成分,因此,从中学习知识、主题思想表现、逻辑分析等并非诗歌教学主要任务。

(二)诗歌教学方法的呆板性

古人读诗主要品味诗中传达出来的一种情,一种意,一种韵,很多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现在一些教师在讲授诗歌时方法呆板,诗歌教学大都停留在从文章学的角度对诗歌进行断章取义的理性分析,甚至用讲解文言文的方式解读古诗,在这样的分析中,把诗情、诗意、诗韵全分析没了,这是诗歌教学的悲哀,不仅教师不能参透诗中的意境,学生也领会不到诗歌的美感,怎么会对诗歌有兴趣呢?

现代心理学之父皮亚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③所以,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是问题的关键所在。这就需要教师站在诗人的角度,不仅用诗一样的语言,更需要用诗一样的手段,启发学生从诗歌中品味出独特的体会。因此,我们不妨为诗歌教学插上音乐的翅膀,让学生在情境中玩味诗,无疑为诗歌生动教学开辟了又一途径。

二、为诗歌配乐的价值与功能

音乐与诗歌关系密切,有着共同的起源,它们都产生于劳动。就如同一对孪生姐妹。虽然这两姐妹已经各自长大成人,但是她们的身体里依然流着同一个母亲的血液。

诗歌以语言展开,善于抒情,更长于叙事;音乐以旋律展开,善于叙事,更长于抒情。《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唐代的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说:“诗各有体,体各有声,大师听声得情,知其本义……然则《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 孔颖达的这一说法,指出了《风》、《雅》、《颂》的音乐性质。从《诗经》到楚辞、汉乐府、魏晋五言诗,再到唐诗宋词元曲,至现当代朦胧诗,音乐与诗歌始终是相伴相生的。看中外,任何民族的文学史都是从“歌诗”开始的。诗歌有音乐性,音乐对诗歌又独具烘托力,如同长着翅膀的天使,可以穿越时空,给人无穷的想象。

(一)用歌曲导入,创设特殊氛围

音乐是一种抒情性极强的艺术形式,它通过乐曲中力度的强弱、旋律的变化以及节奏的抑扬顿挫,用直感的方式使人获得比其他艺术形式更为直接、丰富、生动的感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能恰当地使用音乐,让乐曲作用于学生的听觉,那就会使他们置身于乐曲所营造的特殊氛围中。

比如在讲解《蒹葭》(选自《诗经》)这首诗,它在《秦风》中独标一格,有含蓄之美、意境之美、朦胧之美、音乐之美,无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有很高的成就。它的丰富美感是值得教师去帮助学生挖掘的。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品味其意象,发掘其美感,我选用了《在水一方》这首歌,“绿草苍苍,白露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绿草萋萋,白露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方向,却见依稀仿佛,她在水的中央……”,歌曲婉转低回,充满千般柔情,歌词取材于《蒹葭》,与诗歌的内容高度匹配。同学在听和学唱中,不仅感受到了歌曲的韵律之美,诗的隽永意境也存于心中了。

(二)以歌助讲,促进对文本的理解

有人说,音乐是不需要中介的语言,它往往通过直感式的体验,让听者从对音响感知中产生内心的情感体验,激起人们的类似联想。学生学习一首诗,是理解诗中所表达的作者的感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恰当的时候,播放或清唱一首能与课文内容高度匹配的歌曲,经常能把老师怎么也讲不清的、课文中蕴含的东西淋漓尽致地传递给学生。

现代流行歌曲中有大量的优秀作品,也可以用来诠释诗歌的意境。比如《烛光里的妈妈》,《白发亲娘》等表现母爱、赞美母亲的优秀歌曲,尤其是邓丽君演唱的《娘心》,“迎着风霜,脚步凄凉,浪子在异乡,受尽创伤,历尽沧桑,想起我的娘,娘心永远体贴我身,带给我温暖,我要回到你身旁……”。如果用来表现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的意境,已经是高度匹配了,哪还需要老师苍白的语言来解说呢?

(三)为诗歌设计背景音乐,创设情境

背景音乐,是指与主体的意识行为无直接关系,是通过非音乐鉴赏环境这一媒介间接的作用于主体意识的音乐。为诗歌设计背景音乐,根据音色、音调的变化可以营造不同的感情氛围,无异于为学生的思想插上了一双想象的翅膀。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想象,使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理解,把诗歌的意象进行组合,创造出有条理的个人情感体验,把自我融入到诗歌中去,从而更好的把握诗人的自我形象,体会诗人创造的意境。

比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如此优美的旋律,如此恬淡的意境,用再多的诗歌理论去阐述也是苍白无力的,用过多的言语去解释只能是一种简单的重复。幸好,有音乐作背景,可以用音乐渲染氛围,创设意境,来诠释诗歌的美。《再别康桥》情感基调是淡淡的哀愁。无独有偶,钢琴王子理查德的《致爱丽丝》也有一种忧伤的旋律。在上课前可以做这样导入:“现代诗人徐志摩在英国剑桥大学度过了三年的时光,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他曾经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五年后,徐志摩故地重游,在即将离别的前一个傍晚,他来到了康桥,面对眼前的一草一木,诗人仿佛回到了大学时代,在幻想与现实之间,万千愁绪油然而生,于是写下了这首《再别康桥》。请闭上眼睛,听这首乐曲,试想你就是徐志摩……”。一切显得那样和谐,一切是那样让人容易接受。学生在诗和乐的融合中找到了心有灵犀的默契。

(四)以歌曲带动背诵,让诗歌积累轻松愉悦

一首优美的诗歌被谱上动听的音乐之后,它的表现力远远超过诗歌本身。诗歌使音乐在内容的表达上更直接、更具体;而音乐又能使诗歌更形象,更具艺术感染力。用艺术手段经过作曲家缜密的思考、设计并用音乐“唱”出来的诗歌,往往比用语言“读”出来的诗歌,在艺术形象上更加直接、更加生动和凝练,从而更能打动人的心。因此,直接以唱助教,以唱代背,便可以一改学生消极被动、死记硬背的局面,引领学生轻松愉悦地、富于激情和趣味地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使诗歌积累变得轻松愉悦。

比如李商隐《无题》、苏轼的《水调歌头》、李煜的《相见欢》、《虞美人》,李清照的《一剪梅》,苏轼的《水调歌头》,范仲淹的《苏幕遮》,欧阳修的《玉楼春》,朱淑真的《生查子》 等等,曲与词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这些恰是经典诗词与音乐融合的很好证明。

三、音乐与诗歌的完美整合

把音乐引入诗歌教学,它的作用是辅助教学诗歌,所以,配乐的要义在于和谐,诗歌是主体,音乐为辅助手段,帮助学习者充分领悟诗歌。需要把握的关键就是:

(一)音乐要精选,突出音乐的品位

诗歌是思想性、情感性、艺术性高度凝练的结晶。学习诗歌是为了通过领悟诗人之情来陶冶学生之情,有很强的人文性。教师在给学生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过程中,要注重熏陶学生的思想,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和性格特点。如果音乐的格调低俗,那样,不仅不能感悟文学、熏陶情感,还会使诗歌的美感丧失。

(二)把握音乐的主题,让音乐与文本密切相融

对学生而言,想象是欣赏能力的一种延伸,因此,在为诗歌配乐时,关键是音乐的旋律和诗歌表达的感情和内容相吻合,这样学生就可以充分的调动想象和联想能力。否则,只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与使用音乐的初衷背道而驰。

(三)音乐的注入要注重实效,切莫流于形式

在诗歌教学中引入音乐,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入音乐,是投学生感官愉悦所好,然而,不能因此忽略引导学生咀嚼诗歌语言。品味才能实现文学语言唤象托意的功能,许多意境深邃的诗句,非读不足以入其境、得其趣、领略其韵味。

(四)使用音乐要适度

音乐只是一种辅助手段,是为诗歌服务的。因此,要注重音乐在教学中的比重,不可有“喧宾夺主”之感,另外要注意音乐播放的时机要适当,避免先进的教学理念带来落后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在诗歌教学中使用音乐,是为了使学生在艺术的熏陶过程中,不仅可以晓之以理,更能动之以情,对诗歌产生更多兴趣,从中汲取更多的艺术养分来丰富心灵世界,从而不断地提高文化品位和人格修养,获得对人生、人性、人情的深刻体验和感悟,内化为创造性思维,发展为自身的创造能力。教师从事的是一个如此严肃的事业,尤其是语文教师,对培养学生的个人魅力,培养学生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有更多的责任,因此更需要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和业余知识,提高素质,吸引学生想学爱学,激发学生乐学的求知欲望。

注 释:

①秦训刚、蒋红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3年4月版,第1页。

②选自《朱光潜美学文学论文选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7页。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著有《文艺心理学》《诗论》《西方美学史》等。

③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傅统先译),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4页。

参考文献:

[1]于 漪.我和语文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2.

[2]夸美纽斯(enius,1592-1670)大教学论(傅仁敢译)[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3]王小槐.诗词教学要有“方”有“法” [J].中学语文教学,2012,05.

有关桥的诗歌篇7

如何有效地进行语文教学,在语文教育界是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也是一个永远说不尽、探不完的问题。这个问题在许多研究者眼里也许只是个理论问题,可是,在我们这些一线语文教师看来,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操作问题。所以,我相信站在三尺讲台上的语文老师们一定都会有一些切身的体会和独到的看法。

当前,有些理论从“大语文”的角度出发,认为应该充分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包括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等等,让我们的语文真正和生活、社会联系起来,让我们的学生学“活”的语文。这自然是不错的,而且,如果真正做到的话,那么效果也将是非常理想的。

理想状态值得去追寻,却也表现出它较差的可操作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流于形式。另外,学生有指导性的语文学习,基本是在课堂短短四十分钟内完成的。因此,这就要求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必须要抓住关键。

那么,这个关键是什么?我认为就是文本,因为只有文本才是学生和教师共同的关注点和集合点。

虽然目前人们对文本的处理方法很多,各不相同。但我看来,老师备课首要的是研读文本,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而学生学习首要的也应该是研读文本,从而提高自己的品鉴思维能力。

下面结合《再别康桥》这首新诗的教学来具体说明文本的研读方法。

在徐志摩的心中,康桥的地位是非常特殊的,拿他自己的话说,“弥盖我爱的康桥,如慈母之于睡儿,缓抱软吻;康桥!汝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康桥,你岂非是我生命的泉源?”《再别康桥》这首新诗就是徐志摩对康桥依恋之情的抒发。

徐志摩的这种依恋之情,不是直接抒发,而是通过意象间接抒发。这是中国诗歌的传统。既是通过意象的方式间接抒情,那么,就要求我们对意象进行细细的品读,从而体会出意象背后作者的情感。《再别康桥》这首诗中出现的意象很多,比如:“云彩”、“金柳”、“新娘”、“青荇”、“柔波”、“水草”、“虹”、“浮藻”、“梦”、“长篙”、“星辉”、“笙萧”、“夏虫”等等。

把握意象,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个方面是思考诗人为什么选择这个意象,这个意象和作者情感有什么关系。比如,诗人为什么把“金柳”说成“新娘”,“新娘”这个意象在这里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很明显,柳树是康河边非常普通的植物,不具有人的情感,是冷冰冰的客观物象。但,“新娘”就不一样了,在人们眼里,“新娘”漂亮、妩媚、让人心生爱慕和依恋之情,而这正切合诗人当时的心境。这样细细品读文本,便很容易理解诗人为什么这样选择意象了。再比如,诗人选择的另一个意象“水草”。“水草”是多么平凡和微不足道的事物,多数人是不会去注意的,但是,徐志摩却注意到了。而且他还说,“我甘心做一条水草”,是什么让诗人放弃做人的“特权”而“甘心做一条水草”?细细品味诗歌,就会发现一个常理:在对康桥有着深挚的依恋之情的徐志摩的眼里,这里的万事万物都是值得讴歌的,当然包括被人们忽视的这条水草了。又比如,诗人选择的一个意象“笙萧”,为什么?联系到中国传统的文化积淀、联想到生活实际的切身感受,我们就会发现“笙萧”这种乐器,它的旋律比较哀婉凄清。而此时,徐志摩正是不依不舍地离开康桥的时候。如此一联想,我们就不得不赞叹诗人选择意象的精巧和恰当了。

而另一方面,研究诗人是怎样描摹意象的。

说到“金柳”和“新娘”这两个意象,诗人在描摹的时候,用的时间是“夕阳”西下,当然一是照应了柳的“金”色,进而更是让我们想到中国传统的惜别之情往往被置于夕阳西下的背景下。紧接着一句,“在我的心头荡漾”,这样来描摹这个意象,也就很自然地抒发了对康桥的依恋之情。作为读者,我们也就很容易地理解了诗人的情怀。

“水草”的出现,也不是孤立的,而是作为一个意群出现的。伴随着“水草”出现的,还有“软泥”、“柔波”,康河边的事物都是“软”的、“柔”的,这样的特征正和细腻绵长的情感合拍。对于青荇这样的康河的水草,诗人是这样描摹的,“油油的在水底招摇”。为什么这样描写?“油油的”,仿佛让我们感受到康河里水草的自由、自然,“招摇”,又让我们感受到康桥对诗人的那种热情,并且极具动感。理解诗人为什么如此眷恋康桥也便水到渠成了,诗人为什么说“我甘心做一条水草”的问题也迎刃而解了。

“笙萧”的出现,同样不是孤立的。伴随着“笙萧”的出现,还有“悄悄”、“沉默”的“夏虫”等等,这样互相诠释,便让我们理解了诗人。但是,仅仅这些是远远没有品味出这里的诗味的。因为,这里忽略了前句“但我不能放歌”。本来,随着前面诗人的回忆和思念,他的感情已经开始热烈了,可谓“发乎情”。在这里却突然又说“不能放歌”而转入沉默、“止于礼”,为什么?深究细品,我们就能体会出更深一层次的情感:原来,在诗人看来,放歌是对心爱的康桥的打扰;原来,越是刻骨铭心的情感就越是深沉。而这也正是中国式的传统情感:“此时无声胜有声”、“情到深处人沉默”。

明白了诗人选择哪些意象,为什么选择这个意象,又把握了诗人是怎样描摹这些意象,这是很重要的两个方面。但是,仅仅品出这些还是不够的,因为诗歌是讲求技巧的,而且技巧的使用对诗歌抒感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品读文本的时候,就必要思考这个问题。比如本诗中的这些意象,细细品味就会发现它们是有区别的,像“金柳”、“水草”、“潭”、“星辉”、“夏虫”,毫无疑问,是康桥边实际存在的景物;而“新娘”、“虹”、“梦”等,是诗人想象中的。这是怎样的选择方法呢?原来,这里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方法,通过“虚”来传达“实”、表达“实”。还比如,诗人在写到“金柳”时,他是如何牵引出“新娘”的?这个问题也值得思考,联系所学知识,这里使用的是暗喻修辞格。同类的修辞格在本诗中还出现了一些,比如“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等。

这种种深刻、甚至独到的见解就需要靠教学者对文本进行深入的挖掘、思考、研读。只有这样,教学者才能游刃有余于课堂教学,并迁移至学生。教师有了这个“研读文本”的意识,才会在教学过程中自然地引导学生去关注、“悦”读文本。而重视文本、研读文本、体味语言,也正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良方。

有关桥的诗歌篇8

关键词:西安曲江;唐代文化;诗歌文化;景观表达;创意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7002004

1 引言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传统文化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最能代表中华民族文学特点的就是大唐诗歌。诗歌不仅能反映诗人浓浓的思想感情,还能带人们去参观旅游,展示各地不同的民族特色与地域风采[1]。如果从传统历史文化的角度来看,陕西毋庸置疑是“中国芯片”内存最大的“硬盘”,从这里能够获取最核心的信息。特别是源远流长的曲江文化,兴起于秦汉,成于隋而盛于唐,宋元明清随都城动迁而逐渐衰落,21世纪随着中国梦而重现辉煌。唐代曲江是都城长安最有活力的地方,曲江流饮、杏园探花、雁塔题名、红叶题诗、乐游园登高、芙蓉苑看花等在中国古代史上脍炙人口的文坛佳话就在这里演绎[2]。充分挖掘利用这些文化资源,集合广告、网络、广电、旅游、设计、出版等诸多行业,形成曲江集群式发展模式,带动整个西安市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尤其以诗歌文化为基础打造的文化旅游景观精品,成为西安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一张名片[3]。笔者以大唐芙蓉园诗歌文化景区、唐城墙遗址公园和西安世园会山水创意长安为例,探讨诗歌文化景观创意的点线面系列式、经典符号式和园林立体式表达的有效途径。

2 点线面系列表达:以大唐芙蓉园诗歌文化景区为例

曲江大唐芙蓉园,灿烂文化全面展;亭台楼阁紫云楼,凤鸣九天回大唐。水幕电影强震撼,水光火电又喷泉;五感工程香气远,绿树成荫享悠闲。唐诗瑰宝至顶峰,文化遗产是明珠;园林造景系列化,旷世风采成精髓。

2.1 山麓之大唐诗魂(面)及陪衬景观

(1)胡风胡俗店林立,汉人胡化更生情;三面环山半岛情,骆驼排队人骑行。水街临立桥相连,胡店特产入眼帘;海上丝路浮雕石,仿唐铜锚诉传奇。五龙吐水演出台,人面桃花岛中来;曲江胡店风铃镇,青龙白虎雀玄武;四角凤栖双莲亭,吃喝戏乐闹风铃。

(2)唐诗魂宝如明珠,诗人荟萃如群星;脍炙人口诵不衰,民族精神血脉承;耸立山峰来表达,艺术高度无人及。听声越桥至诗魂,溪水环绕群石阵;高低错落皆诗人,现实主义有杜甫;山水田园是王维,语言通俗白居易;浪漫主义作主峰,敢于邀月唯李白。形神皆备满目情,直感灵性显威名;错落台阶来回蹬,溪水流出至善情(见图1)。

(3)酒杯漂流至眼前,吟诗喝酒风流尽;自然水面白石滩,飘台伸入如坐船;卵石蹬道信步攀,名人雅士浮眼前;曲江流饮杯换盏,聚宴言欢抒壮志。

2.2 山腰之大唐诗峡(线)及烘托景观

(1)浅红塑山夹两岸,曲折回环百余米;岸上绿树成背景,崖下流水叮咚咚。精选唐诗镌刻上,书法艺术细欣赏;瓦当榜书中国印,丰富多彩人流连。诗书美穿诗峡,栈道置石折向爬;曲桥横渡左右穿,溪涧瀑潭汉武泉。母女同读诗书画,老翁老妪嘴张大;锄禾当午汗入土,盘中美味皆辛苦。天街小雨润如酥,最是一年春好处;情侣仰望按快门,诗峡补白传千崖(见图1)。

(2)错落置石塑山台,西游团队回唐来;悟空驾云为先锋,八戒钉耙健步行;唐僧骑马又念经,沙僧担担随后踪;翻山涉水越艰险,团结一致事不难。

(3)曲江大会紫云楼,明皇登临赏歌舞;赐宴群臣凭栏观,园外万民雀跃欢;目睹龙颜纷涌起,构图中心唐势威。南北轴线串的严,山水回环旅人眼;高楼稳坐山水间,台廊馆亭坊门环。现代建筑错落起,唯有雁塔名人攀;曲江新城新气象,梦回大唐心荡漾。

2.3 山顶之大唐诗表(点)及围合景观

(1)群山环抱茱萸台,丝绸挂起百年好;身体健康福延寿,合家平安消灾难。四路攀登三圆台,如同八卦顶方台;八棱坐狮茱萸台,遍插茱萸不少我;华表彰显皇家威,诗歌文化独此位(图1)。

(2)双手重叠佛手印,拇指相融如钵状;四棱经幢高七米,七层组合佛百尊;庄重神秘唐文化,现代美学理念新。双手虚心合掌印,中指竖立如幢状;两无名指成宝形,不动明王十四根。右手食指指左掌,五指伸展火焰状;表示以佛大悲风,启示众生生智慧。拇食两指相捻状,其余伸展如三枯;圆满成功是妙例,远离烦恼他人行。

(3)九天剧院四凤栖,苍松翠柏满山眼;凤凰池中莲花点,天鹅慢拨爱情弦;两台宝鼎居北岸,五步台阶如成仙。

3 经典符号式表达:以唐城墙遗址公园为例

城墙外郭遗址上,书法雕塑园林景;唐诗意境展主题,市民休闲好去处。分区显唐脉,从初到盛景观衬;自然休闲又健康,诗歌享受富哲蕴。三区圆形吟诗坛,四区错落设迷宫;艺术陶冶文化鉴,活动休憩诗品高。

3.1 象形认识诗歌

(1)四声:四个少女圆柱站,双手飞舞遥明天;平声上声互对看,去声入声左右旋。平声平道莫地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衰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图2a)。

(2)平仄:起伏草地雪松林,黑白双色惹人眼;高处滚落如唱歌,金童玉女踩踏着;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图2b)。

(3)诗阵:熟读唐诗三百首,景观诗柱细探读;名人名句随手掇,五言七律绝二体;脍炙人口常咏读,不会吟诗也会咏。唐律唐韵细品味,石印书法更精彩;十一方阵U型布,方形诗柱成诗阵。回环水车曲桥渡,水车旋转水自流;置石横卧水岸边,水中餐厅饮田园。

(4)棋阵:石材铺就两棋阵,黑白棋子任心随;平衡人生如意棋,棋子在手遂心落。

3.2 置石诗歌题刻

(1)流线石块圆丰满,登鹳雀楼王之涣;黄河入海穷千目,你我更上一层楼。

(2)草地方台渐次排,面刻更上一层楼;石上青铜春望月,国破山河杜甫作。

(3)绿草地上长石苔,乔木灌丛半掩映;离离原上草又生,又送王孙白居易。

(4)青草横卧双色石,双柱横连裂缝和;海内知己若比邻,老年相伴言谈善(图2c)。

(5)草地三级花岗台,台上城门登幽州;镂空人形陈子昂,天地悠悠谁泪下?

(6)以小衬大知春晓,处处闻鸟风雨声;花落谁家孟浩然,脚步匆匆谁起早?

(7)好山坐卧草丛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树木群落猿声啼,早发白城问李白。

(8)锥台顶起月光山,床前明月抬头看;低头细品故乡味,静夜思之伴李白。

(9)树丛掩映两色石,山顶独立是王维;每逢佳节都思亲,遍插茱萸少了谁?

(10)群置山石奏山歌,景观石壁人空着;李白双手邀明月,月下独自思索着(图2d);梦游天姥吟留别,须行即骑访名山;七组祥云景观柱,四面诗歌任君读;莲纹瓦当护心窝,对影三人可是我?

3.3 景观置石诗刻

(1)八方内圆青瓷盘,水杉背景更显眼;玻璃雕竹两边看,李白望月赏牡丹。

(2)一石双人互切磋,亮丽钢构故人过(图2e);碾盘相衬更情趣,邀我回家孟浩然。

(3)五米横石长恨歌,皇家情典居易作;横平竖立特置石,精彩诗歌如珠落;规则诗星求变化,自然山水巧相连。

(4)黄石琵琶卧草地,自然弹奏琵琶行;大珠小珠落玉盘,声声入耳丝竹眠(图2f)。

(5)诗歌踏步漫步走,胡琴琵琶与羌笛;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五彩钢构美女望,雪上弥留马行处。

(6)公孙大娘舞剑器,观者如山动四方;杜甫观后写首诗,不锈钢构表现着。骑马遇亲快下马,借问酒家何处有?姐弟遥指杏花村,上马飞鞭回头望;桃杏梨李满园春,借酒相伴更风情。

(7)两个半圆健身场,器材错落又多样;六组书笺又成双,仿木镂空题诗上;一边运动读诗歌,文武并举快乐着。

(8)草上石块石上人,人舞单剑剑如风;醉卧沙场君莫笑,古人征战几人回?和平环境都珍惜,安全团结真善美。

3.4 景观诗阵系列

(1)石鼓歌:九匹石马草上卧,个个英猛如听歌;十个碌碌篆刻诗,繁简对照石鼓歌(图2g)。张生手持石鼓文,劝我试做石鼓歌(韩愈);鸾翔风翥众仙下,珊瑚碧树交枝柯。石鼓之歌石刻祖,大篆歌咏秦君游;呜呼之意莫蹉跎,自当感奋努力着。

(2)吟诗坛:圆形青石吟诗坛,两排圆形双面观;中心圆台三级下,沉心读诗有神韵。东西南北十字口,五言七句浮雕伴;各种动物浮眼前,同吟诗句将我牵(图2h)。

(3)唐诗迷宫:红色沙岩构成墙,来回曲折成迷宫;熟读唐诗三百首,乐府诗墙诗成海(图2i)。入口双狮来把守,出口经幢狮顶上;乐府迷宫随心转,只牵慈恩手中线;寸草报得三春晖,孝儿思母唯爱国。两组景墙转折配,白色景石凹点缀;瓷壶倒出酒两杯,孝敬父母照儿孙。

(4)多彩诗阵:圆形铺装中心点,双石发散旋律美;七言绝句景观柱,八根随路顺势排。柱头浮雕又一组,八卦圆球八卦阵;五组书画五彩墙,天真情趣把诗望。十八罗汉置石阵,没有题刻在看谁?舒缓音乐入耳伴,五彩太极柔中术;看似无言却又言,静心锻炼身体安。

4 园林立体式表达:以西安世园会山水创意长安为例

天人长安世园会,创意自然灞桥美;沉睡巨龙觉醒时,世界惊奇如梦回。标志建筑长安塔,自然创意馆奇特;折线花谷五彩艳,霸上人家住桃源。太乙山腰太乙台,人文山水长安园;诗山水意园林景,彰显主题龙点睛。

4.1 世园会特色“折”影

(1)白帆网出长安谷,顺谷冲出创意馆;三眼望穿太乙山,隔湖相望山水间。山麓顺势自然馆,山凹藏塔冲向天;欧陆风情椰水岸,众多拱桥漂水间。

(2)创意如船冲水岸,并驾飞舞莲池上;翻过猴山看四宝,长安山水觅桃源。广运桥上看花谷,色彩亮丽折线情;钢构牵绳折面景,桥面花坛折极限。

(3)斜斜坡上划折线,绿树拼图挂两岸;折线组成折面坛,五彩缤纷皆满园。折面水池波光鲜,三彩折灯立路边;长安花谷色彩艳,你我留意在世园。

(4)关中民居错落院,地上地下各占半;依坡就势环溪布,星象园中汲灵感。折线折面成折屋,淳朴民风强烈彰;餐饮展览又接待,置身大唐永纪念。

(5)五朵石榴花瓣瓣,四桥串连在岸边;五桥登上演艺台,观看演出情满怀;珍宝伴右望自然,太乙山边长安塔。

4.2 人文山水诗意长安园

(1)长安塔下长安园,依坡就势向上攀;溪涧横跨木构桥,五组景墙诗画满。左上右下仔细观,卵石蹬道折中旋;松竹满坡杏满园,石基木构竹里馆;抚琴弈棋坐神仙,竹石引路再向前。斤竹岭上黄竹竿,壳斗成林红枫点;转折向下再俯瞰,溪涧潺潺入耳畔。山重水复华子岗,平坦广场心荡漾;再往方塔思长安,辋川别业王维谈。

(2)单门进入是菜园,双廊下面享悠闲;三间茅屋靠岸边,斜对茶舍品半天。折廊下面农具满,牛耕块田狗撒欢;自耕自足心意漫,山间隐居似王维。虎皮景墙题诗上,依依南山别业苑;逢篙隔桑隐映烟,满坡桑园好养蚕。

(3)继续蹬山太乙仙,半隐半露四方亭;举目向东眼界宽,水面回环绿树掩。再看山麓长安园,隐隐约约看少半;天地广阔人有限,唯有耕读内心安。四角七级长安塔,现代钢构玻璃嵌;稳坐山坳圆台上,更上登顶品风光;九五之尊系数变,长安盛世如梦前。太乙仙台聚高点,抚塔横山水回环;长安花谷折线面,五彩缤纷在云端;感受诗中境界美,俯瞰全园心地宽(见图3)。

4.3 山水诗意陪衬景观

(1)天鹅湖上天鹅舞,芦苇丛中莲花仙;三桥并驱跨两岸,垂柳夹岸把塔观。

(2)茂林修竹一山巅,白墙黑窗一茅庵;竹墙竹顶斜向安,清静素雅住神仙。北有水池沿屋基,南有假山水池环;钵罐石凳随心点,来客自坐自我看。

(3)北望公馆映水面,五朵石榴更鲜艳;珍宝自然爬水岸,长安高塔映山间;芦苇丛生顺岸盘,比翼桥上左右观。

(4)竹林之间红桥掩,忽上忽下在云端;生命之路慢慢行,或高或低都心安。砂石园路来回盘,自然顺畅如水流;翻来覆去桥五座,真善美中找自我。

(5)三米青砖构墙群,狭长走廊慢穿梭;洞洞相连不着边,玻璃镜中显自我。斜向宽窄变化多,仰头垂柳遮挡着;多面镜中九个我,亦真亦幻细思索;人生起落多变幻,与谁结伴把手牵。入口一个出口多,善恶美丑慎选择;忙乱之中心不乱,静心慢走永向前。

5 结语

在诗歌文化确立的基础上,曲江大唐诗歌文化景观运用各种艺术和技术手段,因地制宜,通过实物、直接、模拟、隐喻和象征化等表现手法,使不同类型的主题公园、遗址公园和世园主题的文化表达得以生动地实现[4](表1)。总结归纳为以下几点。

(1)以国运昌隆的映照为前提:唐代国富民强,万邦朝贺,社会风气开放,民间生活多姿多彩,文化艺术璀璨夺目。从民间、宫廷到对外交流中,都形成了一种属于那个时代的盛世风范和泱泱大气[5]。

(2)以曲江建设的模式为依托:一是文化+旅游+人居+商业的开发模式,二是城市营销+品牌营销+事件营销的经营模式,三是高举高打、既做又说、演绎历史、重在信息的宣传模式,四是公共管理市场解决、投资管理专家决策、建设项目委托代建的管理模式[6]。

(3)以诗歌文化的景观创意为核心:在中国式景观表达中,诗歌文化使景观的审美高度上升到精神层面,并创造出由诗像、诗情、诗意、诗境构成的中国式景观感知系统,通过诗意空间、和谐空间、联想空间与美育空间所呈现的多维交叉状态使得中国式景观充满神奇、神秘的意象[7]。

(4)以完整的经典景观叙事为关键:景观叙事是通过场景的创造,营造独特氛围的一种景观表达手段。在文化景观设计中,尤其是对不具有景观资源优势的场所或地段而言,可以利用景观叙事有效地塑造景观类型、增加景观文化内容及提升景观内涵品质[8]。

(5)以富有文化内涵的植物陪衬为保障:自诗词产生以来,以诗入境,借物咏诗;景观与植物的意境又借助诗文流传于后世,成为后人修建园林的理论依据,使植物景象与思想内容得到一个高度的融合,以求推陈出新[9]。

参考文献:

[1]成妮妮.从诗歌感悟山西民俗的魅力[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6):129~131.

[2]实,李令福.三秦史话-曲江史话[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

[3]徐 徐.基于文化创意视角的西安旅游地产开发策略[J].旅游管理研究,2013,(10下半月):43.

[4]李志强,王显明.历史主题公园的文化表达初探:以西安大唐芙蓉园为例[J].广东园林,2009(2):10~13.

[5]于健惠.梦回大唐[J].西部大开发,2005(8):17~20.

[6]吴寄斯,李 晶.曲江模式下历史文化标识体系建构[J].华中建筑,2015(10):128~131.

[7]陈锋仪.论古典诗歌对中国式景观营造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1(19):11622~11623,11626.

[8]唐晓岚,修梅艳.诗歌点题在景观叙事中的设计实践:关于新城区道路植物景观设计的探讨[J].林业科技开发,2010(4):131~138.

上一篇:学雷锋黑板报内容范文 下一篇:学校工作总结小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