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学徒范文

时间:2023-09-17 00:49:34

名人学徒篇1

一、教师基本情况分析

1.新老教师比例:全园有69名教师。其中工作三年以上的老教师24名,工作三年之内的新教师共有45名,新教师占全体教师比例的65%。

2.学历层次:全园本科学历有22人,专科学历47人。其中,老教师本科学历15人,新教师本科学历7人。

3.专业情况:新教师都是正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其中11名是分配的在编新教师,有12名面向社会招聘的应届、往届大专毕业生。

4.骨干教师情况:老教师中有1名市级骨干、12名区及骨干、10名园级骨干。

分析:整个师资队伍中,最明显的特点是新教师和老教师的数量相差较大,不能做到每个班级有一老一新的搭配。教师中还存在录用体制的不同,其中在编教师24名,聘用教师45名,在编和聘用教师的比例也失调。

二、师徒结对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1.编制的不同制约了聘用教师的发展

我园聘用教师的队伍非常大。由于没有编制,许多聘用教师职称评定受到影响,区级以上的骨干教师只有2人。

2.结对工作缺乏整体性

在我园的师徒结对中,新教师会选择骨干教师当师傅,骨干教师喜欢有能力的新教师做徒弟。而一些经验丰富但没有骨干称号的老教师没有带徒弟的机会,还有一些能力较弱的新教师无人指导。目前,师资队伍需要整体性的进步。

3.结对工作缺乏双向共进要求

以前的结对工作比较重视新教师,但对师傅没有严格的要求,造成了师徒发展两极分化。

4.结对工作未体现民主性

结对的形式单一,都是幼儿园指定师傅和徒弟。而且一旦结对,就不会调整,整个过程没有动态管理。

5.师徒结对目标制定不合理

在以往的“师徒结对”工作中,没有体现徒弟阶段性的目标,造成了能力强的新老师没有更大的提升,而能力弱的老师也没有感受到压力。

三、措施与策略

针对师徒结对存在的问题,我们调整了一些方法,并取得了一些成绩。

(一)师徒结对显自主

1.全面了解为基础

在结对之前,详细了解每一位教师的基本情况,包括:(1)导师应摸清徒弟的思想素质、能力基础和今后的发展方向,并摸清徒弟的个性、脾气;

(2)导师应研究确立有递进性的专题培养内容,并多听徒弟的意见和感受,使培养内容更具针对性。

2.师徒共同进步为方向

根据师傅个人能力以及骨干的等级、性格、爱好等因素合理分配所带徒弟的数量。经验丰富、区级以上的骨干教师带2名徒弟,园级骨干教师带1名徒弟。

3.优势互补建立学习共同体

有些青年教师某方面的能力薄弱,需要挑选这些方面能力强的导师进行引领,体现“徒缺师补”的原则。同时师傅如果在某一方面不足,可以选择有特长的徒弟进行配对。

4.师徒搭配形式灵活多样

对教师结对既有规定动作,比如要求老教师有小学高级职称、论文在省市以上获奖等;又有自选动作,比如,徒弟可以选择师傅,师傅也可以自由地选择徒弟。在结对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比如,发现某个新教师在艺术领域有很强的教学特色,可是与她结对的师傅擅长体育教学,我们就会进行调整。

(二)目标制定显灵活

1.树立“六个一”新教师培养目标

在制定师徒结对目标时,我园提炼出新教师发展的“六个一”目标,即:具备一种精神――爱岗敬业;树立一种意识――探索创新;精通一门学问――幼教专业;打好一个基础――健康体魄和艺术素养;掌握一项技术――现代教育技术;养成一种习惯――不断钻研,终身学习。围绕这“六个一”目标,我园制订了教师发展三年规划。

2.强调阶段性目标的落实与调整

我们特别重视阶段性目标。学期目标的制定非常具体,即根据老师的基本条件和情况来制定,同时也结合师傅对徒弟的了解进行调整。而本学期的目标如果没有完全完成的,则要求师傅和徒弟进行反思,然后在下学期的计划中进行合理的调整。

3.提供菜单式目标供选择

目标和要求分为必须完成和选择完成两个方面。既有幼儿园要求阶段性必须达到的,例如,本学期必须开优质观摩课一次;园级论文获二等奖以上。也有新教师自由选择的,例如,学习一门特长(声乐、跆拳道、围棋、舞蹈等)。在菜单式的阶段性目标中,教师可以发挥自身成长的最大优势。

(三)带教过程显实效

我们一定要在带教指导中充分体现实效性。具体做到:

1.确立有针对性的培养内容

根据“师徒结对”计划,在选择具体带教内容时,既要有理论上的指导内容,又要有实际操作上的指导内容。但最重要的是要考虑到青年教师的实际需要。

2.采用具体有效的培养方式

开始阶段,采用一日活动跟带方式。即:徒弟观摩师傅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全面了解一日工作;学习阶段,采用专题性指导的方式。即:师傅根据每一项工作进行系统的指导,深入细化各项工作,提高质量;巩固阶段,采用各类比赛、观摩、研讨的形式,帮助新教师总结工作中的得与失。

3.创设合作性的培养环境

“师徒结对”是双向流动的过程。一方面,要建立一种合作提高的关系,激发师徒之间积极互动、合作的内驱力;另一方面,要建立一种情感融洽的关系。“师徒结对”应改变原有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提倡和创设一个真正平等、民主、新型的良好环境。

4.强调自主发展意识

我们对新教师提出一个问题: 1年后,3年后,你将成为怎样的一位教师?这种美好愿望,能激起青年教师自强自立的精神,促使其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地努力前进。

5.树立新教师自我特色

师傅应鼓励徒弟树立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风格。徒弟也要在实践中根据自己的性格、爱好,不断学习,逐渐向名师靠拢。

(四)细化考核管理制度

新教师培养工作的考核管理,由园长室统一组织,业务园长具体负责。考核管理的内容细化到一日工作的每个环节,包括:岗前培训、课堂教学质量评定、汇报课评定、期末考核、个人总结、指导教师评价、考核(出勤情况、听评课情况、业务学习笔记检查、新老教师互听课情况检查、理论考核、综合考评)等。所有的考核最后以量表的形式呈现,让每一位师傅和徒弟对自己的进步与不足一目了然,明确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

在短短的一个学期中,我们的师徒结对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新教师成长得非常迅速,师傅也在带徒弟的过程中不断自我飞跃,形成了全园教师积极参与、师徒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

名人学徒篇2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实体经济转型升级,需要更多工匠级人才,这给高职教育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传统的高职育人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现代学徒制就成为了发展职业教育的新选择。教育部早在2014 年 9 月就文件《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正式要求职业教育试点现代学徒制。“现代学徒制”是以企业用人需求与岗位资格标准为服务目标,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学生(学徒)的培养为核心,以课程为纽带,以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为形式,以学校、行业、企业的深度参与和教师、师傅的深入指导为支撑的人才培养模式。

会计专业是我国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技术性、实践性和政策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用人单位对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要求越来越高,高级会计人才往往一人难求。但对于高职会计专业而言,传统的教育模式与社会实用型会计人才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一方面,每年有很多会计专业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企业却招聘不到想要的会计人才[1]。因此职业院校如何按照企业的要求来量身定做培养会计专业学生,推进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迫在眉睫。

一、我院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情况

我院会计专业每年招收学生超过300人,为了使得培养的人才能够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既让用人单位满意,也让学生更好地就业,我们不断的进行专业调研,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方案。

(一)试点方案

1. 全面协调,成立小组。在我院会计专业教学改革小组的基础上,联合企业合作单位,由系领导、企业实践专家、校内专业教师组成会计专业学徒制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改进、专业课程建设、教学方式创新、学生在校学习和企业实习的评价以及相关的管理工作等,系主任亲自挂帅任组长。

2. 确定目标,突出能力。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培养目标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即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为用人单位培养量身定做的专业人才。以培养学生(学徒)的能力为核心,主要体现以下三种能力:(1)岗位基础能力,包括:具备从事会计工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的核算能力;具有会计专业的职业判断能力;具备与人交流与沟通的能力;具有遵纪守法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2)岗位核心能力,是指在岗位基础能力的基础上,从事某一岗位的关键能力,不同的会计岗位,其核心能力不同。例如,财务主管岗位,其核心能力包括:财务报表分析能力;会计制度设计能力;投融资决策能力。(3)岗位综合能力,是指在岗位核心能力的基础上,从事某一岗位所具备的综合素质和技能。例如,财务主管岗位,其综合能力包括:解决某一重大财务问题的能力;能独立制订项目工作计划并实施;具备承受较大工作压力的身心能力;学习新的会计准则、相关法规并能具体应用的专业判断能力。

3. 三方联动,职责分明。现代学徒的培养需要学校、企业、学生(学徒)三方良好的合作,为此,必须明确三方在培养中的职责,这样才能顺利完成培养方案所制定的目标。(1)校方的主要职责:制定和不断完善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等;为学生指定校内的导师,并对导师进行考核和管理;鼓励教师到企业进行调研、挂职和定岗工作,为实施学徒制提供实践经验;改进课程评价体系和手段,构建适合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的课程、学生、教师评价等管理体系;重新分配教学时间,为教师在校内外完成指导学生(学徒),以及为学生的工学结合活动提供充分的时间。(2)企业方的主要职责:向学校、教师、学生、家长明确地提出企业的要求,包括现在及将来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积极配合学校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参与学生技能训练和学业评价;委派优秀的会计管理骨干担任学生的师傅;根据学生成长档案聘用毕业生就业;向教师和学生的在岗学习敞开大门;制定激励政策,鼓励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师傅参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企业鼓励员工到学校接受岗位培训。(3)学生的主要职责:应该按照学校和企业共同制订的培养方案,积极参加学习和实习;自觉遵守学校和企业的规章制度,履行相应的职责,在企业实习期间要遵守安全制度。

(二)具体措施

1. 精心遴选,组建班级。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在2015级和2016级会计专业学生中分别组建了两个学徒制班。具体方案是:首先在会计专业新生入学的专业教育会上宣布选拔办法,鼓励大家积极报名参加笔试和面试;随后聘请专家出题进行笔试,类似第二次高考,从笔试成绩中挑选前50名考生进入面试,面试内容主要考察学生对会计专业的认知、对当前经济热点问题的关注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面试由会计专业六位具有注册会计师资格的专业老师担任;最后综合笔试和面试成绩挑选36人组建学徒制班。学徒制选聘德才兼备的老教师担任班主任,根据现代学徒制的培养目标和方案制定严格的班规班纪,加强管理。对于入选的学员实行动态淘汰管理制,经过一学期的考核后实行末尾淘汰,从平行班级补充优秀学生。

2. 拜师收徒,双师负责。学徒制班的学生,由6名校内注册会计师和6名校外注册会计师共同指导,每位学徒将有两位师傅即一位校内师傅和一位校外师傅共同培养。拜师仪式上,徒弟们分组向校内师傅和校外师傅行拜师礼,行礼之后,校内师傅、校外师傅和学生学徒三方签订师带徒协议书。导师(师傅)的角色及其作用的发挥是实行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成功与否的关键。根据工作方案我院学徒制班实行“2+6+3”导师制, 其中“2”是每一位学生(学徒)有两位导师(师傅),即学生在校学习有一位老师(导师)指导,在企业顶岗实习有一位企业里的师傅带领。 “6”是每位导师(师傅)每届只能指导“6”位学徒,以确保导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指导学徒,提高培养质量。 “3”是三位一体,即校内的导师、校外的师傅和实习企业共同负责指导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职业素养的养成和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把学生按企业会计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标准来打造。

3. 创新模式,滚动递进。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与专业教学计划的有机结合,以会计专业工作岗位技能为导向,打破原有人才培养模式,建立课程教学、课程实训、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相结合的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4+1+1”培养进度安排,详见图1。

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4+1+1”人才培养进度安排中的“4”是指从会计专业工作岗位认知入手,根据会计专业工作岗位的技能需要设置理实一体化课程,并以课程实训提高技能,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使理论和实践相互渗透,时?g为4个学期;进度安排中的第一个“1”是指为了弥补课程理论较多,实训较少的不足,拿出一个学期的时间集中进行校内岗位模拟实训,加强学生岗位技能训练;进度安排中的第二个“1”是指进行一个学期校外巩固性顶岗实习,为学生就业实现零距离接轨。

(三)实施效果

1. 取得的成效:班风正,学风良,进入学徒制班的学生学习目标明确,能吃苦耐劳,坚持晨读和上晚自习;会计证过关率高,第一次考试过关率就达到70%以上;技能提升快,寒暑假能在校内师傅的带领下到校企合作单位实习;会计专业知识扎实,相比于平行班,每门专业课涉及的知识面都有拓展;名师上课,管理和考核严格,学习效果好。

2. 存在的问题:理论知识和技能还主要在学校习得;学期中间外出实习实训的机会还太少;企业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不是很愿意接受学生实习;在企业实习效果不明显,无法深入下去;校外师傅太忙,一学期难得见几面;学徒制班与其他平行班没有显示出特色和优势。

二、现代学徒制在实施中瓶颈及困惑

现代学徒制是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推进的一项育人模式,体现了企业与学校的深度合作,教师与师傅的联合传授。但是,作为一种新模式,再好的规则,如果没有相应的政策和保障机制很难落到实处。

(一)缺乏激励政策,企业参与积极性差

现代学徒制本质上还是一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需要得到企业、行业的大力支持。然而目前校企合作不畅,院校“热”,企业“冷”。究其原因,参与学徒制改革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和经费,而国家没有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比如给予接纳高职院校学生顶实习或就业的单位相应的财政补贴、税收减免之类政策[2],导致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目前经济下行,企业面临转型升级,企业发展本身就比较困难,建议中央和地方尽快出台补贴政策,提升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二)院校薪酬考核机制不到位,校外师傅徒有虚名

在我院学徒制班试点过程中,发现尽管举办了拜师仪式,也签订了相关协议,但校外师傅带徒学艺、培养指导的措施很难落实,究其原因:一是责权利不对等,只是明确了每位师傅要带6名徒弟,没有明确校外师傅相应的薪酬补贴,包括理论和操作指导的课时多少、课酬如何发放,经费来自何方?二是对校外师傅的身份没有明确定位,是兼职教师?是实践专家?是权威机构认定的技能名师?是单一身份还是多重身份,没有界定,不便于管理;三是如何考核校外师傅的绩效,学徒是否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学徒是否出师?没有相应的考核和认定标准。再加上校外师傅的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是否愿意收徒本来就是自愿。因此目前大多学徒制模式仍然以校内课程、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形式。建议,要想让校外师傅真正带徒上岗,培养出高技能实用性人才,院校层面必须明确他们的身份,有相应的薪酬管理和考核机制。

(三)会计工作的场所及岗位有限,制约了学徒培养的量

会计工作岗位不像其他产业技能岗位,可以批量接受学生实习实训。高职院校培养的会计专业学生未来就业的职场主要是中小企业,学徒们要想提高技能,到企业财务部门真枪实弹的干,才能学以致用,但会计部门的规模和岗位大小往往取决于单位规模大小,经济业务的繁简。中小企业往往没有设置独立的财务部门,即使有也只是配置1名会计和1名出纳,无法接纳大量的实习生,最多一到两名学生。而我们学徒制班最少也有36人,平行班一般都在45人左右,而会计专业一届就有约300人。如果完全使每个学生都能真正进入企业作为会计学徒进行对口学习,那每个学校就要找几百家企业作为定岗实习单位,作为现代学徒制试点企业,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四)会计主体经济活动的涉密性,制约了学徒培养的质

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每个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都有其独特性和商业秘密。财务工作是对一个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系统连续的核算和监督,是对供产销人财物进行价值管理,涉及资金筹集、运用及管理,甚至关系到企业发展战略。因此会计工作岗位是企业的核心部门,接触到大量的商业秘密,会计机密性非常强,还会涉及较多的资本运作。一般企业不会让会计学徒接触较深入的财务岗位工作,只安排一些简单的会计凭证粘贴等辅助工作,甚至有的只提供一些凭证、账簿的浏览,不给予独立实践操作的机会,对培养会计技能作用有限。实际工作中一般企业任用的会计人员多半是沾亲带故,或是干了多年的信得过的老会计。

三、在校内组建记账公司解决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运作构想

按照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要求:行业、企业需要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针对我院会计专业学徒制试点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瓶颈,学习外地高职院校探索的改革经验,结合我院的实际,提出组建校内记账公司,提供全方位全流程全员的会计专业学徒培养基地,解决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实习实训的构想。

(一)组建校内记账公司的优势及意义

1. 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只有结合本地区域特点发展,才能顺利开展现代学徒制。我市是鄂、豫、陕、渝毗邻地区唯一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是著名汽车城。依托东风汽车公司四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我市的支柱产业主要是汽车零部件加工、销售,其中白浪经济技术开发区就有几千家汽配公司。这些企业的特点是私营、规模不大、业务单一。这些企业都需要记账、报税。但经营规模所限,会计人才严重缺乏,招聘有一定难度; 加之小企业如配备专职会计从业人员,要支付会计人员的工资、住房公积金、保险等相关福利费用,建设一个完整的财务部门所产生的成本也是中小企业在发展初期所无力承担的,不少的中小企业希望将大量记账、报税业务进行外包,建立记账公司顺应了中小企业的发展趋势。

2. 记账公司业务广泛。从十堰市会计管理局了解到,我市目前有记账资质在会计局备案的有10多家,但真正专门开展记账的公司也不过3-5家,而我市的会计记账市场很大,这为我们在校内成立会计记账公司提供了可行性。另一方面通过走访目前的记账公司,涉及的业务面广,涉及工业、商业、服务业、建筑业、房地产业以及行政事业单位等,而且是一条龙服务从工商注册、银行开户、建账立制、税务申报、银行授信等业务。这些全方位全流程的业务非常适合在校会计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3. 校内专任教师人才优势。我院会计专业自1996年开始招生,至今已开办20年,已为社会培养了5000余名毕业生。2009年被湖北省教育厅授予“省级教改试点专业”。2010年被湖北省教育厅授予“省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2011年被确定为“国家骨干院校建设专业”,2014年顺利通过国家骨干校验收。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26名专兼职教师。专职教师13名,其中:正教授3名,副教授5名;具有注册会计师资格的6名,注册税务师2名,高级会计师1名。兼职教师13名,其中:楚天技能名师1名,车城技能名师1名,注册会计师6名,注册税务师2名,高级会计师3名。教学设施先进,现已建成会计综合实训室和信息化实训室,总面积达400多平方米,总投资200多万元;配备有230台电脑、20组分岗实习设备,最新的企业网络版金蝶财务软件、用友财务软件、会计基础、会计实务、成本会计和报税等多种教学软件。

(二)构建思路

1. 一个全真的记账公司。由我院会计专任教师合资注册成立一家记账公司,聘请一位职业经理人,在校内专任教师的指导下培养3-5名本校会计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作为职员。为保证校内记账公司的顺利运营,学校免费提供办公室,免费配备工作所需电脑,以及工作所需的财务软件,让老师从资金和场地的烦恼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公司的业务拓展、教学改革方面。

利用经贸系与财政税务的关系不断地开拓业务,业务代账公司处理的都是来自实际工作企业的业务,要涉及会计处理、报账、报税等方面真实的业务处理,还会触及一些单位的商业秘密、财务信息、技术资料等,必须要求涉及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2. 一个仿真的记账公司。我们在校内记账公司的基础上,再建立全仿真的模拟记账公司。人员、设备、制度、运行模式基本与全真的校内代账公司一模一样,最大的区别在于业务的来源不同。

3. 运营管理。全真的记账公司首先从现有的每届一个学徒制班的学生中挑选徒弟,要制定学生徒弟招聘办法,严格按照企业招聘的流程和标准对校内学生进行招聘,经过层层选拔才能成为代账公司的一员,享受师傅的指导。

我们依托校内记账公司接收的真实公司业务,根据会计教学需要,在不泄露企业的商业秘密、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前提下,将校内记账公司业务进行技术处理,对数据进行加工,形成类似全真的业务的仿真教学资料,用于模拟记账公司的业务处理。

那些没有被招聘成为校内代账公司的同学全部分组进入模拟代账公司实习,他们的师傅就是校内记账公司已经带出徒的老师和?W生。2个记账公司同步进行,足够保障每位同学都有机会接受现代学徒制式训练[3],详见图2。

名人学徒篇3

制定中医师承与名医工作室计划

为促进我院中医药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和我院“三名工程”的进程,为促进中医名师学术经验发挥与继承,以推广中医和提高中医诊疗水平、中医治疗率为目的,制定中医师承与名医工作室计划如下:

一、名中医工作室的组织结构

1、名中医工作室主任:

2、名中医工作室副主任:

3、名中医工作室秘书:

4、名中医工作室成员:

二、名中医工作室职责

1、承传工作:采用承师方式,聘请xx.教授分别为xx师傅。邀请教授定期来我院指导临床工作,授艺带徒,并在学徒所在诊室临床应诊,为人民群众提供的最好的中医诊疗服务。

2、规划工作:协助院领导作好医院的“十一五发展规划”、“本院中医药发展计划”,“本院名中医培养的实施方案”、“本院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实施方案”;

3、宣传工作:协助宣传本院中医特色的工作,到相关单位进行健康讲座和本院周六的健康讲座工作,以提高和扩大医院的声誉和知名度;

4、临床工作:“名中医工作室”集中本院的多位专家和省名中医定期在我院门诊相关专科诊室临诊,开展教学查房、疑难病例会诊、讲座,为市民提供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5、科研工作:名中医工作室计划每年承担一定数量的科研项目。

三、名中医师承与中医工作室开展计划

1、师徒应诊场所安排:

邀请师傅来院应诊方式包括专科门诊座诊和住院部特殊病例会诊。

座诊场所安排:

⑴针灸科:

⑵门诊骨伤科1室:

⑶专科专家门诊5室:

⑷门诊肛肠科:

⑸妇科门诊:

⑹皮肤门诊2室:

住院部会诊安排:

⑴组织人:由所跟徒弟负责,收集需要会诊的病人信息,报医务科备案。⑵陪同人:所跟徒弟、所属科室主任、主管医师负责,其他相关人员。⑶会诊记录:由主管医师负责。

⑷会诊费:按500元/人收取后给付专家教授,作为会诊劳务费。

2、专家座诊时间安排:

为了充分发挥师傅们在传承中医,授艺带徒,交流临床经验,促进师徒之间的学术交流,视医院具体情况,计划每年分别邀请专家教授到我院指导和徒弟登门跟师各一次。

具体时间安排如下表

邀请与拜访对象

邀请师傅时间

拜访师傅时间

师傅

徒弟

每年5月至第二年2月底之前(不少于3天)

1、瑞午节前后

2、中秋节前后

3、春节前后

(视具体情况,分批次错开安排)

3、每次名师来院指导后及徒弟登门跟师后均要写出学习心得体会,交医教科备案。

4.专家接送安排:

专家接送统一由医院安排。如果邀请教授或徒弟登门拜访的时间已经计划好,请徒弟负责到名医工作室领取与填写《名中医工作室邀请专家教授接送计划》,填写后报医院备案,由医院安排专车接送。

在接送师傅过程中,徒弟在不影响临床工作的前提下应争取全程陪同。

具体出发车时间由主任负责安排落实。

4、专家接待安排:

⑴食宿安排:由徒弟提前3天报黄社坤主任,并负责安排落实。

⑵食宿陪同:在院院长、副书记、主任、徒弟。

⑶食宿标准:住本院招待所或附近宾馆。

中医院

名人学徒篇4

关键词: 民国时期 侨乡宗族教育 开平县司徒氏

宗族是中国传统宗法社会的基本社会组织,由其主导的私塾、义塾等宗族文教活动是中国古代官办教育的重要补充。一般认为,晚清民国时期,由于新式教育的兴起和发展,传统的宗族教育受到一定程度的挤压。然而在侨乡地区,由于华侨先进思想和侨汇的影响,侨乡的宗族教育在内容和形式上均出现了新的发展。本文拟以民国时期赤坎镇发行的司徒氏族刊――《教伦月刊》为基本史料,结合当地发行的其他侨刊乡讯及开平市档案馆所藏档案资料,着重考察民国时期开平县司徒氏的主要文教活动,以窥华侨因素影响下宗族教育活动的内容和特点。

开平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西部,是我国著名侨乡,潭江、苍江穿流而过,有“小武汉”之称,历来是重要商埠和货物散集地,1930年开平旅居海外的华侨人数为27524人[1],1937年约为150000人[2]。赤坎镇①位于开平县中南部,扼潭江中游,东与台山接壤,北与塘口镇、西与百合镇相邻,东北与长沙镇隔潭江相望。赤坎镇是开平司徒氏、关氏的主要聚居地,另外还有邓、吴、余、麦、陈、胡、梁、黄、谭等姓。在赤坎宗族势力格局上,司徒氏、关氏呈两足鼎立之势。

赤坎宗族十分重视文教,关氏宗族“在前清时代,文风之盛几扼肇府,即入民国以来,学界之毕业于中学大学者,亦不乏人”[3]。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赤坎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高峰,当时的宗族文教活动十分兴盛,以宗族为单位兴办学校,设立图书馆,蔚然成风。在“教育面前人人平等”、“男女平等”观念的影响下,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均取得长足发展。司徒氏设有专门管理文教事业的机构――十三甲族务委员会教育股,以图“统一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使教育机关成有系统的组织”[4]。

一、学校教育

民国时期开平县学校有公立和私立两种,但总体教育水平较低,据载:“(小学教育)不甚发达,县立的共计不过三间,私立的全县统计约有二百所。其中只办初级的约占全数百分之二十五,办有高级的,约占全数百分之七十五。人数最多的学生不过二百余人,少的则仅有二三十。而全县人口统计约有五十万人。失学的儿童自然是不在少数(中学教育)县立的只有开平县立中学一间。”[5]另有华侨投资兴建的私立学校――开侨中学。因此,总体上,民国时期开平的学校教育,公立学校十分缺乏,宗族开办的私立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政府办学资源的不足。

(一)赤坎宗族办学概况

赤坎镇较为重要的学校有:关族开办的光裕学校、司徒族开办的教伦学校及赤坎海外华侨、关氏族人、开平县政府共同出资兴建的开平中学。当时赤坎宗族办学蔚然成风,以司徒氏族人分布较多的赤坎堤洲为例,1946年有学校十所,均为司徒氏族人所办[6]。

赤坎学校的办学形式和规模有大有小,大者如举全族之力合办的光裕学校、教伦学校。以司徒族学校分布较密的堤洲为例,凭一乡之力兴办的有中股乡的素庵、素一、素二、素三、素四等校,上股乡的素直、鸣鹤等校,下股乡的达仁、东镇等校;凭一族之力兴办的有司徒氏光裕学校、司徒氏第一小学、司徒氏第二小学、关氏教伦学校;凭地方宗族、海外华人及地方政府合力兴办的有开平中学。但总体而言,赤坎镇宗族办学力量分散,未能形成有效的合力办学,因此有关氏族人提出了从调查本族所办学校和私塾数目入手,统筹财力、师资和学生,以关族“光裕学校为母校,以各校为枝后”[7]的优化办学模式设想。

凭一族之力开办的学校往往资金充足,办学规模较大,教学质量相对较好,维持时间也较长,光裕学校、教伦学校即属于此类。凭一房或一派开办的学校则往往资金少,规模小。司徒族仁翁房所办之黼国学校即为此类[8]。光裕学校、教伦学校是关司两族凭全族之力开办的学校,是关、司两族的族校,师资力量雄厚,财力殷实。司徒氏教伦学校大约开办时间于1920年,校舍为司徒氏堤洲大宗祠和清溪祖祠[9],经费来源于司徒氏十三甲族务委员会的拨款[10]和司徒氏海外华侨的捐款。

(二)司徒氏与开平中学

司徒氏不但积极兴办教育满足本族族人的需要,而且迈出姓氏局限,积极支持公立学校开平中学的开办。1919年,开平县长李介丞、绅士吴鼎新等人,倡议设立中学,很快得到香港开平籍人士的积极响应,他们慷慨解囊,并协同发起募捐,创办县内第一所中学――开平中学(即开平一中)。对于创办开平中学的号召,司徒氏积极响应,先后由教伦堂捐地90余亩,捐款5万元(白银),并派族人赴南洋筹款[11]。1936年2月开平中学第一期工程完成后,由开平一中建校委员会摊派该校校长和教师(司徒氏族人司徒度)赴南洋各属募捐,筹集第二期工程经费。后来,司徒度等在澳洲等地筹得52000元(白银),作为第二、三期建校经费[12]。

此外,司徒氏为开平中学教学大楼筹款,不惜售卖族产物业,“本族为筹款捐与县立中学建校,月前通告开投十三甲物业……(土)地等”[13],尊文重教之决心由此可见一斑。时至今日,“司徒氏教伦堂纪念堂”依然矗立在开平一中的校园里,述说着司徒氏尊文重教的光辉历史。

二、社会教育

(一)兴建图书馆

图书馆的产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它的出现对提高普通民众的文化素质具有重要作用。这个道理在二十世纪的开平县赤坎镇,已被人们明白及落实。司徒氏旅菲华侨曾有这样的言语:“图书馆之设,为开通民智,亦为社会教育机关,故文明各国,莫不有图书馆设立,是以有司徒氏通俗图书馆成立焉!”[14]

司徒氏图书馆最初由美国、加拿大司徒族侨于1920年倡办,家乡司徒氏绅耆群起响应,最开始时租赁赤坎福音堂房屋为馆址设立。1925年1月1日图书馆新大楼于赤坎东埠潭江之滨落成,正式开放,开开平县宗族办图书馆之先河。大楼地下室作为阅览室,二楼为藏书室、借书处及《教伦月报(刊)》编辑部,三楼为会议室及归国华侨俱乐部活动场所。除图书馆大楼外,1926年由加拿大司徒氏华侨捐资加盖了楼顶大钟楼,1934年由美国司徒氏华侨捐资兴建了大楼前庭院。

司徒氏图书馆藏书逾万册,包括《四库全书》、《万有文库》等巨著,并藏有少量珍贵文物,如司徒照②当年殿试之试卷等[15]。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海上交通受阻,侨汇中断,图书馆经费陷入困境。1945年司徒氏图书馆停办,直到1982年1月12日正式复馆开放。

司徒氏图书馆利用效果良好,为普及文化知识创造了条件,“1934年司徒氏图书馆每月经费一百余元,藏书量二千七百册,读者数平均每日五十人”[16]。

司徒氏图书馆从筹备到建成司徒氏海外华侨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所以能成立者,亦由我海内外族人,始而提议,努力捐助以至于实现”[17]。管理上,司徒氏图书馆成立有司徒氏图书馆董事会,1941年设有董事11名,候补董事2名,监察5名,候补监察2名,名誉董事119人。其中名誉董事由县内族人和海外华侨共同组成,但以华侨为主,开平县内20名,华侨99名,遍布美洲和东南亚。[18]经费来源上,图书馆大部分经费来自海外族侨及其他别邑别姓华侨的捐款。司徒氏海外各属族人为司徒氏图书馆积极筹款,专门设立了“司徒氏图书馆维持会”。以菲律宾司徒氏图书馆维持会为例,该会附设于小吕宋司徒教伦堂,设干事主任1人,干事员3人,理财主任1人,并号召凡司徒氏族人均宜一体加入,凡入会会员每人须交基本金一元,会员可以“自由捐助图书馆经费若干,多多益善”[19]。此外,司徒氏图书馆还设有“基金奖进会”发行奖券(类似于今天的),面向海内外族众销售,以筹集资金支持图书馆的开办[20]。

(二)编辑发行侨刊乡讯:《教伦月报(刊)》

司徒氏和关氏均办有自己的族刊,司徒氏为《教伦月报(刊)》,关氏为《光裕月刊》,两刊均设有“评论”、“族闻”、“县闻”、“省闻”、“华侨消息”等栏目,经常报道国内外时事新闻,为侨乡民智的开启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其他教育行为

(一)设立教育团体:司徒氏留省同学会和司徒氏教育促进会

司徒氏留省同学会是赤坎司徒氏宗族为了便利本族子弟求学,在省会广州将司徒氏宗祠专门批为本族学子求学、活动的场所。1926年经司徒氏族民讨论后将司徒氏省祠批为司徒氏留省同学会的会所。这一举措可谓用心良苦,目的皆为便利司徒氏子弟求学:一是联络留省学生,切磋学问;二是为初来省城的学生提供寄宿,以减轻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三是为初来者提供各种学校信息,办理各种手续。此外,1923年司徒氏还设立了教育促进会[21]。

(二)举办各种文体活动

除开办学校、图书馆外,各姓宗族还经常举办各类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1934年1月1日至3日,司徒氏在赤坎举行了司徒氏全族第一次排篮球银杯联赛,参赛者以司徒氏失声 为主,比赛分为两组:一组为司徒氏各校学生校友(别姓校友须有凭据证明)、教员或已退休之教员;另一组为各校已经肄业之学生。[22]

四、结语

本文以民国时期赤坎发行的司徒氏族刊――《教伦月刊》为基本史料,着重考察了民国时期侨乡开平县赤坎镇司徒氏的文教活动。通过考察发现,在海外华侨的支持下,侨乡的宗族教育在内容和形式上均有了新的发展,他们顺应时代潮流,开办学校,设立图书馆,设立促进教育的专门机构,开展文体活动,在发展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方面成绩突出,为侨乡文教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注释:

①赤坎在民国时期有“赤坎市”、“赤坎镇”、“赤坎区”等不同的称谓,相当于现在的乡一级行政单位,其镇公所所在地为赤坎圩。赤坎圩由上埠和下埠组成,是赤坎镇(或赤坎区)的经济文化中心。本文为方便起见,用“赤坎”表达赤坎镇(或赤坎区)这一行政和地理概念,用“赤坎圩”表示上埠和下埠共同组成的集市。

②司徒照(1803――1859),字子临,另字芝邻,开平赤坎镇堤人(今赤坎镇塘联乡东溪村人),道光九年(1829年)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曾任山东按察使、四川按察使、陕西布政使、陕西巡抚等职,主要著作有《羊城小草》、《秋(言字加一个献字)提要》、《监法便览》。

参考文献:

[1]全省侨居国外人数.广州国民日报,1930-11-23.

[2]姚曾荫.广东省的华侨汇款.国立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丛刊第十八种.商务印书馆1943,4月印行.载李文海主编.夏明方,黄兴涛副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二编)华侨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12,第1版:835.

[3]本族教育统一之我见.光裕月刊,1920-1-1(12).

[4]司徒氏族民大会宣言.司徒氏族民大会特刊,1936年,期数不详.

[5]开平教育现况.教育研究,1936(2).

[6]堤洲的学校.教伦月报(刊),1946-4-1.南楼七烈士纪念专号.

[7]本族教育统一之我见.光裕月刊,1920-1-1(12).

[8]黼国校长改选得人.教伦月报(刊),1926,12月,期数不详.

[9]教伦学校开办妇女识字班.教伦月报(刊),1939-12-31(194).教伦筹备改建校舍.教伦月报(刊),1930(105).

[10]司徒氏族民大会宣言.司徒氏族民大会特刊,1936年,期数不详.

[11]叶洁云开平县政府施政纪要.转引自《司徒氏教伦堂为开平一中无偿献地百亩捐资白银五万》.教伦人文资料.教伦月报社.据书前序可知出版日期为,1997:77.

[12]司徒氏教伦堂为开平一中无偿献地百亩捐资白银五万.教伦人文资料.教伦月报社,1997:78.

[13]十三甲物业展期出投.教伦月报(刊),1936-6-30(128).

[14]旅菲司徒氏家乡教育图书馆维持会筹备处传单缘起.教伦月报(刊),1926,复刊第四十一期.

[15]司徒濂.司徒氏通俗图书馆简史.开平县政协文史组.开平文史第1――5期合订本,1983,7(5):175-179.

[16]司徒氏图书馆概况表(民国三十四年三月一日填表).教伦月报(刊),1935年,期数不详.

[17]旅菲司徒氏家乡教育图书馆维持会筹备处传单缘起,教伦月报(刊)1926年复刊第四十一期.

[18]本馆(司徒氏图书馆――引者注)董事、监事名单一览表,1941年7月1日第20卷第5、6期合刊.

[19]旅菲司徒氏家乡教育图书馆维持会简章.教伦月报(刊),1926年复刊第四十一期.

[20]第一次董事、监察联席会议录.教伦月报(刊),1933,1(111).本馆消息.教伦月报(刊),1933,9(119).

[21]教育促进会召集大会.教伦月报(刊),1933,7(117).

名人学徒篇5

那天看安徒生纪念音乐会,感动极了。安徒生,丹麦童话作家,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童话事业。他,老毛病在身,不忘写作,他的作品不管是曾经还是现在,都受到大人小孩的欢迎,这就是即使是圣诞老人都不比他有名气的著名文豪汉斯·克里安徒生斯蒂安·安徒生。

那天音乐会,里面播出了安徒生所有写的童话的歌剧表演。其中凄凉的有《海的女儿》《永恒的友情》《柳树下的梦》《素琪》《卖火柴的小女孩》《藏在心底不等于遗忘》等,让人感动的有《夜莺》《野天鹅》《冰雪皇后》《幸运的贝儿》《依卜和小克丽斯汀》等。当然啦,还有耐人寻味,趣味的。安徒生童话里饱浸着安徒生感人肺腑的激情,也蕴含着安徒生安徒生发人深省的思考。

安徒生并不漂亮,而且并非出身名门,在女性面前,他有一种深深的自卑。求学时,他生活在古林家人之间,古林先生的女儿,温柔美丽而又具有很深文学修养的露易莎·古林深入了安徒生的心头,他爱恋她的一举一动,一言一笑。鉴于以往与女往的几次失败,安徒生不再希望人们知道蕴于他心中的爱情,哪怕是一点痕迹。但炽烈真诚的感情是密封不住的,它在童话湿润的氛围中绽开,凝成了凄凉美丽的《海的女儿》。

在童话中,那位优美、高贵、智慧的王子就是露易莎的化身;而安徒生自己,则是远远望着他的海的女儿。美丽的小人鱼天真、善良、无私,她浓郁的爱情如此坚韧而纯净。她不惜付出一切代价追求生命中那件最宝贵的东西——灵魂。这也正是安徒生艺术上的追求——永恒的、真挚的、人的灵魂。

名人学徒篇6

【关键词】师徒制文化建设;实践;创新

一、师徒制文化建设的基础

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活动,我院已探索出以师徒制为特征的“工程项目引导、能力分段提升”的现代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为:按照职业能力要求和学生的成长规律,将建筑专业学生的培养分为三个培养阶段。第一阶段,1~3学期,针对学生专项基础能力,实施“目形式的师徒制”,针对课程中的单个小实训项目,由师傅进行专项技能指导;第二阶段,3~4学期,针对综合实务能力培养,实施“跟岗形式的师徒制”,由师傅带着,在工地现场跟踪真实项目,由工程进度引导,进行师徒制学习;第三阶段,5~6学期,针对顶岗实践能力,实施“顶岗形式的师徒制”,以企业师傅为主导。该模式全程以师徒制进行贯穿,是师徒制文化建设的基础。

二、师徒制文化建设的目的和内涵

师徒制的核心是指由经验丰富、技能突出的师傅指导徒弟,强调的是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而当代社会发展变化。一方面,随着90新生代学生进入大学校园,文化基础、综合素质普遍薄弱,另一方面,企业抱怨大学生的职业精神不够。在此背景下,我们思考完善师徒制内涵,进一步摸索和加强师徒文化方面的建设,达到全面培养学生目的。

.师徒制文化建设是在现代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以师徒制的实施过程为载体,在运行中贯穿思想、文化教育,通过一系列制度、活动、具体环节等的文化性设计和实施,体现对学生思想、观念、素质等职业精神的提升,达到高职全面教育目的。

三、师徒制文化建设实践

(一)理念建立,实现价值引导

根据专业特色,提出了“钢筋铁骨、千锤百炼”院训。这一理念,充分体现徒弟要跟着师傅扎扎实实学本领的寓意。钢筋铁骨是学习目的,千锤百炼是学习过程,学本领,要付出努力。在此基础上,我们还树立了德艺双馨、精益求精的教师信条。通过理念的建立和宣传,将师徒制的目和和内涵进行了价值引领,无形中影响着师徒正确的的思想观、价值观。彰显教书育人的教育本质。建设有文化的校园,促进师徒制文化发展。

(二)泰森学徒制实验班,融入企业文化

2014年9月,我院与湖北泰森建设集团联合创办了泰森学徒制实验班,该班不仅是校企合作、订单班培养的有效形式,也是将企业文化、职业文化进行有效传播的途径。实行双师傅主体,双文化教育。

在泰森班教室的布置上,我们将企业理念、企业的发展、企业所获的荣誉成就、企业的制度等张贴出来,学生在校园就产生对企业的认知,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对企业发展的认同,提高了学生对企业的忠诚度,并初步形成发奋图强的职业进取思想。

在班主任的安排上,我们实行双辅导员的双主体制,校内一名班主任做辅导员,校外一名泰森集团企业人员做辅导员。校外企业辅导员与学生以电话、QQ、微信等随时保持联系,并定期到校与学生交流辅导。这样,将企业文化带进校园。

在教学与考核上,也实行双主体,聘泰森集团专家为专业学习师傅,每月到校指导学生。学期末,与校内老师、师傅共同对学生徒弟进行实操考核。

(三)师徒层层相传,传承行业传统文化

以我院创业实体天筹造价室为例,实行三级工作室师徒制,第一级:公司负责人作为师傅,带优秀实习生徒弟承担真实建设工程项目。第二级,真实项目的资料,经过教学师傅的整理,形成仿真项目,带在校优秀学生徒弟。第三级,优秀学生徒弟变成师傅,带其它学生徒弟。另外,还创新以学生社团为载体的师徒制,同样配备教师师傅指导社团活动,优秀学生再作师傅指定其它社团成员。这能传承了建筑行业传统的师徒方式,师徒层层相传,优秀学生转化为师傅带其它学生徒弟,既充分利用资源,还有树立“能者为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等民主思想,促进形成各种学习型团队。

(四)精选师傅库,突出育人功能

在师傅的挑选上,不仅要求经验丰富、技能突出,更要求品质优异、品行兼优。

对新入职老师挑选师傅,选师德高尚,能钻研,有奉献精神的优秀教师、教学金鞭、名师等为师傅,通过定期听课指导和思想交流,引导其在教育行业迅速成长。还定期评选优秀师傅和徒弟,设教学风范奖。

对骨干教师,我们配行业专家为师傅,主要聘技能名师及行业内资深专家为师傅,如选高级工程师,上世纪本科土木工程大学生,从业建筑行业几十年,仍能积极主动带领教师徒弟、学生徒弟上工地,将宝贵丰富的技能经验总结传授,其严谨务实,执着钻研的精神非常鼓舞、感染徒弟,使徒弟提高境界。

(五)多渠道、氛围育人

1.拜师见面会:师徒实行双向选择。举行拜师见面会,即召开师徒项目启动仪式,融入师徒承诺环节。师傅对教师操守作出承诺,徒弟对学生操守作出承诺。既宣扬尊师重教、感恩思想,又弘扬现代进取精神。

2.设文化墙:在一楼实训基地设文化墙,将尊师重教的古训、鲁班文化、工地安全标识,企业岗位职责等布置上墙。氛围育人,环境育人。

3.汇编师徒文化手册:从开班仪式,到现场指导、交流、考核、现场图片、师傅感言、徒弟感言、合影等,都收集汇编起来,成为手册,一方面供经验总结,一方面也作为示范案例,进行文化相传。

4.学生活动渗透师徒制:如学生社团、体育俱乐部都指定了教师师傅指导,学生新年晚会中师傅和徒弟共同表演节目,在相声、小品中渗透师徒活动元素。将师徒文化融入学生活动中,无形倡导师徒文化。

四、师徒制文化品牌建设的创新

(一)企业文化与学校课堂相融合

泰森学徒制实验的建立,一楼实训基地上文化墙的布置,企业师傅定期向学生进行企业文化宣读和讲座,企业师傅与徒弟常态化项目指导与学习,双方密切接触,感染企业气息等。将企业文化带到了学校课堂,不仅突出技能培养,也将企业文化从思想上熏陶了学生。

(二)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职业教育相融合

从历史沿袭看,建筑施工手艺通过师徒制方式传承,该行业的师徒制文化有着历史性传统,我们探索现代师徒制文化,既传承师徒培养形式,师傅带徒弟进行学习,同时,我们拓展和丰富各级各层师徒范围,使更大范围的教师、学生都能通过师徒学习形式进行学习并受益。将传承传统文化与现代职业教育相融合

(三)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渗透相融合

名人学徒篇7

本文从研究史的角度对屈原职掌、关系、任职先后等问题予以梳理,通过传统文献与考古发现互证的方法进一步考释:“左徒”即登徒之说,仍然是一种推测;王逸关于“三闾之职,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的记叙是可信的;将“左徒”、“三闾大夫”职务职掌的简单等同,存在着方法论的明显缺憾。王逸关于“三闾大夫”为“故官”之说值得重视,屈原政治生涯的高峰是任“左徒”之职;短暂的“辉煌”导致了屈原一生巨大的失落;而“三闾大夫”之职,则与屈原政治生涯相始终。

有关文献记载,屈原曾担任过左徒、三闾大夫。主要材料来源有四:

1、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至于斯?”(《楚辞·渔父》)

2、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4、屈原与楚同姓,仕于怀王,为三闾大夫。三闾之职,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屈原序其谱属,率其贤良,以厉国士。入则与王图议政事,决定嫌疑;出则监察群下,应对诸侯。谋行职修,王甚珍之。(王逸《楚辞章句·离骚经序》)

值得注意的是,司马迁以后的两汉学者介绍屈原生平时往往不提“左徒”一职,如刘向《新序·节士》仅称屈原为“楚之同姓大夫”;班固《离骚序》说屈原“初事怀王,甚见信任”;只有王逸《楚辞章句·离骚经序》较详。

这样就存在两个问题:其一,“左徒”、“三闾大夫”的职掌是什么?其二,“左徒”、“三闾大夫”在屈原仕途中孰先孰后?不少学者往往含糊其辞,一笔带过,而大部分学者则习惯于这样来理解司马迁、王逸的记载:1、生平事迹多从司马迁的记载;2、对“三闾大夫”的职掌,往往取王逸说的前半部分,即“三闾之职,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屈原序其谱属,率其贤良,以厉国士”;3、屈原先任左徒,被谗见疏后才任三闾大夫。游国恩、林庚、詹安泰、马茂元等均持此说。由此可见,对于屈原的仕履问题,还是一个历史的疑案。

“左徒”考

一、谏官说。唐代张守节《史记·屈原列传正义》曰:“左徒盖今左右拾遗之类。”左右拾遗,从八品谏官,地位不高,后人多不取此说。如,游国恩先生以为,“左右拾遗在唐代与补阙同为谏官,分属中书门下两省,职位很低,不过从八品。而左徒对内得图议国事,命令,对外接待宾客,应对诸侯等等,那就负着国家重大的责任了” ① 。需要说明的是:其一,张守节用一“盖”字,表示推测之意;其二,级别不对,左徒为卿级官员,而拾遗级别太低;其三,根据楚国官制,楚有谏官,如“箴尹”或“缄尹” ② 。其中《左传·宣公四年》、《左传·哀公十六年》作“箴尹”,《左传·定公四年》作“鍼尹”,其人有:克黄、追舒、宜咎、固。鄂君启节有“鍼尹”,据商承祚释,“鍼尹”即“箴尹”。《吕氏春秋·勿躬》高诱注:“楚有箴尹之官,亦谏臣也。”《国语·周语》韦昭注师箴为“箴刺王缺以正得失”。

二、令尹副职说。关于左徒的职掌,文献只有一处记载:

二十三年,襄王乃收东地兵,得十余万,复西取秦所拔我江旁十五邑以为郡,距秦。二十七年,使三万人助三晋伐燕。复与秦平,而入太子为质于秦。楚使左徒傅太子于秦。三十六年,顷襄王病,太子亡归。秋,顷襄王卒,太子熊元代立,是为考烈王。考烈王以左徒为令尹,封以吴,号春申君。(《史记·楚世家》)

有人据春申君由左徒晋升令尹这一史实,以为左徒之职仅次于最高行政长官令尹。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卷五曰:“黄歇 由左徒为令尹,则左徒亦楚之贵臣矣。” ③ 此说影响颇大,如游国恩先生推测:

据《史记·楚世家》“考烈王以左徒为令尹,封以吴,号春申君”的记载来看,则左徒之职似乎仅次于地位最高的令尹;也许就是令尹的副职 ④ 。

关于令尹,齐思和曰:“楚终战国之世,仍如春秋之旧,以令尹理国事,并未置相也。” ⑤ 属于战国早期的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竹简上,记车马赠赠者中有楚国的令尹,可视为战国时楚设置令尹的物证。黄歇晋升令尹,是一个典型的个案,也不排斥越级提升的可能,至少可以说明左徒之职前景灿烂,有提升令尹的可能。但说“左徒”是“令尹”的副职则根据不足,因为令尹之下,还有左尹、右尹之职;而左尹、右尹之职,显然在左徒之上。

三、莫敖说。姜亮夫《〈史记·屈原列传〉疏证》推测,左徒“盖近内官,其职颇与汉制太常相似”,“余疑即春秋以来之所谓莫敖也”。其理由为,第一,莫敖亦卿阶,屈建以莫敖为令尹,与春申君以左徒为令尹事相合;第二,“莫敖为近内官,入则禁御左右,出则应对诸侯,主为盟会之事,与原传‘图议国事,接遇宾客’之语合”;第三,“楚自鲁桓公十二年之后,始有莫敖之官,直至春秋末屈瑕、屈重、屈完、屈荡、屈到、屈建、屈生七世相承为之,为莫敖者更无他姓人”,“楚无二屈,官制容有小变,不容有大更,则原世其官,本极可能”;第四,战国以来楚之为左徒者,仅原与春申君二人,按春申君亦本楚之近亲(《韩非子·奸劫弑臣》篇以春申君为楚庄王弟),则左徒必以亲族为之,与莫敖之制同 ⑥ 。姜亮夫《楚文化与文明点滴钩沉》云:“考春秋战国以来,莫敖皆宗亲为之,而往往升为令尹,与春申君以左徒为令尹之事正合,则莫敖当即左徒。盖莫敖为楚故习,为楚最早之高官,乃更加令尹之上为主军国大事。则莫敖者,楚在氏族制未破坏前主国事之重臣,保存其较原始之氏族,语言之含义可解为祭司长之类。左徒则战国以后益加文饰之名矣。” ⑦

但据宋公文考出,在已知为楚人的42个令尹中,19人可确知官位,其中位左卿士的司马或柱国7人,有莫敖、左徒、师保、左右尹、右司马、军将等卿级官员7人。卿士和其他卿级官员各占37%。由是得出结论,“卿级官员是楚选任令尹的主要对象,官爵越高,被选任的可能性越大” ⑧ 。其中,先后例举:莫敖屈建曾经晋升令尹,左徒黄歇曾经晋升令尹。童书业曰:“春秋初年楚武之时,楚之执政者为莫敖”,“春秋中叶以后莫敖降到令尹、右尹及大左右司马之下,此盖亦反映社会制度之渐变。” ⑨ 又,“莫敖”亦见于包山楚墓竹简,作“莫嚣”,“莫嚣”不可能与“左徒”为同一职务,因为除中央有莫敖之官外,地方政权中亦有莫敖官职。这些材料最多只能说明,战国时期“莫敖”与“左徒”同为卿级官员,一般由王族同姓担任,同样具有晋升令尹的可能。

四、司徒或司徒副职说。路百占以为,“左徒”即“左司徒”的省称 ⑩ 。段熙仲以为,“比例之令尹之下有左尹、右尹,司马之下有左右司马,司徒之下可能有左徒为其佐贰” 11 。此说亦难成立,理由为:其一,“左徒”与“左司徒”之间的等同关系,没有文献与考古的依据;其二,楚国官制本来就比较复杂,左尹、右尹未必是令尹属官;左右司马更不是司马的属官;其三,楚本有“司徒”之官,《左传·宣公十一年》:“令尹蔫艾猎城沂,使封人虑事,以授司徒。”杜预注:“艾猎,孙叔敖也。司徒掌役。”司徒之下是否有左右司徒,则属于臆测。

五、左史说。王汝弼提出,“左徒之职,当即《礼记·玉藻》、《汉书·艺文志》之所谓 ‘左史’。何以知其然也?《玉藻》云:‘天子 玄端而居,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艺文志》云:‘古之王者,世有史官,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帝王靡不同之。”王氏以为:“徒当为史字的楚译”,“楚史谓之祷杌,疾读之成徒。” 12 案:楚设左史之官,《左传·昭公十二年》记左史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国语·楚语》下记左史倚相“能道训典,以叙百物”,“又能上下说于鬼神”,说明楚国左史除记载史实外,还能读古籍,道训典,通鬼神,以其广博的专业知识,在一些问题上出谋划策。而在楚惠王四年(前485),左史老曾佐司马子期伐陈。惠王十一年(前478),楚又拟伐陈,鉴于左史老曾参与伐陈,太师子谷推荐其为伐陈主帅。因有争论,最后卜定由公孙朝率师伐陈。鉴此,楚“左史”的职掌与《礼记·玉藻》、《汉书·艺文志》之所谓“左史”,既有相同处,亦有不同处,不能等同。而且,楚之“左史”职掌,与“左徒”的职掌“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不合。

六、太子傅说。林庚则说:“左徒所以是宫廷的亲信。因为亲信,所以侍从太子,其情形大约如贾谊之为‘长沙王傅’,秦因此也称黄歇为‘太子之傅’。” 13 吴郁芳说:“屈子职为左徒,于史有载。而楚人以左徒为太子之傅,于是亦有载。《史记·楚世家》‘楚使左徒侍太子于秦。’然而《春申君传》中,秦人径称这位侍太子的左徒为‘楚太子之傅’。” 14 黄歇担任过太子之傅是实,但不能据此推理:黄歇担任过左徒,屈原也担任过左徒;担任过左徒的黄歇曾为太子之傅,担任过左徒的屈原也可能做过太子之傅;因此左徒的职掌为太子之傅。

七、登徒说。汤炳正《“左徒”与“登徒”》一文,利用曾侯乙墓出土的竹简文字,提出“左徒”与“登徒”是一个官职的两种不同的简称。“左徒”即“左登徒”的省称,而“登徒”即为“左登徒”或“右登徒”的省称。“左徒”很可能是上大夫之职,虽兼管内政、外交,但主要活动在外交方面 15 。案:此说始于裘锡圭先生,裘氏指出,在曾侯乙墓简文所记的赠马者中间,也可以看到很多楚国类型的官名,如左尹、右尹、大工尹、尹、新造尹、宫厩尹、太宰、少师、左司马、右司马等,这些楚国官名分别见于《左传》、《战国策》、鄂君启节,符合纸上文献与地下文物互证的要求。但还有两个官名裘氏没有把握,作了这样的推测:

左(?)徒、右(徒)——左徒疑即见于《史记》的《楚世家》、《屈原列传》等篇的左徒 16 。

案:裘氏引文并不确定,所以用问号表示犹豫和疑问;而“徒”之所以括注,主要是用了曾211号简,这支简在“右”字下字模糊不清,只有一点点笔迹,根据上下文推测为“徒”字,所以用括注 17 。

汤炳正先生认为“”当即“升”的本字。“升”或加足作“”。而“升”字古音跟“登”字完全相同,故得互相通假。于是,汤先生推论,“左徒”即“左登徒”;“左徒”即“左登徒”之省称;“左徒”与“登徒”是一个官职的两种不同的简称。裘氏在曾考释中又采纳了汤氏“登徒”之释 18 。

赵逵夫进而提出,“”是“登”的异体字,应读为“登”。根据山东泰安出土铜缶铭文“右征尹”的研究,认为“徒”、“尹”二字亦可双声假借。则“右征尹”即“右登徒”,亦即“右徒”。“左征尹”、“右征尹”是战国中期以前的称谓,“左”、“右徒”是战国后期的称谓。楚之“征尹”、“(登)徒”即中原国家的“行人”。上官大夫的职掌应是右徒——右登徒 19 。

随着考古发掘的新进展,有了进一步研究这一命题的条件。曾侯乙墓竹简原字形分别见曾150、曾152、曾211;郭店楚简有“升”字为证,见《唐虞之道》16、17。而相关的字形也可以作辅证,如:包2.137反 20 、包2.138 21 、包2.138反、包2.138反 22 ;郭店楚简《性自命出》22、60,《成之闻之》31 23 ,《集韵·蒸韵》:“陧,登也。或省,亦从足。”所以,汤氏以为“”即“升”通“登”的理解,仅仅是一种推测。疑问有三:第一,楚简有“登”字,如包2.15、包2.26、包2.38、包2.58、包2.66、望1 24 ;第二,由三字组成的楚国官名用“省中字”来表示的,还没有实证。汤氏所举两例,“大(攻)工尹”,《左传》省左字为“工尹”;“新造尹”,楚铜戈铭省右字为“新造”。皆为秦汉时的资料,作旁证尚可,不能作为主证。第三,楚国官制比较复杂,出土文献昭示我们,大量的楚国官名是我们目前无法知道的,有相当多的官名不见于传统文献。因此,不能完全从历史文献出发,去解读出土文献。 楚国部分职官关系表

序号

职务

系列一:右

系列二:左

1

令尹:《左传·庄公四年》、曾侯乙墓楚简、

右尹:《左传·襄公十五年》

左尹:《左传·宣公十一年》、曾侯乙墓墓主邵氏任此职,主管司法

2

司马(大司马)《左传·僖公六年》

右司马:《左传·襄公十五年》、包山楚简119、182

左司马《左传·襄公十五年》、包山楚简129、152

3

右徒:曾侯乙墓竹简150

左徒:曾侯乙墓竹简152、

4

左徒:《史记·楚世家》、《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左徒戈》铭文

5

右领(右令):《左传·昭公二十七年》、《左传·哀公十七年》、曾侯乙墓竹简

6

左史:《左传·昭公十二年》、《国语·楚语》下

7

左令:包山楚简152、曾侯乙墓竹简

8

左关尹:包山楚简138

9

左乔尹:楚地方官名,包山楚简49

10

右征尹:《楚高罍1》铭文

11

右冶:《造府之右冶鼎》铭文

12

斯政:《后汉书·郑玄传》

右斯政:《古玺汇编》0280

八、祝宗说。吴郁芳赞同裘锡圭、汤炳正“登徒”、“左徒”说,复用于省吾之释,提出,登徒即古之烝,为职掌宗庙、辅弼君王的祝宗卜史之人 25 。过常宝采用姜亮夫西汉时“太常”、王莽时“秩宗”的推测,以为,所谓“秩宗”,约相当于《周礼》之“宗伯”或《楚语》观射父所谓“祝、宗”,以为两者皆由巫史发展而来。考虑“内宗”、“外宗”及诸“史”的职责,可以大略反映宗伯的职掌。“宗伯或祝、宗的职事主要包括两部分:宗族氏姓和祭祀礼仪,他们其实都是相当于负责王族事务和宗教事务的长官。” 26 由于吴郁芳、过常宝二氏将“左徒”、“三闾大夫”等同看待,所以此处论述的职掌似乎更接近“三闾大夫”的职掌,而与“左徒”的职掌距离较远。本文第三部分将作探讨,此不赘述。

综上所述,我们的结论是:曾侯乙墓竹简的官名为“左徒”、“右徒”,与“登徒”没有等同关系;“左徒”的职掌只能依据现有资料来作分析:1、由楚王同姓宗亲担任。而楚王同姓宗亲者晋升令尹的可能性较大,童书业云:“楚令尹见传者二十八人,惟彭仲爽为申俘,以贤进用,余皆王族也。” 27 宋公文认为,可以考见的楚令尹46人,对他们的“出身籍贯”进行统计分析,其中楚人42名,占91%;“在42名楚人中,已知出身的39人,一无例外地全部出自王族血统” 28 。2、以才学见称。3、为王室的近臣,颇得楚王信任。4、负责内政外交,尤其是外交事务。

案:“左徒”的古文字资料已经发现:1983年3月,在山东省莒南县小窑大队发现了一件青铜戈,援长13.2厘米,内长6.6厘米,胡残5厘米。胡上有阴文“左徒戈”三字 29 。刘彬徽认为:“此为楚某一左徒之戈。年代约为战国晚期。” 30 又,从字形比较来看,可与其他出土文献资料互证,见古玺汇编3737、九店楚墓M 56 竹简30、鄂君启节、曾侯乙墓竹简150、包山楚简226,《楚文字编》亦已收录此戈文字 31 。所以,考古发现再次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第一,“左徒”为楚国官职,既见于文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又见于青铜器铭文,有“二重证据”;第二,“左徒”就是“左徒”,与曾侯乙墓“左徒”、“右徒”、“登徒”、“右征尹”、“左征尹”没有关系。

“三闾大夫”考

一、“公族大夫”说(取王逸论述职掌之前半而推论)。王逸原文为:“三闾之职,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屈原序其谱属,率其贤良,以厉国士。入则与王图议政事,决定嫌疑;出则监察群下,应对诸侯。”但一般学者仅取前半,即“三闾之职,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屈原序其谱属,率其贤良,以厉国士”,如姜亮夫《屈原列传疏证》云:“三闾之职盖专守宗姓之事,而以教胄子为主。”其《楚辞通故》“制度部第六·三闾大夫”条云:“按三闾之职,王逸以为掌昭、屈、景,则即列国之公族。”次引宋代程公说《春秋分纪》“公族大夫”条“公族大夫掌公族及卿大夫子弟之官,凡卿之适子属焉”、“公族专主教诲也”、“就闲官”等,复云:“举屈子一生事迹,教胄子固为其最重之职,则与晋之公族大夫,正相类矣。且晋之公族,皆晋之同姓,则与屈氏为同姓之义亦合。” 32

詹安泰曾经指出,此说源于全祖望。全氏以为三闾大夫“盖公族大夫之职” 33 ;其次,詹安泰认为,“公族”说怕也是一种类似的说法,“三闾大夫不等同于公族大夫” 34 。但“公族大夫”说还颇有市场,比如赵逵夫《屈氏先世与句直王熊伯庸——兼论三闾大夫的职掌》以为王逸后半部分的论述,即“入则与王图议政事,决定嫌疑;出则监察群下,应对诸侯”这段文字,“实际上是用《屈原列传》中说明屈原任左徒之职时情况的文字来解说三闾之职”的;“王逸是把前人关于屈原任三闾大夫的记载同《史记》关于屈原任左徒时情况的记载杂糅在一起”,只有“‘屈原序其(按指公族及卿大夫)谱属,率其贤良,以厉国士’才是三闾大夫职责的正确记载”。关于三闾大夫的性质,赵逵夫亦引用宋代程公说《春秋分纪》“公族大夫”条的解释,强调:1、“掌公族及卿大夫子弟之官,凡卿之适子属焉”;2、“专主教诲也”;3、是一个“闲官”。故亦以为

“三闾大夫即公族大夫”。 与姜亮夫解说不同,赵氏认为王逸“三闾之职掌王族三姓”是有根据的,而关于“昭屈景”的说法显然是错误的。其实,昭屈景这三姓有的产生早(屈氏),有的产生迟(昭氏),有的则是否是楚王族,尚难以肯定;“战国时代,楚国和其他国家也没有因几个氏成了大族而设专职统管的事。至于以昭屈景三氏代表楚王族,更说不通。我以为三闾当同楚王族最早的三王有关。因为三王是楚国早期历史上最盛阶段分出的三族的祖先,举这三族也可以概括楚王族”,“三闾在这里实际上是公族的代名词”,“这王族三姓本指熊渠所封楚三王的后代” 35 。

案:清代陈厚耀《春秋氏族谱》卷下述楚国公族有:“鬬”、“成”、“屈”、“蔫”、“熊”、“阳”、“申叔”、“申”、“伍”、“潘”、“沈”、“观”、“伯”等族;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卷十二下《春秋列国卿大夫世系表》的“楚表”列出:“鬬”、“成”、“屈”、“蔫”、“阳”、“囊”、“申”、“潘”、“伍”等族。而且春秋时期楚国官员很多出自“鬬”、“成”、“屈”、“蔫”四族,可见“鬬”、“成”、“屈”、“蔫”是楚国公族中的显族。战国时期的楚国名臣和高官,很多出自“昭”、“屈”、“景”三族,如见于包山楚简的昭(劭)氏10人,屈氏11人,景(兢)氏11人 36 ,这三族都是楚国王族的分支。李零通过考古材料考释:屈氏是楚武王之后;昭氏是楚昭王之后;景氏是楚平王之后 37 。基此可说明两点:第一,王逸关于“三闾之职,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的记叙是可信的。昭、屈、景三族的确是战国时期楚国王族的大姓;第二,三闾大夫的职掌“序其谱属,率其贤良,以厉国士”,与中原的“公族大夫”的职掌是比较相近的。

二、宗伯宗祝说。吴永章《楚官考》提出,“三闾大夫职掌王之宗族,与周的春官宗伯和秦的宗正类” 38 。吴郁芳认为楚之三闾大夫即是《周礼》中的小宗伯,宗伯就是宗祝或谓祝宗;屈原的职业是主持宗庙祭祀的宗祝,是祝宗卜史 39 。其说亦不可信:其一,周的宗伯、秦的宗正、汉的太常等,只是在职掌职能上与三闾大夫相近相类,但不能等同。其二,宗伯与巫、祝、卜、史不是等同关系,它们之间是上下级关系,其地位悬殊 40 。其三,巫、祝、卜、史在社会发展史上发挥过作用,但在屈原时代,已经逐步淡出政治中心,见于文献与考古的类似职务只有“太卜”一职。

三、多种职能说(取王逸论述职掌之全部而推论)。李诚提出,王逸《楚辞章句》明确了“三闾大夫”的职能,“以今天眼光看,屈原这一职务竟包含有教育、内政、监察、外交等多种职能,而‘序其谱属’更说明这一职务甚至有浓厚的宗教色彩,颇有些不伦不类。但是只要以历史的眼光看问题,王逸的说法,应当有一定的来历而非凭想象虚构。屈原先祖鬻熊曾任周文王之‘师’一职,其职主要为君王提供治理国家的历史经验教训及措施;协同君王处理战争、祭祀、外交的等重大事宜;负责督促贵族子弟学习、修养等。十分清楚,‘三闾大夫’正与‘师’有明显的继承性,故其职能颇多一致。就此而言,‘三闾大夫’并非学术界所惯认的相当于北方‘公族大夫”。“王逸多出司马迁的‘掌王族三姓’、‘监察群下’等几句话,正是最能与‘师’的职责相互发明”,“王逸《离骚序》对屈原职责的记载不是抄撮《史记》的结果,而是有自己的接受源流”。“三闾一职具更多内涵,其职责涵盖左徒,而左徒职责更专施于外交领域” 41 。

四、三闾为邑名说。钱穆《屈原居汉北为三闾大夫考》认为,“三闾乃邑名”,三闾大夫是“以公邑称大夫”;三闾即“丹析之三户,实楚人开国发祥之地” 42 。钱氏的根 据是,应劭《风俗通》“三闾大夫屈原之后有三闾氏”、《元和姓纂》称屈原后嗣以“屈南”、“三闾”为氏。饶宗颐先生尝驳之,以为昭、屈、景,楚之三大公族,其始与楚之发迹无涉。此三族皆芈姓之后,为楚王族之强者,故合称之曰“三闾”,掌此三姓之官,谓之“三闾大夫” 43 。而且通观古今记载,无有“屈南”、“三闾”二氏人物,《姓纂》之说,殊不可信。故三闾非邑名,而屈原当无子嗣。通过以上考释可知:王逸关于“三闾之职,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的记叙是可信的,昭、屈、景三族的确是战国时期楚国王族的大姓;三闾大夫的职掌即为“序其谱属,率其贤良,以厉国士”;而“入则与王图议政事,决定嫌疑;出则监察群下,应对诸侯”一段文字,是王逸将前人关于屈原任三闾大夫的记载与《史记》关于屈原任左徒的记载杂糅在一起而造成的误解 44 ,应从“三闾大夫”的职掌中剔除出去;“三闾大夫”的职掌与中原的“公族大夫”的职掌是比较相近的。

“左徒”、“三闾大夫”关系考

一、左徒、三闾大夫即莫敖说。左言东认为,“为了更有利于君权的集中和行使,楚武王最后几年建了可随时任命与撤换的令尹制,令尹的权力在莫敖之上。后来又有司马的设置,莫敖亦在其下。随着君权的提高,莫敖的地位与权势日益削弱。春秋前期尚可领兵作战,受王命参与会盟;后来成为只管王族事务”。其后裔屈原曾继任为三闾大夫,管理王族屈、景、昭三大姓的门闾,“三闾大夫当是莫敖的俗称,与周族的宗伯相近” 45 。刘先枚也提出,莫敖即三闾大夫,官阶在卿位。其区别仅仅是时代的差异:“莫敖之称,盛行于春秋之世,至战国楚威王时尚称莫敖,至怀王时只见三闾大夫” 46 。左言东从而得出结论:“楚国职官”有“莫敖”,其别称为“左徒、三闾大夫”,其“职掌”为“掌王族事务”,“任职人举例”为“屈原、黄歇” 47 。

赵逵夫曾经指出,“春秋时莫敖之职都是由屈氏充任的。有的屈氏人物由莫敖升任令尹之后,其原职仍由屈氏其他人接替;有的屈氏人物以莫敖终其身”,“莫敖显然是世袭职务。同时,因为它主要负责北部防卫,故有时由息公兼任之”。“春秋之时地位仅次于王族的屈氏,到战国时代已衰微下来。作为世职的莫敖,已不再是屈氏所专任了;任令尹、司马等要职的现象,再没有了;其地位远在昭氏之下,也在景氏之下”。据赵氏所考,“左徒”、“三闾大夫”的职掌应与“莫敖”没有关系 48 。

二、左徒、三闾大夫即祝史说。吴郁芳以为“左徒”即“三闾”,三闾职掌即宗祝、祝宗、祝史;三闾当是楚人的俗称,左徒为官方职称,左徒是其全称;屈原终身职在三闾 49 。三、左徒、三闾大夫即左史说。过常宝认为左史、“三闾大夫”和“左徒”之职掌相近,皆为王族宗族事务,那么,“三闾大夫”或者就是“左徒”的别称?不管如何,屈原的职掌是王族宗族长官,类似于《周礼》中之“宗伯”;而“左史倚相”的职责也类似于周之“宗伯”,所以“屈原之职掌与左史倚相之职掌是相同的” 50 。

这一研究的最大问题是,将“左徒”、“三闾大夫”的职务职掌等同起来,作为研究的前提,从而有“莫敖”、“祝史”、“左史”诸说。如果略作辨析,“莫敖”说源于“左徒”莫敖说,进而将“左徒”、“莫敖”、“三闾大夫”等同起来。“祝史”、“左史”说的前提是,“三闾大夫”的职掌与“宗伯”相近相类,于是吴郁芳推出“三闾大夫”祝宗(或祝史)说,进而将“三闾大夫”、“祝 史”、“左徒”等同起来;过常宝则首先将“左徒”、“三闾大夫”等同,进而将“三闾大夫”与“宗伯”等同,其次将“左史”职掌与“宗伯”等同,最后将“左徒”、“三闾大夫”与“左史”等同。但关于“左徒”、“三闾大夫”等同的考述,是他们共同的薄弱点,没有文献与考古的任何依据,用的只是凭空推论的方法。而事实上,“左徒”就是“左徒”,“三闾大大”就是“三闾大夫”,即使在文献记载中也是分得清清楚楚的,岂能如此随意划上等号?既然这一前提并不存在,这种研究也就显得毫无疑义,而且反而增添了问题的复杂性。

左徒”、“三闾大夫”任职先后考

由于历史资料的缺乏,关于屈原任左徒、三闾大夫的记载过于简略,造成后人理解上的困难。目前关于屈原生平的介绍,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屈原先任左徒,被谗见疏后才任三闾大夫。一些著名楚辞专家如游国恩、林庚、詹安泰、马茂元等均持此说。因为“三闾之职管教楚王同姓宗亲子弟,虽亦显贵,但不能预闻政事,只是一个闲官。这与屈原见疏之后的处境是相吻合的,或许正是由于这一点,那些学者才作出左徒去职之后任三闾的论断” 51 。

对此,我们有必要予以重新考释。王逸《楚辞章句》注《渔父》“子非三闾大夫欤”句云“谓其故官”。[日]泷川龟太郎《史记会注考证》云,“王逸曰,三闾大夫,谓其故官”。“故官”之义有多解,第一解:为曾任而被免之职,即屈原既被免去左徒之职,又被免去三闾大夫之职,故谓其“故官”;何以不称之为“左徒”?由于三闾大夫的任期较长,以“三闾大夫”称之。第二解:为最后所任之官职,即被流放前任三闾大夫。第三解:屈原先任三闾大夫,后晋升为左徒;任左徒不久被免,退任三闾大夫,故以“三闾大夫”称之。尽管《渔父》篇的著作权还有争议,但无论屈原自作,还是楚人传说、后人悼念,都反映了一个事实:屈原以三闾大夫之职而闻名。

于是在清代就有了“先三闾后左徒”之说,至陈 《屈子生卒年月考》更为明确,以三闾大夫为始仕之官,怀王六至十六年,擢为左徒,至张仪诈楚而绌 52 。陈子展《〈屈原传〉评注》亦采其说,“盖屈原初仕为三闾大夫,旋仕为左徒” 53 。金开诚则对屈原任“三闾大夫”、“左徒”的任期作了探讨,“屈原当三闾大夫是在当左徒之前,时间不会很短,所以他在楚国是以三闾大夫闻名的”。进而据《史记·楚世家》记载张仪第一次到楚国是在怀王十六年(前313),第二次到楚国是在怀王十八年(前311),而《屈原列传》两次标明“屈平既绌”、“屈平既疏,不复在位”,推测屈原约在楚怀王五年(前324)至怀王十年(前319)期间任三闾大夫,在楚怀王十年(前319)至怀王十五年(前314)期间任左徒 54 。

而姜亮夫则采用以上“故官”之“第三解”:认为三闾大夫是屈氏世袭之职,屈原任左徒被疏后,“盖退守其世职之三闾大夫也”。又说,“左徒或即三闾大夫之主官,而三闾为其从属大夫专掌昭、屈等三姓者”。于“王怒而疏屈平”句疏云,“此言疏谓疏远之,非放逐之也。左徒为守宗之主职,为近内官,疏之用远,盖退守其世职之三闾大夫也。疏者投闲置散之意,非谓去之也。……三闾之职盖专守宗姓之事,而以教胄子为主。是原政治上地位虽失败,无政治上之权力,而宗姓之职,固未曾替也,则尊甚”;于“顷襄王怒而迁之”句疏云,“怀王疏原,不过夺其在朝之位,而未废其族姓世守之职,此时原固为三闾大夫如故也” 55 。

此外,李诚之说也与众不同:“屈原应 当是先担任职责比较广泛的‘三闾大夫’一职,然后转而担任‘左徒’一职的”。“屈原是从‘三闾大夫’贬而任‘左徒’的”。“三闾大夫’一职与‘左徒’级别相当,其职能更为全面。屈原开始在各方面都负有较大责任,后来被疏远后,才比较多地负责外交工作” 56 。李诚采用了“先三闾后左徒”的框架,但对“三闾大夫”、“左徒”职掌的解说,则值得探讨:第一,“三闾大夫”与“左徒”级别并不相当,“左徒”应高于“三闾大夫”;第二,即使“三闾大夫”与“左徒”级别相当,其职掌、前景无法等同,至少“左徒”有晋升“令尹”的先例,而“三闾大夫”没有;第三,“左徒”与“三闾大夫”的职掌区别,还是非常明显的,前者是“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入则与王图议政事,决定嫌疑;出则监察群下,应对诸侯”。后者是“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序其谱属,率其贤良,以厉国士”。因此,任职先后的研究,离不开对“左徒”、“三闾大夫”职掌的认定,前提不同,结论自然不同。

总之,王逸“故官”说值得重视,屈原政治生涯的高峰是任“左徒”之职;而短暂的“辉煌”导致了屈原一生巨大的失落;而“三闾大夫”之职,则与屈原政治生涯相始终;屈原以“三闾大夫”而闻名。这些看法,既与文献记载相合,亦有屈原作品之内证。

注释

①④游国恩《屈原》,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8页。

②47左言东《先秦职官表》,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335—336页、第405页。

③38缪文远《七国考订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82-83页、第77页。

⑤见《史学年报》1938年第二卷第5期。

⑥⑦55姜亮夫《楚辞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6-8页、第143页。

⑧28宋公文《楚史新探》,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90-91页、第75-81页。

⑨27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75-176页、第177页。

⑩路百占《楚辞发微》,上卷,河南省镇平禹廷中学石印本,1944年。

11段熙仲《左徒新解》,《南京师院学报》1964第1期。

12王汝弼《左徒考——屈赋发微之一》,《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学术季刊》第2期,1946年1月。

13林庚《民族诗人屈原传·说“左徒”》,《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上海棠棣出版社1952年版。

14吴郁芳《也说屈子为傅》,《江汉论坛》1989第4期。

15汤炳正《屈赋新探》,齐鲁书社1984年版,第48-54页。汤炳正《“左徒”与“登徒”》,《中华文史论丛》第3辑,1981年。

16裘锡圭《谈谈随县曾侯乙墓的文字资料》,《文物》1979第1期。

17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下册,图版230。

18裘锡圭、李家浩《曾侯乙墓竹简释文与考释》,《曾侯乙墓》,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第487-526页。

19354448赵逵夫《屈原与他的时代》,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版,第143—157页、13-17页、35-55页。赵逵夫《“左徒”新考》,《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20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简》,文物出版社1991年版,第16-26页、第40页。

21滕壬生《楚系简帛文字编》,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91—192页。

22李零《读〈楚系简帛文字编〉》,《出土文献研究》,第五集,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9页。23张光裕、袁国华《郭店楚简研究》,第一卷,文字编,台北艺文印书馆1999年版,第567页。刘信芳《郭店简文字例解三则》,[台]《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七十一本,第四分,2000年12月,第934-936页。

24杨子范《山东泰安发现的战国铜器》,《文物参考 资料》1956第6期

2549吴郁芳《“徒”考》,《江汉考古》1985年第1期。

2650过常宝《楚辞与原始宗教》,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第21页。

29蕴章·瑞吉《山东莒南小窑发现“左徒戈”》,《文物》1985年第10期。

30刘彬徽《楚系青铜器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68-369页。

31李守奎《楚文字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2姜亮夫《楚辞通故》,第二辑,齐鲁书社1985年版,第884-887页。

3334詹安泰《屈原》,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36李零《楚景平王与古多字谥》,《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6年第6期。

37李零《“三闾大夫”考——兼论楚国公族的兴衰》,“简帛研究”网站首发。

39吴郁芳《屈原职业考》,《江汉论坛》1982年第11期。

40赵沛霖《〈屈原职业考〉质疑》,《江汉论坛》1984年第9期。

41 56李诚《楚辞文心管窥》,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版,第82-84页、84-87页。

42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443-449页。

43饶宗颐《楚辞地理考》,台北九思出版有限公司,1978年版,第41-46页。

45左言东《楚国官职考》,《求索》1982年第1期。46刘先枚《楚官源流考索》,《江汉论坛》1982年第8期。

51赵沛霖《屈赋研究论衡》,天津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1页。

52陈 《屈子生卒年月考》,清光绪二年(1876)黎阳端木 刊巾箱本《楚辞》附录。

53陈子展《楚辞直解》,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1页。

名人学徒篇8

今天的拜师大会是在今年前八个月各项工作取得优异成绩、后四个月工作有了良好的开端的重要时刻召开的,同时,也是肩负公司为实现今年工作的历史使命的情形下召开的。拜师学技动员报告共分以下四个方面:

一、开展拜师学技活动的目的意义

开展拜师学技活动的目的意义大家应该很清楚,公司的发展急需我们在技术上的支撑。首先,我要强调的是三个需要:一是集团公司要实现持续有效较快协调发展,率先建成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企业,全面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集团的需要;二是公司实现发展目标,建设大型企业的需要;三是,广大青年员工施展聪明才智充分实现自我价值和人生理想的需要。而实现企业的跨越发展,归根结底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提高青年员工的文化技术、业务素质更是当务之急。

近些年来,由于种种原因,许多青年员工对学文化、学技术、钻研业务不感兴趣,导致了青年员工队伍中的技术和业务上的“断层”。按照公司领导提出的“创建学习型基层组织,培养知识型员工”的目标要求,公司党委大力倡导的“素质决定命运、学习成就未来”的学习理念,充分发挥技术骨干“传、帮、带”作用,引导青工学习安全生产经验,掌握岗位操作技能,提高文化技术和业务素质,促进前大采油厂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在党委的大力倡导和支持下,团委和人事劳资科决定共同在广大青工中全面深入地开展“拜师学技”活动,为使技术技能更进一步提高,营造全厂性的学技能、比业务的氛围,实现打造学习型企业的根本性目标,涌现出一批高精尖的技术能手,在开展读书学习、自学成才活动之后,准备在再次掀起拜师学技活动的热潮。今天,在这里召开拜师学会,既是师徒签订协议、正式确立师徒关系的开始,同时,也是倡导大家读书学习、开展拜师学技活动和营造学习技术风气的总动员。

二、员工的技术水平状况和拜师学技的申报情况

操作员工按技术等级划分:技师*人,仅占*;高级工*人,占*;中级工*人,占*。按年龄划分*岁以下*人,占*,可以说,绝大多数都属于年轻人,平均学历层次较高,接受新知识能力较快,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但绝大部分员工由于参加工作时间短,工作经验欠缺,实际操作能力较低,缺乏有经验的高技能操作员工。几年来,公司一贯重视员工的技术业务素质的提高,不断加强技能培训,组织各种技能培训、考试或竞赛,也从中涌现了一些业务能力强、技术过硬的优秀青工,但从总体上看,技术水平整体上还很低,在公司一级技术竞赛中成绩较差,尤其是在维修、集输以及其他特殊技术工种等主体业务工种上,和其它单位比较水平偏低。

具体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操作员工不足,班组女员工不能独立顶岗,气田全面开发和油区新井投产,人员紧张的矛盾又突出出来;二是天然气生产开发人员素质急待提高,采气管理、技术、操作人员的素质不能满足气田开采、开发的要求;三是缺乏高技能操作员工,目前这种技术水平和总体状况无法满足我厂进一步发展的需要,这就有待我们加大技术技能的培训力度,强化训练,在提高整体技能水平的同时,培养一批高精尖的技术业务骨干是当务之急。基于上述原因,开展技术学习活动,迅速提高操作岗位青工的技术水平,是目前提高青工整体技术水平能力的关键所在和当务之急,因而党委决定,由团委和人事劳资科共同开展的拜师学技活动。

为不走过场,注重实效,使拜师活动扎实有序推进,我们先后下发了《拜师学技活动方案》、拜师学技管理办法和师徒关系申报表,倡导35周岁以下青年员工参与拜师学技活动,经过广泛宣传、精心动员和申报、筛选,我们收到了11个单位采油、集输、电焊、测试、维修、钳工、驾驶等17个工种64对师徒结对的申报,经过拜师学技评审小组根据各自的技术水平状况、负责程度及工作表现,进行反复权衡和筛选,最后确立了48对师徒对子,在申报拜师学技的师徒中,45岁以上的老师傅5人,其中高中以上文凭的29人,徒弟高中以上的32人,中专以上的10人,占徒弟总数的20.8。申报拜师学技中,*名厂内技术专家和*名操作岗位明星都分别带了徒弟,占师傅结队的60.4。还有2名队干部带了3名徒弟(上述人员不得津贴),其余一般员工师傅16人。从申报情况看,大家对参与拜师学技活动的积极性很高,对学习进步、掌握新技能的渴望很强烈,从中可以看出,我们广大员工在技术技能水平的提高上还有很大的空间,我们每名员工提高技能水平大有希望。

三、我厂如何开展拜师学技活动

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拜师学技活动要达到这样一个基本目标: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逐步提高“拜师学技”活动的辐射面。在2--3年内,力争使参与活动的青年员工的文化技术和业务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师傅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授徒:一是思想作风方面。育徒先育心,严师出高徒。师傅要在日常工作中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教育培养青工爱厂爱岗,增强责任感,树立团结协作,节俭勤奋和争先创优意识,努力争当岗位能手。二是操作技能方面。师傅在培养徒弟过程中要以本岗及相关岗位应知应会为主要内容,同时要着眼本岗位设备技术改造,技术进步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为培养教学内容。注重实践培养,严格按照标准化作业要求,采取岗位示范、现场指导、理论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等方式,培养青工的动手能力和岗位操作技能,做到“一专多能,操检合一”。要积极支持徒弟参加岗位培训、技能比赛及各类学习培训。三是安全生产方面。师傅要教育引导徒弟时时处处注意积累安全生产经验,遵守各项规程的模范,争当标准化作业者,确保师徒安全生产无事

故。师傅在带徒中还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一是坚持师徒双方自愿、双向选择的原则。二是坚持立足岗位,注重实际需要的原则。三是坚持从严管理的原则。师徒关系必须严肃对待,师徒要明确并认真履行各自的责任和义务,严格按照按协议书规定内容实行定期考核。

师徒关系的建立以共同签订协议书为准,经队站、班组长同意后确认生效。有效期为一年。各单位要组建“拜师学技”活动评审小组,确认师徒关系,对徒弟进行应知应会考核,确认师徒协议书履行情况,定期提出考评意见。拜师学技活动是一种传统的提高技术技能水平的方式,但它并没有过时,我们要排除不良社会风气影响,尊师重技,严肃认真地对待拜师学技工作的每个环节,严格考核,严格把关活动开展的全过程。四、今后如何开展拜师学技活动

在今后的拜师学技活动中,我们首先要做到奖罚分明。一是层层开展最佳师徒评选活动。我厂每年将根据“拜师学技”活动总体情况,进行最佳师徒评选活动。评选优秀组织单位、最佳师傅、最佳徒弟进行表彰。二是师傅在带徒过程中,根据考核评定,对认真施教,尽职尽责,带徒有方,与生产结合紧密,贡献突出的师傅,每月奖励30元。在学技期间,凡是徒弟在青工技术大赛中取得前五名名次或公司以上级别技能比赛中取得名次,将给予师傅适当奖励。师徒共同解决企业难题、技改项目或避免重大事故隐患发生,将给予适当奖励。同时,师徒每发生受伤或事故,取消师傅半年或全年专项奖励。对不认真履行协议书职责,未完成师徒协议书目标,属师傅主观原因,除取消师傅专项奖励外,“拜师学技”评审小组重新调整师徒对子;是徒弟原因未完成目标,将续签协议书,并取消师傅专项奖励。另外,对不尊重师傅,不认真接受培训教育的徒弟,队站及基层团组织要对其予以批评帮助,使其改正行为,尊师学技。今后凡新入厂青工实习期满或青工岗位变动见习期满,确定工作岗位后,都要参与拜师学技活动,由基层团组织协调,经队站、班组长同意,选择师傅,经团委和劳资科批准,签订协议书。培养目标要比青工现有水平高出一至两个技能级别,使师傅教有目标,徒弟学有方向。

通过拜师技术活动的深入开展,真正掀起一个学技术、钻业务、比技能的学习热潮,营造学技术业务的氛围,经过不懈的努力,力争在二到三年内,使青工的技能水平有个全面的提高,整体水平达到公司中等偏上水平,中级工达到400人以上,达到全部普及;力争到20__年,培养工人技师10人以上,全厂培养高级工100名以上。

同志们,从今天起,你们这些具有优良的职业道德、熟练的操作技能、专业特长,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贡献突出的科技人员、老工人师傅、管理人员等师傅,就要一对一地帮助、指导青年徒弟在岗位上树理想、讲道德、学本领、长才干,拜师学技活动从现在起就拉开了序幕,这是共青团组织参与企业经济建设的重要实践活动。各位师傅应感到使命光荣并不辱使命!各位徒弟要热爱本职工作,遵守岗位操作规范,尊敬师傅,虚心好学。刻苦钻研岗位技术,敬业爱岗、尽职尽责,遵章守纪,勤学好问,争取早日出徒。相信,有党委的高度重视,有各级团组织和劳资部门的精心组织,有各位师傅的精心带徒、不吝赐教,有每个徒弟的勤奋好学,拜师学技活动一定会迅速推开,尊师学技风气一定会尽快形成,各位青年朋友们,鲲鹏展翅,我心飞翔。愿你们充分抓住这大好机遇,抓紧时间,不断刻苦钻研,早日学到真正的本领,为公司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上一篇:下雨的夜晚范文 下一篇:规划人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