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活动范文

时间:2023-11-20 17:25:55

旅游活动

旅游活动篇1

一、旅游资源的概念、分类及其三大价值 “凡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为旅游业所利用,并由此产生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因素和条件,都称为旅游资源”。所谓旅游动机,是指提供游览、观赏、知识、乐趣、度假、休养、探险、猎奇、考察研究等项目的旅游活动,能满足人们某种心理上的需要。

旅游资源可分为:(1)自然旅游资源,是地理环境各要素组合而成的自然景观,属于天然赋与的,如山水、生物、适宜的气候等。(2)人文旅游资源,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结晶,是民族风貌与特色的集中反映,如文化遗址、文物古迹、宗教圣地、民族风俗等。以上旅游资源都具有非凡(个性特色)、长存(永续利用)、多样的特性。

旅游资源所以能激发人们的旅游动机,就在于它的价值和功能。

1.艺术观赏价值 指客体(旅游资源)景象的艺术特征、地位及其意义。某地旅游景点构成要素多样,主景、副景、衬景组合方式与格调和谐,季相变化有序,由此而形成的景观内容;丰富多彩,对景象艺术产生极大的影响。观赏时有三项内容值得注意:①地方色彩的浓郁程度,即个性的强弱程度,②历史感的深浅,③艺术性的高低。据此确定旅游资源的艺术观赏价值。

2.历史文化价值 文物古迹的历史意义是评价历史文化价值的主要依据,年代愈久远,文物愈稀少、愈珍贵,文化价值愈高。我国的赵州桥,外观平平,但它是我国现存最古的石拱桥,故历史文化价值很高。有许多风景区的碑刻、楹联、诗画、匾额等,出自名家之手,作者知名度越高,愈是珍贵的文化遗产。

3.科学考察价值 指景物的某种研究功能,或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上的理论价值,黑龙江省的五大连池,作为我国最完整、最典型的“火山博物馆”,在地质、地貌、水文、生态、泉水药用等科学研究方面具有重大意义。秦始皇兵马俑的发掘,被称为“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世界第八奇迹”,它已成为研究历史、雕塑、军事、美术的科学园地。

二、三种类型旅游景观组合美的观赏价值 旅游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地区分布、景观特征及其组合状况在很大程上决定着旅游资源价值的高低,尤以对景观要素和地域组合状况的了解,有助于领略旅游资源的品位和特色,也有利于深层次地理解旅游资源的科学内涵和构景艺术。

1.景观要素组合 通常把旅游景观分为三种类型:

(1)自然风景型 指自然环境各要素构成的天然景观。一是单要素自身排列的美,例如:号称“五岳之首”的泰山,从岱宗坊起步,“登泰山,一步一层天”,悬崖怪石,越上越险,越险越奇,晴天群峰争艳,阴天云海茫茫,有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黄河金带、云海玉盘四大奇观,泰山之雄伟,观赏性和吸引力很强。而华山险、黄山奇、峨眉秀、青城幽、雁荡怪、珠穆朗玛高,同样驰誉世界名山之中。另有风景水、风景动植物、风景气候等都各有奇特的造景特点和功能。二是多要素之间的组合类,山水林草组成的自然界是自然美的源泉,所谓“山得水而活,水依山而幽”,风景名山雄、险、奇,显示出令人心旷神怡的阳刚之态;河湖、流泉、飞瀑的光、影、形、声、色,体现了清秀飞舞的阴柔之美,山光水色,相映成趣,静中有动,动中寓静,构成一幅幅美妙绝伦的画面,人游其间,若行画中。杭州西湖就是以“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湖光山色而赢得“人间天堂”美称的。又有“山得林则研,林因山而茂,山得洞而奇,洞赖山而育”的说法,“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也就是由于山青、水秀、石美、洞奇才得此美名的。

(2)人文风景型 人文旅游资源是人类活动创造的,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人文风景之美,是由地域、民族、历史、城乡风光、社会风尚以及科学成就等因素共同产生的综合效果。例如:昆明附近兴建“民族村”,展现各个少数民族不同的民情风俗,吃、穿、住以及舞蹈、音乐、美术工艺等,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反映地域性、民族性的民族系列展品,对于异族旅游者具有很大吸引力,因为越是与原来所熟悉的环境区别大,越能满足旅游者求异求新的好奇心理。又如,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同为皇家苑林,前者富丽堂皇,后者朴素淡雅各有鲜明的个性特色,风姿尽现,因而人文景观的社会美、艺术美,就听凭各人去领会了。

(3)综合风景型 指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协调组合的美,构景要素越丰富,相互联系越紧密,艺术价值越高,感染力吸引力也就越大。世界上著名旅游景点大都注重了这两要素的综合开发。清幽恬静的山林景色;衬以素雅朴实或雄伟壮阔的奇特建筑,碑刻、匾联、摩崖、诗词点出风景特征,抒发人们对山水林木的亲切感受;加以古代传说、神奇故事渲染寺庙环境特有的虚幻飘逸气氛,入境旅游,宛如进入“仙山琼阁”的境界,流连忘返,乐在其中。

由上可知,最佳组合的风景区,应该是旅游资源密度大(在一定地域上旅游资源集中的程度),观赏景点相距甚近,多种类型的旅游资源协调配合,兼有观赏、研究、实用价值的多种功能,共享程度高,这就是人们所向往的旅游区。

2.景观地域组合 各种旅游资源都分布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反映着一定的地理环境特征,世界各地旅游资源分布广,空间组织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特征。

(1)点状 在一个地区内,旅游资源密度大,个性特征明显,具有独特功能,当然该地风景知名度高,吸引力大。

(2)团状 在邻近的几个地区,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风景组成要素的差异性以及组合变化的多样性,它们联合组成不同景观的综合体,其旅游价值便成为复合值。例如:围绕太湖的苏州拙政园、网狮园、寒山寺、玄妙观;无锡的太湖景色、鼋头渚、蠡园;宜兴的三奇及紫沙陶器等,既给旅游者一路行程增添了游览内容,又提高了它们各自的知名度。

(3)线状 旅游景点呈线型、环闭型或马蹄型旅游线排列,旅游者沿一定线路,欣赏较为分散、千变万化又各具特色的景观,走一走,看一看,玩一玩,歇一歇,此也可称谓组合良好的旅游线路。由西安沿东线:半坡村遗址(距今5000年以前母系氏族公社所在地)——临潼骊山、华清池——秦陵——秦始皇兵马俑,沿线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古文物,地上地下,看不胜看,美不胜收。“古”字在人的心目中回荡盘旋。

看来,旅游价值的体现,一是与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地理位置有很大关系,广西北海市位于南亚热带,一年春、夏、秋三季可以进行海水浴,比大连、北戴河开放时间长得多,显然,旅游价值前者高于后者。二是旅游资源与旅游依托城市、旅游依托城市与客源市场之间的交通条件也会影响到“可进入性”的程度,交通便利,容易进得去、出得来、散得开,旅游资源容量(一定时间内容纳最大游容量或旅游活动量)大。如果交通不便,景观虽好,如晋陕之间的黄河壶口瀑布,可谓我国飞瀑之最,但“可进入性”差,资源价值也难能发挥。

三、旅游景点观赏的三点要求和三项要领 旅游的主要内容是对景物的美学欣赏并了解其科学内涵,使旅游活动具有文化性、科学性、增智性、思想性和社会性,以利于旅游者获得较高层次的精神享受。从观赏要求来说:

1.作好观赏准备 包括旅游知识上的准备,如旅游线路、旅游活动方式、旅游对象的熟悉;思想情感上的准备,旅游在心情上是愉快的,而在体力上要有劳逸如何结合的打算。

2.记住观赏过程 旅游活动是一种身心都投入的审美活动,需经过感知阶段——思维(或悟性)阶段。当你进入桂林七星岩、芦笛岩洞,首先感知的是一堆堆奇形怪状、杂乱无章的石钟乳,并不觉得美在那里,紧随导游指向,请看这像不像是狮子顶球、那是不是金猴摘桃………说人像人,说物像物,千姿百态,灿烂夺目的景点不断地勾起了旅客的遐思联想,使杂乱的景物变为“人化的自然”或“自然的人化”,呈现出新的内容、新的境界、新的意趣。回首思全局,洞中的艺术世界,淋漓尽致,宛如一个多样统一的台谐整体,无形中人的美感得到了升华。

多样统一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特征,因此要观赏事物的形——大孝方园、高低、长短、曲直、正斜等是否整齐一律、对称均衡、调和对比,以及是否符合黄金分割比例。也要看其质(质感美)——刚柔、粗细、强弱、润燥、轻重等;还要看其势——动静、疾徐、进退、升沉、零散、抑扬、轻重等,这些对立因素统一在具体事物上面,就形成了和谐美,给人以教育、知识、启发、乐趣和享受。

3.找准观赏着眼点 欣赏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的着眼点应有所不同。

欣赏自然风光,从形象特征——雄、奇、险、秀、幽、旷6个字入手,例如:山岳是构成自然美的骨架,也是人们领略美学艺术的集结点,在观赏时只有把高度与坡度结合,仰角愈大,才能有效地感知山岳的“雄”与“险”。也只有视野开阔、奔腾豪放,才能体现平原湖海的“旷达”,抓住这些构景要素的本质特点,便于科学地了解景观自然美的特色。

欣赏人文景观,先要投入思想情感,晓得该景物的知名度,再以情观景,欣赏文物的古、特、雅,从而领略到建筑布局的结构美、色彩美、形态美;欣赏作品的艺术美、思想美;欣赏历史遗迹的古朴美、奇特美;欣赏革命遗址的高尚美、情操美。情与景、意与境融为一体,潜移默化,使旅游者受到了教育。

旅游收获大小,与能否把握观赏要领有很大关系。

1.观赏时机与观赏状态 有些景观只在特定时间出现,如钱塘观潮、洛阳牡丹、那达慕大会、泼水节等,只要届时前往,可满足观赏要求,过时则不候;但有的如海市蜃楼、铁树开花、泰山观日、峨眉佛光等,即使按时前往,也难以保证确有所获,故只能巧遇,而不能必求。

景观状态决定着旅游者应采取静态观赏、动态观赏、还是动静结合观赏,随机而定,各有所得。即使在动态观赏进行中,走到地势险要处或空间形态转换处也得要“停视”,领悟碑刻、题咏、摩崖对环境的画龙点睛作用。

2.观赏位置 旅游者与景点的距离、远近,影响到透视深度、纵深层次、视野范围的差别。

(1)近距离观赏 宜于观赏小体量景致、近景、主景、副景、特写景,例如:池中观鱼、园中花卉、壁画、佛像、喷泉等,看得真切,所谓“睹芳草能一眼看清”,就是近距离观赏的好处。

(2)远距离观赏 宜于大体量景致,全景、远景、衬景的观赏,可收到“观巨物能一览而颈的效果。

(3)选择适当位置观赏 对于某些特定的景色,选择适当位置,方能清晰地观察到借景(招外景、山色、寺庙于园内)、框景(在门框、窗框、孔洞所限的范围看外景)、障景(借假山、树丛、亭阁挡住视线,以摒弃杂乱俗丑于园外)、配景(衬托主题的景色)以及对景、爽景等构图艺术的巧妙处理手法,从中使人受到启发。

3.观赏视角 选好观赏视角影响到观察效果。

(1)正视(平视、平眺) 观赏者面对主景,凝视景物特征,清晰可见;或视远景,视线可以延伸到远处,窥其全貌;或欣赏浑为一体的山水,足以展示其开阔坦荡。

(2)侧视(斜视) 为突出景物的某一特征,观赏者与主景构成一定的角度,窥探其局部,形象逼真,精致奇巧。对强化主景有一定的作用。

(3)仰视 欣赏主景的高耸、险峻,远望山峦起伏雄秀,激发人们攀登绝顶的情趣;或站在谷底,欣赏“一线天”状的幽深峡谷,只有仰视方能觉察两侧岩壁象是刀削剑劈的峡景,雄伟壮观。

(4)俯视 观赏者站在制高点看全景,能见景物的纵深层次,站得高,看得远,使观赏者产生一览众山小,“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有时贮立亭台楼阁之上,俯瞰江河湖海碧波惊涛的壮丽景色,给人以一种意境深远、潇洒自在的感受。

四、旅游活动的三大效益和三个消极作用 高中地理新教学大纲关于“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中的知识要求,是从旅游活动的正负面效应提出的,就积极作用来说,有三大效益。

1.社会效益 指对社会进步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对人类增智长知、思想道德、精神需求的影响。因为旅游是一种文化现象,对于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国内与国外、上层与下层的诸多文化形态兼容并蓄,从这个意义上讲,旅游能满足人的精神需要,促进人的精神发展。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h·maslow)的需要论,把人的需要(或精神发展过程)分为7个层次:

例如:生理需要,旅游是一种休闲活动,游览、娱乐,消除疲劳,精神愉快。社交和尊重的需要,旅游是一种社会地域活动,是传播人类文化、弘扬民族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与媒介,而国际旅游又是促进各国人民友好往来、相互尊重、彼此了解的纽带。认知的需要,旅游是一种学习活动,遨游于广阔的社会和自然界,扩大知识视野,有如“读天下之大书”,增智长知、陶冶情操。审美的需要,旅游是一种审美活动,从静态美到动态美,从自然美到社会美、艺术美,从观察外在形式美到领会内在精神的美,培养人们的审美感知、审美欣赏、审美判断能力和审美情趣。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人的高级心理需要,旅游恰好是人们追求更高层次的物质和精神享受的体现。

2.经济效益 旅游活动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随着经济繁荣、人民收入增加,劳动时间缩短,旅游活动已成为人民大众广泛的一种社会地域活动,于是,旅游业也就由此应运而生。英国学者h·罗宾逊认为旅游业是一种“多元现象”,是现代化的、全方位的、综合性的、多层次的、多功能的产业,它要为旅游者提供综合性服务,从而获得很大的经济效益。所以,当前许多国家都把发展旅游业作为获取自由外汇、积累资金、创造财富、扩大就业机会、促进地区经济繁荣和其他经济部门共同发展的一个主导经济部门。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1996年是世界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一年,法国是世界接纳游客最多的国家,美国是国际旅游收入最多的国家,旅游业发展速度最快的中国、中东也都上了一个新台阶。预计到2000年,旅游业将以每年4%增长率增长,旅游人数将达到7亿人次,收入超过6000亿美元,创造近1亿个就业机会,由此表明:旅游业已成为世界上经久不衰和最富有活力的经济部门。

3.环境效益 指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有利影响。合理开发利用并认真保护好风景区的山水林草动植物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发展,并能改善环境质量;如果自然景观配以人工景观(如林中藏寺、山巅建塔),使原有特色更加突出,美化了环境;设立自然保护区、划为重点保护文物,加强了管理,保护好文物古迹,以发挥旅游资源“常存”的特性,永续利用。

若从旅游活动的消极面来看,也可能出现三种弊端:

1.污染 任意排放三废,导致水污染、土壤污染、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的发生。任意修建不协调的建筑物,造成不应有的视觉污染。

2.破坏 一是盲目的生产活动对旅游环境质量的影响,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大兴土木、炸山取石、砍伐森林,抢占风景区面积等,这是由于旅游环境意识薄弱而造成的。二是由于缺少社会公德,在旅游区内乱扔废物、攀木折花、乱涂、乱写、乱刻、乱画、肆意践踏文物、随地吐痰等不文明的行为,影响了环境质量。三是超旅游资源容量,游人过多,足踏、呼吸、体温也会对景区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3.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 美国人类学教授赛瑞娜在所著《文化人类学》一书中,叙述了旅游的积极作用后,又深刻地分析其消极作用的一面,“无计划的旅游业以及受外界控制的旅游业,可造成旅游点过分拥挤,加速乡村都市化的进程、非旅游地区劳力缺乏以及犯罪暴力行为增加等弊端。也易盲目羡慕西方货和西方生活方式和经济的影响”。

如果旅游区搞不健康的黄色服务,还会影响社会治安和精神文明建设。

旅游活动篇2

一、旅游体验的定义和涵义分析

“当一个旅游者经过一番周详的计划而最终举步离家时,他是在开始一段经验过程……这样一个过程,即旅游个体通过与外部世界取得暂时性的联系从而改变其心理水平并调整其心理结构的过程,就是旅游体验。这种体验是旅游者的内心活动与旅游客体所呈现的表面形态和深刻含义之间交流或相互作用后的结果,是借助于观赏、交往、模仿和消费等活动方式实现的一个序时过程。”

旅游体验作为一种人生体验,无论旅游者当初是出于什么目的去旅游,它都不仅是一种活动过程而且也是对活动过程的评价性的感受结果。当旅游体验作为一种活动过程时,它强调的是带着某种主观目的的旅游者与旅游活动对象的交互性的感受过程,如旅游冒险体验活动,旅游求知体验活动,旅游购物体验活动等等。而且这种过程既有对物相和服务的感受过程,也有在获得有形物品时对获得情境的感受过程,还有在上述感受过程之后自我的欣赏、评价以及对别人评价的感受过程。如果把旅游体验过程严格限制在一定时空条件下,如从旅游者出家门算起到回到家门时为止的话(即,所谓的“门到门”),那么,上述所说的感受过程的各种情况在现时中都是实在的。

实际上,旅游体验(即旅游感受)过程远不止我们所严格限定的“门到门”的过程,在“门到门”这一严格的时空限定以外,还存在追忆感受(旅游后)或憧憬感受(旅游前)。但我们一般不把这两种感受作为严格意义的旅游体验而加以重点研究,然而它们对人们如何从总体上评价一次旅游,以及今后的旅游偏好的形成却有着很大的作用,因此,这也是旅游学研究不应忽视的问题。

当旅游体验作为一种活动过程的评价性感受结果时,它强调的是人们按当初设定目的所形成的旅游期望是否得以实现的评价性判断。这种评价性判断主要表现为旅游者的高兴、失望、痛苦、意外惊喜、意外打击等等结果性感受。而这种评价性判断虽然在活动最终结束时表现得最为明显,但实际上,在活动的过程中评价判断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最终活动结果的评价性判断,是把活动过程各个时点上的评价性判断进行综合后形成的。也正因为如此,旅游者是可以适时调整旅游体验的期望值的,而旅游产品的供应者(尤其是旅行社),也应根据旅游者需求来调整供给以提高旅游者体验水平,为旅游者对活动过程的评价性判断的改善做出努力。

作者在这里之所以特别强调旅游体验(包括体验活动过程和体验活动结果)这两个方面的涵义,是因为这两个方面的涵义经常被人们混为一谈,未能给予充分的区别,由此造成人们好像只要抱着某一目的去旅游,就一定能实现当初目的的错误认识。而这种错误认识显然是不符合旅游体验活动现实情况的。

二、旅游的本质与旅游体验的分类

1.旅游的本质

“在人的一生中,可能会经历种种情况……但比较起来,旅游体验颇有独特之处,概而言之,旅游体验是一种综合性的体验,并以超功利性体验为主……旅游是人生正常工作和生活状态的一种‘逸出’,是人生波谱当中的一个特殊时段。在这个时段中,由于生命现象本身的复杂性、生命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的复杂性、旅游者个体心理的复杂性、旅游所追求的目标的多重性或不可分解性,使旅游体验成为一种综合体验。”②由此可见,旅游的本质是“人生正常工作和生活状态的一种‘逸出’,是人生波谱当中的一个特殊时段”。如果把“人生正常工作和生活状态”看成是社会角色责任状态,那么,我们就可以把旅游看成是人们暂时摆脱这种社会角色责任状态的休闲状态。但这种休闲状态并不是纯粹无社会角色责任状态,而是暂时摆脱原社会角色责任状态,而进入到另外的时空下的社会角色责任状态。这种新时空下的社会角色责任状态就是我们前面所提到的“门到门”时空下的社会角色责任状态。而且这种“门到门”时空下的社会角色责任状态,相对于原来“人生正常工作和生活状态”来说就是一种“自由”或叫“休闲”。这种自由和休闲是对原来社会角色关系的一种暂时性的割断或叫弱化,从而在“门到门”的新时空条件下,对社会角色的扮演取得了一种相对的自由,也正是这种自由才使参加旅游的人进入了一个“休闲化的世界”或叫“自由化的世界”。在“休闲化或叫自由化的世界”里人们所有的活动都被涂上了“休闲或叫自由的色彩”,也正因为如此,在这个人生时段中,“由于生命现象本身的复杂性、生命所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的复杂性、旅游者个体心理的复杂性、旅游所追求的目标的多重性或不可分解性等等,使旅游体验成为一种综合体验。”

2.旅游体验的分类

在“休闲化的世界里”,旅游者所做的一切都带有旅游的本质性规定,“使旅游体验成为一种综合体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体验按照旅游者活动的具体内容(即吃、住、行、游、娱、购)可以相应地分为食、住、行、游、娱、购等六个方面的旅游体验过程。这种分类方式可谓简单明了,并且反映出旅游体验是一种综合性的体验这一重要性质。但它把旅游的活动内容不分主次的一字排列,则未能突显旅游活动的核心内容,让人抓不住问题的本质。而要想在抓住旅游活动本质的情况下对旅游体验进行分类,就要围绕“旅游”二字做文章。

说到旅游一词,按照中文的一般理解,它是由旅——旅行和游——游览这两个核心内容构成的。而且在这两个核心内容中,游览又是核心中的核心,因为它反映了旅游活动的直接目的所在,而旅行则是实现游览所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在旅游所包含的食、住、行、游、娱、购等六个方面内容中,行和游是关键因素,因为它们最能反映“旅游”的本质要求,而其他要素都可以被包含在这两个要素中。比如说,“食和住”可以在多数情况下被包含在“行”之中(但不绝对,有时“食、住”也可以被包括在“游”中),而“娱和购”则既可以被包括在“行”中也可以被包括在“游”中,但绝大部分情况下“娱、购”被包括在“游”中。有了这样的分析,我们就不难看出旅游体验主要是由旅行体验和游览体验构成的这一事实,并且旅行体验和游览体验是旅游者旅游活动的核心。在这个核心中,游览体验又是核心中的核心,因为它体现了旅游活动的直接目的。下图可以直观地说明所讨论的问题。

在这个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旅游体验中如单把游览抽掉就只剩下旅行了,而旅行本身并不是目的,它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如探亲旅行、公务旅行其目的是探亲、是公务而不是旅行本身。如果要在旅游体验中单把旅行抽掉,则剩下的游览就褪色成了日常休闲(如城市人到公园游玩),而这就不再是人生正常工作和生活状态的“逸出”了。这时旅行不存在,当然也就没有旅游了。可见旅和游这两个要素缺一不可,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二者结合才能变成人们的一种旅游体验活动。至于“吃、住、娱、购”这些因素,在短期旅游中,它们中的一项或几项乃至全部被抽掉并不能影响旅游体验的成立,但会影响旅游体验的水平和效果。而对于较长期旅游来说,吃、住又变成一种旅游体验不可缺少的要素,而纯粹的外在娱乐(如观看表演)和购物则仍是可有可无的。但人们的自娱自乐和融在“吃、住、行、游、购”这五个因素中的娱乐则是想抽也抽不掉的因素。这种和其他五个因素融在一起的不能被抽掉的娱乐,尤其是与行和游融在一起的娱乐则自然也是旅游体验的核心因素。而纯粹的外在表演式的娱乐和购物,虽然它们很吸引旅游者和商家的眼球,但却不是旅游体验必不可少的因素(不论短期还是长期旅游体验)。至此,如果从时间长短角度来划分旅游体验,并确定其核心内容,下图可直观反映出这两种情况下旅游体验的构成特点:

从上图可见,纯粹外在的娱乐和旅游中的购物确实是可有可无的,现今我国一些地方的旅行社推出的无购物旅游就充分体现了购物在旅游中的非必需性。但购物在旅游活动中却是大量存在的活动,并且这种活动也会使旅游者产生在非旅游活动中难以得到的独特的旅游购物体验,所以旅游娱乐和购物体验是那种缺之则可能不完美,但有之却只能增加效果却不能决定旅游本质的体验活动。

三、旅和游的体验是旅游者活动的核心

旅游活动篇3

以“流光溢彩,魅力北京”为主题的旅游演出推介活动,集中展示了北京旅游演出新剧目等演出信息。这些演出以中国传统文化和北京特色为主体,涵盖了北京旅游演出项目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活动现场重点推介了《h去的恐龙》《中国大马戏――山海经之通天树》《CavaIia-舞马》《功夫传奇》四种不同风格的演出项目。

(程奥冰)

北京市旅游委出席“神州北湖”抚顺冬季旅游(北京)推介会活动

2016年12月26日,为贯彻中央关于振兴东北老工业的若干意见的指示精神,由辽宁省旅游发展委员会、辽宁省水资源集团、抚顺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抚顺市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抚顺文化旅游集团、大伙房水库管理局共同承办的“神州北湖”首届冬捕节暨抚顺冬季旅游(北京)推介会在北京举办。北京市旅游委委员邹伟南出席推介会并致辞。(胡虎)

“导游之星”“领队之星”颁奖典礼举行

近日,由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主办的“导游之星”、“领队之星”颁奖典礼于北京国际饭店举行,北京市旅游委委员赵广朝及相关领导为20名“导游之星”和20名“领队之星”颁发证书和奖杯。

2016年是“北京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年”,北京市旅游委开展了一系列的北京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活动,“导游之星”“领队之星”评选活动是服务质量提升年系列活动中的重要一项,旨在发挥模范的引领示范作用,激励导游员、领队员提高服务专业技能、文化底蕴和综合素质,交流旅游服务经验,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颁奖典礼上,“导游之星”和“领队之星”获奖者代表分别发表了获奖感言,分享了自己关于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导游员、领队员的经验和心得。北京旅游行业协会导游分会及多家旅行社代表参加了颁奖典礼并派代表发言。

旅游活动篇4

关键词:旅游活动;属性;构成要素;特征

学术界一直把旅游活动或旅游现象的研究作为认识旅游的起点,通过分析旅游活动的产生、本质、属性、构成要素、特征等方面来深化对旅游的理解,作为建构旅游学科的一个主要方面。

一、旅游活动的产生

旅游活动是人们在旅游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其产生是随着旅游的产生而形成的。原始人为了生存繁衍与自然界进行斗争,他们斗争的主要方式是迁徙活动。这种迁徙活动形成了最早的“旅游”。当时所谓的旅游只是为寻找适当的定居场所,一旦找到适合的居处便不再进行,而现代意义上的旅游是寻找一种愉悦的短暂的生活方式。就本质上讲,两种意义上的旅游都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笔者认为,旅游产生的根源是一种人类改善生活水平的本能,由于生活的时空性特点,旅游产生的根源具体是指:人类与生俱来的转换生活空间与开拓生活领域的本能。而每个时代的旅游只是人类转换与拓展生活空间在那个时代的表现形式。

二、旅游活动的属性

旅游活动属性的认识一直存在争议,大概有以下观点:田里先生认为旅游活动是人类在基本生存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后产生的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文化追求活动,本质属性是文化属性;李天元先生认为旅游活动是涉及经济和政治等许多方面的社会文化活动;还有学者认为旅游活动的属性应该是一种以文化为主,带有经济属性和政治色彩的综合社会现象等。

笔者认为,旅游活动属性是社会文化性、政治经济性、综合的社会现象等说法都是正确的,只是未能体现其本质属性。旅游活动的属性体现在两个方面: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所谓旅游活动的自然属性是指旅游活动是一种提高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的良性的经济活动。在旅游业系统内、外的经济运行体中,旅游活动的经济作用是有目共睹的。所谓旅游活动的社会属性是指旅游活动是一种改善生产关系的活动。旅游正是通过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文化等的人文沟通来达到发展人、提高人及改善生产关系的目的。

凡是人类所参加的活动,其本质属性无不是社会属性。笔者认为,旅游活动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即旅游活动是一种改善生产关系的活动。这种属性可以通过文化运动来实现,也可以通过政治、经济运动来实现,所以旅游活动的本质属性可以体现在属于生产关系方面的,并与旅游有关的所有活动类型中。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对立统一地存在于旅游活动之中,自然属性属于科学范畴,社会属性属于艺术范畴。所以旅游活动具有科学性与艺术性。同时,旅游活动是生活的艺术化,艺术化的生活。

三、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

(一)旅游者

关于旅游者的概念定义很多,说法不一,其理论定义是指离开常住地到异地旅行和访问的人,其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其外出的目的可以是消遣性旅游,例如观光、度假等;也可以是非消遣性旅游,如公务、会议,但主要不是为了赚钱。其技术性定义是针对国际旅游者与国内旅游者的概念而提出的,概念中定量语言较多,在此不一一叙述。笔者只对旅游者的概念进行理论性定义:旅游者是指出于休闲、娱乐或工作等原因而对自己生活空间进行相对自由的转换或拓展的人。

(二)旅游资源

学术界中很多关于旅游的概念,其核心非常清晰,但边缘很模糊,人们往往是认同某些概念的核心,只是进行关于概念边缘认知的争论。笔者认为,旅游资源的本质是文化资源,可以称为旅游资源的自然存在。

笔者对旅游资源进行了定义:由诸多具有吸引旅游者、可创造价值、可被旅游产业利用的因素所组成的有一定文化背景的旅游时空组合体,包括自然景观、历史遗迹、自然现象及人造景观等。

对本定义的几点解释:旅游资源要具备旅游吸引功能,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资源的非凡性或差别性越突出,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与价值创造功能就越大;旅游资源是可被旅游产业开发利用的经济资源,并具有价值,能够产生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旅游资源的本质是文化资源,没有文化背景与内涵的事物不能称为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是整体性很强的综合体,综合性包括它的时空性与构成要素的复杂性,时代性很强不是指旅游资源会因时代变迁而消失,只是说它吸引力强弱的增减。

(三)旅游产业

旅游产业是旅游者旅游经历的缔造者,是为旅游者打造新奇的、愉悦的、并有所收获的生活空间的产业。

1.产业定性的双重性。旅游产业是文化与经济融合的具有双重属性的产业。旅游的本质是文化,文化是游客出游的出发点和归宿。旅游者的文化需求是旅游产业必须经营和提供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使旅游产业具有文化属性。另外,旅游产业需要以一定的物质产品为依托,组织旅游活动,形成供需双方,从而产生经济效应,使旅游产业具有经济属性。

2.行业聚集性。这是旅游产业最显著的特征,旅游产业囊括了景点、饭店、宾馆、交通、旅行社等行业,具有行业的综合性特征。从旅游者旅游的需求角度来讲,一次完整的旅游经历要通过多个行业共同打造,这就决定了旅游产业的行业聚集性。

3.产业产品的组合性。整体旅游产品融合了旅游行业及关联部门的单个旅游产品或产品要素,产品具有组合性。旅游产品从构成上可分为核心旅游产品和组合旅游产品。核心旅游产品是旅游产品的初级状态,满足旅游者愉悦需要,而组合或整体旅游产品是旅游产品的完整状态,是旅游企业或旅游相关部门围绕旅游产品的核心价值所做的价值追加。

4.效应外部性和关联带动作用。旅游产业的效应外部性主要说明了旅游产业的旅游影响,旅游产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经济、社会与环境等方面的影响。由于旅游影响的客观存在,其产业的关联带动作用就表现出来了,主要指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5.产业的永续发展性。旅游产业依托于旅游资源来发展,而旅游资源具有可创造性,虽然自然资源有其发展的生命周期,但某些人造景观可以再生。相对于其他产业所依托资源的有限性,可以得出旅游产业的永续性。另一方面,旅游是人类永远的追求,只要人类生存与发展就有旅游的动机,只要人类生活进行,旅游同样进行。

6.产业结构层次性。游产业有着极其严密的结构体系。横向涵盖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旅游产业的各个组成部分,虽然规模不一、水平各异,但为旅游者提供满意的旅游产品,都可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纵向上,这些企业或行业因在旅游产业中的地位、作用及发展时序各异,表现出明显的层次性,由里向外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提供核心旅游产品的旅游观赏娱乐业、提供组合旅游产品的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交通等旅游媒介行业,以及为旅游业提供相关服务和支撑的旅游关联行业。

7.产业发展的敏感性与弹性。产业的综合性与旅游的特性决定了旅游产业的敏感性,旅游要借助综合的社会资源,某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旅游产业。旅游产业的敏感性主要由社会动乱、经济危机、自然灾害与旅游辅助产业的发展状况等因素导致。由于旅游产业的敏感性决定了其弹性较大,其发展有波浪式前进的特性,某个时期旅游进入低谷后,势必迎来一次发展高潮。

四、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

1.异域性。旅游活动一般要离开日常居住地到另一个地方,要有空间位置的移动或变化。可以称为异域活动,这是它的主要特性。

2.暂时性或流动性。旅游是流动的,通过步行或交通工具达到“游”的目的。而且在异地停留时间是暂时的,最终须返回生活常住地。

3.综合性。旅游是人们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一点反映了旅游活动的综合性。

4.审美性或愉悦性。旅游的主要目的是去寻找并感受美、奇特、快乐或愉悦。

5.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旅游活动始终是人类的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是人们不断追求与向往的,是转换生活空间与拓展生活领域的表现,是追求短暂而美好的生活或对生活现状的改善。

参考文献:

[1]宁泽群.旅游经济、产业与政策[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56-85.

[2]保继刚,楚义芬,彭华.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57-64.

[3]林南枝,陶汉军.旅游经济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18-45.

[4]厉新建,张辉.旅游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106-132.

[5]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76-128.

[6]章海荣.旅游文化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5-156.

[7]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3-9.

[8]王大悟,魏小安.旅游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旅游活动篇5

关键词:大众 旅游 消费活动 意义 反思

一、引言

对“消费”概念的理解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在经济学的范围内。然而,无论是早期重商主义者认为消费是一种纯粹的无意义的消耗,还是西方经济发展过程中,在经济危机的促使下,人们逐渐反思到消费是与生产相互促进的一个经济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消费”从来都不是一种可以脱离人及其社会关系而独立存在的纯粹的经济行为,它在本质上可以说是一种社会关系的体现。

二、旅游消费内涵

如果仅仅将消费视为一个经济学概念,那就将消费的概念狭隘化了。在当下社会经济中服务产业的发展,使得作为消耗性的消费已经从平衡生产的力量转变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肯定性力量,因此,消费的内涵也逐步转变为一种具有社会意义的交流体系。消费与社会上所有与人相关的活动都有了广泛的联系,作为服务业一种的旅游业,自然也就纳入了“消费”的概念中。

目前国内对旅游消费概念的理解,大都局限在旅游经济的层次,其重要内容是指人们在旅行过程中,为了满足个人发展和享受需要而进行的各种消费的总和,其主要特点在于是旅游者在常住地以外的消费、以旅游产品为消费对象。也有人指出旅游消费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经济现象,是一种特殊的高级生活消费方式。但是我认为,这些理解都将旅游消费局限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层面,而忽略了旅游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因此,我认为旅游消费应该具有至少两个层次的含义:首先,旅游消费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们在旅游过程中,也是一N人对自然的消费,对自然景观消耗的过程中,人也有所体会、有所获得;其次,旅游消费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但即使是这一种关系,也不单纯是经济关系,而是涉及到社会交往的其他层面的关系。

旅游消费作为服务业中的一项,有其特殊的方面: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期望得到的是一种消遣、放松,旅游者的动机是旅游行为成为可能的根本动因,如果用过强的方式对旅游进行约束,无疑会打消旅游者的旅游积极性;同时,作为供应方的旅游利益相关者又是以经济利益为目的的经济组织,“为自己牟利”可以说是他们最大的目的,如果指定严格的法律使其让利,恐怕会使得他们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态度在夹缝中生存求利,结果是适得其反。

三、旅游消费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将旅游消费理解为上述两个层次,那么对旅游消费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也可以从这两个层次进行划分,加以解决。就人与自然的消费关系而言,主要的问题在于人们在旅游规划过程中,没有很好的考虑到旅游景区的承载能力,过度消耗旅游资源,造成一种过度消费的矛盾;就人与社会的消费关系而言,主要的问题则是交往中人与人的矛盾引发的,加之旅游消费本身所具有的异地性、同步性、不可追溯性、脆弱性等特点,造成一种极度不信任而导致不愿意消费、情感需求达不到满足甚至带来一些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这些问题在旅游发展中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因而如何解决旅游消费中的矛盾,是不可忽视的。用何种方式解决问题,又是必须慎重考虑的。

自然与作为“类”的人的关系已经在近年来自然环境的迅速恶化中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自然经过千万年的变化,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精密的条件和丰富的资源,然而,人类却没有明白自己生存的条件是在各种物质循环运动的相互作用调节中形成的,没有意识到生存环境的不可替代性。对待自然旅游资源也是一样,旅游消费中,大部分消费对象都是自然资源,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人们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自然旅游资源的有限性。不顾自然的承载力,过度开发,满足人类自己的利益需求,只关心人类的生存利益,而不关心其他生命物种的生存权利,更不必说是在大多数人看来并没有生命的山川江河了。如果说早期的人们在对自然的消费过程中,能够体会到人之于自然的优越感,并以这种方式寻求人在自然面前的尊严,那当前人类无法停止对自然的“侵略”可能就是一种惯性的表现,亦或是人类一直膨胀的欲望的满足。

旅游消费作为一种交往活动,应该主要属于经济活动的一种,然而,其与其他经济活动不同的是,交易的双方并不都以经济利益为其追求的目的,旅游利益相关者(包括旅行社、旅游供应商和旅游从业人员)追求经济利益,而旅游者则在乎其在旅游过程中的身心休息和精神上的文化方面的所得,两者具有核心利益上的差异。旅游消费中的旅游利益相关者也是这样,有些商家无视其所应持受的道德责任,不尊重旅游者的权利,不考虑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精神、文化、道德需求,唯利是图,甚至没有认识到旅游者恰恰是他们获得经济利益的根本推动者。经济的发展不可缺少伦理的支撑,旅游消费的顺利进行,也必须要由伦理道德的保证,秉着一颗“同情”的心,相互理解,通过各种交流维持旅游过程中的和谐,无疑是一种双赢,与旅游者体验了别样的风情,获得了新的人际关系,与旅游利益相关者则是在此基础上,也建立了良好的经济关系网,为其后期的持续长期的合道德的利益奠定了基础。

四、小结

“如果将旅游视为产业,没有任何产业能像旅游业一样将如此众多产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如果将旅游视为社会活动,没有任何其他社会活动能像旅游活动一样,可以将世界上不同国家、民族、肤色、语言、的人联系起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的确,正因为旅游消费活动有着如此积极地意义,所以如何更好的解决这一活动中的问题才更显得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夏莹.‘消费’概念的嬗变与消费社会的建构机制[J].国外社会科学,2009(2):40-46.

[2]曹国新.中国与西方旅游的古代、现代和后现代特征[J].旅游学刊,2006(6):11-15.

[3]谢贵安.中国传统旅游的伦理特征[J].旅游学刊・双月刊,1999(4).

旅游活动篇6

一、指导思想

依托资源,立足本地,宣传造势,培育市场,形成品牌,幅射周边,做大做强。

二、目的和意义

以冰雪运动会为契机,宣传造势,引导和培育冬季旅游市场主体,丰富体育旅游产品,建设冬季旅游精品,把冬季旅游作为建设“旅游名州”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逐步形成体育旅游产业旺季火爆,淡季不淡、四季皆游的生产布局和发展格局,吸引更多的区内外旅游者和冰雪运动项目爱好者参与**冬季体育旅游活动和项目,并通过3-5年的时间,把**建设成为与**并驾齐驱的冬季体育旅游区。

三、活动主题

以体育促旅游、以活动造声势,加快推进**冬季旅游工作。

四、活动时间及地点

20**年12月25日--20**年1月8日为培训时间。各县市自行组织培训,以县市为单位选拔选手组成各自代表队,确定参赛人员名单报州文体局直接进行决赛。

20**年1月9日下午18:00前在**宾馆二号楼报到。1月10日上午在**市快乐滑雪场举办第四届**州直“雪之恋”冰雪运动会和第三届**市冰雪旅游节活动开幕式及决赛表演(若时间变动另行通知,各县市、单位先做好活动的各项准备工作)。

五、开幕式主要参加人员

(一)州党委、政府主管旅游的领导。

(二)各县市主管旅游工作的领导和县市旅游局领导各1名。

(三)州党委宣传部领导1名,州旅游局、文体局各2名领导。

(四)各旅游风景区管委会领导各1名。

六、举办单位

(一)主办单位

**州旅游局、伊犁州文体局、**市人民政府

(二)承办单位

**市旅游局**市文体局

(三)协办单位

**市快乐滑雪场

七、活动日程及内容:

第一项:举行开幕式。

第二项:观看滑雪表演。

第三项:举办滑雪比赛。共分为四类8个比赛项目:第一类为学生组男、女短道速滑;第二类为成人组男、女短道速滑;第三类为学生组男、女长道速滑;第四类为成人组男、女长道速滑;(注:以上项目每队每项限报4人)。

第四项:雪上趣味比赛(限伊宁市各单位参加)

(一)雪上拔河比赛

比赛规则:以每单位10人为参赛小组(其中男6人,女4人),进行雪上拔河比赛。

(二)雪圈竞速比赛

比赛规则:以每2人为参赛小组,女性参赛者坐在雪圈中,由男性参赛者将拖牵粗绳系于腰间进行竞速比赛,赛程为30米;用时最短到达终点的小组获胜。

(三)滚轮胎迎面接力赛

比赛规则:以每6人为参赛小组(男3人,女3人),进行滚轮胎接力赛,速度最快的小组获胜。

第五项:对滑雪比赛和各项雪上竞技比赛的优胜者进行颁奖。奖项设置为:设团体总分一二三名,优秀组织奖一个。个人奖:对8个比赛项目分别奖励前三名,对雪上趣味比赛优胜队进行奖励。

八、组织机构

为保证该活动的顺利实施,取得好的成效,成立伊犁州第四届“雪之恋”冰雪运动会暨第三届伊宁市冰雪旅游节活动组委会。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培训组、宣传组、安全组,负责冰雪运动会的具体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伊宁市旅游局,办公室主任由阿不力米提兼任,副主任由刘志明、桑若岩、迪力木拉提兼任;办公室成员由市旅游局干部和市文体局干部组成。

九、组织实施

此次活动在州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由州旅游局、州文体局、**市人民政府等相关部门主办,具体分工如下:

州旅游局负责对冬季旅游活动进行推介宣传,组积各旅行社推出主题线路并招徕游客参与。

州文体局负责组织州直机关、各县市代表队参赛报名工作,于20**年元月6日前并将组织落实的参赛队领队和参赛人员详细情况(姓名、性别及参赛项目)及时汇总至伊宁市旅游局和伊宁市文体局,以便及时进行参赛准备和安排住宿。

**市政府办公室负责开幕式主持词,州、市领导讲话,开幕式议程等材料的撰写;负责邀请州、市领导参加开幕式;负责市直机关干部,各乡、镇(场)、街办职工的组织;负责所有到场人员的队列站次工作;负责积极组织伊宁市各单位参加雪上趣味比赛。

**市旅游局:负责开幕式背景的制作;负责做好场地设施的布置、音响设置的准备等会场筹备工作;负责获奖选手的奖品、奖牌的准备工作;负责联系驻市各媒体记者对此次活动进行宣传报道工作。

**市文体局:负责组建伊宁市滑雪代表队参加滑雪比赛;负责比赛规则、比赛程序的制定;负责对此次比赛的奖项设置、教练员和裁判员组织、选手名次判定等,负责指挥整个比赛的运作,负责比赛场地的布置。

**市教育局:负责组织各校学生参加滑雪比赛。

**市卫生局:负责对此次比赛中的运动员的应急救护、意外医疗事故处理工作。

**市公安局:负责道路交通和活动场地治安工作。

**市安监局、质监局:负责此次比赛设备及其他附属设备的安全检查、负责制定应付突发事故的安全应急预案。

快乐滑雪场:负责协助做好场地设施的布置、音响设置的准备等会场及比赛场地的筹备工作;负责协助做好参赛选手赛前的训练和相关工作。

十、其它事项

(一)州直各县市参加人员及参赛选手的交通、食宿费用自理。

(二)请**日报社、伊犁电视台、伊犁人民广播电台各派1名记者参加活动并进行全程报道。

旅游活动篇7

[关键词]细微服务服务标准以人为本

古人云:知微见着,可见天下事,必要于细。细则成,细则胜。这是历史的证明。

旅游是人的一种活动。旅游服务就是为旅游者服务。对人的服务,更要从细微做起,方能使人觉得周到,感到温暖。反之,则失误,甚至失败。在旅游服务中忽视细枝末节所付出沉重代价的投诉屡见不鲜。服务体现在细微上,而细微服务是旅游服务取胜的法宝。

一、细微服务的内涵

细微服务,它是对传统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意识的扩展和深化,也是一个新的服务理念。它有四个基本特征:

1.注意细节。细枝末节往往被人忽视,也往往是容易出纰漏,使服务质量打折扣。

2.注意从小事做起。服务过程的大事大家也想到了,也都有人做。只有那些不起眼的小事人们认为不要紧,从而不愿做,不想做。

3.亲历亲为不想当然。如在客房服务中每个电器的开关要天天检查。不能认为这个灯昨日还亮,没坏,懒得动手,恰恰是这种想法出了问题,引起客人的投诉。

4.以人性化服务为基础。中国有句老话:“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人的性格是千差万别的,每个人的喜好、需求都是不同的,现在的客人更喜欢符合自己个性的服务产品。有了个性化的需要,就应有个性化的服务。万两黄金容易得,游客之心最难求。个性化服务,才能培养忠诚客人,扩大客源市场。

二、加强细微服务的重要性

细微服务源自旅游行业职工一颗为旅客充满着真挚,充满着无私奉献的真诚的心,时时把握游客的需求动向,并不断满足游客的需求和期望。随着游客越来越个性化的需求,只有从小处着手,从细微入手,在服务中真正做到“无微不至”,才能及时地、准确地为客人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忽视了服务中的任何一个细节,都可能使服务质量大打折扣,导致优质服务的失败。反之,服务水平则得到了提高。众所周知,优质服务提升竞争力,旅游业属于服务行业,旅游业的竞争就是服务质量的竞争,要想长久地吸引游客的注意力,就必须有优质的服务作保障,才能赢得游客的回头率。”旅游消费观念日益成熟的今天,游客在衡量一项服务产品的价值时,已经用“值不值”的消费意识替代了以往传统的“贵不贵”的消费意识。因此,在服务中要尽可能地为客人提供超出他们期望值的服务,给客人惊喜,让他们满意,培养景区的忠诚游客。

三、如何做到细微化服务

细微化服务、在旅游引导上,应充分调动客人的能动作用,积极、正确引导他们参与大活动中的小活动。不仅为游人提供游览的场所,还要为游人尽可能提供展示才华,宣泄人性的舞台。

1.尊重游客

尊重人是搞好细微化服务的重要基础,平等与自由是人人所向往的。人们常说:“客人是上帝,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感谢是美德中最微小的,忘恩负义是恶习中最不好的。”可见,尊重客人在旅游服务中的重要性。因此,我们要笑脸迎客,礼貌待客。让客人处处感到温馨,处处得到尊重,即使是景区里那些没有生命的文字标语,我们也要赋予人情,体现对人的尊重。比如提醒客人不要乱摘乱采,应取消那些“摘花一朵,罚款五元”的生硬式,教训式的标牌。代以“请别摘走那朵向您微笑的小花,她还要向别人问好”、“一棵大树,可以制造千万根火柴,一根火柴,可以毁掉千万棵大树”,“请让绿水长流,请让绿树常青”等等,这些让人看了舒心,游客感觉到人格受到了尊重,而又能领会到你的善意地提醒,会自觉遵守景区的管理,做文明游客。这些人性化的新鲜标语还将成为景区文化建设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游客到景区旅游,心智得到启迪,思想得到开拓,心灵得到净化。

2.提高员工的素质

细微化服务是检验一个景区一个接待服务单位的服务水平和员工素质高低的尺度。只有高素质的员工才能做好细微化服务。因此,要在职工头脑中培育细微化服务意识,应注重塑造、提高完善所有职工的服务观念、市场意识,真正培育出一个以游客需要为中心,以游客满意为目标,以提供优质服务为宗旨的员工队伍,不断缩小顾客的期望值与所得到服务之间的差距。

首先,我们要树立“宁愿自己千般苦,不让游客一时难”的思想,大力培养职工的主人翁精神,教育他们爱岗敬业,让他们真正认识到自己是公司的人。为公司做事,干好事是自己的本份。只有爱岗敬业,细微服务才能成为自觉行动。

其次,我们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帮助职工学会细微化服务的本领。没有过硬的本领,良好的愿望依然是一句空谈。目前旅游行业依然存在着“三多三少”即转行搞旅游的人多,真正受过专业教育的人少;重眼前,现炒现卖的培训多,看未来,抓长远培训少;懂粗线条服务的人多,知细微服务的人少。因此,景区应把短期培训与长远教育相结合;把一般性教育与专业培训相结合,进而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培训中应从职工文化水平高低、工种差别、年龄大小等因素出发,让职工学理论,正确认识和把握具体工作的规律,又要经常引导他们用理论指导工作实践,善于从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依靠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把细微化服务的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

3.不断改进服务工作流程,规范服务标准,强化工作执行;通过整改和完善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完善服务功能,突出服务细节,注重和谐发展。

景区应成立精细服务活动领导小组,具体做好精细化服务工作的内容组织与实施工作。为使服务工作持续有效,还应将精细化服务工作纳入到绩效考核之中,使之与部门、单位、个人的考核奖惩挂钩,为精细化服务提供管理机制上的保证。把个人岗位工作完成情况、质量与本单位、部门的精细化考核指标相对应,所有考核按季度进行,奖惩按季度兑现。同时通过活动中开展的定期、不定期的检查,通过本部管理职能部门的日常评比打分,通过值周组的督查通报,对照标准落实精细化工作的各项措施等,逐步建立起精细化服务长效管理机制。

四、秦皇岛市景区旅游标准细化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我市旅游资源数量多、规模大、种类全、品位高,具有发展旅游业的优越条件和广阔前景。但从总体上讲,服务质量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规范化、个性化、亲情化水平不高,游客满意度比较差。在具体工作中,往往只注重了抓资源开发,抓景区、景点的配套建设,而忽视了软环境的建设,对游客看得怎么样,游得怎么样,是否达到了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目的则考虑得很少,特别是与旅游发达省市包括南方及周边一些旅游大市相比差距还相当大,突出表现在服务粗放,大而化之,对付将就。旅游服务和管理水平难以满足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削弱了市场竞争力,并成为目前制约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目前,旅游业正进入重要转型期,随着休闲度假、自助游、自驾车游客日趋增多,游客对接待设施、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各旅游景区、景点的细微化服务是势在必行。旅游细微服务活动要求景区、景点要以强化人本管理为重点,针对景观环境差、厕所脏、秩序乱、服务功能不配套等现象,完善景区景点的各项配套服务设施,提高综合服务水平。

旅行社企业应以导游服务为重点,突出抓好导游细微规范服务,强化导游服务质量监管,做好规范导游词工作,提高导游讲解水平;星级饭店应以餐饮服务为重点,突出抓好餐饮服务各环节的细节管理,推动星级饭店餐饮服务,凸现细微化、个性化、亲情化服务特色;旅游景区景点以强化人本管理为重点,完善景区景点的游客咨询、游览、购物、厕所、安全等配套设施及相关服务,提高景区景点综合服务水准;旅游汽车公司以行车安全为重点,健全安全制度,强化安全教育,保持车辆性能良好,确保为旅客提供安全、舒适、整洁的旅行服务。同时,旅游餐馆、旅游娱乐场所、旅游购物商店等旅游企业也要结合自身特点,不断改进管理,改善旅游服务。

五、结束语

精细化服务活动是一个永无止境的细致工作,更是一项做好旅游服务的永恒主题,这没有绝对的标准,只有更高地追求。精细化活动应作为旅游活动更快更好发展的重要举措,持之以恒,不懈努力,以真正细致入微的服务为游客提供一个舒适、文明、和谐、自然的旅游环境。

参考文献:

[1]林南枝陶汉军:《旅游经济学》[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2版

[2]刘纯:关于旅游行为及其动机的研究[J].《心理科学》,1999年第22卷

旅游活动篇8

一、活动目的 为充分展示我区防风固沙中取得的成果,推出以沙漠为主题的特色旅游线路,丰富凉州旅游内涵,为“会节”增添浓郁的喜庆气氛。 二、活动时间 7月29日上午8:00时至晚8:00时,时间为一天。 三、活动线路 市区──百塔寺──天梯山石窟──黄羊绿色食品科技园区──莫高葡萄长廊──红水河东岸(长城饮食文化活动地点,午餐)──腾格里沙漠(沙海特色文化游活动地点)──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沙产业室──沙漠公园(晚餐)。 四、活动内容 7月29日早8:00时从市区出发,8:30分到百塔寺,参观塔林、陈列馆; 9:00时出发,9:40分到天梯山石窟,参观石窟、陈列馆; 10:30分出发,沿途参观黄羊绿色食品科技园区、莫高葡萄长廊,11:50分到长城乡红水河旁,举办长城饮食文化活动,品尝以沙米粉、沙葱、羊肉为主的地方特色小吃; 13:30出发,13:50分进入腾格里沙漠,开展以滑沙、沙浴、骑骆驼、沙漠自驾车越野等为内容的沙海特色文化活动; 15:20时出发,15:50分到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观赏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丝猴、普氏野马、赛加羚羊等。 16:40分出发,到沙产业室,观赏珍稀花卉; 17:00时出发,17:10分到沙漠公园,随车绕园参观一周后到公园接待处停车。组织游客参观沙生植物园; 18:00时到餐厅吃晚餐,举办以“”为主题的冷餐酒会。 20:00时出发返回市区宾馆。 五、责任单位 此项活动由区旅游局、劳动局、财政局、长城乡、沙漠公园及沿线乡镇和旅游景点负责,其中:旅游局、财政局、长城乡和沙漠公园负责做好沙海特色文化旅游活动策划、组织实施工作;劳动局、长城乡负责长城饮食文化活动策划、组织实施工作;沿线乡镇做好沿线环境整治、标示牌设置等工作;旅游景点负责内部导游示意图、指示牌的制作和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六、工作进度 6.29—7.1各相关单位拿出活动子方案; 7.2—7.10现场踩点,落实活动地点、时间、活动内容; 7.11—7.25购置活动设备; 7.26组织特色旅游活动试运行,邀请有关领导视察; 7.29上午正式举办特色旅游活动。

上一篇:父子情范文 下一篇:折玫瑰花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