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业分析范文

时间:2023-09-16 09:17:26

旅游产业分析

旅游产业分析篇1

关键词:旅游产业演进;旅游公共政策

前言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诸多发展机遇。为了确保旅游产业有序、健康发展,国家通过制定公共政策,为旅游产业保驾护航。但是市场经济发展速度快、且游客需求也不同,旅游公共政策存在一定滞后性,难以促进旅游产业演进。因此加强对旅游产业演进与旅游公共政策二者关系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找到二者最佳契合点,且能够为旅游产业持续性发展提供支持。

一、旅游产业演进与旅游公共政策概述

旅游产业演进建立在人类主观需求基础之上,与人为性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发展,旅游产业相似性、差异性特点日渐突出,并逐渐渗透至其他领域。从旅游产业演进时间层面上来看,旅游产业演进按照产生、成长及进化等过程进行,是一项长期过程。

旅游公共政策是政府为了促进并规范旅游产业发展而制定的法律法规、政策办法的总和。政策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旅游产业特征、公共管理方向等影响因素。但是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使得旅游产业涉及到的相关型、服务型供给等发生了变化,影响政府理性目标旅游产业自发性演进,形成了双重演进格局。目前,针对旅游业的发展,我国在财务、价格及出入境等方面制定了相关法律政策。

二、旅游产业演进与旅游公共政策之间的关系

(1)旅游产业演进是先决条件

从世界范围来看,旅游产业收益与游客数量呈现平稳增长趋势,具有非常明显的年代特点,整个旅游产业具有较为明显的波动特点,但是旅游格局当中,与经济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出现阶段性波动等现象。旅游经济增长与人们收入、国家经济实力息息相关。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快,人们生活水平越高,对旅游经济的刺激也就越大,反之,则会阻碍旅游经济的发展。

通过对旅游产业演进与相关政策关系分析可知,旅游产业演进是公共政策形成的基础和前提,直接决定旅游公共政策内容设置。同时,政策能够为旅游产业演进提供法律保障,创建良好、有序的旅游发展环境。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能够引导和鼓励旅游产业立足于自身存在的不足,重视对自身调整和优化,不断发挥自身优势。

(2)旅游公共政策是保障基础

国外发达国家在处理二者之间关系取得了成功。经过分析能够发现,旅游产业演进水平直接影响公共政策的社会地位,尤其是由于经济发展对旅游产业自发性演进产生的影响更加明显[1]。如解放初期,二者目标都具有非常明显的政治性特点,但是到了改革开放后期,经济性成为主要特征之一。因此旅游产业演进会对政策目标产生一定影响,还会对政策的管理方式、内容等产生深刻的影响。

三、完善我国旅游公共政策对策

经过上文研究我们已经明确,旅游公共政策在旅游产业演进过程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了促使政策积极作用的有效发挥。

(1)建立跨省区域性政策组合

由于我国旅游区域具有多元化特点,针对各省区来说,可以采取区域性差异化发展战略,促使不同区域能够在产业定位、市场战略等方面具有差异性、特色。提出跨省区区域性政策的组合,能够协调产业演进进程,缩小区域之间的差异。过度追求统一、一致并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尤其是针对发达与欠发达地区,汉族地区与少数民族地区等,要坚持弹性原则,从而为旅游产业演进提供更多制度支持。

(2)确定差异化发展路径

为了缩小各省市旅游产业不平衡,需要公共政策要兼顾统一与差异双重原则,逐渐走出一条差异化特色发展路径,从而促进旅游产业朝着区域协调性方向发展。如针对旅游产业演进处于弱势区的地区,可以选择两条道路[2]。一方面,采取强势的政策,促使旅游产业发展能够紧随经济发展进程;另一方面,借助其他产业带动旅游产业发展,实现对现有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促进旅游产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3)采取多元政策体系

市场经济体制下,为了促进旅游产业健康发展,单纯依靠上述措施远远不够,应积极、主动构建多层次旅游公共政策体系。一是构建以国务院为核心的协调机构,增设常设机构,以此来解决旅游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并从立法层面上制定相关政策,考虑旅游部门要求,整合建设、计划及铁路等各项要素;二是提升旅游主管部门级别,促使其能够享有更公平的权力,落实旅游业发展改革等重要任务;三是给予地方政府自,促使地方政府能够按照自身实际情况及特点制定针对性政策。

四、结论

根据上文所述,旅游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与公共政策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实践工作中,应加强对旅游产业演进与公共政策之间关系的分析,结合旅游产业特点,坚持科学、合理原则,制定差异性、层次性等法律政策,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制度依据,从而促进我国旅游产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苏振,杨永德,李秋莹.论日本旅游产业演进对旅游公共政策形成的影响[J].商业时代,2012,(18):126-128.

旅游产业分析篇2

关键词:旅游产业结构 生产力 定量分析

问题的提出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物质文化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因此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特别重视的经济发展途径之一。旅游产业是一个综合性经济产业,涉及到构成旅游六大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所对应的部门,即旅游餐饮业、旅游饭店业、旅游交通业、旅游商品购物业及旅游娱乐业,其产业结构不仅直接影响到旅游业的总量增长,而且对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和经济效益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为了揭示旅游产业结构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本文在此借鉴和应用发展经济学中分析结构生产力的理论和定量方法,对旅游产业结构生产力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期对今后的相关研究有所助益。

旅游产业结构生产力概述

产业结构,是按照产业部门分类形成的社会生产结构。不同的行业产业结构的内容是不一样的。

(一)旅游产业结构的概念

所谓旅游产业结构是指旅游产业各分部区域、各行业部门、各产品类型、各目标市场、各经济成分以及旅游经济活动各环节的构成及其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旅游产业各要素在规模上的比例关系,反映旅游产业结构量的内容;二是以旅游产业各要素之间投入产出为基本内容的关联关系,反映旅游产业结构质的特点。

从旅游产业结构的主要内容可以知道,对于产业结构的分析除了从量上进行分析,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是从质的角度去分析旅游产业结构,因此,本文从质的方面去分析旅游产业结构。其所表现出来的是一定时期旅游产业各种要素的组合状态,这种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应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不断进行调整优化,才能提高对旅游经济重要性的认识,从而确定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应有的重要地位。

(二)旅游产业结构生产力

旅游产业结构生产力就是通过对旅游产业内部给行业收入构成比重进行比较,计算出产业结构的变种指数以及产业结构生产力系数。产业结构生产力的高低可以评价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指标,对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的依据。

旅游产业结构生产力分析方法

对旅游产业结构生产力分析,主要通过分析计算旅游产业内部各行业的构成比、旅游产业结构变动指数和结构生产力系数,来综合反映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及其对旅游经济增长的作用和影响。

(一)旅游产业构成比重

旅游产业内部各行业的构成比重,反映了各行业对旅游经济总量的贡献及变化影响。由于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经济产业,涉及行业多且门类广,为了便于收集数据和分析,按旅游六大要素界定为以食、住、行、游、购、娱为主的六大行业,然后选定相应的指标数据(收入、创汇、接待人数等)分析六大行业的构成比重,即可了解各行业在旅游产业中的重要地位及影响。其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Ri-旅游产业内i行业构成比;Xi-旅游产业内i行业某指标规模数值;n-旅游产业内列入分析的行业数。

(二)旅游产业结构变动指数

结构变动指数,是指旅游产业某一指标的构成比在相邻两年或多年间的变动值,反映了不同年份间旅游产业结构的变化状况。一般而言,结构变动指数大,表明旅游产业内部结构变化大;结构变动指数小,表明旅游产业内部结构变化小或相对稳定。所以,通过计算和分析旅游业发展不同时期产业结构变动指数,即可看出旅游产业结构是否与相应时期旅游业发展规模相适应,从而为制定适合的旅游产业政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旅游产业结构变动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GIs-旅游产业结构变动指数;Xi(t)-旅游产业内i部门在t年的某指标的比重;

Xi(t-1)-旅游产业内i部门在t-1 年的某指标的比重;n-旅游产业内行业部门数量。

(三)旅游产业结构生产力系数

结构生产力系数,是指旅游产业结构变动指数对旅游经济总量增长率的弹性系数,其反映了旅游产业结构变动对旅游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和影响力。一般讲,结构生产力系数越大,表明旅游产业结构变动对旅游业发展的推动力越大;反之,结构生产力系数越小,则表明旅游产业结构变动对旅游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和影响力也较小。但是,在应用结构生产力系数分析旅游产业结构时,要注意结合旅游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同时分析。 通过结构生产力系数的计算和分析,可以进一步揭示旅游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旅游产业结构生产力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Ps-旅游产业的结构生产力系数;ri-i时期旅游业某指标总量增长率;GIsi-i时期旅游业某指标结构变动指数。

四川旅游产业结构生产力分析

(一)计算四川旅游产业构成比重

根据表1统计资料,可以计算出2007-2010年四川旅游产业构成比重,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通过表2的数据计算显示出以下结果 :

在六大要素中餐饮、游览在整个旅游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其次是交通、购物;从2007年到2010年四川旅游产业的大部分行业收入比重都趋向于下降,其中尤其是交通和住宿下降的幅度较大,下降了2.0、1.8个百分点,购物呈现出波动迹象;娱乐和购物的比重却出现上升幅度,其中购物比重上升了4.5个百分点;2008年由于遭受地震影响,所以总体收入比2007年下降,各行业除购物和娱乐以外比重都有所下降。这是一个特殊事件造成的,因此2008年的数据不具有实际意义,应该剔除掉。

这说明四川旅游业各行业构成变化较大,需要进行重点分析,通过对造成结构变化的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找出变化的原因。当然,这种变化给四川旅游产业结构带来的影响还需要结合产业结构变化指数来分析。

(二) 计算四川旅游产业结构变动指数

根据资料,计算出四川旅游产业结构变动指数,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所计算出来的数据表明,其变动的波动性较大,特别是2009年到2010年,波动幅度达到3.49,而从2007到2008年、2009年波动都较小。实际上这就说明2009年到2010年之间,四川旅游产业内部结构变化大,一方面反映了近年来四川旅游业发展对各部门的拉动作用,促进了旅游要素各部门的积极参与和发展,进而形成相对合理的产业结构;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结构变动中某些不合理因素的影响,例如交住宿、餐饮、游览比重在下降,分别减少了1.1、1.6、1.7个百分点,而购物、娱乐却上升了2.7、1.2个百分点,这事实上就表明四川旅游产业行业结构变动与旅游收入增长呈负相关,说明在2009年至2010年四川旅游产业结构变动不合理因素的影响是存在的。在2007年到2009年其旅游产业结构变动指数总体都比较接近,各行业比重的变化幅度都不大,表明在这几年中产业结构相对稳定,所以行业结构变动与旅游收入增长基本上呈正相关,产业结构变动不合理因素的影响非常小。

(三)计算四川旅游产业结构生产力

为了比较四川旅游产业结构生产力水平,分别计算2007年到2010年的旅游产业结构生产力系数,有关计算结果如表4所示。通过计算表明:三年所计算出来的结构生产力都很低,都低于4,其中2010年是结构生产力是最高的,达到了3.23;2008年结构生产力最低,只有1.80(由于自然灾害所造成),这就说明四川旅游产业结构变动对旅游业发展的推动力是较小的。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产业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应该带给旅游业更大的生机,但是事实却表明并非如此,这不得不令人深思。

提高四川旅游产业结构生产力的思路

调整旅游产业中各行业的市场结构比重,使之达到最优化。旅游所涉及到的六大行业部门,需要对其结构进行协调,即结构的优化,因为结构优化本身就会焕发出更高的生产力,很多时候,不用动其他的脑筋,就研究结构方面怎样优化,很多潜力都会发挥出来,就能够起作用。所以确定旅游产业中各行业的比重,使其所创造出来的利润达到最大化,这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

结构优化的重点是抓薄弱环节。目前四川旅游产业各行业中游览和娱乐在整个旅游产业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低,实际上这两部分就是在产业结构中比较薄弱的,这就意味着在这两大行业中还有一个很大的发展空间,也就是说在对旅游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时,提高游览和娱乐在整个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因为事实上这两大行业在旅游产业中其生产率相对是比较高的,所以通过调整以后,使六大行业部门在旅游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重相对比较平衡。

要形成一个市场化的运营机制。通过前面的分析知道,四川旅游产业各行业的产业结构生产力都很低,六大要素的结构还不是很协调,使得有些要素部门相对较薄弱,那么,这就意味着有很大的市场空间,但是,这个市场空间如何来填补,需要创新,尤其是要形成一个市场化的运营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使产业结构调整达到优化,产业协调发展,才能提高产业结构生产力。

各旅游产业结构协调发展。评价一种产业结构是否合理、优化,非常重要的就是各产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最为具有发展潜力的旅游市场,未来的发展应该是令人振奋的。因此通过政府政策引导,市场机制进行调节,旅游企业自身调整,从宏观、中观及微观层面使产业结构达到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于立新.旅游开发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研究—以四川九寨沟为例.昆明大学学报,2007,5

2.陈秀莲.泛珠三角国际旅游产业结构分析,2007.12

3.王起静.旅游产业经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罗明义.旅游经济学分析方法、案例[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5.宁泽群.旅游经济、产业与政策[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旅游产业分析篇3

一、西部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及旅游交通问题

(一)西部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西部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在思想观念上没有清醒的认识是比较重要额一个因素,对其资源的本底未能得以明确化。从实际的发展情况来看,西部旅游业从总体上还处在后进的状态,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在思想观念上相对比较落后,各级的领导在旅游业的全面认识方面还有待加强。还有就是在旅游交通层面的问题,由于交通的可进入相对较差就会对旅游业造成直接性的影响。

另外就是在资金方面的投入不足,从而造成了旅游产品的开发存在着困难,这样也导致了西部地区的旅游吸引力大幅度下降,不能满足旅客的实际需求。一些比较珍贵的文物等旅游资源存在着认为破坏的现象,没有将旅游资源进行转换成经济发展的优势,所以在实际的发展上就存在着很大的困难。不仅如此在旅游的促销力度上以及旅游的基础设施上都需要进一步得到加强和完善,在对外开放的程度上也要能够进一步的开放。

(二)西部旅游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交通是旅游业的重要构成,也是对旅游产业发展的前提,旅游交通对旅游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从现阶段我国西部旅游交通的发展来看,还在诸多方面存在着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旅游交通的设施质量没有得到改善,从而造成了旅游景区可进入性相对较差,特别是在一些节假日或者双休期间,在旅游交通方面不能对实际需求得到满足。并且在交通业的实际发展上严重滞后于西部旅游发展,对旅游交通的建设资金也相对比较缺乏,交通的管理水平以及服务质量等方面都没有得到很好的效果呈现。

二、西部旅游产业发展重要性及旅游交通优化策略

(一)西部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分析

对西部的旅游产业进行大力发展能够对地区的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西部的自然资源比较丰富,在旅游资源的优势上体现的较为显著。对旅游业的大力发展能够使得资源优势转换成经济优势,从而将西部经济的文化经济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并且有利于对东西部的经济发展差距得到有效缩小,和对西部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处理,主要是体现在就业层面,由于旅游业是生产劳动相对比较密集的发展产业,故此就能够有效的带动当地的就业发展。并且能对西部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旅游发展是和环境保护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故此在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也能在环境的问题上加强保护。

(二)西部旅游产业发展中旅游交通优化策略

西部旅游产业的发展最为重要的就是要能够在旅游交通方面得到充分重视,对旅游交通的规划要能结合实际科学性的规划,从而来实现旅游和交通的互动发展。从实践发展能够看出,西部旅游产业的发展基础是要在交通上得到有效优化,要能够遵循交通规律,这就需要进行在铁路建设以及公路建设上加大建设力度,也要能够在交通旅游协调发展基础上,将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和旅游的整体发展得到兼顾,将两者的关系要能得到平衡保持,这样才能进一步的促进西部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

再者要能够对西部旅游交通的体系构建立体化的加以呈现,对景点的可进入性得到充分强化。在这一过程中要能够在政府层面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严格的遵循市场发展的原则,将旅游和交通两者在规划上进行紧密结合,大力的建设旅游交通运输业,这样就能够有效的形成道路通畅及运输安全快捷的旅游交通体系。

还有就是要能够在西部旅游交通的资金筹集层面要能多渠道的施展,这样方便于旅游交通基础建设的完善。想要将西部旅游交通得以高水平的呈现就要能够在投入上得到加强,将基础建设工作得到完善做好,要能紧密的和自身的交通基础建设的特征相结合,在资金投入的规模水平上通过多渠道的进行增加,最大程度的将旅游交通竞争力得到有效强化。从具体的融资渠道上来看主要可通过旅游企业上市发行股票,通过发行债券募集资金,通过项目融资的方式来进一步推动能够有效适合西部地区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及产品升级换代的投资回报高的旅游开发项目。

另外就是要能够对其交通营运管理的现代化进行有效积极的推动,在现代通讯技术的应用上进行加强,从而为顾客提供多方面的服务,在服务的质量上也要能够得到有效优化最终满足旅游者的实际需求。还有就是要能够进行对旅游交通的相关部门在协作上进一步加强,由于旅游业的发展涉及诸多的部门,只有在各个部门能够得到积极配合协调的基础上才能高效的运作,所以交通规划以及运输管理等都要能积极协调配合。

三、结语

总而言之,处在当前的发展背景下对于西部旅游业的发展,要能从交通层面进行着手解决,只有交通方便才能促进西部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由于本文的篇幅限制不能进一步深化研究,希望能够借此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来后来者居上。

旅游产业分析篇4

1林业特色生态旅游产业的基本阐述

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林业特色生态旅游产业在当地旅游业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桥山黄帝陵区3000多株千年古柏群,堪称世界古柏的“活化石”,黄帝陵被誉为“天下第一陵”,评为国家“AAAAA”级景区,景区的开发代表了我县的旅游业发展水平。林业特色生态旅游的发展能够明显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增长,并带动相关衍生行业的共同发展,对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以陕西省黄陵县的旅游业发展为例,通过建立黄陵桥山森林公园来进行当地旅游业的开发,促进我县林业特色生态旅游产业的优化,从而切实促进县域经济的提高。

2黄陵县生态旅游资源及开发现状

黄陵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炎黄子孙朝圣地,位于陕西省中部、革命圣地延安市南端,总面积2292平方公里,人口13万。黄陵生态环境良好,沮河、葫芦河径流地表,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桥山林区是陕西省五大林区之一,号称萨陕西省的“一叶肺”。黄陵人文景观独特,境内既有武君柏、龙头柏、黄帝手植柏、掛甲柏,又有秦直道、子午岭、侯庄湫、桥山国家森林公园等自然风光,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湖泊以及丰富的物种等,这些都提供了黄陵县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契机。黄陵县的历史悠久,县内还有很多建设完整的黄帝庙、紫娥寺、万安禅院等历史文化遗址,这些赋予了黄陵县浓厚的文化底蕴,对于黄陵县旅游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号称“天下第一陵”的黄帝陵享誉海内外,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和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旅游示范区。

2.1黄陵县林业生态旅游资源分布情况

黄陵县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围绕“一核心四区域”的旅游发展思路,推出以黄帝陵为核心,黄帝文化园区和轩辕酒文化园区为载体的黄帝文化游览区;以黄陵国家森林公园、万安禅院和秦直道为载体的森林休闲度假游览区;以侯庄湫、贾塬湫、万亩苹果观光园为载体的农业观光体验游览区;以店头镇和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园区为载体的现代工业游览区,提升旅游综合服务能力,打造全域旅游新格局。林业生态旅游资源,中部有黄帝陵景区,通过国家黄帝文化园区打造,设施更加完善。西部依桥山国家森林公园、万安禅院为主,桥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全国首个以黄帝养生文化为主题有的森林生态旅游景区,由一谷(轩辕养生谷)、一岭(飞龙岭)、一寺(紫峨寺)、两小镇(潮塔小镇、双龙小镇)组成。区内群山环抱,植被茂密,湖泊众多,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奇特的地形地貌,物种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98%,空气负氧离子指数高出城市30倍密,且有成熟的休闲、餐饮服务,是生态养生、运动养生、美食养生、健康养生、居住养生、文化养生的绝佳圣地,开园以来,倍受关注。东部有南沟门水库、武君柏、龙头柏、侯庄湫等现有的待开发旅游资源。

2.2黄陵县林业生态旅游资源经营现状

从黄陵县的林业生态旅游发展现状来看,可以得出当前黄陵县的旅游资源主要集中于中西部,向四周进行辐射。但是就当前黄陵县的旅游资源的现状分析来看,还有很多东部的潜在的旅游资源未被开发出来,即使建设已经相对成熟的黄帝陵、桥山国家森林公园,也依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其次,对于黄陵县来说,其具有悠久的历史,因此其厚重的黄帝文化底蕴,在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时,可以通过建设相关的人文景观区,来丰富当地的旅游景点,必然会吸引更多的游客渐慕名而来,对当地经济带来很好的刺激,有利于该地的可持续发展。

3林业生态旅游开发启示和对策

3.1拓宽投入渠道,广泛开展招商引资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发展和完善,在进行林业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需要以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为指导,充分发挥出市场经济的作用,不断的加大招商引资的活动力度,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提供足够的经济保障。在进行招商引资的过程中,我县政府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条件来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从而能够吸引相关的投资商来进行旅游资源的投资,筹集到开发基金从而更好的进行旅游景点的建设。在实际的工作中,可以将我县的生态旅游开发与林业重点项目和旅游开发项目等有机的结合起来,采用定点定投、资金捆绑以及项目融合等多种方式来筹集开发的资金。

3.2创新发展思维,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黄陵县林业生态旅游景区的开发应该与全县国土政治、开发及综合利用的规划相结合,为景区的发展留有足够的空间,从而可以完善景区的建设工作,同时对于正在建设的景点,要根据当地的文化和城市的需求来进行,跟上时代的潮流以满足现代都市人们的需要。在景点建设的过程中,可以重点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并进行相关的主题园区建设工作,从而使园区的活动丰富多彩起来,吸引游客驻足,并保证游客的回头率。在园区的设计和建设时,不仅要根据当前人们的喜好来进行,设计人员还需要具有创新性的思维,要能够预见到未来景区发展的模式,从而促进当地旅游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3.3完善机制创新,大力吸引专业人才

林业生态旅游的开发和建设工作对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较高,而且工程是一次性的投入,且成本巨大,因此,在建设的过程中必须保证设计人员的水平,保证景区的质量。在园区建设之前,要对当地环境和特点进行充分的考察和了解,并根据相关成功经验进行分析,做出详细的计划,保证施工进行的顺利有效。在景区建设过程中,要根据当地的地形条件和气候条件来进行规划,因地制宜,尽量最大程度上保留原有的自然风貌,并以此为基础进行鬼斧神工的建设工作。在建设的过程中,安排相关专业的人才进行工作的监督,确保工作严格按照图纸和计划来执行,保障施工的效率,从而保证景点的美观性和实用性,保证其经济效益。

3.4促进产业项目建设

促进产业项目建设的主要举措就是建设动植物生态园,积极争取资金和项目,然后将自然保护区努力晋升为部级的自然保护区,与此同时还可以着力打造旅游精品项目,抓好省级森林公园建设项目。为了将所有的项目尽快投入运行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严抓工程质量,从旅游的特产、住宿、饮食、购物等方面下功夫,鼓励林场互相之间竞争发展旅游项目,这样不仅能够进一步带动林业发展,还能够创造林区经济亮点。没有自己附加产品的旅游区不能够成为特色旅游区,因此要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充分认识自身优势,发展林区的绿色特色产品项目,比如说像鸡蛋、蜂蜜以及蕨苔类的加工产品等,将这些绿色产品整合形成品牌,林业经济和林业生态旅游会共同进步。促进产业项目建设还因为我县林业旅游产业子项目不能满足整体发展需求,因此非常有必要合理进行林业旅游产业规划,遵循自然规律认真研究林业资源、生物资源,为林业旅游产业的长久发展做出明细规划。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陕西省黄陵县林业特色生态旅游行业的发展现状,希望能够更快的促进我县生态旅游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林业特色生态旅游产业是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最终表现形式,对于当地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充分开发当地的生态环境资源,打造地区特色的生态旅游产业,是促进当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旅游产业分析篇5

关键词:旅游产业集群;湖北省地区

一、旅游产业集群介绍

目前国内外从理论上对旅游产业集群进行的直接研究尚处在探索阶段,关于旅游产业集群的概念,学术界也尚无定论。但研究者们一般都参照波特的产业集群概念将旅游产业集群界定为一种旅游经济集聚现象,是旅游产业及旅游的相关产业集聚到一定程度的结果。

二、旅游产业集群形成评价变量的细化

(一)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集群由4因素组成:生产要素;需求状况;支持性产业和相关产业;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

(二)评价指标选取

本文仅针对上文总结的前5个主要影响因素分别选取5个简单明了的数值指标,用这5项指标的加权平均值作为衡量一个地区是否适宜发展旅游产业集群的评价指标(见表1)。

1、旅游资源容量。旅游资源容量Cr是指在保持旅游活动质量的前提下,旅游资源所能容纳的最大旅游者人数或旅游活动量,也是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最大边界。对旅游资源容量的测算一般有面积法和线路法两种,即:Cr=SA/SB×R或Cr=2L/I×R。其中:SA――旅游景区游览规模(平方米);SB――旅游景区游览空间标准(平方米/人);R――游客周转率(每天开放时间/每个游客滞留时间);L――旅游景区游览线路总长度(米);I――旅游景区游览线路间距标准(米/人)。

2、旅游市场总需求。旅游市场总需求D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接待的旅游者总人数,其反映了旅游者在旅游地区的游客流量,从旅游接待角度反映出旅游市场上旅游需求的总规模和水平:D=ΣTj(j=1,n)。其中:Tj――j地区接待旅游者的人数;n――地区数。

3、旅游地连接度指数。旅游地连接度指数γ是指连接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实际路段数与统计的可能连接点总数之间的比率:γ=L/3(P-2)。其中:L――直接连接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每两点的线段数目;P――统计的可能连接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连接点总数。

4、社会经济容量。旅游地的社会经济容量Ch是指一定时期内旅游地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所决定的能够接纳的游客人数和旅游活动量。一般是通过测算住宿能力或食品供应能力来反映:Ch=ΣFi(i=1..n)/ΣDi(i=1..n)。其中:Fi――第i 类食物或住宿设施的日供应能力;Di――每个旅游者平均每天对i类食物或住宿设施的消费能力。

5、旅游管理机构数。旅游管理机构数N反映的是对地区内旅游景点、设施、企业等实施管理、协调、联系的机构总数,从一定程度上能间接体现出地区内旅游企业及机构的互动程度。

三、实证分析

(一)现代定性方法

主要根据相关资料,统计数据,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进行分析,包括对各种定性数据进行频数和频率的统计分析;建立指标体系。

(二)定性定量结合

同时运用访谈、问卷或官方统计资料等方法作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文章主要结合上述两种数据的收集方法,对于收集难度较大的变量的数据,采用了相应的替代性评价指标。

本文以湖北省地区为例,通过运用上述评价指数对该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状况进行定量分析,进一步来衡量湖北省地区是否适宜发展旅游产业集群。

从表2数据可以看出,湖北省基本具备了发展旅游产业集群的基础。随着“中部崛起”良好经济宏观发展环境湖北省经济的快速平稳发展,各城市之间经济与社会发展相互融合的程度日益加深。既有分工又有协作,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互动关系,有利于构成企业机构持续的创新动力,由此带来一系列的创新活动,推动旅游产业升级,并能提升整个湖北省的旅游产业竞争力。

四、结论

湖北省已基本具备了发展旅游产业集群的条件和基础,要提升该优势区域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还必须把发展旅游产业集群当作一种经济战略来实施。在政府的引导下,努力促进集群内企业及机构的管理创新、文化创新,发挥出旅游企业及机构在结网和互动过程中产生的旅游产业集群创新效应,提升该地区的旅游产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缉慈.解读产业集群[Z].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2005.

2、麻学锋.湘鄂渝黔边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8).

旅游产业分析篇6

【关键词】 SCP 旅游产业组织 市场壁垒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信阳市旅游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只有1家真正意义上的旅游景区鸡公山,到如今有国家4A级景区4家、3A级13家、2A级2家;从1998年接待国内游客仅54万人次到如今的1160万人次.。旅游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为全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成为一个新的增收点。然而与河南北部及全国同级别的旅游城市对比,发展程度还有一定的差距。本文将以产业组织理论经典的SCP框架为基础,分析信阳市旅游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市场绩效,在此基础上提出整合信阳旅游产业,进而提升其地位的建议。

一、SCP分析框架

SCP理论以新古典学派的价格理论为基础,以实证研究为手段,构架了系统化的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的分析框架。该理论对于研究产业内部市场结构、主体市场行为及整个产业的市场绩效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其中哈佛学派在SCP框架中着重突出市场结构的作用,认为市场结构是决定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因素。市场结构决定企业在市场中的行为,企业市场行为又决定经济绩效。因此,改善市场绩效的方式就要通过产业政策调整市场结构。

二、信阳市旅游业的市场结构分析

市场结构是指某一市场中各种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特征,包括市场供给者、需求者等相互之间的关系。基于信阳市旅游产业的基本状况以及数据的可得性,本文主要从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和进出壁垒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市场集中度

市场集中度是用来衡量企业的数目和相对规模差异的,是市场势力的重要量化指标。此处采用绝对集中度计量指标行业集中率(CRn)来测定信阳地区旅游业的市场结构情况。公式为:

其中N为全部企业数目,Xi为某一特定行业中第i家企业的有关数值,选择n=4,计算前4家企业的集中度。

针对信阳市旅行社行业,选取员工人数为衡量指标来粗略估计市场份额分配情况。截至2011年,全市共39家旅行社。除信阳鹭岛国际旅行社依托于国家电网有77名员工,企业规模相对较大外,其他旅行社的员工数都少于50名,其中以鹭岛国际旅行社、假日旅行社、海峡旅行社、康辉旅行社规模较大。美国经济学家贝恩将n值取为4的产业绝对集中度分为6个等级:CR4≥75%为极高寡占型;50%~CR4~75%为高度集中寡占型;50%~CR4~65%为中(上)集中寡占型;35%~CR4~50%为中(下)集中寡占型;30%~CR4~35%为低集中寡占型;低于30%为原子型。根据这种分类,计算得出的CR4=21.96%属于原子型,即旅行社市场上各个企业都是分散、规模小的状态,不存在市场集中、垄断现象。

2、产品差异化

产品差异化指企业在提供给顾客的产品上,通过各种方法引发顾客偏好的特殊性,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主要可分为旅游资源差异化和配套服务差异化两个方面。

(1)旅游资源差异化。旅游资源的差异化主要体现在资源属性和质量上。信阳所在的华中地区以历史文物古迹类和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为主,资源属性差别不大,在此针对信阳及其周边地区旅游资源等级差异作以下分析,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信阳市有19个部级景区,主要集中于地文古迹、水域风光类,但由于处在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和以武汉为中心的“8+1”城市圈之间的边缘地带,其在吸引游客和创收上处于劣势。与周围旅游资源相比,高品质旅游资源缺乏、品种比较单一、特点不够鲜明。4A景区比重仅高于襄阳;在发展汤泉池温泉区方面,无论是规模还是宣传都难以与“中国温泉之都”咸宁市相抗衡;旅游业繁荣发展的核心在于吸引力,信阳市的旅游资源差异化程度低,尤其是在红色旅游资源集中的华中地区,以革命老区为特色发展旅游产业的道路比较艰辛。

(2)配套服务差异化。旅游业配套服务是指与旅游基础设施相配合,共同构成旅游产业体系的各个环节,包括住、吃、行、游、娱、购六个要素。在此,以信阳星级酒店发展情况为例分析信阳市旅游业配套服务的差异化。从图1可以看出,近年来信阳市的四星级酒店数目保持稳定,三星级饭店数目增幅不小,但直至2011年才出现第一家五星级酒店。参考国际认为的比较合理的酒店等级结构1:4:5,信阳市的等级结构大致为1:4.7:0.5。因此,应适时调整结构,建设高档次酒店同时均衡发展,以满足未来继续拓展沿海地区、海外市场的需要。

3、进出壁垒

根据产业组织理论,规模经济、产品差别化、政策和法规障碍、经济体制的制约等都会构成进入和退出壁垒。以信阳旅行社行业为例,信阳市每年均有4家左右的旅行社成立(见图2),且均为中小企业,近三年增幅放缓。旅游业是国家大力推进的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主导产业,经济利益巨大;信阳市政府对于旅游相关企业的发展给予各种优惠;信阳市主打第三产业,劳动力充足;再加上信阳取得“全国十佳宜居城市”名号,潜力很大。这些都降低了旅游产业的成本,使得市场的灵活度很大,进入壁垒较低。与此同时,旅游企业由于其特殊性,难以转入其他行业。信阳作为中小城市,生产要素市场和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因此退出市场要克服的困难较多,致使大量中小旅游企业处在盈亏边缘也很难退出,退出壁垒很大。

三、信阳市旅游业的市场行为分析

市场行为是指为实现其经营目标而根据市场环境情况采取相应行动的行为。旅游产业的市场行为主体可分为政府、旅游景区等。

1、价格行为

(1)定价策略。信阳的旅游景点多采取差别定价,即按顾客特性不同差别定价。所有景点对部分群体如身高不够的儿童或者70岁以上老人实行免票或半票。部分景区同时也采取时间差别定价,比如鸡公山景区在春暖花开的时候会开始执行旺季票价。此外,旅行社与景区之间采取联合定价的方法。如在旅行社可以办到全市旅游景点的年卡,限本人有效期内不限次数使用。又如隶属市运输公司的金通旅行社与鸡公山风景区合作,打造鸡公山金通旅游直通车,以大力的宣传、低廉的价格、优质的服务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

(2)价格竞争。信阳市的很多景点开发不完全,所能提供的旅游资源也有限,因此产品和服务的严重同质性使得价格竞争成为一种必然选择。信阳的景区基本都由政府相关部门掌管大权,因此主要的价格竞争存在于旅行社之间。而旅行社间的价格战最终会使得旅游线路单一,服务质量差、游客投诉愈演愈烈的恶性循环。

2、广告策略、营销行为

广告营销是指企业通过广告对产品展开宣传推广,促成消费者的直接购买,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活动。为了实现“旅游立市”的目标,信阳市政府投资100多万元在河南电视台《旅游》栏目做“山水信阳·休闲茶都”为主题的宣传广告,并邀请中央电视台高标准拍摄鸡公山风光片。两会期间,更是在北京打出信阳的巨大广告栏,并邀请人民日报、中国旅游报等几十家部级主流媒体深度宣传报道各种节会活动。

3、竞争策略、创新行为

(1)产品创新。旅游产品创新就是改善和创造新的观光旅游、度假旅游、专项旅游和生态旅游四类旅游产品,进一步满足顾客需求、开辟市场。就信阳的旅游业来说,其产品的创新(见表2)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景区方面,通过进一步开发,扩展景区面积,展现信阳独特的风土人情。坚持红色旅游与绿色生态旅游相结合的发展思路,创新红色旅游展示手段,进一步提升鄂豫皖苏区首府等一批红色旅游产品,使红色旅游成为全省的亮点。二是旅行社方面,抓住政府举办“清凉山水·2010信阳消夏避暑节”,开辟了“消夏避暑”专项旅游线路;针对越来越多市民春节旅游的趋势适时推出“春节普吉岛六日游”等等。

(2)市场创新。近几年,信阳市由政府牵头,分别邀请武汉、郑州的140多家知名旅行社和新闻媒体一同考察信阳旅游线路,并签订合作合同,从而扩大了市场。此外,景区建设、媒介引领使得快捷酒店在信阳市异军突起,这一价格低廉、服务规范、性价比高的现代酒店业态满足了大众观光旅游者和中小商务旅行者的需求,进一步拓展了旅游产业的目标市场。

(3)管理创新。一是积极推行景(区)点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三权”分离的改制措施,其中将南湾湖风景区市场营销托管给北京纵横视线公关策划有限公司专业团队企划收到的效果最好,仅仅2010年十一小长假期间就接待游客27.36万人次,同比上涨45%。二是认真开展景区游客满意度调查,收集旅游新资讯。调查问卷内容全面客观,覆盖旅游服务各环节。信阳市连续几年进行游客满意度调查,并在每年的信阳市旅游工作座谈会上报告。三是积极与游客沟通,传递旅游管理的温情。通过信阳旅游局官方网站,快捷地解决游客遇到的各种问题,全心全意为游客服务,游客满意度达100%。

四、信阳市旅游业的市场绩效分析

市场绩效反映了在特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条件下市场运行的效果,通常采用旅游业整体效益、资源配置情况等来分析,本文选取整体效益作为分析指标。旅游业整体效益指旅游业对地区国民经济所作的贡献,包括旅游业本身创造的直接经济效益和由此引起的间接效益。从图3和表3可以看出,信阳市的旅游产业呈持续增长的良好态势,年旅游接待人数逐年增加,年旅游总收入从2003年的2.33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43.2亿元,增长了近18倍。

此处选择鸡公山风景区作为代表,研究信阳市旅游业与周边城市及同质旅游资源城市的经济效益的差距。与焦作市相比,两市均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鸡公山与云台山资源属性相同、品质相差不大,且同为国家4A级景区,然而两市在旅游资源开发和创收上有不小差距(见图4)。焦作市2003年旅游总收入占GDP的9.4%,2011年升至11.7%;而信阳市2003年旅游收入占GDP的0.67%,2011年却只升至的3.38%,差距明显。

此外,鸡公山作为全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发展程度也远不及其他三大避暑胜地的河北北戴河、浙江莫干山、江西庐山。由此可见,信阳旅游产业的问题在于资源整合力度不够,导致旅游资源孤立,没有由点及面相互连接,旅游资源亟待发展成为产业资源。

五、信阳市旅游业的发展建议

综上所述,信阳市政府在响应河南“旅游立省”的号召下提出“旅游立市”的口号,加快发展旅游产业取得了不小的成就。然而与周边城市对比,竞争力不强,市场效益不高,难以脱颖而出。

1、进一步整合资源、增加市场集中度、优化产业结构

信阳欲在国内外众多优质的旅游资源中出彩,一是应以鸡公山、南湾湖、灵山寺这三个最精华、起步最早的景区为基点,辐射全市景区,打造旅游精品。同时改善景区交通状况以及引进更多更好的经济型酒店,使旅游真正升级为产业。二是应引进有实力的国际国内旅行社进驻,适当提高旅游产业市场集中度,提升整体服务水平。三是借鉴湖南卫视旅游节目《天天旅游》的宣传成功的增收经验,谋划办好一个影响力大的精品旅游文娱节目,将广播电视产业与旅游产业结合。

2、放眼长远,优化市场结构,扩大宣传

放眼长远一是要转变市民思想,还利于民,让市民更多参与旅游产业。针对国内游客提供更多优惠条件,如对于持有A驾驶证且跟随旅行团的游客实行免票。二是借助信阳市与日本新见市建设友好城市的平台,将信阳旅游的客源市场推向日本新见的辐射圈。三是开发旅游新产品,改变旅游商品销售占旅游总收入还不足10%的情况,积极推行“走出去”的策略,坚持参加诸如青岛国内旅游交易会一类的盛会,利用茶叶节等向海内外宣传。

【参考文献】

[1] 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 信阳市统计局:信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2012.

[3] 童光亮:在全市旅游产业“六要素”配套暨导游员队伍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R].2010.

[4] 李梅:促进信阳旅游业再上台阶的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6(12).

[5] 董红霞:旅行社产业集中度与市场绩效相关性分析[J].2010(6).

旅游产业分析篇7

关键词:沅陵旅游;产业发展;SWOT分析

沅陵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沅水中游,东与桃源、安化为邻,南接溆浦、辰溪,西连古丈、泸溪,北与张家界交界,素有“湘西门户”之称,总面积为5852平方公里,是全省地域面积最大的县。全县辖23个乡镇,有汉、苗、土家、回、白等25个民族,人口65万。目前统计出的沅陵旅游资源共176处,对照国家旅游局颁布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沅陵旅游资源占8个主类、26个亚类、72个基本类型。本文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沅陵旅游发展的内外环境和条件进行基本的分析,明确沅陵在旅游开发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面临的机遇和竞争,期望扬长避短,利用机遇,规避威胁使沅陵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一、优势(Strength)分析

1、区位优势:沅陵处于大湘西旅游圈的掌心位置

沅陵东临常德、西连湘西州吉首、南接怀化、北倚张家界,就区位而言,沅陵地处大湘西旅游圈的掌心位置。沅陵县城是长沙去吉首、凤凰的必经之路,距离长沙300公里,距离吉首70公里;通过常吉、常张高速连接,沅陵距离张家界300公里,随着沅张高等级公路的通车,沅陵距离张家界仅120公里;通过酉水,沅陵对接王村(芙蓉镇)仅45公里。沅陵县城距离贵州铜仁的凤凰机场、怀化的芷江机场、张家界的荷花机场与常德的桃花源机场,行程都在150公里之内,游客进出非常方便。特别是伴随张桂旅游高速的建设,沅陵旅游交通将更加便利。因此,有其区位优势导致的市场优势、交通优势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2、资源优势:“沅陵是国内罕见的旅游资源大县”被专家学者们认可

沅陵历史悠久。古名为“元陵”、“辰州”, 历为郡、州、路、府、道和湘西行署治所,曾是湘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悠久的历史为今天的沅陵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和故事传说;沅陵山川秀美。沅陵地处武陵、雪峰两大山脉之间,湖南四条母亲河之一的沅水贯穿全境,县内共有大小溪流911条,特别是五强溪电站建设形成的170平方公里的湖面,在湖南最大。沅陵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3.5%,素有“天然林国”、“辰杉之乡”、“茶叶之乡”、“板栗之乡”等美誉;沅陵民俗荟萃。5852平方公里的县域面积在湖南最大,全县65万人口,生活着汉、苗、土家等25个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碰撞和沉淀,形成了沅陵自己独特的民俗风情,传统龙舟、辰州傩戏、跳香、斗鸟和山歌等民俗文化绚丽多姿,其中辰州傩戏、传统龙舟和沅陵山歌被列为国家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环境优势:沅陵具备康体度假旅游发展的多种资源载体

沅陵境内山清水秀,清代名臣林则徐曾留下“一县好山留客住、五溪秋水为君清”的诗句,当代文学大师沈从文则称沅陵“美得令人心痛”。长期以来,沅陵县委县政府以牺牲短期经济增长为代价,着眼长远,环保工作扎实推进。通过加强矿山开发利用与保护,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深入开展村庄和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工业污染防治和水域综合治理,夯实环境保护基础,强化环境管理力度等手段,切实加强自然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不断优化和改善全县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为沅陵开展以康体度假为核心的旅游产品开发提供了多种资源载体。

二、劣势(Weakness)分析

1、县域可进入性差:交通条件不佳,景区景点通达性有待提高

由于地处山区、且资源分布较为分散,因此,目前沅陵县域内部的交通条件仍然无法满足未来旅游发展的需求。尽管从区位上,沅陵处于大湘西旅游圈的掌心,从空间上距离怀化等主要旅游集散中心城市上百公里。但是现有交通体系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沅陵旅游的可进入性,主要表现为县城通往主要交通枢纽不便捷,如通往芷江机场、铜仁机场和怀化站的时间较长,均超过一个小时,甚至达到两个小时,外部交通时间较长;同时,县域内通往各个景点的交通不便,各资源点之间也难以顺畅的串线。主要旅游道路级别较低,交通线路弯道较多,不利于旅游大客车的通行。尤其是在当前自驾游、自助游高速发展的市场环境下,游客对于目的地道路交通条件的敏感程度也日益提升。内外部旅游交通的不顺畅导致旅游线路不易组织,进入成本较高,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

2、资源竞争力弱:缺少符号性的旅游产品

沅陵旅游资源丰度较高,但是旅游资源知名度不高,品牌影响力弱。主要表现在没有任何垄断性或相对突出景观,缺少如凤凰、张家界、高椅古村落等不同类型的符号性旅游资源和产品对全县旅游产业发展的有效支撑。其独特性在于一种整体氛围的感知,因此塑造整体的旅游文化氛围成为弥补其自然景观价值不足的关键所在。

3、经济基础薄:部级贫困县

沅陵经济落后。自20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沅陵长期服从国家重大建设,失去了许多发展机遇,至今仍是部级贫困县。旅游产业发展需要大规模的以住宿设施、餐饮设施、环境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代表的系列支撑,因此必要的经济实力是实现旅游产业顺畅发展的保障。

4、缺乏健全的旅游解说系统和旅游基础设施

沅陵尚未建立完善的、系统的和规范的旅游解说系统,也没有面向游客的旅游信息中心。旅游牌指示(全景牌示、指路牌示、景点牌示、忠告牌示、服务牌示)尚不健全。此外,沅陵的公共设施配置程度偏低,接待设施简陋,接待能力很小,档次较低。

三、机会(Opportunity)分析

1、政府政策倾向: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助发展

旅游产业分析篇8

[关键词]杭州大旅游产业 集群 政策 研究

杭州历史悠久,自秦时设县治以来,已经有2200多年的历史。杭州曾是五代吴越国和南宋王朝的两代建都地,是我国著名的七大古都之一。杭州的旅游资源丰富,西湖即在繁华的市中心,这也使旅游产业在杭州经济发展中始终居于重要地位,为杭州综合实力的提升和投资创业环境改善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

一、杭州旅游产业集群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1、杭州市大旅游产业概况分析

“大旅游产业”,来源于杭州市政府2005年出台的《杭州大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06-2020年)》,是指以传统旅游业为龙头的,包括会展、休闲、商贸、文化及其他社会资源中能与旅游互动部分的产业集群。

2009年,杭州市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突破5000亿元大关,达5098.66亿元。杭州市第三产业在全市生产总值中已经占到48.5%。第三产业拉动全市GDP增长6.5个百分点。旅游产业占全市生产总值的5.75%,是当之无愧的服务业龙头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杭州的旅游产业高速发展,旅游总人数从1995年的2148万人次增加到2009年的5093.7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从1995年的106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803.12亿元。入境旅游人数在2006年占到全省入境旅游人数的42.6%。

2、杭州旅游产业集群的优势

根据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波特(Michael E. Porter)的理论,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对不同产业布局有不同的影响。自然因素对第三产业的影响突出地表现在对旅游业的作用。杭州市利用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良好的经济环境,基本形成了国内游和入境游“两轮驱动”,观光、会展、休闲“三位一体”发展的产业格局。

杭州大旅游产业集群在分类上的整体性。杭州并没有把传统旅游业和商贸、会展等其他服务产业截然分开,而是将吃住行,游购娱做为一个整体的产业集群,在产业分类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

杭州观光产业集群在空间上得天独厚。杭州拥有2个部级风景名胜区,2个部级自然保护区,5个国家森林公园,1个部级旅游度假区,1个部级湿地公园。还有全国重点文保单位24个,部级博物馆6个。拥有年接待游客1万人以上的旅游景区、景点120余处。另外,两江一湖景区(新安江、富春江、千岛湖)连接了西湖风景名胜区和世界自然遗产安徽黄山,成为中国著名的黄金旅游线。

杭州大旅游产业集群在时间上的休闲特性。早在2004年,杭州便打造成了90分钟交通圈。截至2008年末,全市境内公路总里程达到14700千米,其中高速公路494千米。发达的交通体系实现了“早上在西湖边喝早茶,中午到千岛湖畔吃饭,晚上还能欣赏西湖夜景”的梦想,大大缩短了出行时间,拉近了城乡距离。

3、 杭州旅游产业存在的问题

产业结构不够合理。观光游览业发展比较成熟并在国内领先,但会展商务业、休闲度假业发展相对滞后,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特色性的文化项目相对较少且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

国际化程度不高。国内旅游“一轮独大”。根据2007年的统计数据,上海的入境游客量为665.59万人次,而杭州入境游客为208.6万人次,2008年末也只有221.33万人次,入境旅游相对滞后;国际性会展项目较少,承办国际会展项目所配套的软、硬件设施还不够完善;从业人员素质还不能提供符合国际惯例的高质量旅游服务。

“行路停车难”问题限制旅游产业发展。虽然杭州航空、铁路、公路运输方面在21世纪00年代取得突破性进展,但市区交通拥堵和停车难仍然是“七难”问题之中尚无解药的难题。

二、 杭州旅游产业政策分析

1、 产业政策的基本含义

产业政策一词,最早出现于日本。产业政策是一个国家的政府为例实现其全局和长远利益,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加快产业结构转换和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规范产业内企业间竞争与垄断关系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的总称。

2、 杭州大旅游产业政策初步分析

杭州市政府2005年出台《杭州大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06-2020年)》,2008年又确定美食、茶楼、演艺、疗休养、保健、化妆、女装、婴童、运动休闲、工艺美术等新兴行业为杭州“十大特色潜力行业”。 旅游产业在政策上体现了因地制宜的特色,充分体现了产业政策的时代性和阶段性特征。

3、 杭州大旅游产业结构政策

在前文中已经提到,杭州的旅游产业发展并不平衡。因此,杭州大旅游产业的结构将从单一的观光旅游转向将第三产业中的文化娱乐、健身体育、餐饮等与旅游产业相关的产业划合发展的产业集群,并将区域联动和产业联动写入了旅游发展规划。

三、杭州大旅游产业发展对经济的带动作用

杭州大旅游产业发展的中远期目标(2011-2020年)是:基本建成国际知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和“东方休闲之都”。杭州市从2004年起用3年时间制定并实施了《推进杭州市旅游国际化启动方案》;2007年,启动《杭州市推进新一轮旅游国际化战略行动方案》;2008年,杭州又提出打造大型“国际旅游综合体”的目标,它将作为杭州旅游发展再上新台阶、迎头赶上国内外休闲旅游时代潮流的核心举措。

国际化的终极意义在于提升该产业本身的素质,挖掘产业发展潜力,以实现经济的不断发展。由此可见,较为完善的产业政策、发达的观光产业及悠久的文化和潜力产业不断发展共同推进,杭州旅游产业的发展无疑将大大推动杭州第三产业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王俊豪:《现代产业经济学》,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上一篇:体育课堂的核心素养范文 下一篇:工会职业病防治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