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理论范文

时间:2023-12-02 15:20:09

旅游资源理论

旅游资源理论范文第1篇

一、水域旅游资源与RMP理论内涵

(一)水域旅游资源

水域旅游资源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主要包括河流旅游资源、湖泊旅游资源、瀑布旅游资源、海洋旅游资源和泉旅游资源。风景区水域旅游资源主要有5方面的旅游功能,分别是审美功能、疗养功能、品茗功能、娱乐功能以及陶冶功能。

(二)RMP理论

1999年,旅游学者吴必虎提出了关于旅游产品开发的系统理论――昂谱(RMP)分析理论。该理论是指在区域旅游开发中以旅游产品为中心,进行R性分析(resources analysis)和M性分析(market analysis),以此为基础进行P性分析(product analysis),并最终提出旅游产品为核心内容的既体现地方资源特色,又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性旅游产品的旅游规划理论框架。

二、R性分析

作为江西山水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昌水域旅游资源极为丰富(见表1),融水域景观和水文化景观于一体,兼具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的独特魅力。

三、M性分析

就国内现状而言,我国以中短途的观光旅游产品和周末短途度假旅游产品为主,此类产品弹性小,而远途旅游和文化旅游产品弹性大。目前,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选择仍将集中在中短途观光和城市周边近程度假。

南昌市水旅游资源多位于市内或城郊,城市定位为“中国水都”主打“亲水、乐水”的水文化,辅以开发水域观光的旅游产品,配合近郊山水休闲体验。南昌市水旅游产品的聚集优势满足了游客短途及周末都市观光的需求,对游客吸引力较大,而中短途观光旅游为旅游需求的基本层次,弹性较小。

因此,南昌市水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重点突出水文化,打造水域观光,水上娱乐系列产品,从游客需求角度出发,丰富旅游产品种类和层次,增加游客的体验度和参与性。

四、P性分析

(一)旅游产品

根据南昌水旅游资源的特点,结合其潜在市场主体的行为特征,可将其旅游产品定位为3大主类6个亚类(见表2),融观光、休闲、科普、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产品体系。

(二)旅游产品开发

1.挖掘历史线索。历史水域景观系统体现南昌悠久的时间线索,它承载着这座城市的历史,是历史事件的发生地或见证者。南昌应突出和深挖象湖灌婴广场、赣江滕王阁、梅湖山人三大水域景观。

2.确立“鄱湖明珠、中国水都”理念。“鄱湖明珠”旅游理念指明南昌旅游开发以促进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为主线,努力带领鄱阳湖地区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区。“中国水都”旅游开发应秉承“道法自然、人水和谐”的理念,综合运用各种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建设一个“水量充裕、水质优良、水系健康、水城交溶、水景相益、人水和谐”的“现代文明都市”。

3.构建空间水域景观系统。构建中的南昌水域(风光)旅游景观的空间系统,从布局层次上观察,由三个布局层次的水域景观群落组成:最外层为南矶湿地部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体验产品、汪山水库遗址遗迹类观光产品、瑶湖国际水上运动中心的水上专题旅游产品;其次南昌二环线旁的艾溪湖森林湿地公园、象湖湿地公园、山人梅湖景区、天香园(候鸟公园)等重点景区的观光景区;最内层为青山湖风景区、赣江公园以及散布市内地的四湖。南昌市内外三层水域景区,并非是独立旅游空间布局,空间水域是由赣江和抚河与玉带河串联而成。

在构建南昌新水域景观时,要突出重点、集中精力,用主要精力去建设南昌“一湖、两岸、三横、四纵、五连通”的水系连通工程、候鸟保护工程。因此,南昌水域旅游开发的重点是把主要水域赣江、象湖、青山湖、艾溪湖全面串联起来,实现船在城中游,鸟在城中飞的梦境,让南昌成为的休闲宜居城市。

旅游资源理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公共选择理论 经济人 政府失灵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研究者对如何使旅游开发对资源保护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实现旅游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双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也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但从研究情况来看,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比较笼统。对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实现平衡的研究中,个案研究与技术性的研究比较多,研究的理论基础比较薄弱,从政府治理角度来研究旅游开发与保护问题的成果较少。公共选择理论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末,60年代末70年代初已形成一种学术思潮,是一门介于经济学和政治学之间的新的交叉学科。它以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尤其是理性人假设)、原理和方法作为分析工具,来研究和刻画政治市场上的主体(选民、利益集团、政党、官员和政治家)行为和政治市场的运行。本文拟运用公共选择理论,从政府治理的角度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失衡的问题进行分析,对现行政府管理的完善提出一些建议。

一、公共选择理论及其在政府治理中的应用

1、旅游资源的属性

在《公共支出的纯理论》中,萨尔缪森给出了公共产品的经典定义,他把公共产品定义为任何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都不会减少其他人对该产品的消费,强调公共产品在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在此基础上,萨尔缪森又提出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即公共产品很难在技术上需要付出昂出的成本,将不付费的人排除在外。在以后的研究中,这两个特征被很多学者作为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的分类标准,但很多学者质疑,现实中是否存在完全满足这两个条件的产品,进而衍生出非纯粹公共产品:俱乐部产品、公共资源(如表1)。其中具有非排他性但达到一定的使用程度后又具有竞争性的产品成为公共资源,这是一种基于所有权角度定义,拥挤性是公共资源的一种重要表现。

(资料来源:许彬:公共经济学导论――以公共产品为中心的一种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从产权安排来看,在我国旅游资源属于国民所有,产权应该属于国家所有人,是一种公共产权,具有非排他性。另外,对旅游资源的使用达到一定水平后又会形成拥挤,即减少了其他人可以利用的空间,产生竞争性,是一种公共资源。另外,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从表1来看,除了具有非排他性与竞争性外,我国旅游资源产品大部分由公共部门如各地政府、相应管理部门来生产,在市场分配的基础上进行消费,销售收入和税收是进行产品再生产的融资方式。因此,旅游资源应该是一种公共资源,可以运用公共选择的理论进行分析。

2、公地悲剧与政府治理

1968年,哈丁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公地悲剧》的文章,通过一块对所有人都开放的草地结果的描述,形成了公地悲剧的理论。在一块对所有人都开放的公地上,每个牧人都有放牧的权利。哈丁认为作为一个理性人,每个人都会期望自身利益最大化,从而促使每个人都无节制地增加自己的牲畜,理性人这种追逐自身利益的行为,导致这块有限的公共草地过度使用,并最终毁灭。虽然在哈丁前后,一些学者对公地悲剧的发生机制进行了阐述,并做了更深入的分析,但哈丁的公地悲剧描述往往被当成公共资源由于缺乏排他性而导致困境的象征。缪勒认为,公共产品的特性构成了集体选择即公共选择存在的理由。正因为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导致公地悲剧的产生,也为政府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也就是说,应该由政府对公共产品(包括公共资源)进行控制、管理、生产、供给等。

3、我国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主体

从各项法律规定来看,我国旅游管理即开发与保护主体为各类景区相应管理部门,如森林公园为林业部门,当地人民政府以及其设置的相关部门如旅游局等。但从实际操作与媒体披露的资料来看,一些部门总能以一些方式对旅游资源进行直接或间接的开发、利用。横向上各部门的交叉管理以及纵向上的权责分配不明确,使我国景区管理体制不顺,特别是我国景区经常带有多种“头衔”,多头管理严重,管理缺乏一致性和整体性。在这样的管理体制下,各相应机构是开发的主体,有开发的权利,同时根据法律规定,也是旅游保护的主体,但因为其责任缺乏严谨的法律规定,实质上造成了我国旅游资源保护主体的缺失。

二、经济人假设与政府失灵

1、经济人假设

西方主流经济学以完全不同的假设来讨论经济市场与政治市场中的主体,认为经济市场中的个人是受利己主义和狭隘个人利益驱使的“经济人”,而政治市场上的政府作为一个实体是利他主义和超个人利益。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在经济市场和政治市场上活动的是同一个人,没有理由认为一个人会根据两种截然不同的目标或动机行事,两大主体唯一不同的是追求效用或利益的方式不同,政治、经济市场的“善恶二元论”在逻辑上就是错误的。因此,公共选择理论试图建立一个统一的有关经济和政治这两个市场上的个人行为模型。在研究政府行为决策时,把个人作为基本研究单位论述政府的决策过程,并将经济人模式扩大到政治市场上,即政治家跟其他人一样,都是效用最大化者,其效用函数包括的变量有职位、权力、名誉等,也包括增进公共利益,但不是效用函数的首要或最大变量。

2、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中的政府失灵

布坎南认为,使用经济人模式不仅可以帮助解释市场失灵,也可以直接论证政府失灵或政府失效。公共选择理论把政府失灵又称为官员政治的无效率或政治失灵,它表现为浪费、冗员和低生产率。除了“经济人”原因外,旅游开发与保护中政府失灵的原因还包括:政绩考核指标以偏概全,重经济效益,导致政府目光短浅,政府官员不愿去做“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事;多头管理,权力主体多;缺乏责任承担制度与机制;监督机制不健全等。从我国的现状来看,本文认为旅游开发与保护中政府失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寻租现象。“租”或“租金”是指超过资源所有者的机会成本的报酬。从旅游资源的属性与我国的管理制度来看,其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以及由谁生产等问题都少不了政府的决策。对相应部门来说,相当于获得了一种垄断特权,政府的批准、许可、同意、优惠或特许等,无论是无意、被动或主动都能产生各种“潜在收益”,即“租”。布坎南认为,寻租是指那些本可以用于价值生产活动的资源被用于只不过是为了决定分配结果的竞争。从市场主体经济人的特征来看,存在租,则寻租的产生勿庸质疑。寻租往往表现为通过游说政府和院外活动来获得某种垄断、限制或特权。贿赂被许多研究者视为常用的寻租形式,如克鲁格在《寻租社会的政治经济学》一文中指出,在某些场合寻租采取贿赂、腐败、走私和黑市。寻租者的存在,使具有经济人属性的政府官员在资源分配中具有“创租”的可能。

在旅游开发中,景区内道路、厕所、索道、电梯、接待设施、商店或摊点的生产,规模大小,由谁生产和建设等都涉及到政府决策。管理部门的这些批准、许可、同意、优惠等决策无意中创造了大量的“租”。在一些景区里,为保护生态环境,实行“景区内游,景区外住”的方针,但还不是零限制或绝对控制,一些接待设施以这样或那样的理由充斥着景区,用寻租来解释其存在不难理解。

(2)目光短浅,行为短期化。在我国,非常强调旅游扶贫功能,官员或政府的政绩评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财政收入、地税、国税等数量型经济指标。因此,对这些指标的追求成为政府的首要目标,而环境保护之类短期来看似乎是“赔本”的长期投资,在缺乏正面与负面激励的情况下,则不是政府追求的目标。在这种“激励”条件下,政府和官员的“经济人”特性更加突出,他们会利用自己对旅游资源分配的权利,追求自身或部门利益,导致资源的超前、过度使用,索道、电梯、接待设施、商业设施的泛滥,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不同程度上的失调。

近年来,新闻、网络等媒体对资源破坏、污染等行为大加披露。据新华社报道,在武当山古建筑群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道观――复真观里,竟然出现了一个由古建筑改建而成的三星级宾馆――“太子养生堂”,而投资者正是负责文物管理的武当山文管所。自然景区内电梯、索道等设施的建设也受到媒体的大量质疑,这些设施无疑是不符合保护原则的,但在满足游客需要等理由下,这些设施成为当地纳税大户,环境利益往往必须向经济利益妥协。但因为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多头管理等原因,这些急功近利的行为大多不了了之。

(3)冗员、浪费、效率低。2001 年起,我国开始在市、县机构进行了“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革,但仍没有彻底改变原来冗员、浪费的局面,不仅部门、人员数量增加,其支出预算也在增加。以张家界旅游管理部门为例,按照《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在武陵源区设立行政机构即武陵源区政府,其有科级单位60多个,财政编制内有2600多人,人头经费每年占全区财政收入的60%以上,直接抵消了部分或大部分旅游所带来的经济利益,也减少了资源保护的预算。这种浪费还可能因为政府的支出往往没有成本概念。另外,景区管理主体多,有权无责,使各相应部门加速资源的直接使用,各部门对景区管理的干预,也极大地削弱了直接管理部门的权力,难以进行有效管理,特别是环保工作的进行,效率普遍低下。

虽然公共选择理论在假设和方法论上比较走极端,但它将经济市场与政治市场、经济主体与政治主体纳入同一个逻辑分析系统,以个人为基本单位研究政府的决策,有利于更好地分析和解决政府失灵问题。

三、政府失灵的矫正

布坎南认为,对于政治家和政府官员,如果要适当地设计出能制约赋予他们的权力和他们在这些权力范围内的行为法律――制度规则,就必须把政治家和政府官员看作是用他们的权力最大限度地追求他们自己利益的人。公共选择理论对政府失灵矫正的中心观点包括:改革制定政策/决策的程序规则,尤其是宪法,即从根本上解决或防止政府失灵,而不在于政策或官员品质。本文认为不同的法律制度会形成不同的决策规则,带来不同的政策与决策结果。因此,本文从改善政府决策制定的角度提出一些矫正政府失灵的建议。

1、规范政府权力与职能范围

在我国,很多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既实施管理,又进行经营,不仅掌舵而且划桨。导致的后果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恶化了市场竞争,也不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还妨碍了管理的有效性。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环保措施的实行受挫,因为政府直接或间接投资经营的企业首先就会规避这种成本的付出。旅游开发与保护中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矛盾的解决首先来自政府与市场的科学、合理分工。因此,政府的权力范围应该只限于掌舵,包括政策的制定、实施;产业运行的宏观调控;市场的规范,为产业的健康运行提供良好的环境;以及界定和保护产权,通过这些措施引导和保证旅游开发与保护的平衡。

2、制定和完善规范审批权的法律

景区的开发与建设都必须经过相应部门的审批。目前,我国有关旅游资源管理与开发的法律不少,但并不能完全解决旅游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原因在于目前法律重形式、宏观,随着新问题、新情况的出现更显过时,责任主体、内容及承担方式不明确,甚至有权无责,对审批部门权力的规范、限制、责任等规定更少。在审批下进行的建设项目,其危害往往是比较大而长久的。因此,要制定和完善规范审批权的法律,必须明确审批权主体的权、责,确定在保护资源这个大原则下改善审批程序,重视和保证环保部门、学者、专家意见的表达。这也是减少寻租、创租机会,减少社会资源浪费,实现公平竞争的一个途径。

3、财政支出的科学化

首先,应该考虑提高资金的运作效率,即绩效评估。考虑资金的运作效率、投入―产出比等,才不会导致资金的浪费。另外,政府还应该根据旅游者需求的变化与产业结构的优化需要,调整财政支出的方向,以拓展产业链,改善当前局面。其次,财政支出要体现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的协调。在注重拉动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的同时,还应考虑环境保护的需要,注重环境和资源破坏的补救与防范。再次,制定科学的财政支出计划,详细安排资金配置,增强科学预算管理,加强公开透明性。最后,做好机构、职位、人员的科学规划,并减少编制外人员,以减少所谓的人头经费和对财政收入的抵消。

4、完善监督机制

监督机制包括前面所讨论的审批权的法律规范,还包括其他的旅游开发与保护法律。其次,应加强专业的技术监督,发挥其对旅游资源开发行为和项目的评估作用,以及在审批中的把关作用,并对各景区开发和保护的现状进行评估,为以后的决策与管理提供参考与监督。最后,还要完善社会监督机制,包括网络、电视、广播、报纸、个人言论等,从社会监督覆盖面的广泛性以及它已起到的作用来看,这也是非常重要的监督机制。

【参考文献】

[1] 方副前:公共选择理论――政治的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 许彬:公共经济学导论――以公共产品为中心的一种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3] Gordon Tullock.The Welfare Costs of Tariffs,Monopolies,and Theft[J].Western Economic Journal,1967(5).

[4]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张家界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改革创新调查与思考[EB/OL]. www.省略,2007-08-22.

旅游资源理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城区;旅游资源;旅游资源保护;可持续发展

城区是一个城市的中心区域,是一个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普遍意义上,旅游对一个城区而言并不是主要功能,但因其区位上的特殊重要性,在自然发展过程中它必然会产生许多具有旅游价值的旅游资源。在现今中国许多城区大搞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管理单位要么忽视旅游资源的保护,要么是在“开发与保护的矛盾”中挣扎。保护好旅游资源是区域旅游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实现整个城区可持续性发展的有效途径。城区的旅游资源必须得到有效的保护。

1城区旅游资源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然景观的保护与资源的原始状态关系密切,人文景观的保护不仅与资源的有形构成有关,更与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对这两种旅游资源的保护状况的勘查所依照的标准应有所不同。

对于旅游资源保护中问题的发现是提升旅游资源保护力度的突破口,所以对旅游资源保护状况的分析必须是一个系统全面的工作。城区旅游资源的保护工作中常出现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

1.1管理与目标的双重制约。

资源开发与保护中必然要涉及到资源所在地及所有权归属的问题,这成为旅游资源开发的瓶颈。许多建筑与设施类旅游资源可能分别划归建设部门、园林部门、文物部门、宗教部门,这些部门往往对其保护责任互相推脱,出现保护过程中相互扯皮,开发后利益冲突,资源开发和保护后劲无力等一系列问题。这种局部和短期利益的争夺显然不利于资源的保护和永续利用。

受计划经济影响,城区的旅游资源被文化、城建、林业、旅游等部门分割,缺少适应大旅游发展需要的顺畅的体制,缺少对区域旅游资源统一有效的保护、开发、利用、宣传促销的管理方法。由于部门分割,许多城区非常具有历史和艺术价值的老建筑不对普通游客开放。旅游主管部门对旅游行业管理难度较大,资源挖掘、产品开发力度与发展要求产生了差距。

1.2旅游资源文献资料有待加强保护。

旅游景点,特别是未开发或有待开发的景点(物),经常出现缺少相应的文献资料的问题。文献资料没有得到科学的保护,以至造成许多未开发的旅游景点的资料缺少或丢失。缺少全面的文献资料会给旅游资源统计工作带来很大的问题。在笔者参与的大连市旅游资源普查工作便出现了此问题,没有原始资料,而由考察人员单纯进行实地调查,无法使旅游资源单体的性状描述十分完善,同时旅游资源普查工作的科学性也有所偏离。使普查工作在考察中花费太多精力与时间,无法完全达到高效、少时、详查的状态。

1.3高层次的旅游开发和规划人才匮乏。

在旅游发展过程中,部分景点(区)在管理、运营技术环节和实践操作上缺乏专业性,究其根本,是缺乏专业性知识、缺乏专业性人才。另一方面部分旅游开发项目和开发产品的层次不高,老的模式和面孔较多,特色不突出等问题客观存在。这与地方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项目投资公司缺乏相应的高层次旅游专业人才也有很大的关系,因为专业水平有限,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经常忽视对资源的保护措施。

1.4旅游资源保护的力度随区域偏僻度增大而递减。

旅游资源保存状况根据离城区中心的远近不同而表现出参差不齐。离城区中心越近的区域,旅游资源的保护的状况较好一些;而部分偏僻的区域(放在更大的地区内研究就是更偏远区域)的旅游资源受到人为的干扰或破坏较为严重,其观赏价值、使用价值都相对来说比较低。

1.5城市旅游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距。

“旅游在发展的一定阶段是经济——文化产业,到发展的成熟期是文化——经济产业”(于光远),旅游需要文化底蕴作为支撑。从旅游企业在市场的运作角度而言,第一层次的竞争是价格竞争,进一步上升到质量竞争,达到最高层是文化的竞争。旅游本身的文化功能是内在的,旅游者进行旅游,本质上也是在购买文化、消费文化、享受文化。旅游经济必须注重知识经济,旅游管理必须开拓知识化管理之路。

城区旅游业发展是一种高文化含量的发展模式,发展进程和速度对城市的科技文化力量和历史文化氛围有较大依赖。城区在旅游业发展中,一方面应注重科技因素的投入,另外一方面应凝练出区域的文化特色,即找到区域旅游发展的“文脉”,从而使城市文化水平与旅游发展水平一致,使有限的自然、人文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1.6未开发的许多旅游资源被挪为他用。

许多城区有待开发或未开发的旅游资源,普遍存在被挪为他用、缺乏必要的法律与工程保护措施的问题。城区中大量传统老建筑精品经常有民居散落分布其中或因其它目的而被完全占用。人为活动缺乏保护意识,加速了老建筑的破坏和损毁,大量砖雕、石雕等艺术品亦逐渐破损或流失。

2城区旅游资源保护的思路与建议

旅游资源,特别是风景旅游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必须在开发与利用全过程中给予高度重视。旅游资源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保护为本的原则,正确处理好资源利用与资源保护、经济效益与环境、社会效益的关系,做到依法保护、合理利用。同时运用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加强对旅游资源的管理,使保护工作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2.1总体原则。

旅游资源保护的政策措施应在“精心规划、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开发与养护相结合”的方针指导下,遵循因地制宜,合理开发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原则,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分期建设,边建设边开发滚动发展。先易后难,循序渐进,优先开发投资少、吸引人、见效快的景区景点。充分利用现有基础设施、防止重复建设。

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项目,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估,事先制定资源保护计划和措施。其废水、废气、废渣、废弃物的处理处置设施,以及防止水土流失、植被破坏、景观破坏的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禁止在旅游区建设破坏景观、污染环境、妨碍游览的项目,对已建的要限期治理。旅游区内的工厂,在城市风景走廊和重要景观地带的有碍景观的居民住房及建筑物等,应逐步拆迁或改造。

在规划开发或已开发利用的旅游区内,应保护区域内的生物资源和水资源。保持旅游区内的地形地貌景观,禁止在旅游区内开山采石、挖沙取士、填盖水域、砍伐树木,以及进行可能改变旅游区地形地貌的其他活动。对于已经造成生态破坏的,必须积极整治,限期恢复。

旅游区的开发建设和旅游活动的规模,不得超过旅游区的环境容量,其性质、布局、规模、体量、高度、造型、质感、色彩等,必须与周围自然景观和环境相协调。旅游区内应控制资源的开发强度,加强绿化植被,降低建筑密度和容积率,严格控制建筑的体量和高度。

2.2分类分级保护。

为了对旅游资源实行有效的保护,应在旅游资源普查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旅游资源的利用性质、功能及脆弱性,将城区的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分级保护。

2.2.1分类保护。

2.2.1.1人文类旅游资源。在城区文物保护单位和重点保护建筑周围,根据国家文物保护法规、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相关规划及各相关部门和社区居民提出的保护意见,划出一定的范围与空间作为文化遗产与史迹保护区。

对这类资源的保护,应严格按照有关法规,保护单体的安全和完整,严禁增设与其无关的甚至危及其安全的人为设施,严禁任何不利于其保护的因素进入。可以安置必要的步行游览和安全防护设施,控制游客量在环境容纳量允许的范围之内。

对于旅游商品、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以及无历史意义而为开发旅游业或其它经济用途而建的现代建筑与设施,可将责任下放到个人或单位,政府进行监督,既调动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又增加政府部门工作的效率。

2.2.1.2自然景观类旅游资源。

自然景观类旅游资源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动植物景观。

对自然景观的保护,应严格按照《自然保护区条例》、《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森林法》等对资源与环境依法进行管理。

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内可以配置必要的研究和安全防护性设施,应禁止任何经营性的开发建设活动。风景名胜区内核心保护区内严格禁止与资源保护无关的各种工程建设;不得进行恣意伐木、开山采石、挖沙取土以及其它任何形式的严重破坏地形、地貌和自然环境的活动。旅游区内控制游客量在环境容纳量允许的范围之内,应适当限制机动交通及居民活动的进入,不得安排与其无关的人为设施。

在休闲度假旅游区的项目活动及可视范围内,根据景观风貌保护的需要,划出一定范围作为旅游环境保护区。在休闲度假旅游区内,可以进行适度的资源开发利用行为,合理安排各种适宜的休闲度假项目,控制游客量在环境容纳量允许的范围之内,应适当限制机动交通及居民生产生活的进入。

2.2.1.3未开发的旅游资源。

对目前尚未进行旅游开发,但明显地具有可转化为旅游产品优势潜力的旅游资源,或已初步开发,但仍具有相当大的开发潜力的旅游资源,应划出一定范围进行保护培育。对未开发的旅游资源,重点要搞好资源的恢复、培育和保护,严禁对其不利的开发经营活动。

2.2.2分级保护。

2.2.2.1一级保护区(核心保护区)。

一级保护区指已经公布批准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风景名胜区的绝对保护范围及自然保护区核心部分(包括待定文物保护单位和自然保护小区)。

具体做法是在景点周围划出一定的小范围,防止旅游者损坏。这些景点或景物一般不能移动、涂写、凿刻,管理部门应逐一登记建档,详细记录有关资料。划定保护对象与旅游者之间的距离,或制定具体的保护措施,并用明显的标志提示游人。

2.2.2.2二级保护区(重点保护区)。

二级保护区指一级(核心)保护区外及有代表性的风景名胜区、传统民居区、滨海路等的景观建设控制地带。

二级保护区划分的目的在于使景区或是景点周围的环境不致被破坏以致与景区或景点不相协调。构景空间和审美度较好的空间也应划入二级保护区范围,在此范围内不得建造与景物无关的建筑,杜绝污染源的进入。

2.2.2.3三级保护区(一般保护区)。

三级保护区指二级保护区保护地带;有代表性的新兴旅游景点及景物。如市区的游乐、购物、休闲景点。一般是旅游环境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协调区,在景点周围一定范围内不得建造体量过大或过高或足以造成不协调的建筑,注意环境绿化,保证大气、噪声不得超标,保证旅游者饮用水、食宿等环境的安全舒适。

分级保护的项目、相应的保护面积和范围及具体要求要按国家城市规划、环境保护、文物保护和旅游管理条例等有关法规及各县区和全市另行专门编制的旅游资源保护培育规划实施。

2.3加强旅游资源保护的其它支持途径。

2.3.1通过增强环境、资源保护意识来达到保护目的。

环境、资源保护意识的增强是旅游资源保护的思想基础,这里包括管理者、经营者、旅游者、地方民众等群体的全方位旅游意识的增强。增强旅游资源保护意识应针对不同的群体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教育,如对管理者、经营者采用系统教育、培训的方式,对旅游者采用建立环境解说系统的方式,对地方民众采用环境科普的方式等。

环境是旅游资源生成的条件,旅游资源的保护依赖于环境的保护。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经济的崛起、旅游者的大量涌入,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从旅游业的长远发展来看,我们不应以牺牲后代人的生活质量与发展机会为代价来发展旅游业,正确的方式应是旅游业发展的同时,资源、环境得到保护。可采取如下措施:

①加强资源开发过程中对环境的保护,资源项目规划中应体现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②加强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教育,通过管理影响和引导游客;

③提高技术监测的水平;

④加强旅游地精神文明建设,通过提高居民素质,达到自觉维护生态环境质量的状态;

⑤加强宣传工作,倡导推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⑥推行绿色服务理念,减少旅游行业对环境的污染。

2.3.2加强法规建设。

景区规划、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文物保护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及相关的地方政策法规的制定,一定要充分考虑旅游景观的保护和培育,要使各类景观资源的保护有法可依,不留下管理盲区。必要时应设立相应的管理机构,落实保护权限与责任。还应制定一系列有关资源与环境的具体保护办法和监测、监督举报、奖励与惩罚的规章制度。通过制定政策,引导和鼓励部门、单位和个人积极参加污染整治和环境保护工作,监督和协调所辖区域的部门、单位和个人认真贯彻执行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2.3.3加强公众宣传教育。

向公众传播有关旅游环境保护的法律知识和科技知识,特别是通过一些典型案例的评价,使整个社会对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有正确的理解和态度,提高人们保护旅游资源的自觉性,增强环境保护的紧迫感、责任感,让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资源及其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协调一致性,提高人们旅游资源保护意识及知识水平和技能。

2.3.4理顺管理体制。

要成立有权威性的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协调机构,由旅游、文化、环境、城建、水利、林业、农业等部门的专家组成一个专门委员会,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严加把关,对项目审批、项目建设、营运管理等各个环节严格实行规范化管理。

2.3.5要增加对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培育的技术投入和资金投入。

应遵循“多一点传统,少一点创造,多一点复修,少一点重建”的原则,对旅游资源进行就地或易地保护。如对有代表性的历史名宅古建,要逐个检查落实防漏、防火、排水等事项以确保其风貌的完整无缺和结构的安全。

对某些资源(如名宅古建)可探索吸引民间资本的途径和方法。通过征收资源税、排污费,充分发挥经济杠杆对旅游环境和保护作用。设立城区旅游资源保护专项基金,资金来源为:财政上拨出一定款项作为启动资金;将部分城市建设配套费纳入专项保护基金;按营业收入总额向从事旅游经营活动的企业征收旅游资源保护附加费;旅游饭店的城市共建费金额转入专项保护基金等。由专门的基金管理委员会负责该项基金的保管、审批和使用监督。

2.3.6建立大旅游发展机制,加强旅游机构职能建设和人才培养。

旅游活动是一项综合性的服务活动,涉及众多企业和行业的经济活动。以功能布局和产品企划为平台,统筹规划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着眼于发展“大旅游”,促进旅游各要素的有效组合。同时要协调好各相关行业部门的关系,争取各方支持,形成全社会办旅游的合力。适时推动各种节庆活动,造就市场轰动效应。

同时,要深化旅游体制改革,转变管理职能,做好行业管理和服务工作;成立旅游执法大队,强化行业执法职能,依法治旅;组建旅游信息中心(包括旅游政务、旅游商务网络和旅游呼叫中心),加快旅游信息化建设,与国际接轨。

加强旅游宣传和旅游知识的普及,提高市民的旅游意识,及对旅游业发展的支持,营造良好的旅游发展环境。增加城市居民对周边旅游景区的了解,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提高出游率;提高市民的好客程度,善待游客,增强市民对游客的亲和力。

聘请旅游专家成立旅游发展专家组,提供智力支持;充分利用当地高等院校的师资力量,加大旅游知识、技能的培训力度;培养高层次旅游人才。

3结语

旅游资源的保护不排斥对其合理的利用。许多旅游资源由于成功地处理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获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这些成功的旅游资源开发的共同经验就是:立足保护,加强论证,科学规划,适度开发,并注重建章立制、依法保护。

旅游的经营需要好的环境,所以旅游的经营,客观来看会促进环境改善和保护。有了保护的加强会进一步推动旅游的经营,这是一个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互相强化的关系。比如,从1999年开始,国家旅游局在全国开始推行《旅游区点质量等级与划分标准》国家标准,倡导旅游景区在门票收入里拿出10%用于保护,其出发点正是旅游发展与资源保护目标的一致性。

旅游的发展与资源保护是最大的利益一致者。旅游的基础是环境,没有好环境就没有旅游的发展。因此,一方面,政府部门应规范各地方的旅游资源开发行为,努力使其从一开始就走向良性发展的轨道。另一方面,旅游的开发商,更大范围内可以说是社会大众,应加强旅游资源保护意识,使旅游资源有形的实体在完整保存的基础上文化内涵得到更长久的传承。

参考文献

[1]大连市史志办公室编.《大连市志城市建设志》[M],方志出版社,2004年

[2]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S]

[3]大连市旅游局、东北财经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大连市旅游资源普查中山区专题报告[R].2005

[4]大连市旅游局、东北财经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大连市旅游资源普查建筑与设施类专题报告[R].2005

旅游资源理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桂林;古村落;非优区

桂林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具有2100年的历史,在桂林地区散布了一系列各有特点的古村落。这些古村落是桂林千百年历史的缩影,是桂北文化的传承。这些古村落大部分是明清时期建村,较大地保留了历史沿革,即建筑环境、建筑风貌、村落选址未有较大的变动,具有独特民俗民风,虽经历久远年代,但至今仍为人们服务。由于经济的落后、交通的不便以及其他各种原因,新建筑数量不多,这些古村落保留了大量反映桂林地区历史、文化原貌的古建筑和村落结构。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业的发展,休闲旅游、文化旅游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古村落成为一种新兴的旅游资源愈来愈受到关注,在桂林进行旅游业转型过程中,保护和开发古村落对于从景观旅游向文化旅游转型、从大众旅游向休闲旅游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桂林地区古村落分散在桂林乡镇,由于远离城市喧嚣,传统建筑和传统民风民俗得以留存。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很多古村落面临古民居建筑毁损、古民俗衰失、古生态被破坏等问题,古村落保护状况令人担忧。同时大部分古村落规模不大,不具备规模化的商业旅游开发的吸引力。因此寻求适宜的开发模式,在开发中保护这些古村落迫在眉睫。本文基于旅游资源非优区理论,分析桂林地区古村落作为旅游资源的特点,探讨桂林古村落的开发模式,通过开发遗产之路等模式,组合、挖掘桂林古村落旅游资源,实现非优区旅游资源的优化。

一、旅游资源非优区理论

旅游资源非优区是指原生性(原赋)旅游资源较为缺乏,品位较低,在一定时期内缺乏适应旅游市场需求的资源,因而对游客吸引力小的区域。“非优”反映了旅游资源在不同区域之间质和量方面的差异,因此非优区是相对于资源优越区而言。“非优”因素会随着旅游需求、旅游资源发掘、创造而优化。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普遍认为旅游资源是旅游发展的惟一动力。旅游资源非优区理论基于现代旅游发展动力观,认为旅游发展动力不再是单纯的资源驱动,提出了“需求+吸引物+信息”的旅游吸引系统。旅游发展不仅局限于资源驱动,经济发展、旅游需求等也能刺激旅游的发展。

在区域旅游竞争力分析方面,旅游资源非优区理论基于现代旅游竞争优势理论,认为决定区域旅游竞争优势有五个基本因素:要素条件、需求条件、旅游环区域行为、介入机会。有效调动五个因素作用,扬长避短,旅游资源非优区是可以优化的。

旅游资源非优区的优化机制主要包括:建造新景观、深度开发现有资源、发掘原有事物的新价值、资源组合、采用合理的市场运作方式与营销手段、基于经济发展引导旅游需求等。

二、桂林发展古村落旅游资源分析

(一)桂林地区古村落旅游资源丰富

通过初步统计,在桂林各乡镇分布着近30多个古村落,这些古村落历史悠久,折射出桂林经济发展的脉络,建筑体现了岭南地区明清时期古民居特色。在这些古村落中“江头村和长岗岭村古建筑群”荣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还建成了长岗岭古村落生态博物馆。阳朔渔村名扬中外。除此之外,在桂林临桂县、灵川县、兴安县、阳朔县、恭城县、平乐县都存在多处古村落,灵川江头古村、长岗岭古村、迪塘古村等近20处,兴安秦家大院古民居、莫川榜上村等4处,阳朔古石头寨、旧县等5处,灌阳文市镇月岭村、古墓,古牌坊,平乐榕津沙子乡,恭城朗山村、荔浦青山古屯等等。这些古村落现存有古民居、宗祠、古戏台、古桥、古塔、古墓群。这些古村落沿着历史上桂林经济发展的脉络排布,有的古民居保持完整,有的规模不大,但古建筑具有独特历史韵味,体现了多种文化的渐进与交融。

(二)桂林地区古村落旅游资源分析

1、桂林地区古村落旅游吸引力分析

古村落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古村落本身所具有的遗产性价值特征,包括村落凝聚的文化特征和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特征;二是基于古村落特色和创新利用的市场价值。古村落的价值主要通过5个指标进行评价:悠久性、完整性、乡土性、协调性和典型性。

从单个古村落进行评价,桂林地区大部分古村落建于明清时期,村落的规模不大,保持基本完整,处于乡野之间,古建筑大部分是徽式明清建筑。与国内知名的古村镇相比较而言,桂林地区古村落并不具备独特的优势,至少在悠久性、完整性、典型性、规模等方面略输一筹。相对于历史上发达地区的古村落而言,大部分桂林地区的古村落属于非优区的旅游资源,由于受到规模和典型性的影响,大部分古村落进行景点式商业化开发的吸引力有限。桂林地区古村落旅游开发起于上世纪90年代末,古村落旅游主要有以下特征:保护和开发的意识相对薄弱,开发时间相对较晚、以自主开发为主、开发模式较为单一,到访者以桂林地区居民为主,村落中缺乏旅游辅助设施。

2、基于旅游资源非优区理论的桂林地区旅游价值再分析

基于旅游资源非优区理论,按照非优资源的优化机制,对桂林地区古村落价值进行再分析:

(1)联带优势

桂林作为国家旅游文化名城,以山水著称于世,2008年到桂林旅游的国内外游客达1600万人次。游客在欣赏桂林山水风景之余,有了解桂林历史文化的兴趣。发展桂林遗产旅游,具有一定的市场基础。

(2)区位优势

交通网络发达,随着桂广高铁的建设,游客进出桂林更为便利。桂林地区的古村落都分布在距离桂林市区车程在2小时以内的范围内,便于游客游访。

(3)遗产旅游的需求增加

在过去20年里,世界旅游业蓬勃发展,旅游需求迅速增长,遗产旅游体验需求也在增长,遗产旅游成为全球旅游业中发展最快的旅游活动之一。根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期间,参观遗产景点的游客人数以每年25%-30%的速度增长。随着人们的文化素质提高、财富增长、闲暇时间增多,遗产旅游将成为旅游需求主要的推动力。

(4)组合优势

旅游资源理论范文第5篇

一、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世界各国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作为少数民族地区,有着优秀的历史、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多样的非遗资源。全州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300余项,包含各类级别。延边州举办了非遗巡演、非遗调演及传承人技艺展示、洞箫文化节、《农乐舞》大赛等成为非遗宣传的重要载体,特色、创新有内涵的非遗大型文化活动已逐渐成为延边州的特色文化品牌。

二、延边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理论研究

(一)RMP模式理论

RMP模式是由吴必虎教授在1999年提出的。RMP模式中的R代表以分析旅游产品开发的资源条件为基础,M代表根据市场的需求,详细划分市场,并且明确市场定位,P则是最后决定的产品开发的类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析和评价取决于资源、市场和产品。从旅游产品开发的角度研究,非遗有很多项目可以扩展,如制作民族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地域特色美食和依托旅游景区景非遗文艺演出等进行非遗旅游产品的创新。

(二)AVC量化理论

AVC理论是刘滨谊教授在2002年提出的,其主要观点可理解为旅游区规划应重点进行“吸引力(Attraction)、生命力(Vitality)和承载力(Capacity)”特性的研究、认知、策划和规划,用吸引力、生命力和承载力来构建、强化和规划,并成为旅游规划的核心。

三、延边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特征及开发现状

(一)延边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特征

1、类型分布特征

延边州是朝鲜族的主要聚集地,朝鲜族人民能歌善舞,创作和传承着多样的民族文化和内涵丰富的传统技艺。以延边州11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数据来源,进行类型分布特征分析,可直观看到,传统手工技艺在延边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其次是民间舞蹈类20项,民俗类15项,传统医药、杂技与竞技、民间音乐及民间文学也突显出朝鲜族丰富的文化内蕴和民族特色。

2、空间分布特征

根据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标准及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分类,结合延边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暂分为五大类:民间文学、表演艺术、传统艺术、节庆民俗和传统医药。五大类中,表演艺术和传统技艺占据绝大部分,表演艺术占延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39.3%,传统技艺占36.3%,另外民间文学有4项,传统医药有11项,节庆民俗有18项。通过以上类型分布情况进行EXCEL分析,得到如下直观图:

3、市场分布特征

为更好地了解延边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分布特征,针对延边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实际,设计了详细的调查问卷,分析数据得出表1,,可以详细的的得出延边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分布特征,由此可以看出,延边州政府部门及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力宣传和弘扬作了大量工作,突显了非遗宣传的重要性。

(二)延边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现状

延边州在州府及各县市建立博物馆和非遗展示馆,同时根据每个县市特色非遗项目建立展示点,如安图县建立朝鲜族鹤舞展示点、汪清县建立农乐舞展示点等。非遗开发保护基地建设,是非遗保护的软环境。按照活态保护的机制,延边州利用每年的“文化遗产日”及民俗节庆,开展系列主题活动,比较有名的节庆活动有非遗项目展演、中国朝鲜族洞箫艺术节、中国朝鲜族农乐舞大赛、图们江文化旅游节等,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向游客展示朝鲜族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朝鲜族的特色歌舞等吸引了大量的旅游者,逐步成为一个旅游品牌。

在利用RMP模式理论与AVC量化理论综合分析延边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后,得出以下延边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的现存问题:非遗旅游资源开发程度低;非遗旅游资源开发经费短缺;非遗旅游资源开发急需专业人才;非遗文化宣传力度较低;非遗旅游产品开发缺少创新。

延边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

(一)品牌形象模式

延边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要发挥延边州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依据特色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宣传,形成独具特色的延边州非物质文化旅游品牌。通过旅游品牌建立带动全州旅游业的发展。由于旅游活动的经济收入主要来自于旅游产品的购买,因而开发具有属于延边州特色的旅游产品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延边州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及评价中可知,延边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单项资源主要集中在表演艺术、传统技艺、节庆民俗和传统医药类,因而应依据资源优势,从众多资源中开发出精品旅游产品,具体开发项目主要包括旅游食品、旅游工艺品、旅游用品、民族歌舞演出及体育竞技、图书音像、旅游保健产品。

(二)节庆展示模式

节庆活动能够充分对外展示地区的民俗风情,并担当宣传载体的重要作用,吸引大量游客了解前往并参与到当地组织的节庆活动当中,在活动当中体验异域的民俗文化,获得身心的愉悦和情感的共鸣。在现代旅游开发活动中,很多地区借助节日的形式,举办文化节、艺术节等大型活动,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时尚。

延边州内朝鲜族的传统民俗众多,如朝鲜族传统婚礼、朝鲜族花甲宴、长白山采伐开山习俗、秋夕、朝鲜族农夫节、山泉祭、朝鲜族踩地神游戏、朝鲜族正月十五(烧月亮房习俗)、老人节以及满族祭祖节等诸多习俗,特色突出且涉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通过节庆对上述民俗进行展示,保持民俗传统的原始性,让游客感受到真正的少数民族文化氛围。

(三)景区带动模式

延龙图地区聚集着延边州大部分的旅游产品,延龙图地区是集朝鲜族民俗风情、都是休闲旅游和边境风光为一体,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旅游区域。因此,应发挥延龙图的重要作用,通过该地区的景区发展带动周边民俗旅游的发展。另外,珲春是长吉图地区东部门户,地处三国交界地区,是新兴的边境旅游开放城市,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及国外游客,具有重要的枢纽作用,本区域的带动作要充分发挥,与延龙图地区相互辉映,共同促进州内民俗旅游的发展。

(四)民族文化生态区

通过加快延边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加大非遗的保护力度,扎实构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力争进入部级文化生态保护区行列,以此模式带动延边地区旅游和经济的发展。此外,延边州内可以转换为文化产品的非物质文化资源较多,如刺绣、草编、微雕等手工技艺都可以转化为旅游纪念品,此类旅游纪念品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对非遗中文化部分的实物展示。在此类文化产品生产基地也可让游客积极参与、体验手工技艺的制作过程,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如和龙金达莱民俗村中,向游客展示辣白菜和大酱的制作工艺,使游客能看到整个食品加工流程和所用工艺,进而对其中包含民俗技艺有所了解和感知。

旅游资源理论范文第6篇

关键词:导游队伍现状对策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旅游业全面繁荣,形成了世界规模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并成为世界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亚洲第一大客源输出国,确立了世界旅游大国的地位。与此同时,中国旅游业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竞争也将更趋激烈。旅游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旅游人才的竞争。而导游被称为“旅游业的灵魂”,直接关系到旅游业的整体形象。[1]因此,培养具有国际水平的优秀导游队伍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1.我国导游队伍建设现状及问题分析

1.1导游队伍急剧扩张,导游已成为社会最热门的职业之一随着我国成为世界旅游大国,导游队伍规模快速扩大,“十五”时期我国拥有导游资格证人数由2004年底的14.8万人,增长到2005年底的37.3万人,年均增长20.3%。至2006年9月全国拥有导游资格证人数达47.27万人。[2]其中执业导游32.05万人,比1991年增加了近30万人,即扩大了近15倍之多,年递增约26%,临时或景点景区导游、讲解员增长的数量更多,导游已成为社会最热门的职业之一。总体来说,我国导游人员文化程度、知识水平、业务素质不断提高,年轻化、社会化、多样化趋势明显,市场意识、竞争意识、维权意识不断增强,为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中外交流,推动中国旅游业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1.2导游人员的学历阅历偏低,整体素质不高

我国导游队伍呈现年轻化、平均学历偏低的状况。有数据显示,到2006年9月,我国执业导游人数达32.05万人,其中80%的导游为30岁以下、只有大专以下学历,(外语类的导游稍好,但大专学历的占了约50%,)初级导游占到整体导游队伍的97%,高级导游和专家型导游严重缺乏。[2]导游人员的学历阅历偏低,我国导游队伍的整体素质不能适应旅游业发展需要,与建设世界旅游强国要求不相适应。

1.3外语导游不足、语种结构不合理

虽然导游队伍急剧扩张,但我国的外语导游比重下降,2002年我国外语导游占导游总量的16.7%,2005年下降到10%。[2]其中小语种导游尤其不足,一是越南语、泰语、蒙古语等周边市场语种导游少,二是韩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等新兴市场和潜力市场语种导游少。目前我国外语导游不足、语种结构不合理,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新兴客源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我国国际旅游市场的竞争力。

1.4管理体制滞后,不适应导游队伍发展

随着我国旅游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推进,现阶段我国导游管理体制和机制明显与导游队伍发展状况不相适应。一方面,我国兼职导游比例越来越高。据统计,目前兼职导游已超过60%,导游日益成为自主择业、分散执业的群体。[3]与之相适应的兼职导游服务管理体制和机制不健全,对导游人员的管理服务跟不上,致使部分导游人员的服务水准下降。另一方面,我国导游人员的薪酬机制、激励机制特别是劳动保障机制不健全、不完善,部分导游人员甚至没有劳动合同、没有固定薪酬、没有劳动保险,致使导游队伍职业稳定性下降,并导致部分导游人员在带团过程中降低服务水平或减少服务提供、强制顾客购物等“非常”手段,以获取收入。这种情况已经影响我国导游队伍的整体发展。

2.加强导游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2.1加强对资格考试和岗前培训制度的完善

导游资格考试是影响导游队伍素质的重要因素,要通过改革和完善导游资格考试,加强考试内容与导游从业能力的结合。一方面要通过提高门槛,提高导游人员的学历。国家可以在政策上给予规范,将《导游人员管理人员条例》中报考条件由高中、中专提升至大专以上学历。在职的导游人员会时刻有危机意识,主动去提高自已的学历。[4]另一方面,旅行社和导游服务管理中心等依托机构要加强对导游的岗前培训,提高岗位服务的实际技能,进一步提高导游队伍素质。对初次办理导游资格证的执业者,旅游行业协会、旅行社和导游服务中心,可组织专业人士和优秀导游,对其进行岗前培训,并且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执业。

2.2加强和改善导游培养和在岗培训

导游人才绝大多数来源于旅游院校,对于旅游院校而言,应创新教学方法。许多旅游院校“一枝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的授课方式,在当今导游业发展十分迅猛的情况下,显然没能与时俱进。导游专业教学应该建立实践理论实践循环教学的模式,学生在理论学习一段时间以后,进行实践环节,接着又是理论[4]。

旅行社和导游服务管理中心等依托机构是组织保障导游在岗培训的主体,必须切实负起责任,把在岗培训贯穿于日常业务和管理中;城市和基层旅游部门要根据旅游市场需求,抓好对各语种导游、景区点导游、文博科教场馆讲解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导游技能和专业知识,努力形成导游队伍开放型的发展结构;国家和省级旅游部门重点要抓好在岗培训的制度建设和检查督导工作,继续坚持把导游在岗培训纳入导游年审之中。根据《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导游人员管理实施办法》要求,充分利用好导游人员每年56小时培训时间,拓宽思路、更新观念、改革内容、改进手段,大力抓好导游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的提高。同时要积极探索和尝试课堂培训以外的知识竞赛、技能比赛、现场观摩、典型示范等在岗培训的新形式、新方法,不断提高在岗培训的实际效果。

2.3加强导游队伍结构的调整和完善

突出强调中级导游的基础和骨干地位,加快改革导游职业等级考核方式,大力促进有一定实践经验和服务技能的导游进入中级行列,尽快壮大中级导游队伍。加强对特种旅游、专项旅游所需的专业技能导游人才的吸纳和培养,研究建立适合不同执业特点的导游职级晋升制度。重视复合型导游、小语种导游、社会高级兼职导游等不同门类导游人才的培养。利用大专院校外语人才的优势,积极探寻校企结合、举办专业语种班、定向培养小语种导游人才;积极吸纳社会专门人才进入导游队伍。对于园林、风景、文物、宗教等旅游景点和红色旅游景区的专业讲解人员,可直接授予荣誉性的导游职级。积极探索分类分级相结合、资格考试与社会吸纳相结合、合理流动与相对固定相结合的导游队伍管理体系。

2.4建立导游从业的激励保障机制

2.4.1建立公平透明的导游薪酬制度

积极推进旅行社和导游利益分配机制的改革,加快《旅行社管理条例》和《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的修改,建立以基本工资和导游服务费为主体,带团补贴为补充的导游人员薪酬制度,使导游收入“有法可依”。

2.4.2建立科学合理的导游执业激励机制

建立反映和体现导游人员业务技能、职业贡献、从业年限等综合因素的职业晋升机制;建立符合旅游经济规律和旅游发展实际的导游从业评价体系;按照导游职级与经济收入挂钩的原则,建立导游职级、服务质量与报酬相一致的激励机制;逐步量化对导游职业技能、专业素质、从业贡献的考核指标,推动形成积极向上的导游职级晋升机制。营造良好培育优秀导游人才的环境和氛围,促进导游人才的培养和导游队伍的建设,树立和凸显优秀导游形象。

2.4.3建立导游执业的基本保障制度

旅行社、社会导游服务管理机构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与导游人员签订合法的劳动合同,办理必要的社会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帮助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确保其基本工资收入、社会保障等合法权益,努力改善导游的执业环境和工作条件。具体来说,旅行社与专职导游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后,应按月给予不低于当地劳动部门公布的最低月工资标准的保底工资,并由旅行社办理养老、失业、医疗、意外伤害等“三金一保”;对于兼职导游,聘用旅行社在支付给兼职导游员的劳动报酬中,除每天不得低于所在地上年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外,还必须按比例支付给兼职导游员交纳“三金一保”的费用;不管是专职导游还是兼职导游,都必须实行“一团一保”制(导游每接一个团,组团社必须为带团导游上一份意外伤害保险),切实维护和保障导游人员的人身安全。

2.5完善导游从业的管理服务体系

2.5.1突出加强导游执业的规制建设

围绕导游队伍建设的目标,针对导游市场和导游服务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建立一套包括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技术服务标准、行业协会规章、同业者守则、导游自律公约、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等在内的规范体系。国家和省级旅游部门重点推动导游执业的法律法规建设,加快修订实施《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和《导游人员管理实施办法》,鼓励有条件的省区市制定有关导游的地方立法和地方性技术标准;城市和基层旅游部门、行业自律组织、旅游企业也要积极探索有关规制的建设。

2.5.2健全和完善导游管理服务体系

国家、省、城市三级旅游主管部门在现有体制框架内,按照转变职能、权责一致、强化服务、改进管理、提高效能的要求,研究建立分工合理、各有侧重、有效衔接、监管到位的导游管理服务体系。要根据导游不断社会化的特点,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创新管理体制,提高导游的管理水平,健全政府领导、部门协同、企业参与、导游自律的管理格局。有条件的地方要审慎而积极地探索建立导游协会、导游之家等行业自治性机构,促进导游队伍的自我规范管理和行业自律。加强对导游服务中心的规范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对导游服务中心的监管,提高导游社会化管理的程度和水平。

2.5.3探索和改进导游管理服务手段

按照新时期导游管理和服务的要求,完善导游IC卡管理系统,强化导游年审的工作力度。建立导游执业、信用档案的信息化平台,借助社会监督,规范导游服务。积极推进导游服务标准化体系建立,不断完善和强化实施《导游服务规范》。努力营造导游队伍建设的良好氛围。要通过星级导游、优秀导游、诚信导游等评选活动,引导和展示导游队伍的良好形象和精神风貌。加强对导游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宣传,通过正确的引导和舆论的监督,形成理解导游、爱护导游、激励导游、监督导游的社会氛围,全面开创导游队伍建设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杜炜张建梅.导游业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4

[2]中国旅游年鉴编委会.中国旅游年鉴[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1-2006

[3]王运.论我国导游队伍的现状及培训策略[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5-3

[4]涂远芬李志强.浅析我国导游人力资源现状及建设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5-11

旅游资源理论范文第7篇

[关键词]旅游资源生态位;概念;选择策略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7)02―0049―05

生态学起源于生物学,但已经超越了生物学的范围。它不仅包括自然科学,也包括社会科学,更多的是一种认识论和方法论,是自然科学通向社会科学的桥梁。而生态位理论是生态学学科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现已逐步渗透和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研究的领域。目前,生态位理论主要是在企业发展理论研究和城市发展理论研究两个领域被重点关注和热点探讨。近年来有学者开始把生态位理论引入旅游学的研究领域,如祁新华等在研究生态位概念基础上,提出了旅游生态位的概念,阐述了旅游生态位的原则和规律。邹仁爱等引人生态学中的生态位理论,阐述了旅游地生态位的竞争原理和演变规律,并对区域旅游在协调开发过程中应该采取的生态位策略进行了探讨。本文将以旅游资源作为研究对象,借鉴生态学中生态位相关理论和方法,提出旅游资源生态位的概念,探索旅游资源生态位相关理论及其在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业发展中的应用问题。

一、生态位与旅游资源生态位

(一)生态位的内涵

生态位(Niche)是一个既抽象又含义十分丰富的生态学名词。早在1894年密执安大学的斯居尔(streere)在解释鸟类物种分离而居于菲律宾各岛现象时就对“生态位”就很感兴趣,但未作任何解释。1917年,美国生态学家格里耶(J.Grinnel)第一次使用“生态位”(niche)一词,并把它定义为生物在群落中所处的位置和所发挥的功能作用。目前被认为比较科学而且广为接受的解释是普特曼(Putman)等提出的:生态位是指每个物种在群落中的时间、空间位置及其机理关系,或者说群落内一个物种与其他物种的相对位置。

生态位概念的发展是与生态位理论研究工作同步进行的。尽管近百年来生态位概念未能达成很好共识,但把生态位理论应用在竞争系数估计、极限相似性、资源划分、土地评价、群落稳定性讨论、城市生态学、人类生态学等领域内已取得很好的成效。

生态位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生态位态势理论及分析方法、生态势理论、生态位扩充与压缩理论、生态位适宜度分析方法、生态位重叠和竞争排斥理论。生态位理论和方法不仅广泛用于自然生态系统研究,而且对于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研究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生态位理论对旅游资源开发的启示

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生态位的概念及其理论正日趋完善,已超越了生态学的范畴,渗透到了许多学科领域。在旅游学研究领域,应用生态位理论对指导旅游资源开发有几点重要启示:

第一,生态位理论强调趋异性进化。物种与其在同一区域相互争夺有限资源,不如通过改变自身来开拓广泛的资源空间,去利用尚未开发的资源。在生态位分化过程中,各物种在时间、空间、资源的利用以及相互关系方面,都倾向于用相互补充来代替直接竞争,从而使由多个物种组成的生物群落更有效地利用环境资源。同样,在进行旅游资源开发时,也可以借用这一理念。一方面,旅游资源开发应强调个性化与独特性,要求在旅游资源开发中,首先应该把挖掘当地特有的旅游资源作为出发点,尽可能地突出旅游资源的特色。另一方面,做到“同质化的资源,差异化的开发”。在开发理念、开发模式方面应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突出自己的特色和个性。

第二,生态位理论强调个体自身不断进化,通过进化来提高自身生存能力。这对旅游资源开发来说非常重要,只有自身的生存能力增强,才能很好地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在进行旅游资源开发时,应在挖掘旅游资源的内涵、提升旅游产品的品位上下工夫,做到深度开发与创新开发结合,拓展旅游资源的生态空间,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生态位理论强调协同进化。共同进化作为一种全新的竞争战略,不是简单地消除或回避竞争,而是积极地更有策略地迎接日益激化的竞争,在“双赢”和“多赢”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共同进化是相互依存的物种在无限循环的互惠环境中进化的过程。在区域间树立“互惠互利”的观念,通过区域协调,开展多方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用、市场共建、利益共谋;在区域内树立“一盘棋”的观念,通过积极横向联动,资源共享,产品互补,客源互流,形成整体合力,实现整体开发。

(三)旅游资源生态位

1.旅游资源生态位的内涵

马世骏指出,从基因到整个地球所有的生物组织层次具有一定生态学结构和功能的单元称为生态元,所有的生态元均具有相应的生态位。生态位是指在生态因子变化范围内,能够被生态元实际和潜在占据利用或适应的部分[14]。应用到社会学领域,旅游资源作为区域旅游系统中的一个单元,与生态元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相类似,旅游资源在区域旅游系统中也具有一定的结构与功能,具有相应的生态位。

旅游资源生态位是指旅游资源在区域旅游系统中依据其特点、品位、市场开发潜力及需求状况而确立的发展地位及由此而致的开发序位和市场定位。旅游资源生态位是旅游资源本体特征(包括旅游资源的价值、规模、丰度、知名度、美誉度及组合状况等)与环境条件(包括旅游资源所处的生态环境条件、人文环境条件、资源开发条件、区位条件、客源条件等)互动匹配后所处的状态,是旅游资源在特定时期、特定区域范围内旅游业发展中所具有的功能与地位。旅游资源生态位与生物生态位最大的不同在于:生物的生态位是被动的自然选择和适应的结果,相对来说比较稳定,而旅游资源生态位则是旅游资源本体特征与环境条件互动匹配的结果,可以通过改变环境条件和改变竞争策略而进行主动的选择,同时,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时尚的变化,人们的审美标准、审美观念会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旅游资源生态位的演化。

旅游资源生态位包括3个方面的含义,即,(1)旅游资源价值层位;(2)旅游资源开发序位;(3)旅游资源市场定位。其结构关系图1。

(1)旅游资源价值层位――“营养生态位”

旅游资源价值层位是指从审美的角度和旅游资源自身特点、属性、开发利用条件出发,旅游资源在区域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这个“区域”的范围可以是指在国际范围、国内范围或地区范围内。我们也可以把它称之为旅游资源的“营养生态位”,也就是旅游资源本身能够满足旅游者需求的程度 及旅游者从中所能获得的价值(营养)大小。旅游资源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形态,属于“公共商品”或“环境商品”。它的价值构成不同于一般资源,其价值首先决定于它的效用性,其大小则决定于它的稀缺性和开发利用条件。当然旅游资源除了经济价值外,还具有环境价值、存在价值等隐性价值,其价值构成如图2。旅游资源价值层位是旅游资源开发序位和旅游资源市场定位的基础。

影响旅游资源价值层位的主要因素包括:①艺术观赏价值;娱乐康体价值评价,历史文化与科学价值,资源规模、丰度、知名度与美誉度、组合状况等。②旅游资源开发的外部性。③人们的审美标准与审美观念的变化情况。

(2)旅游资源开发序位――“时间生态位”

旅游资源开发序位是根据旅游资源本身的价值品质、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区位环境条件、区域旅游资源相互关系等因素,确定的旅游资源在区域旅游开发中的时间顺序和旅游资源在区域旅游功能系统中的地位。旅游资源开发序位包括开发时间先后秩序、开发建设规模和功能体系定位。旅游资源的价值层位是确定旅游资源开发序位的基础,而旅游区位因素是确定旅游资源开发定位的重要条件。旅游资源生态位可以通过区位因素的变化引起旅游资源开发序位的改变而发生变动。

影响旅游资源开发序位的主要因素包括:旅游资源价值层位;区域旅游资源集散程度与类型结构状况;旅游资源开发难易程度、投资规模、客源市场保证程度、开发后的综合效益等。

(3)旅游资源市场定位――“空间生态位”

旅游资源市场定位是根据区域中旅游资源的价值层位现状,分析旅游资源的辐射距离大小和吸引向性而确定的旅游资源的市场开发方向和预期规模大小,即同一资源在不同区域市场上所占据的位置与市场层次。旅游资源市场定位可以分为旅游资源的市场空间定位(空间生态位)和旅游资源的市场功能定位――目标细分市场定位(功能生态位)。

影响旅游资源市场定位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旅游资源价值层位,旅游资源的知名度、美誉度,旅游资源的定向吸引力等。

2.影响旅游资源生态位的环境因素

影响旅游资源生态位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5个方面:一是旅游资源本体条件,如资源的价值、资源的品位、组合状况等;二是区域旅游资源的状况,如区域旅游资源的数量、品位结构、类型结构等;三是旅游资源所处的地理环境条件,如环境承载力、环境舒适性、环境安全性、施工环境条件、地质地貌条件;四是旅游资源的客源环境条件,如客源地区位条件、区域人口出游水平与消费能力、与相邻旅游地关系、资源对客源市场的吸引定向性、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地区位关系及可及性;五是旅游资源所处的区域社会经济背景条件,如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社区态度、开放程度、意识与社会承受力,基础设施与旅游设施条件,资金条件,政治环境与投资环境等。

3.旅游资源生态位谱与生态位变迁

旅游资源生态位谱(TRNS,Tourist Resources Niche Spectrum)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按照旅游资源的价值品位、开发序位和市场定位等相关评价指标,确定旅游资源在区域旅游业发展中所占据的位置谱系。它所表达的是区域内旅游资源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分工体系。

自然生态学中,随着环境的变化,生物生态位存在着变迁。同样,旅游资源生态位是由旅游资源本身特性与环境条件共同决定的,因此也会随着环境因素的变化与改变。

二、建立旅游资源生态位理论的意义

生态位是普遍存在于生物界的一种自然现象。目前,这个概念已超越了生物学的范畴,渗透到了许多领域,如企业经营管理、城市发展研究等领域。把生态位的概念引入到旅游资源开发理论中,我们可以从中了解旅游资源的存在状态现状及开发方向,通过对这一状态的认识,我们可以发现旅游资源的发展前景与开发方向,可以为区域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一种新视角与发展思路。

(一)为构建旅游生态学探索一种新的理论与方法

生态位理论是生态学研究领域中非常重要的理论。随着生态位理论的不断完善和旅游资源生态位研究的不断深入,它将为旅游生态学研究注入更多的新鲜血液,为构建旅游生态学的学科体系探索一种新的理论支撑和新的方法论。

(二)为区域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理论支持

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根据旅游资源的自身条件与环境条件,慎重地选择属于自己的“生态位”,避免低水平重复开发与过度的恶性竞争,使自己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和时间,在区域旅游系统中形成一个合理的旅游资源生态位谱,这对于协调、合理开发区域旅游资源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

(三)指导区域规划,促进区域旅游协调发展

生态位理论研究表明,在资源环境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多种物种生态位在多维生态位的某一维数上的分割可回避竞争,从而形成共存,即有限竞争还可存在合作或相依性。生态位的这种合作与相依性对区域旅游协调发展具有借鉴意义。在进行旅游区划时,首先应考虑的是旅游区(旅游资源)的“定位”问题,它关系到旅游资源在区域旅游系统中的分工,关系到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应用旅游资源生态位的理论可以指导旅游区划,促进区域旅游协调发展。

三、旅游资源生态位的选择策略

俄罗斯微生物学家格乌司指出,生态位是可以选择的。不同物种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选准自身的生态位,在生存的时间和空间上与其他物种错开。旅游资源生态位的选择是旅游资源开发面对竞争所采取的一种积极策略。旅游资源生态位的选择必须考虑旅游资源自身禀赋特征与需求、时间、空间等因素的协调统一。选择策略主要包括生态位拓展、生态位调整、生态位协调和生态位优化4个方面。

(一)开拓新空间――生态位拓展

生态位拓展是指由于生物单元无限增长的潜力所引起的态和势的增加。任何生物都有无限扩充其生态位的潜力,试图占据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发挥更大的生态作用,对环境产生更大的影响。

在区域旅游系统中,在已有的旅游资源生态序位基础上,为了适应环境变化和竞争实力的提高,开发新旅游产品和特色旅游产品,通过不断扩展自身的生态位空间,寻找新的发展空间,拓展旅游资源生态位的宽度,在区域旅游业发展中占据有利的生存位置,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二)旅游资源错位开发――生态位调整

高斯(G.F.Gause,1934)原理说明,各生物单位都倾向于占据不同生态位,用相互补充来代替直接竞争,在竞争过程中通过生态位的分离来更有效地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共同生存的目的。在弱肉强食的生物界,许多处于弱势地位的物种,并没有因为残酷的竞争而灭绝,反而与处于强势地位的物种“共存 共荣”,其原因就是生态位规律在发挥着作用[2]。也就是生物选择了生态位错位的竞争策略。同样,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旅游资源生态位差异越大,彼此之间的竞争就越小,双方甚至处于相互依赖的合作关系。反之,旅游资源生态位越接近,相互竞争就越激烈,生存压力就越大。因此,为避免生态位重叠而导致的恶性竞争(价格战、广告战和产品战等),寻求共同发展,可以选择旅游资源错位开发模式。旅游资源错位开发可以分为时间错位、空间错位、产品错位和市场错位4种形式。

1.时间错位

对某一旅游区应正确选择旅游资源开发的序位,做到分期开发,滚动式发展,确立旅游资源开发的主次关系与次序。对一些具有良好市场前景与预期的旅游资源,应尽快进行开发,充分利用“时间差”,占据有利的市场地位,确立先发优势。对于某一旅游区域,应正确选择区域旅游开发的时间序位,确定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的时间层次结构,进行时间上的梯度开发。

2.空间错位

寻找有利于自己发展的生存空间,避免区域内在资源开发模式上低水平重复开发。通过空间错位开发,形成区域旅游系统的合理的空间梯度,在区域旅游系统内逐步形成具有强吸引力、辐射力的旅游节点。这些旅游节点对周围地区的吸引、辐射效应,会促成区域旅游系统内部各地区之间进一步发生互动效应,形成彼此之间的旅游职能互补,并逐步形成层次有序的区域旅游系统的空间结构。

3.产品错位

多元化的旅游市场需求要求旅游产品必须有鲜明的个性和明显的差异性。旅游产品错位开发主要包括:第一,产品特色错位,找出旅游资源开发亮点,形成旅游特品;第二,产品开发规模错位,通过规模建立自身的优势与个性;第三,产品档次错位,在产品质量、服务水平上做文章,打造旅游精品。

4.市场错位

没有饱和的市场,只有饱和的思想。市场错位开发就是寻找市场空位,找准自己具有相对优势的旅游细分市场进行开发。

(三)带动作用与辐射作用――生态位协调

生态位理论表明,尽管旅游资源开发竞争非常普遍,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存在合作或相依性,从而促进旅游资源生态位的独特性和稳定性。通过政府主导,根据同一区域范围内的旅游资源的生态位状况,可以选择旅游资源价值层位高的旅游资源进行优先开发与重点开发,同时利用其知名度与市场优势,对周边资源类型相异、资源价值层位低的旅游资源开发起到带动作用与辐射作用,从而促进区域旅游业整体发展与提升,建立区域旅游系统的生态秩序,促进区域旅游业的协调发展,实现区域旅游系统旅游资源生态位的优化。

(四)改善“环境因子”――生态位优化

旅游资源生态位是旅游资源本体特征与环境条件互动匹配后所处的状态和所具有的功能与地位。旅游资源开发必须找准其开发的优势所在以及一些潜在优势,通过对环境因子的整合与利用,优化或提升自己的生态位。这些“环境因子”的改善主要包括3个方面:第一是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要素如旅游六要素的配置与优化;第二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经济要素如资金条件、经济政策、劳动力条件等要素的支持;第三是旅游资源开发的技术要素如技术措施、技术方案、决策水平、管理水平等要素的提升。通过对这些环境因子的合理有效的配置,使旅游资源占据合适的生态位,对区域旅游系统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旅游资源理论范文第8篇

关键词:生态旅游资源;分类;反思;构建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1-0069-02

伴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大众旅游给各国带来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生态旅游这一代表人类时代潮流的旅游类型,给社会上热衷于旅游活动者和旅游从业者带来了拯救、保护自身健康和周围环境的厚望[1],备受各国民众的喜爱,现已成为世界各国旅游业发展的主要路径之一。生态旅游的迅猛发展不仅带来了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完美统一,而且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学者们充分认识到生态旅游资源不仅是生态旅游发展的基础,而且是生态旅游发展的生命线,更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在我国“五位一体”的社会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对生态旅游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考空间,生态旅游资源作为生态文明的组成部分,是时展必须面对的研究新课题。

一、生态旅游的产生

生态旅游的产生有着极其深刻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它和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人类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环境保护运动的深入开展、传统大众旅游业的生态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生态旅游(ecotourism)这一专业名词是1983年由贝洛斯・拉斯卡瑞(Ceballos―Lascurain.H)首次使用的。这位国际自然保护联盟 (IUCN) 特别顾问在他1987年撰写的《生态旅游之未来》一文中明确提出生态旅游这一全新概念,随后引起全球广泛反响,各国都在自己的开发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着对生态旅游的理解。梳理世界各国开展生态旅游的历程后发现,生态旅游的产生模式主要有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主动式是指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因市场需求而主动发展生态旅游,如美国在1872年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公园。被动式是指部分经济欠发达国家迫于经济和环境的压力,在不破坏生态的前提下迫不得已发展生态旅游业,如20世纪初,殖民主义者的大型狩猎活动给肯尼亚的野生动物带来毁灭性的灾难,从此肯尼亚政府开始发展生态旅游业。

二、文献综述

(一)生态旅游资源概念

1980 年加拿大学者Moulin・C.首次提出“生态性旅游资源”的概念。西方国家普遍认为生态旅游资源就是纯天然的“自然景观”,因此,对生态旅游资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热带野生丛林、野生动物园、国家公园等纯自然区域。TIES(生态旅游学会)、WCU(世界保护联盟)、Cl(国际保护组织)、TNCO(自然保护管理委员会)、UIAES(旅游人类学委员会)等国外机构对生态旅游的研究相对比较深入。伴随着我国旅游业的飞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起国内学者开始关注生态旅游,虽然对生态旅游资源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学术观点颇丰。一种观点认为生态旅游资源是可供人类开展生态旅游的区域,如刘继生(1997)、侯立军等;一种观点认为生态旅游资源是一种具有原生态的景观,如张建萍(2001)、杨桂华等(2001);一种观点认为生态旅游资源就是一种资源,如卢云亭等(2001)、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2013最新出版的《中国旅游大辞典》中的界定是“生态旅游资源是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的由生物群体构成的总体景观以及个别珍稀品种和奇异的形态个体。”

(二)生态旅游资源分类

由于对生态旅游、生态旅游资源等基本概念的界定尚未在国内外旅游学术界达成共识,因此,众多研究者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研究背景以及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不同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从资源的性质和成因进行分类。一种是将生态旅游资源分为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如张建萍(2001)、程道品(2004)、裴洪淑等(2007)、于洪雁(2012);另一种分法是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人文生态旅游资源、保护生态旅游资源,如杨桂华(1999)、杨文凤等(2009)等。二是从资源性质及功能将生态旅游资源划分为森林、草原、荒漠、湿地、冰雪地带等生态旅游资源,如袁兴中(1995)、卢云亭(2001)、袁书琪(2004)、卢宏升等(2004)。三是从市场需求导向划分。如:马乃喜(1997)将生态旅游资源划分为观赏型、科学型、探险型、保健型、狩猎型、民俗型;袁书琪(2004)将生态旅游资源划分为观光型、运动型、休闲型、度假型、科考型、探险型等。四是从旅游者的旅游动机角度将生态旅游资源分为心理、精神、健身、经济、政治几个方面。五是从旅游者的感知角度分为可视、可感觉两类,如何平(2002)、徐守斌(2010)。六是从旅游开发与经营视角划分。如王建军等(2006)将生态旅游资源划分为生态旅游景观资源、生态旅游环境资源。

(三)文献述评

据不完全统计,现有关于生态旅游资源概念的界定有120余种。这些概念存在的分歧主要体现在主体的界定、范畴的划分、学科视角的选择三个方面。基于不同的概念界定,分类方法也不尽相同。第一种按资源的性质和成因划分的分类方法应用最为广泛,但它套用的是中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的常规分类法,其实质仍然是对旅游资源分类,没有体现“生态”的特点,因此并不科学。后几种方法是基于研究者的认知进行的微观分类,不能满足旅游发展的实际需要,因此,应用不够广泛。综合运用多种分类标准进行多级分类是目前学术界的发展趋势,相对比较客观、系统。但是,梳理后不难发现:已有文献所提出的分类方法大多是从旅游学科的视角去认知和研究生态旅游资源的相关内容,但是,生态旅游是一门交叉学科,其具有厚重的学科内涵和个体特征,因此,现有分类方法不能体现出生态旅游资源的全部属性,没能诠释生态旅游资源的真谛,既不符合际发展的需要,也不能满足理论基础的实质,仍需探讨、改进、完善。

三、反思与构建

(一)反思

1.用什么样的学科视角去研究生态旅游资源呢?生态旅游不同于传统的大众旅游,它具有生态学与旅游学的双重属性,而且涉及地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环保学、资源学等众多学科的相关理论和相关内容,因此,单从旅游经济学或生态景观学的视角去研究这一全新概念、套用旅游资源分类方法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分类的研究路径既不可取、也不适用。无论是从何学科背景、任何研究目的出发,都应尊重生态旅游作为交叉学科的特点,至少要以生态学和旅游学的视角去研究生态旅游资源的相关问题。

2.为什么要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呢?明确生态旅游资源分类的目的不仅是基础研究的前提,而且是实践活动的保障,更是进行科学划分的主导思想。科学分类生态旅游资源,一方面是为了识别生态旅游类型、确定生态资源价值、明确生态资源现状;另一方面是为进一步评估、保护、开发、传承奠定理论基础,以满足旅游者、决策者、经营者三方需求。因此,分类中不仅要包括景观、环境等可视要素,而且应适当考虑保护和开发的相关内容,尽量涵盖不同需求者的关注要素,以满足生态旅游开发和发展的各方要求,实现传承和可持续的发展。

3.生态旅游资源中是否应包含生态环境这一要素呢?伴随着生态旅游内涵的不断深化,人们对生态旅游资源的认识也越加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在生态旅游资源构成中,生态环境不再只作为旅游资源的背景,甚至成为生态旅游的主要吸引因素[2]。对于生态旅游而言,生态环境条件的优劣是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成败的关键因素[3]。因此,在我国,生态环境同人文资源一样,是生态旅游资源不可分割的内容,应作为生态旅游资源的构成要素。

(二)构建

为确保研究成果的适普性、可操作性,满足生态旅游快速发展的实际需要,笔者吸纳前人的研究成果,基于生态学和旅游学的研究基础,综合运用资源学、管理学的相关知识,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分类,从生态旅游的全新视角去认识生态旅游资源,探索性地构建基于生态学-旅游学的生态旅游资源分类体系(见图)。

图 生态旅游资源分类体系

四、结语

生态旅游既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旅游形式,也是保障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指导理念。生态旅游资源是生态旅游发展的首要条件和重要基础,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与评价是生态旅游理论的基本内容。科学划分、合理评估生态旅游资源是生态旅游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进一步制定开发与保护规划的前提,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不容否认,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生态旅游理论研究已经形成了一些基本框架和方法,但是,生态旅游作为新兴的边缘学科,还不够成熟,比如:生态旅游、生态旅游资源等基础概念还未统一,现有生态旅游资源分类方案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这种缺憾不仅仅体现了旅游研究的不成熟性,也反映出旅游基础理论研究和方法论的滞后性。在不成熟的理论阶段,向成熟学科借用“概念”、“方法”和“理论”无可厚非,但应尊重客观现实和理论基础,抓住交叉学科的本质和特性。虽然现有研究成果不能满足迅猛发展的生态旅游实践活动,但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将长期存在,因此,要想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生态旅游的新视角去认识研究生态旅游资源的内涵,用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去丰富生态旅游的研究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修正理论。

参考文献:

[1]卢云亭.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J].经济地理,1996(3):106-112.

[2]王建军,李朝阳,田明中.生态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体系构建[J].地理研究,2006(5):507-516.

[3]邱云美.基于价值工程的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9(12):2158-2168.

[4]王金伟,李丹,李勇,佟连军.生态旅游:概念、历史及开发模式[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报,2008(9):24-30.

[5]龙江智.旅游竞争力评价范式:反思与启示[J].旅游科学,2010(4):26-37.

旅游资源理论范文第9篇

关键词:社会驱动型;旅游资源非优区;旅游发展

目前,旅游资源非优区的旅游发展研究已逐渐引起许多学者的重视,并对其发展理论进行了研究,有了初步的成果。其中许多学者针对经济发达、旅游资源不优越地区的旅游发展模式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但有关经济欠发达且旅游资源不优越地区的研究很少。然而,旅游业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已经被认同,并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很多地区为了带动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地政府对其旅游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优先政策,因此,对此区域的旅游发展模式进行细致研究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旅游资源非优区的驱动类型

许春晓最早提出旅游资源非优区是“旅游资源品质不理想,开发有困难的区域”,后又将此定义丰富为“在特定地区内,没有部级和世界级的知名风景名胜区,缺少骨干旅游景点,并且旅游景点的丰度和密度均不够,难于形成优秀旅游产品的现象”。此后,刘玉、赵宁曦、李跃军、罗艳菊等也对其进行了定义,但这些定义都是在传统意义的旅游资源基础上进行界定的,不能完全适应现代旅游的发展研究。

因此,本文对此加以完善,即在一定时期内,缺乏现代意义的旅游资源,即不仅原生性旅游资源缺乏,而且其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也一般,且丰度不足、组合欠佳,因而对游客吸引力小的区域。

这种界定充实了旅游资源非优区的理论研究,不仅使旅游资源非优区理论更具有普遍意义,而且适应现代旅游发展研究的状况。

旅游资源非优区按其发展的主导驱动力来源不同,分为经济驱动型、需求驱动型和社会驱动型三种类型。经济驱动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驱动力源于发达的经济、与外界广泛的经济商贸联系;需求驱动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动力源于毗邻的大中城市或特大城市居民频繁的近程旅游需求;社会驱动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动力源于本地居民脱贫要求及当地旅游开发条件的改善。

目前,国内关于旅游资源非优区的理论研究已逐渐展开,但还有很大的局限性,其中多数只对旅游资源非优、但经济发达的区域进行分析研究,如对广州、上海、深圳等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然而对旅游资源非优、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旅游发展研究很少,这种特征的区域正属于社会驱动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范畴,且此类型的地区

在我国也是普遍存在的,因此,对其进行专门的分析研究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二、社会驱动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特点及驱动机制

社会驱动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主要特征是资源品位不高,数量不多,资源分散,组合状况欠佳,但往往有一至两项突出的特色或特殊性旅游资源,存在相对优越的资源“亮点”;区位条件较差,距离主要客源发生地较远;区域经济欠发达;旅游开发环境差,即旅游业赖以发展的区域社会经济文化背景条件差。

社会驱动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旅游发展驱动机制是贫困地区居民要求以旅游带动经济发展,实现脱贫致富的愿望与动机是社会型非优区旅游发展的内部推动力;潜在客源市场对本区预期开发的旅游产品的需求,是社会型非优区旅游开发与发展的外部牵引力;外部交通条件的改善与区内基础设施的不断建设与完善,是社会型非优区旅游发展的催化因子;政府对本区旅游业发展的支持是社会型非优区旅游发展的保障力量。

三、社会驱动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发展对策

根据客源市场需求及本区旅游资源情况,社会驱动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发展须充分发挥当地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以政府为主导,多渠道筹集资金,实施旅游扶贫战略,带领贫困地区人民脱贫致富。

(一)层次性适度旅游开发战略

层次性适度旅游开发既突出旅游资源开发的层次性,同时又强调开发“适度”,即根据旅游资源特点有步骤、有重点、有计划地开发,而非盲目地一哄而上,全面开花。这是由于对社会驱动型非优区来说,增长极理论和点轴式开发理论对其发展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增长极理论模式的出发点是经济增长的不平衡性,点轴式开发理论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两者均要求区域经济应突出重点,分出先后,有层次、有步骤地发展,适用于经济不发达、经济功能差、开发程度低的区域开发。因而重点培育区域增长极,通过增长极的聚集作用和极化效应带动其他旅游资源的开发,是社会型非优区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从旅游产业发展角度看,旅游业不再是低投入、高产出的产业,而是一种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出的产业。在经济不发达、建设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只有实行有步骤有层次的开发,培育优势产业,逐步扩大影响,才能在旅游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从资源及市场条件看,原赋资源吸引力有限,市场开拓受到限制,不宜大规模开发,只能择优适度开发。

(二)政府主导战略

由于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资源品位不高、区位条件较差、区域经济欠发达、旅游开发环境差(即旅游业赖以发展的区域社会经济文化背景条件差),因此,要把旅游业培育为地区的支柱产业,发挥其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和对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作用,仅凭市场的调节机制,很难较快达到这一目标,而且可能会走许多的弯路,不利于地区经济的发展,实施政府主导战略是必然的选择。

因此,应该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在旅游发展中把握重大政策,在产业化过程中主动介入管理,把城市旅游作为推动区域旅游发展的主体;打破地方保护与行业保护,消除市场分割,为旅游企业集团化创造条件;通过营造环境、创造条件,扶持重点的方式,解决制约旅游发展的一些瓶颈问题和难点问题,促进旅游产业健康发展。

(三)目标市场以区域内客源市场为主

一般来说,不同类型旅游地,吸引不同类型游客;不同等级旅游区,吸引不同范围内的游客。旅游资源非优区客观上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一般较缺乏竞争力,游客吸引范围和层次不可能很大。但随着各地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旅游者出游次数的不断增多,旅游者不可能重复多次地去那些优秀级旅游区,尤其对于高频游市场,也就是说,本地和周边地区的高频游市场应该是旅游资源非优区的最佳的目标市场。

因此,在制定其市场开拓方案时,应以区域内客源市场为主。由于我国实行双休日制度,二日游市场规模较大,且极有可能发展为高频游市场,应引起旅游资源非优区的重视。

参考文献:

1、许春晓.旅游资源非优区适度开发与实例研究[J].经济地理,1993(2).

2、许春晓.21世纪中国旅游地理学的新领域:旅游资源非优区研究[J].旅游学刊,2000(1).

3、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旅游资源理论范文第10篇

“美丽乡村”,简单来说就是指对乡村建设提出的一个具有全局指向性的发展规划,旨在打造新型农村,促进农村发展与繁荣。具体要求就是对村庄的生态环境、文化风尚、生活水平等方面进行科学规划和布局,坚持立足长远发展,保障民生,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在这种背景下,通过对乡村特色风景及资源的开发,促进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科学谋划美丽乡村建设的蓝图,使得乡村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

一、“美丽乡村”背景下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趋势

在“美丽乡村”背景下,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将会朝着创新性、特色性、专项性、生态性的方向发展。创新性和特色性是指在此乡村旅游开发的过程,要注重对新资源的开发,并打造地方特色;专项性要求在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时,必须注重对旅游资源进行专项研究和发展;最后在进行旅游发展时,必须要注重生态型开发,保证乡村环境的稳定。所以说,面对“美丽乡村”的发展背景,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要遵循合理的开发原则,坚持创新开发的理念,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去进行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打造全新的乡村旅游。

二、“美丽乡村”背景下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开发者对乡村旅游的内涵认识不足

对于目前的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来说,大部分乡村旅游开发者在开发时并没有完全理解乡村旅游的概念,认为乡村旅游开发和其他旅游资源开发一样,并没有什么特别要求,所以就只是一味地进行大面积的开发,并没有根据乡村旅游的特征进行一个合理的开发规划,制定出科学的开发计划。且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并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导致乡村旅游开发不深入,且还存一系列的安全隐患。例如,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的过度开发、生态环境的破坏,这些都会严重影响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且不符合“美丽乡村”的理念和发展背景。

(二)产品雷同,缺乏创新

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还存在旅游资源开发产品雷同,缺乏创新的问题。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时,忽视对旅游资源的创新性发展,大部分的开发只是简单地对资源直接利用,这对游客的吸引力只是一时,而不能发挥长久的经济效益。从乡村旅游的实际发展情况看,旅游资源并不是非常丰富,甚至存在旅游资源单一、种类较少的现象,而且在开发的过程中,除了对原有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之外,并没有对旅游的衍生品进行开发,这就是开发过程中的失误。因为对于乡村旅游来说,资源本来就很缺乏,如果不加大对旅游衍生品的开发,就没有任何旅游的特色。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时,并没有对旅游产品进行创新性设计,只是模仿一些旅游景区出售一些木制品、钥匙吊坠、明信片等。很显然这些都不能够很好地体现出旅游景点的特色,且也没有对这些旅游产品加入更多的附加值。这种忽视创新性的做法对乡村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没有任何帮助。

(三)乡村旅游的开发类型比较单一,参与性不足

根据实际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其中一个主要问题就是乡村旅游产品单一,缺乏吸引力。“因为在乡村地区,旅游资源的种类较少,资源匮乏,例如仅仅有一些风景独特的地区,这就对乡村资源的开发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不利于开发出多种多样的旅游产品,从而缺乏对游客的吸引力”。其次,在目前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仅仅对旅游资源进行单一开发,而没有结合当地的一些著名景点进行联合开发,这样一来就会造成地区旅游方式单一,不能与其他的旅游方式良好融合,不利于乡村旅游的发展。此外,在进行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时,只是一味地采取参观、展览的方式,这样往往只适合一些家庭的度假活动,根本不能广泛吸引游客、为乡村旅游带来良好收益、促进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开发与改造。

(四)经营粗放,服务接待能力差

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具体的经营方式存在经营粗放,服务接待能力差的问题。首先,在乡村旅游资源的经营过程中,并没有制定一个科学的经营计划,只是简单地进行开发和经营,这样就会造成一些旅游资源的过度消费和一些资源的开发程度较低。除此之外,由于乡村旅游的开发人员,大部分都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旅游接待培训,这样就使得乡村旅游的接待服务能力较差,不能满足游客需求。所以必须要采取措施,解决目前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经营粗放、服务接待能力差的问题。

(五)乡村旅游知名度不高,效益低

在“美丽乡村”背景下,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还受乡村旅游知名度不高的影响,致使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效益低下。乡村旅游之所以知名度不高,首先,宣传方式缺乏创新性。在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时,并没有对宣传方式进行科学研究,而是采用一些原始的印发宣传页的方式,这种方式较为落后,且影响范围小,不能辐射很大的市场。此外,乡村旅游起步较晚,且受经济条件制约,在提升乡村旅游知名度方面投入力度不够,加之大部分旅客还是喜欢去一些具有独特体验的景点消费,这也造成了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效益低下的问题。

三、“美丽乡村”背景下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理论基础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对于“美丽乡村”背景下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来说,必须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理论。简单来说,就是在开发过程中,注意对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使得资源可以循环使用,只有这样才可以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不仅可以满足当代人对经济发展的需求,还可以为子孙后代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

(二)旅游者需求理论

在进行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时,必须坚持和运用旅游者需求理论,只有这样才是可以创造效益。旅游者需求理论,就是充分考虑旅游者的喜好,然后根据旅游者的需要来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和整理,吸引更多的游客。如果只是一味地开发,不进行旅游者需求理论的研究,就会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

(三)文化营销理论

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必须要进行市场调查,通过调查,将大众对乡村旅游的观点和看法进行科学分析,然后再根据调查的数据对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市场宣传,进行合理定位,这就是市场营销理论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的运用。所以说,通过采用市场营销理论,可以进一步促进乡村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促进美丽乡村的建设与发展。

四、“美丽乡村”背景下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策略

(一)加强对乡村旅游的内涵认识

对于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来说,乡村旅游产业不是简单消耗自然、人文资源的旅游活动,而是一个利用生态、人文资源发展旅游业,通过旅游保护生态、人文资源的双向促进的特殊形式。因此,要提高乡村旅游资源的利用效率,首先要制定乡村旅游资源发展规划,编制各级各类旅游资源开发计划,重视环境影响评价和旅游环境容量的研究,将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人文历史资源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促进乡村旅游的开发与发展。

(二)加强对创新型产品的开发

在乡村旅游创新型产品开发方面,要不断结合时代因素,通过学习和借鉴其他旅游景区的优势,提高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创新性。“例如,在某些地区的乡村旅游就采用了一种贴近人们生活的开发方式,依托地理环境,积极开发自己的土特产品,如石耳、笋尖、竹荪、茶树菇、熏笋等旅游产品”。在乡村旅游开发时,可以采取类似的方式,如在有名人故居的乡村旅游开发中,出售一些带有名人故居标志性的笔记本或带有名言的明信片等,使乡村旅游开发与大众旅游文化市场需求相结合。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进程中,以创新性为导向,开发出一系列符合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

(三)加强对乡村旅游的多种类型开发

在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时,还要注意将多种类型旅游进行综合开发。例如,可以将乡村旅游与红色旅游相结合,开发一些具备红色资源的村庄,宣传革命烈士牺牲的红色战役,将这些战役打造成实地模仿的游戏形式,让人们可以亲自加入战斗,体会到当时战场的具体情况。这样就可以将乡村旅游与红色旅游真正结合起来,促进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开发与发展。这样,可以充分发挥乡村地区的旅游优势,带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同时也可以促进廊乡村旅游产业链的形成。

(四)提高接待与服务水平,科学经营

乡村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各个景区都独自经营,没有实现强强联合,其结果是发展相对缓慢。在今后的发展中,应注重对旅游路线的开发,将各个景点联系起来,打造多条精品路线,实现旅游的一站式服务。这样既能实现乡村旅游业的整体发展,也能更好地进行统一管理。旅游产业要真正成为乡村发展的支柱产业,离不开资金的投入。乡村应在保障现有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专项资金的规模,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降低产业进入门槛,吸收社会资金,鼓励社会资金和民营企业投资旅游业,整合鼓励旅游业投资的价格、税收和建设用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形成政策合力。除此之外,在科学经营的基础之上,还要提高接待与服务水平,引进专业的接待和服务人员,提高乡村旅游的整体水平。

(五)加强宣传,打造乡村旅游知名度

对于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来说,必须要加大宣传营销力度,提高宣传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注重自身品牌建设。乡村的多数旅游景点还缺乏较高的知名度,难以对游客形成吸引力,所以要加大宣传营销力度,以赢得更大的市场。一是旅游形象设计,全面准确地表达乡村“自然美”为特色的旅游总体形象。二是营销策略,以“生态美”“风景美”为基点,打造乡村旅游品牌,以品牌带动市场。三是利用广告策划、新闻公关宣传、节庆活动推广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努力塑造鲜明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形象。

五、结语

通过本文研究发现,在“美丽乡村”背景下,针对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过程还存在一些困难,主要集中在打造优质乡村旅游,开发特色旅游产品上,这些问题的存在将会是影响乡村旅游资源开发。针对这些主要问题,本文提出了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进一步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

上一篇:秋季嫁接技术范文 下一篇:矿山工程设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