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标语范文

时间:2023-11-24 00:09:59

高效课堂标语

高效课堂标语篇1

新课标理念为高中英语教学指明了方向,为高中英语课堂高效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下面就如何在新课标下抓高中英语课堂高效教学加以阐述。

1.认真备课是实现课堂高效教学的关键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就意味着把新的教学理念实践到课堂教学中来,而上好课的前提是备好课。教师必须认真而充分地备课,只有在此基础上实施创新和生成,才会有精彩高效的课堂呈现。备课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1 备目标

明确、具体、全面的教学目标是保证课堂教学高效性的重中之重。在教学中要做到教有目标,学有目标,指导检查也有目标,使课堂上能做到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要从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等层面整体把握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全面把握教学目标。

1.2 备教材

深入钻研教材,弄懂教材的思想,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的、要求、重点、难点、关键点、障碍点和知识点的内在联系等,其中了解教材结构,教学目的和要求是教材处理的核心。

1.3 备学生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因此在备课中,教师不仅要备教法,更要备学法。所谓备学法,就是备学生。教师在备课时,应全面考虑学生的整体因素,努力寻找切合学生实际,满足学生需求,激发学生兴趣的最佳教法。只有如此才能最大可能地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优势。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是课堂高效教学的根本

2.1 英语课堂高效教学应坚持的三条原则

2.1.1 凡是学生通过努力自己能学会的,教师不教

教学的一项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终身学习的技能。对于他们能通过自学掌握的知识,教师就应该放开手脚,充分相信学生的潜能。在教师科学的、必要的指导下让他们去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并逐渐形成自学能力,不断增强学好英语的信心。

2.1.2 凡能留做课堂实践活动的时间,教师不占

语言学习的本质是将知识内化为自身素质的过程。而这个内化过程必须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才能实现。所以,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一定要坚持以实践活动为主线的教学原则,为学生创设尽可能多的语言实践机会,使学生在真实的语言情景中学会语言,运用语言。

2.1.3 凡是学生自己能做出结论的,教师不做

对于教学中一些权威的说法,如时态,句法等,教师往往习惯直接给出概念的定义,学生的任务只需记住就可以了。事实上,这种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教学方式是不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的。教师不妨换个做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积极思维得出结论,使他们学会从具体到抽象,从个性到共性的思维方式;使他们在思考中学习语言,在运用中掌握规律。当然,教师在其中适当的指导和完善是必不可少的。

3.科学高效的作业练习和批改是课堂高效教学的有力保证

3.1 认真研究作业设计,提高作业练习效果

课堂高效教学一定要认真要研究作业设计。作业设计要多样化、科学化。可实行分层选择性作业。既有教师布置的作业,也要有学生自选的作业;既要有任务驱动的作业,也要有师生共研的作业。要做到书面作业与口头作业、操作作业、实践作业相结合;学生独立作业与教师指导作业、团队合作作业相结合。要严格控制作业量,精选精练,提高实效,减轻学生负担。

3.2 重视作业批改,注重学习辅导

教师要注重作业的反馈功能,及时批改作业,从中获得教学信息,诊断学生的学习问题及教师的教学问题,并及时向学生反馈,改善教学行为。可采用学生自批自改、学生互批互改、教师全批全改等方式,也可采用要点指导和评语激励等作业批改方式,对学有困难或学有余力的学生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激励实行作业面批,并在作业面批的过程中,加强师生情感交流和个别学习辅导。

4.教学评价多元化策略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

新课程的评价,体现了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基本理念。这一评价理念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处于兴奋、主动、积极的学习状态,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在教学实践中,教学评价更应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鼓励学生合作探究、促进学生高效实现学习目标等方面出发,将教师的评价与学生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高效课堂标语篇2

关键词: 语文课堂教学; 课标; 效能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4-0188-01

新课程实施以来,语文教学可谓百花齐放,硕果累累,文本教学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新局面。但是,也存在着一些过分注重课堂形式,追求了语文课堂的热闹,不注意挖掘文本内涵,解读文本空泛化,对语文课定位不准确的现象,使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十分低下。下面,我就结合课例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课例展示

课例1:有的老师课前不认真研读文本,课堂上不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整体感知课文,不引导学生真正走进文本,领悟和掌握相关知识,由浅入深地品味、玩赏、研究文本,不激发学生对文本探究的热情。往往让学生读一遍课文,草草进行一个阅读的过场,便提出一些很宽泛的问题。如:这篇文章好不好?好在哪里?你最喜欢的是什么地方?……然后,就让学生讨论,发言,最后是学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一节课就这样过去了。

课例2:一些教师不在挖掘语文因素上下功夫,而一味地在多媒体运用上动“心思”,在课件制作上追求新花样,以致课堂上到处充斥着精美的图片、好听的音乐,一味地追求多媒体对学生感官的剌激,在课堂教学里很少或基本上没有安排时间让学生阅读文本。过多的图解文本,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多媒体课件虽然让人耳目一新,一时带给学生强烈的视听冲击,引起多感官的兴奋刺激,但其占用的课堂时间,远远超过学生对文本解读或运思动笔的时间,挤占了宝贵的语文学习时间,削弱了语言文字魅力,使得原本博大精深、充满无穷魅力的汉语言文字变得毫无生气。

课例3:有些语文教师很博学,知识面宽广。课堂上天文、地理、历史、社会、宗教、民俗,什么知识都有,往往由文本中的一点引申开来,从古到今、由中国到国外,洋洋洒洒,侃侃而谈,很有些“百家讲坛”的味道,把语文课上成了文化课、综合课。

这些语文课,看起来学生活动很充分,课堂上很热闹,很有“语文味”。其实是违背“课标”要求的,至少反应出对“课标”没有全面地解读。

二、“课标”中的有关规定

“课标”中明确规定:“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①

“课标”也对文本提出了明确的教学要求。义务教育阶段:“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②

三、分析及结论

由此看来,语文课要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关键,学生要在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感悟、习得,逐渐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语文教学要重听说读写整合、重实践、重积累、重熏陶,在反复实践中,不断提高综合运用的能力。

课例1:只读一遍课文,学生怎能理解文本,只能是知道个大意,是是糊糊,然后就是“好不好?好在哪里?最喜欢的是什么地方?”这样的一些问题,学生由于对文本没有领会,肯定是进行想当然的回答,离文本的本意越来越远。根据文本的某一点,简单的一个“好不好?好在哪里?”或“最喜欢的是什么地方?”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还要由浅入深地提问。但是,由于教师对文本的研读不到位,自然就做不到因势利导,也就不能带领学生深入文本的精神世界,老是在一些外在的枝叶部分停留转悠,最后这种解读文本肤浅、空泛的课堂教学也就违背了语文教学的初衷。“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也就成了空话。

课例2:这样的语文课,实在收不到什么功效,计算机只是语文教学的辅助工具,阅读画面自然不能代替阅读文字,课堂上学生解读文本,“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和运思动笔才是主要的。语文教学,应该根据教学目标进行读说听写活动,在这个过程中,计算机只是语文教学的辅助工具,那种过量的图片、音乐,挤占了课堂的有效时间,干扰了学生正常学习,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完成。

课例3:这样的课,学生确实是听得稀奇,听得热闹,可是,课堂上把大量的时间用在这些宽广的方面,那么怎么突出语文学科的特点呢?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目标又怎么完成呢?语文课是要培养学生的文化品位,但是根据“课标”,具体的文本又有具体的教学要求,要积累知识、形成能力,进行情感体验。经常那样上课,是误解了“大语文”的“大”,片面地抬高了语文课的地位,没有理解语文学科的特点,不注意教学实效造成的。

总之,加强教学引导是提高教师课堂效能的基础。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朗读、激思、表情、动作以及音乐美术等多种教学手段,创造出一种为学生所喜爱的情感氛围,使学生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要鼓励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在全方位、多层面地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的基础上,注重参与的质量和范围,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获取知识的全过程中。要让学生有自行选择的时间和空间。针对学生间客观存在的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作业等,学生择其一解答,使其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鼓励学生质疑。教师的设疑要少而精,设在学生不易领会、易于忽略或难以深入的关键处,让学生有更多的探究性发问,产生释疑后的喜悦。要注重学习方式、方法的探索,提高学习效率,提供宽泛的选择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学习的自律性,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注重学生积极情感的巩固,从而强化学生的智力活动,使良好的学习行为定型化、稳定化。因此,把握“课标”显得特别重要,我们要全面、准确地理解“课标”,认识语文学科的特点、形成正确的课程理念,制定好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合理设计教学活动,扎实、高效地开展语文课堂教学。

注释:

① 引至《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中的“课程的基本理念”部分。

② 引至《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的“第四学段(7~9年级)”部分。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http://baike.省略/view/3568694.htm#sub3568694.

[2] 赵克明.语文“伪教学”当休矣[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09,11.

高效课堂标语篇3

关键词:新课 小学 语文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尽管教学是一个开放变化的过程,随时都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但我们教师都要尽可能站在学生角度,并将其放在教学主体的位置去思考,要思学生所思所想,要对教学目标、任务、方法、过程以及每一个具体的细节进行全面深入的思考探究,力争将课堂教学过程运筹于帷幄之中,尽可能把课堂生成纳入自己的教学预设中来,努力实现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一、精心设计课程教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要根据大纲系统把握教材,熟练掌握教材的内容,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这三个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否则就会导致语文课程性质定位的偏差,造成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分离。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因人而异,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应该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对于优等生,我们可以在课外延伸一些略带挑战性的练习;而对于那些后进生,我们也可以为他们制定一些浅层次的要求,让他们循序渐进。最终的目标就是要保证课堂上80%以上的学生掌握80%以上的课堂教学内容。为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在设计教案时,一定要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与思想水平来设计,这样设计出的教学方案才切合实际,才具有可操作性。在教学方式手段上,运用多媒体教学也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策略,要通过声、光、色、形,将教学过程直观地、形象地、生动地作用于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在设计课堂导入环节时,更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及时引入到教学情境中去。在教学过程中,再适时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提升教书育人的能力

实践表明,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是语文教师教好课的基础,如教师漂亮的板书、生动的描述、机智的引导、生动的表情等等。当然,光有这些还远远不够,教师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新课标指出,教师是科研者,那么,教师就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智慧,在遵循教育规律基础上大胆标新立异,敢于突破教材的限制,认真研究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事物,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积极参加校本教研活动等,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只有这样,教师所具有的学科专业功底才能如源源不断的泉水,滋润着教学的生命;才能像扑面而来的春风,让学生感受到文化的芳香。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知识更新的步伐更加紧凑,时代对老师的要求也更加严格,这就要求老师要不断学习,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以适应时代的要求,满足教学的需要。

三、灵活的教学方法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关键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在轻松的氛围中思维处于最好的状态。学生也只有在轻松、和谐的课堂中,才能有更理想的学习状态。因此,教师应善于运用一些策略,创建和谐的课堂氛围。如:将学生常玩的游戏纳入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在授课语言上,多用描述性、鼓励性的语言,慎用结论性、批评性的语言,同时,教师应对学生多些热情、亲情,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对自己的关爱和重视;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平等相处,不要以权威自居,当学生中遇到学习上的困难时,教师应与学生一起讨论,共同解决,特别要尊重学生的看法,容纳不同的见解;教师还应该注重教学环境的空间设计,学生的座位不宜安排得过于死板,应方便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将每个学生置于自己的视野范围内,能够灵活地与每位学生顺畅交流,不让一个学生脱离自己的视线。另外,在课堂时间管理和问题行为管理上,教师也应该灵活安排:在时间管理上,要坚持时间效益观,把握最佳授课时段,优化教学过程;保持适度信息,提高知识的有效性和学生的专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时间的损耗;在问题行为管理上,要运用先行控制的策略,事先预见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行为,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行为标准, 保证正常的课堂气氛,课堂的节奏也应该是变化的。这就要求教师安排内容要错落有致,分配时间要大体适当,平缓中偶有高潮,这样,自然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总而言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语文教学的改革是一系列的行动,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需要教师付出开创性的努力。我们已经迈出了开创性的第一步,但是我们的研究还相对滞后,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创设新课标下小学语文的高效课堂,还需要语文老师们不断探索、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湛蓊才 著《课堂教学艺术》.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版9月,第一版。

高效课堂标语篇4

【关键词】优化课堂教学 学习兴趣

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只有当学生喜欢学并且有强烈的学习愿望时,才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学法,想方设法使越来越多的学生由苦学者变为好学者和会学者,在学中乐、乐中学。因此指导学生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减少学习的困难和阻力,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是防止分化掉队的重要一环。下面谈谈我在英语学法指导上的一些经验与体会。

一、激发学习兴趣,使小学生的学习具有持久的动力

学法指导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采用唱歌法、游戏法、幽默法、创设语言环境法、直观法、简笔画法、电教法和记忆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使教学形式多样化,并且知识性与趣味性和谐统一。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是让学生感到学有所得。每上一节课我们都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和切实可行的要求,让学生课课有收获,节节有进步。同时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做到导入新颖别致,有吸引力;课堂中有高潮,使学生心境不衰;结尾有余味,使学生产生“想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欲望,从而使学生在40分钟的时间里自始至终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欢乐中学习,在学习中享乐,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优化教学过程

1.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指导学生在学英语的初级阶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身就是教学工作的一项任务,它是帮助学生形成和掌握高效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的关键所在。(1)用英语思维。成功的英语学习者,不会经常地借助翻译,而是积极地用英语进行思维。因此教师要坚持课堂教学交际化,坚持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尽量设置情景将学生完全“浸泡”在英语里。(2)课堂发言,声音响亮。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除了性格及习惯等因素外,凡英语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都不善开口,更不要说语言连贯了。我们要引导学生发言时声音洪亮,这样有助于正确地思维,有助于培养表达能力,使他们很快地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效,进而激起他们对学习的热情。(3)预习。预习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好方法。通过预习,可以让学生明白自己是英语学习的主体,积极主动的思考者和创造者。教师要向学生提出预习的内容、方法、速度和应达到的要求,并严格检查,勤于指导。(4)勤做笔记,勤做总结。 俗语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教学中教师应要求每位学生准备一个笔记本,在课堂上勤做笔记。此外,我们还应及时培养学生整理所学知识的能力。每单元学完后,要求学生进行全面整理,整理课本、笔记和练习,查漏补缺,将所学的零散知识有机地联系进来,按知识的规律进行归类,使知识系统化。

2.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优化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是在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指导下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它能反映教学规律,使教学过程趋向于高效、有序状态。从听课看,老师们在教学设计上下了很大功夫,从复习导入到巩固练习,能把训练穿插在新授教学过程中,学生学到哪就练到哪。这样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教学过程最优化。

三、要重视语音语调基础,力求使课堂英语化

小学阶段是学习英语的关键期之一。尽管他们刚涉及英语,掌握的单词和句型少,但我们应该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由于这时所学一般都是词义具体的单词和简单句子,教师完全可以借助于直观手段来教,帮助学生尽快对内容的理解。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眼神、手势、动作、表情等形式。以此来培养学生直接理解、直接学习和直接应用英语的习惯,初步形成直接用英语的思维能力。尽量避免用母语进行教学,是进行外语课堂教学的原则之一。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为了使小学生的思维尽快地与英语联系起来,在英语课堂组织教学中要尽可能使用英语,做到课堂英语化,以排除对母语的依赖和母语的干扰。

四、巧设疑,勤训练

思维从问题开始,又深入到问题之中,没有问题和任务,就不会产生积极性的思维活动。因此教学的第一步,教师在授课中就要不断地设置疑点,设置思考题。通过提问,可以把学生带入一种“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求知欲强烈的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当然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奏效的,而是一个日积月累的渐进过程。教师必须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充分利用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循序渐进地训练,同时辅以适量的习题进行训练,每节课结束后都应该配以一定的练习,但练习的设计要精心筛选,题型要灵活多样。从而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运用和强化,使学生养成善于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的思维习惯。

只要教师不断更新观念,掌握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掌握科学高效的英语学习方法,就能真正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切实体现新课改的精神。

高效课堂标语篇5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英语教学;高效课堂

在高中英语新课程教学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的发展是英语教学的出发点与回归点,教学目标是促使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的全面发展,即为掌握英语理论知识,掌握学习英语知识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情感,对高中英语教师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而构建高效课堂对于提升高中英语教学质量来说十分关键。

一、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准备

在高中英语课程教学中,教材知识信息量较多,内容庞大,新课标下运用教材单词量也有所提升,更与时代接轨,内容新颖时尚,学生经过小学和初中阶段对英语知识的学习,已经能够基本掌握音标和各种工具书的使用方法,在课前预习工作中具有一定的能力与基础。因此,高中英语教师要想构建高效课堂,应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准备工作,明确制定预习任务,让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预习,不仅可以节约时间,还能够提升预习效果,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以确定学习重点。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已有的英语发音和音标知识,对教材中的新词汇进行预习,掌握其发音和含义,对于课文中的生涩难懂的长句以及语法知识作标注,比如,在学习《School life》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对中英两国学生的学校生活进行列表对比,从而把握学习重点。

二、以任务为驱动引导学生自学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关键途径,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点,在新课标下,高中英语教学不仅单词量庞大,语法知识难度相对提升,对从句与虚拟语气的讲解较为深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可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自学英语知识,教师在讲授英语课文之前,可以设计一些合适的学习任务或问题,让学生的自学目标明确。例如,在进行《Growing pains》教学时,教师可以制定以下学习任务:Who may have growing pains、What are Growing pains和How do you solve this problem等,引导学生自学,帮助他们理解课文,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三、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在新课标下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为使学生充分参与到知识学习中,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根据教学需求将学生划分成多个学习小组,利用英语知识学习小组之间的合作,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师生之间的交流,使他们在合作学习模式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升学习效率。高中英语教材中的对话内容相对较多,教师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内容,不仅可以有效培养他们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还能够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在英语知识学习过程中,通过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他们在课堂中将会积极发言、踊跃参与,不仅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运用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还能够提高他们参与英语知识学习的参与度,锻炼其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从而实现高中英语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四、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学板书量较大,教师在板书过程中往往无法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状态与学习情况,但是在新课标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已广泛运用到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技术的优势,展示教学内容与课堂练习题,以此构建高效课堂。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翻译句子的练习较多,无论是汉译英还是英译汉的句子,板书量都比较大,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让学生根据大屏幕展示的内容进行直接练习,达到节约课堂教学时间的效果。同时,高中英语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现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音乐、视频或图片等信息内容,将英语知识变得形象化、具体化,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与理解课文;教师也可以将情感、能力和知识目标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给学生,让他们了解英语学习内容和目标,避免出现随意性和盲目性的学习现象。

五、总结

在新课标下的高中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构建高效课堂十分重要,是提升学生英语知识水平与综合素质的关键,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应全力构建高效课堂,从多个方面着手,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英语知识。

【参考文献】

[1]熊菊锋.农村高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的考察与反思[D].黄冈师范学院,2014

[2]刘存铸.新课改形势下如何构建高中英语高效课堂[J]. 中国校外教育,2013.05:100

高效课堂标语篇6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评价目标与目的,既要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与吸收,又要提升他们对知识学习的质量和效率,提升自身的能力与素质,还要有助于完善教学过程、改善课程设计,促使教师教学能力得到提高,达到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又促进教师能力发展,全面提升"教学相长"的质量的目的。那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效课堂教学评价究竟看什么?如何把握好更加有效的评价标准?从而促使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得到全面提升,让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以顺畅渗透于学生的身心,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增强他们的创新精神,提升他们语文实践能力,全面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1.切实准确定位教师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而这位主导者能否让学生感到肃然起敬,很大程度上要看教师自身的感性形象与理性形象,在感性形象上需以可爱、博爱为亲和力量之源,在理性形象上要以博学、多闻为权威力量之基,从而促使教师自身在学生心目中雕塑出"感性与理性兼有、权威与民主交融的文化使者"形象,以至于达到因其感性而可爱可亲,因其理性而可敬可畏。那么,作为教师如何塑造好、定位好自身在课堂教学中角色呢?笔者认为教师要不断充实自身知识能量,构建独具自身特色的、卓然不群的教育见识。例如,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引领学生进行课文知识学习,就对课文阅读本身来说,只要学生自己稍加浏览,对其中的内容和相关知识就可把握不少了,甚至可以达到"知其八九"目标,而此时如果教师仍然停留在普通的一般层次的思维水平与学生进行交流,那么学生们得到的"信息量"显然会非常少,从而难以激起学生们的好奇心与探究欲,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情绪低落乃至厌倦,最终引发学生对教师所有说教的内容产生反感,成为课堂教学的"肌瘤"与"结巴",而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则无从谈起。

2.切实把握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与作用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广大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主体性,要让学生的个性有所张扬和显露,从而促使他们的思维活动得到充分活化,迸发出更多思想火花和灵感,促使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益不断提升。因此,作为与学生紧密相联的一线教师,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的地位和作用,要积极创设各种有利条件,让绝大多数甚至所有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去,创设更多有助于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例如,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积极引入一些探究式教学活动,向学生们提出一些有启发性、闪耀灵动思想的问题,并给予较为充裕的时间让他们去思考和探究,然后积极引导他们发出独具个性的声音,甚至可以让他们"发问的声音"、"讨论的声音"、"研究的声音"、"争辩的声音"、"思想的声音"等等充盈整个课堂,从而生成民主、活泼、灵动、优质、高效的课堂,促进他们养成独立思考、独立探究的良好习惯,提升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性。

3.切实积极调节和发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的作用

不管是语文课堂教学,还是其它学科的课堂教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课堂教学关系中的一对核心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与和谐,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氛围,影响到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到课堂教学能否按照教师预先备课时设定的程序向前推进,最终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与效率。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理念也要求广大教师要放下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高高在上的威严架势",切实从思想深处和具体的实际行动中体现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人格平等,从骨子里流露出对学生的关爱,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倾洒无私的奉献,切实落实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民主、平等、和谐、自主的教学思想,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善于捕捉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独具智慧的思想火花,不仅从理性上关注学生的智力发展,而且还要从情感上关注学生的情商发展。例如,在教学中要注意把握住自身作为课堂教学引导者的倾听角色,聆听学生思考的声音,聆听课堂中方方面面的声音,然后饱含情感地思考和体验学生所言之情境,将自身的情感融入于其中,甚至可以采用"煽情"的教学手法,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继而注意做好"点评"工作,要点到要害之处、点到恰到好处、点到灵动之处,从而对学生起到思维激发与启迪的效果,提升他们的思维层次与质量,增强他们语文学习素养。

4.切实加强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艺术性作用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方式方法的艺术性,对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的作用,往往可以起到一个"画龙点睛"的作用,能够很好地推动课堂教学的深入发展。根据笔者多年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的经验认为,加强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艺术性作用,重点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教学提问的艺术性,课堂提问要切中问题的要害,问题的难易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识情况而定,所提问题要有一定水平的思维性,要让学生感受"跳一跳便可以摘到果实",注意引领学生面向"豁然开朗"、"醍醐灌顶"的方向,让问题一出便可"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样才有助于学生思维成长与学习兴趣的培育,才有助于促进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益的提升。二是课堂教学中注意把握教学语言"灵活多变"的艺术性,注意引入能让学生"如坐春风"的话语,让他们感到心情舒畅,比如可以引入一些风趣、幽默、独具个性特色的课堂语言,调动动起学生课堂学习的情绪,激发他们对教学内容产生探究的兴趣,增强教学质量与效果。

5.结语

高效课堂标语篇7

【关键词】 高中语文 高效课堂 教学模式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高中语文在高考中的比重非常大,然而很多学生尤其是高三的学生对于语文充满了恐惧感。高中语文教学的模式单一,内容枯燥,也严重抑制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本文重点研究高中语文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提出创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培养学生对高中语文的兴趣与爱好。

一、高效课堂的内涵

高效是指对高中语文教学活动进行价值上与质量上的双重判断,实现教学活动的效益最大化。即高效包括了教学效果、教学效率和教学效益三个方面。教师必须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教学工作,教会学生知识,最终达到教学活动与教学目标的相符合。学校和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和过程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而不是亘古不变地执行单一的教学目标。

高效课堂的特点具有科学性、自主性、互动性、开放性、创新性等,课程量比较大,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老师与学生和谐相处,富有人文性。

二、高效课堂的理论依据

1.以人为本理论

我国一直高度重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以人为本是和谐社会的核心理念。现代的语文教学理论更要以学生为本,改变教师为本的传统教学理念,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学生的个性自我,自由发展。人文主义的教学模式,就是要关注学生的各个发展阶段,尊重学生,关爱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课堂中去,体现人文关怀。

2.建构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指导与支持为辅助的教学方式。在这种理论中,教师通常是建构主义的帮助者、引导者,而不是一味地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只注重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不注重学生思想。学生应该是教学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对象。

3.尝试理论

尝试教学理论是指学生只有不断尝试,反复尝试,才能取得成功。尝试教学理论的核心就是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大胆地去尝试,通过尝试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而改善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尝试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寻广阔的知识。学生通过尝试可以快速掌握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学习,可以避免无用功的资源浪费,尝试教学理论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挑战,在现代教学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

1.优化教学目标

目前,我国的教师体系大多是系统的、单一的,教师通常只是对本学科的知识了解较多,对其他学科的知识了解甚少,教师的知识面狭窄极大地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构建高效课堂,首先,需要教师具有跨学科的意识,不断丰富完善自身的知识面,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其次,学校应该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发展阶段和发展需要制定不同的课堂教学目标,实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规定不同的目标,鼓励学生向目标奋进。教师在课堂里,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动态,关注学生的思想情感。

2.注重时间规划

高中课堂的设置通常是固定的,每节课为45分钟。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短短的45分钟课堂,优化时间管理技巧,对课堂进行有效规划,减少教师在课堂上耗费时间的现象,夸夸其谈,不讲课程的重点,教学效益低下,引起学生的反感和不满。教师应该履行自己的教学职责,充分整合有限的教学资源,选择最佳的教学目标,向学生传授最大化的知识。当然,高效课堂并不意味着教师只注重紧张的教学,对学生造成极大的压力,而是指教师能在短暂的时间里实现教学目的的最优化。

3.改善教学环境

高中语文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信息量大,对学生的接受能力要求较高,很多学生都会对高中语文产生心理阴影。 良好的教学环境能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教师在高效课堂里,要给学生营造和谐幽默的课堂氛围,与学生进行心理、情感和思想的交流,调解学习气氛,教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能把自身的不满情绪发泄到学生身上,更不能随意批判指责学生,调整自身的心态,用乐观的、积极向上的心态感染学生,融洽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喜爱语文。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生动的、符合高中生学习需要的各种语文教学方法,激发高中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高中语文教师应该结合高中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鼓励并引导高中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教师必须改善教学方法,允许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与相互学习,引导学生善于思考,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结语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平实、高效的;理想的教学模式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从旁协助,利用一切有效教学,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多方会话,从而达到对知识的主动建构。

参考文献:

[1] 李炳亭.高效课堂22 条 [M] .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

[2] 王金保.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操作 [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3] 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教学 [C]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高效课堂标语篇8

一、三位一体,有机整合,使课堂教学体现整体性

“三维”目标并不是三块,而是一个整体,不是在知识、技能上加上情感。因为它实践层面是面对完整的人,绝对不能把它人为地分开,不是一节课分成三个目标,它是不可分裂的有机统一体。一个好的学习活动应该是融洽的三个目标,也就是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通过一定的过程和方法,体验情感与态度,掌握了知识和技能,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语文教学本身具有极大的弹性,教材蕴含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因此,我们教师应围绕“三维”目标充分挖掘教材的有利因素,根据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灵活调整教学程序,采取各种形式认真设计教学活动,用活教材,使“三维”目标有机展现,使课堂教学成为一池活水,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使教师创造性地教,使学生创造性地学,努力为学生提供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的平台,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为学生的发展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例如“帮助残疾人”不是靠老师在讲台上给学生讲:为什么要帮助残疾人?如何帮助?而是让学生坐在轮椅上,或者把眼睛蒙起来,学生通过体会残疾人的种种感受,自然就会在情感上、价值观上发生变化,更加理解、同情残疾人的感受,不会再嘲笑残疾人,不再歧视弱势群体,而是从心里产生帮助残疾人的愿望,这一教学活动就是使“三维”目标能有机结合在一起所产生的效果。因此,只要我们教师能跳出传统教学的框架,转变观念,摆脱过去只注重传授知识而忽略过程、情感等教学误区,在课堂上使“三维”三位一体有机结合,教学才能真正实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教育理念。

二、创设氛围,解放学生,使课堂充满生命和活力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通常我们每上完一节课就进行知识巩固,或上完一单元后进行教学质量检测,这些多是知识和技能方面的东西。而情感目标、能力和价值观的形成不是某一节课、某一周能完成的,它需要比较长的阶段才能形成,它要贯穿于每一节课的过程中,要真正体现“三维”目标的落实,是通过教师利用课程资源与熏陶,由学生亲身去实践体验,通过潜在的积累而获得的。因此,我们教师应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教师对学生的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注成为一种内在的教学品质和教学行为。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探究、理解、亲身实践、分享与合作的过程中发展创造性,张扬个性,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例如我教《小雨点》一课时,我努力创设一个充满生命力的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在有趣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和感受语文的魅力。教学时我将课文以一次有趣的旅行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雨点”成为一个有灵性、会说话、能与小朋友交流的对象,让小朋友和“雨点”一同旅行。在旅途中,他们共同活动,一起谈旅行感受,一起互相倾听心声……学生在教师创设有趣轻松的情景中,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兴趣盎然地学到了知识,情感得到了升华。因此,要落实“三维”目标,教师要努力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让每一节课都成为精心策划精心制作精雕细刻的艺术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现生命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果。要实现“三维”目标,还必须解放学生,让学生在每一节课上都能享受到热烈的沸腾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正如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解放学生的头脑,让他们能想;解放学生的双手,让他们能干;解放学生的眼睛,让他们能看;解放学生的嘴巴,让他们能说;解放学生的空间,让他们到大自然中去扩大视野,取得丰富的学问;解放学生的时间,不把他们的功课添满,不逼迫他们去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学生”。只有我们教师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解放学生,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体验机会,真正使“三维”目标落实到课堂,课堂就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课堂教学效果就会不断提高。

三、加强研究,完善评价,让课堂教学体现有效性

课程标准强调:“评价要突出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课堂评价应更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和反应的评价,重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的评价,我们要加强研究,大胆探索,探索出一套完善有效的评价制度。可以采取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也可采取自评、他评和相互评等评价方式,一改以往只是单纯考试的评价方式,完善评价制度,对学生进行全面、综合性评价,才能使“三维”目标有效落实,才能体现“三维”目标对学生全面发展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因此评价制度作为一种极为重要的导向,他将为落实“三维”目标起到强制的规范作用,我们应积极研究和探讨,使评价制度发挥积极的作用,使课堂体现真正的有效性。

总之,要落实“三维”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必须在课改的新理念的指导下,使“三维”目标有机整合,教师设法改变教学方式,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解放学生,完善评价制度,我们的教育就能焕发生机和活力。

上一篇:母亲节朋友圈怎么发范文 下一篇:日记清明节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