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教学的诀窍范文

时间:2023-10-14 04:28:33

高效教学的诀窍

高效教学的诀窍篇1

基金定投之所以具有长期理财的良好预期,并能在现实理财中,取得令人意想不到的历史回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充分利用了长期复利的原理。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复利是世界第奇迹。”理财学上也有个著名的显示复利威力的“72”法则,即以72除以年收益率,就可以得到本金翻倍的时间。

话又说回来,基金定投固然强调简单易会,但并不意味着没有妙招可循。凡事只有掌握了个中诀窍,才能做到事半功倍,游刃有余,基金定投自然也不例外。下面,就为你把基金定投的三大诀窍细细道来。

诀窍一:越早定投,越早受益。投资者越早开始办理基金定投,就越能在理财成功的道路上领先一步。定投的起点越早,复利效果也越大。例如,同样是准备20万元留学教育资金,以上证指数过去实际收益率计算,假定孩子18岁高中毕业。如果孩子13岁时父母开始定投,期间为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复合年均收益率28.5%),每月需投1038元;如果8岁时开始定投,期间为1998年1月至2007年12月(复合年均收益率15.8%),每月需投508元;如果3岁时开始定投,期间为1993年1月至2007年12月,每月仅需投258元(复合年均收益率10.3%)。越早开始定投,实现同样目标,每月需要支出的金额越少,早定投晚定投,效果可大不一样哦。

诀窍二:长期坚持,分散风险。只有坚定不移进行基金定投,才能有机会享受长期复利带来的神奇效果。时间价值对于基金定投来说尤其珍贵,要收获时间的玫瑰,惟有坚持如一,除此无它。相关资料显示,1983年至2003年期间,定投美国股票型基金20年的年平均收益率为10.3%,而从1993年7月至2008年6月,15年定投上证指数的算术平均收益率也达到了8.47%。不间断的基金定投甚至能够化腐朽为神奇,举个真实的例子。在泡沫破灭以来经历了18年熊市的日本股市,这样一个烂到连日本人都懒得理会的市场,台湾人张梦翔却依靠锲而不舍地定投日股基金11年(1996年至2007年),最后赚到了每年19%的平均回报。坚持基金定投能帮助你有效分散市场风险,选择绩优基金在2007年A股6000点高位进场开始定投,而在3000点上下已经实现正收益,这正是基金定投实实在在创造的奇迹。

高效教学的诀窍篇2

现代人大都渴望成功,而成功有一条法则:“第一等人创立法则;第二等人遵守法则;第三等人破坏法则。”去年的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安踏掌门人丁志忠,讲出了他成功的原因:“51%与49%,是父亲教给我的黄金分割比例。他很早就告诉我,你做每件事情,都要让别人占51%的好处,自己只要留49%就可以了。长此以往,可以赢得他人的认同、尊重与信任。”丁志忠说清楚了一个道理:成功的最佳捷径,是让人们知道,你的成功符合大家的利益。成功的途径多种多样,另一位成功人士这样回答频频向他追问成功秘诀的人:“我没有一个成功的方程式给你,但必败的倒有一条,那就是尝试着讨好所有的人!”西方有句格言:“奉承是傻瓜的食粮。谄言谀术总归靠不住。”说到成功秘籍,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倒有一条:“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至30%;而当他受到激励时,其能力可以发挥80%至90%。”胆小的人成功比率小,自信、奋发、坚韧乃成功的要素。

市场经济、商品社会,世俗的成功标准就是财富。通过对美国富翁的调查,发现当今80%的百万富翁是普通人。于是得出结论:“今天成为百万富翁不是一种机会,而是选择。”然而现代社会又是风险社会,你选择财富就是选择风险。而最大的风险是不向市场投资,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投资也是有诀窍的,比如买股票,“要在人们兴高采烈的时候卖出,在大家都痛哭流涕的时候买进”。但是,一提风险、投资、理财,就无法回避一个很流行的理论:“钱是挣来的,不是存出来的,钱这种东西是越花越有”。有经济学家甚至鼓噪说:“拼命省钱,到最后肯定越省越穷!”这里可有陷阱,永远都不要以为自己比市场更聪明。世界零售巨头沃尔玛的新口号是:“省钱让生活更美好!”松下幸之助到八十多岁了还天天自带饭盒上班。《邻家的百万富翁》作者斯坦利则说:“大部分美国人对于财富的认识都是错误的,拥有财富和收入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如果你每年都有不错的收入,但都花完了,你并不会变得富有,只是生活水平高而已。财富是靠你积累起来的,而不是靠你所花费的。”

与人生是否成功密切相关的另一件大事,就是恋爱婚姻。在这方面2007年也有一些“绝招”流行。比如选择女友最主要的标准是:和善、通情达理、健康、好相处、聪颖、善于持家。一成功女士的经验是:“挑男人就好比挑西瓜,仅仅从外表看不出内瓤的好坏。有的瓜看上去新鲜润泽,敲在手里脆响,卖相好,打开一看却是瓤粉子白。有的男人相貌堂堂,接触起来才发现为人小气,心胸狭窄。男花瓶比女花瓶还不中用,女花瓶还能卖个好价,男花瓶若没傍上阔太,放在家里就成了鸡肋,外人看着荤,自己却下不了口。”男友如果老是说自己很忙,女孩就该明白对方根本不重视你。一个男人答应娶你,却又让你再一再二的流产,也趁早快点离开他。先哲曾教诲,在爱情上一切都是真的,一切都是假的,谁无论怎样吹呼,都不会被认为荒谬。一男青年征婚成功,用的就是“偷换概念”之术。他说自己“工作在外企”,其实是指在外地人办的企业里打工;“有一处不动产”,是指他老爹卧床两年不起了;“母亲在外经商多年”,即老娘在门口摆地摊。现代人太过虚荣和功利,常常是在悠闲时恋爱,忙碌时嫌恶,治此病有两招容易奏效:一是爱过头、让自己疯狂起来,可一鸣惊人,会有奇效,如水下求婚、空中献花;另一招是捉弄,故作神秘,引而不发,欲擒故纵,让对方发狂。

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绝招,奇思妙想,层出不穷。比如当官的诀窍是“五官端正”,即手不黑、腿不懒、耳不偏、嘴不贪、眼不馋。当明星的诀窍是:“先搞脏,再搞富,最后把自己洗净”。做统计报表的诀窍是,要将数字填得像女人的三点式泳装,既诱惑了大众,又只让大众看到该看的东西。2007年的绝招可编一大本厚书,但更绝的是将自己整个人,或整个单位,变成这个时代中的一个绝招。

高效教学的诀窍篇3

关键词:学困生 形象比喻 巧编口诀 生动情境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指出:“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地球之变,生物之迷,日用之繁”无一能离开数学。数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所以,怎样提高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学习效率,就成了每一位数学老师日夜钻研的问题。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应是重要的学习方式。”没错,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但是,在实际学习中,有部分学生学习数学更多地是依赖模仿与记忆。此时,作为教育第一线的我们,就应该为这部分数学学困生再创造更强更有效的学习方法。

一、形象比喻有趣味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他们更喜欢也更容易接受一些比较形象直观、充满童趣的教学。因此,教师应想着法将一些比较枯燥的知识转化成有趣的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学得更轻松、有趣味。如部分学生掌握了单位之间的进率后,可又在实际换算时搞混了应该乘或除以进率时,我又想了一个小窍门。我打了一个比喻,单位换算就像金字塔,越高处越尖,越低处越宽。而单位换算也是越高级数据越小,越低级数据越大,即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应该除以进率,使数据变小;反之则应该乘进率,使数据变大。这样一个形象而直观的比喻,较大限度地帮助了有困难的学生,从而解决了一个学习难点。

又如在低年级的大于号小于号教学中,大于号(>)与小于号(

二、巧编口诀助记忆

为了使学生能够快速地进行凑整的运算。在学习几加几等于10、100、1000等的教学中,也可以先编口诀“一对九,二对八,三对七,四对六,五对五”进行凑十运算,这个凑十的口诀也是凑百凑千等凑整的基础。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对口令”、“抢一抢”等多种形式来加强对口诀的练习。熟练这个口诀后,再编出“个位凑十,前位凑九”的凑百凑千等的凑整口诀。有了这个口诀,就解决了一切凑整的简便运算,既提高了运算速度和准确率,又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又如为了有助于学生正确地进行四则混合运算。在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教学中,为防止学生出现运算顺序的错乱,巧用口诀“同级运算左到右,两级运算先乘除,括号先生最难办,先小后中再大括,先里后外依次算”,帮助学生能按正确的顺序进行混合运算,大大提高了运算的准确率。

三、生动情境助理解

小学数学内容中,有相当部分的内容是计算问题,计算教学要引导学生理解算理。算理就是计算方法的道理,学生不明白道理又怎么能更好的掌握计算方法?而算理,是一个相当枯燥却又极其重要的知识,如果在教学算理时,加入一些生动有趣的情境,对学生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如,在二年级上学期,我在教学除法竖式的初步认识,因为受到加、减、乘法列竖式计算的影响,很多孩子掌握的不是太好,总会把除法竖式写成加、减、乘法列竖式的形式,或者在写的时候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商的数位没对齐、被除数和除数的位子写颠倒了等等,有了以前的教学经验,在这次的教学中,我不再是盲目教学除法竖式计算的步奏,反复的讲解枯燥的算理,我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把无味的除法竖式计算的教学编成一个有意思的小故事:(例如:计算8除以2等于4时)我先书写一个“厂’,让学生观察它像什么?(有的学生说它像个工厂的厂字)对这就是一个加工厂,现在有8个苹果要在加工厂里(边讲边在“厂’,里写上8,这样学生很容易就记住8应写在“厂’,的里面。)做成2盒罐头(顺手将2写在“厂”的一撇的外面)大家想想看,这一盒罐头里有几个苹果?(4个)对了,注意看老师是把它写在哪的?(教师书写4)}(写在了“厂”的一横的上面),是把几个罐头进行加工的?

像这样把算式形象化,学生看到算式就联想到相应的有趣的工厂生产加工过程,更加有效地理解了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的算理,以及相应的计算步奏等等。

当然,要想让数学学困生爱上数学、学会数学知识、掌握一定的数学能力,首当其冲的是要消除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抗拒甚至恐惧心理。在教学中,我们需要帮助他们寻找优点,建立信心。比如,有些学生反应慢、理解能力较差,但是做题细心,计算正确率高;有的学生粗心,不好学,但是反应快等。我们要毫不吝啬的将其优点放大、肯定,建立他们的自信心。在课堂上,我们要多关注这些学生,请他们回答课堂上较简单的问题,使他们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课余时间,我们再多多给予和风细雨般的关怀,让他们不再觉得自己是班级里可有可无的人甚至是包袱,这些,都能很大程度的提升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我相信,只要我们有爱心、有恒心、有方法,数学学困生的队伍终将会越来越小,直至消失。

参考文献:

[1]《小学教育》河南教育报刊社 2011年第6期 王俊

[2]《新课程学习》山西省期刊协会 2011年第9期 王亮

高效教学的诀窍篇4

一.手脑并用歌诀出 师生互动效果奇

在教学中,师生共同编歌诀既有助于增强记忆,又有益于提高写作水平,还能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进师生友谊,是一举数得行之有效的做法。在酝酿、编写有关歌诀时,好多东西在琢磨整理的过程中已基本掌握,编出的歌诀,再不需要解释说明。歌诀的编写比较自由,只要顺口,大致押韵,便于记忆就行。如,我们归纳出古文翻译歌:熟读全篇明文意,紧扣词语来翻译;字字落实准确译,单音词语双音替;国年官地不用译,遇到省略补词语;调整词序删无义,修辞用典拿意译;推断词义靠联系,字词句篇成一体;带回原文通顺理,畅达漂亮翻译毕。

编写中师生互动,认真推敲,使其琅琅上口,便于记诵。

二.众人拾柴火焰高 借鸡下蛋是妙招

围绕教学内容,利用身边资源,发动学生。或利用网络,或翻阅书籍,或自己创作,只要对教学有益,都可采用。如,当学习了古代诗歌鉴赏内容后,大家编写了“古诗歌鉴赏三字经”:观标题,明含意;看作者,悟情志;望风景,知来历;视意象,析大意;瞧典故,解意图。析作风,剖技艺;时期记,派别忆;多鉴赏,效果奇。

我们还紧密结合教学实际,编辑整理了《扩展语句七字诀》《压缩语段六字句》《变换句式五字歌》等,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促进了语文教学工作,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水平。

三.只要脑子开了窍 笔下串串真有效

巩固知识、掌握知识的方法很多,歌诀记忆法只是其中之一。只要脑子开了窍,好多方法就会应运而生。如鲁迅的小说名,只要在篇名之间添几个字串起来,就很容易记住:我花了两周工夫看完了《呐喊》十四篇:记得去年的《明天》是《端午节》,《孔乙己》到《故乡》看了《社戏》,因《一件小事》《兔和猫》的《风波》吃错了《药》,他晕晕乎乎地讲起了《头发的故事》,晚上在《白光》下写《狂人日记》时“啊呀”一声——走了。(“啊呀”谐音“阿鸭”,指《阿Q正传》和《鸭的喜剧》)

四.胸有成竹来示范 抛砖引玉出佳篇

教学中的课后回顾、点滴积累是最宝贵的材料,很多时候有助于教学且能起到示范作用。做标点题时,发现学生这方面的知识欠缺,我背诵了《点号歌》:一句话说完,圈上小圆圈(。);中间要停顿,圆点下带尖(,);并列词语间,点个瓜子点(、);并列分句间,圆点加逗点(;);引用原话前,上下两点圆(:);疑惑与发问,耳朵坠耳环(?);命令或感叹,滴水下屋檐(!)。

此时,学生的求知欲极高,我让大家和一首《标号歌》。大家互切磋,精提炼,很快就完成了:文中要解释,两头各半弦(());转折与注释,直线写后面(——);意思说不完,点点紧相连(……);特别重要处,字下加圆点(﹒);引用部分间,双逗上下翻(“”);书报标题篇,小号大号连(《》);隔开词语间,词间加圆点(·)。随后,师生共同做题,费力少,效果好。

五.找到问题找方法 学以致用效果佳

教学中发现了问题,要趁热打铁,对症下药。考题中,有一副对联:“纵目登阁鸢飞鱼跃千帆竞,览胜抒怀水木清华万类荣。”要求学生调整词序,使其合乎对联规则。可好多学生做题结果不尽人意。这里“纵目”“登阁”须调序,二者存在先后关系,下面是“纵目”所见;“鸢飞”“鱼跃”为主谓结构,为了对仗,“水木”“清华”相应得调整为“水清”“木华”或“木华”“水清”。我探清了学生这方面的底子后,就加大了训练量,让学生用“文学常识”的材料,去串成对联。下面是学生连成的部分作品名联:《沉沦》《死水》,《复活》《童年》。《俊友》《欢乐颂》,《母亲》《庆功宴》。《高老头》《单刀会》,《龙须沟》《小酒店》。《香菱学诗》《阿房宫》,《宝玉挨打》《长生殿》。《悲惨世界》《二姊妹》,《人间喜剧》《九三年》。《贝姨》《赞美》《繁星》《野草》,《牛虻》《琐忆》《红烛》《春蚕》。《蔡文姬》《师说》《青春之歌》,《王昭君》《书愤》《赤壁之战》。《罗密欧和朱丽叶》《诉肺腑》,《梁山伯与祝英台》《相见欢》。《虞美人》《林家铺子》《将进酒》,《羊脂球》《长江三峡》《蜀道难》……

总之,掌握知识离不开记忆知识,记忆需要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采用多种方法去记,效果不错。新教改要求师生互动,只要师生们互动起来,没用过不去的火焰山。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高效教学的诀窍篇5

关键词:知识管理 课程开发 三位一体

中图分类号:F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1(a)-0-02

知识资本在当代已日益成为企业发展的优势竞争力,而知识管理则是提升知识资本的有效手段。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自成立以来,在短短的9年时间里,以领先的生产技术,运行、维护和管理着国内独一无二、世界少有的结构坚强、科技含量高、驾驭难度最大的现代化电网。在各项生产活动中,一方面生产技术人员的岗位变动频繁,经常需要进行快速地学习和积累,以适应新的环境及技术带来的挑战;另一方面,各类技能专家在挑战性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知识经验和技能诀窍,但常因缺少一套行之有效的知识管理的方法和模式,阻碍了知识在组织和队伍中有效沉淀和传承的速度和效率。业务的实际需要与知识管理的脱节,是阻碍业务效率提高的关键原因。根据这一思路,超高压输电公司结合一线生产岗位在生产、培训考核中的实际需要,研究形成了一套内部课程开发新模式,并在实践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1 企业内部培训课程开发的现状分析

目前,对电力系统生产技能类培训课程的研究与开发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1.1 课程实用性程度较低

电力系统涉及范围较广,一般的培训课程都偏重于知识原理介绍,而没有有效针对实际工作问题提供培训内容,与各生产岗位业务直接相关的课程不多。与此同时,不少课程缺乏完成实际工作所需要的软性技能的经验总结、典型案例的提炼和分享,致使其实用性表现不佳。

1.2 课程规划缺乏系统性

一般的培训课程即使与各生产岗位工作相关,但都缺乏把培训工作提升到知识管理、沉淀经验、能力传递的高度,往往偏重于业务流程的讲解,缺乏针对岗位工作的经验传授、典型案例和操作练习,课程的针对性较差。且传统的内训师培养主要是对培训师演讲培训技巧的训练,不能帮助内训师有效提升其核心能力―课程开发能力,成果转化率较低。

1.3 课程开发缺失规范可行的共享传承机制

对电力企业而言,多年积累的事件处理经验与核心技能是一笔巨大的财富。然而,这笔财富被分散地隐藏于各地域、各部门、各专业,甚至是各技术技能专家之间,以致当同样的问题出现时,曾经积累下来的经验未能有效共享和传承,容易造成各单位的时间、精力、资源的浪费。

2 知识管理视角下培训课程开发的定位

知识管理的视角下,教育培训工作肩负三个重要职责,即业务部门服务商、员工发展顾问和企业战略推动者。课程资源开发建设是教育培训体系的基础和重点,是肩负起上述三个责任的重要支撑措施,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培训课程开发过程就是帮助业务部门发现、积累和提升企业核心能力的过程;(2)通过为员工提供学习资源,能够有效支持员工职业生涯发展;(3)培训课程开发是将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能力,有效复制到员工身上的重要手段。根据这一定位,结合对一线生产业务的梳理,借鉴参考国内外相关技术应用的案例和最佳实践,超高压输电公司建立了基于知识管理的培训课程开发新模式―“三位一体”培训课程开发

模式。

3 超高压输电公司内部培训课程开发模式的创新:思路、方法与工具

3.1 “三位一体”的培训课程开发模式思路

“三位一体”的课程开发模式认为,课程开发要抓住“课程开发就是对组织知识和能力进行管理”这一核心,即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要使开发人员(一般为内训师)掌握最关键的培训课程开发能力,使用时要懂得传授最关键的工作经验。在开发课程课件时,融入课程开发能力的培训,使内训师在完成培训后懂得如何总结工作经验,持续开发课件,达到从培训课程开发的源头上保障课程有效、可用的效果,同时解决内部培训中经常遇到的“内训课程与基层、一线的需求脱离”难题。知识管理是现代管理中提升组织能力的重要方式。以岗位能力标准为基础,以项目制为推进方式,以岗位培训规范和关键技术技能培训课件建设为突破口,同时实现“建立一套培训规范,培养一批内训师,开发一批培训课程”的工作目标。该模式采用项目制,每个内训师都分配有具体的课程开发任务,保证每个受训人员在完成课程开发任务的同时,完成能力的提升,使生产流程与知识管理紧密结合,既让知识服务于生产,又在生产的过程中促进知识的交流与创新。主要的培养步骤

如下。

3.1.1 人课匹配。在选拔课程开发人员时,除对学历素质、职业资格、工作经验等资格进行考量外,还需要根据将要开发的课程确定适合的候选人,使其可在课程开发前准备好课程素材。

3.1.2 明确任务。在课程开发工作启动前,明确学员在培养课程中应依据的岗位培训考核大纲和课程体系,以及需要开发的课题。培训中由授课老师讲解培训课程开发要求和技巧,使学员明确如何进行课程内容梳理和课程文件制作。

3.1.3 课程审核。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授课老师根据课程开发标准,检查课题内容的编排和组合,对课程提出修改意见,并与学员共同修改完善。

3.1.4 课程试讲。授课老师对内训师在授课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结合内训师自己开发的课程,进行提问与反馈等授课技巧的锻炼,提高培训能力;结束前组织内训师使用自己开发的课件进行试讲,并对课程质量和授课技巧进行审核。

3.1.5 课后跟进。内训师在培训中完成的课件还需要在课后补充完善,授课老师在课后将对内训师修改过的课件进行再次审阅。此外,项目还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内部质量控制措施,对课程专业知识的正确性和准确性进行严格把关,保证课件质量持续改善以达到标准。

3.2 课程开发技术方法与工具

超高压输电公司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深入一线生产业务核心,并采用一套以先进的QUICK快课?为核心的课程开发方法及工具。该方法通过帮助技能专家运用“问题导向思考”、“差异导向思考”和“改善导向思考”三种思维方法整理自己的经验,再运用问题启发、练习运用、说明解释、案例示范去展开核心的技术要领,从而有效地帮助开发者将内隐知识经验显性化,成为可以传递的知识。

3.2.1 隐性知识显性化。内训课程的关键贡献在于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在技术手段方面,QUICK快课?课程制作软件采用了Key-Value队列、关系二维表及有序树等核心数据结构,有效存储技能专家根据来自作业标准等的显性知识和结合自身技能工作经验的隐性知识。

基于课程框子开发超高压输电专业课程的流程如下:第一步,规划课程的基本信息。根据快课软件的提示,内训师对将要挖掘的隐性知识进行规划,圈定应知应会等课程目标。第二步,搭建知识逻辑架构。运用快课软件的“结构助手”功能,内训师对所要呈现的知识进行自顶向下逐步分解,通过“步骤法”和“序数法”,对要点的结构按照先粗后细的顺序进行梳理,使知识点形成树状的金字塔结构。第三步,细化知识点的描述。按照快课软件的提示,内训师对树状结构中每个知识点进行细化描述,提炼知识点对应的口诀、添加文字描述、插入示对案例和示错案例。第四步,构建知识考查体系。快课软件的“出题助手”功能支持内训师在课件中形成结构化和标准化的题目体系,以达到考查目的。考查题目包括“过关测试”和“总测试”两部分。过关测试按照树状知识结构的不同章节,有针对性的考查相应知识点。总测试则着眼全局,对课程的知识覆盖进行全面考查。第五步,参与专家评审。内训师开发出课件的初稿后,需要对课件的形式和内容进行评审。在课件形式方面,快课软件支持辅导老师对已形成的知识架构和知识点进行批注。在课件的内容方面,由同行专家提出针对性改善意见,由内训师给出相应的修改。在工作方法论方面,技能专家运用三种思维方法整理隐性的经验知识,使用QUICK软件使其显性化:(1)从问题导向思考,找出哪些方面是新手容易犯错的。(2)从差异导向思考,找出哪些方面是专家与新手在完成工作中不一样的。(3)从改善导向思考,找出哪些方面改进做法可以更有效率更高质量地完成工作。

3.2.2 显性知识结构化。QUICK快课?课程制作软件基于知识管理的理念而设计,采用问题启发(Q)、练习运用(U)、说明解释(I)和案例示范(C)去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KNOW-HOW(K-关键诀窍)。存储在核心数据结构中的显现知识,通过软件的前序遍历有序树的关键算法,并经由微软Office办公软件的ActivePresentation、ActiveWindow等基础接口,直接形成可用于授课使用的PPT课件。超高压公司生产岗位技术技能课件的课程框子主要包含七个部分,分别为前言、基础介绍、主题切入、技能诀窍、整体测试、视频回顾、示范练习。前言部分主要针对课件的基本信息,如课件的作者、课程目标等信息;基础介绍提供信息准确理解及定位所讲解的操作。主题切入部分利用真实案例有效设置课件悬念,提起学习兴趣。在课件的技能诀窍展示中,主要通过对技能诀窍进行有效的结构分解,并对诀窍点通过符合快课要求的具体说明,以及对易犯错误和异常情况处理进行立体阐述。最终,还将通过整体测试及视频回顾部分对课件内容进行重温,达到总结回顾的目的。利用“课程框子”工具搭建出一个技术技能课件的结构,帮助学员迅速形成课件,课程结构突出体现技术技能课程的特点,并通过运用口诀法、步骤法、序数法、嵌套法等条理化方法整理出知识诀窍,内容编排分类及次序得当,便于学习者的学习和掌握。

3.2.3 结构知识共同化。在课程开发的基础上,通过交互式设计完成课件开发,同时开发交互评测方式以满足技能考核的要求。课程通过增加集成界面(视频、图片等)供学员更方便地开展自主学习,同时结合课间练习让课程更加紧凑,并根据学员所学给予即时反馈。

4 新模式的实施效果

超高压输电公司通过上述的实施思路和实施方法,经过实践和创新,逐步实现了对内部知识的系统管理,为公司带来了三大价值:一是将优秀员工未编码的技术技能技巧剥离出来,成为可复制的知识,为技术技能的保留与传承奠定基础,实现知识提炼价值;二是通过标准化的课件制作和内训师现场培训,将内训师必备技能有效而广泛地传递给基层员工,实现知识传递价值;三是通过PDCA的流程,持续改善培训课程质量,最终达到技术技能标准化,实现知识进步价值。

在实际的培训课程开发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两个方面:

4.1 课题的规划

课题是课件内容的核心概括,课题范围的准确定义将有助于课程开发者在既定的框架下清晰阐述所需要传达的知识和经验。一是要避免因为课题太大而导致内容空泛,二是要避免范围太小而导致内容过于简单。从实际项目经验得知,课题所传达的内容需要在有效的时间内让学员充分利用时间碎片进行学习,同时保证学习质量。

4.2 质量的保证

在实际的课程开发过程中,课程质量需要通过开发前、开发中和开发后实施不同的质量控制手段达到。开发前,需要课程开发人员正确理解所开发课题覆盖的范畴,防止出现偏差;开发中,课程框架保证符合课件的逻辑结构并且完整后,方能进行内容的填充;开发后,需要反复经过同专业专家的共同评审,反复修改完善才能确定课件的内容。

具体而言,新模式实现了以下三点管理效益:

4.2.1有助于提升员工岗位胜任能力。所开发课程围绕员工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能力进行开发建设,并通过对关键岗位关键能力的全覆盖,使员工能力提升与组织要求保持一致。

4.2.2 有助于提升员工技能标准化水平。所开发课程将标准化的技能固化下来,使位于不同地点的相同岗位人员在学习课件后,或使用电子课件进行现场培训后,不仅是能够用正确的步骤做正确的事,而且每一个步骤都能够运用正确的方法去做。

4.2.3 实现了内部知识沉淀。课程将富有经验的员工(课件开发者和课件审核者)的诀窍与经验转化为可以积累和传承的知识。

5 结语

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在理论结合实践的过程中,从对培训定位的重新思考开始,对能力管理和知识管理进行探讨,分析一线生产员工培训现状,将知识管理应用在课程开发建设中,研究提出的“三位一体”课程开发建设模式有效解决了培训体系中培训实施标准不一、培训资源匮乏、培训师资分散、培训手段有限等问题,盘活了培训资源的运作,解决了培训体系中资源有效利用的问题,为达到“培训为生产服务、培训与员工发展紧密结合、培训资源系统运作、培训资源统一标准”的目的创造了资源基础,是一项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创新。

参考文献

[1] Rodrigo Ribeiro.Tacit knowledge management[J].Phenomenology and the Cognitive Sciences,2012.

[2] 魏永军.企业隐性知识显性化路径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

2005.

高效教学的诀窍篇6

【关键词】命题规律 解题误区 解题诀窍

高考英语题型改革后,从近年考生反应来看,将语法放到语篇中考查,不少学生难以适应这种新题型。那么如何加强高考英语新题型“语法填空”题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成为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笔者经过一年多的教学尝试,从以下着手解密这一难题。

一、命题规律

过去单项选择的题型主要专注于测试学生的语法掌握能力,新题型语法填空不仅需要学生有较好的英语基础知识,还需要对全文有较为准确的理解和把握,可以说新题型是原先单选填空和完型填空两类题型命题思路的有机结合。题型难度的增加标志着学生要想在这一板块有更高的得分,需要有更扎实的英语专业知识和语言应用能力,应该清晰地认识到新题型对词汇、语法以及句型等知识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要将学习的重点放在基础知识的掌握及语言的应用方面,同时还要加强对思维培训的练习。新题型的难度也表现在无可供选择的选项,只有通过扎实的语法基础才能正确答题,这也反映出新题型对“突出语篇,强调运用”命题思路,希望以此促进学生将语言学习的重点放于语言的交际功能上。

二、解题误区

从增设语法填空来看,虽与原来的单项选择题类似,但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单项选择题给出了四个答案可以从中选择,而语法填空题则是让学生自己写出单词的适当形式,如果有拼写错误或是短语记忆不牢固都会对语法填空题的做题产生一定的误区。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问题:

一是缺乏词汇量。有些学生在平时英语学习中不重视英语词汇的积累,或是对所学词汇没能及时地、反复地巩固,造成词汇量缺乏。词汇是听说、阅读、写作的基础。如若没有掌握好基本词汇,就不能顺利地进行听说读写,所以乱填乱写只能瞎撞,当然不能获得好的成绩。

二是解题技巧掌握不好。有些学生做题时显得慌乱,在未获取全文大意的情况下就匆忙下笔,结果是事倍功半。在解题过程中,有部分学生不能从易至难地解题,而是卡在某个空上费时过多,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题。所以对学生来说,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是必要的,这样能帮助他们花较少的时间,获得更好的解题效果。

三是考查内容不明确。从学生做题情况来看,不少学生是由于不熟悉语法填空的命题形式,不明确考查内容与范围,在解题时填了很多不着边际的词汇,而造成失分。要做好语法填空题,当然是先要弄清楚考点,明确考查范围,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四是没能过好语法关。由于在以前的英语教学中,学生不会有很多的时间去学习语法,所以对语法的掌握不够,也就不能将语法和句法的应用结合起来,导致学生不能够从一句话猜出需要填什么词性;由于学生以前接触的都是单项选择题,所以有的学生在做题时只是从单个句子去分析需要填什么样的词,而不能够从整个语篇分析文章。在一句话中,适合的单词可能有多个,如果不能够结合文章,就会得出错误的答案,影响学生语法填空题的正确率。

三、解题诀窍

结合语法填空题的命题特点和学生做题时的误区,在实际教学时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教授给学生做此类题型的解题诀窍。

一是要重视对学生的语境教学。只有在一定的语境中,英语的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才能够结合起来,一句话才能够表达出特定的意思来。教师在教学中注重语境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句子的意义,避免产生歧义,只有了解了整篇文章的结构和意思才能够预测下文,因此语法填空题不同于以前的单项选择题,不能够使用以前做单项选择题的模式进行做题,而应该结合语篇。

二是要注意对学生语法知识的巩固。要让学生过好语法关,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学好语法的重要性。要结合学生解答语法填空中出现的问题,指明学生没能掌握好语法知识而在解题中出现的主谓不一致、语态误用等。让其意识到学好语法的重要性。其次,要端正学生学习语法的态度。因为语法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不断提高的过程。我们不能把语法学习视作为“任务式”的被迫学习,也不能急躁地想在短期内把语法学好,只有扎扎实实地吃透各个语法项目,才能掌握好语法,过好语法关。另外,在教学中,教师应合理安排好语法课,让学生掌握好语法各项内容。英语语法包含的内容种类繁多,如果只是在课堂教学中附带讲解语法知识而没有进行专门系统的讲练及复习巩固,学生是很难掌握好的。

三是要加强学生对单词拼写的掌握。在单项选择题中,学生只需认识单词,知道单词的一些变化就行。但在语法填空中,如果只认识单词,而不知道单词的正确拼写,正确率会大大降低。语法填空不仅要求学生能够认识单词,还要准确地拼写出单词的各种形式。

事实证明,只有夯实学生的词汇、语法知识和传授解题技巧,他们在解题中才能进行正确的分析与判断,才能快速地找到最佳答案,从而提高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凤山.如何结合高考新题型“语法填空”进行教学[J].周刊,2014.

[2]范国敏.语法填空的应对策略[J].学周刊.2014.

高效教学的诀窍篇7

古代寿星的实践经验

李庆远,生于清朝康熙十八年(1679),卒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享年256岁。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几乎与整个清王朝相始终。当他250岁生日的时候,有人专门拜访他,求教养生长寿的诀窍。李庆远毫无保留地公开了自己的体会,其谈话内容被后人整理成《二百五十岁寿星谈养生经验》一文。

李庆远认为:“夫人寿之短长,元气之所禀也。元气有厚薄,不善养生者,虽禀气厚,滥用而戕贼之,亦足以促寿。”这就是说,人的元气好比灯烛,耗用过度则早灭;反之,时时处处节约爱惜,则能绵延长久。

李庆远感叹:“上古之人,百岁不为奇,寿长而动作不曾稍衰。今人则不然,未及半百,而龙钟衰老矣。”究其原因,正是养生之道不同,而非时世不同。“古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神相俱,泰然百岁以上。今人则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识御神,耽于生乐,务快于心。”两相对照,寿夭根由自然一目了然。

李庆远还注意到:“山野之人,恒较城市之人为长寿。山野之人,作息有时,起居有常,无名利系其心,无机械之乱其神,浑然天真,如葛天之民,故可以延年也。”

清初学者陆陇其的一段话,被李庆远视为“养生之妙诀,益寿之良箴”:“足柴足米,无忧无虑,早完官粮,不惊不辱,不欠人债而起利,不入典当之门庭,只消清茶淡饭,便可益寿延年。”具体做法是:寡嗜欲以养精,寡言语以养气,寡思虑以养神。

李庆远还十分注重借鉴别人的养生经验,如:苏老泉所谓“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古而日不瞬”;《道德经》所谓“慈、俭、和、静”四字根本要诀,等等。由此可见,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两心。就养牛延寿而言,根本理论应该是相通的,至于具体技术则自然有所差别。

李庆远无限感慨地告诉后学:“饥寒痛痒,此我独觉,虽父母不能代也。衰老病死,此我独当,虽妻儿不能代也。”说明养生延寿之重要,确实无与伦比。

养生延寿是一项异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所以,每一个小问题处理不当,都可能影响大局。在李庆远的眼里,一些细小之声也争关重要:“喜怒哀乐,过度则伤。谈笑食息,失时则伤。寒暖不慎,步行过疾,酒色淫乐,皆伤也。”他的对策是:“行不过疾,目不极视,耳不极听,坐不过久,卧不及疲。先寒而农,先热而解,不及饥极而食,不及渴极而饮。无喜怒哀乐之系其心,无富贵荣华之动其辱。”

由上可知,李庆远的养生延寿经验实际上并不特殊,可说是平易之至、简单可行。只可惜世人迷真顺境,爱河流浪,反而折损了自己的天寿,岂不令人叹息!

有些读者朋友也许很想知道李庆远“真正”的养生延寿诀窍究竟是什么。那好办,李庆远自己仅用了三句话就进行了高度的概括:“眠食之事,于此亦大有出入。食不得过饱,过饱则肠胃必伤;眠不得过久,过久则精气耗散。余生二百余年,从未食过量之食,从未作长久之酣眠,盖以此也。”

根据现代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结合本人的实践体会,下面提示一下四大长寿心法:

心法之一:要心地善良

这是老生常谈,但确实是一大诀窍。“心地善良”本身就是一种十分理想的良性信息,有助于调整自己的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对人对己都十分有利。其核心内容有三:(1)善待他人,多开动智慧,多采用常规手段恰如其分地行善积德;(2)善待自身,即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表达方式都不能违反“健康长寿”这一目标:(3)善待一切生命,关键是保持一种平等之心,慈悲面对动物、植物与微生物。当然,我并非让大家都成为圣贤,因为这既不必要也不现实。但是,任何一个渴望健康、渴望长寿的人最起码应做到三点;不伤天害理;不违法乱纪;不损人毁己。观察一下生活中的健康者特别是长寿者,他们绝大多数是十分善良或比较善良的。

心法之二:要胸怀宇宙

“顶天立地”已经够有气势的了,“胸怀宇宙”就史进一层。“胸怀宇宙”不可以有效地避免能量损耗,而且还能最大限度地养育宇宙浩然之气。要观想或者说想象整个地球、整个太阳系、整个银河系以至整个宇宙都被你包容起来,成为你身体的一部分。观想或者想象自己像宇宙那样,既包容一切,又化解一切。只有这样,锻炼才会产生理想的效果。凡事都有两面性:往好处想就快乐,往坏处想就痛苦。一言以蔽之:很多人不是病死的,而是吓死的;不是累死的,而是愁死的。因此,当你感到痛苦万分时,请记住我现在说的这句话:自从人类诞生以米,我们这个地球不知出现了多少天灾人祸,什么惨绝人寰的事情没有发生过,人类社会不照样向前发展?相比之下,个人的所谓“痛苦”实在不了什么!因此,调整自己的心态是很关键的,比较理想的心态就是“胸怀宇宙”。从某种意义上说,“命”是先天的,具有客观性,应当承认;而“运”是后天的,具有主观性,可以改变。

心法之三:要重视饮食与睡眠

科学家发现,不同地区的健康老人、长寿老人各有特点,但共通之处是一致的,那就是适当地少吃、适当地少睡。这就是奥妙,这就是诀窍!其中的道理很复杂,希望大家能付诸实践,亲自体验。当然,关于这个问题,并没有绝对的统一的规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这里,我只想强调一点:饮食应以七分饱为佳,睡眠时间不宜过长。关键是提高饮食与睡眠的状态与质量,而并非越多越好。饮食的具体要求是:一(1)细嚼慢咽:(2)小口喝水;(3)多吃蔬菜、水果、杂粮。而睡眠的具体要求是:(1)先“睡眼”,慢慢地将自己的眼光、耳光收回,逐步达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地步;(2)再“睡身”,随意调整睡眠姿势,一般以自觉舒适为度;(3)后“睡心”,将心神完全定在体内某处,也可散为虚无,保持此境界,安然入睡。

心法之四:要重视按摩与拍打

按摩与拍打是中华民族养生术中的精华,历经无数代人几千年的验证、完善,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理明、法简、效宏的养生之道。许多百岁老人仅靠其中一种,便获得了理想的效果。关键是必须几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恒。此外,技术也不容忽视,方法不同,效果也不同。无论足按摩还是拍打,都必须注意以下三个问题:一是按摩与拍打既要强调本身的物理效应,又要追求比较高级的渗透劲力,决不是单纯的局部受益;二是按摩与拍手打时,必须调整心态,施加“红润、清亮”之类的良性信息,以促进良性循环;三是按摩与拍打各分好几种技术,其细微之处,必须在实践中反复尝试、反复揣摩,在这方面,必须始终培养自己的悟性。

高效教学的诀窍篇8

关键词:教师;隐性知识;途径

学校知识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对学校拥有知识的识别和鉴定。OECD对知识的分类是:知因(know-why)、知事(know-what)、知人(know-who)和技能(know-how)。Brook定义组织知识应分为四类:确立目标或设想的知识、系统知识、实用知识和自动运用的工作知识。M・Demarest等研究证明,组织知识是这样几类知识的集合,即:个人知识和集体知识、部分知识和结构知识、私有知识和公共知识。本文认为,学校教师的知识应分为个人隐性知识与个人显性知识两类。以人员要素为载体的知识多以隐性知识形态出现。隐性知识是相对于显性知识而言的,它通常是通过经验学习,很难说的清楚及正式交流的知识。隐性知识可以由个人或集体拥有,存在于共享的经验和事件的阐述中。个人隐性知识体现在个人纲要、技能、行为及理论知识中。集体隐性知识典型地存在于高层次管理纲要中,包括组织对以往经验的一致性、企业程序、企业文化和专业文化之中。隐性知识通常是非正式的,由事实、思想、观点、判断、假设、手段、问题、决策、猜想、故事等构成,几乎是无形的,暂时的、短促的,通常在社会交互的某一联系中出现(会议、面对面交流、现场展示)。其结果是,组织通常缺乏对它的评估或忽视其存在。

一、学校教师隐性知识的识别

学校以教师个人为载体的隐性知识通常也是学校知识管理容易忽视的。学校的知识体系中,教师必备的知识包括:学科知识、教学知识、学科教学知识、与教学相关的社会与政治情境知识;从经过编码处理后可储存的角度看,教师知识可分为:教育教学设计知识库、教案库、教学参考资料等。本文从现代大学职能及教师任务体现的角度,将教师隐性知识界定为三类:教师教书育人知识、教师科学研究知识和教师社会服务知识。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学校教师的主要任务。教师要根据专业设置、培养目标的要求,认真地钻研教材,精心组织学习,在传播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具备育人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以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教学知识又包括教师教育教学理念;课堂教学的组织与教学方法与技巧;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能力的组织技巧;课程体系、课程结构的理解与把握;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编制、运用和选择能力;实验课的组织与课堂控制;毕业设计(论文)包括选题、查阅文献、搜索资料、拟订提纲、评审一系列指导方法与技能,还应包括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育技术的运用技能。教学管理方面的教师个人隐性知识主要是指涉及教学秩序管理、教学测量与教学评价、考试的实施、试卷的分析及统计结果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现代科技的发展向大学教师提出了两方面的挑战:一是本学科领域专业知识的更新;二是新兴学科不断产生。为此,科研知识是教师掌握隐性知识的主要方向。科研程序与科研方法掌握方面的技能,具体包括三个阶段:科研准备阶段(选题、调研、申请、收集资料、实验测试、理论概括、反复论证),二是科学实践阶段(创造性地对各种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抽象等思维加工);研究成果评审、报奖和推广阶段。

服务社会职能是当代高校职能的延伸,高校教师在其中也发挥重要作用。教师通过服务社会,有助于充分了解社会对人才和科技的需求情况,以便针对社会需求培育人才和确定科研方向,同时也有助于促进教师理论联系实际,丰富和充实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也有助于加速科研成果向产品、商品的转化。教师社会服务知识主要指教师教学服务知识(委托培养、推广教育及技术人才培训);科技服务知识(科技成果转让、技术咨询等);信息服务知识(利用高校数据库、图书馆等为社会服务)。

二、对教师隐性知识实施管理的途径

高校对教师隐性知识实施管理的实质是通过对教师隐性知识的辨识、收集、选择、分享、应用等序列,将更多的教师个人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从而为学校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创造更多的机会,增强学校的竞争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因此,对教师的隐性知识实施管理的过程就是由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的过程。结合学校教师隐性知识的特点和教师职业特点,本文提出诊断――共享――体现――应用的管理途径。

1 诊断

诊断是对教师个人隐性知识的扫描和搜索过程,对知识状态有一个整体的评价。评价可以从教师知识的获得方式、解决问题的方式、传播方式三方面考察教师隐性知识的状态。而教师隐性知识的存在状态可从知识获取的“定位”、“程序”、“活动”和“范围”几方面进行描述。“定位”是分析解决基本问题是以个人还是以团队层次。在一些学校,解决问题是靠个别专家,他们确定和解决一些特定问题,其专长领域不能被单位其他个人模仿。另一类组织中则是通过共同活动的合作团队来解决问题。通常通过两个或更多人共同工作,而不是以个人的连续专长贡献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例如,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知识,仅依靠一两名教授的知识贡献显然具有极大的风险性。“程序”是指解决问题是试验或试错的方法还是启发式研究法。“活动”是指解决问题是通过实践学习活动还是通过抽象的、理性的方法。

2 共享

这里定义共享是指教师个人的知识交流,包括个人的、部分的、隐性的知识通过各种交流方式转化为组织其他成员所共同分享的、集体的、显性的、组织的知识过程。知识的存在首先是个人层面的,为教师个人所拥有和获得,其知识可以是信息、经验、想法,甚至只是一种灵感和思想火花,它可以来自外部环境,也可以产生于教师的头脑中;其次,教师通过各种交流媒介,如网络、电话、会议等,或通过同事之同的互相学习,可以使个人知识为集体所共享。在共享的同时,经过共同的讨论、分析、修正,原始的知识不断扩大,知识的质量和数量不断提高,集体知识和组织知识不断增长。沟通方式的丰富性、经常性、方向性和时机性,共同决定了沟通的有效性。彼德.圣吉建议团队学习通过“深度汇谈”和“讨论”来进行,而隐性知识的学习通过“共同愿景”来实现。

以日常的、非正式的方式实现教师个人知识的创新是实现共享的基础。长期以来,有一认知误区,那就是创新知识只是来自孤立的研究开发机构。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在知识创新型企业中,知识创新并不是研发、营销或战略规划部门专有的活动,而是一种行为方式、一种生存方式。在这种方式下,人人都是知识的创造者,也就是我们所称的企业家。知识创新是多维的,尤其存在于人们日常工作行为当中。创新知识具有多个侧面。熊彼特强调了经济学意义上的创新,

而对商业上与初始创新至少具有同等经济价值的渐进性创新重视不足。创新性知识不一定是全新的东西,也不一定非是一件物品,它可以是旧的东西以新形式出现或以新方式结合。杜邦公司尼龙生产的成本减少有一大半是工艺渐进改进的结果,而这些创新并没被当作正式的项目或变化列出来。创新从本质上是典型的渐进的,对生产率有着渐进的积累性效应。加利・约翰逊等人研究了日常非正式创新知识的三层面知识分享机理模型:

第一层面的组织中个人每时每刻都从实践中获取知识。存在于以下情况:教师日常授课中引导技能的运用及提高;当预期的资源无法得到时利用现有资源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科研中寻求新问题解决办法。

第二层面知识交流中的创新可能是教学中重点与难点的把握;科研立项选题方向与研究题目如何更能满足社会的需求等。

第三个层面来源于对共同问题持续的钻研等。

3 体现

体现是对已结构化的知识选择载体的过程。这个“容器”通常经过编辑,以“文件”形式出现,由教师部门所持有的隐性知识转变为过程、实践、机制、资料和文化。被体现的集体的、结构的、显性的知识通常以正式的、显性的传播方式存在,体现在硬和软两方面载体中;

硬载体包括教案、课件教学大纲、教学日历等教学文件、校园网络:通过共享的知识被显性地应用,增加最终教学和科研的价值。软载体包括机制、实践过程和校园文化结构方式等。知识被体现在学校教学管理模式、日常管理机制中,被体现于实践和过程;被转化的知识体现在教学科研过程和体现在软文化或组织价值系统中,改变了校园文化结构运行方式。

知识可以以不同方式体现,可以由硬一软相统一的方式承载。例如,学校在研究某一学科建设问题时,不再是用隐性的、个别的、分享的知识基础处理,而可能是该学科会议的一次谈话、一项研究报告、会议记录的出版物,学院专家意见汇总、非正式惯例,都是以硬一软方式体现的。

4 应用

应用是指被体现的知识在组织内传播,教师通过使用、拓宽、延伸和重构自己的个人、隐性、部分知识系统的集合。知识要转变为某种程度上有价值的教学科研业绩,必须从结构场所被传播到组织价值链的其他部分――理想的场所是组织业绩可能产生的地方。教师通过学习体现的知识,增强其在碰到类似问题时的解决能力。组织内如果没有知识链体系,当员工需要某类知识决策时,其往往得不到或无法得到所需的准确知识。若得到的是过时的错误知识,做出决策可能是“拍脑筋”式的。若其无法及时方便得到所需,那么会影响决策的效率,若得到的是过时的或错误知识,决策可能会给组织带来致命的负面性。因此,体现知识的内化和传播是知识转化非常重要的一环。

如上所述,结构―共享―体现―应用是以个人为载体的专有知识转换中一个循环反复的过程,它们往往是交互出现的,不是线性的和序列的。

三、教师隐性知识管理的方式与活动

知识转化过程中始终贯穿着组织中个人、集体的各类学习活动。学习活动促进组织内知识的集成与转化,从而产生更多的知识。隐性知识学习、显性知识的学习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重视,而个人学习和组织学习却未被突现。表1显示转化活动:

上一篇:灭老鼠防治服务范文 下一篇:社会实践报告规范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