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传播范文

时间:2023-06-04 11:42:38

高效传播范文第1篇

作者简介:张艳莉,女,《华商报》社记者,主要从事新闻传播研究。

摘 要:随着新闻媒体信息传播量的急剧增加,按常规“出牌”的政务新闻很容易被淹没在大量的各类新闻中,政府新闻传播的效果不显著,在当今媒体发展的同时新闻媒体为了提高自身新闻传播的关注度,已经普遍对政务新闻有了相当大的对策划方面的改革,不断制造新闻热点来吸引受众的目光,把政府的职能更好的向群众传达,把民声更好的向政府汇报。本文通过对政务新闻的策划,讲诉了媒体进行活动时候应该如何与政府互动,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把政府意愿更好的向民众传达。

关键词:政务新闻;高效传播;媒体策划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5-0145-02

政务新闻,是各级党委机关报道的重要内容,如何把政务新闻更好的传播给民众是党委机关报必须认真和谨慎对待的、急需解决的业务问题,也是不能回避的新闻难题。做了几年的时政记者,笔者发现领导同志不仅亲民爱民,勤奋务实,而且个性和蔼,可亲可爱。可是很多民众却不甚了解,这种隔阂造成民众对领导人的理解有偏差,这大部分原因是记者的政务新闻报道过于传统,造成领导人给人指示多,语言少;共性多,个性少,性格模糊的印象,如果没有更好的突破,就无法让民众理解领导人的爱民之心。所以,媒体与政府关系的近化是通过信息交流的双向传播,形成新型的互动、双赢关系。

一、媒体多与政府互动――对政务新闻进行前期策划

在媒体日益发达的今天,受众的目光是传播市场中的稀缺资源,成为各类媒体争相获取的主要对象,媒体只有牢牢吸引受众注意力,才能更好地传播新闻或事件,且媒体传播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公共力量,政府公共关系必须借助这一力量去实现。所以政务新闻记者对政务新闻进行前期策划的议程意识也就越来越强。在竞争激烈的媒体时代,随着媒介管理的日益完善,怎么把政务新闻做精、做活,更能传达民众心声、政府心声成为了媒体新闻传播的重中之重。媒体与政府双向交流和沟通有助于政府信息公开化,透明政府形象,维护政府形象,传达政府意愿,民声政事,上传下达才能树立政府的良好形象。

政府新闻除了政务新闻外,还能从许多方面体现政府的思路、决策、观点和举措等,政府和媒体的双向交流可以及时向媒体提供新闻线索且协助媒体做好相关采访报道,还能扩大政府新闻的传播影响。现如今,虽然各类专业化的频道和刊物风起云涌,但是也不难窥探到媒体的浮躁和盲从,缺少特色,新闻传播效率低,无亮点,缺个性等问题。为了高效传播政务新闻,获取公众亟需知晓的政务信息,媒体应多与政府沟通,将公共政策信息事件化,故事人物化,让政策更加深入民心。

在前期策划中,必须鼓励公众广泛参与,这样既可以不断丰富新闻信息来源,又可以使政府信息的公开制度化、规范化得以更加透明和开放。而且,公众的参与使得媒体平台可以以更全面的角度去报道新闻事件。随着受众媒介素质的不断提高,政府与媒体合作开办新闻专栏的事情屡见不鲜,这一方式将政务新闻更人性化的推入公众视野,更好地拉近民众与政府之间的关系。近年来,社会保障是政府和的热点,每年政府都会有新的政策出台,在政策颁布之后,媒体如何协助政府让民众更深刻的了解社会保障的相关政策呢?对于一些文化素质不高的群众,要让他们理解这些政策,理解领导人的用意,最好的方法就是举例子,算细账,大白话,重细节,深入浅出,让这些群众了解政策的实质意义。比如,对于社会保障这类政策,媒体与政府互相沟通,采取与民亲近,讲诉于民的方式把社会保障新政策的好处告诉民众,媒体通过此事件将领导人个性鲜明化,把领导人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福利的思想贯穿于事件始终,让老百姓“零距离”亲近领导,支持政策。

除此之外,在恶性事件的征兆和信号浮出水面时,媒体应对这种正在孕育、蓄势待发的危机作出判断,第一时间向政府传递,成为政府的“预警灯”,这种传递信息的功能能引起有关部门注意,并使得政府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把潜在的危机化解,避免危机事件升级,对危机的防范和解决都有着重大意义。

二、开辟电子政务和创新栏目形式――媒体与政府共同做好政务新闻

新闻事件不是凭空捏造,而是根据相关事实进行新闻事件包装,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在目前的传媒条件下,开展政府新闻传播是要将政府传播与媒体传播诉求有机统一起来,为公众提供更好的政府新闻服务和互动交流平台,主要有召开新闻会、新闻通气会,新闻稿等,此外,政府可以创建网上平台,让民意更好的在网上传达,政府及时出面解答民众疑问,与民沟通,让领导人不仅仅是出现在“画面上”和“文字里”,让政务新闻更好的传播于民。

政府网站是互联网新兴的一个特殊与民沟通的渠道,这不仅给老百姓提供了一个可以说话的窗口,倾听民众的声音,给政府献上良计,还让政府直接了解到百姓需要什么,关心什么。“非典”疫情过去后,中国人牢牢记住了这样两个镜头――在广州,总书记对一位医生说:“你的建议非常好,我在网上已经看到了。”;另一个镜头是,总理在北大对几位学生说:“我在网上看到同学们在留言中表达了同全国人民一起抗击非典的决心,令人感动。”。这些事件都把政府领导人爱民、乐于倾听的形象树立在民众中。

和传统媒体的受众细分趋势相仿,政务新闻也需要根据受众的需求而细分不同板块。从政务机关刊物来说,可以把栏目板块明确化,大致可以分为“政务聚焦”、“政务快讯”、“政务在线”和“百姓话坊”几个部分。每天选择一个新鲜话题作为切入点来讲诉“政务聚焦”,通过领导人对政策进行分析和解读,让民众明白政府行为背后的意义。“政务在线”板块可以选择政府网站上有代表性的问题给予解答,民众看到自己的言论得到解答会更加关注政务新闻。“百姓话坊”主要为老百姓提供一个可以说话的窗口,或是以民众的视角去解读政策,从细账名账入手,从实事入手,让老百姓感受到政策给他们带来的实际利益。

此外,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无论是视频、图片、声音,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和传媒者,你说一句我说一句,对一个热点话题众说纷纭,大众意见可视化的现象改变了政府完全掌握信息传播的格局,在这种政府信息资源优势弱化的大环境下,更需要开辟一个能倾听民众声音,让政府领导人为民众解答疑问的窗口。自1999年美国导弹袭击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起,人民日报社领导决定开设网上论坛,在论坛成立一个月的时间内,网民踊跃发起了9万余个政务相关帖。政府论坛的兴起让许多百姓对国家的大政方针有了自己的看法,并积极提出建议,这种民众自发主动的参与模式比盲目的,不管百姓“感受”的硬性宣传更加能引起民众兴趣。所以,开辟一个百姓说话的窗口或平台是很有必要的,这种民众和领导的“亲密接触”让原本刻板化的领导印象“活”起来,把领导人的亲和力和为民众办实事的思想传达给民众,让民众与领导“一团和气”。

三、多从民众角度选择信息――对政务新闻进行编稿

随着现代生活中公共空间的形成和国家公共意识的强化,我国传媒“民生”新闻大展拳脚,顺应“民声”“民意”的新闻才是政务新闻主流和趋势。新闻传播是围绕新闻事件展开的,其有效传播取决于媒体与受众对新闻事件本身的关注度和在传播过程中的互动性。

政务报道不难写,但是要写出彩却很难,很多记者也许是做记者的时间久了,形成思维惯性,只会记录领导人的讲话内容和现场情况,对“新闻”越来越麻木,新闻敏感度越来越差,缺少真正民众需要看到的东西。这就要求记者要主动从社会和人民群众的视角观察和分析新闻事件,既要从政府的角度看问题,又要把自己放在“群众中”,从下往上看,看看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以此寻找两者的切合点,这就要求把趣味、人情味、“原味”和回味融入新闻事件中,尽量选用民众喜闻乐见的字词,避免生涩难懂和索然无味的字句。如“某领导批示XX”和“某会议圆满结束”等万能标题,这不仅不能让民众感受政务新闻的清新与乐趣,品位政务新闻的多彩,而且还会让受众产生排斥感和逆反心理。如标题为“成都每年设立百万元奖项引导优秀校长到薄弱学校任职”的新闻事件无法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大部分民众一看标题就知道这是一个什么事件,对内容基本可以忽略,而新华社的《新华每日电讯》对成都这一政策的标题是“悬赏”百万,‘诱’优秀校长去弱校”,虽然是个内容不算新奇的事件,但是这一标题形式让民众有了阅读欲望,相对“成都每年设立百万元奖项引导优秀校长到薄弱学校任职”这一标题,即使同样的信息量,前一个呆板缺乏趣味,后一个却趣味横生。这种生动形象的语言将生硬平淡的政务新闻充分激活,站在民众的立场写新闻,不仅传达了政府政策,还让民众印象深刻,达到宣传的目的。

政务新闻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从事的领导干部是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公仆,领导干部的既是政府职能的体现,也是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很多记者只会刻板的记录领导行程和说话要点,因此政务新闻也刻板传统,在新闻价值的把握上没有下太多的功夫。优秀的政务报道往往是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的有机结合,是党委意愿和新闻议程规律的完美结合。把政治事件与社会问题放在一起思考,解析政策对民众生活的影响,向民众传达政府重视和百姓普遍关注的政务资讯,包括最新出台的政策等。新政策为民众带来什么福利,政府为百姓做了什么,从民众的视野来传达政务新闻,大大提高了民众的兴趣,有效避免以往政务信息严肃过度、活力不足的毛病,同时也增强了民众对政务新闻的积极性,高效传播了政务资讯,形成了受众促成栏目发展的良性循环。

四、总 结

对政务新闻进行报道时要积极做好前期策划和主题选择,是政府新闻取得良好传播效果的必要前提,按照新闻议程原则进行政府新闻传播,以尊重新闻规律为前提,让政府在媒介传播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不仅是传媒时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政府不断提高自身行政能力、维护和改善公共关系的内在要求。

参考文献:

1 谢金文.新闻价值、宣传价值与党报传统――兼与陈力丹、戴莉莉商榷[J].甘肃社会科学,2007(6).

2 满涛.尊重新闻规律 创新党报新闻[J].青年记者,2011(23).

3 刘正泉.策划:新闻报道出新出彩的关键[J].新闻天地,2003(6).

4 王劲秋.在政务新闻报道中掘得“真金”[J].中国地市报人,2011(1).

高效传播范文第2篇

受众是大众传播事业发展的基础,只有深入研究受众的心理需求,才能提高传播效果,媒体的权威性与美誉度也随之在受众心目中树立起来,这对提升传播效果具有一种长远的、内在的影响。

关键词:

受众心理 高效传播 策略

大众传播活动主要由信源、传播者、信息、传播渠道和受众5个要素构成,大众传播活动的目的不但是让受众群体接受到传播者所传递出来的信息,更重要的是能够对广大受众的思想、观念、情绪、价值取向和行动决策等产生影响。受众是传播活动存在的基础,也是传播内容的最终归宿。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传播媒介都是以受众为传播对象并以实现对受众的有效传播为目的,当前,“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理念已植根于传媒人脑海当中。在新闻媒体激烈竞争的今天,分析受众群体的心理状况已成为各类媒体制订新闻策略、实现有效传播的重要依据。反过来亦是如此,受众心理现已成为影响和制约大众传播活动的重要因素,受众心理作为大众传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在受众需求的产生与变化、受众对信息的接受过程、受众对信息的反馈等都与受众心理密切相关。

一、大众传播对受众心理的影响

在大众传播活动中,受众的需求不但体现在信息层面,更重要的是体现在精神层面,在受众身上可以很清晰地体现出传播活动或传播事件的最终影响和传播效果,也只有受众广泛且口碑良好的传播活动才有存在的价值。当然,不能为了提高访问量而一味迎合受众的低级趣味,丧失了道德标准,只有将合法的、理性的、健康的、积极的信息传播给受众,才能实现真正良好的传播效果。

1. 大众传播对受众的价值观的影响。首先,大众传播对受众的价值观具有引导作用。新闻本身不仅在于对事件的描述和真实性的判断,还包含价值观的引导。传播媒介发送出来的信息,除了极少数对纯自然现象和科学技术报道之外,其他信息内容都有意无意地对受众的价值观起一种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

2. 大众传播对受众的文化修养的影响。在大众传播过程中,传递的不仅仅是信息内容,还包括文化知识。大众传媒既要满足受众群体休闲娱乐的文化需求,也承担着引导大众文化消费取向的义务,大众传媒在帮助受众群体普及大众文化的同时,应积极传播我国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之中的精髓文化,使其得以传承和发展。

3. 大众传播对受众审美情趣的影响。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文字的使用和变迁也是历史最悠久的,文字是记录人类思想和发展历史的符号,中国文字特有的形美以悦目、音美以悦耳、意美以感人的意境,使我们陶醉于文字散发出来的艺术气息当中,具有极强的生活审美情趣。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发展,受众审美呈现出感性化倾向,表现在他们更愿意接受直观的形象,因此读图模式已成为受众最喜欢的阅读方式,图形、图像和动画等内容成为传播信息的主体部分。当今电视媒体与计算机网络已成为受众接触频度最高的两种媒体,信息以图解的方式冲击着文字解读,甚至在一些杂志当中,图片已占据主角的地位。[1]

二、针对受众心理实施高效传播的策略

现代社会信息容量巨大,各类型媒体之间及同类型媒体内部竞争激烈,一些出位手段也司空见惯,这些都会带来负面的影响。此外,传播媒体对于受众心理也无法准确把握,有可能存在误读的现象。要使大众传播充分符合受众的心理特征,要做到以下几点:

1. 树立富于个性化的媒介特征。随着传播事业的不断发展,可供受众选择的媒体传播方式和媒体内容越来越多,这种选择心理的存在,要求媒体实施个性化才能从受众的选择中脱颖而出,要实现个性化,首先是栏目的个性化,包括独特的市场定位、价值指向和品位追求;其次是主持人的个性化,知识渊博、富有个人魅力的主持人,可为媒体树立品牌效应,作为栏目的标志,其作用是不可复制和替代的;再次是记者的个性化,拥有见识不凡、学识丰富、视角独特、特点鲜明的记者队伍对媒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媒体的品位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记者队伍的整体素质;最后是策划的个性化,新颖的新闻报道方式及切合受众的传播视角都属于媒体策划的范畴,独特的策划方案会使同质的新闻内容在受众面前显得独树一帜,从而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以主持人为例,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尔・霍夫兰曾说过:最可能改变传播效果的方法之一就是改变传播对象对传播者的印象。这就要求主持人既要充满自己独特的个人魅力,又不能担当身居高位的“布道者”角色,而是以“朋友身份”平和地走进受众的视野当中,用他富有特色的个性化表达方式将真实而又新鲜的事情娓娓道来。也就是说主持人既要可信任、可依赖,又要有亲和力和幽默感。如凤凰卫视《凤凰早班车》早期新闻主持人陈鲁豫的亲和、温婉和睿智的主持风格,以及江苏卫视《南京零距离》中之《孟非读报》中孟非的鲜活用词、嬉笑精神和脱口秀激辩等特点都给受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重要的是他们将健康美好的个性化特征与所叙述的新闻事实做到了完美自然的结合。[2]

2. 不能过度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当今很多媒体以受众兴趣为择稿标准,在处理新闻稿件时,甚至将受众的兴趣所在放在首位,满足其搜寻奇异的心态。受众对新鲜、非正常、奇特的信息的接受呈现主动和积极的状态,这是人的猎奇心理的一种正常反映。但如果过分追求奇闻逸事则容易导致失实新闻泛滥,且猎奇心理容易被一些居心不良的人利用。因此,媒体在选择稿件时应保持平常心态,以客观和理性作为选稿的依据。如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曾看到编辑发过来的《美国发现一只大蝴蝶》的新闻消息,称在美国发现了一只翅膀达一米多长的蝴蝶,如同一架小直升机。南振中不禁对此产生疑问,接着就请教了中科院昆虫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他们以科学为依据断言这种超大蝴蝶是不可能存在的。后来他调查这则消息的来源,结果发现这篇消息来自一纸小报,小报的经营策略主要是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可以理解,这条消息最终没有在新华社报道,避免了新闻失实现象的产生。

3. 注重人文关怀。媒体应注重对受众的人文关怀,使其传播的内容更加人性化,这样才能使受众更乐于接受。在对一些突发灾难性事件的报道中,传媒应有感知痛苦的末梢神经,不要把受害人推入无法脱身的深渊。为达到与受众心理接近的效果,大众传播过程中要采取恰当的人文关怀形式,如只是流于表面的形式化、符号化,则无助于实现人文关怀。真正的人文关怀不只局限于关爱和善意的表达、抽象的人道主义和空洞的泛爱精神,它更深层次的内涵是揭示出平凡的人们所具有的内在精神、品格、信念、理想和尊严,所弘扬的是蕴涵其中的质朴、坚韧、善良和互助这些优良的品德。因此,大众媒体要真正实现人文关怀,要去除表面肤浅的内容,将关注的焦点进行广度和深度双方面的拓展,关怀弱势群体,寻找人类灵魂的家园,对人类生存环境进行深入思考,使得大众媒体的报道更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而不是满足于依靠煽情手段骗取几滴眼泪。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闻报道视角前所未有地深入到中国社会的微观层面,贴近生活中的普通大众,如当今很多媒体开设了诸如“市民热线”“民情民意”等栏目,体现出了基于人文关怀精神的媒体经营理念,媒体内容也只有关注受众生活中方方面面的“琐事”,才能打动且深入民心,体现出新闻报道对受众真正意义上的人文关怀。[3]

受众心理在大众传播的各个具体研究领域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使得大众传播必须充分重视受众的心理因素。随着媒体产业的繁荣发展,受众拥有更多的选择权,视野也随之拓宽,媒体对新闻事件只进行浅层次的报道已不能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他们需要媒体提供更详尽的背景报道,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和富有本媒体特色的评论,并能够对事件未来的发展走向做出预测。当然,我们也不能急(下转第112页)(上接第72页)于求成,因为受众心理与大众传播行为之间在短时间内进行完美的磨合也不符合现实,这需要传媒更加努力,更具专业化水准才能缩短这个磨合的时间。

参考文献:

[1] 程曼丽,乔云霞.新闻传播学辞典[M].新华出版社,2012.

[2] 董璐.传播学核心理论与概念[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 郭镇之.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十年院庆纪念专刊:全球传媒评论(院庆纪念专刊)[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高效传播范文第3篇

作为网络营销应用的探索者和实践者,广告互联(Iab.省略)就曾“动员”一些企业尝试博客营销。相应地,我们在与企业进行交流沟通的过程中,也归纳了企业普遍关心的几个问题。

什么是博客营销

事实上,这个概念与互联网营销一样,并不会有明确的定义。一般而言,行使营销的主体是企业。简单一点解释,就是企业怎样通过博客传播方式来实现一定的推广目的。

当然,要真正了解博客营销,就首先需要了解博客传播的基本特征。由于博客是以个人为中心的表达和传播,所以,其特征基本可以通过几个关键词来描述:表现个性化,受众小众化,内容富有知识性,在传播过程中具有高效率的发散性。说得形象一些,类比一下传统营销方式的话,那么,我们约略可以用表现杂志化、传播分众化、具有意见领袖性的导向性、口口传播及病毒营销能力强来概括。

新浪网总编辑陈彤曾如此评价博客传播,他说:“博客之间便捷地建立了沟通渠道,使得相应信息的传递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效率。”陈彤所说的“博客之间”、“相应信息”,实际上就是指兴趣相同的博客所营造的资讯圈和受众圈。而这一点,正是博客传播的最厉害之处。由于博客信息是一个个博客所进行的多点,所以“多对多”传播所具有的发散性有时比“一对多”的大众传播显得更有生命力和扩展性,同时,还不失传播路径的分众化。

什么情况下适合博客营销

显然,博客营销和所有的营销一样,只有与合适的企业及其营销行为结合起来,才能如虎添翼。这样,在什么情况下采用博客营销便成为企业关注的话题。

在我们看来,回答上述问题之前首先应该回答的问题是,哪些或哪类博客已经具备了影响力和营销价值?并且,这些博客正在影响或能够影响到哪些受众?

艾瑞的统计报告认为,2005年中国的博客有望达到600万人。假如这是一个准确的数据,那么,面对1亿多网民,博客在中国的数量还是极少数。所以,现在的博客营销相对于普通的互联网营销,必定是小范围、非全局意义的营销,是传统营销方式的一种补充。

2005年8月,美国Comscore Newtworks机构了《美国博客研究报告》,其中谈论了以下几个问题:

2005年第一季度,美国有5000万互联网用户访问了博客,大约为美国互联网用户的30%,为美国人口的六分之一。

在第一季度,前5大博客托管服务商的独立访问人数超过500万人,其中,有4个个人博客的访问人数超过100万。

此次调查共观测了400个访问量最大的博客。研究人员将博客分为七类,其中政治博客最为流行,其次是生活博客、科技博客和女性博客。

与一般的互联网用户相比,博客读者的家庭更富裕,博客读者更年轻,同时大多使用高速连接上网。

博客读者浏览网页的数量差不多是一般用户的两倍,同时在线购物也更多。

在中国,系统地调查和统计博客访问行为的数据尚未出现,所以,《美国博客研究报告》所列举的头两条,我们暂时还无法与其相比。

但针对第三条,广告互联(Iab.省略)曾独立做过一项统计。统计结果显示,中文网上博客用户有着明显的职业特征。其中,较为清晰的职业包括传媒工作者、律师、教师、程序员、公务员、导游、作家、设计师、公关广告人、证券分析师、人力资源经理、医生、建筑师、学生等。这些用户的“同行交流圈”密切串联,彼此之间除“友情链接”外,同一话题的讨论、文章互为引用,知识信息共享。

由于博客传播更多的是影响身边人,如同事、同行、趣味相投的朋友等,并且在以小圈子为核心的分众传播基础上实现“意见领袖”的营销价值,所以,瞄准上述目标人群,或者是希望借助上述博客人群影响其受众的企业,才适合尝试博客媒介进行营销。

相应地,对照《美国博客研究报告》列举的第四条和第五条,广告互联(Iab.省略)的统计表明,中国的博客用户与美国的博客用户一样,比一般网民更有活力,更富有知识,更具有“互联网购买力”。

博客营销在国外

美国是博客的发源地,因此,博客营销的最早尝试者也来自美国公司。根据公开报道搜集来的案例,可以看出,耐克、亚马逊、通用电气、奥迪、惠普、微软、百事可乐等,都吃过博客营销这只“螃蟹”。Forrester Research的研究结果显示,美国多达64%的广告主对在博客上做广告有兴趣。

由于博客营销受众范围的限制,因此对于企业而言,目前博客营销所侧重的主要是消费者沟通、品牌打造、概念预热、市场前期调查、新产品测试、媒介关系处理、公关辅助等方面。

以耐克为例,为了塑造其“追求速度艺术的专家”的品牌形象,撰写了十几篇文章,在一个探讨文化现象和政治理念的专业博客网站Gawker Media上作了一个推广专题,主题就是“速度的艺术”。

相对于传统网站,Gawker Media博客网站的访问量并不算大,每个月大约有40~70万人访问。耐克执行官却说:“关键不是数量,更重要的是质量。我们选择了一个适当的群体去做宣传,因为看Gawker Media的人不仅有创造性,并且有着良好的社会关系。也许他们的人数并不太多,但关键在于他们是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群体。”

所以,耐克的营销目的是一目了然的:先把追求“速度艺术”的理念传播给“意见领袖”人群,然后再通过这些人形成口口传播。

此外,索尼在打算卖给高端玩家的Cyber-shot DSC-F828数码相机时,选择了一些专业摄影博客作为营销渠道。通用汽车为了影响大众传媒对自身的报道,通过公关公司设立了专门的博客日志网站,从而让主流媒体记者在搜集信息时,可以获得有利于自己的资讯。

博客营销在中国面临的挑战

相对于国外而言,目前国内的博客营销案例还不太多,博客营销面临着巨大挑战。一方面,这与国内营销机构推荐博客营销较少,博客营销尚未获得主流认可;另一方面,也与企业理解互联网营销以及博客营销的意识程度有关。

广告互联(Iab.省略)曾经与一家商业银行探讨过一个关于博客营销的方案。当时,这家银行正在大力推广网上银行业务,需要寻找合适的媒介向恰当的受众传播这家银行网上银行的特点。我们当时就向这家银行推荐,将博客用户作为广告投放目标是一个可以尝试的计划。

原因在于,博客用户比一般网民更为熟练地应用互联网,愿意接受电子商务、电子银行。可以说,受众的目标定向性较好。而且,首先进行这样的营销尝试,对于品牌宣传(先锋性)也是大有益处的。不过,解释和劝说消除不了客户的疑虑,与我们接触过的许多企业一样,这家银行最终还是选择了观望。

这个结果是可以理解的。目前,多数中国企业并未将营销看作经营中的必要行为,品牌营销粗放,不少企业的想法是“生意好就做一点广告,生意不好就撤掉”。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在新营销方面的实践,只能是少之又少。

从我们接触到的企业来看,中国企业关注的博客营销风险,以及营销经理人担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博客统计数据不准确,博客用户的数量究竟有多少,影响力有多大,由于统计版本较多,业界未形成统一认识。

怎样评估博客的影响力以及营销效果,还缺乏科学有效的方法。

博客营销案例不足,特别是知名企业博客营销方面的案例。

如何为博客营销付费,企业在等待答案。

营销经理人意识到了博客营销的价值,但认为说服老板的成本太高,所冒的风险太大,不太愿意为此承担责任。

因此,从短期来看,博客营销能否取得突破,关键在于有没有更多的行动者――用行动来证明博客营销的价值。

高效传播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效;情境;鲜活;悬念;自控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0-0041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的一种教学艺术。”创设引人入胜、生动的课堂教学情境,正是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一种艺术。一盆生面粉如果放在你的面前,你无论如何都很难将其一口气吃光,但如果将其加工成美味的点心,你早就在享用美味点心时,将这些面粉中的营养全部消化吸收了。知识之于情境,就如面粉之于点心。知识的传播,也需要艺术的加工工艺,才能更有活力与高效。有人说,一堂好的、高效的数学课更像一部构思巧妙、悬念迭出的侦探小说,在开始就能紧紧抓住读者的心,充分调动参与者心理、情感与思想,激发最大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说:“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数学课中情境设置是高效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数学教育活动能否成功,关键是看教师是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深入地参与,是否让学生产生了学习的动力与激情。

笔者发现,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不少中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中不太重视情境设置,甚至出现了“形式化”、“走过场”、“低效果”的情境引入。这样的情境引入有的与学生的数学实际认知相差甚远,不能引发积极思维迁移;有的主题不明,导致学习目标的偏离;有的缺乏深刻性,不能激发学生思考、探究的欲望。打造高效课堂、创设有效情境需要在“合理性”、“明确导向性”、“有效性”等方面进行总体考虑。

一、创设鲜活问题情境,感受数学应用魅力

把生活中鲜活的题材引入课堂,赋予数学知识生活气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燃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也同时感受到“学以致用”的成功体验。

案例1:“数列的实际应用”课堂的情境设计

上课后,教师对学生说:“前两天我到银行办事,发现了一个好消息,现在将这个好消息分享给大家。”之后,教师将两张照片投出给学生观看:“这是我在银行里看到的存款利率表与贷款利率表,大家有没有发现存款利率竟比贷款利率要高。”

大家都很好奇地观看、比对,有反应快的学生立刻说到:“那我们只要从银行贷款,再存入银行,不就可以赚取差价了!”

教师微笑肯定:“不错,很有经济头脑!”大家都笑起来,课堂气氛一下变得热烈了。

立刻有学生反应过来:银行不会这么傻吧,怎么会做赔本生意呢?这个问题一抛出,大家也议论纷纷,觉得是很奇怪。

教师引导:“大家觉得这两个利率表有什么区别吗?”

有学生立刻发现了:“贷款是月利率,存款是年利率。”

教师:“不错,那大家能不能算一算银行是不是赔本经营呢?”

所有学生立刻行动起来,积极地思考与探讨。此时,教师也点出本节课的主题:等比数列的求和的应用。

二、创设悬念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在课堂上创设适当的悬念情境,当所讲授的内容带有些许神秘色彩,这样就会使学生的兴趣始终不衰,并能积极主动地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案例2:“圆的一般方程”新课情境设计

上课之初,教师给大家讲述:在一个谋杀案中,罪犯将一个重要的物证(一块圆形的水晶)给打碎,并销毁了所有碎片,只在现场沙发底下无意留下一块碎片,而这块水晶的尺寸是破获该案的一个重要证据,在大家都束手无策时,神探福尔摩斯及其助手却用极短的时间就把这块水晶给还原了,并顺利破获了这起谋杀案。在介绍的同时,教师给学生展示了这块碎片的形状。

教师问:“福尔摩斯及其助手是怎样快速把这块水晶给还原的?”大家面面相觑,回答不出,于是教师说:“下面学习的知识就能帮助你回答!”

这一悬念情境的设置,使学生产生了好奇心和浓厚的探究兴趣,自然的进入学习之中。创设悬念情境能激发求知的火花,促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教师可以趁热打铁,诱之深入。这正像一位著名学者说的:“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三、创设“自控发展”情境,培育自主学习能力

创新总是和自主联系在一起,学生学习由“他控”走向“自控”,再进一步走向“自我发展”,最终达到“师生交互升华”,这一教育模式经过实践证明是遵循了新时期的教育规律,并行之有效的。

“自控发展”的课堂情境可分为三个阶段:预学、探究、提升。

1. 预学不同于一般的预习,它主要包含学案设计――学案完成――交流互评――点评答疑等内容,教师在这一阶段要把握好目标性与开放性原则。

2. 探究是“自控发展”课堂情境的核心。它主要通过师生、生生的合作交流,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在此阶段,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串及节奏把握,利用组织合作小组、生生研究交流、师生交流评价、生成问题研究等要素确定探究程序。

3. 提升的情况可以决定一堂课的高度。课堂必须是师生不断提升自我理念、修养、学识、能力等素质的课堂。在探究活动结束后,通过这样一些措施:学生自我小结与反思、教师自我教学诊断、阶梯训练、课后拓展等将课堂提升与升华。

就像生命离不开水、阳光和空气,学生学习不能没有时间和空间。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最大限度地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组织学生观察、操作、思考、讨论,使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更要为他们创设思维上的空白情境,使他们能够静下心来,搜索丰富的资料,进行深邃的思考,以发挥其内在的创造力。

高效传播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乙肝免疫球蛋白;母婴传播;乙型病毒性肝炎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脏炎性损害的一种传染病。而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中有1/3是通过母婴途径传播的,母婴传播已成为乙型肝炎病毒传染的重要途径,因此阻断乙型肝炎病毒的母婴传播对于乙型肝炎的预防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探讨应用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阻断母婴传播的临床效果,将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我中心预防接种门诊HBSAg阳性孕妇进行对照研究,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在我疾控中心预防门诊预防接种系统管理364例HBSAg阳性孕妇中,年龄最小的20岁,最大的32岁。所有孕妇均单胎妊娠,无先兆流产、早产等情况,肝功能正常,无肝炎症状与体征。3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82例,两组孕妇年龄、体重、胎龄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疫苗

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均由山东泰邦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提供,乙肝疫苗由深圳康泰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提供,且均严格按冷链管理运输。

1.3方法

观察组乙肝孕妇在妊娠28、32、36周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HBIG200IU,新生儿出生6h内臀部肌注HBIG100IU,并全程接种乙肝疫苗10μg(按0、1、6程序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对照组乙肝孕妇不采取特殊措施,在新生儿出生后采用上述措施,婴儿7个月龄时均抽取静脉血,进行乙肝病毒血清学(乙肝两对半)检测。

2.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婴儿7个月龄静脉血HBSAg阳性率比较,观察组婴儿7个月龄静脉血HBSAg阳性低于对照组婴儿,两组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附表1)

表1两组婴儿HBsAg检出率

观察组与对照组7个月龄静脉血HBSAb阳性率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婴儿,两组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附表2)

表2两组婴儿HBsAb检出率

3.讨论

乙型肝炎是我国当前流行最广泛、危害最严重的一种传染病,母婴传播是乙型肝炎病毒传染的重要途径,乙肝病毒母婴传播主要通过三个途径,即宫内感染、产时传播和产后传播。而胎儿婴儿的免疫功能尚未成熟,肝细胞的分化代谢处于幼稚阶段,一旦接触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就能整合到肝细胞染色体基因中去,整合后的含病毒肝细胞,非但不受细胞和体液免疫的攻击。而且能继续增强,向肝癌方向转化,因此预防母婴传播十分重要。

本文通过乙肝孕妇及其所生的婴儿采用接种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与乙肝疫苗方法阻断乙肝母婴传播。阻断率高于乙肝孕妇未采取注射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这是乙肝孕妇注射HBIG是一种含有高效价乙型肝炎表面抗体可以中和孕妇和胎儿体内的乙肝病毒,使机体获得被动性免疫,分娩后的新生儿注射高效价免疫球蛋白能进一步中和新生儿体内的乙肝病毒婴儿接种乙肝疫苗可使婴儿自身产生乙肝抗体,使机体获得主动性免疫。因此采用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与乙肝疫苗联合使用是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郭玲,张爱兰,於利刚.孕妇HBV-DNA载量与胎儿宫内感染的关系[J].中国医药导报,2009,6(8):49-50.

[2]陈晓芳.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9,6(19):62.

高效传播范文第6篇

【关键词】 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乙肝疫苗;乙型病毒性肝炎;母婴传播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脏炎性损害的一种传染病。为了探讨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有效方法,本文对接种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及乙肝疫苗的128例乙肝孕妇及其所生的129例婴儿进行了跟踪观察,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4年6月1日~2005年6月30日在我院系统管理的hbsag、hbeag双阳性的乙肝孕妇及其所生的婴儿。将其分为两组:(1)阻断组:128例孕妇,年龄最小22岁,最大36岁,平均27.2岁,其中初产妇101例,经产妇27例。(2)观察组:89例孕妇,年龄最小19岁,最大41岁,平均25.3岁,其中初产妇61例,经产妇28例。

1.2 疫苗及检验药盒 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均由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乙肝疫苗均由深圳康泰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且均严格按冷链管理运输;乙肝病毒血清学检测试剂盒由厦门英科新创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1.3 方法 阻断组:孕妇在妊娠7、8、9个月时,每月肌肉注射一次hbig 200u,分娩的新生儿于出生后6h、生后2周分别肌肉注射hbig 100u及婴儿采用0、1、6程序的免疫法接种乙肝疫苗。观察组:单独采用婴儿0、1、6程序的免疫法接种乙肝疫苗。婴儿12个月龄时均抽取静脉血,进行乙肝病毒血清学(乙肝两对半)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阻断组的128例孕妇所生129例婴儿中,经阴道娩出者98例,经剖腹娩出者31例;婴儿12个月龄时行乙肝两对半检查:全阴性者9例,hbsab单阳性者114例,hbsag单阳性者4例,hbsag、hbeag双阳性者2例,乙肝病毒母婴阻断率为95.3%。观察组的89例孕妇所生89例婴儿中,经阴道娩出者36例,经剖腹娩出者53例,婴儿12个月龄时行乙肝两对半检查:全阴性者19例,hbsab单阳性者53例,hbsag单阳性者12例,hbsag、hbeag双阳性者5例,婴儿乙肝感染率为19.2%;经统计学方法分析,χ2=11.65,p<0.005,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3 讨论

乙肝是我国当前流行最广泛、危害最严重的一种传染病。hbsag阳性、hbeag阳性的孕妇,均具有传染性,都可能将乙肝病毒传染给胎儿或婴儿,而胎儿、婴儿的免疫功能尚未成熟,肝细胞的分化代谢处于幼稚阶段,一旦接触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就能整合到肝细胞染色体基因中去;整合后的含病毒肝细胞,非但不受细胞和体液免疫的攻击,而且能继续增殖,向肝癌方向分化。因此预防母婴间乙肝病毒的传播非常重要。

本文通过对hbsag、hbeag双阳性的乙肝孕妇及其所生的婴儿采用接种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与乙肝疫苗方法阻断乙肝母婴传播,阻断率为95.3%,与单独采用婴儿接种乙肝疫苗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这是由于孕妇注射的高效价免疫球蛋白是一种含有高效价的乙型肝炎表面抗体,可以中和孕妇和胎儿体内的乙肝病毒,使机体迅速获得被动性保护免疫,分娩后的新生儿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能进一步中和新生儿体内的乙肝病毒[1];婴儿接种乙肝疫苗可使婴儿自身产生乙肝抗体,使机体获得主动性保护免疫。因此,采用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与乙肝疫苗结合使用是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高效传播范文第7篇

【关键词】乙肝免疫球蛋白; 联合免疫;母婴传播; 重组乙型肝炎疫苗

乙型肝炎的流行,严重威胁人类的身心健康。胎儿宫内感染HBV,不仅易形成以后慢性携带状态,而且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的高危因素。阻断HBV母婴传播是控制乙肝流行预防HBV相关肝病的关键[1]。我院自2002~2010年5月,对乙肝病毒携带孕妇 新生儿实施孕期干预及新生儿联合免疫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从而提高母婴传播阻断治疗技术水平,造福人类。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自2002~2010年5月,在我院检查与分娩的孕妇648例,年龄23~36岁,20周前初检HBSAg(+)、HBeAg(+)、HBCAb(+)大三阳,肝、肾功能正常,无其他脏器损害。孕期未使用抗病毒药物,免疫调节剂,随机分2组。648例孕妇(HRV携带)共分娩出新生儿648例,均成长至满10个月,并能跟踪随访。

1.2 方法

1.2.1 分组 采用了随机分组法:研究组,共332例,乙肝表面抗原(HBSAS)阳性,乙肝e抗原(HBEAg)阳性,乙肝核心抗体(HBCAb)阳性,接受乙肝病毒母婴传播联合治疗;对照组共316例,乙肝表面抗原(HBEAg)阳性;乙肝核心抗体(HBEAg)阳性,乙肝C抗原(HBeAg)阳性大三阳,不接受阻断治疗。

1.2.2 乙肝病毒母婴传播阻断治疗的方法 研究组:孕妇接受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联合治疗措施。具体方法:孕妇于怀孕20、24、28、32、36周分别肌肉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200u,用以阻断乙肝经胎盘传播导致宫内感染。婴儿出生后6 h内肌注HBIG100u进行被动免疫,之后于15日后复注HBIG100u,用于阻断哺乳及与母亲密切接触导致的母婴传播。

1.2.3 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结果 研究组332例中,新生儿出生当日取末稍血检测GBSg阴性者326例(98.2%),阳性者6例(1.8%);小儿满10个月时取静脉血检测HBSAg阴性者302例(91.0%),阳性者30例(9.0%);对照组3例中,小儿出生当日取末稍血检测HBSAg阴性者276例(87.3%),阳性者40例(12.7%);小儿满10个月时取静脉血检测HBSAg阴性者36例(11.4%),阳性者280例(88.6%)。

2.2 不良反应 研究组孕妇及婴儿用药期间均无不良反应。

表1

HBV宫内感染率与产后感染率的对比(例)

分组HBSAg(+)HBSAg(-)合计HBV感染(%)

宫内感染4027631612.66

产后感染2403627686.96

注:宫内感染与产后感染比较:χ2=326.22P

表2

两组婴儿出生后当日检测HBSAg结果对比(例)

分组HBSAg(+)HBSAg(-)合计阴性率(%)

研究组632633298.2

对照组4027631687.3

注:两组比较χ2=28.91P

表3

两组小儿满10个月检测HBSAg结果比较(例)

分组HBSAg(+)HBSAg(-)合计阴性率(%)

研究组3030233291.0

对照组2803631611.4

注:两组比较:χ2=410.75P

3 讨论

3.1 联合免疫的作用机制 母婴传播乙型肝炎病毒是指HBV 经胎盘、分娩、哺乳,以产后母亲与婴儿密切的接触等途径,由母亲传播给婴儿,导致婴儿被感染HBV。

从表1对照组HBV小儿宫内感染与产后感染对比来看,宫内感染HBV为12.66%,而出生后感染HBV为86.96%,说明HRV母婴传播,主要通过产后经哺乳或者母亲与婴儿密切的生活接触导致被感染。HBV也可以通过胎盘屏障导致宫内感染。时间主要发生在孕晚期,这可能是由于妊娠发展至孕晚期滋养细胞层逐渐变薄并形成绒毛一血管膜,使HBV容易突破胎盘屏障[2]。

HBIG属于被动抗体,其中的抗HBS抗体可与HBSAg、HBSAg同时结合激活补体系统,增加体液免疫,消除HBV,降低母血中的病毒含量,可防止和减少正常细胞的感染,也可能减少HRV在体内的复制。孕晚期胎盘有主动从母体输送IgG型抗体给胎儿的功能。孕妇妊娠20周开始予以肌肉注射HBIG,通过结果显示:研究组孕妇的新生儿的HBSAg阳性率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孕妇多次注射HBIG,抗HBS经胎盘输给胎儿,使其在宫内即获被动免疫保护和预防了HBV的宫内感染。HBIG对乙肝孕妇阻断宫内感染的控制和预防非常重要。

3.2 加强对婴儿的随访 对HBV携带者所生的婴儿的随访非常重要,免疫失败不仅与宫内感染有关,而且与婴儿是否对疫苗产生反应有关。本研究发现未经阻断情况下HBsAg(+)、HBeAg(+)、HBcAb(+)大三阳的母亲,其子女至10个月感染HBV的机率为88.6%,运用联合阻断HRV母婴传播综合措施后,HBsAg(+)、HBeAg(+)、HBcAb(+)大三阳的母亲,其子女至10个月后感染HRV的机率为9.0%,说明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综合措施,能高效阻断HBV母婴传播,且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故应大力提倡联合免疫阻断母婴传播,提高人类身心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 彭军,赵志惠.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和乙型肝炎疫苗联合应用对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疗效观.华西医学,2005:2.

高效传播范文第8篇

关键词:“精准联动”;抗灾;品牌美誉度;高效汇聚

一、实践背景

丽水公司和莲都公司在共同抗击自然灾害过程中,探索形成的市县“精准联动”机制,构建抗灾品牌建设统一格局,下好 “市县一盘棋”,效率优先,人尽其才,实现抗灾过程国网品牌美誉度的高效汇聚。在里东抗灾过程中,就是一次对国网品牌精准化“市县联动”机制的充分检验。

二、主要做法

在组织“管理”、稿件“生产”、品牌“营销”等方面统一指挥、统一协调,实现市县精准联动。

(一)组织“管理”科学合理

从人员数量底线,分工进一步细化,派工充分结合专业人员的个人特点三方面做调整。

(二)稿件“生产”质数并重

从写作,统稿,策划三个层面上进行数量和质量的全盘管控。

(三)信息“营销”广拓渠道

统筹兼顾,实现了百花齐放。从抓高端。抓现场,抓转化等方面着手。

(四)品牌“基建”重在平时

比如:抓品牌人员培训,抓传媒关系建立与维护,抓经验总结提炼等方面做调整。

三、实践效果

“11・13”里东抗灾抢险,品牌建设市县“精准联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信息远传播、广覆盖

积极运用省、市、区电视台、报纸等传统媒体,微信公众平台、微博等新媒体,以及网站等网络媒体平台,广泛发稿和传输信息,使信息传播有广度。

(二)稿件高质量、深影响

深度挖掘热点和焦点,充分聚焦社会、媒体的关注点,运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提升了报道的张力,同时注重信息传播的深度。新闻通讯《有光就有希望》获评“《浙江电力报》2015年度十佳作品”。

(三)传播有力度、上水平

由于事件本身的影响力,加上成功的策划,本次在系统内的所有报道,均以“头版+通讯”的样式呈现,使信息传播有力度。

据不完全统计,本次抗击泥石流灾害期间,联合市公司在中央电视台、《浙江日报》、《浙江工人日报》、浙江在线、《丽水日报》、《处州晚报》、丽水网丽水信息港、《国家电网报》、《中国电力报》、《华东电网报》、《浙江电力报》等媒体及相关的网站、客户端上刊发稿件达到了127条次,实现了抗灾过程国网品牌美誉度的高效汇聚,有效地传播了正能量,在公司系统内外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四、体会和思考

“11・13”里东抗灾抢险是对市县“精准联动”机制的一次有效检验,给我们带来以下几点启示:

(一)“时间”是生命

时间是品牌传播的“生命”,直接决定了信息的价值。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报送信息,实现价值最大化。一是统一思想。赶早赶快,加强上下道工序间的衔接,密切协同,提高合作的成效。二是明确重点。着力抓“三个重点”,即:对内以凝心聚力为重点,抓好微信公众平台等新媒体的传播;本地以树立国网品牌良好形象为重点,抓好《丽水日报》、《处州晚报》、丽水电视台等本土媒体的传播;外部以提升“国家电网”品牌美誉度为重点,在中央电视台、浙江电视台、《浙江日报》媒体提升效率上下功夫。三是效率优先。做好加减乘除,加:提高工作节奏,跟上抢修救援的进度;减:减少来回路程时间的花费,早出晚归跑现场;乘:广泛“撒网”布点,同一个面上多点挖掘;除:持续关注大的新闻点,除去急功近利,等待恰当时机的到来。

(二)“机制”是保障

一是构建“大联动”机制。内部的联动:实现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合署办公,统一调配人员、设备、渠道等资源;外部的联动:向宣传部及时报送信息,及时向媒体了解当日的宣传重点,针对性地组织投稿。二是构建“大宣传”格局。充分发挥体系的优势,强化岗位职责,进一步细化分工,减少采、写、编、发等方面的重复劳动,最大限度减少有限精力的无畏损耗。三是发挥“大平台”优势。集中优势力量,认准着力点,强化策划、沟通等环节的协作,做大做实亮点。

(三)“借力”是关键

借多大的力,意味着能达到多高的高度。借力方向上全面出击:向上借力:向省公司外联部借力,与央视报道组积极沟通,在“央视直播间”利用夜幕降临报道加强电力保障。向下借力:通过微信工作群,向县公司借力,“国网浙江公司为丽水救灾点亮生命之灯”上《中国电力报》头版;向外借力:借助各类记者、编辑群体向晚报、日报投稿。借力方法上多措并举:问题导向式的借力(如:媒w想了解供电情况);见缝插针式的借力(如:趁媒体空档期主动上前,将其引导到电力指挥部采访);信息推送式的借力(如:以最新供用电信息为突破口,添加微信增强联系)

(四)“信息”是重点

一是注重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充分利用手机拍照和微信群的联络功能,现场人员使用手机拍摄图片搜集原始素材,并实时上传至微信群,实现图片原始素材的快速积累,借助语音功能实时播报现场的情况,以“一对多”的方式广泛传播,减少“第一手”信息传递的中间环节,缩短传播距离,提高传递效率。二是注重信息的定向有序流通。由于分工明确,传播路径清晰,实现了信息的定向流动,减少了信息泛滥的负面干扰,并使信息传播更加高效。三是注重信息的整理。定期梳理、归纳、提炼信息,加大策划力度,增强信息传播的合力。

五、结语

高效传播范文第9篇

新媒体是相对于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而言的。它是指利用网络、数字、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卫星等传播渠道,通过手机、电脑、移动终端设备等,向受众传播各类信息的媒体形态。新媒体亦称为“数字化媒体”,它更注重文字、影音等综合信息的整合传播,力求让受众获取视、嗅、听、触、动等全感的信息获取享受或体验。此外,新媒体注重受众与传播者的互动,受众可以广泛、深入地参与信息传播全程。因此,互动性的传播方式也是新媒体最具魅力的地方所在。

二、视觉传达设计在新媒体视域下的发展趋势

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的信息传达方式的传递效率大大降低了。为了在信息高速流通的时代,让视觉传达设计的信息也高效地传递,它在新媒体视域下有了如下新发展。

1.设计由平面空间转向立体空间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如书籍装帧、海报、招贴、包装的设计等,多是在二维空间内进行文字、图案、色彩等信息载体的编排。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了更高效地粘住受众,视觉传达设计采用了各种新颖的设计形式,提升了信息传播的效率。如在各类平面设计中加上的二维码设计,只要用智能手机扫一扫,马上就能进入有视听的三维传播了。此外,随着受众对新媒介的了解与认识,视觉传达设计还可进入四维时空的传播情境中。例如将自己的设计作品融入时间概念,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不同的风貌与意境,传播出不同的主旨宣传信息。如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期间,其市中心摆放了一个“正在融化的北极熊”,它在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点点融化露出了骨胳,警示人类关注气候变暖。

2.视觉传达设计由静态转向动态受众若长期接受各类静态图像信息,久而久之就会对之产生视觉审美疲劳,而视觉传达设计作品在固定框架内带给受众的视觉感染力,也会大大地削弱。因此,新媒介的进入使平面设计的主体逐渐转向动态设计,增加了许多动态的视听信息,这也极大的丰富了视觉传达设计作品的内涵信息及意义。如受众通过二维码能进入虚拟的动态信息中,受众在虚拟的购物沟通平台上进行二维码信息验证,实现了由静态向动态的转变。

3.信息设计时单向传播向交互传播的转向新媒体环境下各类网络新技术及移动终端的出现,使受众也更加重视信息传播中的交互性体验。视觉传达设计也适应此潮流,调整了信息设计中的传播方式,迎合受众的交流需求进行了互动性的设计转向。信息的交互设计使信息传播更加高效,受众在接受和传播信息的时还能感受互动的愉悦感,这也要求设计师要更关注受众接受信息时的心理及行为特征。

4.设计超越了视觉,使信息传递走向多感体验受众接受外界的信息可通过五官六感来体验。虽然,视觉是人获取外界信息最主要的感官途径,但味觉、听觉、触觉、嗅觉也能辅助人获取各类信息。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人的视觉每天沉浸于大量的信息中,单纯的视觉信息传递已很难迅速进驻大脑,也无法实现高效的信息传递。但如果视觉传达设计中加入了其它感官体验,信息传达的效果将会大大提升。

如2014年索契冬奥会开幕式场地背景设计上,就充分运用了新媒体语境下多元化的视觉传达设计模式。其设计通过悠扬的现场音乐、唯美的背景画面、动态的故事影像、雪绒花装点下盛开的奥运五球等设计元素,将在场受众置身于一个多元化、多感体验的信息场之中。

综上所述,视觉传达设计领域在新媒体视域下,实现了新的发展趋势。伴随着设计艺术和信息科技化的发展,视觉传达设计出现了一系列新的设计形态。新媒体视域下的视觉传达设计作品更具时代感与互动性,有了更加多元化、综合化、虚拟数字化的发展趋势。

高效传播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塑造;焦化企业;特色文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3-00-01

一、国有焦化企业塑造特色文化的重要意义

国有焦化企业普遍存在管理与技术人才结构单一,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职工素质差、文化水平低,职工技能培训不足.国有焦化企业的思维观念,信息传播手段,管理技术都较为落后,不论是高层领导还是普通职工,大多数人对企业面临的转型危机、市场危机的认识远远不够,创新激励机制不健全。建设和发展国有焦化企业特色文化,能够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企业员工的自豪感、认同感和归属感;对企业长远目标的实现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能够帮助企业塑造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二、国有焦化企业目前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激励体制与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的缺失,体现在没有把企业文化与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密结合起来,没有将企业文化建设与职工素质的提高结合起来,没有把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名牌战略结合起来。激励体制的缺失,体现在没有抓住人性的根本点来进行激励。

(二)干部职工建设企业文化的积极性不高

由于没有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没有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没有充分尊重劳动、知识、人才及创造,国有焦化企业干部职工建设企业文化的积极性不高,缺乏主动性。

(三)官僚作风导致文化建设效率低下

在国有焦化企业中,官僚作风在某些方面还是比较严重的。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领导层之间,各职能部门之间经常相互推诿扯皮,使得文化建设的效率低下。

(四)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塑造

长期以来,国有焦化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没有意识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对此关注的力度不够,影响了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跨越式发展。

(五)文化信息传播速度缓慢方式落后

国有焦化企业在文化信息传播速度方面较为缓慢,传播手段较为落后,文化信息的传播与时展不匹配,管理效率上与时代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没有做到与时俱进,不符合现代企业发展的潮流。

(六)文化建设与安全生产未能恰当结合

焦化行业,安全生产观念应放在首要位置。国有焦化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未能将安全生产融入其中,没有将企业文化建设与“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宗旨相结合。

三、对塑造国有焦化企业特色文化的思考

企业应从实际出发,塑造激励创新的特色文化,核心竞争顾客至上的特色文化,和谐安全的特色文化,廉洁高效与传播时效的特色文化,为企业转型、绿色发展提供动力和保证。

(一)塑造激励创新的特色文化

企业文化是一个激励体系,好的企业文化一定是抓住了人性的根本点来进行激励的。长期以来国有焦化企业观念较为落后,缺乏创新思维。国有焦化企业要建立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激励体制,抓住人性的根本点来进行激励,要把企业文化与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密结合起来,将发展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将业业文化建设与职工素质的提高有效结合起来,把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名牌战略结合起来。要积极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注重增强职工的创新意识,激励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把新渗透于整个企业文化建设之中,建立创新机制与文化,体现出思维创新化的时代特征。

(二)塑造核心竞争与顾客至上的特色文化

1.核心竞争的特色

企业核心竞争力包括企业决策力、支持力、执行力,只有核心竞争力强大的企业,才能更好的实现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跨越式发展。国有焦化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充分意识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通过建立核心竞争、核心价值特色文化,来构建人才领先的氛围,顺应时展的要求。

2.顾客至上的特色

一个真正有竞争力的现代企业,必须建设顾客至上的特色文化,将良知、良心、善心、善根的真挚情感,作为最基本最朴素的道理和人文精神转化成公司的理想、理念、价值取向、制度等各种具体文化。将顾客放在经营活动的首要地位,要求员工以顾客为友,以顾客为师,尽量满足每一位顾客的不同需求,以个性化关怀,培养出顾客的品牌忠诚度,实现从满足顾客需求到创造顾客需求的转变。

(三)塑造安全和谐的特色文化

1.安全的特色

焦化企业安全事故的发生,大多是由于职工的安全素质差,安全意识淡薄造成的,安全文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保证。国有焦化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将安全生产融入其中,将企业文化建设与“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宗旨相结合,树立不安全不生产,努力创造安全条件去生产的安全理念、安全文化。

2.和谐的特色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企业是国有焦化企业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国有焦化企业要建设具有特色的、统一的文化理念体系,深入发展“和谐文化”,全面落实系列讲话精神,将新时期党的和谐理论、传统的“和谐”文化与企业治理密切结合,塑造和谐安全的企业特色文化。

(四)塑造廉洁高效与传播时效的特色文化

1.廉洁高效的特色

国有焦化企业要想可持续发展,绿色健康的发展,就必须塑造廉洁高效的特色文化,使廉洁成为一种习惯,让高效贯穿企业文化的各方面。要建立与廉洁文化相适应的政治规范和法律规范,从日常培训入手,培养员工的高生产率、高度的创新能力、极高的忠诚度,使廉洁高效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文化自觉,从而为企业飞跃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传播时效的特色

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时,必须考虑文化信息的传播时效。明确思路,广开渠道。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兴媒体平台,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宣传,同时引导认同与支持企业文化的员工,通过时时工作、时时言论等方式及时、高效的传递企业文化信息,传递企业正能量。国有焦化企业建设企业文化时,无论内容还是宣传形式都要高度重视信息的时效性,这是与时俱进的体现,是企业实现安全和谐、绿色跨越发展的重要条件。

面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国有焦化企业要从实际出发,塑造激励创新的特色文化,核心竞争与顾客至上的特色文化,安全与和谐的特色文化,廉洁高效与传播时效的特色文化,巧妙的将不同的特色文化融合进企业健康发展之中,以塑造特色文化来引领国有焦化企业绿色发展、转型跨越发展、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彼得・德鲁克.创新与企业家精神[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67-77.

上一篇:中学数学教育范文 下一篇:宏业教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