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捐款范文

时间:2023-11-22 02:18:26

公益捐款

公益捐款篇1

遇到学生考试就更麻烦,需要先由老师手抄试卷,然后送到县里,在县城唯一的一家打印店排队等待油印(打印店的复印机基本无法使用)。学校没有座机,没有传真;正常办公受影响,发传真也需要开车几百公里赶到县城……

由阿里巴巴网络公益平台“有求必应”发起的“印·为爱——为藏区学校送打印机”公益项目(/ gongyi/gesang/),正如火如荼的进行。该项目由格桑花西部助学、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中国雅虎联合发起,计划通过有求必应募资30万,同时在网上直接采购物资发往藏区,以确保全程透明可监督。

这已经不是阿里巴巴在公益领域的第一次尝试,在本次项目之前,通过淘宝网平台,“有求必应”已经进行过“你好,老兵”,“大山里的运动会”等公益项目尝试。依靠着阿里集团巨大的用户量和透明可视化的项目流程,结合互联网快速反馈、即时答疑的自身特性,前两次项目均受到网友的热烈支持,在短短几天的时间里就迅速完成30万金额的募资。此次“印·为爱——为藏区学校送打印机”项目,缘于一封藏区孩子的来信。

一封特殊的来信

11月下旬,尖扎县的大山里早已看不到绿色了,山上稀疏枯黄的干草遍地,风吹过,松软的尘土便夹杂着枯草一起扑面而来,没来由地灌进你的衣领甚至嘴巴,让你不得不品尝这高海拔大地的味道,在满眼荒山和无边萧瑟中,顿生空前的卑微感。

尖扎县位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北部,距省会西宁市127千米,距州府隆务镇70千米。此刻,记者正站在尖扎县城后海拔3000米的高山上,放眼四望,天地无垠,群山苍茫———那封信是历经了怎样的千山万壑、迢迢长路才跋涉到了记者手中?

一个多月前,“有求必应”公益项目组收到一封特殊的来信,这封信来自尖扎县山区小学的一个孩子,信中歪歪扭扭地写到:“快期末考试了,我又高兴又难过。高兴的是考完试就可以放假了,难过的是为了能让我们顺利考试,才旦老师又要开始抄试卷了,我们没有那个印试卷的机器,每次考试,才旦老师都要抄写好几天,才能把我们考试用的试卷都抄下来,这样,我们才有试卷考试。每次为了能让我们顺利考试,才旦老师都要忙活好久好久,好几次都累出病来……我们不怕考试,只要有了能够印刷试卷的机器,让才旦老师不在那么辛苦,让我们天天考试我们都愿意……”这封皱巴巴的来信打动了那天看过这封信的所有人,我们决定,去找到这个孩子,去看看那西部被遗忘到连复印机、打印机也没有的学校,去看看,那群守在穷山沟里的老师。

被遗忘的山村

我们走访的第一站,是尖扎县拉萨村完全小学。尖扎县城东临黄河,背靠大山,依山傍水,谷地气温宜人,是青海省公认的气候条件最好的县城之一。县城很小,抬头就可看到城后的大山,拉萨村就在大山中。连绵的大山,像一只巨大手掌,把县城捧在手心。然而若想从县城到达这群山中的某一个小山村,路途远比想象的远得多。

拉萨村完全小学,建在半山腰处。一列低矮的小平房,便几乎是学校的全部建筑。这里的山上都没有树,只有稀疏的荒草,简陋的校舍在这里显得破败又突兀,锈迹斑斑的篮球架像一颗枯死多年的树干孤零零地矗立在未经硬化的土操场上。在这个仿佛处于世外的学校里,教室、办公室、教师宿舍、厨房局促地挤在一起,教室里零落摆着几张破旧课桌,墙上贴着的各种表格纸张——基本都是手写的。每逢考试,老师的普遍做法是——把试题抄在黑板上,学生边抄边答题,但冬天的时候,这个高海拔的地方太冷,手抄试卷考试要好长时间,老师们心疼孩子,就一张张把试卷抄好,再发给孩子们。这里绝大部分孩子都不知道世上还有打印机这个东西,手抄试卷反倒成了天经地义的事情。甚至有孩子第一次拿到如此整洁干净的打印试卷,惊奇之余,竟舍不得在上面下笔答题。

在以藏民为主的尖扎县,多数村落里的村民们基本不会说汉语,他们不喜欢走出大山,山外的人也很少愿意进来。拉萨村完全小学学校下方有个低矮破旧的藏式民居,一位80多岁的老人独自居住在那里,老人死活不愿跟随孩子搬到县城去住,每天一早起床,就在院子周围散步,日积月累,便走出一段光秃秃的路来。这些散落在大山里的古老村庄,也像这个执拗怀旧的老人一样,对外面天翻地覆的变化无动于衷,唯一的区别是,老人是主动地拒绝,古老的村庄则是被动地被遗忘。

在曲麻莱县秋智乡寄宿小学,情况变得更糟。曲麻莱县位于玉树藏族自治州、长江源头,往北是昆仑山,往东是黄河源头巴颜喀拉山,往西则是那曲地区。从西宁市到曲麻莱,没有铁路,历时20个小时左右的大巴便成了两地之间几乎唯一的交通工具。海拔近5000米的曲麻莱县,多为牧区,经常会有方圆百里的无人区。这里的孩子从五、六岁开始便被父母送到学校,直到十五、六岁初中毕业,十年的童年岁月,孩子们常年寄宿在学校,每年只有一个假期能回家呆些日 子。常年寄宿,老师便成这些孩子们最大的依靠。但这深山里的学校距离现代文明实在是太遥远了,即便这些老师,一年到头也难得有几次外出,每次有老师外出, 必携带一份长长的清单,上面记着学校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的所需物资……

返回西宁的路上,司机告诉我们:“青海最美的时候在7月,那时不热也不冷,遍地都是绿色的草和各种颜色的花。很多没来过的人,以为是画上的,其实是真的。”七月份的青海,我们当中没人来过,但11月份的尖扎县带给我们的景象,超出我们来之前的想象,同样,它也是真的。

苦难又坚强的孩子

初冬的高原,除了荒土和枯草,大山的另一件“外衣”就是梯田了。由于严重缺水,单靠梯田种点小麦、青稞,很难养活一家老小,于是,这里的农民除 了7月前后在家收割小麦之外,其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外地打工以维持生计。因为不懂汉语,他们没法到中东部地区去,只能在藏区从事体力劳动,当建筑工、修路工等。

才让拉毛的父亲,便是其中之一。父亲常年在果洛、玉树等地打工,家里只有才让拉毛和奶奶相依为命。每天早上6点钟,10来岁的才让拉毛,便会早早地起床,帮奶奶做好早饭,然后才去上学。中午她和其他孩子一样不回家,就在学校就着凉水吃点干馍。

才让拉毛,便是给我们写信的孩子。当我们终于来到她的面前时,她害羞的恨不得钻到课桌里再不出来。才让拉毛就读的拉萨完全小学,从一年级到五年级,共只有38个学生。其中五年级一个班,总共只有6名学生。他的老师夏吾才旦告诉记者,大多数家境比较好的孩子,都被送到尖扎县城去上学了。留在山上的,基本上都是一些家境不太好的孩子。因为贫穷,这些孩子不得不一次次地“被留守”。

夏吾才旦很爱这些孩子,每当提及孩子们的处境,总是唏嘘不已,感慨万千。然而,孩子们对这样的生活,却似乎早已习以为常,甚至浑然不觉。课间, 他们或成群结队嬉笑玩闹着,或三三两两坐在满是尘土的操场上,用折来的树枝在地上写字,或者坐在教室,一只手拿着笔写作业,另一只手拿着半个啃过的馍,时不时地啃上一口……

在大山里,绝大多数孩子每天都要花1个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在上学的路上。翻山越岭成了孩子上学路上的必修课。由于路途太远,孩子们有时走累了,便躺在路边的草丛中睡着了。家长见天黑还不见回,只得打着手电,漫山遍野地找。

11月22日在尕秀完全小学,家访结束,已近晚上8点。大雪纷纷扬扬地下了起来。很快便封了山路,路窄雪滑,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滑到几十米高的陡崖下面。原以为第二天学校不得不放假了,孰料老师们笑笑,“这样的雪,可难不倒他们。”果然,第二天一大早,孩子们都陆陆续续到校了。“昨晚的雪,还不是很大,要是再大点,孩子们还会带着小扫把,扫雪开路来上学……”完麻才旦老师说。

贫穷的老师

37岁的夏吾才旦,从24岁开始就在拉萨村完全小学任教。大学时,他曾交过一个女朋友。女朋友是城里人,而他是尖扎县城边上一个农村的孩子,还一心想要回到家乡教书,这段爱情最终无疾而终。

夏吾才旦是真的喜欢当老师,在自己上了学有了知识以后,这种感觉更为强烈,他说他受不了每次回家孩子们看他的眼神,那眼神注定他这辈子就只能做老师。毕业后他回到尖扎,背着铺盖,带上足够吃一周的干粮,走几十里山路,来到了拉萨村完全小学,一呆就是十几年。在这里,他和一个“门当户对”的女子结婚,生下一个小男孩。十几年了,夏吾才旦很少有机会能去外面看看,“最远的一次,去过兰州。”他说,“重要的是孩子们将来能走出去,我们出不出去,不重要了。”

生活很清苦,夏吾才旦做着热爱的工作,有个幸福的家庭,尚算满足,而同仁县尕秀完全小学的完麻才旦老师,却没这么幸运。今年30岁的完麻才旦,依然未婚,说话没说两句就开始咧着嘴笑。“我啊,自己都养不活,哈哈哈……”学校的其他老师说,他不管什么时候都能笑得很开心,孩子们都很喜欢他,但完麻才旦却告诉记者,他一个人的时候,也笑,但笑着笑着就哭了——从2005年开始,完麻才旦已经在完全小学当了7年的“临时工”了。尕秀完全小学包括校长在 内,共有8个老师。3个在编的,3个临时的,2个自聘的。编制内的老师,一个月能拿3000元工资,而“临时工”每月只有1300元,自聘的则只有 1000元。交通的闭塞、信息的匮乏和经济的拮据,完麻才旦说:“我必须笑着过日子,才能不会总觉得自己这么悲哀。”

在这大山里,大家的生活是一样的,共用一个办公室,吃着一样的馍。我们在办公室跟其他老师聊天的时候,不管这边的声音多火热,25岁的扎西总是静静地待在一边,从不说话,有时看着老师们聊天,有时出神地看着窗外,有时盯着烧水的壶发呆,水烧开后,他总能条件反射般第一个起身,把开水倒进保温瓶里。

扎西来尕秀完全小学一年了,教藏文,一直不大爱说话。

晚上22点多,老师们打着哈欠陆续回宿舍睡觉了。10多平米的老师宿舍里,摆着三张一米多宽的床,住着三个男老师。一旦有客人来,老师们不得不腾出一张床,两个男老师便只好挤在一张稍大点的床上挨过一宿。记者临时借住在扎西所在的宿舍,扎西知道记者是从北京来的,仿佛想

问记者一些问题,但看到记者跟他年龄相仿,几次欲言又止,终究没问出口。经过好一段沉默,扎西终于开口:

“北京好玩吗?”

“不好,房价很贵,压力很大。”

“噢……”

“在这里会觉得压抑吗?”

又是一段漫长的沉默,似乎是在思考——

“不,不会,习惯就好。”

公益捐款篇2

“长尾理论”阐述的是小众市场显露的种种商机。作者认为,所有非主流的市场累加起来就会形成一个比主流市场还大的市场,这些少量的需求会在需求曲线上面形成一条长长的“尾巴”,实现小众的极大数量。

这一理论在前不久的汶川地震捐赠救援中也得到了体现。盘点汶川地震捐款时我们发现,2005年才正式上线的易宝支付()与淘宝支付宝、腾讯财付通共同跻身于三大网上捐款平台,这被业内称之为“互联网公益奇迹”,易宝支付副总裁余晨认为,这主要得益于“长尾”的力量。

公益事业更需要“长尾”效应

每次灾难过后,一些大企业往往动辄捐出数百万乃至上千万的善款;一些具有号召力的明星,也会纷纷走到前台,不仅自己捐出大批善款,也会号召他(她)的影迷、歌迷去捐款。这些在慈善舞台上频频露脸的公众人物,无疑仍是当前中国的捐款主流。而作为社会捐款的生力军――普通的社会大众却被忽略了,这恰恰是中国公益事业发展的“短腿”。据统计,美国的捐款10%来自企业,5%来自大型基金会,而80%以上则来自大众。而中国,来自大众的捐款则不到10%。

“公益事业更需要长尾效应。” 余晨认为,长尾理论是针对“二八法则”提出来的。在一些经典的营销理论里面,“二八法则”是最为重要的基础,即80%的好东西都集中在20%的人手里,如办企业,80%的盈利可能来自于20%的客户。同样在公益领域,80%的捐款可能来自20%的企业或个人。但长尾理论并不排除主流,它只是消除了“二八法则”的盲点,如同钓鱼,如果一次一次钓的话,要用“二八法则”,如果规则允许更换工具使用渔网,就可以实施长尾法则。“长尾”作为发展公益事业的一种战略,是可以成就公益事业逐步做大的,易宝支付之所以在前不久的抗震救灾中募集了1800多万元,原因就是聚集了众多的“长尾”(社会小众),体现了小众的极大数量。

谈起此次“红十字汶川地震救援行动”网上捐赠项目的长尾战略运用,余晨感觉收获颇多。“互联网发动的是小众捐款,且本身不接受捐款,只是建立一个公众向具有公信力的公益机构捐款的便捷渠道,是公益事业的有机补充。捐款并不仅仅需要大企业、名人参与,需要各个渠道发挥力量,既需要大企业的捐款,也需要初创型、成长型的企业贡献力量,同时除了大灾大难,平时的捐款也非常重要,地震之后的网上捐赠同样需要长尾。”

捐钱多少并不是衡量企业公益行为的惟一标准,像中国移动在地震发生后最大的公益价值就是恢复灾区的通讯,对易宝支付来说,价值不是企业要捐多少钱,而且在第一时间提供了一个小众可以捐款的平台。

网络公益的快速兴起,募款数额的迅速攀升,似乎预示着公益事业由此将步入繁荣时代,余晨却表现得异常平静,“如果仅以捐款的多少来判断公益价值,实际上对公益事业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因为捐款的第一原则就是自愿,强迫个人或企业捐款是不长久也是不健康的,一定要培养企业肩负社会责任的公益文化,让公益行为成为企业的一种日常活动,像一些企业因突发灾害而‘临时抱佛脚’的公益行为,是很难实现企业与公益组织双赢的。”

互联网是发掘公益“长尾”的最佳载体

对于易宝支付来说,与淘宝的支付宝、腾讯的财付通一样,它们的最大能力是能够提供第三方支付平台。所不同的是,该公司对于慈善的关注“似乎与生俱来”。2004年底,该公司的网上支付业务还未真正推出时,12月发生印度洋海啸,余晨和他的同事利用还未正式上线的测试版本,为北京市红十字会组织了为印度洋海啸灾难的捐款。之后,易宝支付一直在两个方面实践自己的公益理念:一是与北京市红十字会合作,长期在网上提供捐款的平台和通道;二是作为电子支付企业,每一笔支付交易发生,易宝支付就捐出其中的一分钱给公益机构,长此以往,一直坚持。

与全社会数百亿元的捐赠比起来,网络捐赠的数额毕竟是沧海一粟。不过,一个富人捐款100万元和1万个普通阶层捐款100元不一样的是,前者是表达了一个人的爱心,后者是1万个人的心意,余晨认为后者的价值更大。

以“一个人、一个月、一块钱”为理念,创立 “壹基金”的著名影星李连杰曾表示:“一个贫困学生捐的1块钱跟一个富人捐的10万元,在量上是有区别的,但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

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司长王振耀曾经说过:“做慈善,绝不仅仅是富人的事情,尤其在现阶段,慈善绝对不是高高在上,只有富人和圣人才能做的事业??平民慈善不开发,中国的慈善如无源之水。”

颇有同感的易宝支付CEO唐彬认为,互联网让大众参与公益事业的方式,进入了“2.0”时代。公益事业“2.0”,致力于“人人可慈善”,让全民都成为慈善的源泉。全民公益这个资源,一直分布在公益事业的“长尾”部分,以前由于程序、手续的繁琐,无法得到有效的开发,而随着互联网手段和平台的充分使用,全民公益变得容易了。借助于功能强大的网络工具,公益活动不仅实现了图文视频的在线传播,让网友更直观全面地了解、感受到公益活动的真实性,也让网友的参与方式和手段更加丰富多彩。在线义卖、在线捐助等,都让普通大众感受到,参与公益活动是那么便捷,仅仅只是“举手之劳”,互联网被认为是传播“人人可慈善,时时可慈善”的最佳载体。

电子支付是互联网金融支付的主要手段,与“人人可慈善”有着天然的姻缘关系。与以信息传播为主要功能的网站不同,电子支付网站所聚集的网友,都是有网上购物和支付习惯的人,且大多为普通的社会群体,这些群体都分布在公益事业的“长尾”部分,虽然也有做公益的想法,但苦于手续繁琐、渠道太少,对他们而言,在线“随手”完成捐款,是一个极其便捷投身公益的过程。

借助地震捐款,易宝支付牵头编织了“爱心行动”的大网,包括工行、农行、建行、招行等在内的11家主流银行加入了“银行在线捐赠联盟”,另有中国万网、泰康人寿、慧聪网等180多家易宝支付的合作商家组成了“商家在线捐赠联盟”,其瞄准的方向正是处于“长尾”的社会大众,蕴藏在民间的慈善公益力量正在被其全力地发掘。

公益捐款篇3

大力发展慈善公益事业,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为加强对慈善公益事业的宣传报道,从本期起,本刊推出“公益”栏目,主要挖掘首都企业参与慈善公益事业的典型事迹,宣传具有公信力的慈善公益品牌,鼓励引导更多的企业参与慈善公益事业。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

巨灾面前,爱如潮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互助精神,激起了首都人民的捐助热情,各界人士通过各种渠道向灾区捐款捐物,捐赠数字被频频刷新。

在北京市十三家慈善组织共同倡导下于2007年11月成立的首都慈善公益组织联合会在此次抗震救灾接受捐赠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北京市接受救灾捐赠事务管理中心主任李记锁指出,作为北京市民政局接受捐赠的管理部门和首都慈善公益组织联合会秘书处的常设机构,中心第一时间承担起了全市接受捐赠事物的重要工作任务。

据李记锁介绍,首都慈善公益组织联合会第一时间向社会发出倡议,在全市社区、市民中间开展“捐赠10元钱,爱心送汶川”紧急募捐活动,以市慈善协会、市红十字会、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市接受救灾捐赠事务管理中心作为善款接受单位,公布接受账号、热线电话及地址,号召市民伸出热情援手,与灾区同胞共渡难关。

李记锁进一步指出,为了保证捐赠工作有序开展,首都慈善公益组织联合会以北京市接受救灾捐赠管理中心为主力,成立了热线咨询组、物资接收组、善款接受组、数据统计组、宣传协调服务组和后勤保障组,严格落实各种规章制度,保证了接受捐赠工作的科学规范。

中心副主任程立岩指出,做好捐赠款物的接受与管理,确保专款专物能够做到专用,是赈灾工作的重要环节,体现着北京市对来自社会各界捐赠款物管理的科学规范。

据程立岩介绍,在捐赠资金的接受和管理上,中心要求两人一组,一人接收,一人记帐,同时开具全市统一的捐赠发票,并做到日清日结,每天的票据、登记与款数相符。此次接受的所有捐赠款全部纳入捐赠中心的捐赠专户,并设立赈灾专用科目,实行专项管理,做到专款专用。

在捐赠物资的接受和管理上,中心坚持无论捐赠物资价值多少都一视同仁,严格按照接受捐赠的工作流程进行登记、开具捐赠证明。在物资管理上,每天对市民和单位捐赠的物资进行登记、分捡、整理、打包。对大宗捐赠进行事先登记,统一组织装运。对老年人、残疾人等还提供上门接收服务。在组织捐赠物资发运时,对装运物资的种类、件数、捐赠单位都进行逐一登记,做到帐、物与票据相统一。为了快速及时地发运物资,中心与北京铁路局建立了密切的联系机制,做到随到随装,装完即发。

公益捐款篇4

关键词: 公益募捐;法律完善

中图分类号: D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080611039

一、募捐发起者的资格问题

本次对汶川大地震的募捐中,有许多的募捐主体,有中国红十字总会、中国慈善总会、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儿童基金会、民政部等,还出现了很多打着募捐旗号的个人或者组织,如用短信募捐账号的个人,假冒腾讯网慈善频道的钓鱼网站等。对募捐主体不明确往往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一些不法分子假借募捐之名来利用人们的爱心来敛财。那么,究竟谁才真正具有募捐的资格呢?法律上有没有明确募捐主体资格问题呢?

募捐从受助对象的范围来分可以分为公益募捐和非公益募捐。公益募捐,指募捐人为实现某种社会公益事业而进行的募捐,比如为希望工程募捐。非公益募捐是指以救助特定对象为目的而进行的募捐。 1999年国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对公益性质的捐赠行为进行了一定的规范。根据其规定,救灾受赠人的主体只有三类,即公益性质的社会团体、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及县级以上政府。但是对于非公益募捐,至今还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针对这次汶川募捐,属于公益募捐性质,只有特定的三类主体具有募捐资格。其他的组织或个人如果私自募捐,从法律角度来衡量,直接非法占有了捐赠人的财产,构成了典型的诈骗行为,当诈骗的数额达到较大时(现行司法解释为2000元人民币),就构成了诈骗罪。其中个人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救济、医疗款物,造成严重后果,数额在10万以上的,属于情节特别严重,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因此,捐赠者在奉献爱心的同时也要提高警惕心理,应谨慎确认可靠的捐款途径,以免被骗。

二、募捐的监督问题

在这次地震募捐中,民众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募捐款是否能够真正到达灾民手中,是否能够被科学、合理、有效使用。募捐行为缺乏透明度会使捐款者与特定救助对象无法获得必要的知情权,很多人现在不愿意捐款,就是因为对募捐款的流向持怀疑态度。比如说摩根大通,就直接采购矿泉水资助灾区。关于募捐的监督,主要存在一下两方面问题。

(一)制度不完善

中央和地方政府都有募捐款专款、专用、专账的规定和要求,但缺乏执行力,中国媒体和社会监督的管制尚未放开,无法发挥监督作用,只能靠体制内监督。而中国是一个缺乏权力制衡的国家,体制内监督很难。募捐款是从上到下发放,社会审计也是从上到下,缺少独立性、权威性和专业性,在现行的行政体系下,很容易上下联手套空募捐款。

(二)捐款多元化

现在,捐款的来源也趋向多元化,红十字会、中华慈善总会、民政部、抗震救灾指挥部,多头多门。如果来源是单元化的,一个机构就可以操作,而多元化的捐款来源,如何协调和分配,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无法要求每个工作人员都无私和敬业,我们只能相信程序的正义和制度的公正。我们应以汶川地震为契机,来推动以后的赈灾救灾模式,制定募集、使用、发放和申请捐款的规范流程,普及公开、透明操作原则,保证募捐款的流向清晰,并辅以严格的社会监查和审计。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发挥民间组织的力量

组建由社会知名人士,包括会计师、审计师和律师等,组建民间专业审计委员会,受聘于红十字会或政府机构,对募捐款的流向和使用,进行完全公开、透明的审计和监督,这样才能够取信于社会。

(二)慈善机构应采取公司治理模式

国外的社会募捐,主要是通过红十字会,但国外红十字会是民间机构,采用公司治理模式,其自身体制能确保募捐款有效而合理地使用。

一般认为,中国红十字会是官方机构。确实如此,中国的红十字会是官方性质,其总会有正式编制70名,其中40多名是公务员编制,20多名是事业单位编制。这种情况下,不可避免地存在官本位思想,没有人能确保红十字会就会合理、有效地使用救灾款。事实上,不只红十字会,现在的募捐组织基本上都是官方或半官方性质,级别很高,在民政部注册的以“中”或者“中华”开头的,都是副部级单位。这种机构都是政府模式运作,带有很大惰性,如果不按照公司模式治理,就没有办法监督。

(三)完善对募捐主体的审计

依法成立的公益性的社会团体和事业单位,都是应该有审计监督的。而由某些个人和单位临时性的组织的和发起的募捐行为,由于缺乏有效的账务审计监督机制,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演变为借募捐行骗。这次汶川大地震中,许多捐赠者也对募捐者缺乏严格的审计而表示不满。

三、募捐款物的归属问题

我们现在的法律制度中,没有对募捐款物的归属做出一个明确的规定,如果募捐款物多于受赠者需要,多余的部分归谁?受赠者作为捐赠人的捐赠对象,对捐赠款享有所有权还是使用权。募捐者作为组织者对捐赠款享有所有权还是只是代管权?

首先我们要明确募捐的性质。“募捐”与“赠与”是有区别的,“赠与”是一种一次性的短期性的行为,在赠与行为发生之后,只要不违背当初赠与发生时的必要条件,那么赠与行为就已经完成。募捐应属于附条件的赠与合同,如果受赠人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时,赠与人可以向受赠人要求返还赠与的财产。

因此,对募捐的款项,受赠人应按照赠与人的意愿使用,不得改变用途,捐赠者对没有按照自己当初指定用途使用捐款的,有权予以收回。对受赠人按照约定使用后剩余的捐款,由于所附条件不可能成就,捐赠人对捐款余额依法享有撤销权,可以要求返还。

在募捐中,募集人地位颇为特殊。首先,在捐赠人、募捐人、受赠人组成的关系链条中,募集人是二者的契合点,募集人为了受益人的利益,向不特定公众发出捐助倡议,在倡议得到响应后,捐赠人将自己的财产委托募捐人代为管理和处分,可以理解为信托关系的创设者,依法享有知情权、违反信托目的处分的撤销权等。募捐人应该仅仅是捐助款物的暂时保管人及转交人。 但是即便是在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过程中,仍有可能发生挪用、甚至贪污抢险救灾物资的犯罪活动。这些犯罪活动,法律上规定可能构成挪用特定物资罪、挪用公款罪、贪污罪等,但是后发的治理毕竟要造成损失,我们应从明确募捐者地位,从预防工作做起。

四、捐款自愿原则问题

汶川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踊跃为灾区捐款,截至6月1日12时,全国共接受国内外社会捐赠款物总计415.38亿元,实际到账款物376.22亿元,已向灾区拨付捐赠款物合计115.22亿元。抗震救灾资金与物资的数量之大,来源之广,都属空前。我想大多数人都是自发献出自己爱心的,但是我们不排除某些单位出现从员工工资中扣发一定的金额为灾区捐款的做法。

根据今年4月28日起实施的《救灾捐赠管理办法》第四条的规定,救灾捐赠应当是自愿和无偿的,禁止强行摊派或者变相摊派,不得以捐赠为名从事营利活动。在单位组织的捐款中,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者工资,员工对自己的捐款方式和数额有自行决定的权利。

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单位的这种做法是不合法的。根据《劳动法》和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的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者工资。除非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工资:

(一)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

(二)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

(三)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

(四)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的其他费用。

而且,捐款必须自愿,包括捐款的方式和数额,员工均有自行决定的权利。如果经过员工书面同意,单位则可以从工资中扣发一定金额作为捐款。

人们常说,多难兴邦。但多难兴邦的前提是,从政府到民众,都愿意反思制度与精神上的缺陷,并勇敢地进行变革。面对这次大地震的数万名死难者,政府、民众恐怕都需要思考,怎样做才能够使权力更加人性化,更加透明化,而要达到这一状态,需要国人的精神自觉,以及广泛的制度变革。

参考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

2.江平主编・民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公益捐款篇5

关键词:公益捐款;个人所得税;抵扣

一、有关捐款问题的个人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

1.一般性税收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所得税法》明确规定: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和其他公益事业捐赠的部分,根据国务院有关规定从应纳税所得中扣除。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08修订版)》中第二十四条的规定,税法第六条第二项中指出的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和其他公益事业的捐赠具体是指个人将其所得通过中国境内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和其他公益事业以及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的捐赠。捐赠金额没有超出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2.特殊税收规定

特殊税收规定:允许100%全额扣除。享受个人所得税全额免除优惠政策的情形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1)向红十字事业的捐赠。为了支持我国红十字事业的发展,自2000年1月1日起,对个人通过非营利性组织、国家机关向红十字事业的捐赠,在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时允许全额免除。

(2)向公益性青少年活动场所的捐赠。这里所指的青少年活动场所主要包括给青少年提供德育、文化、技能、爱国主义教育和体育活动的少年宫、活动中心等校外公益性场所。自2000年1月1日起,对个人通过非营利性组织、国家机关向公益性青少年场所的捐赠,在缴纳个人所得税时允许全额免除。

(3)向农村义务教育的捐赠。自2001年7月1日起,对个人通过非营利性组织、国家机关向农村义务教育的捐赠,在缴纳个人所得税时允许全额免除。

(4)对老年服务机构的捐赠。自2000年1月1日起,对个人通过非营利性组织、国家机关向福利性和非营利性老年服务机构的捐赠,在缴纳个人所得税时允许全额免除。

(5)向中华健康快车基金会等单位的捐赠。对个人向中华健康快车基金会、中国福利会、中华慈善总会等单位的公益性捐赠,在缴纳个人所得税时允许全额免除。

(6)向地震灾区的捐赠。对个人通过公益性组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向汶川等地震灾区的捐赠,在缴纳个人所得税时允许全额免除。针对于某一些特定事项的捐赠,国税总局、财政部对此出台了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允许在企业所得税前全额扣除。但是有一点需要阐明,针对特定事项捐赠的优惠政策通常都会有一个截至日期。

3.捐款凭证的规定

个人在税前扣除的捐赠应根据财务隶属关系,由中央财政部门或是省级财政部门统一印制,同时还应加盖接受捐赠单位或是转增单位财务专用章的捐赠票据。对于公益救济性捐赠,在进行税前扣除申报时,应当附送下列资料:其一,接受捐赠或是办理转增的非营利的公益性社会团体、基金会的捐赠税前扣除资格证明;其二,由具有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的非营利的公益性社会团体、县级以上的人民政府、基金会所出具的公益救济性捐赠票据;其三,个人在代扣代缴单位组织的救灾捐款活动中统一进行捐赠的,应由该单位对个人的捐款金额进行登记,并在获得正式、统一的捐款票据后,将加盖有接受捐赠单位财务专用章的个人捐款明细表附后,以此来作为扣缴个人所得税申报的税前扣除凭证。

二、员工捐款抵扣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2012年11月某员工的工资收入为5400元,各项社会保险费用总计900元,按照现行的工资、薪金所得个税起征点为3500元,那么某员工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为1000元。(我国于2011年9月1日起开始执行7级超额累进税率,扣除数为3500元)

情况一,如果某员工没有办理公益捐款,那么2012年11月某员工需要缴纳(5400-900-3500)×3%=30元的个人所得税,税后收入为5400-900-30=4470元。

情况二,如果某员工向中国扶贫基金会“情系玉树”项目捐款500元,那么按照《国务院关于支持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中的规定,允许某员工的捐款在个人所得税前全额扣除。计算方法如下:

应纳税所得额=1000-500=500元

应缴个人所得税=500×3%=15元

2012年11月某员工捐款后和税后的收入=5400-900-500-15=3985元。

情况三,如果某员工向深圳慈善会捐款500元,由于深圳慈善会不属于公益性捐赠特殊税收规定所列示范畴,所以应当按照一般税收规定中应纳税额所得额的30%部分进行税前扣除。计算方法如下:

应纳税所得额=1000-1000×30%=700元

应缴个人所得税=700×3%=21元

2012年11月某员工捐款后和税后的收入=5400-900-500-21=3979元

情况四,如果某员工向深圳慈善会捐款300元,其计算方法如下:

应纳税所得额=1000-300=700元

应缴个人所得税=700×3%=21元

2012年11月某员工捐款后和税后的收入=5400-900-300-21=4179元

参考文献:

[1]曹玉青: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优化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6).

[2]李庆萍:企业职工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浅谈[J].西部财会.2010(11).

公益捐款篇6

第一条 为了鼓励社会捐助,规范捐助和受赠行为,保护捐助人、受赠人的合法权益,加强捐助款物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及民政部《救灾捐赠管理暂行办法》,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受赠人捐助款物,用于解决城乡灾区和贫困地区群众吃、穿、住、医等其他生活困难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社会捐助受赠人包括

(一) 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

(二) 受民政部门委托的慈善组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公益性民办非企业单位。

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四条 社会捐助坚持自愿和无偿的原则,禁止强行摊派和变相摊派。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捐助为名从事营利活动。

第二章 组织管理、机构和职能

第五条 社会捐助活动由民政部门统一组织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擅自以任何名义开展捐助活动。捐助活动经民政部门审查后报县人民政府审批,并报上级民政部门备案。

第六条 民政部门是管理社会捐助工作的职能部门,民政部门负责全县社会捐助活动的管理工作,同时按照自治区制定的有关对口支援方案,实施跨市、县(区)对口支援;经县人民政府批准,民政部门可以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集中捐助活动,但不得跨辖区开展。

第七条 民政部门设立社会捐助接收管理工作站,指导、协调全县的社会捐助工作,负责捐助物品的集中、清理、消毒、运输等工作和捐款的验点、接收工作。

社区居民委员会应按照合理布局方便和就近的原则,设立经常性社会捐助接收工作点,负责捐助款物的验收、清点、登记、整理、打包,并负责运送到社会捐助接收管理工作站。

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内部的捐助款物,以组织名义送所在地的社会捐助接收管理工作站。

社会捐助接收管理工作站(点)要向社会公布其名称、详细地址、热线电话、银行帐号等,以方便群众捐助。

第三章 捐助和接收捐助

第八条 社会捐助活动分经常性社会捐助和临时性集中捐助,捐助工作在民政部门的领导下进行。

第九条 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向受赠人捐助其有权支配的合法财产。

第十条 受赠人接收捐助款物时,要当面验点现金,验收物资,并向捐助人出具自治区统一印制的社会捐助接收专用票据。

第十一条 捐助人所捐款物不能当场兑现的,受赠人要与捐助人签订载明捐助款物种类,质量、数量和兑现时间等内容的捐助协议,并办理法律公证手续。

第十二条 捐助人捐助的食品、药品和生物化学制品应当符合国家卫生部门和医药监督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

第十三条 捐助人有权向受赠人查询捐助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对于捐助人的查询,受赠人应当如实答复,并及时采纳捐助人对捐赠款物使用的合理意见。

第四章 境外社会捐助

第十四条 民政部门负责接受境外对地方政府的社会捐助。受民政部门委托的慈善组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公益性民办非企业单位可以接受境外捐助,但应当报民政部门备案。

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五条 未经报请上级民政部门批准,任何部门、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对境外通报灾情和呼吁援助。

1

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六条 受赠人接受的外汇捐款要全部结售给指定的外汇银行。

第十七条 境外捐助物资的检验、检疫和入境,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八条 对免税进口的捐助物资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让、出售、出租或者挪作他用。

第五章 捐助款物的管理和使用

第十九条 捐助款物的使用

(一)解决灾区和贫困地区群众无力克服的衣、食、住、医及其他生活困难。

(二)紧急抢险、转移和安置灾民。

(三)灾民和贫困群众房屋的重建或修缮。

(四)捐助人指定的与救助直接相关的用途。

(五)其它直接用于社会捐助活动方面的必要开支。

第二十条 受赠人要对捐款指定账户、专项管理;对捐助物资建立账、表、卡进行分类登记管理。

第二十一条 慈善组织等公益性社会团体或公益性民办非企业单位捐助情况应当报民政部门, 由民政部门负责统计汇总,制定分配方案。

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二十二条 在大灾之年,全区性集中捐助活动,民政部门应当将接受的捐助款逐级上解,接受的捐助物资清单逐级上报。

民政部门因本辖区发生大灾组织开展的捐助活动,所接受的捐助款物由民政部门负责分配、调拨,并报自治区民政厅备案。

对捐助人定向捐助的款物应当按照捐助人的意愿使用,在捐助款物过于集中的地方的,经捐助人同意, 民政部门可予以调剂分配。

第二十三条 发放捐助款物时,应当坚持民主评议、张榜公布、登记造册、公开发放等程序,做到账目清楚、手续完备、制度健全,并向社会公示。

(一) 公示内容。民政部门要及时公布本行政区域内社会捐助款物的接收使用情况。具体内容包括接收捐助资金、物资的来源、数量,捐赠物资折款数量;捐赠款物的分配去向、分配数量以及受益人 (次)数量。乡(镇)、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须公布受赠户的名单、基本情况及其所得款物数量。公布捐赠人名单应事先征得捐赠人同意。

(二) 公示方式。 民政部门可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以及网络向社会公布, 乡 (镇)、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须在政务公开栏、村 (居)务公开栏张榜公布。

(三) 公示时间。 民政部门每年至少集中公示两次,1月底以前公示上年度全年情况,7月底以前公示上半年情况。期间,乡(镇)、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每次发放捐助款物都要进行公示。

(四) 公示工作的监督检查。民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公示的督促检查,切实将公示制度落到实处。所公示的内容,应同时报审计和上级民政部门备案。认真做好捐赠人和有关方面对捐助款物发放使用情况询问的答复工作,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第二十四条 对灾区、贫困地区不适用,不宜运输的价值5万元以上捐助物品,经自治区民政厅和有关部门评估后,由民政部门进行变卖。变卖所得款用于解决灾区、贫困地区群众生活困难,不得挪作他用。

第六章 优惠措施

第二十五条 县人民政府要为社会捐助工作站(点)提供必要的办公地点和必需的工作设备,解决工作经费。

第二十六条 民政部门负责调拨的捐助物资、运输、仓储等费用由地方财政负担;从县外接受的捐助物资在县内运输等费用由受援地财政负担;属县内对口捐助的运输费用由捐助方负担。(2)

第二十七条 民政部门捐助公告、公示、信息,有关新闻媒体予以免费。

第二十八条 对于在社会捐助活动中有突出贡献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民政部门应予以表彰。对捐助人进行公开表彰,应事先征得本人的意见。

第二十九条 法人、自然人和个体工商户,依照本办法的规定捐赠物资用于公益事业,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享受税收方面的优惠。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条 挪用、侵占或者贪污捐助款物的, 由县人民政府的有关部门查处,责令退还所用、所得款物,并处罚款;对直接责任人员, 由所在单位依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依照前款追回、追缴的捐助款物,应当用于原捐助目的和用途。

第三十一条 在捐助活动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照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 未经批准,擅自组织开展捐赠活动,影响恶劣的。

(二) 偷税、逃税的。

(三)对已承诺捐助,实际未履行捐助承诺的单位,通过新闻媒体曝光批评,情节严重的要采取法律措施强制兑现承诺。

第三十二条 受赠单位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致使捐赠财物造成重大损失的, 由所在单位依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三条 以社会捐助的名义举行义演、义赛、义诊、义卖等募捐活动须经民政部门审查批准,否则均视为非法募捐。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由**县民政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自之日起施行。

公益捐款篇7

社会募捐是募集钱财捐助他人的行为,指一定的单位或组织以公开形式为特定目的向不特定人发出捐赠钱财行为。利用登报或者新闻媒介等公开的方式向不特定的人群以自己的名义发出募捐提议的为募集人,捐助善款之人是捐助人,接受财产之人是受益人。社会募捐具有特定性、公益性,涉及募捐人、捐赠人和受益人三方主体,捐赠人是非特定的人,捐赠行为具有自愿性,募集人起中介作用,监管和使用捐款,同时致力于让受益人摆脱困境。

二、我国社会募捐的现状

(一)社会募捐的立法现状

我国目前已经颁布了几部与慈善有关的法律法规,但是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法律体系,特别是对社会募捐的规定,与其有关的法律条文并不多,并且十分松散。涉及到社会募捐的法律法规包括:《红十字会法》《公益事业捐赠法》《基金会管理法》《合同法》等,相关的法条只是零星的分布于这些法律法规中,而且对于社会募捐主体、社会募捐的性质和社会募捐余款归属问题都没有具体的规定,就是因为没有统一的法律来规范调整募捐中的各种纠纷,才让募捐纠纷愈演愈烈,法院审判案件时不能统一司法判决。

(二)社会募捐的司法现状

因为对社会募捐性质认识不统一,导致社会募捐纠纷不断增多,其中尤以募捐余款归属纠纷最激烈,法院审判案件时所认定的募捐性质不同,审判结果也就不同,司法不统一现象频繁出现。例如对于社会募捐余款归属这个具有争议性的话题法院曾经出现过三种情况:受益人不是受赠人,募捐余款不属于受益人;受益人就是受赠人,享有募捐余款所有权;回避问题等情况,由于没有确定法律依据,严重威胁到了司法的公信力。

三、社会募捐的法律性质

(一)社会募捐法律性质的理论争议

理论界关于社会募捐的法律性质主要有行为说、无因管理说、赠与合同说、信托关系说三种。行为说目前还不符合我国的法律规定,委托必须有被人的意思表示,募捐活动是募集人按照自己的意思随意发起的,并没有收到捐赠人和受益人的指示,所以行为说存在有缺陷。社会募捐是募集人按照自己的意思自愿发起的,没有权利要求受益人赔偿自己在募捐活动中支出的费用和损失,而在无因管理中管理人或者服务人可以要求受益人偿付,因此社会募捐属于无因管理的观点亦欠妥。虽然社会募捐具有特定的目的和特定的主体,但是它的性质仍然是公益性的,属于公法上的法律性质,而赠与合同则属于私法上的法律关系,所以,不能将社会募捐定性为赠与合同。信托按照有无特定的救助对象可以分为公益信托和私益信托,社会募捐的捐助对象是不特定的,具有明显的公益性质,所以社会募捐是一种公益信托关系。但是该种观点是与我国的《信托法》不符合的,信托关系和社会募捐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法律性质,二者建立的基础不同。信托是捐助者基于信任委托,而社会募捐是捐助者出于人道主义。在信托中可以存在有偿的信托也可以存在无偿信托,但是社会募捐中的不能存在有偿的募集人。再者,二者利用善款的目的不一样。信托中的财产可以分为维持基本财产和动用基本财产,社会募捐中的募集人不但可以管理而且还可以使用募捐中的善款,但是必须按照捐助者的意愿进行使用。最后,信托受益人的收益权不具有专属性,它可以依法转让,也可以依法继承,而社会募捐中受益人的权利是专属的,不可被转让或者继承。

(二)社会募捐性质的界定

本文认为社会募捐属于附条件的第三人利益合同,原因是从募捐的角度来分析,首先,募集人发起募捐活动,捐赠人为了使受赠人走出困境,向受赠人提供一系列的物质和经济帮助,由此看出捐赠人的行为是有明确目的的,即捐赠人募捐为受赠第三人设定了利益,受赠人因捐赠合同当事人的约定直接从捐赠人一方取得债权,而募集人必须按照约定向受赠人为给付;其次,合同可以分为附条件合同和附期限合同,本文认为社会募捐属于附条件合同,即捐赠人和募集人在捐赠合同中规定了一定的条件,并且把该条件的成就或者不成就作为确定合同中的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发生法律效力或者失去法律效力的合同,捐赠人是为了让那些遇到困难之人走出困境,具有非常明确的目的,当善款是用于给受赠人治疗疾病或者用于其他方面,但能使其走出困境时,合同成立,如果受赠人已经被治愈或者走出困境,甚至死亡,则条件不成就,合同解除。所以,社会募捐属于附条件的第三人利益合同。

(三)社会募捐余款的归属

社会募捐的性质决定了社会募捐余款的归属,本文认为社会募捐属于附条件的第三人利益合同,该合同的当事人是捐助人和募集人,第三人是受赠人,享有合同中规定的权益,合同订立时,捐助人针对募集人发出的募捐要约进行全面的利弊衡量,若该募捐的目的与他的意愿相一致,捐助人便会对该要约作出承诺,捐出善款,从而成立附条件的第三人利益合同,该行为无需得到受赠人的同意也无需征求其意见,因为该行为只能给受赠人带来利益,不能为其设定义务。

四、规范社会募捐的立法建议

(一)加快《社会募捐法》的制定步伐

法律是经济发展的产物,至今,我国还未出现一部专门针对社会募捐的法律,与其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不统一,例如,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方一般通过颁布一些地方性法规作为借鉴和参考,虽然为《社会募捐法》的制定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但是,只是用这些零星的法规来解释社会募捐是极其不利于社会公益发展的,所以,必须制定《社会募捐法》。在该法中,首先就要对社会募捐的法律性质作出明确规定,然后将募捐活动中三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具体化,最后,指定管理募捐行为的专门部门,明确该部门的管理权限。相信该法律的出台可以使社会募捐活动井然有序的进行。

(二)确定社会募捐的基本原则、宗旨

我们可以通过立法比如《社会募捐法》来确定社会募捐的基本原则。首先,我们必须明确社会募捐是一种民事行为,所以社会募捐活动必须遵循民法的自愿平等原则,具体来说就是募捐中当事人的地位是平等的,不应该存在差别对待的现象,而且整个募捐活动过程都应该建立在自愿原则基础之上,任何一个募捐发起者都不得强迫人民群众捐款捐物,因为捐助者对是否捐献、捐多少、捐什么享有自主选择权,应当受到我们的尊重与保护;其次,根据诚实信用原则,募集者应该按照与捐助者达成的扶危济贫的合意,将善款交付给受益人,不得私吞或将其用于其他目的,同样,受益人也只能按照捐助者的目的使用善款,不得为自己谋取私利。

(三)建立社会募捐监督体制

公益捐款篇8

欢喜的捐赠,挠头的免税

某外资企业公关部小刘就曾遇到过这样的尴尬。青海玉树发生地震后,她第一时间通过网银向灾区捐赠了2000元,当她得知捐赠可以免税时却苦于找不到合法凭据没有得到减免个人所得税。

“捐都捐了,还哪有心思想着怎么在税收上享受优惠啊。”小刘笑了笑说,“找不到就找不到,无所谓的。”

其实,类似的情况还很多。大多数人在捐款的同时首先想到的可能不是如何享受税收优惠,但从国家鼓励公众捐赠的角度来说,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到位尤为重要。

在四川汶川和青海玉树发生地震后,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华慈善总会等慈善机构开通了各种捐款通道。为了让公众便捷参与捐款,很多公益机构开通了在线捐款、短信捐款等新兴的捐款方式。比如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手机用户以及中国电信、中国网通等用户均可编辑短信捐款;登录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网站进行在线捐款等。

但根据我国现行税法,个人捐赠必须凭合法捐赠专用凭据方可在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中全额扣除。而网上捐款、短信捐款这些都是没有专用凭据的,纳税人也就享受不到免税优惠。另外,通过银行汇款、邮局汇款的形式,许多匿名捐款的纳税人也得不到任何免税优惠。

此外,我国个人所得税在对捐赠税前扣除项目的严格规定上,也让很多人减免不了税收。

根据现行政策,税法将个人收入分为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等11类。如果纳税人当期取得了不同种类的收入,比如除了工资、薪金收入外,还有劳务报酬收入、稿酬收入等,根据规定,用哪种收入捐赠,税前扣除的额度就根据该笔收入的应纳税所得额来定。但事实上,这在现实很难界定。一般税务机关都会按照工资、薪金收入进行界定,这无疑会增加纳税人的负担。

浙江省张女士就曾有过这样的遭遇:2009年11月,张女士本月的收入共计18000元。其中,工资、薪金所得收入8000%,偶然所得(福利中奖)收入10000元。为表达自己的爱心,张女士向农村义务教育捐赠7000元。

如果张女士是用工资收入捐赠,扣除掉2000元免征额,其本月应纳税所得额为6000元,税前扣除的最高限额是1800元,她捐出的7000元中,有5200元无法税前扣除,需要承担税收义务。

如果张女士是用中奖收入捐赠,应纳所得税额为10000元,税前扣除的金额就为3000元。她捐出的7000元中,承担税收义务的金额相应变为4000元。

如果张女士是用存款捐赠,那么她就享受不到任何税收优惠。显然,现行税收政策没有考虑到当期没有收入的纳税人。

其实,在个人捐赠减免税收问题上,抵扣方式等种种操作性的问题还是困扰着不少捐赠者。虽然国家在制度上通过减免税收鼓励个人捐赠,但要真正落实到位还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

企业的免税之惑

中国企业慈善捐赠在第三次分配中占有很大比重,起着支柱和主导作用。但当前我国企业免税制度环境不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企业捐赠积极性和捐赠水平。虽然国家已决定进一步提高企业捐赠免税额度(2008年1月1日从以前的3%提升到12%),但要医治这恼人的“免税之痛”也许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捐赠给谁这本是捐赠企业自主决定的事情,但是却成为企业“头疼”的事情。

江苏一家民营企业有做慈善的传统,从救助失学儿童到帮扶穷人、救济残障儿童等,几年下来,捐赠款项不低于100万元,却从来没有得到过免税的优惠。其负责人无奈地说:“我们也想减免一部分税,可是国家规定,必须捐赠给那些有免税资格的公益机构才能免税。可是说实话,我更愿意直接捐赠给受助人。”

按照国家法律规定,国内企业捐赠免税有三个限定条件:一是捐赠的范围,二是捐赠的方式,三是捐赠的扣除比例。

可免税的捐赠范围:税法规定,对用于公益、救济性的捐赠,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可在规定的比例内扣除,而对非公益、救济性的捐赠则不允许税前扣除。

“我们总不能为了免税特意捐给有免税资格的机构,还是想真正做点事情。”他有些无奈地表示。

专家认为,虽然国家出台诸多捐赠免税法规,且进一步提高了捐赠免税扣除额度,但由于我国慈善捐赠制度设计本身还存在不足,尤其是缺乏完整规范的捐赠退税程序及过于严格的受赠主体限制,这些制度影响了企业捐赠免税政策的实施效果。

被困的非营利组织

就在人们感慨中国公益事业发展迅猛,非营利组织数量不断增加,国内慈善氛围良好之际,2009年,财攻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的两则《通知》却犹如“当头一棒”,让许多非营利组织叫苦不迭。

这两则《通知》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方面是过去的条例对基金会资金利息都是不收税的,新规定却规定只有“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孳生的银行存款利息收入”是免税的。另外一方面体现在经营性收入要纳税,对很多基金会来说,增值保值是基金会获得发展的一个途径,现在新规定意味着投资收入必须纳税。

同年,另一则震惊公益圈的新闻也凸显了中国民间组织税收的困境。2009年7月14日,以“为了公共利益的公民的联盟”为组织定位的“公盟”,同时接到分别来自北京市国税局、北京市地税局下达的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

北京税务两局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公盟”偷税所涉“问题款”来自耶鲁大学法学院和另外一家公司自2006年以来的五笔资助款项,共计人民币110余万元。

北京地税局认为,这些“捐赠”没有按规定申报纳税,没有缴纳5%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费和教育费附加,偷税达675余元。北京国税局则同样认定,这些“捐赠”属于法定企业收入,“公盟”没有缴纳25%的企业所得税,共计18万元。按照相关法律,偷税行为可施以50%至5倍的罚款。在对“公盟”的处罚中,两局执行了5倍的最高上限,罚款总额达到142万元。

而以非营利为目的、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公益组织“公盟”,因突然面临国税、地税、民政局同时行动,受到税务、民间组织管理的双重处罚,而成为凸显中国民间组织身陷法律困境的一个典型案例。

上一篇:记叙文怎么写范文 下一篇:松下幸之助自传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