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活动体会范文

时间:2023-10-18 16:56:52

公益活动体会

公益活动体会篇1

一、策划在为校庆设计的会标获得一等奖后就产生了这个想法,之前由于高考等原因这个计划一直出于酝酿阶段,直到今年暑假,利用假期时间,我们通过网络初步组建了自己的小团队,参与人员遍布xx八中各个届别的毕业生和在校学生,我们在现实中对相关活动工作进行了明确分配、

二、设计方案定型我初步设计了好几种方案,经过我们团队的讨论并且征询了不同人的意见,我们最终确定了2款设计方案,并XX年7月7日在xx八中校园上公布了两份设计方案,接受学校同学和老师的建议和投票。根据大家的意见选择我们的文化衫设计图稿、与此同时,我积极与校方协调活动相关事宜、争取校方的支持,在充分协调后,xx八中校方同意我们以个人的名义在遵照商品销售的相关原则的情况下销售校庆文化衫、学校方面会给予一定支持、思想汇报专题经过半个月的网上调查投票,两套设计方案中的第二套方案得到大家的支持,之后我们便决定在第二款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完善、与此同时,在八中校学生会社会实践部的帮助下,我们又不断地听取同学们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的意见,并于最终于7月底将方案定型、

三、文化衫印制方案定型后我们在参考对比了许多t—shirt批发商后选定了其中的一家、在之后的图案印制中可谓是一波三折、先是通过同学的介绍联系了一家广告中介公司,但由于价格太高无法承受后来我们只能自己去寻找印刷厂,可是由于件数太少,需要制作的版面过多诸多印刷厂都并不合适、之后我们又从成本考虑对文化衫的设计做了一定修改,基本原则没有变、幸运的是,我们最终找到了一家印刷公司答应为我们印制、之后的印制工作就交给这家印刷公司负责、

四、文化衫销售

i、学生会销售:我们联系学生会相关人员支持组织我们这次销售活动、由学生会相关人员组织,联系各班班级的相关负责人进行购买数量以及尺寸的统计和销售活动的宣传,再由学生会从我们这边取货下发、我们这次活动得到了这届学生会的极大支持、

ii、校内直销我们校内进行文化衫的直接销售,具体时间是在XX年年x月14、15日最后一个课间和放学时。校内直销的时候我们同时进行抽奖活动,以提高同学们的积极性、

当时的销售由于受到学校临时停课的影响没有一次性销售完。两天的销售结束后共售出42件、经过大家的商议之后,我们决定利用这些所得在补足成本之后将剩余的钱作为路费前往肥东撮镇二中开展爱心捐助教辅资料的活动、(第二次销售活动在9、4开展,截至目前在第二次销售活动中已出售掉约x0件,目前我们正在筹划第三次销售活动)

ii、撮镇爱心公益行

公益活动体会篇2

【关键词】社会实践 公益教育 大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一・公益活动与公益教育开展的意义

公益事业是当下中国呼吁全民开展的活动,是中国优良传统的延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组织开展公益活动是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无私奉献的表现,而我们当代大学生缺少的正是这种思想与观念,所以公益教育在大学里的开展是很有必要的。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传播无私奉献他人,投身社会实践的方式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对学生的成人,成才,以及对社会的文明发展,和谐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高校开展公益教育与公益活动是高校教育一种崭新的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形式,得到了政府、社会和学生普遍认可。高校通过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处理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和事物的过程中锻炼自己,这些都是在学校内和书本里无法学到的经验。而且公益活动的开展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接触社会,体验社会的各个方面,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对学生的思想成长与观念培养起了很大的作用。由此可见,高校开展公益活动与公益教育对学生的内在素质和外在能力培养起了很大的帮助,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明确自己在这个社会中的价值,明确自己的定位,避免了学生思想的空虚,与此同时加强了学生的内在价值的培养。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实现自我价值,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2.学生思想的体现模型与价值载体

高校开展社会公益活动与公益教育,通过给学生提供各样的活动方式,从而形成一种公益教育模式,有效的发挥学生进行社会公益活动的教育功能。在公益活动中,不仅能促进学生亲身体验社会,了解社会,而且多种多样的公益活动可以使学生的社会公益思想得到升华,陶冶自身情操,并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树立良好的世界观,坚定的信念理想和高尚的道德品质。高校开展社会公益活动 是对学生进行公益教育思想道德培养的重要环节,公益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了解社会,明确当下社会形式,丰富自身经验,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良好途径,实现自身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公益活动开展的问题与现状

1.公益教育的实践性不足

当下社会,公益活动与公益教育处在初级阶段,高校公益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例如西部支教,大型社会活动,自然保护区宣传,和当地政府开展合作等等,自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但目前的公益实践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一些高校的公益教育与公益活动依然停留在浅显的尝试阶段,也有许多高校的公益活动开展看起来红红火火,但是实际活动的实际效果与理想的目标差距很大。并没有什么实际效果,最终导致公益活动走向形式化,使公益活动的社会价值无法完全体现。造成高校公益活动的形式化,实际效果差,无法使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高,社会实践能力有限,缺乏社会公益活动锻炼与培养等一系列问题。

2.公益活动开展的 资金问题

高校开展公益教育与公益活动,很多情况下都是高校单方面的决定与组织,虽然高校的社会实践公益活动和公益教育得到了社会与政府的认可,但是并没有得到很多的支持。公益活动的特性是无偿,高校开展公益活动自然也是无偿活动,这就造成了物质方面与资金方面的短缺。全国的高校教育经费中并没有为公益活动的开展设立额外资金,这就意味着,开展公益活动的费用需要高校以及学生个人承担,这会很大程度上 打消学生与高校对公益活动开展的积极性,极大程度上的影响了公益教育的效果与实行。高校的首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其次是社会实践,因此学校没有更多的资金用于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学生也是一样。

三・如何更好的开展公益教育与公益活动实践

1.公益活动创设要体现时代性,满足当代大学生需求

高校的公益教育与公益活动的开展,必然以当代大学生为主体,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就需要高校肩负培养现代化人才与高综合素质人才的使命,公益活动的创设方法需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只有禁口时代的脉搏,才能与时俱进,才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较强的可持续性,才会被当代大学生认同并参与进来。所以在公益活动的创设上我们需要以当代大学生为主导,联系现实情况,进行开展活动,这样才会得到学生的响应。

这些社会公益活动无一不是当下最热门的公益活动,与时代息息相关,以活动为媒介,传递正能量为目的,开展一些列的公益活动,不仅调动了当代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更使其在参与中思想道德水平得到了提升。

2.搭建制度平台,拓宽大学生公益活动的服务受众

首先高校应尽快制定针对公益活动的管理机构职责、指导教师职责、活动管理制度,解决公益活动多而无序的状态,理清管理主体与责任主体,完善分工,落实责任。其次在调研中,常见高校开展活动以慰问养老院、留守儿童为主要对象,服务对象单一,并且在服务单位,也有可能出现高校扎堆的现象出现,特别是以雷锋月尤为严重。因此我们提倡高校在开展公益活动时,可以将服务受众扩展到周边社区、中小学、医院,以义工志愿者的形式开展社会公益活动,扩展服务受众,高校组建志愿者团队,让学生在活动中不仅能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深化公益教育的教育效果,与此同时学会团合作。

3.加深公益活动中对学生思想的教育

公益活动的开展是对公益教育效果的深化与实践,作为教育者,我们应以学生的思想教育为主,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公益活动的结果。学生思想会在接受的教育与社会现实中渐渐改变,高校应该明确自己追求的效果,以思想教育为主,开展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例:辽宁科技学院于暑期开展了红色经典主题社会实践,以红色教育为主题,深入当地,让学生零距离感受红色记忆。提升了学生们的爱国情怀,并提高了学生们的思想高度与对生活的热爱。倡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综合素质。四・结语

公益活动体会篇3

关键词:高校 公益活动

前言

自上个世纪70年代我国进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军事、政治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持续有效的提高,但是社会发展不平衡、贫富两极分化严重的现象也日益显现。在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先进和完善的背景之下,积极推行、实施公益事业,对促进社会的和谐、国家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高校作为培养精英群体和国家未来的建设者的基地,理应科学合理的开展公益活动,在公益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高校开展公益活动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政府对高校教育体制进行新一轮的改革和创新,以及社会对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高校不仅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更加重视,而且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加强了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视。因此,高校开展公益活动迅速成为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方法。

1.服务质量不稳定

自从我国高校开展公益活动实施以来,已经如火如荼的在很多公益领域进行了活动,例如西部支教、大型社会活动、自然环境保护宣传、地区扶贫等,并且在活动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但是受到多方面条件的限制,一些高校开展的公益活动依然停留在比较浅显的层面上。有很多高校公益活动红红火火的开展起来,但是所得到的实际效果并没达到预期的目标,最终导致公益活动走向形式化,使公益活动的社会价值没有得到有效发挥。造成高校开展的公益活动实际服务效果不高、形式化严重的主要原因是,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社会实践能力有限,以及缺乏有关公益活动的系统培训等[1]。

2.资金支持不到位

公益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是无偿性,高校开展公益活动也是不计报酬、没有物质吸引,但是这并不代表高校在开展公益互动时不需要任何有关物质条件和资金方面的支持。在开展公益活动室,有很多必要的基本开销,这些开销所需的资金貌似并不多,但是长期让学校和学生自己来承担,是不切实际的。学校的首要任务对学生进行教学,其次是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也是如此,首要任务依然是学习,其次才是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自身的社会能力,因此学校没有多余的资金,学生更是没有经济来源,让学校和学生承担公益活动中过多的花销,必然会影响学校开展公益互动的积极性和学生参加公益互动的热情。目前我国高校开展的公益活动绝大多数是依靠于政府的支持,社会给予的支持相对较少,然而政府对高校开展的公益活动,进行行政划拨的资金毕竟是有限度的,很难满足学校和学生的需求,导致学校在日渐丰富的公益活动中自己缺口变大。

3.法律法规不完善

目前我国有很多省、市制定了相关的地方性公益活动的法律法规,但是面向全国的、具有权威性的公益事业立法还没有正式出台。因此高校在开展公益活动时,无法充分保障学生志愿者的合法权益,保障机制的落后,使得很多高校和学生对开展及参加公益活动产生很多顾虑,望而却步。虽然很多高校积极开展公益活动,但是对于公益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风险切之有效的预防措施,一旦学生在活动中出现问题,无法为学生提供足够的人身赔偿和医疗保障。高校及学生满怀热情的开展并参与公益活动,但一方面在遇到危险时却不能得到相应的保障,这对高校开展公益活动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制约了高校开展公益活动。而且,法律的滞后,对公益机构的规范化和科学管理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阻碍了我国公益活动走向制度化进程[2]。

二、高校开展公益活动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高校开展公益活动是高校培德才兼备的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传播无私奉献他人、投身社会实践等方式提升自己的素质,对学生的成长、成人、成才,以及对社会的文明、发展、和谐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高校开展公益活动是在崭新的历史时期,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一种新形式,得到了政府、社会和学生的普遍认可。高校通过开展公益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处理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和事物的过程中锻炼自己,这些都是在校园内无法学到的经验。而且学生通过参加公益活动,亲身接触和体验社会的各个方面,由此加深对社会的认识,这对学生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必定有很大的帮助。显而易见,高校开展公益活动对学生内在素质和外在能力的培养非常有帮助,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实现自我价值,激发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3]。

2.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

高校开展社会公益活动时,通过给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时间项目,从而能够对学生形成系统的时间教育模式,有效的发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教育功能。在公益活动中,不仅会促进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认识世界、了解社会,而且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也会促使学生在无意识中思想得到升华,情操得到陶冶,并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品质。高校开展公益活动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和环节,公益活动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国情、接认识社会现状、丰富自身经验,是提升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

结语:经过高校合理开展公益活动,大学生群体这支公益力量,在我国公益事业的作用和影响力必然会得到进一步的增强。在未来高校学生必然会引领新的社会公益潮流,促进我国公民整体道德水平和素质的提高,所以,高校积极开展公益活动是具有重要意义和社会价值的。

参考文献

[1]李磊.公益劳动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之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1,12(12):25-27.

[2]陈文冬.大学生志愿者行动及其相关概念的研究述评[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23(21):19-20.

公益活动体会篇4

一、引言

在高校开展校园环保公益活动,目的是要让学生形成浓厚的环保意识,使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有意义的活动,走向社会,参与社会各项公益事业,作为全社会公益活动的一类,突出环保相关内容的运用,更好地让学生组织环保公益活动,增强其组织能力、环保意识、社会担当等方面的素质。

二、高校环保公益活动的现状分析

1.服务质量不够高,参与意识不浓厚

在一些社会公益活动的组织中,m然举办了一些大型的环保公益活动,比如校园大扫除、城市环保宣传、自然环境保护等,但是,由于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在社会公益活动的组织中不能形成常态化、规范化的管理,在具体组织上没有深入,因此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并且,由于环保公益活动组织方面不严密、大学生参与意识不浓厚,有些环保公益活动流于形式,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导致有些环保公益活动走向形式化,环保公益活动的社会价值没有充分体现出来,造成环保服务的整体质量不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不强,缺少系统化的培训,不能促进整个公益活动的整体效果实现。

2.资金支持不足,参与热情不高

由于环保公益活动的组织需要一定的资金,在活动开展中,学生不能自发进行资金的筹集,因此,在组织实施的过程中,开展高校环保公益活动主要依靠政府的帮助,政府资金拨付相对较少时,不能全面满足高校环保公益活动的开展。作为一项无偿性的公益活动,还需要学生会组织、社会团体等方方面面的支持。在法律制度不够健全的背景下,有时候难以保证学生的合法权益,在开展公益活动的过程中,与企业、社会等之间的联系很少,没有深入企业发展的综合实际情况之中去,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环保公益活动在大学校园的全面开展。

三、校园环保公益活动对大学生素质提升的整体价值

1.培养社会担当的责任感

通过开展多渠道的环保公益活动,让学生在全面了解环保知识的基础上,还能培养出敢于担当的良好品质,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其中,最关键的是,在具体活动的组织中,对涉及环保工作中的资源管理、环境保护、节约意识、低碳出行、空气质量控制等方面,从自我做起,并在积极宣传组织的过程中,加深自我的社会责任感,并细化到具体的环保意识培养中,在课程学习、生活管理、主人翁意识等方面,构建多角度的认知,多渠道的践行等,在参与环保活动的过程中,为社会和谐发展、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做出更多的思考,并指导与影响周围的学生,发挥出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2.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品质

通过在校园开展环保公益活动,让大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生主动融入到参与社会活动之中来,并在活动的开展中,形成良好的组织、策划、宣传等能力,在人际沟通、环保知识等方面的素养上,可以得到更好的锻炼。同时,在正确处理社会关系、解决相应的社会问题上,在不断的训练中提升自己,可以将大学生的感性认识变为理性认识,增强自我感知能力,并加深社会环保、社会贡献等方面的素质。通过亲自参与环保公益活动,接触并体验校园中接触不到的内容,由此加深对社会的理解,增强大学生以后走向社会、参与社会的适应能力。并且,对于大学生自身内在素质的培养也有很大的作用,可以促进大学生在学好综合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对社会的了解,懂得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融合,激发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3.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载体

在高校开展多方面的环保公益活动,可以让大学生参与各个不同环保公益项目的组织,形成系统的实践教育模式,在丰富学生业余时间的基础上增长其见识,并且也是有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有效手段。

在环保公益活动的开展路径中,不仅可以让大学生亲身体验世界,了解社会,在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中,让自己的思想得到无意识的提升,在陶冶情操的基础上,通过长时间的环保公益活动逐渐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增强主观能动性,培养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可以说,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与环节,使学生可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在丰富自身经验的基础上,提升综合社会实践能力。

四、开展高校环保公益活动的有效方式

1.兴趣引导,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

通过开展不同的环保公益活动,最主要的是在整个过程中让大学生多接触社会,在实践锻炼的基础上,丰富感性认识,并将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指导自己的学习,让自己有强大的社会责任感,敢于揭露不文明、不道德的现象,敢于发现自身的不足,敢于在实践中锻炼提升自己。

譬如,在活动组织的过程中,对废弃的渔网、塑料袋、烟头、烟盒、火腿肠皮、雪糕纸、塑料泡沫、烧烤后的残渣等垃圾,在倡导群众注重环保的基础上,大学生自发组织,形成良好的社会导向,可以在活动组织下,推动整个公益活动的全面价值实现。

2.活动倡导,注重大学生实践能力

通过多种活动的参与,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主体责任感。把环境保护的理念贯彻到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真正检验大学生对环境的贡献不是言辞,而是行动。虽然现在做的只不过是一些微小的事,但是坚信要是人人都有保护环境的责任心,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携手保护我们的家园,大自然会给人类应有的回报,让人类能在温暖的摇篮――草原上小憩,在慈祥的笑脸――天空下成长,在爱的源泉――河流中沐浴。因此,在活动组织的过程中,采取开放式、合作式等方式,能形成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强大路径,更好地推动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五、结语

总之,通过多种方式的校园环保公益活动的实施,组织大学生积极参与,依靠大学生群体的公益力量,最主要的是在公益事业中强化责任感,让每一个大学生增强自我的环保意识,加强社会责任感,在提升全民综合素质与道德水平的基础上,通过环保公益活动的组织策划与实施,全面发挥出高校环保公益活动的重要意义与社会价值,创新活动开展,组织学生参与,全面精心策划,加大社会参与力度,才能实现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社会道德与责任感,实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李 磊.公益劳动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之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1(12).

[2]陈文冬.大学生志愿者行动及其相关概念的研究述评[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3).

[3]齐 宁.基于高校学生志愿者管理的创新育人机制研究[J].学术探索,2012(8).

公益活动体会篇5

【关键词】媒体公益;公共新闻;《南方都市报》

中国的公益活动正在急速发展,2010年社会捐赠总额达700多亿元,对困难群体的帮扶力度不断加大,而2008年由于雨雪冰冻灾害及汶川地震等自然灾害所引发的捐赠达到1000亿元,创历史之最。公益逐渐成为新时代的显学,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随着公益活动越来越普及,问题也渐渐浮出水面。2011年“郭美美事件”令大家对中国红十字协会产生质疑,并引发了对官方背景的公益组织的信任危机。据了解,2011年6月,全国的社会捐款为10.2亿元,自6月下旬“郭美美事件”发生后,社会捐款数以及慈善组织捐赠数额均出现锐减。全国7月份社会捐款数为5亿元,和6月份相比降幅超过50%,慈善组织6月到8月接收的捐赠数额降幅更是达到86.6%。[1]

在传统公益模式备受质疑之际,为了打破闷局,以公开、公平、公正为追求的媒体率先出手,成为公益力量新的生力军。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媒体对公益活动的参与仅局限于新闻,通过新闻报道来动员社会大众的参与。进入21世纪,媒体对公益新闻的参与不再只局限于一报了之,而是更多地主动介入,既坚守客观报道,又通过自己的参与来推动公益事业的发展,媒体在公益活动中的角色已经从单纯的报道者向组织参与者转变,媒体正在走向社会责任与品牌传播双赢的坦途。

公共新闻的时代之举

媒体在公益组织的活动中到底应扮演怎样的角色呢?媒体在公益组织的活动中到底是监督还是介入和倡导,一直都存在争论,而这背后是关于新闻报道两种不同的实践理念。当下的新闻报道更多的是强调媒体的中立性,作为旁观者的角度客观记录,公益组织也像其他权力部门一样需要媒体严格践行监督职责,这种报道理念就是秉持新闻专业主义的客观报道原则。而介入式报道则是秉承公共新闻的观念,即在当下的社会转型进程中,媒体不仅需要更多地为公共利益呐喊,更要参与其中为公益利益表明自己的立场。

“公共新闻”最早是由纽约大学新闻学系的杰伊·罗森(Jay Rosen)教授提出的。罗森教授认为新闻记者应该进行角色的重新调整,新闻记者不应该仅仅是报道新闻,更要通过报道“提高社会公众在获得新闻信息的基础上的行动能力,关注公众之间对话和交流的质量,帮助人们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告诉社会公众如何去应对社会问题,而不仅仅是让他们去阅读或观看这些问题”。新闻媒介也应该更积极地参与公共实践,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2]

公共新闻的目的就是促进协商群体的形成与发展,为此,新闻工作必须改变传统,不再独自把持新闻议程设定的权力,而是“让公民作为积极合作者加入到新闻制作中来”。媒体则无须坚持表面的客观与中立,而是应该主动介入到协商过程中,以促进社会问题的真正解决。

舆论监督是媒体神圣的职责,也是媒体公信力最直接的来源,公众对它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但是在当下,媒体对于热点公益事件的报道,很难做到常规性的监督,通常只限于事后的跟进报道,从监督的层面来讲,往往有滞后的因素。但是如果媒体扮演更多的倡导和推动者的角色时,就有很大的发挥空间。新闻媒体参与公益行动就意味着新闻界不再是中立、超然地观察社会,而是介入到社会生活中,借此激发公众的参与热情,提升公益活动的参与能力。媒体的这种“参与”,并不仅是改善了新闻报道的行动,更是介入到新闻报道之外的公共生活当中。作为参与者,新闻工作者加入公众当中并组织公众进行讨论,将自身的角色从公益的“守望者”转换成公益的“参与者”。

国内公益媒体的探索之路

“在公信力普遍缺失的当下,我们碰到了最好和最坏的时代,我们一定要做公信力重建各方面的工作,各方面的信息都要管,这是时代的背景。特别是当下传播技术的进步让我们看到了曙光,我们很多的行为可以做到透明化,尤其是每一个公民和个体通过机构和组织融合资源的方式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个人可以组织资源。”这是南都传播研究院执行院长余刘文,在阐释南都系列公益活动的出发背景时的介绍。[3]

回顾国内公益媒体的发展历程,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公益慈善领域的业内报刊和网站的兴起。1996年,面向自然之友会员的内部刊物《自然之友通讯》创刊;1997年,《中国发展简报》创刊;2001年6月1日,《公益时报》创刊;2005年1月,NGO发展交流网(NGOCN)创立;2005年9月,《NPO纵横》(现已更名为《社会创业家》)杂志创刊;2006年6月16日,公益中国网开通;2008年1月11日,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主办的《环球慈善》杂志在京创刊;2010年5月,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主办的《希望工程》杂志创刊。第二阶段是新兴网络媒体公益频道的开设。新浪、搜狐、网易、TOM网、腾讯、凤凰网、人民网、中国网等各大门户网站的公益频道均属此类。第三阶段是传统媒体尤其是报刊平面媒体的公益介入。《京华时报》公益周刊于2010年6月20日创刊,以“快乐公益,人人皆可公益”为传播理念,这也开了国内都市报做公益的先河,《人民政协报》《华夏时报》《南方周末》等也开辟了公益专刊;2011年,深圳《晶报》《云南信息报》等先后开办公益周刊,公益媒体与公益传播可谓风起云涌。[4]

《南方都市报》介入公益,首先是传播公益,作为一个关注者,传播公益活动,传递公益理念,在这个背景下进行倡导实践。作为一个媒体平台,《南方都市报》组织参与了系列公益活动,获得了深远的社会影响。作为南都致力于社会关怀和公益慈善事业的重要活动品牌,自2004年起,“责任中国”每年策划实施慈善捐助、节能减排、环保低碳等公益项目及奖项评选。除此之外,南都还坚持自己的公益活动探索,现已设立专项公益基金。

当下公益慈善领域的主体并不独立,它仍然是一个有待发育、有待培育的领域。媒体做公益并不是一个特殊现象,其他社会群体也在做客跨界公益,这并不是媒体特有的现象。当下正处于中国公益事业发展的关键点上,公益事业发展已经经历了第一个阶段,也就是我们过去以及现在正在经历的阶段,即慈善垄断阶段,公益慈善事业的资源是被垄断在政府官方组织手中,同时通过立法,乃至制度上延续下来的障碍,使得民间公益没有很好地发展起来,这时就需要一些人和组织凸显出来,把这个阶段过渡到第二个阶段——全民公益的阶段,在这个关键点上,媒体应当发挥重要作用,率先引领公众进入全民公益。作为中国公益转型过程中重要的一部分,南都公益品牌及公益媒体平台的开发正在不断完善中,这和南都在社会背景下参与公益的优势分不开,主要体现在自身公信力、身份合法性和人才优势三个方面。

自身公信力。当下中国公益事业凸显的最大问题是公信力的普遍缺失,曾有一项网络调查表明,85%的被调查者认为中国的公益组织公信力不足是制约公益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最大问题。由于缺少后续反馈、跟踪以及监督,很多捐赠人对捐款的用处、具体发挥的功效不得而知。在首届中国都市报发展高峰论坛上,《南方都市报》获得2009中国最具公信力都市报的称号,凭借多年公信力的累积,民众往往更愿意相信南都这个平台,而南都本身也有自己的版面和声音,这是南都从事媒体公益最大的优势。“《南方都市报》广泛地调动南方报业集团这个平台的资源,积极地做出示范性、发现性和探索性的公益项目,并且在承接公益项目时会有一定的选择性,会尽量选择一般公益组织或社会不会涉及的、门槛比较高的、俗话说‘出力不讨好’的活动。”[5]

身份合法性。民间组织在注册的时候,如果没有挂靠组织,就没有办法获得合法身份,所以官方基金会就会成为唯一的选择,但这个注册的过程非常艰难。而媒体在这方面没有任何后顾之忧,因为媒体本身就是一个平台。作为连接民间和社会的重要通道,媒体不像纯粹的民间组织在活动的空间和渠道上受到很大的制约,在公益需求旺盛的时候,它往往会直接变成承接这种需要的机构。2007年5月11日,以支持民间公益为使命的南都基金会成立,它是一家经民政部批准成立的全国性非公募基金会。南都基金会关注转型期中国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南都·爱心点对点公益基金、社区互助节、新候鸟计划等公益项目的投入,均体现了南都为推动公益事业、倡导现代公民社会互助精神做出的应有贡献,亦是对公众利益的关切和参与。

人才优势。媒体本身聚集着一批高素质人才,有专业的训练,对于突发事件有应急处理的能力,这都是当下公益组织发展所需要的。从媒体从业者个人角度而言,当一个记者经过多年的职业生涯之后,对社会会有很多很深入的观察,对社会问题有着职业敏锐的判断力,处理起问题会更加游刃有余。“新候鸟”计划是由南方都市报东莞新闻部参与发起的,东莞新闻部主任王海军和他的同事们最早开始关注外来工子女是源于一个外来工孩子自杀的新闻报道。除了报道这个社会现象之外,王海军和他的同事开始思考还能做些什么,于是就开始了关注外来工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的探索,慢慢地将这个项目做得比较成熟,其中一名记者还成功转型,专职负责这个项目。

问题及思考

现在的公益生态之所以令人担忧,在于供应及需求双方都未能对公益有更专业的认识,捐赠者的出发点可能缺乏无私利他的精神,同时也认识不到存在的问题需要协助。同样,公益工作者行为不规范,除了因为缺乏法规政策外,更重要的是业界的专业水平不足。在“买卖双方”都不专业的情况下,乱局是自然的结果,民众对公益事业没有信心也不是完全没有理由的。从公益组织行为、管理模式、项目监督到人员成本等等,中国公益慈善行业的发展需要职业化和专业化,只有实现专业化和职业化的成熟运作之后,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力和物力进入到这个行业当中来。

媒体引领公众进入全民公益只是一个过渡,最后一个阶段应该是一个全民参与的专业性运作阶段,由于专业所限,媒体从业者并不能代替专业的公益人士,这也是媒体必须清楚认识到的一个问题。而半官方的媒体性质也决定了媒体参与公益的局限性,它有民间公益组织所缺乏的优势,但也不能完全代替民间公益组织的作用。同时,从报道传播到公益项目运营,媒体既是参与者也是报道者,拥有话语权的媒体相较于其他公益组织自身角色模糊,谁来监督媒体公益呢?面对这些问题,媒体更应该思考如何更好地融入公益活动,但不可否认的是,媒体作为公益先行人坚持不断践行的,是把公益推向全民,带动这个行业的变化和发展,带动社会发育最为重要的板块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http://.cn/o/2011-09-14/092023152874.shtml.

[2]蔡雯.“公共新闻”:发展中的理论与探索中的实践——探析美国“公共新闻”及其研究[J].国际新闻界,2004(1).

[3]笔者访谈资料。

[4]http:///cmyj/31/03/content/2011-09/06/content_2946

0891.htm.

[5]笔者访谈资料。

(作者为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0级硕士生)

公益活动体会篇6

我国公益广告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步至今,已有近30年的发展历程,期间经历了萌芽期、形成期和发展期,对公益广告的理论研究也在逐步深入。但从目前我国公益广告的发展的情况来看,并不尽如人意,与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与政府、社会、公众对它的期望也相差许多。笔者通过近些年对公益广告活动的关注和研究,认为在以下五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较为突出,并由此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

一、将公益广告纳入我国广告法律体系的调整范围,明确公益广告的法律地位

公益广告要想发展,必须具备一定的法制环境,我们现行的《广告法》是1994年颁布实施的,其限定的调整对象和范围是商业广告,并不包括公益广告,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严重的缺失。所以,将对公益广告纳入整个广告管理的法律体系中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对此修改,建议有两个途径:

其一是做彻底的调整,即在《广告法》中明确公益广告属于其调整范围,使《广告法》的第3条和第2条相呼应,并且在其它法规和规章中予以具体规范,形成一个对公益广告监管的完整法律体系。如:商业广告与公益广告应有明显标志性区别条款;公益广告视应同公益捐款享受免税待遇;禁止公益广告与商业广告混淆,有违法行为则广告经营者和者要承担法律责任等等。

其二是另行制定《公益广告管理办法》。建议广告行业管理部门完善公益广告管理规章,为公益广告完善的运作机制提供法律依据,用法规来规范媒体、广告公司、企业等主体的行为,将公益广告纳入规范管理轨道,形成公益广告长效运行机制。

由此,不仅使对公益广告的管理有法可依,又可以解决多年来公益广告主管机关归属的问题。当公益广告纳入《广告法》的调整范围后,则工商行政管理局即是法定的公益广告监督管理机关,这将进一步解决目前对公益广告多头管理、令出多门、职责不清的问题,更有利于规范公益广告的发展。工商行政管理局是我国广告管理的主管机关,多年来依据法律、法规和国家授予的职权,对广告活动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控制和指导,近些年国家工商局签发的多个文件中也提到公益广告的管理和发展问题。

因此,在《广告法》即将修改之际,建议增加有关规范公益广告的条款,明确公益广告的法律地位及主管机关,减少公益广告发展的障碍,发挥公益广告服务社会、凝聚民心的作用。

二、学习借鉴美、日等国的做法,创新公益广告事业发展机制

我国现有的公益广告运作模式是政府主导型模式,即依靠政府部门的支持和行政手段的执行,政府一直处于公益广告活动中的主导和统领地位。如由政府部门选择和确定公益广告活动的主题,其他参与者媒体、社会组织、企业等都处于被指导的位置。由于公益广告各方参与意识淡漠,使公益广告的策划、创意和传播目前还处在一个较低水平上运作。这种低水平的具体表现是:指令性多于自发性,盲目性大于计划性,精品不多,因而传播效果受到影响。因此,对现有政府主导的公益广告运作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就目前来看,可以借鉴国外公益广告的一些做法,结合我国的现实状况,找到较好的公益广告运作模式。

美国的公益广告主要采用的是社会主导型模式,即以社会民间团体作为主要导向和力量的公益广告运作模式。美国的社会民间团体很多,有些民间团体有较大的声望和影响力,募集公益广告的运作资金相对容易,且全社会对公益广告的认同度较高,有较好的社会基础。如美国广告委员会,其广告活动资金大多来自募集和各种基金会的捐助,一旦确定了广告活动的主题,广告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就会与志愿者们一起制作广告,一些顶尖的广告公司也会加盟进行广告创意。最后,媒体捐献广告时间和广告版面,公益广告得以顺利播放。

日本公益广告的发展借鉴了美国的模式,如日本广告协会(AC Japan)是目前最大的社会义务服务广告团体,是日本公益广告运作的核心。截止到2009年底,日本广告协会有1200个资源社团成员组成,包括:媒体、广告公司、商业机构等,每年协会从关注民生、回馈社会出发,举办多场不同主题的公益广告活动,全部由其组织成员承办,由专业公司进行相关数据、收集和分析,由广告公司会员承担广告创意和制作费用,媒体也会对协会制作的公益广告免费提供版面和刊播时段。这样一种以企业为主导力量运作公益广告的模式,被称为企业主导型模式。由于日本广告协会活动经费全部来自成员的会费和赞助,未接受政府的资金援助,因此公益广告诉求主题与社会热点问题息息相关,公益广告总是紧贴社会现实,真正面向广大受众,传播效果十分出色。

韩国公益广告的运作主要采取媒体主导型模式。韩国的公益广告事业是在负责韩国所有广播电视媒体广告经营的韩国放松广告公社带领下展开的,它为韩国公益广告提供资金,同时由民间专业人士组成的公益广告协议会进行决策。韩国只有电视媒体可以无偿,其他类型媒体都是以价格折扣的形式有偿。韩国公益广告协议会每年通过实施“公益广告主题国民民意调查”,确定年度公益广告主题,并通过公开征集及比稿等方式选择广告公司制作广告片,经过试映才会。此外,该协会还在每年举行两次调查,获得公益广告效果的反馈。

以上三种公益广告的运作模式各有特色和利弊,也有适用的社会条件,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不能完全照搬某一模式。如目前我国非营利机构力量相对薄弱,在民间募集资金也有较大困难,所以很难完全像美国一样采用社会主导型模式开展公益广告活动;企业主导的公益广告模式,要求众多企业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够主动支持、投入公益广告事业,而目前大多企业的公益意识还不足,采取这样的模式还不具备相应社会的条件,实施起来也会面临较大的困难;以媒体为主导的模式,虽然能够较好地传播公益广告,但媒体在对公益广告的策划与创意方面的专业性和执行力方面,显然与专业的广告公司是有着一定的差距,很可能使公益广告的策划与创意水准受到影响,这 对于公益广告的传播和认知效果也是极为不利的。

基于上述的分析,结合我国目前的实际现状,笔者提出以下我国公益广告运作模式的发展路径思考:

首先,要肯定政府主导型模式在当前公益广告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此模式还要延续相当一段时期,以保证我国公益广告事业的稳定持续地开展。

其次,借助中国广告协会,或于2010年成立的全国公益广告创新研究基地这样的社会组织机构开展公益广告活动。中国广告协会成立于1983年,是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直属事业单位,是经民政部注册登记的全国性社会团体。目前,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等地方广告协会单位会员51家,单位会员600余家,个人会员400余名,以及15个专业领域的分支机构。以中广协现有机构的力量和影响力,就可以担当起公益广告活动的组织工作:征集公益广告的主题,寻求协会成员及社会、企业、机构的支持和赞助,建立公益广告的效果评估体系等。这样就可以逐步实现从目前的政府主导型向社会机构主导型的过渡,并最终建立起完备的公益广告运作机制。

当然存这其中,政府的引导作用仍很重要。政府应当加强对公益广告活动的宏观管理和政策引导。在资金保障、法制建设、激励措施、监督管理等方面研究建立和完善相关措施,通过宣传提高社会参与公益广告的意识,提高广告主体对公益广告的贡献度,推动公益广告的发展和规范运作,形成公益广告可稳定、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三、整合政府、媒体、企业等多方社会资源,为公益广告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公益广告除了有党和政府各级部门的大力倡导和推动外,与媒体、企业、广告人及社会大众的努力分不开。

媒体的传播是公益广告得以发展的重要环节。媒体是公益广告信息的传递者,对公益广告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我国的主流媒体包括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电视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主流媒体直接接受党和政府的领导,是党和政府管理社会进行宣传的喉舌,这样一种关系非常有利于媒体对公益广告活动的推进作用。例如,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电视台,肩负着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责任,发挥着引领电视媒体发展方向、引领健康舆论的功能,这个责任意味着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的追求,对公益广告的重视就突出体现了中央电视台部级传媒的责任与品质。自1987年开播公益广告栏目以来,20多年来中央电视台持续投入公益广告的创意、制作和播出,一直是战斗在公益广告活动的最前沿,成为最有影响力的媒体。

在我国历来不乏热心公益活动的企业,同时各类公益活动也需要企业的积极赞助和参与。在80年代开展的“修我长城,爱我中华”活动,90年代开展的“希望工程”,2008年的“《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大型赈灾义演”中,都有企业的支持和参与。1999年,著名爱国人士李嘉诚先生联合中央电视台推出了“知识改变命运”系列公益广告:广告分40集,每集60秒,每集都是一个故事。通过各个层面的人生变迁,诠释“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的主题。企业是公益广告活动的重要参与者。

为了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益广告活动,要整合政府、媒体、企业和个人等多方社会资源,为公益广告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例如:由政府部门明确规定各类媒体都有公益广告的责任,广播、电视、报纸、刊物、互联网等广告媒体要按照商业广告总量3%的比例,用于免费传播公益广告;企业和个人制作、公益广告可以相应减免税收;广告公司从业人员制作公益广告可以署名,增加他们在业内的影响力等等,鼓励更多的广告经营单位和人员参与公益广告活动。在国外已经形成这样一种意识,企业、个人参与公益广告的多少,是企业社会价值的体现,是人素质高低的体现;这种意识非常有利于我国公益广告活动的开展,是值得推广和加强的。由此,以政府为主导,社会组织为主体,媒体、企业、个人积极参与,组织活动规模化、广告主题系列化的新型公益广告运作模式,可以保障公益广告事业稳定的发展。四、多渠道筹集公益广告发展资金

公益广告是一个高投入,短期内少回报或者是无回报的活动,所以长时间让热衷于公益广告事业的媒体、企业赔钱做公益广告是不现实的。首先建议政府部门建立国家公益广告发展基金作为开展公益广告的专项资金,专款专用、统筹使用,发挥政府资金的最大公益广告宣传效应。其次,建议采取市场化、多渠道的公益广告融资方式,通过企业赞助、公开竞标、公开拍卖公益广告的所属权等方式筹集资金;建立相应有效的公益广告基金捐助机制,使得集资活动经常化、规划化、法制化,并建立起完善的社会监督机制。有了较为充足的资金,就可以加大对公益广告创意、策划、设计、制作和传播等方面的投入,提高公益广告的思想主题、艺术表现、文化内涵和传播效果的质量水准,强化公益广告的影响力和感染力;改变目前我国公益广告主题缺乏创新、制作水平不高、表现手法较单调,难以引人兴趣和思考,难以实现应有的社会效益的现状,最大限度实现公益广告的社会效果。

五、推进公益广告理论研究

研究公益广告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由于社会制度和政治体制的差异,世界各国对公益广告的管理模式和运作方法各有不同,对其定义的理解和发展的进程也各有千秋。我国对公益广告的理论研究刚刚起步,有很多课题需要深入探讨,也要借鉴外国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

虽然这些年政府对公益广告投入不少,做了很多公益广告,但精品少,效果不突出,与我们对公益广告的研究不够有关,毕竟公益广告的发展仅有二十来年的时间。所以,要鼓励开展公益广告学术研讨和公益广告作品评优工作,支持公益广告创新研究基地的建设,拓展研究思路,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开展跨学科跨领域综合研究;建设中国公益广告资料库,系统收集、整理中国已有的公益广告研究成果,收集世界各国经典的公益广告研究成果,提高公益广告的创意水平和制作水平,对公益广告精品设立重奖,推动公益广告事业的发展;同时,应注意中国公益广告作品及科研成果的国际化,努力在世界范围内发出中国人自己的声音,提升中国公益广告研究的开放性和先 进性,展示良好的中国形象。

综上所述,尽管我国现今公益广告的发展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表现,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但瑕不掩瑜,公益广告存在的问题并不能掩盖公益广告在精神文明建设、提升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以及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本文通过进一步对公益广告发展的研究和探讨,从我国公益广告运作模式改革的路径等五个方面,提出完善公益广告事业的构想。我们相信公益广告将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再次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在国家政策和法律的支持下,通过改革使我国的公益广告在整体的水平上有一个明显的提升,公益广告将获得快速、持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程宇宁李清中外公益广告的运作模式比较研究[J].广告大观(理论版),2010.1.

[2]资料来源:http:∥adcouncil.org/Working-With-Us/Committees.

[3]徐金灿王安妮日本公益广告机构(AC Japan)研究综述[J].广告大观(理论版),2012.2.

[4]刘林清中国、韩国和日本公益广告体制研究[J].中国广播电视,2009.12上.

[5]陈正辉中国电视公益广告发展动因及其运行模式研究U].上海大学,2010.10.

公益活动体会篇7

我国公益广告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步至今,已有近30年的发展历程,期间经历了萌芽期、形成期和发展期,对公益广告的理论研究也在逐步深入。但从目前我国公益广告的发展的情况来看,并不尽如人意,与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与政府、社会、公众对它的期望也相差许多。笔者通过近些年对公益广告活动的关注和研究,认为在以下五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较为突出,并由此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

一、将公益广告纳入我国广告法律体系的调整范围,明确公益广告的法律地位

公益广告要想发展,必须具备一定的法制环境,我们现行的《广告法》是1994年颁布实施的,其限定的调整对象和范围是商业广告,并不包括公益广告,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严重的缺失。所以,将对公益广告纳入整个广告管理的法律体系中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对此修改,建议有两个途径:

其一是做彻底的调整,即在《广告法》中明确公益广告属于其调整范围,使《广告法》的第3条和第2条相呼应,并且在其它法规和规章中予以具体规范,形成一个对公益广告监管的完整法律体系。如:商业广告与公益广告应有明显标志性区别条款;公益广告视应同公益捐款享受免税待遇;禁止公益广告与商业广告混淆,有违法行为则广告经营者和者要承担法律责任等等。

其二是另行制定《公益广告管理办法》。建议广告行业管理部门完善公益广告管理规章,为公益广告完善的运作机制提供法律依据,用法规来规范媒体、广告公司、企业等主体的行为,将公益广告纳入规范管理轨道,形成公益广告长效运行机制。

由此,不仅使对公益广告的管理有法可依,又可以解决多年来公益广告主管机关归属的问题。当公益广告纳入《广告法》的调整范围后,则工商行政管理局即是法定的公益广告监督管理机关,这将进一步解决目前对公益广告多头管理、令出多门、职责不清的问题,更有利于规范公益广告的发展。工商行政管理局是我国广告管理的主管机关,多年来依据法律、法规和国家授予的职权,对广告活动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控制和指导,近些年国家工商局签发的多个文件中也提到公益广告的管理和发展问题。

因此,在《广告法》即将修改之际,建议增加有关规范公益广告的条款,明确公益广告的法律地位及主管机关,减少公益广告发展的障碍,发挥公益广告服务社会、凝聚民心的作用。

二、学习借鉴美、日等国的做法,创新公益广告事业发展机制

我国现有的公益广告运作模式是政府主导型模式,即依靠政府部门的支持和行政手段的执行,政府一直处于公益广告活动中的主导和统领地位。如由政府部门选择和确定公益广告活动的主题,其他参与者媒体、社会组织、企业等都处于被指导的位置。由于公益广告各方参与意识淡漠,使公益广告的策划、创意和传播目前还处在一个较低水平上运作。这种低水平的具体表现是:指令性多于自发性,盲目性大于计划性,精品不多,因而传播效果受到影响。因此,对现有政府主导的公益广告运作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就目前来看,可以借鉴国外公益广告的一些做法,结合我国的现实状况,找到较好的公益广告运作模式。

美国的公益广告主要采用的是社会主导型模式,即以社会民间团体作为主要导向和力量的公益广告运作模式。美国的社会民间团体很多,有些民间团体有较大的声望和影响力,募集公益广告的运作资金相对容易,且全社会对公益广告的认同度较高,有较好的社会基础。如美国广告委员会,其广告活动资金大多来自募集和各种基金会的捐助,一旦确定了广告活动的主题,广告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就会与志愿者们一起制作广告,一些顶尖的广告公司也会加盟进行广告创意。最后,媒体捐献广告时间和广告版面,公益广告得以顺利播放。

日本公益广告的发展借鉴了美国的模式,如日本广告协会(AC Japan)是目前最大的社会义务服务广告团体,是日本公益广告运作的核心。截止到2009年底,日本广告协会有1200个资源社团成员组成,包括:媒体、广告公司、商业机构等,每年协会从关注民生、回馈社会出发,举办多场不同主题的公益广告活动,全部由其组织成员承办,由专业公司进行相关数据、收集和分析,由广告公司会员承担广告创意和制作费用,媒体也会对协会制作的公益广告免费提供版面和刊播时段。这样一种以企业为主导力量运作公益广告的模式,被称为企业主导型模式。由于日本广告协会活动经费全部来自成员的会费和赞助,未接受政府的资金援助,因此公益广告诉求主题与社会热点问题息息相关,公益广告总是紧贴社会现实,真正面向广大受众,传播效果十分出色。

韩国公益广告的运作主要采取媒体主导型模式。韩国的公益广告事业是在负责韩国所有广播电视媒体广告经营的韩国放松广告公社带领下展开的,它为韩国公益广告提供资金,同时由民间专业人士组成的公益广告协议会进行决策。韩国只有电视媒体可以无偿,其他类型媒体都是以价格折扣的形式有偿。韩国公益广告协议会每年通过实施“公益广告主题国民民意调查”,确定年度公益广告主题,并通过公开征集及比稿等方式选择广告公司制作广告片,经过试映才会。此外,该协会还在每年举行两次调查,获得公益广告效果的反馈。

以上三种公益广告的运作模式各有特色和利弊,也有适用的社会条件,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不能完全照搬某一模式。如目前我国非营利机构力量相对薄弱,在民间募集资金也有较大困难,所以很难完全像美国一样采用社会主导型模式开展公益广告活动;企业主导的公益广告模式,要求众多企业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够主动支持、投入公益广告事业,而目前大多企业的公益意识还不足,采取这样的模式还不具备相应社会的条件,实施起来也会面临较大的困难;以媒体为主导的模式,虽然能够较好地传播公益广告,但媒体在对公益广告的策划与创意方面的专业性和执行力方面,显然与专业的广告公司是有着一定的差距,很可能使公益广告的策划与创意水准受到影响,这 对于公益广告的传播和认知效果也是极为不利的。

基于上述的分析,结合我国目前的实际现状,笔者提出以下我国公益广告运作模式的发展路径思考:

首先,要肯定政府主导型模式在当前公益广告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此模式还要延续相当一段时期,以保证我国公益广告事业的稳定持续地开展。

其次,借助中国广告协会,或于2010年成立的全国公益广告创新研究基地这样的社会组织机构开展公益广告活动。中国广告协会成立于1983年,是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直属事业单位,是经民政部注册登记的全国性社会团体。目前,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等地方广告协会单位会员51家,单位会员600余家,个人会员400余名,以及15个专业领域的分支机构。以中广协现有机构的力量和影响力,就可以担当起公益广告活动的组织工作:征集公益广告的主题,寻求协会成员及社会、企业、机构的支持和赞助,建立公益广告的效果评估体系等。这样就可以逐步实现从目前的政府主导型向社会机构主导型的过渡,并最终建立起完备的公益广告运作机制。

当然存这其中,政府的引导作用仍很重要。政府应当加强对公益广告活动的宏观管理和政策引导。在资金保障、法制建设、激励措施、监督管理等方面研究建立和完善相关措施,通过宣传提高社会参与公益广告的意识,提高广告主体对公益广告的贡献度,推动公益广告的发展和规范运作,形成公益广告可稳定、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三、整合政府、媒体、企业等多方社会资源,为公益广告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公益广告除了有党和政府各级部门的大力倡导和推动外,与媒体、企业、广告人及社会大众的努力分不开。

媒体的传播是公益广告得以发展的重要环节。媒体是公益广告信息的传递者,对公益广告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我国的主流媒体包括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电视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主流媒体直接接受党和政府的领导,是党和政府管理社会进行宣传的喉舌,这样一种关系非常有利于媒体对公益广告活动的推进作用。例如,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电视台,肩负着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责任,发挥着引领电视媒体发展方向、引领健康舆论的功能,这个责任意味着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的追求,对公益广告的重视就突出体现了中央电视台部级传媒的责任与品质。自1987年开播公益广告栏目以来,20多年来中央电视台持续投入公益广告的创意、制作和播出,一直是战斗在公益广告活动的最前沿,成为最有影响力的媒体。

在我国历来不乏热心公益活动的企业,同时各类公益活动也需要企业的积极赞助和参与。在80年代开展的“修我长城,爱我中华”活动,90年代开展的“希望工程”,2008年的“《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大型赈灾义演”中,都有企业的支持和参与。1999年,著名爱国人士李嘉诚先生联合中央电视台推出了“知识改变命运”系列公益广告:广告分40集,每集60秒,每集都是一个故事。通过各个层面的人生变迁,诠释“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的主题。企业是公益广告活动的重要参与者。

为了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益广告活动,要整合政府、媒体、企业和个人等多方社会资源,为公益广告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例如:由政府部门明确规定各类媒体都有公益广告的责任,广播、电视、报纸、刊物、互联网等广告媒体要按照商业广告总量3%的比例,用于免费传播公益广告;企业和个人制作、公益广告可以相应减免税收;广告公司从业人员制作公益广告可以署名,增加他们在业内的影响力等等,鼓励更多的广告经营单位和人员参与公益广告活动。在国外已经形成这样一种意识,企业、个人参与公益广告的多少,是企业社会价值的体现,是人素质高低的体现;这种意识非常有利于我国公益广告活动的开展,是值得推广和加强的。由此,以政府为主导,社会组织为主体,媒体、企业、个人积极参与,组织活动规模化、广告主题系列化的新型公益广告运作模式,可以保障公益广告事业稳定的发展。四、多渠道筹集公益广告发展资金

公益广告是一个高投入,短期内少回报或者是无回报的活动,所以长时间让热衷于公益广告事业的媒体、企业赔钱做公益广告是不现实的。首先建议政府部门建立国家公益广告发展基金作为开展公益广告的专项资金,专款专用、统筹使用,发挥政府资金的最大公益广告宣传效应。其次,建议采取市场化、多渠道的公益广告融资方式,通过企业赞助、公开竞标、公开拍卖公益广告的所属权等方式筹集资金;建立相应有效的公益广告基金捐助机制,使得集资活动经常化、规划化、法制化,并建立起完善的社会监督机制。有了较为充足的资金,就可以加大对公益广告创意、策划、设计、制作和传播等方面的投入,提高公益广告的思想主题、艺术表现、文化内涵和传播效果的质量水准,强化公益广告的影响力和感染力;改变目前我国公益广告主题缺乏创新、制作水平不高、表现手法较单调,难以引人兴趣和思考,难以实现应有的社会效益的现状,最大限度实现公益广告的社会效果。

五、推进公益广告理论研究

研究公益广告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由于社会制度和政治体制的差异,世界各国对公益广告的管理模式和运作方法各有不同,对其定义的理解和发展的进程也各有千秋。我国对公益广告的理论研究刚刚起步,有很多课题需要深入探讨,也要借鉴外国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

虽然这些年政府对公益广告投入不少,做了很多公益广告,但精品少,效果不突出,与我们对公益广告的研究不够有关,毕竟公益广告的发展仅有二十来年的时间。所以,要鼓励开展公益广告学术研讨和公益广告作品评优工作,支持公益广告创新研究基地的建设,拓展研究思路,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开展跨学科跨领域综合研究;建设中国公益广告资料库,系统收集、整理中国已有的公益广告研究成果,收集世界各国经典的公益广告研究成果,提高公益广告的创意水平和制作水平,对公益广告精品设立重奖,推动公益广告事业的发展;同时,应注意中国公益广告作品及科研成果的国际化,努力在世界范围内发出中国人自己的声音,提升中国公益广告研究的开放性和先 进性,展示良好的中国形象。

综上所述,尽管我国现今公益广告的发展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表现,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但瑕不掩瑜,公益广告存在的问题并不能掩盖公益广告在精神文明建设、提升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以及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本文通过进一步对公益广告发展的研究和探讨,从我国公益广告运作模式改革的路径等五个方面,提出完善公益广告事业的构想。我们相信公益广告将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再次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在国家政策和法律的支持下,通过改革使我国的公益广告在整体的水平上有一个明显的提升,公益广告将获得快速、持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程宇宁李清中外公益广告的运作模式比较研究[J].广告大观(理论版),2010.1.

[2]资料来源:http:∥adcouncil.org/Working-With-Us/Committees.

[3]徐金灿王安妮日本公益广告机构(AC Japan)研究综述[J].广告大观(理论版),2012.2.

[4]刘林清中国、韩国和日本公益广告体制研究[J].中国广播电视,2009.12上.

[5]陈正辉中国电视公益广告发展动因及其运行模式研究U].上海大学,2010.10.

公益活动体会篇8

    【关键词】新媒体,公益传播,互联网,信息,

    媒体公益传播

    公益传播是指具有公益成分、以谋求社会公众利益为出发点,关注、理解、支持、参与和推动公益行动、公益事业,推动文化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非营利传播活动。大众传媒作为公益传播的载体,在公益传播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舆论导向作用。

    传统媒体公益传播。传统媒体公益传播往往是以公益广告、公益节目的形式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进行宣传,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传统媒体的公益传播占据了绝对的主流位置并取得了可观的社会效益,但网络技术的进步在悄然改变着大众的行为习惯以及舆论的传播方式,传统媒体的公益传播渐渐显露出较为明显的问题与局限。

    以公益广告在报纸杂志的传播为例,报纸杂志的公益传播依托的是其作为历史较长的媒体所积淀起的公信力,好的报纸杂志具有强大的“品牌”价值,而公益广告的公益价值恰恰需要建立在海量的发行基础和良好的公众形象之上。但是,平面的公益广告往往缺乏创意,由于创意不足,导致其所传达的理念不能深入人心,大众从“看到”到“参与”之间的转化率极低。另外,随着报纸杂志市场的细分化与专业化,许多媒体不再具有公益广告所需要的“量”的基础,广告投放效果甚微且成本增加,同时,公益广告也很难与专业媒体的定位和内容相融合。此外,由于报纸杂志有固定的发行周期,时效性相对较差,间断的、相对独立的公益广告、公益活动不能起到从根本上增强全社会公益理念的作用,针对社会事件的公益宣传有滞后性,同时缺乏反馈与互动。

    新媒体公益传播。近年来,技术进步带动了新媒体指数化的成长,数字电视、数字报刊、网络、手机短信、触摸媒体等媒介成了更为广泛应用的传播手段,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而传播公益理念的公益广告、公益新闻、公益活动等发起者和受众都极其广泛,可以说公益尤需传播,而新媒体独具优势。

    相较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的互动性与及时性极强,每个接收者同时也可以是传播者、监督者,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体的知情与传播“特权”被弱化,信息的监察权力也分散在受众之中,且传播者、接收者、监督者的身份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变换频繁,信息制造与传播在广泛的受众群体中随时随地都在发生,整个过程具有很强的互动性与及时性。此外,新媒体制造与传播信息的成本极其低廉,近乎为零,对受众多为免费,每个人都可以在新媒体平台进行大众传播,大大提高了受众的主动性,同时,形式、内容多样的新媒体体现出小众化、个性化的特点,在某些特定人群中具有极高的关注热度和极强的影响力。

    基于新媒体的特点与优势,结合传统媒体公益传播所遇到的问题,新媒体环境下的公益传播能体现出以下特质:

    1.交互性。新媒体传播是双向的,尤其是通过网络,在公益传播的过程中可以及时得到受众的反馈信息并引起主动的再传播,信息的接收者同时也是传播者,对信息具有再加工的权力,交互性极强。

    2.非强迫性。基于新媒体的互动性特征,受众对信息具有选择权,在公益传播中,受众可以自由转换身份,其主动性对传播效果具有显着的影响。互联网环境下,受众并不是完全分散的,多以兴趣、行业等细分化标签为基础聚集起来,彼此之间有一定的信任度,对于信息的传播热情相对较高,同时,参与感能带来一定的愉悦,使传播的主动性更强。

    3.时空广泛性。网络、手机等新媒体覆盖的时空范围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基于公益传播的教育性、观念性、倡导性等特征,新媒体所提供的传播环境更适合进行公益传播,同时,新媒体环境大大降低了公益传播的成本。

    4.多元性。新媒体环境有利于公益传播形式的创新,例如,视频、动画、短信等多种表现形式可以在公益广告中运用,微博、社区、主页等可以积极运用在公益组织和公益活动中,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可以进行有机结合,针对不同的群体、不同的事件进行差异化的包装宣传,使公益传播不仅仅停留在平面图文、电视广告的层面,更加生动、富有创意,进而深入人心,达到更佳的传播效果。

    新媒体公益传播的功效

    新媒体构建新的人际关系网络。公益活动往往通过“滚雪球”式的人际关系加之媒体宣传进行传播,而网络包括移动网络等媒介在更广泛的时空范围内构建出一种新的人际关系。互联网具有开放性和互动性特征,在不断的分享与互动过程中很容易培养起人与人之间的认同感和信任感,而集体活动本身就是一个吸引认同感的过程。

    新媒体环境使以往的“大公益”碎片化,“微公益”渐渐成为趋势,公益活动的主导角色不再由政府、企业、公益组织所担当,每个网民都可以是公益活动的发起人、倡导者、参与者,公共意识代替传统的官方意识进行着公益引导和动员,公益传播的方向由传统的自上而下变成了自下而上。同时,即时的互动交流使公益活动的每一步过程透明化,使得更多的潜在参与者能够及时获取信息。微公益的参与方式多种多样,在不断的互动、分享、传播中,公益理念得到了可持续的传播,参与者也获得了精神上的快乐,由此激发出更多的参与倾向线上线下融合。目前,完全的在线公益活动往往规模较小、缺乏有力的组织,同时,在线集体活动因存在“搭便车”、公信力不足等问题,往往难以取得显着的成效,而利用新媒体优势,对公益活动进行造势宣传,融合线上线下渠道,则能进一步整合公益资源,扩大参与人群,传播公益理念。

    2011年的“地球一小时”活动是新媒体公益传播的极好案例,该活动并未通过新闻会等传统模式进行前期宣传,而是录制了活动主题曲的视频放在活动主页上,同时转载到搜狐、腾讯等门户网站,并在人人网、新浪微博等SNS社区得到了广泛的分享和传播,许多明星以及其他公众人物也通过网络互动积极地进行了宣传,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另外,“地球一小时”官网与百度、优酷、人人网、新浪微博等20余个在线平台进行合作,依靠网络所得的主页点击率及活动影响力是传统媒体远远不能达到的。而活动规模通过新媒体扩大之后,具有权威性的传统媒体也对此进行了后期报道,进一步强化了传播效果。

    助推公益事业发展。政府、公益组织、企业、传统媒体等是公益事业的有力组织者、引导者,也都是具有丰富线下资源的公益传播主体,在新媒体环境下,公益传播依然需要有力的组织与正确的引导,因此,线上宣传、线下运作的融合模式较适合当下的公益活动,而对各方公益传播主体来说,卓有成效的传播技术与公益热情同样不可或缺,必将强有力地推动公益事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问题与展望

    新媒体公益传播的主要问题。根据霍夫兰的“可信度效果”研究,信源的可信度越高,其说服效果越大;信源的可信度越低,说服效果越小,而公益传播尤其需要可靠的信源,其公信力是影响公益活动最终效果的关键。然而,新媒体传播在公信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劣势。以网络媒体为例,网络是一个虚拟的平台,各主体之间没有直接的接触来往,在此平台建立起的人际关系、兴趣和感情不够牢靠,在牵涉注册、捐款等公益活动中常见的环节时,往往参与度不高,因为网络本身就带给很多人不信任感。另外,由于网络传播环境错综复杂,虚假信息、非法传播常常无孔不入,在微博中打着“献爱心”的名义私募善款骗取钱财、“网络乞丐”等现象偶有出现,而受众对于公益活动本身就很敏感,一旦有人产生质疑,负面情绪便会通过网络迅速扩散,导致人们对公益活动及公益组织的信任度大大降低。

    新媒体的灵活性、交互性、低成本、广覆盖在使其能够便捷传播信息的同时,也导致监督管理难度增大,如身份认证体系不完善、信息审核体系不健全等重要问题都亟待解决。具体到公益事业上,网络上大大小小的公益组织成千上万,但大多并未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官方认证,且彼此之间缺乏合作与沟通,导致广大网民对网络公益组织普遍缺乏信任,公益活动难以真正推行。许多网络公益人士对公益事业满腔热忱,却没有法律法规赋予的合法“身份”,许多公益行为究其本质却是“非法”活动,不仅难以真正践行公益,反而受到网民的非议。在网络公益传播过程中,信源不唯一且难以确定,虽然透明度高,但信息往往真假难辨,容易导致善款去向不明、组织者身份不明等问题。追根溯源,新媒体公益传播的劣势主要是制度缺陷导致,然而目前,实体化的公益事业尚且难以推行,相关制度并不完善,网络等新媒体的公益传播管理自然需要更多的时间。

    解决当前问题的思路。基于新媒体公益传播的发展趋势以及当下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认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新媒体传播技术培训,创新新媒体环境下公益传播方式以及完善相关制度。

    公益传播过程牵涉的主体很多,在新媒体环境下,公益传播的各主体都应对相关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政府相关人员通过掌握新媒体传播技术,可以对公益传播进行有力的推进和正确的引导,同时起到监督管理的作用。对于企业、各公益组织来说,掌握新媒体技术是传播公益、策划网络公益活动最关键的因素。而对于广告公司、媒体来说,技术是新媒体公益传播形式不断创新的保障。

    新媒体的特征尽在一个“新”字,新媒体环境下的公益传播也需要不断创新。公益传播应跳出以固定的“传者”为中心的传播模式,对广大受众的心理及差异化需求进行分析,利用新媒体环境下丰富的资源进行更为广泛的公益传播。网络群体的聚集往往基于兴趣、行业、地域等特征,针对不同的群体,公益传播应有对应的策划方案。另外,许多草根NGO及意见领袖对网民的影响极大,加强身份认证体系以及提高传播技巧将使得现实生活中的公益组织、媒体等在网络环境中获得强大的公信力,有力地引导公益传播方向以及受众的行为。

上一篇:孟子思想的哲学探讨范文 下一篇:城市管理规范化建设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