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益诉讼之“公益”

时间:2022-08-20 06:22:43

论公益诉讼之“公益”

摘 要:公益诉讼是我国民事诉讼法修改后新纳入的一项制度,但作为公益诉讼的客体“公益”仍旧没有明确定义,这会使得公益诉讼制度在司法实践中难以准确适用。本文对目前我国学界对公共利益的界定做了梳理,并分析了公共利益的特征和其与相似概念的关系,提出了公共利益的定义方式。

关键词:公共利益;定义;特征

我国新《民事诉讼法》第55条首次将公益诉讼纳入民事诉讼制度,初步确认了我国公益诉讼的适用范围和原告资格。虽然此前“公共利益”这一概念早已广泛使用于我国多部法律之中,此次《民事诉讼法》的修正也为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提供了救济途径,但目前无论立法还是学说对“公益”的概念都没有明确的界定。公共利益作为一个重要的法律概念,同时作为公益诉讼的客体,理清其内涵对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和完善至关重要。

一、我国学者对公共利益的界定

由于公共利益概念的不确定性,我国学界关于公共利益的界定也众说纷纭,按现有的表述,大体上可以将现有对公益的界定归纳为下几种:

1.公共利益包括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根据该观点,公共利益是指在法与道德等社会规范所调整的秩序中形成的带有社会普遍性的利益,在目前市场经济新时期,随着“国家――社会”二元化结构的初步形成,社会利益逐渐从国家利益中分离出来,两者共同构成公共利益的内容。

2.公共利益是以社会公共利益为主体的利益,不包括国家利益

该观点认为,把国家利益并入社会公共利益是对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这两个概念的混淆。所谓的社会公共利益是指以社会公众为利益主体的,涉及整个社会最根本的法律原则、道德的一般原则及隐藏于它们之后的与时代相适应的公平正义观念。

3.公共利益不仅包括了国家利益、社会利益,而且还包括了其它不特定法人和自然人的利益

有学者认为,公益诉讼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组织和个人,根据法律的授权,对违反法律、法规,侵犯国家利益、社会利益或者其它不特定法人和自然人利益的行为,向法院,由法院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活动。

4.公共利益就是个人利益的叠加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公共不是抽象的,而是由一个个实实在在的个体构成的。既然公共是由个体构成的,公共利益也是个人利益的某种组合,并最终体现于个人利益……社会功利主义提供了一种最简单的表达方式,也就是个人利益的简单叠加。

二、公共利益与其近似概念的辨析

1.公共利益与国家利益

国家作为最大的共同体,有绝对的公共性,因此有学者认为国家利益等同于公共利益。笔者认为,国家利益是统治阶级利益的体现,主要表现为政治利益,并非所有的国家利益都可以等同于公共利益,公共利益的内涵也远超过国家利益的范畴。国家利益有多个方面,包括国家的安全利益,军事利益,外交利益等等;纵向来看,也被划分为不同阶级、阶层、集团和个人的利益。在少数人作为统治阶级的情况下,统治阶级的利益即使被认为是国家利益,也不能完全代表公共利益。国家利益是一个政治概念,而公共利益不是,即使不存在国家也可能存在着公共利益。因此,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虽然有重叠的部分,但不能等同。

2.公共利益与社会利益

在我国,立法上普遍将公共利益与社会利益合并使用,即产生“社会公共利益”的概念,例如《民法通则》第7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经济计划,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因此不少学者也将公共利益与社会利益相混同。笔者认为,根据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国家与社会经历了一个由融合到分离的过程,社会分裂为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两个领域。因此社会利益是伴随着国家与社会分离所产生的,在国家与社会分离的情况下,社会利益主要表现为经济和和文化方面的利益。对比社会利益和公共利益,社会利益的主体是某一个社会,往往与国家利益相对;而公共利益是一种涉及到国家、社会及个人的利益,国家也可能成为公共利益的主体。因此,社会利益也不完全等同于公共利益。

3.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

根据功利主义的观点,社会制度的安排应该满足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因此有学者认为“公共”并非抽象的,而是由个体组成的,公共利益就是多数人私益的叠加。若按此说法,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性质相同,区别就仅在于人数之多少,多数人的个人利益是公益,少数人的个人利益是私益。但多数人与少数人的界限如何划分?倘若二者发生冲突,两种性质相同的利益,能否仅依据数量多寡而决定牺牲少数人的利益?笔者认为,个人利益应当受到公共利益的限制。虽然公共利益的外在表现往往是众多人的个人利益之和,但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仍应存在位阶上的差别,不能单纯以数量而论。

三、公共利益的特征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发现公共利益是一个复杂且运动发展着的概念,无论从哪一个角度进行阐释,或者试图用其他概念解释其内涵,都无法对其下一个精确完整的定义。经过对我国学者不同观点的归纳总结,笔者认为公共利益应当具备如下基本特征:

1.不确定性

首先,利益内容的不确定性。利益的中心要素是价值,对价值的判断不可避免的受到主观评价标准的影响,主观价值标准因主体而异,含有不确定因素,因此利益内容也具有不确定性。另外,主体进行价值衡量时会受到当时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社会环境不同,利益的内容也会产生差异。

第二,受益对象的不确定性。何为“公共”?公共利益中的“公共”显然不等同于全体国民,用多数人来解释“公共”亦面临着人数标准不明确的问题。德国法中以“某圈子的人”作为公共的相对概念,从反面间接定义公共。所谓“某圈子之人”是指由一范围狭窄之团体加以确定的隔离;或是以地方、职业、地位、等要素作为界限,而其成员之数目经常是少量的。由此,从反面推论,公共的判断应当也至少具备两个标准:(1)非隔离性;(2)数量上须达一定程度的多数。

2.不可分性和公共性

以约翰・罗尔斯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理论认为,“公共利益所具有的数量不能像私人利益那样被划分,不能由个人按照他们的偏爱多要一点或少要一点。……公共利益的极端情形对整个社会而言完全是不可分的。”公共利益可以分享但不能分割,即当把公共利益提供给某个人时,它必然也同时自动的为同一社群的其他成员享有。

3.开放性和发展性

公共利益本身是一个开放的概念,反映了特定社会时期公众的诉求。公共利益的内涵不是既定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间的流逝而发展和改变。如果法律对公共利益作出过于具体的规定,它就使得法律缺乏开放性,不能容纳不断发展的社会需要。对于公共利益的界定,需要根据不断变迁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进行综合的考量。在民主法治国家,更应以法律,特别是宪法确定的原则和精神来充实。

笔者认为,既然公共利益的概念不宜在立法中进行确定,那么可以将公共利益的判断纳入公益诉讼程序中进行。由于公共利益具有不确定性、公共性和开放性,其判断必然要根据当前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由特定的理性人对其进行主观价值判断,因此,可以在公益诉讼程序中由司法机关根据个案的实际情况对涉案的利益是否为公共利益进行界定。

参考文献:

[1]陈运来:《罗马法公共利益原则及其对我国民商立法的启示[J]》,岳麓法学评论,第2卷.

[2]金彭年,蒋奋:《再论社会公共利益的法律保护》,载《时代法学》2007 年第 1 期.

[3]张晓勇,孟平凡:《中国公益诉讼中的案例指导问题》,载《河北学刊》2007 年第 3 期.

作者简介:

鞠一方,(1986.6―),女,辽宁大连人,毕业于华东政法大学,现为大连海事大学法学专业民商法方向在读硕士研究生。

上一篇:企业柔性财务战略管理探析 下一篇:古希腊雅典妇女社会地位与中国唐代妇女社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