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活动感受范文

时间:2023-10-13 17:02:18

公益活动感受

公益活动感受篇1

关键词:公益广告;创意;幽默感

中图分类号:F713.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4-0017-02

一、公益广告的定义

公益广告是非商业性广告,是社会公益事业的一个重要部分,与其他广告相比它具有特别的社会性。公益广告传递出的信息教育鼓舞大众。公益广告的传递正面的提醒、警示、激发人们的思想,总的来说公益广告是提高人们整体素质的有效武器。现在有一些传媒机构都承担一定量的公益广告的制作和宣传,在宣传过程中,对于他们自己本身也是一种宣传,一种正面的影响。公益广告就是人类对自身生存状态、前途与命运思考的一种表达方式。公益广告与一般无故事情节的商业广告有所不同,其中广告中的情节已不再是很简单的情节,因为它所描绘的对象已不是商品,而是一种精神价值观的体现,广告中所出现的各种形象,都以价值观为中心。因此公益广告不仅仅是广告,也是一种艺术。

二、公益广告中的创意误区

1.往往有些公益广告太形式化,说教性太强,对人们不会有什么影响

许多创作人员在创作过程中,老是以教育人的心态来创作,没有创作元素在里面,总是在说教。这样的作品,人们看来起不到什么作用,反而会很排斥。不能太直接地告诉人们“请勿…”,“不要…”等这些文字性的公益广告,往往会让人看了之后会适得其反,有些人会有排斥心理,也可能会使他们对着干。从而起不到好的宣传作用,给社会生活造成负担。不能把自己放在君子的位置,这样往往创作不出好的作品。公益广告强调的是社会成员参与性,而不是谁教育谁的问题,所以说,还是要把公益广告表现的更好,更有吸引力才是王道。

2.公益广告的创意中缺乏幽默感,太过严肃

在公益广告中,创作者往往不擅长用幽默的手法去创作,因此创作的公益广告太严肃。在中,幽默的意思是“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觉得幽默就不是不能严肃,严肃的主题也可通过愉快的、轻松的方式表达出来,重要的是读者更喜欢看幽默的广告,更能让读者所接受、思考。幽默的方式在公益广告中运用的还不是太多,幽默的公益广告可以让读者在轻松的状态下接受,能接受就会有影响,有影响就会去思考。因此,建议在创作公益广告中多添加一些幽默元素在里面,合理的运用,会比严肃紧张的气氛好的多。

3.过度的追求画面而放弃文字

尽管现在很多图形、影视代替了文字,但文字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些创作人员太注重画面的效果而忽略了文字部分。都说文字阅读对读者来说是一种负担,因此文字越来越被人所忽视。从而创作人员也只重视画面,但是对文字来说可以简,不能没有。对公益广告来说,流行的公益广告越来越多的是靠画面来吸引人,但是好的公益广告还需要图文并茂,广告还是需要有文案的支撑,还是要有文字。

三、公益广告的创意理念和原则

1.创作中注重感情因素:创意要感动人,不能只是去说教

创作中要人性化,让人看了有深刻的印象,能深入人心。首先要打动自己,让大家产生共鸣。公益广告中的信息传达需要以情动人,因为公益广告重在改变或强化人们的某种态度。首先要自己去感知去经历,自己亲身感受、经历了才能有深刻的体会,才能打动别人。能打动自己,就能打动别人。人与人的心理是一样的。情感是态度的核心组成成分,态度的改变扎根在情感感受之中。无论公益广告是走的理性诉求还是感性诉求的路线,最终这则广告都要在情感层面发生作用。人注重的还是情感的感受。而枯燥的说教信息是很容易遭到受众的排斥,公益广告要达到良好传播效果,首先就应该从心理上打动受众,这样才能使其自然地接受和认同广告所要宣传的观念。例如,北京奥运会期间的公益广告《文明的中国盼奥运》就运用了好的创意,引起人们的共鸣的。在广告中,濮存昕说:“公益广告对于社会上的那些不文明现象不能够药到病除,但是公益广告是一盏灯,灯光再亮一些,我们周围的黑暗就会少一些……我们每个人迈出一的小步,整个社会就会向前迈出一大步……”简短的几句话把公益广告是灯光,可以帮助别人照亮人生的主题表达得很充分,这就是基于对问题深刻思考的公益广告。

2.创作要贴近生活,关爱社会、关心人性、贴近生活

公益广告传达的虽然是抽象的观念, 但主题往往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具有普遍的意义。人们往往关注的还是身边的事情。因此公益广告可以通过诱发受众的情感, 使受众对广告产生共鸣, 从而在情感认同的基础上实现进一步的沟通。公益广告的创意要贴近人们的生活, 与人们的情感相结合, 只有真切朴实的情感才能打动人们的心。情感的激发还要与广告主题相符合, 即应根据广告目标受众的情感心理来设计情感的切入点和表达方式。公益广告传达的信息都是公益性的,现如今公益广告在社会生活中更有着不可缺少的重要地位。他取材于百姓生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妈妈,洗脚》这则广告就是因为背后有着深刻的内涵。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以,让我们感动的并不仅是孩子端一盆水给妈妈洗脚带给我们的震撼,还有就是孩子的母亲为老人洗脚带给我们的启示。

3.创作本土化,结合地方文化去创作

公益广告的水平是这一城市、地区、国家民众文化道德水准和社会风气的重要标志。 公益广告反映了国家的思想观念,所以创意素材要多结合民族的文化特色,民族的就是本土的,也是人们最容易接受和理解的。生活中,往往自己的东西让人感到亲切,也更容易让人理解和接受。我们的民族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公益广告很好的创作点和创意要素,也是体现与国外公益广告不同的关键。人们是讲情义的,民族之间的感情是不变的,公益广告表达出的感情与人民民族的感情一致,就会达到很好的共鸣。从而把广告宣传做到最大化的效果。人民民族之间的感情是浓厚的,是不会动摇的。

4.创作要简单易懂,人们看了一目了然

公益广告在表达过程中,要让读者很快的理会到其想法和目的。广告内容要容易理解,让人很好明白。所表达的主题要明确、准确。在人们看的过程中药快速的传达到读者心里。好的公益广告创意要服务于理解主题,让读者加深对广告的记忆,而不是理解不透里面的意思或理解错误。公益广告必须能够精确的表达主旨,同时在表达手法和创意思路上要简单、简洁、简练。例如《大眼睛女孩》的公益广告之所以成功,主要在于它的创意思路和表达手法非常简练,只是通过一张简单的照片,没有做任何的处理,通过画面中小女孩的形象来传递信息,这个信息是在简陋的教室中,衣衫褴褛的小女孩在看着黑板,眼神中充满了童真和对知识的渴望。画面突出的就是一双大眼睛,以这双眼睛来作为打动受众的突破口,使得看到照片的人对这幅照片印象非常深刻,通过灵动的眼神来传递信息,呼吁大家关注失学儿童,关注贫困儿童。这是希望工程给人印象最深刻的代表性作品,是非常成功的公益广告代表,它的信息深深地烙印在人们的脑海中,时隔多年,人们还是对这幅照片印象深刻。

四、公益广告中创意的重要性

公益广告是一种精神的载体,体现了人们精神层面的升华,以及内在的提升。它有助于人们素质的提高,更有利于推动社会的发展。公益广告所宣传的内容,与社会生活有着重大的联系,公益广告所的宣传的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净化社会环境,带动人们的积极性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从某种意义上说,公益广告所表现的标准是这个城市、地区、国家民众文化道德水准和社会风气的重要标志。

在公益广告中创意最为重要,一个没有创意的公益广告,就如同一张白纸一样,没有色彩,不会被人所重视、更不能给人们带来什么内心的启发和感受,不会被人们认同。它来源与人们的社会生活,而且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创意的本质就是用点子带给人们思想上的启发,提高人们是道德素质和文化水平。

五、结论

广告在人们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而公益广告更能让人们看清生活中所存在的问题。现如今我们要做好公益广告,健康、积极、向上的思想推动着人们的思想进步和素质的提高,从而更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公益广告追求的是心灵与心灵的碰撞,唤醒人与人的良知。

现在社会的发展,公益广告的制作不仅源于广告公司,而是一部分人追求理想,实现自我价值的体现。公益广告的表现形式和创意也越来越被人重视。公益广告是精神的载体,是体现人精神层面的升华,它与庸俗、功名利禄保持着差距,是人们的一种精神超越。公益广告给人们生活传送着正能量,更加强了我国道德法制建设。

参考文献:

[1]张明新.公益广告的奥秘[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

[2]潘泽宏.公益广告导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公益活动感受篇2

关键词 电视 公益广告 思维创新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城市,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公益广告水平反映了这个城市、地区或国家民众的文化道德水准和社会风气。”对一个电视媒体来说,在公益广告和公益活动传播上付出多大努力都是应该的和必要的!

一、电视媒体公益广告传播要提升策划意识

策划,是预备、思考、谋算之意,它与谋略、运筹、决策、计划密切相关。策划是行动的指南与纲领,也是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广告策划是策划在广告领域的运用,是媒体企业在注意力经济的大背景下,提升广告传播效果的一种思维创新,它对于提升广告的社会传播力和社会营销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运筹帷幄,精心策划是非常必要的。

1 把握好选题

公益广告的策划首先需要明确主题。电视公益广告的主题选择直接影响着一则公益广告的传播效果和教化功能的实现。

(1)公益广告选题应突出时效性

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会出现不同的任务、面临一些新的问题,人们的关注点会有所不同,因而电视公益广告传播应结合热点问题有计划、有步骤的及时创意制作、公益广告。明确选题的针对性,创作人员须研究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消费者内心对于公益广告传播的深层次需求、主题要与公众切身感受息息相关,如此方能引起公众的关注,优化传播的社会效果。如中央电视台等播出的反映下岗问题的系列电视公益广告,“真正的男子汉”等广告适应当时机构调整、下岗就业的社会现实问题,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力,激荡人心。再如1998年“抗洪救灾”、2002年“抗击非典”等主题公益广告以社会焦点事件为切入点,宣扬传统美德、匡扶正义,弘扬精神,通过积极健康向上的形象和姿态引导公众的价值取向,营造了一种良性的社会空间,引起全国范围内的巨大反响。

(2)公益广告选题要力求实现系列化,规模化

电视公益广告应走规模化、系列化的发展之路,强化品牌意识。公益广告因其所关注的主题往往是文化传统、民族精神和道德观念等比较宏大层面的问题,因此将主题进行解构进行系列化传播和连续性的规模化传播,深化主题。强化接受。更有利于公益广告的叙事,提升传播效果。2001年,央视为配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贯彻落实,特别制作推出了系列公益广告,每则广告同时在央视各个频道播出,每天播出不少于22次,总播出频次高达50多次,个别精品广告播出频次甚至达到110次。高密度多频次的系列播出有力的强化了公众对《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知晓、理解和接受,保证了《纲要》的顺利实施。

2 创意独特。内涵深刻

公益广告的主题选定之后,就要通过巧妙的创意来表现广告的主题,使公益理念得以最大化的传播。公益广告应摆脱说教口吻,强调受众导向。如伯恩巴克所言“公益广告需要创意,为其赋予精神与生命”。新颖的形式,巧妙的构思,来源于对社会生活,社会现象的深入体察和把握,要能对现实生活中的大量事实进行筛选、提炼,从而达到既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既耐人寻味又让人经久难忘的目的,从而实现公益广告社会教育的功能。

(1)巧用幽默法

公益广告中使用幽默手法,可以寓庄于谐,运用轻松愉快的方式来表达严肃的主题和意向,增强广告的吸引力,避免刻板的说教、吓人的警示,巧妙的隐蔽传播意图,潜移默化的激发受众好感,以一种愉快的方式缩短与受众的心理距离,消除受众的怀疑和抵触心理,轻松愉悦的接受公益广告观念,同时得到审美体验。2008年北京奥运30秒电视公益广告《交通协管员篇》可以说是难得一见的运用幽默进行劝服的电视公益广告佳作。片中由冯巩饰演的交通协管员,真实而可爱、普通而平凡,“违章停车——我贴;自行车逆行——我拦;行人翻阅护栏——我拽”!这位协管员踌躇满志尽职尽责,且行且说:“就要开奥运了,咱得模范遵守交通法规,就是行人也得做到红灯停绿灯……”走着走着,不经意间抬头看到了红灯,他面带愧色和尴尬,口中念道“我改”,于是小心翼翼的退了回去,然后定了定神,颇感自得的说道:“像我这么自觉,你能做到吗?”。就这样,通过执法者违法的情节创意,透过交通协管员有趣可笑的语言和表情,以及执法语言和行动的矛盾不协调形成一种幽默感,一个公正执法者的可爱形象便跃入公众的视野中。严肃的执法者违法的话题也通过幽默手法的巧妙运用而变得轻松。

(2)凸显人情味,以小见大

学者朱月昌曾提出:公益广告创意要遵循思想性、情感性与民族性、倡导性原则。其中情感性即强调公益广告要通过调动人的情感,以感情为创作中心,注重用情感和细节打动人,感染人,让人在情感共鸣中接受广告诉求,在艺术的感染中让受众自己去思考和体会。为此,公益广告创作者应着眼普通人的视点和心情去创意,将公益的主题赋于受众可以感知的现实语境中。注意电视公益广告文本的人文内涵。完整准确的传达广告诉求,冲击人们的心灵并引发深刻的体悟。“公益广告是一盏灯”照亮环境的同时,可以温暖公众,你一定记得这样一则公益广告描述的场景“一个北方的冬夜,呼呼的北风不停的刮着,一个女孩下自习回家,骑车走在黑漆漆的小巷里,一边骑车一边唱着歌给自己壮胆,当走到一个拐角处的时候,一个卖宵夜的大爷为她照亮了回家的路。话外音:平安有时就是一盏灯让人心里暖暖的灯字幕:平安中国,和谐为本。广告中的细节让人心暖,”漆黑的小巷、呼呼的北风、暖融融的灯光、稚气的孩子、慈祥的老人、亲切的话语……”。观众在感受温暖的同时接受了公益广告传达的观念。

(3)适时引入名人代言

名人在倡导社会公益观念时,因演技高超,艺德高尚而深受观众喜爱,容易与公众实现良好互动。比如08央视奥运系列公益广告征集比赛通知中就特别强调“要为知名人士奉献奥运提供机会和舞台,邀请名人参演公益广告电视片和担任公益广告形象代言人等,以实际行动支持奥运,展现民族精神为社会作出表率”,随后我们看到名演员濮存昕、央视知名主持人、歌唱家宋祖英等众多音乐界、京剧界、曲艺界等社会知名人士出演的公益广告《关注篇》、《明星篇》、《京剧篇》、《曲艺篇》、《濮存听的相信篇》,凭借他们特有的知名度和感召力,有力的诠释了“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的广告主题。名人代言、“平民”路线、生活化的场景、情感化的诉求极大的提升了公益广告主题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当然,与商业广告一样,公益广告启用明星要慎重,不合适的明星会导致适得其反的传播效果。

3 巧选时机

公益广告的必须要考虑到公益广告的主题与内容。就公益广告自身贴近生活、表现多样化与费用等因素,使用多种媒体,强化整合营销传播的意识,其基本思路在于置换商业营销传播中的消费者利益为社会公众利益,从而综合运用广告、公关、促销等手段。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公益广告整合营销传播的一种方式,公益事件行销不同凡响的影响力已在实践中初露端倪,其运作的要诀在于借用时间的焦点效应,影响公众关心事件本身所附带的话题。

4 积极提升百姓参与公益的意识

公益广告创作可以调动社会力量来集思广益,促使更多的电视观众思考公益广告的创意,并在这个过程中来反思自己的言行,这本身就是一次最大范围的公益观念的教育和传播。

公益广告的使命最终能够完成有赖于每一位社会成员的积极参与。广告传播者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交流关系,因此,公益广告要带动受众思考,参与创作,为大众留下充分的想象和思考空间,使其投入其中,更为深刻的感知公益广告的内容,带着受众一起思考,互动交流沟通,这样才能达成更好的传播意图。如迎奥运公益广告征集在中央电视台等多家部级媒体的号召下,形成多媒体、多区域、全方位联动的公益广告展播优势,通过公众欣赏、投票的多媒体互动,极大的调动了公众参与的热情和力度,形成了公益广告全民参与和高度关注的传播实效,其成功之处可圈可点。

二、电视媒体公益活动传播应巧借事件营销

人们的关注点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变化,公益广告传播应努力抓住这种变化的需求,实现准确的引导和劝服。电视公益广告应注意与热点事件相结合,以新闻报道为由头,强化针对性,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得公益广告成为报道的延伸,在气氛和情感上起到推进和烘托的作用,在强化媒体观点、立场和导向的同时,借助新闻事件或热点现象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侧重事实的新闻和侧重情感的公益广告组合出击,优化资源组合,势必会形成一种强势传播。如北京奥运时期,社会关注的中心积聚在“北京奥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上,电视媒体即时推出奥运系列公益广告,借助奥运主题的焦点效应,有效的强化了主题对观众的冲击。此外,电视公益广告传播也可嫁接热点新闻报道,推动各自传播目的更好的完成。在5·12大地震发生后,央视各电视频道先后集中、大规模的播出了“抗震救灾,我们与你在一起”等多部主题系列公益广告片,发起组织“大灾有大爱”大型赈灾义演晚会等公益活动,同时配合赈灾电视新闻报道,极大的鼓舞了人们战胜灾难的信心和勇气。

公益活动感受篇3

    【关键词】新媒体,公益传播,互联网,信息,

    媒体公益传播

    公益传播是指具有公益成分、以谋求社会公众利益为出发点,关注、理解、支持、参与和推动公益行动、公益事业,推动文化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非营利传播活动。大众传媒作为公益传播的载体,在公益传播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舆论导向作用。

    传统媒体公益传播。传统媒体公益传播往往是以公益广告、公益节目的形式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进行宣传,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传统媒体的公益传播占据了绝对的主流位置并取得了可观的社会效益,但网络技术的进步在悄然改变着大众的行为习惯以及舆论的传播方式,传统媒体的公益传播渐渐显露出较为明显的问题与局限。

    以公益广告在报纸杂志的传播为例,报纸杂志的公益传播依托的是其作为历史较长的媒体所积淀起的公信力,好的报纸杂志具有强大的“品牌”价值,而公益广告的公益价值恰恰需要建立在海量的发行基础和良好的公众形象之上。但是,平面的公益广告往往缺乏创意,由于创意不足,导致其所传达的理念不能深入人心,大众从“看到”到“参与”之间的转化率极低。另外,随着报纸杂志市场的细分化与专业化,许多媒体不再具有公益广告所需要的“量”的基础,广告投放效果甚微且成本增加,同时,公益广告也很难与专业媒体的定位和内容相融合。此外,由于报纸杂志有固定的发行周期,时效性相对较差,间断的、相对独立的公益广告、公益活动不能起到从根本上增强全社会公益理念的作用,针对社会事件的公益宣传有滞后性,同时缺乏反馈与互动。

    新媒体公益传播。近年来,技术进步带动了新媒体指数化的成长,数字电视、数字报刊、网络、手机短信、触摸媒体等媒介成了更为广泛应用的传播手段,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而传播公益理念的公益广告、公益新闻、公益活动等发起者和受众都极其广泛,可以说公益尤需传播,而新媒体独具优势。

    相较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的互动性与及时性极强,每个接收者同时也可以是传播者、监督者,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体的知情与传播“特权”被弱化,信息的监察权力也分散在受众之中,且传播者、接收者、监督者的身份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变换频繁,信息制造与传播在广泛的受众群体中随时随地都在发生,整个过程具有很强的互动性与及时性。此外,新媒体制造与传播信息的成本极其低廉,近乎为零,对受众多为免费,每个人都可以在新媒体平台进行大众传播,大大提高了受众的主动性,同时,形式、内容多样的新媒体体现出小众化、个性化的特点,在某些特定人群中具有极高的关注热度和极强的影响力。

    基于新媒体的特点与优势,结合传统媒体公益传播所遇到的问题,新媒体环境下的公益传播能体现出以下特质

    1.交互性。新媒体传播是双向的,尤其是通过网络,在公益传播的过程中可以及时得到受众的反馈信息并引起主动的再传播,信息的接收者同时也是传播者,对信息具有再加工的权力,交互性极强。

    2.非强迫性。基于新媒体的互动性特征,受众对信息具有选择权,在公益传播中,受众可以自由转换身份,其主动性对传播效果具有显着的影响。互联网环境下,受众并不是完全分散的,多以兴趣、行业等细分化标签为基础聚集起来,彼此之间有一定的信任度,对于信息的传播热情相对较高,同时,参与感能带来一定的愉悦,使传播的主动性更强。

    3.时空广泛性。网络、手机等新媒体覆盖的时空范围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基于公益传播的教育性、观念性、倡导性等特征,新媒体所提供的传播环境更适合进行公益传播,同时,新媒体环境大大降低了公益传播的成本。

    4.多元性。新媒体环境有利于公益传播形式的创新,例如,视频、动画、短信等多种表现形式可以在公益广告中运用,微博、社区、主页等可以积极运用在公益组织和公益活动中,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可以进行有机结合,针对不同的群体、不同的事件进行差异化的包装宣传,使公益传播不仅仅停留在平面图文、电视广告的层面,更加生动、富有创意,进而深入人心,达到更佳的传播效果。

    新媒体公益传播的功效

    新媒体构建新的人际关系网络。公益活动往往通过“滚雪球”式的人际关系加之媒体宣传进行传播,而网络包括移动网络等媒介在更广泛的时空范围内构建出一种新的人际关系。互联网具有开放性和互动性特征,在不断的分享与互动过程中很容易培养起人与人之间的认同感和信任感,而集体活动本身就是一个吸引认同感的过程。

    新媒体环境使以往的“大公益”碎片化,“微公益”渐渐成为趋势,公益活动的主导角色不再由政府、企业、公益组织所担当,每个网民都可以是公益活动的发起人、倡导者、参与者,公共意识代替传统的官方意识进行着公益引导和动员,公益传播的方向由传统的自上而下变成了自下而上。同时,即时的互动交流使公益活动的每一步过程透明化,使得更多的潜在参与者能够及时获取信息。微公益的参与方式多种多样,在不断的互动、分享、传播中,公益理念得到了可持续的传播,参与者也获得了精神上的快乐,由此激发出更多的参与倾向。

    线上线下融合。目前,完全的在线公益活动往往规模较小、缺乏有力的组织,同时,在线集体活动因存在“搭便车”、公信力不足等问题,往往难以取得显着的成效,而利用新媒体优势,对公益活动进行造势宣传,融合线上线下渠道,则能进一步整合公益资源,扩大参与人群,传播公益理念。

    2011年的“地球一小时”活动是新媒体公益传播的极好案例,该活动并未通过新闻会等传统模式进行前期宣传,而是录制了活动主题曲的视频放在活动主页上,同时转载到搜狐、考试吧等门户网站,并在人人网、新浪微博等SNS社区得到了广泛的分享和传播,许多明星以及其他公众人物也通过网络互动积极地进行了宣传,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另外,“地球一小时”官网与百度、优酷、人人网、新浪微博等20余个在线平台进行合作,依靠网络所得的主页点击率及活动影响力是传统媒体远远不能达到的。而活动规模通过新媒体扩大之后,具有权威性的传统媒体也对此进行了后期报道,进一步强化了传播效果。

    助推公益事业发展。政府、公益组织、企业、传统媒体等是公益事业的有力组织者、引导者,也都是具有丰富线下资源的公益传播主体,在新媒体环境下,公益传播依然需要有力的组织与正确的引导,因此,线上宣传、线下运作的融合模式较适合当下的公益活动,而对各方公益传播主体来说,卓有成效的传播技术与公益热情同样不可或缺,必将强有力地推动公益事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问题与展望

    新媒体公益传播的主要问题。根据霍夫兰的“可信度效果”研究,信源的可信度越高,其说服效果越大;信源的可信度越低,说服效果越小,而公益传播尤其需要可靠的信源,其公信力是影响公益活动最终效果的关键。然而,新媒体传播在公信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劣势。以网络媒体为例,网络是一个虚拟的平台,各主体之间没有直接的接触来往,在此平台建立起的人际关系、兴趣和感情不够牢靠,在牵涉注册、捐款等公益活动中常见的环节时,往往参与度不高,因为网络本身就带给很多人不信任感。另外,由于网络传播环境错综复杂,虚假信息、非法传播常常无孔不入,在微博中打着“献爱心”的名义私募善款骗取钱财、“网络乞丐”等现象偶有出现,而受众对于公益活动本身就很敏感,一旦有人产生质疑,负面情绪便会通过网络迅速扩散,导致人们对公益活动及公益组织的信任度大大降低。

    新媒体的灵活性、交互性、低成本、广覆盖在使其能够便捷传播信息的同时,也导致监督管理难度增大,如身份认证体系不完善、信息审核体系不健全等重要问题都亟待解决。具体到公益事业上,网络上大大小小的公益组织成千上万,但大多并未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官方认证,且彼此之间缺乏合作与沟通,导致广大网民对网络公益组织普遍缺乏信任,公益活动难以真正推行。许多网络公益人士对公益事业满腔热忱,却没有法律法规赋予的合法“身份”,许多公益行为究其本质却是“非法”活动,不仅难以真正践行公益,反而受到网民的非议。在网络公益传播过程中,信源不唯一且难以确定,虽然透明度高,但信息往往真假难辨,容易导致善款去向不明、组织者身份不明等问题。追根溯源,新媒体公益传播的劣势主要是制度缺陷导致,然而目前,实体化的公益事业尚且难以推行,相关制度并不完善,网络等新媒体的公益传播管理自然需要更多的时间。

    解决当前问题的思路。基于新媒体公益传播的发展趋势以及当下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认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新媒体传播技术培训,创新新媒体环境下公益传播方式以及完善相关制度。

    公益传播过程牵涉的主体很多,在新媒体环境下,公益传播的各主体都应对相关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政府相关人员通过掌握新媒体传播技术,可以对公益传播进行有力的推进和正确的引导,同时起到监督管理的作用。对于企业、各公益组织来说,掌握新媒体技术是传播公益、策划网络公益活动最关键的因素。而对于广告公司、媒体来说,技术是新媒体公益传播形式不断创新的保障。

    新媒体的特征尽在一个“新”字,新媒体环境下的公益传播也需要不断创新。公益传播应跳出以固定的“传者”为中心的传播模式,对广大受众的心理及差异化需求进行分析,利用新媒体环境下丰富的资源进行更为广泛的公益传播。网络群体的聚集往往基于兴趣、行业、地域等特征,针对不同的群体,公益传播应有对应的策划方案。另外,许多草根NGO及意见领袖对网民的影响极大,加强身份认证体系以及提高传播技巧将使得现实生活中的公益组织、媒体等在网络环境中获得强大的公信力,有力地引导公益传播方向以及受众的行为。

公益活动感受篇4

    【关键词】新媒体,公益传播,互联网,信息,

    媒体公益传播

    公益传播是指具有公益成分、以谋求社会公众利益为出发点,关注、理解、支持、参与和推动公益行动、公益事业,推动文化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非营利传播活动。大众传媒作为公益传播的载体,在公益传播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舆论导向作用。

    传统媒体公益传播。传统媒体公益传播往往是以公益广告、公益节目的形式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进行宣传,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传统媒体的公益传播占据了绝对的主流位置并取得了可观的社会效益,但网络技术的进步在悄然改变着大众的行为习惯以及舆论的传播方式,传统媒体的公益传播渐渐显露出较为明显的问题与局限。

    以公益广告在报纸杂志的传播为例,报纸杂志的公益传播依托的是其作为历史较长的媒体所积淀起的公信力,好的报纸杂志具有强大的“品牌”价值,而公益广告的公益价值恰恰需要建立在海量的发行基础和良好的公众形象之上。但是,平面的公益广告往往缺乏创意,由于创意不足,导致其所传达的理念不能深入人心,大众从“看到”到“参与”之间的转化率极低。另外,随着报纸杂志市场的细分化与专业化,许多媒体不再具有公益广告所需要的“量”的基础,广告投放效果甚微且成本增加,同时,公益广告也很难与专业媒体的定位和内容相融合。此外,由于报纸杂志有固定的发行周期,时效性相对较差,间断的、相对独立的公益广告、公益活动不能起到从根本上增强全社会公益理念的作用,针对社会事件的公益宣传有滞后性,同时缺乏反馈与互动。

    新媒体公益传播。近年来,技术进步带动了新媒体指数化的成长,数字电视、数字报刊、网络、手机短信、触摸媒体等媒介成了更为广泛应用的传播手段,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而传播公益理念的公益广告、公益新闻、公益活动等发起者和受众都极其广泛,可以说公益尤需传播,而新媒体独具优势。

    相较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的互动性与及时性极强,每个接收者同时也可以是传播者、监督者,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体的知情与传播“特权”被弱化,信息的监察权力也分散在受众之中,且传播者、接收者、监督者的身份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变换频繁,信息制造与传播在广泛的受众群体中随时随地都在发生,整个过程具有很强的互动性与及时性。此外,新媒体制造与传播信息的成本极其低廉,近乎为零,对受众多为免费,每个人都可以在新媒体平台进行大众传播,大大提高了受众的主动性,同时,形式、内容多样的新媒体体现出小众化、个性化的特点,在某些特定人群中具有极高的关注热度和极强的影响力。

    基于新媒体的特点与优势,结合传统媒体公益传播所遇到的问题,新媒体环境下的公益传播能体现出以下特质:

    1.交互性。新媒体传播是双向的,尤其是通过网络,在公益传播的过程中可以及时得到受众的反馈信息并引起主动的再传播,信息的接收者同时也是传播者,对信息具有再加工的权力,交互性极强。

    2.非强迫性。基于新媒体的互动性特征,受众对信息具有选择权,在公益传播中,受众可以自由转换身份,其主动性对传播效果具有显着的影响。互联网环境下,受众并不是完全分散的,多以兴趣、行业等细分化标签为基础聚集起来,彼此之间有一定的信任度,对于信息的传播热情相对较高,同时,参与感能带来一定的愉悦,使传播的主动性更强。

    3.时空广泛性。网络、手机等新媒体覆盖的时空范围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基于公益传播的教育性、观念性、倡导性等特征,新媒体所提供的传播环境更适合进行公益传播,同时,新媒体环境大大降低了公益传播的成本。

    4.多元性。新媒体环境有利于公益传播形式的创新,例如,视频、动画、短信等多种表现形式可以在公益广告中运用,微博、社区、主页等可以积极运用在公益组织和公益活动中,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可以进行有机结合,针对不同的群体、不同的事件进行差异化的包装宣传,使公益传播不仅仅停留在平面图文、电视广告的层面,更加生动、富有创意,进而深入人心,达到更佳的传播效果。

    新媒体公益传播的功效

    新媒体构建新的人际关系网络。公益活动往往通过“滚雪球”式的人际关系加之媒体宣传进行传播,而网络包括移动网络等媒介在更广泛的时空范围内构建出一种新的人际关系。互联网具有开放性和互动性特征,在不断的分享与互动过程中很容易培养起人与人之间的认同感和信任感,而集体活动本身就是一个吸引认同感的过程。

    新媒体环境使以往的“大公益”碎片化,“微公益”渐渐成为趋势,公益活动的主导角色不再由政府、企业、公益组织所担当,每个网民都可以是公益活动的发起人、倡导者、参与者,公共意识代替传统的官方意识进行着公益引导和动员,公益传播的方向由传统的自上而下变成了自下而上。同时,即时的互动交流使公益活动的每一步过程透明化,使得更多的潜在参与者能够及时获取信息。微公益的参与方式多种多样,在不断的互动、分享、传播中,公益理念得到了可持续的传播,参与者也获得了精神上的快乐,由此激发出更多的参与倾向。

    线上线下融合。目前,完全的在线公益活动往往规模较小、缺乏有力的组织,同时,在线集体活动因存在“搭便车”、公信力不足等问题,往往难以取得显着的成效,而利用新媒体优势,对公益活动进行造势宣传,融合线上线下渠道,则能进一步整合公益资源,扩大参与人群,传播公益理念。

    2011年的“地球一小时”活动是新媒体公益传播的极好案例,该活动并未通过新闻会等传统模式进行前期宣传,而是录制了活动主题曲的视频放在活动主页上,同时转载到搜狐、腾讯等门户网站,并在人人网、新浪微博等SNS社区得到了广泛的分享和传播,许多明星以及其他公众人物也通过网络互动积极地进行了宣传,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另外,“地球一小时”官网与百度、优酷、人人网、新浪微博等20余个在线平台进行合作,依靠网络所得的主页点击率及活动影响力是传统媒体远远不能达到的。而活动规模通过新媒体扩大之后,具有权威性的传统媒体也对此进行了后期报道,进一步强化了传播效果。

    助推公益事业发展。政府、公益组织、企业、传统媒体等是公益事业的有力组织者、引导者,也都是具有丰富线下资源的公益传播主体,在新媒体环境下,公益传播依然需要有力的组织与正确的引导,因此,线上宣传、线下运作的融合模式较适合当下的公益活动,而对各方公益传播主体来说,卓有成效的传播技术与公益热情同样不可或缺,必将强有力地推动公益事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问题与展望

    新媒体公益传播的主要问题。根据霍夫兰的“可信度效果”研究,信源的可信度越高,其说服效果越大;信源的可信度越低,说服效果越小,而公益传播尤其需要可靠的信源,其公信力是影响公益活动最终效果的关键。然而,新媒体传播在公信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劣势。以网络媒体为例,网络是一个虚拟的平台,各主体之间没有直接的接触来往,在此平台建立起的人际关系、兴趣和感情不够牢靠,在牵涉注册、捐款等公益活动中常见的环节时,往往参与度不高,因为网络本身就带给很多人不信任感。另外,由于网络传播环境错综复杂,虚假信息、非法传播常常无孔不入,在微博中打着“献爱心”的名义私募善款骗取钱财、“网络乞丐”等现象偶有出现,而受众对于公益活动本身就很敏感,一旦有人产生质疑,负面情绪便会通过网络迅速扩散,导致人们对公益活动及公益组织的信任度大大降低。

    新媒体的灵活性、交互性、低成本、广覆盖在使其能够便捷传播信息的同时,也导致监督管理难度增大,如身份认证体系不完善、信息审核体系不健全等重要问题都亟待解决。具体到公益事业上,网络上大大小小的公益组织成千上万,但大多并未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官方认证,且彼此之间缺乏合作与沟通,导致广大网民对网络公益组织普遍缺乏信任,公益活动难以真正推行。许多网络公益人士对公益事业满腔热忱,却没有法律法规赋予的合法“身份”,许多公益行为究其本质却是“非法”活动,不仅难以真正践行公益,反而受到网民的非议。在网络公益传播过程中,信源不唯一且难以确定,虽然透明度高,但信息往往真假难辨,容易导致善款去向不明、组织者身份不明等问题。追根溯源,新媒体公益传播的劣势主要是制度缺陷导致,然而目前,实体化的公益事业尚且难以推行,相关制度并不完善,网络等新媒体的公益传播管理自然需要更多的时间。

    解决当前问题的思路。基于新媒体公益传播的发展趋势以及当下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认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新媒体传播技术培训,创新新媒体环境下公益传播方式以及完善相关制度。

    公益传播过程牵涉的主体很多,在新媒体环境下,公益传播的各主体都应对相关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政府相关人员通过掌握新媒体传播技术,可以对公益传播进行有力的推进和正确的引导,同时起到监督管理的作用。对于企业、各公益组织来说,掌握新媒体技术是传播公益、策划网络公益活动最关键的因素。而对于广告公司、媒体来说,技术是新媒体公益传播形式不断创新的保障。

    新媒体的特征尽在一个“新”字,新媒体环境下的公益传播也需要不断创新。公益传播应跳出以固定的“传者”为中心的传播模式,对广大受众的心理及差异化需求进行分析,利用新媒体环境下丰富的资源进行更为广泛的公益传播。网络群体的聚集往往基于兴趣、行业、地域等特征,针对不同的群体,公益传播应有对应的策划方案。另外,许多草根NGO及意见领袖对网民的影响极大,加强身份认证体系以及提高传播技巧将使得现实生活中的公益组织、媒体等在网络环境中获得强大的公信力,有力地引导公益传播方向以及受众的行为。

公益活动感受篇5

公益教育家庭生活服务教育社区生活服务教育

一、公益教育的概念

(一)公益

顾名词义,公益就是大家受益,社会受益。“公益”一词是一个外来词,在我们传统的汉语言体系中并没有“公益”这样的固定用法。19世纪末,首先是日本人用来译西语中Public Welfare(公共福利)一语的,后来它又为汉语所沿用,“五四”运动后才出现,国内最早“公益”一词见于鲁迅的《准风月谈・外国也有》:“只有外国人说我们不问公益,只知自利,爱金钱,却还是没法辩解。”其意思是“公共利益”。“公益”是缩写,侧重于“公共”这一维度。具体来讲,“公益”是指社会个体走出私人空间进入公共空间,通过参与、合作等途径在改善社区和社会建设中发挥个体力量,创造公共利益的过程,进而促进个体和社会的整体发展。

(二)教育

“教育”一词,我国古已有之,通常可以追溯到孟子所谓“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其原意是“教之、育之”,并不是一个词。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育就是通过长者施加影响,做出榜样示范,让学生学习、仿效和觉悟,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西方的“教育”一词,源于拉丁文,本义为“引出”或“导出”,即教育者引导儿童的固有本性使之完善和谐发展。虽然中西方在教育上的含义侧重不同,但都把教育看作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具体来讲,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主要是指学校对适龄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

(三)公益教育的概念

通过“公益”和“教育”的解读,不难理解什么是公益教育。广义上,公益教育就是一切有利于个人和社会公众利益和福祉的人的完善和发展过程。狭义上,公益教育是通过公益

生活的教育。这里所说的公益教育是指狭义上的公益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公益教育研究所是这样定义的:“公益教育就是通过课内和课外、校内和校外、正规和非正规等教育途径,从小提高孩子的公益意识,培养孩子的公益行为与能力,让他们从自我做起,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用自己的力量参与到改善家庭、学校和社区的公共事务中来,从而树立起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其核心是,通过公益生活的参与,使学生正确地认识社会、关心社会,并积极负责任地参与到社会事务中,培养学生积极正确的公民价值观和良好的公民素养。

二、公益教育的内涵

公益教育是将书本知识与社会服务实践整合,通过多元化、体验式的学习经历,采用学习和发展的开放性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高素养公民意识。公益教育既注重社会实践服务过程,又注重知识学习过程,既满足社区的实际服务需要,又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既关注社会基本价值,又关注社会发展问题,既促进学生的积极社区参与,又促进家庭、学校、社区的互动协作教育。可以说,公益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

(一)参与――公益教育的必经途径

参与是学生认识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公民资格教育的核心概念。公益教育的重要作用就在于它为学生参与社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有目的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机会和条件参与社区服务与管理,在参与中享受到体验学习、快乐学习、服务学习的乐趣和,更好地完成和享受社会化过程。在公益教育中学生的参与经过这么几个阶段:学生由不理解意义的不完全参与到成人指导下的参与,再到依靠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独立发起、执行参与社区事务服务计划,从而实现真正的参与,明白参与的内容、目的、理由和自己在社区的作用,促进学生对某些价值的认同和对社区的归属感,最终使学生成为具有民主技能、积极参与社区事务的公民。没有参与经验的学生对社会事务认识浅薄,对社会承担感不足;反之,有参与经验的学生对社区事务,甚至政治发展都有一定的认识,愿意参与社区,愿意做出承担。可以说,公益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终身公民参与的重要途径,是为学生创造发展技能,培养多视角思考的体验行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履行作为公民的个人权利和责任,而且也使其深深感受到他们的社区参与是与地方的、国家的发展命运紧密相连的。

公益教育不仅是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而且是通过家庭、学校、社区的有机协调参与机制实现的,但参与不是无限制的自由发挥,而是一种有责任的参与。公益教育正是通过青少年有效的参与社区事务服务与管理,增强其服务社会的感性认识,体验社会服务的乐趣,提高社会服务意识,增强社会服务行为。公益教育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参与水平,增强学生的民主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二)合作――公益教育的保障基础

公益教育不仅是需要家庭、学校、社区的多方合作互动教育,更是公益教育小组成员彼此尊重、发挥优势的合作学习。在公益教育活动中,活动小组成员为了共同的一个目标,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实行不同而明确的责任分工,将发挥个人知识技能和集体目标的达成有机结合起来,融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中,鼓励学生为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一起学习,在合作学习共同完成任务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目标。《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可以说,公益教育为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学习提供了一个契机与平台,学生通过公益教育活动学会掌握与人合作和解决冲突的技巧,公益教育小组成员之间的通力合作,保障了公益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保证了公益教育活动质量。

从另一个方面看,公益教育活动离不开学校、家庭、社区、政府等的支持,更是一种社会范围内的合作教育活动,拓展了学校教育的功能,将学校教育延伸到家庭和社区,形成一种全社会重视孩子的教育氛围,进而形成一个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合作学习、合作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

(三)服务――公益教育的核心价值

公益教育是一种适应社区真实需求,融学校知识教育、家庭生活教育和社区实践教育于一身的服务教育,是一种将服务与课程紧密结合,通过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精心设计,组织社区切实需要的服务活动,促使学生将自己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应用于社会服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服务他人、贡献社会的责任感,同时并在服务中发现问题、获得知识和技能,提高公民效能感,让学生自己能够真切体会到自己参与和解决社区现实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有责任帮助社区的。在这种服务体验和学习过程中,学生参与社区事务的意愿得到加强,能量感和自信心得到提升。

公益教育实际是上给学生提供一个公民体验的机会,让学生能够深切认识到除了学校教育之外,还有更为丰富多彩的家庭生活服务教育和社区生活服务教育等,让学生能够从以服务为核心的公益教育中更真实、更直接地体验到实实在在的现实生活。公益教育在实践过程别强调学生的服务体验,通过对家庭、学校和社区的服务体验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并享受学习的乐趣和成长的快乐。

(四)反思――公益教育的关键环节

反思即反思自我价值、去伪存真、重构自我、推陈出新的创造过程,是公益教育的关键所在,并贯穿公益教育过程的始终。反思不仅仅包括公益教育活动后的反思,公益教育活动前和过程中的反思也极为重要,学生可以将自己以前的经验和公益教育活动中的经验对比反思;还从同伴那里学习、不断提出问题、获得反馈,并最终解决问题,通过回顾自己参与公益教育的全过程,对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评估等等。有效的反思活动是将体验服务与知识学习有机结合在一起,建立学生在服务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和书本知识之间的联系,持续不断有规律地反复反思,不断扩展自己对获得的经验进行再思考,可从中学到更多的东西。总之,通过反思,学生可以进一步掌握未来生活所需要的知识,有效培养他们的公益意识,促其公民责任感的形成。

(五)责任――公益教育的目标取向

公益教育是一种面向生活世界,重视学生体验,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其核心是学生正确地认识社会、关心社会、积极而负责任地参与社会事务,以发展社会为己任。公民责任意识是现代社会所强调的一种基本公民意识,是由公民资格所赋予的、并与此相适应的从事某些活动、完成某些任务以及承担相应后果的法律及道德的自觉认识活动。加强青少年的公民责任意识不仅是青少年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新世纪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呼吁。青少年公民责任意识的培养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区的密切配合。公益教育就是培养青少年责任意识、责任行为的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其最终目标是培养人,培养具有主人翁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的合格公民。

三、公益教育的特点

公益教育是融理论学习与实践服务、家庭――学校――社区教育于一体,参与各方互惠的教育学习过程,具有其自身特点。

(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的统一

公益教育是以学生为中心,家庭、学校、社区共同参与、合作互惠的教育活动。在公益教育的过程中,家庭、学校和社区为了孩子的培养,都担负起了教育的任务,将学校教育拓展到家庭、社区和社会,这不仅有助于全社会教育意识的提升,而且有助于学生开阔思维,拓展视野。在公益教育过程中,学生通过不断地体验学习,学会发现社会问题,关注和分析社会问题,并最终学会解决社会问题,从而培养其主人翁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在学生、家庭、学校、社区共同参与的过程中,参与各方相互协调、合作互惠。学生在公益教育活动中,理论知识得到了巩固和提高,实践技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并对社区(社会)问题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家庭在协助孩子参与公益教育的过程中,有了相互交流的平台和机会,加强了亲子沟通,能更加深入地了解掌握孩子的成长变化,及时发现和解决孩子成长中的障碍与困难,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社会。学校在参与公益教育的过程中,提升了教学效果,加强了学校和社区之间的密切联系,拓展了学校教育资源。社区在为学生提供服务机会的同时,获得了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满足了社区需求,促进了社区发展。公益教育活动将家庭、学校、社区整合为有机的教育体系,发挥了校外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优势,培养了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并为他们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二)知识教育与服务教育的统一

公益教育是将学校知识教育与社区服务教育有机结合的一个重要载体。公益教育是结合社区需求,针对学校教学目标要求,考虑学生认知能力的一种教育活动。在这种教育活动中,学生通过社区服务,发现问题,运用学校学到的书本知识分析问题,发挥学生集体智慧,沟通交流、协作互惠,激发灵感,不断创新和提高能力,最终达到社区问题的有效解决,满足社区需求,增强社区认同感。另一方面,学生在社区服务过程中,可以发现自己知识的欠缺与不足,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由此可以看到,在公益教育活动中,知识学习和社区服务的辩证关系:知识学习以社区服务为基础,社区服务提升知识学习。社区服务始终以知识学习为目标,注重社区服务对知识学习的意义,而不是单纯的社区服务体验。公益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既能培养学生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精神,又能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

(三)自律教育与他律教育的统一

公益教育是将公民资格的内在品性修养与外在制度安排的融合教育,是培养人的主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根本路径,是联系自律教育和他律教育的桥梁和纽带,有机地将自律教育和他律教育统一起来。在参与公益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每个学生个体在与同伴的交流、协作和互动中。首先,要受到来自同伴之间的信息刺激和反馈,相互影响,相互提高,得到来自外界的他律教育;其次,每个学生个体在公益教育的过程中又有着自己的空间平台,通过自己的体验服务,不断反思自己的经验获得,不断提升自身的内在品质,即所谓的自律教育,但这种自律与他律教育的统一,是需要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教育环境共同熏陶和塑造的。公益教育不仅可以把学生的内在自省与外在约束有机结合起来,而且可以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有机整合起来,互动协调地培养和促进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四)价值教育与反思教育的统一

公益教育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实践活动,亲身体验并解决真实生活中的社区需求问题,切身体验不同人群和个人的现实需要,增进对社会结构和发展进程的认识及一系列价值观的发展,可以培养其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学生在参加公益教育活动的过程中,通过与同伴之间的沟通协作,增进对尊重、团队协作等价值的认识,可以培养其参与意识、集体责任和对纪律规则的自觉服从,促进学生形成一种有意义且富有责任感的价值态度结构。

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和有责任感的价值态度的形成,有赖于贯穿公益教育活动过程始终的反思教育。公益教育在尊重学生主体性,强调社区服务体验实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不断进行自我反思、小组交流反思和老师、家长及社区人员指导下的反思。一方面,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服务经历进行总结思考,分析其成功之处和需要改进的方面;另一方面,通过分享每个小组成员的心得体会,进行集体反思。除此之外,老师、家长和社区工作人员指导学生反思,帮助其找出存在的问题、解决疑惑,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重新诠释和定位自己,明确自己追求的方向,进而完善人格、充盈人生意义。

公益教育是一种蕴含价值教育与反思教育、通过社区服务实践渗透价值教育、通过不断反思提升自我价值认识的“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教育活动,是价值教育与反思教育的统一体。

参考文献:

[1]留冈幸助.慈善问题.东京警醒书社,1898.12.

[2]许瑞芳.比较与启示:服务学习与社会实践[J].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综合版),2009,(6):83-87.

[4]Lynette R. Goldberg C M R A. Active Learning Through Service-Learning[J].Communication Disorders Quarterly,2006,(1).

[5]Lori V,Alexander paring the Effects of Community Service and Service-Learning[J].MichiganJournal of Community Service Learning,2000,(1):25-34.

[6]Kappan S B D.Research on K-12 School-Based Service-Learning[J],2000.

[7]Furco A.Service-learning:A balanced approach to experiential education[J].Cooperative Education Association,1996,(1).

公益活动感受篇6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公益活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赞助公益活动已经成为“活广告”,而且在赞助公益事业的同时,可以为企业树立一个负责、积极的社会公民形象,是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和品牌价值的主要途径。这种方法通过将企业的一部分利润用明确的方式返还给社会从而在受众心目中树立起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公民”的形象以达到增强企业品牌知名度、美誉度、满意度、忠诚度的目的。

二、 公益活动的形式及其对品牌的影响

社会公益活动是以赞助社会福利事业为中心开展的公关促销活动,常见的公益活动有:

1、 赞助体育盛会。体育运动目前成为全民性运动,特别是一些国际性的体育盛会,可以超越国家、民族和文化等各种界限,吸引成千上万的人们注意。企业向这类活动提供赞助,可以迅速地提高企业知名度,扩大产品销售,提升品牌价值。

2、 赞助灾区活动。资助灾区,为灾区人民排忧解难是社会公益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国人素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当灾情到来之际,企业能够适时地组织此项公关活动,就会极大地触动社会公众的情感心弦,使社会公众产生共鸣。

3、 资助社会福利事业。企业选择对各种慈善事业、社会福利事业进行赞助,比较容易获得社会各界的普遍好感。品牌的“四度”容易因此而提升。

4、  赞助文化教育事业。文化教育事业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中国人素来对资助文化教育事业的人和事迹称赞为“尊师重教,功泽三秦”。企业通过资助“希望工程”,设立教师或教学奖励基金等各种赞助活动,可以塑造企业形象中的民族大义和社会责任感。这类公益性活动不是肤浅的,稍纵即逝的,它对企业、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

不过,透过形形色色的公益活动,我们不难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公益活动都能达到企业的预期,实现企业品牌的升值,这其实都是企业公益活动品牌宣传误区酿的恶果。

三、公益活动品牌宣传误区

1、公益活动缺乏整体规划而影响品牌宣传

公益活动是企业的大型公关推广活动,本应该有很好的策划和执行的。但很多企业并没有类似的操作经验,对公益活动预期严重不足。而且由于公益活动是系统工程,传播方式的组合、传播强度运用不当,都会对企业的品牌宣传不利。

2、企业老板个人宣传、企业宣传与品牌宣传关系凌乱

当公益活动进行到高潮的时候,媒体都喜欢对企业老板进行专访,这时企业的老总们习惯性得会进入个人英雄主义,媒体都宣传都集中在个人身上或者企业身上。这对品牌的宣传,品牌价值的提升非常不利。特别是对企业名与品牌名不一样的企业或者多品牌的企业影响更大。

3、公共关系不力

社会公益活动从近期来看,往往不会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而且使企业付出额外的费用,但是,从长远来看,公益活动,企业树立了较完备的社会形象,使公众对企业产生好感,为企业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所以没有哪个企业愿意白花钱做好事的,毕竟企业是以赚取利润为目的的组织。但是,很多企业在公共关系力度不够,导致公益活动事倍功半,主要表现为:公益活动缺乏权威合作机构、媒体运做不力,其结果是导致公益活动关注度不够、宣传不力、影响力差,如此运做公益活动,品牌的价值还能提升吗?

4、公益活动流于形式

如果执行公益活动的人员不能深刻理解公益活动的社会意义及企业品牌的宣传意义,无法用他们的“激情、爱心、责任”来工作的话,公益活动容易流于形式,质量大打折扣,公益活动的益处的落实也容易不到位。从而影响企业的品牌宣传和品牌价值的提升。

四、公益活动提升品牌价值的技巧

1、 公益活动形式创新

当前,赞助北京奥运会、受灾区域捐赠、落后区域教育扶贫等公益活动比比皆是,消费者对如此众多的信息都麻木了,消费者还能记住得住吗?答案是否定的,怎么样让消费者记住,这就需要我们在公益活动形式创新。其实,社会中除了北京奥运会、受灾区域捐赠、落后区域教育扶贫等形式外,“真、善、美、德”的东西还很多。如:2006年,章光101进行“德行天下,从头做起,我为父母梳次头”大型德教活动的形式就很好。

2、 公益活动与品牌内涵结合

我们都知道,企业的公益活动都是与“真、善、美、德”相关的,这本身就为企业宣传奠定了良好的形象基础。如果能与企业宗旨或企业文化甚至是品牌内涵结合在一起,那将是锦上添花的事情。当然,这最重要的还是能让消费者产生品牌联想,一看到或接触到此类公益活动相关的事物就能联想起企业的品牌,这样就取得重大成功了。

3、公益活动中的公关技巧的运用

(1)、公益活动的“引爆”

这非常考验企业的公关能力,权威合作组织搭配、媒体的号召力都将是公益活动能否吸引大众“眼球”,做“活广告”的关键。

(2)、传播方式的选择

A人际传播:品牌忠诚顾客、品牌形象代言人与公益活动的密切结合,充分发挥人际传播的能动性,品牌传播变得更有影响力、更有效。

B公共传播:充分利用电视的专题报道、电视追踪报道、报纸软文等形式,提升品牌价值。具有新闻性的品牌信息,在中国市场的品牌价值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传统习惯使中国人对媒介的新闻性的认同非常高。反而对广告非常反感。所以此类利用公共传播渠道对公益活动品牌价值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C广告传播:公益活动广告前期阶段非常重要,因为公益活动首先要大众了解,大众才能参与。有了大众参与和媒体的“眼球”,公益活动的影响力才能扩大。

(3)、传播强度的运用

A、传播广度:首选全国性电视、报纸媒体的冲击非常关键。因为此类媒体消费者覆盖面大(收视率、收听力、发行量、阅读率都大。

B、传播密度:因为公益活动周期通常都比较长,公益活动中企业经常犯的错误就是公益活动“引爆”后一段时间媒体冷场,导致连续性不够,影响传播效果。

C、此外传播信息量、级数也很关键。

4、公益活动益处的落实

公益活动质量需严格控制,把公益活动的益处落到实处。公益活动中的益处有很多都是永恒的,甚至会被载入史册的。这也无疑是为企业积德,为品牌增值。

5、公益活动与市场的结合

这最容易被企业忽视或不重视的。其实,公益活动与市场的结合得好的话会增加企业的宣传效果。如,现在我们在电视广告中经常看到:北京2008奥运会唯一****赞助商/供应商/合作伙伴此类的广告,这都是公益广告与市场的结合。

公益活动感受篇7

关键词:公益;交互性;人文素养教育

倡导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北京大学的五四讲话中更是强调:广大青年要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2012年,中国扶贫基金会搭建“公益未来”交流互助平台,通过整合社会资源,支持高校公益社团发展,带动大学生参与公益,从而促进青年大学生了解公益慈善,培育现代公益理念,推动中国公益的发展。我们知道,传播方与接收方双方都有着一定的日常社会条件或环境背景,且每一方传播活动都受到条件和环境的制约。一方面,大学生志愿者们将能量、信息、物质传递给受助群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对方的既有认知和行动;另一方面,在社会大变革和社会文化日益多元的新形势下,当代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类志愿服务工作等发生交互性传播,在实践过程中树立服务的理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一、公益活动实践案例背景分析

自中共中央做出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之后,各级党委、政府、高校纷纷开办一系列公益性文化活动。尤其是近年来,随着高校大学生社会参与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的日益提高,高校大学生公益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公益创意大赛、公益社团、公益论坛等活动不断深入,使大学生成为社会公益行动的主要群体。为响应中国扶贫基金会在首届全国高校公益论坛上启动的“公益未来”项目号召,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与社会公益机构合作,组织大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爱心公益、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利用我校工作方面的资源优势,开展以关注自闭症儿童、留守儿童、儿童村(由陕西省回归研究会1996年建成的,替罪犯代养代教无人抚养的未成年子女的公益性慈善机构)等为重心的一系列活动,推广和丰富校园公益活动的实践内容和形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二、志愿活动实施过程

我校本着试点先行,突出重点,分段实施,逐步推进,重在实效,主体参与,实践育人的原则,从学校教育和学校实际出发,以公益教育和支教活动为切入点,明确目标,开展了以下实践活动。第一,健全组织,加强领导。组建团队,成立实践研究小组,组员由系主管领导、相关活动指导教师等从事学生教育和管理的相关工作人员组成,主要负责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质量的监控。由系学生党支部牵头,成立朝阳协会和爱心小分队等公益团队,推动了具体工作的实施。第二,选择试点,实行阶段性实践研究。根据实践需求,成立公益团队,作为试点,研究大学生在“公益未来”视阈下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的效果。观察志愿服务主体和受助者群体的关系;公益文化传播和实践教育环境的发展对公益文化传播的影响及其传播环境的资源优化;开展公益文化传播和志愿服务实践应用后,学生和受助群体双方在认知层面、心理和态度层面、行为层面的效果分析。搜集整理各阶段研究过程的原始资料,进行阶段性总结,及时提炼研究成果,收集反馈意见,及时发现和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第三,总结,整理,分析研究材料,及时记录实施活动过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策划调整,总结经验。

三、实践活动的主要成效及经验

前期,我校由系学生党支部成员带头,成立了志愿者性质社团——朝阳协会,在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韩峪小学开展贫困山区送温暖活动,学校赠送了表达谢意的锦旗,并达成了长期合作的共识。目前,本志愿者协会已经历了四次换届,团队成员有的毕业后成为现所在单位的骨干,有的已自己开始创业,有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坚力量,为社会和党团组织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之后,我校又组建团队与全国向日葵公益联盟合作,成立爱心小分队,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优势,在向日葵公益联盟的引荐下,与太阳村签订长期合作的协议;带领西安明慧阳光家园20位自闭症儿童与千千爱等多家特殊儿童教育机构合作参与“百人观影”全国巡回西安站活动;参与向日葵联盟与壹基金合作的“蓝色行动”等活动,积累了丰富的活动经验,获得了全国向日葵公益联盟认可并颁发了“优秀集体”荣誉证书。期间,我校利用学生暑假时间,响应团中央和院团委的号召,带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小分队赴广西桂林龙胜县西腰银桥小学开展爱心支教活动,并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参与活动的队员们返校后纷纷表示,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他们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投身于社会服务,展现个人技能,感受到自我人生价值的实现。团队的优秀队员还受到当地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局邀请,希望学生毕业后能到当地从事长期教学工作,并给予丰厚条件,表达了对志愿活动的极大支持和迫切需求。人文素养教育要求学生能够“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学会做人”,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完善人格,启发学生做一个正直的人,做一个智慧的人,做一个有修养的人。通过一系列志愿者服务的实践活动和调研,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鼓励青年大学生以追求志愿奉献为乐,以传承志愿者服务为己任,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进一步发展公益团队奉献爱心、服务他人的社会功能,将社会正能量传递下去。一方面,大学生能够为部分弱势群体提供力所能及的义务帮助,并希望能借此引起更多群体的关注;另一方面,通过交互式传播的影响作用,培育和践行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四、总结

坚持了几年的公益实践活动,我们发现,其在活动经费、媒体宣传、活动深度和广度上还存在一定缺陷,需要我们加强校园人文环境的构建和周边环境的整治,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使得高校能够通过整合社会资源,有效推动中国公益事业的持续发展。此外,还需要通过多维度的媒体宣传,内外结合,将公益正能量传递给大众,起到更广泛的社会效应,为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形成良好社会舆论氛围。

参考文献:

[1]黄启红.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弱化原因分析[J].新世纪论丛,2006,(2).

[2]程建平.公益性文化与经营性文化的社会价值辨析[J].河南社会科学,2006,14(5).

公益活动感受篇8

【关键词】民间公益 一帮一 广播故事 现象级活动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现代公益慈善的理念尚处于初级阶段,有些缺少制度规范的公益事件又容易遭受信任危机的挑战。前段时间沸沸扬扬的罗尔“买文救女”事件,演绎了一出另类的“罗生门”。在这一事件中,善良的人们看到了蕴藏在普通百姓中喷薄的爱心力量,理性的人们则在进行着一场深刻的反思:一是在信息缺乏透明的背景下,社会大众的爱心仍然面临着“无处安放”的窘境;二是在众媒起舞、众声喧哗的时代,人们的爱心神经容易被触发却又脆弱不堪,“罗尔卖文救女”这样的“黑天鹅”事件时有发生。

民间公益如何能够健康、持续地发展?如何架构起爱心人士、爱心企业和受助对象之间的沟通帮扶平台?湖南交通频率发起的“一帮一爱心大行动”提供了一个样本。该活动从2012年发起至今,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五届,共有1084名偏远山区寒门学子获得爱心人士及爱心企业每年5000元、四年不低于2万元的一对一资助,累计筹集善款超过2000万元。“一帮一”着力于从单纯的物质帮扶升华为长期的情感联结,真正实现了“让每一份爱心都清清楚楚,让每一分善款都明明白白”的公益诉求,迅速成为湖南地区最受民众期待和信任的品牌公益活动之一。活动得到了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媒体的重点报道,获得首届“全国交通广播优秀公益活动”年度十大公益活动奖、“最具社会正能量公益推广项目”等荣誉,并被推选为新闻记者培训的典型案例。

“一帮一爱心大行动”到底有什么独特的魅力?成功的密码到底是什么?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锤炼媒体品格,不断提升主流媒体公信力

如果说收听(视)率是衡量媒体价值的普适性标准,被尊重和信任则是只有少数媒体才可能拥有的稀缺品质。湖南交通频率从1997年开播至今,不仅以超高的收听市场份额被赛立信媒介研究机构称为“中国广播的湖南现象”,更在于频率始终坚守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被广大听众赞誉为“爱心广播、平安调频”。其中由湖南交通频率在2001年发起的爱心送考公益活动已经连续成功举办十六届,在数百座城市落地开花,成为享誉全国的经典公益品牌。“一帮一爱心大行动”正是延展出“乃涂嫉街学”的公益链条。此外,湖南交通频率还发起组织过“爱心专列进北京”“爱心专列进世博”“爱心就业岗・创业你无敌”“一颗黄桃一份爱”“一帮一整体援建通道受灾家庭”“爱心高铁・回家过年”“爱心年货会”等一系列深具影响力的活动。可以说,“一帮一爱心大行动”一推出就广受关注和好评,它与湖南交通频率连续十九年锤炼爱心公益的品牌烙印是密不可分的。

二、坚持爱心寻访,确保精准帮扶

每年活动前夕,湖南交通频率都会组织开展大规模的爱心寻访。以2016年为例,从7月4号开始,湖南交通频率启动了“2016一帮一精准扶贫助学大行动”的前期寻访,先后派出20多路记者,分别前往湘西、怀化、邵阳、永州、益阳等40多个县(区)的偏远山区,协同参与爱心寻访的志愿者达到200多人,历时近一个月时间,寻访总里程超过10万公里。不仅如此,我们还把爱心寻访纳入频率党支部“两学一做”的重点实践活动,在暑热难耐的7月,很多党员同志都是日夜兼程在湖南省扶贫攻坚重点区域内的偏远山区进行爱心寻访。在很多车辆无法进入的地方,大家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邵阳绥宁县教育局负责学生资助工作的张先邵老师由衷感叹:“对接过这么多媒体和公益组织的爱心活动,湖南交通频率的‘一帮一’是最扎实、最感人的。”

三、注重讲好广播故事,引发广泛情感共鸣

广播的一大魅力就在于讲好故事。在活动的宣传过程中,我们不断创新宣传方式,着力通过记者的亲身体验和情感投入,通过好的故事去感染听众、凝聚爱心。在寻访过程中,大山深处这些贫困学子穷且毅坚、不坠青云之志的精神和他们身上蕴藏的美德,一次次让爱心寻访团的记者们泪盈于眼。贫困学子的故事,通过湖南交通频率《爱心微力量》《新闻快报》以及三分钟的精短线性《寻访手记》等节目播出之后,在听众中引发了强烈的情感共鸣,一些爱心人士、爱心企业争相报名参与资助。曾有一家企业一共结对帮扶了13名孩子,公司负责人表示,他们不仅将资助学生大学四年的所有学费,还将长期关注他们的求学成长、就业创业。另有一位10岁的女孩欧阳桃子,为了参与“一帮一”,在妈妈的帮助下举办了一场古筝慈善独奏会,经过没日没夜地排练,最终以一场完美的公益演出为衡阳市衡南县学声乐的胡婷筹集了两万多元学费,她希望同样热爱音乐的胡婷姐姐和她一样,都能追逐自己的音乐梦想。在活动进行过程中,很多听众每天锁定爱心节目,每当讲完一个故事,爱心热线就会被打爆。听众刘先生打进热线说:“我刚刚特意把车停在路边,和爱人一起全程收听了现场直播,听完后我们相拥在车里流泪。我们都是从外地来长沙打拼的,感谢交通频率,让我们感觉生活在一座特别有爱的城市!”

四、遵循广播和新媒体规律,打造现象级活动

“一帮一爱心大行动”举办五年以来,不断通过“微创新”累积、裂变,赋予活动鲜明的时代内涵。如:2013年,湖南遭遇几十年一遇的高温大旱,“一帮一”重点帮助旱区的寒门学子微笑着走进大学校园;2015年,创新举办“一帮一爱心义卖会”,寒门学子为家乡的特色农副产品“代言”,探索教育扶贫带动产业扶贫的新路径;2016年,对接精准扶贫的国家战略,重点关爱湖南扶贫攻坚重点区域内的寒门学子,并联动全国百城百台交通广播同步参与。此外,“一帮一”还创新运用新媒体技术,从2014年开始在芒果广播网以及交通频率官方微博、微信同步推出自身研发的“一帮一结对互动平台”,该平台集成了动态新闻推广、受助学生信息管理、爱心人士信息管理、在线结对等功能,具有“易浏览、易结对、易转发”等优势,极大地提高了传播效率和结对工作效率。除了传统的线上节目宣传之外,活动从前期的爱心寻访、爱心义卖会到爱心结对、结对团聚会均大量运用官方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传播手法,尤其是大胆创新通过“映客”对爱心义卖会、结对团聚会等进行实时动态直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借助新媒体,“一帮一”的影响力突破了广播平台的区域限制,那些感人肺腑的故事通过朋友圈转发后,一些原本和湖南交通频率毫无交集的听众却成为了参与“一帮一”的爱心人士。

五、注重人文关怀,充分保护受助者尊严

目前很多公益项目都是直接邀请受助者在公共场合接受捐助,这种模式的优点是降低了爱心参与门槛。但是,这种模式也可能会伤害到部分受助学生的自尊心,甚至被人诟病为“高级乞讨”。相反,“一帮一”只有捐赠人和受助对象平等沟通、双向互动,除了交通频率的牵线搭桥,没有其他。爱心人士胡先生结对帮扶一位特殊的学生,这名学生因为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身高只有1米2,但是胡先生坚定地选择帮助她。他说身体有缺陷不要紧,最重要的是心灵不要有缺陷。这个孩子虽然身高比不上同龄人,但是她小小的身体里同样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她是最棒的!

六、注重情感联结,将一次性帮助升级为长期帮扶

与普通公益捐赠的一次性帮助不同,“一帮一”模式具有长效机制,将简单的物质付出升华为一种长期、深度的情感联结。五年时间里,我们见证了无数原本素不相识的人们因为一段善缘变成了彼此牵挂的亲人。就像在活动现场一位女士说的那样:我和我结对帮扶的这个孩子,以前是素不相识的,但是从今天起,我会把他当作我的亲人!“一帮一”结对仪式只是一个开始,逢年过节,很多爱心人士会把孩子接到家里一起F聚。像爱心人士符女士,参与了2012年第一届爱心大行动,并结对帮扶了湖南平江的寒门学子喻雨薇。几年时间里符女士给予雨薇的远远不是2万元的物质帮扶,更重要的是在雨薇的求学成长过程中给了她母亲般的关怀和指引。在2016年的“一帮一爱心大行动”结对仪式现场,雨薇也给亲爱的“符妈妈”带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研究生入学通知书。这种亲情互动,让每一位爱心人士深感欣慰。

七、注重阳光透明,善款直接一对一转交

超过2000万元的爱心善款都是由爱心人士、爱心企业直接捐赠给受助人,没有任何中间环节,彻底打消了捐赠人对善款去向的疑虑,让社会闻到了阳光的味道,真正做到“让每一份爱心都清清楚楚,每一分善款都明明白白”。捐赠完成之后,交通频率还将爱心榜单通过官方微信、微博进行公示。听众季女士的话非常具有代表性,她说:“以前一直都想和朋友献点爱心,却发愁找不到平台,更找不到可以信任的平台,是湖南交通频率让我们找到了归属感。”

爱心公益,从来都不应该是冷冰冰的数字!在当前各种公益慈善项目琳琅满目、乱花迷眼的背景下,“一帮一爱心助学大行动”背后所折射的是一种把爱心做实、把爱心做到人心深处的朴素情怀,是“有温度、有情感”的爱心,是能直击每一个内心最柔软部位的爱心,是能引领一种“人人向善”风尚的爱心!

上一篇:插花方法范文 下一篇: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