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家教总结范文

时间:2023-02-28 17:09:25

公益家教总结

公益家教总结范文第1篇

“支教”,近年来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从徐本禹老师放弃大好前途奔赴大山,承担起年轻人该有的责任,挥洒着大学生的激情开始,无数有志之士,尤其是饱含一腔热血的大学生开始反思他们作为当代“天之骄子”的责任和义务,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追随先行者的脚步,用自己的方式奉献社会,成就自我,让稚嫩的肩上多了一种担当,让年轻的脸上多了一份坚定。

作为校园中非常活跃的一股力量——阳光家教社,自然在这方面也有自己的责任和行动。作为当代社会最幸运的一群人,我们从这个社会获取了太多资源,因此,我们有责任为社会带来一些东西。即使没有伟大壮举,我们依旧可以用自己特有的方式为社会服务。我们已经做公益家教三年了,有着丰富的经验,特别的履历,在寒暑假也想在贫穷闭塞的地方留下自己的影子和脚印。此次活动由家教社统一管理统一规划。

l .活动名称:

2012年武汉职业技术学院阳光家教社阳光夏令营之暑期支教活动——宜昌秭归夏明翰红军小学

l 活动流程:

本次活动由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校团委——阳光家教社主办,整个活动分为以下流程:

1. 阳光家教社对整个活动进行策划、宣传

2. 团队的招募、选拔、考核、培训

3. 物资准备、联系媒体

5. 返回、媒体报道、总结

l 赞助商回报方案

1. 外媒宣传:

社团,2012年9月正式在我校注册,成为校团委直属公益社团。阳光家教社以其弘扬爱心,回馈社会的爱心之举得到学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支持,其事迹曾被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环球时报,美国华人网等多家媒体报道,创始人张义波也获得诸项荣誉称号。合作媒体对本次活动进行半程或全程跟踪报道,并且关于支教活动的信息至少有5个版面,关于公司的部分的信息(如名称、logo、简介,对支教地的祝福语)也会出现在纸媒和网媒之中。

2、校媒宣传

校内广播台、校园报、武职人杂志、人人网、武职阳光家教社官方微博(新浪和腾讯)、QQ空间等会有出现“阳光家教社携手某某公司暑期支教行”活动的宣传报道,网络媒体上会有专题主页,同时会包括简短的公司简介和logo、官网、名称等出现在活动的报道之中。

3、活动物料宣传:

(1)暑期支教活动前期宣传、中期支教过程、后期成果展示的所有宣传物料,如喷绘、海报、横幅、传单、展板、帐篷以及活动总结所用PPT等均可印有公司logo、网址、名称等信息;

(2)所提供给支教地孩子和老师的礼品,如笔、本子可由印有公司名的物品以捐赠的形式进行报道宣传,如“某某公司爱心包裹"

4、其他回报

(1)以阳光家教社的名义向公司颁发一面锦旗,并书写一封感谢信作为回报。

(2)支教纪念册和纪录片中的拍摄中穿插部分公司的内容和信息。

希望双方可以彼此达成合作,共同受益,并且为宜昌秭归山区和支教行动付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谢谢!

阳光家教社

公益家教总结范文第2篇

【1】开展树立良好家风弘扬廉洁齐家活动总结

近日,为进一步加强传统节日期间的廉洁教育,不断筑起反腐倡廉的家庭防线,按照师市纪委文件要求,屯南煤业公司组织开展了树立良好家风、弘扬廉洁齐家主题教育活动,集中观看了廉政教育《廉政微电影(二)》。

屯南煤业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卢素凡,总工程师李登高,副总经理苗江平,副总经理查贯柱,机关各部室副科级以上人员参加了此次活动。

据悉,此次系列活动主要为组织党员领导干部观看主题廉政电影、召开党员领导干部家属主题座谈会、主题演讲等。

党的十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适应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形势新任务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宣传教育工作方式方法和手段,取得明显成效。微电影作为近年来异军突起的一种大众文艺形式,就在党风廉政宣传教育中得到广泛运用。为展示这方面工作成果,中国方正出版社影视部特精选部分廉政微电影集结出版(共三集)。此次公司组织观看的微电影是第二集,选载的是由江苏省纪委宣传部组织拍摄的4部微电影。4部微电影分别讲述了领导干部不听劝诫,收受贿赂,被其母亲实名举报;退休老干部一身正气、严于律己,资助贫困学生;某干部坚守廉洁从政底线,不;一位老师爱岗敬业、清廉正直拒收学生礼物的故事。

通过观看廉政微电影,使党员领导干部受到教育和启发,提醒党员领导干部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始终做到严以律己,为廉政教育营造良好氛围。

【2】开展树立良好家风弘扬廉洁齐家活动总结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及传统家风家训,通过廉洁家庭建设促进党风廉政建设。按照多次强调的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加强廉洁教育,不断筑起反腐倡廉的家庭防线,按照兵团纪委关于开展树立良好家风、弘扬廉洁齐家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精神,兵团民政局下发通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通知要求,各处(室)、事业单位要以树立良好家风、弘扬廉洁齐家为活动主题,通过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调动党员领导干部家庭成员的积极性,深入挖掘和继承良好家风中蕴含的讲仁爱、守诚信、崇正义、求大同等时代价值,才能使良好的家风反哺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从而促进形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通过宣扬党员干部中的廉洁家庭,推动良好家风的实践养成和自觉传承,使家庭成为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主题活动内容包括:党组书记令勇在全局会议上宣读开展主题活动的通知,并进行广泛动员,结合建党95周年和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开展各种以红色记忆为主题的好家风、好家训的征集活动,充分发挥兵团屯垦戍边特色,使广大兵团党员干部群众更加自觉地把家庭建设和国家发展结合起来,抒发家国情怀,以家庭幸福梦托举国家富强梦、民族振兴梦;动员党员领导干部与家人互赠手写家书,如党员干部给父母写,回忆当年家教点滴;夫妻之间写,分享家庭幸福感悟;党员干部给子女写,用经历和见闻教导子女崇德向善;子女给党员干部写,畅想家庭美好未来;以党支部为单位,组织召开党员领导干部家属主题座谈会,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及家属参观廉政教育基地,开展主题演讲,邀请优秀廉内助座谈,由令勇书记与副处以上领导干部签订家庭助廉承诺书。展播主题公益广告,发送廉政提醒短信,开展主题征文活动,观看主题廉政电影等活动,将家庭助廉教育融入到各种文艺作品中,通过快板、舞蹈、歌曲、小品等形式,大力宣扬好家风、好家训,提醒党员领导干部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始终做到严以律己。局党组高度重视此项主题教育活动,紧密结合民政工作的实际,做到活动有计划、有部署、有落实。把主题教育活动作为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广泛发动、精心组织,发现、挖掘一批家庭建设的经验做法和体会感悟,使党员领导干部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抓住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的有利契机,开展形式多样的立体宣传,扩大此项活动的社会效应,营造廉政教育的良好氛围。2015年民政部、财政部向兵团第一次下拨集中使用中央专项公益金4.5亿元,用于兵团南疆师(市)民政事业发展,这充分体现了国务院对兵团民生事业发展的关怀、重视,体现了对兵团民政工作的支持和帮助,我们要将主题教育活动与推进中央专项公益金项目建设和保障改善民生、增进职工群众福祉的一项重要工作结合起来,摆上重要位置,以合同管理为基础,权责明确,公开透明的中央专项公益金项目建设管理监督机制,筑牢反腐倡廉家庭防线,推进主题教育活动顺利开展。

【3】开展树立良好家风弘扬廉洁齐家活动总结

4月8日,十三师新闻中心纪委、妇委会组织中心全体副科级以上党员干部及其家属20余人,来到十三师廉政警示教育基地接受了廉政专题教育。同时召开了廉内助座谈会,认真学习了关于家风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家一致认为,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会上,共同签订家庭助廉承诺书。

公益家教总结范文第3篇

教师志愿者活动策划书一

为了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建立、完善学校志愿者服务的各种机制,推动我校党员、青年志愿服务事业有目标、有步骤的开展,学校特制定我校志愿者活动方案如下:

一、教师志愿者活动的意义

志愿服务精神是对中华民族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尊老爱幼、尊师重教等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光大,是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的弘扬和体现。开展党员、青年教师志愿者行动,既是我校党员、青年教师倡导社会新风、奉献自我、回报社会的一种方式,也是在实践中锻炼自我、提升自我的一种途径。对进一步塑造党员、青年教师勇于实践、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增强党员、青年教师的服务意识和劳动素质以及促进党员、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党员、青年教师志愿者活动的目标

弘扬志愿服务精神,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加强党员、青年教师志愿服务阵地建设,走志愿服务阵地化、活动经常化、管理制度化的路子,使得志愿服务业成为一个具有广泛影响和社会动员力的工作品牌。让我校党员、青年教师志愿者身影出现在学校和社区街道、敬老院、公共汽车站,成为校园和长安区一道亮丽的风景。(幼儿园风筝节活动方案)

三、教师党员、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宗旨

教师党员、青年志愿者活动以倡导互助友爱的社会风气、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青年健康成长为宗旨,动员组织全校党员教师,及青年教师志愿者深入宣传志愿精神,大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我校文明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四、活动工作机构

(一)组织领导机构

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方案的实施。

组长:xx

副组长:xx xx xxx xxx

(二)党员志愿者服务队

1.服务队组成

队长:xx

副队长:xx(负责宣教服务队工作)

xx(负责帮扶服务队工作)

xx(负责环保服务队工作)

成员:全体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及青年教师

五、党员、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内容

(一)为环境保护、公益事业等提供服务;

(二)承担临时性、突击性志愿服务任务;

(三)其他具有专业技术特长要求的志愿服务工作;

(四)为社区发展、公益事业等提供服务;

(五)扶贫支教,捐助爱心;

(六)其它需要提供志愿服务的项目。

五、教师青年志愿者活动的步骤

第一阶段:启动阶段。

学校统一部署学校党员、青年教师志愿者活动相关工作,做好党员、青年教师志愿者活动的宣传发动工作,并形成学校党员、青年教师志愿者组织志愿服务计划,积极开展工作。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一)集中开展志愿服务月活动。

1、美化校园行动,由党员、青年教师志愿者协会分片包干,定期维护校园各公共场所,确保校园内牛皮藓卫生死角及时清除。

2、文明倡导、文明乘车、文明就餐行动。由校党员、青年教师志愿者协会统一规划职业礼仪培训、宣传,各教师青年志愿者组织倡导,实施活动,重点是促进我校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乘车礼仪、上课礼仪、就餐礼仪、活动礼仪。

3、专业实践服务行动,组织各专业教研组结合自身优势开展专业服务活动。

4、根据志愿者活动计划组织党员、青年教师志愿者开展学习雷锋活动和植树节志愿活动。

(二)长期定向志愿服务活动。

校党员、青年教师志愿者协会负责联系定点帮扶站,对需要长期志愿服务的敬老院、空巢老人、退休老教师、街道等公益机构及公共场所等帮扶点分别安排一个党员、青年教师志愿服务分队,建立工作责任制,每个志愿服务分队每月派一个小组前去进行。同时做好志愿服务记录。

第三阶段:总结表彰阶段

学校统一召开年度教师青年志愿者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对全校涌现出来的优秀党员教师、青年教师志愿者进行表彰,对过去一年党员教师、青年志愿者工作进行总结,对下一阶段的工作提出要求,明确今后一段时期我校党员、青年教师志愿者工作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

六、教师青年志愿者活动要求

(一)要求45岁以下的党员、年轻教师严格按照学校统一规定进行教师志愿者的招募与注册,统一实行教师志愿者注册登记工作的方式和程序,按照志愿者注册号的编号进行管理,让每位注册志愿者了解注册登记证的使用方法。

(二)学校将加强对教师志愿者服务活动的指导,包括教师志愿者的招募、注册工作,确保教师志愿者活动长期、有效地开展下去。活动开展后确保填写记录,每位志愿者的活动记录均填写在教师志愿者服务证上,以便日后考核奖励。注册的教师志愿者如不服从组织安排,不履行其志愿义务,或达不到志愿要求者,志愿者协会有权取消其志愿服务资格。

(三)教师志愿服务活动采取短长期相结合的办法,支部一方面要在每学期集中组织志愿者开展大型活动。另一方面要注重服务的长期性,安排志愿者到公益机构去提供长期、固定岗位的志愿服务,积极组织志愿者长期进行扶贫济困,献爱心活动。

(四)要加强对教师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宣传。通过网络、橱窗、广播等形式展开宣传,一方面要积极宣传志愿者典型,让更多的群众了解教师志愿者协会的现状。另一方面要积极宣传教师志愿者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在活动中注意发现和培养一批教师志愿者骨干,促进优秀教师脱颖而出。

教师志愿者活动策划书二

教师义工进社区活动是传递爱心、传播文明、树立新风的重要载体,对推动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进步,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市教育局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健全组织,落实制度,形成教师义工进社区服务体系。

1、成立第二实验小学教师义工协会,会长由分管校长担任,理事长由团支部书记(龚晓丹)担任,负责我校教师义工服务活动的组织实施和业务指导,理事由各服务小组组长担任。秘书长由李萍担任,负责义工服务活动的组织联络档案等工作。

2、组织五支义工服务队伍,分别负责相应的志愿服务活动的筹备、开展,并从整体上形成凝聚力。

义教义助组:吴文杰、王惠英、薛飞凤、赵 丹、薛 琴、

张贞贞、黄 虹

宣教组: 陆海云、申雄英、施玉娟、陈秀 龚晓丹

心理、家教辅导组:王丽 、蔡红 芬、汤秀华、刘静华、许敏

文体组: 曹静芳、吴美萍、於卫刚、王彩霞、李萍、唐蕾、李艳

社区服务组:吴悦、沈皎月、唐胜娟、张 燕、罗艳艳

(以上打者为组长,打者为副组长,负责本主题的相关策划、布置、组织和资料收集等)

3、认真贯彻市教育局文件精神,继续把奉献,友爱、互动、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引向深入,加强志愿者精神教育。

4、确定运行机制

(1)学校方面:联系我校实际,把教师义工进社区活动列入发展规划,制定阶段性活动计划,确定教育目标和活动内容、方法、措施等。

(2)教师方面:有计划、有目的、有落实地开展各项教师义工进社区的活动。

5、加强队伍建设,强化服务管理

(1)做好教师义工登记招募工作。积极宣传发动,不断壮大学校教师义工队伍。

(2)强化教师义工队伍的管理。加强注册义工业务考核与培训,强化义工服务经费保障,强化义工服务工作纪律和活动安全教育,规范服务内容和形式,注重义工服务实效,使义工服务活动在社会上形成广泛影响。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

充分借助社区学校、家长学校、宣传橱窗等形式多样的手段,营造浓厚的教师义工进社区活动氛围。

完善协会的网站系统,建立二实小教师义工协会专题网站,作为协会对外宣传的窗口(龚晓丹总负责)。我们在网站上开设活动分享、协会通知、义工风采等栏目报道我校义工活动,弘扬志愿者精神。我们挑选义工模范事迹,在义工之星中宣传优秀义工的先进事迹及感言,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义工学堂为义工培训工作提供辅助学习材料,爱心贴士则是关注国内义工动态,为我们活动的开展以及创新提供参考、借鉴。开设在线留言板块,及时解答志愿者的疑惑、问题。 创建义工QQ群,提高信息交流的通畅、便捷性。

同时,我们网站还与其他义工组织建立友情链接,为志愿者工作交流搭建一个方便、快捷的平台,促进大家在义工工作方面的交流、沟通,推动义工工作的发展。

充分利用报刊杂志网络等等宣传煤体进行志愿服务活动的宣传。

三、创新形式内容,优化服务载体

一是开展社区教育活动。

1、感受文化熏陶,构建书香校园和书香社区。目的是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图书资源,倡导社区居民和少年儿童广泛开展课外阅读,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进而提升生命质量;

2、加强家庭教育,为孩子创建成功避风港。我们涉及的辅导项目主要是现代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和家教策略咨询两个方面;学校遴选家教名师和社区相关人员,以召开主题家教讲座,设置家教咨询台,公开家教咨询热线,名师进社区、进家庭等形式,针对独生子女行为、生活和学习习惯、儿童沟通能力培养、特殊家庭、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进行相关交流和探讨,并能为社区和家庭排忧解难。

3、挖掘社区德育资源,使学校德育教育得以延伸和补充。学生走出学校,融入社区,了解社会,增长才干,增强社会责任感,学会关心他人,充分体现自身价值,为社区建设做出贡献,使学校德育工作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完整。

二是积极开展社区公益活动

1、根据各重大节日,开展多项主题志愿服务活动。针对不同的人群,拟定各项志愿服务活动方案。例如:植树节可组织中小学生参与,重阳节则可组织对辖区内的老年朋友们的慰问。

2、切实履行志愿者一对一长期结对服务计划。以孤寡老人、残疾人、生活困难的离退休人员和下岗职工、特困家庭、国家优抚对象等困难群众为主要服务对象,通过社区组织牵线搭桥,在义工和服务对象之间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关系,为困难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和帮助。号召教师义工统一行动,开展大型的义务募捐和帮扶活动,为困难群众提供帮助。与社区贫困学生联系,为他们送去阳光圆梦、金秋助学等民政上的各项实惠政策,帮助他们解决读书难的问题。

3、联系红十字总工会、城东街道民政科、城事义工组织等,发动组织的力量,为需要帮助的儿童、居民、单位等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

4、为辖区内外大型活动提供志愿服务,将积极配合街道各部门搞好后勤工作.

三是开展社区事务活动

1、长期开展城乡文明宣传、卫生死角清理活动,维护院落清洁,给广大社区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避免不文明的现象发生。

2、在社区文化活动室和公共场所建立服务基地,定期进行志愿服务。

四、建立与管理教师义工进社区活动档案资料

为了总结经验,弘扬先进,寻找差距,更好地使教师进社区工作早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和正轨化,我们将建立起教师义工进社区方面的档案资料管理。

公益家教总结范文第4篇

因此,农业高校的第三部门属性和科研、教育、社会化服务职能的有机结合为农业高校成为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主体提供了客观必要性,农业高校参与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能够转变政府职能,其灵活性能够为农民提供多样化的农业新技术、新成果,弥补政府的缺陷,实现农业科研、教育、推广的有机结合。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农业高校在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中的地位,充分发挥农业高校的优势,提高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水平。

专家负责制模式的构建

南京农业大学是一所直属国家教育部领导的,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农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法学、文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农业大学,在教学质量、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成为知识创新与扩散、高层次创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基地。

长期以来,南京农业大学不断地进行农技推广服务模式新探索和尝试,常年开动“科技大篷车”,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送科技下乡活动,以创办科教兴农网站、电话咨询、创办报刊、制作光盘、出版科普书籍、远程教育等形式,为农业和农民服务。通过总结成功经验,发挥地方主导产业优势,逐步形成了多种适合不同地方的农技推广服务模式,以项目为纽带,加强与江苏省各级政府部门的合作,提高了地方农村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架起了学校(教师)与地方(农民)联系合作的桥梁,促进学校与地方建立全面合作的关系,为地方农村建设提供全方位服务,提高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实现了农民增收。2003年,南京农业大学在总结多年来的科教兴农模式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与连云港市有关单位合作,在该市范围内联合组织开展了“百名教授科教兴百村小康工程”(以下简称“双百工程”)。到目前为止,该项工程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科技意识得到了明显的增强,农民收入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据统计,2003年,全市参与活动的107个村人均纯收入增长17.84%,高于全市农村人均增幅7.24个百分点,其中,人均增收400元以上的村有45个,最高的突破600元;2004年,107个村的人均纯收入增长21.3%,高于全市农村人均纯收入10多个百分点。2005年人均高于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近25%,成为科技兴村、科技致富的先进典型。

“双百工程”是以专家教授为主角,以农民群众为主体,以农民增收为落脚点,以科技教育为支撑,集校、地、村、户为一体的系统化工程,实行专家负责制。专家负责制主要通过整合专家队伍,运用项目资金激活基层多元化科技推广体系,建立从专家到农户的科技直通车,畅通科技成果转化的道路,探索一条将研发、成果转化与推广更加紧密结合的科技快速转化新途径。其特点在于:

加强了各专业间的协调,实现了资源的整合

“双百工程”将整合学校各专业学科人、财、物等资源,向连云港市选定的107个村集中,围绕技术推广、农民培训、研究开发等环节,充分发挥了各学科专业的特点,优势互补,加强了他们之间的有机联系,整合人力、物力和技术,发挥系统整合的总体功效。

创新农业推广模式和运行机制

以专家负责制为主线,积极探索不同品种、技术在不同地区,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方面的运行机制,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农业推广体系。

组织保障机制。一是由副校长为组长的“双百工程”领导小组与办公室和连云港市市长为组长的“双百工程”领导小组与办公室总体组织协调,各参与院校、连云港市、县、乡、村各级部门按照相关任务协调配合,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有的还在乡镇专门成立了专家(专业)工作站,加强了对该活动的组织、协调和检查督促工作。专家工作站由于与乡龙头企业、乡农推中心、乡服务公司、合作经济组织等紧密合作,在示范园区、产业基地为专业村的大户做示范讲座培训,现场指导,引导农民走农业产业化道路,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二是明确了学校各部门、各学院的责任,为参与活动的老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确保其工作目标的实现(明确连云港市各部门的责任),主要是为专家教授下乡服务提供后勤保障,确保活动的顺利实施。三是各参与院系落实专人负责工程的开展,提供项目扶持、技术帮助等服务,加强项目实施中的策划、协调、组织和检查工作。

专家选拔机制。南京农业大学根据连云港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和农民的需求,在广泛发动的基础上,从全校20多个学科专业精心挑选出96名热心科技推广工作、具有相当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专家教授,加上其他科研单位的11位科技专家共107人,与连云港市选定的107个村分别进行挂钩对接,担任每个村的科技经济发展顾问,帮助其制订村级经济发展规划,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供新技术、新品种,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技术队伍中既有多年参与送科技下乡活动的离退休老专家、老教授,更有年富力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及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青年学术骨干,技术人员实现最佳组合。选派这样一支高层次、多专业的专家教授参与此项活动,确保了科技人员的素质和各项科技活动的质量,保证了工作的高效运转。

项目配套机制。“双百工程”是以项目为载体,以技术为保障,依托各村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充分发挥不同专业的作用。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相对集中,对示范区进行重点扶持,通过集束效应扩展并放大了各种相关项目的成效,取得了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在我校专家教授参与研究论证下,连云港市参加“双百工程”的107个村已确定科教兴村新项目139项,涉及农、林、牧、渔及其加工业等多个方面。科教兴村项目的培育和实施,实现了学校优势和当地的科技需求之间的有机结合,调动了校地双方的积极性,增强了科技下乡进村的实效性。

经费支持机制。江苏省省政府设立了专项资金,划拨50万元作为项目经费,学校也相应配套了资金,用于专家教授的下乡活动经费,以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这些都为工程的实施提供了资金支持,保障了工程的顺利运行。

利益联动机制。对于参与“双百工程”的专家教授,除了在下乡时间、工作量、技术推广等方面有严格规定外,也出台了一些具体的激励政策。如把参与工程活动作为考核有关教师与干部的重要内容,并将工作绩效与收入挂钩,及时对工作突出的师生进行奖励和表彰,对参与活动的人员在经费和工作条件方面给以优先支持,在教务安排上给予方便,在参与时间上给予保证,在工作量上给予补贴,在晋升职称上给予优先考虑。

发挥示范辐射功能

在“双百工程”中,南农大与连云港改变了工作思路,由“扶贫帮富”转向“扶强促优”,通过先抓一部分科教兴村、科技致富的先进典型,以强带弱,以点带面,带动更大范围的农村致富。抽选出的村都是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具有较强示范与辐射作用的村,在这些村搞项目,有利于吸引企业资金,提高技术转化和推广效果,扩大示范效应和辐射影响,以点带面促进当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定点选拔了一批示范大户进行集中培训,重点培养了一批具有强烈事业心和开拓精神的科技致富带头人,这些科技示范大户和致富带头人在广大农民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工程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双百工程”自实施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地区差异大,发展不平衡。在“双百工程”的实施过程中,虽然大多数农户都能积极主动地配合专家教授的工作,在他们的指导下应用新科技,取得良好的成效,但仍有一小部分农民还没有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科技的重要性。由于农户的经济条件比较薄弱、素质仍然很低、规避风险的意识很浓,而且他们更关注一些“短平快”的技术和品种,而不愿意使用专家教授推广的生产周期较长、短时间内不能收到成效的品种。因此,他们的行为与工程的实施计划发生碰撞,导致项目实施进度减慢,不能实现预期的效果。

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我国农村现在实行的仍是家庭承包责任制,农户经营规模小,农业实现产业化强调的是规模经营,但目前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仍比较低,由于不同农户的家庭经济条件存在差异,对农户不能实行有效的统一组织管理,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障碍,也影响了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成效。

农民的素质普遍较低。“双百工程”的目标就是要依靠科技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但是,目前农民的素质仍然很低,对专家教授所推广的新技术不能很好的理解应用,另外,只注重专业技术方面的知识,对市场经营,管理和营销等方面的知识还很欠缺,不能及时地将产品通过市场销售出去,实现收入的快速增加。

激励机制存在着欠缺。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激励措施,但仍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如何发挥专家教授的积极性,保证他们参与此项活动的时间和自己的教学时间得到合理的安排,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同时保证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在田间地头?对经常在地头为农服务的老师如何进行考核,他们的考核标准是否应跟工作业绩的考核达成一致?如何发挥连云港市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在各个方面积极支持专家教授的工作,保障工程的顺利实施?这些都需要双方领导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和尽快合理解决。

项目资金不能及时到位。项目资金不能按时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的进度,专家教授科技下乡的活动经费非常少,在交通费用,生活住宿方面得不到保障,就更谈不上科技创新开发和试验示范经费,影响了他们参与此项工程的积极性,也影响了工程的运转效果。

进一步完善科教兴农工作的设想

据统计,目前实施较好的项目仅占总量的40%。因此,我们必须通过不懈地努力,使这项创新型的服务“三农”、兴村富民工程能扎实、持久地进行下去。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理顺关系

“双百工程”的重点是实行专家负责制,由专家主导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这是一种全新的推广模式,要求专家不仅掌握先进适用的生产技术,还要具有整合各种资源和充分利用外部条件的能力,妥善处理好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各种关系。

1.学校与政府的关系。由于强调的是政府主导的农技推广体系,政府在项目安排、经费分配、人员调度等方面具有强大的支配力,但现在实行专家负责制后,项目、经费、人员统一由南京农业大学支配,地方政府只是起辅助作用,就会导致有些地方政府和农业部门难以接受,甚至在工作上不给予积极配合,为行动的实施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我们要明确学校和政府的关系,学校专家主导,政府的作用只是积极配合、提供方便、搞好服务。

2.专家与专家之间的关系。这是一种责权利之间的分配与平衡关系,要通过各种约定在经费安排、技术推广、成果享用、绩效考核等方面加以具体明确,并且要加强不同专业的专家教授之间的合作,加大向心力,减少内耗。

3.专家与农民之间的关系。要解决规模经营与农户自主分散经营之间的矛盾。要紧紧抓住核心示范户这一重点,通过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实现大面积的示范推广。

4.主业与副业的关系。“双百工程”刚刚起步,一些专家教授在思想观念和工作行动上把它当成是副业来对待,工作有些不积极、不主动,从而影响整个行动的实施效果。因此,一定要让他们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该项工程的重大意义,真正认识到该工程是专家服务“三农”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是科教单位党政领导驾驭学习全局,提高领导能力的具体体现。因此,须从教育体制、科技体制改革适应村一级的科技和人才需要方面深入探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办学理念、办学方向和创建特色性研究型大学等多角度提高对该工程的认识,以便为该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

加强组织领导

领导重视是推进“双百工程”的关键。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校地双方各级领导对工程的重视程度,切实履行他们的职责;同时,应组建校级专家组,全面组织、协调工程的实施。即对工程各阶段的工作思路、目标、任务做出决策,进行检查、督促、筛选、调整工程项目,并进行分类指导。各参与学院也应建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项目组,并确定各项目的技术主持人,由其具体负责工程的组织实施。还要进一步加强连云港市各级领导对工程的组织管理,加大他们对工程的支持力度。为了使该工程有更为可靠的组织保障,建议学校与省、市组织部门联系,从学校选派科技副市长、副县长、副乡(镇)长,直接参与领导当地的建设,使该工程成为当地政府的日常工作议程。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已经整合了各专业学科的人力资源,但在运作当中还存在着断层,各专家之间不能有效地衔接起来,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各专业之间的联系,尤其是要督促经济管理、人文社科等专业的师生积极参与;还要加强各个专家教授之间的联系,优势互补,共同推进项目的实施;与此同时,学校不能忽视连云港市各级部门在工程中发挥的作用,应加强与他们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各个管理部门在工程实施中的作用,发挥整体功效。特别要加强县、乡两级对试点单位的领导和支持。

加大投入

“双百工程”运行以来,已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江苏省委已划拨了50万元来保障项目的运转,但这笔资金是有限的,它不能持久地发挥效力。学校在开展这项活动中,不仅要用好这笔特批经费,而且应配套投入相应的经费。当然,学校仅仅是资金来源的一个渠道,仅靠它的力量不能保证工程持久地运行下去。因此,我们要通过向农业部、科技部、省政府等多渠道申请项目经费,以及引进一部分企业来投资等办法,积极争取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商资本,为工程实施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部分试点单位已取得了明显成效。

完善机制

激励是组织管理中一个有力手段,有效的激励措施能激发组织成员的创造性,发挥他们的潜能。教师是实施工程的主力军,为了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应在政策上给予倾斜,用规章制度的方式明确规定教师参与工程与教学工作量、科研补贴以及职称评定之间的关系,以鼓励更多的教师、专家,用更多的项目、技术推广到农村,为农民服务。此外,还应建立新教师到基地实践一年的培养制度,使其在实践中增长才干,促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提高从事农业教育和科研工作的实践能力。

在专家负责制体系下,已涌现出了许多具有创新性的推广模式和机制,但由于工程还在实施的初级阶段,新的模式和机制仍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在今后不断加以修改补充,发挥他们的辐射作用。

优化手段

在工程的运行中,要进一步创新农技推广方式,克服过去农技推广只靠“一张嘴、两条腿”的局限,专家在科技下乡活动中,除了亲自指导外,还要优化各种推广手段,加强电话直接咨询、开办电视讲座、计算机联网等现代化技术推广方式,树立“以人为本”“参与式”的推广新理念,积极探索技术承包、股份合作等新型推广方式,完善各种培训机制,服务“三农”,兴村富民。

公益家教总结范文第5篇

本刊讯 2016年12月18日,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澳门同济慈善会、远播教育集团等联合主办的第五届“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公益颁奖盛典暨地方教育制度创新研讨会在北京举行。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杨东平,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原常务副院长、党委书记黄百炼,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民,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教研室原主任卢干奇,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刘云杉,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储朝晖,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教授韩嘉玲、澳门同济慈善会高级项目官员张妮、远播教育集团董事长李霞等及社会各界关注地方教育制度创新的同仁参加了此次大会。

经过案例征集、初选、实地调研和终审评选,历时4个多月,第五届“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10个优胜、10个优秀奖、14个入围奖的获奖名单最终揭晓。其中,优胜奖获奖名单为:教师公费定向培养,全面提升农村教育质量(湖南省);多举措建设“山村幼儿园”,提升农村学前教育普惠水平(贵州省);维峰填谷,化解城“挤”乡“空”难题(江西省弋阳县);政府主导、社会合力,整体提升区域教育内涵(甘肃省宕昌县);利用乡村文明激活学校办学特色(四川省阆中市);推进“管办助评”改革,提升教育治理水平(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监测与评估一体化,促进教育决策科学化(重庆市);依法治教,推进区域教育治理现代化(山东省青岛市);“教师自聘,管理自主,经费包干”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推行学区自治,激活社会责任(重庆綦江区)。

“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于2008年发起,每两年一届,目前已成功举办三届,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被视为“民间评价教育的有益尝试”。通过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能够发现一批地方教育制度改革创新案例,总结、宣传、推广地方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和创新模式,调动更多的地方政府参与教育改革,营造改革的环境与氛围,推进地方政府的善政与善治,由点带面逐步推动中国教育制度的变革。

公益家教总结范文第6篇

(一)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

1.关爱“新昆山人”子女的家庭教育

建立“新昆山人”子女家长委员会。昆山重视发挥“新昆山人”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周市中学首先建立了“新昆山人”子女家长委员会,并在全市推广。“新昆山人”子女70%在公办学校上学,其余的在“新昆山人”子女学校中就读。各所学校都创造条件,让“新昆山人”子女“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建立“新昆山人”子女家校合作研究基地。周市中学从2006年开始,就重点开展“新昆山人”子女家庭与学校合作研究教育课题,加强和家长的沟通,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促进了孩子的进步。该校有60多篇“家校教育”研究的论文在相关杂志上发表,或在各类比赛中获奖。建立“新昆山人”子女夏令营,开展“小候鸟”圆梦活动。2010年开始,昆山在暑假组织实施“小候鸟”圆梦活动,建立“小候鸟”关爱基金工作室,《昆山日报》开辟“关爱小候鸟”专栏。通过“小候鸟夏令营”活动,对这些“新昆山人”子女进行家庭教育式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走出性格孤僻、情感脆弱、自卑自弃的阴霾,悦纳自己,友爱他人,融入昆山,快乐成长。

2.举办各类思想道德建设的特色学校

建设“家长学校”、“网上家长学校”家教平台。全市已建有各类家长学校100多所,使95%以上学生及其家长,受到家庭教育新观念、新知识的熏陶。苏州网上家长学校昆山分校,采用现代信息技术传播模式,传播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举办特色学校传承地方文化学习先贤品德。昆山具有传承中华优秀家教传统文化的软实力。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朱柏庐的《治家格言》都是对师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好教材。学校在教育中,特别重视去伪存真,古为今用,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教育和鼓励学生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育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习惯;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从少年时代就懂得如何做人的道理。举办小昆班,用昆曲艺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近年来,昆山邀请江苏省昆曲院数十位昆曲表演艺术家走进69所学校,为学生们奉上传统艺术盛宴。各区镇小学校都设有“小昆班”,让孩子意识到昆曲是国粹艺术,产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为自己能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而感到骄傲。建立少年法庭励志学校,进行法制教育。2010年,昆山市人民法院在昆山看守所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少年法庭励志学校”,加强对失足未成年人的思想品德、法制观念教育和劳动技能培养。2012年,“少年法庭励志学校”入选昆山市“关爱民生法治行”实事工程项目、社会管理创新项目、公益创投活动援助项目,并获得苏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二等奖。

3.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活动

开展“党是阳光我是苗”、“学雷锋”等主题教育活动。昆山市关工委从1995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开始,每年围绕党的重大活动对青少年开展思想道德主题教育系统活动,收到较好的效果。2011年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开展“党是阳光我是苗”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在全市青少年中营造一个知党、信党、颂党、爱党、跟党走的浓烈氛围。2012年市关工委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开展“学雷锋,讲文明,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教育系列活动,由团市委牵头,在全市开展“美德少年”评选活动,促进学校“学雷锋”活动向常态化发展。2013年,根据讲话精神,在青少年中开展“走复兴路圆中国梦”的主题系统教育活动,在青少年中正在形成为振兴中华圆中国梦而努力学习的良好氛围。开展“阳光四好少年”实践活动。几年来,昆山市少工委围绕“与祖国共进,与阳光同行”主题活动,开展“阳光四好少年”实践活动。主要活动有开展少先队员学习航天英雄费俊龙寄语争当“四好少年”活动,开展”分享现代化”摄影比赛,开展“走进爸爸、妈妈工作单位”一日体验活动,开展“雏鹰假日小队”建功现代化行动和“美在家庭、美在社区”环保行动,提倡青少年“做义工、送温暖、献爱心”,“阳光伙伴手牵手”,互助帮助,共同进步。

(二)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

1.运用社会力量服务家庭教育

建立“阳光工程”实事项目。全面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协作的教育网络,每年推出一批“阳光工程”实事项目,开展的项目有:青少年“阳光心灵”行动,关爱外来工子女“共享阳光”,未成年人“阳光上网”工程,校园周边“阳光护蕾”行动,未成年人“阳光”帮困信息平台,“阳光家教”社区行,青少年“阳光一日行”,“共沐阳光”千名小记者校外实践,“我是守法小主人”等。开展校外教育辅导站活动。昆山1994年起,每年暑假开展校外教育活动,重点抓5%左右的文化课差生,举办校外辅导小组或上门辅导,深受学生和学生家长的欢迎。2009年起,把校外青少年教育活动形式规范化、常态化,建成村(社区)校外教育辅导站,区镇、街道建立中心辅导站,并辅以家庭辅导站。至2013年,基本实现了校外教育辅导工作全覆盖。开展“五老”网吧义务监督工作。市关工委、市文广新局联合聘请395名“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教授、老专家、老模范)担任网吧义务监督员,常年在全市城乡各个角落检查监督。2003年,在昆山籍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有80%是由于迷恋网吧走上犯罪道路。通过“五老”网吧义务监督,近年来没有再发现未成年人因进网吧而走向犯罪。

2.关爱流动儿童促进健康成长

开展流动儿童“公益创投”项目。2012至今,昆山市政府从福利收益中,分别拿出两个500万元作种子基金,用于公益性项目。昆山“社区关爱行—儿童成长伴侣”、“社区四点钟学校”、“快乐娃娃———新昆山儿童关怀”、“关爱流动儿童蒲公英行动”、“动力泵站———单亲母子自立支持服务”等18个项目,申请“公益投入”获得批准,投入项目资金达300万元左右。相关项目针对流动儿童和女性家长的实际情况,为他们提供生理心理健康、情感疏导和家庭教育等专业服务。开展“蒲公英圆梦行动”。2013年9月,昆山市妇联举办了“芬芳同行,牵手成长”昆山市关爱流动儿童“蒲公英圆梦行动”。有100名“社会妈妈”与50名流动儿童、50名困难或单亲家庭儿童结对,对他们给予必要的帮助。市妇联还组建专业化志愿者团队,为外来工子女中的流动儿童提供多样化、个性化、专业化的公益服务,营造健康、快乐成长的环境。“舒欣家庭心理咨询中心”在关爱流动儿童促进其健康成长行动中表现突出,被评为“江苏省十佳巾帼服务队”。

二、昆山市家庭教育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经验

(一)领导重视统筹协调是根本

在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全国妇联等七部委联合的《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五年规划》等文件精神中,昆山市党、政领导重视,态度积极,将这一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全年工作计划,统筹协调督促职能部门贯彻落实。市委书记管爱国亲自过问,帮助解决相关问题。

(二)制定目标组织实施是关键

有目标,才有动力;切实组织实施,才能实现目标。昆山市在指导服务家庭教育工作中,既贯彻中央、省、市有关对家庭教育工作的要求,又结合昆山实际,制定了《昆山市儿童发展规划(2011-2015年)》的工作目标,并切实组织实施。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依托基层妇联组织和各中小学校、幼儿园家长学校阵地,将家庭教育指导站服务功能,向村(社区)延伸,实现全市各村(社区)家长学校和家庭教育指导站的全覆盖。

(三)部门合作形成机制是保证

昆山市在实践中,形成了由党政部门领导、妇联牵头、教育部门主导、多部门合作、社会力量参与的城乡家庭教育工作管理体制机制,确保家庭教育工作的推进。全市广泛开展各级各类家庭教育工作,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及时总结推广家庭、学校、社区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和创新经验,推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衔接。

(四)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是基础

改革开放后,家庭教育的显著特点是越来越社会化,越来越需要社会各个组织的积极参与。多年来,昆山市妇联、教育局、文明办、人口计生委、卫生、民政、团市委、关工委等部门大力协同,发挥各单位的职能优势,主动参与加强未成年人教育工作。另外,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研究会、昆山市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各乡镇“社区儿童服务中心”等各类社会组织的作用,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家庭教育活动,促进了昆山市家庭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

(五)家庭教育“三位一体”是重点

服务于青少年的教育,是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方面组成的系统工程。昆山市的家庭教育工作,注重建立“三位一体”,形成合力。构成三个很有特色的“链”:一是指导家庭科学教育形成“家教链”。家教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在全市乡村(社区)建立了具有家教功能的“妇女儿童之家”、“家庭教育指导站”、“校外辅导站”,引导家长掌握科学家教观念和家教知识,把提高家长素质放在突出位置。二是学校参与家庭教育形成“家校链”。学校教育是“三位一体”的主体。昆山市各所学校开办各种类型的家长学校,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教育家长要树立科学的家教理念。教育孩子在学校成为好学生,在家成为好孩子,在社会成为好公民。三是社会参与家庭教育形成“家社链”。社会教育是“三位一体”的纽带。昆山市文明办、少工委、关工委等部门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拧成一股绳,朝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总的目标健康发展,与服务于未成年人道德品质步调一致,形成“三位一体”教育的合力。

(六)青少年教育资金投入是保障

昆山市初步建立了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全社会支持的家庭教育事业资金投入保障机制。2011年,昆山市每年用于教育的投入,都超过了20亿元。昆山全市已建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2个,未成年人校外德育实践基地29个。103个社区和村,已设立未成年人活动室,建筑面积2.06万平方米,定期组织辖区未成年人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成长指导”、“舒欣心理咨询”和文体等活动。

三、昆山市推进家庭教育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思考与建议

(一)总结、推广特色办学经验

昆山市重视继承传统文化,创办特色学校。千灯炎武小学、柏庐实验小学和昆山市华东台商子女学校,都开设国学经典课,传授《三字经》、《弟子规》、《菜根谭》等中华优秀家训经典著作,引导学生快乐背诵经典,萌发智慧,学习做人的道理,知礼仪、知廉耻、知谦虚、知恭敬,做忠厚老实有良知的人。他们的经验,值得总结推广。一是继承传统,古为今用。二是顺应时代,培育民族精神。三是扩大知识面,为通才教育打好基础。四是向世界弘扬中华文化,增强文化竞争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世界上越来越受到瞩目。1988年1月,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的宣言中讲道:“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当西方人发出“要向儒家学习东方智慧”的时候,我们必须为中小学生提供了解领会自己国家传统文化经典的机会。

(二)深化“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提出,开展青少年教育,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各年龄段儿童中,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昆山市在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中,引导广大青少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与先贤顾炎武、朱柏庐、王应麟、李毓秀、洪应明等优秀传统家教理念相结合,充实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教育内容。强调用国家意识、科学意识、劳动意识、审美意识塑造现代昆山人,培养少年儿童高尚品德。向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进一步创新活动的形式和载体,注重提高活动的参与性、互动性,调动家长、儿童的主体意识和积极性,着力扩大活动覆盖面,让更多的儿童和家长受益。

(三)加强家庭教育科学研究

要依托家庭教育研究会等单位,开展关于家庭教育的理论、应用和工作方法的研究,强化研究成果的转化,为决策和实践提供指导服务。近几年来,昆山市妇联、教育局对家庭教育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但现有的家教教材,仍不能适应实际需要。对《三字经》、《朱柏庐治家格言》、《弟子规》等传统国学教材,应做适当的改编,使它更切合实际地服务于当代未成年人和广大家长。同时,要继续整理、编写适合家长们需要的教材。家庭教育的教材,应由政府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解决经费问题,争取免费向家长赠阅。

(四)提高家庭教育与社会管理创新水平

要全面贯彻中央文件精神,把妇女儿童工作放在社会管理的总体工作中去研究、去落实。社会管理创新,其内涵主要体现于“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以区别于传统管理。要优化社会管理策略、管理手段、管理途径。探索政府与社会组织多样化的合作方式,为家长与儿童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和服务。家庭教育要与昆山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打造昆山城市文化品牌,提高城市文化品位相结合。顾炎武的“责任文化”,朱柏庐的《治家格言》精神,属于昆山,也属于中国;属于过去,也会鉴照今天和未来。课题组建议,昆山市应设“朱柏庐家庭教育奖”,奖励给取得优秀家教成果的单位或个人,先在昆山实施,逐步创造条件,推荐给国家采用,将其变为国家奖。这对助推全国家庭教育,很有意义。

(五)完善师资队伍培训机制

昆山家教工作的专兼职人员仍然不足,而且大多数指导人员又缺乏系统的培训,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要重视建设家庭教育师资队伍。一要建立主渠道培训机构。利用党校等单位的教学资源,设立家庭教育培训中心。二要明确家庭教育不同层次培训对象的授课内容。三要根据培训对象确定教学内容。四要编写适合教学内容的教材。五要聘请专兼职家庭教育专家授课。此外,还要发挥妇联系统和民办社会机构的作用,加强对从事家庭教育人员的培训。

(六)完善组织领导管理体制

家庭教育要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并取得显著成效,特别需要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规划。一要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说“,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操纵在掌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掌握在母亲手中。”我国教育专家朱永新说“,推动世界的手是摇摇篮的手。”可见,家庭教育关系到亿万家庭的切身利益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二要加强组织领导,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全国妇联等七部委《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1年~2015年)》。如何完善家庭教育的组织领导管理体制,课题组建议建立“家庭教育领导小组”和“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家庭教育领导小组”组长由一名副市长兼任,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组织、协调、督导全市家庭教育工作的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是“家庭教育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中心主任由妇联主任兼任,“家庭教育指导中心”负责全市开展家庭教育的指导组织实施。

公益家教总结范文第7篇

作为上海唯一一所专门培养工艺美术和现代设计人才的高职类院校,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文脉丰茂、底蕴深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特有的文化基因与生命图谱,培养了一大批有卓越造诣与深广影响的业界精英和普通劳动者。近年来,学院致力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学业与职业的对接、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方面开展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实践,专业课程等多项改革纵深推进,跻身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行列。此次,学院又以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迅猛发展为背景,乘势而上,把握新一轮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的机遇,《创新政府、行业、企业、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机制》和《开展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综合改革试点》两个项目日前已正式列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

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姜鸣在致辞说,学院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的特点是市、区政府和相关职能委办以及国盛集团共同参与试点,建立“政府主导、行业引导、校企合作、市场运作”的高职办学体制和育人机制;学院将以新的体制机制,组建一系列独具特色的专业学院和设计中心,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培训体系、生产任务,使教师所教、学生所学切合企业的所需所用,缩小学生技能与职业标准的差距;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德国柏林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共建中德艺术设计中心,引进国际优质职教资源实现毕业证书和德国相关课程或企业证书的“双证融通”;组建上海工艺美术研究院和长三角工艺美术产学研中心,对工艺美术进行技艺传承的整理总结和商业开发,促进产学研成果转化。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院长廖军、上海工艺美术协会会长沈国臣、著名画家汤兆基分别作为兄弟院校代表、行业代表和校友代表在会上致辞。

会上举行了校企合作签约仪式,上海证大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喜玛拉雅美术馆馆长沈其斌、水晶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数字教育学院副院长薛浩、上海云丽莎艺术装饰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锦、上海现代建筑装饰环境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传顺与姜鸣院长签约,将与学院合作成立喜玛拉雅综合艺术学院、水晶石数码学院、云丽莎艺术设计中心、现代艺术设计中心。上海佛莱明景观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凌坚、上海证大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喜玛拉雅美术馆副馆长王纯杰等企业代表也与学院签约,将成立校企合作实践基地,接受专业教师在企业的践习。

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施德容表示,将发挥国有集团的影响力和投融资优势,积极支持学校发展,助推学院与国际、国内知名企业集团的“产学研”合作。国盛集团将发起设立5亿元上海文化创意产业投资基金,用以吸引和培育创意产业集聚发展。同时,将发起设立上海创意产业引才育人公益基金会,每年募集1000万元,引进国内外知名专家到上海教学和工作,资助优秀教师和学生到国外深造。

上海市教委主任薛明扬表示,将强化政府责任,支持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促进学校健康发展。他希望学院充分利用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和上海市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认真总结50年办学经验,科学谋划发展定位与发展优势,积极推进教育创新,先行先试,早出成果。

庆典收到了嘉定区政府和上海证大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喜玛拉雅美术馆、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苏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天津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水晶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云丽莎艺术装饰设计有限公司等一批兄弟院校、合作企业的贺信贺礼。

公益家教总结范文第8篇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家庭教育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系统工程中不可替代的基础工程,起到影响未成年人一生发展的特殊作用。然而当前有些家长的教育观念偏颇、方式单一、教育能力低下,并且缺乏获取家教知识的主体意识;基层的家庭教育工作力量不足,缺少必要的工作保障;家庭教育理论研究层次不高,缺乏充分的调查深度思考和规律性研究;家庭教育市场缺乏规范和有效的监管,等等,成为了制约家庭教育工作的主要瓶颈。如何破解这些难题,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笔者认为应从推进家庭教育工作向“四化”方向发展上下功夫。

一是要健全工作机制,引导家庭教育工作向规范化方向发展。一要强化目标责任机制。各级文明办、教育行政部门和妇联组织要密切配合,共同承担起牵头家庭教育工作的职责,积极推动各级党委政府把家庭教育工作纳入到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和相关部门目标考核体系;进一步协调相关部门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工作领导机构,加强对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协调和服务,明确职责和工作重点,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二要强化培训投入机制。强化对基层的家庭教育师资骨干和工作者、志愿者进行免费的培训,帮助基层培养和扩充家庭教育师资队伍,为基层开展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服务;积极争取党委、政府要加大“双合格”家庭教育活动的重视和支持力度,努力把工作和活动经费纳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专项经费的预算。三要强化考核评估机制。各相关部门要分别建立了工作检查、总结、考核、评估、表彰等工作机制,并通过召开工作会、经验交流会、现场会等,不断推动和深化家庭教育工作。

二是要普及现念,推动家庭教育工作向科学化方向发展。一要利用各种渠道和阵地,扩大现代家教知识的宣传普及。注重现代传媒的利用,积极协调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宣传媒体开办家庭教育专栏或专题节目,广泛宣传和普及现代家庭教育理念、科学家庭教育知识,普及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政策,普及《家长教育行为规范》,强化家长“为国教子,以德育人”的责任意识。二要培养和扩大家庭教育工作师资骨干队伍。定期培训家庭教育工作的师资骨干,提高家庭教育的指导者、工作者和志愿者的指导水平和服务能力,打造一支以家庭教育专家和理事为骨干、以工作者为主体、以志愿者为补充的具有家庭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能力的专兼职结合的家庭教育工作队伍,并加强管理,实行全员培训、资格认证和持证上岗。三要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理论研究和现实问题研究。要组织家庭教育学会理事和社会各界热心家庭教育工作的人士,深入基层针对家庭教育难点、热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促进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提高家庭教育理论研究、教学指导和普及水平,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和推进家庭教育工作提供依据和理论指导。

三是要坚持多措并举,探索家庭教育工作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一要推进公益性家教指导服务。家庭教育相关部门和组织要借助各种契机,积极进行各种家庭教育的公益性讲座和咨询指导,组织讲师团的专家、理事们为家长们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和咨询服务,并深入社区、农村进行巡讲,使越来越多的家长不但积极争取各种渠道的家教指导,而且自觉加入到家庭教育研究和传播的行动中。二要实施寓教于乐的亲子互动活动。家庭教育,是通过对家长的教育实施对未成年人的教育。而“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成果正是检验“双合格”家庭教育活动成效的。实践中,要将两项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开展“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等家庭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增强家庭教育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为广大家长学习实践家庭教育知识搭建平台,为未成年人进行道德实践提供条件。三要重视农村地区及弱势群体的家庭教育问题。重点加强对农村未成年人家长及留守、孤困等特殊儿童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要通过家长、结对帮扶等形式,使这些特殊儿童群体的家庭教育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四是要整合家教资源,推进家庭教育工作向社会化方向发展。一要借助社会人力资源,大力开展家庭教育的培训、指导和服务工作。开展选派优秀教师或辅导员进社区来抓未成年人教育工作,为社区开展家庭教育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指导、帮助和服务。尤其是要发挥好“五老”的作用,聘请他们担任家教顾问、讲师团成员和社区家长学校教师,通过各种途径传播“为国教子,以德育人”的现代家庭教育观念和方法,为家长提供咨询服务。二要借助社会财力资源,为家庭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撑。要千方百计协调和争取热心家庭教育事业的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为各类家长学校建设提供资金、物资支持,共同投资和开辟家庭教育市场,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家庭教育工作的良好局面。三要借助社会物力资源,加强家庭教育阵地建设。要在巩固和完善学校、幼儿园家长学校的同时,大力发展其他各类家长学校,特别要加强社区、村家长学校建设。在城镇要依托市民学校、社区母亲课堂等,进一步加强社区家长学校和“双合格”家庭教育示范基地的建设,发挥其导向功能和示范的作用;在农村要依托乡村文化中心等活动场所或阵地,建立乡镇和村家长学校;在企业要依托企业女职工周末学校建立企业家长学校,努力形成多元化的家长学校办学模式,提高办学质量。要深入开展优秀示范家长学校的评比表彰和经费支持工作,以点带面,深入推进,为构筑学校、社区和家庭“三结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网络创造条件。

公益家教总结范文第9篇

记 者:“三通两平台”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承载着怎样的历史性使命?对实现教育现代化有何意义?

王馆长: “三通两平台”任务的形成,离不开《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颁布实施,离不开信息技术发展的环境与特点,离不开各地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实践。2012年3月,教育部颁布《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对我国教育信息化未来十年的工作、目标任务以及“2020中国数字教育行动计划”进行了整体设计和全面部署。在十年规划颁布之后,如何确定一个能实现、好记忆、能上口的目标和任务,显得非常重要。这是直接的背景。技术发展趋势是第二个背景。宽带泛在网络、交流社区、内容开放是当今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特点。这些技术映射到教育领域,出现了新一轮的应用,如开放资源、教育社区、智能交互等。这些技术正在改变或预示着人类教与学的变革。在技术的推动下,一些地区和学校开展了许多有价值的实践探索,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加速教育信息化进程的要求提供了宝贵经验。基于这三方面,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亲自领导提炼了“三通两平台”的发展目标。“三通两平台”和我们的十年规划、十年目标紧密结合,是对十年规划的前五年目标任务的高度凝练。它承载着加速信息化的历史使命,加速教育信息化就是要以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尝试融合,推动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跨越式发展。“三通两平台”任务的提出,对于在短时间内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加大宣传力度,凝聚各方面力量,集中精力打好教育信息化应用上水平这一硬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一面旗帜也是一个动员令。

记 者:作为“十二五”期间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核心目标与标志工程,“三通两平台”的总目标是什么,“三通”与“两平台”之间的关系如何,怎样来实现?

王馆长:“三通两平台”可以简称为“三通工程”。“三通”是目标,“两平台”是为“三通”服务的支撑系统。其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基本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各级各类学校接入宽带并建成网络条件下的基本教学与学习环境;“优质资源班班通”――形成丰富的各级各类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将优质资源送到每一个班级,并实现在教与学过程中的普遍使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所有教师和初中以上学生都拥有实名的网络学习空间,促进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全面互动,真正把技术与教学实践的融合落实到每位教师与学生的日常教学活动与学习活动的主阵地之中。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部将大力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三通”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校校通”通的不是一般的网络,而是宽带网。“班班通”通的不是多媒体设施,而是优质教育资源。“人人通”通的是实名制的网络教与学环境。这三者“宽带通”是基础,“资源通”是关键,“空间通”是方向和机制。有了空间可以促进师生经常性地应用,促进基于经常性应用的数据挖掘,以及由此带来的个性化服务,而这些是促进教育教学变革的本质要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将作为支撑“三通”实现的重要措施,边建设边应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应用驱动和创新机制是推动“三通工程”的关键工作思路。国家充分依托国有大型电信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与国家数字资源中心,汇聚各方面优质资源、提供教育教学应用服务,把国家优质公益性资源免费提供给广大师生,并以此示范、引导和推进“三通”。教育部也要求各地充分利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的资源与服务,组织开展多种模式的资源应用。教育部确定在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方面,按照国家和省两级数据中心建设,中央、省、市、县和学校五级应用的基本思路,建设覆盖全国各级各类教育的学校、教师、学生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学籍、营养餐、教师培训、校车、校园安全等方面的监管和支持。近两年将实现学生、教师和学校资产等信息入库,并保证数据的及时更新。

记 者:中央和地方的资源怎样对接,如何实现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与可持续发展?

王馆长: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充分依托现有公共基础设施,利用云计算等技术,逐步推动与区域教育资源平台和企业资源服务平台的互联互通,共同服务于各级各类教育,为资源提供者和资源使用者搭建起网络交流、共享和应用的环境。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与应用过程中,探索“企业竞争提供、政府评估准入、学校自主选择”的资源建设新机制,逐步形成政府购买公益服务与市场提供个性化服务相结合的资源共建共享新模式,最大范围、最大程度地开放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加大资源建设投入,采取组织开发与征集评选相结合的方式,汇聚优质教育资源。各地也要结合本地实际需要,加大紧缺型公益资源、特色资源的开发与整合力度,完善资源共享服务。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与各地、各企业平台利用云计算技术,共同构建中国教育云。

具体来说,第一个机制:企业竞争提供。大多数一线教师喜欢同行共享的资源,来自教学实践的资源解决了一部分问题。但是从整体来讲,还需要系统化、智能化的教育资源,包括软件系统和应用服务来解决教育教学的问题。只有在平台或在工具层面才可以真正帮助教师和学生个性化地解决问题。“统一规范,统一标识,多级服务,共享沟通”是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中国教育云建设的基本思路。我们希望通过开放接口,实现和企业、地方平台的互联互通,共享用户。同时,还希望为企业服务,减少企业多层审定。实现这个目标才有可能推进机制创新。企业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投入资源建设。第二个机制:政府评估准入。通过平台建设一套评审标准,建设一套专家评审机制,同时与用户评价相结合。期望把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成为一个最大范围共享、保证师生基本需求的服务平台。各地也要与教研、教学评价结合,提供满足不同的个性化教育教学需要的资源。第三个机制:学校自主选择。学校按需选用,实际上,地方政府和学校、教师,应该成为选择资源的主体。这是机制创新非常重要的方面。从机制创新方面,我们还在研究政府应该提供什么样公益性资源,不同的地区应该有不同的标准,学校可能会有不同的选择和不同的标准。同时要研究学校资源使用经费应如何从教育经费中给予保证。

2012年12月,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已经开通,定位是“汇聚资源,提供服务,指导应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应该起到枢纽的作用,国家平台与地方平台应该共享基础设施、共享优质资源和应用。今年,我们将会继续提升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功能、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班班通和学习空间人人通的应用,逐步形成以共用服务平台为引领、以学校应用为主体的、以企业和社会各个方面参与为支撑的资源建设与应用新格局。在建设过程中应该把握三个方面,第一是把平台做好;第二是把各地的应用开展起来;第三是怎么把企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他们能够通过这个平台为大家服务。新格局的形成需要我们做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汇聚资源的应用,二是开展评审、评价,三是激励机制,激励教师和企业。

记 者:如何通过“三通两平台”实现优质资源落地,推动中小学教学方式的变革与创新?

王馆长:第一步,我们要在32个地区(以县为最小的单位)试点,开展以边片应用、日常应用为目标的规模化实验,总结经验。第二步,探讨与区域平台的接入,在这个过程中也会探讨公益和平台的增值型服务,促进根据不同需要来实现优质资源落地。第三步是系统培训。教育部要求我们尽快对整个电教系统开展全员培训,进一步深化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培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修订已经提到议事日程,以适应“三通两平台”的要求。教育部在制定教育现代化指标,其中信息化也是一个重要的维度,现代化指标会从督导的角度去落实。现在“三通两平台”将会在下一步教育督导中落实。

“三通两平台”会从两个方面实施,第一是国家层面的号召、宣传和推广,地方的组织实施。第二是教育部通过工程或示范试点来推动。从全国范围的情况来看,“宽带网络校校通”的任务依然很重。2011年,中小学带宽在4M以上的不足20%,地区差异非常大,北京到达了87.5%,有些省不到5%。因此,教育部提出各地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运营商的作用来接入宽带,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在很多地方都做了试点,比如贵州、甘肃。广东肇庆就非常好地发挥了运营商的作用,以低成本发挥多个运营商作用,实现了学校宽带接入。“优质资源班班通”,前提就要把网络基础设施通到多媒体教室。所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也是今年重要工作。我们的任务还相当艰巨。我们一方面存在基础设施投入不足、设备老化,另一方面也存在设备闲置等问题。在国家薄弱学校改造项目的支持下,今年中西部地区30%以上的教室能够改造为多媒体教室,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有了多媒体,班班通就能够把优质资源通过教师空间送到学校、教室,送到每位教师和学生的手中,这个指向是非常明确的。目前资源建设与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网络资源非常多,但是优质资源不多,特别是免费优质资源不多。二是教师和学生共享的资源数量比较大,但是系统化、系列化不够,不能够支持完整教学过程,不能够支持多种学习方式。三是智能化资源开发推广难,应用更难。没有应用案例学校不敢用,但产品和服务试用机制没有建立,低水平重复建设状况转变的阻力很大。学习空间人人通和优质资源班班通,就是要形成一个倒逼机制,促使教师带领学生应用,进而推动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

记 者: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应用,是否能够有效地促进教育公平?

王馆长: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普遍应用是推进教育公平的现实选择和重要举措。多种形式的资源服务,能够有效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和教育质量。社会各级普遍认为,教育信息化是短期内促进教育公平的一个比较有效的途径。比如北京的数字学校,它解决了系统化学习的问题,相比以前的资源,虽然说形式单一,但是学生可以进行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成体系的课程就可以解决系统学习的问题,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使用,优质教学走向了每名学生,这就可以促进教育机会的公平。当然,除了讲授之外,可能还要鼓励其他形式的学习,比如说智能化的学习、合作学习、项目学习,这些都直接和信息技术平台、信息技术软件、信息技术资源直接相关。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就是要帮助教师教得更好、学生学得更活。我觉得北京数字学校已经开头,从目前情况看,许多方面,如拍课、录课还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但是,北京数字学校建设与应用的整个思路正在向着“三通两平台”方向发展,是可喜的。

记 者:在“三通两平台”实现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机遇与挑战?请您展望一下“三通两平台”发展前景。

公益家教总结范文第10篇

为总结交流“十一五”家庭教育工作经验,进一步加强福州市家庭教育工作者的能力建设,帮助广大家庭教育工作者提高专业素养和指导水平,推进家庭教育工作“十二五”规划的深入实施,11月6日~7日,市妇联、市教育局联合举办了为期两天的全市家庭教育工作骨干培训班暨家长学校经验交流会。来自12个县(市)区妇联、教育局分管家庭教育工作的领导以及基层家长学校负责人共百余人参加了培训。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孙晓岚,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副局长翁桂香,市妇儿工委办主任陈向红,福建师范大学教授、福州市家庭教育研究会会长陈伙平,市教育局德育处处长陈颖等有关领导参加了开班仪式。

在开班动员仪式上,与会领导还为全国家庭教育工作示范单位和第三届福州市优质家长学校代表授牌。市妇联主席孙晓岚就如何深入推进“十二五”时期家庭教育工作讲了几点意见:一是深化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家庭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积极探索,创新家庭教育工作理念、工作机制、工作载体,工作方法,进一步提高家庭教育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三是珍惜机会,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和工作实践结合起来,做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进一步提升培训质量和自我素养。

为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市妇联、市教育局精心设计了培训内容,邀请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陈伙平、中国家庭教育百名公益人物郭友恭、福建省少先队总辅导员、省少工委主任邱孝感等家庭教育专家学者、专业工作者,就如何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如何提高家教辅导报告实效、如何走出家庭教育误区、如何开展家庭道德建设等当前家庭教育的热点问题对学员们进行重点辅导。在经流交流会上,全国示范家长学校群众路小学、全国家庭教育工作示范社区庆城社区、福州市优质家长学校屏东中学、福州家长网络学校等负责人分别从各自家长学校工作的视角交流经验、畅谈体会、分享理论和实践成果。

学员们表示,通过培训,获得了大量的最新的家庭教育信息,了解到当前家庭教育所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提高了理论水平,拓宽了家教工作思路,提高了教学水平和指导能力。回去后,将结合学习贯彻十精神的契机,把所学的家教知识和理念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为提高家长科学教子水平,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做出新的贡献。

“十一五”以来,我市共有13个单位先后被命名为全国家庭教育工作示范单位;2人被授予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7所家长学校被命名为“福州市优质家长学校”。

上一篇:大学生家教总结范文 下一篇:义务家教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