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马的古诗范文

时间:2023-11-23 08:02:07

有关马的古诗

有关马的古诗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会写“万马齐喑、不拘一格”等词语。

2.能正确地朗读,背诵并默写古诗。能讲解诗句的意思,能借助诗歌的题目理解每首诗的内容。

3.能结合注释和相关材料,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写的情景没体会诗人的情怀。

教学重点:

1.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会写“万马齐喑、不拘一格”等词语。

2.能正确地朗读,背诵并默写古诗。能讲解诗句的意思,能借助诗歌的题目理解每首诗的内容。

教学难点:

能结合注释和相关材料,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写的情景没体会诗人的情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展示导入:

展示:诵读一首你最喜欢的诗,谈一谈你为什么喜欢;今天一起来学三首诗。

预设:《示儿》《题临安邸》《己亥杂诗》。

2.走近诗人:

出示图片:陆游

林升

龚自珍

对这几位诗人你还有哪些了解,对他们的作品有哪些了解,和同学们一起分享诵读吧!

3.我们一起走进这部世界名篇《古诗三首》。

二、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乃

2.我有识字绝招!你说一个,我说一个。比一比谁得绝招多。

图片识字:祭祀

精神抖擞

形近字识字:恃

3.领读生词,注音读准字音,班级开火车读词语,比一比谁读得准确。

4.用喜欢的词语说句子。

5.学习词语:不拘一格。

三、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认真读古诗,解决生字问题,初步感知古诗的内容,认真体会作者的感情。

2.自由朗读三首古诗。

出示朗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画出难理解的字、词。

(3)理解诗里的意思,体味表达的情感。

3.读通古诗《示儿》。

4.小组讨论:

讨论主题:

(1)怎样可以读通古诗。

(2)你有什么办法可以尽快读懂古诗。

(3)怎样可以把后面的两首也读通顺啊?

预设:划分诗歌的节奏。

四、感知诗歌,初步体会

1.反复读,将诗读通顺、读流利,读出一定的节奏和韵律。

诵读古诗想一想这三首诗,分别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要求:

(1)读好诗歌的节奏。

(2)读准每一个字音。

2.诵读三首古诗,进行整体感知,这三首诗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预设:爱国

3.你从哪里读出来的?

预设:

(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3)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4.小组同学说一说自己对古诗的理解。

五、课堂扩展

1.诗歌朗读比赛。

比赛规则: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出诗歌的韵味!评选出诵读冠军。

2.多种方法背诵古诗,分享背诵方法。

六、学习生字

1.出示会写生字:

2.观察字形,写好每一个字!

3.出示形近字,观察一下,找一找说不同。

七、作业布置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示儿》。

八、巩固提高

打开“基础训练-《古诗三首》”,一起来闯关吧!

第二课时

一、识字导入

1.出示会写生字:

2.观察字形,写好每一个字!

3.出示形近字,观察一下,给形近字进行口头组词。

4.同桌互相指读生字,并组词,并观察形近字,进行组词练习。

5.谈话导入:

国家生死存亡,关乎我们每一个人的命运,一些爱国诗人用笔墨来表达对国家的深沉热爱!

二、古诗背诵

小组之间进行背诵检查,然后请同学展示自己的背诵情况。

三、古诗赏析

选择一首你最喜欢的诗歌说一说诗歌的意思。

讨论:怎样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文?

预设:

(1)参考课后注释理解。

(2)借助工具书查询。

(3)听一听别人的理解。

(一)示儿情怀

1.想一想从《示儿》这首诗的题目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1)示儿:给儿子看。

(2)我的问题:陆游想告诉儿子什么?

(3)出示诗句: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2.展示一下搜集的资料:

预设:

(1)陆游八十五岁,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给儿子们写下了这首诗。

(2)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

(3)这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

(4)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所以一生都致力于抗金事业。

3.你有哪些字词理解不了呢?一起交流讨论讨论。

预设:

(1)元:本来。同“原”。

(2)王师:南宋王朝的军队。

(3)九州:这里代指全国。

(4)乃翁:你们的父亲。

4.抓住关键提出问题进行诗句的理解。

(1)诗文的关键词是哪一个?预设:悲。

(2)诗人“悲”的是什么?

(3)他的遗愿是什么?

5.结合相关资料,谈一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预设: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因此,当朝廷军队收复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了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二)临安感慨

1.《题临安邸》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

预设:写在临安旅店墙壁上的诗。

2.我的问题:作者在墙壁上题写了什么内容?

3.解决有用的问题,理解诗中意。

出示诗句: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问题预设:

(1)临安城有什么特征呢?试着用诗句来回答,再试着描述一下临安城的景象。

(2)诗人提出了怎样的问题?

(3)他为什么有这样的疑惑?

(4)这疑惑中有诗人怎样的感慨和情怀呢?

4.解释字词:

(1)几时:什么时候。

(2)休:停止。

(3)直,简直。

5.讨论:临安这花天酒地的靡靡之风是繁荣的真相吗?

预设:不是。

6.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里的意思。想一想作者感慨些什么,作者想表达什么?

预设:诗人对国家命运深切忧虑,对统治者苟且偷安饱含愤恨。

(三)呼唤变革

1.《己亥杂诗》写作背景。

己亥为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这一年作者48岁,因厌恶仕途,辞官离京返杭,后因迎接眷属,又往返一次。在往返京杭的途中,共写了315首七绝,总题《己亥杂诗》。这是一组自叙诗,写了平生出处、著述、交游等,题材极为广泛。

2.了解写作背景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文的意思。

3.出示诗句: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

4.解释字义

(1)生气:指朝气蓬勃的局面。

(2)恃:依靠。

(3)风雷:是指重大的变革。

(4)万马齐喑: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

5.讨论:

(1)想一想,作者用“万马齐喑”比喻什么?

预设:比喻沉默不语,不敢发表意见。

(2)我的问题:为什么会“万马齐喑”?

预设:从社会谈起。

6.学完《己亥杂诗》,请谈一谈你对自己生活的这个时代选拔人才的机制有什么看法?可以简单论述一下班级“班干部轮岗制”。

四、课堂展示

1.选择一首诗歌,进行小组研讨,然后派代表展示学习成果。

2.把你认为诗中最能表达爱国情感的诗句写到积累本上。

3.展示你所搜集的爱国名言。

五、作业布置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示儿》。

六、巩固练习

有关马的古诗篇2

[关键词]荷马史诗 古希腊教育 和谐发展

一、《荷马史诗》概况

《荷马史诗》被誉为西方文学史上的第一座丰碑,因相传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汇编形成而得名。史诗的原始材料来自数百年以来广为流传的神话传说和英雄故事,主要是后代人对特洛伊战争和英雄的追忆。它由《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构成,描绘了古希腊人由氏族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时期的思想、宗教、体育、教育、风俗等方面的状况,被称为古希腊人的百科全书。古希腊人从史诗中汲取知识,接受教育,获得力量,史诗成为古希腊教育和文化的基石。

二、《荷马史诗》所描述的古希腊教育概貌

史学界通常把公元前11世纪至前9世纪的古希腊社会,称为“荷马时代”或“英雄时代”,因后人对这一时期的认识几乎全部来自描绘古希腊众多英雄的《荷马史诗》而得名。根据《荷马史诗》的描述,当时古希腊社会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能征善战、智勇双全的英雄。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体育教育、艺术教育和道德教育。三者协调统一,充分体现出古希腊教育追求人的和谐发展的终极使命。

(1)体育教育

崇勇尚武是“英雄时代”的社会风尚。这首先是因战争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并逐渐推而广之,使竞技运动成为古希腊人生活的一部分,体育教育自然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

(2)艺术教育

《荷马史诗》对战争、仪式、宴会等场面的描述也反映出唱歌、舞蹈、弹琴等艺术活动是古希腊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多种艺术活动在古希腊人生活中的普及程度可以推断,艺术教育也是教育的重要内容。

(3)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是当时古希腊教育的核心,而道德教育的终极使命即是培养《荷马史诗》所颂扬的古希腊英雄们的品质。它最主要的内容是培养勇敢和智慧两大美德,体现在《荷马史诗》中,阿喀琉斯和奥德修斯分别成为勇敢和智慧的化身。

(4)和谐教育理念

《荷马史诗》所描述的三方面教育内容是协调统一地施行的,以实现人的身心和谐、全面发展。史诗详细地描述了古希腊英雄阿喀琉斯的教育状况。阿喀琉斯有喀戎和富尼克斯两位老师。喀戎将多种知识和技能传授给阿喀琉斯,不仅有狩猎、马术、掷枪等运动技能,还有弹奏七弦琴等音乐艺术,甚至还包括医药知识,等等。富尼克斯担负了阿喀琉斯青少年时期的教育,不仅像父亲一样给予他精心抚育,而且还向他传授军事技能和辩论之术。

由此可见,古希腊英雄阿喀琉斯所接受的教育是全面而广泛的,是实现人的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教育,这正是古希腊教育的恒久魅力所在。

三、《荷马史诗》的教育功能

《荷马史诗》被誉为古希腊人的“圣经”,是古希腊教育的基本教材。正如后人所说, “要成为一个知书达礼的希腊人,最要紧的是精通《荷马史诗》。学习《荷马史诗》这项远古时期的遗产,始终是希腊教育的特征并贯穿于历史”。

《荷马史诗》及其所蕴含的希腊精神早已渗透到古希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古希腊人以《荷马史诗》作为青少年的教育范本,所采纳的不仅是充满魅力的神话传说和英雄故事,而是充分发扬了史诗所吟咏的英雄们的优秀品质。《荷马史诗》所蕴含的集体主义、英雄主义和人文主义等方面的品质,对于培养青少年各方面的美德做出了重要贡献。

(1)有利于培养公民集体主义荣誉感和责任感的民族精神

史诗中的英雄阿喀琉斯的行为事迹正是古希腊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俄国近代文学家别林斯基认为,“《伊里亚特》里的每一个登场人物都表现出希腊民族精神的某一方面;可是,阿喀琉斯是这个民族的实质力量的总和。”

古希腊人认为战争是光荣的行为,掠夺的财富是英雄荣誉的礼物。而当英雄荣誉的礼物被强权威势所夺走之后,英雄是不能容忍的。所以史诗中英雄阿喀琉斯的“愤怒”不言而喻,联军统帅阿伽门农夺走他的女俘,正是对他荣誉的损害。盛怒中的阿喀琉斯离开战场,导致希腊联军伤亡惨重。为了拯救希腊人,阿喀琉斯的战友帕特罗克洛斯冒充他冲上战场,壮烈牺牲。此时的阿喀琉斯又一次“愤怒”,重返战场,以捍卫自己的荣誉。因为帕特罗克洛斯是以他的名义出战,并且被他的敌人杀死,这无疑是对他荣誉的践踏和损害。经过两次“愤怒”之后,集体主义的荣誉感在阿喀琉斯的心中骤然上升。此时的他强烈意识到,集体的利益和荣誉要远远高于个人。

史诗中的英雄在争取荣誉、捍卫尊严的同时,并没有忘记自己所背负的责任和义务。在帕特罗克洛斯死后,阿喀琉斯重上战场的精神动力即是为亲友报仇,为部族雪耻,为盟邦的利益而战,为集体的荣誉而战。背负责任,承担义务,保家卫国,是英雄的光荣行为,是集体主义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不断的战争给人们带来无比的痛苦和忧伤,但这些却立即化为悲愤和力量,成为进行复仇和战争的动力源泉。在长达十年的特洛伊战争中,双方的英雄和战士们,无疑都用热血和生命践行了自己对于集体背负责任和义务的承诺。

(2)倡导和培养公民勇敢、智慧、顽强、刚毅等英雄主义品质

史诗吟咏的主人公是英雄,他们勇敢顽强、智慧刚毅,但也难以摆脱必死的命运,却又选择勇往直前,在与命运的顽强抗争中追求卓越。

史诗中的英雄阿喀琉斯正是勇敢的化身。神谕曾预示阿喀琉斯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要么碌碌无为,获得长寿;要么投身战场,英年早逝。阿喀琉斯毅然选择了后者,顽强地与命运抗争到底。当然,英雄的勇敢并不是匹夫之勇,而是智勇双全。英勇善战的阿喀琉斯之所以受到全军将士的爱戴与他能言善辩的才能是分不开的。正如史诗所吟咏的,“阿基琉斯言罢,众人缄默,肃然无声,惊诧于他的话语,强厉的言辞。”

有关马的古诗篇3

【关键词】 马少侨;诗歌;历史;文学价值

马少侨(1920―2006),又名远兼,字政交,号啸樵,湖南新化永固镇(今属隆回六都寨)人,当代杰出的苗瑶史专家,楚辞学专家,著有《清代苗民起义》,为英国剑桥大学主编的《剑桥中国史》引用,列入参考书目。同时也是一位著名诗人,为南社湘集成员,出生于“三代秀才”的书香世家,其祖马莲仙曾任新化县参议员,二叔马非百为大历史学家,专攻秦史。马少侨从小受到很好的家学熏陶,十五岁学诗,十七岁发表作品,十九岁师从“现代著名诗家”湖南大学宗子威教授,加入庾江诗社,与海内名流章士钊、张默君、杨云史、谢玉芝(著名女作家谢冰莹之父)等交往,二十七岁加入“南社湘集”,为最年轻的社员。[1]南社是辛亥革命前后的文学团体。社名取“操南音不忘其旧”之意。发起人为同盟会会员陈去病、高旭和柳亚子。1909年11月13日成立,活动中心在上海,社员总数千余人。1923年解体,以后又有新南社和南社湘集、闽集等组织,前后延续三十余年。其诗歌主张,强调作品内容的历史真实性,如高旭认为“大之经纬乾坤,弥纶中外;次之不政宣化,利国福民;下至闾巷之歌谣,贤士之诗赋,亦所以写其人情风俗之态,寄其忠君爱国之忱,文字之用,至为广矣。”出于革命的需要,南社诗人写了不少骂世文和歌体诗(歌行体、歌词体、歌谣体三类)。[2]马少侨诗歌对历史的书写,主要表现为四。

一是真实再现历史场景。如十七岁时创作的《陇上行》,[3]以一个世家公子的民本思想视角,真实地再现当时佃农生活的场景:“六月天正炎,锄禾日当午,戽干陇上溪,龟裂禾根土,摇扇纳凉人,哪晓农家苦。”“什一入官仓,九成付田主。一年辛苦一年劳,家无升斗嘶饥鼠!”描写了佃农劳动的辛苦和遭受苛酷的剥削,对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寄予深切同情,对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予以有力控诉。虽然“什一入官仓,九成付田主”用的是文学手法,与当时佃农交租的具体制度略有不符,[4]但这种对历史场景的描述,从一个十七岁少年的视角来说应该是力求客观、不加粉饰的真实呈现。另外如写于军阀混战时期的《征兵行》表现抓壮丁:“征妇送征夫,相对泪如水。”“独叹出征人,尽是贫家子!”写于抗战时期的《秋草十二首》:“白芦红蓼夹寒流,劫后农村稼未收。民命乱离同草芥,世情颠倒混薰莸。”《资江晚步》:“战垒到今都剩迹,劫灰终古带余腥。”《春日游六岭亭》:“战垒尚余兵气在,闲花已送媚香过。”等等,表现了战争的巨大破坏和人民生活的痛苦。战争中反动派的反动嘴脸也得到了真实揭露,如《甲申除夕三首》:“伺门豺虎横睛立,镇国将军俯首降。真个民生不如草,武陵鸡犬本荒唐。”表现反动派抗战无作为,不顾老百姓死活的反动本质。《古意》:“举世皆血肉,犹间增国赋。税吏夜敲门,盆瓮无粒粟,……贫家人吃糠,富家狗吃肉。”表现国共战争期间,万税,倒行逆施,鱼肉百姓的真实历史场景。

二是抒发对历史的感慨。马少侨是历史学家,对历史有独到认识,身处历史情境中,往往目光如炷,很多真知灼见。如《读<儒法斗争史>》:“商韩法制已残篇,孔孟王纲亦化烟。底事顽魂顽到底,青磷鬼火二千年?”这首诗写于1974年,进入“批林批孔”阶段,大讲“儒法斗争”,诗人对“”大搞“儒法斗争”的目的持怀疑态度,用反语指出传统文化的顽强生命力,表达了对极左政策破坏传统文化的不满。《奇文》一首更是对时期颠倒黑白、指鹿为马的思想混乱进行强烈地控诉:“古人论史本荒唐,不及今人撒大谎。只为赵高倾帝制,遂教陈涉护秦皇。袭人贾政称儒孽,宝玉晴雯穿法装。雾里看花舒老眼,燃犀一照又何妨?”认为时期因政治目的机械图解历史是“撒大谎”,对文艺的批评完全用阶级斗争的意识形态,把小说人物袭人、贾政贴上“儒孽”的标签、把宝玉、晴雯看作法家人物,这完全是荒唐的做法。诗人的这一认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无疑是具有振聋发聩的积极意义的。另外,如《海湾战局书感》:“强权公理无真假,大炮飞机有自由。”抒发了对国际关系上以美国为首的强权政治的不满。对历史的认识,一方面在于马少侨始终坚持人道主义的立场,另一方面也来自他深厚的历史学养,所以置身历史情境中,总是能发出真知灼见。

三是表现时代变迁。马少侨一生经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建设、反右、、改革开放,可以说是一部当代史,作为南社湘集诗人,他秉承诗歌传统,在诗歌写作中,真实地表现了时代变迁。如《相交行・闻敌后反扫荡战争作》:“倭寇乱中华,志异分途走:或上太行山,红旗桂林阜。或入幽州城,摇尾贱如狗。”写出了乱世中青年知识分子不同命运选择和志趣追求。《娄邵铁路邵阳车站工地月光山战歌》:“始皇鞭石付虚谈,老壮愚公亦等闲。数尽英雄成既往,今朝人物敢移山。”写出了新中国的建设豪情,为一代人的艰难创业留下可歌可泣的一笔。反右斗争中,他被打成“”,回乡劳动改造,他写了《回乡生产口号》:“六亿人中寄一身,五千年史渺微尘。何须更为声名累?毁誉由人过此生。”这是一代知识分子坎坷命运的真实写照,也是他们乐观、淡泊的情怀和坚持真理的精神的客观反映。期间,他被批斗、关押,写了《现到》四首。改革开放后,既写了对的反思,也写了纸醉金迷的现实,如《长沙街头偶遇当年闯将》:“相逢一笑泯恩仇,得罢休时且罢休。”认为不要纠缠于历史恩怨,要团结一致向前看,共谋发展进行经济建设。《沁园春・初上卡拉OK厅》:“酒绿灯红,轻歌曼舞,卡拉OK。有麦克传风,莺声滴沥,飞图掠影,霹雳旋回。季子多金,秋娘善媚,两意相投百事谐。天欲曙,正依依惜别,挥手Byebye。”客观冷静地描写了改革开放后一部分暴发户的生活方式和拜金主义的现实。

四是咏史诗。马少侨服膺同乡诗人唐代胡曾,曾撰《唐代咏史诗人胡曾》一文,指出“要评论一家诗的好坏,主要看他能否正确地反映作者所处的时代风尚和对这一风尚所表达的是非观念。” [5]他自己的诗歌也有不少篇幅的咏史诗,以今人的眼光来看历史,表达自己对历史的判断。如《读〈南明野史〉四首》:“江南草创小朝廷,牛鬼蛇神紫绶新。” “牛鬼蛇神”一词就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读〈桃花扇传奇〉》:“宰相但搜钱塞口,君王只爱月当头。”《读史十二首》:“坑杀儒生排众议,烧残简籍启愚风。”等等,这是用当时主流的价值观对历史进行判断,认为秦始皇统一六国,焚书坑儒、统一文字是“排众议”“启愚风”,当然这是受“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指示的影响,有一定的历史时代思想特征,同时也反映了马少侨作为历史学家评判历史人物的客观性。又如《念奴娇・宝庆怀古》咏石达开攻宝庆事,对石的失败,浩然兴叹:“天国兴亡,英雄成败,去浪滔滔逝。将军误矣,卅万天兵一掷。”但作为史学专家的他也清醒地意识到历史评价的变化无常,所以诗人又说:“倩谁评说,今古史官曲笔?”

另外,诗人也写了不少记录历史事件和凭吊之作,如记录第一个教师节、神舟飞天,凭吊胡曾、魏源、蔡锷等等。

中国是个历史古国,有着以诗写史的传统,杜甫在“安史之乱”时期所写一系列反映历史真实的诗歌如“三吏”“三别”,被称为“诗史”。 “借古乐府写时事,始于曹公。”(沈德潜《古诗源》卷五)曹操是第一个借乐府旧题来写时事的诗人,如《蒿里行》中所写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表现了当时群雄割据、连年征战给老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明代评价这些诗,认为是“汉末实录,直诗史也”(明・钟惺《古诗归》),史学大师陈寅恪以《元白诗笺证稿》倡导诗文证史,可见诗歌与历史关系密切。马少侨诗歌对历史的书写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价值:

一、以文学的手法真实地再现了历史场景和时代变迁

马少侨是一位治学严谨的历史学家,其治学深受马非百影响,重视对史料的甄选,不妄下结论。诗歌虽然是文学,但是马少侨以文学手法对历史场景进行了客观的记录,“不作无谓吹捧之颂,亦不写无稽抨击之词”(曹盛苏《平生一梦诗文选》并序),表达了他对历史进程的认识。近来受思潮影响,人们在批判“”、“”的同时,对改革开放前三十年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要么一概选择性的无视,要么一笔抹杀。马少侨诗歌中书写了那个时代人们进行经济建设的历史真实,如《娄邵铁路邵阳车站工地月光山战歌》、《垦荒》、《改河》、《水调歌头・移山改河》等等,表现了劳动人民战天斗地、移山改河的火热的劳动激情,为历史研究提供了客观的资料。另如《沁园春・初上卡拉OK厅》,诗词名家伍锡学认为“真正做到既不粉饰现实,也不歪曲现实,而是真实于现实”客观再现历史生活场景,而且艺术上独辟蹊径,融雅语、俚语、俗语、外国语、时髦语于一炉,为诗词创新提供了有益的探索。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马少侨诗歌生动地表现了历史的变迁,具有时代性。

二、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身处历史情境中个人的思想感情

元代杨维祯在《梧溪诗集序》中论杜甫诗说:“世称老杜为‘诗史’,以其所著,备见时事。予谓老杜非直纪事史也,有春秋之法也。其旨直而婉,其辞隐而见。”诗歌毕竟不同于历史,带有个人在历史情境中的主观感情,这正是诗歌的艺术价值所在。如写于抗战时期的《长城谣・闻八路军长城大捷作》一诗:“马饮长城马亦烈,长城窟有英雄血。”“三千弱水横飞越,富士山头旌旗折。秦皇汉武何足说,长城长城今似铁。”非常生动地抒发了作者听到八路军大捷的喜悦之情,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六十年后,作者再来纪念抗战胜利时,不仅有国破家亡的沉痛,更有不忘历史教训的反思,写下“胜筹夺得非容易,奇耻无忘要远谋”“已载简编书战犯,尚参靖国拜僵尸”(《抗日战争六十周年书感二首》)等诗句,提醒人们警钟长鸣,不忘国耻,谨防历史悲剧重演。同样的爱国主义情怀在不同的历史情境中有不同的表现。马少侨1958年被打成“”后下乡劳动,写下“拖儿带女返家乡,我误虚名梦一场”“亡羊敢信牢能补,投鼠徒悲器亦伤”(《送慧娟回乡生产》),期间写下“何妨一饱嗟来食,到底难忘痛处疤”(《桃花坪》),“惶惶我似惊弓鸟,话到喉边胆便寒”(《向韶》)等诗句,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知识分子受到不公正的历史对待,那种精神的痛苦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促使我们去反思历史,正确认识历史,评价历史。同时,作者身处历史情境中,对历史进行思考,表现了超凡的勇气和胆识,如《读<儒法斗争史>》、《杂诗》、《奇文》等等,这代表了一个时代正直的知识分子的共同心声,得到了历史的检验。这种身处历史情境中个人的思想感情丰富了我们对历史的认识。

三、信、美并重的艺术追求为古体诗的创作提供了可能性

老子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但马少侨诗歌对历史的书写呈现出信、美并重的艺术特色。“信”指的是其诗歌书写的时代真实性,“美”指的是诗歌传情达意的艺术性。马少侨非常重视诗歌的时代性与艺术性的结合,他在《〈禹问樵诗词选〉序》一文中说:“吾尝谓诗者史也,故必写时代之真情;诗者志也,故必见个我之性格。”认为当代之诗,应有时代气息,不能让人看起来像唐宋诗歌,事实上古体诗歌在唐宋发展为顶峰,白话为新诗的书写提供了新的路径,现代人写古体诗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呢?马少侨认为现代人写古体诗还是有可能的,认为“余尝论写诗之要旨,在时代性、个性与艺术性之合一,亦即内容、风格与形式之合一。”(曹盛苏《平生一梦诗文选》并序)古体诗虽然在形式上已经固化,但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容,诗歌对时代内容的书写“不作无谓吹捧之颂,亦不写无稽抨击之词”,要“能在时代之潮流中摆正自我之位置,既不拾古人牙慧,亦只吐自我之心声”。这就是他对诗歌信、美并重的艺术特色的自觉追求。他的《〈株洲行九首〉并序》可以称得上是信、美并重的佳构。

桃花坪

春来无处不桃花,独笑渔郎又泛槎。

尘世纷纷劳病眼,少时了了误才华。

何妨一饱嗟来食,到底难忘痛处疤。

车笠前盟浑莫问,如今苏季已还家。

这首诗写于1977年。诗人赴株洲看望二叔马非百,作《〈株洲行九首〉并序》,《桃花坪》是其一。其时“”已经结束,诗人旅行途经隆回桃花坪,途中所见物是人非,有“前度刘郎”之感。起句写旅途所见,处处桃花灿烂,“渔郎”用《桃花源记》捕鱼人的典故,暗指诗人对理想的追求。颔联、颈联写自己的遭遇和心灵的创伤,诗人在注里说明,在隆回有人请他吃饭,但不敢泄露他的身份及他和主人之间的关系,故而发出“何妨一饱嗟来食,到底难忘痛处疤”的感慨,结语用《乐府诗集・越谣歌》:“君乘车,我戴笠,他日相逢下车揖”和苏秦的典故写世态炎凉,欲说还休。全诗沉郁蕴藉,写出了遭遇“十年浩劫”的知识分子的典型心境。马少侨用古体诗这种形式,旧瓶装新酒,为我们提供了古体诗书写新的时代内容的可能性,并且展示了古体诗抒志时那种含蓄深沉、意绪多端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 纪念诗人学者马少侨,主编:傅治同,中国文联出版社.

[2] 辛亥革命与江南社会――论南社诗歌的现代化趋向,许霆,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1.9.9.

[3] 马少侨诗文选集,傅治同,谢道溪选编,中国炎黄文化出版社,本文所选诗歌皆从此选本.

[4] 左宗棠对当时佃农交租情况有记载:湘潭西南乡上田亩十金,或减其二,岁租一石。大率湘潭上农赁耕一亩,得谷可四石,岁租一石,一石充粪直、庸钱、杂费,上利。吾乡上农赁耕一亩,得谷三充粪值、庸钱、杂费,上庄子钱应除斗许,余乃为佃农利。它郡县佃例不一。兹固其概也。岁歉收,或丰而谷贱,佃农措措终岁,仅及一饱;次亏子钱,又次乏耕资,负租不能偿,或以上庄钱抵,或径谢赁地,还取上庄钱,弃耕图暂活。中,下农与田更无论尔。左宗棠全集,13.247.岳麓书社1987.

有关马的古诗篇4

马疏创作主张的又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抒写“性情”。马疏在《论诗绝句》中写道:“闲淡诗情谁得似?只应编集合陶韦。”《次韵答王杏村题〈花萼集〉六首》其一云:“淘米常教井水清,葵心知为太阳倾。集题花萼凭君赠,方信诗能道性情。”在这首诗歌里,马疏表达了他和马文园之间深厚的兄弟之情。“集题花萼”指的是《花萼集》,它是马疏和兄马文园的唱和作品集,其中的诗作抒写了他们兄弟之间真切的手足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马疏对诗歌的一个基本思想,这就是诗歌要表现自己的真实感情,即“性情”。在《思源斋诗序》中,马疏说:“惟太白与工部齐驱”,“其所以继三百篇,而垂诸不朽者,亦惟笃于忠爱,得性情之正而已。”这与他所强调的“风骨”、“风雅”有紧密的联系。他认为,李白、杜甫之所以是千古之诗宗,是因为他们所写的作品有“忠爱”,得“性情”。这就告诉人们,那些不朽的篇章,应当是抒写性情之作。但是,就作品题材来说,一定是反映民生疾苦和表现“忠”,即对封建统治者的忠心的。这从另一方面,表明马疏受传统儒家思想影响,始终摆脱不了忠君观念。他还说,“诗者,志之所之也,人莫不有其志。志发于言,是为诗。其有至,有不至,则不一。要莫不根于性情之流露。不然,虽不作可也。犹之人伦之间有至,有不至,要莫不贯于性情之真”,“而义愤所激,天伦之挚,委婉以写其难言之隐者,亦庶乎不失性情之至焉。”(《思源斋诗序》)马疏认为,不流露自己“性情”的文章,可以不作。要作,一定要贯注“性情之真”,“根于性情”。在这篇文章中,马疏更为明确地提出了他以“性情”为主的创作原则。难怪张澍说:“(马疏)力田灌园,甘守淡泊。研究经史以补见闻,久之有得,发为诗文,输写性情,亦非徒以恬静鸣高也。”[8]作为老师,张澍早都看出了马疏文学创作的这一特点。苏及燕说:“文、南园二位亲家雪夜唱和之作,因即作跋。廊庙山林,异地壎箎。唱和同声,才知至性相感,不以世分忘情。世情相煎何急,君家兄弟独贤。”[12]苏检斋云:“借物抒怀,纵横如意,觉一种孝友慈爱之情溢于毫端。”[13]又说:“愈入愈深,愈唱愈高,却只是一片至情至性,不能自已。”[14]可见,马疏十分重视性情的抒发,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性情,就没有马疏“至情至性”的作品。这一文学主张的重要意义在于:

其一,马疏性情文学的情感表述在内涵上有别于清代其他性情主张。黄宗羲特别强调“情”在创作中的作用,他说:“彼才力功夫者,皆性情所出。”[15]他的主张接近晚明公安派而又有自己的特色和内容,他更注意被压迫者对不合理的反抗之情,更重视超越个人范围而热爱国家和民族的悲天悯人的怀抱。王夫之在《诗绎》中说:“关景者情,但与情相为珀芥也。”[16]他辩证地分析了诗歌创作的“情”、“景”关系,亦兼顾诗歌的社会意义与艺术效果。顾炎武说“诗本性情”,但他更强调“为时”“为事”而作[17]。钱谦益重“性情”的同时,也重学问,具有向宋诗回复的意味。叶燮云:“终絜诸情;絜之于情而可通,则情得。”[18]他强调意在笔先,主张表现真“性情”。袁枚、赵翼、郑燮都是乾隆诗坛上,与沈德潜、翁方纲等正统诗学、复古倾向别树旗帜而产生重大影响的诗人。袁枚“性灵”源于钟嵘与南宋杨万里,更是晚明公安派“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诸论的继承与发展。《随园诗话》卷五说:“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19]他之谓“性”即性情,情感。“灵”,有灵机,灵趣等。他之谓“情”,包括家庭、亲戚、朋友怀旧感今之情,其中他尤重男女之情。《答蕺园论诗书》说:“情所最先,莫如男女。”[20]赵翼云:“诗本性情,当以性情为主。”[21]郑燮的观点,与性灵派接近。论诗虽同尚性灵,却能反映民生疾苦。他们都力主性灵,注重抒写个性情感,强调独创,反对传统教条。而马疏的“性情”,侧重于人伦之间的真情。当然,他之谓性情,还包括对农民的关爱之情,以及对封建君主的“忠”,这是需要区别对待的。就此来看,他与黄宗羲、王夫之及袁枚、赵翼、郑燮的主张不同,其儒教思想及封建教条色彩更为浓厚;而他所抒发的人伦之性情,与时代、社会的关系不是很大。既缺乏黄、王等人的悲天悯人的怀抱和社会意义,也没有袁、赵、郑诸人的机趣、灵趣等内容。所以,更具个别性、狭隘性。

其二,马疏的性情文学主张,也体现在他的诗文创作中。他的《送陈生鸿烈北上序》、《太学生杨汝锡八十寿序》、《上介侯夫子书》、《与叶芗林同年书》等散文和《次韵腊月九日夜行口占四首》、《冬夜月》、《中秋月》等诗歌,无一不体现着性情特色。它们强烈的抒情性,使马疏诗文“卓然名家,盖自乾隆以来百余年间罕见此作矣。”[22]苏检斋说,马疏诗“一片至性至情”、“一往情深”、“笔情淡远,至性缠绵”。[23]陈秩五云:“诗文俱在,情见乎辞。”[24]张澍云:“词意恳挚,情文斐亹。”[8]

文学创作当求创新

马疏不仅强调文学理论以“风雅”、“风力”为首位,而且对文学作品中的因袭与创新都有明确的要求。他在《送陈生鸿烈北上序》中说,“不蹈袭陈墨旧窠”,“记诵填胸,捐前相袭。”《任长山六十寿序》云:“先生初学为画,一过便得其妙,工花木虫鱼,皆自出机杼,不拘成法。”《〈花萼唱和集〉自题呈兄文园三十首》云:“我兄有杰句,往往能卓立。想见下笔时,旧窠绝依袭。”《介侯师续刻〈养素堂文集〉序》云:“谓周秦而下,去古未遥,摘艳薰香,雅不欲蹈近窠也。”马疏认为,文学创作要吸取众家之长,要有所创新,不蹈袭前人。所谓不袭“旧窠”、“近窠”,即要有独到、新颖的发明,不要亦步亦趋,照抄古人,这样,才能达到一种独特的艺术境界。所谓独创,就是在作品的思想内容,或艺术风格上要有新的开拓,有新亮点。但是,创新不能凭空出现,一定要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行,要推陈出新。这样,才能有所创新,才能超越前人。

有关马的古诗篇5

关键词:唐诗;阳关;玉门关

唐代为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政治开明、经济富庶、军事强硬、文化繁荣、疆域辽阔、对外交往频繁。强盛的国力、文化的兼容并蓄形成了气势雄浑、大气磅礴、神采飞扬、境界宏阔、意象丰富的唐诗。

唐代西北边疆有许多著名的关隘,其中阳关、玉门关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军事、政治、外交作用,在西北关隘中占据重要地位。自汉武帝“列四郡,据两关”始,阳关与玉门关即成为通往西域的重要交通门户,因而在唐人心中拥有独特地位,成为唐代边塞诗的典型意象。

本文选取西北边疆一南一北扼守丝绸之路的两个重要关隘――阳关、玉门关,并对其典型意象和独特的人文价值进行分析、研究,以期探讨其在唐代文人心中的地位及其所蕴含的情感内涵。通过对诗歌的解读,亦可观其在历史、地理、军事、边地民俗风光、对外交往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阳关、玉门关的历史沿革

阳关、玉门关的设置始于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列四郡、据两关”即阳关、玉门关。《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玉门关,汉武帝时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或谓小方盘城。在今甘肃省敦煌市西北戈壁滩上。与西南的阳关,同为中西交通门户。……出玉门关为北道,出阳关为南道。……宋以后,中西陆路交通逐渐衰落,关遂废圮。”[1]“阳关,西汉置,即今甘肃省敦煌市西南南湖镇破城子。”[2]两关为汉王朝设在河西走廊西部的重要关隘,阳关为丝绸之路南道关卡,玉门关为北道关卡,当时内地与西域交通莫不取道两关,因而成为中国古代陆路对外交通的咽喉之地,发挥着重要的政治、军事、文化、外交作用。

二、唐诗中的阳关、玉门关分析

阳关、玉门关距中原悬远,因而成为荒寒、绝域的象征。在唐人心中,出阳关则无故人,入玉门则进中原。在唐诗中,阳关、玉门关已不再单纯作为军事关卡存在,而成为特定的边塞意象,蕴含着唐人独特的人文情怀。

在全唐诗中,提及阳关的诗作有46首,提及玉门关的诗作达127首。这些诗作大多与边关战争、边地苦寒、域外风情风貌以及建功立业、征人思归、民族融合等内容密切相关。阳关、玉门关不仅在地理位置、军事作用、对外交往中有着紧密的联系,诗作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均有仅出一笔,便意蕴丰富的表达效果。随着相关诗作的传颂,其“典型”意象及象征意义逐渐树立起来。

(一)浓重的汉家情结

唐代为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气势恢宏的时代环境激发了唐人强烈的自信心及昂扬奋发的精神风貌。唐边塞诗人汉代情结浓重,崇汉代军事之神威,羡汉家英雄之英武。汉朝为我国封建历史上第一个鼎盛时期,经过文景之治,汉代积累了雄厚的经济、军事实力。唐人朝气蓬勃,具有强烈的进取心,溯源历史,汉之盛世威武与唐人精神风貌不谋而合。汉有匈奴之侵扰,唐有突厥、吐蕃之威胁。共同的边疆形势亦为唐人汉家情结浓重的原因之一。汉代突击匈奴,涌现出大批战斗英雄,如卫青、霍去病、窦固、窦宪等人。唐代文人渴望建功立业,因而对这些汉家战斗英雄情有独钟。唐人尤其崇尚班超,立志学习其投笔从戎,归身军旅,以实现建功封侯,报国立业的雄心壮志。

《后汉书》班梁列传有言:“(超)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后班超出入西域二十二年,“得远夷之和,同异俗之心”,封为定远侯,邑千户,可谓功成名就。然“超自以久在绝域,年老思土”,亦上书发出“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的请求。可见玉门关自汉以来,就不仅仅是内地通西域的边关要塞,而成为人们心中家乡与域外的界限。在唐诗中,有大量诗篇引用班超“生入玉门关”的典故,借汉家英雄之事,以抒一己之怀。既是诗人报国立业的象征,亦表达了边塞军旅征人渴望荣归故土之追求。如胡曾《咏史诗・玉门关》:

西戎不敢过天山,定远功成白马闲。

半夜帐中停烛坐,唯思生入玉门关。

超为实现大丈夫建功立业的理想,投身西域二十余年。虽终获成功,然中国历来君臣观念深重,乡土情结浓烈。积极进取,建功立业,终以为统治者赏识,封侯荣归故里为个人价值之实现。年老的班超久在绝域,虽功成名就,然对中原之思念却成为其最后寄托。由于玉门关距中原距离遥远,自古在人们心中,出玉门则代表出国门。因而“生入玉门关”不仅体现唐人深厚的汉代情结,同时亦继承班超建功立业、思归故里之情感,融入复杂而悲壮的感情基调。

唐边塞诗中,玉门关已成为绝域、苦寒、悬远的代名词。“生入玉门关”做为其特殊的文化符号,既可表达报国之坚定,亦可抒苦闷、哀怨之辞。

(二)阳关送别

唐王朝国力强盛,对外交往空前频繁。阳关作为内地通往西域的南路关口,唐人或出使、或游历、或经商,多经此而行。出阳关则入茫茫戈壁、荒寒大漠,将要面对不同的地域风貌、风俗民情。对于出离阳关之人,域外代表着功成名就、为国建功,也代表着陌生、孤独、荒凉、凄楚与艰辛;对于送别之人而言,友人出阳关则亦如出国门,从此也许再无相见之日。古人十分重视送别,阳关作为内地通往西域的关口,成为送别诗的典型意象。自王维七绝《送元二使安西》始,阳关正式作为“送别”的代名词而存在:

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该诗创作年代应在安史之乱前,为王维送别友人赴西北边疆而作。朝雨如丝,杨柳依依,风光如诗如画,让人留恋,不忍却要面对离别。酒过三巡,友人不得不出发,“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句,道出诗人对友人强烈而真挚的情感。再吃一杯酒,西出阳关也许就再难相见!饱含眷恋、担忧、关切与一路珍重的祝福。“本篇谱入乐府,当做送别曲,并把末句‘西出阳关无故人’反复叠唱,称《阳关三叠》,又称《渭城曲》。”[3]其后,唐代众多文人都在其诗作中化用该诗。如白居易《答苏六》:“更无别计相宽慰,故遣阳关劝一杯。”李商隐《饮席戏赠同舍》:“唱尽阳关无限叠,半杯松叶冻颇黎。”谭用之《江馆秋夕》:“谁人更唱阳关曲,牢落烟霞梦不成。”以及张祜《听歌二首》“不堪昨夜先垂泪,西去阳关第一声。”阳关及阳关曲遂成送别之辞。

(三) 报国壮志

唐代为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强大的国力激发了唐人渴望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形成了唐人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和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自唐建立之初起,边战就未停歇。北有突厥,西有吐蕃,东北有契丹,它们与唐王朝时战时和。唐代统治者重视军功,整个社会形成崇文尚武的时代精神。唐代文人渴望求取功名,多寄希望于出塞远征,“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成为当时文人的普遍理想。因而靖除边患,建功塞上,立志报国的边塞诗成为唐诗中最为慷慨雄壮,气势宏大,恢弘豪迈,纵横跌宕的部分。如王维《送刘司直赴安西》:

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

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

苜蓿随天马,葡萄逐汉臣。

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

该诗为送别诗。诗人鼓励友人刘司直赴边建功,同时亦表达了自身渴望建功立业,使国家强盛的壮志豪情。前四句,诗人点明友人赴边所行之路路途遥远、环境恶劣,只有一望无际的大漠、沙尘,偶尔天上飞过几只大雁,长路漫漫,却难以见到行人。“苜蓿随天马,葡萄逐汉臣”借历史典故颂扬当年汉使不畏艰辛,打通中原与西域的道路,将西域物产、文化带到中原,借此勉励友人建功立业。尾联“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明确点出诗人渴望国家强盛,不必以和亲的软弱手段谋求和平的愿望,是对友人成就宏图大业的希冀,同时也寄寓了诗人自身想要远赴边疆、报效国家的远大志向。

(四)边战之苦

在唐边塞诗中,展现将士戍边之苦,征战之艰的作品亦不在少数。连年征战,边地的荒凉,离家的苦闷,生死不卜的命运带给戍边战士的是不满、苦闷与悲愤。李颀《古从军行》以流畅奔放,慷慨悲凉的语调展现了征戍生活的悲苦:

白日登山望烽火,昏黄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砂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此诗约写于唐玄宗天宝年间,表现了边塞征戍生活的单调艰辛。此诗采乐府旧题,以古喻今,借汉讽唐。该诗前四句虚实结合,展现了戍边将士紧张而单调的生活。首联采用互文的修辞方式写出将士们日日夜夜观测敌情,饮马交河,随时做好战斗准备的紧张情形。在茫茫大漠之中,与将士为伴的,除去狂沙乱舞,就只有打更的刁斗。第四句中的公主为细君公主,汉武帝时,以江都王刘建之女细君嫁与乌孙国王昆莫,担心其在漫漫路途中烦闷,因而弹琵琶以娱乐。当年细君公主出塞犹赖琵琶以抒幽怨之情,将士之怨情又何以诉说?诗文以用典的方式突出边地生活的单调艰辛。万里戈壁天苍茫,气候异常恶劣,人烟难觅,有苦难言。大雁哀鸣,连胡人听之都惨然,莫说中原将士。诗句情景交融,边塞风貌尽显。诗歌借汉讽唐,暗刺统治者一意孤行,穷兵黩武,同时写出战士有家不能归,只得在边地死战的悲苦命运。将士出生入死,换来的只是葡萄进贡朝廷,供以好大喜功的统治者享乐而用。葡萄乃西域之物,将士死伤无数换来统治者的优越生活,该句虽讽刺之味浓重,亦展现了西域与中原的物质、文化交流。遮玉门,则将士不得入,可见玉门关作为交通要道及内地通西域关口的重大军事作用。

(五)思乡、闺怨

唐代战事频繁,兵役繁重,防御线长,许多战士甚至被强留以至久戍不归。长久而繁重的兵役使得家人远别,夫妻分离,思乡、闺怨诗因而成为唐边塞诗中感情最为真挚、浓烈的部分。北走玉门、西出阳关,“出塞独离群”,意味着离家塞外,远别亲友,踏上孤独的旅程。崔《折杨柳》:

二月风光半, 三边戍不还。

年华妾自惜, 杨柳为君攀。

落絮缘衫袖, 垂条拂髻拨。

那堪音信断, 流涕望阳关。

该诗是一首典型的男性代言体闺怨诗,作者模仿女子口吻,写出丈夫出征已久,一去阳关之外,便音信难通的现实。诗人以女性之口吻诉衷肠,实则写身在阳关之外的男子,盼望着能将域外的消息送至亲友,奈何关山路远,音书难托的悲哀。

阳关诗中,闺怨诗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刘氏云《有所思》为阳关闺怨诗中极为著名的女性自言体闺怨诗:朝亦有所思, 暮亦有所思。登楼望君处, 霭霭浮云飞。浮云遮却阳关道, 向晚谁知妾怀抱。玉井苍苔春院深, 桐花落地无人扫。

妇人无时不刻思念着远在阳关之外的丈夫,登高远望,无奈山高路远,浮云遮望眼。井边已生青苔,可见丈夫离家之久。梧桐花落满地,也懒打扫,妇人之愁思尽收眼底。“相忆不可见”,中原内土的人们思念边关亲友,而阳关,成为“阻隔”他们思念的屏障。在此,阳关已非实指,而成为“绝域”、“思念”的代名词。

(六)边地风光

唐边塞诗境界宏阔,瑰丽奇伟,无不体现塞外独特的风物、风光,以及内地与西域广泛的物质文化交流。其中,岑参诗即为典型代表。岑参三十五岁跨马西出长安,到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任职。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再度出塞,至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幕府任节度判官。两次出塞经历,让岑参得以写出大量传诵千古的边塞诗,如优钵罗花歌:白山南,赤山北。其间有花人不识,绿茎碧叶好颜色。叶六瓣,花九房。夜掩朝开多异香,何不生彼中国兮生西方。移根在庭,媚我公堂。耻与众草之为伍,何亭亭而独芳。何不为人之所赏兮,深山穷谷委严霜。吾窃悲阳关道路长,曾不得献于君王。

“优钵罗花,梵语音译,义为青莲。花瓣长而广,青白分明,佛书中多用以比喻人眼目。”[4]该诗序提到“天宝景申岁,参忝大理评事,摄监察御史,领伊西北庭度支副使”,可知该诗作于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时岑参尚在北庭。白山指天山,赤山指火山,意为在天山之南、火山之北生长着美丽而有异香,却不为人所识的奇花异草,可惜这样奇美的花却生在荒寒的西域,没能长于人杰地灵的中原大地。将其移至官署之中,以涤尽污秽之气。该花婷婷独立,不与众花草为伍,淡定自若,不同流合污。这样高洁清雅的花,若献于君王,必定可以为一室增辉。只叹山高水长,阳关路远,无法送达君王的身边。该诗选取了西域独有的天山雪莲作为吟咏的对象,暗寓兴寄,以此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慨叹,渴望君王慧眼识才。

王维诗《送刘司直赴安西》中“苜蓿随天马,葡萄逐汉臣”一句则写出了西域与中原广泛的物质文化交流。(汉)司马迁《史记・大宛列传》提到:“得乌孙马好,名曰‘天马’。及得大宛汗血马,益壮,更名乌孙马曰‘西极’,名大宛马曰‘天马’云。”[5]苜蓿、天马、葡萄原产于西域,当年汉武帝派李广利征伐大宛取名马,马喜吃苜蓿,苜蓿与葡萄种遂同西域使节进入中原。

综上所述,阳关、玉门关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军事作用,对外交往价值而成为唐边塞诗的典型意象,其诗作与报国壮志、边战之苦、思想闺怨以及边地风光风貌紧密相连。然而玉门关与阳关又因其不同的历史背景,发展变化在诗作中展现不同的风貌:阳关诗多与送别、闺怨相关,诗风哀婉、瑰奇、壮丽;玉门则多与报国、边战相关,诗风大气、悲壮、苍凉。

三、结语

阳关、玉门关作为扼守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关口,从设立之初起即成为军事意义上的共同体。文学其本身虽艺术性多于写实性,然唐诗乃唐人亲历亲为所作,为唐人写唐事,能够更为鲜明、生动、直接、真实的展现唐时社会风范以及唐人心理。从诗歌入手,将“两关”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分析“两关”体现出的共同的文学意蕴内涵,塑造出“二关”在唐诗中较为完整的地方文化印象。也能从另一层面为研究“两关”的历史、政治、地理、军事、边防以及北部边地历史、地理、风俗、风情等方面提供宝贵的材料。阳关、玉门关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名称, 而包含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容。

注释:

[1]戴均良,等.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5.7,638页

[2]戴均良,等.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5.7,1338页

[3]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唐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113页

[4]阮堂明,李新.高适――岑参集[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1,241页

[5][汉]司马迁.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0.7,7301页

参考文献:

[1]戴均良,等.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5.

[2]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唐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

[3]阮堂明,李新.高适――岑参集[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1

[4][汉]司马迁.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0.7

[5]高建新.唐诗中的“金河”[J].内蒙古大学学报,2010,(5).

[6]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2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有关马的古诗篇6

关键词:诵读;方法;意境;模式

叶圣陶说:“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如果抓住精要之处,指导一两句话就足够,不一定需要繁复冗长的讲说。”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应注重以下几个建议:

一、古诗词教学重在诵读积累,增强语感

熟读成诵是理解、欣赏、内化的最好手段。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课,教学第三、四句诗时,我说:西湖晴时潋滟,雨时空蒙,时而浓抹,忽而淡妆,真让人分辨不出这是西湖还是西施啊。看得人如痴如醉,当然要说(女生读):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之美又何止晴雨,看,一年四季,不同时间,都有着不同的美,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起这句(男生读):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一个美妙而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读出这美丽的神韵吧(齐读):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二、古诗词教学重在领会大意,习得方法

教材中精选的古诗大多出自名家之手。这些诗人在为人、行事、作诗等方面有不少逸闻趣事,让学生通过各种信息渠道,了解和课文相关的故事,既有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又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诗词内容,从而在教师有效教学模式的引领下逐步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己学懂古诗。

三、古诗词教学重在品词析句,领会意境

在教学《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时,抓住“胡尘”这一中介,设计教学片段:

师:这里的“胡尘”,写出的难道仅仅是金兵战马所扬起的尘土吗?(学生摇头。)

师:请同学们听录音展开想象:在金兵战马啾啾的嘶鸣声中,在金兵战马嗒嗒的践踏声中,你仿佛看到了一幕幕怎样的场景?

生:我看到了白发苍苍的老人惨死在金兵的铁蹄之下。

生:我看到了破落的村庄,瑟瑟的茅屋。……

上述案例成功地把“胡尘”两字化成了这样的画面:战马嘶鸣,铁蹄肆虐,生灵涂炭,试想,此情此景,怎能不让人顿生悲切凄凉之情?

四、古诗词教学重在建构模式,锤炼语言

诗词语言精练,用词讲究,音韵优美,形式特别,是引领学生锤炼语言、飞扬文采的极好凭借。在教学《题西林壁》时,教师设计了一个仿写诗句的填空题:不识( )真面目,( )。要识( )真面目,( )。引导学生发散思维,锤炼语言,给了学生极大的生成空间。学生语言模式建构多了,从而驾驭语言,文采飞扬。

有关马的古诗篇7

荷马史诗和荷马问题

众所周知,荷马史诗指的是荷马创作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这两部伟大的诗篇,主题是特洛耶战争和希腊方面英雄之一奥德修斯的战后经历。

古代希腊流传着大量的神话和传说,具有优秀的史诗传统,内容包罗万象,从天地开辟直到英雄们的丰功伟业,绚丽多采,引人入胜。后来,大概在公元前3世纪,亚历山大里亚的学者们将这些史诗按所述事件的先后顺序组织起来,总称《史诗组诗》。其中有关特洛耶战争的共8部,称《特洛耶组诗》,除《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外,其他6部皆失传,只有内容提要和个别诗句残留于世,使我们约略知其梗概[2]。

根据这些传说和史诗,特洛耶战争的根源是由于特洛耶王子帕里斯将“送给最美丽的女神”的金苹果判给了爱与美的女神阿佛洛狄忒,爱神遂协助帕里斯拐诱了全希腊的美女斯巴达的王后海伦。迈锡尼国王阿伽门农因此组织和统率希腊联军十万人,战船一千余艘,渡过爱琴海远征小亚细亚西北角的特洛耶城,战争长达十年。双方最杰出的英雄是阿喀琉斯和赫克托耳,奥林帕斯山上众神也纷纷卷入,分别支持交战双方。最后,赫克托耳和阿喀琉斯相继战死,希腊联军采用奥德修斯的计策,用木马计攻陷了特洛耶城。

《伊利亚特》分24卷,共15,693行,以阿喀琉斯之怒为中心,描述了战争第十年初51天中的故事。大致可分三个部份,(1)第1—9卷,阿喀琉斯由于受到阿伽门农的,女奴被其强占而勃然大怒,当众宣誓退出战争。希军与特洛耶大战失败,不得不派代表恳求阿喀琉斯参战,但阿喀琉斯不为所动。(2)第10—18卷,希腊方面继续败绩,情势危急,阿喀琉斯的好友帕特洛克罗斯穿上阿喀琉斯的铠甲加入战斗但阵亡。阿喀琉斯因好友被杀,无限悲痛,决心参战报仇。匠神赫淮斯托斯为阿喀琉斯打制新的武装。(3)第19—24卷,阿喀琉斯重上战场,所向披靡,在决斗中杀死赫克托耳。特洛耶国王普里阿姆只身进入敌营,哀求阿喀琉斯,终于将其子赫克托耳的尸体赎回特洛耶安葬。

《奥德赛》也分24卷,共12,110行,以奥德修斯战后返回家乡伊大卡岛的经历为中心,历时十年,大致分为六个部份:(1)第l一4卷,奥德修斯之子帖雷马科在雅典娜女神劝说下离家寻父。(2)第5—8卷,奥德修斯告别女神卡吕蒲索,到达腓依基人居住的斯赫里岛,受到国王款待,听到乐师歌唱特洛耶战争和木马计的故事。(3)第9—12卷,奥德修斯在宫廷讲述战后自己在海上的历险和漂流经过。(4)第13—16卷,奥德修斯返回伊大卡岛,在其牧猪奴尤迈奥的茅舍中,与寻父归来的帖雷马科相认。(5)第17—20卷,奥德修斯继续化装回到自家宫廷,与向其妻求婚的人和老奶娘见面。(6)第21—24卷,奥德修斯杀死求婚者和背叛他的奴隶,全家大团圆。

《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基本情节结构就是如此。但是,这两部史诗究竟是怎样创作的?荷马其人其事如何?这一直是学者们争论不休的老大难问题,人称“荷马问题”。

相传荷马原籍小亚细亚附近的希奥斯岛,是一个盲诗人。据说荷马还创作过《阿波罗神颂歌》,该诗最末说道:“无论什么时候,有其他旅途中疲乏了的人来到这里,询问您们:‘少女们啊,请告诉我……谁的歌声您们最喜欢?’那时候,您们一定要用您们优雅的言词,众口同声地回答:‘住在希奥斯石岛上的盲目歌人’。”这大概就是荷马是希奥斯岛盲诗人之说的来源,希腊著名史家修昔底德也采用这一说法。[3]大多数人认为荷马生活于离特洛耶战争不太远的时代,但希罗多德主张荷马比自己早大约四百年,即公元前9世纪,除《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外,其他的荷马作品未必可信。[4]事实上,关于荷马生平的传说都很零散模糊,真正可靠的不多。但是,荷马史诗在古代希腊具有极大的权威,不仅是家喻户晓,人人传颂的文学作品,而且是希腊精神文化的源泉和统一的象征,并被引来当作许多事实和说法的根据。

近代以来,学者们开始对荷马史诗的创作过程和是否系一人所作提出了怀疑,因而分为两大派。一派为“统一说”,认为史诗乃文学杰作,具有统一的艺术风格和特色,因此是一人所作,作者即荷马。另一派为“分解说”,即“小歌说”,认为如此宏伟完美的史诗不可能一蹴而成,由一人创作,而且史诗中有许多事实前后矛盾,不相一致。每部史诗皆可明显地分解成若干小歌,是一些零篇编集而成,有的为后人追加,并经过窜改。两世纪来,学者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总的趋向是归于“折衷说”。[5]

美国学者帕里仔细研究了荷马史诗中重复出现的词组、短语、诗句和句组,特别是每个英雄和神的名号组合(即名词和其形容词的组合)与使用,如“捷足的阿喀琉斯”,“足智多谋的奥德修斯”。他发现史诗具有一整套极其广泛复杂而又经济节约的程式化语句,所谓程式化用语就“捷足的阿喀琉斯”、“足智多谋的奥德修斯”等。他发现史诗中有一整套极其广泛复杂而又经济节约的程式化语句。所谓程式化语句就是指“在同一韵律条件下被固定地用来表达某一基本概念的词句”,[6]它们是一些根据韵律需要而编好的、被重复地使用的、不同长度的词组和诗句。史诗不是诗人简单地运用一个个字或词创作出来的,它还由大量程式化的词组和诗句组合而成。不同的词组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和诗句的不同部位与空间。同时,在一定的场合和诗句的一定部分,也只能重复使用某一固定的词组。说它广泛丰富,就是指有大量的、现成的程式化用语,供几乎是任何场合和部位使用;而所谓经济节约,就是指在相似的场合和部位,只能用同一个固定的词组,几乎不能代之以其他的词组,即没有别的与之重合的词组。据统计,荷马史诗有1/5是由重复使用的诗句构成的,总共28,000行诗中有25,000个重复出现的短语。[7]这些程式化用语符合于配乐吟唱的古希腊诗歌所特有的韵律要求,也便于在没有文字的条件下口头传诵和即兴创作。如此大量而固定的程式用语显然不能出自一个诗人的创造,而是经多少代民间歌手不断积累选择、口头相传而约定俗成的。帕里的发现被认为是20世纪荷马研究中最重要的成就,他被誉为“荷马研究中的达尔文”。[8]

看来,早在公元前12世纪以前,古希腊已有能配乐唱诵的口头诗歌流传,诗人一身兼为乐师和歌手。诗歌的题材是多方面的,而特罗耶战争最为重要。在历代相传过程中,无数个无名诗人对诗歌及其程式化语句进行了积累、加工,剪裁和创作。大概到公元前8世纪时,有一位伟大的诗人即荷马,将其中一些短篇(有的已有相当长度)围绕一个中心结合起来,统一加工提炼,使其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和特色,成为大型史诗。这种加工既是编集,更是创作。《伊利亚特》成诗的时间较早一些,《奥德赛》大概是荷马的晚年作品,也有可能是他人效法荷马所作。《奥德赛》中阿吉诺宫廷的乐师谛摩多科正是这些民间诗人以及荷马本人的写照。公元前8世纪时,希腊开始出现采自腓尼基的字母文字,但荷马很可能还是作为口头诗人来创作史诗的,并未直接使用文字。其后,史诗广泛流传,逐步定型。公元前7世纪时,小亚细亚有号称“荷马族人”的职业诗歌朗诵者。他们背诵荷马史诗,不再以竖琴伴奏,手头已有形成文字的部分史诗抄本。至公元前6世纪,全部史诗开始编成定本,在泛雅典娜祭专门举行朗诵比赛。以后,荷马史诗的抄本流传更广,日益杂乱,经亚历山大里亚的学者考订分卷,留传至今。

荷马考古和爱琴文明

荷马史诗是充满神话色彩的文学作品,它所讲述的特洛耶战争是否真有其事?古代希腊人对之深信不疑。希罗多德在其《历史》的一开头就写道,根据波斯方面的材料,普里阿姆之子拐诱了海伦,“希腊人,为了仅仅一个拉凯第梦女子,竟集合大军,侵入亚细亚,毁灭了普里阿姆的王国”。[9]修昔底德也相信特罗耶战争的历史真实性,只是认为荷马作为一个诗人,可能叙述有夸张之处。[10]然而,对于一个严肃的近代历史学者来说,荷马描述的一切毕竟显得太离奇了,因此19世纪许多正统的希腊史学者都认为史诗完全是诗人任意想象的结果,没有可靠的基础。例如,英国最著名的希腊史家格罗特就以公元前776年为界限,将古希腊生分为“传说的”和“历史的”两大范畴,宣称荷马史诗中的人物和事件“不应被认为属于历史的领域”。[11]因此,一切有待于考古材料来证明。

与荷马史诗一样,荷马考古也具有很浓厚的浪漫色彩。为荷马考古奠定基础和取得惊人成就的,不是专业的考古家或历史学者,而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德国商人施里曼。他家境贫寒,14岁时便辍学在杂货铺当学徒工。但施里曼自幼向往铁马金戈的特洛耶疆场,陶醉于铿锵悦耳的荷马诗篇,决心有朝一日探挖古迹,寻找出化为废墟的特洛耶故城。经过艰难险阻,重重曲折,他经商致富,并通过勤奋自学,掌握了包括古希腊语在内的多种语言文字。1870年,施里曼由新婚妻子希腊少女索菲娅陪同,出资雇工,在达达尼尔海峡附近土耳其境内的希沙里克山丘开始考古发掘。时光流逝,寒暑三易,他们发现了多层城墙遗址,并终于在一座地下古建筑物的围墙附近掘出了大量珍贵的金银制作器皿,仅一顶金冕就由16,353个金片和金箔组成。施里曼兴奋地宣布,他发现了特洛耶国王普里阿姆的宝藏。[12]

1876年,施里曼再接再厉,在希腊的伯罗奔尼撒半岛迈锡尼遗址的狮子门内侧展开发掘工作,迅即发现了共计6座竖井墓的墓葬圈,墓内有无数精美的器物。例如,镶嵌黄金、凹刻猎狮图的青铜匕首,有两个手把、把上各有鸽子相对的高脚金杯[13],等等。特别是男尸脸罩金面具,胸覆金片,女尸佩戴金冠和其他金制首饰,童尸裹于金叶片内。珠光宝气,遍地黄金。啊,史诗不正是称迈锡尼为“富有黄金的迈锡尼”吗?面对一具在黄金面具下保存完好的男性尸体,施里曼电告希腊国王:“我凝视着阿伽门农的脸膛。”[14]

施里曼的成就举世瞩目,它证实了荷马史诗所说的特洛耶和迈锡尼古国的真实存在,揭开了希腊远古历史的新的重要篇章。然而,这只是一系列激动人心的发现的开始。1884年,施里曼在史诗所说的“大城墙的梯林斯”遗址,发现了位于坚固雄伟的城堡内的宫殿残迹。它的正厅、门廊、庭院和整个轮廓与荷马诗中描述的奥德修斯等人的王宫非常相似。特洛耶的发掘继续多次进行,一共挖出了9层遗址,所谓“普里阿姆宝藏”存在于从底层往上数的第2层。1894年后,施里曼的亲密助手窦普菲德认为第6层才是爆发特洛耶战争的普里阿姆的城市,而施里曼发现宝藏的第2层则要年代久远得多。[15]

“有一个地方名叫克里特,在葡萄紫的海水中央……有90个城镇……在众城中最大的城是克诺索斯,有一位米诺王从九岁开始便治理那个地方”。[16]这是荷马在《奥德赛》中所描述的克里特岛的情景。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也都报道了米诺王在爱琴海上的霸权[17];相传米诺王在克诺索斯修建了一座庞大复杂的迷宫。施里曼晚年在一封信中写道:“我想以一件伟大的工作来结束我一生的劳动,即找出克里特的克诺索斯诸王的史前宫殿”。[18]但是,他没有来得及实现这一愿望就去世了。

1900年,英国学者伊文思在克诺索斯进行考古发掘,很快就发现了一座围绕中心庭院修筑的、占地约6英亩的宫殿,房间众多,走廊萦绕,上下数层,楼梯曲折,墙上壁画精致,四处柱子林立。西宫主要为行政、祭祀和贮藏的所在,东宫则为国王和王后的寝宫,北部尚有剧场。宫内不仅有无数宝贵文物,而且发现出数以千计的书写着不同文字的泥版。文字共有三种:图形文字、线形文字A和线形文字B。除克诺索斯外,克里特岛在法埃斯特,马里亚和札克罗斯等地先后都有王宫遗址发现。一个迥然不同于古典希腊文化的、自成一体地独立发展达两千年之久的文化,在长埋地下约三千年之后重见天日了。伊文思用米诺王的名字称克里特文化为米诺文明。

史诗还描述希腊方面有位老英雄,名叫涅斯托耳,是派罗斯国王。他德高望重,参加过多次战争,特洛耶战后安返家乡,并在他的宫廷接待了奥德修斯之子帖雷马科。这个远古时代的派罗斯王宫究竟在何处?学者们一直有不同的推测。1939年,英国学者布勒根在伯罗奔尼撒半岛西南部美塞尼亚地区的阿诺安格里亚诺斯发掘出了一座宫殿遗址,可与迈锡尼、梯林斯的王宫相媲美,同时还发现了六百多块线形文字B的泥版。这表明迈锡尼时代希腊半岛已有文字,而且与克里特的克诺索斯所使用的一种文字相通。从1952—1963年,布勒根继续当地的发掘工作,最后发表了《西美塞尼亚的派罗斯地方的涅斯托耳王宫》一书。现在,学术界已公认阿诺安格利亚诺斯遗址就是涅斯托耳王宫的所在。

1952年,英国建筑师文特里斯释读线形文字B基本成功,宣布它属于希腊语系统。这是在希腊远古历史和荷马研究方面的一个重大突破。与此同时,在迈锡尼的狮子门外不远,又发现了新的竖井墓葬圈。它在时间上与施里曼发现的基本相同,相当于公元前17—16世纪。丰富的墓葬品为迈锡尼文明增添了新的内容。

荷马史诗与历史真实

一百一十多年来荷马考古的辉煌成就,确切无疑地说明荷马史诗描述的一切绝非子虚乌有之谈,即使那些荒诞不经的众神故事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古希腊人的宗教思想。现在,我们对远古希腊的情况已比古典时代希腊人有了更准确、更丰富的认识。那末,史诗的历史真实性的程度如何?它所反映的究竟是特罗耶战争时期即公元前1200年前后的希腊社会,还是史诗作者荷马本人生活的时代?这些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反而随着新材料的发现和研究的深入而更加复杂了。学者们大致持三种不同的看法:(1)史诗主要反映公元前13—12世纪的后期迈锡尼时代;(2)主要反映荷马生活的时代,但有的认为是公元前11—9世纪,有的认为是公元前8世纪,有的认为时间甚至还要靠后;(3)不存在一个历史上真实的荷马时代和荷马社会。[19]

事实上,可以从史诗的创作过程和将史诗内容与考古材料相印证两个方面来考察。

首先,从史诗的创作及其语言来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第一、史诗是口头创作的最早的文学作品,不是历史记录或严格的史学著作,不可能要求诗人有科学的历史态度和写实精神。因此,史诗所讲的人物、地点、事件、文物、宫廷、战争和社会等一切都有许多想象、夸张和失实之处。但是,诗人所描述的毕竟是历史上或至少是传说中曾经发生过的事件,作家本人也不可能脱离社会实际生活而遗世独立,所以,史诗又必定有若干反映历史的和现实的真实因素。

第二、史诗保存和使用大量程式化的词组、短语、诗句、句组和短篇题材。这些程式用语是从公元前13世纪以来历代歌手不断积累和创作出来的,它们必然包含不同年代的诗人对他们所处的和以前的时代的一些认识和想法。史诗传统没有中断,有关迈锡尼时代的传说一脉相承地传了下来,不可能不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地存在于荷马史诗之中。

第三,史诗的最后创作者是生活于公元前8世纪的荷马,他在将全部史诗的内容和风格前后统一起来时,必然自觉或不自觉地给它打上自己时代的烙印。荷马所直接利用或编集的各篇“小歌”,大多创作或流行于略早于他的时代,势必或多或少地反映公元前9世纪的情况。

第四、荷马和略早于他的诗人距离特洛耶战争的时代已经三、四百年,中间经过巨大的社会变化,线形文字B已失传,因而对迈锡尼时代的情况不可能有真正全面的了解。但他们既以远古的历史为主题,在主观上就会尽量使自己的描述带有古代的风貌,不仅设法保存和渲染古代留传下来的因素,甚至凭想象将现实生活拟古化。

第五、就词汇和文法来说,荷马史诗的语言是一个混合体,由多种成分和层次构成。其中有少量迈锡尼时代留传下来的阿卡底亚和伊奥利亚的方言因素,占支配地位的是公元前10—8世纪在小亚细亚西岸流行的爱奥尼亚方言,此外还有少数在荷马之后掺杂入史诗的阿提卡方言的成分。这也表明史诗所包含和反映的事物会是多方面和多时代的。

其次,再从考古发现的材料来考察。可以与史诗相对比的事物很多,限于篇幅,这里仅分析金属器物和宫廷情况。

迈锡尼文明属于后期青铜时代,使用青铜器。希腊世界从公元前11世纪中期起,开始向铁器时代过渡,首先运用铁制的刀和匕首,至公元前10世纪中叶进入铁器时代,广泛应用铁制的生产工具和武器,但仍制造某些青铜器物。荷马史诗中所讲的武器,如剑、枪尖、头盔,甲胄,盾牌等,都是青铜制作的,这反映了迈锡尼时代的情景。然而,史诗还多次谈到铁制的生产工具,特别提及淬砺铁的技术,“象一个铁匠把大斧头或铁锛浸在冷水里淬砺,发出巨大的响声,这样铁才会更加坚硬”。[20]这又是铁器时代的状况。所以,就金属器具而言,荷马史诗所描述的既不是某一个时代,也不是某种过渡的时代,而是两个时代和两个世界的混合,是历史、现实和想象三者的结合。[21]这种结合的典型就是《伊利亚特》中天后赫拉战车的车轮,它有铁轮轴,青铜轮胎,黄金外圈和白银轮毂。[22]

奥德修斯之子帖雷马科赞扬斯巴达国王曼涅劳的宫殿说:“你看这个有回音的殿堂上,到处是青铜、黄金、白银、琥珀、象牙,闪闪发光”。[23]在古希腊所谓“黑暗时代”(公元前11到9世纪)的遗址中,还从来没有发现过这样的王宫和如此丰富的金银财宝。可是,早在公元前16世纪的迈锡尼,施里曼已发掘出充满金银器皿的墓葬。在阿诺安格利亚诺斯的宫廷遗址,人们发现金、银、象牙的器物,具有炉床和国王宝座的高大殿堂,那里墙上绘着壁画,地面饰以图案,此外还有浴室、贮藏室和立着门柱的前殿。饶有趣味的是,门厅前有一个石护壁,面上覆盖着一块象大理石一样的光滑石板。而荷马恰恰在《奥德赛》中描述涅斯托尔从派罗斯的宫中“走出门,在高大的门前磨得洁白光滑的石凳上坐下”。[24]

但是,线形文字B所反映的迈锡尼时代的宫廷经济却是荷马史诗所未曾接触到的。在派罗斯和克诺索斯的宫廷,有专门的书吏,对土地、牲畜、奴隶、手工业者、原料与口粮的分配、产品的上交等各类财产、人员和帐目,进行登记与监督管理。这是一种复杂的以宫廷为中心的经济制度和财产关系,线形文字B泥版就是这种财产和帐目的每年一度的记录与文书。然而,这一切在史诗中根本得不到反映,其原因就在于随着迈锡尼文明的消亡,复杂的宫廷经济和线形文字B都不复存在,生活于不同时代和社会的荷马和略早于他的其他诗人已不知道、甚至想象不出这种情况了。

总括上述,可知史诗所要描述的是晚期迈锡尼时代的战争、事件和社会,其内容也确实保留了相当多的古代的因素。但是,荷马与特洛耶战争已相隔大约四百年,整个希腊世界的政治状况和社会面貌经历了根本性的变革。迈锡尼时代的文物、制度和风俗有许多已湮没无闻,或仅存一鳞半爪,而为新的事物所取代。所以,史诗又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公元前10—8世纪初小亚细亚西部希腊人居住地区的状况。

特洛耶战争的真实性

现在,我们来探讨特洛耶战争这一关键问题。

古典作家都相信特罗耶战争的真实性,并且流传着关于特罗耶城陷的各种年代。例如公元前1334、1270、1240、1234、1212、1209、1193、1184/3、1171、1135和1129年,等等。[25]一般采用的传统日期是埃拉托色尼推定的1184/3年。[26]施里曼的发现证实了特洛耶和迈锡尼等古国的存在,但迄今学者们对史诗所描述发生于希腊联军与特洛耶联军之间的这样一场大战仍有不同看法:一家主张有,以布勒根和佩奇为代表;一家主张无,以芬利为代表。[27]为了说明问题,可分以下几点来论述。

第一、特洛耶遗址的第7层a大约在公元前13世纪后半期毁于战火,在此之前它与希腊半岛有较密切的往来。

1932到1938年,布勒根领导美国辛辛那提大学考古队在特洛耶遗址进行了系统仔细的发掘,后发表4卷本《特洛耶》一书。他明确宣布,“如果特洛耶曾经存在过(这怎么能受到真正的怀疑?),它必定在希沙里克山丘”,“无论如何,我们相信特洛耶VIIa提供了实际的证据,表明该城镇在希腊传统确定为特洛耶战争的整个阶段的某个时间,受到敌对力量的包围、攻陷和毁灭;可以可靠地将该城镇确认为普里阿姆和荷马的特洛耶”。[28]

与以前各层相比,特洛耶VI的城墙和建筑都表明它是一个比较强大和繁荣的据点。当时的文化背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与希腊半岛方面有不少相同之处,这明显地表现在马和所谓“密尼亚灰陶”的使用上。特洛耶VI大约存在于公元前1800—1300年,最后受到巨大破坏。由于没有发现大火焚烧的痕迹,辛辛那提考古队认为该城毁于地震,从而否定了已被多数学者接受的窦普菲德关于特洛耶VI乃是荷马所说特洛耶的看法。[29]

特洛耶VIIa是在第6层的城基上再建的。遗址有两个特点:一是居住比较拥挤,在原来的空地或街道上密集地修筑了许多普通的住宅,另一点是几乎家家都有不止一个大坛深埋地下,口露地面,覆以石板,内存各种生活资料。这种情况表明原来住在城外的平民开始迁到城内居住,并且尽量贮存生活必需品,似乎在作长期守城的准备,甚至已被围困。该城最后毁于大火,有骸骨发现,但迅即重建,文化背景未发生根本变化。这说明特洛耶VIIa很可能遭受战争洗劫,而入侵者不久就撤离了。特洛耶VI和VIIa都发现大量属于后期迈锡尼时代的陶器,这表明希腊半岛与特洛耶有相当密切的商业联系,而根据VIIa城陷前后陶器的风格可推断城陷的时间大概在公元前13世纪后半期。[30]这一切不正与荷马史诗所说的大致在公元前1270到1184年之间,希腊大军围陷特洛耶而后返回的情况相吻合吗?布勒根断言:“不能再怀疑,确实有一场实际历史上的特洛耶战争,在战争中阿卡亚人或迈锡尼人的联盟,在一个其领得到公认的国王统率下,与特洛耶人及其盟国作战”。[31]可是,入侵者是希腊人吗?迈锡尼有力量远征特洛耶吗?遗址本身不能提供确实的答案。

第二、公元前13世纪是迈锡尼文明的鼎盛时期,以迈锡尼为中心的希腊大陆方面有力量和可能跨海远征小亚细亚西岸的特洛耶,赫梯文献中的阿希亚瓦强国大概指的是迈锡尼和希腊人。

考古材料证明,公元前1400年后,迈锡尼文明开始取代克里特文明成为东地中海上的强大力量,它的陶器分布到小亚细亚西岸、地中海东岸以至北非的埃及。公元前13世纪希腊半岛各地区的遗址、文物都呈现出大致相同的特征和风格,说明彼此之间有比较紧密的联系,甚至在政治上可能有共通的关系,而迈锡尼是它们的中心。雄伟的狮子门,经过加固和扩建的高大城堡,包括人称“阿特柔斯的宝藏”在内的庄严宏伟的圆顶墓,象征着迈锡尼的权威和功业。

赫梯是公元前14—13世纪小亚细亚和地中海东岸一带最强大的国家,赫梯文书的发现和释读是20世纪考古学上的一大成就。特洛耶、迈锡尼和特洛耶战争在赫梯文献中有没有反映?这是学者们六十年来一直关心和争论的问题。

赫梯文献中经常提到一个称作阿希亚瓦(Ahhiyawa)的国家,而史诗称希腊联军为阿卡亚人,因此不少学者认为阿希亚瓦就是希腊文阿卡亚(Achaia)的赫梯文译音。这里有一个困难,即ai不应音译为iya,但这两个词毕竟是很相似的。更有甚者,文献提到的阿希亚瓦是一个位于小亚细亚以西的国家,相当强大,与赫梯有两百多年的来往。它的地点可能在海上,其国王与赫梯君主称兄道弟,平等相待,甚至能与埃及、巴比伦和亚述的国王并列(后被抹去)。从历史和地理的情况看来,只有希腊半岛的迈锡尼才符合这些条件。在1981年12月美国考古研究学会全体大会上,著名赫梯学者居特博克肯定地说:“常识告诉我,赫梯人一定知道迈锡尼人,如果阿希亚瓦这个名词指的是迈锡尼人,赫梯人关于阿希亚瓦所说的一切是适合于这一情景的”,“我找不到关于小亚细亚存在一个阿希亚瓦国家的证据;14、13世纪的证据指明在海外,而我宁愿认为阿希亚瓦大王的地点是在希腊大陆而不是任何岛屿。”[32]其他学者也同意并赞扬他的看法。[33]

赫梯文献还提到公元前13世纪中期,小亚细亚西岸各地曾结成阿苏瓦联盟反对赫梯,联盟由22个地方组成,最北方的两个是Wilusija和Truisa。有的学者认为这与希腊语的Wilios(伊利奥斯)和Troia(特洛耶)相符合,并根据当时历史形势认为很可能在赫梯打败阿苏瓦联盟后,称为阿希亚瓦的希腊人在1230年左右攻陷了阿苏瓦联盟在北方的强大成员特洛耶。[34]可是,这仍然是一种推测,赫梯文献并没有这样的记载。

第三、荷马史诗所说的特洛耶战争这一基本事实大概可信。《伊利亚特》第2卷有关希腊联盟和特洛耶联盟双方大军组成情况的记述比较可靠,是史诗中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可能形成于特洛耶战争后不久的年代,最后才被编入史诗。

无论如何,唯一明确说明希腊联军攻陷特洛耶的材料是荷马史诗,但史诗毕竟是带有传说性质的文学作品,可能无中生有和张冠李戴,把历史事实弄得面目全非。例如著名的《罗兰之歌》和《尼布隆根之歌》就是如此。芬利以此为据对荷马史诗所说的特洛耶战争提出了否定。

其实,古希腊的史诗传统源远流长,起自迈锡尼时代,关于特洛耶战争的传说和诗歌,并不出自荷马,而是从迈锡尼时代末期起历代相传下来的,它没有中断过,不可能凭空捏造希腊与特洛耶作战这一基本事实。荷马并没有编造或复述整个战争过程,只是集史诗精华之大成,绘声绘色地描述了战争第十年的一大段插曲。他把整个战争看成是流传已久,人所共知,理所当然的事。

《伊利亚特》第2卷后半部列举了希腊和特洛耶双方参战成员的详细清单。这一部分在全书中占有比较独立的地位,与其他部分的叙述有不少不一致之处,显然是在史诗发展到较晚阶段才被基本上变动不大地并入史诗的。与考古材料相验证,可以看出这些名单比较符合迈锡尼时代的情况,大概编成于公元前12世纪。就希腊方面的名单而言,共列出164个地方参加联军,其中有96处现在已能确认为真实的地名,非诗人编造,而考古发掘和其他材料证明这96处中至少有60处为迈锡尼时代的居住点,而没有一处是在多利亚人南下后建立的。名单中有许多地方是公元前8世纪后希腊人所不知道或无法确认的,有些早巳荒废和无人居住。[35]这一切说明名单有较大的真实性,有的学者认为它“描述了一种很不相同于历史时期希腊的政治地理”,“差不多可以被形容为一个迈锡尼时代的历史文献”。[36]

第四、公元前1200年左右,希腊半岛的迈锡尼文明突然受到重大破坏,所谓“海上诸族”侵袭东部地中海地区,迈锡尼不可能在此时远征特洛耶。

传统将特洛耶的陷落年代定在公元前1184/3年。但是,考古材料表明,大约在公元前12世纪开始时,派罗斯、迈锡尼、梯林斯等希腊半岛上一系列地区都遭到了袭击,阿诺安格里亚诺斯的涅斯托耳王宫从此化为废墟。显然,迈锡尼和派罗斯等国根本不可能在这自身不保的时刻组织大军进攻小亚细亚的特洛耶。与此同时,赫梯、腓尼基和埃及的文献表明,有来自北方和海上的所谓“海上诸族”侵袭小亚细亚、地中海东岸、塞浦路斯岛和埃及,赫梯首都被其攻陷,国家因之瓦解。

根据上述形势,芬利认为特洛耶VIIa城毁于公元前1190年前后,它是被“海上诸族”摧毁的,而在入侵者当中可能有阿希亚瓦人夹杂在内。[37]看来,关键是特洛耶VIIa的陷落日期。如果它发生在公元前13世纪后半期,希腊联军远征特洛耶之说可以成立。如果它属于公元前12世纪初,芬利的论断就有相当的根据。可惜,这样准确的年代目前尚难以断定。必须对特洛耶Vlla、派罗斯、迈锡尼等遗址先后发现的大量陶器碎片进行仔细的分类和整理,这才有可能确定这些地方遭受攻击和破坏的年代与先后次序,而这项工作还有待于各方面学者的进一步努力和研究。

总括上述,我们可以初步认为,在公元前13世纪后半期,赫梯在小亚细亚西部的势力开始衰落,以迈锡尼为首的希腊人(在赫梯文献中称为阿希亚瓦人)加强在小亚细亚西部进行经济、政治和军事活动,最后攻陷了阿苏瓦联盟的北方成员特洛耶VIIa。但当时迈锡尼文明已经盛极欲衰,特洛耶战争是阿卡亚人最后的的壮举,同时也消耗了他们的力量。不久之后,“海上诸族”的侵袭浪潮席卷地中海东部地区,由小亚细亚一直推进到北非。希腊半岛未能幸免,派罗斯、迈锡尼等地先后遭到破坏。多利亚人随后南下,迈锡尼文明彻底崩溃,“黑暗时代”因之开始。在大动荡、大变乱之中,各支希腊人不断向小亚细亚西岸移民。然而,迈锡尼时代的史诗传统没有中断,特洛耶战争作为重要的题材被历代诗人所讴歌传颂。最后,伟大的诗人荷马将流传的各个零篇进行统一艺术加工,形成大型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此外,还有其他关于特洛耶战争的诗篇,合成《特洛耶组诗》。史诗的内容不可能完全真实,但以迈锡尼为首的希腊联军曾与特洛耶作战这一基本事实,大概还是可靠的。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14页。

[2]福斯代克:《荷马以前的希腊》,伦敦1956年版,第10—11页。

[3]修昔底德:《波罗奔尼撒战争史》III,104,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正文第253页,其实《阿波罗神颂歌》并非荷马所做。

[4]希罗多德:《历史》II,53、117。

[5]罗念生:《荷马问题及其他》,载《世界古代史论丛》第1集,三联书店1982年版。

[6] M.帕里:《荷马史诗中的传统形容词》,巴黎1928年版,第16页。后来,A.帕里汇集M.帕里的全部作品,以《荷马诗句的编造》为题,于1971年在伦敦出版。

[7]佩奇:《历史和荷马的〈伊利亚特〉》,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222—224页。

[8]韦德—格里:《〈伊利亚特〉的诗人》,剑桥1952年版,第38页。

[9]希罗多德:《历史》I,4。

[10]修昔底德:《波罗奔尼撒战争史》I,10。

[11]格罗特:《希腊史》第2卷,伦敦1854年版,第79页。

[12]柯特勒尔:《爱琴文明探源》(原名《米诺斯公牛》),卢剑波先生中译本易名《爱琴文明探源》,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0—52页。

[13]荷马史诗数次提到象堡垒一样能遮住全身的大盾,以及涅斯托耳的金杯,“那只大盅有四个把儿……而且上头都有两只黄金的鸽于,面对面地在那里啄食。”(《伊利亚特》中译本,第210页)。然而,在古代希腊找不到这样的大盾和金杯,学者们为之悬念不已。如今,在迈锡尼的竖井墓中却见到了相似的金杯,而且青铜匕首的猎狮图上的猎狮人恰恰手执形同8字、遮护全身的大盾。

[14]《爱琴文明探源》,第75页。

[15]布特根:《特罗耶和特罗耶人》,伦敦1963年版,第28—30页。

[16]杨宪益译:《奥德修纪》,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244—245页。

[17]希罗多德:《历史》III,122;修昔底德:《波罗奔尼撒战争史》I,4。

[18]文特里斯和柴德威克:《迈锡尼时代希腊语文献》,剑桥1956年版,正文第7页。

[19]安德列也夫:《荷马史诗的历史背景》,《古代史通报》1989年第4期,第3—4页。

[20]《奥德修纪》,第113页。

[21]卢斯:《荷马和英雄时代》,伦敦1975年版,第64页。

[22]傅东华译:《伊利亚特》,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01页。

[23]《奥德修纪》,第39页。

[24]《奥德修纪》,第34页。

[25]米罗纳斯:《普里阿姆的特罗耶及其陷落的日期》,《西土》(美国雅典古典学院院刊)第33卷(1964年)第353页。

[26]福斯代克:《荷马以前的希腊》,第28—30页。

[27] 1964年《希腊研究杂志》就特罗耶战争的年代与性质问题展开学术讨论,芬利撰文,《特洛耶战争》否定希腊联军攻陷特罗耶VIIa之说;卡斯基、柯克和佩奇分别对芬利提出不同意见。1974年芬利再次撰文《施里曼的特罗耶—一百年后》于不列颠学院宣读与发表,进一步阐述自己的看法。

[28]布勒根:《特罗耶》第4卷,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1、13页。

[29]布勒根:《特罗耶和特罗耶人》,第143——145页。

[30]学者们根据不同时代陶器的不同风格来划分和断定爱琴文明的各个阶段和年代,布勒根主张特洛耶城陷时间大约在公元前1250年(《特洛耶和特洛耶人》第160页);密罗纳斯认为在1200年(前引文第366页);芬利则倾向于1190年(《希腊研究杂志》)1964年第7页)。

[31]《特罗耶和特罗耶人》,第20页。

[32]居特博克:《再论阿希亚瓦问题》,《美国考古学杂志》第87卷(1983年)第2期,第138页。

[33]居特博克:《再论阿希亚瓦问题》,《美国考古学杂志》第87卷(1983年)第2期,第138—143页。

[34]佩奇:《历史和荷马的〈伊利亚特〉》,第106—110页。

[35]佩奇:《历史和荷马的〈伊利亚特〉》,第120—121页。

[36]《剑桥古代史》第2卷第2分册,剑桥1975年第3版,第343页。

有关马的古诗篇8

马嵬坡为人所知,缘于那场“马嵬兵变”,四大美人之一的杨贵妃在这里香消玉殒。公元756年,爆发“安史之乱”,唐玄宗李隆基带领满朝文武弃都奔蜀,仓皇出逃,两天后抵达马嵬驿站。在此,将士以祸由杨国忠起诛杀其全家,并要求处死杨贵妃。不得已,玄宗诛杀杨贵妃后,军队才得到安抚,继续保护玄宗西去逃亡。至此,一向冷落的马嵬坡便成了中外游人踏访凭吊的胜地。一千多年来,历代的达官贵人、文人骚客慕访马嵬坡,凭吊贵妃墓,怀古咏史,留下了多少凄楚哀婉、缠绵悱恻的诗文之作。

我们从西安乘车沿关中平原上的西宝公路西行,车行到63公里处的兴平县以西时,向北望去,丛绿掩映、古槐参天的马嵬坡贵妃墓遗址顿时映入眼帘。这座占地17 亩的小陵园式墓地,把历史的场景从千年前拉到了眼前。

杨贵妃墓由门楼、献殿、墓冢、碑廊、雕像等景物组成,景致优美,别具一格。我们拾阶而上,抬眼望去,是古朴典雅、颇具特色的贵妃墓门楼。它修建于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门楼横额上是原陕西省主席邵力子题写的“唐标氏贵妃之墓”,7个大字笔力劲健、浑厚遒然。

贵妃粉美容传奇

踏进门楼,迎面是一座仿唐式献殿,共三间。越过献殿,便是一座青砖砌成的圆形墓冢,高3 米,这就是杨贵妃墓冢。这里埋葬了一位薄命红颜,埋葬了一场浩大的政治云烟,却留下了一段美丽的传说:冢上白土香气袭人,可滋润皮肤。

贵妃死后,附近有位张员外,老两口膝下无儿,只有一位长得又黑又丑的女儿,因为丑,招婿屡屡不成。一天晚上,女儿跑到马嵬坡,爬在贵妃土墓上嚎陶大哭,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拍打墓,泪水滴到墓上,墓上的土又和着泪水粘到手上,手擦泪时泥水又抹到脸上。母亲把女儿劝回家,为她洗脸梳头,突然发现女儿变得又白又净,煞是好看;再换掉脏衣服,更加艳丽迷人,十分俊俏。

丑女变美女的消息很快传遍远乡近里,而且越传越奇。有人说,贵妃长得白净漂亮,生前“伸手笑雪黑”,死后墓上的土能变成粉,称“贵妃粉”,丑女搽了能变美,美女搽了更美丽;有人还说,妇女脸上的黑斑点,用它一搽就没有了。于是,每逢春日,女士们纷纷来这里取土搽脸,就是外地游人回去也要带上一包土粉。

于是封土一天天地减少,守墓人堆土而众人取土,老是存不住。后来人们为了保护贵妃墓,便用青砖把它全部封包,使人再无法从墓上取土了。这就是关中一带帝王将相和妃子墓冢都用封土围顶,而唯独杨贵妃墓顶用青砖包砌的缘由。

江山美人情

贵妃墓东西两侧碑廊镶嵌有唐宋以来历代名人学士题咏的碑文32 块,上面刻有温庭筠、李商隐、李白、林则徐、毕沉等人的诗作。较著名的有林则徐的《题杨太真墓》、毕沉的《过马嵬咏古》等。这些诗文有的为杨贵妃鸣不平,如高骄诗言:“玉颜虽掩马嵬尘, 冤气和烟锁滑津”,黄滔诗言:“天意从来知幸蜀,不关胎祸自蛾眉”;有的谴责唐太宗薄情寡义,如李益的诗说:“汉将如云不直言,寇来反罪绮罗恩”,林则徐的诗说:“六月佛堂凉似水,梵王挥手竟无情”;有的褒赞贵妃死得高尚,如徐黄诗说:“张均兄弟皆何在,却是杨妃死极君”;有的则说杨贵妃因美亡身。尽管这些碑石诗刻内容各执褒贬,莫衷一是,但却不乏精品佳作,无论在文学上还是书法上都闪烁着璀璨的光芒,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这些诗作,为后世了解和正确评价杨贵妃这位历史人物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资料。据《马嵬志》记载,历史上曾有人汇编过马嵬诗作,得诗五百余首,但大多未能流传下来。

墓冢之后,穿过一道风景墙,踏过37 级台阶,便是一片绿草如菌、繁华似锦的开阔地。这里青石铺路,优美整洁,中央矗立着一尊巨大的汉白玉杨贵妃雕像。这尊插花雕像高6 米(像身高3.8 米),用料考究,工艺精美。但见贵妃亭亭玉立,侧身低首,含情娇柔,宛如出水的芙蓉,娇媚迷人。雕像栩栩如生,艺术而立体地再现了杨贵妃当年“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李白诗《清平调》) 的俏丽风姿。

在贵妃雕像前的左右两侧,各有一座仿古游亭,它檐角高翘,龙飞花艳。游人可居高而坐,正是谈古论今、揽景兴怀之绝好所在。

上一篇:悲惨的大学生活范文 下一篇: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