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范文

时间:2023-10-30 06:37:53

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篇1

书法与中医是祖国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两朵奇葩,她们共同扎根于华夏大地的沃土中,又是关系至密的并蒂花。留传至今的许多书法名作,如汉《武威医方简牍》、张旭《肚痛帖》、王羲之《黄庭经》、王献之《地黄汤帖》、黄庭坚《婴香帖》、赵孟糖录华佗《中藏经》书稿及徐渭《水斋药方》等等,都与中医有关。受“不为良相,宁为良医”及儒学思想的影响。怀着“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的志向,封建社会士大夫习医成风,亦文亦医是很普遍的现象,如《嘉泰会稽志》记载“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他们虽不以医为业,但却熟读《内经》、《伤寒》和本草典籍,也能为人诊病处方,疗效也佳。当然,对他们来说,医药只是一门该学的学问,为人诊疗也不过是“游于艺”罢了。苏东坡、徐渭是古代书家中通医的杰出代表,近现代则有俞曲园、章太炎、马一浮、张宗祥、诸乐三、洪丕谟等。医家擅书者,古有陶弘景、傅青主,今有秦伯未、萧蜕庵等。还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即历代书家寿者多。如果我们透过上述表象,对书法艺术与中医文化相关性作进一步研究,则能发现其中更多紧密的联系,获得更多有益的启示。

历代书家倾毕生之精力孜孜以求的是,把自己对世间万物万事的感悟,通过自己的笔墨,在作品中展示出来。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凝聚书家心血的不朽作品可以流芳百世。医家追求的是凭籍自己的智慧及治病技巧。还病人一个健康的身体;或者,通过各种方法(体育锻炼、饮食调适、音乐等)达到养生目的。书家追求“书”的生命,医家追求“人”的生命。如果我们从阴阳、神、天人合一这条主线出发,便能找到书法与中医养生的内在联系。

认识生命一阴阳

《周易・系辞上》日“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和总结。阴阳学说认为,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阴阳对立统一的结果。蔡邕《九势》说:“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把书法中蕴藏的勃勃生机,归之于阴阳的变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谓:“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把生命的源泉属于阴阳,把人体生老病死的一切变化责之于阴阳。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是体内阴阳平衡失调所致,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治病、养生的机理是以各种手段,改变由各种因素引起的阴阳失调现象,追求的是“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健康状态。书家则是通过墨色、线条、结体的变化,使其有机组合,创造出如项穆《书法雅言・知识》中提出的“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宣尼德性,气质浑然,中和气象”对立统一、协调一致的艺术境界,若失之偏颇。犹人之阴阳失调,字即病矣。太肥则形浊,太瘦则形枯,太藏则体不精神,太露则意不持重,如是则无善可言。

中医学把阴阳之间的关系,概括为三个方面:阴阳对立、阴阳互根以及阴阳转化。以一年四季为例,夏属阳,冬属阴,这是阴阳对立:无夏即无冬,无冬即无夏,这是阴阳互根;一年的寒冬到了极点,第二年的阳气就复苏了,这是阴阳转化。但这有一个过程。即冬之后是春,不能马上转入夏;夏之后是秋,也不能马上转入冬,因此,把春称为阳中之阴,把秋称作阴中之阳。这是自然界阴阳转化的规律。这种观点,对于指导书法创作很重要。邱振中先生认为:“狂草中字结构有极大自由,但一位书法家的作品中,总会表现出均衡、稳定、美观等原则的习惯把握方式,《肚痛帖》、《冠军帖》等作品即为例证。”又指出:“张旭的作品中,疏密变化都是逐渐发生的。换句话说,由疏至密,或由密至疏,都有个过渡阶段。”这就是阴阳互根,阴阳转化的例子。《肚痛帖》中从“肚痛”到“不可”这样突兀的变化只是个特例,即阴阳对立。如整幅作品是协调的,局部地区呈现阴阳对立的态势,可以增强震撼效果。“黄庭坚草书中有一种不易觉察的宽博,他常常压缩字结构的某一部分而使另一些空间显得特别开阔,同时也就造成了疏密节奏的频繁变化。这是他区别于唐人章法的又一特点。”也是很好处理阴阳关系的范例。

强调对立面的渗透与协调,而不是对立面的排斥与冲突,是书家与医家认识生命相通之处的基本点。

追求生命――神

神的观念产生于原始社会,是人们不能理解和驾驭自然力量及社会力量时,这些力量以人格化的方式在人们头脑中的虚幻反映。后来指精神,如《苟子・天论》所说的“形具而神生”。我们的先民历来把神视作生命的象征。《淮南子・原道训》说:“耳目非去之也,然而不能应者何也?神失其守也。”《素问・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绮石《理虚元鉴》说:“心之所藏者神,神安则气足。”“气清则神畅,气浊则神昏,气乱则神劳,气衰则神去。”中医重视的就是这个“神”,神完气足则人健长寿,养生即养神。

与其不同,书家重视的是字的“神”。李世民《指意》谓:“夫字以神为精魄,神若不和,则字无态度也。”王僧虔《笔意赞》评论作品优劣重神,

“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学古人法帖所重者亦是神,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评书法》说得很形象:“临帖如骤遇异人,不必相其耳目、手足、头面,而当观其举止、笑语、精神流露处,庄子所谓目击而道存者也。”有意思的是,为了追求这个

“神”,两者都认为需要长时间的磨练。养生只有日积月累,方能得其功,获其果,浅尝

辄止,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不成的。要将无生命的线条赋之以神采,没有“通会之际,人书俱老”(孙过庭《书谱》)的历炼,也是不

可能的。

书家与医家都把神作为追求书的生命和人的生命的第一要义。

升华生命――天人相应

人与自然息息相通,在探索宇宙运动客观规律的同时,把人与自然联接在一起,研究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于是形成了中医“天人相应”的观念。它认为自然界是生命的源泉,要保持人的生命生生不息,就必须适应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素问・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谓:“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灵枢‘岁露论第七九》日:“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华佗所创的著名养生术――五禽戏,就是根据自然界五种动物的习性改编而成,并于健身养生是积极有效的方法。

书家们为达到书艺永恒的目的,所追求的也是“天人合一”的境界,即要求作者“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把宇宙、自然、人生、文化融于一体,从大自然的无穷变化中,感悟书法真谛。张旭观担夫争道,悟避让之理;怀素赏夏日卷云,使其书波澜壮阔;山谷草书似得舟子逆水荡桨、江山之助,成为千古美谈。“屋漏痕”、“锥刺沙”,已成为启迪书家思路的名言。蔡邕《笔论》说:“为书之体,须人其形,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愁若喜,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戈,若强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雾,若日月,纵横有可象者,方可谓之书矣。”汲取自然的神情妙意,将物态神情、宇宙精神和自我情感融为一体,并凝聚咸一些富有动感的抽象化、节奏化、韵律化的线条墨迹,这些来自于感性生命的线条墨迹,是感性生命的凝聚形式,具有蕴含生命,显现生命的独特功能。

中医养生篇2

【关键词】 养生;中医养生理论;疗养医学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alth care theory in the recuperation medicine.Methods The combination points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medicine and the recuperation medicine were searched for in the Unity of Heaven and Human Being, the Season Health Care and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Unity of the traditional medicine.Results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as incorporated into the modern recuperation medicine, which could increase the treatment ability of the natural therapy in the sanitariums.Conclusio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alth care theory should be widely used in the modern recuperation medicine and become the important subject in the recuperation medicine research.

【Key words】 Health car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alth care theory;Recuperation medicine

“疗养”与“养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中医养生学与现代疗养学来自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疗养”一词的形成也在“养生”一词之后,虽然,近年来疗养医学的发展很快,尤其对某些疗养因子作用机理的研究已达到细胞及分子水平,然而,就目前我国的疗养医学的现状和特点,“养生”和“疗养”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亲缘关系。把养生学的理论和方法广泛地应用于疗养医疗的实践已成为我国疗养医学所独有的特点之一。

1天人相应观点对整体综合疗养的指导意义

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是中医养生理论的基本观点之一[1]。养生理论非常重视人体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的相互关系。认为人体的各个部分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这种联系以脏腑为中心,通过经络的作用而实现的,构成人体各个不同组织和部分,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在生理上也是相互影响的,如果脏腑发生变化可以通过经络互相影响并反映于体表,体表组织器官有病,也可以通过经络影响到内在的所属脏腑[1]。因此在诊治疾病时可以通过五官、形体、色脉等外在变化而了解体内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及邪正的消长。同时也认识到,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人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不断受到自然界的影响,人类在功能改造和适应自然界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灵枢・岁露论》指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素问・宝命全形论》中说:“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以上论述说明自然界变化与人体变化相适应,人是受天地之间变化规律支配的,自然界中一切运动变化,必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唐代医家王冰称:“不顺四时之和,数犯八风之害,与道相失,则天真之气未期久远而致灭亡。”“故养生者必谨奉天时也。”“但因循四时气序,养生调节之宜,不妄作劳,起居有节,则生气不竭,永保康宁。”明确指出自然是生命的源泉,机体的生理、病理、生长、发育、衰老、康复都与自然变化息息相关。祖国医学还十分重视人体内因的变化,认为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协调和人体外界环境整体的统一,是人体得以生存的基础。《素问・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评热病论》又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常的情况下,人体的正气旺盛,邪气就不易侵入,或虽有邪气侵入也不会发生疾病。只有当人体正气相对虚弱,不足以抵抗外邪,导致脏腑、气血功能失调才会发生疾病,或者得病以后不易康复,在天人相应理论指导下,中医养生学常把自然界有利的因素作为机体康复的医疗手段,这与现代疗养学自然疗养因子综合作用的理论似乎同出一辙,如《吕氏春秋・尽数》说:“天生阴阳寒暑燥湿四时之化,万物之变,莫不为利,莫不为害”。说明气候条件对于人类的影响有其利的一面,也有其不利的一面,用有利的气候因素来增强健康,避免不利气候条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近代医家秦伯未常利用春夏秋冬四季气候的正常转变来调养和治疗疾病。他说:“老年人常见的痰饮咳喘,春夏减轻,秋冬加重,原因是脾肾阳虚,湿浊凝聚为痰,临床上常用温药调养,并且主张利用夏季阳气最旺的时期来调理预防。”《素问・五常政大论》指出:“治病者,必明天道地理,阴阳更胜,气之先后,人之寿夭,生化之期,可知人之形气矣。”说明将人和周围自然环境联系起来加以考虑,就能较全面地掌握人的生理病理变化,维持其相对平衡,而达到健康的目的。

充分了解祖国医学天人相应的基本理论,并在疗养医疗实践中加以运用,就能收到良好的疗养效果,如适应四时气候疗养,遵循冬南夏北择养原则,顺四时,适寒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就可以预防或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同时,利用优美的地理自然环境,把疗养人员置身于奇峰异石,苍松翠柏,古木参天,清溪甘泉,山径迂曲,湖光水色,鸟语花香等自然境地使之心旷神怡,精神焕发,乐在其中。同时,还可以利用山地、海滨等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的条件,展开日光浴,海水浴,森林浴,这些自然条件都能增进机体的抵抗力,促进新陈代谢,有益于机体的健康和疾病的康复[2]。

总之,人体整体论说明养生措施或一切疗养因子,虽然作用于机体局部,但势必影响整个机体。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阐发了各种养生措施或多种疗养因子结合作用的基本原理。而重视内因作用的观点则是开展养生或积极疗养朴素的理论基础,这对于现代疗养医学理论和实践研究,仍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2形神共养是综合疗养的基本办法

“形神合一”、“形神共养”是中医学的生命观,祖国医学特别强调精神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素问・上古天真论》说:“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类经》说:“无形则神无已生,无神则形不可活”。“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形伤则神为之消”。《吕氏春秋》“精神安于形,而年寿得长矣”。范缜说:“形有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这些都是形神相应的精辟阐述,神形相应,形神共养是祖国养生学理论的精华之一。所谓神形共养,即不仅注意形体的保养,而且还要注意精神(即神)的调摄,使其形体健壮,精神旺盛,身体与精神都得到均衡的发展[3]。“人始生,先成精”(《灵枢・脉络篇》)形体的本源是精的化生。各种生命组织器官是形体的产物,形体对精神起决定性作用。“形是神主”而“形为神之主”、“无神则形不可活,无形则神无所附”神的生机旺盛,是建立在形体健康的基础上,所以欲养神必养形,如《素问・汤液醪醴论》所说:“精气弛坏,荣泣卫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此外,神的昌盛与否也直接影响形的盛衰存亡,若欲健全形体必先养神,“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祖国医学对神的论述有一套完整的理论,认为神是主宰整个机体,有“神去则机息”之说,充分说明神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地位,有鉴于此,故在中医疾病诊断中非常重视神的活动,提出医者须专神,测神为要点,察神寻病因,以神定病性,据神理病机,由神断预后等具体方法。同时倡导精神内守,饮食有节,起居有常的养心调神具体法则,“精神内守”是养心的要求,“病安从来”是养生目的,所谓内守是将精神安守于内,而不弛于外。使得“修性以保神,安心以全身”从而做到“精神内守,则心神凝定”保持体内环境协调安和的最佳状态。养心调神还要求精神活动做到“发皆中节,谓之和”亦即调理得勿大过或不及的精神状态,孙氏《千金要方・道林养性》中说:“多思则神贻,多念则志散,多欲则志昏,多事则形劳,多笑则气乏,多愁则心摄,多乐则气溢,多喜则忘错昏乱,多怒则百脉不定……此十二多不除,则营卫失度,血气妄行,丧失之本也”。这对养生和疗养医疗都具有指导意义。

基于形神统一的观点,在肯定形体决定精神的同时,又非常重视和强调精神意识反过来作用于形体,又对形体健康产生的巨大影响。因此养生学既重视养形康复,又注意养神康复以期达到形与神共养,形与神俱的目的[3]。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现代疗养医学在重视自然理化因子对身体生理作用和治疗作用的同时,也重视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强调心理活动和生理活动是共存于一个统一体的两种既对立又统一的物质活动。指出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增加机体的免疫能力从而有利于身体的健康和疾病的康复[4]。反之,机体病理活动的过程也能对心理活动产生不良影响甚至造成心理功能的障碍,因而在疗养医疗实践中既重视自然及人工疗养因子对机体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作用,又特别重视疗养地的自然社会环境对疗养人员心理状态的影响,建立了具有我国特点心理疗养理论,由这些基本理论与中医养生理论中形神合一、神形共养理论有明显相似之处,在这种理论指导下的疗养医疗工作,都是遵循神形共养的原则开展的,可以认为,现代疗养医学的心身医学是中医养生学形神合一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形神共养是综合疗养的基本方法之一。

祖国医学有一套完整的养生理论和养生法则,有“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淡而无为,动而以天行”的养神之道,有“形动则精气流行不郁,形动则脾胃健食易消”的动形之法,有“精存则外安内固,泉源不竭,长生久视的固精之理”,还有习吐纳、行导引、和七情、省言语的调气之法以及“安身之本,必须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全生”的饮食调养和以药调理阴阳、补益脏腑、滋养气血的药饵保健。许多养生理论和方法不仅从实践的角度证明了养生是保持健康长寿行之有效的方法,而且有的还构成了疗养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有力地促进了疗养医学的发展,如何进一步挖掘发展中医养生理论使其更广泛地运用于现代疗养医学,已经成为疗养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参考文献

1白永波,孙光荣,主编.中医养生大全.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7

2高恩显,主编.现代疗养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8.9

3任后胜,周金泉,主编.道儒百家话养生.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4.21

4张敬礼,主编.寿世补元.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7

中医养生篇3

1、快走慢跑健身操,治疗疾病是法宝,药疗食疗与神疗,三管其下疗效好。

2、数好十个数,能活大岁数。

3、老人之情,欲豪畅,不欲郁郁阏,可以养生。——《类修要诀》

4、若要身体健,走路手不闲:捶胸又敲背,旋腹又摩面;敲打两腿侧,伸指又握拳;挠首屈十指,揉眼把耳弹。

5、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已观其窍。清心又寡欲,乃是长寿道。

6、夫精神志意者,静而日充者壮,躁而日耗者老。——《淮南子》

7、热水泡脚,舒血通窍。春日浴足,外阳固脱;夏日浴足,暑温可却:秋日浴足,肺润肠濡;冬日浴足,丹田温热。

8、思想要乐观,性格要开朗。饮食要清淡,起居要有常。

9、三分治病七分养,八分护理十分防。忙着治病不忙防,没有忙到点子上。

10、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上古天真论》

11、安静固然可爱,恬静尤为可贵。注重养生就要学会:“闹中求安,乐中求恬”。自然和-谐之美的安静,健身不生病;享受天伦之乐的恬静,越活越年轻。

12、治身养性谨务其细,不可以小益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抱朴子》

13、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备急千金要方》

14、暴喜伤心,暴努伤肝,暴恐伤肾,过衰伤肺,过思伤脾。——《养生四要》

15、合理膳食,脍不厌细,食不厌杂,滋养身体。

16、脏腑胃肠,常令宽舒。其气流行,其血畅通。各种器官,功能平衡。身健神安,百病不生。恣纵口服,煎炸烤烹。香甜肥腻,悦人口食。食之过多,不利肠胃,积累必塞,塞则生玻。

17、大喜荡心,微抑则定;甚怒烦性,稍忍即歇。——《退庵随笔》

18、养心莫善于寡欲。欲不可纵,欲纵成灾;乐不可极,乐极生衰。——《养生四要》

19、性情气暴刚烈,或多思焦虑容易衰老;性情缓慢柔和,或少思寡欲常可延年。

20、虽常服药物,而不知养性之术,亦难以长生也。——《养性延命录》

21、保健四个里程碑:最反璞归真的环境;最适量有养的运动;最合理营养的膳食;最与世无争的心情。

22、安则物之感我者轻,和则我之应物者顺,外轻内顺,而生理备矣。——《苏沈良方》

23、衣服厚薄,欲得随时合度。是以暑月不可全薄,寒时不可极厚。——《养生要录》

24、凡食物不能废咸,但少加使淡,淡则物之其味真性俱得。——《老老恒言》

25、劳其形者长寿,安其乐者命短。静以养神,动以练形。能动能静,可以长生。若要健,天天练。早起练长跑,老年变少年。懒惰催人老,勤劳可延年。

26、养花添情趣,延年又益寿:养花辛苦有谁知,风风雨雨要护持,但愿来春春意浓,瑶花喜见缀琼枝。

27、活到老,学到老,知识多,身体好。不知保养不算巧。

28、齿,骨之穷也,朝朝琢齿,齿不龋。——《养生要集》

29、凡心有所爱,不用深爱,心有所憎,不用深憎,并皆损性伤神。——《备急千金要方》

30、晨前皮包水(喝温开水),睡前水包皮(热水烫脚),健康又长寿,百岁不稀奇。

31、调理脾胃为医中之王道,节饮食乃却病之良方。——《仁斋直指方论》

32、琴医心,花医肝,香医脾,石医肾,泉医肺,剑医胆。——《幽梦续影》

33、恼一恼,老一老;笑一笑,少一少。——《养心要语》

34、安谷则生,绝谷则亡,饮食自倍,肠胃耐伤。——《养生要诀》

35、知恬逸自足者,为得安乐本。——《尊生八笺》

36、人但知过怒过哀足以害性,而不知过喜过乐亦足以伤生。——《退庵随笔》

37、养花诗两首:余地何妨种玉簪,芳兰移植偏中林。更乞两丛百合香。老叟古稀尚童心。盆盆鲜花绿茵茵,姹紫嫣红艳灵灵,芳香沁润人肺腑,悦目安神健心身。

38、人生最大的财富是健康,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健康。金钱和权力不一定给你带来幸福;舒适和安逸不可能给你带来健康。

39、高兴与悲伤,快乐与凄怆,欣慰与苦闷,安详与旁徨,振奋与萎靡,宽松与紧张,愉快与痛苦,喜悦与憎恶,欢欣与惆怅,前者促进健康,后者诱发病恙。

40、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息。——《卫生宝鉴》

41、圣人胜心,众人胜欲,君子行正气,小人行邪气。——《淮南子》

42、纵欲耗精,损伤正气。思虑烦多,心劳成疾。安然无恙,居安思危。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43、养生先养身,养身先习动;养生先养心,养心先习静。有动有静,动静相济,一张一松,预防百病;动后血通,血通气行,气行神爽,祛病健康;静后而定,定后而安,安后神怡,无病健体。

44、自然精华,清淑之气。不在凌晨,而在日出。天得之以清,地得之以灵。人得之以寿,物得之以宁。

45、水能载舟,也能覆舟;食能养生,也能丧生。合理膳食,脍不厌细。食不厌杂,滋养身体。

46、老迟为性慢,无病为心宽。红杏难禁雨,青松耐岁寒。乌龟之长寿,松柏之延年,因生长得慢,凋谢得慢。故而,死亡得也慢。

47、人生如天地,和煦则春,惨郁则秋。——《医述》

48、体欲常劳,食欲常少,劳无过极,少无过虚。——《养性延命录》

49、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寿世保元》

50、省思虑则心血不耗,发不易白。——《医先》

51、一勤生百巧,一懒生百病。手指常动,百脉皆通。手舞足蹈,九十不老。

52、生活规律,起居有常,良好习惯,有利健康:清晨舒展活跃,白天精神饱满,傍晚神安悦志,睡前宁静致远。音乐曲调,陶冶情操。多笑少愁,有助长寿:二簧邦腔,顺口溜唱。京剧小调,哼上几段,朝气蓬勃,情绪乐观。安静调和,神清气展。

53、补药要少用,烟酒要少尝。骨折要防止,运动要坚持。

54、老人中风有规律,发生下面三时期:每天的早晨,每周的周末,每年的年底。心脑血管病人,望君慎之又慎。

55、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丹溪心法》

56、晚饭少吃口,活到九十九。——《养生要集》

57、牢齿之法,早朝叩齿三百下为良。——《养生要集》

58、长吁短叹,缓解紧张。稳定情绪,血压下降;畅快微笑,解除疲劳。消除烦恼,灵丹妙药。

59、出则以车,入则以辇,务以自佚,命以曰招蹶之机。——《吕氏春秋》

60、忍怒以全阴气,抑喜以养阳气。——《抱朴子》

61、私欲要节制,冷暖要注意。体检要定期,有病要早医。

62、柳颜赵欧四大圣,书法精妙传后人,挥笔潇洒情志浓,泼墨凝思又安神。动中有静静自安,静中有动动健身。书法巨匠均长寿,平均终年逾八旬。

63、凡有喜嗜之物,不可纵口,当念病从口入,惕然自省。——《养生四要》

64、药疗食疗,神疗体疗(活动锻炼),是治疗糖尿病的“四驾马车”。降低血糖,促进代谢,行之有效,良方妙药。

65、嗜欲使人气淫,好憎使人精劳。——《古今图书集成》

66、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损智,多事则形疲。——《养生要集》

67、发,血之穷也,千过梳发,发不白。——《养生要集》

68、事从容则有余味,人从容则有余年。——《呻吟语》

69、健康老人的特征:头脑清,耳朵灵。眼有神,血压均。呼吸匀,皮肤润。脉形小,体匀称。前门松(小便畅通),后门紧(大便一天一次)。生息和,发光泽,手脚灵,牙齿硬,底气足,身轻松

70、解忧排怒松弛秘诀:冷静五分钟。于社会,看主流,想本质;于别人,看优点,想长处;于家庭,看老小,想和睦;于自己,看缺点,想身体。

71、老年膳食安排巧,精、兼、少来身体好。精:食物新鲜,营养全面;兼:食不厌杂,粗细配搭;少:三四五顿,七八分饱。

72、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寿世保元》

73、吃点萝卜喝绿茶,寒冬养生好办法;葱蒜不离口,百病绕道走;多吃番茄营养好,美容抗癌疾病少;青菜豆腐保平安,水果海藻身体健;一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

74、物来顺应,事过心宁,可以延年。——《寿世保元》

75、运动能代替药物,药物不能代替运动。运动血脉畅通,增强器官功能,生理功能平衡,防治一切疾玻

76、滋味煎其脏腑,芳甘腐其骨髓。忧怒悖其正气,思虑消其精神;清淡和其脏腑,芬香养其骨髓。笑乐蓄其正气,寡欲安其精神。

77、人借气以充其身,故平日在乎善养,所忌最是怒。——《老老恒言》

中医养生篇4

养生和生活的关系决定了养生观点的多面性。

中医养生主要有预防观、整体观、平衡观、辩证观。

未病先防、未老先养的预防观

《黄帝内经》中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观点,喻示人们从生命开始就要注意养生,在健康或亚健康状态下,预先采取养生保健措施,才能保健防衰和防病于未然。这种居安思危、防微杜渐的哲学思想是中国文化的精华。

天人相应、形神兼具的整体观

中医养生理论,特别强调人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协调,讲究体内气化升降,以及心理与生理协调一致。人既是自然界的人,又是社会的人。影响健康和疾病的因素,既有生物因素,又有社会和心理因素,这是自古以来人们已经感觉到的客观事实。

调整阴阳、补偏救弊的平衡观

在人体正常生理状态下,保持阴阳相对平衡,如果出现一方偏衰,或一方偏亢,就会使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紊乱,出现病理状态。人体养生离不开协调平衡阴阳的宗旨。

动静有常、和谐适度的辩证观

生命在于运动,因为运动是生命存在的特征,人体的每一个细胞无时无刻不在运动着,只有保持经常运动,才能增进健康,预防疾病,以求延年益寿。

中医养生法则

养生就是“治未病”,是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适寒温等各种方法去实现的,是一种综合性的强身益寿活动。

中医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预防学思想和有效的防治原则。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上工治未病”的理念。“治未病”是中医药奉献给人类最先进、最超前的思维。“治未病”的实质是“人人享有健康”。发挥中医学特色和优势,以“治未病”为核心,有效地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养生文化

养生文化和养生学与社会医学、心理医学、预防医学、行为科学,甚至是天文地理等等都有很大的关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

能否健康长寿,不仅在于是否懂得养生之道,而更为重要的是能否把养生之道贯彻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养生要注重五个方面的平衡,分别是人与自然的平衡、人与社会的平衡、人体阴阳的平衡、人体脏腑的平衡、气血经络的平衡。而在这其中,对于当今社会,人们尤其要注意人与社会的平衡。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心态是最为重要的。常观天下之人,凡温和者寿,质之慈良者寿,量之宽宏者寿,言之间默者寿。盖四者,仁之端也,故曰“仁者寿”。总结起来,就是温和、善良、宽宏、幽默。

阴阳五行与养生

祖国传统医学的五行所谓“木火土金水”,是构成世界最基本的物质,它所相对应的则是自然界中的“春夏长夏秋冬”,而对于人体来说则是“肝心脾肺肾”,我们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清、调、补,以维持人体生态自然的平衡。

当今社会环境污染严重,人食五谷杂粮难免吸收一些有害物质,而使身体受到侵害,因此首先伤害到的是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持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而先天之元气(肾气)充足与否要看脾胃功能有无伤害,人体所需的能量是靠脾胃吸收、运化、输送到全身,然后调心肝肺之气血,补充肾之元气,预防病害侵入。

通过五脏六腑与形体诸窍的联系,与精神活动的关系,来沟通体内外环境之间的联系,维持其相对的平衡协调,五行以生克来调节体内脏器而达平衡,就五行而论可说明人与自然的关系,木火土金水与人体五脏肝心脾肺肾;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五官目舌口鼻耳;五季春夏长夏(中)秋冬;五气风暑湿燥寒;五味酸苦甘辛咸;五方东南中西北;五志怒喜思悲恐;五液泪汗涎涕唾等等。这些人与自然的现象为我们养生保健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万事万物都离不开阴阳,素有“孤阴不长,独阳不生”之说,世界是物质的整体,世界本身是阴阳对立统一的结果。阴和阳代表着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物质属性,人与自然都与五行――金木水火土不可分隔,木曰曲直升发、条达通畅而为阳,水曰润下而为阴,火曰炎上而为阳等等,而阳中有阴,阴中有阳,如水润下为阴而水面为阳水底为阴,这说明阴阳五行对立统一的整体观念思想,人与自然都与阴阳五行相生相克而孳生、衰亡。犹如人体的五脏――肝、心、脾、肺、肾,在阴阳平衡的状态下,相互资生、相互助长身强体壮延年益寿,而任何一个脏器受到影响都会累及其他的脏器,与五脏相表里的六腑――胆、大肠、胃、小肠、膀胱(三焦),也同样受累。

在了解五行与自然界的关系后,分析可能发生的疾病,因而推演出方位、季节、邪气、脏腑及口味的变化,五官九窍的感应及神经的反射,无处不在提醒着你的身体改变的预兆,由此可做到未卜先知,防患未然,预防保健,强体健身,清除体内毒素,调节体内机能,补充均衡营养,延年益寿。这即是祖国传统养生文化独到之处。

健康与养生

人与其他生物一样,都离不开生、长、壮、老、死的自然规律,但人为的力量可以促进生长发育,增强体质、延缓衰老,以至避免夭亡,其关键就在于积极的预防和及时的治疗,《黄帝内经》中曾提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也就是说没病的时候要预防疾病的发生,若已经得病则应尽早治疗,阻断疾病的发展,善于养生的人,常先处理没有发病时的隐患,驱除潜伏于体内外的种种危险因素。

祖国医学以整体观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全身各系统组织的协调统一,以阴阳五行“天人相应”的理论为主导思想,认为人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未病先防,有病防变“的原则,因人、因时、因地制宜,通过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分析判断,来探索生命的奥秘。

健康就是长寿的基础,而健康是指体内没有对身体有害的物质与毒素存在。目前人们把人群分为三类,一类是健康者占有5%;一类是患者占有15%;而约80%的人群是亚健康人群。这种亚健康状态的人群就是没有发病前时常体内有所隐患,却无大碍的危险状态,在这个时期人们需要的是清、调、补,清理脾胃肠道,调节气血阴阳,补充营养不足,从而达到预防保健的目的。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阴阳平衡的失调会影响脏腑功能紊乱,如果有一个脏器受损,其他的脏器都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人体平衡的失调。因此,要提早清理体内不利因素,调节平衡、补充营养,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是指人体正常的功能活动和抗病能力,而邪气是指各种致病因素,当病邪作用于人体,正气奋力抗邪,引起邪正相争,破坏了人体的阴阳平衡或使脏腑功能失常,气血运行紊乱,而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若正气强盛,邪气消退,则疾病趋于好转、痊愈,若正气虚弱,邪气强盛,则疾病日趋严重,甚至恶化、衰亡。

由此可见,人们平时的养生保健是何等的重要,往往致病因素已在体内潜伏而未发病的状态下,很容易忽视,认为自己处在健康状态,谁知身体犹如大坝“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只有把潜伏病灶祛除,才不至于身体受损,而人们往往是得到疾病的信息后才开始补救,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若想体质犹如冰块般坚实,必须平时注重保养、保健,而在遇到流行病灾时,就可轻松避过了,那么在平时应该如何保健养生呢?首先要明白人生活在自然界中,是要靠阴阳五行的作用来调节人与自然的平衡,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在不同的时节、地域、时间的状态下要用不同方法进行调补,方能达到“天人相应”。

文化渊源

道教养生除了《黄帝内经》之外,与老庄哲学有着理论渊源关系的道教养生家,更是直接从“道法自然”的观点出发,丰富和发展了顺应自然的养生理论与方法。道教养生家大多认为人体只要能够仿效天地运动的形式和时机来进行养生活动,就可以长生久视。元代著名道教理论家俞琰就说过:“人受冲和之气,生于天地间,与天地初无二体。若能悟天地之妙,此心冲虚湛寂,自然一气周流于上下,开则气出,阖则气入;气出则如地气之上升,气入则如天气之下降,自可与天地同其长久。”作为上述理论的具体实践,道教养生气功十分注重选择练功时机与天地自然同步。

“天道自然”作为中国古代一条影响极广的哲理,它就盘根错节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不但与养生理论和实践有着渗透交叉关系,而且艺术审美领域也同样为其根须所及。“天道自然”作为一个哲学范畴而涉足艺术审美领域,最早出现在《庄子》中。作者在该书的《达生》篇中讲述了一个名为“梓庆削木为”的寓言。说的是一位名叫“梓庆”的木工制作了一副雕刻有鸟兽等图案,用来悬挂钟鼓的木架子,工艺十分精美,众人见了非常惊异,认为简直是鬼斧神工之作。当鲁国的国君询问梓庆凭借什么制造出如此精致的工艺品时,梓庆回答说,这是“以天合天”所致。它所崇尚的同样是一种“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的顺应自然的审美原则。庄子之后,不少中国文学艺术不仅在理论上继承了顺应自然的审美原则,而且把它具体贯彻到了艺术创作的过程之中,从而形成了一种“天趣自然之妙”的独特艺术风格。

自然养生中国传统艺术中崇尚自然的风格,虽然是庄子“以天合天”艺术观的直接继承和发展,但其理论源头则应该追溯到老子的“道法自然”这一哲理上。也就是说,艺术上的崇尚自然与养生领域中的顺应自然有着相同的理论渊源,而理论渊源的相同,势必造成整体特征的相似。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养生从来就不局限于研究机体本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而总是与道德品性修养,以及治国安邦之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吕氏春秋・先己》篇中提到:“昔者先圣王,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这种观点实际上是揉合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和道家修身养性的理论在内,因而具有极为丰厚的文化内涵。 在儒家的养生理论中,孔子首先提出了“仁者寿”的观点,后来又十分肯定地提出:“大德必其得寿”,认为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可能长寿。《黄帝内经》作者接受了孔孟的上述养生观点,认为那些能“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的长寿者,大多因为他们能够“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即所谓“德全而不危”。其后中国的养生家基本上依循这一思路,强调养生必须与道德修养相协调。汉代华佗的弟子吴普就说过:“善摄生者,要当先除六害,然后可得保性命延驻百年。一者薄名利,二者禁声色,三者廉货物,四者损滋味,五者除佞妄,六者去妒嫉。”

道德养生事实上,良好的道德情操,确实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而心理健康则是祛病延年的必要前提。汉代哲学家兼养生家董仲舒在分析孔子关于“仁者寿”的原因时曾精辟地指出:“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净,心和平而不失中正,则天地之美以养其身。”

必须明确的是,在古代儒家的学说中,“养性”的目的与其说是为了养生,倒不如说是为了治国平天下。作为儒家“亚圣”的孟子早就提出过“修其身而天下平”的口号,而修身的方法则在于“存心养性”。 在修身养性问题上,《中庸》作者曾寓意深长地提出了一个“诚”的方法:“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所谓“诚”,在这里实际上是指人的自我修养,即指“养生”,又指“养性”,其基本含义是精神专一和恭敬无欺,前者偏重养生,后者偏重养性。倘若精神驰乱,意识不能专一,势必造成气散身亡,这就是明代大医学家张介宾所说的:“今之人,但知禁欲即为养生,殊不知心有妄动,气随心散;气散不聚,精逐气亡。”

养性倘若说,儒家学说只是通过“养性”为中介,间接地把“养生”与“治国”统一在一起的话,那么道家学说则无须任何形式的中介物,便直接把二者有机地结合到自己的理论框架之中。首先,在道家学说中,养生被视为治国的基础。老子就说过:“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庄子对此更进一层,明确提出了“身之不能治,而何暇治天下乎”的责难。 其次,道家养生的方法,往往可以直接用作治国之道。“清静”的养生之道,在道家看来就非常适宜于治国。老子就曾经反复强调说:“我好静而民自正”、“清静为天下正”,主张只有“清静”才是治国的最好方法;认为政治上的纷扰躁动乃是治国的大忌。尽管儒、道两家在养生问题上都有趋向与养性、治国相统一的特点,但作为性质迥异的两种学说,它们各自在这一问题上的出发点则是完全不同的:在儒家那里,治国是居首位的,养生只是治国的派生物;养生在道家学说中占有至关重要的位置,治国反而是微不足道的、次要的。

客观因素如果说,在儒家学说中,“养生”与“治国”是通过“养性”这样一种中介物间接联系在一起的话,那么在以“人的生命价值”为首务的道家学说中,“养生”又是如何与“治国”发生联系的呢?我们觉得应该是作为道家思想核心的“道”在这中间起了纽带作用。 因为“道”是自然、社会、人类的本原,所以无论是人或社会都要“依道而行”,都应该回归到“道”所显示出的那种虚无空廓、默默无言、清静恬和的最高境界,如此才能保持永恒。中国养生文化能够正视养生的客观因素,所谓客观因素,实际上包括人的先天遗传,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方面,祖国养生学认为上述条件与人的健康长短有着直接的关系。 在秦汉时期,养生理论就认识到了自然环境与健康长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如《吕氏春秋》中就已经论述了水质与健康的关系:“轻水所,多秃与瘿人;重水所,多与人;甘水所,多好与美人;辛水所,多疽与痤人;苦水所,多与伛人。”《黄帝内经》则明确地提出了地理环境与长寿密切相关,认为优美的环境,适宜的水土有利于健康长寿。东汉王充在《论衡》中也明确提出了人的寿夭取决于禀受父母先天之气的强弱,他说:“夫禀气渥则体强,体强则命长;气薄则其体弱,体弱则命短。”可见,在汉末的养生理论中,已经清楚地认识到了健康长寿与先天遗传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后世的历代养生家对此也多有论述。明代张景岳提出:“先天强厚者多寿,先天薄弱者多夭。”

个人因素由于每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社会之中,所以影响人们健康长寿的因素除了先天遗传和自然环境之外,社会环境也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黄帝内经》早就注意到了社会生活对人的身心健康存在重大影响,该书的《素问・疏五过论》曰:“诊有三常,必问贵贱,封君败伤,及欲侯王。故贵脱势,虽不中邪,精神内伤,身必败亡。始富后贫,虽不伤邪,皮焦筋屈,痿为挛。”这就强调了社会地位的变更势必影响人的情志活动,从而形成致病之源。 应当看到,中国养生学作为一门极具生命活力的古老科学,注重客观因素在健康长寿中的作用并不是它的最大特点。事实上,中国养生学所关注的重点完全是如何在已然的客观条件中去努力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以便达到却病延年的目的。明代张景岳则一方面承认人的先天遗传与寿夭关系密切,另一方面却更为注重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他说:“后天之弱者常知慎,慎则人能胜天矣。”

气功气功调摄正是这样一种改变人体素质的行之有效的手段。气功的定义尽管五花八门,但总体上说,它不外乎是一种通过充分调动练功者的主观能动性,以综合性地进行意识、呼吸、按摩和肢体运动等训练方式来调整、加强人体功能的自我锻炼方法。这种锻炼方法的根本作用就在于增强人体“元气”。《黄帝内经》所说的“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正强调了气功锻炼有助于培养人体真元之气的观点。

我国古代养生家大多十分重视自然环境的选择和改造。清代养生家曹慈山也“辟园林于城中,池馆相望,有白皮古松数十株,风涛倾耳,如置身岩壑……至九十余乃终”。他在所著的《老老恒言》一书中还大力提倡:“院中植花木数十本,不求名种异卉,四时不绝更佳”,“阶前大缸贮水,养金鱼数尾”,“拂举涤砚……插瓶花,上帘钩”。十分重视在自然环境中创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小气候”。

中医养生篇5

起居应四时

日常生活中的作息要顺应自然界的昼夜晨昏和春夏秋冬的变化规律,并要持之以恒。传统养生学认为“精、气、神”为人生三宝,神为生命的主宰,起居有常,作息合理,就能保养人的精神,使人精力充沛,神采奕奕。所以清代名医张隐庵称:“起居有常,养其神也。”长期起居无常,作息失度,会使人精神萎靡,呆滞无神。一日的起居有常是指人体应按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原则安排每天的作息时间。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人体内的生物钟与自然界的昼夜规律相符,按照体内生物钟的规律作息,有利于机体的健康;一年四季具有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特点,生物体也相应具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变化。人体在四季气候条件下生活,也应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而适当调节自己的起居规律。《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养老奉亲书》也指出:“夏月暑地热,若檐下过道,穿隙破窗,皆不可乘凉以防贼风中人。”以上充分强调了起居要应四时的重要性。

饮食应四时

不仅一日中饮食要定时、定量,还要根据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调配饮食。《内经》要求“饮食有节”,如果有“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等不良生活习惯,便会导致“半百而衰”的结果。《灵枢・师传》又说,饮食要“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寒温适中。”张仲景也说:“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说明饮食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四时气候的变化情况、食物的性味等加以选择调配,才有益于人体的健康。一年中的饮食,根据不同季节调配,张仲景说:“春不食肝,夏不食心,秋不食肺,冬不食肾,四季不食脾。春不食肝者,为肝气旺,脾气败。若肝旺补肝,脾气败尤甚。”唐代孙思邈《千金方》说:“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夏省苦增辛以养肺气,长夏省甘增咸以养肾气,秋省辛增酸以养肝气,冬省咸增苦以养心气。”此外,四时食物的选择还要注意食物寒、热、温、凉四性与脏腑的关系。元代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说:“春气温,宜多食麦以凉之;夏气热,宜食菽以寒之;秋气燥,宜食麻以润之;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四时食物的选择除了注意食物的性味外,还要根据身体状况、阴阳的偏盛调配食物,则更为合理。

情志应四时

人的精神活动要顺应四时气候的变化。通过四时的调养,才能使精神内守,生气不竭,防止疾病的发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认为,人的精神活动与四时的节律变化密切相关,要使情志应四时,必须主动地按季节进行调摄。春三月是生发季节,天地气生,万物荣茂,情志要内守,不能动怒,要有“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的精神状态,思想形体要舒坦自然、放松、活泼、充满生机,以“使志生”。夏三月是繁荣季节,天地气交,万物华实,情志要喜悦,切勿急躁发怒,“若所爱在外”,这样才能精神愉快,情志舒畅,“使志无怒”。秋三月是天高气爽、宜人季节,但气候渐转干燥,日照减少,气在渐降,尤其深秋之时,草叶枯落,花木凋零,常在一些人心中引起凄凉、垂暮之感,产生抑郁、烦躁等情绪变化,故秋天要求人们保持神志安宁,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只有“收敛神气”,才能使“志安宁”。冬三月是蛰藏季节,情志更要安静、内蓄,达到“若有私意,若已有得”的精神状态,以“使志若伏若匿”。

练功应四时

中医养生篇6

严重的失眠一定要寻求医生的帮助,不要擅自服药。对于失眠不太严重的人,下面四个方法是不错的法宝,可以试试:

法宝一:按摩穴位

(1)按摩安眠穴

每天睡觉前按摩安眠穴5分钟可以帮助睡眠。

(2)拍打足三里穴

轻轻拍打足三里至有酸麻胀感即可。也可以用电吹风对着足三里吹暖风,温度以感觉舒适为宜,再指压,然后就会感觉睡意袭来。

(3)按揉脑后

以两手拇指紧按风池穴,用力旋转按揉几下,随后按揉脑后,约30次,有酸胀感为宜。

法宝二:泡脚助眠

每晚临睡前用热水泡脚,可以帮助人进入睡眠状态,尤其适合脑力工作者。先用温水浸泡(女性水要淹到小腿三分之二处,近三阴交穴,男性到脚踝即可),再慢慢加热水,泡到脚热、微微出汗就上床休息,这样很快就可以入睡。

泡脚时,也可以取一些小鹅卵石铺在水盆底,能起到按摩脚底穴位的作用,效果会更好。

法宝三:睡前做做安眠操

要想拥有良好的睡眠,最重要的是睡前必须解除身体的紧张状态,睡前做做安眠操就能很好地放松身体,尽快进入睡眠状态。

这套安眠操有助于身体放松,趁着这个时机赶快上床休息,可以很快入睡。

法宝四:伴着清香入眠

我国自古就有用香枕、药枕助眠的方法,这些方法还是很有效果的。

(1)柏树叶装枕头可安眠

拣一些柏树叶,洗净晒干,装入枕头中。柏叶有一股清香味,能使人感到舒适,具有镇静安眠的效果。

(2)鲜果皮能安眠

将鲜橘皮、梨皮或香蕉皮50~100克,放入一个不封口的小袋内,晚上睡前把它放在枕边。果皮散发的芳香可使人安然入睡。

最后要提醒大家的是,遵循人体生物钟的规律,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对防治失眠也是很有帮助的。

教您找穴位

中医养生篇7

【关键词】 辨体;养生;中医;治未病

【Abstract】Facing with the speedily arising of industry of preserving one's health , and for the purpose of preserving one's health and preventing illness, the author bring forward the view of distinguishing constitution for preserving one's health and the application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onstitution science of TCM and principle of preserving one's health. The author indicate that distinguishing constitution for preserving one's health is the embodiment of theory of dialectic and preventing illness of TCM.

【Key words】 Distinguishing constitution;Preserving one's health;TCM;Preventing illness

数千年来中医中药在养生防病方面备受喜爱,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渴望健康,并且认识到防病更重于治病,中医养生又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同时使中医药养生产业快速兴起。为了更好的有针对性地养生防病,进一步提高养生的效果,本文围绕体质和养生问题进行论述,提出如何紧紧围绕体质进行“辨体养生”的观点。

1中医体质学说及体质分型

体质是指人体禀赋于先天,受后天多种因素影响,在其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中,所形成的形态上、心理和生理功能上相对稳定的特征。这种特性往往决定着机体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和病变过程的倾向性。现代生物学研究也表明,人具有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共性,同时在人类群体中也普遍存在着个体差异,这种个体差异性的研究完全符合中医的体质学说。

对体质的研究由来已久。在国外,迄今为止已有30多种体质类型学说。祖国传统医学早在两千多年以前的《黄帝内经》里,就对体质学说进行了多方面的论述。《黄帝内经》不仅注意到个体的差异性,并从不同的角度对人的体质作了若干分类。如《灵枢》中的《阴阳二十五人》,将体质划分为木、火、土、金、水5个主型,每个主型之下又划分5个亚型,共25种体质类型。《素问・异法方宜论》里还指出,东南西北中五方由于地域环境气候不同,居民生活习惯不同,所以形成不同的体质,易患不同的病症,因此治法也要随之而异。后世医学家在《黄帝内经》有关体质学说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张景岳、朱丹溪、叶天士等医家都很注重体质与发病等方面的研究,都说明了不良体质是发病的内因,体质决定着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这就为因人养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根据。现代医家也从不同角度对体质进行了研究并分类,王琦继承古今研究成果将体质分型概括为9类[1],即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并且初步编制中医体质量表[2],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群以及个体的体质进行量化评价,为体质分类研究提供了一个标准化的工具和方法,在实践中有较大的可操作性和进一步的研究性。

实践发现体质不是固定不变的,外界环境和发育条件、生活条件、干预措施等影响,都有可能使体质发生改变。因此,对于不良体质,可以通过有计划的、科学的改变周围环境,改善工作、生活条件和饮食营养,运动锻炼,以及中医手段干预等等养生措施,都可以纠正其体质上的偏颇,从而达到防病延年之目的。

2中医养生及养生手段

一般认为养生即保养生命,是根据人类生命发展的规律,在整个生命过程,综合协调多种能够保养身体、防御疾病、延缓衰老的手段或方法,以达到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目的的一种自觉的保健活动。养生学术流派众多:包括道家养生、儒家养生、医家养生、佛家养生和武家养生等。养生主要针对健康者及亚健康人群,养生体现中医“治未病”思想,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上工治未病”的理论。中医养生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人类生命规律、衰老机制以及养生原则和养生方法的一种实用性科学。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与历代医家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反复探索、求证,逐步认识与实践总结经验形成的。因此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如《黄帝内经》指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可见,中医养生学属于中医预防医学范畴。数千年的临床实践,研究出许多养生方法,比如四季养生、自然养生、情志养生、香气养生、运动养生、饮食养生、药物养生、音乐养生、按摩养生、针灸拔罐养生、养生等等。近年来,随着现代物理医学、现代电子医疗技术的发展,中医养生手段更是丰富多彩,电声光磁、热动力等养生手段不断出现,并广泛应用于养生领域。

3辨体养生及其应用

我们已知人的体质是不同的,目前可以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9种类型,因此我们在养生防病时应当根据其体质进行,即辨体养生。进行辨体养生,更符合中医个性化理念,同时也是中医辨证观在养生领域的具体体现。尽管体质和症候不同,中医体质类型是对非病状态下的正常体质与不良体质的归纳,而中医症候是机体对发病后正邪交争所形成的某一阶段表现及机体的反应状态等疾病现象的概括,但是二者在机制上具有统一性。比如,痰湿体质机理是由于水液内停而痰湿凝聚,以黏滞重浊为主要特征的状态。我们在防治上可以长期使用能够阻止或者减慢水液内停而痰湿凝聚的燥湿化痰干预方法。又如气郁质是由于长期情志不畅、气机郁滞而形成的以性格内向不稳定、忧郁脆弱、敏感多疑为主要表现的体质状态,在干预上长期使用疏肝理气的方法,阻滞或者减慢气机郁滞。

可见,辨体养生在具体应用上首先在于辨别体质类型,辨体相似于临床辨证,根据其形体特征、常见表现、心理特征、发病倾向、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舌象、脉象等等综合分析,辨别确定在9种体质类型中属于哪类。其次,在明确体质类型后,要结合中医理论了解体质的机理,确定干预方法,比如痰湿体质燥湿化痰干预方法。另外,根据所确定的干预方法,制定具体干预措施,比如针对燥湿化痰的干预方法,在干预措施上包括①饮食方面:少食肥甘厚味,酒类也不宜多饮,多吃些水果蔬菜,且勿过饱。②运动方面:多进行慢跑及器械运动,根据心功能测量制定具体运动处方,尤其要注意腹部肌肉的锻炼。③药膳方面:服用一些具有健脾利湿、化痰药膳。④按摩方面:注意背部脾胃俞、肺俞、中脘、丰隆等腧穴按揉。⑤足部反射区按摩:注意脾胃、肺、三焦、内分泌等反射区为重点。最后,根据以上制定的具体措施,制定长期坚持干预的方案。

辨体和养生二者相辅相成,辨体是养生的前提,养生是辨体的结果,养生的方法是由辨体的结果决定。辨体养生要求我们在研究具体养生方法时必须符合某种体质。

参考文献

1王琦.9 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4):1

2王琦,朱燕波,薛禾生,等.中医体质量表的初步编制.中 国临床康复,2006,10(3):12

中医养生篇8

关键词:中医养生 理念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1-0007-01

《内经》的养生学说建立了中医养生学体系,确立并强调以顺应自然、形神共养、惜精固本、综合调养等养生的基本原则。

1 中医养生的涵义

中医养生学是研究如何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以达到延年益寿、尽终其天年的理论和方法[1],是以中医学基本理论为指导,探索和研究生命的理论,以颐养身心、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理论和方法为宗旨,进行综合性的养生保健活动,从而达到强身防病,祛病延年益寿之目的的实用性学科[2]。中医学的养生之道,数千年来运行不衰。至今仍为中外人士津津乐道的养生学说涉及中华文化的许多典籍,《内经》奠定了养生学理论基础,如《素问?上古天真论》、《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素问?生气通天论》、《灵枢?天年》专门叙述养生理论。既提到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规律,又讲述了许多重要的养生原则和行之有效的养生方法,为养生理论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

2 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及方法

中医养生讲究四时阴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自然界的规律。主张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中医养生包括形神共养、协调阴阳、顺应自然、饮食调养、谨慎起居、和调脏腑、通畅经络、、益气调息、动静适宜等一系列养生原则,而协调平衡是其核心思想。当一个人身体达到平衡点的时候,是最健康的,是“治未病”。

2.1 和于阴阳,顺应四时。顺应四时节气变化,天地人合一。《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充分体现了天地人相应的整体观念。强调个体必须适应自然气候变化,才能够避免疾病发生。而且引申到起居、饮食的规律性、劳逸结合以及精神活动等,均应顺应四时气候的变化,才能达到养生防病的目的。

2.2 调摄情志,修身养性。调摄精神中医强调“形神合一”,重视精神情志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预后等方面所起的作用。精神情志活动与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则人体气机调畅,气血和平,对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生气通天论》也指出:“清静则内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即指思想上安定清净,使真气和顺,精神内守,无从得病。所以,调摄精神,可以增强正气抗邪能力,预防疾病。

2.3 饮食调理,以资气血。中医养生强调节制饮食,《周礼?天官》记载有“食医”专门研究饮食养生。同时古代很多文献记载为食治,宜食,忌食。饮食要注意适当,在饮食时间、数量等方面均有记载。孙思邈说“凡欲治病,先以食疗,既食疗不愈,后乃药尔。”饮食五味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五脏气血的本源。合理安排饮食,可保证机体的营养,使五脏功能旺盛,气血充实,提高适应自然界变化的应变能力,增强抵御外邪的力量[3]。在讲究保健与健康生活的今天,食疗的意义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食疗安全、经济、简便易行、无创伤痛苦、无毒副作用,是亚健康状态的重要疗法。

2.4 养生方药,防病祛邪。在养生方药方面,古人积累和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唐代孙思邈通过药物内服来强身防病。在其著作《千金要方》里,不仅记载了根据时令服食药物的防病方法,同时还载有内服外施的辟疫防病之方。在内服药物方面,医家大多从健脾固肾、补养精血入手,研究药物的防病、健身、增寿抗老之方,或从固护肌表入手,研究御邪防病之法。四时服药防病,主要是每逢节气来临之时,预先调整机体,使之与外界季节气候变化适应,达到强身防病之目的[4]。

2.5 养生锻炼,通调气血。养生锻炼强调需要通过体育锻炼来增强体质。恰当的锻炼可使机体的气血周流,关节滑利,耳聪目明,情志畅达,对于抵御病邪的入侵具有重要意义。汉代医家华佗根据“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理论,创造了“五禽戏”健身运动,即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动作来锻炼身体,促使血脉流通,关节流利,气机调畅,以增强体质,防治疾病。后世发展的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多种健身方法,使筋骨关节得到适度活动,促进机体精气血脉流通,达到内以养生、外以却邪的效果。不仅能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预防疾病的发生,而且还对多种慢性病的防治有一定的作用。

2.6 按摩针灸,强身壮体。按摩针灸用于防病延年,在古代养生措施方面占有重要地位。针灸推拿运用针刺、艾灸、推拿手法作用于相应的穴位以调整阴阳,疏通经络,运行气血,从而调整脏腑功能,沟通内外上下,使人体恢复阴平阳秘,脏腑功能活动协调的状态。古代医家认为适当灸法可以壮阳益阴,《灵枢?经脉》说“灸则强食生肉”。《古今医统大全?摄生要义》云:“按摩者,开关利气之道,自外而达内者也,故医家行之,以佐宣通。而摄生者,贵之以泄壅滞”。针灸“治未病”,既在无病或疾病发生之前选择一定的时机,应用针灸方法激发经络之气,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防止疾病的发生、减轻疾病的损害程度或保健延年。可见针灸按摩可以起到通利关节、强身健体的养生目的。

参考文献

[1] 程士德,李今庸.内经讲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3

[2] 王玉川,刘占文,袁立人,等.中医养生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第1版

[3] 王琦.中医治未病解读[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33

上一篇:钢结构安装范文 下一篇:金融人才培养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