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法规范文

时间:2023-10-11 22:04:42

林业法规

林业法规篇1

关键词:林业技术;推广工作;规划设计

引言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环境建设逐渐受到了各方面的重视。林业技术推广与规划设计属于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需要明确其主要作用,并了解当前工作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的应用策略提供理论引导基础,实现良好的改进目标,确保林业能够快速、科学发展。

1林业技术推广与规划设计的作用

1.1技术推广作用

林业技术项目能够有效促进行业的发展规模化程度,使树林生态环境能够得到有效改善,降低生态损害级别。如果没有注重林业技术推广,便会导致整体行业发展受限,无法有效改善自然状态,不仅会降低经济效益,还会导致未来树木种植活动受到负面影响[1]。因此,林业技术推广具有关键性意义,需要将其作为行业首要任务进行推进。当前,我国林业技术推广水平普遍较差,整体认知不健全,导致相关技术的应用效果不理想。未来应当重视技术推广与应用,确保林业能够在良好的环境条件中发展,避免技术不到位导致的限制问题,实现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效益提升目标。

1.2规划设计作用

林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规划设计存在密切的联系,如果不做好相关计划或环境建设方案的制定,则可能导致林业发展受到限制,不利于自然环境的改善。通常情况下,林业建设需要按照科学、可靠的设计方案进行操作,通过保障方案本身的可靠性,能够有效提高林业规划的质量与相关建设工作的效率。同时,林业保护也需要按照规划设计内容进行活动,规划设计对林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需要重视相关工作的展开,确保规划设计能够按照科学、可靠性原则进行处理,有效提高整体活动质量,避免出现负面问题。

2当前林业技术推广与规划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林业技术推广问题

2.1.1工作方式不合理当前,林业技术推广存在工作方式不合理的关键问题。这种不合理因素导致推广流程无法按照预定计划进行,容易产生负面影响。常规林业建设过程中,需要结合国家推广的相关技术进行研究,并按照产出的成果制定基础实行政策。然而,这种流程容易造成技术推广过分依赖国家的指导,严重削弱工作的自主性,导致实施效果流于表面。同时,基层林业人员往往注重经济效益,因此如果技术推广没有注重相关内容,仅仅依靠政策进行处理,便容易导致基层人员执行积极性不佳,进而降低技术推广的有效性[2]。

2.1.2技术推广受限在林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农民本身的认知与建设意识也属于较为关键的影响因素。当前,大部分农民的知识体系与认知观念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导致先进林业技术推广往往受到限制,无法真正落实到基层区域。同时,由于劳动力结构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问题,林业生产人员往往老龄化较为严重,因此新技术的推广无法有效进行,导致相关工作停滞,降低了林业发展效果。

2.2规划设计问题

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存在相关认知不到位的问题。部分规划设计人员混淆了规划与设计的基础概念,造成相关工作存在并行处理的问题,严重削弱了活动效率,导致人为错误出现的概率大幅上升。同时,虽然规划设计属于国家强制规定,但由于实际生产活动无需相关流程也能开展,因此经常出现生产先于规划设计的情况,不利于相关策略的有效落实[3]。此外,部分工作人员对林业规划设计的重视程度不足,没有意识到相关流程的重要性,导致应用成果的可操作性较差,无法对生产活动进行有效指导,进一步削弱了规划设计工作的开展质量。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进行深入调查,确保相关资料能够得到有效收集,避免出现了解不完整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规划设计流程的工作量较为庞大,容易导致相关人员的压力大幅上升。当前,林业建设项目的投资普遍较少,大部分均以补助方案的形式进行资金注入。在这种情况下,林业建设的投资无法达到预计标准,严重降低了规划设计工作的可靠性,不利于相关人员的进一步处理。然而,当前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林业应用技术仍然存在重视传统技术、轻视新型应用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林业规划设计技术无法得到有效革新,不利于未来的进一步发展。

3解决林业技术推广与规划设计问题的主要措施

3.1林业推广措施

3.1.1建立多元社会服务体系在林业技术推广的过程中,应当重视相关问题的解决措施,确保其能够按照计划进行活动,避免出现工作方式不合理的问题。通过建立多元社会服务体系,能够有效提高林业技术推广的可靠性,使整体流程融入活动细节,避免过度依赖行政处理手段。同时,多元社会服务体系还可以强化林业内部组织的整合程度,使相关机构能够代替部分行政功能,进一步推进新技术的应用,使相关部门能够摆脱繁重的工作量,达到个性化、深入化技术推广效果。此外,多元社会服务体系能够与林业技术推广协助体系相互结合,充分提高推广的可靠性与工作质量,避免出现行政内容占比过高、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有利于林业未来的进一步发展。

3.1.2加强推广人才引进工作人员的林业知识与职业道德会对技术推广的效果产生重大影响,良好的素养可以有效提高新颖技术的推广效果,有利于林业的进一步建设与发展。因此,需要重视对人才引进环节的规划,确保队伍建设能够与实践需求相互融合,提高林业服务体系的可靠性。同时还应当重视基层推广队伍的延伸功能,通过挑选具有推广经验的人员,让其前往各个林业服务站进行工作指导,提高知识共享与技术经验传播的效率,为后续的进一步建设创设良好的环境条件[5]。通过采取可靠的人才引进方式,能够大幅降低林业技术推广的难度,实现良好的工作目标,有利于相关活动的进一步开展。

3.1.3重视对农民的意识引导农民个体的认知与专业经验会影响到新技术应用的实际效果,因此需要重视对农民群体的意识引导,让其能够充分认识到新技术的重要性,避免出现抵制技术推广工作的问题。林业建设群体可以通过开展农民培训的方式,让林农在工作、学习过程中了解新技术的优越性,提高应用新技术的主观积极性,使技术推广相关工作能够在良好的环境条件中展开,避免受到意外阻碍,从而实现提高林业工作建设质量的目标。

3.1.4注重与实践工作结合在技术推广工作中,理论知识的讲解与传播占据活动的大部分内容。但是,技术的应用离不开实践,因此同样需要重视林业实践活动,确保新技术能够得到正确应用,避免出现违规操作行为,影响林业的正常发展。为了提高林业技术推广效果,相关团队需要综合实际情况,制定可靠的应用措施,并结合考察信息与林农意见,进行新技术的推广,为后续的工作展开打下坚实基础。

3.2规划设计措施

3.2.1落实规划设计应用策略在林业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应当重视相关应用策略的落实效果,确保其能够充分发挥基础作用,避免出现负面影响。常规情况下,应当基于林业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规划设计方式,确保相关技术能够得到有效应用,并平均分配生产资源。同时,还应当注重浪费问题的管控,使林业生产能够在科学化原则指导下进行,实现良好的建设目标。通过采取有效措施管控规划设计策略,能够避免相关活动执行效果出现偏差,提高林业发展的科学性,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升。采用参与式的林业规划办法,要求林业发展的设计主体能够在学习相应的技术后,积极参与到合理性规划项目的制定中,适当扩展公益林的建设,并让更多的民众认识到此工程的现实作用,从紧迫性和义务的层面出发,为规划设计工作提供意识层面的支持。造林作业的设计程序要从选择作业区着手,进行外业调查,量测作业区的总面积,细化设计的文件组成,并将其汇总。

3.2.2形成多种类型的林区一般在主干道的位置上增加具有引导作用的视线廊道,其主要种植的树木是大乔木,应用自然式点缀的办法,加入紫薇等花灌木,衔接地被和片区植被,从而使得整体林区变为景观带。作为小径或者游步道区域,可依据其功能性的不同设计不同的种植品种,采取常绿树和花灌木兼并栽种的方式,将其打造成旅游区,灵活配置。建设道路防护林,践行因地制宜的原则,将落叶乔木与灌木层混搭,进行修剪,种植冬青等抗虫害性能优良的灌木,进而达到防护道路的效果。营造水源涵养林的环节需要将林草措施与工程防护措施相联系,在水库周围建设水源涵养林项目,水库坡堤部位种植蜂巢式的网格草皮,选用低矮的植株,并兼顾叶绿期长的特点,如草木犀等,在湿地环境下,栽种符合乡土特征的树种。为落实适地种树的理念,要求在水土保持林的设计中,要结合林草的生长特征,恢复施工建设区域和坡地,尽可能保证所种植的树木种植广泛、根系发达,采用营造混交林的模式,将比例管控在25%~50%。对于防风固沙林的设计过程,其要保证所种植树林的位置具备半固定沙滩或者流动沙滩的特征,作用于受到风沙侵害的周围。依据生态林、经济林、用材林、薪炭林、特殊用途林的具体需求加以确定,收集土壤、植被、地形地貌等信息,形成栽植、整地配置模型图,从而依照土层厚度、坡位、坡度、肥力等级等设计对应的初植密度和整地方式。

3.2.3应用先进技术林业规划设计与技术的关联较小,但仍然会受到该因素的影响。因此,陈旧的应用技术会对林业规划设计造成阻碍,不利于未来的进一步建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重视对相关技术的引进,提高林业规划设计的信息化程度与智能化程度,使其处理流程能够充分贴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达到理想的开展目标。同时,还需要重视新技术与规划设计的贴合效果,确保其能够得到有效应用,如3S技术、信息化软件制图平台、调查工具等。在规划设计阶段要遵从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依据生态各要素的运行规律,建设生态园、合理搭配乔灌草。立足于目前林地的基本特点,确定其所属的气候带,有些园区内多为次生林,呈现出资源景观层次不够丰富的缺点,因此要组合选用多种景观风景,优化组合绿化植物,形成田园水乡等景观,保持整体的和谐性。依据时间轴完成季相的设计,按照季节确定栽种的植物,如在春季选择月季、桃花等,夏季选择睡莲、荷花等,秋季选择橘树、苹果树等,展现果实累累的丰收之美,冬季选择松、梅等极具孤傲之美的植物。依据垂直和水平2个方向设计林相,目前部分林区的景观存在种群组合单一的问题,因此要在原有植被的基础上,采取镶嵌的办法,组合多种种群格局,使得植被群落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垂直方向上要细化次林层和主林层的景观种类,一般在以上2层选择阳性树种,下层接受阳光的几率低于上层,应种植具备耐阴特性的花灌木和小乔木,构建垂直断面上的参差交错的茂盛景观。

3.2.4注重责任追溯工作常规情况下,规划设计需要涉及到责任的划分与追溯,林业相关活动同样也不例外。为了确保规划设计的科学性与可靠性,应当重视林业相关活动内容的处理,确保在出现不良情况或偏差问题时能够快速追溯责任,威慑违规人员,避免后续出现同样的问题。同时,合理开展责任追溯工作还可以降低质量问题出现的概率,有利于提高林业的发展效率,具有重要的实施意义。

4结束语

林业法规篇2

关键词:城市林业法律制度林业建设环境保护

城市林业的概念最早是由加拿大多伦多大学ErikJorgensen提出来的,他认为:城市林业不只是对城市树木的管理,更是对受城市居民影响和利用的林地的管理。《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林业手册》中把城市林业定义为:“城市林业是林业的一个专业化分支,是对树木和森林进行培育和管理,以对城市居民的心理健康、社会福利和经济繁荣发挥作用的一项高尚事业。”1967年第九次国际林业大会上首次公布了城市林业的概念。30余年来,城市林业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逐渐被人们重视与认识,国内外的林学家从不同角度对城市林业作了多角度研究,并给城市林业下了不同的定义。我国的林业工作者在城市林业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过程中,对城市林业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定义:城市林业是由林业和园林融合而成的,是建设、经营和利用城市森林的事业。城市森林是指城市范围内与城市关系密切的,以树木为主体,包括花草、野生动物、微生物组成的生物群落及其中的建筑设施。

城市林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多学科的共同研究和实践,更需要理论研究的创新和指导,需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制度和运行机制。笔者认为,在诸多的因素中,城市林业建设法律制度的建立健全,无疑是非常必须的前提性要件,但一种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涉及的问题也非常复杂,本文只想对此作一些最初步的探讨,以就教于学界同仁。

一、城市林业建设的现状

我国城市林业工作者不仅探索城市林业的理论,还结合我国的国情、林情,在实践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林业发展通路。1988年,长春市在国内第一个提出了建设“森林城”的规划。此后,北京、天津、广州、深圳都先后进行了城市林业的规划。1995年在广东的中山市进行城市林业总体规划试点,1996年在广州、东莞、珠海试点,1997年在南海、深圳、潮州等10个城市铺开,探索在不同类型的城市开展这一工作的做法,为广东省城市林业的全面展开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我国一些城市在这些规划中取得了巨大成就,就拿长春市而言:在600万长春市民的积极参与下,“森林城”建设规划的第一阶段任务已超额完成,长春市区绿化面积达到了4573平方公里,人均公共绿地7.3平方米,居全国大城市之首;城市森林覆盖率达到了37.3%,位居全国前列,整座城市面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1999年主席在西安市正式提出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山川秀美工程,大搞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植树造林、城市绿化,经过五年的建设,以西安为代表的西部地区,在城市林业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极大地改善了城市环境,为城市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目前,全国大多数城市都已提出或正在提出城市林业建设规划,城市林业建设已成为当前城市发展的主题之一。

我国城市林业建设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暴露了许多的问题:首先是城市林业的概念和观念尚未受到应有的理解和重视。由于对城市林业内涵、作用和功能甚至对城市林业的概念的认识不足,导致城市林业的观念在城市发展建设规划中没有得到重视和体现,规划建绿还没有受到普遍重视;形成解决城市问题方法的落后和偏废;资金投入不足或投入不当;城市林地和绿地经常成为城市建设蚕食的对象,遭受人为破坏。其次,城市人均林地和绿地面积少,按国际和环境生态组织的要求,城市绿地达到人均60平方米的标准最为理想。而我国目前城市人均绿地水平离此标准距离尚远。我国城市林业与发达国家甚至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发展水平还很落后,许多城市基本上处于一大片钢筋混凝土的包围之中。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这种日益恶化的城市环境严重的阻碍了城市本身的可持续发展。其三,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的布局,城市绿化地与林木的比例,绿化树种的选择、搭配,城市立体林业的开发建设,工业区与居民区隔离防护林带的建设布局,林木防止大气噪音污染等功能的发挥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迫切需要科技的全面介入和有力支撑。其四,城市郊区的建设没有纳入城市林业建设的整体规划,导致城市林业建设城乡失衡和城乡矛盾冲突。以往对城郊乡村的林业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和统一管理,由于经济建设发展的迫切需求,许多林地被开山采石,严重毁坏山体和植被,对城市整体建设和绿化造成严重危害。其五是城市林业建设缺乏统一的法律制度,不能形成统一的、规范的、科学的发展模式。

上述问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制约了城市林业建设的发展,都应当引起学者和相关部门的重视,尽快研究解决的方法和措施。

二、城市林业建设的法律思考

如前所述,虽然我国城市林业建设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我国城市林业建设只有近二十年的发展,并且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城市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导致城市林业建设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出现这些问题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在于至今没有制定直接规范城市林业建设的法律、法规。所以,重视并加快研究和制订有关城市林业建设的法律、法规,对我国城市林业建设加以统一的规范和引导是当前国家立法机关应予重视的一个问题。下面将从城市林业建设的法律理念、城市林业建设自身的内部法律关系、城市林业建设与我国有关林业法律、法规的关系等方面作一些初步分析:

(一)城市林业建设的法律理念

所谓“理念”实际上就是原理和信念,或价值观。一种制度在建构和设计中内在的指导思想、原则和哲学基础,即这种制度的理念;它是一系列价值选择的结果,指向某种特定的目标。理念通常应该体现为具体的制度,在这种制度的实际运作中贯彻始终,并能够得到验证。法律理念即指导法律制度设计和法律实际运作的理论基础和主导的价值观,也是基于不同的价值观(意识形态或文化传统)对法律的功能、性质和应然模式的系统思考。法理念作为一种哲学属于一种实践理性。虽然一国的法律制度具有相对一致的法律理念,但不同的法律部门和法律制度也具有其相对独立的法律理念存在。城市林业建设的法律理念也就是指导城市林业建设法律制度设计及其实际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基本的价值观。在构建这一理念的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城市林业建设的时代特色,要突出其多样性和综合性。具体说来,城市林业建设法律理念可以表述为:规范和保护并重,生态与产业共优。这是由城市林业建设的自身特点和现代法律的价值所决定的。城市林业建设必须走法制化道路,不仅要依法规范城市林业建设所有的环节和过程,而且要特别强调对已有的生态系统和将有的生态的保护,强调规范与保护并重的理念。同时,城市林业建设还应当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有效益观念,不仅要创建优良的城市生态环境,也应当将生态建设与生态产业结合起来,使城市林业建设走上既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又有非常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发展道路。城市林业建设的特点在于其功能的多样性:一般认为,城市林业建设具有环境生态功能、康乐游憩功能、美化功能和经济生产功能。现代法律的价值在于追求实现社会公平与财富的最大化。法律在规范城市林业建设时,应尽可能协调好各方利益,尽力解决各方面出现的问题,使城市林业建设既能实现速度和会公平,又能达到效益最大。由此看来,我国目前其他有关林业的法律理念相对于城市林业建设的法律理念,显得单一而狭窄,不利于林业资源效用的充分发挥。城市林业建设的法律理念的确立可能会是我国林业法律理念革新的开端。

(二)城市林业建设法律要素

与其他任何法律关系一样,城市林业建设的法律规范体系必然由该法律关系的要素组成,下面对城市林业建设法律关系的基本要素作一简单分析。

1、城市林业建设主体

在城市林业建设法律关系中,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主体:其一、城市林业建设的立法主体。按照《宪法》和《立法法》等有关法律的规定,《城市林业建设法》应当由全国人大常委制定,国务院可以制定有关的行政法规;较大的市可以通过制定地方法规来规范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在目前情况下,在城市林业建设中,首先应该考虑的就是城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可以对本市的城市林业建设制定相应的地方法规,为城市林业建设提供法律保障和依据。同时,城市政府的规划部门也应积极将有关规划报人民代表大会或人大常委批准,使其具有更高的权威性。

其二、城市建设的执行主体。城市林业建设执行主体,是指城市林业该由谁来投资建设,谁来实施城市林业的建设活动?其主体主要有三方面:政府、集体、个人。城市林业作为一项公益性事业,应以政府实施为主。城市政府对本市的林业建设从规划、筹资到具体实施都应处于主导地位。特别是对于城市森林、园林的建设,公共场所的绿化、城市通路、街道两旁的绿化更应以政府为执行主体。集体,主要是指城市林业建设的非国家团体组织,在城市林业建设中要发挥有关部门、单位、社区的作用,落实责任制,一些小区绿化、单位大院绿化等应由有关部门、有关单位和社区负责,做到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个人,是城市林业建设活动的具体实施者,须尽其法定义务,《森林法》第十一条明确规定:“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公民应尽的义务”。第五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要求所有满11周岁的公民,每年义务植树3棵至5棵。这就使植树造林从一种人们自愿参加的美化环境的活动,转变为人人都应履行的法定义务,为全民造林创造了条件。

其三、城市林业建设的经营管理主体。城市林业建设该由谁来经营管理?城市林业建设中的城区林业建设由于主要由当地政府投资,而且城市林业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一个部份,理应由政府中的城市规划部门进行规划和管理。同时应当将市场机制引入城市林业建设,将经营和管理相结合,实行谁建设谁经营谁管理谁受益的复合体制,充分调动相关主体的积极性。因此,城市林业建设的经营管理主体应是多元的,城市环境保护部门、社区管理部门、生活区的物业管理部门、其他有关单位也应对城市内部或小区内部林业建设或绿化区域进行管理和经营;而城市近郊和中远郊林带则应由林业部门经营管理,尤其是中远郊森林带还牵涉到国家防护林体系的建设,所以其经营管理应由专业性的林业部门从整体上进行规划和经营管理,并且还要加强各个林业带之间的协调。在城市林业建设中,城市规划部门应加强与林业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的沟通,促进城市的城区、近郊和中远郊林业建设的综合发展。

其四、城市林业建设监督主体。城市立业建设的规划、建设、管理和维护都应该有专门的机构或组织,同样,对城市林业建设也应有专门的监督机构,形成高效合理的监督机制,促进城市林业建设良性发展。目前,我国城市林业建设监督的问题在于,政府集管理者和监督者于一身,根本不能实施真正的有效的监督。这样的监督机制就失去了监督的意义。从权利义务相对应和权力制约与平衡的理念出发,城市林业建设的监督主要有立法监督、行政监督和公众监督与舆论监督几种主要方式。立法监督是指立法机关即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的监督,这是最具权威的监督方式;行政监督是指城市林业建设的执行主体、管理主体之间即其相平行的行政部门的监督,比如监察部门、审计部门的监督;公众监督是指城市林业建设离不开所有市民的参与和监督;市民既是建设者,同时也是监督者。此外,媒体舆论对城市林业建设的监督也是非常重要的。鼓励市民和媒体进行监督,才是城市林业建设监督的长久之计。因为市民才是城市林业建设的最大利害关系人,他们有权利,而且也十分乐意作为城市林业建设监督的主体。媒体舆论监督是现代社会的特色和必然要求。媒体担当城市林业建设的监督主体不仅是由其行业性质和特征决定的,还是基于市民的需要和其本身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披露有关信息,反映城市林业建设的发展动向或存在问题,影响相关职能部门决策和执法;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报道有关消息引导市民关注城市林业建设,促进整个城市林业建设的发展。市民和媒体的监督作用是持续的、长久的,而且关注的范围比较广,内容比较细。所以,在城市林业建设监督中,不仅要强调有关立法的、行政的监督机制,还应重视市民和媒体的作用。

2、城市林业建设法律关系的客体

法律关系的客体,通常是指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通说认为,法律关系的客体主要有:物、行为和智力成果。笔者认为,城市林业建设法律关系的客体主要是行为,即城市林业建设法律关系主体在城市林业建设活动中所实施的规划、建设、经营、管理和监督的行为。但这种行为与行政法上的行政行为不同。行政行为的主体是特定的行政机关或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城市林业建设法律关系的主体则是多元的,可以是行政机关,也可以不是。

3、城市林业建设法律关系的内容

城市林业建设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城市林业建设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下面分别简述之:

(1)政府的权利和义务:

本届中央政府提出“执政为民”,“请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的执政理念,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在城市林业建设活动中,政府的职能主要是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或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对城市林业建设进行规划、设计、组织实施和管理,调动其他主体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协调相关单位和主体之间的关系,及时处理建设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这些职能对行政主体来说,即是权力又是义务。从根本上说,政府在城市林业建设中主要是义务主体。因为政府的一切活动都应以实现和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政府的权力不仅来源于人民,而且是为实现其义务为前提的。但在实际中,政府滥用权力,挤占城市绿地、开山采石、破坏山体和植被等屡见不鲜。而且政府的决策不民主、不科学,主观臆断的成份很大。如广州在选择树种时就决策不当,其城市建设用树――木棉的飘絮不利呼吸病人健康。如中山市每年用于绿化养护费高达3000万元,而3万余hm2林地财政一年投入的费用不过300多万元。城市林业建设的技术性很强,涉及的学科比较多。政府在决策时,应多听专家和市民的意见,不应独断专行。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对城区、近郊和中远郊林带进行整体规划,这才方为“民本”政府的本色。

(2)集体的权利和义务

集体包括部门、单位和社区。由于部门和单位实行的是责任制,所以仍应侧重义务。但是在现代社会中,一个良好的绿化环境,不仅可以使员工获得绿化效益,有利其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还能体现部门和单位的实力,有利其业务的开展。城市发展的未来在社区,社区的绿化是主动的、积极的。现代市民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甚至不惜花钱买绿化。在英国,商人们普遍认为“绿化就是高价格房地产”。很多住户就是冲着社区的绿化而购买住房。这种基于市民需要的绿化建设,才是城市林业建设的根本之计。明确社区林业的权利和义务是保障其发展的前提。权利:社区的居民有享受绿化成果的权利;有切实、完整的共同所有绿化建设成果的权利;有防止他人破坏绿化成果的权利等。义务:支付绿化建设费和按期支付绿化维护费。但在实际中,侵犯居民权利的事例比比皆是:开发商不履行合同建设绿地;建设的绿地不符合合同规定;物业公司擅自破坏绿地,以作他用等。社区是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社区林业建设是城市林业建设的一个重要部份。要切实保护社区居民的林业权利,这样才能使社区林业建设具有持续的动力。

(3)个人的权利和义务

个人的义务是法定义务,我国“九五”造林绿化目标确定:到2000年,全国城市绿化覆盖率要达到30%,义务植树的尽责率要从当时的82%提高到90%,即每年参加义务植树的人数要从当时的5亿人次增加到5.5亿人次。个人在履行义务后,理应具有权利:享受林业建设成果的权利、排除他人侵害城市林业的权利、监督政府城市林业建设的权利等。我国正在向“市民社会”转化,个人的权利得到尊重,义务得到履行,是今后城市林业建设得到顺利发展的根本保障。

(三)城市林业建设的相关法律体系

城市林业建设在我国是一项新兴的事业,从法律规范体系来看,大而言之,它是属于环境资源法的范畴,小而言之,它可以归属于森林法的调整范围。但是,仅依森林法是不能充分规范和调整城市林业建设的所有活动的,笔者认为,还是应该从环境资源法的大视角来考察城市林业建设的法律规范体系。因而,城市林业建设法与《环境保护法》、《土地管理法》、《水法》、《矿产资源法》、《草原法》、《城市规划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污染防治法》、《森林法》、《防沙治沙法》、《种子法》、《水土保持法》及环境资源相关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法规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它们共同构成我国城市林业建设的法律体系。下面简要分析几个法律之间的相互关系。

1、与《环境保护法》的关系

环境保护法,是指调整以保护和改善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环境保护法是在上个世纪后期随着环境科学及环境法学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具有综合性的部门法。环境保护法的保护对象十分广泛,包括自然环境要素、人为环境要素和整个地球的生物圈;法律关系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也包括国家乃至全人类,甚至包括尚未出生的后代人;环境保护法调整的内容也相当广泛,包括环境污染防治、自然资源保护以及人文资源的保护等等,其适用的法律包括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等等。严格说,城市林业建设法应包含于环境保护法,是环境保护法中的一个新兴内容,因此,因在环境保护法的框架内设立具体的城市林业建设法制度。

2、与《森林法》的关系

城市林业建设作为林业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法律、法规必然与我国林业建设的基本法――《森林法》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森林法》是整体,城市林业建设法律、法规是部份。由于城市林业建设法律、法规不具备作为独立法律体系的条件,而且也没有必要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去制定一部“城市林业建设法”。城市林业建设法律、法规可以纳入《森林法》中,在《森林法》中设专章加以规定。

3、与《防沙治沙法》的关系

城市林业不仅是城区园林绿化,还应包括近郊林果带和中远郊森林带等。城市林业建设中的近郊林果带和中远郊森林带建设,可以为城市建立生态屏障。尤其是中远郊森林带,更可以作为城市的防护林。目前我国有两大防护林建设工程:“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主要解决“三北”地区的防沙治沙问题和其他区域各不相同的生态问题;环北京地区防沙治沙工程,主要解决首都周围地区的风沙危害问题。实际上,这些既是城市林业建设,也是防沙治沙建设的一部份。所以,有关城市林业建设的法律、法规要考虑与《防沙治沙法》进行协调。

4、与《种子法》的关系

城市树种的选择是一个关系重大的问题,城市树种的选择既要考虑城市景观建设的需要,又要考虑立地条件和树种的适应性与忍耐性。从景观的角度出发应改变目前绿叶树种多,赏花树种少的现状,利用树木营造一个赏心悦目的城市。就城市的立地条件而言,由于城市下垫面的不透水性,土壤石块瓦砾杂质多,环境污染严重,城市树木的生境要比山区恶劣得多,影响城市树种的生命力及抵御病虫害的能力。因此,应根据城市的特点和污染类型,选择生命力强的抗性树种。《种子法》是我国种子行业的基本法,尤其是其林业部份,对城市林业建设的树种选择,有巨大的指导意义。《种子法》的基本精神就是促进种子行业的发展、推广种子科技。树种选择是城市林业建设的关键,理应加强与《种子法》的协调。

城市林业建设是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城市是人类今后居住的主要场所。所以,制定法律、法规对城市林业建设加以规范和引导,是十分重要和有意义的。在《森林法》修订时,可以考虑加入“城市林业建设”部分。这样不但可以使新《森林法》体系更完备、更科学,而且也必将大大促进我国城市林业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广仁孙富《林业法规与行政执法》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版

2、涂慧萍颜文希《关于城市林业几个问题的思考》《世界林业研究》2001年第5期

3、张贤良《沿海城市林业建设与总体布局》《林业资源管理》2001年第3期

4、丘佐旺《城市林业发展问题初探》《中国林业》2002年8月

林业法规篇3

林业局政策法规室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过去的一年,**同志严格按照党员干部先进性具体要求,身体力行“三个代表”,各方面起到模范表率作用,受到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的普遍好评。主要表现在:一、学先赶先,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该同志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以先进性具体要求为宗旨,学习先进、赶先进。一是充分利用工作中的空闲时间和各种学习、培训的机会,积极参与各种学习、研讨活动,带头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驾驭林业建设的技能;二是以孔繁森、谷文昌、郑培民、马永顺等党的好儿女,人民的好公仆和林业的忠诚卫士为榜样,带头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牢固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三是认真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基本知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四是按照形势发展的要求,带头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和有关法律法规知识。同时,他认真做好计划,合理利用时间,创造一切机会,经常主持局机关及基层林业工作站人员的政策理论、业务知识学习和培训工作,提高林业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

二、尽职尽责,服务林业生态建设。该同志身为林业局政策法规室主任,既要负责全局各类大小材料的编制上报,又要抓好全县林业行政执法的监督管理工作。工作经常加班加点,但他毫无怨言,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认真负责。白天经常深入乡(镇)林业工作站指导、检查、督促林业执法工作和林业调研工作,晚上要加班赶材料,但为了给再造我县秀美山川、加快生态环境建设奉献微薄的力量,他从不叫苦叫累,经常以林业老前辈的艰苦创业和无私奉献精神,鞭策自己、鼓励自己,严格要求自己,以他们为榜样,坚守工作岗位,带领本股室工作人员尽心尽责,把工作做得有条不紊,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三、廉洁奉公,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该同志一心为了工作,为了我县的林业建设事业,工作不辞劳苦,却从不因为工作的事情而计较个人得失。虽然经常加班加点,但他从来没有向单位领导要过一分加班费;虽然工作较辛苦、清贫,但他从来没有因为工作岗位的事情向单位领导提出要求。他不但要求自己做到不贪不沾,清政廉洁,在同事当中起到表率作用,而且要求自己本股室的工作人员也要廉洁奉公,严格要求他们工作要认真负责,一切要以国家的事业为重,不要计较个人得失,要做一名真正的人民勤务员,为实现“生态立县”战略目标、构建和谐平安**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林业法规篇4

关键词:林业可持续发展森林资源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及其涵义

1987年在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的领导之下,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想联合国提交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在报告里提出了我们应致力一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并且对可持续发展作了明确的定义:既满足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能力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谓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指社会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的可持续发展。人类的生存离不开一定的自然条件,而自然条件的优劣往往又会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

二、林业的定义及目前我国林业的发展状况

所谓林业,是为进行森林经营组织起来的,以进行木材、林产品生产和保护性资源经营并以后者为基础的基础产业和公益事业。森林经营包括森林的采伐与更新、森林保护(含病虫害防治与防火)、森林再造、森林抚育和城市森林的建立、管理等一系列林事活动。

我国的林业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第一个阶段是林业的初期发展阶段,(1949-1978),即传统林业发展阶段。这是为国家工业化提供积累,大量采伐原始林的过程。第二阶段是林业发展的探索阶段(1978-1992),这一时期的核心活动是在集体林区和其它非国有林区进行“林业三定”: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但由于对改革的目标认识不足,林业改革的进展,远远落后于其它部门,迄今未走出一条可行之路。第三阶段始于1992年,受世界环发大会和国际林业转轨的发展态势以及我国环境恶化的现状的影响,我国的林业迈向新的发展之路,但这一过程很漫长。特别是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一般说林区多在山区,而这些地区也是经济上最贫困的地区。因此,基于经济的诱惑,各地破坏性掠夺式采伐利用仍时常发生。这一时期的林业的发展必须落实到林业的科学经营上。否则,再像过去几十年只知道造林、采伐而不知道森林经营,最终将葬送林业的发展。这也就提出了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的林业经营模式。

三、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在1992年的世界环境发展大会上提出的,这时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到各个方面,我国也已把此定为国策之一。当前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和判定林业可持续经营的标准和指标体系,我国的林业工作者也参与了这一活动,有关方面也提出了标准和66项指标,对这方面的研究也正在深化。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涵义,实质表现在三个方面:⑴经济能力,即能源、资源、资金和信息使用的效率、效益和增长率,人均收入、资源储量、资本可替代性等;⑵社会合力,即人口容量、人口素质、公共意识、文化道德、生活方式、社会公平性、社会稳定性、体制合理性等;生态支持力,即生态自我调节力、生态还原力、资源承载力、环境资源等。

(二)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我觉得主要应作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1、依靠科技发展林业。我认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根本的策略是科技的发展,因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经济的发展和对资源与环境的再发展能力的保护。那么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证资源与环境的发展力,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依靠科技来发展经济,改变传统的以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在林业发展上,实施科技兴林,不断提高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建立林业科技创新体制,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核心、以效益为目的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以促进林业生产力提高;有人提出了“数字林业”的概念,即利用现代信息科技手段,推动林业经营和管理的精确化、科学化,加快实现林业的现代化。

(2)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坚持科研成果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指导林业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科研与生产建设脱节的问题。要鼓励科技人员通过技术承包、技术转让、技术服务、联合开发、创办经济实体等形式,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

(3)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一要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开展森林生态系统的监测;二要抓好良种壮苗和树种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提高良种苗培育水平;三要研究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木材加工、制造、利用技术,尽快提升木材工业总体技术水平,增加木材和林产品的经济价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2、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调整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物质保证。在第一产业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和其他原料林、速生丰产林、竹林和名特优新经济林建设;在第二产业方面,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促进以低层次原料加工向高层次综合精深加工转变的步伐;在第三产业方面,要加大森林旅游业、花卉业的发展。要采取“以二促一带三”的策略,调整生产力布局,淘汰落后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重组,解决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调整林产工业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发展优势产品,努力开拓木材林产品的新用途,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解决林产品结构不合理和产品缺乏竞争力的问题。调整企业布局和资产结构,实施大集团、大公司发展战略,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市场,提高企业专业化程度和产品技术含量,提高市场的竞争力。

3、注重林业生态、经济效益综合评价

(1)林业的生态效益

就我理解,林业的生态效益是指林业的发展所带来的生态方面的正面影响。“人们普遍认识到,森林兼具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等三种效益,其生态效益价值远远大于其经济价值。”林业的发展可以带来三种效益,在这三种效益中,经济效益往往最先受到关注,但我们可以看到,在目前的情况下,生态价值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着密切的联系,林业的生态效益可以创造经济效益。以下的这个表格可以看出这一结论:

(2)林业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二者之间具有互相依存、互相矛盾、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关系。在忽视生态环境而过度追求经济增长时期,尽管当期的经济增长速度相当快,但后期的经济发展却受到了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而增长环境恶化的巨大报复,使得经济发展停滞不前或萎缩。在既重视经济效益又注重生态效益的时期,不仅当期的经济快速发展,而且后期的经济增长也能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当然,我们应注意,对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注重,并非消极的注重,而是积极的注重。如果采取消极的注重,即单纯注重生态环境而放弃必要的经济增长,那么,终究会因没有必要的经济增长而导致经济效益滑坡,缺乏强有力的经济实力支撑会使得生态环境保护失去现实意义或物质基础。有学者提出“生态效益经济”的概念,它充分反映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

生态效益经济是在以生态环境系统良性循环约束条件下的追求经济效益总量较大化的社会再生产活动。它包括以下五层意义:

其一,生态效益经济是一种讲求社会生产力发展速度和总量的社会再生产活动。其二,生态效益经济是一种追求经济效益总量较大化的社会再生产活动。其三,生态效益经济是一种以保持环境系统良性循环为约束条件的社会再生产活动。其四,生态效益经济是一种以绿色产业为重要支柱的社会再生产活动。其五,生态效益经济是一种经济增长、经济效益、生态环境三者之间相互协调和有机统一的社会再生产活动。

从以上的生态效益经济的定义和涵义我们可以看出,首先,生态效益经济的落脚点在“经济”上,它追求的是一种经济效益,它“讲求社会生产力发展速度和总量”,它“追求经济效益总量较大化”;其次它又是一种“再生产活动”,它“以保持环境系统良性循环为约束条件”、“以绿色产业为重要支柱”。

(3)注重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实践中的对策

这些年来,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各地在实践中采取了各种对策,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①林农结合式。应用和推广国内外先进技术和成果,采用科学的生产、管理方法,以林为主,林农结合,多种经营,逐步建成具有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林业发展模式。大力推广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兼备的生态经济兼作。如实行林草间作、林药间作、乔灌混交等种植模式,最终使退耕还林成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收入的良机,同时实现了生态和经济效益的综合效果。

②造林规模化。从提高生态效应、景观效果、经济效益出发,成片造林力度明显加大,。片林建设以发展苗木基地、经济果林、速生丰产林等经济型林地为主。

③造林多样化。采用多样化的以林养林方式,有的以发展苗木养林,有的以发展林木加工养林,有的以发展经济果林养林。农民还采取林苗结合、林禽结合、林菜结合、林果结合等方式,提高林地产出和经济收益。

四、建立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机制

以上关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集中从政策制度层面进行了理解和阐释。我们知道,除了政策制度,法律是最有效的保证和监督执行机制。以下将简单地从现存法律中关于林业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体现以及存在不足需要完善的地方进行评述。

(一)我国法律中关于林业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体现我们目前关于林业的单行法主要有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以下简称《森林法》)及其实施条例。

在《森林法》的立法目的种就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了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加快国土绿化,发挥森林储水保土、调节气候、改善环境和提供林产品的作用,是应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制定本法。”在这以立法宗旨中,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目的。在总则中,第5条规定“林业建设实行以营林为基础,普偏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的方针。”第11条规定“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全民义务植树,开展植树造林活动。”这些规定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反映了我国法律对林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和关注。

在第二章“森林的经营管理”中的第14条建立森林资源档案制度、16条政府制定林业的发展计划、18条占用林地时的处理;第三章“森林保护”和第四章“植树造林”都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实施条例中的相关规定同样也体现了这一思想。

(二)对我国现存林业法律制度的完善

我国已经设立的林业法律制度的完整性、严密性存在缺陷,在立法思路、立法原则、履行程序、实现方式、法律责任等方面的制度内容上有遗漏、空白、不明确之处。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补充和和完善:

(1)首先,重新确立林业立法思路。我国的林业立法,没有全面反映生态规律的要求,没有真正贯彻生态优先、保护资源的立法思想,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立法的先进经验,实行环境保护优先原则。在生态利益与经济利益及其他利益发生冲突时,优先考虑生态利益。

(2)立法原则的创新。

a、尊重和体现生态规律的原则。林业立法充分地考虑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运行规律,重视生态平衡理论以及生物多样性的发展规律,尊重自然和生态规律。

b、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原则。林业立法应当充分地考虑实现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所必需的生态环境与森林资源条件,考虑地球环境与森林资源的保护。

c、突出生态利益与经济利益协调平衡的原则,在进行林业行政立法时,注重林业的生态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我们应当将森林生态环境损益分析立法和对法律规范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分别运用到对森林开发行为的预测、评价、管理以及拟定(或既定)法律制度的设计与分析之中,作为指导法律以及确定法律规范的理论基础。以真正通过立法实现社会、经济、环境三方面效益的均衡和综合发挥。

(3)在执法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改进:一是必须实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控制森林资源过量消耗,健全管理机制,加大管理力度。二是必须加强林地管理,防止有林地逆转,实行林地用途管制和总量控制制度,严惩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的违法犯罪行为。三是必须认真执行凭证运输木材制度,严格对木材经营加工单位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木材运输证的领取、保管、发行和统计报告制度。四是必须坚持依法治林,加强基层执法队伍建设,抓好林业法律、法规制度的建立健全工作,将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置于法律、法规的约束之中,加强基层执法队伍的建设,实现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

(4)在监测方面,要进一步加强综合监测体系建设,实现对森林资源与林业状况的综合监测。要以森林资源监测为主体,整合现有监测资源,扩展监测内容,建立健全全国森林资源与林业状况综合监测体系,实现对森林资源和林业状况的综合监测和评价。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采取有力的措施,实现对森林资源的监测和林业经营的管理。要依靠科技进步,建立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为林业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提供平台,全面提高森林资源监测的科技含量和监测成果的时效性。

另外,要在全面加强森林资源监测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重大突发森林资源破坏事件的预警和应急系统,有效防范重大突发森林资源破坏事件的发生和发展。

(5)在诉讼方面,我国资源状况的严重问题和资源诉讼的特殊性联系起来,建立专门的资源诉讼法院。“在我国,土地法院、水事法院、矿业法院等专业法院已经存在,这表明资源诉讼的专门化已经优先例和经验可循。”所以基于森林资源的特殊性与重要性,我国也应设立森林法院。

(6)在法律责任方面,应建立健全法律责任制度。法律责任制度的不健全是我国法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徒法不足以自行”,“无惩罚即无救济”都说明了法律责任体系在整个法律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性。在我国的森林立法中,这方面的问题也比较的明显,我们应当建立完善的法律责任制度,使得其能真正发挥其效用,从而达到对我国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林业经营的管理。

参考文献:

①蔡守秋等著《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资源法制建设》,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

②金瑞林:《环境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

③金瑞林、汪劲:《20世纪环境法学研究评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

④原田尚彦著、于敏译《环境法》,法律出版社,1994年4月第1版。

⑤陈泉生:《环境法原理》,法律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

⑥张美华、叶谦吉:《可持续生态林业补偿问题分析》载于《林业经济问题》,2000年10月第5期。

⑦黄河亮、陈钦:《林业可持续利用管理问题初探》,载于《林业经济问题》,1999年第4期。

⑧任世福:《河北省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构想于措施》,载于《林业经济问题》1999年第3期。

林业法规篇5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全面推进依法治林的重大意义

1.全面推进依法治林是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新时期执政党领导方式的基本特征,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依法行政,就必须在林业工作中全面推进依法治林。《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指出,我国林业正经历着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这个转变决定了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性质由专业经济部门转变为公益事业管理部门,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也由专业经济管理转变为公共服务和执法监管。在新的形势下,林业经济活动中的各种关系主要依靠法律手段来调节。只有加强林业法制建设,大力推进依法治林,才能适应林业历史性转变的需要,才能更好地引导和推动林业快速健康协调持续发展。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务必进一步提高对全面推进依法治林的认识,更新观念、转变职能,革除一切不适应依法行政、依法治林的管理方式,坚持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理念和“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基本原则,重视服务,强化监管,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林业建设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和宽松的发展空间。

2.全面推进依法治林是切实加强生态建设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生态建设正处在“治理与破坏相持”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所具有的脆弱性、不确定性、反复性、不平衡性、艰巨性等特点,使作为生态建设主体的林业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更大的挑战。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相持阶段的成果,并进一步使治理向着良性方向发展,推进生态建设过程中,在需要依靠扎实有效的工作的同时,更需要林业法制的保障。全面推进依法治林,是未来一个时期加快林业发展的最新标志和重要特征,是盛世兴林的要求,是确保林业长治久安的要求,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客观需要,也是适应生态问题全球化的必然选择。

二、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林业行政管理

3.建立健全行政决策机制和决策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咨询和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相结合的林业行政决策机制,完善林业行政决策程序,实行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涉及本省林业发展的重大决策事项以及专业性较强的决策事项,应当事先组织专业机构或专家进行必要性与可行性论证。涉及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通过举行座谈会、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广泛听取意见。建立健全林业行政决策责任制度,实现决策权与决策责任相统一。建立行政决策执行情况的反馈机制和制度,跟踪问效,并及时调整和完善有关决策。

4.严格执行行政许可法。坚持合法与合理、效能与便民、监督与责任原则,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实施林业行政许可。规范林业行政许可受理、审查、听证、决定程序和对被许可人的监督检查程序。林业行政许可由林业行政机关内设的专门机构受理,实行由一门受理、分头办理,统一送达行政许可决定。办理机构应当在法定的时限内办结。完善实施行政许可的监督制约机制与责任追究制度,谁办理谁负责,因工作失误造成行政管理相对人遭受经济损失的,经单位依法赔偿后,核实责任,分别由办理人员或主管领导承担其中部分的赔偿费用。林业行政许可听证、统计与信息公开、受理申诉检举、监督检查等工作,统一由法制工作机构负责。

5.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和政务信息公开。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本级、本地区的电子政务建设规划,加快政府网站建设,实现林业系统政务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除了依法应当保密的事项之外,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公开林业政务信息。创新林业行政管理方式,扩大网上办公范围。

三、加快林业立法和制度建设

6.林业立法是依法治林的基础。按照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的原则,紧紧围绕实施《实施意见》和《绿色中原建设规划》(豫政办〔2003〕88号),把林业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难点问题作为林业立法的重点。省和*、洛阳两市的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争取同级人大常委会、政府的支持,出善与国家森林、野生动植物和湿地保护法律法规相配套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其他市、县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要争取地方人大、政府制定相应的规范性文件。林业系统各事业单位和生产经营单位要根据林业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结合各自实际,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为依法治林奠定基础。

7.完善立法机制,提高立法质量。林业立法要坚持从林业实际出发,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努力实现由注重强化行政权力向注重维护经营者权益拓展,把保护林业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摆在重要位置,做到行政管理的权力与责任相统一,行政管理相对人的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加强立法项目的前期研究、论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立法协调,保持与有关法律法规相互衔接。健全林业立法的公众参与机制,确保立法质量。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草案,特别是重大或者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草案,要通过座谈会、论证会或者在新闻媒体以及网站上公布草案等方式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的意见。把地方性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的修改工作与制定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对与林业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法规、规章及时提出修改草案,报同级人大常委会或政府审议。

四、规范执法行为,推进林业综合执法改革

8.明确行政执法主体。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防沙治沙法、种子法、农村土地承包法、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承担林业行政执法职责,行使林业行政处罚权。依照植物检疫条例的规定,森林植物检疫机构承担森林植物检疫执法工作。森林公安机关依照森林法和国家林业局的授权,行使森林法第三十九条、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三条、第四十四条规定的行政处罚权。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依照自然保护区条例的规定,直接查处该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的案件。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依照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委托实施林业行政处罚的,受委托的单位只能在委托的范围内以委托机关名义执行,委托机关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9.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林业行政执法人员执法时,必须持国家林业局统一颁发的林业行政执法证,持证上岗,亮证执法。调查案件搜集证据、查扣违法财物、采取强制措施、收缴罚款和没收财物、召开听证会等都必须按照行政处罚法、林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林业行政处罚听证规则、河南省行政执法条例及其实施办法等规定的程序进行,并使用国家林业局统一制式、省林业厅统一印发的林业行政执法文书。正确把握和行使行政处罚的自由裁量权,从重从轻或者免除处罚,要根据违法情节和危害结果作出适当的处罚决定。行政执法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得或者超越职权执法,不得剥夺行政管理相对人、利害关系人的陈述权、申辩权、听证权、申请复议、提讼和请求赔偿等权利。不告知或者剥夺行政管理相对人法定权利的,行政处罚无效。

10.建立行政执法责任制度。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管辖的林业行政案件应当及时查处,不得推诿扯皮和不作为。完善并实行林业行政执法责任制、错案责任追究制和评议考核制。案件办理人员及其主管领导要对案件查处的全过程负责,不作为或者、超越职权执法的,依照河南省行政执法条例实施办法的规定追究责任。采取多种形式对林业行政执法活动开展评议考核,根据省政府有关规定,行政执法要纳入同级政府目标管理。

11.推进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创新林业行政执法体制,实行林业综合行政执法。根据国家林业局统一部署,自2005年起开展林业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坚持“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整合林业行政执法机构,使林业行政执法最终实现由一个独立的执法实体承担,从根本上消除多头执法、扯皮推诿现象。独立的执法实体仍按现行法律法规规定的执法主体,行使林业行政处罚权,不承担实施行政许可及其他行政管理工作,而其他机构也不再承担查处行政案件、行使行政处罚权的职能。制定省、市、县层级管辖的行政案件标准,形成职责分工明细、上下协调一致、功能发挥正常的林业行政执法体制。

五、拓宽监督渠道,强化行政执法监督

12.积极开展行政执法监督。强化层级监督。严格执行《林业行政执法监督办法》和《河南省林业行政执法监督规定》,把执法机构和执法人员是否具备执法主体资格,是否按法律法规规定行使职权,是否按照规定程序查处林业行政案件,是否健全和落实林业案件档案制度和重大案件报告制度,是否按规定处理罚没财物,是否依法受理林业行政复议案件等作为监督重点,及时发现和纠正行政机关违法或不当的行政行为。积极开展内部监督。建立健全投诉举报、内部通报、警示戒勉等内部监督制度,对林业执法机构及其执法人员渎职和违反规定执法的,依法追究直接责任人和主管领导的责任。

13.自觉接受外部监督。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觉接受人大开展的执法检查、专题视察等监督,认真办理同级人大代表提出的质询和提案;自觉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虚心听取并采纳他们对林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人民法院依照行政诉讼法实施的司法监督,认真做好出庭应诉工作,切实履行人民法院依法做出的生效行政判决和裁定。自觉接受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机关的监督检查,积极配合监察、审计机关查处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违规违纪行为。高度重视新闻舆论监督,对新闻媒体反映的问题要认真调查、核实,并依法及时作出处理。严格执行法规,并积极探索新的处理途径,确保渠道畅通,及时办理事项,切实保障人、举报人的人身安全和其他合法权益。推进下访、领导接待群众来访制度。建立反馈与研究政策联动机制,对带有普遍性的涉林问题,及时制订调整完善相关政策。对可以通过复议、诉讼等法律程序解决的事项,行政机关应当告知人、举报人申请复议、提讼的权利,积极引导当事人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14.加强对制订规范性文件的监督。严格落实规范性文件前置审查制度。拟的规范性文件由本部门法制工作机构负责审查把关后送行政负责人签发。法制工作机构发现规范性文件草案有与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不一致的,应当提出修改意见,并报告行政负责人。认真执行规范性文件备案制度。规范性文件要按照规定及时报送备案,上一级主管部门对下级主管部门报送的备案文件,要严格依法审查,做到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对已的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对经过清理决定停止执行的规范性文件应当及时公布。

六、加强林业普法宣传教育,夯实依法治林基础

15.切实搞好内向型普法。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守法、用法,不断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坚持机关干部学法制度,认真组织法制培训,实行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确保机关干部学法和接受依法行政的培训每年不少于40个学时。实行合格证制度,将林业干部职工参加法制培训和考试考核情况造册归档,作为晋职晋级的重要依据。

16.积极拓展外向型普法。高度重视面向社会的林业法制宣传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创新形式,拓宽渠道,全方位地开展林业法律知识普及教育。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充分利用每年植树节、爱鸟周、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世界湿地日、“12.4”法制宣传日等有利时机,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林业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充分发挥媒体作用,提高宣传效果,促进全社会林业法律素质的提高,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参与和监督依法治林的良好氛围。

七、加强领导,切实推进依法治林工作

17.高度重视依法治林工作。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全面推进依法治林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将依法治林作为林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纳入工作规划,确定每年的工作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依法治林。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行政负责人是推进依法治林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主要责任人,相关机构负责人和执法人员是直接责任人,具体负责行政执法工作。因依法治林工作不到位,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破坏森林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案件,致使人民群众财产和生命遭受重大损失的,要对其林业建设项目任务进行调控。同时依法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行政责任,触犯刑法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林业法规篇6

(一) 没有体现林业基本法的作用

《森林法》的林业基本法地位在法学界都认可,可实践上,《森林法》并没有发挥作为森林资源法律体系核心法律的基本法的作用。

森林,从生态学讲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存在的,以树木或其他木本植物为主体的一个群落生态系统,包括林地、树木、其他林地植物和栖息的动物。从植物学讲,森林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存在的,以树木或其他木本植物为主体的植物群落。我国《宪法》第9条的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外。”现行《森林法》在立法上采用的是《宪法》中的“森林”(即“森林资源”)的概念,但在具体规定上却只着重指木材生产,1998 年的修订虽然增加了“国家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原则规定,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公益林建设,以及对林地、野生动植物等内容却并未作规定或只是简单的提及,采取另行立法的办法。

立法程序上,《森林法》由人大常委会立法,没有确立其在国家森林法律体系中作为“基本法”的地位,涉及森林的许多内容只能由国务院制订行政法规来规范。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及法律,《森林法》应有自己完整独立的法律体系,应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而在整个法律体系中,《森林法》应高于其他森林单行法,理应由人大立法。根据我国立法法的规定,由人大(而不是常委会)制定基本法律是《森林法》立法的必然要求,否则对于《森林法》这一“基本法”衍生和具体化的下位法,如“野生动物保护法”等,在客观上出现了与母法森林法“平起平坐”、“不分高低”的现象,或只能由国务院制订行政法规,影响其实施效果。

(二)具有明显的行业倾向

我国现行的所有林业法律法规,其指导思想仍然是如何“经营”与“收获”,或者如何保障“经营”与“收获”,除了为数极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森林公园管理办法》等六项中有关条款外,其他所有涉林法律法规的主题仍然是“木头”林业,倒置了生态与经济的关系。这突出表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对森林资源的定义上。

(三)缺乏森林生态保护的制度

森林生态保护的必要性不言而喻。但受观念局限以及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思想指导,建立在传统林业理论基础上的现行《森林法》本质上就是一部木材生产促进和保障法,其制度内容主要围绕如何实现森林的经济价值而设计,考量的是如何保障木材供应。这种倒置生态与经济关系的立法理念反映在制度规范中,就是对于森林生态保护制度的严重忽视。虽然《森林法》也有一些森林保护方面的规范,但也只是从维持木材和其他林产品的生产出发,防治森林火灾、病虫害和禁止毁林事件的发生,关注的重点是林产品的产量和经济利益,而并非森林的生态效益。显然,《森林法》没有系统地确认森林生态保护的基本制度。

(四)未能与国际法接轨

自可持续发展概念提出以来,国际上开始逐步实践森林可持续发展。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 世纪议程》、《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等,强调了森林在全球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和战略地位。对于森林生态重要性的认识,使得国际社会对可持续森林经营及其标准和指标体系、产品贸易中的森林认证体系高度关注,形成了9 个有关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的区域性进程,世界上已有150 多个国家正式加入这些进程。我国还是60 多项国际环境资源条约及WTO 的成员国。国际森林保护和林产品贸易方面的国际规则对我国森林可持续开发和保护具有指导意义。作为这些国际条约的成员国,其规则也是我国林业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森林法》并没有将这些国际性文件的内容内化在制度中,未能实现与国际接轨。

(五)现行《森林法》有些法条设定上不够严密

1、现行的《森林法》第39条内容与宪法规定的“国家保护国有、集体和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原则不太协调。我国宪法对国家保护国有、集体的财产以及公民合法的财产进行了专门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二条规定:“国家保护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国家的和集体的财产。”第十三条规定:“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的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所有权。”虽然国家、集体和个人的林木均属于国家的森林资源范畴,但是,林木被盗伐后已不再发挥其原有的生态功能,更多体现的是林木财产所有权,而林木财产所有权作为财产权的一种表现形态,不得游离于国家的保护。据此,林业主管部门是无权拒绝宪法对公私林木财产所有权保护的规范。如果依据现行《森林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林木被盗伐后,由林业主管部门“没收盗伐的林木”,林木所有权人只能被动接受“赔偿损失”,那将意味着林木所有权人对自己的合法财产失去处分权,就有违“国家保护国有、集体和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原则之嫌,法理上讲不通。

2、与其他一些基本法的规定也发生冲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八条规定:“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三十四条规定:“无权占有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权利人可以请求返还原物。”《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八十九条规定:“经核实属于他人合法财产的,应当登记后立即返还。”按照“合法财产返还”原则,属于国家和集体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以及个人合法的林木,被盗伐查获后应依法返还林木所有权人。现行的《森林法》没有这样的规定,而是在第三十九条直接将“没收盗伐的林木或者变卖所得”设定为林业主管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从而导致《森林法》与其他基本法的规定发生冲突的现象。

二、《森林法》的修改建议

(一)确立《森林法》的林业基本法地位

修改《森林法》,首先要明确其法律地位,使之真正体现林业基本法的地位。这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调整范围从而达到明确自身定位。修改后的《森林法》应当扩大自身调整范围,将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等内容吸收进来,完成林业法律法规的合理整合,成为全面规范森林资源保护、合理利用基本制度的法律,规则内容的细化由行政法规和地方立法完成,从而形成真正意义上以《森林法》为核心的林业法律体系。《森林法》是林业法律体系中效力层次最高的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立法都不得与之相违背。其次,改变立法宗旨与目的。突显《森林法》林业基本法的地位,还必须完成《森林法》立法宗旨和目的的转换。应将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利用作为宗旨和本位,从生态概念的高度强调森林资源的生态价值。

(二)体现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不仅是资源利用上的可持续,而且也是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上的可持续。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和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它是林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建设的物质基础。要想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人们首先得在观念上树立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森林生态发展之间的矛盾。就森林的管理、保存和可持续利用达成共识,森林资源和森林土地应以可持续的方式管理,以满足当代人和子孙后代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精神方面的需要。《森林法》修订应突出可持续林业的观念,加强对可持续林业的全面调整,加强森林的管理应该包括对上述各种森林资源和环境要素的综合管理、一体化管理,正确规范人与自然之间的基本关系。

(三)完善具体制度内容

因《森林法》的森林分类已经不适应生态林业发展的现实,建议将森林划分为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两类,坚持生态公益林严格管理、商品林放开搞活的原则,进行分类经营。商品林按市场机制运作,在制度设计上着重明确森林资源权属,建立完整的森林资源使用权交易制度,同时完成相应的制度配套,如建立森林保险和林业担保制度等。生态公益林制度中,因生态公益林经营者对森林资源享有的权利受到限制,新《森林法》需细化森林资源生态效益补偿制度,落实对经营者经济利益的补偿,从法律上理顺林业资源和生态利益在全社会的分配关系。在权利义务的设定上,应改变行政主体的不合理定位,规定行政主体应承担的义务,明确其法律责任。修改后的《森林法》还需注意在规则的原则性与具备操作性、稳定性与可预见性之间求得平衡。

(四)重视林权保护与《物权法》衔接的问题

林业改革的一个核心,就是要对林业产权制度进行改革,在法律上彻底解决束缚林业发展的核心问题。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使所有权、经营权、处置权和收益权在实践中得到统一,在法律上受到保护。在林业经济中引入私人资本和民营机制,这是时展的必然。要激发和调动千百万森林经营者的劳动积极性,只有强化林地所有权和建立私人森林所有权,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心不稳和保障经营者权益的目的。修订后的《森林法》应在明晰产权、确保林农基本林地稳定的前提下,保障各种社会主体依法以承包、租赁、转让、拍卖、协商等形式推动国家和集体所有的宜林荒山、荒地、荒沙使用权的流转,加快国土绿化进程。应该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完善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权依法流转制度。放宽放活宜林荒山、荒地、荒滩、荒沙的使用权,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可以依法继承、抵押、担保、入股和作为合资、合作的出 资或条件。对不同经济成分的林业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实行同等待遇和法律保障。按照商品林和公益林实行分类经营管理,对商品林应该按市场机制运作,对公益林应该加强行政管理和公众参与。对国有森林实行国家所有权、行政管理权、企业经营权的“三权分离”机制。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对公益林建设也可以实行公有民营或民有民营。

(五)确立“绿色GDP”

“绿色GDP”就是从传统意义上的GDP 中扣除不属于真正财富积累的部分,也就是要扣除对生态资源造成损失的那部分成本,加强资源环境经济核算,把自然资源的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经济效益指标体系。因此,在修订《森林法》时,应当列入关于“绿色GDP”的规定,加强对地方政府林业工作的绩效考核,各级地方政府对本地区林业工作全面负责,政府主要负责人是林业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同志是林业建设的主要责任人。对林业建设的主要指标,实行任期目标管理,严格考核、严格奖惩,并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监督执行。各级地方党委组织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要把责任制的落实情况作为干部政绩考核、选拔任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

三、结语

总之,在修订《森林法》时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点,认真落实森林分类经营管理制度,充分运用政府职能,发挥社会力量,激励公众参与。只有这样,《森林法》才能真正成为森林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法,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导向和调整作用,让我国疲惫的森林得以休养生息,同时又不影响当前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注释:

[1] 张梓太.自然资源法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 余久华,郑一宁.关于《森林法》修订的探讨.法治研究.2008(6).

[3] 卫薇.浅析森林法修改的制度创新.山西林业.2007(3).

[4] 周训芳.林业的历史性转变与《森林法》的修改.现代法学.2004(5).

[5] 蔡守秋.《森林法》修改的几个问题.现代法学.2004(5).

[6] 李代江.《森林法》不完善性探析.

林业法规篇7

关键词:林业建设生产;林业调查规划;建议;信息化

林业调查是林业生产和建设工作中最为基础的内容,唯有进行科学、全面、有效的调查,方能实事求是的展现当前相关林业建设和生产的实际情况,为决策和经营提供客观、科学的依据,有效的指明相应方向,并且最大程度的避免不良因素的影响[1]。正因如此,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在当前得到了普遍的重视和关注,亦成为林业生产和建设事业在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对其进行相应的研究,可以有效地促进我国林业事业的发展,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

1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基础概念研究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是一项较为复杂,且系统的工作,顾名思义,包括调查、规划和设计三个不同方面,三方面之间在具有紧密联系的同时又在客观上存在着相应的区别。因此,若想有效地进行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并且保障其效果的实现,就必须对于这三种具体工作进行相应的研究和把握。

1.1调查

在林业开始生产和建设之前,监管部门应当针对客观的地质、环境、社会等情况进行客观的调查,调查区域内的植物情况,并且实事求是的形成报告和方案,其内容不仅要求准确,而且要尽可能的详实,最终制定出可行的方案[2]。

1.2规划

所谓的林业规划,是基于当前林业生产建设的实践情况,对于未来发展趋势做出的相应预测。这一工作可以保证林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并且有效缓解地方和中央、个人和集体之间基于不同的利益诉求而产生的分析,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范和政策的指导下,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林业事业[3]。

1.3设计

设计是规划的具体实施过程和方式,以规范化的文字和图形来展现总体规划的内容,更强调对于实践的指导作用。因此,设计远比规划要复杂而具体,其内容极为繁多,几乎包含了整个林业建设的全部内容。如造林、育林、伐林、林场维护、防火设计等,可以有效地保证林业建设的日常工作科学、稳定、符合规范的得到发展[1]171。

2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对于林业建设实践的促进作用

2.1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

如今,粗放式的经济建设模式和以环境换发展的模式已经逐渐被摒弃,唯GDP的发展观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社会。人们日益看重生态环境的建设,尤其是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不断落实,对于生态环境进行保护成为了我国各级人民政府和各企业在实践中必须遵循的原则,力求实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青山绿水”的最终目标,而这也是人民群众提出的新要求[4]。但是,具体到林业建设和实践中,实现对生态的保护绝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工作,必须要有着科学的指导思想和方法作为保证,否则,所谓的生态环境保护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可以详细而客观的展现林业建设的实际信息,方便决策者和领导者做出相应的决定,制定有效、客观并符合当地实际的工作方针和方案,并且还可以通过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来掌握具体工作的实际效果,直接促进了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2.2为林业生产和建设提供客观的参考

林业一直是我国最为重要的经济部门和经济形式之一,亦是工业和交通事业得以发展的基础保障。因此,唯有林业得到有效地发挥,才能为我国各领域的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人民的日常生活才能得到有效地保证。所以,在林业生产和建设具体的实践中,除了进一步加强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设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亦要最大程度的追求经济利润。但是,长期以来,我国林业建设和生产的实践,存在着“一头沉”的情况,为了经济利润的最大化不惜采取掠夺式的开发和生产,这种做法不仅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生态环境,而且也会影响林业本身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是“寅吃卯粮”的短视做法。有效、科学的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可以客观的综合评估整个地区的林业情况,并且进行相应的规划,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客观存在的矛盾,在保障生态环境的同时,最大化地提高经济利润。

2.3有效地保障承包者个人合法权利

在当前的林业建设和生产中,个人承包日益常见,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下的必然,可以有效地增强经济活力,丰富林业发展的内容。但是,承包必然涉及到所有者和承包者两方面的经济利益,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客观上极易出现一定的经济纠纷。因此,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方能真正的保障所有者和承包者两者合法的权利,促进林业建设的发展。对于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划分和清理可以利用相关的调查工作取得突出的效果,在平等、自治的民事法律原则下,有效地平衡各方面的利益诉求,即确保了承包者可以通过承包行为获得可观的经济回报,又能保证国家作为所有者的利益,这对于林业建设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2.4促进生态效益和经济收益的双丰收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求即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因此,在林业建设和发展的实践中,必须要高度重视经济收益和生态效益两者之前的关系。实际上,我国改革开放早期为了经济的快速发展,采取了牺牲生态的方式,如今已经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因此,在当前林业的发展中,必须要高度重视经济和生态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全新的思路进行工作和实践,摒弃原有落后工作观念。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可以提供详实、客观的数据,为林业主管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最终制定科学的方案,既适应于当地现实实际,又能有效地促进经济收益和生态效益之间的统一。

2.5提高林业部门的工作能力

林业工作是一项极为复杂而且多样的工作,高度考验着相关部门的工作能力,但是由于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许多林业部门的工作能力较差。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可以有效地用数据这一客观的形式来体现其中存在着的不足和缺陷,而后探究有效的措施,最终予以有效的解决。如此,林业部门及其相关工作人员就可以非常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工作中的不足,督促其不断地进行的学习,逐步提高个人工作能力,革新工作模式,最终促进林业生产事业的发展。

3当前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虽然我国林业建设事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客观而言,正规化和现代化程度依然不足,其中,作为林业建设核心内容的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存在着相应的不足和缺陷,无法对于林业建设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值得我们客观认识和高度重视。

3.1调查中存在的不足

调查工作是整个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的基础,没有有效的调查工作,就无法得到科学、真实的结论,其他工作的效果就无法得以保证,亦无法为相关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但是,目前我国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中的调查工作,依然存在着相应的不足。一是范围较小,仅仅是针对特定区域进行调查,没有覆盖当地全部的林地范围,因此其结果存在着一定的误差,影响决策的科学性;二是调查项目未能细化,目前多以林木面积、预期经济收益作为内容,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和不足,实际上,只有真正的对于细微部分进行调查,方才能详细、客观的了解到整个林区的真实情况;三是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工作的目的多以促进经济收益的提高为主,调查的对象多集中在经济林,而往往忽视了对于次生原始森林进行调查,亦无法正确、全面地反应林区的情况。

3.2规划中存在的不足

有效的规划工作可以为林业下一步的发展指明方向,是今后工作的“纲领”,关系着林业的未来发展。因此,要以发展和宏观的眼光进行实施。但是在当前规划工作中,却存在着以下缺陷和不足。一是规划较为短视,只关注短期内的发展,忽视了长期发展的重要意义;二是规划内容多集中在经济效益,对于生态环境缺乏应有的重视,在规划中未能有效的进行考量和体现[5];三是内容缺乏细化,存在着形式主义的问题,对于病虫害、打击偷伐等问题缺乏有效的体现。

3.3设计中存在的不足

设计工作作为具体工作的规范和指导,直接决定了规划和调查工作的效果。但是当前我国林业设计工作中同样存在着相应的不足。一是设计意识存在着极大的欠缺,将“种植”简单的视为“种树”;二是过于追求新颖,没有重视当地的实际条件和特色树木,不仅浪费相应的资源,而且影响工作效果;三是存在形式主义问题,设计缺乏真正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导致具体的工作无法得到有效的规范和指导,这不仅使得设计工作毫无意义,而且从根本上影响了规划和调查工作的实际效果。

4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未来发展的建议

4.1遵循社会和经济发展规律

任何工作都不可能脱离于现实而存在,对于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而言亦是如此,只有真正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框架下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保证真实、有效的效果。因此,应当加强调查工作,并且在相关的规划工作中以此为重点内容,最终得到科学、合理的设计。

4.2信息化的应用

信息技术的发展深刻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形态和内容,林业建设亦不例外,传统的工作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必须要从根本上加强信息化建设。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内容相比以往更为复杂,涉及到大量的数据,如果没有完善的信息化数据系统作支撑,工作难以正常开展。信息化的推广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将更充足的精力运用到创新工作方法中去。

4.3加强法律监督

由于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和实践经验的缺乏,林业调查规划工作相比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言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实现法律对于包括林业调查规划在内的整个林业工作的指导和规范。首先,国家立法部门应当高度重视当前林业建设的重要意义,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对调查规划的工作人员和相关部门给予相应的规范,从根本上做到有法可依;其次,加强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进行处置,保障集体和个人的合法权益,做到有法必依;最后,纪检部门和社会的监督,严厉查处违法乱纪和,加强法制教育,加大监督和处罚的力度,真正的实现执法必严。

作者:陶小刚 谯万智 单位:四川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参考文献

[1]谢建初.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在林业生产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技博览,2013(34).

[2]邱志国.试述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在林业建设中的作用及地位[J].中国科技投资,2014(1):402-402.

[3]王国建,何丽.林业生产建设中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思考[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城乡建设,2013,(22):57-71.

[4]申勇.浅析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在林业生产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大科技,2015(35):213-221.

林业法规篇8

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化,广大林农在取得物权意义上的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之后,如何落实处置权、扩大收益权便成了很自然的问题。在自家的林地内或者林冠下养鸡、养猪、种植中草药和菌类以增加收益,是常见方式,该收益方式不同于传统意义的养殖和栽植,是经营者利用了林地资源,借助林地的生态环境,在林冠下开展林、农、牧等多种项目的复合经营。经济学概念上,有学者将它称为林下经济。发展林下经济帮助林农脱贫致富是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林改的目标和方向,因而林下经济得到媒体的充分赞誉和肯定。虽然狭义上的林下经营不包括在林地上开采矿产等非林业活动,但涉及林业管理。从法律视角看,林业具有保护生态和发展经济的双重属性,林下经营权涉及公权与私权的平衡,即在物权方面,林下经营权是一种用益物权,林农享有完全的意思自由;在林业管理权角度,因林权暗含政府主管部门对生态环境等公益事业的管制,林农在行使前述民事权利时必然也必须受到一定限制。在中国,目前还没有直接针对林下经营权的理论探讨,但是,学者们对林权的学理研究成果,能为本文的分析提供理论借鉴。学界对林权的理论研究主要有以下2个特点:一是理论研究更多侧重于物权视角。如温世扬[1]认为,“林权”属民事权利(物权)范畴,又如林旭霞等[2]认为,“森林环境经营权”是林权复合型的权利体系中的一种用益物权,这种观点颇有代表性,有的学者直接对林权冠以“林业物权”进行探讨[3],即便是认为林权为“公权性私权”的学者,最终也建议将林权纳入物权的管理范畴。二是理论研究更多集中在基础研究阶段。如对林权的内涵分析,国家林业局政策法规司陈根长将林权的内涵列为采伐利用权、采果和采脂等林中林下资源的采集利用权、补偿权、流转权、担保抵押权、森林景观的开发利用权、品种权等几个方面[4],这也是中国理论界目前对林权内涵较为权威和专业的概括。目前,理论界对各项林权内涵的具体权利和义务还缺少应有的关注,这也成为理论研究无法有效推动林改有序深化的瓶颈之一。林权是林地上的物权群[1]。只有林权内涵中的各项具体权利得以制度化和标准化时,林权制度改革的经济效益和生态保护效益才能取得平衡。 1林下经营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明晰了产权,农民真正拥有了可以自己支配的生产资料,拥有了一份可以不断增值的的家庭财产,不仅仅是农民将林下经营作为一项增收致富的途径,许多地方政府出台政策鼓励林农林下经营致富,这使得当前的林下经营模式已不同于过去简单的林菌、林草等形式,大有发展成为产业规模趋势。事例一:江苏姜堰市沈高镇双星村陈姓村民承包了近6.0hm2成片林,搞起了药材和大棚蔬菜栽植。该市9000hm2成片林中,已有90%的林地实施复合经营模式。据2009年12月18日《泰州日报》报道:该市除了上述在林下种植蔬菜增加收入外,实践中还有在林下种牧草养殖肉鹅,在林间建成现代化标准养猪场养猪,在林下散养孔雀Pavomuticus发展旅游,甚至在林间搭棚生产食用菌等。事例二:据2010年12月1日《新农村商报》报道: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的养鸡户贺先生2009年承包了位于庆阳市与平凉市交界的一块200hm2的林地用于养鸡,庆阳市政府不仅对他的成功经验进行大力宣传,市委、市政府接着将大力发展林地养殖业,实施养牛、养驴、养羊等扩建工程,作为发展林业的新举措,与此类似的养殖报道还见于河南郑州和浙江丽水等地区。事例三:陕西省宁陕县委、县政府积极引导、扶持广大林农建立核桃Juglansregia林和板栗Castaneamollissima林下养菌、林下种药等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天麻Gastrodiaelata,猪苓Polyporusumbellatus等林下药材和食用菌的种植,2010年10月底,合作社还成功注册了陕南第一家地理性药材商标———“旬宝猪苓”商标[5],该项活动虽然在林业协会组织下,被冠以林业经营多元化发展新模式,但主要是经济活动。此外,林改后林农通过兴办“农家乐”“森林人家”等生态休闲服务业提高林业收入的报道比比皆是。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上述经营活动已经或者可能给森林资源带来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直接对林地的破坏。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具有一定坡度且林下植被稀少的林地,家禽养殖密度过大时,饲养的肉鸡将林地地表腐质层刨松,遇大雨经常发生水土流失,从而进一步对森林资源整体产生不良影响。类似现象已经引起相关主管部门的重视。二是变相侵占林地。在林间建成现代化标准养猪场养猪与在林间搭棚生产食用菌等是非法改变林地用途的典型,不仅违反森林法的禁止性规定,对林地造成实际的破坏,而且还混淆和模糊了相关的法律意识,给林地保护执法部门带来困惑和混乱。三是破坏林相的复合层结构。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养牛、养驴、养羊等大型林畜的林间饲养中,林畜啃食地表植被和灌木层,对幼林直接毁坏,对成林林相造成破坏,是现行森林法的禁止性规定之一。林地综合利用和林业复合经营代表了现代林业的发展趋势,在此理念下的林下经营权和林地使用权,成为森林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的新课题。因此,对林下经营的法律调整迫在当前。 2林下经营管理的现行法律规定与不足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以下简称《森林法》)第3条指出,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何谓森林资源的使用权?林地和林木使用权的内容包含哪些方面?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2000)(以下简称《森林法实施条例》)第2条列举的林地类型来看,培育和种植乔木、竹子、灌木、种苗的形式都是合法使用林地的行为。该条例第4条也提出森林资源使用权的问题,如“使用国家所有的其他森林、林木和林地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登记申请,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以及由使用者所有的林木所有权。”但此项规定更多地是权利确认条款,并没有明确森林、林木使用权包含的内容。此外,《森林法》《森林法实施条例》《物权法》都未对森林、林木的使用权内容作出规定,根据权利推定和权利限制原则,法律权利应该包括法未禁止的内容。从林业法律法规对林地和林木管理的禁止性规定中,可以将森林、林木、林地的使用权概括为4个方面:一是禁止毁坏和非法采伐林木;二是严格限制将林地转为建设用地和其他农用地;三是严格限制将防护林、特种用途林等公益林林地转为用材林、经济林、能源林等商品林林地;四是禁止毁坏林地。权利人只要未改变林地性质,未破坏林地种植条件,未对森林、林木及其植被造成破坏的使用方式即为合法使用。#p#分页标题#e# 根据调研和资料查询结果,目前大多数权利人都注意了林地的性质,有的还特别在承包的荒地上栽植了树木后再进行林下养殖。但是,林下经营是现代林业的发展趋势,是林权的一项重要内容,林权的实现不能仅依靠前述森林法原则性的几项禁止性规定,法律调整也不能完全依赖当事人的经验和感知,需要形成制度。当前,中国林权理论研究的物权性倾向迎合了林改和物权法实施的需要,体现出林权制度改革的价值取向,因此,学者们对林权的基础研究基本忽略了行政管理问题。这种现象不仅不利于生态保护,也导致林业物权的具体内容很难在实践中贯彻和落实。 按照中国目前的部门法划分标准,森林法属于环境资源法范畴。国家对环境资源的管理,理论上称为“公法”,属于行政管理,但是这种行政管理的性质不能完全等同《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纯粹意义的行政法,它兼具确认林权,保护林农物权意义的合法权益,促进林业经济发展等功能,又具有“私法”内容。林下经营权正是具有这种公私合一的权利特点,其中有些问题既是“私”的问题,也是“公”的问题,如果从私权角度认识林权,那么这种私权必须是向公权让渡的一种民事权利。在行政管理权方面,森林法是国家生态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守护者和代言人,需要为林下经营的权利设置一种管制底线,即不得破坏森林、林地等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由于行政法和民法各有调整范围和方法,在森林法设置的管制底线内,即权利人获得行政许可、批准后,林下经营什么、如何经营,属于权利人的意思自由,森林法或者进行一些专业指导。 3林下经营管理法律制度的构建思路 3.1生态保护优先原则 纵观国外森林资源保护法律制度,虽然不能直接查询获得林下经营的规范内容,但我们可以发现相关表述,如《德国联邦森林法》(1998)第14条规定:各州可以提出限制入林的规定,并把其他的利用森林方式的做法全部或者部分地与进入森林同等对待[6]。《德国联邦自然保育法》(2002)要求对林业“进行近自然森林经营”,并从原则上否定森林经营者经营森林时为所欲为[6]。《黑森州森林法》对《德国联邦森林法》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其中第21条规定:二级利用,如凋落物收集和牲畜放牧,不得对森林可持续经营造成影响[6]。《法国森林法》(2006)第1224-4条规定:在私有林中进行放牧、通行和拾取橡栗,只能在负责林业事物的行政机关所宣布的可放牧林区部分进行,并且还要根据森林的状态及承载力决定。森林的状态和承载力由负责林业事务的行政机关认可和决定[6]。《俄罗斯联邦林业法典》(2006)第38条“为开展农牧业对森林的利用”中指出:森林可为了开展农牧业(割草、放牧牲畜和北方驯鹿、养蜂、农作物培植及其他农业活动)而被利用;在为开展农牧业提供的林地内允许配置养蜂场和蜂房、建造栅栏、窝棚和其他临时性建筑物;开展农牧业的森林利用规定由被授权的联邦权力执行机关制定[6]。上述西方国家的森林法规定,一是体现了各国森林资源管理中林下经营活动受到法律规范制约,二是体现出森林法的的价值取向与中国的森林法律制度极其相似。加强生态保护,维护生态安全,是中国《森林法》的立法目的,即在森林的经济利用功能与对环境特别是对自然环境的持续维护作用方面,价值取向更侧重后者,即国家采取一些强制手段保证森林正常的持续经营。林下经营管理法律制度调整的是林权关系,是森林法律制度的组成部分,中国森林法的性质为生态环境立法,因而林下经营管理法律制度在林业物权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性质中应体现生态保护优先原则。 3.2分类经营管理原则 中国《森林法》将森林林种分为5类,由于各林种的主导功能不同,理论上将5类林种分为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森林法》第31条规定了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采伐方式的限制性和禁止性,《森林法实施条例》第46条规定了未经批准,擅自将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改变为其他林种的法律责任。此外,分类经营的理念并未体现在其他条款规定中。生态公益林与商品林的主导功能不同,划分标准不同,管理方式应当有所区别。《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2008)指出,实行商品林、公益林分类经营管理。依法把立地条件好、采伐和经营利用不会对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造成危害区域的森林和林木,划定为商品林;把生态区位重要或生态脆弱区域的森林和林木,划定为公益林。地方性法规如《江苏省生态公益林条例》规定,在生态公益林范围内进行经营活动的,应当体现保护优先原则,不得改变林地用途,不得破坏生态环境。国外森林法如《法国森林法》(2006)分篇章专门规定了(公有林)管理和私有林和林地的管理,第222-2条规定了“私有林主须按照经批准的管理文件管理森林”[6]。法国森林法强调持续经营也需要促进林业经济的发展,尤其针对私有林。虽然法国私有林的概念与中国的商品林不完全相同,但它提倡的经营方式与中国林改背景下林下经营权或者复合林业发展的趋势相似,即对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法律保护的重点应当有所区别。应当注意的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规定,对商品林,农民可依法自主决定经营方向和经营模式,生产的木材自主销售。该项规定针对的是林木而非林地,因林下经营管理主要涉及林地管理,因而商品林林地不能完全由权利人自主决定经营方向,应将这种经营活动纳入行政管理中。 3.3以林业技术规范为参照标准原则 林业技术规范(规程)是林业主管部门在林业生产建设中,根据林业行业特点总结的调整某项生产活动的统一标准。林业技术规范(规程)是林业管理规范制定的基础,经过国家权力机关认可,其本身也具有专业领域内的法律效力。林下经营主要解决在什么样的“森林”和“林地”环境可以经营、以什么方式经营的问题,因为涉及的养殖和种植对象与林木和林地之间的利害关系,是一个很微观、很专业的问题,不仅需要考虑森林资源因素中的树种、树龄和土壤坡度的问题,还需要考查养殖、栽植对象的生物和生态特性等,而这些问题,恰恰是林业技术规程调整的范畴。根据文意解释,林下经营需要森林生态环境背景,需要掌握“林地”和“森林”2个技术标准。《森林法实施条例》第2条的规定:“林地,包括郁闭度0.2以上的乔木林地以及竹林地、灌木林地……”,法律只是例举出林地包含的类型,并未界定其内涵。《森林法》和《土地管理法》均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权确定土地的性质,由此可见,林地的外延是开放的。然而,在“林下经营”框架下讨论林地的范围,应该比林地的法律概念所包含的范围狭窄,如未成林造林地、火烧迹地、宜林地等是林地,但不能属于可以进行林下经营的林地。笔者认为:林下经营的林地范围,应该是在“有林”的情况下进行,所谓“有林”,依据目的解释是指“森林”。中国对森林的界定是指:达到667m2以上连续面积和0.2以上郁闭度的乔木林、竹林、红树林和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7]。因此,森林与林木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具有一定数量的集合物。实践中,未达到一定数量和面积标准的林地,因为不属于森林,则不存在林下经营问题。构建林下经营管理制度的技术标准,应该有2个原则:一是不能改变森林资源的性质。即乔木林郁闭度必须保持在0.2以上,而灌木林地(未统计在森林面积中的灌木林地),则不能进行任何性质的开垦栽植行为,以维持其生态效益的原始状态,对未培育栽植森林、林木的林地,原则上不能进行“林下经营”项目,以免造成擅自改变林地的用途;二是不能对林地造成毁坏。如前所述,在林间建成现代化标准养猪场养猪、林下栽植蔬菜以及在林间挖鱼塘养鱼等行为,必须有规格和数量上的限制,不能对林地造成毁坏,并且不能改变林地的性质。当然,对有些难以种植培育乔木和灌木的林地,是否允许林地使用权人从事养殖经营项目,则需要根据当地实际综合评价。#p#分页标题#e# 3.4中央与地方立法相结合原则 首先,对林权的保护需要地方立法。中国各区域的森林资源构成状况不同,各地区的林改模式也各异,导致林权的具体内涵差别很大。林下经营是林权的内涵之一,将林权流转纳入市场经济的调整范围,让权利主体自觉追求利益最大化,是林改的目的之一。在中央法制统一的原则下,地方自主立法更能保护林改的成果和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其次,地方立法具有客观性和能动性。由于各地区林下经营的种类和内容不同,各种森林类型所发挥的主导功能也不完全相同,尤其林下经营问题涉及许多林业技术规程,具有专业性和地域性,由地方立法调整林下经营活动,便于结合当地客观实际,避免盲目性,有利于平衡地区生态保护和林业经济发展的关系。再次,分层级的立法篇幅设计,便于中央从宏观层面调控,也有利于调动地方因地制宜地进行管理的积极性。从各国森林保护的立法实践来看,大多采用分层级的立法篇幅设计。 如德国《联邦森林法》是一种整合性法,规定一般性准则和原则,而各州则对此进行细化阐释并具体实施[6],《法国森林法》也包括法典部分和行政法规部分,其法典详尽规定了森林可持续管理原则并规定了定性标准,行政法规部分则具体到营林作业的技术细节和个别处理[6]。中国的森林法律制度也由法典、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等多个层次的法律制度构成,虽然中国森林法法典层面的一般准则具有鲜明的生态保护的政策导向性,但是其下位法的规定多数操作性不强。因而,林下经营的活动的法律调整更多应该是行政法规与地方性法规的补充性立法。 4结语 正如学者们所指出,林下经营权是森林、林木所有人和林地使用人的一项用益物权,行政管理部门不能随意干涉和侵犯。现行《森林法》第23条规定:“禁止在幼林地和特种用途林内砍柴、放牧。进入森林和森林边缘地区的人员,不得擅自移动或者损坏为林业服务的标志”。该法律规定是中国《森林法》唯一以明示的方式调整林下经营活动的规范,其立法宗旨就是为了避免养殖动物对林木造成毁坏,法律规定虽然是禁止性的,但是从另一个视角分析,也暗含了对林权的权利人在林间放牧和其他养殖行为的肯定,前提是不能对森林资源造成毁坏。如前事例所述的养殖肉鹅和散养孔雀的行为,鹅粪、鸟粪成为林木最好的肥料,能加快树木生长。但是,也存在有一些大型动物的养殖会对林木造成损坏的可能。 经营管理是林业工作的重心。林下经营权管理只是林业经营管理其中一项工作,但是,正是各项具体的管理工作支撑起森林资源保护的重任,正是各项具体的法律制度构成中国林业管理中环环相扣和谐统一的法律体系。笔者通过调研发现,林农在获得物权意义上的林权后,更多的不是将林木采伐变现钱,而是充分利用森林的生态环境创收增加收入,从法律制度层面对林下经营进行规范管理,不仅是对林业秩序的维护,也是对林农权益的保障。

上一篇:烽火通信范文 下一篇:林业机械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