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生态工程范文

时间:2023-07-04 16:44:56

林业生态工程

林业生态工程范文第1篇

林业生态工程是指根据生态学、林学及生态控制论原理,设计、建造与调控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的人工符合生态系统的工程技术。其目的在于保护、改善与持续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加快实施以追求生态经济最佳平衡为核心目的的林业生态工程,使其所具有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对于推进生态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对林业生态工程的认识

(一)林业生态工程的含义

林业生态工程是随着林业发展战略转移、国家生态环境工程建设需求而通过继承、交叉形成的一门新的工程。它是根据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系统科学与生态工程原理,针对自然资源环境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从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的以木本植物为主题,并将相应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群人工匹配结合,进而形成一种稳定而高效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过程。

(二)林业重点生态工程的内容

林业生态工程包括以下内容:林业生态工程的总体布局与规划,生态环境与空间分布,立地划分与适地适树,不同区域环境、资源及林地利用特点,树种选择与林分组成,整地与造林方法,合理密度与密度控制,幼林抚育、防护林的林分定向培育,以山系、水网、流域等为单元的生态防护体系的构成与特点,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农林复合、农田林网、河岸道路防护、灾害地植被恢复、海岸防护等防护林的配置与构建技术,干旱、盐碱、风沙、干瘠、钙积层等技术问题。

(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的特点

从林业生态工程的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出,林业生态工程的核心就是在对生态理论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根据生态理论,以生态环境改善为目标,通过工程措施即进行系统设计、规划和调控人工生态系统的结构要素、工艺流程、信息反馈关系及控制机构所进行的林业生态建设。此工程旨在坚持土地资源优化组合的原则,通过大力植树造林,全面保护和科学经营现有森林,合理调整森林的分布格局和功能结构,来充分发挥森林改善生态环境、抵御自然灾害的生态功能。

二、林业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一)系统论原理

人工生态系统的建造调控,即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很多个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一个有机整体,这个有机整体又具备特定的功能,这就是系统论的含义,这个含义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所提出的。

(二)整体性系统

一个稳定高效的系统必然是一个和谐的整体,要具有适当的量的比例关系和明显的功能上的分工与协调在各组分之间,只有这样才能对系统转换功能的能量、物质、信息、价值进行顺利的完成。

(三)有序性结构

有机的生态系统要具备对自然或者人为划定的明显边界,明显相对的独立性是边界内的功能所要具备的。

(四)综合性环境因子

很多环境因子在自然界中的计算单位都是独立的,生物中每个因子都能够对其产生巨大的影响,在林业生态工程中,综合和单因子影响的作用有着很大的差异。在林业生态工程研究中,对多因子样进行综合评价是相当重要的。

(五)食物链原理

生态学的重要原理就是食物链和食物网。绿色植物作为“生产者”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于植株之中。以植物或动物为食的草食动物和肉食动物是“消费者”,而低等生物作为“分解者”又会将植物和动物的残骸进行分解,吃和被之间的关系就形成了食物链关系。

三、实施林业重点生态工程的保障措施

(一)加快林业生态工程体系建设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必须以林业六大重点工程为依托,才能发挥其在生态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在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中的独特作用。要按照建设好生态安全、国土安全屏障的要求,实施好天然林保护二期工程,就黑龙江省而言,更要抓住《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规划与经济转型规划》实施的契机,争取扩大天保工程覆盖范围。同时,应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工程成果,在重点生态脆弱区和重要生态区位,适当增加安排退耕还林任务,并与林业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确保退得下、稳得住、有收益。防护林工程要落实规划、优化结构、完善体系、提升功能。同时,加快荒山荒地造林绿化步伐,加快速丰林、碳汇林、能源林、珍贵用材林等基地建设。

(二)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

加强优良品种培育、困难立地造林、森林抚育经营、生物资源开发等科技攻关,尽快破解林业生态建设工程中的技术难题,力争在林业生态作用发挥、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林业生态服务功能强化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启动“林业科技引领计划”,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强地区间林业科技资源的优化整合,探索建立以提高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效率为核心的科技支撑保障体制。

(三)提升林业工程装备水平

研究制定有利于增加林业生态工程投入的政策措施,吸引多方资金进入林业工程机械制造领域,落实林业机具补贴政策,推动林业机械的广泛应用。 支持林业先进设备技术研发,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林业设备和技术,培育大型林业装备企业集团,提升与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要求相适应的装备制造水平。

(四)提高涉林工程技术人员素质

林业生态工程范文第2篇

林业生态工程的主要实施对象是人工林的生态经济系统,它是基于自然界法则的生态系统,和天然森林生态系统有一定差异,它属于经营集约,投入的劳动较对,还与一些食用菌种植以及生物法的污水处理差异很大。而生态工程,主要实践在生态经济系统中的。其产生是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的,也有一定的社会原因,是信息论以及系统论等现代化的生态学和基础理论发展所产生的一种理论,它会受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社会问题所影响。

2生态经济的概念

它会受到社会经济规律的影响和制约,并会遵循一定的自然法则。通过这种人工的生态经济系统能使林业生态工程中的使用价值以及价值都能得以体现。在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过程中。会有一些生态功能的商品机制以及生态机制,这两者都是人类劳动所产生的,也是生产社会中的实用价值,生态机制产生的价值,这种载体为生态价值;而商品机制所产生的价值,这种载体为商品价值。人工林所产生的自然环境、资源价值和生态经济价值都是在林业生态工程价值当中的,其中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价值量都是由劳动时间来决定的,生态系统价值在组建的过程中就缺乏一定的平均机制,而且所有的人工林生态经济系统都有所不同,在定义其价值量的时候还是要依据林区的实际情况来定,主要还是根据劳动时间来定,并不是社会所需的平均劳动时间。人工林的生态经济系统价值以及使用价值是由林业生态工程来来体现的,这不光表现在自然环境和资源上,还会表现在自然的环境和价值中,也直接体现在生态经济系统上。其中,使用价值一般都表现在林产品和林木等一些产品上,这些都具有商品的使用价值,能起到改善土壤、调节气候、美化环境以及防风沙等实用的使用价值,是企业生态产品不能替代的。而林业生态工程在实施的时候,林产品的生态能力和产出价值都是要耗费人工劳动的,这样才能形成林业生态工程特有的生态经济效益。在这其中不光有经济效益产生,还会有一定的生态规律,这也能产生经济效益,但其要经过一定的生产过程。

3生态经济的原则

3.1整体性原则

在整个林业生态系统中,其设计对象和规划对象都是人工林业生态经济系统。我们首先应考虑的是其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之间的整体协调性,并促进其长期和短期效益的统一性原则。通常的情况下,生态效益都是产生经济效益的基础,如果这两者之间有矛盾,要从各个两面入手,并考虑林地的具体情况,再重新调配投入的程度,使资源利用率有所提升,并调整林种的种植结构,使营林水平有所提升。

3.2适应性原则

受到我国固有土地面积和气候因素的影响,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林业生态体制比较完善,生态经济发展也比较快。但是各地气候差异比较大,在林业生产实践的过程中,相继出现了多种不同类型的林业生态模式和类型,依据地理形貌划分主要有山区人工林、平原人工林等类型;依据林种划分主要有经济林、用材林、特种林以及防护林等类型;还有很多类型,这里不一一例举。林业生态工程在实施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当地林区的情况,看适合什么样的林种,以选取相应的种植类型,要是在沿海地区修建防护林,地域属于亚热带或者暖温带气候,自然植被的分属就应该是落叶林区,而在东北地区就比较适合种植枫树、红松、以及桦树等种类,南方地区就比较适合种植马尾松、冷杉等种类的树种。林区的条件主要是选择种植树种的因素,不光要考虑到气候的情况,还要考虑到水分和肥力的情况,不能片面去选择树种种植类型。

3.3层次性原则

林业生态工程是一个多层次、多尺度的工程序列体系,从横向角度看,可包括农户林、林场、农田林、区域以及国家各个网络层次,有小到“庭院经营型”林业生态工程,大至诸如“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从纵向角度看,其层次结构是复杂的。因而应采取相应的规划、设计方案,产生各种层次水平的生态经济效益。

3.4动态性原则

基于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原理,利用环境建设工程来保证生物群落的建造;反之,利用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促使系统生产力不断提高,从而林业生态工程能加速或缓和人工林生态系统的演替,使生态经济效益逐步得到再现。同时,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应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对实施林业生态工程的系统进行动态跟踪调整。

3.5最优性原则

在一定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下,考虑影响人工林生态经济系统的气候、土壤、地形和生物等生态因子和经济投入、经济管理以及经济政策等经济因素,调控、设计结构和功能最优化系统,从而使生物生产力最高,产生最佳生态经济效益。3.6实用性原则林业生态工程的设计和实施与自然森林生态系统的经营管理具较大差异。在设计实施之前,人类就注重实用性,确定了明确的社会经济目标,进行人工干预,使产生的生态效益遵循自然法则,经济效益具有社会实用性。林业生态工程又是一项社会性工程,它的一切技术方案应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如在我国东北西部、华北北部、西北建设防护林工程,采用国家、集体、个人共同集资造林方法,运用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相结合,林片、网、带相配置,适地适树的多种林木相并重,防护与生态经济效益相统一。因此实施林业生态工程建立在合理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注重实用性原则。实用性还表现在灵活经营方面。由于自然森林生长周期长,人类对自然森林生态系统在大范围短期调控比较困难,实施短、平、快的林业生态工程项目,发展人工的丰产林、速生林等,都是这种实用性原则的反映。

4结束语

我国是一个少林的国家,森林覆盖率仅为12.7%,且分布不均,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贫乏,国家不可能向林业进行大量投资,因此,实施林业生态工程是林业生产的重要方法。探讨林业生态工程,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在长期的林业生产实践中,存在众多的林业生态工程模式,有待于调查、发掘和总结各类型模式的特征。为更加完善的林业生态工程理论提供依据。

林业生态工程范文第3篇

林业生态工程的主要实施对象是人工林的生态经济系统,它是基于自然界法则的生态系统,和天然森林生态系统有一定差异,它属于经营集约,投入的劳动较对,还与一些食用菌种植以及生物法的污水处理差异很大。而生态工程,主要实践在生态经济系统中的。其产生是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的,也有一定的社会原因,是信息论以及系统论等现代化的生态学和基础理论发展所产生的一种理论,它会受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社会问题所影响。

2生态经济的概念

它会受到社会经济规律的影响和制约,并会遵循一定的自然法则。通过这种人工的生态经济系统能使林业生态工程中的使用价值以及价值都能得以体现。在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过程中。会有一些生态功能的商品机制以及生态机制,这两者都是人类劳动所产生的,也是生产社会中的实用价值,生态机制产生的价值,这种载体为生态价值;而商品机制所产生的价值,这种载体为商品价值。人工林所产生的自然环境、资源价值和生态经济价值都是在林业生态工程价值当中的,其中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价值量都是由劳动时间来决定的,生态系统价值在组建的过程中就缺乏一定的平均机制,而且所有的人工林生态经济系统都有所不同,在定义其价值量的时候还是要依据林区的实际情况来定,主要还是根据劳动时间来定,并不是社会所需的平均劳动时间。人工林的生态经济系统价值以及使用价值是由林业生态工程来来体现的,这不光表现在自然环境和资源上,还会表现在自然的环境和价值中,也直接体现在生态经济系统上。其中,使用价值一般都表现在林产品和林木等一些产品上,这些都具有商品的使用价值,能起到改善土壤、调节气候、美化环境以及防风沙等实用的使用价值,是企业生态产品不能替代的。而林业生态工程在实施的时候,林产品的生态能力和产出价值都是要耗费人工劳动的,这样才能形成林业生态工程特有的生态经济效益。在这其中不光有经济效益产生,还会有一定的生态规律,这也能产生经济效益,但其要经过一定的生产过程。

3生态经济的原则

3.1整体性原则

在整个林业生态系统中,其设计对象和规划对象都是人工林业生态经济系统。我们首先应考虑的是其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之间的整体协调性,并促进其长期和短期效益的统一性原则。通常的情况下,生态效益都是产生经济效益的基础,如果这两者之间有矛盾,要从各个两面入手,并考虑林地的具体情况,再重新调配投入的程度,使资源利用率有所提升,并调整林种的种植结构,使营林水平有所提升。

3.2适应性原则

受到我国固有土地面积和气候因素的影响,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林业生态体制比较完善,生态经济发展也比较快。但是各地气候差异比较大,在林业生产实践的过程中,相继出现了多种不同类型的林业生态模式和类型,依据地理形貌划分主要有山区人工林、平原人工林等类型;依据林种划分主要有经济林、用材林、特种林以及防护林等类型;还有很多类型,这里不一一例举。林业生态工程在实施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当地林区的情况,看适合什么样的林种,以选取相应的种植类型,要是在沿海地区修建防护林,地域属于亚热带或者暖温带气候,自然植被的分属就应该是落叶林区,而在东北地区就比较适合种植枫树、红松、以及桦树等种类,南方地区就比较适合种植马尾松、冷杉等种类的树种。林区的条件主要是选择种植树种的因素,不光要考虑到气候的情况,还要考虑到水分和肥力的情况,不能片面去选择树种种植类型。

3.3层次性原则

林业生态工程是一个多层次、多尺度的工程序列体系,从横向角度看,可包括农户林、林场、农田林、区域以及国家各个网络层次,有小到“庭院经营型”林业生态工程,大至诸如“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从纵向角度看,其层次结构是复杂的。因而应采取相应的规划、设计方案,产生各种层次水平的生态经济效益。

3.4动态性原则

基于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原理,利用环境建设工程来保证生物群落的建造;反之,利用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促使系统生产力不断提高,从而林业生态工程能加速或缓和人工林生态系统的演替,使生态经济效益逐步得到再现。同时,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应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对实施林业生态工程的系统进行动态跟踪调整。

3.5最优性原则

在一定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下,考虑影响人工林生态经济系统的气候、土壤、地形和生物等生态因子和经济投入、经济管理以及经济政策等经济因素,调控、设计结构和功能最优化系统,从而使生物生产力最高,产生最佳生态经济效益。3.6实用性原则林业生态工程的设计和实施与自然森林生态系统的经营管理具较大差异。在设计实施之前,人类就注重实用性,确定了明确的社会经济目标,进行人工干预,使产生的生态效益遵循自然法则,经济效益具有社会实用性。林业生态工程又是一项社会性工程,它的一切技术方案应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如在我国东北西部、华北北部、西北建设防护林工程,采用国家、集体、个人共同集资造林方法,运用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相结合,林片、网、带相配置,适地适树的多种林木相并重,防护与生态经济效益相统一。因此实施林业生态工程建立在合理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注重实用性原则。实用性还表现在灵活经营方面。由于自然森林生长周期长,人类对自然森林生态系统在大范围短期调控比较困难,实施短、平、快的林业生态工程项目,发展人工的丰产林、速生林等,都是这种实用性原则的反映。

4结束语

林业生态工程范文第4篇

[关键词]林业生态工程 森林 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DF4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6-0428-02

一、概述

自然界中的一个重要的生态系统就是森林,经过了反复的自然选择下的生存竞争,天然林就会形成一个和谐的森林生物与森林环境相互作用的整体。森林生态系统就是一个稳定的、抗逆行较强的生态系统,但是一旦被外界干扰,超出所能承载的能力时,系统就会崩溃。从生态学角度来谈,造林绿化工作就是一个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或人工重建的工作,对园林生态工程建设有重要影响。

从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研究林业发展应采取的措施,其核心就是在对生态理论充分理解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工程措施对生态环境进行改善,促进林业生态建设。

二、林业生态工程的概念及类型

1、林业生态工程的概念

林业生态工程是根据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系统科学 与生态工程原理,对自然资源环境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所进行的以木本植物为主题,并将相应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群人工匹配结合,最终形成的稳定而高效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过程。林业生态工程本身包含了传统的造林绿化内容,还有一些成功的单项造林技术与新技术的筛选与应用。

2、林业生态工程的类型

(1)生态保护型林业生态工程;

(2)生态防护型林业生态工程;

(3)生态经济型林业生态工程;

(4)环境改良型林业生态工程。

三、实施林业生态工程的重要意义

我国林业的一个整体发展历程是一个森林资源经受破坏、恢复和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以木材生产为中心的林业建设指导思想逐步弱化的过程;更是对林业地位、作用、性质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21世纪后,我国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经济结构也有了大调整,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新跨越。因此,人们在林业的需求方面也有了根本改变,即最大限度地发挥林业在改善生态环境中的作用,直升为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的首要需求;经济社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存和生产方式,对森林资源的单一经济需求,已经逐渐转变为提供林产品,保护自然文化遗产,保护生物多样性,发展森林文化等多样化需求。

四、推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新途径

1、加大投入,从多个渠道去筹措资金

首先,以政府投入为主,吸引多方社会力量筹措林业生态建设资金;其次,税收、信贷、服务等方面实行倾斜,对一些重大项目应给予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或税收优惠等方面支持;第三,提高地方公益林补偿标准,逐步扩大公益林补偿面积,多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向林业生态建设投资。

2、突出重点,以大工程带动大发展

首先,加强植被恢复工程、沿海防护林建设;其次,继续实施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从根本上提高林业建设水平,确保建设质量;第三,不断加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对环城绿化带、郊野公园、隔离林带等应大力发展。

3、科技引导,增加工程的技术含量

首先,开展困难立地造林技术、植被恢复技术,加速林地改造;其次,围绕林业良种壮苗选育、中幼林抚育、速生丰产林建设、森林病虫害防治、多种经营等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第三,侧重种群选择及种群匹配工程,综合考虑植物种群之间在生长时间、节律上的搭配。

4、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生态建设激励机制

探索多渠道筹集补偿基金制度,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完善省、市、 县三级地方补偿基金制度。探索分级管理、分类补偿政策,并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合理的公益林采伐利用政策,探索分步实施公益林国家赎买机制。此外,还要努力形成生态建设的激励机制和内在动力政策体系,使地方政府、投资者及群众的积极性都得到发挥,这样就保证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稳步、协调发展。

五、林业生态工程的发展前景

现代林业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加强森林生态环境意义。折中当前的情况,有一大部分国家的林业发展都在做新的选择,并做出了深刻的改革。依照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无论是对林产品的提供、保持森林生产力的稳定增长,还是森林的环境服务功能的发挥、现有森林的经营管理,都应建立一个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并做好维护工作。

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面,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法国等都纷纷发展水土流失控制的工程措施和快速的工程绿化技术,从而形成以森林为主的流域治理的森林工程体系。

在我国,我们从林业生态工程领域的研究所得到了很多研究成果,但这些成果并不是都具有学术性和应用性。因此,还不能从林业生态工程?高效、稳定、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还有待于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目前,在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稳步发展的状况下,也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今后林业生态工程学科将要面临的以下热点及难点问题:

1、人工防护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持;

2、区域森林植被建设适宜度与生态用水的关系;

3、干旱地区林木水分生理,植被――土壤水文生态过程;

4、区域性防护林恢复与重建的生态经济评价;

5、抗性植物材料的选择和繁育。

六、结语

综上所述,要实现林业生态工程的高效、稳定、持续发展,还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调整和完善。目前,国家已经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纳入为重点发展项目,并积极推进植树造林工作,同时也提高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技术。

参考文献

[1] 李大尧《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建议》[J],《绿色科技》2011年12期第103页.

[2] 洪雪、杨清福、张光华、郝延喜《“三北”平原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森林工程》2008年04期第87页.

[3] 付娜、姚淑荣《浅析林业生态工程与区域生态环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年02期第112页.

[4] 周大勇《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06期第87页.

[5] 赵福生《关于林业生态工程原理及发展趋势的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04期第63页.

林业生态工程范文第5篇

关键词:林业;重点工程;意义

一、对林业生态工程的认识

(一)林业生态工程的含义

林业生态工程是随着林业发展战略转移、国家生态环境工程建设需求而通过继承、交叉形成的一门新的工程。它是根据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系统科学与生态工程原理,针对自然资源环境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从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的以木本植物为主题,并将相应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群人工匹配结合,进而形成一种稳定而高效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过程。

(二)林业重点生态工程的内容

林业生态工程包括以下内容:林业生态工程的总体布局与规划,生态环境与空间分布,立地划分与适地适树,不同区域环境、资源及林地利用特点,树种选择与林分组成,整地与造林方法,合理密度与密度控制,幼林抚育、防护林的林分定向培育,以山系、水网、流域等为单元的生态防护体系的构成与特点,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农林复合、农田林网、河岸道路防护、灾害地植被恢复、海岸防护等防护林的配置与构建技术,干旱、盐碱、风沙、干瘠、钙积层等技术问题。

(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的特点

从林业生态工程的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出,林业生态工程的核心就是在对生态理论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根据生态理论,以生态环境改善为目标,通过工程措施即进行系统设计、规划和调控人工生态系统的结构要素、工艺流程、信息反馈关系及控制机构所进行的林业生态建设。此工程旨在坚持土地资源优化组合的原则,通过大力植树造林,全面保护和科学经营现有森林,合理调整森林的分布格局和功能结构,来充分发挥森林改善生态环境、抵御自然灾害的生态功能。

二、林业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一)系统论原理

人工生态系统的建造调控,即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很多个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一个有机整体,这个有机整体又具备特定的功能,这就是系统论的含义,这个含义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所提出的。

(二)整体性系统

一个稳定高效的系统必然是一个和谐的整体,要具有适当的量的比例关系和明显的功能上的分工与协调在各组分之间,只有这样才能对系统转换功能的能量、物质、信息、价值进行顺利的完成。

(三)有序性结构

有机的生态系统要具备对自然或者人为划定的明显边界,明显相对的独立性是边界内的功能所要具备的。

(四)综合性环境因子

很多环境因子在自然界中的计算单位都是独立的,生物中每个因子都能够对其产生巨大的影响,在林业生态工程中,综合和单因子影响的作用有着很大的差异。在林业生态工程研究中,对多因子样进行综合评价是相当重要的。

(五)食物链原理

生态学的重要原理就是食物链和食物网。绿色植物作为“生产者”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于植株之中。以植物或动物为食的草食动物和肉食动物是“消费者”,而低等生物作为“分解者”又会将植物和动物的残骸进行分解,吃和被之间的关系就形成了食物链关系。

三、实施林业重点生态工程的保障措施

(一)加快林业生态工程体系建设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必须以林业六大重点工程为依托,才能发挥其在生态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在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中的独特作用。要按照建设好生态安全、国土安全屏障的要求,实施好天然林保护二期工程,就黑龙江省而言,更要抓住《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规划与经济转型规划》实施的契机,争取扩大天保工程覆盖范围。同时,应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工程成果,在重点生态脆弱区和重要生态区位,适当增加安排退耕还林任务,并与林业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确保退得下、稳得住、有收益。防护林工程要落实规划、优化结构、完善体系、提升功能。同时,加快荒山荒地造林绿化步伐,加快速丰林、碳汇林、能源林、珍贵用材林等基地建设。

(二)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

加强优良品种培育、困难立地造林、森林抚育经营、生物资源开发等科技攻关,尽快破解林业生态建设工程中的技术难题,力争在林业生态作用发挥、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林业生态服务功能强化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启动“林业科技引领计划”,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强地区间林业科技资源的优化整合,探索建立以提高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效率为核心的科技支撑保障体制。

(三)提升林业工程装备水平

研究制定有利于增加林业生态工程投入的政策措施,吸引多方资金进入林业工程机械制造领域,落实林业机具补贴政策,推动林业机械的广泛应用。 支持林业先进设备技术研发,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林业设备和技术,培育大型林业装备企业集团,提升与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要求相适应的装备制造水平。

(四)提高涉林工程技术人员素质

林业生态工程项目不是由林业部门一家来实施的,而是涉及到农业、土地、畜牧、水利水保、公路、民政等多个部门;也不仅仅只涉及林业专业知识,还涉及到农学、农村社会学、环境保护学、水利工程学等多专业技术领域。因此,提高参与林业生态重点工程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显得非常重要。加强对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乃至林区农民的培训,不仅能保障重点生态工程的顺利的实施,还能促进农民致富、林区发展。由此,不仅能实现林业生态建设的预期目标,而且使林业的发展真正融入到经济社会的发展大潮之中。

结速语

生态林业是遵循生态经济和生态规律来发展林业,是充分利用适当的自然资源促进林业发展,并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创造最佳状态环境的林业生产体系。它是多目标、多功能、多成分、多层次,也是组合合理、结构有序、开放循环、内外交流、能协调发展、具有动态平衡功能的巨大森林生态经济系统。我国地域辽阔,气候环境多样,森林资源种类繁多、结构丰富,生态林业发展潜力巨大。

参考文献

[1] 臧晓英.浅谈生态林业的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J].新农村(CN23-1552/S),2011(12):66,77.

[2] 阮传英.林业工程中生态林业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9):203.

林业生态工程范文第6篇

关键词:林业生态工程;发展;分析

我国地大物博,森林资源丰富,但是长期以来的乱砍乱伐和盲目开采,导致森林资源急速减少,并且造成了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1978年我国的“三北”防护林工程开始实施,我国进入林业生态工程的大规模建设时期。1999年起,我国开始落实退耕还林的政策,人们正式意识到林业生态的重要性。几十年以来,我国这项工程不断的完善和成熟,我国的生态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对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1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作用

森林在生态系统种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是生态文明的主体以及国民经济的基础,但是由于我国发展时期的需要,大面积开采森林资源,对林木生态系统产生了严重的破坏。虽然近些年我国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对林业生态工程的发展起到了保护和再生的作用,但是这些仍然无法解决目前森林资源和林业发展的严重问题。因此,我国恢复森林生态系统主体、平衡生态经济系统的问题亟需解决,一下就针对林业生态工程的发展进行阐述。

2林业生态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林业生态工程是一门新的工程,主要是以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系统科学和生态工程原理为依据,针对自然资源环境的现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进行动植物和微生物的匹配,以在特定区域形成一个稳定、实用的人工生态系统。林业生态工程解决的主要问题为以下几点:对我国林业生态工程进行总体规划与布局;分析六大林业生态工程的现状和特点;根据生态环境来规划建设林业生态工程。

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和实现并不是一蹴而就,是需要详尽的规划和有力的实施政策。我国目前林业生态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前瞻性,没有一个大的格局,很多的林业生态建设工程都是短期获利。这其中又有一大部分的林业生态建设工程是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应付上级检查而规划的,在设计和建设上存在很大的缺陷,不能够真正解决生态环境的问题。另外,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是需要各种科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再结合需要治理的生态环境和生物生长、生存的条件而规划的,因此林业生态工程规划是一个由各级规划组成的系统。但是在具体的实操过程中,由于部分组织施工经验不足,往往是规划了总体的目的忽视了各级的设计,导致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操性不高。

林业生态工程在我国各个地方启动的事件和目的不同,于是我国的林业生态工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林业生态工程涉及的内容较多,同时也会消耗大量的金钱。我国需要开展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工作的地域十分广阔,因此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国家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上已经投入的资金,但是却远远不够。虽然林业建设相关部门将重心放在了一些重点区域和项目上,但是这些工作离改善整体生态环境的建设还有一大段路程要走。在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政策的落实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一定要保证监管到位,出现问题及时进行解决,每一笔资金都花在刀刃上。但是在实际的林业工程建设上,由于监管团队的缺乏或者监管团队水平的问题,部分地区的林业生态工程的管理制度并没有得到落实,导致在建设中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并且分工不明、责任不明。这些问题致使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相当滞后。

若是要加大、加快林业生态工程的发展,首先需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核心,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中找到平衡点,加大科学发展观的宣传力度,倡导各个单位在发展的同时尽量不破坏环境;以科学的发展观为理论指导,摒弃传统的、错误的观念,运用科学的知识和技术,在追求社会效益的同时追求生态的平衡。其次需要加大资金的投入,以政府投入为主,拓宽融资的渠道、层次,吸引社会资金对林业生态工程的重视,以引导相关企业和个人投资为辅;在资金政策上,税收、信贷、服务等可以适当像林业生态工程发展倾斜,给予直接投资或者一定的资金补助,给予贴息贷款或者税收优惠等政策优惠;进一步提高地方性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补偿标准,积极宣传和扩大公益性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参与进来。优化林业生态工程的管理和监管能力,督促各级部门对林业生态工程各项职责及时落实,一定要做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杜绝林业发展的管理和监管漏洞。

3结语

正所谓“前人植树,后人乘凉”。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还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和推动,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继红.浅谈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质量及发展策略[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08).

[2]白进军.小议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现状及优化措施[J].科技资讯,2013(33).

[3]伯茹,刘凤霞,李卓.关于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发展的思考[J].神州,2013(06).

[4]孙长富.简议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林业跨越式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2).

林业生态工程范文第7篇

【摘 要】随着经济发展,环境与资源问题日渐严峻,同时也更加受到各国关注,中国在建设生态环境工程方面也做出了很大努力,人口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生态林业工程建设迎合了生态环境发展的趋势,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内容,生态林业建设水平需要不断提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可持续林业工程建设措施,旨在提高人们认识,增加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能力。【关键词】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对策与途径 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言,生态林业工程建设是十分重要的。这不仅对于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也能够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在本文中,笔者就将针对当前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问题进行探讨,并且以此提出改善当前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对策与途径。一、当前我国生态林业工程建设所存在的问题(一)生态工程的规划问题。众所周知,对于生态林业工程的建设来说,生态工程的规划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因为,生态工程规划对于生态工程建设后的生态效果与经济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生态工程的规划工作时,必须要具备前瞻性和协调性,这样才能更好的确保生态林业建设的科学、合理。然而,从当前我国林业的生态工程规划来看,大部分规划人员在进行规划时,过于看重短期的经济效益,不断的加大经济林的规模,长此以往下去,不仅会让生态工程失去其原本应当具备的生态效果,同时也会因为单一的生态结构导致林区的防御能力下降,从而影响林木的生长以及生态工程的经济效益降低。除此之外,政府在进行生态工程规划时也存在缺陷。从笔者所观察到的情况来看,部分政府对于当前的市场没有进行过详细的调查和考量,而盲目的进行经济林种植,导致市场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这样一来也会对生态工程的经济效益产生不利影响。(二)生态工程的质量问题。对于生态林业工程的建设来说,工程质量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只有确保了工程的质量,才能保障生态林业工程能够充分的发挥作用。然而,由于当前我国生态林业工程的建设中,无论是技术还是管理制度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导致对生态工程质量的提高产生了阻碍。所谓技术上的问题,指的是在进行林木种植的时候,工作人员还不能完全的分辨出苗种的好坏,在栽培的时候较多的是使用传统的方法,没有应用更加科学、合理、先进的技术来确保林木的栽培和生长。而管理制度上的缺陷,则是在进行林木栽培工作时,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来确保工作的执行,这样一来就使得林木种植产生问题,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资源的浪费。(三)缺乏足够的投入。在任何地区进行生态林业工程的建设,都是一项较为复杂并且庞大的工作。因此,在工程建设的过程当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和物力,确保工程建设能够正常的进行。然而,从当前我国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在林业工程建设上的投入是较为缺乏的。这样一来,就很容易导致工程在建设的过程当中因为资金的问题而出现问题,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建设,使得生态林业工程无法正常的发挥作用,反而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二、当前我国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对策与途径(一)与经济建设相结合。在前文笔者就有提到过,生态林业工程的建设是一个极其庞大复杂的工作,因此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到工程建设当中。而在这样的情况下,笔者认为将生态林业工程建设与经济建设相结合是有效途径之一。这样一来,既能够保障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到生态林业工程的建设当中,同时也可以更好的吸引高素质人才参与到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相对应的,生态林业工程的建设本身对于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就有着促进作用,无论是自然资源的提供,还是生态旅游路线的建设,都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有着促进作用。在这样相辅相成的关系之下,自然而然就能够保障双方获益,使得社会经济与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共同发展进步。(二)优化林区的生态结构。要想确保生态林业工程的建设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那么就必须要优化林区的生态结构。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林区的生态规划工作时,要充分的考虑到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林区经济效益的情况下来进行生态结构的规划。这样一来,才能够确保林区的长期发展,提高当地经济水平的同时,也为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减少水土的流失,净化空气等工作做出贡献。(三)加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从当前我国生态林业工程的建设来说,加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吸引大量的专业人才投入到林业工程的建设工作当中,是极为重要的工作之一。这是因为,随着当前社会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的林区管理模式和栽培技术已经不能提高当前的林业工程建设质量。因此,相关单位和部门也应当要积极进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同时采取更多的优惠条件和政策,吸引具备较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人才参与到林业工程建设当中,这样才能更有效的进行工程建设,保障工程的质量。(四)加大资源的投入。要想确保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质量,那么必须要加大资源的投入,这样一来才能保障有足够的人力、物力投入到工程的建设当中。而要做到这一点,笔者认为除了要将生态林业工程建设与经济建设相结合以外,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应当加大对于林业工程建设的支持,这样一来才能够确保林业工程建设工作执行到位,使得生态林业工程充分发挥作用,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做出贡献。总之,面对如今的生态环境,合理的资源开发与林业工程建设不仅促进了国家生态环境的发展,也满足了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在此方面国家也应该尽力做好有效政策支持。尤其是在林业工程建设方面,对于后期管理也要加强,避免引起一系列环境问题,从林业建设与管理等方面入手,处理好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最终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参考文献】[1]周培福.试析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对策与途径[J].新r村:黑龙江,2004(12):153-153[2]李志勇.探索分析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措施和途径[J].工程建设标准化,2007(8)

上一篇:传统中医文化范文 下一篇:创意广告设计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