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技术知识范文

时间:2023-12-13 17:30:03

林业技术知识

林业技术知识篇1

关键词: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梅州市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于环境的需求也越来越丰富。在这样的状况下,林业技术的发展也显得越来越重要。目前,梅州市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已经成为了林农和涉林企业的第一需求,因此,我们更要细致的分析当前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构建程度。今天,我们就以梅州市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构建为题,分别从梅州市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构建遇到的问题以及梅州市构建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策略等方面,简单的探讨此问题,希望可以对梅州市的林业发展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一、梅州市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构建遇到的问题

在上文中我们已经简单的阐述了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重要性。在目前的形势下,梅州市在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构建中依旧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得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构建无法完善,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梅州市林业经济的向前发展。主要的问题包括:林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知识老化、推广手段非常落后、推广的体制不够完善等等。下面,我们就详细谈谈梅州市在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构建中遇到的问题:

(一)、林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受到限制

梅州市构建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已经有了一段时间了,在这段时间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目前梅州市林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出现了老化的问题,同时,林业部门给予工作人员的报酬也非常的低。关于林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知识老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工作人员很少有机会接受更加先进、更加完善的知识培训[1],导致工作人员无法及时的更新知识体系,难以达到林业技术所要求的标准。比如:梅州市近十几年以来在林业技术推广方面没有招收一个大学本科毕业生,就连大中专毕业的工作人员也寥寥无几,在这些人中还有不少缺乏实际的操作能力、缺乏专业知识的支撑,使得他们难以达到林业技术推广服务所要求的标准。

(二)、林业技术推广方法过于落后

梅州市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构建的过程中遇到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推广的方法过于落后。这个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上面说到的工作人员知识水平老化所引起的[2]。由于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有限,导致在林业技术推广中所运用到的设备不够完善,最终导致林业技术推广的方式过于落后。目前,梅州市在林业技术推广中所采用的方式依旧局限于科技下乡、技术培训、咨询等等的方面。这些陈旧的方式导致信息化管理水平受限、市场开发受到限制、专家服务的水平也受到限制。最终导致林业技术推广管理水平低下、效率不高、林业技术推广所达到的收益并不明显。

(三)、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体制不完善

由于在上文中出现的工作人员知识水平老化、林业技术推广方法过于落后两个问题的出现,最终导致出现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体制不完善这样的一个问题。目前,梅州市在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构建方面仅仅局限于以林业为主,推广的范围也大大的受到了限制,知识局限于狭小的区域。这主要是由于推广服务体制方面的落后、林业部门之间没有很好的配合所导致的,使得最终难以达到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实现更多的收益。

二、梅州市构建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策略

在上面一个版块的内容当中,我们主要阐述了目前梅州市在进行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构建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就梅州市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更快的完善构建,特此提出以下建设性的意见:

(一)优化林业技术人员的知识体系

如果我们想要使得梅州市的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更快的建立起来,必须要从林业技术人员方面入手,尽快的加强和完善林业技术人员的知识水平,及时更新他们的知识结构方面的不足。主要的措施包括:定期对林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结构体系的培训、安排相关的林业技术人员到各地考察实习,在实践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邀请业内一些专业的人员对林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让他们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且加以改进、在招聘的过程中要大量的招收本科、研究生毕业的人员,以加强林业技术团队的整体素质[3]。

(二)、完善林业技术推广体系构建的方法

梅州市想要更快的构建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就必须创新林业技术推广体系构建的方法。在这方面梅州市林业管理部门可以通过组建起专业技术协会,与林业专业协会、合作社合作,及时的引进实用、先进、成熟的科学技术支撑自己的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最终实现林业技术推广效益的增加。结语:总而言之,如果梅州市想要尽快的建立起自己的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必须加快改善以上内容中所遇到的问题。林业部门也必须重视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重要性。今天,我们分别从梅州市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构建遇到的问题以及梅州市构建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策略等方面,简单的探讨了梅州市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构建问题,希望可以对梅州市的林业发展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作者:黎小田 单位: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梅南镇农业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林尤奋,陈杰,张晓凡.林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以岛东林场林业技术推广为视角[J].热带林业.2009(02)

[2]林岳,贺刘军,黄艳,祝冬燕.浅谈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改革的必要性[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5(19)

林业技术知识篇2

一、当前林业职工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

1.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不足,知识老化,素质偏低。近年来,山区对部分富余人员进行安置,一些职工离开了林业岗位,部分人才流失,中、初级工种所占比例一般,有技术等级人队伍严重偏少,而且普遍文化素质低,技术含量较少,大多数职工工作在林区,接受新知识、新事物的机会较少,知识更新的速度慢,知识老化程度较为严重。

2.技术工人队伍不适合新形式发展要求。一是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后,山区林场的主要任务和责任已由森林工人采伐逐步向森林管护全方位转移,技术工人的流动方向也应向管护方面靠拢;而实际上,很大一部分职工身在管护岗位,还保留着森林工采伐的工人技术等级,却没有森林管护的技术等级,流转速度慢,也就是说适合企业发展现状的技术工人队伍偏少。二是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需要专业的技术工人从事工程的设计、实施、验收和检查监督,而在山区林场中,这样的人才实际很少,尤其是高级林业技术工人数量少,这对林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力。

3.复合型人才和管理人才缺乏。随着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和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各山区林场大力发展二三产业,而林业产业缺乏这方面人才,尤其是缺乏多种经营项目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4.林业执法队伍素质偏低。据统计,现有的林业执法人员法律专业毕业的仅占1/3,平时对法律知识积累不够,在林业执法过程中很难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二、对提高职工队伍专业技术素质的建议

1.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采取多种方式,强化职工专业技术培训,要通过自办培训班、委托办班、高等技术学习班等多种形式,加大对技术工人的培训力度,特别是山区林场由过去经营型向管护型过渡,结合工人从事的岗位,要重视职工的培训,提高职工的素质,尽快适应岗位转换能力的提高。在培训方面,一是进行座谈式授课法,以便达到授课人与受培训人员之间的沟通,提高培训的效果。二是进行护林、造林、生态知识培训,增强职工护林、造林、生态知识,提高林业工人专业技术水平和素质。三是进行技术等级培训,培养出一批高等级的从事工程的设计、实施、验收和检查监督的专业技术人员。

2.建立健全分配机制,鼓励学习技术。建立健全分配和激励机制,激励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等要素参与分配机制建设,优化人才结构,鼓励人才竞争上岗,通过公开竞争让这些人才发挥他们的才能。根据技能的高低、成绩的好坏拉开分配的档次。在薪酬、福利、晋升等方面向关键技术岗位倾斜,鼓励林业人才创新的分配和激励机制,激发林业人才的创新欲望,激励林业人才的创新精神,激活林业人才的创新潜能,聚集林业人才的创新优势,形成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技术、一流报酬的良性循环。

3.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林业建设正处在关键时期,林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愈加迫切,因此,加强教育投入,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在政策上需要上级主管部门提供较大的优惠政策和培训空间,在资金上加强扶持,为其解决一定的培训费用。在工作上给予倾斜和协调,搭配好工作和学习时间,鼓励有潜力的人参加培训技术院校深造,这样培养出来的专业技术人才思想稳定,不易流失,为日后施展才华和发挥作用打下一定的基础。

林业技术知识篇3

【关键词】:林业技术推广;存在问题;发展对策

【引言】:林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林业站的工作人员一方面需要大力建设和开发林业资源,另一方面还应该更好地推广林业技术,不断改善从事林业产业的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是各种因素会影响林业技术推广质量,本文则以面临的难题为出发点寻求有效的解决措施。

1基层林业技术推广存在的主要问题

1.1认知有所欠缺

林业事业的主要特点就是,首先,见效非常慢,并且效益极低。其次,广大人民没有充分的认清我国现在林业建设的实质内涵。再次,人们在提升林地实际出产效率,改变具体的增长方式以及将林业当作建设新农村的主要经济等方面没有充足的信心。最后,在林业事业当中工作的大部分职工干部们只关注管理,而对于服务通常都是置之不理,这样就使得我国林业技术推广难以进行。

1.2推广制度不够完善

我国现存的林业推广制度,都是从现有的政策法规中提炼整理而来的,没有充分的结合当地林业的发展状况。只有政策结合基层林业发展实际,才能更加适合当地的林业技术推广工作。因此,对于林业制度的问题应该是首要考虑的课题之一,且由于没有考虑到林农的真正需求,导致很多政策无法实施,形同虚设,这是阻碍林业技术推广效果不良的重要因素。

1.3配套设施建设问题

林业技术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经济属性方面。在我国,林业产业仍属相对落后行业,从业者文化意识落后、经营方式传统;林业行业还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即新增他人参与林业科技消费的边际成本为零或很低,且林产品具备着自然再生、无法保密以及一定的外部经济效应。

1.4技术推广难度大,进展缓慢

林业技术的推广大多是停留在理论知识上,而且有的理论根本不符合地区的实际情况,纸上谈兵终归也只是空谈,所以必须实际操作,才能加深印象,真正掌握技术。林业技术的科研成果也与其他不同,科研成果运用到实际中往往耗时比较长,不是一两年就能完成的,往往是很多年也无法研发出优良的品种,所以进展缓慢。

2加快林业技术推广进程的对策

2.1对社会化的服务体系进行建立

实际上乡镇林业站属于连接林农推广和新技术的桥梁,同时也属于林业科技成果变成有效生产力的服务单位。这就需要稳定机构与人员,以使林业站的职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进而把林业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有效解决。而有效将乡镇林业局当中的物以及财和人交给县林业局统一进行管理,进而使技术服务得到有效开展。所以就要从对“三农”问题的解决角度出发,为科技服务机构提供充足经费,以使科技推广工作可以在经费的支持下顺利开展。此外,还要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量,对技术服务方式进行更新,把那些比较先进的科技成果变成高效的生产力,让林农们可以在技术服务的基础上获得良好的经济收入,进而对技术推广工作加强关注。

2.2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必须不定时的为工作人员培训最新的技术知识,不要只停留在理论上,最好是实地操作给工作人员看,这样才能更好的掌握。而且还要让技术人员多和当地的林农沟通,林农的文化知识本来就匮乏,如果没有适当的培训,没有专业的人才引导,没有学习先进的技术,总归是不利于林业的发展。但是专业的人才毕竟有限,从事培训工作的人员也有限,难免会有遗漏的地方,所以还可以与一些林业高校来一同做好技术推广工作,林业高校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有一定的林业知识,这样开展工作就更加得心应手,一点就通,接受快,而且还能变通,优化更好的方式来开展工作。能够将先进的技术更好的、更快的传达给需要的人。所以,加强基层教育,提高林农专业技能,这样才是实现了整体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

2.3不断开发新的林业技术

一成不变的林业技术不能满足各个地区林业的发展,因此必须组建强大的科研团队,针对每个地域的地质特点、环境特点等因素研究更为科学的林业技术;对于不同的林业资源,依据其建设开发的性质,与当地的土壤环境等因素相结合,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比如在建设水果经济林区的时候,则可以进行林下养殖活动,充分利用林业资源;在建设公益生态林时,需要评估其保持水土的能力;在选择植物种类时,应该以根系发达物种为主。

2.4进专业的技术型人才

所有推广林业技术的机构以及专业协会通常组织技术培训以及科技交流会。充分利用培训、科技示范以及委托项目等诸多方式,将科研院当中所研制的技术力量以及林业科研应该到科技推广这个服务体系当中。然后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科技人员对专业知识与技术进行认真学习,进而在积累大量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提升服务能力。并且要培养示范林农科技的示范人员,积极的传播以及扩散与转化林业技术。同时还要使用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方法来引进大量的新技术以及人才,进而使科技实力可以得到有效提升。此外还要邀请科研机构的专家到培训机构当中进行讲解,为科技人员提供外出进修的机会,让他们可以在进修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知识含量和服务技能,进而使技术服务质量大幅度提升。另外,合理的应用青年学术带头人,让这些青年到重要的技术岗位上工作,进而达到强实力的目的,积极倡导林业部门当中的科技人员亲自到林业生产一线进行指导、服务与推广等。

结束语

林业技术的推广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所以必须要进一步完善林业技术推广的方针、政策,完善林业推广体系,多培养新技术人才,加大科技的投入,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更快的实现林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进一步加快林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进程,实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在保护生态的同时也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效益,为人民带来更多的财富。

【参考文献】:

[1]陈润.基层林业技术推广工作质量提升路径研究[J].科技风,2016(01).

林业技术知识篇4

关键词:林业技术;林业建设;重要性

1 概述

众所周知,林业的存在有众多的好处,比如它能够防风固沙,能够为经济的发展供应充足的资源,能够为广大群众的生活创造便利,最主要的是还能够保证生态和谐。结合相关的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它的生态价值较之于它的经济利润来讲,要高很多。总的来讲,它的存在是社会发展,是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要素,能够确保生态稳定,确保社会有序发展。最近几年,由于经济高速发展,此时广大群众开始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而且国家相关机构也积极控制污染,这就在无形之中带动了林业的进步。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之下,相关机构积极投入资金,此时群众的育苗热情非常高,许多的绿化单位等应运而生。为此,林业站作为林业部门最基础的单位,作用也不容小视。

2 在林业建设中发展林业技术的重要性

2.1 发展林业技术的意义

2.1.1 宏观方面。要想确保林业稳定发展,就要合理的使用林业技术。最近几年,由于经济高速发展,此时先进的科技以及工艺等开始被大范围的应用到林业建设工作之中,此时许多的转基因物种开始被大量的应用到建设工作之中,继而使得资源得以优化,而且过去常见的病虫害问题也得以很好的控制,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

2.1.2 微观方面。通过合理的运用林业技术,可以确保相关单位在行业之中占据一席之地,可以明显提升利润,对于融资等意义非常关键。

2.1.3 调整林业产业结构的需要。如今,我们国家的林业创建工作开始逐步变型。从过去的林业开始朝着现代化,精准化方向发展。而且它的产业结构也在无形之中变化着,而要想高效的转变,就要以林业技术为依托。除此之外,我们开展林权改革工作的时候也不能够脱离技术而单独存在,通过合理的使用技术,我们可以确保林业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2.2 林业技术装备的作用

2.2.1 加快林业的现代化建设。对于林业技术来讲,装备是其中十分关键的一个构成要素。所以,只有不断完善装备才可以很好地带动行业的发展,带动产业的进步。我们国家的很多区域本身的地质环境较差,所以,对于技术装备也就有着更为严格的规定。对于相关企业单位来讲,就要通过合理融资积极引入优秀的装备。优秀的装备可以确保行业的总体实力增加,确保生产水平提升,继而保证行业高速稳步前进。

2.2.2 衡量林业建设现代化发展程度的标志。在过去的时候,林业的发展形势非常不合理,过于粗放,而当前的林业在发展的时候更加重视人的存在,它将工作的重点放到人和环境的有机共存上面。在当前时代之中,它有着非常多的势,生产能力相对于过去来讲要高很多。它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求尽最大努力利用林业功能,确保其能够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而技术装备作为发展的必要前提,它对于林业的变革有着非常关键的影响意义。

3 林业技术发展的制约因素

3.1 意识比较淡薄

我们国家的很多区域的林业发展得都不是很好,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先进的林业意识,不能够和时代的发展步调保持一致。很多的基层工作者的思想较为落后,在开展运作工作的时候,还是使用过去的那种模式,不能够体现时代特色,很显然就会导致林业效益无法被体现。所以,我们就要不定时的开展培训工作,切实提升工作者的思想认知能力,意识到林业工作的存在价值。除此之外,因为技术欠缺,也会导致林业的价值得不到合理的体现,相关单位的利润无法保障,此时作为经营人他的情绪必然不会乐观。

3.2 资金投入不足

个别区域在发展的时候,像是红松产业,还是小面积的种植。正是因为它的面积不大,必然无法获取很高的效益,广大群众根本不可能从松树的种植工作中获取利润。因此,在开展产业化建设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做好资金投入工作,通过多种渠道合理融资,为行业的发展注入动力。目前我们国家的个别区域,由于经济发展速度较慢,缺少资金,导致林业技术根本得不到很好的利用。

4 加快林业技术发展的有效措施

4.1 强化林业技术的发展意识

切实提升林业人员以及广大群众发展林业的思想认知水平。具体来讲有以下几点。首先,要积极开展教育以及培训活动。比如可以定期组织专家开展讲座,目的是为了正价工作者的林业知识,确保他们能够从意识层面上重视。其次,建立一系列林业技术的示范户和示范点,充分运用示范精神促使林业的广大工作人员不断学习林业技术,真正意义上地做到科技兴林。第三,建立林业技术书屋,为林业人员和社会大众提供相关的林业技术书刊,从而起到林业知识普及的作用,强化工作人员对林业技术的学习。

4.2 深化改革林业技术体制

政府应该加大对林业技术体制改革的支持力度,为林业技术发展提供有效的市场引导,出台相关的政策,鼓励相关科研机构进行综合研发,从而加快林业技术的转化速度,进而提高林业技术的发展创新动力,不断强化林业技术对于林业建设的积极作用。

4.3 积极投入,提升创新水平

4.3.1 加大林业教育投入。对于林业单位来讲,要成立专门的基金组织,将资金用到技术研发之中。而且,有关机构也要不断增加这方面的投入,不断研发出新的林业技术,培养出大量的林业技术人才。

4.3.2 加大现有的技术推广。对于现有的林业技术来说,应该加大推广力度,从而不断增强林业技术成果的实际转化率,在林业建设的经营服务和生产中能够真正地应用林业技术。另外,也能让越来越多的林业生产经营者充分意识到林业技术对于经营效益的巨大作用。

4.3.3 建立技术补偿机制。通过合理的运用该体系,切实提升广大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和主观能动意识,带动行业进步,对从业工作者开展技术方面的免费指导,做好补技术补偿活动,只有这样才可以切实的激发出工作者开展林业工作的热情,才可以真正带动行业的进步。

5 结束语

林业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来讲发挥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它不单单能够为各个行业提供资源,而且还能够为广大群众的生活创造便利,能够促进社会和谐,带动经济进步。因此,作为林业大国,我们必须要合理稳定的发展林业。而发展必然离不开技术作为支撑。所以,作为林业机构要高度关注技术的应用情况,强化工作者的工作意识,确保其能够真正意识到林业技术的存在意义。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的带动行业进步,带动经济发展,确保林业的价值得以体现。

参考文献

[1]周玉申.先进的林业技术装备是现代林业建设的支撑和保证[J].木材加工机械,2011(4).

[2]梁国利,赵锦云,徐光岩.浅谈人工林建设在我国林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J].科技促进发展,2009(12).

[3]李汉东,吕振芳.林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中国农业信息,2012(17).

[4]汪樟春.林业技术推广在基层林业站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家科技,2011(S3).

林业技术知识篇5

关键词:林业;技术发展;林业建设;重要性

一、现阶段我国林业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

1、专业性的技术团队数量不足

随着林业生产建设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加强了对林业建设的重视程度,并在资金投入上进行了适当的倾斜,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林业生产建设的发展。但是这些专项资金的绝大多数都用于林木栽培、林业管理等方面,而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和高素质人才的引进重视程度明显不足。一方面是林业工作环境相对艰苦,多数林区的地理位置相对偏远,因此林业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加上上级监督管理工作不到位,许多工作人员存在得过且过、“混日子”的工作态度,正常的林业管理和建设工作尚不能高效完成,更不用说进行林业技术研究了。另一方面,由于林业部门领导对林业技术发展的重视程度不足,缺乏有效的人才管理和激励手段,导致一些素质高、专业强的综合型人才流失,不仅给林业建设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扰,也使林业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失去了动力。

2、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缺乏技术发展意识

传统的林业建设和生产管理多是依靠人力完成,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而且林业建设效果也不够明显。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林业建设也实现了机械化、现代化,在解放林业管理劳动力的同时,也提升了林业建设质量。但是仍然有一部分林区管理人员,在长期的林业工作中形成了固化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思维,对于一些新技术、新观念的接受程度较低,甚至存在抵触心理,即便是地方政府和林业部门开展了免费的技能培训机会,他们也很难主动进行学习,对于林业技术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林区管理人员作为林业建设的直接参与者,如果自身的管理理念不能与时俱进,也就很难从实际工作中带动林业技术的发展。3、过分依赖技术引进,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在当前林业技术发展过程中“,拿来主义”仍然普遍存在,自主创新意识淡薄。对于部分林区工作人员来说,通过自主创新,进行科学研究实现林业技术的发展,增加了自身的工作压力,不如直接借鉴和模仿行业内其他林区的现成模式。在这种思想观念的指导下,许多林区管理人员盲目借鉴其他部门的先进技术,生搬硬套,忽视了林区之间存在的差异,结果导致林业技术运用的过程中出现问题,给林业生产建设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二、林业技术发展在林业建设中的重要性

林业建设的有序进行需要林业技术的大力支持,一旦林业技术出现滞后或者实用性较差等现象必然会延误林业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从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的林业技术依然有待加强,随着国家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逐渐密切,外来物种的入侵虽然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是逐步的进行林业技术的拓展与延伸也非常重要。林业技术的改进对于林业经济的健康发展也非常有利,它可以在传统林业经济的发展基础上促使林业经济朝着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同样,对于林业管理制度及经营权限的开放也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全面的促进林业技术的发展必然可以加大个体林业经济的发展,为林农经济收入的增加及贷款渠道的拓宽都很有帮助。在林业技术的支持下,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不再仅仅局限于木材的开采及使用,同时配套的林业产业也得到了稳定的发展,多元化的育种方式及种植技术都极大的提高了营林工程的成活率,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促进林业技术发展的有效措施

1、增强科技兴林意识,加强技术宣传推广

(1)在农村开展林业实用技术培训。结合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以短期实用技术培训的形式,如采取科技讲座、技术咨询、技术指导等送科技下乡的形式,对农民进行培训,让农民接受林业科技知识。只有拥有了林业科技知识,才能从思想上重视它。(2)建立一批林业科技示范点和示范户,推广一批投资少、见效快、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适宜农村发展的新成果和新技术,通过示范户带动广大林农学习科技、运用科技的积极性。(3)为农民提供林业科技书刊。组织编选一批果树、森林食品、森林中药材、竹藤花卉等方面的乡土教材,免费赠送给山区农民。农林的知识水平提上去了,对科技知识的接收能力提高了,看到了林业科技的效益,科技兴林的意识就会不断增强。

2、完善研发激励机制,加强工作扶持力度

首先,建立和完善相应的鼓励机制,重点强化林业发展较为缓慢的区域,可以通过政府的补贴和扶持强化林农的技术意识,定期的安排技术小组进行指导;其次,重视专业性人才的培养,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专项资金的拨给鼓励技术人员参与林业技术的研究,加强林业人才的培养,给林业院校毕业的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第三,重视林业技术的宣传,对在职员工提供充足的培训及学习的机会,以此来调动基层林业工作者的科研热情及工作积极性。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带动林业技术推广

加强林业技术的发展,必须让林农看到实质性的效果,从而坚定其学习林业技术的信心,更好的发挥出林业技术的优势力量。重视林业管理制度的革新,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宣传,在大量资金及技术人员的支持下更好的带动各地区林业建设事业的发展。针对不同区域的种植特点进行研究,为林农日常工作开展提供有力的指导。基层林业部门也要加强林业技术人员的考核,只有在先进理念的引导下才能更好的带动林业技术的研发及推广。

4、重视创新能力培养,加强技术创新保护

鼓励技术人员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具体的工作中将理论结合实际,对于一些外来的新技术新理念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的林业核心技术。鼓励企业和个人积极的进行林业技术的创新,并予以相应的保护,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或者是政府扶持的方式来保障林业技术的研发工作有序的进行。

四、结语

在党和政府的号召下,绿色经济、绿色建筑等新型的理念得了较好的实践,这从极大程度上表明国民环保意识有了较大的提升。在丰富的实践中,各项林业技术得到反复的研究及改进,为我国的林业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支持,但是需要林业技术的研究人员立足于当前,有计划性的进行技术的深入研究,从而推动我国各地区林业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

作者:宋振国 单位:韩家园林业局防火办

参考文献:

[1]胡松,尚玉霞.浅析林业技术发展在林业建设中的重要性[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3):19-20.

[2]陆永佳,周海兰.林业技术发展在林业建设中的重要性[J].现代园艺,2014(14):43-44.

林业技术知识篇6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完善;林业科技服务体系;特点分析

1.新农村林业建设的统筹规划

林业是进行现代化农业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要有乡村规划,有条件的地方应纳入城乡统筹规划建设中。林业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当什么角色因地区而有差异,有些地方适宜速生林生长,满足市场需求;有些地方是为了恢复或建设生态系统;有些是需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有些是为了改善生活环境等。要整合资源并理顺林业在各具不同特色依存关系中所处地位,也要视当地具体自然等情况和可能具备的发展前景而定并科学地统筹规划。规划关系到当地林业的兴衰、生存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规划决策要反映社会的要求,应让农民广泛参与。通过规划达到:保护和优化适地适树的各种立地生产潜能;结构多样性,充分利用土地与空间;生物多样性,注重生态系统功能的建立或恢复;物种保护与生产相结合;环境治理与文化建设相结合。

经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当前在一些地区发展林业的突出矛盾或阻力主要来自于思想观念。如对林业生态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林业包括经济林收益所承担风险心里没底。发展林业没有规划,或虽有规划没有按照规划推进。东部地区、平原地区还有与农业争地问题,干旱地区植树成活率问题等是林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应通过培训学习宣传教育,通过对具体林业收益、生态效益和优美宜人环境案例的介绍或体验,才能使农民从思想观念上解决问题。同时要在制度保障上,在林业发展规划上进行强力介入。对资源、信息等进行统一整合,严格按照规划目标推进建设进程,避免管理上条块分割各管一摊、各搞一套。在产业林发展中,树木幼林期应规划合理高效利用林间土地,进行立体种植。如养禽、生产蘑菇、栽种中草药或套种其他经济作物。从属产业林,如农田防护林、水土保持林、小流径、湿地水源保护生态林,乡村及住宅前后的环境景观林,为城里人服务的休闲、观光和旅游林等均应确立基本适宜的目标进行规划建设。在建设以生态林为主的林业发展规划中,有些地方还要考虑本地的规划尺度,景观格局是否能符合当地自然条件要求,是否需要和邻近的乡镇统筹规划连片建设等。只有科学规划,认真组织实施,坚持数年抚育发展,才可能产生效益,特别是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2.普及林业知识与技能

发展林业过程中,应该使农民的生态环境意识、林业知识技能等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否则难以实现规划、推广栽培抚育新技术、并使生态功能和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目标。我国农业实质上已转入现代农业前期的二元结构的发展阶段,有种植、有经营、有乡镇企业,有外出务工。先进的农机具、良种、化肥农药和先进农技知识都在推广使用。要发展现代林业,要使农民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生产方式或某些不适宜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适应新农村建设需求,就要帮助农民转变观念,认识林业在生态环境方面的重要性,确立尊重多样性和以生态为中心的价值观。整体提高农民自身素质,与时俱进地进一步学习有关农林专业技术知识,成为懂技术、会经营、能服务具有时代精神的新农民。建设新农村离不开科教兴农兴林,要向农业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发展,向生态化转型,就需要农民在干中学,在学中干。通过培训,请相关职能部门专家讲课指导,农林院校大学生和农业推广硕士生下乡工作,通过各种渠道,培养农村科技骨干力量。同时要解决地方少数基层干部和农民较为严重的等、靠、要等依附性思想,让他们理解林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林业对自我发展、对生活的好处,变被动成为发展林业的动力。

要运用媒体力量,通过各种传媒信息或通过观摩、体验、示范和接受培训,使农民提高各项技能。让广大农民了解林业的普通栽培抚育知识、生态系统功能科普知识和专业化扩展的相关知识,让部分农民专业户了解林业的生物技术,生态系统功能知识,才能使农民肩负起责任,担当起发展现代林业应担当的重任,使知识从书本走向新农村建设实践。对农民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向农民进行专业技能和成果的推广,应该成为媒体、农林院校和各级政府所设种子站、林业站、果树站等技术推广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只有这样,才能使新农村建设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新农村林业建设有不同的层面和视角,也就涉及不同层次的科技支撑问题。微观视角对于农民或乡村组织来说,在抚林和发展林业事业中,需要有培育、保护、经营和开发等科技知识的支撑,林业专业户还需要有接受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能力。宏观层面对于一个县或一个市的更大区域,所面对的不仅是产权分散的个体林块,而是要视其为连片的森林生态系统进行研究和营建。使其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功能,全面发挥生态系统的多种效益。要实现本区域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和谐共荣,就需要宏观层面的相关人员掌握运用林业高科技知识,用现代科学技术支撑和引领林业的建设发展。对本区域林业系统有宏观调控和把握,不断弥补本区域已有森林系统的不足。用林业科技知识和相关政策分地区、分特色、分环境等指导林业发展。既要创新也要充分利用前人的成果和科学技术,做到作为产业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作为公益事业有良好的生态社会效益。有了不同类型的林业建设定位和发展模式,具体实施中充分运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和生态知识指导农民以最小的投入争取最大的效益。

3.结束语

新农村林业建设一定要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为出发点。发展林业要让农民看到收益,在长远规划中也要兼顾中短期利益,才能提高其积极性,使林业建设向纵深发展。 [科]

【参考文献】

[1]周天勇.现代农业: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N].光明日报,2007.03.16(2).

[2]何兴元.应用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86-201.

[3]韩庆华.绿色制造[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29-33.

[4]张红梅,刘丽莉.北京市林业局为成果转化搭平台[N].中国花卉报;2004.

林业技术知识篇7

【论文摘要】文章结合职业素质的内涵论述了高职林业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涵义,阐述了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能力三要素,提出了培养和提高高职林业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途径。

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是一种针对职业岗位的专门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培养目标。培养高素质林业职业技术人才,对于提高林业行业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优化林业行业人才队伍结构,激发林业行业人才队伍活力,推动林业的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打赢林业生态建设攻坚战,为我国走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探索高职林业技术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职业素质以及培养其职业素质的有效途径,培养出高素质的林业高技能专门人才,以便能更好地为林业建设和生态建设服务。

1 职业素质的内涵

职业素质是劳动者胜任某一职业所必须具备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能力等。从素质与培养目标指向性相关度而言,职业素质一般可分为专业性职业素质和非专业性职业素质两大类。专业性职业素质通常是指与从事本专业对应的工作岗位所特有的知识和技能等;而非专业性职业素质一般是指除专业性的知识、技能之外的职业文化知识、职业通用能力、职业必备人格等。

2 高职林业技术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素质

2.1 职业意识

职业意识是从业者对职业活动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成分的综合。作为林业高职生应具备以下职业意识。

2.1.1 敬业意识

爱岗敬业就是要求林业技术学生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用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树立爱林、造林、护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1.2 奉献意识

奉献,是一种只有付出不求任何回报、不计个人得失的一种精神和理念,是一种真诚自愿的付出行为。岗位敬业奉献,就是对于本职岗位,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忠于职守。干林,爱林,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也创造社会价值,为林业建设和生态建设做出贡献。

2.1.3 艰苦创业意识

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是规模巨大的循环经济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肩负着重要使命,同时,林业也是艰苦行业,对林业高职学生来说,要适应社会的需求,要成就一番事业,尤其要具备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的精神。

总之,林业技术专业学生必须具备“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林业行业精神,此处,还需具备竞争意识、团队协作意识等。

2.2 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林业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是在社会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指导下的一个相对独立的规范系统,是进行我国林业建设、发展林业科技教育、处理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等方面,都会表现出的对林业事业、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的义务感、荣誉感和职业良心的总体规范纲领。

2.2.1 保护森林,热爱自然,维护生态环境

森林就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环节,森林能否得到保护,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人民生活和子孙后代的利益。保护和利用好现有森林资源,大力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充分发挥森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服务,为子孙后代造福,是林业从业人员的道德职责。

2.2.2 秉公事林,艰苦奋斗,献身林业事业

林业从业人员以林为业,通过自己的职业活动来履行对社会和国家所承担的义务和责任。秉公办事,坚持原则,以林为公,不谋私利,把自己的一切与林业事业融为一体,是林业从业人员应遵循的重要道德规范。

2.2.3 尊重科学,规范管理,按客观规律办事

是否掌握林业科学文化知识,既代表一个林业工作者的素质,还涉及到个人、集体和国家的利益关系问题。林业劳动者应立足于林业的特殊性去寻找其客观规律,林业劳动者从事的是一个多学科的、知识密集型的综合性行业,必须具备严谨、求实、刻苦的科学态度。

2.3 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实践能力,由力包括专业能力、通用能力、创新能力三方面,是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2.3.1 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是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运用专业知识、技能的能力。林业技术学生的专业能力是指具有林业专业所必需的单项和综合的知识与技能,能分析解决林业生产实际问题。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能力:具有熟练识别常见森林植物和采集制作植物标本的能力;具有森林植物调查及森林土壤调查与速测的能力;具有种苗生产经营的能力;具有森林营造和森林抚育经营的能力;具有森林保护的能力;具有森林资源设计调查的能力;具有运用林业政策与法规的等能力。

2.3.2 通用能力

指专业能力之外,对现代生产和劳动者个人未来发展始终起作用的能力。包括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语应用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策划管理能力、组织实施能力等。

2.3.3 创新能力

是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在新的工作环境中.树立新观念、开发新产品、创造新业绩、开创新局面的能力。是在学校获得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基本素质的迁移和发展。刨新能力与专业能力、通用能力互相促进,协调发展。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思维能力、创新设计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创新工作能力等。

3 培养和提高高职林业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途径

3.1 加强高职林业技术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熏陶,注重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的培养

3.1.1 加强新生入学的专业教育,培养学生职业意识

新生入学后,要多渠道,多形式做好学生的专业教育,让他们很好地了解林业行业的特点,明确要从事林业工作,需要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学生的林业职业意识。比如:我们主要是以专业教师作讲座、聘请校友作报告、实地参观等形式做好林业技术专业学生的专业教育工作,以培养学生职业意识。 转贴于

3.1.2 积极开展第二课堂的校园文化活动,拓展学生的职业素质

在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中,文化课学习成绩与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学习能力、职业发展潜力相比,更着重后者。因此,我们通过大型校园文化活动来锻炼学生的上述能力,拓展学生的职业素质。例如:通过主题演讲、征文活动、读书汇报系列活动来牵引学生爱读书、读好书的学习兴趣,提高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培养学习能力和读书习惯;通过举办主题讲座、专业技能大赛等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和专业技能。

3.1.3 聘请企业领导到学校举办企业文化专题讲座,提高学生的企业文化素养

为了让学生了解林业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增强学生的企业文化素养,使学生及时掌握企业需求与学生现有水平的差距。激发他们自觉参与综合素质养成的各项训练,我们邀请广西金桂林业公司等林业公司领导到学校作专题讲座,让学生和公司的领导们面对面交流,零距离接触,让学生了解到了企业的要求,从而激发了学生自我寻找差距、自觉制定个人学习目标的积极性。

3.2 搭建多种平台,注重学生职业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3.2.1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为提高学生职业素质提供有力的保证

高职林业院校教师应具备多种能力,体现在教学研究、实践动手、社会交往、开拓创新等方面。以教学为研究对象,科学地组织、设计、管理、选择教法,优化教学过程;以专业为研究对象,针对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开展研究活动,推动生产的发展。专业课教师的专业能力,尤其是实践动手能力,是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前提和保证。

3.2.2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培养提高学生职业素质

在实践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性职业素质和非专业性职业素质。实践教学的形式是多样的,主要包括课程实验实习、专业综合实训、毕业顶岗实习。我系以项目为纽带,开展“项目教学”,积极为林业行业基层单位和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有效地促进了产学研结合工作。例如,林业技术专业的老师以具有广西林业行业调查规划设计“乙级”资质的“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室”为依托,结合教学实习,大力开展对外科技服务,承担广西各市、县森林资源调查规划设计等项目。2003年以来,完成森林资源调查规划设计任务113项,参加教师656多人次,参加学生1600多人次。“项目教学”既锻炼了师生的实践能力,又大力支持了地方的林业建设。同时,“项目教学”不仅使学生学到实用的专业技能,而且能使学生的耐心细致、吃苦耐劳等工作作风得到有效的培养。林业技术专业学生通过“顶岗实习”,实现了与用人单位零距离的接触,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职业素质得到显著的提高。

3.2.3 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积极组织和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锻炼自己运用知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林业技术专业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思想素质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提高。通过深入农村,使不少同学真正认识到我国广大农村的落后状况和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认识到林业建设在生态建设中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了展中的重要作用。同学们在向社会提供服务的同时,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得以运用于实际,提高了自身的工作能力,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

4 探索合理的学生职业素质评价体系,促进学生职业素质培养

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具有指导作用、规范作用、激励作用,评价的结果应该得到学校的认可、学生的认可和社会的认可,评价的结果应该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职业素质的显著提高,有利于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选拔和使用 。我们在对林业局、林场、林业公司等用人单位的调查中,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单位对技术人才的素质和能力要求其实是大同小异的,都要求从业者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即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能力,还要有良好的人文素质。所以高职林业技术专业应当建立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并重的能力和素质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中专业能力可以用林业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的办法来认定,职业素质、通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要靠职业学习过程、学习方式和环境条件来培养。总之,高职林业技术专业的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评价体系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职业素质的显著提高,有利于林业单位对人才的选拔和使用。

参考文献

[1] 刘景芳,宋连喜,姜有昌.农业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8(2):45-47.

[2] 王颖.关于高职园林专业职业素质培养的几点思考[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7(3):83-88.

[3] 庞文渌.高职生职业素质现状及培养模式的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24(8):10-12.

林业技术知识篇8

    现代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对于知识产权的意识也越来越高,科学技术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林业技术处在这种剧烈竞争的环境下,进行科技创新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现代林业产业的经营和生产进入了信息化、国际化和网络化的时代,信息交流传播的速度逐步加快,技术扩散也同样迅速。林业的技术创新在短期内或者某一区域可能是有效的、先进的,但长期维持则相对比较困难,收益期相对较短,收益量也相对较少,从而丧失了竞争优势,因此这种情况也驱使林业产业要不断更新技术手段,提高创新能力。知识产权的逐步完善,技术创新成果需要得到有效维护,就势必会使得林业技术的模仿和引进变得困难,所以林业产业要依靠自身的力量进行技术创新。

    人们越来越注重消费质量,追求生活品质,林业产业向市场提供林业产品,就必须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为参考依据,但生态环境在不断恶化、林地不断衰退、林分质量不断下降等等,一系列的客观条件都要求林业产业要通过科技创新来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2林业技术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林业技术创新体系不完善

    创新体系包括技术创新、知识传播、知识创新以及知识应用,具体就是创新制度的建立、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创新资源的配置以及创新活动的执行。创新体系与教育培训机构、政府部门、中介组织等都密切相关。创新体系的基本功能是进行和促进知识的传播、生产和应用,科学技术可以通过这个体系有效而快速的转化为生产力。但是林业创新体系无论是从知识的生产、传播,还是政府部门的扶持都存在着微观执行方面的问题,从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林业科技创新的发展。

    2.2人员创新观念不强

    现代林业产业的大多数员工都长期受着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很难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很多观念也是与市场经济格格不入。因此林业科技要进行创新,首要的任务就是人员的观念要创新。只是对于林业产业来说无论是从机制还是组织或者制度,要进行创新就面临着一个难题。职工转变观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如果对所有员工进行大换班,对于社会的团结安定则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要寻找一个折衷的办法,淘汰少数观念无法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员工,以激励大多数人转变观念。

    2.3技术创新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我国现代林业产业的技术创新水平相对发达国家还比较低,很多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历史原因,或者受其它客观条件的影响,使得林业科技创新基础差,缺乏有效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并且科学技术创新从投入到产出收益时间间隔较长,技术创新存在着一定的风险等等,都影响着林业科技的创新积极性。

    3提高林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策略

    3.1建立健全的技术创新体系

    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下,林业产业可以根据市场格局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自主选择适合本产业创新项目的投入,并承担一定的风险。林业产业可以从技术、信息、人才、等各方面鼓励技术创新,而科研资金主要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拓宽资金投入渠道。以政府投入为引导,林业产业自身投入为主体,吸收直接融资、风险投资和银行贷款等多方面的资金支撑,进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研发投入,并且不断的进行扩大,以期有效的化解林业产业技术创新资金制约的矛盾。

    (2)林业产业积极争取各种减免税收政策。其实林业产业从某种意义上说具有特殊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可以积极向政府争取相应的减免税收政策,取消林业产业科技开发费用的提取上限,切实增加对林业产业技术创新的投入。而企业自身也要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技术发明、技术革新活动,建立有效的创新成果激励机制,从经营、生产、开发各个层次、各个环节提高林业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

    (3)注重引进外资,加强创新投入。林业产业可以以技术更新、设备扩建等科技创新活动为主题,开展国际技术合作或交流活动。由政府引导,积极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以拓宽融资渠道。参与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是林业产业开展合作创新的有效途径。由中国政府引导,科研机构以及林业产业参与合作。目前林业产业方面最大的银行资源来源就是以世界银行为代表的国际金融组织。发展项目体系大多由政俯引导牵头,由科研机构、项目管理人员、金融组织的各类专家组成相关的支持团队,林业企业则是项目的具体实施者。贷款资金被用于林业企业先进设备的引进、生产线的扩建或者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另外,世界银行还会配备相关专用于专家团队科技推广、技术创新、学习培训的经费项目。通过应用和推广多项实用、先进的技术,可以极大的提高林业企业科技创新的技术含量,提高企业的管理经营水平。

    3.2现代林业装备技术创新

    对于国家现代林业装备技术创新资源和创新体系进行整合,对科技力量的格局进行重组优化,建设流动、协作、开放和竞争的创新体系,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进一步转化为生产力,从而带动林业科技装备的技术进步,从而进入一个林业装备技术创新的良性循环。建立起技术创新联盟,以创造知识产权为目标,以技术装备企业为主体,通过研、学、产联盟成员的共同创新和优势互补,形成一个稳定、长效的利益共同体。突破促进产业发展的关键性技术,构建共享的技术平台。

    此外还要明确的制定林业装备科技创新的重点。一般来说林业装备的领域包括造林、育苗育种、林木的管理和抚育、林木的采伐和运输、森林资源的利用,以及其它与之相关的各种加工作业机械、动力机械和运输机械等等。林业产业发展的步伐正在加快,与之配套的林业装备科技创新也面临着新一轮的挑战和机遇,包括实现林业源源高效、可持续性、充分的利用,以增强林业副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满足社会需求,提高国际竞争力;提高造林的机械化水平,提高效率,扩大面积;开发林业物质能源,机械化的推进要有利于保护环境、降低成本和节约能源,以促进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3科学的技术创新模式

    (1)自主创新。但受到各方面条件的影响和制约,真正应用该种模式的企业相对较少。

    (2)模仿创新。此种创新模式是我国大多数林业企业的主选模式,但上文中也提到随着知识产权的越来越完善,这种模式也受着一定程度的制约,因此林业企业运用此种模式的进程存在着相当大的阻力。

    (3)合作创新。此种创新模式是指企业间或者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之间进行联合创新。这种模式也是目前适合我国林业产业科技创新环境的最佳模式,合作创新模式主要有政府主导企来参与、政府诱导企业自主、政府倡导企业合作3种体制。鉴于林业科技创新效益周期长、创新技术风险大、产品社会生态效益大等特点,林业产业相对比较适合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合作以及政府诱导企业自主创新的模式。

    3.4加强现代林业科技创新人力资源开发

上一篇:生物制品研究报告范文 下一篇:云计算的内涵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