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费范文

时间:2023-02-22 06:11:32

社保费

社保费范文第1篇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支撑,而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在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之上。因此,建立起适应我国社会保障要求的稳定、可靠、有效的社会保障资金筹集机制,不但是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需要,而且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一、现行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模式的弊端

(一)筹资渠道单一、资金缺口大

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渠道应实现多样化,而目前我国的筹资渠道相对较为单一,当前只有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实行较低比例的收缴制度,医疗保险只在个别城市实行试点个人收缴制度,生育保险尚在酝酿之中。各项保障费用基本来源于职工就职的单位,而个人对于基金的支出很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受阻,资金缺口日益增大。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已经出现支付危机,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04年底,全国范围内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帐规模累计已达7400亿元,而且每年还会以1000多亿元的速度增加。

(二)刚性不足、缺乏立法保护

社会保障基金收缴办法由地方政府自行制定,靠行政手段推向社会,缺乏严格有效的法律依据和强制有力的硬性约束,对于未能按照规定上缴的企业或者个人缺乏法律惩治措施,这导致了社会保障基金缺口的进一步增大。此外以“费”的形式征缴资金不像以“税”的形式那样具有强制性、固定性等特性。

(三)参保面窄、社会化程度低

目前我国社会保险覆盖面仅限于城镇、工矿区的企事业单位,即使在这些已参保的企业中,实际缴费人数与应缴费人数也存有巨大的差距。而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基金才刚刚展开,农民还未能充分享受到城市居民的社会福利,加上农民负担过重,造成城乡差距的进一步加大,这严重阻碍了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宗旨。因此,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模式改变势在必行。

(四)部门职能不清、管理机制混乱

我国目前参与到社会保障基金征缴的部门众多,这些部门囊括了地税、人事、劳动、民政、保险、卫生等单位,它们都在经办和社会保障基金。然而这些部门之间缺乏明确的分工,各自为政,各行其道,这造成了管理成本高,而效率低下的恶劣状况,严重阻碍了社保基金的征缴和统筹。

二、各国社保基金筹资模式比较分析

(一)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模式

目前,全世界已有172个国家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方式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征收社会保障税,即政府通过税收形式筹集社会保障金,直接构成政府的财政收入,并通过专门的社会保障预算进行管理。第二,征缴社会保险费,即通过雇主和雇员缴费形式筹集社会保障基金,不直接构成政府的财政收入,但由政府专门部门进行管理和运营。第三,强制储蓄制,即将雇主为雇员缴纳的保障基金及雇员按规定缴纳的保障基金,都统一存入个人专门的社会保障账户,其本金及相应利息收入均归个人所有,政府通常只保留少部门的税收调节权。

(二)各种筹资模式比较分析对我国的启示

三种社会保障基金的筹资模式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区都曾起到良好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征收社会保障税这一形式越来越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社会保障税的实施使得社会保障基金的征收和管理有了严密的法律依据,并且,“以纳税筹集社会保障基金无疑更有利于体现社会保险的强制性,提高社会保障基金的征缴力度和统筹层级,有利于不同地区间企业的公平竞争,也有利于增强公民的纳税意识。”对于社会保障统筹缴款方式而言,它所依据的是部门性、地方性的法规,法律层次低,缺乏约束力,管理分散,不便于社会保障基金的征收和管理;而采取储蓄制形式,虽然考虑了收入与支出的对应关系,但是这种社保基金筹资模式对于账户管理要求较高,只适用于人口少,且地区发展水平差距不大的国家,特别是在经济发展不景气或企业经营亏损时难以保证社保基金的筹措时期。

通过以上三种筹资模式比较分析,结合我国目前社保基金筹资模式的现状,建议我国尽快开征社会保障税,充分利用税收三性的特征,依法征收社保基金,利用人们不断增强的纳税意识,提高我国社保基金征缴的到位率。

三、我国社保基金筹资模式必然选择——费改税

(一)社保费改税的优越性

1.广开税源,保障基金充沛。开征社会保障税可以广开税源,彻底改变现存由于自愿参保或者动员参保带来的导致社保基金征收不足的弊端。依据税法强制全部企事业单位及有关团体、个人等依法上缴社保税,保证社保基金筹集渠道的畅通,保障社保基金的充足率、到位率,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广大劳动者的基本权益,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2.加强社保基金征收管理,保障基金安全。社保税的实施,显示了税收的“刚性”原则,能够减少征管过程中的不缴、少缴、欠缴现象的发生,充分实现社会保险的强制性。社会保险费改税后,形成了“税务机关征收,财政部门管理,社保部门发放,审计部门监督”的管理新模式。将社保基金的征收、管理、发放分别由相应部门负责,协调了部门的职能分工,社保基金实现“收支两条线”的运作,有效遏制了现存社保基金筹资和发放过程中腐败行为的发生,保障了社保基金的安全。

3.利于社会统筹安排与调度。社会保障税是国家为筹集社会保障基金,以工资薪金所得作为征税对象而征收的一种特定的税目,其既有一般税收的强制性,但又缺乏税收的无偿性。在全社会范围为以“税”的形式征收社保基金,克服了不同地区、不同部门间不公平现象的发生,避免因缴费率不同造成的企业负担不均,有利于社保基金在整个社会范围为统筹安排。社保税的开展在宏观和微观上保证了基金的征缴,推进了社会的公平进程;社会保障税的开征解决了原来劳动力因流动造成社保基金不能进行相应转移的问题,社保基金不会因为人员工作地变更而中断。(二)社保费改税的可行性

我国目前基本已经具备了开征社会保障税的基本条件,开征社会保障税是切实可行的。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当前对于社会保障费改税的征收模式已基本达成了社会共识,近些年社会各界对于要求开征社会保障税的呼声不断高涨,学术界对于开征社会保障税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甚至提出了具体方案,这些研究和探索为开征社会保障税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和理论基础。

2.从国际比较结果看,缴税制理应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社会保障筹资模式的首要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筹资模式的选择,开征社会保障税是我国市场经济下社会保障筹资模式的最佳选择。

3.我国已经具备了开征社会保障税的组织基础与经济基础。从组织基础看:税务机关经过多年的税收征管实践,拥有一只强大且素质较高的征收队伍、积累了大量和丰富的税收征管经验,作风过硬、业务精熟;具备功能齐全的征收设施和健全的报税网络,可以为缴费户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有较严密的税源监控制度,熟悉和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工资水平、人员变化、财务收支等情况。从经济基础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以及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高,我国已经具备开征社会保障税的经济基础,我国的企业单位与职工个人也具有相应的承受能力。

(三)实施社会保障税的政策建议

1.加快《社会保障税》立法进程。原有的社会保障费主要是以行政政策为主要管理手段,给社保基金的筹集带来了大量问题,随着社保费改税的实施,配套的法律必需加快制定,为社会保障税提供法律上的依据。依据法律条款明确社会保障各个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保证社会保障体系合法、有序运行。

2.加强农村社保筹集渠道建设。目前我国社保基金筹集中面临较为严重的问题之一便是社保基金覆盖面窄,特别是广大农民还主要依靠自我保障,这严重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了最大限度的保障农村劳动人民的安居乐业,必须借助于社会保障税的特性,开拓农村社保基金的筹资渠道,扩大农村参保面。

3.社会保障项目、范围、标准的确定,必须遵循循序渐进与低水平的原则。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过程表明,社会保障范围与程度是与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及具体国情密切相关的。总的来说,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保障的范围是逐步扩大的,层次是逐步提高的。由于我国尚处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较低层次,而人员基数过大,因此,我国应特别注意社会保障项目、范围、标准的确定,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且低水平保障应成为我国长期坚持的原则。

4.明确社会保障功能的定位是保障而不是公平。社会保障一直强调社会公平的原则,一百余年来,税和税收规则作为福利国家的工具,被大多数福利国家用来影响收入分配,试图通过合理的收入再分配政策调节市场经济发展而导致的贫富悬殊,但实际的情况是,几乎每一个政策评价都表明再分配的效果不好,即使在福利国家也不例外。对于中国而言,在开征社会保障税之初,强调并明确社会保障的功能是保障而非公平,是一个真正需要引起我们普遍关注的至关重要的问题。

5.实现社会保障税收收入统筹调剂。由于各个地区的社会保障收入能力和社会保障支出需要在不同时间段进行,因此,有必要建立起一个在全社会范围内的社保基金余缺统一调剂机制,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协调地区平衡。

6.新旧筹资模式的衔接与转换。社保费改税是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模式的重大变革,因此,以税务部门为主导的征收管理体系与现行征收办法存在着诸多矛盾,社会保障费改税的实行必须做好两种新旧筹资模式的平稳过渡。这可以通过部门间职能的再分工来实现,对于原有社会统筹基金的处理,在社会保障税开征后要逐步由原来劳动部门统筹与管理的社保基金交由财政部门管理,列入国家预算,由现社会机构代为保管,按照国家财政保障预算项目规定予以使用,审计部门监督社保基金的使用和发放。

【参考文献】

[1]郑猛.空帐不断增加,如何“做实”养老金个人账户?[N].中国税务报,2005-11-16.

社保费范文第2篇

于建嵘说,各省市社保“五险”的缴费基数和费率各有差异,但企业单位和职工个人共同承担的总体都达到工资的40%以上,如加上公积金的24%,就达到60%以上了。如北京市2014年的“五险一金”费率,企业缴存部分达到44.1%,个人为22.2%,合计费率高达66.3%。

根据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世界上173个国家社会保险费率的统计对比,目前中国的用人单位和个人缴纳五项社会保险费率之和为40%左右,在173个国家中位居第13位,只有11个国家的社保费率超过40%,而且主要是发达的福利国家。如此高的社保费率,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发展不平衡的非福利型发展中国家来说,不管是对于企业还是职工个人都不堪重负。

目前过高的社保费率,已成为企业的沉重负担,已经影响到企业的扩大再生产以及产业转型。企业为了减轻负担,不得不想方设法规避缴费,或者降低职工工资水平。企业没有了活路,又进一步影响到职工的就业机会和福利水平,结果是企业和职工双输。

国家推行高社保费率制,对职工来说也是不少的一笔支出,直接减少了职工的当前收入。在目前经济下行压力下,劳动者就业机会减少,收入也受到影响,而应对日常生活的开支又没有减少。特别是房价上涨、子女的教育费用支出增长等各项费用的承担压力,使许多中青年职工生活困难。对他们而言,如何渡过目前的难关,比几十年后享受社保更为重要。

于建嵘认为,从表面上看,国家推行高社保费率制,对短期缓解各级政府的财政困难有一定的帮助。但从长远看,容易造成企业不景气,失业率上升,职工收入减少,社会不满增加,因此产生的各类社会问题,也给各级政府的治理活动带来困惑,增加了维稳成本,又进一步加重财政困难。

在目前经济下行的走势下,减轻企业的社保负担,是降低其成本最具有实质意义的一个举措。1980年代的新加坡遭遇了严重的经济衰退(危机),政府就把公积金缴费率从50%下降到35%,其中用人单位的缴费率从25%下降到10%,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之后随着经济的逐步稳定,又逐步调高公积金缴费率。

因此,降低社保费率,对企业是一个利好,也符合低收入者的当前利益和各级政府的长远目标。

社保费范文第3篇

此番言论颇受关注。联系到今年4月1日,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求是》杂志发表文章―《坚定不移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明确提出要“研究开征社会保障税”。社会保障税开征似乎渐行渐近?

但据业内专家分析,社会保障税还处于“研究”阶段,“研究”不等于“确定”,包括决策层在内,对社保费改税还存在比较大的争议。

税费之争

实际上,早在199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就已提出逐步开征“社会保障税”。之后,主税派和主费派发生过多次争论。然而,由于这项改革涉及到复杂的制度、技术和社会因素,并且影响多个部门和组织的利益,因此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就在《社会保险法》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之前的2007年,争论多年的社保费改税议题再次浮出水面。当年7月31日与8月8日,财政部与国家税务总局接连召开两次关于社保费改税的研讨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与预算工委、国务院法制办、审计署等部门官员及相关专家参加。而作为主角之一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却未参加。

“主费派”代表人物中国社科院拉美研究所所长郑秉文认为,费改税不适合我们的基本国情。原因是,税与费之间有一个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税具有“无偿性”,而费则不然。对我国目前社会保障制度来说,更应该加强这种联系,弱化“大锅饭”的税性,强化“私有性”的费性。通过建立个人账户,对个人来说能得到经济实惠,对国家来说可以减少财政负担,对社保制度来说还可以鼓励大家尽量参保,扩大覆盖面。

而“主税派”代表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则认为,首先,社保税对应的是基本养老的社会统筹部分,这一部分恰恰不是强调和着眼于“一对一”的补偿性。社保费与税“统筹”的实质,都是一种“蓄水池”和“大锅饭”,当然是最必不可少的规范的“大锅饭”。所谓“强化‘私有性’的费性”的必要功能,只能由以后“新人”所做实的个人账户承担。

第二,既然社保税针对的是基本养老的社会统筹即“共济”的部分,又是为在全社会统筹情况下劳动力在全国统一市场中无壁垒自由流动提供配套条件,那么,当然在税率和待遇标准上要实行全国统一,这并不存在什么“复杂化”的问题。至于另当别论的个人账户,如需要做实,税的规范化统一,丝毫不妨碍其继续保持适当的多样化和复杂性。

第三,社保税的纳税人范围,可以和缴费覆盖范围扩大的原理一致,而渐进地扩大,我国费改税出台时,可考虑首先覆盖进城务工人员,种田农民待条件成熟后再考虑,这里也完全不存在什么逾越不了的困难和硬障碍。

增加民众福利最重要

无论是“费改税”还是“税改费”,老百姓最关注的是是否会增加负担?改革的最大意义在于减少民众的后顾之忧,增加民众的福利水平。

社保“费改税”事关全民利益,涉及社会各个领域,各个系统。要想使“费改税”不加重民众负担,就必须拓宽社保资金筹集渠道。然目前社保资金缴纳,只在企业实施,机关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员工除了医保,养老、失业等却游离在外。

若将社保资金筹集由“费”变为“税”,则意味着社会保障资金筹集来源扩大,资金支出要同步纳入财政支出范畴,这可打破各省的“各自为政”,形成全国统筹,社保“神州行”、“一卡通”由此可以变为现实。

“政府不论采用哪种筹资方式,都不会增加劳动者的负担,相反还会让没有享受这一政策的享受到这一政策。从这个意义上说,是在增加劳动者的福利,减少他们的开支。”一位专家认为。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安体富认为,“费”改“税”的问题,是征纳形式的转变,过去是收费,现在改成征税。从这个角度来看,应该说它不会增加居民的负担。当然如果政府想增加的话,收费也可以提高,应该说如果搞的好了,从长远来看还可以降低一点负担。

也有一些专家表示了担忧,中期研究院高级研究院陈和午认为,企业和民众的负担都会加重的可能性很大,理由是:现在企业和职工已经缴纳了社保“五险”,再次开征社会保障税可能造成企业和面临着双重的“税负”,虽说开征社会保障税具体方案中可能会取消“五险”中的一项或几项,但总的税负十有八九要增加。

社保费范文第4篇

12月12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社会保险费改由地方税务机关征收的通告》 (下称《通告》)。《通告》显示:自2017年1月1日起,河南的社保费征缴工作将从社保部门转移到地税部门。

社保基金,一向被称为“保命钱”,与百姓密切相关。而目前存在的社保、地税“双重征缴”体制既分散凌乱,不利于社保费的征收,更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问题的关键是,两者合二为一之后转给哪个部门征收更为高效?这不仅涉及我国社保费的征缴体制改革,更关乎8000多万退休职工养老金的发放。

最新的消息是,目前国务院已委托第三方对我国的社保征缴体制进行综合评估。不久,社保、地税“分权而治”的乱局或将被打破。

22个省级税务机关社保费

自2017年1月1日起,河南省社保费将改由地税机关统一征收。不仅河南,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有河北、内蒙古、辽宁、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湖北、湖南、广东、海南、重庆、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及宁波、大连、厦门市等22个地方税务部门实现了税务机关社保费。

其实,31个省份加上5个计划单列市,我国共有36个省级地税机关。由于上海和没有设立地税局,全国共有34个正厅级地税局。除去上述22个已经实现了税务机关社保费的地方,目前全国还有北京、天津、山东、四川、广西、江西、山西、贵州、新疆、吉林和深圳、青岛等10多个地方的社保费依然是由当地的社保部门征收。

目前我国的社保征缴模式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社保征收模式”,即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征收社保费;另一类是“税务征收模式”。而“税务征收模式”可以分为两种:一是“税务模式”,即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核定缴费数额,由税务部门负责征收;二是“税务全责征收”,即税务部门负责包括缴费数额核定、征收在内的全部征缴环节。

根据上述分类,目前已经实现了税务机关社保费的这22个地方到底属于哪类模式?一位业内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目前这22个地方,大部分采取的是“税务模式”,即征收基数还是由社保部门核定;只有厦门等少数地方实行了“地税全责征收”,即由地税部门核定征收基数,“其实,大部分地税部门充当了一个‘助手’角色。”

与此同时,作为一线城市的北上广深,仅有广州实现了“地税全责征收”。北京社保费征收金额巨大,有学者测算每年高达3000亿元以上。因此,北京未来将实施什么样的社保征收模式,对全国地税系统有着不同一般的意义。

北京也有进展。公开资料显示,今年7月7日至8日,北京市地税局相关部门负责人到厦门市地税局考察学习社保费征收工作经验,并跟厦门市地税局就社保费“全责征收”问题举行了座谈。此次座谈会传出一则信息:北京市地税局明年1月1日起接手社保征缴工作,社保费征缴与厦门市社保费征缴模式相似,也将采取“全责征收”的模式。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这个事据说北京市委都已经定了,但是两个部门还未最终达成一致,明年1月1日起能否实施还未可知。”

社保费“双重征缴”体制

已存在近20年

两个部门同时征缴社保费,有其历史原因。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始于上世纪80年代,90年展迅速,其实是应对经济转轨所带来的社会波动的产物。从1998年开始,为保障企业离退休人员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中央提出了“两个确保”的工作目标。

“两个确保”是指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按时足额发放。一位业内人士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透露,“1998年以前,都是当时的劳动部门在征收,‘两个确保’以后,就出现了劳动部门转给地税部门征收的情况。”

基于当时一些地方的社保征缴工作已经移交给了地税部门的现实,1999年国务院出台的《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提出了“双重征缴”体制模式。

《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第六条规定:“社保费的征收机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可以由税务机关征收,也可以由劳动保障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设立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征收。”

2011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对各项险种的征收管理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规定,仍没有明确规定社保费的征缴机构,只是笼统地提到“社保费实行统一征缴,实施步骤和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立法上的欠缺,直接导致了我国的社保费“双重征缴”体制持续存在至今,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征缴主体的混乱。

社保、税务两部门共识难达成

一直以来,针对社保费是否应该统一由地税部门来征收的讨论不断,但由于社保征缴涉及到财政部、税务机关和人社部等相关部门,多年来各方对此并没有达成共识。

现实中,地税和人社两部门之间一直存在着博弈。“难就难在这两家互不相让。”一位不愿具名的财税专家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现在的‘双重征缴’体制总是不好的,国家要将其统一起来。”

但是,社保征收与税务征收,究竟孰优孰劣?

有主张由社保部门征收的,其理由主要有两点:首先,社保部门熟悉各项社会保险政策和业务,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征收具有先天的优势。其次,社保部门征收有利于高效管理全民社会保险关系。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服务贯穿于登记、审核、征缴、待遇发放、服务等整个管理服务过程,征缴只是其中一个环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征缴,能够保证信息流和资金流无缝衔接,有效地维护参保人的社会保险权益。

也有人主张由税务部门征收,其理由也有几点:首先,地税机关是专职组织收入的政府执法机构,有独立的征收体系,可从体制上实现“税务收、财政管、社保支、审计查”的多部门管理格局。其次,全国地税系统有接近40万人的专业税收团队,征收能力强大。第三,金税三期工程能够实现全国征管数据应用的大集中,实现全国国地税征管应用系统的版本统一。“国地税之间都是能沟通的,有利于提高征缴效率。”

两部门博弈的背后,有利益之争?

“都没有个人利益,收上来的钱都不可能往自己兜里揣,其实也就是部门利益之争。这个事归你管,至少事权在这儿。哪个部门都想自己的权力大一点,归自己管的事多一点。”上述财税专家表示。

养老保险收不抵支加速“双重征缴”体制改革

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收不抵支状况严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目前全国60岁以上老人总数超过2.2亿人,未来还将以每年1000万的人数增加。

由于老龄化严重,从全国范围看,越来越多的省份出现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的现象。

据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在今年2月举办的国务院新闻会上公布,2015年,即使加上财政补贴,当期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的省份已经达到7个,比2014年增加了4个。而如果不算财政补贴,当期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的省份已有20多个。

由于领取养老金的人越来越多,各级财政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补贴力度也在逐年加大。一位业内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1998年财政补贴养老金缺口才20亿元,2015年财政补贴达到了4160亿。另据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燕绥测算,2016年的财政补贴额预测将超过5000亿元。

时任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姚余栋的“超老龄社会”课题研究显示,15年后,中国养老金缺口将达4.1万亿元;35年后,这一缺口将约为6.1万亿元。这也就意味着,未来养老金缺口将成为一个常态。

那么,补养老金缺口的钱从哪里来?财政兜底补贴是必然。

从2015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的新预算法明确指出,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当纳入预算,并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这四本预算,都纳入预算管理。

“因为社保的收支已经纳入国家预算管理,一个地区的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如果出现赤字,地方财政公共预算必须补贴,否则做不到‘两个确保’。”上述不愿具名的财税专家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其实刚开始财税部门并不想管社保费征收的事,但是在实施“两个确保”以及财政一般公共预算兜底后,财税部门就不能袖手旁观了。

社保费范文第5篇

一、社保费地税全责征收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社保基金统筹层次

一段时间以来,无法“全国漫游”的社保基金,成了劳动者跨地区就业之痛,一旦劳动者异地就业,则直接导致其养老保险权益丧失,近年来个别经济发达地区出现退保潮,主要根源是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统筹层次较低,社保基金不能“全国漫游”。为进一步实现更高层次、更广范围的互助同济,推进市场竞争的公平与劳动力市场的统一,全国人大第十一届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继续开展做实个人账户试点,全面推进省级统筹”。

2、有利于保障社保基金安全

地税部门是专职组织收入的行政执法机构,拥有一支熟悉社保政策和征管业务的干部队伍。在多年的社保费征管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已经形成了较完善的征缴体制和机制。社保费地税全责征收将进一步理顺社保费征缴主体关系,明确部门职责分工,有助于消除目前征管体制下部门职责不清造成的征管被动脱节、办事交叉重复等弊病,有利于完善“税务机关征收、财政部门管理、社保机构发放、审计部门监督”的社保费科学管理体制形成,有效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确保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与完整。

3、有利于提高社保费征缴效率

社保费与税收的征缴对象范围基本一致。社保费地税全责征收将进一步落实社保费“随税同征、随税同管、随税同查”,充分发挥地税部门的管理资源优势、信息优势,实施全面费源监控和规模化、集约化管理,确保社保费应征尽征,为我市社会保险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稳定可靠的资金保障。

4、有利于维护参保人合法权益

社保费地税全责征收改革除了模式部门职责不清、业务流程不畅等弊端,地税部门承担社保费申报、审核、稽核等职能,开创了责权匹配、征管一体工作新格局。全责征收后,地税部门将对缴费单位不为其员工正常参保、不如实申报缴费、欠费等违法行为进行监督检查,依法受理、处理有关社保费的各项/投诉和争议,定期公开社保费重大案件,有效保护广大缴费人的合法权益,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二、社保费地税全责征收改革的客观性与必要性分析

从1998年开始,我国社会保险费实行“地税征收、财政监督、社保发放”模式,先后有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地税部门开始负责征收社会保险费,且基本按照税收征管的模式进行。但从总体上看,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和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改革滞后等复杂原因,我国社会保险费税收征管模式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费改税”。只能说是“费的性质、税的运作”。

1、客观性分析

新征管模式使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与医疗保险制度照常运行、个人账户的特点继续保持与做实个人账户的改革继续稳步推进、现收现付基础上部分积累制的社会保险基金筹集模式仍是改革方向。社会保障部门与地税部门协手合作,打造了一个事权与责权明晰、主体与辅体互为交融的责任边界。这种改革模式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主要是基于现行社会保险费征缴不力、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滞后等原因的一种理性改革,符合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以此为契机,亟需树立公民的社会保障理念与加强政府与民众的理念。

一是“全责”;二是“社保费”,责任主体是地税。社会保险费由地税部门“全责”征收不再是过去简单的“代收”,其实质内容的改变就是全面提高征收质量和确保稳步提高社保费收入、规范社会保险费从缴费登记到划解基金账户的全流程程序管理、收支分离实现多方参与的相互制衡机制以保证老百姓的“活命钱”不受侵占。

地税全责征收社保费,将更充分地发挥地税部门的体制优势、管理优势与技术信息优势,理顺社保费多方参与的管理模式,实行多元制衡与立体监督,事实上就是围绕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这一核心指标服务的。

作为社会保障财政和保险的大数法则而言,实行地税全责征收最大一个亮点就是将基本养老保险费逐笔按比例分别划入市级社会保险基金财政专户、省级养老保险调剂金专户,解决长期以来养老保险基金“统而不筹”的体制难题。养老保险调剂金专户的夯实做强也为其它险种进一步提高统筹层次做出了表率。在更高统筹层次上建立各社会保险险种的调剂基金,才能真正体现社会保障的本质,为降低企业和个人社会保险缴费奠定基础,降低社会保险风险,实现养老保险等险种调剂基金的硬着陆,最终受益的是企业和参保人。

2、必要性分析

地税全责征收之后,社会保障部门将从繁重的收费事务中解脱出来,着力提高社会保障行政效率,强化社会保障部门的公共服务绩效,履行政府社会保障职能,建立以社会保障受益人为中心的各种服务体系。地税部门成为社保费的征收责任主体,恰恰是提高了社会保障这一公共产品的政府元素,有利于发挥专业队伍的品质,降低社会保障的行政管理成本,为老百姓谋益。

国务院1999年颁发的《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中明确规定:社会保障基金可以由地税机关征收。这就为社保费移交税务部门征收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地方税务机构有着多年征收社会保险费的经验积累,拥有遍及全国、组织严密的征收机构和一支专业较强、素质较高、善打硬仗的征收队伍,保证了社会保险费征收规模的稳定增长。

如果执行地税全责征收社保费,明确了地方税务机关、劳动保障部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责任分工体系,对全方位提高社会保障整体服务质量将起到关键作用,充分利用地税部门多年来逐步建立的立体性、全方位的税收监管网络,加强对参保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征收管理和缴费检查,可以有效防止申报不实和逃避社保费现象,做大做实做强社会保险基金。在切实保证社会保障覆盖面稳步拓宽的同时,保证老百姓在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中受益和待遇得以增长,这就是最大的社会民生。

三、社保费地税全责征收是完善我国社会保险体制的重要举措

全国形成了四种不同的社保费用征缴体制:一是社会保障经办机构全责征收;二是地税部门全责征收;三是地税部门非全责征收;四是社保部门与税务部门分别征收。

所谓“地税全责征收社保费”,就是社保经办机构将社保费的申报、核定环节移交地税部门负责,由地税部门全面负责社保费征缴环节中的缴费登记、申报、审核(核定)、征收、追欠、查处和划解基金专户等相关工作,并将征收数据准确、及时传递给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记帐。这样,地税部门不再是社保经办机构的人,而是成为了社保费的征收主体。这种征缴体制的改革,不仅明确了社会保险费的征缴主体,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而且对提升政府工作效能,构建服务型政府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1、有利于建立起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三方机制”,完善社保基金收支两条线管理,确保社保基金的安全

推行地税全责征收社保费,进一步明确了地税部门征收社保费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建立起“地税部门负责征收、财政审计部门负责监管、社保机构负责发放”的“三方机制”,使不同部门各司其职,有助于实现社会保险基金收支行为的有序化、规范化,从而进一步完善社保基金收支两条线管理。提高社保管理工作的效能。财政部门则专责社保基金的管理,一方面监督地税部门依法征收,另一方面则监督社保部门依法发放,保证资金安全。从实践看,“收、管、支”三分离的“三方机制”是社保体系健康运作的必要组织和程序保证。

2、有利于解决社会保险扩面难的问题,有效提升社会保险资金的征收效率

地税部门在长期的税收征管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征收经验,建立了严格的管理体系,有着一支作风过硬、执法严格的干部队伍。确立社保费的地税全责征收,可以充分发挥地税部门在征管体制、信息网络、机构人员方面的优势,加强社保费的扩面征缴力度,增强社保费征收的法律刚性,从而建立起一个职责明确、征缴有效的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体制。

实践经验已经表明,地税部门凭借其部门特点,发挥了征收有力和信息充足的优势,扩大了征收面,解决了缴费基数申报不实的问题,促进了社保费收入的大幅度增长,推动了税收征管体系的完善。

3、有利于节约社保体系的运行成本

由税务部门全责征收社保费,可以把社保费当作一个特殊税种,在登记环节把社保费登记和税务登记合并处理。由于管理办法和管理对象与其他税种基本一致,不仅没有过度增加税务部门的工作量和征收成本,还节约了参保人和参保单位的缴费遵从成本。在地税部门全责征收社保费后,改变了多个部门对参保单位收费的情况,减少了企业应对多头收费的麻烦和成本。而且,“收”、“发”职能的真正分离进一步简化了缴费程序,缴费人有关申报、缴费的事项在地税部门直接办理即可,大大地方便了缴费人。实践证明,地税部门统征社保费可以进一步简化缴费程序,节约社保体系运行成本,有效维护缴费人的合法权益。

4、有利于社保经办机构更好地为参保单位和参保人服务

实施社保费地税全责征收,可以使人力资源与社保部门以及社保经办机构从原来繁琐的征缴工作中解脱出来.全力投入到社保政策的制定和社保基金的发放工作中。社会保障机构不再负责社保费的收缴工作后,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和人力进行社保政策的分析、研究和制定工作,深入了解参保单位和个人的情况,更好地为参保单位和参保人服务。而且,地税部门全责征收社保费后,社保机构消除了基金收缴的压力,有利于社保资金的及时足额发放。总之,社保费地税全责征收,有利于社保经办机构认真做好社保金的社会化发放,提高社保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从而增加公众对社保制度的信心,因而也有利于推动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5、有利于推动社保“费”改“税”,为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做好准备

社保费范文第6篇

一、精心组织周密布置着力构建社保费精细化管理目标体系

该局按照市局提出“态度要坚决、管理要科学、重点要突出、方法要讲究”要求,从三个方面精心组织,周密布置。

一)思想上精心统一。一是会议促。该局总支先后两次召开专题会,三次召开所长及专班人员会,研究社保费精细化管理工作。二是讨论明。采取召开座谈会、举办宣传栏、内网上开辟论坛等形式,广泛探讨社保费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三是正确引。局领导和副科以上干部中组织研读《细节决定成败》和《没有任何借口》增强大家讲细节、抓细节、注重细节的意识。

二)人员上精心选配。这方面,一是成立了领导小组;二是组建了工作专班。抽调11名干部组成社保费征管精细化管理工作专班,深入到三个税务所开展调查研究,摸清费源管理现状,找准薄弱环节和难点;三是明确了工作责任。全面实行领导责任制,从分局到所、机关科室,从一把手到分管领导,从所长到专管员,从外勤到内勤,都制定明确的工作责任,为实现运转协调通畅的社保费精细化管理工作格局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三)目标上精心设计。按照科学、规范、务实的原则,以流程为导向,运用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先进理念,对全分局社保费的工作流程进行了一次整合和梳理,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管理办法、工作规程和工作流程图,共29章183条,纵向涵盖了从分局社保办、各所负责人到各个岗位、每个专管员的征收管理、户籍管理、资料管理等方面的职责26条、目标31条和标准4条;横向辐射到社保费征管工作从注册登记、核定、申报、入库、非正常户认定、欠费清核、强制执行、社保处罚到资料归集等九个工作程序。为使精细化管理目标和考核工作一目了然,该局科学确定了质量指标,即通过精细化管理,达到注册登记率100%催缴率100%征缴率99%压欠率21%资料完整率100%开票差错率0.0304%和正常户缴费率98%

二、精细过程科学运作着力构建社保费精细化管理实施体系

管理过程精细是社保费精细化管理的核心要件,为达此目的该局从岗位职责、管理方法、管理内容、管理手段和考核评价等方面着手,抓好社保费精细化管理的落实。

第一,确定五大内涵,构建精细化管理平台。按照、细化、优化、硬化的要求,抓住系统环节,明确职责分工,结合管户实际,确定了分局社保费精细化管理五大内涵,即:制度精细化、程序精细化、考核精细化、服务精细化、信息精细化。制度精细化,就是重点建立健全了社保费的税式管理、费源管理、欠费管理、分类管理、征收管理、档案管理、入库管理等七项机制,用制度来规范行为;程序精细化,就是将整个社保工作科学划分为缴费注册登记、申报缴费、分类管理、非正常户认定审批、欠费清核、强制执行、违章处罚、年度结算等八个方面,并制定了详细的流程图,确保整个链条的高度完整和协调运转;信息精细化,就是按照“税式”管理的要求,将参保单位注册登记、申报征收、社保会统等基础信息录入计算机,实现信息共享。

第二,着力三个到位,夯实精细化管理基石。一是着力税式管理到位。结合推行管理员制度,初步建立了管理员岗位职责、巡查制度、日志制度、工作规程等配套制度,构建集工作职责、标准、程序和考核于一体的管理员管理工作平台。还采取按费种、按内外资、按行业、按规模等多种办法,对缴费人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对年缴费10万元以上和累计欠费金额在10万元以上的单位进行重点监控,实行专人专班管理;对年缴费10万元以内的中小企事业单位,实行分行业管理;二是着力流程图上墙到位;三是着力学习园地开辟到位。该局先后举办了两期专题培训,开展了全员大讨论,撰写2000字以上体会、调研文章,相互交流、相互探讨、共同提高。第三,加强四个督办,强化精细化管理支柱。一是电话督办。印制了电话督办通知单,定期或不定期对各所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情况、落实精神、学习专栏情况、缴费反映的有关问题落实情况进行督办,作好记录,便于日常管理和考核。仅二季度该局共实行电话督办36次,解决问题11件(次)二是会议督办。每半个月召开一次社保费征缴和精细化管理情况碰头会,由各所汇报在推行社保费精细化管理工作中取得的成效、存在问题和困难,能够解答的现场进行解答,需要请示的明确专人负责。三是实地督办。每月由该局社保办专班人员会同工作目标考核小组对各所社保费征收、管理、档案等情况进行全面的考核、督办。5月份,对一所进行检查时发现专管员对社保费手工台帐登记的不规范,对台帐中的入库数未分清本月缴费与压缩欠费。对此,检查小组要求该所在三天内拿出整改方案,并将整改情况上报分局,并要求一所在两个工作日内予以更正。四是文书督办。开办了社保督报》由社保办每旬对各所当期工作进度、工作重点、存在问题和下一阶段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通报,目前已编发《社保督报》12期,先后对2个所的主要负责人提出了口头警诫,对5名管理员因档案资料收集不齐全、手工台帐登记不及时以及服务质量出现差错进行了通报批评。

三、精确考核以人为本着力构建社保费精细化管理质量体系

社保费范文第7篇

一、在宣传对象上要全面覆盖,全面开花

一是强化对系统内宣传。地税系统全体税干在思想认识上要增强三种意识,即使命意识、主体意识、服务意识。要充分认识社保费征收工作的意义,坚持税费并重,切实履行职责,做到税费同征同管同考核。切实维护缴费人的合法权益,以提高缴费遵从度和优化缴费环境为目标,不断拓宽服务渠道,明确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二是强化对缴费人宣传。要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者宣传,强化其责任意识,正确处理企业发展与企业职工参加社会保险的关系,主动为企业职工参保投保。对缴费对象的宣传要有所侧重,区分不同对象,分清工作重点,做好有针对性的宣传工作。私营企业主、私企员工和个体户是宣传的重点,要加强对私营业主和个体户的宣传解释工作,使其明白依法纳税和依法缴费是每个企业守法经营、保证雇员合法权益应尽的义务。要引导企业职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正确树立消费与社会保险的关系,实现“要我缴费”到“我要缴费”的根本性转变,积极参加社会保险。三是强化全社会宣传。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关乎国运,惠及子孙”的大事,征收社会保险费不单单需要地税部门的努力,更需要全杜会的支持和理解,提高全社会的参保意识。通过宣传,使各级领导干部切实增强民本意识,站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社会保障的关系,更加重视社会保险工作,积极配合地税部门做好宣传发动、依法缴费等各项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广大社会群众的宣传力度,使依法缴费宣传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从而形成全社会都来关心社会保障工作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广大缴费单位和个人依法自觉缴费的意识。

二、在宣传内容上要突出重点,对症下药

目前大部分参保人对社保费政策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理解上,对实施社会保险的真正意义、具体险种、费率、计费依据、可享受的待遇以及征收流程等具体问题知之甚少。有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参加社会保险是增加企业负担,在掏个人腰包;有的企业员工则担心退休后,社保费会不会“缩水”,甚至有去无回。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区分对象,对症下药。对企业主,我们要从社保制度对社会的稳定、社会的发展的积极作用以及企业与社会的依存关系;从参加社保有利于增强企业凝聚力、促进企业自身发展、做强做大企业;从税收扣除规定中对单位缴纳社保费的处理,分析企业增加负担的合理性、必要性等方面进行宣传,消除经营者思想包袱,提高参保积极性。对参保个人,则要侧重于参加社会保险可享受什么待遇、参加社保后退休工资如何计算、为什么同等工资水平缴费金额有高有低等与员工有切身利益的方面开展宣传,让参保人真正意识到参加社会保险是一项利国利民,惠及子孙的千秋大事,是“为自己留后路、去后顾之忧的长期投资;是一种没有风险的、高回报的投资”。同时通过宣传,要使用人单位及有关人员了解违反条例规定的处罚办法,促使其履行缴费义务;使广大劳动者了解自身的权利和义务,进而形成督促单位参保的压力。

三、在宣传手段上要有所创新,吸引力强

社保费范文第8篇

该局按照市局提出“态度要坚决、管理要科学、重点要突出、方法要讲究”的要求,从三个方面精心组织,周密布置。

(一)在思想上精心统一。一是会议促。该局总支先后两次召开专题会,三次召开所长及专班人员会,研究社保费精细化管理工作。二是讨论明。采取召开座谈会、举办宣传栏、在内网上开辟论坛等形式,广泛探讨社保费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三是正确引。在局领导和副科以上干部中组织研读《细节决定成败》和《没有任何借口》,增强大家讲细节、抓细节、注重细节的意识。

(二)在人员上精心选配。在这方面,一是成立了领导小组;二是组建了工作专班。抽调11名干部组成社保费征管精细化管理工作专班,深入到三个税务所开展调查研究,摸清费源管理现状,找准薄弱环节和难点;三是明确了工作责任。全面实行领导责任制,从分局到所、机关科室,从一把手到分管领导,从所长到专管员,从外勤到内勤,都制定明确的工作责任,为实现运转协调通畅的社保费精细化管理工作格局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三)在目标上精心设计。按照科学、规范、务实的原则,以流程为导向,运用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先进理念,对全分局社保费的工作流程进行了一次整合和梳理,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管理办法、工作规程和工作流程图,共29章183条,纵向涵盖了从分局社保办、各所负责人到各个岗位、每个专管员的征收管理、户籍管理、资料管理等方面的职责26条、目标31条和标准4条;横向辐射到社保费征管工作从注册登记、核定、申报、入库、非正常户认定、欠费清核、强制执行、社保处罚到资料归集等九个工作程序。为使精细化管理目标和考核工作一目了然,该局科学确定了质量指标,即通过精细化管理,达到注册登记率100、催缴率100、征缴率99、压欠率21、资料完整率100、开票差错率0.0304和正常户缴费率98。

二、精细过程科学运作着力构建社保费精细化管理实施体系

管理过程精细是社保费精细化管理的核心要件,为达此目的,该局从岗位职责、管理方法、管理内容、管理手段和考核评价等方面着手,抓好社保费精细化管理的落实。

第一,确定五大内涵,构建精细化管理平台。按照、细化、优化、硬化的要求,抓住系统环节,明确职责分工,结合管户实际,确定了分局社保费精细化管理五大内涵,即:制度精细化、程序精细化、考核精细化、服务精细化、信息精细化。制度精细化,就是重点建立健全了社保费的税式管理、费源管理、欠费管理、分类管理、征收管理、档案管理、入库管理等七项机制,用制度来规范行为;程序精细化,就是将整个社保工作科学划分为缴费注册登记、申报缴费、分类管理、非正常户认定审批、欠费清核、强制执行、违章处罚、年度结算等八个方面,并制定了详细的流程图,确保整个链条的高度完整和协调运转;信息精细化,就是按照“税式”管理的要求,将参保单位注册登记、申报征收、社保会统等基础信息录入计算机,实现信息共享。

第二,着力三个到位,夯实精细化管理基石。一是着力税式管理到位。结合推行管理员制度,初步建立了管理员岗位职责、巡查制度、日志制度、工作规程等配套制度,构建集工作职责、标准、程序和考核于一体的管理员管理工作平台。还采取按费种、按内外资、按行业、按规模等多种办法,对缴费人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对年缴费10万元以上和累计欠费金额在10万元以上的单位进行重点监控,实行专人专班管理;对年缴费10万元以内的中小企事业单位,实行分行业管理;二是着力流程图上墙到位;三是着力学习园地开辟到位。该局先后举办了两期专题培训,开展了全员大讨论,撰写20__字以上体会、调研文章,相互交流、相互探讨、共同提高。

第三,加强四个督办,强化精细化管理支柱。一是电话督办。印制了电话督办通知单,定期或不定期对各所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情况、落实精神、学习专栏情况、缴费反映的有关问题落实情况进行督办,作好记录,便于日常管理和考核。仅二季度该局共实行电话督办36次,解决问题11件(次)。二是会议督办。每半个月召开一次社保费征缴和精细化管理情况碰头会,由各所汇报在推行社保费精细化管理工作中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能够解答的现场进行解答,需要请示的明确专人负责。三是实地督办。每月由该局社保办专班人员会同工作目标考核小组对各所社保费征收、管理、档案等情况进行全面的考核、督办。5月份,在对一所进行检查时发现专管员对社保费手工台帐登记的不规范,对台帐中的入库数未分清本月缴费与压缩欠费。对此,检查小组要求该所在三天内拿出整改方案,并将整改情况上报分局,并要求一所在两个工作日内予以更正。四是文书督办。开办了《社保督报》,由社保办每旬对各所当期工作进度、工作重点、存在的问题和下一阶段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通报,目前已编发《社保督报》12期,先后对2个所的主要负责人提出了口头警诫,对5名管理员因档案资料收集不齐全、手工台帐登记不及时以及服务质量出现差错进行了通报批评。文秘站网

三、精确考核以人为本着力构建社保费精细化管理质量体系

社保费范文第9篇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社会保险费征缴模式税式征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推行社会保险费税式管理提出了建议。

一、社会保险费税式征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社会保险费税式征管的必要性

社会保险费征收税式管理是社保费筹资制度发展的必然这既是扩大参保覆盖面、提高统筹层次、增强基金抗风险能力的需要,同时也是有效控制参保单位和职工在参保和缴费问题上的逆向选择、防止参保缴费上的道德风险的需要,除此之外还有如下两点。

(1)税式征管是进一步明确社会保险各主体之间法律责任的需要。目前,社会保险费征缴环节中的核定制度带来的突出问题是:申报主体、核定主体和征缴主体三方之间的法律责任不明确。参保单位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少报、漏报社保费现象,还有一些社会保险机构(包括行业垂直管理系统的代办机构)将归集的社保费不按期如实向核定机关和征收机关申报解缴,而是占压(有的跨月份短期占压,有的跨年度长期占压),有的甚至挪用于炒股;有的把社保费作为收入当工资发放等现象。检查机关发现这些问题时,因法律责任难以界定而无法处罚。因为缴费人在缴纳社会保险费之前需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对参保人数和缴费基数进核定,核定确认的缴费数是征收机关依法征缴的依据,企业未申报的,但又确实是那些代办机构归集的社保费。面对参保人利益受到损害和社保费隐性流失等情况,检查机关无处罚的法律依据,只好不了了之。执法部门在划分上述三者之间的法律责任时,感到有些无奈,即缴费人本应承担的如实申报的责任转嫁给了核定机关和征收机关,核定机关没有足额核定,应核定尽核;征收机关没有足额征收,应收尽收。如果对缴费人不如实申报事实进行处罚也不妥,因为参保单位和个人申报的缴费数是经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盖章认可的,这种认可具有法律效率。如要缴费人承担不如实申报的法律责任,则法律依据不足,因为征收机关以核定机关的核定数为征收依据,企业申报不实,核定机关有责任。实行税式征管后,建立参保单位和缴费个人自行申报制度,征收机关将参保单位和个人申报数作为征收依据。如果参保缴费单位不如实申报,一旦发现,就可以追究申报主体的法律责任。所以,实行税式征管,建立自行申报制度,自核自缴,既有利于明确社会保险费征纳双方的法律责任,又能提高全社会参保缴费的法律责任和意识,还能强化府保险费足额征收,使地税部门和社保部门真正做到各负其责,相互协调。

(2)税式征管是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实施规范管理,进一步提高社保基金征缴率的需要。目前社会保险缴费制度安排导致企业申报核定的工资总额与企业的实际工资总额不相符。以湖北省省直统筹为例,社会保险费申报不足核定不足情况普遍存在。没有做到应核尽核,应征尽征,30%费源流失(见表1)。国家政策规定了申报缴费的下限和上限,即参保人申报缴费工资基数按参保的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60%至300%进行保底和封项。社保费实施地税全责征收后,通过实行“双基数”申报,能解决社保费旧征缴办法中基数核定欠规范的问题,并能按企业的实际用工情况和实际工资水平确定企业应缴社保费数额,确保所产生的原始应征数据真实可靠,从而有效抑制目前社保费申报和征缴中出现的费源流失问题。

2、社会保险费税式管理的可行性

(1)现行社会保险制度已具备“准税收”的属性。国家是社会保险费的唯一管理主体,有比较完备而且具备一定立法层次的政策制度体系,确定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征收管理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固定性和规范性。从养老保险制度改为统账分离,统筹账户要向个人账户划拨的问题得到破解。社保费实行税式管理,税务机关可以根据企业工资总额据实征收,有效调节平衡参保人员利益分配,发挥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的优势。现有养老保险制度为社会保险费税式管理创造了有利的条件。(2)税务机关征收的实践为实行社保费税式管理奠定了工作基础。全国已有20个省、市、区实行由税务机关征收社会保险费,税务机关充分利用税收征收管理资源、优势和经验,对社会保险费实行费式管理,建立费源台账,实行源泉控制;建立了社会保险费费源管理制度,开展征缴稽查,清收各类欠费;开发了征缴软件,对社会保险费实行了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实行税务征收省市较之以前普遍征缴率和收入总量都大幅提高,即社保基金征缴率相比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征收的省份,其征缴率要高出10%以上,每年征缴率均高达95%以上。税务机关是专业化的、社会化的征收组织,基础设施好,管理规范,特别是“金税工程”的实施,大大提高了科技化、精细化管理的水平,全国形成了统一的征管信息网络。税务机关可以借用税收征管平台实现信息共享,税务机构遍布全国,拥有经验丰富的税务人员、严格的管理机制和完善的征管手段,便于规模化、集约化管理,降低税费征收成本。

(3)国内一些省份率先推行地税机关全责征收社保费的实践为全面推行税式征管提出了可能性。如广东省于2005年就在全省范围内实行地税机关全责征收社保费,劳动社保部门将不再负责社保费的申报、核定、追缴工作,建立起了地税部门负责社保费申报、核定、征收、追欠、查处、统计和化解,社保部门负责社保费登记、计账、待遇审批和基金发放管理的新模式。这种模式真正实现了社保费“收支两条线”。广东省还建立“缴费人自行申报缴纳,地税机关重点稽查、以查促管”的社会保险费征缴模式,明确企业应按有关缴费政策规定和要求自行计算、如实申报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法律责任,强化了缴费人自觉申报缴费意识,明确征缴双方法律责任,理顺征缴双方关系。

(4)国际经验也证明了社保费税式征管在实践上的可行性。世界上已经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的1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有132个国家和地区是由税务部门征收社保税或费。许多国家社保基金筹资形式的主要部分是“费”而非“税”,但征管体制则归属于税务部门。如英国上议院决定于1999年4月1日将原社会保障部的社会保障缴款征收机构及其征收职能并入税务署,国家养老保险的社会保障缴款政策由税务署制定。俄罗斯也实行了社会保险“费改税”的改革。2000年8月5日普京签署新《税法典》,将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付费部分改为统一的社会税,养老保险费由改革前的缴费形式变为以统一社会税形式缴纳,其征收机关由原来的社会保障部门改为税务部门。国外的经验为我国改革社保费筹资方式、实行社会保险费税式征管提供了可行性参考。

二、推行社会保险费税式征管的建议

1、理顺和完善社会保险费的征缴体制

首先,要从国家决策层上统一认识,尽快改变目前在征管上的“双轨制”,在全国明确税务机关征收社保费的主体地位。其次,赋予税务机关全责征收的职能。按照谋其事、负其责、授其权的原则,实行事、责、权的高度统一,明确授予税务部门社会保险费参保登记、申报缴费和计费工资基数核定以及检查、处罚等征收管理各个环节完整的管辖权,以利于税务部门充分发挥征收管理优势,强化社保费的征收管理。

2、在缴费工资基数上,实行“双基数”申报制度

分为企业缴费工资基数和个人缴费工资基数。其中,企业缴费工资基数,应按本单位全部职工申报缴费工资之和,实行保底不封顶进行申报核定,即取消按社会平均工资或按职工平均工资为核定依据的做法,改为以企业全部工资(包括各种津补贴、奖金、加班工资,年薪等货币化收入)作为申报的依据,据实申报征收。个人缴费工资基数按原政策规定,实行按职工平均工资的60%一300%保底和封顶进行申报核定。既避免高收入者逃缴个人所得税,也避免把初次分配的差距带入再分配领域。

3、实行社会保险费与税收一体化管理

一是强化登记管理。企业在办理税务登记的同时,必须办理参保登记;税务部门每年对企业进行年审时,应一并审查企业是否已纳入参保范围,加大强制参保的力度,做到应保尽保。二是强化征收管理。税务部门在征收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时,一并对社保费的计费工资基数加强管理,确保计费工资基数的真实、准确,确保如实计算。三是强化稽查管理,把社保费一并纳入税务稽查范围,查税必查费。

4、建立简洁、便民等多元化缴费方式

参保企业直接到税务缴费大厅申报缴费;对灵活就业人员应按照便民原则,由税务部门委托国有商业银行,让参保者就地选档划卡缴费。即凡属参保范围的缴费人在社区区点办理了参保登记手续后,自行确定一张用于缴费的有效银行卡,实行划卡缴费,这样既可以方便缴费人交款,又可以节约征缴成本,提高征缴效率。

5、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险费用省级统筹制度的步伐

不仅养老保险应当实行省级统筹,医疗保险等其他险种也应当实行省级统筹,这样才能形成完整的具有较强抗风险能力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险费的税式征管是达到这个目标的必要选择、必然要求和必备条件。

6、加快社保费征收的信息化建设

特别是要借用税收网络平台,尽快建立参保人员数据库和费源管理基础信息体系,积极推进与社保、财政、银行、国库等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为税务机关全责征收(税务征管)社保费奠定坚实的基础,为社会各界的监督提供充分的依据。还要在税务机关内部完善管理职能,整合业务流程,完善征管统计软件,加强社保费申报开票、征、管、查之间的协调配合,各个环节和职能既分工负责又紧密衔接。

7、建立社保费分类统计制度,完善计算统计管理程序

社保费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社保费 征收 现状及对策

社会经济运行体系由社会生产系统、社会管理系统和社会保障系统组成,三者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体系。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社会稳定机制,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牵动着整个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目前,社会保障作为一项制度在我县已经初步建立,参加社会保险的人员主要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企业单位等用人单位的职工及个体工商户,纳入社会保险统筹基金范围的主要包括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并由税务机关负责社会保险费的征收。企业缴费基数按其职工个人当年月平均工资确定(平均工资低于上一年度浙江省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按照60%确);企业缴费单位以外的其他用人单位,其社会保险费的单位缴费基数按照其职工个人缴费基数之和确定;用人单位职工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的基数按照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确定。个体工商户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缴费基数在上一年度浙江省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和300%之间由其自行选择确定。缴费比率分别为基本养老保险费用人单位15%、个人8%,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人单位15%、个人3元,失业保险费用人单位2%、个人1%,工伤保险费用人单位1%、生育保险费用人单位0.5%。考虑到企业负担,实施分阶段落实,工伤保险人员100%参加、缴费基数为应发工资总额,其他险种单位缴费基数不得低于应发工资总额60%且不得低于实际参加社保人数与最低缴费基数的乘积。

现行的缴费方式在实践中存在着历史欠债负担沉重、缴费比率较高,参保人员少、覆盖面较小,政策不统一、转移不畅,征收力度不够、征收困难等一些问题,难以保证筹集社会保障收入的需要。从长远来说可通过开征社会保障税,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予以解决。就目前而言,可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营造氛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中,社会保障体系将一切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纳入制度的覆盖范围,这为最广大的社会成员系上了一根保障基本生活的“安全带”,同时也安上了一个实现社会公平的“调节器”,有利于增进党群、干群关系,切实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也有利于更好地处理、协调新形势下的社会矛盾和利益关系,化解和消除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种隐患。从更深的意义来讲,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我们在新时期坚持工人阶级政党的政治立场、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各级部门要加强社保费征收的宣传,把它提到讲政治的高度,列入目标考核。

第二,征收扩面,查漏补缺。从长远来讲,扩大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符合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方向,要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在更大的地区范围内统筹。互助共济是社会保障的特点,参保人数越多,基金规模就越大,抵御风险能力也越强,它符合大数法则。但应注意不可因忙于“扩面”而顾此失彼,损害参保人员的利益,不能以扩大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增加保费收入作为解决养老金发放困难的手段。采取有效措施清缴欠费,避免造成老实人吃亏的现象,还应预留风险基金防止停保断保。建立多种保险形式和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抗风险能力。

第三,征收实行多部门控制。财税、工商、统计、劳动社保、金融部门等数据共享,减少征缴漏洞,例如工商财税部门可利用企业年检、稽查以及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等机会对参保单位缴费情况进行清查摸底,督促单位解缴社保费;劳动及社保部门则在为参保单位职工办理退休手续等环节实行有效控制;社保共享财税及统计部门的报表中人数和工资数据,看是否衔接相符;金融部门实行一户通,清理结算账户,加强资金控制。

第四,实行征收基数控制、统一征收标准。可参照现在国税部门增值税征收的最低税负率办法,对各行业确定一个的最低费率,再参照企业销售额对企业的申报工资总额进行控制,从而对其社保费的数额进行有效控制。同时有必要统一征收标准,便于养老金等随人员流动转移。

第五,实行总额控制,略有节余。合理确定征收比率,减轻企业及个人的负担,社会保障水平应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适应,要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承受能力,确定社会保障标准。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结合的原则,多缴多得。实现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渠道的多元化,社会保障待遇水平要与社会生产力水平以及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适应。

第六,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管,实现规范化管理。首先应提高社保基金使用的透明度,实行养老保险基金年度公告制,让参保人享有知情权。还可由监办机构、个人代表等组成的基金监管委员会,对养老保险基金的使用进行专门的监督管理。在局部试点的基础上,对现行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改革,形成规范的制度并及时用法律法规的形式予以确立,使社会保障制度运作有序,有法可依。

总之,应从多方面完善现行社保费的征收管理办法,切实解决当前社保费征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保险“稳定器”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林毓敏: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结合方式及保险资金入市研究[J].统计研究,2000(5).

[2] 芦俊春:浅论我国社保费用征收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消费导刊・理论版,2008(5).

[3] 《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第三、六条[S].

上一篇:适用税率范文 下一篇:保费收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