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益审计范文

时间:2023-12-05 04:48:10

效益审计

效益审计篇1

世界各国对效益审计的定义差不多都是围绕着“3E”展开的。

1986年,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INTOSAI)第十二届国际会议发表的《关于绩效审计、公营企业审计和审计质量的总声明》中,定义效益审计为:“对公营部门管理资源的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和效果性(Effectiveness)所作的评价与监督。”

美国审计总署(GAO)1994年将效益审计定义为:关于政府组织、规划和活动的“3E”方面的审计,包括经济、效率和规划审计。

效益审计是对一个组织利用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的评价。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三要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经济性是指最低的资源消耗,也就是节约的程度;而效率性主要指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即在投入一定的情况下,使产出最大;效果性是对经济活动的产出结果与预期目标的比较。经济性、效率性都应与效果性相一致。

二、我国效益审计的现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企业和政府的运行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政府审计工作也要随之改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明确规定,对财政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依法进行审计监督,就已经包含了效益审计的内容。效益审计在多方面体现出来:部门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专项资金的审计,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审计。在这些审计中,审计的目标和范围超越了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效益审计显现出来。

《审计署2003年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指出:“要积极开展效益审计,实行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审计和效益审计并重,逐年加大效益审计份量,争取2007年,投入效益审计力量达一半左右。”并明确提出了未来五年审计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积极开展效益审计,促进提高财政资金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

《审计署2006~2010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指出,“全面推进效益审计,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效果,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并提出坚持两个并重,坚持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审计与效益审计并重,每年投入效益审计的力量占整个审计力量的一半左右。以专项审计调查为主要方式,以揭露严重损失浪费或效益低下和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为重点,以促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管理水平为主要目标,全面推进效益审计,到2010年初步建立起适合中国国情的效益审计方法体系。

但是从这几年的工作实践来看,传统的财务审计(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性审计)一直是审计工作的主要内容,而效益审计还是比较薄弱,但是近几年比重有所提高。我国政府审计现状必然会改变,在搞好财务审计的同时,大力开展效益审计已成为国家审计的发展方向。

三、效益审计成为政府审计发展方向的原因分析

(一)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的变化。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整个社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公平、高效和透明的精神影响我国的政治文化,对转变政府职能将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加入WTO为我国开展效益审计提供了国际契机。政府将由权力型向责任型转变,由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致力于宏观调控和公共管理,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这就推进了效益审计成为政府审计发展的方向。

(二)民主的发展。正如杨时展教授所说:“一切取之于民的,必须经济有效地用之于民,用于民而不经济,用于民而没有达到人民预期的效果,政府仍要负责任。”随着民主与法治的进步,公众要求政府转变作风、提高效率和惩治腐败。审计制度作为一种上层建筑,也要相应的进行改变。目前正在进行的民主政治建设对政府审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服务型政府要求其公共物质资财和人力资源的配置、消耗都必须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三)资源的限制。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要求我国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尽可能经济有效的使用资源。要评价公共资源的使用状况,需要对其投入和产出的结果进行分析,注重效果性。立法机构和社会公众都希望从审计报告中得到相关信息:预算分配是否规范,财政资金使用是否得当,政府投资是否节省和有效。因此各级党政领导更加重视和支持审计工作,要求把效益审计提上日程。开展效益审计可以提高财政支出效益,节约资源,确保国家职能正常发挥,更好地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四)提高政府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工作效率和业绩的需要。我国财政逐渐退出竞争领域,绩效审计的力度比较弱。政府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国有企业的工作的效率性和效果性应该重视。公众越来越关注诸如国有资产大量流失、行政经费不断增加等等问题,也纷纷指责那些铺张浪费、的严重现象。人民要求政府公开、公平、公正的办事,向人民或人民的代表公布财政开支及其使用的结果和效益,要求对政府部门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提高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业绩。

(五)审计事业发展的推动。审计职能作用的范围不断扩大,传统的财务审计逐步向效益审计延伸,成为国家审计发展的一种趋势。人们越来越关注政府资金的支出、投向、效益和效果状况。近几年来,我国兴起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专项资金审计,除了对其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审查外,还开始对其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评价,这说明已经运用了效益审计的观念。效益审计是审计发展的高级阶段。

(六)发展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审计工作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的建设性作用,就必须加强自身的创新与发展能力,在实践中贯穿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不断提高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审计工作由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转轨,由财务审计逐渐深入到效益审计,使审计工作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七)国外有先进的经验可以借鉴。像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瑞典、澳大利亚等广泛开展效益审计的国家,其政府审计机关总结出了一些相对成熟的效益审计方法和规律。我国开展效益审计可以充分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

四、效益审计已成为现代国家政府审计发展的大趋势

效益审计已成为许多国家政府审计工作的重点和目标。美国效益审计达到85%以上,通过效益审计和其他服务为联邦政府节约了大量的资金,提高了政府运作效率。加拿大审计长公署和英国审计署,效益审计约占审计项目计划总审计数额的40%。还有,西欧一些国家审计机关都在实施效益审计。效益审计成为世界审计发展的主流。

在我国,对政府效益的评估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实施效益审计可以从政府开支的成本――效益、成本――效果角度来衡量其物质资源、人力资源配置与消耗的合理性、有效性,政府效益审计的开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西方审计学家认为,能否不失时机地选择并接受效益审计,是衡量一个国家的政府审计是否具有活力的标志之一。效益审计是审计发展的必然产物和高级阶段。

效益审计篇2

总理提出:“全面落实投资体制改革决定,……健全政府投资监管制度:建立政府投资和国有企业投资责任制与责任追究制,从根本上改变投资决策失误而无人负责的状况”。政府投资项目效益审计作为政府投资监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政府投资资金有效、正常、合规使用的最有效的监督方式,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笔者以为政府投资项目效益审计实务工作可以分五步进行。第一步:从项目立项的合理、合规、合法性入手,审计发改委、国土等部门,检查建设单位建设方案、项目的可行性报告、土地使用资料以及相关的调查、审批资料。第二步:抓项目管理制度,审计建设单位项目管理制度,整个项目是否建立了一套严格管理制度,包括项目工程管理和项目资金管理,执行情况如何,审计项目运作程序的合规性和公开透明度,是否实行了公开的招、投标,防止建筑腐败。在投资决策形成的各个环节上是否建立长期的决策责任制,是否使参与投资决策的每个主体都能承担相应的责任和风险,避免和决策失误造成建设资金损失浪费。第三步:以财务收支审计为基础,以财政资金的流向为主线开展审计。首先,审计财政部门拨付资金是否按规定及时、足额拨付资金,保证工程建设的资金需要。其次,审计项目建设单位财务会计资料,是否设置了专账,开设了专户,建设单位是否按合同条款支付工程进度款,项目资金是否全部用于项目工程建设,有无挪有用项目资金的情况。建设单位是否有肢解发包工程现象。再次,延伸施工单位及材料采购、供应部门进行审计调查,查明施工单位及材料采购、供应部门是否按规定签订了购销合同,是否按规定提交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材料的质量、价格是否符合要求。第四步:项目的决算。审计项目工程预算、决算及其相关资料,按照施工图纸和实际验收的工程量进行核对,工程量的计算是否准确,增加的工程量是否有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定额的套用是否合理、准确;工程结算书中的取费标准是否与施工合同规定的一致、是否与施工单位资质级别相符:材料的价格、用量是否合理。有无随意改变建设内容、扩大建设规模、提高建设标准概算外投资,隐蔽工程是否真实,有无弄虚作假、虚列建设成本问题。第五步:评估效益。对建设项目建成后运营期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进行检查、分析、评估,重点对工程管理和财务管理等方面进行检查、分析、核实、评估,促进提高管理水平。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或达到预期目标的程度、成本效益分析、对社会经济实际影响、项目可持续性等方面子以客观评价。实现从政府投资审计到投资效益审计的转变,提高政府投资项目决策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

(作者单位:南昌县审计局)

效益审计篇3

效益审计目标是效益审计理论研究和实践的逻辑起点,效益审计目标规定着效益审计的内容、范围和方向,是效益审计的“龙头”和“纲”,如何科学理解和把握效益审计目标,寻求效益审计目标实现的途径,对于拓展效益审计思路、深化效益审计实践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效益审计目标的形式与构成

效益审计目标一般可表述为“审查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管理和使用公共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并发表独立的审计意见,以促进被审计单位改善管理、提高效益。”对效益审计目标的形式与构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和把握:

(一)效益审计目标隐含着效益审计的四个要素。如审查和评价采购员是否在指定的采购地点(标准)以外采购(原因),而使物资的采购成本上升(后果),并提出改进的意见(建议)。这一具体审计目标隐含着效益审计四要素:1、标准—应该是什么?指被审计单位应该遵循的标准和原则;2、后果—实际是什么?指被审计单位实际行为与规定标准对比的差异结果;3、原因—为什么?指遵循或未遵循标准的行为;4、建议—怎么办?指提出改进管理和提高效益的建议。这四个要素的关系是:标准衡量后果,后果说明原因,原因得出结论,依据结论提出建议。纵观效益审计实践的全过程,不论是提出审计目标、拟定审计方案、收集审计证据(包括标准证据,后果证据,原因证据,结论和建议证据)、还是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撰写审计工作报告,都无一例外地包含了效益审计目标的四要素,这是效益审计的基本特征。我们开展效益审计的全部工作和主要精力就是要在效益审计的任何一个阶段都能够善于识别、捕捉和分析这四大要素,这是审计人员从事效益审计工作的基本功和基本的素质要求。

这里涉及到一个重要概念就是“标准”问题。有人讲“开展效益审计,必须对效益情况依照统一标准进行评价,而缺少公认、统一的评价是当前开展效益审计的主要障碍”。我们一方面认为有审计标准,因为审计标准实质上是有关方面规定被审计对象应该达到的目标和要求,那种对被审计对象应该达到的目标和要求的注解,转化和展示,使之变成可以取证与计量的各种质量,数量指标体系,就是审计标准。审计标准按其发挥作用的效力大体可分为共性标准(如普遍适用的法律、法规、法则和管理原理、原则),行业标准(如行业规章、部颁标准)和个性标准(如被审计单位自行制定的标准和管理制度)三个层次。但同时我们也认为没有统一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审计标准,因为效益审计对象千差万别,效益审计项目、内容多种多样,不可能制定被社会公认的、统一的审计标准,只能实事求是,因地、因时、因事而宜。审计人员应在每开展一项效益审计之前,就衡量效益审计标准问题与被审计单位进行沟通协商,寻求一种认可的、不存在异议的审计标准。

(二)效益审计目标应建立在合规性审计的基础上。效益审计是否包含合规性审计?理论界有两种观点:一是分开论,理由是效益审计是一种独立的审计种类,在合规性基础上搞效益审计将会影响到效益审计意见的独立发表,使效益审计不伦不类;二是结合论或统一论。我们主张在当前违法违规现象还比较普遍存在的情况下,应将合规性审计纳入效益审计范围,即合规性审计是效益审计的目标之一。(当然也不排除选择合规性程度比较高的对象直接开展不以合规性审计为铺垫的效益审计。)这是由于无论什么性质的审计业务,审计人员都有责任关注违法违规问题,违法违规使用公共资源本身就是缺乏有效性。如我们在审计中发现某造纸企业在改制中将所欠环保部门的排污费,通过“债转股”的形式转为某部门对该企业的投资,造成巨额排污费的流失。这一问题既是效益性问题又是合规性问题,审计人员都必须给予关注。

值得指出的是合规性审计只是效益审计的目标之一,而非全部目标和唯一目标。严格地说效益审计包括合规性、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适应性和公平性等方面,不能以合规性审计代替效益审计。如将合规性审计换个标题,换种说法,稍带效益审计问题,稍带效益审计建议。而要以“三E”为主体、为重点,形成真正的效益审计。在实际工作中怎样判断一个项目是合规性审计还是效益审计呢?这里我们尝试性地提出一个原则:那就是看是否以被审计单位“功能”实现为核心开展审计工作。因为合规合法只是单位存在的必要条件而非终极目标,单位的终极目标是运用公共资源,实现其自身功能。从这个角度上讲,效益审计也是一种“功能目标导向型”审计。

(三)效益审计目标是总目标与分目标的统一体。效益审计总目标不仅规定着效益审计活动的既定方向和将要达到的预期目的,而且决定和制约着效益审计的分目标;分目标是总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实现总目标的基本路径和保障,两者之间是“纲”与“目”的关系。审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不但要把握好总目标,而且还要把握好分目标,两者不可分割。这里关键是如何科学、合理地将总目标分解,细化成一个个分目标直至子目标,这对效益审计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分解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列出具体的、翔实的、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效益审计问题清单。

二、当前我国效益审计目标的定位

效益审计目标具有阶段性特征,效益审计目标要受到社会需求和审计能力的限制。发达国家或者审计发达阶段的效益审计其一般目标是对“三E”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而发展中国家或审计处于发展中阶段的效益审计的一般目标是发现和揭露被审计对象在“三E”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关的改进建议。如审计署在《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提出“效益审计要以揭露管理不善、决策失误造成的严重损失浪费和国有资产流失为重点,促进提高财政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维护国有资产安全。概括地说我国现阶段效益审计的目标或者重点是”揭露管理和效益中的问题,减少损失浪费,促进提高财政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李金华审计长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指出:效益审计要以“三个为主”。即在审计方式上要以专项调查为主;在审计内容上要以揭示查处损失浪费为主;在审计目标上要以促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推动相关单位深化改革和提高管理水平为主。

(一)将效益审计目标定位于“揭示问题,减少损失浪费,提高效益”,符合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利于推动和谐社会的建立,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社会”的形成。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坚持效益优先、兼顾速度的发展观。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人与环境、人与资源的和谐相处。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一种经济增长方式。节约型社会是“要求社会各个领域、各个管理环节厉行节约,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来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一种社会发展模式。这些基本的治国方略和治国理念从一定角度讲都是针对和缓解我国面临的日益突出资源约束矛盾而提出的。从资源禀赋看,我国是总量上的大国,人均上的穷国。人均耕田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石油、天燃气人均占有储量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和45%;我国GDP仅为世界的4.5%,而能源消耗为世界的25%,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是日本的7倍。一方面是资源短缺,另一方面是资源消耗大,损失浪费严重。这种状况,资源难以为继,环境难以承受。因此,无论是社会公众还是政府都希望和要求审计发现和揭露公共资源管理和使用中的问题,减少损失浪费,促进提高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益。

(二)将效益审计目标定位于“揭示问题,减少损失浪费,提高效益”也符合审计人员的能力和素质现状。由于我国效益审计尚处在起步阶段,无论是审计人员的素质还是审计的技术方法,都尚未完全具备对“三E”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的条件,而发现和揭露问题,减小损失浪费,促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正是审计人员的优势之所在。深圳市投资审计局十年审减工程投资77多亿元、青岛市审计局仅审减一个供热项目就节约资金4.3亿元就充分证明审计人员在这方面是大有可为的。

认识效益审计目标的阶段性特征,将有助于我们准确地把握效益审计目标的真正涵义和职能定位。

三、实现效益审计目标的方法与途径

效益审计目标的实现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效益审计对象、项目、标准、内容、方法程序等诸多方面,具有明显的多面性和复杂性,但也有规律可循。这就是它与其它任何管理活动一样,都存在一些“关键点”,这些“关键点”制约着效益审计质量的高低,影响着效益审计目标的实现。因此如何抓住效益审计的“关键点”,围绕这些“关键点”来构建效益审计工作格局是实现效益审计目标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一)以项目为载体。项目是效益审计的对象和载体,没有项目,效益审计就会无的放矢,效益审计的对象内容、范围与目标就无法界定,效益审计的标准及方法就无法运用。效益审计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一个部门的整体效益发表意见,而只是对某一部门、某方面的组织活动、某一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做出评价。因此,项目的确定与选择是搞好效益审计的首要环节。在确定和选择效益审计项目时应遵循以下标准:1、增值性。是指确定的效益审计项目本身应具有改进管理、提高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空间,能够通过审计达到价值增值,包括经济效益的增值和社会效益的增值。2、重要性。是指选择的审计项目涉及金额较大、资金的性质重要或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影响较大。如政府公共财政投资的重点部门、重点行业、重点项目;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重点领域或项目。3、可行性。是指确定审计项目时要考虑审计机关是否力所能及、审计经费保障、审计人员数量、质量是否与审计项目规模的大小、难易程度相匹配;被审计单位对审计评价标准认同程度和对效益审计的理解程度。在审计项目确定和选择上我们要防止出现两种现象:一是事先不确定效益审计项目,错把被审计单位当作效益审计对象。严格地说被审计单位只是被审计对象的限定语、而非被审计对象,被审计对象是效益审计的项目。二是对效益审计项目的增值性、重要性、可行性未进行评估和分析,使审计不仅具有较大的盲目性和一定的风险性,还造成审计资源的浪费。

(二)以管理为切入点。从管理入手、以管理为切入点是开展效益审计的内在要求。效益审计关注的是效益。我们可以假定良好的管理可能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但我们不可以假设管理不善能够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因此关注效益必须关注管理,而关注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关注效益。当前公共资源管理和使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损失浪费严重和国有资产的流失,而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就在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审计人员对管理进行审计,发现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促进被审计单位改进管理,减少损失浪费,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这就将审计监督的关口前移,贯彻标本兼治,从源头上降低损失浪费发生的可能性。从管理入手要对被审计单位的管理体制、管理机制、管理制度、管理程序、组织管理结构的健全性、执行性和有效性进行测评,找出管理的关键点和控制缺陷,分析管理缺陷对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影响,借以进一步确定效益审计的具体目标、重点范围和方式。

(三)以成本、效益为主线。由于资金的性质不同、项目不同,提高效益的途径多种多样,但殊途同归,归纳起来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降低消耗、降低成本,二是提高质量、提高效益。审计作用于这两个方面应该就是效益审计,效益审计就是对成本与效益关系的比较与分析。因此,效益审计必须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为主线即通过审计要寻找在成本费用既定的情况下提高质量和效益、或者在质量效益既定的情况下降低成本和费用的途径。如解决大学生教育成本过高与社会回报过低的矛盾有三种途径:一是降低教育成本;二是提高教育质量;三是既降低教育成本又提高教育质量。本文中的“成本”、“效益”概念,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狭义含义,而是广义的。“成本”意指实际承担的各种代价,“效益”指实际取得的各种成果。这些代价和成果既包括经济因素,又包括社会文化和环境因素。

(四)以“三E”为核心。被审计单位管理和使用公共资源的有效性涉及到“成本”、“投入”、“产出”、“效果”四个环节,这四个环节构成了效益审计的三个层面:一是经济性审计。所谓经济性审计是审查被审计单位从事一项活动并使其达到合格质量条件下是否实现了资源(成本)耗费最小化,它所关注的是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同等质量的资源。二是效率性审计。所谓效率性审计是审查被审计单位是否实现了在既定产出条件下的投入最小化或者说在既定投入条件下的产出最大化。三是效果性审计。所谓效果性审计是审查被审计单位目标实现的程度和从事一项活动时期望取得的成果与实际取得的成果之间的关系,效果性审计主要关注的是一个项目投资后是否实现了目标。当然,效益审计还包括其它一些内容,但“三E”无疑是效益审计的核心内容。世界审计组织审计准则将效益审计定义为:对被审计单位在履行职责时利用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的审计。这也明确指出效益审计的基本内容就是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效益审计篇4

[关键词]客观必然性 内容 依据 如何开展

一、经济效益审计的概念

经济效益审计是指由审计机构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或经济活动的效益性所进行的审计。其目的在于对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以及对实现经济效益的程度和途径做出评价,借以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需要指出的是,经济效益审计与由统计、财会或其他管理部门所进行的分析与检查,在性质上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是一种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评价活动,而后者则是有关部门结合各自业务工作所进行的一种管理活动,二者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二、开展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客观必然性

1.财务审计发展到了一定水平。真实性是审计目标的基础,如果真实性问题还未解决,就很难开展经济效益审计。一方面是由于真实问题不解决,审计机关很难有力量去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另一方面,如果没有真实性作为基础,评价经济效益也难以做到准确、有效。

2.政府和社会公众更加关注经济活动的效益。当政府关心经济效益时会要求审计工作经济效益的提高,就能支持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的开展。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成效后,社会公众的注意力从查处腐败转移到有效使用财政资金时,会要求审计机关更多地开展经济效益审计。

3.审计人员素质的全面提高。开展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必须是具备一支具有全新知识结构,掌握经济效益审计基本技能的能够胜任的审计队伍。

4.相关法律的健全。经济效益审计是要考察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有效性,而在审计时需要有一个客观的评价标准,随着国家经济和财政宏观要求的提高,确定相关经济责任的法律规范将会不断完善。

三、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内容

1.总体经济效益评价。总体经济效益评价主要是考察被审计单位是否取得了预期的经营成果、完成了计划任务等。总体评价主要审查内容:(1)确定已实现的经营成果水平。主要是确定所实现的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利润总额、社会贡献总额、上缴利税总额、资金利润率等各项经济指标水平。(2)审查计划目标的完成情况。主要是将被审计单位实际数与计划数、目标数相比较,确定完成程度。(3)与相关指标进行比较,进而总结其成绩并揭示其存在的差距。通过与被审计单位不同历史时期经济指标的比较,或者与其它单位、同行业先进水平等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存在的差距与不足和取得的成绩,为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明确方向。

2.主要业务经营活动审计。业务经营活动直接影响经济效益。业务经营活动的审计主要是将有关指标的实际水平与计划、定额、先进水平等进行比较,作出评价。具体包括:常规经营活动的审计,即对采购、存储、生产和销售等业务的审查。

3.主要经济资源利用的审计。经济效益是指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关系。考察效益水平的高低,既要看产出的多少,也要看投入的高低,而经济活动中的投入主要是指企业所占用和耗用的经济资源。所以资源利用效益的高低也是经济效益审计的重要内容。审查资源利用效益主要是分析各种经济活动中所消耗资源的大小,计算资源利用效益的指标并与相关标准进行对照,从中找出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利用资源及提高资源利用效益的措施。经济资源利用效益审查的内容主要有:原材料利用效益、劳动力利用效益、固定资产利用效益、资金利用效益、能源利用效益等。

四、经济效益审计评价依据

经济效益审计依据是指用来衡量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效益高低、优劣的尺度。选用好经济效益审计依据对于写好经济效益审计报告很重要。一般选用的方法为:

1.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审计项目后,应结合对被审计单位的初步调查,了解其行业特点、主要特征、生产工艺和技术特点、管理模式等,确定审计评价的指标体系。

2.收集评价指标的数据资料。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数据资料,如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部颁标准、同行业先进水平、本地区先进水平、主管部门下达的任务指标、企业的历史资料和计划资料等。

3.确立审计依据。为了使审计依据更适合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和便于将来审计建议的落实,审计组在确定审计依据时应与被审计单位沟通,听取被审计单位的意见,认真分析研究评价标准对被审计单位的适用程度,在指标的使用上要考虑所使用的指标是否与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活动紧密相关,要选取那些确实能反映其经济效益水平的指标来进行评价。在数量水平的选择上,一要具有先进性,同时也要具有可行性。

五、如何开展经济效益审计

1.应选择好开展效益审计的最佳切入点。选择切入点时,应充分考虑到审计机关和人员的胜任能力,被审计单位的可接受程度和社会的需要。目前效益审计的范围主要是财政性资金,目的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如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以及一些财政专项资金审计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今后应作为效益审计的重点。目前的效益审计还应以揭露问题为主,重点揭露管理不善、决策失误造成的严重损失浪费和国有资产流失问题,而不可能象国外那样搞全面的效益评估。

2.审计机关应加强对审计人员效益审计的学习与培训。效益审计是一项专业性强、难度很大的全新工作,与传统的财务合规性审计相比,具有目标多样化、标准模糊化、方法灵活化和评价主观化、结论非强制化等一系列特点,对审计人员的素质要求更高。效益审计贯穿于整个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的全过程之中,范围之广,情况之复杂,只有通过努力学习和认真培训,才能胜任工作。审计机关可选派一些审计骨干到效益审计搞得好审计单位去参观学习,体验效益审计的操作程序,收集效益审计的实践经验。

3.要做好效益审计的“三化”建设,力争高起点开展效益审计。我们应避免走“先自由发展,然后再去慢慢规范”的老路,从一开始就必须重视效益审计的“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建设。

效益审计篇5

关键词:经济效益审计;重要性;必要性;理论研究

经济效益审计是在民主政治日益完善、政府支配的公共资源越来越多的背景下,出于对资金使用用途和效果加强监督的要求而产生和发展的。从我国效益审计的实践看,尽管我国审计组织和机构已初步探索出了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经济效益审计的路子,正逐步建立起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效益审计理论和方法。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经济效益审计的提出与实施,与真正的经济效益审计还相差甚远,具体表现在:一是对经济效益审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经济效益审计在不断取得新进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特别是一些思想认识上的混乱现象,以及由此导致的工作上的种种偏差,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二是就经济效益审计的方式方法来看,也存在着明显不足,突出表现是用财务审计的模式开展效益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的法定审计制度不完善,缺乏行之有效的评价和规范体系。三是从效益审计的内容来看,主要以揭露问题为主,从探索经济效益审计规律,健全经济效益审计规范角度考虑不够。四是经济效益审计的理论研究及其成果缺乏系统性。

1 充分提高对经济效益审计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一是审计机关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开展对经济效益审计的宣传,用国内外典型的案例进行开导;二是审计机关要强化审计信息工作,及时向各级政府反馈经济发展这各种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特别是审计中发现的国家各项经济政策在贯彻执行中出现的重大问题;三是要靠审计部门的努力工作,运用取得的经济效益成果,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对经济效益审计的重视、支持,这是经济效益审计工作顺利开展的有利保证;四是通过有关媒体广泛宣传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它和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扭亏增盈工作一道进行宣传,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五是政府要高度重视经济效益审计,制定出必要的法规,为全面实行经济效益审计提供依据。

2 围绕中心,突出重点,积极稳妥地推进经济效益审计健康发展

“突出重点,积极稳妥”既是开展审计工作的基本思路,也是实施经济效益审计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要是经济效益审计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2.1 重要性原则

开展经济效益审计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必须围绕重点领域、重点部门,突出重点资金、重点项目的审计。为此,在经济效益审计的实践中必须结合国有企业缺乏活力、资金沉淀问题突出,公共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的现状,审计组织应重点围绕经济体制改革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开展审计。

2.2 实效性原则

之所以贯彻实效性原则,主要是由于经济效益审计本身的局限性决定的。我们知道,审计机关的法定权限和审计手段是有限的,经济效益审计的任务和力量不足的矛盾仍十分突出。对经济效益审计工作不能单纯追求数量,必须把与当前工作相关且容易成为热点项目的话题作为经济效益审计的重点,将有限的审计资源用到“刀刃”上,通过在重点领域、重点项目上集中运用一定的审计资源,来提高审计质量,求得实效。

2.3 可行性原则

尽管经济效益审计理想的境界是对被审计单位政策的执行情况和效果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价,但是这只是审计机关要达到的目标。事实上经济效益审计的覆盖面和可操作程度都会受到限制,所以考虑可行性问题,把可能与需要结合起来非常重要。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必须从经济效益审计的现实条件出发,使经济效益审计能够顺利实施。对于一些有用而目前审计又有困难的项目,则要通过长期的研究和创造必要的条件,逐步加以解决。

2.4 建设性原则

在经济效益审计中贯彻建议性原则时必须注意以下问题:一是遵循谨慎性原则;二是审计建议应建立在事实清楚、分析透彻的基础上;三是审计建议要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具有政策上的可操作性,并且符合国家法律和国家的产业政策。

3 不断总结经验,加强对经济效益审计的理论研究

经济效益审计的理论研究在我国仍然很欠缺,这已成为制约经济效益审计实践的一个突出问题。为了更好地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加强对经济效益审计的理论研究已刻不容缓。这就要求必须狠下工夫,从历史的、现实的角度对经济效益审计的理论进行立体的研究。在当前经济效益审计研究领域下,下列几个问题与我国经济效益审计发展紧密相关,必须重点研究并加以解决。

3.1 尽快构建经济效益审计的理论框架

到目前为止,审计理论界尚未构建出一套经济效益审计自身的所独有的完整的理论框架和逻辑体系。我国经济效益审计的理论框架中除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之外,还应该包括经济效益审计的发展理论。经济效益审计基础理论是研究经济效益审计规律性的理论,这种理论的客观性最强,一般不受时间限制或限制很少,研究结果表现为一套概念、目标、原则、惯例与方法等,对经济效益审计实践不具有人为的强制性;经济效益审计应用理论是研究经济效益审计实践中一些具体性问题的理论,这种理论的客观性比较强,受时间的限制大,研究结果往往表现为具体的措施、政策或建议,对经济效益审计实践以及时的规范;经济效益审计发展理论是研究经济效益审计的全局性、方针性和方向性问题的理论,这种理论的主观性比较强,时间跨度比较大,它是综合基础理论的研究成果并结合应用理论,对未来提出比较明确的构想,研究成果表现为长期的重大行动方案。

3.2 明确经济效益审计的学科地位

要讨论经济效益审计的学科地位,首先应讨论该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否具有独立性。之所以有人对经济效益审计的学科地位产生怀疑,就是对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不能明确把握,只是在管理或审计的概念下理解经济效益审计的研究对象,而没有把对学科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进步的认识上升到对审计创新的高度,并在这个高度上去开发和建立经济效益审计的研究对象。相反的是,在此同时,甚至有人有意避开对研究对象的讨论,而只把经济效益审计当作一门技术课和方法课来讨论,或者盲目追随其他领域的理论,试图用其他领域的理论成果来提高经济效益审计的学科地位,显然不利于经济效益审计的建设和发展。因此,从经济效益审计的研究内容来看,它完全冲破了传统审计条条框框的束缚,广泛吸收了现代行为学科、管理学科、数学和系统理论等理论的基础理论,并将人类科学所有的先进成果都创造性地在审计工作中使用,形成一门新兴的多学科的交叉学科。该学科与其他学科存在着许多密切的必然联系,但这并不影响经济效益审计学科的独立性,它本身自己独特的理论和方法,只是有待进一步完善。

3.3 重视经济效益审计的研究方法

经济效益审计的研究方法是我们把握经济效益审计的途径、手段、工具和方式的总和,它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才能正确的认识经济效益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的研究方法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而思维方法是经济效益审计研究方法的核心。经济效益审计研究的思维方法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方法论;第二层次是基本方法;第三层次是具体方法。

3.4 强化经济效益审计的应用研究

经济效益审计的应用研究既是经济效益审计理论研究的需要,也是经济效益审计实践发展和教学改革的需要。经济效益审计的应用研究具有极广大的空间和深度,是财务审计所难以比拟的。关注经济效益审计实践,根据其研究对象的具体性和特殊性,研究任务和目标的针对性等特点来界定经济效益审计应用研究的内容,运用实验研究、创造性的实务研究及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经济效益审计的实践对经济效益审计改革的启示,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注解和运用经济效益审计理论,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在经济效益审计中,尽管我们已经引入了很多诸如网络技术、财务分析等经济效益审计工具,但由于缺乏对这些工具差异与互补关系的理论认识,致使实践中在具体运用这些工具时缺乏系统性,从而不利于经济效益审计功能的发挥。这就要求必须整合经济效益审计的应用体系,以期发挥经济审计的作用。

效益审计篇6

我国经济效益审计与财务审计、经营审计、管理审计、绩效审计之间的关系界定为:财务审计、经营审计、管理审计、绩效审计,这些审计各有侧重,适用性有所不同,且名词的提法也不尽统一,但是核心都是以经营管理活动为对象,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这些审计在我国通常称为经济效益审计。

经济效益审计是由独立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执行的,对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经济活动进行综合的、系统的审查分析,对照一定的标准客观评价其经济效益状况和潜力,确定其经济管理的效率性、效果性和经济性,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以促使其改善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审计活动。通过经济效益审计,能够促进企业找漏洞、挖潜力,改进生产技术,变革经营方式和调整管理机能,提高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从而增强竞争能力。效益审计是建立在财务收支的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审计,是财务收支审计在内涵和外延方面的扩展。

二、当前开展效益审计的难点

(一)内在因素影响效益审计的开展

这种内在因素主要是指由于审计人力不足和综合素质不高,使效益审计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开展效益审计,特别是目前针对某一专项资金开展的效益审计,由于涉及了大量的项目资金和数量繁多的项目承担单位、部门,使现有的审计力量更显得杯水车薪;同时,由于效益审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审计的复杂程度远远高于合规性审计,不但需要财会专业知识,还需要懂工程技术、管理技术、统计分析等多方面的知识,必须运用多学科知识,效益的评价需要审计人员必须具备宏观性、前瞻性,这样作出的评价才能得到利益相关方的信服和应用,效益审计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但实际上我们往往达不到这一要求,长此下去,势必造成效益审计流于形式。

(二)审计评价标准不统一,加大了审计风险

效益审计是以财务收支为基础,对被审计单位管理和使用经济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适当性和环境性进行的检查和评价。具体讲,就是通过揭示被审计单位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出效果差、效率低的原因,向利益相关者披露相关信息或提出整改的建议,通过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努力,达到提高效益的目的。但由于效益审计所涉及对象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适当性、环境性指标缺乏统一的公允性标准,不同的衡量标准得出的结论就会有差别,从而加大了审计风险。

三、防范和控制内部经济效益审计风险的对策

风险系一种可能性与不确定性,意指特定事件、措施或行动对特定组织产生不利影响或导致不良后果的可能性。当反映被审计单位及其经济活动或项目的财务会计报告存在重大错报漏报,或者内部控制制度存在重大漏洞缺陷或未被有效执行,或者经营管理存在重大舞弊时,或者采用的审计标准有失公允时,内部审计人员经过审计未能发现或失察,由此而生的发表不正确或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即为内部审计风险。内部审计风险的后果可能涉及:因采用错误的、不及时的、不完整的或不可靠的信息所造成的错误决策;错误的记录、不适当的会计处理、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及其他各种财务损失;未能充分、有效地保护资产;客户不满意,反面宣传及其对本组织声誉形成的严重损害;未能遵守本组织政策、计划、程序或有关的法规与规章而遭受各种惩罚;不能合理地取得资源或不能实现设定的组织意图等。为此,需采取以下措施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

(一)制定统一的效益审计评价标准

审计署应当组织内审协会及有关专家尽快出台统一的评价标准和规范,效益审计评价要尽可能使用统一的量化指标标准来衡量经济业务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适当性、环境性,这样,评价审计业务中获取的实际指标时有标准可依,以达到效益审计在促进资金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提高方面的作用。

(二)借助ERP技术,实现信息共享和优化资源的经济效益,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从企业信息化的角度来看,“事”可以解释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器”指的就是“信息化手段”。借助ERP技术将企业内部所有资源整合在一起,对采购、生产、成本、库存、分销、运输、财务、人力资源进行规划,从而达到最佳资源组合,取得最佳效益。运用计算机技术将财务网络系统留存审计接口,借助网络技术对财务实施动态监督,随时发现问题,随时纠正,这样既改变了传统审计滞后的局面,又降低了审计风险。

(三)改进监督办法,实行参与式审计

现代内部审计方式的精髓是参与式审计,即在整个审计过程中努力与被审计部门的人员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共同分析错弊和实际存在的问题及潜在影响,一起探讨改进的可行性和应采取的措施,并与有关部门配合,争取各方面的支持,使审计评价更具有权威性和针对性。为此,一方面要实现内部资源的整合,打破部门内部的界线,实现人力资源共享;另一方面,要借助外部的力量,特别是一些专家、专业技术人员等,实现人力上的优势互补。执行审计业务时以专业审计人员为骨干,实行专兼职人员结合,把与审计事项相关的财务、技术、预算、法律等人员聘为兼职人员,在审计中把他们纳入审计组正式成员,争取他们的支持和协助。另外,还可通过向有关咨询机构咨询、吸收被审计部门参加审计评价工作等方式,以便减少执行过程中的阻力和障碍。

四、开展效益审计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关于效益审计的项目选择

效益审计选项是否合理,直接决定着效益审计能否取得实效。选择项目时,应坚持以下三个原则:一是有利于促进相关管理部门提高管理水平,完善投资机制,提高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二是具有典型性、重要性,为政府和公众所关注,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三是从审计的现实性考虑,应选择那些资源利用率不高,管理不规范,易出现损失浪费的项目,这样的项目易于审计和评价。

(二)关于效益审计的目标

审计目标是指审计项目所要完成的任务和预期的审计效果,是审计项目的工作方向。一般情况下,审计项目一旦确定,审计目标也就初步确定了。效益审计总的目标是要考察效益性,具体来说包括经济或节约、效率、效果、适当或公平、环境五个分目标。经济或节约是实际投入比计划投入,即资源财产实际投入(所占或耗费)比计划投入,目的在于发现究竟在哪里出现了浪费资源的不经济现象;效率是实际投入比实际产出,即资源财产实际所占或耗费比实际所得,目的是考核投入利用的效率,这类指标可反映一个单位、一项活动或一个项目的技术水平及管理水平;效果是实际产出比计划产出,即实际资源财产所得比计划所得,目的是考察预期效果的实现程度;适当或公平是计划投入比计划产出,即资源财产计划所占或耗费比计划所得,目的是考核计划所得的适当性;环境是指影响效益的内部或外部的经济、社会、自然等环境条件,如经济体制改革、价格政策变更等。效益审计要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评价,促进管理者提高决策能力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内容

1.总体经济效益评价

总体经济效益评价主要是考察被审计单位是否取得了预期的经营成果、完成了计划任务等。总体评价主要审查内容:(1)确定已实现的经营成果水平。主要是确定所实现的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利润总额、社会贡献总额、上缴利税总额、资金利润率等各项经济指标水平。(2)审查计划目标的完成情况。主要是将被审计单位实际数与计划数、目标数相比较,确定完成程度。(3)与相关指标进行比较,进而总结其成绩并揭示其存在的差距。通过与被审计单位不同历史时期经济指标的比较,或者与其它单位、同行业先进水平等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存在的差距与不足和取得的成绩,为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明确方向。

2.主要业务经营活动审计

业务经营活动直接影响经济效益。业务经营活动的审计主要是通过对采购、存储、生产和销售等业务的审查,将获取的有关指标的实际水平与计划、定额、先进水平等进行比较,作出评价。具体包括:(1)采购业务审计。主要审查采购计划制定的正确性,采购计划的完成情况,采购方式的合理性,采购批量确定的科学性,采购成本水平的变化以及采购费用水平的高低等。(2)存储业务审计。主要审查储备定额制定的科学性,储备计划的完成情况,储备场地的利用情况,仓库管理制度的健全与有效性,材料物资的保证程度等。(3)生产业务审计。主要审查生产计划制定的科学性及其完成情况,生产任务与生产能力的平衡状况,生产过程的组织与管理水平,产品质量水平,生产成本水平等。(4)销售业务审计。主要审查销售计划制定的科学性及其完成情况,销售方式的合理性,销售费用的高低,销售收入水平等。

3.专项经济活动的审计

专项经济活动的审计包括对外投资、固定资产购建与改造、新产品开发、市场开发等活动的审查。

4.主要经济资源利用的审计

审查资源利用效益主要是分析各种经济活动中所消耗资源的大小,计算资源利用效益的指标并与相关标准进行对照,从中找出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利用资源及提高资源利用效益的措施。经济资源利用效益审查的内容主要有:原材料利用效益、劳动力利用效益、固定资产利用效益、资金利用效益、能源利用效益等。

(四)关于效益审计的评价标准

效益审计的评价标准是指对被审计事项的理想预期或认识,它说明的是组织或活动“应该怎样”。恰当的审计标准能为审计搜集证据提供依据,能为得出审计结果提供基础,还可以为与被审计单位管理部门进行交流奠定基础。审计标准的选择和对审计问题的确认,往往都需要被审计单位或被审计单位的管理部门的参与。因此,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审计人员应注意与被审计单位或其管理部门的交流和沟通,取得支持和配合,被审计单位或其管理部门对审计标准的理解和认可程度将影响其对依照审计标准作出的审计结论的最终接受程度。一般情况下,审计目标不同,评价内容也不同,评价标准也就不同。

实践中,以下三类标准是可以直接作为效益审计的评价标准,这些标准是易于被审计单位接受的:一是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国家、行业或地区性的正式标准等;二是经审计部门评估或确认的被审计单位或其主管部门的可行性报告、预算、目标、计划、定额等;三是公理或常识性标准。如公认的或良好的实践标准,行业或地区平均水平和先进水平,其他国家的标准和经验等。审计部门确定的评判标准都应事先让被审计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接受、认可。

(五)关注效益审计建议

效益审计篇7

经济效益审计是指由审计机构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或经济活动的效益性所进行的审计。其目的在于对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以及对实现经济效益的程度和途径做出评价,借以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需要指出的是,经济效益审计与由统计、财会或其他管理部门所进行的分析与检查,在性质上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是一种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评价活动,而后者则是有关部门结合各自业务工作所进行的一种管理活动,二者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二、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特征

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是一种新的相对独立的审计形式,它具有独特的外延和内涵,与真实性、合法性审计有着必然的联系,但也不等同于传统的财务审计和财经法纪审计。归纳起来,经济效益审计主要特征有以下七个方面:

一是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主体具有独立性。必须具有法定资格的专业审计机构和人员,这些机构和人员在审计中必须保持独立的地位和身份,保持客观公正的工作态度。

二是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客体具有广泛性。包括企业各种资金及使用资金的部门,甚至使用资金的计划、管理等各个环节。

三是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依据具有规范性。包括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和制度、计算、预算、方案,业务规范、各种标准、技术经济指标及本单位和国内外同类行业历史水平。

四是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程序具有独特性。主要表现为审计工作结束后只出具经济效益评价审计报告及审计建议书,一般不需作出审计决定。

五是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方法具有多样性。除常规审计方法外,还包括一些现代经济管理技术。如经济活动分析、管理会计、统计分析、管理咨询、经济预测等领域内所使用的方法和技术。

六是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作用具有建设性。主要是核实公共资金的效益,评价经济运行过程及其结果,明确其经济责任,提出审计建议。

七是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目的具有宏观性。主要是通过对企业资金使用的经济、效率、效益性的评价,以促进企业资金支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

三、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基本程序

与其他审计程序一样,企业经济效益审计也包括准备、实施和结束三个阶段。但是,在这三个阶段中,经济效益审计所进行的具体活动,与财务审计和财经法纪审计是有所不同的。首先,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在准备阶段要搜集更为全面和内容比其他审计更多、更复杂。其次,企业经济效益审计需要编制更具体和细致的审计计划及其实施方案。因此经济效益审计工作实际操作难度更大。第三,企业经济效益审计不采取突击审计的方式,在实施审计工作前,要给被审计单位下达审计通知书。第四,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报告采取详式报告,审计报告所反映的内容与其他审计有较大的区别。审计报告中要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效益状况进行系统分析,指出制约经济效益提高的因素,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企业经济效益审计除了要运用财务审计和财经审计的方法外,还要运用其他方法。专门运用于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工作中的方法包括经济活动分析方法、经济预测方法、现代管理方法等等。经济活动分析方法是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的一种方法,它运用运筹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企业经济活动的数量和质量指标,并透过各项指标及其关系,分析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及各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评价企业的经济管理状况,拟定挖掘企业内部潜力和改善经营管理的措施。经济预测方法是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分析预测经济效益的状况。此外,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所运用的现代管理方法还有决策管理法、统筹法、价值工程等。

四、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主要内容

1、总体经济效益评价

总体经济效益评价主要是考察被审计单位是否取得了预期的经营成果、完成了计划任务等。总体评价主要审查内容:(1)确定已实现的经营成果水平。主要是确定所实现的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利润总额、社会贡献总额、上缴利税总额、资金利润率等各项经济指标水平。(2)审查计划目标的完成情况。主要是将被审计单位实际数与计划数、目标数相比较,确定完成程度。(3)与相关指标进行比较,进而总结其成绩并揭示其存在的差距。通过与被审计单位不同历史时期经济指标的比较,或者与其它单位、同行业先进水平等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存在的差距与不足和取得的成绩,为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明确方向。

2、主要业务经营活动审计

业务经营活动直接影响经济效益。业务经营活动的审计主要是将有关指标的实际水平与计划、定额、先进水平等进行比较,作出评价。具体包括:常规经营活动的审计,即对采购、存储、生产和销售等业务的审查。(1)采购业务审计。主要审查采购计划制定的正确性,采购计划的完成情况,采购方式的合理性,采购批量确定的科学性,采购成本水平的变化以及采购费用水平的高低等。(2)存储业务审计。主要审查储备定额制定的科学性,储备计划的完成情况,储备场地的利用情况,仓库管理制度的健全与有效性,材料物资的保证程度等。(3)生产业务审计。主要审查生产计划制定的科学性及其完成情况,生产任务与生产能力的平衡状况,生产过程的组织与管理水平,产品质量水平,生产成本水平等。(4)销售业务审计。主要审查销售计划制定的科学性及其完成情况,销售方式的合理性,销售费用的高低,销售收入水平等。

3、专项经济活动的审计

专项经济活动的审计包括对外投资、固定资产购建与改造、新产品开发、市场开发等活动的审查。

4、主要经济资源利用的审计

企业经济效益是指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关系。考察效益水平的高低,既要看产出的多少,也要看投入的高低,而经济活动中的投入主要是指企业所占用和耗用的经济资源。所以资源利用效益的高低也是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重要内容。审查资源利用效益主要是分析各种经济活动中所消耗资源的大小,计算资源利用效益的指标并与相关标准进行对照,从中找出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利用资源及提高资源利用效益的措施。经济资源利用效益审查的内容主要有:原材料利用效益、劳动力利用效益、固定资产利用效益、资金利用效益、能源利用效益等。

五、企业经济效益评价

一是要选择适当的评价标准,确立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审计项目后,应结合对被审计单位的审前调查,了解主要业务的特征、生产工艺和技术特点、管理方式等,在遵循科学、有效、相关、可操作性原则基础上,确立审计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指标的设置应该简略、清晰,便于操作和考核。指标内容和计算,均力求简单,易于使用。

二是针对不同的效益审计项目,灵活运用审计指标体系。在实施经济效益审计的评价活动时,可能采用某一项标准,如当期的经营计划;也可能在同一项目或对其中不同的审计事实采用几个不同的标准,如既采用当期的经营计划,又依据历史最好水平,并考虑国内外同行业的先进水平等,来评价企业经济活动体现的效益优劣,并由此找出差距,发掘潜力,提高效益。

由于各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同,在考核企业经济效益时,所运用的考核指标也不同。就某一项具体的指标而言,其运用过程和要求也是有区别的。在考核企业经济效益时,应注意将上述指标作为一个完整的指标体系来运用,防止片面地、僵化地运用这些指标。否则,便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为了使评价标准更适合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和便于将来审计建议的落实,在确立审计评价标准时应与被审计单位沟通,听取被审计单位的意见,认真分析研究评价标准对被审计单位的适用程度。在指标的使用上要考虑所使用的指标是否与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活动紧密相关,要选取那些确实能反映其经济效益水平的指标来进行评价。在数量水平的选择上要具有先进性,同时也要具有可行性。

评价标准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需要审计人员作大量细致的工作。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要注意经验的积累,积极收集有关经济活动资料,必要时要开展专项审计调查,努力把经济效益审计的基础资料搞扎实。有条件的内审机构可以指定专门人员负责评价标准的测算和建立工作。

三是做出恰当评价结论。根据审计项目所取得的审计证据进行归集、整理、综合分析之后,就需要对照选定的评价标准,做出各个审计重点或分项目乃至整个项目的评价结论。

审计评价中凡涉及审计结论的重大问题,都要具体说明相关的标准、结果及原因,对审计报告中的审计建议,也应详细列明理由,便于与被审单位交换意见和部门领导审阅。审计结果是对履行经济责任的证实或是涉及对事、对人的处理,必须保持职业谨慎,充分听取被审计单位意见,对不当之处进行修改。但是被审计单位提出的意见不合理、不符合事实的,审计人员应坚持原则,维持原有的审计结论。必要时可将被审计单位的意见与有关审计证据作为审计报告的附件,以供审核该报告和做出处理决定时参考。

六、企业效益审计成果的利用

企业效益审计成果的利用可以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在财务收支审计报告中单独列出,另一种是以专题审计报告的形式出现。管理、体制、机制等效益方面的问题不同于合规性审计的违规违纪问题容易判断和处理。企业效益方面的问题有很强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仅仅从某个方面和某个环节很难判断其对错优劣,必须从整体性和系统性上思考才能把问题说清楚。企业效益审计方面的问题不象合规性审计的问题简单明了,有相应的法律法规直接规定,企业效益方面的问题有很强的状态依存性,条件不同,结论也不同。因此,企业效益方面的问题必须从公认的条件出发,经过严密的论证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的结论利益相关方才会信服和应用,企业效益审计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否则,条件不充分、论证欠妥当、结论不准确或者武断地给出结论,既不会得到利益相关者的认同,更不会积极进行整改,企业效益审计的成果就付诸东流。因此,企业效益审计报告应当采取专题审计报告的形式,而且这种专题报告要具有研究的性质。

效益审计篇8

经济效益审计是指由审计机构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或经济活动的效益性所进行的审计。其目的在于对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以及对实现经济效益的程度和途径做出评价,借以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需要指出的是,经济效益审计与由统计、财会或其他管理部门所进行的分析与检查,在性质上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是一种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评价活动,而后者则是有关部门结合各自业务工作所进行的一种管理活动,二者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二、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特征

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是一种新的相对独立的审计形式,它具有独特的外延和内涵,与真实性、合法性审计有着必然的联系,但也不等同于传统的财务审计和财经法纪审计。归纳起来,经济效益审计主要特征有以下七个方面:

一是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主体具有独立性。必须具有法定资格的专业审计机构和人员,这些机构和人员在审计中必须保持独立的地位和身份,保持客观公正的工作态度。

二是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客体具有广泛性。包括企业各种资金及使用资金的部门,甚至使用资金的计划、管理等各个环节。

三是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依据具有规范性。包括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和制度、计算、预算、方案,业务规范、各种标准、技术经济指标及本单位和国内外同类行业历史水平。

四是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程序具有独特性。主要表现为审计工作结束后只出具经济效益评价审计报告及审计建议书,一般不需作出审计决定。

五是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方法具有多样性。除常规审计方法外,还包括一些现代经济管理技术。如经济活动分析、管理会计、统计分析、管理咨询、经济预测等领域内所使用的方法和技术。

六是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作用具有建设性。主要是核实公共资金的效益,评价经济运行过程及其结果,明确其经济责任,提出审计建议。

七是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目的具有宏观性。主要是通过对企业资金使用的经济、效率、效益性的评价,以促进企业资金支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

三、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基本程序

与其他审计程序一样,企业经济效益审计也包括准备、实施和结束三个阶段。但是,在这三个阶段中,经济效益审计所进行的具体活动,与财务审计和财经法纪审计是有所不同的。首先,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在准备阶段要搜集更为全面和内容比其他审计更多、更复杂。其次,企业经济效益审计需要编制更具体和细致的审计计划及其实施方案。因此经济效益审计工作实际操作难度更大。第三,企业经济效益审计不采取突击审计的方式,在实施审计工作前,要给被审计单位下达审计通知书。第四,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报告采取详式报告,审计报告所反映的内容与其他审计有较大的区别。审计报告中要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效益状况进行系统分析,指出制约经济效益提高的因素,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企业经济效益审计除了要运用财务审计和财经审计的方法外,还要运用其他方法。专门运用于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工作中的方法包括经济活动分析方法、经济预测方法、现代管理方法等等。经济活动分析方法是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的一种方法,它运用运筹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企业经济活动的数量和质量指标,并透过各项指标及其关系,分析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及各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评价企业的经济管理状况,拟定挖掘企业内部潜力和改善经营管理的措施。经济预测方法是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分析预测经济效益的状况。此外,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所运用的现代管理方法还有决策管理法、统筹法、价值工程等。

四、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主要内容

1、总体经济效益评价

总体经济效益评价主要是考察被审计单位是否取得了预期的经营成果、完成了计划任务等。总体评价主要审查内容:(1)确定已实现的经营成果水平。主要是确定所实现的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利润总额、社会贡献总额、上缴利税总额、资金利润率等各项经济指标水平。(2)审查计划目标的完成情况。主要是将被审计单位实际数与计划数、目标数相比较,确定完成程度。(3)与相关指标进行比较,进而总结其成绩并揭示其存在的差距。通过与被审计单位不同历史时期经济指标的比较,或者与其它单位、同行业先进水平等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存在的差距与不足和取得的成绩,为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明确方向。

2、主要业务经营活动审计

业务经营活动直接影响经济效益。业务经营活动的审计主要是将有关指标的实际水平与计划、定额、先进水平等进行比较,作出评价。具体包括:常规经营活动的审计,即对采购、存储、生产和销售等业务的审查。(1)采购业务审计。主要审查采购计划制定的正确性,采购计划的完成情况,采购方式的合理性,采购批量确定的科学性,采购成本水平的变化以及采购费用水平的高低等。(2)存储业务审计。主要审查储备定额制定的科学性,储备计划的完成情况,储备场地的利用情况,仓库管理制度的健全与有效性,材料物资的保证程度等。(3)生产业务审计。主要审查生产计划制定的科学性及其完成情况,生产任务与生产能力的平衡状况,生产过程的组织与管理水平,产品质量水平,生产成本水平等。(4)销售业务审计。主要审查销售计划制定的科学性及其完成情况,销售方式的合理性,销售费用的高低,销售收入水平等。

3、专项经济活动的审计

专项经济活动的审计包括对外投资、固定资产购建与改造、新产品开发、市场开发等活动的审查。

4、主要经济资源利用的审计

企业经济效益是指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关系。考察效益水平的高低,既要看产出的多少,也要看投入的高低,而经济活动中的投入主要是指企业所占用和耗用的经济资源。所以资源利用效益的高低也是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重要内容。审查资源利用效益主要是分析各种经济活动中所消耗资源的大小,计算资源利用效益的指标并与相关标准进行对照,从中找出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利用资源及提高资源利用效益的措施。经济资源利用效益审查的内容主要有:原材料利用效益、劳动力利用效益、固定资产利用效益、资金利用效益、能源利用效益等。

五、企业经济效益评价

一是要选择适当的评价标准,确立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审计项目后,应结合对被审计单位的审前调查,了解主要业务的特征、生产工艺和技术特点、管理方式等,在遵循科学、有效、相关、可操作性原则基础上,确立审计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指标的设置应该简略、清晰,便于操作和考核。指标内容和计算,均力求简单,易于使用。

二是针对不同的效益审计项目,灵活运用审计指标体系。在实施经济效益审计的评价活动时,可能采用某一项标准,如当期的经营计划;也可能在同一项目或对其中不同的审计事实采用几个不同的标准,如既采用当期的经营计划,又依据历史最好水平,并考虑国内外同行业的先进水平等,来评价企业经济活动体现的效益优劣,并由此找出差距,发掘潜力,提高效益。

由于各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同,在考核企业经济效益时,所运用的考核指标也不同。就某一项具体的指标而言,其运用过程和要求也是有区别的。在考核企业经济效益时,应注意将上述指标作为一个完整的指标体系来运用,防止片面地、僵化地运用这些指标。否则,便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为了使评价标准更适合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和便于将来审计建议的落实,在确立审计评价标准时应与被审计单位沟通,听取被审计单位的意见,认真分析研究评价标准对被审计单位的适用程度。在指标的使用上要考虑所使用的指标是否与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活动紧密相关,要选取那些确实能反映其经济效益水平的指标来进行评价。在数量水平的选择上要具有先进性,同时也要具有可行性。

评价标准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需要审计人员作大量细致的工作。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要注意经验的积累,积极收集有关经济活动资料,必要时要开展专项审计调查,努力把经济效益审计的基础资料搞扎实。有条件的内审机构可以指定专门人员负责评价标准的测算和建立工作。

三是做出恰当评价结论。根据审计项目所取得的审计证据进行归集、整理、综合分析之后,就需要对照选定的评价标准,做出各个审计重点或分项目乃至整个项目的评价结论。

审计评价中凡涉及审计结论的重大问题,都要具体说明相关的标准、结果及原因,对审计报告中的审计建议,也应详细列明理由,便于与被审单位交换意见和部门领导审阅。审计结果是对履行经济责任的证实或是涉及对事、对人的处理,必须保持职业谨慎,充分听取被审计单位意见,对不当之处进行修改。但是被审计单位提出的意见不合理、不符合事实的,审计人员应坚持原则,维持原有的审计结论。必要时可将被审计单位的意见与有关审计证据作为审计报告的附件,以供审核该报告和做出处理决定时参考。

六、企业效益审计成果的利用

上一篇:问卷调研范文 下一篇:新审计准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