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益评估范文

时间:2023-10-16 04:52:44

效益评估

效益评估篇1

研究方法

本研究通过实地观测获得环境监测数据,并综合运用生态学、经济学理论方法,对“绿色南京”林业工程新增林的主要生态功能及价值进行研究分析,结合现有数据,选取适宜的评价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确定评价方法,定量分析和评估“绿色南京”林业工程建设10年来新增林的碳氧平衡、水土保持、净化空气、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游憩等主要生态服务经济价值。

1调查与测定方法

1.1空气质量2012年6月22~24日先后测定南京化学工业园区和扬子石化周边的六合葛塘和平庄山庄组(样点Ⅰ)、六合葛塘新华路(样点Ⅱ)和六合长芦河东社区(样点Ⅲ)3个样点的杨树林SO2、NO2、总悬浮颗粒物(TSP)、空气微生物的含量,同时测定相应的无林地对照区域。每天分为3个时段测定,分别为08:00、12:00、17:00,计算日平均值。SO2、NO2和TSP的测定参考文献的方法进行,空气微生物的测定参考文献的方法。

1.2小气候观测2012年7月9~12日,分别测量长江防护林(杨树林和柳树林)和高速公路边杨树林及其相应的无林地对照区的气温,天气情况为多云、无风或微风。每样点从10:00到17:00每小时测量1次。测定时干湿球温度计距离地面150cm,直接测定环境气温,用湿球温度与干球温度相比求得空气相对湿度。采用TES-1352A声级计测定噪音情况,用通风干湿仪、QDF-3型热球式电风速仪、地温表等仪器测定被测样地内和对照样地的气温、地温(0、5、10、15、20cm)、相对湿度、平均风速。

1.3生物多样性测定林下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林下植物和动物。选择“绿色南京”建设典型样地,每个样地设16个样方(重复),样方内记录林木的胸径、高度、冠幅,并调查、测定林下植被的种类和生物量。林下动物(昆虫、蜘蛛等)主要采用扫网法、陷阱法、每株调查法、直接捕捉计数法等方法,野外采集,室内鉴定分析;土壤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地表凋落物中的节肢动物、土壤线虫、土壤原生动物和土壤微生物,通过野外采集、室内鉴定分析;鸟类生物多样性主要通过实地调查的形式来完成,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范围内观测鸟的种类和数量,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2生态价值计算方法

2.1碳氧平衡价值“绿色南京”工程主要栽种的为杨树、广玉兰、香樟、雪松等,且大多在2003~2006年栽种。以杨树为例,通过野外调查发现2012年8月杨树胸径大多在20cm左右,树干高6m左右,密度500棵/hm2,目前新增林地面积约55000hm2。经计算得出,截至2011年新增林的木材总蓄积量为197万m3。根据木材蓄积量计算固碳释氧的总量,最后根据碳税法和工业制氧价格分别计算固碳和释放氧气的经济效益。

2.2吸收SO2价值《中国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评估》显示,针叶林对SO2的吸收能力为215.6kg/hm2、阔叶林为88.65kg/hm2,由于“绿色南京”新增林绝大部分为阔叶林,因此新增林对SO2的吸收能力按照100kg/hm2计算。在我国SO2的治理费用为0.6元/kg。吸收SO2的价值=0.6元/kg×100kg/hm2×林地面积(hm2)

2.3吸收NO2价值当氮氧化物的发生量为106.7万t时,林木的吸收量为6.0kg/hm2,可能的吸收率为3.5%。吸收NO2的价格采用中国大气污染物筹资型排污收费标准的平均值(1.34元/kg)。吸收NO2价值=1.34元/kg×6.0kg/hm2×森林面积(hm2)

2.4滞尘价值一般而言,阔叶林的滞尘能力为10.11t/hm2,针叶林为33.2t/hm2。由于“绿色南京”林业工程新增林大部分为杨树等阔叶树,因此滞尘能力为10.11t/hm2。阻滞降尘的价格采用燃煤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污收费的平均值,即0.56元/kg。滞尘价值=0.56元/kg×10.11t/hm2×阔叶林面积(hm2)

2.5降噪价值根据防护林对交通噪音的降噪效果,采用替代法,对林地降噪的生态经济价值进行估算。即按照目前市场上隔音板价格及隔音效果,换算出减弱噪音的单价是50元/(dB•m),其中m是隔音板的长度,换算成等效减噪林带,计算公式为:降噪价值(W)=林带长度(L)×植被减弱噪音单位价格(C)×减弱噪音分贝。

2.6净化空气微生物价值V0=aTq(1/K-1)式中:V0为森林净化空气微生物的价值;a为净化空气微生物价值占森林总生态价值的比例系数(通过调查评价和专家评议为15%);T为森林立木价格(树干为800元/m3);q为林木蓄积量;K为森林直接实物性使用价值占森林有形和无形总价值的比例系数,一般按10%计算。

2.7涵养水源价值采用降水储存量估算模型计算涵养水源价值,森林截留的降水量占总降水量的50%,水的成本为1元/t。涵养水源价值=年平均降水量(1200mm)×森林面积×50%×水价(1元/t)

2.8固土保肥价值J=k•S•g•d式中:J为固土效能经济评价值(元),即防止泥土流失的效益值;k为挖取泥沙费用(1.5元/t);S为森林总面积(hm2);g为进入河道或水库中的泥沙占总泥沙流失量的比值(1/2);d为有林地比无林地减少的侵蚀量(0.003685t/m3)。保肥效益仅计算N、P、K3种主要养分的损失量,将土壤中纯N、P、K分别换算成尿素、过磷酸钙和氯化钾的量。采用公式I=d×S×∑P1P2P3计算。式中:I为森林保肥效益值(元);d为有林地比无林地减少的侵蚀量(0.003685t/m3);S为森林总面积(59237hm2);P1为林区土壤中N、P、K含量,分别为0.090%、0.054%、1.55%,N、P、K的含量通过野外不同林地种类的土壤采样,室内分析计算得来;P2表示纯N、P、K折成化肥(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的比例,分别为60/28、506/62、75.5/39;P3为各类化肥在当地的销售价,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平均价格分别为1800元/t、460元/t和2200元/t。

2.9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采用生物多样性指数计算森林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功能。森林对生物物种资源的保护价值采用U=S•A计算。式中:U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S为单位面积森林年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价值,根据Shan-non-Wiener指数(H′)得出“绿色南京”林业工程新增林中,经济林单位面积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为6000元/hm2,其他林地平均为3万元/hm2;A为林地面积(hm2)。

结果与分析

1碳氧平衡作用树木作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在吸收CO2的同时释放O2,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效益,是城市森林的最基本的生态服务。采用碳税法(即向大气排放CO2的税费)计算固定CO2的经济价值,固定CO2率即CO2340元/t。根据活立木的蓄积量计算出2011年吸收CO2的量为202万t其经济价值为9.87亿元。采用工业制氧价格(400元/t)来计算植物释放O2的经济价值。根据活立木的蓄积量计算出2011年释放的O2量为149万t其经济价值为6.95亿元。最后得出2011年“,绿色南京”工程碳氧平衡的经济价值为16.82亿元。然后根据每年的林木蓄积量计算出“绿色南京”林业工程实施10年新增林的碳氧平衡的总价值为42.73亿元。#p#分页标题#e#

2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2.1吸收空气中SO2、NO2和TSP由表1可见,3个样点林地内的空气SO2浓度均低于林地外,林地内和林地外的空气SO2浓度均在0.01~0.02mg/m3之间,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0.05mg/m3)。与SO2一样,3个样点林地内的NO2的浓度均低于林地外,且林地内和林地外的空气NO2浓度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0.08mg/m3)。3个样点林地内的TSP含量分别为0.16、0.18、0.11mg/m3,均低于林地外,3个区域的杨树林滞尘率分别为28%、36%、15%。提示林地可以减少空气中的SO2、NO2和TSP含量,改善空气质量。通过前面的方法计算出“:绿色南京”林业工程实施10年新增林吸收SO2、氮氧化物和滞尘价值分别为25.63亿元、7400万元和27.95亿元。

2.2净化空气微生物3个样点林地内外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含量均处于清洁到微污染的范围内。空气微生物中均以细菌含量最高,范围为40%~90%。植物可以通过其本身滞尘、防风和吸附等作用减少空气中的微生物数量,但本研究结果得出林地内的空气微生物含量要高于林地外,这是由于夏季林地内湿度较大,有利于空气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导致林地内空气微生物含量的增加。若林地卫生状况较差,如垃圾堆积等,则很有可能增加空气中微生物的含量,因而要加强对林地的管理,保证林地清洁、卫生的空气环境。而林地外的空气干燥,温度较高,紫外线强,不利于微生物的繁殖。通过计算,得出“绿色南京”林业工程实施10年新增林净化空气微生物作用产生的经济价值为81.29亿元。

2.3降噪作用由表2可见,机场高速的景观绿化及防护林带具有十分显著的降噪效果。距离机场高速越远,噪音值越小。机场高速防护林外侧噪音指标,全部达到国家标准允许范围。根据防护林对交通噪音的降噪效果,计算出“绿色南京”林业工程实施10年新增林的降噪总价值为16.26亿元。

对小气候环境的影响

1降温增湿以机场高速边的林地内外对比情况来说明林地的小气候效应。对8年林龄的杨树林观测表明,夏季白天防护林有较为明显的降温效果,观测时段内平均温度降低1~2℃,其中12:00~16:00时近2℃。同样,防护林还可以降低地温,地表温度降低幅度最大,高达15~30℃,其他深度(5、10、15、20cm)平均降幅为3~5℃。此外,防护林可以提高相对湿度10%~30%。长江防护林的杨树林和柳树林的观测结果趋势和高速公路防护林相近。

2降低风速由图1可见,防护林对降低风速有显著作用,平均降低风速约1m/s。

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

1植物多样性“绿色南京”林业工程建设的新增林地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的作用非常明显。造林后自然演替的林地物种丰富度比人为干扰的林地高,种群结构更复杂。经过6~8年的演替,已经或正在形成新的群落结构,由于林地的生长发育,林地的郁闭度增加,林下阳光辐射减少,林下植被的总类和生物量与2005年的调查相比有所下降,但同时也有新的木本植物生长,进一步优化了林地的群落结构。人工林栽后自然演替的最初回归的乡土木本植物有构树、桑、楝树、乌桕、榆、野蔷薇、白杜、柘树、泡桐等,还包括归化种刺槐、枫杨等。

2鸟类和其他动物多样性鸟类以白鹭、野鸡、鸥类、椋鸟、燕子、喜鹊、麻雀等较为常见。哺乳类野生动物主要有野兔和野猪。

3土壤生物多样性3个样点林地内共有节肢动物27目,总体个数1309,真螨目在各林地均占到了所有节肢动物总量的70%左右。此外,鞘翅目、弹尾目、双翅目、等足目、寄螨目、等翅目、膜翅目、半翅目、双翅目幼虫、鳞翅目幼虫也较多,占整体数量的1%~5%,为林地的常见类群。土壤线虫平均密度为3.21头/g干土,其中植食线虫和食细菌线虫为优势种群,密度最大;土壤原生动物的平均密度为6103头/g干土,其中鞭毛虫比例最大(70%~90%),其次为变形虫,而纤毛虫比例最小(1%~5%);与无林地相比,林地改变了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经计算“,绿色南京”林业工程新增林的生物多样性总价值为71.11亿元。

4涵养水源和固土保肥价值涵养水源是林地的重要生态功能之一,属于非消耗性的利用价值。林地被称为“绿色的海洋”“看不见的水库”。林地通过林冠截留、枯枝落叶层和其他植被对地面的保护,能大大削弱雨水对地面的侵蚀,提高地表的吸水性能,减小地表径流对土壤的冲刷,从而保护土壤,减少土壤侵蚀,达到固土保肥作用。通过计算得出“,绿色南京”林业工程新增林地涵养水源和固土保肥经济价值分别为29.64亿元和12.75亿元。

5森林游憩价值森林游憩价值是森林多重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森林经营的重要目标之一。森林为人类提供美丽的自然风景和旅游景观,与人类的生活、居住、娱乐等休戚相关。根据南京市林业局已有的统计数据,再结合实际情况,最终按照每个公园和森林农庄年收益分别为700万元和50万元计算“,绿色南京”林业工程主要新增公园和森林农庄的年均收益共计4.31亿元,因此“绿色南京”林业工程实施10年来的总收入为43.10亿元。

6生态效益价值总体评价由表3可见,2002~2012年“绿色南京”林业工程新增森林的生态效益总价值为351.15亿元,平均35亿元/年。其中,净化空气微生物价值最大,为81.29亿元,占生态服务总价值的23.15%;其次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为71.11亿元,占生态服务总价值的20.25%;森林游憩、碳氧平衡价值也较大,分别占生态服务总价值的12.26和12.17%;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和碳氧平衡价值占了生态服务总价值的近50%。但不同的研究所得出的结果相差很大,胡海胜研究得出森林游憩价值最大,占总价值的65%左右;邓燔(2007)认为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最大,占了整体总价值的42%。这与不同森林的主要生态服务重点不同有关,例如,高速公路边森林的生态服务主要以降噪为主,森林公园的生态服务主要以休闲游憩为主;其次还与不同的研究者所采用的评估方法不同有关。

小结

效益评估篇2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本培训;投资效益;评估;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

一、人力资本培训投资效益的特点

1.效益的多样性。企业培训投资所产生的效益是多方面的,有的可以量化,比如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生产成本的降低等;而有些却难以量化,如对企业员工的影响方面,员工技术水平的提高、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等,所有这些一般只能用“好”、“差”等定性的语言来描述。因而,在建立企业人力资本培训投资效益的评估指标时,除了尽可能地选用可量化的指标外,还必须使用一些定性的指标。

2.效益的难分割性。企业效益的提高是多方面作用的结果,其中到底有多大一部分是由人力资本培训投资所产生的?这个问题还处在研究中,即使人们能提出很好的分割方法,也难以完全把人力资本培训投资所产生的效益分割出来。这就增加了人力资本培训投资效益评估的难度。

3.效益的缓慢性和长期性。人力资本经过培训后,其效益一般是慢慢地产生的,有的在短期内根本看不出它的效果,而往往是经过一段时间内才能显现,并在长时间内产生。因此,在进行效益评估和设置评价指标时,不仅要设置能反映短期经济效益的方法指标,而且还要设置一些能反映长期效益的方法和指标。

4.效益的不确定性。人力资本培训投资效益的好坏与受训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等多方面的主客观因素有关,效益的大小无法事先用契约来规定,也无法事先准确地预测。因此,在对这样的效益进行评估时,难以得出准确的数字结果,而较适合于用模糊语言进行评判。

二、人力资本培训投资效益的评估原则

1.科学性原则。进行企业人力资本培训投资效益的评估,要坚持科学性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按科学规律办事。科学性原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设置效益评估指标时,要力求客观、准确,切忌主观臆断;第二,评价指标的选取、数据的计算等问题要有代表性、可比性;第三,要运用科学先进的评估方法、技术及工具,这样才能保证评估结果的可靠性,真正起到评估工作应有的作用。

2.全面性原则。由于企业人力资本培训投资效益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并且涉及到的影响因素也很多,内容较为复杂,这就要求培训投资效益评估指标体系要具有综合性和全面性,能从整体上衡量企业人力资本培训效益。

3.可测性原则。评估指标体系的制定要有相应的标准,以相同的标准作为统一尺度,来衡量被评价对象的表现。对于定性指标的测量只要建立详细的评价标准,也可认为是可测量的。

4.针对性原则。首先要明确效益评估的目的,是为了更有利于企业培训工作的开展,调整培训过程中的不良因素,优化培训结果。因此,应建立切合实际且实用的评价指标,有针对性地围绕培训目标进行效益评估。

三、人力资本培训投资短期效益的评估

山企业培训效益的特点得知, 企业培训的效益在短时间内难以产生较明显的效果,正如杰克·韦尔奇所说,培训的成本是有限的,但效益是无限的,因而要正确评价培训的效益,应分别进行短期效益的评估和长期效益的评估。这里,首先讨论短期效益的评估。

培训投资短期效益的评估可采用菲利普斯提出的以结果为中心的投资回报率方法。计算投资回报率,就是要使用培训的利润和成本数据。投资回报率的计算是用净利润除以成本。净利润是培训的利润减去成本,投资回报率的计算公式为:

投资回报率二培训的年净利润/培训的总成本×100%

这里,培训的总成本包括企业进行培训的开发、实施整个过程中所支付的所有费用,包括培训设施费用、参与培训人员(开发人员、受训员工、管理人员和讲师)的工资福利、差旅费、办公用品费用等。

培训的年净利润是指员工接受培训后为企业创造的总利润与受训员工在假设不接受培训情况卜将创造的总利润之差,也称为增量利润。受训员工在不接受培训情况下创造的总利润可根据历史数据进行预测而得,此不赘述。四、人力资本培训投资长期效益的评估

1.人力资本培训长期效益分析。人力资本培训长期效益可从经济效益、科技效益和管理效益三个方面进行评估。(1)经济效益。在培训后的较长一段时间内,接受培训的员工操作会更为熟练,在实践中应用培训传授的知识,产品质量大幅度提高,事故发生率显着降低等。经济效益主要评价指标有: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牛产成本的降低、产品质量的改进、资金和设备利用率的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的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故障率或事故率的降低等。(2)科技效益。企业的培训还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科技效益,主要表现为企业员工的技术和知识的更新,科技意识的提高,此外还有,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等等。其主要评价指标有:职工知识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促进对先进技术的应用、科技新领域的开拓等。(3)管理效益。企业人力资本培训能够产生一定的管理效益,特别是对管理人员的培训能产生较好的管理效益要在较长时期内才有所体现,一般采用定性分析法。主要评价指标有:企业员工团队协作水平的提高、顾客满意度的提高、品牌价值的提升、企业形象的提升、企业员工管理素质的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等。 2.构建长期效益评估指标体系。根据上述分析,企业人力资本培训投资长期效益的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如下:

3.长期效益评估的步骤。长期效益可运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估。层次分析法(AHP)是一种多目标决策方法,应用在管理中解决许多复杂、模糊不清的相关关系如何转化为定量分析的问题;模糊综合评价法则是基于模糊数学模糊集理论对评价对象作出综合评价的一种方法。由于在人力资本培训投资效益的评估过程中,问卷调查、专家咨询等方式具有典型的模糊性,因此,本文结合培训效益自身的特点和评估原则,运用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对企业培训投资长期效益的评估。

(1)建立因素集。因素集是指能直接反映人力资本培训投资长期效益的评估指标的集合,记为C,共由16个指标组成,即C=(C1,C2,A,C16)

(2)建立评价集。评价集是评判者对评判对象可能作出的各种总的评判结果组成的集合, 记为V=(V1,V2,A,Vn),其中Vi代表第i个评判语,模糊综合评判的目的就是在综合考虑所有因素的基础上,从评价集中选出一个最佳的评判结果。本文在对培训投资长期效益进行评估时,采用五级评价标准,即设V=(V1,V2,V3,V4,V5),其中V1、V2、V3、V4,V5(分别代表很好、好、一般、差、很差。

(3)确定评估指标的权重。在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值时应遵循以下原则:即经济效益指标的权重值最大,管理效益和科技效益所占评价指标权重较小。而管理效益和科技效益的权重值依培训对象的不同而不同,对管理人员的培训,管理效益的权重值相对较大,科技效益的权重值相对较小。反之亦然。

这里,我们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与专家咨询法计算上述指标的权重,权重记为w,w=W1,W2,A,W16)。

(4)建立模

糊评判矩阵。采用专家咨询法和问卷调查法分别对各个效益指标进行模糊评判,确定各指标对评判等级的隶属度,模糊评判矩阵R的元素Ri,的计算公式为:Rij=对指标iC进行Vj评价的所有专家人数/参评专家的总人数其中,Rij表示指标Ci对于评价Vj的隶属度。由以上公式得出C中各

由因素集C、评价集V和模糊评判矩阵R就构成了一个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5)模糊综合评判。由上面层次分析法得到的各个指标因素的权重向量W,与模糊判决矩阵R进行合成,可得到相应的模糊综合评判向量B:

Y=W·R=(Y1,Y2,Y2Y4,Y5)

其中Y1、Y2、Y2、Y4、Y5、分别具体反映了评判对象在最终评价结果上的分布状态。例如:相对于评语集为V=(很好,好,一般,差,很差),最后得出Y=(0.25,0.55,0.28,012,0.15), 则表示培训效果隶属于好的程度最大,为0.55,说明培训效果是较为显着的,企业进行培训投资取得了预期的效益。

五、结论

效益评估篇3

关键词:土地整理;经济效益;效益评估

前言

我国是人口大国,土地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的全面发展。因此,很早以前我国就对土地资源进行了大规模的整理,主要是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以达到解决土地资源矛盾问题的目的。但是由于土地整理机制及经济效益评估机制还不太完善,使得我国土地资源整理工作成效所收甚微。如何很好的开展土地整理资源的工作并提高经济效益评估机制工作成效,成为了人们热点关注的话题。

一、我国土地整理现状及经济效益取得

所谓的土地资源整理,就是依照土地规划的具体要求。对土地重新进行结构调整,并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划分与运用。这种土地资源的整理对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利用率、确保土地的持续利用率具有重大意义[1]。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土地的运用程度达到了一定高度,土地资源整理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在我国土地资源的紧缺,已经严重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通过土地资源的整理,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对我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极小的背景下,我国已经开展了一系列土地资源整理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效。1998年开始,我国组建了土地管理中心开始了土地资源整理工作。并在之后的几十年里,在全国多各省份的地级市都设立了土地整理的专门机构。并在工作中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为日后我国的土地整理工作提供经验及理论指导。目前土地管理重心,不在只着重农村土地资源的整理,城市土地资源整理也进入了土地资源整理工作的重心。这一指导重心的改变,对我国土地资源整理具有促进作用,加快了我国土地资源整理的进程。

二、我国目前土地整理资源与经济效益评估方法缺陷

土地是人类生命之源,也是国家建设的重要保证[2]。因此,进行土地整理资源工作势在必行。我国土地整理的资源工作的缺陷致使在维护生态环境、保护耕地资源、土地使用结构方面的工作进展效果不理想。只有找出问题根源才能有效及决问题,我国现行的土地整理资源与经济效益评估方法究竟具有哪些缺陷。

(一)评估有效性差

目前我国土地乱用、滥用现象严重致使土地利用率很低,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也不高;土地布局混乱,没有合理的土地布局,就无法使得每块土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而我国现行的经济效益评估方法,忽视了生态环境、资源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的考量,致使评估内容过于片面。并且只对阶段性经济效益进行了评估,而没有从全局长远的方向考虑土地资源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还有对于经济效益的评估依旧停留在农业用地方面,对于城市建设用地整理力度不够、重视程度不高。评估内容具有明显的缺陷性、片面性。

(二)指标体系不健全

影响评估职能和效果的关键在于评估指标的准确性及全面性。我国现行的经济评估办法,缺少对社会生态环境及经济效益的评估指标[3]。并且还存在着指标量化程度不够的现象,使得评估工作存在巨大误差。导致了评估体系的不健全,致使了土地资源整理工作无法发挥其实际作用

三、土地整理的资源与经济效益评估方法的改进策略

目前世界先进国家几乎都对土地资源进行了整理工作。虽然我国经济效益评估起步较世界发达国家晚,并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但只要结合我国国情,在借鉴他国先进土地资源整理经验,完善我国经济评估工作将变得顺利。

(一)建立数学模型评估模式

数学模型评估模式中包含灰色系统模型、遗传算法等具有准确性高、计算精准等优势的计算办法。由于我国目前评估指标不健全、评估误差大的缺陷。引入数学模型评估模式可以实现以科学的方式进行指标量化以使经济效益更加直观化。

(二)构建第三方评价体系

扩大评估渠道与评估范围是加强评估质量,提高评估内容有效性的有效方法。因此,我们要建立一个不隶属于政府的第三方评价机构[4]。多倾听社会公众的客观意见,并对有效信息进行筛选,使评价内容和评估体系得到完善。另外要完善社会评估监督机制,加强对土地资源整理工作及经济效益评估体系的监督。以确保土地资源整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使我国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利用,解决我国土地资源紧张问题。

四、结语

土地资源整理,对于一个国家的整体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目前,我国土地资源整理及经济效益评估方法还存在着许多弊端。为确保我国土地矛盾、土地资源紧缺、土地结构混乱等问题,提高对土地利用的重视程度,转变土地整理工作的方向、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王旭.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评估模式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5.

[2]郑华伟.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的形成、测度与改善[D].南京农业大学,2012.

[3]刘向东.黄河故道地区土地整理项目综合效益评价研究[D].河南大学,2008.

[4]陈薇.土地整理理论与实践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6.

效益评估篇4

关键词:城市绿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S731.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1-00000-0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主见加快,城市绿地在生态调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以宜宾市绿地为研究对象,将绿地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量化,对宜宾绿地发展趋势进行合理预测,对宜宾城市绿地规划提出科学建议。

一、降温增湿估算

宜宾市是四川省地级市,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近几年随着城市下垫面的下沉,热岛效益增加,城市绿地在降温增湿方面功效显著。城市绿地的此项功能可用等效益替代法即减少空调等降温增湿工具的耗电费用来衡量。

根据宜宾市历年天气变化情况,设计测定方案;利用土壤温度和相对湿度。选择密植的灌木和乔木、高大稠密的宽林以及公共设施绿地为研究对象,各选三块地区,在绿地外的硬质地面作为对照点,选择无风的天气,测定高度1.5m。根据绿地内外同步测定的指标值的差值计算生态效应。

通过城市绿地内外同时测量的数据显示,密植的灌木和乔木有更明显的降温增湿效应,最高降温量达到5.0℃,平均降温3.1℃。不同绿草地各个样本之间的差异不明显,每天10点后内外温差半大。密植的灌木和乔木增湿量在1.3%~6.2%,增湿效果明显。高大稠密的宽林降温在0.4℃~1.4℃,增湿幅度在0.5%~0.7%之间变化。公共设置绿地降温变化在0.8℃~1.7℃,增湿幅度在-0.9%~12.6%之间变化,平均增湿幅度为5.7%.

二、固碳释氧估算

在固碳释氧的计算方面,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评价生态系统,参考前人工作经验,比较造林成本法与碳税法两种方法,选择碳税法评估宜宾市生态系统固定CO2的间接经济价值;而生态系统释放氧气的价值用释放的氧气量与氧气价格的乘积衡量,具体为:CO2与O2含量的测定:采用LI-6400便携式红外气体分析仪在无风天晴的上午9:00到10:00,下午4:00到5:00按照植物种类分别随机选取选取树木向阳面中部的叶片进行测定。计算:固碳释氧价值(Ec(o))利用光合作用公式和碳税法进行估算:Ec(o)=A×Fc(o)×Pc(o),其中A为城市绿地覆盖面积;Fc(o)为城市绿地固定CO2(释放O2)的能力;Fc(o)为城市绿地固定CO2(释放O2)的价格。固定CO2成本用碳税法计算,使用瑞典的谈税率150$?t-1进行货币化;O2价格利用调查活动市场价格计算。

宜宾市现有绿地固定二氧化碳69287.62t/年,释放氧气89713.24t,经过计算,固氮价值达到了8314.52万元/年,固氮释氧总价值达到了17285.83万元/年。不同类型植物固氮释氧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各类型植被单位面积固氮释氧价值从大到小,依次为阔叶树>杂竹林>灌木林。因此在绿地的设计中需要充分认识到不同植被的固氮释氧的价值,合理的搭配种植。

三、滞尘估算

植物具有减少粉尘和颗粒物污染的作用,滞尘估算采用P=(Cck-Cs)/Cck计算,式中Cck代表裸地污染物指标浓度,Cs代表绿地污染指标浓度。根据得到的受分析不同类型绿地滞尘效果存在较大的差异。

密植的灌木和乔木滞尘效果最明显,PM5消减量为83.23μg/m3,PM10消减量为60.85μg/m3,对TSP消减量平均为48.35μg/m3。高大稠密的宽林的滞尘作用存在一定的差异,对TSP的消减量在47.62μg/m3左右,PM10消减量为41.6μg/m3,PM2.5消减量为39.1μg/m3。依照公用设置绿地内外污染物浓度检测,TSP消减量为41.81μg/m3,PM10消减量为41.89μg/m3,PM2.5消减量为38.10μg/m3。

四、净化空气估算

采用LI-6400便携式红外分析仪在无风天晴的上午9:00到10:00,下午4:00到5:00按照植物种类,分别随机选取选取树木向阳叶片测定。测定实验区内植物对空气中有SO2、NOx的吸收量。利用市场价值发,和市场价值计算其需要的费用。

密植的灌木和乔木对大气中的污染物有明显的消减作用,对SO2的消减量在58.1~771.6μg/m3之间,对NOx的消减量在56.1~65.8μg/m3。高大稠密的宽林对大气中的污染物的消减作用较好,对SO2的消减量在30.7~63.7μg/m3,对NOx的消减量在36.1~46.9μg/m3。公共设施绿地对大气中污染物有净化能力,对SO2的消减量在40.5~52.1μg/m3,对NOx的消减量在48.1~56.4μg/m3。

五、休闲游憩估算

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市场调查问卷,采用支付意愿法与旅行费用法调查民众对所建生态绿地的满意度和效能满意度以及对未来城市生态绿地的要求和期望值。通过往返景区交通费和门票费、购买纪念品等旅行费用资料确定某环境服务的消费者剩余,并以此来估算该项环境服务的价值。结果显示一些综合性的绿地更能得到人们的青睐,如人们在综合性公园、旅游景点等话费最大。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宜宾市绿地为研究对象,分析城市绿地的生态效益和动态经济效益。城市绿地对于防治空气污染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城市发展经济的同时,也需要重视城市生态建设,重视绿化面积,合理配置绿地结构,达到最佳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孙晓刚,夏楠,姜大崴,等.长春南湖广场植物生态和生态经济效益的研究[J].中国园艺文摘,2009,25:66-68.

[2]胡小飞,傅春.南昌城市绿地系统生态调节服务功能价值动态分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4,01:230-237.

[3]张杰,徐婷,李瑞改,等.基于ArcEngine的城市绿地生态功能动态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智能计算机与应用,2014,02:84-88+93.

效益评估篇5

 

一、耕地价格评估的现状

 

1.耕地价格评估作为政府支农投资的参考手段应用不够。近年来,国家虽然加大了对“三农”的扶助力度,如大力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划拨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等,但是对耕地收益价格评估的投入和重视不够,使得耕地价格评估对政府投资方向的确定和投资计划的参考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2.耕地价格评估专业化程度薄弱。具体表现为:执业标准不规范,存在人为操纵评估价格的现象,行业公信力不强;监管力度不够,评估执业人员的执业素质和执业操守有待提高。

 

3.耕地价格评估未能充分服务于农业经济活动。随着农业生产向规模经营方向发展,耕地经营权的流转日益频繁,各种形式的农地转包、租赁经营、作价入股等已在不少地区涌现.但一些地区由于没有开展耕地估价工作,使得耕地经营权的流转缺乏科学计量依据,耕地流转中的利益分配、补偿得不到应有的保证,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不利于农业生产的规模经营和产业化、现代化的实现。

 

二、耕地价格评估存在的问题

 

(一)评估前提不明确

 

对耕地收益价格进行评估前,应明确评估前提,这样才能全面、准确地考察耕地的收益能力。目前,很多评估人员工作中出现了以下问题:首先,评估基准日不能确定。随着时间的推移,耕地价格也在不断变化中,评估基准日不能合理确定,估价结果必然会产生误差。其次,作物种植制度不明确,这对估价结果影响很大。作物是一年一熟制还是一年两熟,是连作制还是轮作制,对不同作物产出价值影响很大。

 

再次,耕地开发程度不清晰。耕地外几通,耕地内场地是否平整,是否已具备种植生产条件,这些都影响者评估结果的确定。

 

(二)缺少深层次数量分析

 

目前耕地估价中采用的估价模型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即过分简化,缺少深层次的数量分析。部分估价人员运用收益还原法求取耕地纯收益时,直接采取近3年耕地实际纯收益的平均值,忽视各年耕地收益受作物种植制度、自然条件、集约利用水平等影响而应综合考虑的调整因素。这种计算方法虽然简化了计算过程,但也造成了科学性和合理性的缺失。另外,选取土地还原利率时,也有直接选取一种利率而不考虑市场经营风险因素的影响的现象,这些评估过程的简化违背了土地评估机构作为中介服务机构所应有的谨慎性与专业性,对本行业的公信力和声誉产生不利影响。

 

(三)参数选取主观性强

 

近年来,我国耕地估价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其中参数选取主观性和随意性表现于以下方面。

 

1.还原利率的确定存在的问题。目前,在实际估价中通常是直接选取一种利率法来确定资本化率,但采用此方法误差较大,应该在已选利率的基础上根据当时市场和风险情况加以适当调整。

 

2.客观总费用的计算存在问题。一是漏掉了一些项目的费用;二是对一些费用的测算不合理,导致许多地区的农地呈现负收益状态,为采用收益还原法评估耕地价格设置了障碍。

 

3.纯收益测算存在的问题。当前测算农用地纯收益主要采用投入产出法,即直接求取耕地近3年纯收益基础上用收益还原法进行地价测算,可能产生由于种植作物不同而引起地价不同的现象,往往出现“高收益高地价、低收益低地价”、“同一块土地,收益大相径庭”等不合理现象,进而导致耕地使用权资产价值的流失,这势必影响了地价评估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四)信息的收集缺乏科学性和动态性

 

实际估价工作中,耕地估价的资料收集比较困难,影响耕地质量及价格的因素很多,要使耕地估价的结果比较客观地反映耕地质量情况,必须广泛收集有关的社会、自然、经济等方面的资料。另外,信息和资料要收集和采取多年的连续的数据,这样才能尽量减少误差使评估结果更科学。然而,部分估价师考虑到资料收集的烦琐和困难,仅收集和采用近几年的数据信息作为评估资料,这样计算出的评估结果科学性和合理性很值得商榷。

 

三、完善耕地收益价格评估的对策

 

(一)耕地估价前提必须要明确

 

1.明确估价基准日。估价基准日是土地价格的定义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由于地价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在不断涨落和变化着的,如果不明确所评估的价格是哪个时点的价格,则所评估出的价格就毫无意义。因此,明确估价基准日是明确耕地估价的必要前提。

 

2.标明作物种植制度。由于土地具有多宜性,因此在符合可持续利用和合法利用的前提下,耕地的利用具有多种选择的可能,主要表现在作物种植制度上。由于同样土地种植不同作物会产生不同的生产能力,进而产生地价的差异,因而为了使耕地估价更加科学、准确,必须标明待估耕地作物的种植制度。

 

3.揭示耕地开发程度。不同的耕地开发程度,对耕地种植作物的选择和投入产出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例如,视耕地是否平整、水利通电设施是否齐全,可综合考虑评估种植水田还是旱田更为适合,是种植粮食作物还是经济作物获利更大。

 

(二)加强深层次数理分析模型的应用

 

运用适当模型估算土地纯收益。通过对各种评估方法的综合比较,目前收益还原法是耕地价格评估的首选方法,因此土地纯收益的合理测算至关重要。耕地纯收益系统中,由于部分信息时明确的,部分信息不明确,对于这样一个灰色系统,可以借鉴灰色系统理论,通过建立灰色预测模型(GM),收集4—5个年份数据为样本,即可计算得到估价年期的预期纯收益数据。

 

运用合理方法测算土地还原率。目前,比较常用的较合理的还原利率确定方法是“安全利率加风险调整值”法。它是在安全利率的基础上,根据农用地收益的风险大小,加上一定比例的风险调整系数,以此作为还原利率。由于农用地风险难以确定,风险调整系数的确定对评估师的专业性和经验性要求较高。另外,采用 MonteCarlo模拟法确定还原利率也是一种科学合理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运用概率密度函数模型。根据影响耕地价格的各种因素的变动范围和趋势选择适宜的概率密度函数模型,计算机通过产生的随机数,采用模糊数值迭代法计算得到预期还原利率值。

 

(三)选取参数时要遵循主客观相结合的原则

 

应全面分析确定还原利率的方法。目前在评估实务工作中可以使用的还原利率的测算方法,包括土地纯收益与土地价格比率法、安全利率调整法、现实投资收益率排序插入法和MonteCarlo模拟法。土地纯收益与土地价格比率法对成交案例的可比性要求较高;安全利率调整法对风险调整值的确定方面要求评估师将其专业性和评估经验相结合;现实投资收益排序插入法需要较高的技术性,将搜集到的各种类型投资收益率排序、分析对比,根据经验综合分析确定还原利率;MonteCarlo模拟法对数学模型的应用要求较高,但测算结果更有说服力。评估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全面分析选择合理的还原利率确定方法。同时,要考虑风险发生的概率。风险是指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在经济学中是指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在耕地估价过程中风险的表现有两方面:由于自然灾害等非常原因导致各年间耕地产出剧烈波动;安全利率调整法中风险调整值的确定直接影响还原利率,进而影响最终评估结果。因此,对风险发生的概率要考虑和重视。

 

(四)科学、连续地收集相关信息

 

1.掌握作物的常年产量和平均价格。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农作物的种植条件和产量会出现上下波动,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不稳定性。收集资料时应剔除非常因素的影响,取得作物的常年产量。由于经济环境、宏观政策以及供给关系的变动,每年作物的价格都会有所浮动,应该求出平均价格作为本次评估中年总收益测算的基础。

 

2.年总收益测算时要考虑财税政策的影响。财税政策虽然不能直接影响耕地的经济产出量,但可以通过粮食补贴政策、农机补贴政策、农产品价格政策等影响耕地净收益。在一些粮食生产大省,农村税费改革和种粮补贴政策的实施,激发了农民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增加了耕地生产的净收益。另外,土地政策对耕地价格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为它规定了土地的用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土地的利用方式,从而决定了耕地所能带来的收益量,最终影响耕地收益价格。

 

3.资料的收集要尽可能齐全且有一定时间跨度。年总收益是农用地按现用途合理有效利用土地所取得的持续而稳定的客观正常年收入。年总成本费用是指农用地的使用者在进行生产中所支付的年均客观总费用。由于农业生产是一个开放系统,受到自然、社会经济等条件的制约,在时间上表现出一定的波动性。因此,应全面收集有关投入和产出的资料,并保证所收集资料有一定时间跨度,这样才能尽可能保持数据的持续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何育忠.加强我区土地评估行业管理的若干思考[J].广东土地科学,2011,(6):41-42.

 

[2]路婕.农用地价格评估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3,(6).

 

[3]刘萍,付梅臣.收益还原法评估农用地价格有关问题探讨[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7,(2):78-82.

 

[4]曹子剑,等.农用地价值评估中的纯收益核算技术方法研究[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9,(8):91-93.

 

效益评估篇6

【关键词】净现值;大型医疗设备;经济效益

新一轮的医改已进入试点阶段,南京作为试点城市医改政策逐步落地,医改对大型医院公立医院无疑是一场机遇与挑战,对大医院的限制诸多,倒逼公立医院改革。将大型公立医院定位到公益性与效益性相结合的通道上来。

一、大型医疗设备绩效管理SWOT分析

SWOT分析是经济学和战略管理领域的重要分析工具,本文借此工具对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绩效管理加以分析,从而找到一条有利于大型医疗设备管理科学化、专业化的解决方案。(一)大型医疗设备绩效管理优势分析。1.经验丰富。医院拥有磁共振、全身螺旋CT、直线加速器、全激光飞秒、高端体外碎石机等大型医疗仪器设备总值达6.72亿元。医院设备管理部门及使用部门总结多年发展经验,出台了多项大型设备管理及使用规定,保证了大型设备安全无误运行及医疗设施领先省内。2.采购创新。近年来设备部门在大型设备管理上不断探索,联合临床科室、审计部门、监察部门等多部门开展院内外招标会议,将设备采购管理做到透明公开,同时在大型设备采购管理上采用评分制度进行采购决策。努力将大型医疗设备管理体现出为临床服务。3.信息对称。医院多年来与省内兄弟医院有着良好的关系,可以获得和整合大型医疗设备管理理论和实践资源,获取一手的大型设备使用反馈和价格信息,同时加强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二)大型医疗设备绩效管理劣势分析。1.缺少模型支撑。医院在大型医疗设备绩效管理尤其是在采购环节上主要依赖的是临床专家、外部专家经验以及招标报价信息进行打分决策,属于静态决策,无法体现对未来的经济效益预测。缺少一种动态的理论模型,难以体现大型医疗设备绩效管理的宗旨。2.缺少长效管理。医院在大型医疗设备绩效管理上,存在重事前采购管理,轻事后考核管理。临床有需要,设备部门联合多部门开展采购事前调查等,但在采购完毕后未进行事后运行经济效益上管理,无法长效管理大型医疗设备绩效。(三)大型医疗设备绩效管理机遇分析。1.外部需要。我国医药卫生体制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已在南京开展,磁共振、CT等大型医疗设备检查价格都在逐步降低。所以大型公立医院在医改路上更要谨慎采购和使用大型医疗设备,以达到公益性与经济性并重。2.内部需要。多年来医院从平凡走向优秀,从优秀走向卓越,这是医院几代人的心血,而医院未来事业要基业常青将面临更多挑战和竞争,这些挑战和竞争将主要围绕精益求精的管理为核心开展。精益求精的管理不可缺少大型医疗设备绩效管理,大型医疗设备绩效管理的好坏或许将影响未来医院的发展状态。(四)大型医疗设备绩效管理威胁分析。1.无借鉴。目前在大型医疗设备绩效管理上并没有一个有效的管理模型,处于初步摸索阶段,在这个阶段主要存在管理模型不明确,考核内容不系统,持续管理规则不完善等诸多问题。2.需实践。目前医院在大型医疗设备绩效管理上处于相对空白阶段,研究新模型制定新方法,必须结合医院实际,同时需要大量时间去实践检验,让临床专家以及相关部门理解,从而磨合找到大型医疗设备绩效管理的新方法。

二、基于净现值的大型医疗设备经济效益评估模型

结合大型医疗设备绩效管理SWOT分析(图1),大型医疗设备绩效关机建设,核心是找到一个切实可用的模型体系加以运用。这个模型须切实有效、便于理解且方便实践,适合医院管理模式。基于净现值的大型医疗设备经济效益评估模型符合上述相关要求。(一)净现值的定义。净现值是指投资方案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以资金成本为贴现率折现之后与原始投资额现值的差额。净现值法就是按净现值大小来评价方案优劣的一种方法。净现值大于零则方案可行,且净现值越大,方案越优,投资效益越好。财务管理学:投资项目投入使用后的净现金流量,按资本成本或企业要求达到的报酬率折算为现值,减去初始投资以后的余额,叫净现值(netpresentvalue,NPV)。(二)净现值计算公式。公式如下:NPV=Σ(CI-CO)(1+i)^(-t)式中:CI———现金流入,CO———现金流出,(CI-CO)———第t年净现金流量,i———基准折现率,首期投入计算时t=0,投入后的第一年现金流量,t=1。NPV>0表示项目实施后,除保证可实现预定的收益率外,尚可获得更高的收益;NPV<0表示项目实施后,未能达到预定的收益率水平,而不能确定项目已亏损;NPV=0表示项目实施后的投资收益率正好达到预期,而不是投资项目盈亏平衡。(三)净现值优点。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增强了投资经济性的评价;考虑了全过程的净现金流量,体现了流动性与收益性的统一;考虑了投资风险,风险大则采用高折现率,风险小则采用低折现率。(四)基于净现值的大型医疗设备经济效益评估模型应用。基于净现值建立大型医疗设备的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如投资报酬率、投资回收期等。收集相关需要的数据。一是收入物价提供的收费标准;科室提供的预计工作量;二是人工成本:上年人均工资水平、递增;支出的所有人工成本;兼管、专管之分;三是耗材:收费和不收费之分;四是房屋折旧:沉没成本还是机会成本;五是水电费;六是设备维修费:医院平均维修费用;七是使用年限:5年(方便于比较),特别予以调整,如8~10年;八是资金成本率:银行一年期贷款利息,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根据表格数据评估,对评估进行分类形成成本类项目、不单独收费项目、无收费标准(待定)项目、经济效益不可行项目、经济效益可行项目。该模型可以有效运用于购买前的经济效益分析,展示给设备论证会每位论证的专家,为专家评分提供支持。其汇总表提供给设备部门及其主要领导作为判断依据。该模型有利于相关部门整改、提升医院的设备管理效益,同时是确认和评价了设备最终的绩效情况重要方法。

三、结语

虽然该模型可能还存在间接效益不易计算、医疗技术的先进性、对未来医疗的发展等等缺陷,但就目前大型医疗设备的经济效益评估来说,净现值评估模型是个简单易懂、切实可行的方法。未来将进一步研究和丰富该方法的具体实物。

【参考文献】

[1]方祝元.立院、兴院、强院[M].南京:南京出版社,2014

[2]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81

[3]彼得•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4]桂克全.解密华西[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

[5]秦杨勇.平衡计分卡与绩效管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3~4

[6]王艳华.论传统文化对中国现代生活的价值[D].东北师范大学,2002,4

[7]李圣鑫.两种组织形式的生命周期及其研究意义[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6,5:49~51.

效益评估篇7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社会效益,条件价值评估法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属于城市公共物品,具有巨大的外溢性效益,且主要表现为在外部宏观社会效益。轨道交通的社会效益包括有形效益和无形效益。目前的评估实例[1~3]只能对其中可量化的有形效益进行定量估算,但不能估算其中难以量化的无形效益。由于条件价值评估法(contingentvaluationmethod,简称cvm)能评估公共物品的总经济价值,可弥补目前评估方法对难以量化的无形效益不能计算的不足。为此,本文尝试用条件价值评估法对轨道交通的社会效益进行评估,以期为今后类似的研究抛砖引玉。

1 cvm概述

cvm是通过一系列问题诱导出人们对公共物品变化的支付意愿(willingnesstopay,简称wtp),最终获得公共物品总经济价值的一种重要和应用广泛的研究方法。cvm有一套固定的工作流程:(1)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范围;(2)通过预调查对问卷进行精心设计;(3)问卷调查;(4)数据汇总;(5)调查结果统计分析;(6)有效性检验。其中以问卷设计和统计分析中推导平均支付意愿的计算模型是最为关键的环节。

对cvm问卷的精心设计能减少偏差,提高调查结果的准确性。为此,美国大气与海洋管理局(noaa)的cvm高级委员会就cvm问卷设计提出了重要的25条准则[4];根据这25条准则及国内外的一些经验[5~7],可得出下面几条主要原则用以设计问卷。

(1) 应通过多次预调查,来完善问卷的内容,改进问卷的设计。

(2) 调查问卷必须包括:①非市场物品(应向被调查者提供精确的信息);②支付工具(应采用被调查者熟悉且易于接受的支付工具);③评价背景。

(3) 根据noaa推荐应使用二分式问卷格式,即要求被调查者对给定的投标数(报价的数值)用“是”或“否”回答的诱导方法,其优点在于能更好地模拟市场定价行为、降低策略性偏差。

(4) 根据noaa推荐,二分式问卷总样本数量不得少于1000份。

(5) 在确定二分式问卷投标数方面:①应采用被调查者较易接受的分类值,如(5,10,15),并遵守“各投标数之间差额的对数值相等”这一原则;②其最小投标数应使绝大多数人(90%)能接受,最大投标数应使绝大多数人(90%)拒绝接受。

2 cvm在轨道交通社会效益评估的的应用

由于cvm在评估公共物品价值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能计量公共物品由于它的外部性引起的难以用货币量化的那一部分价值,所以同样适用于定量计算由轨道交通的外溢性所带来的社会效益。本文以上海市轨道交通作为研究对象,尝试用cvm对其到2050年轨道交通规划目标实现后的社会效益进行评估,旨在为科学地进行轨道交通规划提供理论与实证依据。

2.1 研究对象概况

上海市轨道交通远期规划网络共有17条线路,总长约810km。这些轨道交通线路不仅密布于中心城区,而且还“放射”到卫星城镇,如长兴岛、崇明岛、嘉定、安亭、青浦、松江、枫泾、金山、海港新城和空港新城等,使上海市郊区和中心城区通过轨道交通网络紧密地联成一体。未来的上海轨道交通网由市域级快速线(r线)、市区级地铁(m线)和市区级轻轨(l线)三个层次组成。r线主要连接市中心和市郊卫星城;m线主要穿过市区繁华的中心地带,并和r线融为一体;l线则主要活跃于城市内人口密集度较低的地区,作为m线网的补充。

2.2 cvm问卷的设计和调查

2.2.1 cvm问卷的设计

通过多次预调查完善问卷内容,可以增强cvm结果的可靠性。根据mitchell[8]等总结的cvm问卷的主要组成部分,确定本次问卷的三大部分为:(1)简述上海市轨道交通的规划纲要,给回答者构建假想市场做铺垫;(2)条件价值评估问卷的核心部分,通过一系列诱导问题,最终引导出人们的最大支付意愿;(3)被调查者的社会经济信息。本次调查问卷为二分式问卷模式,其总样本数量为1100份。基于文献[9]和支付卡式预调查结果,本次问卷的最小和最大的投标数分别为1元、300元。各初始投标数值分别确定为:1、5、10、15、20、30、50、75、100、150、200和300。总样本数量1100份在各投标数上基本平均分配。

2.2.2 cvm问卷设计与调查中的偏差分析与处理

对cvm问卷的偏差分析和处理是cvm研究的重要步骤。本次cvm研究可能存在的主要偏差及其避免方法说明如下。

(1) 假想偏差:此偏差是cvm的根本弱点。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完成调查问卷与在市场上进行交易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因此为充分模拟市场,进行了62人参加的预调查完善问卷,并以匿名的方式来进行调查。

(2) 支付方式偏差:由于设计支付方式的不当会导致偏差,因此设计了缴税、捐款等多种支付方式,由被调查者选择自己喜欢的支付方式。

(3) 投标起点偏差:由于投标起点的高低会被回答者误解为“适当”的支付意愿范围,因此通过预调查确定这种投标格式的起点值以及数值间隔与范围,以减小起点偏差。

(4) 模仿市场行为偏差:由于二分式选择问卷模式最能模仿市场行为,因此采用此问卷模式。

(5) 策略性偏差:部分被调查者会对调查者存在警惕心理,故意隐瞒自己的真实支付意愿,故在调查过程中采用激励亲合机制,向被调查者说明公众投资只被用来建设轨道交通,从而减小该偏差。

(6) 调查方式偏差:由于面对面是最精确的调查方式,因此在调查中采用此调查方式。

2.2.3 调查过程和调查样本统计

2004年5月,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地学组全体研究生在上海市域的浦东、卢湾、普陀、徐汇、南汇、宝山、静安、黄埔、杨浦、闸北、松江、青浦、金山、嘉定、虹口、奉贤、崇明、闵行和长宁等地分别进行了街头调查。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使被调查者基本上覆盖了上海市,所以此问卷具有cvm所要求的广泛代表性要求。

在发放的1100份问卷中,除乱答、漏答的外,有效问卷为1042份,占总样本数量的94.7%。其中:610个被调查者有支付意愿;201个被调查者不能确定自己是否有支付意愿;231个被调查者具有零支付意愿。

2.3 cvm问卷结果分析

2.3.1 平均支付意愿的估计模型比较分析与计量经济学检验

cvm研究中,支付意愿决定于被调查者的支付能力,而支付能力与个人社会经济信息变量(如收入、年龄、文化程度等)相关。因此借鉴国外一些经

以表1中两模型的评价参数(-2ll,cox&snellr2,nagelderker2)进行比较,可知log logit模型的拟合效果更好。从图1也可以直观地看出log logit模型能很好地反映同意率随投标值的变化规律,与国外实例证明一致。这可能是因为此模型能较好地模拟人们的需求曲线[13]。因此本文采用该多变量log logit模型对调查数据进行拟合。

由表1的log logit模型参数估计结果可知:

(1) 解释变量xinc/的回归系数绝对值较大且有显著的影响水平,这说明月收入水平对支付意愿具有很大影响。

(2) 投标数的估计系数为负,表明投标数越大,回答“是”的可能性越小;收入的估计系数为正,表明收入越高,回答“是”的可能性越大(这一点与常理相吻合)。

(3) 解释变量xage和xedu对概率回归方程呈相关但不显著,说明在收入水平允许的条件下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的人群对于轨道交通建设都有正支付意愿,即反映了他们都能意识到轨道交通带来的社会效益;同样,解释变量xfav的回归系数不显著,则说明没有把轨道交通作为最佳出行工具的人群由于能认识到轨道交通的社会效益,他们也具有一定的正支付意愿。

由于cvm应用到轨道交通社会效益评估的实证案例很少,难以进行对比检验,但可采用计量经济学检验法。计量经济学原理对cvm的检验是决定cvm有效性关键因素之一,它通过对支付意愿与个人社会经济特征的相关结果是否符合计量经济学原理来判断cvm的有效性。本文的cvm应用研究中,从表1可知,xinc、xage、xedu、xfav等回归系数的符号与计量经济学预期结果一致,完全符合计量经济学原理,说明了本次cvm评估结果的有效性。

2.3.2 平均支付意愿的估算

在进行本次研究的人均支付意愿估算时,笔者考虑到:(1)为避免计算平均支付意愿在(0,+∞)上进行积分可能会导致结果上的“大尾效应”[14],本次研究通过预调查科学地设计了投标起点值,使界定支付意愿的分布范围(0,300)具有较好的代表性;(2)根据以上得出的结论,以个人收入、投标数、年龄等作为解释变量,进行多变量的log logit模型拟合效果更佳。

因此,利用上文得到的log logit模型(即式(2)),以[0,300]为区间进行积分,可得人均支付意愿为:

其中数据来源于表1中log logit模型回归结果,b1=-1.479;rb为其它独立变量的回归系数与各自均值乘积的和再加上常数项b0,即rb=7.422×0.906-1.859×0.150+0.722×0.164+2.262×0.104-0.954=5.844。

2.3.3 上海市轨道交通系统远期规划的社会效益

由于本案例的估值问题加设了一个“不确定”的选项,故对此选项有两种处理方法:(1)把此选项的人群作为“不同意”人群进行处理,即认为此人群的支付意愿为零,因此可认为有支付意愿样本数占总样本数的58.5%,如把样本扩展到整体,可以认为上海全市有58.5%的人对建设轨道交通有正支付意愿,即具有正支付意愿的市民为979.16万人,作为最保守估计,相应的上海市轨道交通社会效益则为82.02亿元/年(以2004年价格计算,下同);(2)不考虑此人群的回答情况,即认为他们的支付意愿为平均支付意愿值,因此可认为有支付意愿样本数占总样本数的72.5%的人对建设轨道交通据有正支付意愿,则具有正支付意愿的市民为1213.48万人;作为估值的上界,相应的上海市轨道交通社会效益为101.65亿元。由此可得到到2050年上海市轨道交通规划实现后的社会效益为每年82.02亿~101.65亿元。

4结语

用cvm评估城市轨道交通社会效益尚属首次。通过本次实例证明了cvm在城市轨道交通社会效益评估中的可行性,从而为城市轨道交通社会效益的合理量化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本次评估结果表明,上海市轨道交通远期规划的社会效益为每年82~102亿元,并通过了计量经济学的有效性检验。尽管无法对城市轨道交通社会效益作出精确的评估,但仅作为一个数量级的估算,vm评估结果仍然是一个可靠的参考标准,可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决策提供理论与实证依据。

参考文献

1 陈世勋,陶小马.上海城市轨道交通体系社会经济效益估算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4(1):1~5

2 陈 佐.城市轨道交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中国铁道科学,2001(6):126~132

3 3 龚文平,刘卡丁.深圳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效益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3(5):62~65

4 nationaloceanicandatmosphericadministration.reportofthenoaapaneloncontingentvaluation.federalregister,1993,58(10):4601~4614

5 batemanij,langfordih,turnerrk.elicitationandtruncationeffectsincontingentvaluationstudies.ecologicaleconomics,1995,12(2):161~179

6 fischoffb,furbyl.measuringvalues:aconceptualframeworkforinter pretingtransactionswithspecialreferencetocontingentvaluationofvisi bility.journalofriskanduncertainty,1998,1:84~147

7 徐中民,张志强,程国栋等.运用信息熵理论研究条件估值调查中的抽样问题.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3(3):130~133

8 mitchellrc,carsonrt.usingsurveystovaluepublicgoods:thecon tingentvaluationmethod.washington,dc:resourcesforthefuture,1989

9 leechoongki,hansangyoel.estimatingtheuseandpreservationvaluesofnationalparks,tourismresourcesusingacontingentvaluationmethod.tourismmanagement,2002,23:531~540

9 hanemannwm.welfareevaluationsincontingentvaluationexperimentswithdiscreteresponses.journalofagriculturaleconomics,1984,66(3):332~341

10 hanemannwm.discrete/continuousmodelsofconsumerdemand.e conometrics,1984,52:541~562

11 robertpb,alokkb,hankjs.ajointinvestigationofpublicsupportandpublicvalues:caseofinstreamflowsinnewmexieo.ecologicaleco nomics,1998,27(3):193~195

12 costanzar,arger,de grootr.thevalueoftheworldsecosystemser vicesandnaturalcapital.nature,1997,386:253~260

效益评估篇8

摘 要 按制定的矿山土地资源恢复与矿山综合环境治理方案和工程设计,全面系统地修复矿区的各类被破坏的土地和矿区环境可以使废弃矿山得到循环再利用,具有深远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综合治理 可持续发展 效益评估

矿区综合治理是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从生态学的角度看,矿区综合治理包括对矿物开采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的状态以及恢复生态等方面,而且能产生一定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矿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受经济利益驱使,矿产开发遍地开花

以大冶铁矿为例,大冶铁矿从1958-2003年,累计采出原矿11261.23 万吨,生产铁精矿7220.64万吨,矿山铜338927吨,钴硫精矿200.88万吨,球团矿228.05万吨。大冶矿区的开采为大冶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也由此产生了严重后果,其中包括大量的不适当开采和非法开采。

(二)矿山环境管理法律法规不健全

长期以来,我国的矿山环境管理十分薄弱。在国家层面的立法上,矿产资源法和环境保护法只对矿山环境保护提出了原则性的要求,缺少具体的管理制度和规章。

(三)没有形成有效的治理责任制度和补偿机制

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矿山基本都是国有矿山,只是完成生产任务的经济组织,生产方式和内容,都是按照国家统一安排进行,取得的利润除留出维持生产的费用外也全部上交国家。当时,不论是主管部门不是矿山企业,都缺乏对矿山环境保护意识,这个阶段建设投产的矿山,遗留有不同程度的矿山环境问题。

(四)矿山环境治理缺乏资金

我国矿产资源交纳的主要税费有资源税和矿产资源补偿费,资源税列入一般性财政收入,主要用于解决级差收入问题。矿山环境治理绝大部分依靠政府投资,民间集资很少。

(五)缺少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的技术指标和要求

如大冶铁矿东露天采场历经百年开采形成了落差444米的世界第一高陡边坡,要将其完全复垦和治理相当困难。

二、矿区综合治理可行性措施

矿区综合治理需要好的条件以及各种可行的办法,要在国家的引导下提高全民参与的热情,总结出具体可行的措施。

(一)加强法规和制度化建设,全面推进矿山环境保,建立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

按照《矿产资源法》修改总体工作安排,将矿山环境保护实质内容写入《矿产资源法》条文,并单独设章。

(二)建立和实行严格的矿山环境保护制度,从源头上减少矿山环境破坏和污染

矿产资源的开发必须依法提交开发利用方案、环境影响评价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矿山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要严格实行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

(三)建立补偿机制,尽量不欠矿山环境新账

确保矿业权人履行矿山环境恢复义务,按政府规定的数量和时间提交保证金。如果企业按规定履行了矿山恢复义务,并达到政府规定的恢复要求,政府将退还该保证金,否则政府将使用这笔资金进行矿山环境恢复工作。

三、矿区综合治理效益评估分析

(一)社会效益评价分析

矿区综合治理的社会效益是影响最为广泛的效益,体现在国家政策的落实情况以及对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大环境质量的改善。

1.高产、优质、高效农田建设是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是各地政府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一项民心工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乡用地矛盾日益突出,以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条件为主要目的矿区综合治理就成为解决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措施。

2.为项目矿区农业机械化、生物化、集约化、智能化生产等奠定了基础,对于引进和采用农业新技术,转变传统观念,运用现代农业经营管理方法,改善农业基础生产条件,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推进农村经济文化的现代化和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提高项目区农业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综合治理后,农田的基础设施水平将大大提高,抗灾能力大大增强,基本农田稳定、高产农田将有保障,农民收入增加,逐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4.有效改善项目矿区农业生产条件和人民生活条件。通过矿区的综合治理,原废弃矿区的农田道路、灌溉、电力设施和环境景观工程将得到基本配套治理,矿区内部分坑塘、零星未利用地将得到平整,通过土地整理项目区有效耕地数量将会增加,从而改善矿区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业生态效率,进而提高项目矿区人民生活水平。

5.对于发展项目区的特色产业和第三产业来说,具有深远意义。将矿区综合治理成为一个集生产、生活、娱乐为一体的特色社区,为当地人和各地游客提供一个认知矿业历史,休闲娱乐的去处,合理利用当地的地理地貌,使之成为当地社会文化的一个象征。示范矿区综合治理项目的建立引发各地矿区综合治理的连锁反应,提升各地人建设矿区的积极性,具有深刻的社会效益。

(二)经济效益评价分析

矿区综合治理最为谨慎的是经济效益的计算,由于矿区治理很大部分是为了改善被严重破坏的自然环境,经常出现投资大于回报的情况,所以如何在投资最小的情况下获得最大回报才是我们最应该注重的。

1.矿区综合治理经济指标评价

本文侧重于矿区土地治理以及第一产业农业,林业的发展和生态恢复。

(1)单位投资产品增长率。每百元投资增加产量=(平均每年增加产量/投资总额)*100

(2)单位投资产值增长率。每百元投资增加总产值=(平均每年增加总产值或总收入/投资总额)*100

(3)投资收益率。投资收益率=(平均每年增加净收入/投资总额)*100%

(4)投资回收期。投资回收期=(投资总额/平均每年增加净收入)/年

这四项指标,比较全面的反映矿区项目投资的静态效益分析,可作为评价矿区项目投入可行性分析的参考和依据。矿区治理工程是个比较全面也比较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对土地开发,利用,治理规划各个方面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2.矿区土地治理程度评价

主要评价矿区土地治理规划中,措施的实施对治理土地的控制和效果,包括措施功能,标准及预期达到的治理水平。主要指标有:

(1)矿区土地治理率。矿区土地治理率=(已治理土地面积/需治理土地面积)*100%

(2)矿区农用地增长面积。矿区农用地增长率=(治理后农用地面积―治理前农用地面积)/治理前农用地面积*100%

(3)矿区复垦耕地利用率。矿区复垦耕地利用率=(复垦耕地面积―工程物占地面积)/复垦耕地面积*100%

(4)矿区草被覆盖率。矿区草被覆盖率=(保护草地面积/治理土地面积)*100%

(5)项目治理土地亩投资额、评价治理土地投入标准。项目治理土地亩投资额=(治理土地年际投资额/治理土地面积)*100%

(6)矿区土地平整率。矿区土地平整率=(平整土地面积/耕地面积)*100%

(7)治理农田有效灌溉率。在正常水文年,可正常灌溉的有效面积占耕地面积之比。治理农田有效灌溉率=(有效灌溉面积/耕地面积)*100%

3.提高矿区治理土地生产力分析。矿区治理后,土地的生产能力,产出标准,是规划方案的经济依据。主要指标有:

(1)矿区单位耕地面积产量。矿区单位耕地面积产量=(矿区治理后作物总产量/矿区耕地总面积)kg/亩

(2)矿区单位面积耕地产值。矿区单位面积耕地产值=(矿区治理后作物总产值/矿区耕地总面积)kg/亩

(3)矿区单位农用地产值。矿区单位农用地产值=(矿区农业用地总产值/矿区农业用地面积)元/亩

(4)矿区单位土地净产值、评价单位土地劳动价值水平。矿区单位土地净产值=(农产品产值―消耗生产资料价值)/矿区农用地总面积(元/亩)

4.经济效益评价实例分析

笔者以湖北省大冶市某矿区综合治理项目为例,进行说明(注:表1、2、3均来自大冶某矿区综合治理项目报告)。

该项目总面积106.773hm2,建设规模89.977hm2,不动工面积16.7965hm2。该项目动工之前,区内土地利用现状类型主要是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用地。此地水利利用条件较差,土里利用粗放,农业生产技术力量不足,土地闲置较多,利用效益不高,道路布局不合理,田块通达度较差。由于降雨充沛,年内分配不均,旱涝现象时有发生。

2009年9月,该矿区综合治理项目开始实施。项目预算总投资2261037.60元,单位面积投资1675.27元/亩,全部由大冶市人民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工期8个月,自2009年9月开始,至2010年4月底竣工。

通过规划以及实地勘察,新增耕地主要来源原废弃矿地,通过复垦使项目区内75.0877 hm2工矿用地整理成耕地,扣除新修沟渠新增1.3179 hm2、新建道路0.9375 hm2,项目区新增耕地72.9323 hm2,新增耕地率为80.95%,说明项目区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率的潜力十分可观。

整理后土地种植结构: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以油料为主,适当种植棉花、蔬菜等。

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后,项目区总投资226.10万元。本项目实施后,各种作物产量将增加约15%,整理后的成本应该随着耕地质量的提高降低约10%按建设规模89.977hm2(合1349.655亩)计,每亩投入量约为1669.32元;项目农业生产每年净收益增加量可达71.49万元,按规划整理后的耕地面积72.8323 hm2(合1092.48亩)计,每亩每年净增产出654.38元。

该项目规划投资建设8个月,总投资226.10万元。用静态收益法进行计算,静态回收期为3年。静态回收期=226.10/71.49-3.2年。

综上所述,该项目实施不久就能获得巨大的经济回报,从经济角度上考虑是可行的。

(三)生态效益评价分析

矿区综合治理的生态效益是矿区治理的出发点,其重点体现在植被的恢复,对自然灾害的敏感程度和对人们生活质量的影响。

1.按“集约化”进行建设的高产农田建设项目,可以发挥出农业生产建设和美化环境的双重功效。矿区综合治理以生态农业建设为基础,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把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土地平整及田间渠系、道路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排灌渠系、田间道路、土地平整、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以及防护林工程等工程措施,实现高效农业生态系统。

2.提高土地垦殖率和植被覆盖率,有效抑制矿区植被荒芜和水土流失的现象。矿区综合治理区内土地平整,能有效提高土地垦殖率。项目建设区内现有的公路和田间道,建立起农田防护林体系,同时提高植被覆盖率,可以起到调节气温、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作用。进展良好的项目植被恢复率可达到85%(含农作物),大大减少水土流失的程度。植被率的提高则很好抑制洪涝灾害的危险,通过整治现有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开挖排水沟、新建泵站,使项目区内耕地旱、涝和渍害得到有效控制。

3.提高土壤肥力,控制水土污染。矿区治理完成后,可以在治理区内大力推广有机肥料、生物肥料和生物农药的使用,尽可能地减少化肥和剧毒农药的使用,从而控制水土污染,保护农田生态环境。通过各种措施能有效提高土壤肥力,相应的可以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减轻土壤化学污染,改善土壤生化环境。注重农业生产的过程管理,可以将原废置矿区建成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

4.通过对废置矿区的综合治理,可以让废置矿区焕发出新的精神面貌。矿区土地复垦让土地得到了重新利用,生态建设则让被采矿破坏的植被环境得到全方位的恢复。通过项目区的建设,出现一个“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的现代生态高效农业园区,明显改善项目区的生态景观。

5.对于以开发第三产业为目标的综合治理,其生态效益则更为重大。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的开发会吸引更多的目光。建立在生态基础上的第三产业是最为绿色,最为持久的产业,这样的产业永远受到人类的欢迎。

四、结论

矿区的综合治理目前只是应用于比较大型的废置矿区,零星矿区只是进行小面积的土地复垦或者生态恢复工程。矿区综合治理的效益分析是矿区治理相当重要的一环,但目前国内没有比较明确的矿区评估体系。矿区地质条件较复杂,不同类型的矿区治理评估角度也不尽相同。矿区综合治理效益评估是具有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工作,需要政府部门,地方矿主和人民群众的通力合作,这样,矿区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基金项目: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编号:091052031。

参考文献:

[1]大冶市某矿区治理项目规划报告.

[2]湖北省大冶市土地开发复垦整理规划(2001―2010).

上一篇:养猪效益范文 下一篇:管理效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