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理财产品范文

时间:2023-03-07 02:37:30

个人理财产品

个人理财产品范文第1篇

【关键词】境内保本/非保本理财产品代客境外结构性理财计划

一、个人理财业务简介

21世纪初个人理财业务开始在国内兴起,《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对此有明确的定义和归类(见图1)。

个人理财业务指商业银行为个人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规划、投资顾问、资产管理等专业化服务。

综合理财服务指在向客户提供理财顾问服务的基础上,接受客户的委托和授权,按事先约定的计划与方式进行投资和资产管理的业务活动,分为私人银行业务和理财计划。

理财计划是指在分析研究潜在目标客户群的基础上,针对特定目标客户群开发、设计并销售的资金投资和管理计划,分为保证收益理财计划和非保证收益理财计划。后者分为保本浮动收益理财计划和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计划。

保本浮动收益理财计划是指商业银行按约定向客户保证本金支付,客户承担本金外风险,依实际投资收益情况确定收益。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计划指商业银行按约定条件和实际投资收益情况支付收益,不保证客户本金安全。

20世纪90年代,理财计划在国际趋于成熟,国内的个人理财业务21世纪初形成。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包括境内理财产品和代客境外理财计划。

二、东亚银行(中国)业务综述

东亚银行于1918年在香港成立,现为香港最大的独立本地银行。2007年3月,东亚银行获批在内地设立外资法人银行——东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内地设56个网点,总部设于上海,共16间分行、39间支行和3个代表处。

该行自2005年4月推出第一只保本型境内理财产品起,共推出了98只保本型境内理财产品、2只非保本型境内理财产品、8只结构性代客境外理财计划及13只非结构性代客境外理财计划。产品详见表1~表3(表中C表示本金,p表示收益率,M表示资产组合水平)。

三、东亚银行(中国)理财产品特色小结

1、境内理财产品

(1)保本型理财产品。利率指数挂钩保本产品:挂钩银行同业拆息率,依挂钩资产表现确定投资收益率。若触发事件发生,

提早到期,不准赎回。聚圆宝:挂钩股票或商品期货价格,依挂钩资产表现确定其投资收益率。溢利宝:挂钩基金、商品期货价格或股票,依挂钩资产表现的总平均确定其投资收益率。全额于交收日后3、6、9、12月的第三个营业日赎回。

(2)非保本型理财产品。运财通:依挂钩股票表现相对于各自的上下限,若超过上限触发事件发生,获得收益提前结束;若超过下限,潜在收益为零;存在风险。如汇通:动态配置挂钩资产;每季动态配置组别资产;设有对人民币的升值保护;存在风险。

2、代客境外理财计划

(1)结构性理财计划。保本英镑/美元高息外币挂钩投资计划:挂钩英镑/美元,票息的计算以现货价为基准,依其触及或低于不同下限,确定不同年收益率。基汇宝:动态配置挂钩资产/组别资产;另设有对人民币的升值保护。发行日起每月12号至到期日前一月的12号,可按资产组合水平减去提前赎回费进行赎回,有全额和最低赎回单位的区别。利财通:全部投资主票据,设有触发事件,根据主票据资产表现,计价到期赎回金额;若符合“可转换”条件,依子票据条款操作。此不赘述。

(2)非结构性理财计划。即基金宝系列投资产品:东亚基金与施罗德基金两大系列。

【参考文献】

[1]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考试——个人理财[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2]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S].2005(11).

个人理财产品范文第2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

近年来,我国居民的金融资产在逐步上升,其理财意识也在不断地增强,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产品类型也是在层出不穷。但是就产品的总体类型而言,商业银行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即商业银行缺乏足够的创新能力,商业银行没有办法为顾客提供完整风险梯度的产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产品虽然日渐火热,但是也面临着更多更难的挑战。

一、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概述

所谓理财计划,是指商业银行对一些潜在客户群的投资方向进行分析探究,在此基础上,对特定客户群展开投资管理计划攻势。个人理财产品,简单来说个人理财产品就是指两部规定下认定的个人理财计划。目前,我国各大商业银行都在努力争夺个人理财产品的广阔市场,商业银行推出各种特色的理财产品来满足居民的需求,并且个人理财产品类型的层出不穷更加激化了市场的竞争速度。商业银行将个人理财产品放在银行业务中的首要位置,个人理财产品逐步成为商业银行资金业务和零售业务的核心竞争力量。

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类型

(一)准货币市场基金类型的产品。准货币市场基金类型的产品最主要的特点是,银行会与个人投资者签订一份理财合同,合同的主要内容包括到期还本付息,个人投资者将资产以存款的形式交给银行进行经营和管理,银行会选择将筹集来的资金集中起来,进行投资活动。到了约定付息日,商业银行将投资活动中所获得的收益返还给个人投资者。同时,在本金偿还的日子,商业银行也会将本金足额偿还给投资者。这种类型的产品因为其投资对象是流动性很强的短期金融工具,类似于由基金管理公司向市场推出的市场货币基金,因此才有准货币市场基金的称谓。

(二)结构性存款。结构性存款目前多被应用在一些外币理财领域,这种结构性存款是传统存款业务和衍生金融工具的结合产物。结构性存款目前多被应用在一些外币理财领域,这种结构性存款是传统存款业务和衍生金融工具的结合产物。客户可以通过选择此种产品类型获得高于银行同期存款的收益率,因为个人投资者在进行存款的同时,还直接出售了互换期权、奇异期权或者普通期权,但是在获得高出银行收益率的同时还需要承担额外的风险,结构性存款的总收益应该是在普通存款利率的基础上再加上期权费用收益。

结构性存款可根据风险因素的不同,划分为多种方式:

(1)利率区间挂钩存款。利率区间挂钩存款是外币领域中个人理财产品中最早也是最具典型性的一种类型。例如中国银行所推出的“汇聚宝”系列产品。(2)人民币汇率挂钩存款。由于近些年来,人民币始终面临着不可逆转的升值压力。因此,如何规避人民币汇率风险自然而然成为外币领域内理财产品的开发题材。例如,中信实业银行所推出的“1年期亚太货币篮子汇率挂钩”的以美元为主的理财产品。(3)与可自由兑换货币汇率挂钩的个人理财产品。关于这种产品,其风险因素是可自由兑换货币的汇率。例如,东亚银行在2005年8月15日所推出的保本投资产品。(4)与商品价格挂钩的个人理财产品。这类理财产品是与国际商品价格相挂钩的,例如荷兰银行在2005年9月向市场推出的到期保本类型的理财产品。(5)与波动率相关的个人理财产品。与波动率相关是指与汇率、股票或者债券价格的波动情况,其实波动率之所以既能成为收益来源又能成为风险因素,其根本性原因就是波动率代表着不确定性。因此,若想规避,可以选择通过期权交易,并且期权交易是非常有价值的。比如,2005年8月1日推出的“道琼斯指数挂钩投资产品”。(6)与股票指数挂钩的个人理财产品。这种与股票指数挂钩的个人理财产品所面临的风险是股票指数,最典型的代表就是荷兰银行推出的“香港恒生指数连动结构性存款”,这种产品是与香港恒生指数的表现紧密相连的。这使个人投资者都有参与到亚洲主要股票市场的成长机会。

(三)固定收益的理财产品组合。固定收益的理财产品组合是市场中各种固定收益产品的组合。每个组合中不同产品所占的比例是不同的,这种不同的比例要取决于客户的不同风险偏好。

三、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所具备的的特点

(一)金融创新与风险定价的结合体。从实质的角度来看,个人理财产品是金融创新与风险定价的结合体。商业银行是通过承担风险来获取收益的,所以其在进行理财产品设计时,必须寻求风险来源。其中,风险来源可包括汇率、指数、波动率、利率、选择权、商品价格等多种方面。另外,收益溢价的基础还可以包括产品本身所具备的流动性。商业银行会将这些风险因素集中起来再进行搭配、组合、消减,并根据风险因素在市场中的不同定价来最终确定产品的价格水平,从而做出不同的个人理财产品的组合方案。根据这个角度来分析,可以看出金融产品的区别就在于不同的风险因素。所以,可以说理财产品的实质就是金融创新和风险定价的结合体。商业银行必须具备识别客户风险和识别产品风险的承受能力,根据不同风险状况来确定适合的风险产品组合,从创新中实现真正的利润。

(二)商业银行承担着多重风险。从风险承担的角度来看,商业银行在个人理财产品业务中同时承担着来自市场、法律和交易对手的多重风险。这也是商业银行在开展个人业务时与其他金融机构的不同之处。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和信托公司在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过程中,与投资者存在的是广义上的信托关系,风险多由投资者个人来承担,收益也归投资者所有,资金管理人只是受投资者的委托来管理资产,并收取管理中所指出的费用。就商业银行而言,商业银行从个人投资者手中募集来的资金是属于银行负债的一部分,资金的操作在商业银行而言是一种资产的运作。

从银行的整体层次上来看,个人理财业务中所运用的资金资产与其他资金来源的运用是一样的,计入资产负债表中,需要进行相关资产负债匹配和流动性风险的管理。从微观层次上来说,在交易个人理财产品的过程中,商业银行已经通过合同形式给予顾客一部分收益预期。尽管这种收益是带有附加条件的,但是并没有得到明确的承诺。如果商业银行在市场中不能对冲或者不进行对冲,那么商业银行将会对市场风险承担责任。因此,大量的理财合同的出现使商业银行承担了很多的法律责任。从目前看来,这种风险主要表现在个人投资者和商业银行二者之间几乎要对质公堂。这种来自交易对手的风险也是非常有影响力的。

(三)个人理财产品中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就市场竞争体制而言,个人理财产品是规模竞争与价格竞争的业务品种。由于金融产品的独有特点,投资者的资金流动性是非常强大的,流转于金融市场和产品之间。如果商业银行本身的产品是趋同的,那么就会具有极强的相互替代性。那么在市场竞争体制中,必然会表现为其与价格之间的竞争。同时,这也是各个银行提高理财产品回报率和竞相压缩扣点的原因之一。目前,外币领域中理财产品的扣点已经降低到了千分之一的水平,有些大的客户甚至并不享有不扣点的特殊待遇。但是,就目前情况而言,产品组合的基本收益空间毕竟是有限的,单个投资者的资金投放量也会非常有限的,银行若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在进行价格竞争的同时,进行大规模的竞争。简而言之,就是不但要扩大一类产品的应用规模,还要将所有理财产品的规模做大做强。

四、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局限性

(一)理财产品不完备,不能满足客户风险偏好。商业银行所提供的个人理财产品的风险梯度是不够完整的,不能充分满足客户的风险偏好需求。商业银行中的个人理财产品就实质形式而言,它是各种风险因素的组合、消减、选择和搭配的过程,是金融创新和风险定价的结合体。如果在市场中缺乏合适的金融风险因子,特别是利率风险因子,那么商业银行是不可能做出正确的组合和创新的。基于我国商业银行的当前的业务经营情况,目前商业银行是没有办法涉足股票业务的经营市场的,但是这并不能否定商业银行向市场提供固定收益类型产品的可能性。如何运用衍生产品会起到非常关键性的作用。但是问题在于,利率市场化还没有最终定型,基准利率体系也没有真正形成和完善,利率曲线是不统一的。所以,关于人民币衍生产品仍处于初级发育阶段,缺失掉的风险因子造成了不完整的产品梯度,商业银行能发挥出的实际作用是非常有限的。

(二)风险管理和套期保值操作无法得到有效展开。商业银行是通过发售一些理财产品,为客户赢得利益。其实,商业银行在此过程中实际上是承担了一定程度的市场风险的。商业银行必须在市场中进行资金管理和套期保值,银行才能赚取恰当的利润。若是保值操作存在着过大、过小或者不恰当的地方,都会给商业银行带来很多不利的风险。

结束语: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虽然在个人理财产品业务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由于人民币市场环境的影响,商业银行还是不能为顾客提供完备的风险梯度的产品服务,也没有办法进行有效的套期操作,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深入对于解决这些问题是有利的。随着政策的悄然改变,居民的家庭结构年龄格局也在发生着转变。因此,个人理财产品面临着新的环境与新的形势。关于利率市场化的议题越炒越热,并且已经发展到了执行存款利率市场化的重要环节。这样政策性的转变影响着我国个人理财产品的研发方向和盈利能力,政策的变化和经济环境必然会给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产品带来多种不同方向的契机。

参考文献:

[1] 李程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创新研究[J].安徽大学,2013(5).

[2] 孙翔宇.国有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创新研究[J].武汉工程大学,2013(3).

个人理财产品范文第3篇

[关键词]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发展;监管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45-0128-02

1现状

在我国,个人理财业务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90年代,商业银行才率先开展了这项业务。1996年,中信实业银行广州分行成为首家成立的私人银行部的国内银行,并推出了国内首个个人理财业务,客户只要在这里保持最低10万元的存款,就可以享受到该行提供的个人财产保值升值方面的咨询服务。随后个人理财业务才逐渐发展起来。个人理财业务在发展初期只是各银行用来吸收客户和强化客户忠诚度的免费促销手段,没有赢利目标;但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个人收入水平稳步提升,个人金融产品日益丰富,理财服务需求不断扩大,大众对个人理财的认知也普遍提高,银行业转而谋求该业务的更大发展,以期获得丰厚利润。

根据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FPSCC)的定义:金融理财或个人财务规划是一种综合金融服务。专业的理财人员,通过分析和评估客户各方面的财务状况,明确客户的理财目标、最终帮助客户制定出合理的和可操作的理财方案。个人理财业务旨在分析客户财务状况,针对客户的不同收入、年龄、家庭结构等,提供合适的理财方案,以帮助客户实现各阶段的财务目标。

2发展

2.1萌芽阶段(1978—2002年)

我国商业银行办理个人理财业务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近年来,随着外资银行开始介入我国境内个人理财市场,个人理财业务越来越成为各家商业银行业务竞争的焦点,成为其产品和服务创新的主要领域。

2.2起步阶段(2002—2006年)

真正拉开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竞争序幕的,是2002年10月招商银行退出的“金葵花理财”业务。2003年,建设银行以“汇得盈”命名的个人外汇结构性理财产品第1期正式向市场推出,随后,各家银行也相继推出了名目繁多的外汇结构性存款,如汇率区间累计增值存款、阶梯跳跃型存款等二十余种。

2.3初步发展阶段(2006年至今)

随着2006年年底银行业的全面开放,我国国内金融创新步伐不断加快,个人理财业务成为各家银行竞争的重点。随着银监会和市场主体对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深入了解以及理财市场的逐步成熟,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正迎来一个逐渐规范、快速发展的时期,并呈现出品牌专有化、产品多样化、服务个性化的特点。个人理财产品不仅经营风险较小而且收益稳定,有利于商业银行防范化解经营风险,提高银行竞争力。个人理财产品正成为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主要产品之一,成为零售业务与批发业务联动的一个重要支撑点。威力扩大市场份额、获得更大利润,增强市场竞争力,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产品营销工作也日渐受到重视。

3法律监管

由于我国社会公众中接受并购买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人数不断增加,对其发展提供更加成熟完善的制度保障就显得尤为重要。而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发展离不开法律监管,只有将其纳入适当的监管体制之下,从而保障其健康、有序地发展。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起步较晚,所以相关的立法存在很多空白。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主要相关立法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同时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部门规章进行细化规范。

3.1法律监管现状

①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法律界定模糊。②客户知情权和理财信息披露不完善。③缺乏个人隐私权的保护。④风险预告机制不健全。⑤采取“一刀切”制度设置限制了创新能力。

3.2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监管配套机制所存在的问题(1)行业自律组织缺失。中国银行协会是银行业整体的自律性组织,更多是针对商业银行之间争议,维护的是商业银行的利益。并且中国银行业协会各委员会中没有个人理财委员会,更没有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行业准入标准、风险提示、信息披露、客户知情权与隐私权等纳入其自律范围,使得管理个人理财产品市场的自律目的没有实现;另外,随着个人理财市场的不断增长,理财规模早已超过万亿大关,对专业理财人员的需求量也不断加大,目前我国理财专业人才的考试是理财规划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

(2)理财产品的设计阶段缺少管控沟通机制。一些商业银行通过强调收益率而试图忽略风险提示,增加理财产品的销量。又有投资者无法得到超过收益率的投资回报的情况,这样的产品设计以后还会花样翻新,如果不能再设计阶段建立有效的沟通管控措施,就会在给投资者造成损失之后才发现,不仅银行的信用会受到严重损害,同时也不利于个人理财产品市场的长期发展。随着个人理财产品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个人理财产品市场需要更加完善的相关制度。

(3)分业体制对我国银行理财产品监管的影响。分业监管的不协调,直接导致现在的金融监管混乱局面。

3.3法律监管内容

(1)信息不对称。个人理财业务在发挥作用时往往受到信息方面的制约。信息问题存在的根源在于经济社会和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当存在不确定性时,投资者的决策就具有风险。个人理财业务的本质就是用现在的货币与未来的货币进行交换而未来是具有不确定性的,不同时点的收益率并不是交易能够发生的唯一决定因素,往往更高的收益率伴随着更高的不确定性。因此,市场指标的不确定性成为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决定性特征,信息问题也就成为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核心问题。与此同时,理财产品又充满了不确定性,就像其他经济物品一样,信息也是一种稀缺的有价值的资源,信息成本的昂贵迫使个人投资者往往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作决策,从而导致决策错误和资源配置效率降低。想要减少个人理财业务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并改善个人理财业务中的信息不对称状态,就必须使投资者获取尽可能充分、准确、全面、及时而且对称的信息。所以,政府必须承担起克服个人理财业务信息不完全性和非对称性的重任,制定并执行强制性的信息披露制度,为所有投资者创造均等的,能够充分、真实、及时地获取信息的市场环境。这也是个人理财业务监管者的首要职责所在。

(2)系统风险。大多数个人理财产品都在媒体做了大量的营销宣传,并且通过银行网点向社会进行公开发售。由于这种公开发售性质以及购买人数众多,个人理财业务领域的系统性风险可能来源于:①金融体系的泡沫风险;②实体经济部门传导的风险;③银行的经营风险。

4结论

本文从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现状与发展出发,引入个人理财产品的法律监管问题,认为法律监管的内容主要应当从信息不对称以及系统风险因素两个方面考虑。由于当前我国尚处于发展阶段,各方面机制还不健全,理财产品的完善和发展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姜婷婷.论对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法律监管[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

[2]李立新.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服务营销策略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09.

[3]俞芳.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现状与发展策略[D].厦门:厦门大学,2009.

[4]孙希.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创新与法律监管制度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

[5]赵姣姣.有关个人理财金融业务的创新发展[J].中国市场,2012(22).

[6]岳洪竹.浅论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J].中国市场,2010(27).

[7]张效梅.国内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思路浅析[J].中国市场,2008(1).

[8]王成志.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及发展策略[J].中国市场,2008(27).

个人理财产品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境内保本/非保本理财产品 代客境外结构性理财计划

一、个人理财业务简介

21世纪初个人理财业务开始在国内兴起,《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对此有明确的定义和归类(见图 1)。

个人理财业务指商业银行为个人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规划、投资顾问、资产管理等专业化服务。

综合理财服务指在向客户提供理财顾问服务的基础上,接受客户的委托和授权,按事先约定的计划与方式进行投资和资产管理的业务活动,分为私人银行业务和理财计划。

理财计划是指在分析研究潜在目标客户群的基础上,针对特定目标客户群开发、设计并销售的资金投资和管理计划,分为保证收益理财计划和非保证收益理财计划。后者分为保本浮动收益理财计划和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计划。

保本浮动收益理财计划是指商业银行按约定向客户保证本金支付,客户承担本金外风险,依实际投资收益情况确定收益。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计划指商业银行按约定条件和实际投资收益情况支付收益,不保证客户本金安全。

20世纪90年代,理财计划在国际趋于成熟,国内的个人理财业务21世纪初形成。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包括境内理财产品和代客境外理财计划。

二、东亚银行(中国)业务综述

东亚银行于1918年在香港成立,现为香港最大的独立本地银行。2007年3月,东亚银行获批在内地设立外资法人银行――东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内地设56个网点,总部设于上海,共16间分行、39间支行和3个代表处。

该行自2005年4月推出第一只保本型境内理财产品起,共推出了98只保本型境内理财产品、2只非保本型境内理财产品、8只结构性代客境外理财计划及13只非结构性代客境外理财计划。产品详见表1~表3(表中C表示本金,p表示收益率,M表示资产组合水平)。

三、东亚银行(中国)理财产品特色小结

1、境内理财产品

(1)保本型理财产品。利率指数挂钩保本产品:挂钩银行同业拆息率,依挂钩资产表现确定投资收益率。若触发事件发生,

提早到期,不准赎回。聚圆宝:挂钩股票或商品期货价格,依挂钩资产表现确定其投资收益率。溢利宝:挂钩基金、商品期货价格或股票,依挂钩资产表现的总平均确定其投资收益率。全额于交收日后3、6、9、12月的第三个营业日赎回。

(2)非保本型理财产品。运财通:依挂钩股票表现相对于各自的上下限,若超过上限触发事件发生,获得收益提前结束;若超过下限,潜在收益为零;存在风险。如汇通:动态配置挂钩资产;每季动态配置组别资产;设有对人民币的升值保护;存在风险。

2、代客境外理财计划

(1)结构性理财计划。保本英镑/美元高息外币挂钩投资计划:挂钩英镑/美元,票息的计算以现货价为基准,依其触及或低于不同下限,确定不同年收益率。基汇宝:动态配置挂钩资产/组别资产;另设有对人民币的升值保护。发行日起每月12号至到期日前一月的12号,可按资产组合水平减去提前赎回费进行赎回,有全额和最低赎回单位的区别。利财通:全部投资主票据,设有触发事件,根据主票据资产表现,计价到期赎回金额;若符合“可转换”条件,依子票据条款操作。此不赘述。

(2)非结构性理财计划。即基金宝系列投资产品:东亚基金与施罗德基金两大系列。

【参考文献】

[1] 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考试――个人理财[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2]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S].2005(11).

个人理财产品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个人金融理财;产品研发;客户需要;制度构想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9)11-0056-05

一、个人理财产品研发的现状

新型特色金融理财产品的持续性的研发与推出,是金融机构的立身之本和对外竞争的活力所在。每个金融机构都必须掌握有自己功用独特,其他金融机构难以仿制的有特色的理财品种作为自身的当家产品。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号称面对个人家庭理财的金融保险产品,已开发出3000多种,可用于满足个人家庭的几乎一切需要。但我国国内面对个人家庭的金融理财产品尚只有百十种,且多为低水平重复。[1]

(一)个人理财产品研发的内容

金融产品研发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产品定位。产品定位是界定该产品所要服务的客户群体,既是“以需求为导向”的结果,也是研发产品的初衷。通过分析潜在的客户群体,可以发现产品的市场潜力,推测产品出台的可行性,并为后期的市场营销推广打好基础。

2.产品功能。在市场定位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产品功能,以满足客户群体的需要。产品功能研发除一般意义的服务功能外,还包括数据库设计、网上银行等衍生功能。功能创新是新产品研发的关键。

3.产品推广。在同类产品日趋增多的情况下,突出产品的特色和差异,做好市场营销宣传,是吸引客户的主要手段,也是新产品能立足市场的关键。金融产品研发不仅是传统观念的技术突破,在日益重视客户需求的竞争环境下,而且应包括产品推广,即产品特点宣传、营销手段、促销活动设计等。

(二)现有个人理财产品的缺陷

1.雷同产品多,品牌产品少。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银行逐步改变了传统经营业务的局面,银行卡、个人信贷等新兴业务不断拓展,为客户提供了多样化金融服务。但比较各个银行推出的金融产品与理财服务,往往是大同小异、缺乏特色,社会认同度较低。各金融机构似乎对产品研发非常重视,但并未投入应有的财力与人力。一般情况下,当其它银行推出某种新理财产品后,立时将其改头换面,在期限、利率、运作方式等进行小变动,就成为自己的产品。理财产品的特性是易于复制,无法申请专利,也不能阻止后来者效仿。同时,严格的混业经营和监管举措,也使金融创新较多地停留在口头而非落实于行动。

2.单一产品多,复合产品少。近年来,银行对金融产品做了一些整合,出现了“账户通”、“缴费通”、“汇市通”等一品多能的业务,为拓展市场创造了条件。但从整体看,产品功能依然比较单一,缺乏深度挖掘。同时,产品间界限分明,缺乏相互联系和整合,整体竞争力不够。目前的银行卡品种可谓琳琅满目,但功能单一,缺乏有机整合。只有少数银行的产品功能较齐全,招商银行的“一卡通”集定活期、多储种、多币种、多功能于一卡,创造个人理财新概念;光大银行推出“一卡七通”银行电子化产品,集“航旅通”、“汇市通”、“理财通”、“银证通”、“存贷通”、“缴费通”、“一柜通”于一身,丰富了银行卡的功能。

3.低附加值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金融创新的重点在易于掌握、便于操作、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科技含量高、知识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等高附加值的产品尚有待开发。该问题在中间业务方面尤为突出。如银行个人中间业务中,工资、国债等低附加值业务在个人中间业务总量中占绝对比例;个人理财规划、咨询参谋等是发展缓慢,尚未形成规模效应;财务顾问、投融资顾问、衍生金融工具业务还处在摸索阶段,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个人理财产品研发的注意事项

个人理财产品的研发,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基本状况。准备研发金融产品的名称应精练,切中实质,产品属性是储蓄、贷款还是保险、投资,或是一个融会多种属性的产品,该理财产品的基本特性为何。

2.框架设置。准备研发金融产品的基本状况与功能、服务对象的大致构思。

3.研发价值。从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两方面衡量该产品研发的社会价值、客户价值及对银行自身可发挥的功用等。新型理财产品推出将面对的社会经济环境的状况是如何,是否适合,该产品推出又会对经济社会环境发挥何种积极与消极效应等。

4.创新性。将要研发产品的最大创新点,即“卖点”或“亮点”何在,同其他理财产品有何显著不同,如何增强该产品对客户的吸引力。

5.技术。研发理财产品的定价、利费率设定,为此需要进行数据采集、模拟与计算测试,相关计量模型确立,设立不同方案并相互比较。这是产品研发设计的核心内容。

6.经营财务分析。该产品运作中将会出现的筹资、投资及资金回收的状况如何,推出社会后能否自我正常运营。运营需要资金从何而来,现金流向流量能否借此有大幅增加;资金向何处去,能否借此获取更好的配置,积极稳妥的同时还能提高收益。

7.收益。产品运营收入、成本费用的列项详细计算,运营收益与运营成本预期会达到多大,利润能实现多大。

8.市场。客户定位与市场细分,适用于哪些客户,潜在客户的心理状态,是否乐于接受并在多大程度上接受该产品,市场规模将有多大,都要做出详细调研与测算。

9.政策法规。拟推出产品是否合法合规,国家政策的允许程度,国家是否大力提倡。社会效益高,银行自身经济效益并非很高的产品,如涉及到教育、医疗保健、养老保障等理财产品,能否要求相关政策给予倾斜优惠,这种优惠在目前或长远的可能性会有多大。

10.风险。该产品运营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风险,是否为致命性风险,对此应如何采取举措,有无较好机制事先防范应对。

11.同业竞争。本产品具有哪些先天优势,其他金融机构将跟进的状况,推出后能否在市场占得先机,先机能维持多长时间,保密性如何。

12.产品运作流程。产品推出将涉及金融保险部门、人员及各方面的权利责任与义务、利益协调。该产品在银行内部的不同部门间如何组织相应分工,分工及运作的程序、流程等。业务运作中,金融机构内部各部门应为此承担的责任义务和拥有的权利,合作协调与监控,相关指标的考核认定。

三、个人理财产品研发的指导思想

(一)以人为本,满足客户的理财需求

现实经济生活中,广大居民都有理财需求,这些需要目前尚有哪些方面未能得到较好满足。金融部门应针对现实生活中对金融工具与手段的需要,将自己的开发活动同大众需要的满足融为一体并切实满足这些需要。金融机构对此类需要,可从对个人家庭经济理财生活的调研和分析中得知。对社会中众多客户的众多需要,选择某类客户的某方面需要作为自己的主打产品,并开发出新型理财产品、理财工具和金融手段满足市场需求。

从对美国的个人金融产品创新过程的考察中,笔者发现个人理财产品的设计初衷与服务内容,都是以客户为中心,产品设计着重看市场,以适应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为目标。现阶段国内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创新,则受到严格分业经营法规的制约,品种设计开发尚停留在银行以自我为参照进行,而没有站在客户角度开发出令客户十分满意的产品。

(二)加强银证保投合作

理财产品的设计应尽量与保险、证券、投资等相结合,瞄准投资组合型和资产组合型理财产品的研发,开发出创新性产品。目前严格分业经营的状况下,不可能推出新的大型理财产品。为此,瞄准银行与信托、银行与基金的结合,在此方面创造若干新金融产品,在政策的允可之内适当打些“球”。银行与保险、证券业务的结合,目前还有较多的制度障碍,但可以将此作为一个长期目标切实考虑起来。

(三)改善服务质量

改善服务质量,便利、快捷、优质地为客户提供所需要的各项金融服务,可以对银行自身形象的提高与改善有好处。比如,同样是客户寻求贷款,如某银行能在一个星期做好一切前期准备,使客户迅速、足额拿到所需要款项,做到其他银行需要一个月才能完成的工作,自然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名列前茅。另外,将产品提供与优质咨询服务相结合,力争用各种“惠而不费”的优质服务来打动客户也是银行改善服务、强化竞争的有力手段。

(四)借鉴国外经验

大量翻译国外个人金融理财的资料文献,引进一切好的经验与做法,向国外现成的资料、做法求得借鉴与帮助。如国外各种个人理财产品的章程、构架、运行状况及具体做法,如对搜集整理的国内外相关资料深入研究、分析综合、借鉴融会、组合,并结合国内实际状况给予本土化改造,加工成国内可予推出的理财产品等。

(五)注意产品研发需具备条件

金融机构研发开拓理财产品时,需要依据自己的实力、技艺及在社会的传统定位等,给自己规定相应的角色定位与分工。

个人理财产品的研发,能否顺利运营并真正获益,运营的经济社会环境是如何,需要具备以下的条件:一是银行规模大小及能否操作某些大型理财产品。小银行相对较为灵活但无法操作大型理财产品,大银行开设新型理财产品则受到国家较多政策限制;二是银行资产拥有状况。即不良信贷资产占全部金融产品的比例有多大;三是银行技术装备设施状况,是否可实现全国或全省连网,结算便利;四是银行人员素质。该银行拥有人力资源尤其是高级人力资源的状况,接受新事物、开拓新产品的素质高低,领导阶层的创新意识与观念,是否乐于开发新兴理财产品;五是客户状况。包括客户的收入、职业、年龄、地域、财富拥有状况,客户对新理财产品是否有较为强烈的需要,新理财产品推出后市场的认知与接受的程度。[2]

四、个人理财产品研发应冲破相关限制

个人理财产品的研发中,必须要面对国家现行政策法规限制及将来可能的突破,冲破目前存在的种种相关限制,否则就很难以研发成功,或者因各种政策法规的限制而难以顺利运营并取得理想收益。这些应该突破的限制有以下几方面。

(一)具体制度规定的突破

一是贷款的贷出与归还、储蓄的存入与取出、基金的购买与出售、保险的购买与返还,一般状况下均表现为货币。是否可以探讨贷款归还中,运用实物来归还债务(如反向抵押贷款业务就是用住房来归还累积的本息)是否可行。

二是个人信用或抵押贷款等,除房地产贷款外,大多是贷期短且固定不变,到期即必须还贷。是否可以将贷款与还款的期限适度拉长,到期必须还贷改为可适度延期缓期,如养老储蓄的期限加长,助学贷款的缓期还款等。

三是储蓄存款、按揭贷款、寿险产品等大多是利率一经确定,即固定不变,如改为浮动利率是否可行。

四是单利计息是否可改为复利计息。单利计息具有计算简单的优点,但最终计算结果却不是很公平合理。存期长利率高是必要的,但会使存贷款的期限受到种种既定存期的限制,无法做到根据实际情形随意展开。在银行系统全面实现电脑化的状况下,复利计息的技术障碍已不存在。

五是借款人是否可以是两人同时借款,同时接续还款。存款单与贷款单可设想由两人或更多人员共同署名,共同对该存款单或贷款单负起应有责任,如父子合作贷款等。

六是借款人年龄限制的突破。老年人年龄超越60岁时,仍可经过相应的信用或资格审查,在有相应担保或财产抵押时给予贷款融资。

七是推行利率市场化机制。利率制订应更符合经济现实,银行应在利率市场化调整中具有更多的自。

(二)混业经营对分业经营的突破

1993年以来,为加强金融监管工作,控制金融风险,我国先后出台了《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法规,从法律上确立了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的体制。这影响了银行在证券、保险业务领域的创新力度,使得银证合作、银保合作缺乏应有的深度。

对现有金融保险产品的各制度要素,应在政策允许或不完全允许的范围内,给予具体制度规定的相应突破,如定期与活期、单利与复利、确定与不确定、短期与长期等的变动等,其间都有业务结合融会的交叉点,都是个人理财产品创新开拓点。事实上做到使银行产品与保险产品、投资产品等,能够相互借鉴、互相打通,实现金融产品的实质性创新,使目前严格实施的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模式适度迈进,使各种金融保险产品间表现出更多的趋同性。

(三)地域分行机构对总行统一制度的突破

总行与地域分行机构之间,在保障总行对分支机构监督控制力度的状况下,能否给予分支机构一定的自,允许根据当地的实际状况予以相应变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各地的差异很大,但金融保险监管等仍然沿袭计划经济时代一刀切的做法,实行全国“政令”统一。经济发达地区金融机构应根据实际情形在一些制度规定上做出某些变通,使自身发展得更好。

五、个人理财产品研发应做的工作

顺应发展潮流,开发品牌产品,是产品创新和整合在微观层次上的表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顺应发展潮流,开发品牌产品

1.挖掘银行卡潜力,提升信用卡的功能。整合现有银行卡品种,扩展银行卡功能,重点放在信用卡或借记卡上,其他卡种的功能集中于信用卡或借记卡上,改变银行卡种多样、功能单一、品牌不突出的局面;以银行卡为媒介,整合各种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可以借鉴招商银行“一卡通”、光大银行“一卡七通”的经验,把工资、代缴水电费等各种业务集中于信用卡或借记卡来办理,既可优化银行的资源配置,又可以给银行带来一定的收益。同时,在整合银行卡功能和业务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银行卡的内涵,如和个人贷款业务相结合,在分析信用记录的基础上,对优质客户授予相应的信用额度,为高端客户提供安全、方便、快捷的服务。

2.大力发展网上银行,打造虚拟银行品牌。目前,银行虽然相继开发出电话银行,并推出了网上银行,但网上银行业务还不够完善。加强网络建设,提高电子银行服务水平,就成为银行必须面对的问题。

合理组合现有产品,发挥产品的整体作用,是产品创新和整合在中观层次的表现。银行应根据各个产品的不同特性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分门别类、合理组织,推出系列“套餐式”服务。以个人金融理财为例,在某一品牌下将个人消费信贷(如汽车)、个人投资(如炒汇)、休闲消费(如旅游)、家政(如各种各样的缴费)、子女教育贷款、个人及家庭保险(与保险公司合作)等整合在一起,推向市场。

(二)加强金融同业合作,创新金融产品

1.银证合作系列产品。在继续开发、完善银证通产品的外延及内涵的前提下,大力推广并维护A股、B股、银证通产品,抢占个人证券投资者的市场制高点,在发展证券等中间业务的同时,提高股市低潮或新股认购结束后证券存款的归行率 。

2.银保合作产品。利用IT技术,将代收代付保险收入等传统业务赋予新的生命,借鉴银证合作产品的特色,逐步开发并推出“银保通”等系列产品,提升银行保险的业务功能和服务水准,并积极与保险公司合作,开发出适合银行特色的保险产品。如泰康保险与农行联手推出“福寿两全医疗保险计划”,是专门为银行定做的保险产品,一经推出,深受市场欢迎。

3.双Q产品。与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等单位合作,研究允许海外投资者通过认可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方式投资内地A股和允许境内投资者透过认可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方式投资境外股票的方案,开发新产品,为客户提供诸如资金托管之类的业务。

4.资金清算产品。利用银行先进的资金清算系统,以信息科技手段作支撑,搭建银行与各市场互联的网络平台,顺应市场发展新需求,开发并建立与期货交易所及证券交易所相连接的“银期(期货)转账”、“银基(基金)”等系统。

(三)加强产品创新和整合组织、机制建设

金融产品的创新和整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银行的各个部门、各个专业,需要整体协调、统一规划,利用多种资源,整合多种力量,发挥整体作用。银行应通过组织再造、制度创新和人才保障等,推动理财产品创新和整合的顺利发展。[3]

缺乏健全的运行机制,导致金融创新和整合的成本过高。从沟通协调机制来看,银行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格局,各部门之间协调、相互沟通不够;同时,由于没有专门的业务创新整合部门,只是把有关职能赋予某一部门但却没有给予相应的权利,这种职责和职权不对称现象的存在,导致该部门不能有效地协调各个部门,同心协力,推动业务发展,单兵作战现象突出。[4]

建立健全产品创新机构,统一规划产品的创新和整合。一是总行、省行设立产品开发部(省行一级可考虑作为一个二级部室,挂靠在某一部室下面)。其主要职责是:本行产品的研究、设计、开发工作;协调各业务部门在产品创新方面的关系;新产品的试点和推广工作;对银行产品发展状况进行检查、督导、奖惩;关注国内外银行发展的趋势,搜集同业产品创新信息,总结经验教训,为我所用;搞好产品营销的售后服务工作,及时处理市场反馈信息,以优化产品和服务;指导下级行的产品创新和整合工作;开展市场调研工作。二是二级分行设立产品创新和整合小组,负责本行产品开发和营销工作。其主要职责是:深入研究当地市场动态,全面搜集他行信息,并上报上级行;结合本行实际,有效开展产品营销工作;因地制宜,开发适合本地实际的新产品,并报上级行备案;配合上级做好新产品的试点和推广工作;与上级行配合,做好各种调研工作。

(四)建立科学的培训机制,提高相关人员的素质

金融业务创新需要既通晓金融理论又具有金融实践,既熟悉金融业务又具有技术背景的高素质、高智力的复合型人才。而银行的经营者往往偏重传统业务和传统市场,在业务创新上缺乏长远和战略性眼光,不能正确认识金融发展形势,促进产品创新和整合的系统性和可持续发展。尤其是缺乏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不能满足金融创新的客观需要。一般员工对现代银行的经营理念、产品开发、营销策略等认识不足,难以适应新形势下业务开展的需要。

人才是创新的保障和基础,产品开发部门必须聚集一定力量的各专业人才外,还需要加强培训工作,建立立体的培训体系,完善培训机制,丰富培训内容。如建立行外专家与行内专家培训相结合的培训制度。一般而言,行外专家视野开阔,前瞻性比较强,因而可以增强受训者的全局意识、发展意识;行内专家业务熟练,讲解内容可操作性强,因而可以提高员工的操作技能。银行应注意这两种培训方法的有机结合,双管齐下,提高培训效果。如建立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培训体系。银行在产品创新和整合过程中,要针对不同层次人员进行不同内容的培训。对产品创新和整合的高层管理人员,进行全面培训;对从事产品创新和整合有一定时间、具备相当知识背景的人员,进行有重点地培训;对没有从事过产品创新和整合工作或欠缺知识背景的人员,进行基础性培训。

(五)建立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从考核激励机制来看,迄今为止,银行的考核依然侧重于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对业务创新和整合重视不够,有关创新和整合的指标在考核目标中只占很小的比例。在这种考核激励机制下,银行在创新的过程中往往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前瞻性不足,不能主动进行市场调研,搜集相关信息,综观全局,把握市场发展趋势,结果丧失了许多机会。

由主管行领导牵头,计划财务部、人力资源部、产品研发部等相关部室组成,分析各个分行、部室的产品创新和整合的进展状况,并进行相应的考核。特别是对新产品开发、推广应用成功后,不仅要对开发人员进行奖励,也必须对提出产品需求、产品设计人员进行奖励。同时,还要建立重要信息搜集奖励制度。产品创新和整合,信息先行,信息的多少和优劣,直接关系到产品开发和推广的成败。为此,凡是提出合理化建议,搜集有用信息,对产品创新和整合产生重要影响的员工,都要予以适当奖励,以调动全行员工搜集信息的积极性,创造全行都来参与产品创新和整合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柴效武.个人金融服务研究[M].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06.

[2]柴效武.个人金融理财理论与实务[Z].杭州2004年金融理财论坛内部资料.

[3]陈涛.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和整合的策略及建议[J].金融论坛,2002,(10).

个人理财产品范文第6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产品设计

一、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发展

(一)银信合作理财产品

面对当今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凭借其稳健、多样化等优势,受到投资者的青睐,成为资本市场弱势下的资金避风港。商业银行与信托公司联手推出的稳健型理财产品,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据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根据公开信息统计的数据显示,2008年1~11月份银信合作发行的理财产品总数是2553款,预计全年度发行总数将超过3200款。根据用益信托工作室统计,2008年全年发行集合信托产品670款。预计全年银信合作理财产品发行总规模超过1万亿元。

(二)并购贷款理财产品

2008年12月6日,中国银监会《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允许符合相关规定条件的商业银行开办并购贷款业务。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看准了这类项目,纷纷表示要设计相关的理财产品。与并购贷款有关的理财产品,信用级别比较高,对于投资者来说,并购贷款类理财产品还是风险可控的。因为从信用来讲,这些企业都是很好的信用主体,包括行业整合会涉及到的企业一般都是央企。

虽然如此,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和国外发达国家的个人理财业务相比,不管从产品质量还是服务上仍然还有很大的差距。

二、国外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特点

(一)提供多渠道、全能型的理财产品

西方发达国家在混业经营模式下,形成了集银行、证券、保险和投资银行业务于一体化的多元化发展,可为客户提供更为全面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从渠道上来说,可通过电子网络渠道、电话和物理渠道(营业网点)与客户接触。

(二)个人理财由国家统一管理

英国公民相当部分收入以纳税形式交由国家统一理财,由国家给大众提供养老、医疗等基本福利保障。统计资料显示:2006年度英国家庭户均收入31884英镑,扣除收入所得税、国家养老保险金、住房税后,可支配收入为25360英镑。

(三)提供差别化的理财产品

美国的商业银行就是差别化服务的典型代表。其理财业务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封闭式结构。以产品为中心,银行根据自身的情况结合对客户需求的分析,主动开发理财产品,然后将产品销售给客户。二是开放式结构。以客户为中心,重视客户关系管理,将对客户的分析作为设计金融产品和提供理财服务的前提,产品通常是根据客户的需求和实际情况“量身订制”。这类银行规模大且具有很强的资产管理和产品开发能力,能满足机构客户和富裕个人客户的各种需求。

(四)投资者对理财产品的选择比较理性

国外发达国家的投资者比较理性。一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投资。据有关调查,法国人的理财和投资顺序如下:银行储蓄、房地产、人寿保险合同、低风险基金、开放式基金、股票和各类高收益高风险衍生品,以及艺术品、酒类等。德国公民投资方式一般相当保守,资金投向大都是风险较小收益平稳的人寿保险、传统储蓄等。

(五)理财产品的市场定位清晰,市场策略明确

以英国的汇丰银行为例,汇丰私人银行以“护财”为其核心价值,通过全方位的财务顾问服务,帮助客户增加财务的私密性,保护财产免受法律审核与纠纷,节省收益、利息和遗产的相关纳税支出。在内部管理上,同样围绕“护财”这一核心,建立了严格的操作流程和客户信息管理制度。通过不同层面但始终清晰一致的努力,该行在市场上树立了“私密、稳健、高效”的品牌形象。

(六)理财产品的服务体现个性化和多样化特征

国外银行设有专门的个人理财部门。客户可与客户经理一一配对。客户经理会详细了解其客户的多方面需求,向客户推荐最适合的理财服务。客户经理还会定期访问客户,及时调整服务内容。一旦成为银行的贵宾级客户,就能享有服务的优先权。此外,国外银行还推出一系列非金融类的增值服务,其服务的细致和多样性,延伸了个人理财业务的内涵,能够提高客户对银行的忠诚度。

(七)高素质的理财产品设计团队

国外银行理财服务的专业人员通常对市场比较熟悉,而且具备金融、投资、资本、贸易等方面的知识,能够灵活运用各类金融商品和投资衍生工具设计理财产品。在花旗银行理财贵宾室,只有综合素质较高的理财员才能为客户提供理财服务,理财员中拥有国际名校MBA学位的占75%。

三、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原创性

目前国内市场上很多初级的重复性的理财产品,很多同类的理财产品除了名称不一样之外,产品和服务的内容、功能几乎无区别,设计缺乏创新性。简单地进行“拿来主义”式的照搬照抄的创新导致很多业务和产品都会了“水土不服”、“南橘北桔”的现象,限制了银行本身的发展。

(二)市场定位不清晰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产品设计应以其市场定位为中心,以客户的需求为向导,通过对特定客户群或者目标客户群的财务状况、投资目的、投资经验、风险偏好、投资预期等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和研究,开发出客户需求的金融产品。总体来说,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把握市场脉搏能力还是比较弱,缺乏设计差异化并富有市场竞争力的理财产品。

(三)片面强调收益率,忽视了风险的存在

银行在销售理财产品时虽或多或少提到理财产品存在风险,但仍存在销售理财产品时,存在风险揭示不完全的现象。

(四)信息不对称

许多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工作不到位,产品售后服务跟不上,无法定期给客户发送理财产品对账单和公布理财产品净值,银行也无法与客户实现无缝对接。

(五)销售渠道单一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主营销售渠道是营业网点。这种分销方式既受地域限制又受时间限制。而国外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使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凭借完全无形的营销渠道(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和有形的营销渠道(网点),组成“交互式”的营销渠道,有效地扩大了市场。

四、影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产品设计的因素

从宏观方面来说,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设计的影响因素包括:政治、法律与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等。微观因素有:金融市场的竞争程度;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金融市场价格机制等。

(一)利率

利率的变动给商业银行的收益带来不确定性。我国的资本市场不是很发达,推动人民币理财业务快速发展的基本前提是获取债券市场收益率与存款利率间的套利利差,一旦债券市场收益率大幅下降,这种套利的风险就会自然产生,就有可能导致银行无力支付客户理财产品的高收益率。由于债券数量有限,加上商业银行人民币流动性过剩问题突出,大量理财资金涌入货币市场,使得商业银行获利空间变得极为有限,一旦债券收益率发生变动,商业银行就会面临着巨大的损失。因此,在设计理财产品时,必须考虑到未来利率变动的可能性及变化趋势。

(二)汇率

汇率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是由于汇率波动时间差、地区差以及币种和期限结构不匹配等因素造成。近年来,商业银行将个人理财转向了境外理财,理财产品本身存在很大的汇率风险。因此,在设计境外理财产品时。商业银行应提供远期结汇等业务对冲和管理境外理财产品的汇率风险,同时要向投资者提示该风险的存在。

(三)投资者的需求

投资者的财务状况、投资目的、投资经验、风险偏好、投资预期等,直接影响着对理财产品的投资决断。如果根据投资者的不同需求、年龄层,分别设计出不一样的理财产品提供给投资者,就在满足投资者的同时激发了市场的潜在需求,能更好地激励商业银行设计出更多个性化、人性化的理财产品,商业银行本身将会带来巨大的利润收入。培育和发展目标客户群,增强竞争力。

五、我国商业银行改善个人理财产品的产品设计的建议

(一)树立设计原创型理财产品的创新思想

在做产品创新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理念,对其模式和产品要采取有辨别、有选择的“拿来主义”。商业银行应坚持以原创性为主的金融创新,要从本地区市场环境、目标客户的特征和需求出发。开发出有本行特色、符合自身经营特点和长期发展的目标的创新产品。在吸纳创新产品时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金融创新不是狭义的产品创新,而是涉及内控建设、内部管理、服务水平、业务流程、企业文化等各方面的创新,商业银行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组织体系、管理架构和奖励机制,以推动创新工作持续稳定的发展,促进银行竞争力的提升。

(二)细分市场,合理定位

针对市场定位不清晰的问题,有选择地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模式,在有效拓展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商业银行要细分市场,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合理确定自己的市场定位。在市区中心、高档社区等地段的重要的营业网点设立理财中心,涵盖全部个人业务,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服务。对于高端市场,即按照“二八”原则能为银行带来高回报的优质客户,可享受贵宾式理财服务;对于资产在10~50万元的中端市场,由于数量众多,规模效益显著,适合由客户经理实行个性化理财服务;对于个人金融资产在10万以下的客户,商业银行可以进一步完善电话银行、自助银行、网上银行等自助服务功能,以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提高银行的收益。

(三)理财产品的描述要客观具体

要避免片面强调产品的预期最高收益率,对理财产品可能面临的最不利投资情形和投资结果的不揭示或揭示不充分的情况;避免弱化风险揭示,对产品的风险揭示不醒目、不具体,对结构较为复杂的理财产品解释与分析过于深奥;避免投资人产生误解,以为预期最高收益率即是产品的最终收益率。商业银行应对其理财产品描述充分,使投资者对其能够全面的了解,让投资者做出理性的决断。

(四)理财产品要做好信息披露工作

商业银行应该向客户提供理财产品账单、市场表现情况报告、收益情况报告,提供理财产品收益测算依据,做好信息披露,使投资者对理财产品的盈亏做到完全知情。商业银行在与客户签订合同时,应明确约定与客户联络和信息传递的方式,确保客户及时获取信息。商业银行在网站公布产品相关信息而未确认客户已经获取该信息,应给客户信息中心发出相关链接,只有客户确认,才视为对理财产品进行了披露工作。

(五)拓展理财产品的销售渠道

个人理财产品范文第7篇

本文首先提出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策略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然后对民生银行的理财产品营销的动因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借鉴其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营销策略,依据市场细分的结果,对民生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进行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提出该银行理财产品的营销策略选择 。

最后提出结论和展望。

关键词:民生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策略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引 言

1.1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居民收入持续增加。但受消费物价上涨、利率水平较低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居民理财意愿迅速增加,这是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一大契机。民生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发展顺速,对各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1.1.2研究意义

本文研究试图以点代面,针对民生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营销策略进行探究,尝试从个人理财营销策略方面为银行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决策依据。这对促进其个人理财产品销售、培植新的利润空间提供帮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2论文结构及主要研究内容

1.2.1论文结构

第一部分提出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策略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第二部分指出国内外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相关文献及研究综述。

第三部分将对国内的理财产品的营销环境和营销现状进行探究,并对民生银行的理财产品营销的动因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第四部分阐述个人理财产品的营销现状,分析现阶段国内外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营销的优点及不足,依据市场细分的结果,对民生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进行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提出民生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营销策略选择。

第五部分提出结论和展望。

1.2.2主要研究内容

通过对国内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环境的分析,对民生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的对象进行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为民生银行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并对其个人理财产品营销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

国内外个人理财研究现状

个人理财,是在对个人收入、资产、负债等数据进行分析整理的基础上,根据个人对风险的偏好和承受能力,结合预定目标运用像证券、外汇、储蓄、保险、住房投资等多种手段管理资产和负债,合理安排资金,从而在每位个人风险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实现资产增值的最大化的过程。

1.1国外研究现状

个人理财业务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的西方商业银行,是一项风险小、附加值高、领域广、批量多的优质业务,被国外各大金融集团视为重中之重。因此,在个人理财产品营销方面有众多的研究文献,主要包括各种金融理论、如何制定个人理财计划、理财产品创新、品牌建设、产品定价、服务提升等方面。

(一)国外经济学家根据“有效市场假说”发展起来的各种金融理论,包括现代资产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定价模型、期权定价模型等一起构成了现代金融理论的基础,这些理论模型形成了个人理财投资策略的理论基础。

(二)众多学者在如何制定个人理财计划方面做了详细的阐述。霍尔曼和诺森布鲁门介绍了多种理财工具及如何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理财工具。

1.2 国内研究现状

中国的个人理财业务起步比较晚,但近几年发展势头强劲,国内学者主要从适合本国国情的角度,对个人理财业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对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特点与发展趋势的判断及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上中出现的问题做了研究。

(一)众多学者对个人理财业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毛丹平在《个人理财,究竟意味着什么》中认为个人理财对于消费者,就是意味着:制定理财目标,了解自己的风险偏好,在专家指导下进行资产分配,选择投资品种并不断进行绩效管理,实现个人资产最优和收益最大。

(二)更多的学者针对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指出了其中的问题。吴雪指出我国理财业务的发展仍停留在内部产品或服务上,产品之间的差异化较小,个人理财服务也只能为客户提供比较浅层次服务,主要表现在服务便捷、环境优雅、成本让利等。

第二章 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的动因

2.1民生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的动因

2.1.1 个人理财产品市场

市场潜力巨大。有待发掘。在北京、上海、天津、武汉的专项调查中,77%的被调查对象对理财服务感兴趣,41%的被调查者需要个人理财服务,88%的客户表示愿意接受银行推荐的个人理财建议和方案。由此可见,个人理财业务的市场潜力巨大。

2.1.2 个人理财产品市场风险

个人业务风险小、利润空间大。一方面直接导致各行纷纷树立“存款立行”的原则,悉数使出浑身解数来拉存款,竞争导致负债业务的营运成本大量提高,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另一方面货款等资产业务方面对优质客户争夺更加激烈,直接导致如去年各大行的贷款集中在一些垄断性的大集团行业,风险加大的同时信贷利率却不断偏低,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都大大增加。

第三章 个人理财业务在国内的发展现状

3.1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规模与趋势

3.1.1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规模

在股份制银行中,民生银行雄踞榜首,并且超过工行0.21个百分点,成为各银行中个人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最高者。统计显示如表4-1所示。

表3-1 2012年度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前七名

3.1.2民生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发展趋势

1.从单一网点服务向立体化网络服务转变。

2.从大众化服务向个性化服务转变。

3.从同质化服务向品牌化服务转变。

4.从单一的银行业务平台向综合理财业务平台转变。

3.2 民生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发展现状

民生银行通过对市场和客户的需求不断的探索和洞悉,对客户群体的不断细分,目前已在全国建立起面向中高端客户的“三级财富管理”体系——中银理财、财富管理、私人银行业务,全面覆盖各个层级的财富管理需求。民生银行的理财产品如表3-2所示。

表3-2 民生银行的理财产品

第四章 民生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策略

4.1 民生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市场SWOT分析

民生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市场分析如表4-1。

表4-1 民生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市场SWOT分析

4.2 民生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市场细分

按月收入和年龄将民生银行个人理财的客户划分为九大类,如图4-2:

月收入(元)

10000以上

4000~10000

1500~400

18~3031~5051以上年龄(岁)

图4-2 民生银行个人理财市场划分

通过上表可以将该市场细分为以下四种类型:(一)潜力型客户。大多数是收入在 1500 元以下,理财价值观多处于先享受型,他们倾向于把大部分的选择性支出投入到当前消费上,以提升当前的生活水平。(二)关注型客户。大多数处于月收入达到 1500-4000左右的人员。(三)战略型客户。处于家庭成熟期月收入多为10000以上的,是这四类客户中收入最高的。(四)稳定型客户。多处于家庭衰老期,月收入较高的稳定行业。

4.3民生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市场定位

以目标客户为基础,细分各类客户群体的市场,由此根据民生银行个人理财市场的细分和实际情况,选择图5-2阴影部分为民生银行个人理财的市场定位,即以年龄在18~30岁之间、月收入在1500~4000元之间和年龄31~50岁之间、月收入在4000~10000元的客户为目标客户,重点对其营销及维护。

4.4 民生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策略选择

4.4.1产品

(1)选择设计符合民生银行具体需求的理财产品。

(2)加大理财产品的开发与创新。

4.4.2渠道

(1)建立立体化网络管理服务模式。

(2)建立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体系。

4.4.3促销

首先,做好对外宣传,加大广告投放力度,以当地电视台、主流报纸、户外广告及其他地方性媒体为主开展持续报道;其次,做好行内的宣传,让广大员工积极参与到营销工作中,达到行内与行外联动的效果。实施客户关系管理,可以清楚地掌握每一个客户的资料;可以准确计算出每一个客户对银行的贡献度,从而实现对客户的差异分析;可以科学地建立银行与客户联系的平台,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扩大与客户的交流,改善金融服务手段,满足客户多元化、个性化的金融需求。

结论

随着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结合民生银行目前的发展状况,通过SWOT分析仍有相当的优势和机会存在。正确对待金融业特殊的发展情况,依据市场定位结果,努力进行改良,实施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的重点应放在客户关系管理的导入上,一定能够获得更优的成果。面对经济的迅猛发展,民生银行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崭露头角、寻求个人理财市场的骄人业绩,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为忽视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营销策略提供依据,使其个人理财产品获得好的销售业绩。

参考文献

[1] 薛书平.关于创立商业银行品牌的策略思考[]J.经济师,2001,(11)

[2] 赵立航. 我国个人理财服务的历史发展[J]. 上海经济研究, 2007,(03) .

[3] 周漩.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论文.2005.

[4] 林功实 . 个人投资理财 [M]. 北京 :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321-327.

[5] 魏敏,田蕾.个人理财市场细分及客户群差异性分析[J].金融论坛.2006(10)

[6] 小雪.花旗银行的个人金融业务〔J].现代商业银行,2003,(8)

[7] .国有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的SWOT分析.商业时代,2008

[8] 王苹.现代商业银行营销学〔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9] 赵则轩.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探讨[J]. 华北金融, 2007,(05)

[10] 徐利辉.如何实施“金融品牌”战略[1J.现代商业银行,2001,(1)

[11] 陈朗.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研究.商场现代化,2008(5).

个人理财产品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评价

1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人理财产品的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但要包含设计因素也要涵盖营销因素,从设计研发到投放运营中的各个环节都应在评价指标体系中有所体现;2)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评价指标体系应包含两大部分,一是个人理财产品本身的投资价值、营销力度等因素的评价指标,二是银行层面的综合指标,这是因为银行的综合竞争力对理财产品的发展有着显著的影响,应将其作为产品综合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基于以上理解,现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评价指标体系做如下设计。

1.1 个人理财产品层面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个人理财产品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包含以下几项内容:1)产品投资价值。即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风险与收益的综合评价。又包括:a.收益指标。包括预计到期收益率(根据理财产品的结构特点模拟仿真计算得出)和超额预期收益率即预计到期的收益率与预期收益率的差额;b.风险指标。系统性风险,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非系统性风险,包括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2)产品市场营销力度,是考虑到个人理财产品在营销环节的综合表现而设计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市场占有率和产品创新性与知名度。

1.2 银行层面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银行层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应包含以下几项内容:1)投资理财团队素质。即商业银行产品设计与管理者的专业素质;2)银行基本情况。即商业银行自身的信用情况、理财业务发展状况以及竞争力情况等;3)资金管理能力。包括a.存贷款比例。即总量控制核心指标,核定比例内,存贷款比例越趋近75%,表示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水平越高;b.拆借总量管理比例。一般拆入资金与各项存款余额之比不得超过4%:拆出资会余额与各项存款余额之比不得超过8%。

综上,可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如表一所示:

2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评价方法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评价方法应满足以下几项要求:(1)定量评价指标与定性评价指标相结合,确保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和系统性;(2)简便易行,对于单只个人理财产品具有针对性,能够通过评价总结出可行的发展策略。基于以上考虑,认为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较为适用,其评价步骤和相应方法为:

2.1 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指数

(1)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评价递阶层次结构如表一所示,对于二级指标中的指标因素,总目标A={B1,B2,B3,B4};

(2)构造判断矩阵。通过专家咨询法获得建议并建立判断矩阵,专家咨询的主要对象来自于高校金融学教授、商业银行理财专家、保险业理财规划专家等,如对Bi目标层的权重分配值为Wij,那么,可以根据实际意义确定单指标评价矩阵Ri每位专家给rij项指标打分时,应满足mk-1yk=1打完分后对每项指标在每项评语下的得分分别取平均值,得出最终得分,并以其作为对应的隶属度;构建判断矩阵后进行一致性检验,通过计算λmax=∑(AW)i/nWi,C.R.= C.I./ R.I.对矩阵的一致性进行判断(若C.R小于0.1则一致性可以接受)并用同样的方法检验各项指标的检验,并进行层次单排序和一致性检验。

(3)综合评价

建立评价,指标语集V={V1,V2,V3,V4} (V1―V4分别表示理财产品优秀、良好、一般、较差);

建立模糊矩阵,对每Bk(k=1,2,3,4,5)下级指标进行单层次综合评价,按照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分层次进行单层次由低到高进行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计算B=Wij,Rij的值,并依据模糊综合评价值对个人理财产品作出最终评价。

3 总结

本文为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评价提供了一个较为系统的方法,但实际操作时,为提升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合理性,应积极征询专家建议并进行评分。

参考文献:

[1]王立民.关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展的思考[J].经济师,2013(10):208209

[2]张远.如何稳健发展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业务[J].现代商业银行导刊,2013(10):3338

个人理财产品范文第9篇

关键词:个人理财产品 供给 需求

中图分类号:F830.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770(2007)07-053-03

一、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内涵

(一)个人理财产品的含义

2005年9月29日中国银监会颁布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并从2005年11月 1曰起实施。根据该暂行办法的定义,商业银行在个人综合理财服务活动中,可以向特定目标客户群销售理财计划。理财计划是指商业银行在对潜在目标客户群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特定目标客户群开发设计并销售的资金投资和管理计划。我们通常所说的个人理财产品就是上述定义的个人理财计划,是在综合分析客户的投资目的、资产状况、风险承受能力以及个人偏好的情况下,对个人(家庭)的财产进行科学、有计划、系统的全方位管理,以实现个人(家庭)财产的合理安排、消费和使用。

(二)个人理财产品的类型

目前,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主要分为人民币理财产品与外汇理财产品两大类,前者的资金主要投向货币市场和银行协议存款,后者的资金主要投向外汇市场、国际金融衍生品交易、短期外币债券买卖、国际资金拆借和国内B股买卖等。

(三)个人理财产品的特征(以人民币理财产品为例)

从发行主体看,股份制商业银行是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发行主力。2006年,各商业银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的系列名称与发行期数如表1-1所示。可以看出,光大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是人民币理财产品发行的主要构成者。

从发行期限看,现有的人民币理财产品期限范围较为全面:从超短期的1天、7天到短期的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再到中期的2年、3年。其中,期限为3个月、6个月、1年的产品是主打产品,比重占到85%以上。丰富的期限选择充分说明了银行创新组合能力的提高,以短期为主的产品分布体现了银行强化人民币理财产品流动性的理念。

从产品性质看,现有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大多属于简单的债券市场和货币市场型理财产品,各银行的理财产品之间没有本质区别。银行通过产品发售募集理财资金,然后集中投入债券市场与货币市场,以投资央行票据、短期债券、债券回购等传统业务获得收益,再将其中的一部分分配给理财产品的投资者。

二、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开发需求分析

(一)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需求现状

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个人收入(见图1)水平同步增加,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理财产生了兴趣。近20年来,我国居民的金融资产存量增长200倍,年均名义增长率达到30%,远高于同期 GDP的增长速度。截至到 2005年12月末,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经突破14万亿元大关。我国居民储蓄存款连续25年居世界第二(图2),而经过连续8次降息,储蓄利率已经很低了。同时,从 2003年 5月以后,我国的通胀率一直很高,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居民财产的实际贬值。实际利率为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开始投向资本市场和实物资产。股票、基金市场在不断壮大,债券市场品种增加并重新活跃,外汇市场向境内居民开放个人现汇买卖业务;保险市场迅速崛起,投资联结类险种受到投资者的普遍欢迎:房地产市场呈现繁荣景象,并且受到越来越多个人投资者的青睐;期货市场规范后开始复苏,日益受到投资者关注。多元化的投资渠道正在形成和发展,这为居民通过投资理财进行个人财富的保值和增值提供了基本的条件。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理财观念发生了根本性地改变,许多人从只重视节俭和储蓄,到投身于股市经历一夜暴富与股市暴跌的历程,在投资理念方面日趋成熟。风险与收益相平衡的投资基本原则逐步体现在投资者的决策之中。个人投资者对其资产的保值和增值更加地关注,人们渴望专业人士帮助理财的需求正日渐旺盛,个人理财逐渐成为金融业的竞争焦点,同时,我们从调查结果中发现,目前我国银行提供的理财服务与跨国银行理财服务水平和质量存在较大差距。就我国个人投资与个人理财产品开发来看,一方面,有较强的市场冲动,另一方面个人金融创新的状况不尽如人意,最明显的表现是个人投资者在市场上难以找到合适产品,各金融机构只是忙于推销自己的产品,并没有专业、为客户度身定做的投资理财服务,需要的理财产品无法跟进。并且,长期以来,理财产品收益不连续,不能很好满足投资者的各种风险收益偏好,不少资金找不到恰当的投资产品,只能以储蓄存款的形式积聚在银行中或被挤压在一些小的领域里。

(二)影响需求的因素分析

个人理财产品是金融产品,人们对个人理财产品的购买可以视作对金融产品的购买,是一种投资行为,而资本的边际效率是决定投资行为的关键。因此,影响个人理财产品需求的因素主要有:个人理财产品本身的收益性、安全性、流动性,投资者的收入水平、金融资产总量、投资者对未来的预期以及金融市场的利率,这部分将在下文详细介绍。

三、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供给分析

(一)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供给现状

现在银行开发的个人理财产品主要有人民币和外汇理财产品两大种类。图3列出了06年5月到07年4月,12个月期间我国各大商业银行新推出的人民币理财产品数量。银行在开发和供给人民币理财产品中呈现出如下特点:发行规模经历了从快速发展到平稳增长的过程;发行机构、地域分布呈现迅速扩散势头;理财产品期限丰富,但主要集中于短期品种;理财产品设计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二)影响供给的因素分析

1、外部因素:金融调控

2000年来,金融调控的基调进一步由数量工具主导向价格工具主导转变,利率市场化进程和货币市场化的建设为个人理财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创造了政策条件。另外金融调控的技术行为冲击了个人理财产品的开发,央行几次调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使货币市场利率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而通货膨胀率的居高不下使居民储蓄存款实际利率为负,这为个人理财产品的开发创造了市场条件。

2、内部因素:动因缺失、人才缺乏

我国国有金融机构由于历史原因,产权不明晰,国有银行至今尚未真正建立现代商业银行经营机制.缺失强大动力进行金融产品开发。而金融从业人员的素质是增强产品的供给能力和产品普及的基础。可是由于国内银行从业人员素质不高,造成了产品开发能力缺乏、违规行为时有发生。这两个原因是制约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开发的内部因素。

四、供需均衡:以市场为导向的个人理财产品开发分析

由上文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市场供需状况及原因分析,不难发现,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供需不均衡,市场需求较大,供给不足,呈现较大

(一)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市场存活性分析

金融产品的市场存活性:一种金融产品引发的较高水平的市场参与是这种产品在市场上得以存在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而市场参与本身又取决于产品的交易量、流动性、产品的新颖程度和这种创新的扩散,以及创新本身所体现的独特的套利机会。

以这种对金融产品的市场存活性的定义来衡量我国个人理财产品开发的绩效,选取流动性、投资回报率和风险水平作为个人理财产品的绩效考察因子,考察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市场存活性。

1、流动性

在流动性上,人民币理财产品并不能随时买卖,因此流动性相对较差。人民币理财计划一般在认购期结束后至到期日之前,不办理对外申购,所以投资者无权追加投资。同时,绝大多数人民币理财计划在到期日之前,不办理赎回,投资者也无权提前终止。如中国工商银行“稳得利”信托融资型人民币理财产品(A款一年期)募集说明书中指出,其起息日为07年4月19日,到期日为08年4月19日,包括银行端和客户端,在到期日之前不得提前终止,否则缴纳赎回金额1%违约手续费。由此,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流动性较差。不能较好地满足投资方的流动性需求。而由前文讨论的理财产品的特征中的发行期限看,现有的人民币理财产品期限范围覆盖全面,又以短期产品为主。以短期为主的产品分布体现了银行强化人民币理财产品流动性的理念,说明理财产品的流动性正在改善中。

2、投资回报率和风险水平

对投资方而言,该产品的投资回报率就是收益率。由于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是介于股票(债券)和储蓄存款之间的准储蓄产品,其风险低于股票(债券)而高于储蓄,其收益低于股票(债券)而高于储蓄,这里将储蓄存款、股票、基金、个人理财产品4种金融产品的投资回报率比较(见表2)。

(二)以市场为导向的个人理财产品开发建议

理财产品开发应立足于需求而不是供给,投资者的需求决定了产品最终的生命力。而决定理财产品成败与否重要的考虑是能否显著提高原有投资方的效率。由上面对我国理财产品的市场存活性分析可以看出,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开发应着眼于成本低,收益高的项目。

作者简介:

个人理财产品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个人理财产品 外资银行 产品营销 营销策略

自我国加入WTO,外资银行不断入驻我国,外资银行在华个人理财产品受到居民的喜爱。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花旗银行、渣打银行、东亚银行等多家被卷入“理财门”,亏损比较严重,出现信用危机,外资银行急需开发适当的营销策略,来适应市场环境,扬长避短。

一、外资银行在华个人理财产品营销存在的问题与优势

(一)出现信用危机

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我国居民在选择个人理财产品的时候往往偏向于外资银行,认为外资银行更加专业、经验丰富,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国外众多银行破产倒闭,我国居民对外资银行的信心受损,加之随后花旗银行、渣打银行以及东亚银行等外资银行系被集体投诉,众多外资银行个人理财出现亏损的现象使得外资银行理财产品受到大众的质疑,外资银行出现很强的信用危机。

(二)理财产品集中于风险品种

外资银行被爆出现零收益及亏损的现象,金融危机出现是其部分原因,但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外资银行个人理财产品主要集中于风险性比较高的品种,产品组合设置不够合理,过分的追求高收益,没有注意风险的规避。外资银行理财产品主要是投资于国际,相较于国内市场,国际市场的环境更加复杂多变,这样就使得外资银行的个人理财产品风险比较高,产品收益性更加不确定,受国际资本影响比较大。

(三)品牌优势比较突出

外资银行在我国走的是贵族路线,由于其网点的限制,外资银行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主要为这些城市富有的人提供理财服务,理财门槛比较高,不为一般百姓服务,外资银行往往为这些小部分客户提供尊贵服务,而国内银行是面对大众的,服务往往比较普通,相对来说外资银行对这些富裕人群树立品牌意识,注重背后的品牌理念,外资银行对细节要求比较高,处处体现自身高端的理念,让客户得到最好的服务,而外资银行在我国网点比较少,另一方面更显得好事物是稀少的,增加大众心中外资银行是高端的理念。

(四)外资银行企业文化优秀

一个企业能否长久发展与其企业文化有着很大的影响,外资银行在长期的市场竞争中能够长盛不衰,与其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分不开的,外资银行注重对企业文化的建设,各个子公司都传承者自己银行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影响着每位员工,无形中增加了银行职工对银行的忠诚度。

二、外资银行在华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策略

(一)产品市场营销策略

市场竞争逐渐激烈,只有满足顾客需求的企业才能得到发展,外资银行的个人理财产品要想被我国居民接受,就应该不同的顾客提供不同的理财产品,根据客户的风险偏好、资产状况、生命周期以及客户偏好,为客户选择适合的个人理财产品,一般来说属于高额财富初期阶段的客户比较偏向于进行激进投资,而处于成长阶段的客户比较注重财富的保值与增值,而处于稳定期的客户偏向于财富的收益情况与自身风险承受相匹配,外资银行可以根基客户的具体情况进行产品配置,选择适合客户需求的个人理财产品,这样才能满足客户需求,促进外资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在中国的发展。

(二)渠道营销策略

外资银行在我国普遍存在营业网点比较少的状况,而我国商业银行则拥有众多的网点,相比来说处于不利地位,所以外资银行应该多开展其他渠道。一方面,外资银行可以在我国适当的加建营业网点;另一方面,由于目前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外资银行可以推广网上银行以及手机银行等方式为客户服务,随时以电话、短信、邮件的方式将顾客理财产品的状况告知顾客,通过视频、语音、电话等方式与顾客进行沟通,满足客户要求。

(三)客户开发营销策略

外资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的关键是在我国开发更多的个人理财客户,所以客户开发是非常关键的,首先,外资银行可以采取电话营销的方式开发新客户,根据客户需求通过电话方式与之沟通,让其了解银行理财产品;其次,可以通过各种会展寻找新客户,会展上可以获得大量的潜在客户信息,还可以与潜在客户面对面的交谈,同时也起到宣传作用;最后,银行还可以通过现有的客户挖掘其身边的潜在客户,为银行推荐客户给予一定的激励,促使更多的客户购买银行个人理财产品。

(四)服务营销策略

现在社会顾客通常要求比较高的服务,服务也是品牌质量的一种体现,外资银行为了在我国更好的进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应该提供更好的服务,银行应该注重顾客忠诚度与满意度的建设,根据客户的不同提供个性化服务,对客户跟踪服务;同时加强外资银行的品牌建设,增加客户的认可与满意度,赢得客户的认可。

三、总结

总体来说,外资银行入驻我国时间不久,被中国居民接受程度不高,又由于2008年进入危机,外资银行关于个人理财产品又出现诸多问题,外资银行在我国进行个人理财业务营销是面临着很多困难的。外资银行应该根据市场状况的变化调整在华营销策略,开发新客户、寻找其他营销渠道、提高顾客服务等营销策略,增加外资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在我国的市场占有率,促进外资银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毕克贵,王雄.外资银行在华理财业务营销策略——以花旗银行大连分行为例[J].经济研究参考.2010(11)

[2]韩京芳.中外资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比较分析及发展对策[J].特区经济.2006(09)

上一篇:家庭财产范文 下一篇:理财产品风险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