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范文

时间:2023-12-27 17:25:53

道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道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篇1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既给思想品德教育改革带来了无限生机,又使学校德育面临着许多挑战。社会变迁所造成的旧价值观念逐步解体,新的价值观念尚未有效重构,在一定程度上又使学校德育陷入了迷惘,这些困惑、迷惘,不仅反映在理论上,而且也反映在学校德育的具体实践中。从德育的影响源的角度看,社会、家庭和学校在德育的影响方向、影响性质、影响内容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这些差异又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校德育的影响力。面对诸多困惑,我们认为,学校德育除了应着力解决学生的道德认识问题,更为重要的,还要加强学生的道德实践力,而加强学生的道德实践力的重要途径在于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关键词:学校德育道德生活泛化主体性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社会全面进入转型加速期。尤其是思想观念,伴随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带来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以及由社会全面改革开放带来的西方的科学技术、价值观念的源源不断地输入,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人们领略到了这场伟大变革所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彻底解放和物质财富的迅速增长;另一方面,人们也为社会生活尤其是道德生活中出现的一些“反常”现象所困惑,是偶然还是必然?是发展市场经济所必须的“代价”,还是为社会机制运行本身所固有,抑或两者兼而有之?

所有这些,就学校德育而言,都意味着德育环境的变迁。而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学校德育一方面必须完成社会所交付的道德教化的任务,并在此过程中获得自身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另一方面,学校德育也不可能完全摆脱社会对其自身的制约。如此,人们对当前社会道德状况的忧思乃至困惑,反映在学校德育的诸多方面也就近乎必然了。

一、错综复杂——学校德育面临的环境

1.喜忧参半——社会道德现状的归类描述一个社会其道德发展的层次及水平,不仅微观地构成了生活于其中的个体(社会人)的活动的精神氛围(如社会道德风气对家长、教师、学生的影响),而且也深刻地影响和制约着该社会中的各种家庭、群体、组织和机构等(如社会道德风气、精神面貌对家庭、学校、机关的影响)。而任何一个社会,若以“好”“坏”论之,其道德的发展则必然地带有正负两面性,尽管有些时候是正面的占主流,而在另一些时候则恰恰相反。

纵观当前的社会道德现状,亦可大致将其归结为积极与消极两面。从积极的一面看,首先,在社会竞争中处于弱势的群体或个体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对弱者群体的社会支持、社会援助日益多样化。社会支持和社会援助,从主体来看大致有两类,一类是以群体、集体或组织为形式的主体,例如,机关、企业、厂矿、学校等,另一类是以个体形式出现的主体,例如个体户、私营企业主、工人、军人等等。从社会支持、援助的内容上看,主要有物质性支持(如扶贫、捐款、捐物、义诊、义卖、建立各种各样的基金会等)和非物质性支持,非物质性支持则又包括文化支持(如送戏下乡、科技下乡、教育下乡、义演、建立希望小学等)和舆论支持(主要表现为对丑恶现象的舆论抨击和对正义行为的舆论褒奖,此类支持多通过新闻媒体得以实现)。

从社会支持、援助的形式上看,支持方式多种多样,如建立基金会(如扶贫基金、残疾人基金、特困生基金、见义勇为基金等等)、组织义务劳动(义演、义诊、义卖等)以及志愿者服务协会等等,不一而足。受支持、援助的对象日趋广泛。参与者之众,形式之多,内容之丰,受助面之广,莫不表明:在现实社会中,道德作为一种维系力量,仍在促进社会整合和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发展方面起着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其次,作为反映一个社会的道德文明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尺,公益不断增加,公益的结构不断变化。综观当前我国现实,公益不断涌现成为当前道德面貌的一个重要特征。

目前,我国社会的公益主要表现为两种,一是组织强令性公益行为,它以集体和组织作为主体。组织强令性公益行为对其组织内部的个体而言带有一定的组织性、强令性,但作为主体自身的群体或组织在实施道德互助行为时却更多地表现为自觉自愿,如募集抗洪赈灾基金、市政建设费用等与组织强令性公益行为不同,群众自发性公益行为则更多地体现了公益主体的完全自发性和高度自觉性,如实施舆论监督、声援正义力量、援助弱小群体等,它以主体本身的道德感和良知为主要动力源。随着公益的不断涌现,公益的内部结构也在不断优化,一方面以企业、组织为主体的组织强令性公益行为数量仍保持稳中有长,另一方面,以个体自觉为其特征的群众自发性公益行为有增无减。不论是群众自发的,还是组织强令的,公益作为支援弱者、伸张正义的社会支持的主要力量,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它的强大力量。

但是,在现实社会中,人们的道德生活也出现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

首先,利润驱动的原则在社会道德生活中泛化。“利润驱动”作为一种市场原则,在经济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本身就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和功利性,这当然是无可非议的。然而,一则是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利润驱动”原则所形成的精神氛围,二则是从事经济活动的主体的人很难将“利润驱动”这一价值原则囿定于经济生活,而在道德生活、精神生活抑或其它方面启用另一套相应的价值准则,故而,带来了“利润驱动”准则在社会生活尤其是精神生活中的“泛化”。

“泛化”的表现之一为,见利忘义,见死不救甚至善价而沽,这在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的频频报道中可得到印证。

“泛化”的表现之二为,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五花八门,反防伪技术与防伪技术同步发展,致使人们真假难辨。“假冒伪劣”泛滥成灾的同时,出现了一支以“知假买假”然后获取利益的特殊队伍。

“泛化”的表现之三,由于道德发展水平严重滞后于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很多“先富起来”的人并没有像人们预先想象的那样走“共同富裕”之路。

“泛化”侵蚀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人伦关系的方方面面。

其次,道德评价标准混乱,人们的道德判断陷入迷惘。近些年来,教育界流行着很多“说法”,诸如:“良心值几个钱”,“大学生挣小钱,小学生赚大钱”,“当老师的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不拿白不拿、不要白不要”等,学校招生漫天要价,校园腐败有所抬头,道德标准混乱,道德判断陷入迷惘。第三,作为一种道德净化机制,学校因摆脱不了整个环境影响,它们的功能释放受阻。从某种角度说,学校首先就是“新环境”的受害者,学校德育的开放性决定了它不可能不受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机制本身能否有效、高产运作仍待研究。一方面,代表社会正义、社会公正的力量不断壮大,社会道德发展的主流呈现积极的趋势;另一方面,价值标准的模糊,道德判断的迷惘,净化机制的松驰,又着实令人担忧。所有这些构成了我国现阶段所特有的“喜忧参半”的道德现状。

2.道德坡论——社会道德发展走向的理论

把握伴随经济体制的转型和西方社会价值观念的源源不断地输入,传统的一元化的价值观念体系趋于崩溃,新的价值观念体系尚未有效重构,价值的多元化和价值冲突趋频,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们的道德判断的迷惘与困惑,致使个体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失调,行为抉择陷入两难。倘若完全依从道德现实来把握道德发展的走向,则难免失之片面,难脱“盲人摸象”的窠臼。理论界试图掠去种种社会表象进而对当前道德发展的内在的趋向作规律性的把握。总起说来,理论界对当前社会道德发展走向大致形成两种互相对立的观点,借助于形象化的说法即“爬坡论”和“滑坡论”(在经济领域中流行一种“代价论”,其主要观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高速的增长是以牺牲社会道德的进步为其代价的。就社会道德而言,“代价论”本质上是“滑坡论”的一种)。“爬坡论”主要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道德的“生长点”以及新道德所具有的特点作为出发点。

论者认为,今天的社会道德从现象上看似乎是“退步了”,但实际上却蕴育了新进步。因为,市场经济社会中个人利益得到了充分关注,而道德的发展亦从社会本位主义走向关注个人切身的利益。忽视个体利益的道德毕竟是抽象的,作用是不能持久的,而新道德的生长点恰恰就在于个体的主体性,因而,目前正在建构的道德教育目标体系是从神圣的“天堂”回到了现实的人间。在关注人性的基础上所形成的道德观念体系才是实在的、现实的和进步的,至于现阶段所出现的一些现象上的“退步”,则是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化滞后”的必然结果,是不足为奇的。道德应当是人的道德,而不是神的道德;是现实的道德,而不是空洞的道德;是具体的道德,而不是抽象的道德;是关注主体利益的道德,而不是无视主体利益的道德。所以,从理论上分析,整个社会道德的发展由于找到了它现实的生长点和坚实的基础,因而呈现出“爬坡”的趋势。

与此相反,“滑坡论”者认为当前社会道德发展的总体趋势是“走下坡路”。他们并不否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在振兴我国经济,改变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但对当前出现的一些“道德沦丧”表示不解甚至不能容忍,认为是利益(主要是金钱)主宰与支配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结果,社会道德的发展由重义轻利走向重利轻义,经由集体主义、大公无私而走向极端个人主义、自私自利,“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拜金主义思想”有所抬头,社会道德生活中的种种功利行为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染上了利用和被利用的色彩。过去随处可见的道德互助行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销声匿迹了,过去被视为不耻的行为在今天却穿上了“合法的外衣”。“滑坡论”者每每谈起道德现实禁不住流露出种种悲观、失望、焦虑和对五六十年代“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风气的深深眷恋。

两种观点,一种或多或少以传统的道德观来评析现代社会的道德现实,另一种则有意无意以开放的道德观比较过去,各据其理,而道德现象又的确兼有历史继承性和强烈时代性。那么,社会道德的变迁究竟预示着进步,还是退步?置于如此错综复杂、纷争迭起的社会环境中的学校德育,面临十分尴尬的境地。一方面,纷纷扰扰的社会道德环境对提高儿童的道德认识能力、发展儿童道德判断能力、锻炼儿童的道德价值的选择能力以及道德行为的实践能力有着积极的一面,因为,对待道德环境的不利的方面,学校德育不能采取简单的回避,不能因噎废食,而应当利用它来作为训练和发展学生的道德行为能力的素材,唯如此,学校德育方能实现预期的目的。另一方面,当前扑朔迷离的道德环境又不可避免地给学校德育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不成熟性,导致他们在社会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中有意无意、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一些负面影响,从而与学校道德教育的要求分庭抗礼,甚至大相径庭,互为抵触。如何发扬正面效应,抑制负面影响,这需要对处于上述环境中的学校德育的特点作准确把握。

二、孰真孰伪——现代学校德育的认识

1.超越乎,现实乎?——理论认识的模糊性与伦理学界对社会道德发展趋势的理论把握的模糊性(即“爬坡论”和“滑坡论”之争)不同,这里所谓的“理论认识的模糊性”主要是指人们对德育的多重属性的认识存在着模糊性。现阶段对德育本质的认识的模糊性,大体体现在三种有代表性的德育本质论的争论之中,即“现实说”、“超越说”和“统一说”。由于三种学说各自立论和出发点不同,从而,各从自己的侧面对德育的本质作了一定程度的揭示。“超越论”大多从德育理想的价值追求,德育的预期功能出发,认为“道德教育不是对现实行为,现实关系的肯定,复制和重现,而是从可能的、理想的生活方式出发,对现实行为、现实关系的否定、提升和启蒙”。德育只能用“美好的东西”去陶冶人,塑造人。道德教育具有现实性,但现实中的道德价值取向是多元化的,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以现实中的价值观念作为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等于是对现实行为,现实关系的“简单复制”,从而,人们最多只能顺应而永远不能改造现实。学校作为社会的主要道德净化机制之一,必将失却其内在规定性,培养出的人亦将成为在纷繁复杂的客观现实面前失却主观能动性的人。超越论的提出不是偶然的,它反映了人们对于转型加速期的现实社会中出现的诸多不适应的一种忧虑,尤其是对追逐个人利益的肯定。超越论并不否认德育的现实性,但其所隐含的一个基本价值判断是认为当前的学校德育“过于现实”了,致使孩子们缺乏远大的理想和科学的人生观。假如德育的功能仅仅在于对现实行为、现实关系的肯定,复制和重现,社会的发展就会驻足不前了。

与此观点正好相反,“适应论”从当前的学校德育的实践并未能够像预期的那样富有成效出发,对学校德育的历史及现状作了回顾和反思,对“超越本质”论的论点和论据作种种发难,认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的学校德育实践中,学校道德教育“不是不超越、不否定现实,而是太超越、太否定现实了,致使理想的生活不是提升了现实生活,而是根本遗忘、摈弃和歪曲了现实生活。”现实论认为道德教育在“某种程度”或“某种意义”是具有超越性,但将超越性上升为道德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欠科学的。无论是德育的目标,还是德育的方法、内容和手段都是在现实的基础上提炼产生的,就连道德的实施者——经过专业训练的教师——都是现实中的人。

所谓的道德教育,无非是这些人根据一定社会历史阶段中所形成的德育目标,通过各种可能的,现实的手段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从而形成一定社会所预期的道德品质的过程。简要地讲,道德教育,使受教育者成功地内化现实社会的合理的道德规范。可见,道德教育必须立足现实,必须适应社会,必须要培养适应现实社会生活的人,必须要从好高鹜远不切实际的道德理想主义回到现实中来,而不能错把“目标当成基础,把目的地当成出发点。”第三种观点认为,“超越论”和“现实论”之间并不矛盾,更不互斥,两者分别从“应然”和“实然”的角度,对学校德育的本质的不同侧面进行一定程度的揭示。学校德育要讲理想,讲超越,但绝不是空谈理想,而是立足现实谈理想,对现实中的不合理的道德规范进行否定和超越;同样,学校德育也要讲现实,但不是对现实中的各种现有道德价值观念的被动的复制或翻版,从而致使道德教育庸俗化,而是从现实出发,利用现实的社会生活所提供的各种素材,进行提炼、筛选和超越,朝着在现实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道德理想迈进。德育的超越性与现实性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道德教育的超越性是以现实性为基础的,“超越”是对“现实”的超越,离开现实性,超越性就无从谈起,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样,道德教育的超越性又制约影响着现实性,仅仅停留于现实,而没有道德理想的指引和导向,社会是难以取得发展的,德育也将“失去成为引导社会及人们在道德方面前进的动力的功能。”三种观点之间的论争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人们对德育本质的理解,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德育本质认识尚存一定的模糊性,这种模糊性会对德育目标的制定乃至德育的改革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2.从空玄走向真实——实践取向的相对确定性

尽管在德育本质的理论认识上存在着分歧,道德教育的实践似乎仍在依照自身的惯性和逻辑向前发展着。在实际操作方面,学校德育的实践却呈现出明显的大体轮廓和发展趋向。在德育目标方面,过去提的德育目标既大且空,不适度,难以操作。随着近些年理论研究水平的提高和实践中的不断修正,在德育目标体系化和德育内容的序列化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作为学校德育的三个有机组成部分,政治意识教育、思想观点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之间的结构得到了重新调整。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践界,都达成了这样的共识:政治意识教育和思想观点教育要以道德品质教育为基础,道德品质教育又要以政治教育和思想观点教育为导向。在小学阶段,政治教育和基本思想观点的教育应渗透在道德品质教育中进行,重点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

在上述理论认识形成的背景下,学校德育“异化”的程度不断消减,“道德教育政治化”的倾向得到有效的遏制和扭转,德育内容序列化的科学性本身也得到加强,过去那种“小学讲共产主义,中学讲社会主义、大学讲怎样做人”的违反规律的做法已被否定,代之而起的是德育从神圣宫殿回到现实人间;从极端的社会本位主义过渡到以个人本位主义为主、兼顾社会利益并朝着高度自觉的社会本位主义螺旋上升;从无视人本身的多重需要,“存天理,灭人欲”到关注主体的自觉的自身利益和内在价值追求,从“乌托邦”走上“太阳岛”,从“玄空”走向“实真”,学校德育第一次真正找到了它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现实基矗当然,实践中的种种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发展方向的相对确定性,但完全摆脱理论认识上的模糊性的影响则是不可能的。

3.一致性与矛盾性——价值取向的多元化

学生生活在错缩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其接受影响的范围是极其广泛的。按德育的影响源来划分,可区别为学校的影响、家庭的影响以及社会的影响三类。三类影响在性质上又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学校作为一种专门的教育机构,承负着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就德育而言,从目标到内容、方法、手段,都具有极强的系统性、全面性,它负责贯彻以政府命令形式出现的社会意志,对学生进行政治教化、观点培养和习惯养成。就其控制手段而言,学校德育具有非常强的制度性,其对学生的影响带有很大程度上的强令性,即学生必须按照他被学校所期望的方式去内化社会的道德规范系统,表现出道德行为,否则,他就会遭遇到各种各样的制裁而感受到强劲的压力。因而,学校德育对学生的影响的结构性较强。

与此不同,家庭对学生的德育影响的结构性稍弱。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除具有与社会相一致的地方外,还是一个有着特殊的利益需求的群体。因而,家庭对孩子的德育方面的影响,从内容上说,较之学校的全面德育影响而言,多侧重于道德品质方面的影响,诸如劳动的习惯、文明礼仪,一般不强调对孩子的政治观点教育和思想观点教育。从控制手段上看,多靠家庭生活中的说服和感染,父母大多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所以,控制手段的结构性稍弱。与前两类的影响又有所区别,社会环境尤其是社会风气、社会的道德面貌、精神氛围对学生的德育影响,其结构松散,控制手段最弱。如果说家庭、学校所传递给学生的价值观念是经过较严格的过滤和筛选的,那么,社会则将形形、异彩纷呈的价值观几乎是裸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并且影响方式是现实的、生动的、鲜活的,尽管其控制手段最弱,影响结构松散,影响情境具随机性,但它的影响过程却是潜移默化的,影响的结果却具有深刻性。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人将社会形象化地比喻为“大染缸”。

由于家庭、学校的结构性较强,再加上种种因素的限制(在学校方面表现为功能的缺陷、“教育过度”等;在家庭方面则表现为家长制的作风、“代沟”等),学生在学校的“异化”感较强,主体性受到抑制。学校、家庭之外的学生,其身心状态可以从紧张的结构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的自主性得到解放。之所以会出现“5+2=0”的德育现象,我们认为,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上述原因,当然,“2”所蕴含的不一定都是负面影响,如果“5”和“2”的方向协调一致起来,就会出现“5+2>7”的德育效应。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的德育影响虽有着各自不同的特性且影响方向也不完全一致,但它们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社会提供的价值取向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校、家庭的取向,并进而通过它们,将这种影响扩散、传递给学生。

学校一方面竭尽全力地抑制社会不良风气对孩子的影响,一方面将正面的影响纳入自身的结构之中。学校可能利用自身在学生德育影响方面的权威地位,迫使家庭德育影响方面与自己保持同步;家庭也会对社会、学校施加给孩子的德育影响进行加工和调整。由此可见,学校、家庭、社会出于各自的利益需求,在对学生的德育影响方面并不保持绝对一致性,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是相当复杂的。大体如下表所列:不同德育影响源对学生的德育影响的比较影响源控制手段结构性影响方式影响内容学校严控最强道德教化规范筛选家庭宽控较强教化熏陶经过加工社会弱控最弱耳濡目染略加筛选当社会整合程度较高时,学校、家庭、社会三种影响源在影响的方向上呈现出较多的一致性;当社会整合程度较低时,三者之间更多地在方向上表现为矛盾性。当矛盾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学校德育就会遭到社会方方面面的否定和批判。反过来,学校、家庭、社会三种德育影响源如果能充分发挥功能,保持方向上的一致性,社会的整合程度就会提高。学校德育作为主要的社会道德净化机制之一,也才能释放出其强大的功能。当前,“一元化”的价值观念体系行将崩溃,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道德观念体系尚未有效重构,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不同价值观念之间的冲突趋于频繁,学校、家庭、社会之间在德育影响的方向上并未能够实现和谐统一,相反,却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因此,就学校而言,如何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协调来自于其它方面的德育影响,优化德育效果,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是个非常紧迫、非常重要而又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三、主体性——现代学校德育的生长点

“主体性”问题在80年代受到了教育理论界的重视,它最初是以探讨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的形式出现的。当时出现了“单主体论”和“双主体论”,“单主体论”又可分为“教师主体论”和“学生主体论”。仔细分析起来,即便是教师主体论,也从不否认学生是教学过程中学习的主体。这样,关于“孰为主体”的三种观点都不否认下面的基本命题:即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只有通过受教育者自觉、主动、积极的学习活动才能实现或接近预期的效果。而这里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大概也就是当初的“主体性”的涵指。尽管后来又有人将主体性界说为“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或者“自立性、自为性、自主性、能动性”或者其它,实则大同小异。

主体性,是一种整体的特性,即主体本身的内在的质的规定性。单个人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能成为主体的,只有当他在物质活动或者精神活动中自主地、自觉地、能动地将自己的体力和智力、意识对象化、客体化时,才能称之为主体。也就是说,所谓的主体性,就是指人在物质活动或精神活动中所建构起来的自主性、自觉性、能动性。道德教育的主体性,是学生在运用自身早期活动中业已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态度体系、道德观念体系自觉地同化现有道德规范时表现出来的。

主体性的形成,一要以学生一定的身心发展水平为基础,二要靠实践的锻炼。也就是说,主体性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不是“自然而能”的过程,而是一个需要培育的过程。既然主体性的形成和发展是以一定的身心发展水平为基础,那么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毕竟有限,这就决定了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性的发挥程度也必定有限。这是否意味着对德育影响的效果预期不能完全实现成为必然?

我们认为,对学生主体性的提法应有所保留。事实上,在我国学校教育中,学生大多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学校和教师期待学生的只是服从,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现实中的学生的主体性的发展水平是比较有限的。尤其是在价值取向多元化、道德意识模糊、道德判断含混不清的情况下,培育学生的主体性更是当务之急。培育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学校必须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摆脱应试教育的“指挥棒”的干扰,让学生从学业负担过重而导致的灰暗阴影中走出来,不仅使道德学习,还使各项学习活动成为主体性活动。在自觉的主体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自主,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培育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学校德育很好地对自身作出反思和改革。从接受心理的角度看,强控制、强结构的情境不利于学生接受德育的影响,结构性较弱的情境有助于学生消除紧张感、“异化”感乃至对立情绪,从而在身心愉悦的情境中接受影响,学生活动的主体性才能加强。因此,学校德育在为培育学生的主体性而作出改革时,必须注重开放性,认真研究家庭、社会在德育影响方面的特点,并以此作为必要的参照。培育学生的主体性,还必须加强实践,锻炼道德行为的实践力。

当前的学校道德教育,说到底,所着力解决的只是“道德知”的问题,而“道德知”的逻辑在先却并不必然地导向“道德行”,道德认识能力的提高也不意味道德行为能力的提高。一个从知识层面上牢固掌握道德规范的人却可能减少或者几乎不表现出任何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即是说,现实的学校德育更多地甚至很好地解决了“道德知”的问题,但在“道德行”或者是有意识的、稳固的“道德行”方面所作努力的成效还不显著。解决道德认识问题并不困难,只需要反复的教化和空洞的“说教”就能实现,困难在于,用解决道德认识问题的方式方法去解决道德行为的问题是难以奏效的。道德行为从根本上带有很强实践性,主体自己需要在学习中实践,在社会生活中实践,在实践中锻炼,这样,才能形成较为稳固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之间的联系。因而,学校德育必须加强实践性,培养学生道德行为的实践力。加强实践性,培养学生道德行为的实践力,要求学校在加强道德知识教育的同时,强化基本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在养成教育中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并进而在道德品质的教育中,渗透政治教育和思想观点教育。加强实践性,培养学生道德行为的实践力,要求学校必须正确看待当前学校德育所面临的道德环境,尤其是道德环境中对学校德育尤其不利的那一部分因素。

道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篇2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既给思想品德教育改革带来了无限生机,又使学校德育面临着许多挑战。社会变迁所造成的旧价值观念逐步解体,新的价值观念尚未有效重构,在一定程度上又使学校德育陷入了迷惘,这些困惑、迷惘,不仅反映在理论上,而且也反映在学校德育的具体实践中。从德育的影响源的角度看,社会、家庭和学校在德育的影响方向、影响性质、影响内容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这些差异又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校德育的影响力。面对诸多困惑,我们认为,学校德育除了应着力解决学生的道德认识问题,更为重要的,还要加强学生的道德实践力,而加强学生的道德实践力的重要途径在于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关键词:学校德育道德生活泛化主体性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社会全面进入转型加速期。尤其是思想观念,伴随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带来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以及由社会全面改革开放带来的西方的科学技术、价值观念的源源不断地输入,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人们领略到了这场伟大变革所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彻底解放和物质财富的迅速增长;另一方面,人们也为社会生活尤其是道德生活中出现的一些“反常”现象所困惑,是偶然还是必然?是发展市场经济所必须的“代价”,还是为社会机制运行本身所固有,抑或两者兼而有之?

所有这些,就学校德育而言,都意味着德育环境的变迁。而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学校德育一方面必须完成社会所交付的道德教化的任务,并在此过程中获得自身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另一方面,学校德育也不可能完全摆脱社会对其自身的制约。如此,人们对当前社会道德状况的忧思乃至困惑,反映在学校德育的诸多方面也就近乎必然了。

一、错综复杂——学校德育面临的环境

1.喜忧参半——社会道德现状的归类描述一个社会其道德发展的层次及水平,不仅微观地构成了生活于其中的个体(社会人)的活动的精神氛围(如社会道德风气对家长、教师、学生的影响),而且也深刻地影响和制约着该社会中的各种家庭、群体、组织和机构等(如社会道德风气、精神面貌对家庭、学校、机关的影响)。而任何一个社会,若以“好”“坏”论之,其道德的发展则必然地带有正负两面性,尽管有些时候是正面的占主流,而在另一些时候则恰恰相反。

纵观当前的社会道德现状,亦可大致将其归结为积极与消极两面。从积极的一面看,首先,在社会竞争中处于弱势的群体或个体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对弱者群体的社会支持、社会援助日益多样化。社会支持和社会援助,从主体来看大致有两类,一类是以群体、集体或组织为形式的主体,例如,机关、企业、厂矿、学校等,另一类是以个体形式出现的主体,例如个体户、私营企业主、工人、军人等等。从社会支持、援助的内容上看,主要有物质性支持(如扶贫、捐款、捐物、义诊、义卖、建立各种各样的基金会等)和非物质性支持,非物质性支持则又包括文化支持(如送戏下乡、科技下乡、教育下乡、义演、建立希望小学等)和舆论支持(主要表现为对丑恶现象的舆论抨击和对正义行为的舆论褒奖,此类支持多通过新闻媒体得以实现)。

从社会支持、援助的形式上看,支持方式多种多样,如建立基金会(如扶贫基金、残疾人基金、特困生基金、见义勇为基金等等)、组织义务劳动(义演、义诊、义卖等)以及志愿者服务协会等等,不一而足。受支持、援助的对象日趋广泛。参与者之众,形式之多,内容之丰,受助面之广,莫不表明:在现实社会中,道德作为一种维系力量,仍在促进社会整合和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发展方面起着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其次,作为反映一个社会的道德文明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尺,公益不断增加,公益的结构不断变化。综观当前我国现实,公益不断涌现成为当前道德面貌的一个重要特征。

目前,我国社会的公益主要表现为两种,一是组织强令性公益行为,它以集体和组织作为主体。组织强令性公益行为对其组织内部的个体而言带有一定的组织性、强令性,但作为主体自身的群体或组织在实施道德互助行为时却更多地表现为自觉自愿,如募集抗洪赈灾基金、市政建设费用等与组织强令性公益行为不同,群众自发性公益行为则更多地体现了公益主体的完全自发性和高度自觉性,如实施舆论监督、声援正义力量、援助弱小群体等,它以主体本身的道德感和良知为主要动力源。随着公益的不断涌现,公益的内部结构也在不断优化,一方面以企业、组织为主体的组织强令性公益行为数量仍保持稳中有长,另一方面,以个体自觉为其特征的群众自发性公益行为有增无减。不论是群众自发的,还是组织强令的,公益作为支援弱者、伸张正义的社会支持的主要力量,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它的强大力量。

但是,在现实社会中,人们的道德生活也出现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

首先,利润驱动的原则在社会道德生活中泛化。“利润驱动”作为一种市场原则,在经济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本身就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和功利性,这当然是无可非议的。然而,一则是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利润驱动”原则所形成的精神氛围,二则是从事经济活动的主体的人很难将“利润驱动”这一价值原则囿定于经济生活,而在道德生活、精神生活抑或其它方面启用另一套相应的价值准则,故而,带来了“利润驱动”准则在社会生活尤其是精神生活中的“泛化”。

“泛化”的表现之一为,见利忘义,见死不救甚至善价而沽,这在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的频频报道中可得到印证。

“泛化”的表现之二为,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五花八门,反防伪技术与防伪技术同步发展,致使人们真假难辨。“假冒伪劣”泛滥成灾的同时,出现了一支以“知假买假”然后获取利益的特殊队伍。

“泛化”的表现之三,由于道德发展水平严重滞后于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很多“先富起来”的人并没有像人们预先想象的那样走“共同富裕”之路。

“泛化”侵蚀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人伦关系的方方面面。

其次,道德评价标准混乱,人们的道德判断陷入迷惘。近些年来,教育界流行着很多“说法”,诸如:“良心值几个钱”,“大学生挣小钱,小学生赚大钱”,“当老师的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不拿白不拿、不要白不要”等,学校招生漫天要价,校园腐败有所抬头,道德标准混乱,道德判断陷入迷惘。第三,作为一种道德净化机制,学校因摆脱不了整个环境影响,它们的功能释放受阻。从某种角度说,学校首先就是“新环境”的受害者,学校德育的开放性决定了它不可能不受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机制本身能否有效、高产运作仍待研究。一方面,代表社会正义、社会公正的力量不断壮大,社会道德发展的主流呈现积极的趋势;另一方面,价值标准的模糊,道德判断的迷惘,净化机制的松驰,又着实令人担忧。所有这些构成了我国现阶段所特有的“喜忧参半”的道德现状。

2.道德坡论——社会道德发展走向的理论

把握伴随经济体制的转型和西方社会价值观念的源源不断地输入,传统的一元化的价值观念体系趋于崩溃,新的价值观念体系尚未有效重构,价值的多元化和价值冲突趋频,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们的道德判断的迷惘与困惑,致使个体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失调,行为抉择陷入两难。倘若完全依从道德现实来把握道德发展的走向,则难免失之片面,难脱“盲人摸象”的窠臼。理论界试图掠去种种社会表象进而对当前道德发展的内在的趋向作规律性的把握。总起说来,理论界对当前社会道德发展走向大致形成两种互相对立的观点,借助于形象化的说法即“爬坡论”和“滑坡论”(在经济领域中流行一种“代价论”,其主要观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高速的增长是以牺牲社会道德的进步为其代价的。就社会道德而言,“代价论”本质上是“滑坡论”的一种)。“爬坡论”主要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道德的“生长点”以及新道德所具有的特点作为出发点。

论者认为,今天的社会道德从现象上看似乎是“退步了”,但实际上却蕴育了新进步。因为,市场经济社会中个人利益得到了充分关注,而道德的发展亦从社会本位主义走向关注个人切身的利益。忽视个体利益的道德毕竟是抽象的,作用是不能持久的,而新道德的生长点恰恰就在于个体的主体性,因而,目前正在建构的道德教育目标体系是从神圣的“天堂”回到了现实的人间。在关注人性的基础上所形成的道德观念体系才是实在的、现实的和进步的,至于现阶段所出现的一些现象上的“退步”,则是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化滞后”的必然结果,是不足为奇的。道德应当是人的道德,而不是神的道德;是现实的道德,而不是空洞的道德;是具体的道德,而不是抽象的道德;是关注主体利益的道德,而不是无视主体利益的道德。所以,从理论上分析,整个社会道德的发展由于找到了它现实的生长点和坚实的基础,因而呈现出“爬坡”的趋势。

与此相反,“滑坡论”者认为当前社会道德发展的总体趋势是“走下坡路”。他们并不否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在振兴我国经济,改变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但对当前出现的一些“道德沦丧”表示不解甚至不能容忍,认为是利益(主要是金钱)主宰与支配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结果,社会道德的发展由重义轻利走向重利轻义,经由集体主义、大公无私而走向极端个人主义、自私自利,“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拜金主义思想”有所抬头,社会道德生活中的种种功利行为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染上了利用和被利用的色彩。过去随处可见的道德互助行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销声匿迹了,过去被视为不耻的行为在今天却穿上了“合法的外衣”。“滑坡论”者每每谈起道德现实禁不住流露出种种悲观、失望、焦虑和对五六十年代“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风气的深深眷恋。

两种观点,一种或多或少以传统的道德观来评析现代社会的道德现实,另一种则有意无意以开放的道德观比较过去,各据其理,而道德现象又的确兼有历史继承性和强烈时代性。那么,社会道德的变迁究竟预示着进步,还是退步?置于如此错综复杂、纷争迭起的社会环境中的学校德育,面临十分尴尬的境地。一方面,纷纷扰扰的社会道德环境对提高儿童的道德认识能力、发展儿童道德判断能力、锻炼儿童的道德价值的选择能力以及道德行为的实践能力有着积极的一面,因为,对待道德环境的不利的方面,学校德育不能采取简单的回避,不能因噎废食,而应当利用它来作为训练和发展学生的道德行为能力的素材,唯如此,学校德育方能实现预期的目的。另一方面,当前扑朔迷离的道德环境又不可避免地给学校德育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不成熟性,导致他们在社会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中有意无意、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一些负面影响,从而与学校道德教育的要求分庭抗礼,甚至大相径庭,互为抵触。如何发扬正面效应,抑制负面影响,这需要对处于上述环境中的学校德育的特点作准确把握。

二、孰真孰伪——现代学校德育的认识

1.超越乎,现实乎?——理论认识的模糊性与伦理学界对社会道德发展趋势的理论把握的模糊性(即“爬坡论”和“滑坡论”之争)不同,这里所谓的“理论认识的模糊性”主要是指人们对德育的多重属性的认识存在着模糊性。现阶段对德育本质的认识的模糊性,大体体现在三种有代表性的德育本质论的争论之中,即“现实说”、“超越说”和“统一说”。由于三种学说各自立论和出发点不同,从而,各从自己的侧面对德育的本质作了一定程度的揭示。“超越论”大多从德育理想的价值追求,德育的预期功能出发,认为“道德教育不是对现实行为,现实关系的肯定,复制和重现,而是从可能的、理想的生活方式出发,对现实行为、现实关系的否定、提升和启蒙”。德育只能用“美好的东西”去陶冶人,塑造人。道德教育具有现实性,但现实中的道德价值取向是多元化的,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以现实中的价值观念作为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等于是对现实行为,现实关系的“简单复制”,从而,人们最多只能顺应而永远不能改造现实。学校作为社会的主要道德净化机制之一,必将失却其内在规定性,培养出的人亦将成为在纷繁复杂的客观现实面前失却主观能动性的人。超越论的提出不是偶然的,它反映了人们对于转型加速期的现实社会中出现的诸多不适应的一种忧虑,尤其是对追逐个人利益的肯定。超越论并不否认德育的现实性,但其所隐含的一个基本价值判断是认为当前的学校德育“过于现实”了,致使孩子们缺乏远大的理想和科学的人生观。假如德育的功能仅仅在于对现实行为、现实关系的肯定,复制和重现,社会的发展就会驻足不前了。

与此观点正好相反,“适应论”从当前的学校德育的实践并未能够像预期的那样富有成效出发,对学校德育的历史及现状作了回顾和反思,对“超越本质”论的论点和论据作种种发难,认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的学校德育实践中,学校道德教育“不是不超越、不否定现实,而是太超越、太否定现实了,致使理想的生活不是提升了现实生活,而是根本遗忘、摈弃和歪曲了现实生活。”现实论认为道德教育在“某种程度”或“某种意义”是具有超越性,但将超越性上升为道德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欠科学的。无论是德育的目标,还是德育的方法、内容和手段都是在现实的基础上提炼产生的,就连道德的实施者——经过专业训练的教师——都是现实中的人。

所谓的道德教育,无非是这些人根据一定社会历史阶段中所形成的德育目标,通过各种可能的,现实的手段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从而形成一定社会所预期的道德品质的过程。简要地讲,道德教育,使受教育者成功地内化现实社会的合理的道德规范。可见,道德教育必须立足现实,必须适应社会,必须要培养适应现实社会生活的人,必须要从好高鹜远不切实际的道德理想主义回到现实中来,而不能错把“目标当成基础,把目的地当成出发点。”第三种观点认为,“超越论”和“现实论”之间并不矛盾,更不互斥,两者分别从“应然”和“实然”的角度,对学校德育的本质的不同侧面进行一定程度的揭示。学校德育要讲理想,讲超越,但绝不是空谈理想,而是立足现实谈理想,对现实中的不合理的道德规范进行否定和超越;同样,学校德育也要讲现实,但不是对现实中的各种现有道德价值观念的被动的复制或翻版,从而致使道德教育庸俗化,而是从现实出发,利用现实的社会生活所提供的各种素材,进行提炼、筛选和超越,朝着在现实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道德理想迈进。德育的超越性与现实性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道德教育的超越性是以现实性为基础的,“超越”是对“现实”的超越,离开现实性,超越性就无从谈起,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样,道德教育的超越性又制约影响着现实性,仅仅停留于现实,而没有道德理想的指引和导向,社会是难以取得发展的,德育也将“失去成为引导社会及人们在道德方面前进的动力的功能。”三种观点之间的论争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人们对德育本质的理解,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德育本质认识尚存一定的模糊性,这种模糊性会对德育目标的制定乃至德育的改革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2.从空玄走向真实——实践取向的相对确定性

尽管在德育本质的理论认识上存在着分歧,道德教育的实践似乎仍在依照自身的惯性和逻辑向前发展着。在实际操作方面,学校德育的实践却呈现出明显的大体轮廓和发展趋向。在德育目标方面,过去提的德育目标既大且空,不适度,难以操作。随着近些年理论研究水平的提高和实践中的不断修正,在德育目标体系化和德育内容的序列化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作为学校德育的三个有机组成部分,政治意识教育、思想观点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之间的结构得到了重新调整。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践界,都达成了这样的共识:政治意识教育和思想观点教育要以道德品质教育为基础,道德品质教育又要以政治教育和思想观点教育为导向。在小学阶段,政治教育和基本思想观点的教育应渗透在道德品质教育中进行,重点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

在上述理论认识形成的背景下,学校德育“异化”的程度不断消减,“道德教育政治化”的倾向得到有效的遏制和扭转,德育内容序列化的科学性本身也得到加强,过去那种“小学讲共产主义,中学讲社会主义、大学讲怎样做人”的违反规律的做法已被否定,代之而起的是德育从神圣宫殿回到现实人间;从极端的社会本位主义过渡到以个人本位主义为主、兼顾社会利益并朝着高度自觉的社会本位主义螺旋上升;从无视人本身的多重需要,“存天理,灭人欲”到关注主体的自觉的自身利益和内在价值追求,从“乌托邦”走上“太阳岛”,从“玄空”走向“实真”,学校德育第一次真正找到了它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现实基矗当然,实践中的种种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发展方向的相对确定性,但完全摆脱理论认识上的模糊性的影响则是不可能的。

3.一致性与矛盾性——价值取向的多元化

学生生活在错缩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其接受影响的范围是极其广泛的。按德育的影响源来划分,可区别为学校的影响、家庭的影响以及社会的影响三类。三类影响在性质上又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学校作为一种专门的教育机构,承负着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就德育而言,从目标到内容、方法、手段,都具有极强的系统性、全面性,它负责贯彻以政府命令形式出现的社会意志,对学生进行政治教化、观点培养和习惯养成。就其控制手段而言,学校德育具有非常强的制度性,其对学生的影响带有很大程度上的强令性,即学生必须按照他被学校所期望的方式去内化社会的道德规范系统,表现出道德行为,否则,他就会遭遇到各种各样的制裁而感受到强劲的压力。因而,学校德育对学生的影响的结构性较强。

与此不同,家庭对学生的德育影响的结构性稍弱。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除具有与社会相一致的地方外,还是一个有着特殊的利益需求的群体。因而,家庭对孩子的德育方面的影响,从内容上说,较之学校的全面德育影响而言,多侧重于道德品质方面的影响,诸如劳动的习惯、文明礼仪,一般不强调对孩子的政治观点教育和思想观点教育。从控制手段上看,多靠家庭生活中的说服和感染,父母大多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所以,控制手段的结构性稍弱。与前两类的影响又有所区别,社会环境尤其是社会风气、社会的道德面貌、精神氛围对学生的德育影响,其结构松散,控制手段最弱。如果说家庭、学校所传递给学生的价值观念是经过较严格的过滤和筛选的,那么,社会则将形形、异彩纷呈的价值观几乎是裸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并且影响方式是现实的、生动的、鲜活的,尽管其控制手段最弱,影响结构松散,影响情境具随机性,但它的影响过程却是潜移默化的,影响的结果却具有深刻性。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人将社会形象化地比喻为“大染缸”。

由于家庭、学校的结构性较强,再加上种种因素的限制(在学校方面表现为功能的缺陷、“教育过度”等;在家庭方面则表现为家长制的作风、“代沟”等),学生在学校的“异化”感较强,主体性受到抑制。学校、家庭之外的学生,其身心状态可以从紧张的结构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的自主性得到解放。之所以会出现“5+2=0”的德育现象,我们认为,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上述原因,当然,“2”所蕴含的不一定都是负面影响,如果“5”和“2”的方向协调一致起来,就会出现“5+2>7”的德育效应。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的德育影响虽有着各自不同的特性且影响方向也不完全一致,但它们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社会提供的价值取向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校、家庭的取向,并进而通过它们,将这种影响扩散、传递给学生。

学校一方面竭尽全力地抑制社会不良风气对孩子的影响,一方面将正面的影响纳入自身的结构之中。学校可能利用自身在学生德育影响方面的权威地位,迫使家庭德育影响方面与自己保持同步;家庭也会对社会、学校施加给孩子的德育影响进行加工和调整。由此可见,学校、家庭、社会出于各自的利益需求,在对学生的德育影响方面并不保持绝对一致性,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是相当复杂的。大体如下表所列:不同德育影响源对学生的德育影响的比较影响源控制手段结构性影响方式影响内容学校严控最强道德教化规范筛选家庭宽控较强教化熏陶经过加工社会弱控最弱耳濡目染略加筛选当社会整合程度较高时,学校、家庭、社会三种影响源在影响的方向上呈现出较多的一致性;当社会整合程度较低时,三者之间更多地在方向上表现为矛盾性。当矛盾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学校德育就会遭到社会方方面面的否定和批判。反过来,学校、家庭、社会三种德育影响源如果能充分发挥功能,保持方向上的一致性,社会的整合程度就会提高。学校德育作为主要的社会道德净化机制之一,也才能释放出其强大的功能。当前,“一元化”的价值观念体系行将崩溃,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道德观念体系尚未有效重构,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不同价值观念之间的冲突趋于频繁,学校、家庭、社会之间在德育影响的方向上并未能够实现和谐统一,相反,却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因此,就学校而言,如何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协调来自于其它方面的德育影响,优化德育效果,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是个非常紧迫、非常重要而又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三、主体性——现代学校德育的生长点

“主体性”问题在80年代受到了教育理论界的重视,它最初是以探讨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的形式出现的。当时出现了“单主体论”和“双主体论”,“单主体论”又可分为“教师主体论”和“学生主体论”。仔细分析起来,即便是教师主体论,也从不否认学生是教学过程中学习的主体。这样,关于“孰为主体”的三种观点都不否认下面的基本命题:即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只有通过受教育者自觉、主动、积极的学习活动才能实现或接近预期的效果。而这里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大概也就是当初的“主体性”的涵指。尽管后来又有人将主体性界说为“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或者“自立性、自为性、自主性、能动性”或者其它,实则大同小异。

主体性,是一种整体的特性,即主体本身的内在的质的规定性。单个人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能成为主体的,只有当他在物质活动或者精神活动中自主地、自觉地、能动地将自己的体力和智力、意识对象化、客体化时,才能称之为主体。也就是说,所谓的主体性,就是指人在物质活动或精神活动中所建构起来的自主性、自觉性、能动性。道德教育的主体性,是学生在运用自身早期活动中业已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态度体系、道德观念体系自觉地同化现有道德规范时表现出来的。

主体性的形成,一要以学生一定的身心发展水平为基础,二要靠实践的锻炼。也就是说,主体性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不是“自然而能”的过程,而是一个需要培育的过程。既然主体性的形成和发展是以一定的身心发展水平为基础,那么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毕竟有限,这就决定了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性的发挥程度也必定有限。这是否意味着对德育影响的效果预期不能完全实现成为必然?

我们认为,对学生主体性的提法应有所保留。事实上,在我国学校教育中,学生大多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学校和教师期待学生的只是服从,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现实中的学生的主体性的发展水平是比较有限的。尤其是在价值取向多元化、道德意识模糊、道德判断含混不清的情况下,培育学生的主体性更是当务之急。培育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学校必须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摆脱应试教育的“指挥棒”的干扰,让学生从学业负担过重而导致的灰暗阴影中走出来,不仅使道德学习,还使各项学习活动成为主体性活动。在自觉的主体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自主,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培育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学校德育很好地对自身作出反思和改革。从接受心理的角度看,强控制、强结构的情境不利于学生接受德育的影响,结构性较弱的情境有助于学生消除紧张感、“异化”感乃至对立情绪,从而在身心愉悦的情境中接受影响,学生活动的主体性才能加强。因此,学校德育在为培育学生的主体性而作出改革时,必须注重开放性,认真研究家庭、社会在德育影响方面的特点,并以此作为必要的参照。培育学生的主体性,还必须加强实践,锻炼道德行为的实践力。

当前的学校道德教育,说到底,所着力解决的只是“道德知”的问题,而“道德知”的逻辑在先却并不必然地导向“道德行”,道德认识能力的提高也不意味道德行为能力的提高。一个从知识层面上牢固掌握道德规范的人却可能减少或者几乎不表现出任何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即是说,现实的学校德育更多地甚至很好地解决了“道德知”的问题,但在“道德行”或者是有意识的、稳固的“道德行”方面所作努力的成效还不显著。解决道德认识问题并不困难,只需要反复的教化和空洞的“说教”就能实现,困难在于,用解决道德认识问题的方式方法去解决道德行为的问题是难以奏效的。道德行为从根本上带有很强实践性,主体自己需要在学习中实践,在社会生活中实践,在实践中锻炼,这样,才能形成较为稳固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之间的联系。因而,学校德育必须加强实践性,培养学生道德行为的实践力。加强实践性,培养学生道德行为的实践力,要求学校在加强道德知识教育的同时,强化基本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在养成教育中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并进而在道德品质的教育中,渗透政治教育和思想观点教育。加强实践性,培养学生道德行为的实践力,要求学校必须正确看待当前学校德育所面临的道德环境,尤其是道德环境中对学校德育尤其不利的那一部分因素。

道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篇3

【关键词】“捞尸门”道德建设科尔伯格大众传媒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8-0193-03

2009年10月24日,湖北荆州宝塔湾,三名大学生为营救两名落水少年献出了生命。而就在人们为见义勇为者叹息时,一则新闻却使整个事件向另一个方向发展:英雄的躯体竟然变成了几位“捞尸人”牟取暴利的对象。

“捞尸门”事件一时间引发众怒。三名大学生拯救的不仅仅是两个少年,更是日益沦陷的社会道德。那些捞尸者的冷漠和唯利是图,激起的不仅是人们的愤怒,还有公众对于曾经美好道德的向往。

新时期,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全面提升。然而,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是:近年来社会冲突、社会问题时有发生,社会价值多元化带来了信仰、道德观念的缺失。加强个体道德的建设,推进社会道德水平的发展,构建新的社会道德教育体系已成为当下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必然趋势。

本文从科尔伯格的德育观点出发,指出新德育体系建设迫在眉睫,大众传媒作为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参与并影响着个体乃至整个社会的道德发展。作者旨在探讨大众传媒对受众个体道德建设的影响,文章全面分析了大众传媒的德育优势,其中大众传媒是如何影响受众个体的道德建设的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一、科尔伯格和他的德育思想

科尔伯格(Lawrence Kohllberg,1927~1987)是美国当代著名的道德心理学家和道德教育理论家,他构建了关于道德发展的哲学、道德发展心理学以及道德教育实践策略的庞大理论体系,被誉为“现代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之父”。

1.科尔伯格的主要观点

科尔伯格道德理论的核心是认知――发展理论。首先,他认为个体的认知水平与道德发展紧密相关。个体的认知水平是道德水平的基础,随着认知水平的发展,道德水平也有可能得到发展;第二,科尔伯格认为一个人道德发展的本质动机在于个体自我实现和寻求社会接受的愿望。[1]一个较好地完成了社会化的个体,就会被社会广泛接受;第三,在德育实践上,科尔伯格提出道德可教,但不是让学生背、记道德条目,不是向学生灌输道德观念。正确的方法是引导学生对道德两难问题的冲突进行判断,通过思考,把道德原则内化为自己的人生准则,从而不断发展或建构他们的道德观。另外,在对道德判断的研究过程中,科尔伯格提出“团体公正法”。培养道德能力不能脱离团体,民主、公正的团体氛围对道德公民的培养至关重要。

2.科尔伯格德育思想的几点启示

(1)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走出经济建设与道德发展的冲突圈,建立新的道德教育体系迫在眉睫。

(2)个体的道德水平发展深受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所传递的信息直接影响了个体的认知,个体品德被认为是由知、情、行等因素构成。这些因素中“知”处于基础性地位,即缺少应有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也就成为了无本之木。

(3)探讨新的道德教育模式,尊重个体的主体性,促进道德个体、社会道德整体的发展。

二、发挥大众传媒的德育优势,建立新的德育体系。

新时期,多元多变的道德标准使得传统的道德教育组织难以发挥作用,建立新的道德教育体系是时代的要求。大众传媒在现代生活中影响深远,现代道德的发展也被深深地打上传媒的烙印。“媒介作为一种文化的技术逻辑和力量,无情地塑造着大众的文化习性,人们通过媒介接受文化已经成为社会教育的普遍方式。”[2]无论是对社会整体的道德水平,还是对个体的道德品质,大众传媒都发挥着或积极或消极的重要作用。

那么相对于传统的道德教育组织,大众传媒具有怎样的优势呢?

首先,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大众媒介受个人文化水平的影响越来越小,具有易接触性和所接受性。大众媒介很早就参与了道德教育工作,从时间上看,我们相应走过了印刷时代、广播电视时代、网络时代,媒介技术的发展使得媒体接触受个人文化水平的限制越来越小,越来越多的人使用、依赖媒介去了解他们的生存环境。网络时代的到来,除了信息的大爆炸,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传播者的行列。媒介的影响力越来越大,逐步取代了其他传统的道德教育组织,成为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之一。

其次,大众传媒的德育优势还表现在其天然的拥有社会“话语权”。一方面表现为传统媒体具有的导向性。在我国,媒体是党、政府、人民的喉舌。早些时期,传媒几乎是社会意识形态的载体,统治阶级通过媒体向社会成员传递管理社会所需的各种信息,因此媒体所传递的信息多是统治阶级的意志表现。现在,党报,党台的声音仍然是社会意识、价值观念的主旋律;另一方面是媒体舆论具有的无形力量。随着我国传媒环境日益放开,媒体“政治传声筒”的作用逐渐减弱,但同时,一些都市类报纸、电视在传媒领域崛起,大众传媒的自主意识逐渐觉醒,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并得到了大众的接受和认可,由此形成的舆论压力构成了更强的“无形力量”,引导着大众的态度。[3]

总之,大众传媒对道德生活的影响日益显著。媒介文化潜移默化的促进个体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构成。在新的道德教育体系建设中,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大众传媒推进受众个体,甚至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发展。

三、大众传媒如何影响个体的道德建设

科尔伯格提到个体的道德水平发展深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大众传媒通过塑造一个“拟态环境”给受众提供一个道德的参照体系,影响着受众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一方面大众传媒的道德伦理可以优化社会整体的道德价值,提升个体道德行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冲突提供可参考的方式与路径;另一方面,大众传媒塑造的虚拟世界中的反道德现象不断的冲击着现实社会,媒介技术的发展带来的人际关系的紧张,甚至冷漠,削弱了现实中的道德关系。[4]笔者认为,大众传媒是通过构建一个“假环境”,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三个方面影响了受众个体的道德建设。

1.大众传媒对受众道德认知的影响

道德认知即对现实道德关系和道德规范的认识,包括道德印象的获得、道德概念的形成和道德思维能力的发展等。个体品德被认为是由知、情、行等因素构成。这些因素中“知”处于基础性地位,即缺少应有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也就成为了无本之木。对其最著名的研究者是美国儿童发展心理学家科尔伯格,他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对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道德认知主要包括对道德观念的理解和掌握、对道德因果关系的认识、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三个基本环节。他是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开端,是个体道德行为和习惯的先导,能对道德行为进行推测和判断,对个体的道德行为具有指向作用。

从心理学上的角度讲,注意是信息进入心理选择系统的第一道大门,只有注意到,才可能被选择接收,不被注意,就进不了受众的心理选择系统,因而也就不可能被选择。[5]传统的道德教育组织不可能像大众传媒一样,有如此强大的吸引眼球的功能。大众传媒发出的信号新颖、生动、鲜艳、强烈、多变、具体形象,他有足够的能力引起受众个体的兴趣。大众传媒特别是电视、网络能给我们创造出直观可视的形象,让受众个体有亲临现场的感觉。大众传媒传递的信息所涉及的广阔领域,不仅可以开拓受众个体的眼界,增长我们的见识,提高认知能力,同时,在信息、知识增长的同时,陶冶了情操,对受众的思想道德认知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科尔伯格认为,处于初级阶段的道德认知水平的道德判断的依据主要是法律法规,传统习惯以及是否利己。我们生活在法治社会,而专业从事法律工作的只有一小部分人,大众传媒无疑成了普法教育的有利工具。法制类报纸、电视节目、网站常常从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案件出发,一年365天每天讲一个故事,每天告诉大家一个法律点,人们法律意识提高的同时也增长了法律知识,这为受众个体的道德认知提供了原始的判断、积累,为最基本的道德判断提供了依据。而且,与学校的普法教育不同,他告别了单调乏味的条款、条文,不再限制于学生这一群体,不再受限于受众个体的文化水平,其普法教育的广度是学校教育所不及的。此外,大众传媒强大的传播力可以使同一信息和场景反复出现,这对生活无规律、注意力容易分散、知识经验不足、理解能力欠佳的受众个体来说,极易影响他们的道德认知。

2.大众传媒对受众道德情感的影响

道德情感是个人道德意识的构成因素。指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对现实的道德关系和自己或他人的道德行为等所产生的爱憎好恶等心理体验。在道德情感的内容上,可分为公正感、责任感、自尊感、羞耻感、友谊感、荣誉感、集体主义情感、爱国主义情感等等。道德情感是道德品质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一个人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具有强大的激发和推动力量。道德情感促使一个人积极地接受某种道德教育,努力地掌握有关的道德知识,有力地推动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信念。道德情感的这种激发作用常常是道德教育成败的关键。道德情感的形成以体验为基础,通过具体生动的生活体验,影响了情感、态度的养成,在这种情感养成的过程中感受到的体验促进个体责任感、义务感、爱国主义情感等的形成。

在情感的养成过程中,榜样的作用不可小视。道德榜样在于为模仿行为确立标准,这很重要,他直接影响道德情感的形成。[6]大众传媒能够为受众个体树立榜样,而这些榜样就生活在我们周围,平凡而真实,比起教科书上的榜样更加亲近受众,给受众个体造成的情感震撼也更加强烈。大众传媒可以展现鲜明的人物形象,跌宕的事件情节,将文本、图像、声音等信息结合在一起,给受众以多感官的信息刺激,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促进道德情感的发展。

如《道德观察》,作为中国惟一一档全国平台播出的道德类全日播栏目,直击道德事件,一方面对可歌可泣的高尚行为进行讴歌,在感动中激发每个人心中向善的力量;另一方面对各种不道德的行为进行揭露和鞭挞,在震撼中让每个人用思考完成心灵的净化,已成为“深刻反映中国道德现状、深入进行道德思考、促进中国道德生态建设”的电视互动平台。为庆祝祖国六十华诞,《道德观察》栏目特别制作国庆特别节目《寻找中国榜样》,以建国60年为时间线,以榜样的产生和影响力为主题,以寻访见证者和亲历者为形式,解读主流道德观与价值观的变迁,回顾不同年代中产生的榜样人物。这次特别节目分《谁是榜样》、《雷锋还在》、《一个人与一座城》、《为人民服务》、《有爱有家》、《排球女将》和《大时代、新榜样》七集播出。我们看到了什么是坚守、什么是感恩、什么是大义、什么是责任。这些具体形象的事例,给受众个体以责任与任务的道德情感冲击,有效的发挥了榜样的示范作用,从而取得了良好的道德教育效果。

3.大众传媒对道德行为的影响

道德行为是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和社会有道德意义的活动。他是人的道德认知的具体表现,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一般来说,道德的行为是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反之则为不道德行为。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都是激发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道德行为是道德教育、个体道德社会化的最终表现形式。关注道德行为的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和道德行为的自制力,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履行道德义务,推进个体道德建设。

科尔伯格反对进行道德灌输,认为道德教育应以发展为目的,通过道德讨论和公正团体法,促进个体道德判断能力的提高,并最终实现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的统一。传统的道德教育组织多以“老师”的身份传递道德观念,且每个组织都在自己的范围内进行教育工作。而作为社会公器的大众传媒则在全社会营造一个追求公平和正义的良好道德氛围。无论是怎样的媒体,他们传递的信息都不可避免的带有传播者的主观思想。大众传媒将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趣味性等价值观念渗透到信息中,使受众个体身临其境的去体验情景,通过对情景的体验,形成对事物的认识,促进良好道德行为的形成。[4]

大众传媒塑造的有感染力的事件、人物具有榜样的力量,这些使受众个体在产生道德情感的同时也对媒体塑造的形象感到信赖、崇拜,从而强化了受众个体的道德意识,为促成道德行为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关研究表明,大众传媒对受众个体道德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①教会一些道德行为,如分享、互助、遵守规则等;②受众个体对大众传媒尤其是影视文化中人物行为的合理认识,进行合理的模仿;③模仿榜样的行为,并养成习惯。[7]大众传媒传播范围之广使得受众个体要在同伴中获得认同,会养成一种从众的心理。

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节目推出已多年,该节目用感性的表达方式,以细节的魅力展示,积聚震撼人心的人格力量,用国人的心路历程来见证重大的新闻事件,当初设计的理念至今仍在延续着,并不断地丰富着它的内涵。曾在非典斗争中,钟南山成为了一个符号,而杨立伟代表的飞天梦想已经起步。后来我们坦然的面对天灾人祸等各种突发性事件,在这些事件中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平凡人的身影,学生、企业家、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加入到志愿者、援建者的队伍中。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感动会一直延续下去,我们用实际行动延续着。

四、全面认识大众传媒对个体道德建设的影响

大众传媒对受众个体道德建设的影响不仅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一方面,随着我国传媒事业的市场化改革,传媒产品商业化,追求趣味,强调吸引,可能会导致信息的不真实、舆论导向的不正确等问题,不少媒体在利益与道德责任面前搁浅。如有些电视广告中这样的广告语:“我有,你有吗?”给受众尤其是未成年受众传递信息好像是你有我也要有。这就无形中给受众灌输了消费攀比的心理;另一方面,随着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以传受者双重的身份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中畅游。如有段时间在网络上疯传的“史上最全自杀手册”、“最美丽的自杀方法”等有关自杀的帖子,这可能会刺激到一些当时心理脆弱的人,造成不幸的后果。这种不负责任、不道德的行为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和传播环境。所以我们应当全面认识大众传媒对受众个体道德建设的影响,充分发挥他的积极作用,尽可能避免他的消极作用。

首先,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大众传媒的传播活动,保证大众传媒最大限度的对受众个体产生积极的、健康的、正面的影响。相关机构应对媒体传播尤其是新媒体如网络、手机进行规范和管理,严格依法执法,对有害受众个体身心健康发展的传播内容,如暴力的、色情的,要严格查处,从源头杜绝危害,保证良好的传播环境,保障受众身心健康发展。

其次,加强大众传媒队伍自身的道德建设,提升大众传媒的业务水平。大众传媒的活动是一项带有主观意义的信息传播过程,传播者应有明确的责任意识、道德意识,传媒的道德责任根源在于传媒的公共性与公益性。正确的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自觉遵守职业准则,正确定位,成为传播社会精神文明的主要载体。

最后,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使得广大媒体可以正确的使用媒体资源、利用媒体资源。信息社会,我们越来越依赖媒体为我们提供各种信息,不论是以供决策,还是以供娱乐。但我们对媒体提供信息的运作机制知之甚少,作为一个组织机构,它的运作也要遵循一定的规则,而这些规则之下生产出来的信息,未必就是这个世界的真实反映。现实也不断昭示,媒体现状已经是问题重重。作为受众个体,我们可能无力去改变媒体的现状,但我们可以武装自己。多了解一些媒体的运作机制,多了解一些媒体的规则,多了解一些判定信息质量高低的方法,多了解一些获得多元信息的渠道……这样加起来,就会形成一种能力,这种能力能够帮助我们每一个人在这个信息汹涌的世界里更好地利用媒体、享受媒体,而不是被媒体所利用、愚乐。

五、大众传媒在进行个体道德教育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科尔伯格认为道德可教,但要讲究方法。不能要求学生死记硬背道德条目,不能以权威身份向学生进行道德观念的灌输,而是引导从而进行判断,在积极地思索中促进个体道德水平的发展。所以,在大众传媒参与新道德教育体系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摆正身份

大众传媒不是高高在上的教育者,他参与道德建设的内容与方式在于塑造一个有利于个体道德观念发展的道德参照系统:通过议程设置,相关业务技巧,如故事化的叙述方式、新闻专题策划等,从影响受众,使受众自己产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大众传媒是道德建设的参与者。

2.提供良好的传播平台和社会道德问题

提供良好的传播平台和社会道德问题,并让受众个体参与讨论,以激发他们去实现更高阶段的道德水平,使他们的思维模式向更高水平发展。科尔伯格提出新柏拉图德育模式(即团体公正法)。指出让人们平等参与到一个民主的团体中,以团体公正来熏陶和教育个体,使其具有道德的认知力。大众媒介作为社会公器,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相对民主的论坛,在这里各种声音和观点相互碰撞,推进社会民主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受众个体也受到了熏陶和教育。

3.利用多种有效的传媒手段、方式,加强传媒业务工作建设,增强大众传媒的道德影响力。

在形式上,灵活运用多种宣传手段,如直接的、间接的手段。直接的手段即面对面的、不通过中间环节的直接宣传,比如党报发表的社论,直接宣传某种观点。间接性的手段即将某种观点寓于具体事例当中,使媒体的宣传具有真实性、亲和力。正如科尔伯格所说,道德教育不是灌输论,如果我们的宣传在内容上说教的、灌输性的东西过多,人为雕琢的痕迹太重,必然会影响媒体效果。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个体道德建设深受大众传媒文化传播的影响。新时期,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建立新的道德教育体系是时代的要求。大众传媒因其特点在道德建设工作中有着相当大的优势,然而,大众传媒是一把双刃剑,作为一个理智的受众,我们应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看待大众传媒在受众个体道德社会化过程中带来的影响。正确使用大众传媒这一社会资源,充分发挥他在道德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尽量避免消极作用,优化传播环境,做受众个体道德社会化完成的“推进器”。

注 释

1 刘海涛.科尔伯格道德教育观的几点启示.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4)

2 陈正良.冲突与整合:德育环境的系统建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98

3 范 铭.大众传媒的德育优势.新闻爱好者,2008.3

4 黄富峰、赵丽臻.论大众传媒在现代社会道德变化中的作用.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5 孙 平.受众心理论.北京: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93

6 郝家林.论大众传媒培养国民精神的作用.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6)

道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篇4

关键词:会计环境;会计职业道德;影响

会计道德建设是一个与会计人员息息相关的永恒话题。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会计环境又是影响会计职业道德的一个重要因素。深入研究和探讨会计环境对于我们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环境的概念及其关系

(一)会计道德及会计环境的概念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而会计环境则是对会计活动这一主体产生直接或间接作用的各种因素的集合。

(二)会计道德及会计环境的关系

会计职业道德不同于思想道德,其本身更具有社会性的特征。职业道德的遵守虽然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自觉,但相当一部分的职业道德问题的产生是因为受到了会计环境的影响。一个良好的会计环境无疑会对会计职业道德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亦然。

二、影响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的外在环境分析

会计外在环境是对会计主体所处的并能够对会计主体产生影响的外部因素的集合。我们把影响会计职业道德的外在环境分为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制度环境以及工作环境。

(一)影响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的社会环境分析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人是城邦的动物”,这句话说明,人类是天生集群的,也必然受到其所在的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会计人员在从事会计工作的同时,也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中。社会环境包括社会风气、文化习俗、道德观念等人文环境。它对于会计人员的影响是长远的、潜移默化的。一个社会的诚信意识、开放意识等传统观念对于会计人员从业道德的影响是巨大的。在一个公民道德意识败坏、自私自利的环境下是不会诞生出高尚的会计职业道德的。

(二)影响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的经济环境

会计产生于经济活动,服务于经济活动。经济环境是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基础,经济越发达对会计的要求越高。在影响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的因素中,经济环境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经济环境主要包括经济体制、国家的相关经济政策、资本及货币市场的发达程度、关联方的利益分配等。下文分别对于这些因素进行分析:

1、经济体制。经济体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国家的宏观经济体制;二是企业的所有制形式和组织形式。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企业的会计活动,间接作用于会计人员。因此,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与经济体制紧密联系。

2、国家的相关经济政策。企业的经济业务活动需要依赖税收、财政、融资等国家经济政策,同时也受其制约。经济政策调节着企业的行为,而企业行为又调节着企业的会计活动,最终作用于会计人员的会计行为,影响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如企业要上市,必然需要达到国家的相关上市条件。而一些达不到相关条件的企业,为达到目的,往往会采取对资产负债表等技术处理的手段,这无疑是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一次挑战。

3、资本及货币市场的发达程度。企业参与经营活动,必然需要通过资本和货币市场作为媒介。一个健全有效的市场,必然是一个会计信息透明高效的市场。而一个会计信息透明高效的市场,必然需要会计人员具备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

4、关联方的利益分配。企业的关联方包括企业内部的职工,企业的主管部门(工商、税务、财政部门),这些关联方之间的利益分配直接影响着会计人员的行为,最终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产生影响。

(三)影响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的制度环境

文明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法制健全。会计人员置身于经济活动之中,难免受到各方面利益的诱惑。一些意志不坚定的会计人员,往往会寻求一些法律制度上的漏洞为自己谋求经济利益。而一个完善的会计制度体系,无疑对于规范会计人员的行为有着积极的意义。可以说,制度环境为会计职业道德提供一个强有力的支撑。

(四)影响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的工作环境

会计活动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一个环节,其必然受到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影响。企业的会计工作环境是由会计主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水平,单位的人事政策和内部组织结构,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健全程度、内部审计制度、会计活动的独立性以及会计主体的性质等要素构成的,这些因素均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行为。

三、影响会计职

[1] [2] [3] 

业道德的内在环境分析

会计机构的行为是企业管理当局的行为意图的体现,其行为一般受到商业伦理的约束。而会计机构的行为是组成这一群体的会计个体的行为的集合,换言之会计机构的行为最终是以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标准来衡量的,企业会计行为受到企业会计个体的行为意志的调节。当会计机构或者会计人员实施会计行为时,会计行为的判断标准最终是依赖于会计人员自身的道德和伦理判断,这些判断因素构成了影响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在环境。具体来说,影响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在环境因素包括会计人的道德修养、职业态度、专业能力、会计人际关系等。

(一)道德修养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基础

道德修养是人的道德活动形式之一。是个人自觉地将一定社会的道德要求转变为个人道德品质的内在过程。道德修养是一种长期积累并不断养成的习惯。道德修养的养成依赖于会计人员所受到的教育环境、家庭环境、自我学习欲望等因素。一个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会计人员,在开展会计活动时就会自觉地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抵制不良诱惑的影响。

(二)职业态度是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影响因素

职业态度是指个人职业选择的态度,包括选择方法、工作取向、独立决策能力与选择过程的观念。简而言之,职业态度就是指个人对职业选择所持的观念和态度。一个正确积极的职业态度对于会计人员养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专业能力是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制约因素

会计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会计人员要从事会计活动就必须具备必要的专业能力,缺乏了必要的专业能力就丧失了对于会计活动正确与否的基本判断能力。而会计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正是体现在对于会计活动的基本价值判断上,丧失了基本的判断能力,会计职业道德也就无从谈起。

(四)正确的会计人际关系是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保证

会计人际关系是由于财务会计活动的需要而发生的交往与联系所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是会计人员在公司治理中与各利益相关者所形成的各种关系。包括主从型的会计人际关系,合作型的会计人际关系和竞争型的会计人际关系。主从型和竞争型的会计人际关系对于保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都是不利的,对于会计职业道德都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在企业的会计人际关系中,要积极建立起合作型的会计人际关系。

四、提高会计职业道德水平的途径

通过会计环境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提高会计职业道德水平,需要从以下五个途径加以推进。

(一)净化会计行为环境,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净化会计行为环境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它要求在社会上要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提高全民族的道德意识和思想觉悟,注重道德修养,共同建设和谐社会。财政主管会计部门要加强各项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以及会计工作的宣传和培训,大力营造社会遵纪守法的氛围;加强会计职能作用的宣传报道,充分展示会计职业发展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努力提升会计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地位;企业领导人要不断增强财经法制意识,重视和支持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对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做出显著成绩的会计人员,应当大力予以表彰,给予精神的和物质的奖励,以充分发挥会计在企业经营发展中的作用。会计人员要注重发挥伦理观对于自身行为的调节作用,提高自身的自身修养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树立良好的职业品质、严谨的工作作风,严守工作纪律,坚决不做假账,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准确,努力增强会计职业的光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增强社会对会计的认同度,着力提升会计职业的社会知名度、影响力和作用力。

(二)健全会计法规,规范会计准则

会计行为的严肃性要靠会计法规来保证,对于会计违法行为的明确界定和严格的惩罚机制是必不可缺的辅助手段。同时要注重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及时制定和出台新的会计准则以适应会计发展的需要。

(三)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推动终身学习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会计工作人员的要求也越发提高。对于社会,注重对于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和道德水平,构建终身学习机制。对于培养会计人才的高校,要把会计道德教育贯彻到会计专业课堂教学中。对于会计人员自身来说,应当热爱本职工作,努力钻研业务,注重加强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要具备多元化知识结构,也要注重自身职业道德修养的学习。会计人员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适应所从事工作的要求。

(四)完善经济体制,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一个成熟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能够使企业合法经营,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而一个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从客观上降低了企业内部会计人员徇私舞弊的可能性,杜绝贪婪滋生的温床。

(五)加大外部监督力度,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

道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篇5

关键词:伦理道德 企业文化 个体企业 法人

企业文化在中国的兴起,使东方文明重伦理、讲道德的优秀传统进一步发扬光大。同时,为了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伦理道德的观点与内涵,又必然会突破历史的局限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一、企业伦理道德的内容

伦理是指道德关系及其相应的道德规范。企业伦理是伦理的具体表现之一,通过企业道德规范来调节企业和企业员工的行为。所谓企业伦理,是指企业全体员工认同并在实际处理各种关系中体现出来的善恶标准、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伦理道德是一种习俗,是人们自觉自愿追求的,对人们行为活动具有约束力。企业伦理道德属于企业文化系统中的习俗要素,对企业和企业员工的约束是自然的,对企业和企业员工的影响是长期的。企业伦理道德是企业长期发展过程中积淀的一种文化,企业伦理道德的优劣对企业的发展又具有深远的影响。企业伦理道德包括员工个体道德和企业法人道德两个方面。

1.员工个体道德。员工个体道德的主体是企业单个的员工,员工个人道德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任何人的道德素质的各个方面都有内在的一致性,它们互相依存、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互相制约,都统一在人的根本道德价值观念。人内在的根本的道德价值观念,控制、导向、左右和调节人在各种场合下的道德行为。事实上,我国古代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就是人的道德行为在各种场合的统一性。员工个体道德素质的高低,影响着整个社会风气,也必然影响整个企业的形象。员工个人道德对整个企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员工的职业道德上,加强员工职业道德的教育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内容。

2.企业法人道德。企业法人道德是以善良、正直、公正、诚信等为标准,来评价企业和员工的行为,并调整企业与社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顾客、企业与员工等之间的行为规范。企业道德一方面通过舆论和教育来影响员工个体道德,形成员工的爱憎、善恶、是非的观念,另一方面又通过制度在企业确定下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企业道德准则,明确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成为约束企业和员工行为的原则和规范。企业法人道德素质的优劣,对整个社会风气的影响比员工个体道德的影响更大,并直接决定着整个企业的形象和发展前途。企业道德建设必须从现代市场经济的实际出发,明确企业法人道德在整个道德体系中的根本或关键地位,着眼于用优良的企业法人道德来带动整个社会道德风气的优化。企业正而后市场平,市场平而后社会稳,社会稳而后民风纯,由此可见,企业法人道德建设的地位重要、作用重大。

二、企业伦理道德的建设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是我国古代讲的“修己安人”的道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修已的功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安人的行为,体现了一种系统的管理哲学,其根本的核心就是“规规矩矩地做事,诚诚恳恳地做人”。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立于不败地位,全面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强企业伦理道德建设就显得十分必要。企业伦理道德建设有两个方面的层次,一是员工个体道德的建设,二是企业法人道德的建设。员工个体道德与企业法人道德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两者之中,企业法人道德处于主导地位,因此,企业伦理道德的建设,应重点加强企业法人道德的建设。

1.员工个体道德的建设。员工个体道德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占居重要地位,加强员工个体道德建设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力,提高企业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中国传统文化非常讲究修身养性,完美人格,儒家文化对人们修身养性的影响已有几千年了。仁、义、礼、智、信、温、良、勤、俭、让、真、善、美、诚、敏、圣、宽、严、勇等,都有着丰富而浓厚的内容,即使在现代高度文明的社会,也有着新的内涵,对人格的完善仍然具有超强的影响力。在我国,企业员工道德建设已有一定的历史,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如今,面对进一步深化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迎接世纪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企业员工个体道德建设的核心就是加强职工职业道德的建设,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遵守企业行为规范,爱集体,爱岗位,爱劳动,爱他人;讲责任,讲纪律,计协作,讲奉献,讲和谐;忠于职守,勤奋工作,诚实劳动,承认差距;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团结互助,不断创新,创造价值。

2. 企业法人道德的建设。企业法人道德与员工个体道德是有区别的,两者在层次上是不同的,企业法人道德缺失的危害远比员工个体道德缺失的危害要大得多。但两者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企业法人道德的建立,必然会对员工提出相应的要求,必然要部分地体现在每一员工的言行之中,特别会经常性地体现在员工的职业道德之中。在当前,我国企业法人伦理道德的建设,应充分关注企业的社会道德、生态道德、人际道德和行业道德四个方面的建设。

⑴企业社会道德建设。就是要处理好企业、国家、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市场经济中,企业追求经济利益是无可厚非的,但必须在法律道德规范的范围内进行,如果一个企业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不惜损害国家和他人利益,是不道德的,是一种社会病害。一个遵守文明道德行为准则的企业,才具备了良好的社会道德。就企业与国家关系来说,毫无疑义,国家的利益是高于一切的,企业无论在何时何地的任何行为,都应自觉地维护国家的最高利益。就企业与社会的关系来说,无论企业大小、强弱,都不能靠损害社会求发展,应充分考虑并承担企业的力所能及的社会责任,如慈善资助等,而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可以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内部和外部的发展环境。就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来说,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应提倡公平合理的文明竞争,在企业自身求发展的同时,不中伤陷害其他企业。

⑵企业生态道德的建设。就是要处理好企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一个企业对它所处的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是有很大影响的。企业不仅改变自然环境中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而且还会改变社会环境中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一个能与环境共同优化发展的企业,才具备了良好的生态道德。就企业与自然环境关系来说,企业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已是责无旁贷,企业必须采用先进工艺和先进技术,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做到企业发展与自然环境相和谐。就企业与社会环境关系来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注重促进社会生态的良性循环,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如交通拥挤、生态环境污染等,最大限度地提高对社会环境的正面影响,如促进地区的经济繁荣、参与社会公共事业的建设等。

道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篇6

【论文关键词】互惠;价值观;道德培养

近几年.随着素质 教育 的实施,德育工作被置于突出地位,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如果要使学校德育、家庭德育、社会德育形成一种合力.共同致力于儿童德育工作,需要教育工作者研究具体工作的具体做法。要使道德教育始终要体现其价值性,就必须在具体环节上注重互惠原则的作用。互惠原则保证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中以社会接受的方式与他人进行社会交往的过程中,使个人受益,双方受益。它表明一个人在不损害他人同等权利的适当范围内,与人交往时在最大程度上实现自身的权利,需要或责任与义务。其价值体现在儿童道德培养的各个环节中。

一儿童的道德养成

儿童在学龄前期的道德培养主要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上学后主要是学校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受到社会大环境的熏陶。但学校、家庭、社环境对儿童的道德教育并不是孤立的,它们相互作用、交互渗透、共同作用于儿童的道德培养和 发展 。

1.家庭道德环境

家庭为儿童的成长提供了必要的 经济 条件,最大限度地给予儿童感情上的依托。这种物质条件和精神依赖为儿童及青少年品德形成提供心理上必需的安全感和依恋感。儿童在入学以前就在家庭环境中获得了一些基本的伦理道德观念及行为模式.这些先导性的认知成为儿童在学校系统接受德育的基础并形成最初的认知。家庭道德的培养无论是作为先导性的基础作用还是作为物质情感上的依托,都不是社会、学校环境所能提供的。

家庭环境的一个重要特征,即对学校德育具有互补性。这主要是就德育内容而言的。家庭是一定文化的积淀之地,因而也是一定文化的传承者。由于家庭人际关系最具人伦的基础特征,所以家庭环境同时又是人伦文化的传递和创造基地。学校德育较系统、规范,从大处着眼.礼节性强,而家庭环境中的孩子是处在处理人际关系的细部的境地.具有具体、生动、现实性强的特征,因此有家庭德育重具体应用,学校德育重一般理论之说,两者相得益彰,则可能形成良性循环。

2.学校道德环境

学校可以通过把价值观教育和日常的学科教育整合在一起,从而有机会参与到有意义的道德和社会教育中。学校德育主要是学校根据德育大纲要求,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使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内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学校是文化的系统和文化传播者,因此,学校要成为一个具有新质的角色,即,主动、自觉地将社会文化影响源转化为德育影响的中间人和建设者,教会学生鉴别、选择.对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和先进的社会文明做出正确的评判、解释等。学校也是先进道德的讲坛和舆论阵地,可以辐射或影响于社会。学校德育活动既可以对社会进行正面的价值导向,也对学生的道德价值判断产生积极引导。同时,学校作为媒介,要主动地将个体道德成长的社会环境中最能动的力量和其他社会环境联系起来,组合各种正面影响形成合力,营造学校德育的良好环境。

3.社会道德环境

社会环境对个体道德形成的影响不仅通过环境本身的直接辐射来实现,它同时形成了学枝德育的环境。一定时期的经济、 政治 、文化、社会、家庭等对德育的影响很深刻。在校外,社会环境无论是整个社会文化、社会风气或是家庭氛围.都对德育的效果起强化或弱化的作用;在校内。在社会环境和校园环境影响下形成的校园文化同样对德育效果起到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同时,社会对青少年道德的培养离不开政府行为的参与。实践证明.政府行为的作用对德育社会环境的调控和改造是十分重要和必需的。社会、家庭、学校本是各自独立的运行系统,要使其德育影响在方向上趋同,力量上整合.就必须有粘合机制存在.而粘合机制无非是在舆论导向上发展其德育自觉整合的内驱力和机制上的连接,以形成其运作形式。要实现这两点,在目前的

1.公平价值

公平即公正、平等。从伦 理学 的角度讲,公平还有正义的意义,指在社会交往中.个体得到他应该得到的东西,不能得到他不应该得到的东西。这是很久以来理论学、社会行为学、法理学等学科一直关注的问题,也是社会 发展 过程中正向价值所倡导、追求的人类社会价值。一般意义上讲.如果一个社会 政治 稳定, 经济 发展有序,文化气氛活跃,人民安居乐业.我们就认为这种社会是正义的、人道的。人与人相互之间的利益是公平的.当一个社会秩序混乱,政治黑暗。人民会发出正义的呼声来拯救人民.希望正义的力量恢复社会秩序,公正的价值就体现在其中.这是从古至今人类公认的价值取向。

2.相互尊重

互惠的价值基础——相互尊重,这是互惠原则中最重要的道德准则。相互尊重和互惠的关系很明显.只有相互尊重,才能实现互惠的正向价值,同样,只有个体自身获得尊重和认可时,才会自愿地去尊重和承认他人的权益和人格。哲人曾经说过:人类本质里最深远的驱策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人类本质里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人的这种本质自出生就表现出来,尤其在儿童身上表现最明显,例如.儿童总是通过自我表现来吸引他人或长辈的注意力。个人的需要和价值得到满足和尊重,这是人类要求互惠的目的,也是人们相互交往中,互惠价值作用的结果。

三、互惠在儿童德育中的体现和 教育 策略

道德教育就是教会孩子处理人际关系,培养儿童社会技能的发展。儿童道德培养的目的,即让儿童在未来生活、学习、工作过程中,能以优秀的人品,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态融入社会生活,并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人价值。由于不同年龄阶段儿童身心发展的内容和水平不同,儿童对道德所形成的最初理解的深度和广度也不同,而且它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深入。

道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篇7

社会环境大学生道德培养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领域都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对大学生的道德形成产生了一些影响。当前大学生道德状况的主流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但不可否认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社会的某些不良影响导致大学生自身道德修养的缺乏。

一、网络负环境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冲击

信息时展至今,网络成为我们足不出户了解社会的窗口,在一定层面上为人们提供了便捷,但是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网络信息技术发展飞速,一是为我们吸收、借鉴了先进的各国文化,加强对我国公民的思想文化建设提供新的手段、途径,但同时也应看到其消极影响:西方势力对我们进行思想渗透有了更加快捷和便利的渠道”。目前,互联网信息良莠不齐、纷繁复杂,当中既有宣传正能量、反映时代特征、经济发展进步的信息,也有对道德教育产生不良影响的色情、反动、负能量的信息。网络环境的隐蔽和虚拟性使得大学生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被淡化了。网络的高度隐蔽性使得部分人在现实中压抑的欲望和思想得以充分暴露,甚至利用网络环境实现在现实中难以实现的个人需求和欲望,这种状态极易无政府主义和极端主义化,致使部分大学生忽视自身应当承担的道德责任。

互联网由于网络环境的不健全,网络中存在大量的虚假、失实的信息,大学生在通过网络了解社会时,容易片面化和被欺骗,甚至传播一些丑陋的信息,在这种负环境的长期浸染下,大学生不能以客观的、理性的、全面的角度看待社会,甚至因为有了主体发声的机会而肆意的、不负责任的发泄自身的不满、怨气,而忘记自身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责任和义务。网络游戏也毒害了部分大学生,这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的虚幻世界而迷失自我,影响学业。疏远了作为社会个体与社会和他人的关系,对他人与社会的需求漠不关心,更无法负担社会责任。大学生社会经验、阅历尚显不足,但是由于其道德判断力不强,明辨是非能力较弱,很难正确的、客观的、理性的,认识、分析网络信息,致使其时长成为色情、反动、虚假信息的受害者和传播者,进而抛弃道德,发生道德认知与行为的严重错位。

二、市场经济大潮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的困境

我国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过程中,使每个人都有成为市场主体的可能性及存在性,承认人们对市场利益的合理追求,调动了每个人成为市场参与者的积极性,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的经济的繁荣打下了坚定的基础。然而当今市场经济的作用日益强大,其道德弊端也逐步突显出来,特别是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颇深,追求金钱和道德利益也成为大学生的至高追求,市场经济大潮给高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冲击。大学生在接受高校德育教育的同时必然受市场经济对德育工作的负面效应影响,大学生虽然认同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但是现实生活中的负能量使其对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又会产生动摇。

大学生进入高校接受社会责任教育时间较短、主动性不强,甚至消极思想较重,导致了高校德育工作教育的难度。同时,当代大学生处于一个竞争的时代,市场经济就是一种竞争经济,竞争中的优胜略汰法则也凸显于大学生中,随着竞争的激烈进行,大部分大学生认为能够利己不损人已属不易,而将社会责任感抛之脑后。其次,受市场经济突出的经济效益影响,高校更注重的是学生应用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也较为弱化。市场经济体现的是客观价值规律下的一种社会经济形态,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内在动力,高校部分学生认为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把追求金钱作为唯一目标,这点在高校女生中尤为明显,部分女生在择偶中看中的是对方的家庭背景、经济实力、父母的社会地位等,甚至还流行着“考得好不如嫁得好、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不愿做在自行车上笑”等错误思想。

三、文化价值观念中的不良因素对大学生道德认知力的弱化

中华民族拥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传统文化更是深远绵长,厚重的传统文化中不乏众多的深刻智慧,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与当今时代不符的消极文化,如求稳、崇古,这些都弱化、抑制了当代大学生发挥自身创造力的能力;理想主义的价值观,造成了大学生的心理个体上的自我封闭;崇私德、弱公德,造成了我国当今的公、私道德责任的错位。社会道德责任是在公德的范围内,“崇私德、弱公德”与当今时代道德责任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不良消极的影响,公德与私德:“1902年在梁启超的《新民说》中提及: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然而在现代的社会道德责任建立中,需要每一个社会公民都要具有良好的道德责任品质,尤其是在发展上升阶段的大学生。社会的道德运行需要每一个社会公民以自身良好的道德责任感积极参与和配合。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社会的各种文化思涌入我国,广泛渗透在社会各个层面,由于西方市场经济模式成熟、物质生活水平较高,加之这些思潮的影响,导致我国当代大学生对西方社会盲目崇拜,不加批判的对西方的所有文化思想盲目认同,这些都因西方思潮中不良的文化价值观念的影响,造成我国当代大学生对西方文化认识模糊、片面,并不加以分析。因中西文化价值观念中的不良因素对大学生道德认知力的弱化,必须要培育大学生较强的社会责任意识,立足我国社会转型期,引导大学生正确的认识辨析文化价值观念中的精华,去其糟粕,自觉的与文化价值观念中的不良因素划清界限,这样才能实现道德责任的长足发展。参考文献:

[1]王萍.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

[2]陈小花.网络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形成的影响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3(2).

[3]段思聪.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5.

[4]李灵格.当代学生道德责任意识及其培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

道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篇8

关键词:重男轻女;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

我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留下了许多封建思想糟粕。其中重男轻女的旧思想在我国这个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国家还有重大影响。重男轻女思想则是一种男女不平等的观念,它重视男性的权利,忽视女性的权益,女性被认为是男性的依附。现在德育已成为学校教育中的主导的、首要的地位。对于重男轻女旧思想,德育则是把社会主义社会倡导的男女平等的良好思想道德规范转化为社会成员个体品质的教育。重男轻女影响着男女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等各方面的发展。根据德育内容的不同,德育可分为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和政治教育。同时,它又可分为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那究竟这种旧思想是如何影响德育的发展的呢?以下将谈谈这种负面影响。

一、家庭重男轻女影响家庭德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教导直接影响子女的发展,父母和其他长辈对孩子的态度和教育会直接影响一个孩子的成长,家庭教育就显得特别重要。所以,家中有重男轻女思想必然会影响一个孩子的心理健康,而心理健康教育在现代已成为品德德育的基础,基础受到破坏,进而重男轻女就会影响家庭子女德育。

(一)制约孩子美好思想道德的形成

在现代社会,依然存在有些农村家中有三四个孩子的现象,连生几个都是女孩,而非生到男孩不可,这种家庭中,女孩干繁重的家务活,在家中没有地位,女孩不能享受与男孩子一样的待遇,造成女孩子与弟弟打架等家庭纠纷,许多老年人在分配遗产上把女儿除外,而把全部遗产留给儿子。重男轻女造成女孩憎恨男孩子,憎恨长辈,不尊老爱幼等不良思想道德的形成。而另一方面,对于男孩,即使是父母只生了一胎就是男孩的,如果长辈重男轻女,男孩则被宠上了天,更别说生了几胎女孩才得到的男孩,这种家庭中,男孩就成为家中的小霸王,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男孩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养成目中无人、不帮助他人、心中无集体的不良思想道德。有的父母“望子成龙”,对男孩期望过高,如果在学校男孩学习成绩一旦不好,父母会打骂孩子,孩子就会变得不阳光、不懂事、性格孤僻。可见,重男轻女不仅影响着女孩的发展,同样也影响了男孩的成长。

杨雷和魏长领在《中国古代家庭道德教育今析》中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些人致力于经济利益的追求,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包括道德教育……针对这些社会现象,大力倡导家庭道德教育,强调对子女在道德上的各种言传身教,甚为重要。”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本身长辈对子女的关爱就有所减少,如果重男轻女,就会造成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少,各方面止步不前,这严重影响了孩子美好思想道德的形成,从而制约德育的发展。

(二)束缚德育中法制教育的发展

在一些法制不健全的地方,特别是偏远的山区,农民有“养儿防老”的思想,为了生男孩,而把生出的女孩溺死,或者虐待出生女婴的母亲或者卖女婴或者遗弃女婴等现象。就比如2011年11月20日,安徽省全椒县的农民孙习军因为重男轻女,竟将自己刚出生7天的女儿丢弃,至今下落不明。我们知道,在新婚姻法中,已经明文规定了保护妇女和儿童的权利。任何残害女婴的行为和虐待女婴的母亲都是非法行为。这样的现象必然会影响家庭中的法制教育的贯彻,从而束缚德育的发展。

二、学校重男轻女影响学校德育

在现行教育中,依然存在着重男轻女。这种重男轻女小到一个班,大到一个学校,进而束缚整个学生群体的德育的发展。

德育在人的品德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学校德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但在学校中,有的教师重男轻女,会造成德育的目的性和方向性缺失,不完整。德育功能的本质是以思想引导群众,而学校德育则是以思想引导学生,如果思想本身有问题,则会直接影响学生个人的发展,致使德育功能不能很好地发挥。

在学校中,有的教师过分注重男生的发展,忽视女生,会造成男生在班上自高自大、骄傲的心理,而女生则会认为自己的优点得不到老师的赏识,造成自卑心理,有一种“老师不爱,同学不喜欢的感觉”,严重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这种后果会直接对学校德育形成严峻考验和挑战,从而忽视德育在人的品德发展中起的主导作用,制约德育作用的发挥。

三、社会重男轻女影响社会德育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中存在重男轻女思想,则必然会造成社会中也有重男轻女思想,进而影响社会对其成员的德育教育。

(一)制约社会成员美好思想道德的发展

社会中同样存在着许多重男轻女,它不仅体现为一个个小小的家庭中的“男孩情结”,也体现在社会中的各行各业。在社会这个大圈子中,一些社会文化与习俗上就有重男轻女思想,例如,有的地方认为没有生男孩的妇女不能出席婚礼。还有的一些社会语言也有重男轻女思想,如“妇人之见”这个词指没有见识的人的见解;有的地方还有残害出生的女孩的现象,这都是社会中存在的重男轻女。这就会造成女性在心理上认为自身得不到社会的认同,社会上男女比例失调,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的男女比例为105.20:100,如果继续这样,很多年后,会有很大一部分男青年找不到配偶,导致社会混乱等不良现象。女性由于长期得不到社会认同、受歧视,则思想道德就会不健全,从而影响社会成员在社会中的德育发展。

(二)阻碍社会法制教育的发展

在社会中,有的地方会出现企业招工歧视女性的现象,女性就业受到阻碍。比如在一些学校招教师这一方面,有的单位在面试时很明显地侧重选择男生;又如有的单位甚至公开出现招工“男士优先”的条例等。有的私营企业则规定女性怀孕要签保证书,几年之内不准怀孕的条例等等。在我国《宪法》《劳动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等法律中都对性就业不得受到歧视进行了相关规定。可见,某些企业或单位在女性就业方面重男轻女,歧视女性,这是无视法律规范的行为,影响社会法制教育的开展,制约社会成员德育的发展。

四、重男轻女在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中的影响是相互的

我们知道,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成员有学生和社会成员的身份,社会成员也有家庭成员和学生的身份,学生也是家庭成员同时也是社会成员。一个家庭中存在重男轻女,则会制约家庭德育功能的发挥,在学校和社会上就会形成对德育教育的挑战,使学校德育和社会德育不能很好地开展。同样,在这个培养健全人格为目标的学校德育中存在重男轻女,则女学生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影响以后在社会上的发展,学校德育不能很好地运作,在家中也会有阴影,在社会上也就不能很好地认识自己的长处,束缚家庭德育和社会德育的发展。而在社会中存在重男轻女,社会中的女性受到歧视,男女比例失调,造成社会不稳定,各种社会矛盾层出不穷,整个社会德育瘫痪,家庭德育和学校德育就会受到牵连,产生连锁反应,制约德育培养健全的人的功能的发挥。因此,这种影响是相互的。

综上所述,我国还没有彻底破除重男轻女思想,这种封建文化糟粕还存在于各个角落,对我国的青少年、成年人都会造成各种的不利影响,从根本上说,重男轻女是没有益处的。它会制约家庭子女的美好道德的形成,束缚社会对其成员的法制教育等德育工作的开展。同时,重男轻女在影响家庭德育、学校德育和社会德育中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重男轻女影响着德育各个方面的开展,是必须摒除的,相信随着我国各个方面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这一糟粕最终会消失,我国的德育工作会开展地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高松・旧观念导致新一轮“重男轻女” [J]・老人天地,2006,(04):26

[2]杨雷,魏长领・中国古代家庭道德教育今析[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04):51-54

[3]李春晖・现行教育中,为什么还存在“重男轻女”? [N].河南商报,2006-8-3

[4]张景娥・抬起头来走路――青少年自卑心理表现与疏导策略[J]・河北教育(德育版),2012,(02):12

[5]刘金生・彻底破除“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J]・人口与经济,1983,(04):18-20,16

[6]胡志鑫・女性就业歧视的法律规制[J]・中国市场,2006,(48):18

[7]郑行宣・驾驭心灵 笑迎明天――中学德育案例分析[J]・教学月刊(中学版下),2009,(07):63-64

上一篇:绿色制造研究范文 下一篇:航天航空技术概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