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范文

时间:2023-11-14 14:20:20

自媒体

自媒体篇1

关键词:自媒体 伦理 网络 浅析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6-001-02

网络,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精神栖息家园。人是群居动物,现实中紧凑的社会生活让人与人的交流日益匮乏,对交流和自我表达的渴求越来越多,于是,在传统媒介的基础之上,在新的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各式各样的网络媒介应运而生,交流和宣泄的途径越来越多,如电子邮件、MSN、BBS论坛以及各种交流软件等等,尤其是近些年来新出现的以博客、微博等为代表的自媒体(We Media)不知不觉已经成为了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新的网络媒介丰富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满足了许多人的心理发泄需求,但是,新的技术会带来新的社会现象,新的社会现象往往会伴生出一些新的伦理问题,自媒体技术也不例外。在自主发现、自我表达、自由分享的主流趋势推动下,各式各样的自媒体数量以令人惊叹的速度疯狂递增着,与此同时对传统伦理观念带来的一系列挑战也越来越引人深思。

1 什么是自媒体

2002年,专栏作家丹·吉尔莫首先提出“We Media”(自媒体)概念, 2003年7月,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联合撰写了“We Media(自媒体)”研究报告,指出“We Media(自媒体)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

国内学者张名章认为,自媒体是“为个体提供信息生产、积累、共享、传播的独立空间”,可以从事面向多数人的、内容兼具私密性和公开性信息传播的传播方式总称。自媒体是伴随着Web2.0技术的发展而被开发出来的多种个人新闻应用的统称,又被称为新闻媒介3.0,与传统的以新闻、报纸等为代表的新闻媒介1.0和以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闻媒介2.0相对应。它的主体是普通大众,不仅平民化、门槛低、运作简单,作为一种具有开放性的新媒介,它还具有较强的互交性和和迅速的传播性。迄今为止,互联网中最具代表性的自媒体是博客(包括Twitter)、播客、掘客、拍客、影客、手机微博和个人电子杂志等。

2 自媒体伦理概念的界定

我国伦理学界对伦理学的概念的描述一直存在分歧。有一种流传甚广的观点认为,道德与利益的关系问题是伦理学的基本问题。罗国杰主编的《伦理学》认为,伦理学问题包含两个方面:(1)道德意识与物质利益谁决定谁的问题。这个问题决定着对道德本质、规律、作用等问题的回答。也就是说,决定着伦理学的哲学基础是唯物论还是唯心论的问题。(2)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谁服从谁的问题。这个问题决定着伦理学所建构的道德规范体系的基本原则。也就是说,是个人主义还是集体主义的问题。但也有人提出,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应当是善与恶的关系问题,比如魏英编的《当代中国伦理与道德》就认为,善与恶是道德中的特殊矛盾,也只有伦理学才研究善与恶的矛盾;善与恶的问题也是古今中外一切伦理学家、学派都要研究的中心和重点问题;善与恶的矛盾也是道德和伦理学发展的动力,并贯穿在人类生活的始终及其一切领域;善与恶也是伦理学范畴的核心。 但是,不论是道德意识与物质利益关系还是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关系,或者是善与恶的矛盾关系,在自媒体时代的这种概括都是不全面的。

近些年来,以博客为代表的自媒体热潮席卷全球,自媒体不仅是传统网络技术发展,还是对传统媒介的彻底颠覆和挑战,它反映了普通大众希望通过网络表现自己、影响社会以及利益诉求的愿望,但是随之产生了的许多伦理问题也已经越来越凸显和严重。芙蓉姐姐事件、 霸机事件、小三逼死原配事件等等,越来越多的社会热点都与自媒体的发展联系紧密。所以,如何减少自媒体勃兴所滋生的道德问题,为自媒体如何被更好的认识和合理利用寻求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对于自媒体伦理的研究也已经越来越必要。什么是自媒体伦理,也要进行必要的解释,以使自媒体伦理的研究更加规范化、系统化、具体化。这里笔者认为,普通大众对自己或者身边的具体事件经数字科技强化在互联网络的信息生产、积累、共享和传播,与此同时产生的善与恶、义与利、知与行、荣与辱的关系问题统称为自媒体伦理问题。个人信息是作为个体的“日志”,如何在善与恶、合乎道德的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之间做出理性的抉择,是自媒体伦理研究不可回避的问题;作为非个体的“大众传播媒介”,如何在信息开发、信息传播、信息管理和利用方面进行伦理要求、伦理准则、伦理规约,也值得我们去思考和讨论。

3 自媒体伦理的特点

3.1 伦理主体个体化、草根化

自媒体篇2

权威育儿媒体办的,或有权威育儿专家参与的,这样的内容专业全面,更可靠

只要内容好看,谁办的无所谓

(这个选项排第二,还真是让人有点担心呢!)

有专业背景的妈妈群体办的,比如儿童心理、儿童营养专家、儿科医生等,希望获取针对性帮助

极具个人特色、有人格魅力的妈妈个人号。会像朋友一样分享普通育儿生活的点滴,如做辅食、带娃旅游、海淘等

说来非常凑巧,采访崔大夫这个话题之前,我的同事正焦心地向他询问自己的宝宝突然被诊断为哮喘的问题。崔大夫首先纠正了这个“突然”的说法,他解释说,哮喘肯定不是突然得的,而是宝宝很早就有过敏的症状,只是父母并没有留意。他感叹到,十多年的科普生涯中,他讲过太多太多关于过敏的话题,在《父母必读》杂志的专栏中也不止一次地写过,但依然还是有那么多父母没有得到相关知识的普及,可见一个儿科医生的科普之路还要走很久很久。 为什么做科普?

作为每天接诊的儿科医生,崔大夫看到太多父母无助的状态,他深知这并不是因为父母的知识水平低,而是因为知识的局限性。“大多数父母没有渠道获得这些专业知识,因此很容易在孩子的护理及疾病问题上形成误区。”这是崔大夫做科普的目的之一。另一方面,他认为很多时候,不是因为孩子真的有病,而是因为养育方式或者亲子关系出了问题。所以他总是想,如果能通过他的科普提前为父母解决这些问题,那么这部分父母就不用带着孩子跑医院了,这也能让更多的儿科医生提高效率,集中精力去给孩子看真正的疾病。

“我是一位儿科医生,我只讲儿科医生的话。”这是崔大夫无论用什么方式进行科普的根本原则。因为他深切地知道,关注并喜爱他的父母,就是因为他是优秀的儿科医生。 喜欢+坚持

从最早给报纸写文章,到给杂志写专栏,再到出书、写博客,到今天拥有几百万粉丝的微博、微信公众号和正在运行的“崔玉涛儿童健康管理中心”,崔大夫俨然已成为非常受关注的公众人物,也是父母心目中的大明星。但是,说起做这些事情的初衷,崔大夫仍然把它们归结为“因为我喜欢做,我想做”。他说当时做这些事的时候,他并没有太大目标,觉得做了自然以后会有用,但有什么用,那时候他也不知道,也没有想过自己会怎么样。也是他的坚持,让他的科普之路每一步都非常扎实,不断积累信誉度和知名度。这一点,无论是与《父母必读》杂志合作十几年笔耕不辍的专栏写作,还是每天清晨从不迟到的微博更新都能看出来。 感谢每个人的反馈

自媒体篇3

论文关键词:体育社会学:媒介体育;职业道德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现代体育发生了巨大变革,大众传媒也深度介人体育领域,体育成为了大众传媒锁定的重点传播内容。“专业性的体育传媒为体育传播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扩大了体育的社会影响力,实现了体育传播的各种价值功能”。有研究认为,“媒介通过对体育信息的选择、加工、反映和重构,产生了以体育为原始文本,但在形式和本质上又截然不同于体育的新的文化形态——媒介体育。”所谓媒介体育是指媒介化了的体育,体育媒介化,就是媒介将挑选过的体育形象和信息再现给读者、听众和观众的过程。

媒介体育和客观世界的体育不能等同,媒介体育只是在体育现实中架起了一座桥梁。而现在的媒介体育与其传播理想存在差距,甚至可以说媒介体育发生了畸变。媒介体育出现畸变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商业化的影响,媒介体育传播内容的软化趋势,大众文化的世俗性等,但缺乏媒体自律是媒介体育畸变的重要因素。那么加强媒体自律对于扭转媒介体育畸变现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强化媒体自律能有效遏止媒介体育畸变。

1媒介体育畸变现象

媒介体育畸变是媒介体育在传播体育信息和知识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媒介体育传播与媒介传播规律或者体育发展宗旨相违背的现象。Www.133229.CoM

1.1媒介体育虚假化

2004年8月19日,《成都商报》等媒体报道,举重运动员张国政的奥运金牌是教练员在比赛场地用金钱“激”出来的。这是记者把笑话当作事实,捏造细节编出来的假新闻。2004年8月29日凌晨,某门户网站体育频道在奥运会女排决赛还在紧张进行时,就提前抢发了中国女排失利的消息,而这场比赛最后中国女排翻盘,夺得最后的冠军。上海《新闻记者》评选出的2004年“十大假新闻”中,虚假的体育新闻就有3条。2002年6月27日,《新快报》刊发《意韩赛主裁惨死于乱枪?》的报道,照片都是从别的新闻报道中移花接木的。媒介体育虚假化日益严重,这在社会上造成了很坏的影响。

“媒体的日趋商业化和争抢第一时间报道新闻使大量偏离新闻理念和基本原则的虚假新闻的大量涌现”‘。李希光教授‘认为:“新闻媒体的卖点是新闻真实,媒体出售的商品是真实。”而今天的媒介体育,真实和虚构的故事混杂,使社会大众难辨真伪。

1.2媒介体育过度娱乐化

随着竞争的日益加剧,一些媒体在媒介体育传播中越来越多地采用了娱乐化的手法,使媒介体育的娱乐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其他媒体纷纷跟进,热衷于报道运动员的私生活和花边新闻,媒介体育娱乐化成为潮流时尚。“一场球赛就是一场性爱”(《新周刊》2002年5月15日)、“足球性高潮”(《新周刊》2002年5月15日)、“性是迷人的东西”(《南方体育》2002年5月31日)、“世界杯,没有性生活的日子”(《南方体育》2002年6月17日)、“nba性骚扰何其多”(《体坛周报》2005年8月22日)、“瑞典不禁止性生活,阿根廷会贩卖”(《体坛周报》2006年6月15日)。一些媒体在娱乐化大潮中越过职业道德的底线,使媒介体育娱乐过度。李良荣教授在《娱乐化、本土化》一文中说“传媒硬件越来越硬,但传媒的内容却越来越软。”媒介体育越来越将名人绯闻,煽情性、刺激性的内容作为报道的重点,倾向于用视觉盛宴以刺激受众的欲望,用暧昧的文字挑逗人的理性,对体育媒体的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

《南方体育》曾经是国内“三大体育专业报”之一,此后,《南方体育》过度地放大“媒介体育娱乐化”的特性。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无法自拔的深渊,最后寿终正寝,于2005年停刊,这也是媒介体育娱乐过度而自掘坟墓的典型。

1.3媒介体育炒作不断

高度商业化和娱乐化的媒体经常运用“尖叫原理”,通过炒作体育明星和丑闻,以吸引受众的眼球。这使得一些媒介体育从业者对这种肆无忌惮的炒作也很反感,一位《东方体育日报》记者钟浩在他的博客里说:“我不知道如今的中国体育报道到底掺杂了多少炒作的成分,我不禁要问,有多少真相可以重来。”

媒介炒作,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在媒介体育传播中尤甚。在体育记者中常流行这样一句话“体育记者应该有狗仔的精神。”媒介体育难道真的要靠炒作来吸引大众的眼球吗?有意思的是,在2007年1月21日网易体育新闻排出了“体育明星炒作价值榜”,黄健翔因解说失误,离开央视绯闻不断位居炒作价值榜首位。刘翔的l2.88s的广告、田亮与超级女生叶一茜的恋情、“姚明牌”女用卫生巾、郭晶晶与霍启刚的翻版“松霞恋”、刘璇跻身《名声大震》三甲、周萌萌性骚扰事件、陈纯甄拍裸照还债这些都是2006年的体育新闻炒作大热门,不管网站排出的价值榜是否具有参考性,但这表明了媒介体育炒作是不争的事实。

2困境中媒介自律的必要性

2.1媒介体育应承载历史使命

大众传播媒介是为社会提供信息交流和沟通的工具,其运作特征是将大量的信息同时、反复地提供给尽可能多的受众。媒介所反映的现实已经不是真正的现实,而是超现实。后现论家道格拉斯认为,超现实与非真实的区别已经模糊不清,非真实超过了真实,比真实还真实。这种超真实性决定了媒介体育从业者要对社会负责,要具有历史使命感。

媒介体育的畸变在社会上受到了激烈的批评,要求媒体改进工作的呼声日益高涨。其中,媒体的社会责任成为了关注的热点。其实,社会责任论早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开始兴起,最早在美国、英国出现,后来传到全世界,它对媒介的发展有指导性意义。社会责任论对新闻媒介提出了具体要求:应该提供真实的、综合的、明智的新闻报道;新闻媒介应负责陈述和阐明社会的目标和价值观等。

社会责任论强烈要求媒体实行自律,媒体自身必须强化职业建设,强化职业意识,以职业化的精神,自觉担负起道德义务与社会责任,自觉以职业道德准则约束规范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传播活动服务于公众利益与社会利益,使自身的利益同公众利益及社会利益平衡,使自己作为信息和意见的公共传递者的角色”。

媒介体育从业者同样要自觉承担社会主义国家新闻记者的职责与使命。应确保媒介体育的真实性,谨守媒介体育道德,这就要求媒介体育实行媒体自律,避免不和谐的声音在媒介体育中出现。

2.2现代体育健康发展亟待媒体自律

媒介体育虚假化、过度娱乐化、炒作不断等问题困扰着中国体育,恶化了中国体育的环境,阻碍了全民健身推进的步伐,影响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2006年全国体育宣传工作会上,体育界人士呼吁,别让这些不良倾向搞坏了中国体育。国家体育总局宣传司司长张海峰说,当前,我国体育宣传报道中,虚假新闻、恶性炒作等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媒体热衷于制造和传播虚假体育新闻,炒作各类小道消息和负面报道,甚至热衷于炒作运动员的私生活和其他低俗内容,这些都将给中国体育带来不利影响”。

媒介体育畸变在不同程度上对中国体育的健康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造成了不良后果,有的甚至严重损害了中国体育形象,干扰了运动队正常竞赛、训练和运动员的个人生活。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冯建中说:“在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坚决打击丑恶现象的同时,体育宣传更重要的责任在于引导人民群众学习体育健儿为国争光、顽强拼搏、公平竞争的精神,营造良好的全民健身氛围。”

香港奥委会主席霍震霆先生,在2007年4月6日接受《华西都市报》采访时也称:“现在很多体育都快变成娱乐了,但在我看来,体育毕竟不是娱乐,过分地追求这些东西违背了体育运动的本身。”体育的发展需要一个很好的环境,很多体育界人士也呼吁,不要让媒介的不良倾向搞坏了体育。因此,媒介体育引导受众正确看待体育很重要,特别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来临之前,培养大众的体育欣赏水平以及增强群众体育的参与热情都是媒介体育传播者的责任。体育的长远发展离不开媒介,体育需要媒介扩大在社会的影响,要改变媒介体育畸变这一现状,还体育一个洁净的发展环境,加强媒体自律迫在眉睫。

2.3新闻媒介公信力需要媒体自律

媒介公信力就是在公众与媒介的相互作用中,媒介赢得公众信任的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大众的文化素质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对媒介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社会大众对传媒寄予了厚望,希望从媒介获取更多的体育知识和信息。在我国,媒介体育传播逐渐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这对体育发展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对媒介来说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大众对体育的需求越来越多,在经过长时间的接触或实践后,如果大众发现媒介体育不再专业,产生畸变,社会大众的逆反心理便会产生,久而久之,就会抗拒某种报纸、刊物或电视台传播的体育信息,这对媒介来说,无疑存在潜在的威胁。

现在,媒介体育传播的竞争异常激烈,中国号称拥有“8000足记”,这对媒介体育的繁荣是一个可喜的情况。如此激烈的竞争,传媒要想生存,必定要增强自身的竞争力。由于媒介体育传播环境比较宽松,操作容易上手,自由的空间越大,对自律的要求就越高。因此媒介体育以自律换自由才是明智之举。

新闻媒介公信力的树立需要媒体自律,媒体自律的弱化可使媒体的权威性、美誉度不断被消解,新闻记者的职业尊严和荣誉感也会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媒体特别需要通过自律重塑权威,新闻记者特别需要通过自律重获尊严。

3实现媒体自律,遏制媒介体育畸变

3.1强化媒介体育从业者的新闻职业道德

实现媒介自律最直接的动力来自传播者内部,有学者称为“内化新闻职业道德”。所谓内化新闻职业道德,即将新闻职业道德内化为自己的新闻道德观念,形成职业良心、职业荣誉心和职业品德。内化新闻道德规范的过程,本质上是对新闻道德规范的认知、评价的过程,是在心里确立新闻道德规范的过程,。内化媒介道德并不是纯粹的认知、评价活动,而且是媒介传播实践过程。一旦媒体职业道德内化为传播主体的道德观念,新闻传播主体就获得了自我评价职业动机和行为的标准,会主动去用这标准衡量自己的行为,这是实现媒体自律的主体途径。另外一种是新闻职业道德观念的外化法,即用内化了的职业道德观念自觉指导自己的新闻传播活动,就是用职业品德支配自己的传播活动。

3.2提高媒介从业人员的业务素养

目前,我国媒介体育从业者主要是体育学院新闻专业,综合大学体育专业、新闻专业、中文专业、外语专业的毕业生。他们中的许多人缺乏专业知识,有时候媒介体育出现虚假化、娱乐过度并非传播主体本身的原因,而是受他们的业务素养所限。因此,加强媒介体育从业者的业务素质就显得非常重要。媒介体育从业者没有相关体育科学知识储备是很难开展工作的,高校体育新闻专业的培养要重视学科的知识结构,保证知识结构的最优化。学生要丰富自己的文化和体育知识,不断钻研语言学、文学、历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的知识。

此外,还应该严格把好媒介体育从业者的“入门教育”关,正式的入门教育必不可少。美国一些媒体鉴于公众对新闻的可信度和公正性存在疑虑,纷纷制定了从业人员守则,其中著名的有“nbc的公正、准确和均衡”等守则。《纽约时报》在用人之前就对“新人”进行全面培训,在它发给员工的守则中,明确地写着“记者本身就是最终事实核查者,通常也是唯一的核查者””,。实习期间“入门教育”是重中之重,媒体在培养新人时一定要帮助他们提高业务素养,以严格、精确为响亮口号强化客观写作训练,促使他们养成好习惯。“人门教育”并非职业教育的终点,“继续教育”应该贯穿于职业生涯当中。媒体机构要经常组织从业者进行业务补习,从业者也要自觉进行充电,社会发展迅速,一时不学习,就可能被时代所抛弃。

3.3规范新闻媒体内部管理制度

媒介体育传播中出现虚假化、娱乐过度和炒作不断等现象,与媒体内部的管理机制有直接关系。严密的编辑流程是媒介自律的重要保障。媒介体育在传播前一般要经过选题、编辑、校对几个流程,严格把关审稿,是媒介体育从业人员自律的一个重要方面。美国媒体的自律措施值得借鉴,根据自律的需要,美国媒体还增加一些特别的编辑环节,如事实核对、节目监控和法律咨询。《时代周刊》为了避免发生新闻丑闻,设立了一个专门核对事实的调查小组。

完善媒介体育工作者外出监督机制。因媒介体育工作者经常要外出采访,对于同一个体育事件,题材趋同化明显,经常都会发生记者之间互相串稿现象,刊出的新闻也都大同小异。如果有一个记者在报道上出现了偏差,大家没有经过核实就传开了,在社会上就会造成不良影响。如果媒体在制度上周全,就会防止媒介传播虚假信息的可能,增加媒介体育的真实性。

对于媒体而言,不出错误是不可能的,而合理、有效的纠错机制是减少错误数量和负面影响的主要办法。这种纠错包括报刊或节目面世前的内部纠错,也包括事后的公开纠错。美国一些媒体还将及时更正、与读者沟通作为主要的自律机制,并赢得社会的尊重和受众的认可。

3.4完善监督制度,加强社会监督

首先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媒体自律监督机构,建立行业自律仲裁机构即行业协会,制定行业规范,进行行业仲裁并监督执行情况,可以对新闻媒体及其从业者违规行为进行调节仲裁而加以规范。这方面可以借鉴国外许多国家成立的新闻工作者的监督机构,如报业荣誉法庭、报业评议会、新闻协会、新闻理事会等来建立一个有中国特色、又能发挥实际作用的监督机构。要增强社会对媒体职业道德的监督,要受理群众举报,对违反职业道德的新闻工作者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处理。

自媒体篇4

关键词:传统媒体;媒体时代;新闻传播

一、引言

自媒体的出现给传统的新闻传播方法带来了特殊的挑战,这不仅是技术的一个方面,而且对整个信息传播环境的创新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在这个阶段,随着自媒体的出现和进一步发展,传统媒体已经进入了更具挑战性的进化时代。

二、传统媒体新闻制作的演变

(一)个人媒体时代的来临

在传统媒体时代,信息由相关记者收集主题进行传播,并在讨论这些主题时将其传达给相关的大众传播机制进行包装和处理,并根据适用的法律法规将相应的新闻正式化。所生产的新闻产品通过特定的发行渠道公开,相关的传播机制在整个信息传递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并控制着整个市场的流动方向。公众在整个交流机制中仅扮演“收件人”的角色,即使在整个信息传递过程中对相关信息有意见或是建议,他们也无法交流或沟通,也无法表达出带有个人色彩的意见,进而被迫做一个“安静的人”。然而新媒体的出现,却逐渐弥补了这些传统媒体的不足之处。新媒体在传播过程中赋予了公众更大的权力。为了实现媒体与公众之间的交流互动,公众可以通过互联网在相关媒体网站上发表个人的意见或是了解相应的信息,而无需担心互联网会带来不良后果。与传统的媒体模式相比,新媒体可以充分实现个人的创新和传播,使个人具有特定的媒体功能。新媒体的发展也在极大程度之上推动了媒体渠道的发展以及进步。它对现有媒体机制的渠道霸权产生了巨大影响,特别是在赋予人们自由和广泛传播权的方面,允许过去的大多数“沉默”的个人或是集体,现在在自由媒体平台上可以自由评论。如此一来,民间语言系统得以逐步兴起,并标志着个人交流时代的到来。

(二)全景扩散时空设置

为了响应互联网时代不断变化的新闻惯例,一些学者对“全时化”新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全时化”新闻的实用功能包括:全天候24h服务,按需交付,快速和频繁更新、迭代,综合数据使新闻更加真实,同时,还展示了“主动宣传”的诸多深入好处。这些“全时化”新闻制作强调自身是以用户为中心的新闻制作部门,并具有人文主义特征,但是根据此新闻视图的定义,消费者仍然是信息的单一方面接受者。为了适应自媒体时代网民的自我生产新闻实践,有必要将“全时化”新闻生产模式升级为全景传播。全景传播是新闻报道的一种形式,能够以视觉、动态和全面的方式在时空上呈现新闻事件。自媒体的参与促进了新闻制作主题的多样化,有效的弥补了在时空层面上传统新闻制作机构的不足,同时,也推动了新闻制作进入了全景和全职实践时代。自媒体的出现以及兴起也在极大的程度之上继续强化了“全职”新闻的实践。

(三)多维沟通模式的形成

在互联网尚未正式发展的时代,报纸、广播和电视创造了在三个领域传播信息的竞争环境。传统媒体控制着广泛的信息传播渠道,并随着时间的流逝形成一种垄断的局面。这使得大多数人是“沉默的”,因为没有相关的信息传播渠道。但是,随着互联网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新媒体也在不断发展。曾经,有人预见到“处处是中心,无处是边缘”的情况。如今,从信息传播的各种渠道到未来信息内容的各种传播,已经落实了共享和传播理念,当今流行的新媒体进行了正式优化以及完善,新媒体通过消除“集中化”来传播信息。开始向着传统媒介宣布今天的时代不再是由大众媒体主导的霸权沟通时代,如今多维沟通模型正在迅速形成。所谓的多维信息传播模型,不仅指新闻报道的多平台传播,还包括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以及媒体组织与政治经济组织的联合组建多维通信模式。自媒体交流的有效性通常取决于个人或组织交流的态度和能力。自媒体时代是所谓的泛通信时代,其自身多重传播效果的不确定模式是当前互联网时代的典型传播特征。由此可见,传统的媒体机构需要尽快适应当前的通信模式。

(四)舆论宣讲时代的来临

自媒体传播模型为公众提供了更多的交流自由,并且自传播模型与过去的普通个人相比显示出一种独立的传播模型,标志着公众参与讨论时代的到来。在此阶段,大多数人能够通过自媒体进行熟练的沟通,经常与生活和工作有关的信息。自媒体交流的有效性通常取决于个人或组织交流的态度和能力。网民积极关心和参与公共事务,并就社会生活和公共利益发表个人意见和建议。同时,沟通渠道的增加和个人沟通的时代为人们的意见和建议提供了新的输出方法。另一方面,在传统媒体的情况下,他们对自媒体观点的分歧和缺乏权威也是传统媒体的通病,在网民经历了各种各样无序的观点和见解之后,许多人变得更倾向有秩序。传统新闻单位、媒体应及时抓住这一机遇,为网民提供权威的论据和正确的方向。这不仅需要验证新闻惯例的真实性,还需要分析不同事件的不同价值,以便人们可以更加直接地了解到事件的真实面貌。

三、传统媒体新闻制作的发展路径

传统媒体面临的变化模式是对其的革命性影响,这些影响的影响体现在各个层面,包括信息组合报告和传播,以及主题的选择和撰写方式。面对自媒体的强大影响,传统媒体必须充分把握自媒体的利弊,能够与一些自媒体公司合作,实现互利互惠的供应形势,共同建立新闻传播渠道。

(一)新闻线索的收集级别

在收集有关新闻线索的过程中,记者要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新闻意识,有关部门要建立更完善的新闻线索对接平台。以自媒体为例,自媒体越来越多地提供以往传统媒体才能提供的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并已成为现有媒体的重要信息来源。由于打破了地域等限制,获取信息渠道更为多元,获取信息的速度也更加快捷。从某种角度看,自媒体可以说是传统媒体的演进,不同之处在于传统媒体无法监控所有领域,而自服务媒体可以实现更高的覆盖率。示例:现在很多人都有自己的博客、微博、微信等。发生重要事件时,将及时记录下来并在网上共享,以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力,有的还得以迅速传播开来。这已成为媒体的重要信息来源之一。

(二)新闻采访层面

报道相关新闻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调查新闻事件的可信度和真实性,因此,对采写新闻记者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工作过程中,记者必须严格遵守现场原则,直接去新闻发生地进行现场调查。此外,自媒体的发展为记者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自媒体的灵活性也为记者提供更多采访机会,同时,以视频或者语音的方式佐证新闻的真实性。

(三)新闻信息的披露水平

在发展和竞争的过程中,传统媒体面临着媒体发展的考验,传统媒体正视挑战并在各种自媒体平台上建立账户或开发专属的新闻应用程序。媒体平台公开信息并分析公众需求,然后整合相关信息并提供权威意见。并且由于它积累了更多的用户、更具权威性,所以传播速度更快并且传播范围广。

(四)新闻信息集成度

在媒体兴起之后,编辑的内容和编辑的工作能力并不是一个小挑战。编辑应提高其专业水平,开阔视野,并具有“整合复杂而零散的信息,平衡和引导嘈杂的舆论的能力”。特别是在具有大量信息和不同观点的自媒体时代,编辑人员必须更加专业和谨慎地考虑复杂信息和不同表达角度,并能够深入处理和整合各方信息,向公众客观宣传。关于新闻信息集成的操作水平,编辑人员应注意分散在媒体上的信息,有关事件的披露、新闻评论、报告反馈等,并将它们合并为“最终文本”。如果能够以“报告和链接”的形式完全整合收集的新闻和公共生成的信息,则将新闻报道的长格式与印刷媒体中的公共微注释结合起来,将使新闻报道的语言更具节奏感。它也可以满足普通大众在瞬息万变的时代中浅而快速阅读的需求。此外,根据通信终端的各种发展趋势,编辑人员应更加关注用户的阅读体验,通过整合其他终端和其他群体的相关信息,提供合适的新闻产品,以满足各种情况下各种用户信息消费的需求。

(五)新闻级别

在公众对信息的需求方面,人们通常渴望首先了解重大和紧急情况的事实,消除信息的不确定性,然后随着事件的进展逐渐深入地了解其原因、背景和幕后故事。传统媒体需要改变一次性封闭式信息公开的过程,以形成动态的循环与联动效应信息公开过程。例如,在紧急情况下,传统媒体通过自媒体平台尽快提供实时信息,根据受众反馈不时更新以响应公众的迫切需求,并通过全面编辑与公众进行深入的采访和分析,廓清新闻事实。在自媒体时代,新闻产品不仅从物质和精神价值上获得了增值,而且还从社会层面获得了增值,并且自媒体的社会关系已成为促进内容产生和传播的重要生产力。基于关系资源的内容传播通常可以实现最大程度的传播,因此,传统媒体必须注意建立关系并及时与公众互动。它提醒媒体组织要加强与公众的互动,并重视公众的反馈。

四、结束语

在当今时代,自媒体的兴起和发展使传统媒体新闻进入了相关的进化模式。在这种结构的特殊情况下,传统媒体,一个更专业的新闻制作组织,仍将不容易被取代。但是,出于同样的原因,传统媒体也不能忽视自媒体创新过程。总的来说,传统媒体必须不断改进,提高质量并弥补其不足,才能不断发展并赢得日益激烈的竞争。

参考文献:

[1]刘国帅,曹淑珍.伦理视角下自媒体中的失范现象——以抖音为例[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6):121-124.

[2]樊永华.自媒体时代高职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调查及路径探索[J].河北职业教育,2020(06):72-75+99.

[3]程明,吴波,董家魁,李星.自媒体时代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谣言治理:框架重构、生成机制与规制消解[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6):106-113.

[4]宋娟,张静.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消解[J].北京教育(高教),2021(01):86-88.

[5]谭燕平.自媒体时代下对信息失范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21(01):121-122.

自媒体篇5

8月,自媒体“罗辑思维”创办人罗振宇最近发起了一项“史上最无理”的会员募集活动,募集5000名发起会员,会费是200元,以及500名1200元的铁杆会员,关键是这两种会员还都几乎没有特权。然而这5500个会员名额却仅仅用了6个小时便宣告售罄,也就是说有一群人拿着160万元什么都不要,送给了他,只为买一个“认可”。而且活动截止后还不断有人汇钱过去,弄得“罗辑思维”只好在网上请求别再付款。

现今,这样一种被称为“自媒体”的行为开始在很多人的视野中充斥着。维基百科对“自媒体”的定义是具有传统媒体功能却不具有传统媒体运作架构的个人网络行为,例如博客、微博和微信等社交网络平台上活跃的大号。

有诗云: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当自媒体愈发娇艳之时,传统媒体早已开始不断地化作落红。截止2012年,美国宣布停刊的纸媒已超过200家,2007-2012年美国报业萎缩了28.4%。而国内纸媒同样日子不好过,《Hislife》、《好运MONEY+》、《万象》、《飞・奇幻世界》纷纷停刊,即使依旧坚挺的纸媒也同样陷入广告销售大幅缩减的困境。

犹如温水煮青蛙,变化总是一步步走来,但往往只有到达我们面前时,才会猛然惊醒。我们或许不知道北京市的电视开机率3年内从70%跌到30%以下;我们或许也不知道互联网的广告市场规模在2011年便已超越了所有传统媒体的总和;但我们肯定已经察觉到,手机、平板电脑越来越多地占据我们的时间。直到某一天我们才会发现,自己已经几天没看过电视和报刊杂志这些传统媒体了,然后你会发现它们离你越来越远。

新闻巨头倒闭和瘦身的消息不绝于耳,与之相对的是其他新闻、信息渠道的爆发式增长也让人目不暇接,Facebook、Twitter、谷歌、YouTube各种即时工具,全球近20亿人手上持有这些工具。

只要能连通网络,这20亿人都可以制造新闻,很多人也的确正在这样做。制造并新闻已经不需要通过印刷发行的方式,广播网络及电台也不再是必要的工具了。无论何时何地,每台智能手机上都可以免费重磅消息或重要事件,大家会看到并分享,而信息则开始海量扩散。

消费者的判断也越来越不再倾向依靠单一媒体和渠道,因为消费者身边有很多社交化媒体。作为现今国内最热门的两大自媒体平台,微博、微信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微博上我们可以听名人们的言论,权威人士的声音,因为他们直接透明的身份和地位,让人更觉得值得信赖,而且作为天天关注的对象,他们已经变成信息渠道中重要的一部分。

在微信上,我们是立足于个人社交圈的强关系,我们看到的是朋友圈给我们提供的信息反馈,源于亲友强信任基础之上的信息传播会出现众口铄金的效果。

自媒体无法成为主流

传统媒体在强烈的危机意识中,开始惶恐地想让自己变得更像一个新媒体,更接近自媒体。

其实现在很多自媒体人都是传统媒体的从业者,这或许也是他们对传统媒体失望之后的一个新出路。虽然自媒体已不再是一个新事物,但经过多年的各种环境的衍变之后,对于自媒体成熟商业模式的摸索,却一直在路上。只有极个别几个自媒体赚到了钱,大部分自媒体还局限在自娱自乐的世界中。

尽管如此,依旧有很多人相信自媒体将在不远的未来成为主流媒体。现在我请任何一个相信这个观点的人闭上眼思考一下这样一个场景:未来的一天,我们大多数人都不看大众媒体传播的内容了,甚至已经没有传统媒体了,大家只关注无数个个人传播者传播的信息内容。

然后请再试想一下,如果这样的日子你过了半年或者一年。

当笔者试图如上想象之后,发现了自媒体有数个致命的缺陷是无法解决的:

第一,权威性。我怎么确定这个自媒体人带给我的是真实的信息或观点呢?在我们普遍质疑媒体公正的时候,要知道,个人绝对比组织好摆平得多。个人较难做好自我监督和约束。这在职业道德制约方面也是一种缺陷。

第二,可持续性。这些自媒体人有多少内容是可能让受众持续关注一年。自媒体的持续性始终是个问题,自媒体通常带有鲜明的特色,但你又能实现多大程度的个性化呢?他可能有妙笔生花的观点,他可能有石破天惊的爆料,有绝活并不难,难得是一辈子都有绝活。很难有个人的个性化能获得受众长时间的关注,人们喜新厌旧的速度以及欲望的要求会越来越高。

第三,狭隘性。在充满个性观点的包围中,人们很容易迷失自己。不可否认,大部分人是不具备独立思考意识的。他们无从判断自己的行为和观点在大多数人看来是否正确?没有人告诉他们大多数人是怎么想的。他们会发现他们不知道该听谁的了?他们的生活会因为无处接受到公认的普世价值观而开始缺乏安全感。

从最初的站长、博客,到现在的微博、微信,无数的自媒体先烈们已经验证了这一点。但传统媒体要生存就必须触网,而且以目前的趋势看来,移动终端应该是重中之重。除非你依靠自身的资源去做产业转型,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如果还想做媒体,那在新媒体的世界中,你只有两条路:依靠平台和自立门户。

平台选择综合症

其实选择依靠平台就是在给别人当小三,优势在于树大好乘凉,可以依托平台庞大的客户群及相关资源成长,缺点也显而易见,永远受制于人,当与平台的发展方向有冲突时,它是绝对不会考虑你的。

2013年6月5日下午,腾讯微信产品总监曾鸣对外表示:“现在的企业存在一个误区。我要拿很多很多的订户,有些企业为了发展用户,会使用一些手段,这种手段有一些是正当的,有一些是不正当的手段。就是发各种各样的信息,没话找话说的一个信息。我们曾经采访过一个运营者,他说,老板给他下了一个死命令,每天一条一定要发下去,不发他就罚他的工资。

但是我们看过一些数据,就是你发得越猛,你掉得越多。很多人都说,我的公众号怎么订户越来越少了?我说没办法,你太勤快了,你如果懒一点订户数就会增长,因为用户被他已经骚扰过度。

我们的公众平台提供了每天一条的群发能力,这个群发能力大家都蛮珍惜的,甚至是觉得今天我不发,我今天是亏了。所以很多的用户在每天早晨起床的时候,会看到很多推送的消息。但又一定要把这个东西清理了,才会觉得舒服,它就成了体验中的一个问题了。如何去实现获得信息以及信息过载的平衡,未来微信新的版本会有一些新的方式去做一些优化。”

当你希望巩固以及大力拓展你的用户时,腾讯却觉得你损害了它整个平台用户的体验。果不其然,两个月后,微信5.0出现了。虽然还是每天推送一条的频率,但是所有的公共号全部做了折叠,装进了二级界面中,大大降低了打开率。

“有人说折叠了一次不会有太多影响,其最大的立论不过就是酒香不怕巷子深这种老腔调,试问说这种话的人你自己相信自己的理论吗?如果你是一个了解互联网的人士,你肯定知道二级页面的PV与首页会有多大的差距!如果你是一个时不时要去超市买东西的凡夫俗子,你相信放在靠后排货架上的商品卖的比前排的好吗?”天天特价游CEO范新红认为公众订阅号折叠将是微信弱化资讯和营销的法宝。

对传统媒体,笔者再多此一问:如果你是传统媒体人,你会相信头版的广告价会跟内页区别不大吗?任何科技的变化与发展都是在迎合人性的中的惰性。这也是为什么微博比博客多了字数限制后却能超越博客的道理,关键是它无需用户主动寻找信息,微博会主动推送给你。

目前的江湖格局还远远尚未清晰,传统媒体应对整个市场保持时刻的敏感和触觉,对各个平台深入研究和分析,才能抓取用户的流向。你可以利用平台,但不要依赖它。因为平台不是为你的诉求定制的,虽非你能跟平台的诉求保持长时间一致。否则相信我,一旦双方出现问题,小三的下场都不太好。

自立门户

自立门户的起步必定比平台更加艰难。互联网带来的改变,关键还是传播方式的改变,从而也随之带来商业模式的转变。

在传统媒体中,纸媒它们应该是所有媒体形态当中面临新媒体的冲击压力最大的一种。纸媒作为内容生产商的地位不断受到挑战,没有形成有效反击的同时,必然带来读者的流失。广告收入下行带来的空缺迫使其转型迫切,但是难度很大。

其实纸质媒体转向电子媒体非常简单,只需将内容从印厂搬到网上后台即可,但是想要建立商业模式则比较困难。如果纸媒专注去做一个自己的网站,是极不靠谱的。你要思考在那么多网站中,你如何让读者想起上你的网站,这点非常难做到。如果你去做一个APP,那你如何跟搜狐网易的新闻客户端竞争。而且对于资讯采集汇聚的能力和互联网用户习惯的理解,纸媒恐怕还有好多要学习的。

其次,媒体人大多新闻学和传播学出身的基础属性,使他们会受到一些固定模式的约束和经营的思维禁锢。他们可能会带着较强使命感,为新闻自由而工作。而互联网出身的人,则更注重用户感受和体验,如今,作为一个体验经济的社会,你买一个奢侈品,你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用它,你是在体验你拥有它的感觉。这也是“罗辑思维”能赚钱的道理,它的粉丝如此评价:“自媒体路上最成功的商业模式案例,不卖权利,只卖认可。”纸媒要想成功,必须要有互联网的这种思维,一定要把内容当做产品来做。

两种出路各有优缺点,而且不冲突,还需根据自身资源,以及对市场判断来选择。

敢问路在何方

互联网的传播方式,必然会取代传统纸媒的传播方式。但“内容为王”这四个字至少在今天依旧适用!纸媒目前仍控制着大部分的传播内容。虽然新媒体拥有海量的内容,但又有多少不是建立在传统媒体提供的新闻上呢?在商品经济的范畴中,内容其实就是产品资源,而传播方式只是渠道而已。

但如何打通逐渐被互联网企业把控的通向最终消费者的桥梁?又如何利用新媒体?这才是传统媒体应重点解决的问题。

实际上,现在出现的诸多新媒体中,未来到底哪种表现形式会走得更远?我们还无从判断。当然随着科技发展,这个问题的答案会越来越清晰,但有一点毋庸置疑的是,现在传统媒体可以通过深化“调查性报道”,实现专注内容。

科技自媒体运营者程苓峰的自媒体“孕峰”(原名“云科技”)今年第一季度赚了20万的广告。这还只是一个人基于每天仅为此工作3小时的基础上的成果。而且广告并不是他找来的,而全都是自己送上门来的。为什么他能得到了认同?在他18万新浪微博粉丝中,有4万高端用户,大多为IT企业家以及投资人。

程苓峰自己曾有一句话:“目前传媒市场上缺少的不是媒体,而且缺少真正做内容的媒体人。”同样是科技领域的虎嗅、钛媒体也在培育大批的作者,深耕于某一细分行业,它们凭借专业翔实的内容,以“少而精”的方式吸引最核心的用户。在绝对流量上,无论虎嗅、钛媒体等恐怕都只够门户的一个零头。但是它们坚信,1000名业内读者和10万名喜欢看猎奇文章图片的匿名网友相比,前者的价值远大于后者。

新媒体导致了内容生产和复制的便利,如果你们的内容依旧还是以传播资讯为主的话,没有专业深度,没有独特性,没有品牌,只是依仗用户阅读惯性的话,那会很快消失的,因为你没有别人推送的方便快捷。调查性报道通常需要较大的投入,无论是在人力还是财力及各项社会资源上,这是传统媒体天然的技术壁垒,这才是传统媒体最核心的竞争力。

请原谅笔者大胆的假设,未来的媒体定制化和细分度会越来越明显。不远的将来,媒体将会演变成无数个多人小团队,根据用户的喜好和体验,专注于各个非常细分领域深入报道。判断的依据在于现今自媒体的爆发增长,导致资讯过于发达,已超越人类接受的极限,所以经历信息过量后一段时间,人们会为了避免过多的信息获取量,开始渴望能够拥有准确、公正、高标准的新闻过滤体系,从而选择数个针对性较强的信息源,通过订制方式组合出一套个人信息获取方案。

自媒体篇6

1、利用平台视频赚钱,有本身的盈利和平台补贴,用平台拓展市场。

2、寻找自己的客户群体,拥有粉丝多就拥有更多财富,从事自媒体的人都需要很多账号。

3、可以出售账号来赚钱,拥有大量粉丝后,每个月接广告的收入是非常可观的。

(来源:文章屋网 )

自媒体篇7

2013年4月6日,国内最大的自媒体联盟WeMedia开启了WeMedia开放日的第一站杭州站,以《赢在微信实战训练营》为主题拉开了序幕。包括腾讯平台商、知名微应用开发者、资深自媒体人(青龙老贼、方雨、白鸦、郭静)、积极转型移动互联网的传统企业等都参与了本次会议,整个参与人数达到500多人,我作为主讲嘉宾亦参加了此次会议,以下是分享#自媒体——做自己#主题的精华观点:

自媒体相关数据

(1):百度指数显示,最近半年“自媒体”的平均搜索指数为795次;

(2):微博热词指数显示最近半年“自媒体”的热议度为9000次,峰值达到10万次;

(3):百度新闻搜索“自媒体”的结果为774000篇;

(4):百度百家作家列表中,互联网类人数达到119位,文化类人数达到99位;

(5):搜狐新闻客户端自媒体订阅中科技类人数达到158位;

(6):360自媒体平台列表显示作者人数达到:176位;

(7):截止到2013年11月8日,微信公众平台注册量破200万;

(8):据不完全统计,今日头条的自媒体入驻量已破百人次;

(9):网易云阅读的自媒体作者人数达429人,科技类达到60人;

(10):截止到2013年11月,钛媒体活跃作者人数达到600多;

(11):腾讯大家的作者人数达到333位;

(12):国内最大的自媒体联盟人数达到170多位。

从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自媒体在整个市场当中还是相对火热的,但是和火热的自媒体整体市场相比,竞争也很大,仅从科技类来看,整体自媒体的数量就达到四五百位左右,而其他类目的自媒体人亦不在少数,所以要想在这么多自媒体人当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我认为可以从第三个方面来做,内容、运营、定位这三个是做好自媒体的主要关键点。

自媒体内容怎么做?

内容绝对是微信公众号运营者的“大心脏”、是核心。自媒体将自己的信息、价值、理念传播出去,靠的是内容,而文字、视频、音频等介质均为载体,视频、音频介质上,自媒体在2014年已经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内容是根本。

微信公众号内容的来源一般有几个方面:第一,通过多方信息的整理、加工(类似于信息搬运工)后,融合自己的观点、想法等,将外部的信息变成自己的内容;第二,通过采访、参会的形式,对外部信息的获取后,整理成自己的内容;第三,广泛的阅读量以及自己通过实际操作经验沉淀下来的内容整理后形成自己风格的内容。

微信公众号虽然有了自己的内容,但是若没有一个好的传播渠道,那么就成了“哑巴”,用户听不到“声音”,还算是自媒体吗?

渠道和自媒体人是共生关系,而不是竞争关系。所幸我们所处在的互联网平台是相对开放的平台,只要内容足够好,微信平台都是“开放”的。微信自身是封闭的,所以想要依靠它去传播,必须依靠用户以及自身的关系网以及渠道。

微信公众号的内容影响力如何?有哪些人在看?对看的人会产生什么影响?

内容的影响力可以从多个方面去体现,粉丝量、粉丝活跃度、评论量等都可以作为参数(仅能作为参数),而哪些人在看,这个要从微信公众号内容传播的渠道去发现和观察,对看的人会产生什么影响,这个还是得看内容本身,就像很多用户喜欢看“深喉”、爆料一样,你天天发“文章”,肯定是影响着热爱“文章”的一群人。

自媒体运营的三点

关于平台:微信公众平台和自媒体人是共生关系,平台需要自媒体的好内容,自媒体需要平台将内容散播出去。

当然,所有的传播都是基于平台的规则内的,很多人都奇怪为什么会被无缘无故封号,在平台的规则内,进行有效的传播,是比较好的方式。

关于读者:有人叫读者、有人叫粉丝、有人叫用户,其实他们是你微信公众号所能影响到的读者,并逐渐转化为深度读者。

是的,读者,你怎么对他们,他们就怎么对你,我更多的时候,是把他们当朋友,尽最大的努力将价值输出。

关于互动:和读者互动是一个技术活儿,也是一个脑力活,非常人所能胜任也,互动的好,一片欢声笑语,互动的不好,骂、喷、屌、踩样样都来。

读者基本上都是来自于全国各地,行业、年龄、性格、星座等都不尽相同,即使是一个问题,问法和答法都很难一样。不要一味的去迎合所有的读者,这样太累,也没必要把自己端起来,“砖家”和“叫兽”并不讨人喜爱。另一个问题是时间问题,和读者互动很多时候是一件很费时间的事,这个需要自媒体人自己去调节,时间是有限的。

在微信公众号运营经验方面,银泰杭州西湖店的微信运营者尹粒粒提到:“银泰杭州西湖店粉丝总数是26000人,周平均净增粉丝800人,头条图文平均阅读率大概是2000人/次。

我们现在做的三件事情是,一是每天的推送文章,下拉菜单和活动的设计;第二个是标题,每个运营微信的小编都是有自己的,这是卖书的,你可以文字稍微活泼一点,这是结合网络语言;第三个就是文风,一种是分析性,评说性的,我们是商场,说白了,银泰发的文章一种是促销广告,一种是互动活动,我们的互动活动最终的服务就是让别人来看你的促销广告的,把广告用比较让人接受的语言去组织,这个很重要,你在报纸和电视上看到的广告,放到新媒体这个微信上面,这是不行的。这是我的风格,比较网络化一点,不走僵化的传统形式的广告风格。

走在行业前沿,要不断的关注微信发展的趋势,银泰有一个微群,官方比较重视自媒体的发展,我们小编都在群里面,做的活动比较好的,最近有什么政策,都是互通有无,封闭在一个小圈子里面,就不知道现在微信有什么趋势,缺陷有哪些,会比较有帮助。”

自媒体的定位

自媒体发展到现在,鲜有能做到“大而全”的,都开始细化,我个人关注的重点是:视频、地图、社交、移动互联网。

能“面面俱到”的自媒体少之又少,随着自媒体的发展,细化是必然的结果,所以,给自媒体自身的定位是非常关键的,你给自己的定位是什么,内容定位、传播定位、读者定位。

不少自媒体人都是由原传统媒体出身,离开媒体以后,在信息的获取上,会有一定的弱势,转型后的自媒体人,造内容会不会出现“词穷”的局面?会不会写着写着就没东西写了。

“词穷”在自媒体身上是很容易出现的现象,拥有持续“造血”能力是自媒体人能持续走自媒体道路不可缺少的,自媒体从2013年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不少自媒体“阳痿”了,没有“造血”能力,只有被淘汰。

读者是自媒体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最终的最终,你所引领的读者们会去向何方?

没有读者还能叫自媒体吗?也许吧,当读者们的数量达到一定后,读者们形成的这股力量是所有自媒体所梦寐以求的,但是这股力量最终去向何方?产品化和服务化会成为主流。

我在前面介绍过很多自媒体平台的入驻人数,自媒体之间是存在着竞争的,用户的口味也会发生变化,甚至互联网、自媒体圈都在发生着变化,做自己,坚定自己的信念,一直走下去。

自媒体篇8

日前,由中国知名品牌公关与营销传播精英社群蓝莓会主办、知名跨媒体精英高管组织新莓会、以及专业新媒体第三方评估平台新媒体指数联合主办的“互联网+”中国创意传播峰会暨i莓奖颁奖盛典在北京成功举办,近500位企业公关高管、创意营销精英、资深媒体大咖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了媒体转型融合的问题。 移动互联网平台为自媒体人插上翅膀

2015年是自媒体蓬勃发展的一年,蓝莓会的联合创始人、新莓会理事长、心有灵犀科技创始人兼CEO王洁明认为,“在2016年开始整个自媒体环境进入一个特别丰富的时代,因为资本层面开始大幅度地投资自媒体,传统媒体人也越来越多地落在了自媒体,当传统媒体在慢慢关张的时候,其实有大量的内容需要在自媒体渠道消化。”

资深的传统媒体人、秦朔朋友圈创始人秦朔认为自媒体在整个中国内容生产中的影响力的加大是一个确定的事实。移动互联网平台的出现使得内容生产者可以高起点、低成本、小规模但是高质量来开展工作。它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工具,把以前传统的媒体功能外包了,为自媒体人插上翅膀,让他们可以轻装上阵。 未来企业营销将走向“网红传播”

获得2015年度最受欢迎个人自媒体的关爱八卦成长协会会长马睿在发表获奖感言时笑称自己有两个身份,第一个身份就是“火钳刘明文化传媒”的CBO,第二个身份才是关爱八卦协会的会长。在2015年马睿总结自己做了三件事情,而其中最让大家所熟悉的莫过于关八给这个时代贴上了一些独有的文化标签, “小老婆”、“软妹币” 、“我要为你生猴子”等等这些独特的标签都来源于关爱八卦成长协会。

“获得2015年i莓奖的有这么多自媒体人,原因是自媒体人在这样去中心化的时代,越来越掌握着话语权。”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沈阳如是说。沈阳教授还提出未来企业品牌营销将走向更加娱乐化的“网红传播”。譬如日前雷军、周鸿t“深情对视”遭疯狂刷屏,“只是因为在你睡觉时多看了你一眼,我们就成了网红。”未来网民将自发性地掀起创作高潮并在微博微信上共振,全民娱乐中的借势营销与品牌传播将成为热点。

上一篇:新媒体范文 下一篇:绝缘电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