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救援范文

时间:2023-09-26 03:21:08

地震救援

地震救援篇1

汶川地震造成巨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统一指挥下,全军和武警部队约10万官兵投入救援行动,一场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抢夺生命的行动在神州大地展开……

地震救援中一个必须面对的难题

在灾害救援中,几乎所有的救援队都要面临的一个难题就是数量巨大的等待救治的伤病员与有限的医疗资源之间的矛盾。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发生后可造成大批的伤员同时产生,伤员伤势轻重不一,加上受灾地区卫生基础设施破坏殆尽,内科疾病多发,灾后还易引发传染病的流行;相反地,参与救援的人员及药品设备在短时期内尤其是地震发生后的72小时内难以一次性配置齐备。因此,只有建立一套高效有序的救治体系,能够合理分配医疗资源,才能保证“现场急救跟得上,危重病人救得活,普通病人治得好,传染病人查得出”。

地震救援中的分级救治体系

地震救援中的分级救治体系来源于战争年代医疗救治模式。随着战争历史的发展,一套分级救治伤员的救援模式应运而生。它综合伤情、伤势对伤员生命的影响,按照现场急救、紧急救治、早期救治、专科治疗、康复治疗的步骤,将救治过程从时间与空间上分段划开,并进行相应的医疗资源配置。这种步步推进的救援模式有效地解决了火线战场医疗资源短缺的难题,使越来越多的伤员得到及时救治,减少了伤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

汶川地震:我们的医疗救援模式

在汶川地震救援中,我们结合地震灾难的特点和地震伤情特点对分级救治体系进行了改进,确立了“三分”制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分”指的是“分类、分级、分重点”,它包括伤病员的检伤分类、医疗后送。一般而言,在灾害发生后的初期(10天以内)伤员大量产生,受坍塌建筑物的直接砸、压、埋等机械力学损伤骨折、颅脑外伤多发,并且容易合并失血性休克、挤压综合征等高致死率情况;中晚期(10天以后)伤员中未经处理的外伤病人或重症外伤病人数量明显减少,内科病人逐渐增多,散发的传染病例时有可见。针对这些特点,早期救援重点在救命,晚期在普通医学援助的基础上侧重于传染病的筛查。具体有以下措施:

一、现场急救 多数幸存者长时间被困于废墟中,脱水、饥饿、挤压伤导致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高发。派出2~3名医护人员携带急救药品参与到地震现场进行伴随医疗保障。主要任务有:对搜救出来的伤员进行分类,死亡者由搜救队员统一处理,幸存者进行检伤;处理幸存者中出血、气胸、窒息、开放性损伤;对昏迷、休克病人实施现场心肺复苏、抗休克治疗;对轻伤员或经处理后生命体征平稳者贴上伤标后可就近转运到流动医院或当地医疗

机构进行观察治疗。

二、地震早期伤员救治 设立分诊组、内科组、外科组、手术组、特检组,在灾区展开一个中等规模的流动医院,地震早期当大批伤员被转运到流动医院后首先在医院入口处接受分诊。按照“先到先分诊,重症先分诊,边分诊边抢救”的原则,分诊人员重点对伤员的生命体征、受伤部位、伤势进行检诊并建立野战病历登记。分诊后的伤员使用流动医院内部统一的分类牌对其进行标识。分类牌共有四种颜色组成:红色代表危重伤,需要立即实施抢救,否则将会危及生命,包括:气道梗阻、动脉破裂、张力性气胸、休克、颅内出血、高位截瘫、内脏破裂等,这类伤员抢救起来时间长、难度大、所需人力物力多,多数需要医疗官现场指挥,统一调度,多科协作,但因病人数量有限,治疗后生还的可能性大,故应优先救治。黄色代表重伤,这部分伤员,如果经过积极救治可转为轻伤,但治疗不及时可恶化为危重伤,包括:四肢开放性骨折、肠穿孔、外伤合并严重感染、肋骨骨折等。由于人数较多、病情演变快、救治难度小、对整体死亡率的影响大,所以救治这部分病人获益最大,应重点救治。绿色代表轻伤,这部分伤员人数最多,通常经过简单处理即可恢复劳动力,当医护人员不足时可组织其自救或互救,其中极轻的病人必要时还可以抽组起来成为救援机动力量,负责伤员的搬运或人员的疏散工作。黑色代表死亡,抢救成功率极低。

地震救援篇2

关键词:地震 救援 风险 因素 对策

1.引言

地震是地球内部发生的急剧破裂产生的震波,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在地震灾害紧急救援中,救援队需要面对的是震后千疮百孔的灾场环境,不光包含大量震后破坏或倒塌的建筑,还有可能遇到山体滑坡、道路不通、堰塞湖、火灾、泥石流、碎石流、滚石、化学物品污染、辐射污染等具有危害性的状况。另外在救援还会受到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等各种非自然条件的影响。若执行的是境外救援任务,则还会有如灾情信息不明、语言不通、风俗习惯不同、水土不服对身体影响、队伍安全和生活难保障、设备不足等许多不利条件。以上提到的众多因素都是救援行动中需要应对的安全隐患和不利条件,可以说救援行动中的安全涉及方方面面,在平时救援准备中,就必须对救援行动中的风险因素进行了解和分析,甚至对一些因素做相应的准备工作。本文通过分析认为地震灾害紧急救援中救援的风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构成。

2.风险因素

2.1结构安全因素

在地震救援中,具体地震倒塌建筑内实施救援行动是最为危险的救援步骤之一。操作不当或者防护不到位可能造成救援队员受伤甚至出现生命危险。因此,在建筑物内部或附近救援过程中,对各种危险情况要有预先的准备,有可能遇到以下几个危险:

2.1.1部分建筑结构构件或者填充物坠落的危险

在救援队救援过程中,由于受到地震的影响,许多建筑坍塌或者部分坍塌,造成建筑结构失稳。救援队进入建筑内部救援时,可能碰到建筑物内部构件或者填充物继续掉落的危险,甚至整个建筑发生倒塌。这种情况是最令队员担心的危险之一。因此,救援队员在进入建筑物前,对建筑物的结构要进行初步的分析,是否可能发生坍塌,并戴好安全帽以及防护服。对一些构件做好支撑。

2.1.2 建筑结构稳定性不足在新的扰动或振动下发生二次坍塌的危险

在地震后,建筑物基本都处于失稳或暂时稳定的状态,许多建筑物在没有受到干扰的情况下会保持结构的临时稳定。但是,在救援队员进入建筑物实施救援时,有可能会碰到或接触建筑物,甚至需要破拆建筑物实施救援。此时,原本临时稳定的建筑物构件可能受力发生失稳,导致二次坍塌。

2.1.3 余震危险

余震是在主震之后接连发生的小地震,一般在地球内部发生主震的同一地方发生。通常的情况是一个主震发生以后,紧跟着有一系列余震,其强度一般都比主震小。余震的持续时间可达几天甚至几个月。为了更好更快的救援,通常在主震后几天救援队就开始进入地震地区救援。此时,余震发生的可能性比较大,发生余震,又可能导致二次坍塌等各种危险。例如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几天内发生余震6000多起,而且有6.0级以上破坏性较大的余震就有4起。

2.1.4 漏电、漏水、燃料、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危险材料(如石棉)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危险,此类危险本文归入下一类环境影响因素当中。

2.2 环境因素

2.2.1 漏电、漏水、燃料、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危险材料(如石棉)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危险

在各种建筑物当中,电、水、燃料是必备的物质。发生地震后,均会不同程度的存在漏电、漏水以及燃料和有毒物质的泄漏。在即将进入建筑物前,需用专业设备检测漏电情况以及有毒气体物质的情况,确定安全方可进入,确保队员自身安全。如果存在漏电或者有毒气体的情况,必须有专业人员进行处理。

2.2.2 施救环境陌生影响

在救援过程中,救援队伍大都从外地赶赴地震现场救援,对地震地区环境不是很熟悉。同时由于受到地震的影响,道路堵塞、发生泥石流、堰塞湖等造成地形地貌发生改变。此对救援队及时救援造成很大影响。甚至无法及时赶到,参加救援。因此,在赶赴现场前及赶赴现场过程中,尽可能从各个渠道了解地震现场以及道路交通的情况,同各个救援队伍保持联系,掌握第一手资料,以最快的速度赶赴救援地点。

2.2.3气候因素

在救援队伍实施救援的过程中,由于地震后,建筑物坍塌、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等均会严重污染空气,造成灰尘过多、可见度下降等情况,地震现场的恶劣气候会对及时救援造成影响。相应的救援设备必须携带齐全,减低气候环境的影响,更好的展开救援。

2.2.4 噪音因素

在救援现场,建筑物倒塌声音、救援设备声音、民众等呼喊声以及其他各种机器设备声音造成的现场噪音对救援产生影响,队员无法专注救援,甚至无法听到受困人员的呼救声。

2.3 外界干扰因素

2.3.1 家属群众干扰因素

在救援过程中,当地受困人员的家属以及当地或外地群众围观等都会对救援队员产生影响,造成一定的干扰和压力,对救援过程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救援时,必须及时的疏散群众和无关人员,保证道路的畅通和救援不受干扰。

2.3.2 媒体干扰因素

发生地震灾害后,国内外媒体均会蜂拥而入,聚集在地震地区,甚至进入地震救灾区域,对队员进行采访等,这样容易对救援队及时救援产生影响,还可能破坏建筑物的结构等。

2.4 体力影响因素

救援队在救援过程中,需要实施现场营救开通救援通道,转运受困群众,运送救援物资,运送救灾人员等各种体力脑力劳动,而且需要连续不断的工作,强大的工作量、紧张的工作环境和长时间的劳动造成队员体力透支,身心疲惫,甚至造成部分队员生病等。

2.5设备因素

在救援过程中,救援设备是救援的不可缺少的工具。设备准备不足或者在救援中设备损坏也会对救援产生严重的影响,甚至造成救援中断或者救援无法展开。例如,缺少有毒有害气体的侦检设备,就无法展开救援,如果,匆忙展开救援,就可能对救援队员造成生命的威胁。

3.结语

地震灾害救援工作强度大、危险高、责任重,特别是救援人员进入倒塌或濒临倒塌的建筑物可能存在巨大的风险。救援队伍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提高救援的效率。同时,必须不断提高对危险因素认识,始终把队员的安危排在首位,尽可能在队伍中配备不同领域的专家,对各种风险因素做出相应的评估和对策,采取必要的防范处理措施,提高队员的安全系数。救援工作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本文仅仅介绍了现场救援存在的风险因素,其他救援的后续工作同样不可缺少,不可忽视,保证救援工作持续安全完成。(作者单位:武警福州指挥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博 地震应急联动机制建立浅析,中国应急救援,2011,5

[2]李天义 地震灾害中被困人员的心理分析与干预,中国应急救援,2012,2

[3]陈维锋 地震灾害搜索救援理论与方法,2008

[4]马林 破坏性地震生命救援的思考,中国应急救援,2012,2

地震救援篇3

地震灾难的人员死亡可分为震后立即的初始死亡与震后30d的最终死亡两部分。地震灾难的初始伤亡与地震时地质物理破坏强度,如震级、烈度、震源深度、震型(主余震关系)、地震断裂带走向和发生时间等震情有关,也与震区地质构成、地形地貌、人口居住、建筑物结构、山体垮塌、道路损毁、房屋损毁等灾情密切相关。多因素多变量的复杂组合构成了每次震情、灾情、初始人员伤亡和伤情构成的差异,形成了每次地震医疗救援面临的差异化内在规律。由于对大自然认识局限,迄今尚无法准确预报地震,难于大幅度有效降低地震初始伤亡。最及时、有效、合理使用医疗资源与抗震救灾时针对震情、灾情而预估初始伤亡人数制定的医疗救援方案,组织和实施方案的有效性以及医疗资源合理调度、优化使用有关。医疗救援投入产出效益主要体现在合理、有效使用医疗资源情况下,缩小震后最终死亡与初始死亡人数的差值。近年来我国抗震救灾体系逐步完善,应急救援队伍力量大大增强,医疗救援能力得以提升,地震灾难医疗救援投入产出效益明显提高。

2搜救黄金时间和医疗救援黄金时间

损伤机制以高处坠落、砸伤与跌伤多见,房屋破损所致的掩埋和挤压伤少。在伤情构成中颅脑躯干伤构成比例高,许多伤员需要损伤控制性急诊手术治疗,因此我们需要重新认识黄金时间,搜救被掩埋者的黄金时间是震后72h,但颅脑躯干伤的医疗救援黄金时间应在震后24h以内。芦山地震山体道路毁损较轻,陆路交通迅速恢复,整合式分级医疗救治体系高效运作,使得现场救援与伤员分级转运也较为顺利,震后30d死亡率和伤残率明显降低。地震灾难发生后有线通讯与移动通讯极易受损中断,震区灾情难于及时了解。芦山地震后直升机与无人机及时升空航拍,了解震区山体滑坡、道路毁损和房屋倒塌等灾情,并预估初始伤亡情况,及时制定伤员快速转运、分级救治方案,使后方华西医院地震伤员住院30d死亡率由“512”汶川地震的1.69%(31/1856)降至0%(0/316)。

3地震伤员后方转运模式

头颅躯干受伤且伤后不能行走者需集中观察生命体征,随伤后时间推移,相当部分伤员因颅腔、胸腔、腹腔内进行性出血而需要损伤控制性急诊手术,应当优先转送到后方医院。山区抗震救灾医疗救援实践证明,依靠手术救护车、手术医疗方舱在现场实施损伤控制性紧急手术的作用极其有限,成本高昂且效益不佳。及时直升机转运或毁损公路段两端救护车接驳,毁损公路段人工转运伤员能达到及时救治的目的。“512”汶川地震能送达后方华西医院的颅脑胸腹伤员仅占住院伤员总数的14%,颅脑胸腹手术仅占地震伤员手术总数的4%;由于及时转运分级医疗,“420”芦山地震华西医院的颅脑胸腹伤员占37%,实施颅脑胸腹手术占9%,显著降低了颅脑胸腹损伤死亡。外地驰援地震现场的医疗队应以年青力壮的急诊、重症监护医护人员为主体,以伤情评估、分拣后送和现场急救处理为主要任务。专家和外科专业医师应主要在前方或后方医院进行危重伤员抢救损伤控制性手术、确定性专科手术和专科治疗。

4危重伤员分级管理

对于延迟进入后方医院伤口污染重的批量伤员,需在进入急诊区域前更换衣物、进行伤口涂片镜检革兰氏阳性杆菌,筛查特殊感染者。伤员急诊时血色素、血气分析、乳酸与碱剩余检测有助于快速甄别重症伤员,早期发现需急诊手术治疗颅内继发性损伤和进行性胸腹腔内出血伤员。伤员入院后需组织多学科专家定时巡查伤员,及时发现生命体征不稳定的重伤员,按需施行损伤控制性手术或高级生命支持治疗。大量重伤员入住重症监护室抢救时应进行评估,分级管理;感染与多器官衰竭是死亡的重要原因,多学科小组工作模式能显著提高危重症伤员抢救成功率;加强早期康复和心理治疗能有效减少伤残率。综上,地震灾难医疗救援实践提示:成功的地震灾难医疗救援取决于最大可能地减少地震伤员的死亡、致残和最及时、有效、合理地使用医疗资源,即提高医疗救援投入产出的效益。

地震救援篇4

2010年4月15日,在遍布悲伤和紧张的青海玉树地震灾害现场,一名在废墟中被困了近12小时的藏族女孩用带有浓烈口音的普通话向艰苦的救援人员表达着谢意。她的获救感言随后被通过网络视频迅速传遍了全同,迅速令许多人感动到流泪――为了遭遇地震灾害的玉树,更为了,那一颗懂得感恩的同胞之心。

玉树地震与此前的汶川地震情况有所不同,后者受灾的主要是汉族,而前者90%以上的居民是藏族,因此玉树灾区呈现出来的天气恶劣、地广人稀、交通不便、高原反应及语言障碍等多种因素使救援难度空前。

截至2010年4月25日,玉树灾区遇难人数达2220人,另外有70人失踪,1.2万余人受伤,受灾总人数多达20万。按照统一部署,大批伤员已经被迅速分送到青海、甘肃、陕西和四川的多家医院里进行救治。

国旗再次为平民而降,警报再次为罹难者长鸣,许多人相信:中央政府又一次为不幸遇难的普通民众降国旗志哀,让逝者带着尊严安息,既体现了高层重视民生问题,也包含了国家对少数民族同胞――藏族同胞关怀的深远意义。

同内外许多媒体在汶川地震救援工作结束后都发出了“中国式救援”的感慨,而玉树地震再次为灾难中的中国救援行动提出了考验。社会力量的身影

地震发生后,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迅速动用多种资源。从全国各地召集专业救援人员参与抗震救灾工作。不过,参与救援行动的人员和物资不仅仅来自于政府的力量。

包括政府组织的,民间自发的,各种各样的地震救援队、医疗救援队及志愿者们,带着许多钱物从震区四周,从全国各地赶赴灾区。海外的许多华人机构、团体同样进行了大量赈灾活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也向玉树灾区捐赠了50万美元物资。

其中,来自香港正在玉树进行志愿者工作的46岁义工黄福荣,因为奋不顾身救助受困的1名老师和3名孤儿而不幸遇难,其事迹被广为传颂。当地许多人闻讯后纷纷在废墟中捡拾木板,以石块作铁锤,订制了一个简陋的棺术,希望他高尚的灵魂有个栖身之所。4月18日,黄福荣的遗体被运回香港,香港特首曾荫权公开表示敬仰其“无私奉献、舍身成仁的精神”,称其是“香港的光辉榜样”。

另外,令人注目的除了着装统一的、武警官兵和警察外,更有数千名身着绛红色僧袍的藏传佛教僧侣(喇嘛)参与其中――赊了自发徒步、骑摩托、挤货车赶到灾区进行各种救援行动,他们还负责颂经祈祷,为不幸遇难的人进行宗教仪式。藏族僧侣们史无前例与其他救援队伍并肩工作,搜救地震幸存者和处理遇难者遗体,有效地帮助了许多遇到灾难的人和家庭,成为玉树地震救援中的一大特点。

随着当地学校的逐步复课,藏族僧侣们悲痛的祈祷声经常与孩子们诵读课文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显示出一种特殊的冷静与希望。显然,政府组织的有效救援行动和积极的关怀态度不仅促进了汉族与藏族之间的关系,尤其是“藏族人民的心也被汉族人民的广泛支持感动了”,这样的情况将使中央政府获得更多藏民的好感,得到更多少数民族同胞的拥护。

尽管地震带来了巨大灾害,但是随即展开的大规模的救援行动非常出色。不过,由于当地的各种条件恶劣,政府不得不限制志愿者进人地震灾区,甚至要求一些在现场参与救援的志愿者先行离开。

不过,志愿者的身影一直没有消失。玉树地震发生后,作为国家指定医治伤员的4个省份之一,四川省先后接收了281名地震伤员,分布到省内共7家医院。位于成都市的西南民族大学内500多名藏族同学在学校的统一组织下,轮流到成都市内的4家医院进行志愿行动,除了担任藏语翻译,同学们还在生活起居方面为伤员们做了许多事情。正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内服务的藏学学院二年级的藏族学生吉合老说:“我们很愿意为同胞服务,也觉得医院、政府在救治伤员方面安排得非常好,很让我们藏族同胞感动。”

四川省在全力救治、强化康复、院感防控、伤员传染病防治和玉树地震伤情特点等进行了研究和安排。四川省人民医院的一名外科医生还说:“我们已经接到国家的指示,玉树地震的伤员将全部免费治疗直至出院。”

值得注意的是,在4月18日的国务院新闻会上,国家民政部救灾司司长邹铭表示,针对此次玉树地震,拟不发动全国性的救灾捐赠。

如此决策的背景因素来自于许多方面:普通老百姓的经济压力在增大,政府的财富也不断在积累……显然,救灾本是政府的职责,如果政府的财政能力能够帮助灾区渡过难关,重建家园;就不适宜再组织全国性的救灾捐赠。这体现了珍惜民力的思路。

事实上,民众的善良和无私不需要鼓动和提醒,只要有明确的信息传来,每一次灾难来临民众都会主动伸出援助之手。显然,他们愿意和同胞站在一起,和国家站在一起。

另外,互联网继续成为玉树抗震救灾的信息和感情传递平台,除了各门户网站普遍提供网上祈福和捐款,刚出现不久的“微博客”更是大显身手。这些现代高科技信息传播方式,使更多的人在最短的时间里知道了事件的情况,在信息的催化下,愿意动的、必须动的人和机构都动起来了,为全社会衬映出丰富的身影。

震痛的危机

尽管玉树地震救援中再次出现了众多令人感动的画面和故事,但是其背后仍然显现出了许多存在已久的危机。

在强烈的地震面前,玉树当地许多土木结构的房屋轰然倒塌,很多地方变成一片废墟,不少人被掩埋。当地高寒缺氧,救灾物资、救灾人员等严重匮乏,帐篷棉被、医疗物资、食物及饮用水普遍匮乏。

由于当地海拔较高,救援人员的体力、物资、技术等保障都面临严峻的考验,救援工作难度很大,严重的高原反应曾经令最少400名救援人员需要撤离灾区,就连搜救犬都不能正常工作。另外,尽管玉树处于、四川的接合部,但运输能力弱,主要通往灾区的214国道道路狭窄曲折,紧急时分只能单向行驶,进出灾区两个方向车辆严重拥堵。

另外,由于受灾者和救援者许多都语言不通,造成现场秩序的一些混乱,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外界救援人员的工作难度。震后的混乱中,不少藏族灾民一见到医务人员就伸出双手大拇指,意思是请求帮助。

随着救援行动接近尾声,如何重建灾区将成为新的任务。玉树州是青海省最贫网的地区之一,地方财政困难。青海省副省长张光荣表示,玉树是黄河、长江、澜沧江的发源地,为保护生态环境,本地基本上没有砖瓦厂、水泥厂,将来所有的建筑材料都要从西宁和外面运进去,同时当地地形狭窄,电力保障弱,重建需要大量投入资金。

从汶川地震到玉树地震,一个共同的特点是许多校舍倒塌,大量学生被活埋。玉树当地教育部门曾经有过统计,60%的学校在地震中倒塌,玉树县第三完全小学80%房屋倒塌。4月18日,国家主席在玉树一处帐篷改建的临时教室中看望孤儿时,用粉笔在黑板上写道:“新校园,会有的!新家园,会有的!”随后,他还带领孤儿们反复读着这些话。

“我仔细体会了国家主席在玉树灾区的足迹和举动,再次对学生的安全忧心忡忡,深感学校危房的排除责任重大。”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罗崇敏说,“这些问题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作为教育界的官员,我们不能再回避,不能再等待了。”

在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罗崇敏就在全国率先提出,无论是新建校舍还是改造校舍,都要加强抗震设防管理,处于地震带上的校舍抗震设防标准,至少要按8度设防。他当时说:“云南省中小学校舍中还有近600万平方米的D级危房,这是个非常大的压力,所有D级危房都要坚决拆除,不得再安排师生使用。特别是对砖木结构、土木结构、预制块建设的上世纪80年代建设的危房,坚决拆除。”而在日本这个地震多发国,各种学校建筑是最牢固、最安全的,所以学校的建筑几乎都成为了各地政府指定的避难所。

“学校和教育的安全,责任重大,任务艰巨。”罗崇敏说,“在近期各地的强烈的地震中,学校的伤亡比较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原因有三方面:一是学校内人员集中,二是校舍安全达标不够,三是对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的‘三生教育’不够,尤其是对‘生命’的教育,即应该如何珍惜、保护自己的生命。”而他本人也一直在努力使“三生教育”进入国家教育体系。

他举例,玉树州孤儿学校的在校师生没有一个人在地震中遇难,藏族女学生拉姆索玛表示学校教给了她们抗灾防使的知识,在宿舍碰到地震时,大家立即钻到了床底下,保全了生命;汶川大地震后,该校的老师们就反复给同学们讲如何防御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学校还开设了防御地震、水灾等课程,还经常组织同学观看有关的电视节目。

玉树发生地震时,罗崇敏正在位于中越边境地区的云南省文山州农业学校检查工作,他发现那所拥有4000多名师生的学校竟然建在一处滑坡体上,于是当场呼吁:“无论怎么困难,学校必须搬迁,越快越好。”他明确建议,鉴于校舍安全工作历史欠债太多,需要资金巨大,完全由各地政府来承担显然不现实,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应该是一条可行之路。

地震救援篇5

关键词:内部控制;管理控制系统模式框架研究;制度控制系统;管理控制制度;地震医疗急救

一、引言

(一)概述

地震给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尤其是发生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和山区时。但迄今人类尚无法准确预测地震将在何时何地发生,以至很难防范。我国是大陆强震最多的国家,7%的国土承受了全球33%的大陆强震,且人口众多,地形复杂,近年又进入地震频发期。如何最大限度降低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是当今国家和社会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二)资料与分析

1、从四川汶川大地震中的医疗应急措施看我国的医疗应急管理体系。据中国国家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县(北纬31.0度,东经103.4度)发生8级地震。此次地震强度大,波及面广。国家信息中心预计,汶川大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4000亿元-5000亿元。如何有效组织救灾工作,减少损失成为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挑战。

2、内部控制的定义及作用。所谓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续与措施的总称。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经济文化飞速发展,但是有许多关系人民基本生活的问题却没有得到改善,如上文提到的地震救灾应急医疗系统。与抗震经验丰富的日本相比,我国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地震医疗救援应急管理体系相对薄弱。

二、中日医疗应急体系的比较

为了解决我国在救灾应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首先需分析世界上救灾体系比较先进的国家的应急医疗体系。以此为基础,找出我国医疗体系的软肋,寻求解决方案。

(一)日本危机管理机构的特点

日本是一个地震灾害频繁的国家,多年的经验使得日本的地震救灾体系十分完善:日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分为:中央-都(道、府、县)-市(町、村)三级,由主管卫生和福利的厚生劳动省负责建立,并以之为中心,纳入整个国家危机管理体系。

我国应急体系始建于2003年,2006年正式成立国务院应急办公室和“一案三制”。一案是应急预案,三制是机制、体制和法制。由于我国尚未建立危机应急处理机构,医疗应急救援由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从国务院和地方各应急管理机构建立的各类专业人才库抽调人员组成临时专家组。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在同级政府或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协调工作。

(二)日本危机管理网络体系与职能

日本政府十分重视应急通信系统的建设和运用。除已有较完善的气象防灾信息系统、流域信息系统、道路灾害信息系统及覆盖全国的“中央灾害管理无线广播通讯系统”等外,政府与政府、政府与公民、政府与企业的应急电子政务系统已开始使用。日本不少高校设有“危机管理”专业,专门培养高层次的防灾救灾、应急管理方面人才。部分非政府机构成为防灾减灾的法律主体,如银行、红十字会、电信电话公司及广播协会,积极推进地方公共团体、指定中央和地方公共机关实施防灾事务,并进行综合协调。地方管理也明确指定包括运输、电力、煤炭、电信、媒体等公共事业需无条件积极配合抗震救援。

在我国,医疗急救属于急诊医学的范畴,基本仍侧重于院内急诊。而真正作为院前急救的培训教材和课程则没有统一的标准,更缺乏灾难医学、空中、野外等特殊环境的急救培训教材。虽然院前急救和院内急诊大部分专业内容互通,但两者之间的侧重点不同。即使是一个专职的急诊科医生,不经过专门的培训,也很难较好地完成院前急救工作。

目前,有些政府部门、医疗卫生管理部门及医院对院前急救工作并不重视,在我国几乎没有人将院前急救作为终身职业来看待,也没有人愿意在5年医学本科毕业后从事目前这种“担架员”的工作,而对普通公众的急救培训更是少之又少。

三、我国地震医疗救援现状

(一)由此次汶川地震而发现的问题

自2003年非典以来,我国的应急医疗急救能力得以很快完善,但是在此次汶川地震急救过程中还是发现了很多不足之处。

(二)以管理学中内部控制的方法为依据提出的改进建议

内部控制之制度控制系统。制度控制系统是指企业通过规章、条纹的形式规范和限制企业各级管理层与全体员工的行为,以保证管理活动不违背或有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运用到地震急救管理中,则表现为:

1、建立完善的急救医疗组织结构。由于地震救灾属于特殊时间的特殊行动,采用金字塔式的功能化组织结构效果比较好。这是一种具有组织内部的严密性,严格的制度和层次等级来保证信息工作有效的组织结构。

2、应急管理机构常设化。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卫生问题上,日本有分工明确的常设卫生应急体系负责指挥,并与其他应急部门形成网络联系。而我国现有的医学救援模式是“应急处理多、应急管理少”,一旦发生突发公共事件需医学救援时,需临时成立救援指挥机构,缺乏持续的运行机制和常设机构,难以应对复杂的救援管理和指挥。

3、网络化。日本不仅建有专门地震基础数据库,还十分注重医疗资源共享,并特别强调积极与媒体沟通,形成完备和发达的监控信息系统。日本将媒体视为“政府应对危机的最好朋友”。在灾难应对方面有丰富经验的加拿大北阿尔伯达理工学院紧急事件管理证书项目协调员玛丽安・布恩认为:紧急事件中及时向公众如实事态信息,不仅可以有效避免恐慌,提高公众在紧急事件中的主动配合,且有利于发挥公众在紧急事件中的集体智慧。

我国经济实力仍很薄弱,加上人口基数大,在借鉴国外医疗应急救援管理模式的同时,应与本国实际情况相结合,根据自身能力,分阶段,在宏观决策、统筹规划基础上建立适合我国国情,最大限度合理配置、高效使用和成本-效果最优化的应急管理体系和模式。

四、结论

由于专业、语言、网络等限制,直接获取、阅读和理解各国现行法律法规及政府文件存在一定困难,不排除对各国法规等理解和阐述存在一定偏差。但是,综合考虑我们能够发现,我国的地震应急医疗急救系统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方面,本文的一些看法和意见由于专业知识所限可能存在偏颇,旨在为我国的急救管理系统有所贡献。在大的灾难面前,人们越发需要保持冷静,一项有条不紊,控制有序的医疗急救系统对人民的生命财产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也许我们可以借鉴企业内部控制的理论,对这一系统进行完善。

参考文献:

1、刘晶晶.地震与中国人如影随形:解读中国地震带[J].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08(6).

2、思远.世界进入强震周期?中国国家地理杂志[J].2008(6).

3、姚国章.典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及其借鉴[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6(2).

4、邹铃,任建萍.国外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及其启示[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5).

地震救援篇6

坍陷、扭曲、残破的钟楼依旧固执、倔强地坚守在绵竹市汉旺镇广场一端,而周遭大面积的悲惨与痛苦已持续40余日,持枪警戒的兰州特警队员有序分布,神情凝重。东汽中学的瞬间凋零与巨大损失举国哀恸。原本喧嚣流动的活跃社区里,除却不断走动且全副武装的防化兵及突破防线回访的一两个焦灼的村民,一切归于死寂。

遵道镇,气氛压抑低徊。花圈已堆积成山,连绵数百米。长长短短的衣服、棉被、沙发及各种生活器具在雨后的空气里湿润、暗淡。远远近近的村落,已再无炊烟升起,桥梁断裂、楼房倾塌,砖石壅塞了几近干涸的河道。斑驳的水泥板或开裂倒下或已完全碎裂成瓦砾。黑红老旧的房梁横陈、斜指,似有冲天怒气。废墟高低不平、举目皆是,地震月余再访依旧触目惊心。大量的儿童照片与祭奠果品、玩具,庄重而凄婉,长长的白色横幅上“孩子们一路走好”,令人心酸。

幸存灾民心头复杂、几近痛不欲生,多位村民在与本刊记者交流时止不住地哽咽、流泪,其巨大且沉重的惶恐、焦虑、痛苦、无助交织的心理状态显然并非机械的物资给予可舒缓。灾区情况千头万绪,其工作任务之大、之重、之严谨不可轻言“大干快上”。绵竹市常务副市长陈彦夫、副市长罗登亮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无不心情沉重。

江苏、天津等主要省市对口支援绵竹灾区的帐篷、活动板房正在大规模兴建,工作人员冒雨工作,各种配套设施与人员构成亦渐趋成熟。在已落实的移民安置点,记者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运送救灾物资的车辆不断过往,旗帜、横幅随处可见。官兵、政府官员、医疗救护队员及来自不同地区、省份甚至国家的大量公益组织及志愿者无不在紧张工作。尤为可贵的是,在此次地震救援中,NGO在中央政府主力工作之外,提供了大量的补充,发挥了巨大功用,而诸多境内外基金会、慈善机构对灾区持续不断的援建更受到了灾区、灾民的肯定与拥护。

日前,本刊记者在抗震救灾力量大本营的成都与多个NGO组织负责人有过采访交流,其中包括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地球村、根与芽、NGO备灾中心、多背一公斤、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中国社工协会、国际小母牛、特殊儿童救助基金会、重庆市绿色志愿者联合会、香港乐施会、香港宣明会、华民慈善基金会、南都公益基金会等众多非政府组织,都已经或准备提供切实可行的相关服务。

时下,NGO已在方案探讨及信息共享、相互联合等诸多层面取得相对共识,隔阂在相对淡化,其组织规模化与体系成熟化趋势在逐步形成,诸多原本力量薄弱、规模尚小的草根力量正在以“滴水成海”的方式凝聚并已投入到灾区救援工作之中去,大量援助计划正渐次展开,而境内如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南都公益基金会更联合大量有志企业家及文化精英,已为灾区重建发挥了巨大效用。

6月21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第40天,绵竹市政府和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联合主办、麦肯锡公司协办的,于成都举行的“绵竹市灾后重建多方协作友成论坛”,旨在进一步探讨救灾方案设计、进一步推进灾后重建及防疫工作,其对公益组织的贡献亦提出了肯定,而在本次会议上,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郑文凯、四川省副省长张作哈、绵竹市常务副市长陈彦夫及副市长罗登亮、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理事长王平分别发表重要观点,另有多位政府要员、境内外援建力量、公益组织密切参与,规模过百人。

地震救援篇7

地震后多少小时内为最佳救援时间 72小时。“黄金72小时”是地质灾害发生后的黄金救援期,这是救援(学)界的共识。救援界认为,灾难发生之后存在一个“黄金72小时”,在此时间段内,灾民的存活率极高。每多挖一块土,多掘一分地,都可以给伤者透气和生命的机会。在世界各地历次大地震中,72小时内的国际化救援是最有效的救援方式。一般破坏性地震:造成数人至数十人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在一亿元以下(含一亿元)的地震;中等破坏性地震:造成数十人至数百人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在一亿元以上(不含一亿元)、五亿元以下的地震;严重破坏性地震:人口稠密地区发生的七级以上地震、大中城市发生的六级以上地震,或者造成数百至数千人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在五亿元以上、三十亿元以下的地震;特大破坏性地震:大中城市发生的七级以上地震,或造成万人以上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在三十亿元以上的地震。

地震后多久会有余震 1、单震型:就发生一次较大的地震,前后基本上没有地震。这种地震比较少见,基本上目前无法预报。

2、主震-余震型:先发生一次大的地震,随后发生一系列较小的地震,这些较小的地震称为余震。例如汶川地震、唐山地震都是这种地震,一般主震发生或很快就有余震。离主震越近,余震越多,平均强度越强,随着时间的流逝,余震越来越少,平均震级也逐渐下降,但不排除偶尔又来一次较大余。

前震、主震、余震是地核移动的表现形式,地震开始移动,岩浆就发生波动,推动地壳振动,称为前震;岩浆发生顶头峰时产生的振动是主震,残余岩浆的波动,地核的复原间接的推动地壳振动是余震,由于地核的复原比原先移动的动量大,故余震比前震大。地震前后相当于岩石蠕动应变恢复过程。前震、主震、余震是一次地震的分解现象,国外很多人把时间间隔不大。

西藏那曲发生5.8级地震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1月30日21时53分在西藏那曲市双湖县发生5.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位于北纬31.76度,东经87.94度。震中5公里范围内平均海拔约4554米。震中周边200公里内近5年来发生3级以上地震共65次,最大地震是2020年7月23日在西藏那曲市尼玛县发生的6.6级地震(距离本次震中191公里)。本次地震周边5公里内的村庄有啊乌尼瓦隆巴,20公里内的乡镇有措折罗玛镇。震中距尼玛县67公里、距申扎县118公里、距双湖县180公里、距班戈县201公里、距南木林县257公里,距日喀则市292公里,距拉萨市385公里。

地震后为什么下雨 地震时,地下储藏的巨大能量瞬间释放出来,地面温度会升高,这有助于地表的水分向空气中蒸发,空气中水汽含量上升,更容易形成降雨。地下本来也有一些水分,在地震时迅速被汽化,顺着大地裂开的缝隙升腾到大气中,形成很强的对流上升作用,水汽上升后受冷凝结为雨滴落下。地震时房屋倒塌、大地变形、山体滑坡,会产生很多灰尘和微小颗粒物漂浮在空气中。而且地震时形成的冲击波会把这些灰尘“轰”到云层中。于是这些灰尘变成了凝结核,水汽附着在这些凝结核上,再不断碰并结合,等增长到空气无法托举的时候,就变成雨滴落下。

地震救援篇8

【关键词】地震救援;心理健康;压力管理

雅安地震由于影响大、伤亡人数多,救援行动的规模和强度都是一般救援行动无法与之相比的。从部队反馈回来的情况看,救援行动给官兵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参与救援的官兵逐渐出现一些心理问题:恐惧心理、焦虑心理、强迫心理、自责心理等。心理问题严重的救援官兵还出现枯竭心理现象。它包括三个维度:情绪耗竭,工作热情完全丧失,情感资源像干涸了一样,个体不能像原来那样对他人倾注感情;去人性化,对他人再无同情心可言、甚至冷嘲热讽,把人当作一件无生命的物体看待;失效,在工作中体会不到成就感,积极性丧失,不再付出努力。救援官兵一般会先出现情绪耗竭,这种防御性反应会导致去人性化和低成就感,致使官兵出现一系列的身心症状,如疲劳、易激惹、焦虑和抑郁等。实证研究发现,枯竭和抑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枯竭比抑郁有着更强的工作指向性和情景特异性,而且,枯竭有着明显的传染性,容易使救援官兵在灾后出现异常行为,例如脾气暴躁、行为怪异、退缩、拖拉、人际关系紧张、家庭矛盾冲突等。

一、通过压力管理,加强救援官兵的心理抗逆力

抗逆力(心理弹性)指个人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及其他生活重大压力的良好适应,也是个人面对生活压力和挫折的“反弹能力”。在救援人员的压力应对方面,关键是培养官兵的抗逆力。灾难事件由于相应的物理刺激强度非常大,会在人的头脑中留下深深的“印记”,而且很难消失。救援官兵受到灾害现场和大量伤亡的刺激,容易出现对类似情景的再现,并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对于灾后出现的心理问题,我们可以用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帮助官兵调整心理,以培养官兵的心理抗逆力,防止官兵出现挫败感和脆弱感。具体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是主控信念的培养,通过心理辅导让官兵相信自己是可以掌控生命的。具体可采用自我暗示的方法,让官兵用语言暗示自己,人是能够运用能力掌握自己命运的,这有利于抗逆力的增强。二是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心理学家发现,每个人对自己的能力都有一个“舒适区”,就是觉得自己的能力非常适合,做起来很得心应手的事情。在这次突然的地震救援行动中,地形、天侯复杂,灾难强度大,许多参加救援的人员都发现困难远远超过自己当初的想象,也就是说超过了“舒适区”,会让救援人员感到无能无助。救援行动后需要对官兵进行自信心的培养,适当调整工作内容,加强心理训练,通过信任背摔等训练加固和打牢官兵心理,进一步提高官兵的自我效能感。三是积极情绪培养,同样是半杯水,有人看到后觉得还有半杯水,而有人看到后觉得只剩下半杯水,这就是积极归因和消极归因。在灾难过后我们要让官兵积极归因。如果救援官兵把没有能够抢救过来伤员的原因归在自己身上,这就会给他带来内疚。而如果他把伤员没有能够抢救过来归为外在的、不可控制的因素,他的心理压力就会减少很多。通过对救援官兵积极情绪培养,让他们进行正确归因,减少官兵的内疚情绪。

二、通过心理训练,降低救援官兵的心理应激水平

心理应激是有机体在某种环境刺激作用下由于客观要求和应付能力不平衡所产生的一种适应环境的紧张反应状态。如果外界刺激过大,人的心理无法承受,这样就会引进机体心理、生理平衡的失调,即紧张反应状态的出现。心理应激的产生可提高人的警觉水平,应付各种环境变化的挑战。但长时间的应激状态则会对损害人的心身健康。心理训练可以帮助官兵加固和重塑心理结构,顺利度过心理危机,预防创伤后应激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这对官兵的一生都具有深远影响。具体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一是暗示训练法。就是运用语言的暗示功能来主动地调控心理状态,保持自身心理稳定的心理训练方法。如执行任务后,出现紧张焦虑的情绪,可暗示自己“不要害怕,我能行,我已经完成任务。”这种积极的语言暗示,对人体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可以调动人的代偿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从而消除心理疲劳与紧张。另外,运用自我暗示法还可以结合思维表象、呼吸调整和肌肉放松一同进行,能够起到更好的效果。自我暗示法是官兵在执行任务后最大限度释放心理能量的一种方法。二是情绪脱敏法。情绪过敏,是官兵面对突发事件心理承受能力弱的一个突出表现。有些官兵之所以听到爆炸声,看到房屋倒塌就会过度紧张、恐慌,主要是由于他们的情绪过敏引起的。情绪脱敏法能有效解决这类问题,主要是让官兵在头脑中回忆抗震救灾时的紧张情景,自己诱发出紧张情绪,当这种紧张情绪达到一定强度时,再诱导他们回忆比较轻松愉快的训练或胜利的场面,利用自发的积极情绪代替消极情绪,达到情绪脱敏的目的,使官兵克服恐慌情绪。

三、积极进行团体心理活动,加大官兵的心理耐受力

进行团体心理活动,可以加大官兵心里的耐受力。具体方法是用一些技巧和方法使官兵暂时放松,一般是先告诉官兵寻求心理帮助,并不是软弱的表现,面对强烈的地震,惨重的伤亡,每个人都会出现心理应激反应,心理出现异常情况是正常的。然后向官兵讲一些心理健康常识,最后可以分小组对他们进行导入性干预,方法是每天用10分钟或半个小时,让救援官兵讲讲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事件。把自己的感受都说出来,小组里可能有人有同样的感受,会给他一个反馈,并进行互相安慰。如果有条件的话,这种讨论越及时越好。还可以让救援人员持续地与伙伴、亲人保持沟通,这也是缓解压力的有效途径,保持适当的和家庭、朋友的联系,保证社会支持渠道是帮助救援人员缓解压力的重要途径。

四、主动进行干预,注重心理问题预防

在这次的大地震中很多官兵的心理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完成任务后要对所有参加这次任务的官兵进行心理问卷调查,对有可能发生急性应激反应的官兵要进行心理救助,请专业心理医生为他们进行心理疏导。而且抗震救灾结束的半年(甚至一年)内,基层领导和骨干要对参战官兵进行心理观察。当发现官兵出现反常或异常心理、行为时,要警惕是否出现了创伤后应激障碍,必须尽快联系专业心理工作者进行诊治。对于确实出现的创伤后应激障碍,要到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专业的心理咨询。除此之外,在平时的训练中,一定要加强官兵的心理训练,心理训练可以从多方面进行,自信心训练、心理适应能力训练、抗疲劳训练、自我减压训练等等。通过训练可以从心理上消除官兵对遂行多样化任务、特别是急难险重任务的恐惧感,树立敢打必胜的信心,培养官兵面对危险情景从容不迫的心理状态。

作为部队的各级干部,要重视救援部队官兵的心理问题,特别是正确认识官兵在担负的抢险救灾任务中所承受的巨大的生理心理压力,高度重视对官兵的心理工作。任务后,要重视官兵的心理测查,对官兵出现不良情绪和心理问题及时疏导,出现严重心理疾患的应采取积极措施,加强请示报告。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官兵时刻都能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投入到各项工作任务中。

上一篇:救援服务范文 下一篇:汽车救援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