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范文

时间:2023-02-22 02:55:42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地震中的父与子》 说课教案

The prelection teaching plan of the text Father and Son in the Earthquake

Hai Ying

【Abstract】This paper is the about the preletion teaching plan of the text, Father and Son in the Earthquake. The writer has made an expatiation from the teaching material, teaching goal, teaching emphasis and difficulty, method of teaching, teaching design and the design of the writing on blackboard.

【Keywords】Father and Son in the Earthquake Prelection teaching plan

1.说教材。《地震中的父与子》是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组的第一篇课文。课文讲述了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后,一所小学不幸倒塌,匆匆赶来的家长悲痛欲绝,哭喊过后,绝望地离开了。而其中一位父亲他坚信自己的儿子还活着,坚信儿子在等待他去营救,因为他曾经向儿子承诺过:无论发生什么,我永远和你在一起。因此,他不顾众人的劝解和阻拦,日以继夜地挖了38个小时,直至救出儿子和其他13位小朋友。

本单元的训练主题是――父母之爱。这篇课文是第六组的第一篇课文,承担了使学生正确认识父母的爱,加强与父母沟通的任务。训练重点是引导学生在读中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表现父母之爱的。

本文是对父爱的歌颂,学生应该很容易理解,但是要去体会文中感人的人格力量,却是一个难点。在教学中,应该力求通过情境创设,极力烘托情感,让学生在研读、合作、反复吟诵中领悟文本中的感情,真正做到“以读为本,关注人文”。

2.说教学目标。

2.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多种研读方式,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2.2 过程与方法: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3.说教学重点、难点。

3.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

3.2 教学难点:理解“了不起”的含义及“无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4.说教法、学法。本课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引导法、点播法等教学方法。

在学习方法上主要是以读自悟、读文悟情为主,并辅以小组合作研究。

5.说教学设计。

5.1 激情引趣,导入新课。新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他们思维的火花。

本文发生在地震后的一片废墟上,这样的特定场景学生没有亲身体验,但是5.12汶川大地震给人们留下的震撼还让人心有余悸。所以我在上课伊始播放了一段大地震的录像,并通过音乐的渲染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之中,看后让学生谈感受。这样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启迪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到学习的活动中,为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开了个好头。

5.2 初读全文,整体感知。《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因此,学生先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对这对父子的评价是什么?学生不难答出,作者对这对父子的评价是“了不起”。

5.3 精品细读,感悟父子的了不起。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细读课文,画出表现父子“了不起”的词句,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感受。

5.4 品词析句,以训练促人文。语文教学应体现其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语文学习不能游离于语言文字的解析之外。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在汇报中抓住描写父亲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词语反复读,细细品,在体会父亲了不起的同时让理性的语言伴随着感性的形象深深扎根到学生的精神世界中。在品味阿曼达的了不起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父亲在废墟外挖了38个小时,阿曼达在废墟下也等了38个小时,那么此时的阿曼达会想些什么呢?让学生展开想象并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使学生与文本对话,与文中人物对话,从而多渠道、多角度地理解了文章的精髓。

5.5 以读为本,感悟父子之爱的力量源泉。新课程指出,阅读教学读是关键,读是悟的基础,读既是实践,又是训练。于是,我设计了多种方式的读,有自由读、个别读、分角色读、引读,力求将每个学生带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之中,并在老师的引领下很快找到文章的中心线索,也是支撑父子战胜困难的信念,即: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5.6 对比感悟,升华父爱的伟大。在这一环节中,同学们找出了描写其他父母言行的词句,并与这位父亲的言行进行对比。从他们“匆匆赶来,大声哭喊,绝望地离开”等词语可以体会到这些父母也很爱他们的孩子,但是文中这位父亲的爱更加不寻常,他的爱更执着、更深厚,充分体现出“不抛弃,不放弃”这句话的真谛。这位父亲用他的爱创作出了奇迹。

5.7 回归整体,拓展阅读。“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让学生在丰富的阅读实践中体验语言的魅力,品味亲情的幸福,享受阅读的乐趣,这才是树立大语文观的宗旨。因此,我在这部分补充了一篇朱自清的《背影》,目的是让学生体会两种不同的父爱,懂得轰轰烈烈是父爱,平平淡淡也是父爱,他们一样伟大。然后给学生一组以父母之爱为专题的阅读材料:《点亮一盏灯》、《游子吟》、《奇迹的名字叫父亲》等,目的是让学生的阅读从课堂走到课外。

最后在成龙演唱的《生死不离》这首歌曲中结束本课,同学们伴着歌声离开教室。

6.板书设计: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范文第2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交流。学生交流收集到的有关地震的资料,然后教师播放地震的录像,使学生感受到地震的可怕。

2.揭题。学生根据课题质疑,梳理出主要问题:这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课题质疑,学习提出问题的方法。

二、初读感知

1.自读。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并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这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

2.检查。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和朗读课文的情况。

3.概括。引导学生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回答这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教师板书:父子了不起)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习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三、精读感悟

(一)感受父亲的了不起。

1.品词析句,读中体会父亲的坚毅。

⑴出示重点段(课件),让学生读后谈体会。⑵出示另一句话,让学生和这一段话进行比较,在比较这两段话时,引导学生抓住描写时间的词句,“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感受父亲挖掘的时间之长,想象父亲挖掘时的艰难,体会父亲救儿子时内心的焦急与无助。⑶感情朗读。师生共同评价。在词句的品读中,让学生体会父亲忍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肉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这种惊人的毅力源自于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2.创设情景,说中体会父亲的执著。

⑴想象劝说情景:“看到父亲在废墟中不停地挖掘,有哪些人来劝阻他,是怎样劝阻的?”⑵朗读5~10自然段,深刻体会父亲不顾一切,一心只想救儿子的无比坚定的信念,他的爱就体现在这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言行之中。

3.对比阅读,比较感悟父亲的伟大。

⑴对比。①找出文中描写其他父母的语句。从“匆匆赶来、大声哭喊、绝望地离开”等词语中,体会其他父母也是爱孩子的,只是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他们的爱显得理智。②找出描写此时父亲的言行的语句,与其他父母进行对比。在比较讨论中,引导学生理解父亲的不寻常,说明他爱得更坚强,爱得更执著,爱得更深厚!他的爱使儿子和14名同学获得了又一次生命。父爱创造了伟大的奇迹,这伟大的爱可歌可泣!⑵感情朗读。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是师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为了更好实现三者情感的碰撞、沟通与交流,本环节紧紧抓住“为什么说这是个了不起的父亲”这一核心问题,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采用了创设情景、对比等方式,在培养学生感受、理解能力的同时,一个直面困难,永不言弃的父亲形象逐渐走进了学生的心灵。

(二)感受儿子的了不起。

在体会儿子的了不起时,运用同样的方法,重点抓住第22自然段中儿子的话进行体会,紧紧抓住一个“让”字,引导学生体会儿子的了不起。

1.出示句子对比:父亲在废墟中挖了12小时,24小时,36小时,阿曼达在废墟下等了12小时,24小时,36小时,他克服了什么困难?

2.引导学生想象:废墟下的阿曼达还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设计意图】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引导学生会学。放手让学生运用体会父亲了不起的方法学习体会儿子了不起,并引导学生围绕课文空白点进行想象,使学生走进阿曼达的内心,从而体会是父亲的承诺,是父亲的爱,给儿子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力量!

四、总结升华

1.是什么把地震中的父与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体会“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的作用。板书“父子情深”)

2.省略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课堂 课外阅读 兴趣

享受充分的阅读是丰富知识、明白事理、加强个人素养的重要途径。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更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帮助学生欣赏好书,学会阅读。目前,专门指导学生阅读的阅读课很少,而日常的课堂教学在完成了既定的课内教学任务后摆在教师面前的时间常常所剩无几。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剩余时间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教给他们正确的读书方法,进而提升阅读能力,就成了普遍的问题。更何况农村校、薄弱校的学生相当部分是农民工子女,家长普遍自身素质不够,指导孩子课外阅读的能力和精力相当有限,容易出现学生对阅读不感兴趣的现象。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唯有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做好对学生阅读的指导,不少教师为此做过尝试,我也结合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见解。

一、趣味引路,寓教于乐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积极主动参与并获得快乐体验进而可能发展为爱好持续不断的动力。在开始阶段,教师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关键。有了兴趣,学生会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阅读中,喜欢阅读、享受阅读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有意识地引导、调动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在日常教学中,个人认为讲故事是流传已久、切实可行的调动学生兴趣的有效方式。

记得工作伊始,我也曾满腔热情地组织学生开展故事会、要求家长给学生购买课外书籍等措施,意图增强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但效果却没想象的那么好,出现了随意捧着故事书登台读故事的,甚至把家长辛苦买来的书扔在一边置之不理的现象,真正能认真投入阅读的屈指可数。

通过观察、了解,我发现学生对阅读缺乏兴趣是其中的首要因素。该怎么提高他们的兴趣呢?经过思索,我决定先从自身下功夫,让他们对阅读产生兴趣。某日,当我利用课堂剩余时间特意给孩子们讲了一个有趣的小故事――《阿凡提智》,在讲的时候特别注意辅以生动的动作、表情,随着情节的推进,孩子们都在静静地聆听,下课铃声不知不觉响了,已经有学生迫不及待地期待下一个故事的到来。

从那天开始,只要课堂上有空,我就见缝插针地给孩子们讲各种各样有趣的小故事,我把这称为“故事会”。经过一段时间,惊喜地发现孩子们在发言、写作业时学会用上故事中提到的新词汇。有孩子问我怎么知道那么多故事,我不失时机地告诉他们都是从书里看来的,并顺势推荐了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很快,班级里掀起一股爱看书的热潮,课间总能看到孩子捧着书专心阅读的身影。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在此基础上,我又推出“故事汇”的活动,即组织班级学生开展讲故事比赛,由老师讲变成学生讲为主。同时在日常开展“采蜜集”活动,摘抄好词佳句,学习、积累优秀的语言。班级里的阅读范围越发浓厚,很多孩子自然而然爱上了阅读。我的心里别提有多美了。

二、精心设计,以内促外

学生在课堂里想要大量阅读显然不大可能,这对教师如何利用课堂时间指导阅读提出较高的要求。教师在对课堂教学进行设计时应精心准备,根据教学实际适时穿插点拨学生,利用有限的时间进行阅读指导。本人认为可以把阅读指导根据教学实际在课堂上分为两个时机:

(一)课前

课前指的是教学主体的导入部分,多为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主人公所处的环境等。例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时代背景、《赠汪伦》的诗人李白的生平、《地震中的父与子》中地震到来的危急情形。这些课外阅读的知识为学生理解文章、继续下一步的学习铺平了道路,是必不可少的。但要注意控制好信息量及时间,一般用数分钟点到为止即可,以免喧宾夺主。

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教给搜集、运用课外资料的正确阅读方法。在初学阶段,容易出现学生的热情高涨,但搜集的课外资料过于繁杂,未必都能用得上的现象。这时,需要教师事先研读教材,甄选出其中最能说明问题的资料介绍、交流。比如:教授《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时,曾出现有学生搜集了很多有关地震各种不同类型的说明性文章,但其实这与主题关联不大,其内容对学生而言也深涩难懂。在肯定学生爱阅读的基础上,我指出本次交流的重点是地震的危害性,即对人身安全、公共财产等造成的损害,让学生明了搜集、阅读的重点。事后,我发现自己在布置学生搜集资料时,并没有强调阅读的重点是了解地震的危害性,造成学生阅读出现偏差。从那以后,我安排学生阅读活动时特别注意明确阅读的要求。

(二)课后

这里的课后指的是教学主体部分完成后的阅读指导,是教学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的重要步骤,该环节时间通常比较充裕,可供教师发挥的空间极大。通过自身实践,我以为精选法和移位法是教师引领学生把阅读更好地延伸到课外的常见方式。

教师们应格外注意做到对阅读材料的精挑细选。课堂教学最讲究实效性。大篇幅的文章没有太多时间欣赏,精心挑选精彩的片断非常必要。教师在课前应用心筛选,反复比较,挑出最适合学生欣赏的内容,可以是优秀文章的精彩片断,也可以是篇幅不长的优美诗歌;可以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文章的韵味;也可以让学生边读边想,读后交流自己的所思所悟;还可以动手摘录最感兴趣的部分或仿写等等。

移位法即课外同步阅读,既是教学的补充,也是向纵深阅读练习的过程。在选择课外读物给学生阅读时,应该根据所教文章的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如在学习了《鲁滨孙漂流记》一文后,学生了解了鲁滨孙遭遇海难,只身流落荒岛的传奇经历。这时,可以适时推荐学生阅读原著。又如在学完古诗后,可阅读《唐诗三百首》; 学完童话故事后可以选择自己的喜好读一读《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 在学习《桂林山水》后,可根据学生的实际选择一些写景的文章给学生阅读,使学生真正掌握抓特点描写景物的技巧。这样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更能有效地提高阅读能力。

三、指导学法,形成能力

简单盲目地看不是真正的阅读,老师们要从平时的教学入手,加强指导阅读方法,要有教给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的意识。在备课的时候,把指导阅读方法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目的写进教案,并且设计出实施的步骤和方法。在上课的时候,要把阅读方法渗透在教学过程之中。具体做法是读前提出要求,读中相机指导,读后引导学生回忆刚刚经历的学习过程,小结阅读方法。学生经过一次次的阅读实践,一点一滴逐渐领悟方法,并且反复地练习运用,这样才能慢慢地形成阅读能力。为了培养学生自觉地运用科学方法去阅读,教师必须做到:

(一)读前提出要求

教师在备课时应将读书方法的指导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写进教案,并设计出实施步骤和方法等。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可选择边读边想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联系自身情感体验的方法、圈画批注的方法、略读法、精读法、默读法、摘抄评价法、写心得体会法等等。

(二)读中相机指导

找出书别精彩、特别突出、特别有分量的部分,把它作为重头戏来看。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不懂的地方或文中的重点、难点给予适当地点拨、启发等,指导学生解决阅读中遇到的困难,从而读懂课文。

(三)读后归纳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实践,读完某段或某篇后,应引导学生回想刚刚经历的学习过程,小结读书方法。如引导学生说出一句话、一段话是如何读懂的,段意是如何概括的,中心思想是如何归纳的等等,并鼓励学生把学到的这些方法不断地运用于阅读实践,提高阅读水平,逐渐形成独立阅读能力。

指点“学法”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反映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必要的阅读迁移能力。一种阅读方法的习得,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必须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反复运用,逐步熟练,最终形成能力。

四、调动感官,深化解读

如果只是个体单纯地看书,容易仅仅局限于学生个人与某些书籍的交流,对尚处于学习阶段的学生来说进步可能不大。其实,作为教师的我们,完全能通过多元化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来指导孩子们更快更好地阅读。个人认为阅读除了个体用眼睛看、用手记、用脑袋想,还可以与他人用语言、肢体交流,即课外阅读除了看、记的传统方法外,还能采用讲、演、编的新方法。而这更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也是辅助他们快速进步的好方式。

(一)“说”故事

举办讲故事比赛时,当孩子讲完故事,可以安排“小记者”进行提问,教师在旁引导,争取扩大问题的涵盖面,充分做到生生交流、师生交流,把个人的阅读变为集体的交流。可以是台下的小观众向讲故事的孩子发问,不懂之处做到答疑解惑,回答问题的不仅可以是登台表演者,也可以是其他听故事的孩子,遇到有价值、意见不统一的问题,允许孩子们各抒己见,如果难度较大,孩子们都无法顺利解决,最后,教师可以点拨、指导。各种思想得到充分表述,阅读时的疑惑得到解决,何尝不是一种更好的方式呢?

(二)演故事

精彩的故事不仅可以讲,还能演和编。生动、有意义的故事也可以组织学生适当地演一演,表演要运用到语言、肢体、表情,这需要学生深入阅读,在理解、内化的基础上用外在的形式表达出来。即便是同一题材,仔细品味细节,也会有不同的体会、表达。对孩子来说,生动活泼的形式更加吸引他们,那投入表演的热情打动了每一个在场的人。为了表演得更好,他们彼此之间互相交流、探讨,询问老师、家长寻求帮助,查阅资料了解当时的情形,哪怕结果并不尽如人意,但他们的的确确调动了自己的智慧尝试解决各种问题,这样的阅读对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

(三)编故事

当孩子的阅读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光看别人写的精彩故事已经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他们会不自觉地在心里冒出各种故事来。教师可以抓住这样的契机,适时指导孩子们在阅读的基础上编故事。例如:《小摄影师》一文中,故事的结尾留下了令人无限遐想的余地。教师组织学生根据人物各自的特点可能会出现怎样的结局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分小组生生交流再选代表发言,并动手书写,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而在不同思想的碰撞下智慧的火花往往绽放得更加美丽……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范文第4篇

有效备课,第一步当然要正确解读文本。教师拿到一篇文章,可以教的可以悟的点很多,哪些可以确定为教学内容,哪些是学生学习的盲点,哪些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都需要教师对教材内容做出分析、研究,确立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进行教学内容的重构。而课后题就为教师正确、快速地解读文本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教师如果能根据课后题,结合文章自身特点,大胆剪裁,重新组合,以灵活性、辐射性、开放性原则,因地制宜,巧妙运用,可大大提高解读文本的有效性。

以第十一册语文“山中访友”为例。本课有四道课后习题: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作者在山中都拜访了哪些“朋友”,想一想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2.从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体验?和同学们交流交流。3.读读下面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再从课文中找出类似的句子,并抄下来。(1)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2)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4.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我们不难看出,第一题就是在对课文的内容和结构进行梳理与感知的同时,进而理解课文的思想与情感。第二题是让学生细致深入地读课文,找出描写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感情的有关语句,体会作者是怎样真实、具体地表达出人与自然之间的感情,读读体会,再组织交流,让学生再一次体验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带来的快乐和幸福。第三题是课文的两个重点句子的赏读。这篇文章的语言丰富生动,作者对山中景物的观察细致入微,体验十分深刻,许多描述能以极富变化的句式来表现,是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的好材料。课后练习3也正体现了这样的要求。在教学中,要求教师结合对课文的理解,以这两个句子为例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生动地表达自己对山中“朋友”感情的方法。思考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词语、句子来组织表达,从而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语句,细细品味、感悟,再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它提示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品味课文语言,体会文章中心,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第四题,就是一个积累的要求。因为本文有着诗一样的韵律和情怀,飞扬着作者丰富的想象,从文字背后透射出诗人一般鲜活的气质和性情。它提示教师,教学本文要重在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在朗读中感受语言的魅力。学生不反复地诵读课文,很难领悟作者描写的意境、表达的感情。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可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背诵。

这几个课后题把文本中的文、道、质都解读出来了。这样的练习,给教师的文本解读环节给予了纲领性的提示和导向的作用。

二、钻研课后题,能帮助教师教学设计

1.研读课后题,确立教学目标

明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是语文老师进行语文教学活动的前提条件。而语文课后习题作为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发现教学价值的重要依据。它对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学目标的定位起指导作用。研读课后题,能帮助我们确定教学目标。

如,“山中访友”课后题1的前半句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课后题4“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就是一个有关朗读、背诵的常规性练习,我们可以把这两个合并成一个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后题1的下半句,它提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课后题2是对文章主要内容的细化,它们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分析篇章结构和语言含义,在对课文的内容和结构进行梳理与感知的同时,进而理解课文的思想与情感。根据这两个课后题,我们可以确定一个教学目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根据课后题3,我们也可以确定一个语文能力的教学目标:学习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手法来抒感的方法。

对照课后习题,针对具体课文内容,从知识、情感、价值观三个方面加以调整、整合,教学目标实实在在又清清楚楚显现出来了,这样的教学目标简洁明了,易于实施。

2.研读课后题,确定教学重难点

教材的课后题,很多就是课文的重点、难点所在。所以,在充分解读文本的基础上,研读课后题,教学重点、难点就会很快显现。同样以“山中访友”为例,课后题1和2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和课文的主要内容,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朋友”,与“朋友”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境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它们就是本文的教学重点。而课后题3,学习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手法来抒感的方法,它紧扣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也是我们学生学习语文的难点所在,这就是教学难点。

老师在备课时,潜心钻研这些课后题,教学目标不会偏离,重点、难点也就会凸现出来。然后,再围绕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学生阅读感悟,突破难点重点,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以效益为核心的备课观,实现有效教学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3.利用课后题,设计教学主线

一堂精彩的课堂教学都应该有一条清晰的课堂教学主线。没有清晰明朗的教学主线的课堂教学肯定是不成功的。如果教者认真研读教材,不难发现,很多课文后的阅读练习题都是一个统领全文的大问题。教师把这个大问题作为教学的主线,利用这类从整体出发设计的总领文章的大问题,分割教学板块,再分块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样的教学设计简约且实效。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后的阅读练习题:课文结尾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呢?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和同学们交流自己的看法。这一问题直击课文的核心,编者为本文教学设计了一个很好的切入口,目的是要实现课标“能初步把握文章的重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学段目标。抓住这个大问题,采用了“主线式”教学设计方式,以“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为主线,设计了体会父亲的“了不起”及儿子的“了不起”两个环节。第一课时,我们可以先体会父亲的了不起表现在哪里?找出有关句子,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描写的重点句的品读,理解内容,体会情感。第二课时,儿子的了不起又体现在哪里?通过学习重点句子的品读、理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父爱的力量”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整个课堂结构安排合理,条理清晰。这种处理练习的方法,目标集中,主线明朗,层次清晰,老师设计的问题少而精,既正确划分了教时,处理了练习,又完成了板书,一举多得。

4.借用课后题,适时读写结合

课后的“小练笔”“选做题”是对文本知识的补充,这些课程资源,有的已经很明显地提出很具体的练习要求。教师在带领学生阅读过程之中,或者阅读教学之后都可以根据内容提相关的思考题,让学生展开讨论进行借用课后练习把学生从课内学习引向课外拓展,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进行读写结合训练。如,“走遍天下书为侣”有这样一道小练笔:假如你独自旅行,你会带上什么东西呢?依照课文,写一写你自己的想法。这是学习课文之后的拓展。“地震中的父与子”中的课后小练笔则是课中进行的:想象一下,阿曼达在废墟下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把你想到的写下来。这些根据课后题设计的小练笔同课文结合得非常紧密,设计得非常巧妙。既是一次练笔,又是对课文学习成果的检验和巩固,是“读写结合”思想的完美体现。这样的读写结合,融入在各个教学环节之间,使教学不再空洞,扎扎实实地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课后题也不会成了课文的尾巴、附属品甚至累赘,更不会失去其让学生思考、领悟的独特价值。

5.巧用课后题,链接课外阅读

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应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提倡少做题,扩大阅读量,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教学需要超越课堂,超越教材,需要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才能有效地积累。课后题的“阅读链接”“资料袋”“选做题”刚在这方面起了很好的导向作用,它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提出学习的要求。有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的推荐学生阅读的书目,有的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积累。备课时,我们如果考虑到这一点,就把语文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了,形成了“大语文”的教学观。

三、钻研课后题,能帮助教师了解学情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教师要想教会学生,必须先了解学生,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和困难。备课的目的是为了做到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的具体需要,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也就是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师在每篇课文的课后的试做,如果能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去思索,这几道课后题,哪些是我的学生基本上会的,哪些是不了解的,哪些地方需要点拨,哪些是自己在做的过程中也是模棱两可的……了解学生的内容包括他们的思想、情绪、知识和能力基础、思维特点和思维水平、学习方法、爱好,再结合自己的做题体会,确定教学的起点,教学设计才会事半功倍。

总而言之,作为文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后题,它是教与学双边活动的一座桥梁。聚焦课后练习题,认真钻研课后题,了解编者意图,是有效备课的指南针。如果我们能创造性地、充分地使用课后的习题,就能少走许多弯路,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教案。利用它来组织教学,就一定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范文第5篇

语文阅读课堂教学 生本位自主学习一、语文阅读课堂存在的现象

1.学生自主学习和知识内化的时间被“空耗”

当下的语文课堂,教师采用各种形式的阅读,但仍停留在理清情节、模仿人物语气、揣摩人物的个性特点、体会作者情感等层面上,学生始终是跟着教师的设计思路走,被动地回答老师一个接一个的问题,教师很少让学生潜心自读自悟,学生没有机会感悟语言的魅力,领悟语言表达的特点,真正属于学生自己支配的内化、自学、自悟、作业时间是少之又少,学生自主学习严重丧失。学生的学习时间被老师空耗是一个普遍突出的现象。

2.学生自主学习和知识内化的实践被“形式”

课堂氛围是否热烈是许多教师认为彰显学生的个性与主体性的重要标准。教师怕静默地自学、自悟和做作业会造成课堂的冷场,认为这样的课堂显得生气不足、沉闷,担心被同行斥之为没有课改气息。热闹花俏的形式代替了学生自主学习。

3.学生自主学习和知识内化的主体被“替代”

当下,课堂语文老师表演欲特别强,唯以自己的教案为基准,唯自己的才华展示为第一要务,将学生发展的最终目标抛到了脑后,忽视了学生的发展要求,学生的发展机会、发展空间都被老师才艺表演占有,学生的主体地位被教师的主导地位所替代。

二、营造简约语文阅读课堂的策略

1.初读环节少问多读从简求实

初读课文后千万不要把学生当“零起点”,显而易见的问题不要过多纠缠,把时间留给学生多读几遍,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然后让学生提出“真问题”上;把时间留给学生深入体会课文,然后谈“真感受”上。

例如,五年级下15课《金色的鱼钩》初读环节过程。放手让学生初读课文,教师巡回辅导,组织学生做好四读:一读略知大意。根据“阅读提示”的要求,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二读读通课文。画出生字词,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生活积累理解词语的意思,读准读通课文。三读体会情感,把感受最深的地方找出来,读给大家听,并说说为什么感动。四读质疑问难。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读不明白,做好记号,准备交流阅读感受。

这个过程老师巡回辅导,学生在这段时间里读思结合,手口耳相济,有基本训练、有深入思考,是真正学习的主人。

2.细读简化板块存精求实

简化板块就是板块分明,板块数量安排上尽量少而精,甚至一节课解决一个主要问题就可以了。一节课的细读内容浓缩成一个,围绕这个浓缩问题开展10~15分钟的学习,让学生自主发现语言现象,自主探究语言密码,自主对话,自主内化语言。这样既把握了课文学习的范例作用,又节省了时间可以在课内完成练习和积累任务。

如六(上)25课《伯牙绝弦》的细读环节,这一课的细读探讨的浓缩问题: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的友情到底有多深,从哪里可以体会到?

步骤:

(1)学生带着这个问题细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

(2)自读自悟写旁注,抓住关键词理解,探究语言密码。

(3)学生文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发现语言现象。文章通过两个相似的句式和重复用“必得之”让读者深切感受到他们之间的默契程度。并且这两句话也能让人有无限遐想,还有若大海、若清风、若明月等,凡是伯牙所想所思,钟子期都能在琴声里感受到。

(4)仿写句子,“伯牙鼓琴,洋洋兮若江河……钟子期必得之”这句话,内化语言。

(5)抄写句子并默写(课内和自创的各一个)。时间大概控制在10~15分钟。

3.拓展延伸忌偏过,简约精要求实

拓展环节是学生利用课本外资源帮助本课学习,获取更多知识,把书读厚的好路,但做“偏”或者“过”了,都会适得其反。所以在语文课堂上使用课外资源要适量且精要,要因积累需要而设,因感情升华而设,因表达需要而设,切不可滥和繁。当学生的表达欲望饱涨,此时安排一个拓展性练习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地震中的父与子》品读文本,深刻领悟了文本人精神后,学生深受文中的父与子的高尚情怀感动,由此延伸到自己对父母博大的爱的感激,教师此时链接小诗朗诵,学生在这样的感染下是迫切需要表达一下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在此时再安排一个小诗创作的拓展练习,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既升华了情感,又内化了用诗表情达意的语言表达方法。

4.课堂作业忌繁多留后,应精简且落实

在语文课堂上安排背诵书写等作业是高效课堂,生本课堂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为学生精选作业内容,简化作业形式,让学生在每节语文课的课堂上通过简简单单、实实在在的作业内化当堂习得,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比如六上25课《伯牙绝弦》在课堂上就可以安排三个作业,一是背诵并默写本课;二是抄写并背诵导入时的那些词语;三是仿照“伯牙鼓琴,洋洋兮若大海,巍巍兮若高山,伯牙所其,钟子期必得之”写话;四是把这篇文章翻译成现代文,古今对照。三个作业的落实可按班级中学生能力好中差的差别分配。能力好的四题都落实,中等的落实前三题,中下的落实前两题,学困生只落实第一题。

三、实施简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取得的成效

1.简约的过程可留足自主学习时间使学生积累丰富

简约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可以还学生自主学习,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过程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记诵经典名篇,积累好词佳句。学生在课堂上就获得丰富的积累,对所学过的课文中的经典片段耳熟能详,张口就来,促使在平时的习作时能很好地借鉴经典名篇的布局谋篇方法,细节描写的方法,能自如地引用好词佳句、诗句名言等,增强所写文章的说服力、感染力。

2.简约的内容可满足学生需求使学生转变学习态度

简约了阅读教学内容的语文课,特别强调去关注“学生的需求是什么,有什么困难,哪些地方容易发生错误,哪些地方容易忽略,我们怎样帮助他们”的课堂,是急学生所急,需学生所需,想学生所想的过程,这样的过程是学生主动获得的过程,非强制灌输的过程。这个过程使学生完全改变了学习的观念,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原先的那种为家长学,为老师学“学习任务观念”再也不见了。

3.精简的课业负担解放了学生身心提高了学生语文素养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范文第6篇

一、有效整合,用信息化教育资源备课

自从国家实施了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后,我们学校开展了全面的培训学习,我便开始用接收到的信息化教育资源来备课了。备课时,除了可以用电脑来写备课教案,还寻思着怎样制作教学课件,既要符合教学目标要求,又要使学生容易接受。这样使我的备课变得新颖了。对于我这样操作电脑不太熟练的人来说,同时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相信只要自己虚心地、努力地学习,制作教学课件将不会是一件难事。目前,我已能运用电脑制作一些简单的教学课件给学生上课,正努力做一些更好的课件。说它简单,原因就是设备接收到的信息化教育资源里有许多优秀的课件、课案,我下载后做一些,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进行有效的整合。这样通过搜集与整合,备课越来越丰厚、充分,为课堂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有效整合,用信息化教育资源上课

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多媒体设备给学生上课,让学生能更形象、直观地掌握教学内容,对所学习的内容记忆更为深刻,能够完成一些平时我们无法完成的教学内容。例如,我在给学生上人教版新课标第九册第九课《鲸》时,因为学生根本没有到过海边,更不用说见到鲸了。所以在上课前,我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里有关鲸的图片先展示给学生观看,让学生先对鲸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教学中再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讲解,这样不但大大降低了教学难度,而且教学效果也会更好。在给学生上人教版新课标第九册第十七课《地震中的父与子》时,用课件给学生出示了地震给人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的录像,让这些从未经历地震的学生如同亲临地震现场一样,不但让学生认识到地震这种自然现象给人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而且还从情感上博得了学生的同情,从而使他们更加投人地学习课文。

三、有效整合,用信息化教育资源布置作业

使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多媒体设备给学生上课,到了快要结束课程时,我总要再找一些现代远程教育资源里有的课堂练习来和学生一起完成。当然设计这套练习的初衷,是让学生自己完成的。但是,因为我们学校现在还没有能力配学生微机室,为了让学生也能及时得到这套资源的学习,不让资源白白浪费掉,所以也把这部分资源找了出来和学生共同学习。这样,学生既得到练习,也知道了如何操作多媒体设备完成练习。因为只有供教师操作的一台电脑,所以在给学生进行多媒体练习时,学生说什么答案,老师就打什么答案。当出现有意见分歧的答案时,老师可让学生举手表决,赞成哪种答案的学生多,老师就选择哪种答案,系统在检查做题答案时正确与否便可见分晓。这种练习的方式,不同于平时的作业本练习。平时的作业本练习可以不与同学交流,自己独立完成;而这种练习的方式,除了自己的意见,还可以适当参考别人的意见,综合后得出一个有效的结果。这个结果如果是正确的,他会和同学们同喜同乐;这个结果如果是不正确的,他也不会太失落,因为也有同学和他一起承受这个结果。所以说,使用信息化教育资源的课堂练习,我的语文练习课更丰富了,教学效果也得到明显的提高。

四、有效整合,用信息化教育资源开展教学活动

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网页上,除了有各学科的教学资源,还有“小小律师”“专题教育”“科学人生”“少年文化”等专题内容(后附插图),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一个专题内容,穿插在课文教学中,教学效果会更好。例如,在上人教版新课标第九册第二十一课《圆明园的毁灭》后,我告诉学生,就是因为“鸦片”这种,使已经相当落后的旧中国遭受外国侵略者的欺凌,以致圆明园毁灭。于是我从“小小律师”里找到《最美的花》这则动画故事播放给学生观看,告诉了学生不光是吸毒、贩毒才犯法,种植能制造的有关植物也是违法的行为,拓展了学生的知识,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对于习惯了老师讲授这种学习方式的农村小学生来说,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多媒体设备来上课,是多么稀奇、多么新鲜的一件事啊,所以,只是运用先进教学手段,就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我们在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多媒体设备给学生上课时,操作再熟练一些,课件的设计再新颖、完美一些,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精彩,同时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不是很精彩吗?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不但要认真工作,还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技术知识,让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制作优秀的教学课件,充分使用多媒体设备来上好每一节语文课,让我的每一节语文课都精彩。让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让我们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范文第7篇

一、创设激感活动的学习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最具情境性的心理活动。在教学活动中,要引起学生的情感活动,必须要有“煽情”的氛围和环境,包括生活展现、实物演示、图画再现、音乐渲染、表演体会、语言描述等。现在,随着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日渐广泛,创设情境的手段和方法必将越来越丰富。

但不论是用什么手段和方法,再情境创设上,必须注重教师的情感投入,用教师之情去触发和带动学生之情。

在语文教学中,应多注重创设一种恰当的情景,通过对情境的体验,激发学生的情感活动、学习的兴趣及学习的深度。

如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一位教师是这样创设教学情境的: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课件随着哀伤的音乐出现了美国洛杉矶那次大地震留下的珍贵图片,再加上老师“煽情”的语言描述,将学生的情感拉向了地震的惨烈现场,并使这些发自内心的情感活动进一步在课堂上扩散,直至形成弥漫于整个课堂的情境气氛。大家的情感都沉浸在地震后留下的一片片瓦砾中,一堆堆废墟中。一种有形与无形组成的教学情境,学生“触景生情”,被激发的情感活动引领学生奔向更深层次的学习。

这不由得让我忆起一位教师教学《一夜的工作》一课时,课堂上出现了一片啜泣的感人情景。之所以如此,除了课文内容本身的感人因素外,更重要的还是老师的情感投入。用那位老师的话说,在备课时,“我的教案是用泪水写出来的。备课时我想得很多很多,想到伟大的人格,非凡的才能,直到几十个春秋南征北战,戎马倥偬,特别是想到的临终遗嘱,真是悲痛欲绝。”在上课时,她更是倾注真情,以情激情,以情换情,营造了师生情感和谐共振的理想情境。

二、抓住课文的“传情点”

文章的情感信息总是附着或蕴藏于一定的言语形式和表达方式之中。所谓传情点,是指那些在传情达意上最具表现力的语言或表现手法。教师要善于抓住文章的传情点,架设学生与作者、作品情感交流的桥梁。

如教学《伯牙绝弦》时,教师要抓住“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这句的传情点“悲伤”展开情感教学,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伯牙伤心欲绝的心情,然后深化引出明代小说家冯梦龙根据这个传说所创作的《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从而更好地体会人物的情感。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传情点”,就能让学生更直接地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更好地体验和领会作者的情感。

三、指导学生做出有个性的反应

每个学生的生活体验和个性气质都不一样,教师应鼓励和指导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反应,鼓励和指导学生对课文特别喜爱的部分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并将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作者的意图进行比较。在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中,不要刻意自足“标准答案”。

如在教完《将相和》后,问学生:“你喜欢课文中的蔺相如、廉颇吗?还有别的让你喜欢的人吗?”作为课后拓展项目,大部分学生只知道说喜欢蔺相如,因为他机智勇敢,胸怀宽广。也有的学生说喜欢廉颇,因为他英勇善战,知错就改。可这时,有一个男生却说秦王也有可取之处,全班哗然。这一观点也出乎老师的预料,有几个学生已在偷笑,大家不由把目光集中到教师身上。教师没有否定这位同学的观点,而是鼓励他说出理由。有了老师的支持,这位同学更加自信,他说:“虽然在完璧归赵这个故事中,秦王没有以城换璧的诚心,而想骗取和氏璧,但当蔺相如将和氏璧送回赵国后,秦王没有杀掉蔺相如,说明他还有取信于天下的良知和志向,正因为如此,他才有灭六国、统一天下的伟绩。”说毕,全班同学不由自主报以热烈的掌声。是啊,作为教师应该善于倾听和理解学生的个性体验,允许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充分地思考、发现和表达。独特的见解,往往蕴含着创造力的萌芽。无论他们的个性体验是多么地出人意料,甚至“荒唐”,教师都应该真诚地理解和鼓励,从而点燃学生个性思维的火花。由表及里,以理服人,学生的见解趋向于多面化,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而且有理有据,学生创造性、个性化思维得到很好的发展。

教学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独特感受,指导学生深入浅出并引领学生有个性化的思考与体验。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范文第8篇

一、注重“适度”统整三维目标

唯物辩证法认为,适度原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原则,人们在一切实践活动中,都要掌握“适度”的原则。所谓适度,是指人的认识和行动要和事物的度相适应,和事物的客观进程相一致,不能主观随意地超越和破坏事物的度。既不要“过分”,也不要“不及”,要注意“分寸”,掌握“火候”。小学语文教学也不例外。语言文字的运用就是语文课有别于其他学科课堂教学的一种内在规定性。但语文课程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语文课不能只进行单纯的语言训练,而忽略情感熏陶、审美教育、思维训练等。只有正确把握训练的“度”,语文课才能实现“质”和“量”的和谐统一。

(一)认识“适度”,辩证把握三维目标的关系

课改以来,广大语文教师最大的困惑莫过于如何实现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作为教研员,笔者经常要听一线教师上课,讨论公开课教案。笔者发现,很多教师设计教案时,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是决然分开的,孤立操作的。课堂上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这个环节是让学生掌握知识的,那个环节是训练学生技能的,这个环节是让学生领会方法的,那个环节又是让学生体会情感的,等等。事实上,一个教学环节很可能会涉及目标的三个维度或者两个维度。因此,割裂地看待三维目标势必会造成很多重复,降低课堂教学效率,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要实现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就必须要注重“适度”,辩证地把握三维目标的关系,把三维目标视为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既是教学的基石,又是载体,学生方法的掌握、能力的发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都离不开对知识的探索,因此必须得依托一定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没有过程就没有学习经验,就没有体验和感悟,就不能形成技能。一句话,三维目标各有内涵,又相辅相成、水融。

(二)预设“适度”,有机整合目标的三个维度

从理论上把握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是容易的,但在每堂课中如何有机整合三维目标,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通过一定的过程和方法,既掌捏知识技能,又受到情感熏陶,就不那么容易了,这值得进一步探讨。《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所以笔者认为,有机整合三维目标首先要从教材分析入手,寻找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载体。由于每篇课文各有不同的语言表达特点,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学目标涉及的内容是复杂多样的,有语言训练、思想教育、思维训练等,因此预设教学目标时,要注重“适度”。首先,要有明确的知识与技能目标,这样可以帮助教师把握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归类,再根据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两个维度进行筛选、整合,最终确定三维目标。

其次,注重“适度”还体现在预设目标要明确、具体,切忌“贴标签”。例如,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写景的文章,于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就被很多教师当成一张美丽的标签,贴在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里。其实,“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只是一个一般性的总体目标,由于学生的年龄下同,文本内容不同,学生的情感体验肯定也是不同的。因此,“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在一节课内是无法达到的。所以,教师必须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教学目标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

(三)调控“适度”,实现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

预设了恰当的教学目标,在课堂实施中同样要把握“火候”,做到调控“适度”。否则,实现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就成了一句空话。对小学生而言,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是不能灌输的,只能依托语言文字,把相关的价值观念渗透进去。比如,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时,通过父亲的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抓住“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个关键句,体会父亲那种近乎失常的举动背后所蕴涵的坚定信念,让学生体会深沉的父爱。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进行适度的调控,避免把语文课上成“品德课”。对父爱的体会,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揣摩父亲的心理,通过多层次的朗读来实现的。

适度的调控,还表现在要给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例如,教学《找骆驼》一文时,教师要抓住老人所说的三句话,对学生进行因果关系倒装句的训练,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领悟老人的思考方法。接着,对学生进行求异思维和求同思维相结合的训练除了按骆驼的脚印去找外,你还有什么其他较好的办法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处在高度兴奋的状态。究其原因,在“知识与能力”目标上学生只是了解了老人思维的过程,对于文本所蕴涵的道理却并没有直接得出。真正让学生如此兴奋的载体却是他们讨论“除了按骆驼的脚印去找外,你还有什么其他较好的办法吗”的过程。这个过程给学生提供了思维活动的空间,知识在这个空间里生成,思维在这个空间呈活跃,情感在这个空间里共鸣,这就是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

二、注重语用价值,精选教学切入点

语言是语文学习的本体,学习语言是语文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本质属性。因此,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关注学生的言语学习,强化“语用”意识。所谓语用,是指能在一定的语境中正确、合理、恰当地进行表达,并将已学过的字词句篇等内容,根据语境的需要加以规范、恰当、个性地运用。因此,注重语用价值,就是要关注文本中有助于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发展言语表达能力的“语用点”。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范文第9篇

教育改革为教学模式注入了新动力,随着科技和社会的进步,人们不断对小学教学模式做出新尝试,情景创设教学法就是在新课程背景下产生的教学方法,通过利用现代多媒体科技等,巧设情境达到所学知识的适用性、实用性、启发性,为小学生的语文知识运用能力得到提高。

关键词:

情景创设;小学语文;应用途径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教学模式也在不断改善,创设情境进行教学已经显现出了教学效果的增进,诚然,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学生被动学习,磨灭了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阻碍了小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空间,不利于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也不利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通过探析情境创设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途径,以期激发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加深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促进小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一、情景创设教学法应用概况

情境教学法最早形成于英国,情境教学指的是教师有目的地创设形象的具体的场景,引起学生的态度体验,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使学生知识水平得以提升。情绪心理学指出,个人的情感对认知活动有动力、强化、调节的功能,所以说,情景创设教学法是通过潜移默化,寓教学内容于具体情境之中,来起到暗示作用和启迪作用的。我们常用的情景创设教学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生活情景再现、实物演示、图画再现、音乐渲染、表演体会、语言描述等。

二、情境创设教学法的作用

首先,情境创设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正处在对什么都充满好奇的认知阶段,出于爱晚上耍,爱活动的阶段,这一阶段小学生自觉性差,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枯燥乏味,会压抑小学生的天性,使小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这一阶段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寓教于乐,激发起他们对学习浓厚的兴趣。其次,情境创设教学法可以提高小学生的鉴赏能力,教师通过创设特定情境,为学生模拟近乎真实的场景,能让小学生在强烈的艺术表现形式中回归课文环境,在这种艺术的熏陶下,小学生的审美会得到提高,鉴赏能力也会大大提升。第三,情境创设教学法可以净化心灵、陶冶感情,情境教学法是“无言以教”“里仁为美”,小学生尚处于喜欢玩耍的年纪,无心学习,而情境创设教学,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对小学生的言谈举止进行熏陶清染,陶情冶性。第四,情境创设教学法可以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社会、家庭、学校、地理等因素可以作用于人的感知,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人的思维,所以说,人受环境的影响,而接受暗示是人的一种本能,环境影响人,也由人创造,情境创设教学中创设的特定情境,为小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整合提供线索、发挥作用,达到启迪智慧的效果。

三、情景创设教学法在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途径

(一)生活展现情境

生活展现情境,就是将学生带入社会生活中,带进大自然的怀抱里,贴合教材内容,选择合适的生活场景,将教学内容鲜明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在语文教学中,不仅仅是单纯的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体会课文背后的人文精神,如在讲授《地震中的父与子》(人教版七年级下)这篇文章时,可以将我国的“5•12”汶川大地震的相关材料引入教案,教师在课前向同学们展示“5•12”的图片和相关报道,让学生熟悉课文环境,并组织学生向地震中的遇难者进行哀悼,将学生逐步引入到课文环境中,在汶川地震中,也有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如一位母亲弓着身子护着怀里的孩子,母亲早已离开,而孩子没有一点伤害,安详地睡着了,并且母亲好在手机里存了一条催人泪下的短信,“孩子,假如你还活着,请你记住,妈妈爱你”,学生们都将沉浸在这浓浓的母爱中,沉浸在如山的父爱中。

(二)图画再现情境

图画再现情境,就是将课文的内容形象化,用图画再现课文情境的一种教学手段,课文中的插图、剪贴画、简笔画等,都可以作为素材来演示情景,也可以借助相关的图画进行情境的演示。小学生都有爱好图画的习惯,图画可以更简单明了的展现物体,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图画再现情境来进行教学,如在讲授《荷花》(人教版三年级下)这篇文章时,为了将作者笔下千奇百态的荷花展现在学生面前,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描述现实生活中所见到的荷花的形态,也可以选择千百年来有代表性的文人骚客的荷花图、荷花诗等展现给学生,如我国近代画家张大千的水墨画《荷花图》,诸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脍炙人口的诗句等,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日常所见的荷花图景来绘画自己眼中的荷花,深化荷花在小学生脑海中的印象,加强小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拓展了小学生的艺术才能,增添了课堂的趣味性与色彩。

(三)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渲染情境,就是通过特有的旋律和节奏,将小学生带入到特定的情境中去,音乐能给人以强烈的听觉冲击,给人以丰富的美感与广远的想象,音乐不一定要局限于校友的曲调,也可以是教师或者学生现场弹奏、演唱、哼唱等。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音乐无国界,它具有独特的魅力,通过优美的旋律来表达丰富的感情,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音乐来渲染情境,来熏陶小学生的性情、气质、思维方式等。例如,在讲授《父亲和鸟》(人教版二年级下)这篇课文时,父亲与鸟之间那么亲密无间,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美,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些关于鸟的音乐,如《苗岭的早晨》等,该音乐中包含多种鸟叫声,教师可以通过播放音乐,让学生猜自己听到的鸟叫声属于哪种鸟,这种形式更容易被小学生接受,从而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引导学生热爱鸟类,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与此同时,可以获得知识迁移的效果,使学生从小养成热爱大自然的习惯。

(四)表演体会情景

表演体会情境,就是通过扮演课文中的角色,或假设自己是课文中的人物,来深刻体会文章中人物的内心体验,使学生对文章中的人物心理等有深刻的认识,有强烈的亲切感等。表演体会情境,深刻展现了语文课堂的灵活性,而课堂的灵活性是营造良好课堂氛围、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良性互动的前提,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应在基于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创设相应的表演环境,吸引学生融入情境。如,在讲授《坐井观天》(人教版第三册)这篇文章时,教师让学生扮演坐在井底的小青蛙和飞落在井边的鸟儿进行对话,通过小学生对小青蛙无知的语言和鸟儿对青蛙讲的道理的表演,同学们不断笑话小青蛙的无知,同时也为小青蛙感到着急,真希望能把它运到井外,让它看看井外别有洞天,在学生们的欢笑声中,让小学生们明白其中的道理,即做人不能鼠目寸光,不能只局限在自己的生活圈子里,要走出去开阔自己的眼界,接受新的事物。角色扮演能激发学生的表演天赋和欲望,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情景创设教学法要求老师主动关心学生、了解学生,通过建立深厚的师生情,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使学生有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师,要有进行情境创设的能力与不断创新课堂教学策略的本领,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展现情境创设教学法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1]王雪梅.论新课改下小学语文课堂的情境创设[J].课程教育研究,2015,(04):41-42.

[2]李新连.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创设教学法应用研究[J].新课程,2016,(08):12.

[3]马旭.小学语文教学与情境创设[J].考试周刊,2015,(87):49.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范文第10篇

我们一直走在教研的路上。

专题研究——定策略

2001年,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率先走进新课程。老师们及时更新观念,教学中出现了与往常不一样的场景。老师讲得少了,学生动得多了;老师站讲台少了,学生站讲台多了等现象,不一而足。但是,课堂活跃了,都掩盖了另一种现象——一部分学生不举手发言,很少参与小组活动。我们组织老师们分析原因,得出了“两极分化严重”“个体差异未得到关注”的结论。

于是,我们成立了“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课题小组进行专题研究,制定解决策略。

首先组织老师学习相关理论,有顾泠沅、王洁的《教师在教育行动中成长》《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教学研修》,华国栋的《差异教学论》,许洁英的《个体差异研究及其教学意义》,美国Carol Ann Tomlinson的《多元能力课堂中的差异教学》等书籍,给老师们充电。之后,我们采用了顾泠沅教授“三个阶段,两次反思”的基本模式,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根据顾泠沅的理论,我们研究的基本流程是:确定试点学校、老师——首轮研究(原行为阶段观课)——第二轮研究(新设计阶段观课)——第三轮甚至多轮研究(新行为阶段观课)——撰写小结。而每轮研究又以“教学设计—课堂观察—反思研讨”为基本步骤。整个课例研究过程我们确定一位老师针对不同内容连续三轮(或多轮)上研讨课。我们感到,带着问题的学习和研讨,既使教师自身得到发展,也使学生受益;既能解决旧有问题,也能发现新的问题。只有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只有重视问题的存在,研究问题的解决,才能使校本教研继续深入。

2005年,全国首届校本教研研讨活动在长沙进行,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中岭小学车迎霞老师依托“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课题上了《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华东师范大学刘良华教授说这堂课是“一首读不完的诗”,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学困生受益大,优等生发展足。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教研员彭昕老师的专题讲座《小学语文课堂如何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光盘由湖南省教育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

问题研究——解难点

“校本教研”的精髓就是以学校为本,从教师实际出发,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以校为本的问题研究,是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语文老师人人参与教学研究,解决教学难点问题的一个突破口。

例如,很多农村学校反映,语文老师兼任工作多,任务繁重,重复机械抄写教案,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思考教学,教案流于形式。有的学校反映,有的老师对教材的特点认识不够,备课时把握不准,以致感觉教学完不成任务。

调研中我们发现,这不是个别问题,而是共性问题!为了解决“教案流于形式”和“完不成教学任务”两大问题,我们找到了区域性的解决思路:大胆推行集体备课。

从思维狭窄负担繁重的个人独立备课到集中智慧同伴互助的集体备课。固定备课时间:农村以联片教研组为单位,同年级老师每月一次集中备课。固定备课内容:主要讨论下月上课内容,重点、难点,注意点,学生易出错的地方等。安排固定人员整理:每次组内均安排一名教师执笔,把备课内容整理成教案置于公用邮箱供组内老师使用,老师再根据本校情况对教案进行适当修改。集体备课解决了重复单调的教案抄写问题。

从以课文为单位备课到单元整合主体拖带备课。北师大版教材一个单元有主体课文、自读课文,还有“语文园地”。单元整合主体拖带备课是以一个主题单元为整体,将主体课文、自读课文和语文园地有机结合,以主体课文拖带自读课文和“语文园地”的内容。备课的着眼点不再是一篇课文,而是一个单元。单元整合主体拖带备课解决了课时安排不合理,完不成教学任务的问题。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的教案改革,收获较大,反映很好。周满意、吴春花、罗湘其等骨干教师编写的“人教、苏教、北师大合并版”教案集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供全国使用;李争艳、吴敏红等教师编写的《北师大版教案集》由北师大出版社出版,供全国实验区使用……

课例研究——重实效

课堂是我们研究探索的主阵地。我们的问题都是来自真实的课堂,我们解决的阵地也在课堂,从课堂中来,在课堂中实践,最终服务于课堂。这种自下而上的研究方式,已经成为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小学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研究方式。

我们把一节课的全程或片段作为案例进行解剖分析,找到成功之处或是不足之处;通过听课,对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寻找解决的方法和技巧。我们推出区内部分老师上公开课,如:王慧老师的拼音教学《j q x》、杨纯老师的《识字七》、朱芳洁老师的《花脸》、谢晏云老师的作文课《改名字》……提供不同类型的课,送到联片学校、送到农村学校、送到新聘教师培训班……组织老师观课、议课。目前开福区常用的课例研讨已经基本形成了“提出问题—课堂教学、课堂观察(记录课堂观察表)—现场检测—研讨改进—再次实践”的程序。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开展的课例研讨的问题有“怎样使我们的拼音教学更有新鲜感”“拓展延伸时总感觉力不从心,怎么办”等。

“语文课堂怎样进行否定性评价”?2006年,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教研员彭昕老师将区内课例研究的成果汇编成《新课程教学问题解决实践研究·小学语文》,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该书并被中央教科所收录为“2007年中小学教师培训优秀课程资源目录”。彭昕老师也被邀请到河南省三门峡市给骨干教师进行了三天的专题培训,反应很好。

有效教学研究——促发展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教研专题研究、问题解决、课例解剖,一路走来,我们最终还是落实在“有效教学”这一区域性课题之上。围绕有效课堂教学,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活动。

构建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分析框架。2007年,开展了“我心中的好课标准”讨论活动,开展了“课堂教学的底线”在线研讨活动,在充分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归纳出有效教学策略的一般性特征,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最终制定出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分析框架》。

关注课堂细节,提高教学效益。在提倡教师整体把握课堂的情况下,将常态教学中容易出现问题的每个环节和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中的步骤与问题进行细化,引导教师关注课堂细节,并总结出适应性较强的具体策略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开展“课堂导入的有效性”“问题设计的有效性”“拓展延伸的有效性”“板书设计的有效性”“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等内容的试验研究。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有效教学课堂比武常态化。采取校赛、片赛、区赛层层推进的方式,教师参与面广。竞赛的重心指向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采取赛单元整体备课、赛课堂教学、赛教学反思、赛教学实效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形式。通过竞赛,发掘了一套教学策略,效果很好。一些老师脱颖而出,湖南省长沙市三角塘小学罗江萍老师的《开天地》和湖南省长沙市东风小学陈宏老师的《草船借箭》都获得长沙市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马栏山小学张蝶娜老师所上的《我为你骄傲》获得全国本色课堂竞赛一等奖……

2010年,由彭昕老师主编的集全区语文教师集体智慧的《教师如何上好课——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解决》一书由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2011年被教育部推荐为“国培计划”资源库首批推荐课程。

教育无止境。“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我们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教研员和教师们一道,时刻以闻一多先生的精神激励自己,锲而不舍走在教研的路上。

上一篇: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范文 下一篇: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