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2-21 07:45:45

地震实训总结

地震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空乘专业;急救;实训方法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1-0072-02

航空服务业对空乘专业毕业生职业核心能力的需求,要求提高高职空乘专业学生的急救能力。为了满足航空服务业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很多高职院校开设了空中乘务专业。然而,虽然各院校空乘专业毕业生日益增多,但大部分高职院校培养的空乘专业的毕业生却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只好改行另谋出路。造成这种劳动力素质与用人单位需求不相适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毕业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不高,而急救能力不强则是较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一、空乘专业学生急救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空乘专业急救实训的目的,在于通过课堂训练,使学生掌握较多的急救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急救能力和应变能力,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好地为旅客服务。因为,空中乘务服务的环境是在飞行中的飞机客舱,如果遇到旅客突发急病、意外损伤和飞行事故,很难得到地面专业人员的帮助,因此,空乘人员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对病人、伤员或事故进行恰当有效的处理,否则就不能保证安全飞行。从某种意义上说,空中乘务人员是服务员,也是保安,同时也是医生。

二、空乘专业学生急救实训的目标、要求

空乘专业急救实训是在理论指导下培养学生急救能力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急救技能和应变能力训练,要求学生掌握航空飞行中常见疾病的预防知识,掌握机上乘客突发疾病与客舱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理原则、求生措施与急救手段[1],掌握自然灾害、野外求生的基本技能与手段,具有较强的安全防护意识、应变能力、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空乘专业学生急救实训方法的探索

学生是课堂的主角,学生在课堂中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程度如何,直接影响急救实训教学的质量。所以,在急救实训教学中,围绕实训目标,精心设计、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最为关键。因此,为了鼓励学生参与教学,笔者精心设计、优化实训教学过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分析案例,引起重视,增强参与的主动性,让学生想参与。首先,让学生了解急救的重要性,如让他们了解一些人突发疾病、意外伤害时,因没有得到及时救护而丧失生命的例子,让他们在震撼之余,生发一种学习的欲望和冲动,达到跃跃欲试的状态。

2.提供示范,树立信心,解除参与的顾虑,让学生敢参与。其次,让学生认识到急救是一种技能,只要努力谁都可以掌握。同时让他们了解一些身边的老师、学生成功救人的实例,鼓励他们,解除他们的顾虑,如不敢动手,担心做错等。

3.营造环境,提供机会,使急救贴近生活,让学生真参与。然后,设置一些工作、生活场景,让学生去解决实际问题,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如学生中暑、小刀割伤等,训练学生的急救技巧等,让学生手脑结合,印象深刻。因为这些内容大家都很熟悉,学生没有压力,可以自如地发挥。也能让学生很快找到成功的感觉,增强自信心,为后面复杂的训练提供经验。

4.明确目标,由易到难,设置课堂训练项目,让学生爱参与。最后,设置课堂训练项目,让学生结合考试、按模块、先易后难地进行系统的急救实训,从而掌握技术、积累经验。

(1)用旅客突发疾病或客舱事故的场景进行疾病、事故处理训练。针对空乘专业的特点,设定客舱服务的环境,进行简单的突发疾病、事故处理训练,如预防飞机上升时耳鸣、飞机俯冲时防冲击,以及旅客高血压、心绞痛、癫痫发作处理等,让学生紧急处理,然后大家讨论补充。以此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疾病急救能力、事故处理能力、临场反应能力。

(2)用火灾的场景进行火灾逃生与烧烫伤急救训练。可以设定火灾的场景,进行火灾逃生和烧烫伤急救训练,要求做到遇事不慌,逃生方法正确,急救技术娴熟。先让学生进行逃生训练,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纠正。如遇事慌乱、选错方向、撤离时没捂住口鼻等。然后进行烧烫伤急救训练。要求学生能区别伤情,不同对待,并能用身边现有的材料进行烧烫伤处理和包扎。

(3)用水灾的场景进行洪水逃生与溺水急救训练。可以设定水灾的场景,针对水灾逃生时的准备工作、逃生方向、逃生方法、求救方法、溺水急救等内容进行洪水逃生与溺水急救训练,如,逃生前关闭电源、煤气、门窗,带上水、干粮、药品、手电、漂浮工具等,遇见溺水者先打捞上岸,再清理口鼻、空出脏水等。特别注意的是打捞落水者时的方法。要做到镇定从容、方法正确、技术娴熟,从而掌握洪水逃生与溺水急救的方法。另外,知识拓展可以增加学生游泳安全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游泳安全教育,增强实用性。

(4)用地震的场景进行地震逃生与骨折固定训练。可以设定地震的场景,让学生进行地震逃生与骨折固定训练。要求做到遇事不慌,方法正确、技术熟练。首先设定地震的场景进行地震逃生训练,让学生知道地震时如何逃生。如地震时在野外怎样逃生,在楼房怎样逃生,在废墟怎样保全生命等,要做到遇事不慌,逃生方法正确,永不放弃。然后师生点评。点评要以优点为主,同时指出方法上的不足。最后进行骨折固定、搬运,培养学生的骨折急救能力,同时训练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心理素质。

(5)用交通事故的场景进行止血包扎训练。设定交通事故的场景,让学生进行止血包扎训练。要求学生首先做到遇事冷静判断,然后迅速对伤员进行正确有效的止血包扎急救。技术上要求方法要正确、适当,止血要迅速、有效,包扎要牢固、美观,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急救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变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关心旅客、敬畏生命的服务意识。首先,让学生了解包扎止血的基本知识、注意事项。如,血管的分布、具置,包扎的手法、力度,放血的时间、方法等[2],同时播放一些录像,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感受。然后,创设交通事故的情境,让学生现场急救,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思维。然后让学生互评、教师总结。这样做既便于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又可以训练学生的急救能力,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心理素质,一举三得。

(6)用旅客触电猝死的场景进行心肺复苏术训练。首先,让学生了解排除险情的方法和心肺复苏的程序和手法,要求知识全面,重点突出,程序正确、方法得当。然后,设定旅客触电猝死的场景,让学生进行模拟排除险情和心肺复苏训练。要求能正确排除险情、正确判断呼吸和心跳、能打通气道,能进行有效的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3]。要特别注意训练学生处变不惊的心理素质、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过硬的急救技术。如,发现病人,不能慌乱,判断周围的环境,用关闭电闸或挑开电线的方法消除危险,然后正确掌握判断呼吸心跳的时间、按压的位置、力度等,要次序井然,一丝不苟。以此来练习胆量、技术,积累经验。最后,教师点评,学生互评,指出优缺点,进行完善。

急救实训是获得急救知识和能力的关键。在急救实训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系统的急救实训活动,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急救的技巧,培养高度的责任心和学习兴趣,积累成功的经验,从而提高他们的急救能力、心理素质、防范意识,为他们将来在空乘服务的岗位上创造安全的环境,更好地为旅客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姚红光,李程.航空卫生保健与急救[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0.

[2] 湛明,潘应平.实用航空医学知识[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

[3] 陈晓松,刘建华.现场急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收稿日期:2013-07-19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专项基金资助项目“基于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航空服务专业实训教学体系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XJKO11C2JO15)

地震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实践教学 课内 学习兴趣

高职教育所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高职日语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用日语交流的实践应用能力。归根到底是要用日语交流、用日语办事。工科的高职教育目标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来进行。在当前的企业环境下,除了日语软件外包行业,大部分企业对于日语专业的学生并不是大批量的需求,而是存在公司数量多,每个公司需求精的特点。所以在日语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存在一定的困难,公司很难为学生提供工作的实践场所。为了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真正的适应岗位的需求,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对学生的课内实践训练。如何真正将实践教学运用到课程教学中去,以大二下学期学生为例,在实际教学中我总结了一些自己的体会:

大二下学期学生已经掌握了日语的基础知识,对于日语的基本句型、语法也有了系统地了解。这时的教学任务主要内容是教会学生如何将已学过的基础知识运用到日常交流中,并且为学生灌输日本文化等相关知识,对学生进行综合知识和素质能力的训练培养。课内实践的进行主要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进行的,因此必须具有效率性和趣味性。

一、课前的ウォ?蔟ミングアップ

上课前五分钟的气氛会影响到以下课程的进行。除了简单的招呼用语之外,话题的选择应该贴近生活并具有趣味性。应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思路。话题选择要紧密接近社会、接近实际。可以围绕日常生活进行,比如天气、心情等等。也可围绕国家大事进行。可以是当日的新闻,可以是一个时期内的大事。学生不应该拘泥于课堂知识,还应该通过日语来了解世界。比如进入2010年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发生了若干重大事件。4月份青海玉树的地震,无疑又给学生带来了触动,引发了对生命的思考。了解与地震有关的日语词汇“地震、震源、破、死者、者”等。并用相关的单词和所学过的句型,结合日本新闻报道来掌握相关的句子。例:この地震による、10万人が家を失うなど大きな被害に展している。另外掌握与生命有关的日语表达方式。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例如:“命って何だろう,生きるってどういうこと?死ぬとどこへいくのか。”同时可以为学生补充与生命有关的惯用语例如:“命(いのち)ければ多し,命(いのち)知らず”等等。要求学生用日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既提高了日语的水平,又加深了对生命的理解。世博会是2010年中国乃至世界的大事,可以要求学生上网查阅资料,用日语表达对世博会的理解。例如对于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より良い都市、より良い生活)要求学生用日语进行诠释,在学生翻译的基础上拿出日本官方网站的翻译进行比较。另外对于世博会的意义(如“世博经济”将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万博の果は中国にとって新たな成要因となることでょう。)世博会期间的日常用语(如去世博园最近的地铁站在哪里?万博会への最寄りの地下のはどちらですか。)以及世博文化等都可以展开进行。6月在南非举行四年一度的世界杯,此时可以为学生讲解一些与比赛相关的日语表达方式。例如“利、、引き合い、得点、失点”等。以此为契机还可以介绍一下日本的流行体育运动如野球等。

课前的简单交流,还可日积月累、提高日语的应用水平。总结学生两个月的发表:例如:い目で人をることが大切だ。(用长远的眼光看人很重要),てる神があれば助ける神あり(天无绝人之路),急がば回れ(欲速则不达),言うのが易く行うのがし(说是容易做起来难)。学生所选择的都是与人生态度、办事原则相关的名言和惯用句。在学习日语的同时又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依托教材的实践教学

除了课外内容的补充之外,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实践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毕竟教学是以课本教材为依托的。实践教学中要改变老师一言堂的状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比如以第三册十六课的漫画ブ?蔟ム为例,日本的动漫伴随着学生的成长,几乎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喜欢的动漫人物、动漫歌曲。在上课之前要求学生查找相关资料,总结日本漫画、动漫的起源,发展历程,动漫大师,典型动漫人物,经典台词等。以大家耳熟能详的台词作为课文的导入内容。例如:柯南中的“真はいつも?蔟つです”(真相只有一个)。火影中的“火影は俺の梦だから”(因为我的梦想是成为火影)。对于单词、语法、课文的讲解,要把枯燥的内容形象化、趣味化。在介绍完句型、语法的基本用法之后。要求学生结合身边的实际情况、利用所学知识编写短句子。对于枯燥的语法解释最好运用有意思的日常会话来进行。例如在讲述“にしたがって”的时候、可以给学生两个词语“狗和主人”,让学生描述、很自然学生就会造出犬が主人にっていている的句子。再给出“医生和酒”两个词语则可以造出这样的句子:医者の告にって酒をやめた。在讲解完课文内容之后可以要求学生写一篇“我最喜欢的动漫”的作文,课内进行交流。也可以进行趣味性更高的日语配音比赛或是分角色饰演,并加入自己的想法。还可以进行卡片图画教学。拿出一些动漫图片要求同学们用日语进行描述、诠释动漫人物的性格。

三、综合模拟实训室的实践教学

日语综合模拟实训室拥有浓郁的日本文化氛围,仿真场景也为实践教学提供了好的场所。在真实的情景中进行实践,身临其境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在实训中进行小会话的表演、精读课程每一课都有一个固定话题,一般需要十个课时,最后两个课时的课程建议在实训室内进行。实训室里的桌椅为可移动桌椅,学生可以分成几个固定的会话小组,就学过的内容互相讨论组织整理会话。人人参与,上台表演会话,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再添加和发挥。根据表演情况,可以由学生进行评判,老师对语言、语法等进行进一步的纠正、指导。这样的表演,每个学生都可以积极参与,根据表现作为平日考核的一部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这样的表演既巩固了本课的语法,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在简单会话的基础上可以排练一些简单的话剧,舞台剧等等。(二)在实训室里可以举行有特色的日语角、邀请日本留学生、外教、教师参加。在进行口语交流的同时可以进行简单的文化祭活动,体验日本的茶道、插花等传统文化。模拟拜访客人、接待客人等简单的日常会话并讲解待客的礼仪。还可以进行日文演讲比赛、日文歌曲大赛等活动。(三)商务模拟实践。实训室内拥有商务谈判的仿真场所。在商务日语教学过程中更应该重视对商务礼仪、商务文化的灌输。可以邀请日本留学生,模拟中日贸易的洽谈,并请企业人员进行点评。进行电话交涉、商务信函收发等实践的操作,并将学生所做的内容加以保留,作为以后教学的参考内容。(四)实训室内装有日本NHK卫星接收系统。要求学生定期进行收听日本的新闻、观看介绍日本文化的节目,并将所听内容加以记录。挑选日本经典电影组织学生收看、书写观后感。

以上是我在日语教学过程中摸索出来的一些提高学生日语实践应用能力的教学方法。实践活动应该依托于课堂教学并进行拓展性实践。要大胆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张芳芳.对高职日语实践教学的探索.今日科苑[J].2009年.

[2]韩振生.高职院校实训室文化建设的思考.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

[3]秦音.例谈基础日语教学中趣味性教学法的应用.科教文汇[J].2008年.

[4]车斌.教学的设计与策略.辽宁高职学报.高职日语[J].2006年.

地震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教学;客房技能实训;就业

一、课程改革的背景

众所周知,旅游业是当代最著名的成功范例之一,无论是从它所创造的收入还是从国际旅游者的人数,都取得了高速而稳定的发展。它在经济危机中表现出明显的韧性,在本世纪,它将继续以接近4%的速度增长。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国际旅游者将达到16亿人次,每年花费超过2万亿美元,也就是说,每天达50亿美元[1]7。由于旅游在创造外汇和提升经济方面有显著的作用,国家和地方政府都在加大旅游资源的开发,对高职旅游教育的需求也空前高涨起来。

旅游教学的目的是适应市场需求,这要求我们用发展观对高职教育需求从根本上重新定位和重组。因为市场经济的全球一体化要求我们有更高的技能与更强的适应能力,学生需要接受更加良好、更加广泛的教育。高职旅游实训课要满足上述教育需求,按部就班照本宣科肯定不行,就必须进行教学改革。

二、《客房服务技能实训》课程改革

(一)《客房服务技能实训》课程特点

1.综合性

旅游实训是一门跨学科的课程,它将旅行、休闲、娱乐、旅馆及餐饮等各种课程综合于一体,这种综合性可以让学生具有对经营上的整体正确评级和对管理问题的洞察力,以确保毕业生是旅游业所需要的类型[1]453。旅游实训课是学生在学习完基础课和专业课之后开始的课程。

《客房服务技能实训》必须完成《酒店管理》、《旅游服务礼仪》、《旅游市场营销》、《客房服务与管理》等课程的学习之后才能开设,实训课和这些理论课有着内在的联系,是知识的综合运用。在客房实训课程的创新上,必须以这些理论知识为基础,开发出多种实训情景,训练学生在不同情况下对技能的掌握。

2.时效性

高职旅游教育者有责任为学生提供新的知识,特别是从事研究,给学生讲授新的观点,同时对旅游现象做出预测。要让学生感受到足够的挑战,扩展自己的知识面,而不是强调使用和10年前一样的技巧和工具。旅游实训教学必须保证模拟仿真性,尽可能贴近实际和现实情况,如使用各种真实性的岗位软件、资料、合同、定单、账目等[2]。在这种大的背景下,必需建立新的教育框架,思考和组织新的学习过程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为更好地保证旅游实训教学的时效性,可以借助沙盘模式,即通过再现企业惯例的过程,将“企业”搬进课堂[3]。

在设计《客房服务技能实训》课程时分为5个模块:卫生、服务、安全、设备用品、人力资源。其中卫生实训项目包括:铺床、开床、客房清洁、公共区域清洁、查房。服务实训项目包括:不同类型客人的接待、客房系列服务。安全实训项目包括:火灾、地震、盗窃、其他事故处理。设备实训项目包括:客房设备用品消耗定额的计算等。人力资源实训项目包括:人员招聘、培训、考核、人事调动等。这五个模块基本含盖了客房部的全部工作内容,通过学习,让学生对客房部的工作有系统认识,便于理解记忆。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白实训的过程就是工作的过程,整个课程的过程就是企业运做的过程。为使实训的效果更好,一般要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5-6人,模拟客房部经营。小组每个成员分别担任总经理、部门经理、领班、服务员。各小组分别模拟出自己的酒店,其他小组的模拟酒店是自己的竞争对手。通过完成相同的实训项目比较各小组的优劣。这样,在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加强模拟的真实性。

3.规范性

实训课主要训练服务技能,而训练的内容必须符合行业规范,达到行业标准。实训课程必须重视程序和规范,否则达不到任何正面效果。在使用ERP沙盘模拟进行企业经营管理时,应该注重对岗位责任的规范性、职业性训练[4]。《客房服务技能实训》对客服务模块中有“班前会”情景模拟,要求进行模拟的小组必须仪容仪表职业化、礼节礼貌职业化,领班或经理能合理分配任务,适当进行奖惩。

一个较为简单的技能训练,学生一般一次就能掌握,如果技能训练有一定的难度,为了达到行业规范化标准,就必须进行反复训练,这时如果掌握不好,学生就会出现厌学、应付了事等不良情绪。所以也要考虑专业技能训练的难度,设计好阶段性的技能训练目标,制定训练的模式及措施。《客房服务技能实训》对客服务模块中的“铺床”情景模拟,在课程中是重点也是难点。在学习铺床动作技能时,先将西式铺床(或中式铺床)的整体技能动作进行细分,分成若干动作技能安排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教师通过在各阶段的示范演示、讲解和分析要领,便于学生由浅及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对动作技能的细分,既可强化感知的效果,又可方便学生进行局部模仿训练,而且还能加快动作技能合成体系操作过程的形成。

此外,还应加强体现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要求的训练。《客房服务技能实训》服务模块中有“对客服务”情景模拟,在被客人冤枉、辱骂的情况下应该如何处理,控制自己的情绪。《客房服务技能实训》安全模块中有“突发”情景模拟,在地震火灾等突况下如何保证客人的人身财产安全等等。

总之,通过实际操作和技能考核,强调客房服务的真实性,建立学生规范操作意识。通过强调风险意识和服务意识,强化学生职业道德意识及团队意识。

(二)《客房服务技能实训》教学过程设计

经过近三年的教学工作总结和实践考察,笔者认为课程改革的重点是学生、市场,难点是如何组织课堂才能有利于学生顺利转变为职场佼佼者。所谓以学生为重点即是在组织教学时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教学环节,例如,我们的学生都很有朝气,有竞争意识,所以在课堂中要设计一些大大小小的比赛,可以是小组之间的,也可以是个人之间的,这些竞赛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设计一些场景,例如开班组会,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基层管理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职业意识等素质。

所谓以市场为重点就是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要时刻紧跟市场,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现在的酒店市场最急需的就是高素质的服务员及优秀的管理人才。学生不但要有过硬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有良好的语言能力,包括普通话、英语口语、当地方言等多种语言会话能力,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敏捷的反应能力等等。

《客房服务技能实训》课程改革教学内容设计尤为重要,是整个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具体设计过程如下:

1.根据高职生学习特点设计合理教学过程

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普遍存在以下学习特点:活泼爱动、表现欲强、忍耐力差、基础知识薄弱、缺乏学习动力、支持课堂教学无用论等等[5]。设计客房实训教学时必须考虑学生的特点。

高职教育不是孤立进行的自学活动,而是在教师指导、调控下进行的学习活动。教师施教的目的,始终都落实到学生身上,要让学生在知识、能力、思想诸方面获得进步,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只有当教师把学生看成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时,教师才可能有效地实现教学的目的。

我们有一少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目标有正确的定位,学习态度端正。但大部分学生因各种原因目标不明确,方法不对,不能合理支配和安排自己的时间,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要有高的参与度,才能促进学习的进行。所以,上第一节课时笔者都会让学生制定本门课的学期目标及计划,并要求学生认真对待,按计划完成任务,给学生压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2.根据工作情景设计学习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教育情境有“硬”和“软”两个方面。在“硬”情境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对教学的布置与设计,利用大教室或实操室进行现场布置,或使用多功能教室进行专业教学实践,尽可能多地吸引学生参与动作技能的操作训练活动,以活跃课堂气氛[6]。《客房服务技能实训》课程根据工作情景预定受理设计四个工作任务:工前准备、预定受理、预定确认、客人抵店前准备。在“软”情境方面,应创设开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通过观看相关视频进行模仿创新,自己动手设计内容,进行角色分配。

3.采用案例教学,提高学生的思维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客房服务技能实训》课程内容设计时要注重经典、真实案例的注入,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客房工作也有突发事件,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灵敏的应变能力。从最简单的入手,例如:房间客人正在会客,如何进行客房清洁整理。稍微复杂的情况,例如:客房被盗、深夜醉汉。到极为少见的情况,例如:客人突发重病等等。给学生定一个角色,例如,客房服务员、客房部经理、大堂副理等,让学生用理论知识思考解决实际问题,通过部分学生的回答,总结出最好的答案。

案例,学生一般都喜欢听,但一到回答问题,大多数学生都默不做声,所以必须要激发学生主动回答问题,特别是文静胆小的学生,教师必须有耐心去培养学生积极发言的习惯,一开始可以点名让不爱发言的学生讲,能说出一点就要表扬,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慢慢提高要求,最终让学生产生满足感,体验成功感。教学实践表明,人具有整体生命,必须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教育。人的整体性,突出地表现在人不仅有智慧,还有情感。知识的教学不能离开对人的整体性的认识。由于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尊重、信任和期望,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学生对老师的隔阂,使感觉枯燥无味的专业实操训练化为学生学习的自觉行动。通过以上教学手段与方法,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4.课堂外教学,通过工学交替增加学生实践机会

学生在学校学的好不好,只有进入社会,经过实践检验才能知道。工学交替,让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践,是检验学生学习优劣的最好方法。

目前许昌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已先后与多家三星级以上宾馆、饭店建立了实习基地。包括许昌福港大酒店、许昌桃园大酒店等等。学生们在“顶岗实习”后对于本专业的规范操作技能能够完全熟练掌握,实践的效果非常好。

这一教学方式的改革反映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得到了学生、家长、企业的一致认同。学生边上课边实践,激发了学习兴趣,专业技能水平快速提高;企业提前介入人才的培养过程,提高了人才利用效率。

(三)教师能力提高的途径

通过“挂职”等形式直接参加生产和实际工作,进行现场培训,培养和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思维能力、实践技能及创新能力。了解当前市场的总体需求,并且能对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合理预测,克服教学中的“本本主义”、“经验主义”,使实训课与时俱进。另外还有继续深造、到经济发达地区同等院校学习等等。

三、结 语

无论是已毕业就业的学生还是用人单位,都很明确地认为目前高职教育的弊病主要集中体现在“缺乏职业技能实践”,只有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才能说得上是“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因此,当前职教课程建设的核心应该是实践教学,应该围绕实践教学来进行当前职教课程改革,才能满足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美)瑟扼波德.张广瑞,等译.全球旅游新论[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2] 汪治.经管专业综合业务实训课程开发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4,25(34).

[3] 兰亦青.ERP沙盘模拟对抗实训课程教学探讨[J].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科学教研),2007,(18).

[4] 周琪琪.“90”后高职生的思想特点及对策研究[J].成功(教育版),2008,(11).

[5] 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地震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技能;职业道德;实训;立体课程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十一五”第五批立项项目“基于新课改要求的高师生职业能力‘立体化’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09B098]及来宾市教育科研项目“教师教育专业职业技能实践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LB2009A048]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陆艳清(1971―),女,壮族,广西鹿寨人,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系副教授,研究方向:教师教育课程改革、高校文学艺术教育;

林翠英(1968―),女,汉族,广西荔浦人,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副处长,副教授,研究方向:教学管理、教师教育课程改革。

师范生是我国教育事业的后备力量。“振兴教育事业”,从长远来看,有赖于师范院校现行的教师教育专业建设状况及人才培养质量。目前,师专教师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得到不断地深化,实现了宽途径、厚基础、重人文的课程架构,以利于师范生超越狭隘的专业性与工具性的约束,把自己培养成职业思想端正、心理健康、专业扎实、技能突出的合格人才。正是在这种语境下,不少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专业,把原来归属于教育学教学内容的《班主任工作》章节分离出来,设置为独立的“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课程,并作为教师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这一课程设置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师教育专业凸显师范生技能培养的意图。但设置课程只是表明走完了教学改革的第一步,完整的课程教学改革成效如何,则取决于课程的实际教学活动过程。因此,如何开展“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教学活动,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是师专面临的教师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关键问题之一。

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柳州师专”)教师教育专业近几年来把“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列为专业主干课程。任课教师在任教过程中,深入分析和归纳班主任工作角色的各种构成元素,努力探究有效的教学方法,钻研教材,收集资料,研究学生,精心备课,课堂教学有针对性、有实用性、有操作性,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形成良好的教学互动,师范生的主动性得到激发,相应的职业技能得到培训,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初步探索出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有益之路。

一、理论层面:以情育德――渗透人文情怀,提升人格魅力,促进师范生职业道德的养成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尽管师范生对这句古训都耳熟能详,但却未必人人都能深刻领会其意旨而产生切身体认。而作为一名师范生,一名未来的人民教师和班主任,是必须以拥有丰厚的人文情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作为前提条件的。如何在“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课程中,有机地渗透人文思想,促使师范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任课教师首先要思考的问题。由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认知水平,他们往往不喜欢听老师刻板的说教和高高在上的指示,因此,创造各种有利契机,采用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榜样激励法、文艺熏陶法等教学方法,或让师范生直面教育界的热点新闻事件,进行讨论与辨析;或让师范生了解中小学名师事迹,追慕名师风范;或在课外引导师范生赏析高雅的文艺作品,进行美育熏陶,让他们不断丰富情感世界,滋养人文情怀。师范生端正了自己的思想态度与价值追求,也就为下一步的学习准备了充足的动力。

例如“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上课伊始,任课教师就抛出了网上曾热议的“杨不管”事件以及汶川大地震中“范跑跑”事件,让师范生进行自由讨论、小组辩论后,又引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那数次舍身冲进火海抢救邻家儿童的王茂华老师,以及汶川大地震中为救助学生而光荣殉职的谭千秋老师等的感人事迹。两组人物,两种境界,任课教师由此再引导师范生深思――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作为教育施行者的教师(班主任)需要怎样的素质才堪当“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经过思考、讨论、总结的环节,师范生最终明白:由于教师的特殊身份与人们赋予它的社会理想,任何一名教师都应该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正义感。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任课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有机渗透人文思想教育,鼓励师范生努力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让师范生树立明确的意识:要育人必先育己,让自己拥有真挚的情感世界及健全的人格品质,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不断增强文化底蕴,提高职业技能,促使自己获得专业化的成长。

二、操作层面:以练促训――课堂上精讲多练,课内外强化实训

限于课时,传统的《班主任工作》授课内容止于一般的理论知识与工作方法介绍,缺乏对中小学一线活生生的教育案例的探讨,也无暇实施相关的技能训练环节,因此不少师范生到了教育实习阶段,面对一些比较棘手的班主任工作问题,便显得力不从心。柳州师专修订后的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相关的教学计划,把“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课程安排在第四学期,总课时为32学时。师范生前期学习了“心理学”“教育学”等基础课程,对教育工作及其基本原理有了初步的认识,为学习“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打下了理论基础。鉴于班主任工作涉及的具体内容较多,由于课时有限,任课教师在全面掌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统筹安排,确定好教学重点与难点,课内精讲重点章节,突破难点内容。此外,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凸显实训环节,具体做法是:

(1)分析案例,展开讨论。紧密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引介中小学教育典型案例,有正面的,有反面的,让师范生深入分析,展开讨论,作出自己的评判,最后由任课教师作点评与总结。

(2)创设情境,即兴演练。课堂上让师范生根据任课教师所提供的教育素材,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如班主任与中小学生、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班主任与家长等),即兴演练某些具有代表意义的教育情节:如课堂上的师生冲突――老师批评不遵守纪律的学生后学生顶嘴;班主任碰上态度强硬的家长――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老师的天职,孩子表现不好就说明老师无能;与前来告状的科任教师的沟通――科任教师认为自己只负责教书,育人是班主任的事;作为班主任第一次面向班集体的说话;家访时的礼节,等等。这些演练让师范生们初步体验到不同的角色在特定情境下可能有的表现、反应及相应产生的心理感受。

(3)小组合作探究,制定实训方案。主要针对一些中小学教育过程中较为典型的突发事件或较为棘手的集体教育对象和个体教育对象,让师范生利用课余时间,自由组合,五人一组,以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分析案情、查找资料、自由讨论,共同制定出解决方案,下次课到课堂上进行小组轮流汇报,以利于大家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任课教师逐一进行点评,最后作出总结。

实践证明,我们凸显实训环节的教学模式,使师范生能够提前把教育理论知识用以指导实践活动,学习过程经历了感知―理解―运用―体验―总结―巩固几个阶段,使师范生的教育艺术、方法技巧与教育能力都得到明显的提升。

三、见习与实践层面:以技长能――开辟第二课堂,延展训练空间,实现由“技”到“能”的跨越

师范生要巩固知识、提高实践工作技能,第二课堂可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积极开辟校内外第二课堂,有效延展师范生的学习与训练空间。如我们开设解读中小学名师系列讲座,介绍名师(魏书生、李镇西、王君等)的成长经历与成功的教育案例,他们的从业精神到教育智慧,都给师范生以有益的启迪;创立师范生技能交流团体(QQ群),提供即时、便捷的师生、生生网络交流,搭建起广阔的师生学习与交流的平台;每学期与校团委联合举办师范生主题班会设计大赛,以赛促练,以赛促学。除此之外,与中小学教育工作紧密对接,把教学活动延伸到中小学校,增长师范生“默会知识”,也是“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课程的一项改革举措。我们通过“引进来”的方式,把中小学优秀的班主任请进校园,给师范生现身说法,谈谈当中小学班主任的切身体会,传授班主任工作的先进经验。弥补了大学课堂教学“非现场”的缺陷,使师范生加深了对班主任工作的理解,并学习到一线优秀班主任的教育良法与技巧。同时,我们启动“走出去”的教育见习程序,第四学期安排一周的班主任工作见习活动,让师范生直接走进中小学教育一线,通过“望”“闻”“问”“切(当助理班主任体验角色)”等见习方式,在真实的中小学教育情境中,与班主任、中小学生亲密接触,既获得了丰富的“默会知识”,还在原班主任的带领下“描花试手初”,运用在大学课堂里学到的理论、原则、方法和技巧去处理中小学班级日常管理中出现的一些小问题,锻炼了工作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尝试把在主题班会设计大赛中获得优胜的师范生选派到教育实习基地进行现场班会课展示,由纸上谈兵的方案设计到真枪实弹的现场授课,身临其境的锻炼促进了师范生由“技”到“能”的转化,这一活动方式得到教育实习基地师生的欢迎与好评。

从第一课堂到第二课堂,师范生把握了有利的学习契机,实现习得知识与提高技能的双重目标。

四、实现网络共享,构建立体课程,全方位促进师范生职业技能的提高

柳州师专经过几年的教学改革,教师教育专业建设初显成效,其专业综合课程“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于2010年荣获区级教师教育系列精品课程立项,建立起较为完备的课程网站。“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作为该综合课程的一个分支,充分共享了相应的教育教学资源,在“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课程网站上开辟了班主任工作专栏,任课教师积极投身于相应的网页建设工作中,不断丰富网站资源,把相关的教育法规、课程教学文件(教学计划、教案、课件)、师范生作业、先进班主任工作经验及成功教育案例、班主任工作心得文摘、班主任工作实训案例集、相关培训讲座课件等优秀的教育资源放在网上,并设置了相关链接,实现大网络的资源共享,充分发挥了资讯时代网络提供的便利,构建起了具有先进性、高效性、即时性、开放性与互动性等特色的立体课程,有效地为教学活动服务。

地震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12-0077-02

高校思政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实践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高校思政理论课所有课程都应加强实践环节,把理论武装和实践育人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和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

一、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

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突出了实训性、实用性和综合性,关注学生实践能力的养成。高职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第一,课堂实践教学。课堂教学是大学生思政理论课的主阵地。教师在授课时,要理论联系实际,针对社会问题的分析,加深学生对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课堂实践教学宜采用小组合作形式,可以辩论演讲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方式开展。第二,校内实践教学。校内实践教学是指思政理论课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学生社团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指导学生在上述活动中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关心和帮助他人、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协调与管理,进而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校内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充实学生课外生活,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传播先进校园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渠道和必要措施。第三,基地教学模式。基地教学模式是充分发掘利用当地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组织学生参观、考察、调研。充分挖掘和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优势资源,使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相结合,可以拓展思政理论课教学的视野,丰富其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第四,社会实践模式。把实践教学的空间从课堂、校园拓展到社会中去,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切实体验、锤炼,使其加深对思政理论课的理解;在了解省情、国情、民情的过程中,亲身感触改革开放的成就;向人民群众学习,和人民群众建立感情;使他们更好地认识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达到全方位、立体化的教学实效。

此外,还应注重与专业相结合的实践模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要走与专业实践结合的路子。一方面,在校内,与实习实训有机融合。高职院校校内都有自己的实习实训场所,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必须与专业实践教学有机融合,要在内容上找到交融点,特别是职业道德、职业理想、世界观等,相互推进,共同发展。让大学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去思考、解决问题,并立足职业行业,奉献社会,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另一方面,在校外,和顶岗实习有机结合。在顶岗实习阶段,学生离开学校融入所在企业。思政课实践教学要将校外顶岗实习时期的思想教育纳入到思想政治实践教学范畴中来,引导学生爱岗敬业,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践行职业道德,知行统一,要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实现高职学生向“职业人”角色的转变。

二、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保障

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涉及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平时与假期,受到经费支持、组织形式、安全隐患等因素制约。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必须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

(一)领导组织

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实施和管理难度要大于理论教学,需要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与配合。高职院校应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直接领导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推进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为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提供保障。各相关职能部门相应互协调,配合支持,以推进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

(二)实践教学管理

思政理论课教学部门必须制定严格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规范管理实践教学。一是把实践教学纳入教学计划,制定实践教学大纲,单独安排课时,明确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及实施途径等。二是要注重全程监控,细化考核标准。

(三)经费管理

实践教学的特殊性决定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需要投入大量的经费。应根据实践教学项目进行论证,对教育意义大、社会价值高、可行性强、实效性显著的实践项目予以立项,并制定经费管理制度,使实践教学经费的使用最优化、社会效益最大化。

(四)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开展需要稳定的实践教学场所。实践教学场所主要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等形式。课内主要有专题研讨、主题发言、辩论比赛、影视影像、专家报告等;课外则有勤工助学、学生社团、义务劳动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可以革命圣地、名人故居、大型国企、工业园区、现代农村、合作企业为依托,挂牌成立实践教学基地。

(五)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

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关键靠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来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一是“走出去”,先让教师走向社会;二是实施“请进来”,邀请企业家、专家名人、优秀校友等来校举办各种主题讲座,拓展思政理论课教师的视野。

三、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实例

(一)圣地延安红色之旅

2010年暑期,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思政理论课教研部成立了“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小分队”,与院团委共同组织了“重走长征路,和谐社会行”实践调查活动。通过实践,学生调研长征路上的新农村建设情况,深入了解陕甘地区改革开放以后所取得的成就,体会当地风土民情、民间文化和社会发展状况。实践教学活动成果参加了第八届“挑战杯”甘肃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得了三等奖的佳绩,带队老师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二)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

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重要途径,对发挥大学生人才的智力优势,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多更大贡献的重要抓手。每年暑期各大中专院校都会有不同种类、不同层次的实践活动。广大学生通过调研、宣传、支教、文艺演出等形式,加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教育,激发爱国主义热情,认识到自己作为当代大学生的历史重任,更加热情地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

(三)在红军会宁会师旧址建立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2010年9月,学院领导、思政理论课教研部、基础教学部的教师代表和全院2010级新生代表共50人赴红军会宁会师旧址参加学院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揭牌仪式。师生对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以及会宁人民艰苦创业、不断进取、创新发展的历程感同身受,接受了一场深刻的爱党、爱国教育。

(四)甘肃省情教育――参观甘肃省博物馆

甘肃省博物馆是国内最早成立的综合性地方博物馆之一,馆藏丰富,现有文物约35万余件。藏品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特别是“甘肃丝绸之路文明”、“甘肃彩陶”、“甘肃古生物化石”、“甘肃佛教艺术展”、“红色甘肃”等展览,为学生提供跨时空交流,亲密接触红色文化、中华传统文化与精华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五)伟大抗震精神教育――参观兰州地震博物馆

兰州地震博物馆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收藏最丰富的唯一专业地震博物馆,有许多国内外罕见的地震文物和史料。学生通过参观了解了地震及其防护、自救的基本知识,如通过壁画馆绘制的真实地震故事,体会到大自然的破坏力;通过“5・12”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的相关介绍,感受到现代社会和我国抗震救灾的快速、全面。鲜活的图片、细致的解说,让学生看到了废墟上的生命奇迹,认识到,灾难面前,只要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就一定能战胜灾难。

(六)传统文化教育――参观兰州国学馆

兰州国学馆是依托皋兰县文庙古建筑群,经改建、充实而成。馆内四十余尊历代国学代表人物的石雕像,涵盖了先秦诸子及后世在哲学、医学、农学、文物、书画及科技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国学伟人。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于主导地位,近现代虽有反复,但其对国人的思想影响谁都不能否认。近年来,国学大热引起公众对当今社会发展的反思,国学的弘扬对社会的文化传承、道德遵循都有推动作用。学生参观后,对国学发展的大致脉络、国学精华都有了系统了解,帮助他们在传承民族精神与开拓时代精神中找到连接点,开拓了视野。

(七)走近庭审―感受法律威严

思政课教师经常组织学生去法院旁听庭审。在法庭,犯罪嫌疑人家人哭红的双眼,悲痛的神情,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教育方式也让旁听的同学们能更深一层地体验到了法庭庄严、肃穆的氛围,感受到了法律的神圣。真实的案例说法,真实的庭审现场,让学生零距离地接受了一次普法教育。

地震实训总结范文第6篇

为满足及时有效应对突发事件,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的需要,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通过多年的努力,初步建设了一个“专业化、现代化、高水平、有特色”国家电力应急救援培训基地,打造了一流的电力应急救援培训研究和咨询机构,建立了一套规范完善的电力应急培训管理体系,建设了一支电力应急救援培训师资队伍和电力应急救援抢险队伍。

经过多次重大抢险救援,四川公司总结提炼形成了“平战结合、自主创新、跨越发展、引领未来”的应急人才培养理念。根据国网公司以电力防灾减灾为根本任务,不断提升应急指挥人员、应急管理人员和救援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需要,公司遵循“训战一致、注重效果、保证质量”的原则,确立了建设全国电力应急救援人才的“一流院校”,全国电力应急救援研究的“一流机构”,全国电力应急救援咨询的“一流平台”,全国电力应急救援抢险的“一流铁军”的目标,不断完善应急培训管理体系,培养了一支“高素质、高水平、高能力、高效率”的一流电力应急指挥、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人才队伍的应急人才培养理念。

在应急人才培养管理新机制的探索中,四川公司整合资源成立应急中心,与国网公司应急培训基地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采取“四位一体”管理模式,集公司应急管理、应急培训、应急处置、应急咨询于一体。有一支106名队员的直属应急救援队伍,他们“平时”既开展日常训练,又作为应急培训基地培训教师;“战时”作为精锐力量承担抢险救援先遣任务。在平时训练过程中,他们要通过综合演练提高个人技能水平和团队的整体战斗力。

四川公司按照“功能合理分区、建筑朴实人性、电力应急特色突出”的思路加强实训条件建设,公司建成了占地130亩、由一个全岛和一个半岛组成,可开展冰灾、地震、洪涝、山地自然灾害等多种防灾减灾培训和演练的具有电力特色的应急培训基地;建立了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选拔培养37名内训师,聘请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地震搜救中心、清华大学应急技术研究中心的知名专家、领导兼职任教,成立基地学术委员会,开展应急科研咨询;按照“紧贴实战”的开发思路,研究开发出菜单式培训课目50个,形成涵盖应急理论、电力应急、野外生存、紧急救护等教材体系和培训大纲。

2013年9月,国家电网公司应急技能竞赛顺利举行,此次竞赛是国网公司系统首次举办的应急技能竞赛,为期两天半的赛程设置5个竞赛项目,共来自国网公司系统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28支队伍共252名选手参加竞赛。四川公司代表队在28支队伍中勇夺团体赛和个人赛第一名的好成绩,全方位检验了应急培训体系的有效性。应急培训成效还在实战中得到充分检验。公司应急培训体系打造的应急救援人员先后参与了“4.14”青海玉树抗震救灾,“8.13”四川映秀、清平特大泥石流、“12.5”四川甘孜道孚森林火灾、四川巴中“9.16”水灾、芦山地震的应急抢险工作。他们在其中表现出了专业素质和顽强精神,充分运用应急救援知识和技能,开展应急通讯、应急发电、应急照明及便民充电工作,利用无人飞行器对灾区进行航拍,收集、分析收集情报,对科学制定抢险方案、安全快速开展抢险救援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发挥了重要作用。

地震实训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实践教学体系;优化;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6-0245-03

一、问题提出

英语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而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主的教学方式,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关键教学环节,它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尽管近年来高校英语教学界对实践教学越来越予以重视,但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与不足,即“在办学理念上重学术性、理论性、轻实践性的倾向严重;在课程结构上,各类课程比例失调,实践教学严重滞后”[1]。加强实践教学,构建科学的集中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应用技能,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过程

廖美珍教授的“目的性原则”和语言学家詹姆斯・卡明斯提出“弱语境”与“强语境“理论都强调了实践教学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廖美珍教授的“目的性原则”强调语言学习的目标最终要在实践中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得以检验。语言学家詹姆斯・卡明斯提出的“弱语境”即课堂教学,而“强语境“即强调语言应用的实践教学。这些理论为我们探索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提供了目标参考。以此为理论依据,结合地方性本科院校实践教学的现状,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专业综合应用能力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内核,我们开展了英语专业集中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第一阶段:我们首先认真研究和学习有关实践教学的相关理论,积极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分析各层次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范例。然后对英语人才的市场需求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就业市场对英语专业人才需求的具体要求,通过对第一手资料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我院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具有以下特点:

1.就业地点主要分布在京、津、唐地区。

2.就业比较集中于私营企业或者合资企业。

3.就业岗位主要是:翻译、外贸业务员、销售员和文员。

4.就业岗位需要具备的技能:英语专业综合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商务英语相关知识及市场营销相关专业知识等。

从就业市场对英语人才需求的具体要求可以看出,我院英语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领域主要在基层第一线的企业和公司,因此对于他们,掌握扎实的英语语言文化和外贸业务知识,具备较强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和外贸业务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的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在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和外贸业务能力的培养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前序工作的基础上,依托已有实践教学环节,我们开始了新的集中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

第二阶段:此阶段是新集中实践教学体系的调整、优化和运行时期。首先整合优化专业见习、实习、专业技能训练和实训、毕业论文、毕业实习等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按“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应用技能三种技能模块,循序渐进地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将英语实践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具体落实到各个实践教学活动中,构建一套完整的、多层次的、立体的集中实践教学体系”[2]。

新集中实践教学体系各实践教学环节列表:

在完成新的集中实践教学体系的调整和设计后,我们开始了集中实践教学各环节的改革与实践,侧重对各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改革与探索,改变传统的知识传授型的教学模式,学生成为教学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明确学习目标,积极参与实践教学中的各项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在各教学环节中主动获取知识和提高技能,对学生遇到的困难提供必要的帮助,最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实行过程性评价,全面公正考查学生的学习目标完成情况。在教学内容的把握上我们认真制定教学计划与教学方案,每一教学环节完成之后要完成教学总结,总结经验教训,及时调整改进。

三、效果分析

项目组成员对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的具体实施效果从两个方面做出分析,具体分析如下:

(一)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的优化整合

新的实践教学体系针对以往实践教学中存在的教学方式单一,实践教学目标不明确,实践教学内容零散,缺乏计划性、系统性的问题,对各实践环节进行了整合和优化,新的实践教学体系中,我们去除了第三学期30课时的文字处理上机实训环节,增加了30课时的英语听说技能训练;第六学期的两周的学年论文改为商务英语实训和翻译技能训练;第七学期的专业实习改为了商务和翻译技能训练。调整后的集中实践教学体系结构更为合理,内容更为完整,以就业为导向,突出了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专业技能、专业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更符合我院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在这一阶段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分别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对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

教师方面:以新实践教学体系中,教师是实践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实施技能训练的基本保证。承担实践教学任务的教师不仅要有专业理论知识,还必须能够有效地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练,及时解答实训过程中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排除操作故障。新的教学方式使教师必须重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努力改变自己和完善自己。完成教师角色的转换,从知识的传递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新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得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到企事业单位、外贸公司等相关单位学习、见习、体验、实践,有效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和业务素质,承担实践课程的教师已渐入佳境,学生对实践课程的满意度大大提高。

学生方面:比之以往的实践教学中教学方法、教学地点单一,教学内容与就业市场需求脱节的情况,新的集中实践教学强调教学方法多样化,坚持针对性、实用性、一体化和专业技能与综合能力相结合的原则,保证实践教学的实效。建立校内、校外两大实践课堂,融教、学、做为一体,学生在教学中也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究,其学习兴趣获得了极大的激发,学生态度积极,主动结组,讨论时间一延再延,极大的刺激了其自主学习的热情,学生普遍感到学有所得,自己的专业应用能力有所提高,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完成了教学目标。

(二)校内、校外实践课堂的有机结合;校内、校外指导教师的深度合作,校外教师走进校内实践课堂

此项改革主要体现在专业见习、专业技能和综合应用技能的实训环节上。新体系下的专业见习一改单纯校内完成或单一外出参观的传统模式,真正实现了校内、校外实践课堂的有机结合和优势互补,现以2012年11月英语专业本科10级学生的专业见习为例做出说明:根据英语专业本科专业见习教学大纲要求,10级英语专业本科学生113人于11月5日至11月16日参加了为期两周的专业见习活动,见习单位包括清东陵文管处、唐山地震纪念馆等文化单位以及唐山华天成陶瓷制品有限公司、唐山华信成陶瓷制品有限公司和唐山鸿鹏焊业有限公司、唐山佳德陶瓷公司、河北长城陶瓷有限责任公司等对外贸易公司,首先,通过校外实践课堂指导教师的讲座与指导,学生们了解了文化、对外贸易等部门的运作情况和管理模式,学习了外事、翻译、和国际商务的基本知识;然后,在校内实践课堂中,学生根据在校外实践课堂获取的知识和信息资料,在教师的指导组织下进行相应的实训,内容包括清东陵英文导游模拟演练;唐山抗震纪念馆解说词口笔译;进出口贸易磋商和合同履行过程中所使用的英文函电的草拟、发送;商务洽谈模拟训练等。实训中,学生仿佛置身于气氛浓郁的职业现场,尤其是在商务洽谈模拟训练环节,学生很好的完成了从建立业务关系到价格条款、签订合同整个磋商环节的演练,使各个洽谈环节所涉及的英语表达用语和基本商务谈判技巧得到强化训练。本次的专业见习实践教学坚持校内、校外实践课堂的有机结合,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综合应用技能的提高与发展,受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见结中,学生这样写到:“两周的专业见习安排的非常充实,对我们将来的工作非常有益,校外指导教师的讲解使我们更好的了解了社会对英语专业学生所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相关要求,为第六学期专业方向的选择提供参考;校内的实训有提高了我们的职业能力,感谢系里安排的这门实训课程,也感谢老师的悉心指导。”

校内、校外指导教师的深度合作,校外教师走进校内实践课堂这项改革首先在本学期18周到20周为期三周的09英本学生商务英语实训中得到了实现,我们邀请了校外指导教师,唐山华信成陶瓷制品有限公司海外销售部经理李艳华进入校内实践课堂,她的第一个实训项目是成立“模拟公司”,学生自行组成3-5人小组,各公司按照“建立贸易关系询价报盘还盘磋商签订合同订货确认”的流程来互相展开贸易往来;第二个实训项目是以广交会为背景,再现交易环节,从交易前准备、交易磋商到订立合同履行合同, 从而完成包括备货与报检、催证、审证、改证、保险、租船定舱、装运通知、核销退税、制单结汇、等一系列进出口业务环节教学。李经理用自己珍贵的从业经验,引导学生在模拟实战训练中进行小组交互协商、讨论,从而熟悉整个商务贸易过程,也加强了商务互动英语口语,最终完成对所学商务知识的意义建构,受到了学生的肯定与好评。她的课使学生获得了更多亲身参与探索实践的体验,培养了与他人分享与合作的能力,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外贸业务能力和专业综合应用能力。

四、问题的思考

实践证明,新的集中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能够克服英语专业普遍存在的实践教学目标不明确、实训项目不具体、专业核心技能训练不突出、实训方法和实训手段单一的局限性,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其就业竞争力。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需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管理队伍的管理水平以及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也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何其莘,黄源深,秦秀白,陈建平.近三十年来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回顾与展望[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4):29.

地震实训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应急培训; 模拟演练; 系统平台; 流程

中图分类号:TP30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4)11-78-03

Design and research of emergency training simulation system

Zhang Guining

(Department of Electronic Equipment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haanxi Academy of Governance, Xi'an, Shanxi 710068, China)

Abstract: Emergency teaching training will enable the emergency management training work more targeted and practical. The requirement of emergency training simulation system for emergency response training is analyzed. The teaching simulation process, the system structure of training system and emergency are researched and designed. The basic idea and method to improve the training of emergency response capability are given.

Key words: emergency training; simulation exercises; system platform; technological process

0 引言

近年来,国内各类突发事件频繁发生,从举世震惊的“5.12”汶川特大地震 、青海玉树地震到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从重庆开县特大井喷事件、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到山西襄汾县“9.8”特大尾矿库溃坝事件等事故灾难;从SARS、三鹿奶粉事件到禽流感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从新疆乌鲁木齐“7.5”事件、成都“6.5”公交车燃烧事件到举国关注的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事件等社会安全事件。一次次的灾难考验着我国政府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力,应急管理能力和水平已经成为各级政府领导干部依法行政能力和公共管理能力的重要指标。因此,建立以风险分析与评估为基础的政府应急演练制度,应对和有效处置突发事件成为政府管理不可回避的重大挑战和常态任务。

目前,迫切需要搭建一个以应急管理培训模拟演练为核心的应急培训平台,围绕重、特大突发事件开展培训教学和演练,重点进行应对突发事件实例指挥演练,提高应急指挥处理的实战技能,形成一整套以信息报送、风险分析、应急协调、指挥决策、现场处置、资源保障、舆情引导等相关专题知识模块为培训内容的、完备的、科学的综合处理训练系统,使各级领导干部切身感受突发事件发生发展过程和处理流程,充分把握突发事件应对的基本原则和关键要素,提高应急决策、指挥和媒体沟通能力等应急管理综合能力和水平,真正做到应急教学培训与及时总结改进实际工作紧密结合。

1 应急培训模拟演练系统平台的需求分析

由于突发事件的隐蔽性、不确定性和突发性等特性,使得我们的应对工作具有很大挑战。我们只能通过日常的应急模拟训练才能发现应急管理中的漏洞,逐渐形成和提高应急管理机制,优化应急事件处置流程,同时提高应急指挥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1.1 模拟演练平台的稳定性与经济性

应急演练是为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和逃生技能,应急指挥决策的科学性、及时性是检验、评估政府机构和部门应急能力的重要手段。传统的应急实战演练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受经费、场地、气候条件等各种条件限制,演练效果难以得到有效保障。而采用模拟演练计算机平台,通过相关部门参与,参演人员在系统上扮演相应角色,实现人与高度仿真的、模拟现实的虚拟环境的自然交互,不仅可以提高推演的真实度、提高演练的覆盖面,还可以大大降低演练成本、反复演练,为综合实战演练做好准备,提高演练效果。

1.2 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风险防范意识

开展应急演练培训,通过模拟真实发生的突发事件使参训人员身临其境,直接感受并认识、了解突发事件,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学习和掌握应急知识和技能,提高应急时刻的自救和互救能力。

1.3 检验和分析预案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预案的制定是否合理,有无缺陷,经过实际的推演很容易得到判断。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而言,无大/小事件的区别,所有突发事件都是大问题,只有在早期尽可能多地发现问题,应急处置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的几率才会越大,各种人员和财产损失的几率才能降到最低。通过应急模拟演练可以检验并找出应急预案中通信、组织及流程等各环节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挖掘预案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地方,有效地检验预案的可操作性,从根本上保证面对突发事件时能够快速、高效地采取应对措施[1]。

1.4 提高面对突发事件响应能力

通过应急模拟演练,必然能够提高和促进政府及各级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的分析判断、决策指挥和组织协调能力;同时促进应急管理和救援人员对突发事件情景的熟悉,提高实战、协调、合作、沟通的能力;进而提升整个社会的应急响应能力。

2 应急管理培训教学模拟演练系统的设计

2.1 应急管理培训平台系统构成

应急管理培训平台应该具备以下特点:①以信息技术为支撑,软硬件相结合;②以公共安全科技为核心;③具有日常管理、风险分析、监测监控、预测预警、动态决策、综合协调、应急联动与总结评估等功能。根据上述特点及功能分析,设计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本系统主要包括基础支撑、综合应用、数据库、移动指挥平台、接入终端等系统模块[2]。基础支撑系统包括应急通信、计算机网络、数据交换与共享交换、视频会议和图像介入等系统。应急通信系统是应急平台的核心,是应急值守和突发事件处置不可或缺的工具手段,应充分满足普通电话调度、电话会议、多路录音、多路传真以及多制式短信复合通信需要,同时兼备海量录音和数据存储管理,以及自异常检测、自动短信告警和断电逃生等智能维护管理功能,确保联络方式的安全畅通;计算机网络系统提供网络、存储和运行设备等服务支持,满足突发事件信息接报、图像传输、视频会议和指挥调度等功能要求,保证整个系统稳定有效运行;数据交换和共享交换提供基础数据的应用和借调;视频会议和图像介入系统使各实体的动态变化和交互信息进行实时显示,为指挥人员提供应急过程的协同工作和异地会商及对事件发展的视频监控。数据库系统提供任务推演过程中所需的各种基本数据信息,它是整个推演的数据基础[3]。其中,模型库提供推演中需要的所有模型实体;空间信息提供场景中所需的各种资源信息,如气象、交通、人群及灾害蔓延等;预案库包含所有的演练方案,是整个推演的数据核心,而每一个演练方案又包含整个推演过程的完整任务时序及作业时序;案例库提供培训中所需的所有案例。应急模拟演练系统是按照突发事件处置逻辑而设计的多媒体课件,通过场景播放引导学员进行模拟推演和角色扮演,并在每个演练任务完成后,将学员的演练过程进行回放展示出来,供教师和学员进行讨论、分析点评等;综合应用系统包括综合业务管理、预警预测、风险监控、指挥调度和辅助决策,用以完成培训教学平台综合服务功能;接入终端系统主要包括手持移动设备、大屏、定位监测、电话传真、指挥席等外部设备。

2.2 应急培训教学模拟演练系统的总体流程设计

从图1我们可以看出,本文中应急模拟演练系统不再是传统的综合业务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而是应急管理培训平台系统中的核心系统,应急管理培训平台系统中其他子系统都是支撑和为其服务的。

应急模拟演练系统主要有两个功能,一是教学培训,二是模拟演练[1]。教学培训主要是通过以真实发生过的突发事件为案例进行全过程的分析和讲解,使学员直接获得相应的知识。而模拟演练是通过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和GIS技术等三维虚拟仿真、动态博弈、决策标绘信息技术,真实模拟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将学员置于逼真紧张的突发事件状态中,感受场景渲染的紧张气氛和突发事件发展的时间压力,如同身临其境。使学员(培训者)体验到应急响应过程中人员调动、物资调度、指挥协调等多角色分工合作的突发事件处置情景,从而在有限资源、有限时间的条件下,进行事件态势和周边风险隐患分析,同时提高协调配合、指挥决策能力。德国危机管理专家强调“演习过程就是目的”[6]。本文围绕应急模拟演练系统两个主要功能设计培训演练流程,如图2所示。

本文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对应急预案展开推演,以检验并完善预案的可行性,为学员提供形象生动的培训环境,并对实际应急处理提供辅助作用。所以根据危机处置和应对的逻辑过程,应急演练的流程为:①教师制定演练计划、编制推演脚本;②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和前期响应、处置;③灾情确定与分析;④学员按照分配进行角色扮演,建立应急组织机构并制定实施方案;⑤方案实施后信息反馈、新问题的出现和新一轮推演;⑥教师对演练过程进行评估。在本模拟演练的业务流程中,教师通过接入终端系统播放场景、发送问题、注入突发事件发生发展信息,控制上课进程,引导学员定方案、出决策,并对整个推演过程进行总结点评[4]。学员体验突发事件发生发展的流程,学习和掌握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和关键点,提高突发事件决策水平和实战能力。同时,通过演练可以挖掘预案设计中的问题和不足,为预案的设计提供完善建议;找出演练过程中的问题,如演练流程设计、素材选择、问题设计等方面的不足,为今后不断完善、优化实训课程提供借鉴,实现学学相长。

[突发事件发生] [制定演练计划][编制推演脚本][教师][建立应急组][方案制定实施][评价分析][录像回放][结果信息反馈][新一轮推演][综合客观评价分析,发现问题和不足,为问题学习创造实际条件,进一步充实案例库][学员进入角色][模拟演练][演练评估]

图2 应急演练功能流程图

2.3 应急培训教学模拟演练系统的体系结构

应急模拟演练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包括运维管理系统、实训教学系统、应急交互处置系统、演练评估系统等子系统。本文提出的系统结构如图3所示。

[素材展现\&案例分析\&灾害实景\&预案培训\&案例制作\&][实训教学

系统] [灾害场景\&启动预案\&风险分析\&信息汇聚\&动态信息监控\&指挥调度\&媒体应对\&] [应急交互处置系统] [评分登记\&演练回放\&过程评估\&能力评估\&][演练评估

系统] [系统

维护\&数据

维护\&设备

技术\&][运维

管理

系统]

图3 应急培训教学模拟演练系统的体系结构图

从图3可以看出,应急培训教学模拟演练系统以应急交互处置系统为核心,其他功能模块都为其服务。运维管理系统包括系统维护、数据及数据维护、设备技术等,用于模拟演练过程中为实训教学系统和应急交互处置系统工作运转提供各类相关数据和系统维护功能[5];同时实训教学和应急交互处置系统运行每次的演练处置数据案例可以存储于运维管理系统中,这些信息数据在以后的教学培训演练中可以作为重要的参考。实训教学系统主要是将教学培训演练过程中交互处置的动态发展信息和数据转化成可视化界面表现出来,对各实体的动态变化和交互信息进行实时显示,显示内容包括灾害场景信息,各种角色的实时状态、媒体应对等。应急交互处置系统负责整个推演的具体执行过程,接收运维管理系统和实训教学系统发送的消息和数据,进行具体的操作和运行,并将反馈数据发送回运维管理系统和实训教学系统。演练评估系统包括评分登记、演练回放、过程评估和能力评估。教师会跟进、评鉴和记录应急推演的发展以及培训参演人员工作的情况,并配合视频实时录播,保证演练中危机决策和措施能被如实记录。在此基础上对培训参演人员的决策和处置能力做以评估,以分析演练中行为的合理性,查找不足。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做相应的查漏补缺学习。

3 结束语

应急模拟演练是现代应急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对应急管理培训教学模拟演练系统进行了设计,该系统是一个结合了应急管理技术与应急专业知识的多种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模拟演练平台。培训演练过程以一个完整的突发事件发生、发展的流程来设计,涵盖了教师与学员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快速进入角色,对事件进行研判,各个角色按照预案的规定对突发事件进行处置,为现实情况中突发事件的决策部署提供良好的实训平台,使学员熟练掌握整个处置流程和注意事项,提高风险分析、信息收集、危机协调、指挥决策和危机公关等危机管理方面的实用技能,提升了广大领导干部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的处置能力和效果。

参考文献:

[1] 朱钥,李琦,余铁桥.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应急模拟演练平台研究[J].

计算机应用研究,2011.1:195-202

[2] 陈建刚,徐守祥,黄国伟.虚拟应急演练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深圳信

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33-36

[3] 石书浩,张洁,吕品,等.模拟演练态势回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

机工程与设计,2012.3:1079-1084

[4] 马英涛,张小平,马跃等.应急演练方案动态推演系统[J].计算机系统

应用,2013.2:64-67

[5] 张峰,鲁法明,陈新.一种B/S结构的应急模拟演练系统[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and Industrial Application (PACIIA),2010.3:346-349

[6] 游志斌.应急规划、预案与演练:借鉴与思考(第1版)[M].国家行政学

地震实训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工程结构;工程力学;评价;实训教学;

中图分类号:TB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8-00-02

工程力学是人们对工程实际问题的分析研究、不断的总结经验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门自然科学理论。《工程力学》教科书中,从工程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公理讲起,逐步深入。例题也是经过简化抽象出的力学模型,其结构、约束、载荷都是典型化、标准化的,而没有说明力学模型是如何从工程实例中简化抽象出来的。目前,国内高等院校中的机械工程、土木工程、航空工程及相关专业普遍开设工程力学课程,所用教材大同小异,不同程度地存在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学习了工程力学课程后的大学生们,能够基本理解和掌握工程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但是,当遇上工程实际问题时,就会感到茫然不知所措。因为工程实际问题都是较为复杂的结构,不是教科书中的标准拉杆、标准简支梁,各结构间的连接方式有焊接、铰接,不是书中标准的约束形式,载荷也不是给出的,需要去调查或实测,无法直接应用工程力学理论去分析研究,不知如何下手。这也是新毕业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

理论脱离实际,大学生们缺乏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个问题,明显地摆在各工科高等院校面前,摆在高校各级领导、广大教师和学生面前,急待解决。

通过专业课学习解决理论关系实际问题当然是一个有效途径。但是,受到教学时间、教学内容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只靠在大学后期阶段的几门专业课学习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而且已显为时较晚。那么,强调要在大学教学的全过程中贯彻落实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并硬性规定,在技术基础课中安排一定学时的工程实训教学,是完全必要的。

一、问题

如何搞好工程实训教学?这个问题又摆到了任课教师的面前。

如何做到从工程实际中简化抽象出力学模型是搞好工程力学实训教学的关键一环,也是最基本的内容。而在普通工科高等院校中,过去和现在都没有搞过这类实训教学,无可借鉴。但我们可从以下三方面去探索:第一,听取老大学生的实际工作经验;第二,认真分析已有力学与工程实际的关系;第三,借鉴相关学科知识。经过边探索、边实践、边总结,归纳总结出了从工程结构分析开始,从中离散出简单构件,再简化抽象出力学模型,进而进行力学分析计算,得到结论及给出对原工程结构设计的评价及改进意见,这样一个对工程结构进行工程力学分析全过程的方法。现以流程图的方式表达如下:

工程结构力学分析流程图

对上述流程图简要说明如下:

㈠在对工程结构进行力学分析、对构件、约束、载荷进行简化抽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分清主次,注意转化。既要抓住主要因素,略去次要因素;同时要注意,在一定条件下,有些次要因素可能转化为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2.雅俗对照,约定俗成。即要把理论(雅)的东西和工程实际(俗)的相关东西进行比对,形成相应的简化关系;特别是有些已经形成定式的简化结果(如木结构连接就简化成铰接),就不能再变了。

3.由繁而简,先分后和。工程结构都比较复杂,直接对构件整体作力学分析是很困难的。一般应先分析结构的构成及各构件间的连接方式;然后,将构件间的连接方式作为相互的约束进行简化处理,离散出简单构件;进而对构件及相关载荷进行简化,得到力学模型。在对力学模型进行力学分析后,再回到整个结构中,作综合的分析处理。

㈡力学模型三要素。简化抽象出的力学模型必须具备三个要素:构件、载荷和约束,缺一不可。

㈢力学分析三要点。应用力学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有三个出发点: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并分别给出结论。

㈣综合评价三方面。对各构件分析后,再回到对工程结构整体的分析评价,应用工程标准和力学标准进行安全性、经济性和科学性三个方面的评价。

㈤在得出了对原工程结构的评价之后,自然会产生对原设计的改进意见。

依据上述分析方法,我们“挂壁床”、篮球架、纲目结构桥、吊扇、桌连椅等多种工程结构进行了工程力学分析研究;更准确地说,也是在进行分析时,不断地归纳、总结、完善分析方法。现以“挂壁床”为例,说明分析的全过程。

“挂壁床”是烟台南山学院学生宿舍中普遍使用的学生用床,如图所示。

该床由三部分组成:两个床头、一个床身。床头是一根50×50×4的角钢弯成直角的两边,与一根外径35mm圆钢管弯成直角的两边焊接成的矩形框架,框架中还焊有3根外径为20mm的圆钢管。床身是2根40×40×3的角钢由5根外形为20×20的方钢管焊接在一起而形成。由4根M8的螺栓将床身和床头连接在一起形成了整床;又各用2个膨胀螺栓(M16)将床头固定在墙上,形成了“挂壁床”。

根据床的结构和连接方式,拆开4个M8的螺栓,即可将床离散为三个简单构件,即两个床头和一个床身。这是第一步。第二步,将已离散出的较简单构件转化为力学模型。先看床头,它一端固定在墙上,相当于固定端,另一端自由;当人坐在床沿上时,人的体重将由床身传至与之相连接的床头自由端处;于是就得出了在自由端作用有集中力的悬臂梁。床身即可视为两端铰支、受有几个集中力作用的简支梁。考虑到几个人同时坐在床沿上的情况较多、而且此时床沿角钢比墙边角钢承受更大载荷,处于较危险状态,应予重点分析。考虑到两根角钢要同时发生弯曲变形,而且变形之差比连接两角钢的方钢管尺寸小得多(约1%),两角钢间的相互作用很小,可以略去。于是就得到了以床沿角钢为简支梁、其上有几个集中力作用的力学模型。到此即完成了力学模型的简化抽象工作。

接下来的是对载荷的分析。当一个人坐在高度为0.5m的床沿上时,两脚放在地面上,地面会分担体重的20%左右,墙边角钢也会分担体重的20%左右,余下的60%由床沿角钢承担。常见的较严重的情况是4个学生同时坐在床沿上。由于床板的作用,会使4个人的体重的60%平均地分配到5根方钢管与床沿角钢的焊接处。以每个大学生体重为600N计,则可视为简支梁上作用有5个290N的集中力;而总重量的一半以集中力的方式作用在悬臂梁的自由端,约为720N。

载荷确定后,即可进行强度及刚度分析计算。对于悬臂梁,集中力对固定端处的弯矩Mmax = 612N・m,由此引起对固定床头的上部螺栓的拉力1.5KN。据查,该螺栓的许可拉力为21KN,可见其强度储备很大。对于简支梁,最大弯矩Mmax=304N・m,角钢的抗弯截面系数W2 = 1.23×10-6 m3,则σmax = 245MPa,梁中点的最大挠度ω=13 mm。我们还对4人坐床沿时的变形进行了实测:悬臂梁自由端挠度为2.1 mm,简支梁中点挠度为15 mm。上述实测挠度值与计算结果完全吻合。由此可以认为,我们所进行的力学模型的简化抽象以及对载荷的估计是基本正确的。

根据上述分析,可对“挂壁床”作出评价及提出改进意见。

二、评价

设计思想新颖,结构合理,经济实用,安全可靠。床头结构设计巧妙,既有很高的承载能力,又是很好的床头护栏;而且用于固定床头的膨胀螺栓有很大的强度储备。床身的强度和刚度能满足一般正常要求,但在严重情况下(如4、5人同时坐在床沿上),强度和刚度都显不足;而且变形较大且不均匀时,会引起很大噪声,影响休息。

三、改进建议

针对上述例子分析,为增加“挂壁床”强度和刚度,提出下列建议:

1.将床沿角钢由40×40×3改为40×40×4,既不改变外观情况,又可增大强度和刚度,可使4人同时坐床沿时的最大应力降至190MPa,最大挠度降至10mm。

2.将固定用螺栓穿墙双挂。即把相邻两宿舍的两张床背靠背地用同一根螺栓固定在同一面墙上,既节省材料,又大大提高了防地震能力。

以上只是对工程结构的力学分析方法和工程力学实训教学的初步探索。还需要逐步提高水平,把实训教学活动提升到实训教学课的高度上来。

参考文献:

[1]蒙晓影.工程力学[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2]张向阳.工程力学[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5

地震实训总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PE管维修;教学;虚拟仿真技术;PE管维修的虚拟仿真

中图分类号:TP39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9-0231-01

PE管道在我国的运用十分广泛,正是由于其拥有优越的物理性能,具有柔性好、优异的抗冲击、抗地震、抗磨损性能,且耐冲击强度优于金属管道、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得到了我国煤气、石油、天然气输配、城乡饮用水管道等各个领域的青睐。PE管道的大量使用,使得人们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因为使用不当和外界不可控因素的影响造成PE管道损坏,那么PE管道的维修就变得尤为重要。但是由于其操作在教学过程中不具有直观性,则急需引进一种更加方便直观的学习软件以供学生学习使用,这一点虚拟仿真软件能很好地完成。

一、虚拟仿真的研究现状

在国内,人们对虚拟仿真教学已经引起了高度重视。在教育部最新印发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文章中,内容提及到教育信息化改革的具体战略措施及发展规划,文章强调:增强开发虚拟仿真教学软件、虚拟仿真实训实验系统以及建立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的力度。目前,西南石油大学将PE管维修与虚拟仿真教学相结合并研发出了PE管维修虚拟仿真实训系统。

二、虚拟仿真应用于教学中的特点及优点

虚拟仿真软件本身具有良好的教学示范功能,再加入一些更加适用于课程的选项结构,对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在课堂上运用虚拟仿真技术,可以增加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其具有以下几点优点:

2.1 多感知性(Multi-Sensory)

所谓多感知性是指除一般教学所具有的视觉感知之外,还有听觉感知、触觉感知、运动感知,甚至包括味觉感知、嗅觉感知等。多种感知相结合才能全方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2 浸没感(Immersion)

沉浸感是指学生全身心地沉浸于虚拟环境中,与环境中各种对象相互融合,成为环境的一部分。学生不再作为旁观者由外向内观察环境,而是全身心融入环境之中。这种沉浸感应用于教育中,可以使虚拟教学场景中的学生体会到一个与现实更加接近的教学情境,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能够更加深入地学习所学课程。

2.3 交互性(Interactivity)

交互性是指学生通过使用计算机,实现对虚拟环境的操作。通过借助外部连接设备,实现对环境中对象的操作;计算机则根据学生输入的命令等,来实时调整环境中相关对象的状态。把这种交互性应用于教育中,可以使院校在保证办学质量的前提下,大大降低办学成本。

2.4 逼真性(Reality)

虚拟仿真系统的逼真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虚拟环境给人的各种感觉与所模拟的客观世界非常相像,一切感觉都是那么逼真,如同在真实世界一样;另一方面,当计算机操作作用于虚拟环境时,环境做出的反应也符合客观世界的有关规律。这样就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对施工现场有一个真实的印象,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1-3]。

三、虚拟仿真教学软件在PE管维修作业教学中的应用

3.1 软件介绍

虚拟维修仿真培训软件主要采用 3DSMax软件进行图形建模,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 开发平台下的 C++开发语言进行脚本编辑,Unity3D 平台进行开发。系统采用 3DSMax 进行三维建模,与同类软件相比,其建模功能强大,在三维角色动画以及丰富的插件方面也具备较强优势[4]。

3.2 工艺流程仿真

根据PE管的实际维修过程,仿真教学加入了探究PE损坏原因、寻找合适的维修方法、维修工具准备三个工作流程阶段。在用虚拟仿真软件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自由地操作软件界面,向同学们介绍PE管维修的实际操作步骤,首先放大损坏位置进行破坏探究,其次根据现有的维修方法对已知破坏进行分析,找出最正确的维修方法,最后调用该种维修方法所需的工具箱做好虚拟维修的工具准备。每一个流程栏下都有相应的界面供其选择(见图1)。

3.3 PE管维修的主要设备

进入PE管虚拟维修的实训系统,点击主要设备菜单,学生可以看到主要设备的简介、内部结构详解以及工作原理模拟。各种各样的PE维修设备及其内部结构详解给同学们提供了既丰富又生动的直观界面感受,不仅对当场教学有效,而且有利于同学们知识面的提升。工作原理的模拟操作更是在外观介绍的基础升华了一次,真正做到了不去现场但如身历其境的感觉。

3.4 虚拟操作流程

传统PE管维修的教学因为学校不具备专门的场地和教学设备不足,工地危险性高,导致教学形式简略,通常课堂教学都是一笔带过,但是通过应用虚拟操作软件教学,这种缺点是可以弥补的。例如:PE管维修操作可以分为以下步骤:损坏段切除阶段,上套筒部件阶段,焊接阶段。老师可以通过点击以上阶段的具体界面进行操作讲解,学生也可以在课后自行进入虚拟仿真软件,跟据课堂上老师所讲的步骤以及软件操作的自行提示(设备编号、操作类型)进行课后反复练习熟悉,这样既节省了人力,也可以根据不同学生学习进度不同的情况进行预习、复习、跟补学习,这就很好地解决了学生消化程度差距大的问题。

四、总结与展望

拟仿真教学系统帮助学生实现了从知识学习到动手仿真学习的跨越,真正建立了“理论授课-虚拟仿真-实验室教学”的教学体系,极大地提高了参与者的积极性与交互性[5-6]。系统具有良好的交互能力,并能及时准确反馈出与真实实验相同的表现。除此之外该系统界面简单明了,易于操作,可扩展性强,将虚拟仿真系统应用于教学当中势必是未来教学的趋势所在,对虚拟教学的研究也会生生不息。

参考文献

[1] 吴晓南.虚拟仿真在城市教学中的应用于实践[J].石油教育,2013,(5):44-48.

[2] 周建军.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2010,9(12):1634-1636.

[3] 姜学智.国内外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现状[N].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4,23(2):238-240.

[4] 吴晓南.CNG三维仿真培训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投产与运行,2014,1(33):65-68.

[5] 严慧萍.虚拟仿真在中职实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1-59.

上一篇:部门实训总结范文 下一篇:实训扩展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