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害的防治措施范文

时间:2023-12-20 17:01:00

地震灾害的防治措施

地震灾害的防治措施篇1

地震过后的芦山牵动着无数人的心。余震不断,阴雨来袭,在影响救灾进程的同时,也会间接引起一些次生地质灾害,造成更大的危机――

近日,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数字山地与遥感应用中心利用高空间分辨率航拍数据对4・20 芦山地震核心区受灾较为严重的太平镇、宝盛乡、龙门乡等三个乡镇的受灾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影像解译结果统计表明:此次地震对震中核心区房屋损坏较为严重,房屋受损所占比重相当高;由地震引起的地面滑坡、崩塌现象较为突出。

而在此前的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有震害分析表明,地震中出现的山体崩塌、滚石、滑坡、泥石流 、堰塞湖等地质灾害是这次地震中最为严重的次生灾害, 对灾区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

事实说明, 次生灾害造成的损失往往比地震本身造成的损失大。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发生在平原地区, 而近年来频发的地震主要发生在山区, 因此, 崩塌、滚石、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要比唐山地震严重得多。此外, 山体崩塌、滑坡等形成的堰塞湖也是唐山地震所没有的。

类型及诱因:滑坡、崩塌、堰塞湖、泥石流四个“恶魔”

何谓地震的次生地质灾害?主要指地震引起的继发性崩塌、滑坡、塌陷、地裂缝。由于地震震动造成山体岩土体松散,特别是伴随降雨极有可能引发泥石流、崩塌、滑坡等多种次生地质灾害。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 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 在重力作用下, 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 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产生滑坡的基本条件是斜坡体前有滑动空间, 两侧有切割面。汶川及芦山地震灾区, 地处西南丘陵山区, 地形地貌特征是山体众多, 山势陡峻, 沟谷河流遍布于山体之中, 与之相互切割, 具有众多滑动斜坡体和切割面。地震的强烈作用使斜坡土石的内部结构发生破坏和变化,原有的结构面张裂、松弛, 加上地下水也有较大变化, 特别是地下水位的突然升高或降低对斜坡稳定很不利。

另外, 地震还伴随着上千次余震, 在地震力的反复振动冲击下, 斜坡土石体就更容易发生变形, 最后就会发展成滑坡。不利的地形条件造成这些地区持续不断的山体滑坡。

崩塌――是从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山体崩落、滚动, 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崩塌、滚石和落石是芦山地震诱发的最主要的次生灾害,分布范围广、数量之多、危害严重均在国内外较为罕见。这些灾害以阻断交通、砸毁车辆、掩埋村庄、阻塞河流等成灾方式危害灾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还阻碍了救援队伍和工程机械进入灾区,延缓救援进度。

堰塞湖――较大规模崩塌滑坡堆积体进入河道,往往会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规模较大的堰塞湖可能淹没上游的道路、村庄、城镇和农田等,一旦快速溃决将引发洪水,威胁下游的城镇、村庄和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安全。堰塞湖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表现尤为突出,成为当时最为严重的次生灾害。

泥石流――地震灾区本身就是泥石流多发区。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 由暴雨、水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 含有大量的泥砂、石块的特殊洪流。其特征往往突然暴发, 浑浊的流体沿着陡峻的山沟前推后拥, 奔腾咆哮而下。在很短时间内将大量泥砂、石块冲出沟外, 在宽阔的堆积区漫流堆积。

由于大量崩塌、滑坡直接为泥石流活动提供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并且地震造成大量坡体失稳和岩体破坏,使这些泥石流沟将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处于活跃期,泥石流爆发规模和频率将显著增加,危害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特别是城镇、村庄、道路、水利水电工程和农田。

防治措施:震前预防和震后救治相结合

总体思路:震前预防重点是工程设防、抗震加固、次生灾害监测等;震后救治重点是制止次生灾害的蔓延, 迅速抢救由次生灾害所造成的伤亡, 并有效地治理由次生灾害所造成的环境破坏。

滑坡的防治

排水: 排水可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排除。排除地表水,可在滑坡体的集汇水部位修建排水沟,在滑坡体后缘及两侧修环形截水沟, 在滑坡体上修排水沟, 或顺坡向修排水沟。排除地下潜水,可采用钻孔(打垂向孔、斜向孔、水平孔等) 排水。通过排除滑坡体上的地表水及地下水,可使斜坡土体保持干燥状态, 增大抗滑力, 减小下滑力。

削坡减载护坡: 对于那些因坡角太陡, 而形成重力卸荷型的土体滑坡可采用此方法, 将滑坡体后缘土体削去一部分,使斜坡的坡角变缓, 同时使上部重量减轻。斜坡的坡面可采用浆砌骨架或三维网(如: 土工格栅等)进行防护, 这样可保持斜坡稳定。

挡土墙: 对于某些规模小,因切蚀斜坡前缘而形成的滑坡体,可采取修建挡墙的方法, 并在斜坡上修排水沟。

抗滑桩: 对某些规模较大的土质斜坡, 在挡土墙难以抵挡的情况下,可在滑坡体的前缘或其他适当部位设置桩,或采用桩墙结合,实现挡土效果。

其他支护形式: 对于比较重要的边坡, 可采用土钉墙喷锚或预应力锚索支护。山体滑坡的防治可以采用上述的一种方法, 或几种方法并用, 以达到使滑坡体稳定的目的。此外, 还应禁止在滑体上建设建筑物。对于某些治理不经济, 或其他原因不能实施治理的滑坡点, 可进行搬迁, 将居民异地安置。总之, 倘若处理难度较大, 且治理费用高, 一时难以治理的, 应加强监测预报, 一旦出现险情, 再予以迅速搬迁撤离。

崩塌的防治

由于崩塌跟滑坡在形成及破坏机理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因此防治滑坡的措施也可以用作防治崩塌的措施。 除了滑坡的防治措施外, 崩塌还可以有以下几种防治措施:

遮挡: 即遮挡斜坡上部的崩塌物。这种措施常用于中、小型崩塌或人工边坡崩塌的防治中, 通常采用修建明硐、棚硐等, 在铁路工程中较为常用。

镶补沟缝: 对坡体中的裂隙、缝、空洞, 可用片石填补空洞, 水泥沙浆沟缝等以防止裂隙、缝、洞的进一步发展。

清除危岩: 较陡斜坡上的危岩从裂缝变形到发生崩塌,需要较长的时间, 在这个期间对危岩的变形进行观测, 并对观测资料进行分析, 就可做出中短期发生崩塌可能性的预测。若在近期有可能发生崩塌, 则应实施危岩清除。

堰塞湖的处理

堰塞湖由于山谷范围广, 形状复杂, 防治重点在事后处理,而不在事前预防。堰塞湖有三种溃决: 瞬时全溃、瞬时部分溃、逐步溃决。 逐步溃决危险性不大, 瞬时全溃危险性最大。堰塞湖的处理, 岩土性质的判断非常重要。堆积体以灰岩为主则相对比较稳定, 而以松散土为主则相对容易溃决。对于岩土较为稳定的堰塞湖, 最好的处理办法是逐步降低水位, 形成控制性泻洪, 并且以人工爆破的方法拓开溢流口, 增大泻流量。

泥石流的预防

泥石流往往与山体滑坡、崩塌同时发生。防止泥石流的主要方法有:一是搞好山坡绿化, 避免水土流失; 二是对汇水面较大的山坡实施地表排水截水; 三是禁止随意在山坡、沟谷堆放采矿弃渣或建筑废土;四是避免在沟谷山脚建设建筑物。

地震灾害的防治措施篇2

[关键词]阪神大地震;应急措施;应急管理体制

由于日本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地震灾害不断,除了今年3月11日发生的东北地区特大地震灾害之外,其中2005年1月17日发生的里氏7.2级的阪神大地震(1)是自1923年关东大地震以来规模较大的一次地震。这次地震共造成6432人死亡,3人失踪,43792人受伤2,数十万人无家可归。根据国土厅的不完全调查,截至当年2月14日地震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9兆6000亿日元,其中建筑物损失约为6兆3000亿日元,交通设施损失约为2兆2000亿日元,基础设施建设损失约为6000亿日元,其他约为5000亿日元(3)。

灾后,日本政府立即采取了一系列应急措施,并走上了灾后重建的复兴之路,尽管耗时长达10年之久,但在这一过程中日本的相关法律、体系和制度日趋完备,对日后复兴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灾后应急措施的展开

震后,日本政府开始着手启动应急措施,开展救灾工作。这些应急措施主要包括:

第一,多方及时投入救援,发挥政府管理效能。

1月17日5时46分地震发生后,大阪管区气象台于5时55分将地震信息送达相关行政机构,6时4分,气象厅本部向国土厅等相关部门通报灾情。与此同时,警察厅向全国机动部队发出随时待命的命令,防卫厅也随后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并于7时开始进行航空侦察,10时接受兵库县知事要求派遣自卫队进入神户市、淡路岛等灾区救灾。海上保安厅于地震发生后立即指示附近海域的巡逻艇进行受灾调查,7时许更多的巡逻艇和航空部队向灾区集结。消防厅于6时发出指令,要求相关地方政府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及时汇报灾情,8时成立灾害对策联络室,9时成立灾害对策本部,10时向灾区周边府县发出防灾协助命令,并设立“各都道府县协调窗口”,负责生活物资的调集、运输和通讯的畅通。国土厅于6时8分将地震信息送达总理大臣秘书官及国土厅灾害对策要员,并召开紧急会议,6时50分开始收集警察厅、消防厅等部门信息,7时于总理大臣秘书官建立信息联络体系,7时30分着手组建“非常灾害对策本部”,8时21分通知相关部门召开“灾害对策相关省厅联络会议”。

尽管震后日本政府部门的反应迅速,但是由于灾区相关地方公共团体及政府机构受灾严重,最初的应急能力并没有得以充分发挥,鉴于此,政府召开紧急内阁会议,并于10时成立以国土厅长官为本部长的“平成7年(1995年)兵库县南部地震非常灾害对策本部”,随之召开第一次会议,制定了余震预警、受灾状况调查、失踪人员救助、灾民救治、交通设施的修复等亟需开展的工作,并决定向灾区派遣政府调查团。17日午后,以国土厅长官为团长的政府调查团到达灾区,18日调查团向非常灾害对策本部提交调查报告。19日,政府成立以内阁总理大臣为本部长、各内阁成员为成员的“兵库县南部地震紧急对策本部”,先后召开10次紧急会议,对救灾起到了重要的指挥功能。20日政府任命“兵库县南部地震对策担当大臣”,负责各部门的协调和指挥,21日内阁会议决定在神户市成立现场对策本部,负责现场救灾指挥,并努力恢复灾区相关公共团体和相关地方政府部门的职能,对救灾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二,及时开展搜救工作,积极开展医疗救护。

由于日本房屋多为木质结构,因此地震发生后多出引发火灾,成为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隐患。神户市消防局及相邻地区消防队全体参与灭火,据统计共在此次地震中中共有约7万1000人出动救灾。此外,在当日10时,消防厅向全国消防部门发出指令,要求参与救灾。13时40分大阪市消防局所属50名消防队员最先到达受灾严重的长田区,在此后的24小时内共有900人集结到灾区,1月25日达到2000人以上,此外警察厅和自卫队员也纷纷到达灾区展开救援。大规模救援队伍的及时就位使得救援行动进展迅速,成果显著。据统计在搜救活动中,警察部队每日搜救灾民达1万6000人,消防队约为6000人,自卫队约为1万9800人。(4)

对受伤灾民的救治同时展开。由于灾区医院受灾严重,再加上医护人员短缺,因此政府紧急调派周边地区医院的医生、护士前往灾区,并通知周边地区医院做好收治伤员的准备。19日,又有多个医疗队奔赴灾区,这些医疗队大都由12人组成,可进行基本的医疗救护,此外还派出了多个精神医疗小组,对灾民实施心理救治。自卫队也在灾区设立了由8人组成的救护所,这些救护所最多时达到15处,同时从24日起派出了巡回诊疗队,最多时达到16个。

由于灾区医疗条件严重匮乏,加之灾区道路受损严重,因此伤员陆路转移困难重重。因此,消防、自卫队、海上保安厅等部门均派出了多架次直升机飞赴灾区负责伤员的运送。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兵库县急救医疗信息中心及时相关医疗信息,并积极联络邻近医疗机构收治伤员,起到了协调和组织功能。此外厚生省也向灾区救援机构提供了具有收治病员条件的医疗机构名单。

多部门的积极参与以及行之有效的协调机制对灾后救援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第三,打通生命通道,保障灾民生活供给。

灾后灾民救治中最重要的是保障灾民的生活供应。各部门动用包括飞机、汽车、船舶等运输工具于地震当日紧急调运水、食品和药品等必要物资。其中,截止到18日22时消防厅共向早去运送毛毯9万6000条,面包25万3000个,饮用水13万9000瓶;水产厅则出动船舰13艘,运送物资228吨;海上保安厅出动巡逻艇282艘,飞机115架,运送饮用水1万2300吨,毛毯1万2000条,以及大量的药品、食品和日用品。各航空公司出动航班341架次,运送救援物资1027吨(5)。这些救援物资的及时到达为灾后救援奠定了基础。

要使救灾物资及时到达灾区,运输系统的保障也就成为此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灾后交通部门派出警力勘察道路受损状况,并实施交通管制,除紧急物资运输车辆允许通行外,其他任何车辆禁止通行,并还动用警车为救灾车辆带路,以力保救援通道畅通。

要加快救援进度,就必须对已损坏的道路进行修复。为此,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加班加点,加快施工进度,在最短的时间内修复了阪神高速公路和相关国道。此外,各交通部门还实现了道路信息的共享,向救援车辆以及附近居民道路状况,并呼吁非救援车辆不要占用道路资源,从而确保了救援物资的运输。

在保障救援通道畅通的同时,政府各相关部门也纷纷采取措施调配救援物资。农林水产省在设立于神户市的农林水产消费技术中心内设立了“食品供给现场对策本部”,负责食品、饮水、蔬菜的供应。厚生省则动员社会医疗机构调配灾区急需药品,同时为保障灾区应急供水,还动员自来水公司提供给水车757辆、储水罐10万个、水袋21万个、袋装水39万个。通商产业省则号召社会各企业向灾区捐助包括水、罐头、毛毯等在内的生活必需品。自卫队出动炊事车为58万灾民提供饮食,此外还设立给水点,提供约5万4000吨饮水。日本红十字会则紧急调配了6万条毛毯、3万套日用品、30万人的饮食以及40万个防尘口罩等物资。

除了政府相关部门以外,社会各界力量调配的救灾物质纷纷涌向灾区。为此,兵库县特别成立了“救护物资储备基地”,负责全国各地救援物资的集中、保管。由企业和社会团体派出的志愿者以及自卫队员对物资进行登记之后分发给各地受灾群众。

除了提供基本的饮食之外,保障避难所以及临时住宅也是灾后重建的重要内容。在地震当日,大量灾民聚集到学校、市政府、公园等公共设施避难,仅兵库县,避难所最多时达到1153处,避难人数达到31万7000人。避难所不但为灾民提供饮食和容身之处,还能提供充足的医疗救护和精神抚慰。

然而避难所仍无法满足灾民住宅需求,建设临时住宅也就成为灾民安置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兵库县在地震第二天决定建设应急临时住宅,随后派出工作组调查房屋倒塌情况,同时在避难所展开现场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决定原则上向失去房屋的所有居民提供应急临时住宅,并确定先期建设3万套住宅。后来根据实际需求,又向政府紧急追加了1万8300套,最终兵库县的应急临时住宅共建设4万8300套,基本满足了灾民的安身需求。

这些临时应急住宅房租免费、水电费由个人负担。每套住宅设两个房间,内有厨房、洗澡间和厕所等基本设施。为解决低收入者住房问题,政府还在灾后重建公营住宅,这类住房由单间格局到四间格局共4个种类。入住者多为灾前居住在月租金4万日元以下廉租房的低收入人群,还有约17%的入住者是灾前月租金2万日元以下住宅的居住者。此外政府还在郊区建设了房租特别便宜的住宅,最便宜的单间格局月租金仅为6000日元。(6)

二、灾后应急措施的评价

阪神大地震后,一系列应急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为救灾和复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中有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首先,注重信息的收集、整理并及时公布。震后,无论是气象厅还是自卫队、警察厅、消防厅等救灾部门开始都将重点放在了震灾信息的收集和整理上。位于震区的地方行政在恢复职能之后也开始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投入赈灾,其中兵库县都市住宅部等部门统计了地震受灾情况,并对震后急需物品、震后灾民急需信息、震时人们反应等状况进行了详细调查。这些详细数据对救灾物品的调拨、灾民安置以及防灾减灾提供了依据,并对日后灾后重建和灾害应急管理的完善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其次,积极开展心理救助和心理干预。地震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损失,由此造成的心灵创伤更是难以在短时间内治愈,因此灾后除了对灾民提供必要的医疗救助之外,还应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干预,以保证灾民的心理健康。在阪神大地震后,日本各界社会各界积极对灾民进行心理干预,主要做法有:面向保育员及幼儿园教师等开展心理治疗和辅导,从根本上保证幼教的健康发展;开通心理咨询热线,及时为灾民疏导心理问题;提供娱乐设施,举办娱乐活动,同时发挥灾民自助组织的积极性,安排集体聚餐会和民间节日庆祝会,邀请包括演艺界、体育界人士慰问演出。这一系列措施不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冲淡灾民的消极悲观情绪,还能起到自我治愈的效果。在政府与民间组织的合作中,灾民的自我管理和社会支持的合力下,灾民的精神安定和心理健康得以良好恢复。

第三,建立政府主导、地方主体、民间参与的多元化救灾体系。在应对特大灾害过程中,政府以其掌握的丰富资源毫无疑问地居于救灾的主导地位,完善救灾机构、加强部门协调、调运救灾物资、接受海外援助、确立救灾方向等都离不开政府的指挥、指导和协调。例如在阪神地震中成立的诸如“非常灾害对策本部”以及稍后成立的“阪神・淡路复兴委员会”等均由政府要员担任负责人。在政府的主导下,地方政府及各部门构成救灾主体,执行政府的决策,实施现场救治,并及时将各种信息反馈,以帮助政府完善、修订救灾决策。然而仅靠政府和地方团体的努力是不够的,尤其在震后道路设施、通讯设施不畅的非常时期,政府管理结构僵化使得决策的传达和实施大打折扣,这就需要发挥民间团体灵活、机动、迅速的优势。据统计,在阪神地震后一些民间组织迅速在灾区设立了指挥中心,协调从各地赶往灾区的诸多志愿者团体的活动开展救灾工作。据统计,先后有130万名志愿者参加了这次救援活动,震后3个月内,由志愿者募集的善款达到1600亿日元,每户受灾家庭最多可以得到50万日元的捐款。(7)

第四,多方筹措资金,保障赈灾财政支出。首先,鉴于阪神大地震的毁灭性后果,日本政府根据“应对重大灾害的特别财政援助等相关的法律”,将其定性为“重大灾害”,并采取了相应的财政措施,对公共设施、农田水利设施、农林水产、中小企业、机关学校的修复工作提供资金支持。内阁会议还通过决议,要求政府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提供低利融资服务,以帮助中小企业尽快摆脱地震的不利影响。此外,政府还制定了针对阪神大地震的“特别财政援助法”,对基础设施、教育机构、神社寺院等重建实施不同程度的财政支援,其中教育、医疗机构所需资金的2/3由国库支出,而国库对交通道路、饮水系统等提供的财政支援则高达80%以上。(8)

日本的震后应急管理体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救灾开展与日后重建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其中最为诟病的当属信息不通畅以及救援效率的低下。日本的地震预报工作由科技厅负责,观测则由气象厅以及大学和相关科研机构承担,而防灾救灾的主管部门却是国土厅,救灾防灾职能部门过于分化,缺乏一个强有力的指挥中心,不仅加大了信息传递的成本和时间,更是导致信息传递通道的不通畅。例如地震发生20分钟后,日本首相才通过电视新闻知道发生了地震,而第一次到达首相官邸的灾情报告已经是震后2小时。

此外,救灾体制的缺陷导致救灾行动的迟缓。尽管自卫队早已接到灾情报告,但根据日本自卫队相关法律规定,没有首相命令或县知事邀请是不能擅自出动的,这就造成了兵库县知事在地震发生后的4小时才请求自卫队帮助。加之集结和准备的需要,自卫队救灾主力在第二天才开始开进灾区。救灾体制方面存在的上述种种弊端致使震后救灾效率大打折扣,正如《朝日新闻》在社论中指出,“以首相官邸为中心,各个行政官僚机构其政治指挥能力没有真正发挥出来”(9)。

三、对完善我国应急体制的借鉴意义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从古到今都持续着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10)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在阪神大地震中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应急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我国也是一个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截至2008年9月25日12时,汶川地震已确认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失踪17923人,直接经济损失达8452亿元人民币。在面临巨大灾害时,行之有效的应急管理体制是救灾和重建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为此应该借鉴日本阪神大地震的经验教训,不断完善我国的应急管理体制,为防灾、救灾和重建提供制度支持。

首先,加强救灾法律体系的制定和完善,为救灾提供法律保障。日本政府非常重视依据法律对灾害危机进行管理,构建了完善的防灾减灾法律法规体系,按照法律内容和性质分为基本法、灾害预防和防灾规划相关法、灾害应急相关法、灾后重建和恢复法以及灾害管理组织法等五大类,共由52部法律构成。而我国目前防灾救灾灾后重建方面法律法规体制上尚不完善。目前针对灾害防范与救助的法律主要有《防震减灾法》和《突发事件应对法》,但多为原则性的解读,有待进一步完善。

其次,保障信息通道畅通无阻。救援体制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决策机构能否及时获取全面、准确的灾情信息,而灾情信息的传递则需要一个通畅无阻的信息系统。作为救灾主体的政府只有及时获取信息才能制定行之有效的救灾措施,才能使社会力量形成合力,最大程度降低地震的损失。此外,信息通畅对减少灾民恐慌、防止次生灾害等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据统计,阪神大地震后,人们最需要了解的信息中,居于前三位的分别是余震信息达39.5%,生命线系统信息为34.3%,安全信息为28.6%(11)。不难看出这些数据都与灾后安全息息相关,以上数据表明,如果救灾部门能够及时向社会公布相关信息,则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二次灾害带来的损失,同时对稳定灾民心理、维护灾区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加强防灾救灾宣传,提高公民防灾意识。鉴于阪神地震的教训,日本政府加强了防灾救灾相关的教育、训练和宣传,在中小学将防灾救灾内容纳入到日常的教学体系中,并定期开展防灾训练,即提高了危机意识,也培养了自救和逃生能力。同时日本内阁将每年的1月17日定为“防灾和志愿者日”,并开展一系列活动普及防灾知识。目前我国的防灾教育和训练十分欠缺,这也造成了公民危机意识的淡薄,致使在面临自然灾害时惊慌失措,从而错失逃生机会。为此应该在各级机关、学校开展逃生训练并使之常规化。在汶川大地震中四川安县桑枣中学虽然校舍破坏严重,但由于平时经常训练学生防震逃生,结果师生无一人受伤,这从侧面说明防灾训练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同时还要发挥社区、街道的组织功能,对市民以及基层防灾组织进行积极的指导和建议,给这些组织创造好的活动环境和在防灾器材等设备上给以资助。

第四,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地震观测和研究体制。目前为止尽管地震预报仍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但日本依然不惜花费巨额资金加大地震预警研究,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在东京湾和静冈县的伊势湾投放了高精度的地震感知预警仪。同时中央防灾会议还和日本最大的电信公司NTT合作,于近年启动了全国地震预报系统。该系统在地震初期时,能够迅即启动预报系统,并迅速向手机用户和各大电视台发出地震警报。中国地震研究机构也在努力提高预警水平,但其力度依然不够,资金投入明显偏低,其公信力也不为民众所认可。各级政府应该拿出专项资金在全国各地尤其是地震活跃地带设置观测点和预报设备,多方收集相关数据并交由专业机构进行分析整理,定期研究报告,从而提高预警能力。

四、小结

日本阪神大地震后的应急措施收到一定成效,但也存在这诸多不足。借鉴日本的经验教训,完善我国的应急管理体制是救灾减灾的要求。我们应该在前期加强危机意识和防灾教育的基础上,坚持科学规划,加快立法进程,强化机构职能,明确各级部门的权责主体,发挥政府强有力的调控和协调能力,建立一个完善的灾后应急管理体制,方能为救灾提供制度保障,从而最大程度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参考文献:

[1]日本内阁总理府阪神淡路复兴对策本部事务局编:《阪神淡路大震灾复兴志》,大藏省印刷局2000年;

[2]杨小川、杜玲莉:“中日地震灾害对比研究――以汶川和阪神大地震为例”,《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年第9期;

注释:

(1)关于此次地震的称呼有多种,由于震源位于兵库县南部,日本气象厅始称“平成7年(1995年)兵库县南部地震”,但随着受灾范围不断扩大,于当年2月24日由内阁决议改称为“阪神淡路大地震”,国内也有“关西大地震”、“阪神地震”等称呼,本文采用“阪神大地震”的说法。

(2)该数据截至2000年1月。参考日本内阁总理府阪神淡路复兴对策本部事务局编:《阪神淡路大震灾复兴志》,大藏省印刷局2000年,第3页。

(3)数据截至1995年2月14日。参考上书,第9页。

(4)参见日本内阁总理府阪神淡路复兴对策本部事务局编:《阪神淡路大震灾复兴志》,第16页。

(5)数据参见日本内阁总理府阪神淡路复兴对策本部事务局编:《阪神淡路大震灾复兴志》,第17-18页。

(6)艾萌:“日本阪神大地震灾后重建经验”,《中国农村科技》2008年第6期,第55-56页。

(7)田晓红:“阪神大地震后重建给我们的启示”,《社会观察》2008年第7期,第13页。

(8)数据参见日本内阁总理府阪神淡路复兴对策本部事务局编:《阪神淡路大震灾复兴志》,第36-37页。

(9)《朝日新闻》1995年1月22日。

(10)赵冬梅:“《甄传》和《大奥》中的女性人物对比分析”,《电影文学》2013年第4期。

(11)杨光、沈繁銮:“日本阪神地震灾害的一些调查统计数据”,《华南地震》,2005年第1期,第86页。

地震灾害的防治措施篇3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抓防震减灾就是抓经济建设的发展意识,突出重点,统筹兼顾,进一步健全完善防震减灾责任机制,强化震情第一观念,加强震灾防御基础,提高地震应急管理水平,增强地震灾害防范应对能力,为建设“幸福*、平安*、和谐*”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采取措施,落实防震减灾工作任务

(一)强化震情监测措施,提高监测预报能力

1、加强地震震情监测。充分发挥地震部门专门监测、各乡镇宏观观测、社会公众群测群防的作用,及时收集信息,掌握动态,组织前兆异常落实判定、震情上报、震情灾情速报,对破坏性地震提出快速反应的措施建议,提高预测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为有效开展防震减灾工作奠定基础。

2、强化震情信息网络管理。加强地震监测设施运行管理,做好系统维护,确保系统运行正常,保证地震速报及时准确、信息传递快速高效。积极争取上级地震观测和技术改造项目,努力推进现代化地震观测台网建设,逐步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配套科学的监测预报系统。

3、加强“三网一员”建设。严格执行《*回族自治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管理办法》,建立和完善群众性地震宏观观测网、地震灾情速报网和地震知识宣传网建设,在各乡镇、各部门及街道居委会配备防震减灾助理员,建立县、乡、村“三网一员”群测群防工作网络,使地震群测群防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

(二)加强震害防御工作,提高防震减灾能力

4、依法行政,切实加强抗震设防要求的管理。增强工程抗震能力,防患于未然,是防震减灾工作的第一要务。依法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回族自治区防震减灾条例》、《*回族自治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管理办法》、《*回族自治区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明确防震减灾执法责任,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对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工程进行抗震设防要求确认,从审批程序、审批权限、监督管理、过错追究等方面,建立完善行政审批制度,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

县地震局、发展和改革局、建设与环境保护局、国土资源局要加强配合,从抗震设防标准、抗震设计和施工质量三个环节上严格把关,确保建设工程设计施工符合设防标准。强化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执行情况检查,按全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标示值进行工程抗震设防,确保建设工程抗震性能。

5、抓好城乡规划建设,切实提高城乡建设工程抗震安全能力。一是科学制定城乡建设规划。严格按照城乡建设抗震防灾标准和规范,认真做好规划编制工作,严禁在地震断裂带规划建设开发区、学校、医院、居民小区、村庄居民点和工业设施等项目。把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结合城市广场、绿地、公园、学校操场等工程改造,加快应急避难场所建设,配备标示牌,预留水源、厕所等公用设施和避险救生设施。城市急避难场所人均有效面积不少于1平方米,服务半径500米;固定避难场所人均有效面积不少于2平方米,服务半径2?3公里。二是严格执行抗震设计规范。严格执行《*回族自治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管理办法》、《*回族自治区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对人员密集、自救能力较弱的中小学、幼儿园、敬老院等建筑,一律采用框架结构,由乙级以上资质的建筑设计单位设计,抗震设防标准由丙类提高到乙类或抗震设防裂度在现有基础上提高1度,推广使用新型轻质墙体材料、轻型屋面和轻钢结构体系。新建中学校舍原则上不超过三层,农村新建小学校舍原则一层。对各类新建项目,特别是新建的学校、医院、商场、影剧院、会议中心、老年活动中心、敬老院、居民住宅等人员密集场所,以及城镇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等生命线工程,必须严格按照抗震设防标准进行选址、规划、设计、施工和验收。三是全面提高农村住房设防标准。结合新农村建设,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的意见》,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深入开展农村民居基础资料与抗震能力调查,加强村镇规划和农村建房管理,加快危房改造,实施农村民居示范工程,建立农村防震技术服务网络。县建设与环境保护局、地震局要加强对农村民居建设的抗震设防技术指导,推广使用地震安全农居示范工程技术,不断提高农村居民建设施工质量,确保乡村民居抗御5.5级左右地震的目标。四是全面开展各类建筑抗震设防大检查。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各类建筑抗震设防大检查。重点检查公共建筑物,特别是学校、医院、商场、影剧院、会议中心、老年活动中心、敬老院、居民住宅等人员密集场所和重点工程、生命线工程、可能产生次生灾害等工程的抗震设防问题,根据检查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抗震设防加固、实施搬迁或异地重建。

6、深入开展地震科普知识宣传,增强全民防震减灾意识。加强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是增强全民防震减灾意识,落实防震减灾目标的重要措施。各单位要把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作为提高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的重要工作,列入日程,制定计划,常抓不懈。要结合各类纪念日,尤其是“5.12”汶川大地震、7.28唐山地震纪念日,通过发放地震知识宣传单、制作宣传展板,组织各单位特别是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开展地震应急演练的方式,进行防震减灾系列宣传活动;地震、科技、科协等部门要深入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五进”(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进校园、进机关)活动。教育部门要通过组织学生开展防震减灾知识竞赛、防震减灾科普讲座等活动,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确保一方平安的目的。

(三)建立健全组织体系,提高地震应急救援工作能力

全县地震救援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协调联动、社会广泛参与、防范严密到位、处置快捷高效”的工作机制。

7、建立健全地震管理组织体系。建立健全由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防震减灾助理员、村(居)委会联络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组成的地震应急救援管理组织体系。

8、完善地震应急预案体系。根据地震震情、国家防震减灾政策要求,及时完善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充实防震减灾领导小组成员,完善抢险救灾、通讯保障、工程抢修、公安消防、医疗救护、交通运输、后勤供应、地震情报、宣传教育、震害评估十个抢险救灾专业组的工作措施。加强对各单位应急预案完善及措施落实情况的检查督导。进一步扩大应急预案覆盖面,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街道、乡镇、社区和各企事业单位要完善修订地震应急预案。

9、加强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由县公安、建设、地震、民政等部门和消防、武警部队联合组成县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乡镇、街道办事处组成警务人员、医务人员、民兵、预备役人员、物业保安和志愿者等基层地震应急队伍;村(居)委会和各类企事业单位组建志愿者队伍。加强各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管理,开展培训和演练,形成应对地震灾害自我保护、相互配合、协调联动的地震应急救援机制。

10、加强地震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建设。依托政府公共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系统,逐步建立具备监测监控、预测预警、震情灾情信息获取、应急指挥辅助决策、震情灾情信息报告公告、调度指挥和总结评估功能的地震应急指挥平台。同时,调查掌握全县自然条件、行政区划、人口分布、经济发展、建筑物主要类型和特点等情况,收集厂矿企业可能产生严重次生灾害工程、医院、学校等公共设施的基本情况,建立应急基础数据库,为地震应急决策提供依据。

11、加强地震应急保障能力建设。根据《“*”期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的有关规定,乡镇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搞好村镇规划,合理避让地震活断层,规划建设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县城要严格功能分区,利用公园、绿地、广场、空地等规划建设避难场所;电信、天然气、自来水、电力、建设等主管部门或单位要加强公共设施抗震和快速恢复能力建设;财政、民政部门要保障开展地震应急救援工作所需资金、设备和救灾物资储备。

12、加强地震灾害灾情信息速报。建立全县地震信息速报网络。各乡镇、部门、企事业单位及村(居)委会要设立地震灾情速报员,制定灾情速报制度,明确信息报告内容。同时采取多种形式鼓励群众及时报告地震灾情相关信息。按照国家地震信息规定,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各种媒体和手段,科学、慎重、准确地宣传地震信息。

(四)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的业务素质

13、各乡镇、各部门要加强防震减灾工作队伍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业务知识的学习,切实提高地震干部队伍政治思想和业务素质,做到思想过硬,业务精通,纪律严明,精干高效。

三、加强领导,保障防震减灾工作顺利推进

14、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乡镇、各部门要把防震减灾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充分认识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并把它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切实抓紧抓好。要根据《*县地震应急预案》(永政发[*]107号)的有关要求,认真修订本系统、本部门的防震减灾对策和地震应急预案,健全地震应急指挥系统,并负责本系统的防震、抗震和救灾工作。县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确保组织落实、人员落实、责任落实、措施落实。

15、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防震减灾工作领导体系和组织体系,把防震减灾工作融入经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全过程,强化县、乡、村三级防震减灾工作体系建设,重点加强企业、重大工程和生命线工程、学校的防震减灾工作体系建设,确保各级防震减灾工作领导重视,组织健全,制度完善,职责明确,责任落实,为防震减灾工作提供有效的组织保证,形成“政府统一领导,地震部门组织协调,各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震减灾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16、认真编制防震减灾规划。根据国家和自治区、银川市的统一部署,由发改部门牵头,会同县地震、建设、民政、财政、教育等部门,做好全县防震减灾规划的编制工作。规划的制定要坚持有利于防震减灾事业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有利于提高防震减灾能力和取得减灾实效,有利于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充分体现国务院提出的建立完善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防御和紧急求援三大工作体系的要求。同时,各乡镇和有关部门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和基本建设等专项计划时,也要充分考虑防震减灾工作的要求。

17、建立健全防震减灾联动机制。充分整合全县各种行政资源,建立各乡镇、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防震减灾联动机制,明确防震减灾各环节主管部门、协作部门、参与单位职责,实现信息联动、队伍联动、物资联动。同时,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社区等组织及志愿者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形成防震减灾的整体合力。

18、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切实抓好责任制的落实,将防震减灾工作纳入综合考核内容,对不履行职责造成严重后果的单位或责任人,严格按照防震减灾有关法律、法规追究相应的行政或法律责任。

地震灾害的防治措施篇4

关键词:水利工程;地质灾害;形成原因;预防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地质灾害包括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灾害。地质灾害的产生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自然原因,二是人为原因。地质灾害给水利工程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如何有效地预防这些地质灾害,在灾害发生的时候如何有效的救援,灾后如何有效地修复并投入使用,都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当前容易发生的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其影响,根据相关资料提出一些较为有效的防治技术和措施,希望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 水利工程地质灾害的现状和特点分析

我国地大物博,大地之上江河纵横,流域面积超出1000km2的大江河就多达1500多条。从1949年到现在,已经建成了约10万座的水利水电工程,这些工程都发挥了比较好的防洪、发电以及航运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水利工程在带来极大效益和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地质灾害的情况。灾害种类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水库引发的地震;第二种是库岸岸坡稳定,而第三种为浸没问题。其中水库引发的地震是指水库在蓄水的过程发生地震问题,截止到现阶段,大约已经发生了100多例这样的情况。一般情况下,水库水位实际的升降情况与地震发生的频度和强度都有着比较明显的关系,水库引发的地震造成的深度一般情况下都不会大于20km。而水库岸坡破坏的形式主要有塌岸还有崩塌的问题,一般情况下都是出现在平原或者是盆地的地区。

2 水利工程地质灾害的类型和成因

2.1 工程建设直接引发的地质灾害问题

工程建设活动(比如进行坝基开挖、边坡进行开挖、人工的堆渣以及水库蓄水等)直接导致地质灾害问题,主要包括了崩塌、滑坡、围岩坍塌、水库大流量渗漏、水库诱发地震、地基(或者是采空区)发生大规模的塌陷等情况。

2.2 工程建设与自然因素共同引发的地质灾害问题

工程建设与自然因素(比如暴雨、洪水以及地震等情况)共同引发的地质灾害(比如泥石流、山体滑坡或者是地面塌陷等情况)。其中又以汛期洪水地质灾害的情况最是明显。汛期的洪水地质灾害问题主要包括了滑坡、泥石流、河岸出现冲刷或者是其他的一些与洪水相关的自然或者是人为的灾害。有一些水电水利工程在进行施工的时候就曾发生河岸冲刷出现坍塌的情况,特别是在汛期的时候,如果导流洞或者是溢洪道进行泄洪,出口河岸以及下游河道经常由于冲刷掏蚀发生塌岸,从而形成灾害。

2.3 自然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问题

自然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一般情况下都是地震地质灾害以及超标洪水地质的灾害,主要指的是所有的水电水利工程建设区因为天然地震的活动以及比较极端的天气情况影响从而引发的对人民的生命、人民的财产以及工程的建设造成重大损失的灾害问题,主要包括了地震或者是超强的暴雨期间工程区遭受的崩塌、滑坡、滚石、泥石流或者是塌陷等自然灾害问题。

3 水利工程地质灾害预防实践措施

3.1 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工程勘测质量

对水利工程的地质灾害预防工作一定要不断的加强,这样可以比较有效地提升整个工程勘测方面的质量问题。在当今阶段,利用信息化的高科技技术手段是目前水利勘测部门进行预防地质灾害技术比较常用的有效措施之一。

3.1.1 选择信息测绘的高科技技术。水利工程相关的勘测人员利用信息化的高科技的勘测技术,大体都包含了GPS定位以及三维成像技术等一些比较高科技的信息化技术,这样能够对工程周边的地区形成一个立体化的认识。而以前比较传统的二维化设计图,选择建模的技术转换为三维立体化的模型图。现阶段所有的勘测技术在对水利进行检测的过程当中,利用移动式的ArcGIS平台,能够起到有效提升勘测质量的作用。

3.1.2 合理利用信息监测的技术。所有的水利工程地质灾害在出现之后,相关技术人员一定要选择信息化的监测技术,对工程周围的地质变化进行有效监控,可以比较有效的实现风险自动化进行预警的重要功能。

3.2 根据工程实践问题做好灾害防治预案设计

对工程地质灾害方面研究有效的防治预案,这是之后阶段地质灾害方面能够有效进行预防的重要任务。

3.2.1 选择合适的监测方式。现阶段监测方式分为日常监控、汛期监控以及应急时期进行的监控这三种情况。其中日常监控指的就是对整个水利工程在非汛期的时候所进行的风险监管方式,由于风险相对较低,一般情况下都是使用三级监控的方式,而汛期所采用的是二级或者是一级监控模式。应急监控的方式主要是对于洪涝、地震或者是滑坡等一些地质风险相对较高的或者是已经发生灾害的情况,由于工程地质灾害的风险相对其他的灾害比较高,所以一定要选择特级监控这种监控模式,在必要的时候还要启动相应的救援预案。

3.2.2 采取有效的应急方案。在进行风险防治的预案当中一定要包括严密的应急方案。比如对应急的物资进行合理的分配、对地质灾害的风险方面所采取的应对技术措施等等,这些都是在应急措施方面必须要进行严格标准的重要内容。

3.3 结合环保理念,减少人为因素灾害形成

对于自然地质发生的灾害,人为因素所导致的地质灾害在进行预防的过程当中,人力干预效果相对更加明显,也会更加有效。因此,预防人为因素的干预工作在整个水利工程的地质灾害中是需要进行预防的重点所在,大力开展水土保持的重要基础工作,因为水土保持的基本工作对整个水利工程以及周边区域的地质灾害预防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

3.4 做好灾害预防中物资、人力调配工作

对水利工程的地质灾害进行设计预防的措施,不仅需要有先进的理念,而且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这必然需要物力以及人力方面的支持。所以,在对地质灾害进行预防的措施当中,预防物资与人力之间一定要进行科学的、合理的调配。在地质灾害发生的时候,一定要确保所需的物资数量可以充足调配,在人力资源方面一定要合理配置。

结束语

水利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的地质灾害问题较多。它的成因不同,可分为工程建设、自然因素以及两者共同作用引发的地质灾害,然而水利工程的对象种类较多,包括:边坡工程、水库工程、地基工程和地下工程等。

水利工程往往与民生问题紧密相连,加强水利工程的管护及地质灾害监测,可以保障水利工程更好的发挥其作用,延长水利工程的使用年限,同时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自高,何伟.水电水利工程地质灾害问题分类[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11,(4).

[2]王艳妮,刘刚.地质灾害领域本体的研究与应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1,(6).

[3]李晓,李守定,陈剑等.地质灾害形成的内外动力耦合作用机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9).

[4]薛宁波,马清文,王成华.地质灾害易发山区群测群防体系与突发性灾害预警[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8,(S1).

地震灾害的防治措施篇5

在抗灾救灾工作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把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坚持统一指挥、部门协同,形成防震减灾工作合力;坚持以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切实提高综合减灾能力;坚持依法推进、强化监管,确保工作责任落到实处;坚持需求引领、科技支撑,增强地震科技创新能力;坚持社会参与、共同抵御,有序引导社会各方做好防震减灾工作。

回良玉指出,要把人口密集区、地震危险区和重点监视防御区、地震多发区和防御薄弱区、重大活动时段等作为防御工作重点,强化跟踪监视,及时会商研判,努力提高地震预测预报水平。要着力推进抗震民居、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地震活动断层探测、重大工程紧急自动处置技术研发等重点工作,进一步夯实抗震设防基础。要突出抓好防震减灾应急指挥、抢险救援、物资储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等重要环节,切实提升地震救援能力。要加强法规预案体系建设,完善投入保障机制,强化科技支撑和国际交流合作,为防震减灾工作开展提供有力保障。要切实推进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公众防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十年两跨越,灾害防治上升为国家全局性工作

2003年~2012年十年间,中国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历了两次跨越式进步,分别是2003年《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出台和2011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颁布。前者是我国第一部有关地质灾害防治的行政法规,其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正式步入法制轨道;后者则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原则、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使地质灾害防治成为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保障经济协调持续发展的一项全局性工作。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使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法可依。其“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全面规划、突出重点”,“谁引发,谁治理”,“统一管理、分工协作”的原则,地质灾害调查、预报、危险性评估等制度,以及国家建立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和预警信息系统等措施,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全国已有29个省(区、市)颁布了与地质灾害防治有关的地方性法规或规章。

但也必须看到,法制进步的步伐仍滞后于形势的需求。十年间沧海桑田,更迭巨变。经济的大发展带来了基础设施建设的,人类活动对自然的扰动愈演愈烈;大自然的猛烈爆发,更深刻铭记在几代中国人的记忆深处。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灾难带来的不仅仅是刹那间城池坍塌和生命陨落,更在广袤的山川河谷间深深地埋下了地质灾害隐患,这些隐患将持续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频频造访,使隐患向灾难的转变,快得令人猝不及防。汶川地震两年后的2010年,注定是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史上难以抹去的深刻记忆。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贵州关岭滑坡、云南贡山泥石流,接踵而至的地质灾害夺去了2000多人的生命。2010年成为近十年来我国地质灾害灾情最重、重大灾害事件最多、死亡失踪人数最多的一年。

多难兴邦。经历过灾难,人们幡然醒悟,意识到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性,并且要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各个环节,以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通过顶层设计,以建立健全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综合治理体系、应急救援体系为核心,开展隐患调查和动态巡查、加强监测预报预警、有效规避灾害风险、综合采取防治措施、加强应急救援工作、健全保障机制六大措施;同时提出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专群结合、群测群防,谁引发、谁治理,统筹规划、综合治理五项原则。

群测群防,走中国特色的防灾减灾道路

特殊的自然条件,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受地质灾害威胁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在经济技术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寻找一条最有效的防灾减灾之路,是一代代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者的不懈追求。群测群防成为理性选择。1999年至今,我国初步建立了以群测群防为主的地质灾害监测网络体系,35.5万名群测群防监测员在汛期看守着20多万处隐患点,在最困难、最危险的环境中执行着崇高的生命任务。实践证明,群测群防是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一大创举,在预警预报、减少伤亡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1999年~2011年,依靠群测群防,我国成功避让地质灾害6781起,转移受威胁群众36.5万人。

群测群防的成功,说明地灾防治不仅是一项技术性工作,更是一项社会性工作,只有防灾减灾意识深入民心,在全社会形成未雨绸缪、防灾减灾的氛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才算做到位。但要实现群测群防,让防灾减灾知识走进千家万户,让防灾减灾意识深入民心,谈何容易!

从几年前的万村培训,到“十有县”、“五条线”、“五到位”的建设,地质灾害防治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目前,全国“十有县”总数达到1337个,覆盖了95%以上的地质灾害高、中易发区。特别是群测群防监测员队伍的建立、发展和壮大,让地质灾害防治彻底实现了从单纯的专业性、技术性工作到社会性工作的转变。而发放通俗易懂的地质灾害防治挂图、地质灾害防治明白卡等,已经成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优良传统。通过这些工作,地质灾害防治的理念和知识真正进入了寻常百姓家。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宁可听骂声,不可听哭声”,近年来,随着宣传培训工作的深入,骂声少了,哭声也少了。除了宣传,这同应急避险演练的广泛开展密切相关。做好应急演练是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的保障。2011年,全国有上百万人参与了2000多次地灾防治应急演练。

“群专结合”是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特色。除了30多万名群测群防监测员,全国还有2500名地质灾害应急专家分布在各省(区、市)指导防治工作,3520家地质灾害防治资质机构共计10多万人承担着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勘查、设计、施工、监理等工作。2011年累计有4.1万名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地质灾害排查巡查核查、应急处置宣传培训工作。

落实责任,中央与地方、部门与部门形成防灾合力

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视,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推动力。有些省还实行了省级领导包市、市级领导包县、县级领导包乡、乡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党员骨干包户的“六包”制度。同时,通过在重要隐患点设立警示牌和防灾责任公示牌、在媒体上公开防灾责任人和监测人信息等方式,将灾害信息和防灾责任制向社会公开。目前,涵盖全国20多万处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信息的群测群防信息系统已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

痛定思痛,才能对症下药。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汪民指出,我国地灾防治业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主要包括:行业监管和自律组织建设滞后,缺乏行业认同感、责任感和行业凝聚力;规范市场、拓展市场的交流与合作不够;职业行为不规范,恶性竞争时有发生;从业机构开展工作的独立性不高;工作质量和水平不高;从业人员整体业务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从业机构缺乏交流合作,人员培训教育欠缺,服务质量管理不严等。

地震灾害的防治措施篇6

例1 近年来,地震及其衍生灾害对我国造成的影响不断加重。2010年8月13日四川映秀等多地发生了汶川地震后最大的泥石流;2011年7月5日四川映秀因泥石流一天内两次组织居民紧急疏散;2013年7月10日四川映秀连续发生两次泥石流,映秀通往汶川、成都的道路全部出现不同程度阻断,映秀镇暂时成为了“孤岛”。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推测“5・12”汶川地震发生时映秀、北川两地的灾情程度,并说明判读依据。

(2)运用灾害的关联性原理,简述“5・12”地震对“8・13”泥石流爆发的影响。

解析 (1)灾情程度主要看图中的地表破裂程度和烈度的大小。映秀和北川两地位于地表破碎带附近,且烈度大,地面遭受地震破坏的程度大,所以灾情严重。 (2)泥石流的爆发主要具备三个重要条件,地形陡峻、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短时间有大量水流。此题主要分析地震对泥石流发生提供了物质基础,即地震后大量的碎屑物质。

答案 (1)两地灾情严重。两地皆位于板块移动造成的地表破裂带附近,烈度在X级以上(烈度大)。

(2)灾害的发生具有关联性,一种或一次灾害的发生会引发其他灾害的发生。汶川地震使得山体大范围断裂松动,岩石破碎;并触发崩塌、滑坡,造成大量的碎屑物堆积于沟谷和坡麓,为本次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物质基础。

点拨 地震烈度表示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遭受地震影响受破坏的程度。同一地震只有一个震级,根据破坏程度由弱到强可以划分为1~12个烈度。烈度大小与地震等级、震源深度、震中距离、土壤和地质条件、建筑物的性能、震源机制、地貌和地下水位等因素有关。

例2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当地震发生于海底,因震波的动力而引起海水剧烈的起伏,形成强大的波浪,向前推进,将沿海地带淹没的灾害,称之为海啸。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图中A地和B地受海啸影响较小的是何地,并回答判断的理由。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引起海啸的主要原因――地震。根据轮廓可以判断该地为东亚,A地位于我国东部沿海,B处位于日本群岛,二者都靠近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多火山地震。A处距板块边界较远,且近海为大陆架浅海,不利于海啸的形成和传播,所以A处受海啸的影响较小。

答案 A。地震是引发海啸的主因,由于A地离板块边界比B地远,大的断层带较少,B地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碰撞边界,地震发生的频率和破坏度都比较高,故A地震发生的频率和破坏度比B低;或B濒临深海,有利于海啸的形成和传播。而A地区沿海大陆架宽广,不利于海啸的形成和传播。

点拨 许多自然灾害发生之后,常常会诱发或同时爆发出一连串的次生灾害,常见的自然灾害的灾害链归纳如下:

干旱――森林火灾、蝗灾

洪涝――滑坡、泥石流、流行疾病

热带气旋――狂风、暴雨、风暴潮、洪涝灾害

地震――水灾、火灾、海啸、滑坡、崩塌、瘟疫蔓延

滑坡――泥石流、堰塞湖溃坝形成洪水

火山活动――火山爆发、冰雪融化、泥石流、大气污染

生物灾害――疾病传播、当地生态环境恶化

例3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美国本土飓风、地震灾害的空间分布。

(1)判断甲、乙自然灾害的种类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2)说明为防范上述灾害应采取的措施。

解析 (1)灾害甲位于美国西海岸,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应为地震。灾害乙位于美国东、南部沿海,临大西洋及墨西哥湾,是飓风影响的地区。(2)针对地震和飓风等自然灾害,应加强监测与预报,制定防灾减灾的应急预案,进行防灾的教育和培训,修建防御设施等。

答案 (1)甲为地震。(西临太平洋)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乙为飓风。东部处在北大西洋飓风侵袭路径上;南部接近飓风源地。

(2)加强灾害监测与预报;制定防灾应急预案;修建避难场所等工程性防御设施;进行防灾教育和培训等。

点拨 自然灾害的减灾措施虽有共性,但在具体实施时,应根据不同的自然灾害强调其减灾重点。

时间跨度大、影响范围广的自然灾害,如干旱、洪涝等,其减灾措施除了平时的防御措施及预警外,应强调遭灾时的抗灾。

时间跨度小、影响范围广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海啸等,其减灾措施除平时的防御措施及预警外,应强调灾后的救援。

时间跨度小、影响范围小的自然灾害,如泥石流、滑坡等,其减灾措施重点是工程、生物措施的实施。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据此回答下题。

1.芦山地震与2008年汶川8.0级地震震中位置同处龙门山断裂带,但芦山地震造成的损失较小,主要原因有( )

①震级较低 ②提前预报 ③防震意识强 ④救援及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 下列自然灾害与地震关联性较强的是( )

①台风 ②滑坡 ③干旱 ④寒潮 ⑤泥石流 ⑥海啸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⑤⑥ D.③④⑥

3. 堰塞湖是指河道因山崩、冰碛物、泥石流或火山熔岩阻塞而成的湖泊。下图为“5・12”汶川地震中北川县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分区示意图。结合有关知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汶川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类型。据图说明极重灾区空间分布的特点。

(2)分析唐家山堰塞湖形成的自然原因。

4.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2年9月7日,云南省彝良县与贵州省威宁自治县交界地区连续发生里氏5.7级(震源深度14公里)和5.6级(震源深度10公里)的地震,震中位置如图所示,地震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震后,连续多日的阴雨天气和多地发生滑坡严重影响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1)据材料分析,此次地震震级不高但破坏性大的原因。

(2)据材料分析,诱发滑坡的主要因素。

5.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台湾岛是我国最大的海岛,全岛海拔百米以下的平原低地约占全岛总面积的30%,其余为山地和丘陵。海拔超过3000米的高山不下百余座,故台湾岛亦被称为“高山岛”。

(1)甲、乙所在地自然灾害类型有何不同?

(2)分析台湾岛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

1. B 2. C

3. (1)崩塌、滑坡和泥石流。沿河谷呈条带状分布(或沿东北-西南走向和西北-东南走向分布)。

(2)地质构造不稳定;岩性疏松;地形高差大、河谷陡峻(山高谷深);地震发生引发地表物质滑落,阻塞河道;降水较多,河流水量较大。

4. (1)①两个地震先后到来会有叠加效应,余震多; ②震源较浅,导致烈度大;③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建筑物抗震强度低,倒塌情况严重;④震中位于县城,人口密度较大。

(2)①前期发生多次地震,岩体破坏,土质疏松。②灾后持续的降雨,导致土层松动,易形成滑动面。

5. (1)甲地主要为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乙地主要为洪涝等水文灾害。

地震灾害的防治措施篇7

关键词:汶川大地震;地震滑坡;堰塞湖;地貌特征

中图分类号:P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09)18-0182-02

距离“5・12”汶川大地震已经整整一年了,四川人民已经收拾好悲痛,逐步重建家园。但是,强震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悲痛,还有深刻的教训。

强震发生时,山崩地裂,土体滑坡,摧毁庐舍与工程设施,掩埋村落,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滑坡灾害地貌一旦生成,震后仍然留有重重灾害隐患。如何避免悲剧再次发生,如何将震后灾害隐患损失降到最低,才是我们需要着重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四川省的灾后重建,在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关怀和帮助下,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而在重建工作中,涌现了一些我们不容忽视的困难:7000次的余震,泥石流的形成,山体滑坡以及堰塞湖的形成等。受汶川地震影响,四川九个县市区发生严重山体滑坡,在接连几日暴雨过后,根据航空遥感资料和专家实地调查分析,截至2008年5月28日,四川地震灾区发现了34处堰塞湖,并且其中8处的水量在300万立方米以上。堰塞湖的治理已迫在眉睫。

一、地震滑坡地貌的基本特征

四川位于我国西南地区,西被青藏高原扼控,东有长江三峡之险,南为云贵高原所拱卫,北是秦岭巴山屏障,地形西高东低。西部为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高原、山地,东部为海拔在1000~3000米之间的盆地、丘陵。这样的地理位置,使人们不禁产生“蜀道难”的感慨。国内外无一例外,只要发生在山区的地震都会导致一系列的次生灾害,此次堰塞湖的形成就是由地震引起山崩滑坡体堵截河谷,而这些堵塞物一旦被破坏,湖水便漫溢而出,可能会将四川整个省都淹没。目前,险情虽然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却至少有700人被淹没并且尸体在水中浸泡已经腐烂,造成水质污染。

(一)滑动规模巨大,成群连片

汶川大地震诱发的大规模滑坡受地震烈度、地形结构、黄土土质及构造运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四川、甘肃山区发生大面积山体滑坡。据统计,发生面积为0.6km2以下的滑坡,占流域滑坡发生总数的77%,占滑坡总面积的47.84%;而面积大于0.88km2以上的滑坡单体或群体仅占滑坡总数的13.51%,但这些规模巨大的滑坡单体或群体累计面积占到流域滑坡总面积的37.49%,反映了滑坡灾害强度大和区域滑坡地形的严重性。

(二)滑动面角度低缓

首先,因为黄土质地疏松,多孔隙、垂直节理发育及透水性强,很容易造成沉降和崩滑,为土体滑动提供了条件。另外,黄土层内所夹的粉砂隔水层或下部基底的第三系层面,均有滞水作用,常破坏黄土结构,成为的滑动面,促使滑坡灾害产生。尤其是在地震力和水的共同作用下,可引起大规模黄土斜坡失稳,形成高速、远程、低角度的滑坡,表现出低抗震性和高流动性的特点。

(三)地震堰塞湖发育

地震堰塞湖的形成需要三个基本条件:(1)地震区内有河流经过;(2)河道两侧有山体,河床海拔明显低于周边山体;(3)由于地震产生了山体滑坡,并堵塞了河道。汶川地震发生时就具备地震堰塞湖形成的基本条件。强烈地震动诱发大规模的山体滑坡与崩塌,大小不等的滑坡体,将河流分段堵截,形成了一系列堰塞湖。截至2008年5月28日,四川地震灾区发现了34处堰塞湖,并且其中8处的水量在300万立方米以上。一旦坝体垮塌,位于下游的乡镇将面临着被水淹没的灾害。

二、地震滑坡地貌的灾害隐患与治理措施

我国是一个多山多震的国家,伴随着地震常常引发大面积的山体崩塌和滑坡,其造成的损失量大且面广。仅本世纪以来,地震滑坡就造成上万人死亡,数十亿美元的财产损失。特别是在山岳地区,地震触发的滑坡往往是成群出现,其危害远大于其他因素促成的滑坡。

(一)地震滑坡的灾害隐患

1.水土流失。滑坡灾害地貌的产生,使其相应地区的边坡条件发生了改变,也使黄土原有结构严重破坏,再加上人为活动的因素等,大大增加了水土流失量。水土流失使上游冲沟纵横,沟头向上延伸,破坏耕地,形成支离破碎的地形。在下游,大量泥沙堆积可直接破坏土地资源和水利设施。如水库因洪水和其携带泥沙影响,冲垮、淤平或降为塘坝,减少库容。

2.多次重复滑坡。地震造成的大量滑坡为泥石流提供了物质,有的山体还没有滑动下来但已非常松散,如果有适当降雨激发就会引起泥石流和滑坡。强地震严重破坏了岩土体的稳定性,根据经验,往往在一个大地震之后,主震区在震后9年左右的时间里,都会是一个泥石流、滑坡活跃期。

3.堰塞湖决堤。堰塞湖的堵塞物不是固定永远不变的,它们也会受冲刷、侵蚀、溶解、崩塌等等。一旦堵塞物被破坏,湖水便漫溢而出,倾泻而下,形成洪灾,极其危险。灾区形成的堰塞湖,一旦决口后果严重。伴随次生灾害的不断,堰塞湖的水位可能会迅速上升,随时可发生重大洪灾。堰塞湖一旦决口,会对下游形成洪峰,破坏性不亚于灾害的破坏力。

(二)滑坡灾害的治理措施

地震滑坡、泥石流灾害分布广,且多发生在人口稀少地区,工程治理困难。因此,防治地震滑坡、泥石流灾害应贯彻躲避和综合治理相结合,长远的措施和短期的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制定。

1.预防措施。为防止地震滑坡的危害,从战略角度考虑应科学的开发山区和建设山区,保护山区林业。(1)合理地进行震区工程建设,如修建铁路、公路、桥梁、工厂、矿山、水库、城镇等,应合理地进行。工厂、城镇尽可能选在开阔的盆地和平原上,决不能造在滑坡体上;铁路、公路、桥梁、车站应尽量避开滑坡和泥石流的活动范围。在设计上尽可能少对边坡进行开挖或不开挖。矿山必须进行科学地开采,在开采中要有排水措施。矿渣,废土堆放在少水、低洼的开阔地区,严禁盲目乱开、乱采和乱堆废矿渣以防止破坏山体的稳定性。(2)植树种草,恢复草被。保护植被是防止水土流失的一种有效方法,它不仅可以防止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植树造林应贯彻乔木林和灌木林相结合,草被与植树相结合,因地制宜。而四川雨量较多,湿润的山坡和泥石流地区,只要加强管理,草被就能自然恢复。

2.工程措施。地震滑坡治理工程分为减滑工程和抗滑工程两类。减滑工程目的在于改变滑坡的地形、土质、地下水等状态,就是改变其自然条件,而使滑坡运动停止或缓和;抗滑工程则在于利用抗滑的工程建筑来支挡运动的全部或部分滑坡,减轻或免于地震滑坡灾害。其主要措施为:(1)地表水、雨水、泉水、池沼、水库、渠道的渗透,可使滑坡激化,所以必须防止水的渗透,对边坡的坡顶及坡面进行被覆处理。在透水性强的地段,应对已发生的裂缝,用粘土或水泥浆填充,并用薄膜覆盖;在遗水性弱的地段,对重要部位也应采取防渗处理。而水沟排水工程是把滑坡区内的雨水迅速的汇集,排除到滑坡区外的方法。(2)排除地下水。按地下水埋藏深浅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于地表以下3米的浅层地下水,可采用暗沟和明沟结合排水;3~5米的地下水,采用水平钻孔排水;5米以下的地下水采用斜孔排水。地下水从其它区域沿着含水层或其它通道大量流入滑坡区时,应在滑坡区外设置地下水截水墙,将流入滑坡区的地下水予以截断,并用钻孔诱导排出地表。这种方法选择位置要适当,否则会导致滑坡的加剧。(3)削方减重法主要用于小型滑坡。在掌握滑坡的规模,滑坡面的分布及地震时可能滑动的情况后,削去滑坡后部的土体,前沿只能填土镇压。(4)抗滑桩。在滑坡前沿用孔径350厘米的钻头垂直地穿过滑动面,再插入钢管或工字钢,桩基应打入滑面以下三分之一。也可以用直径1.5~2.0米的竖井来代替钻孔,井中全部要用钢筋混凝土充填。抗滑桩既有抗滑阻挡作用,又有铆固增加预应力的作用。(5)档墙。滑坡前沿挖开后,以网架方式建筑钢筋混凝、土墙,作为滑坡前沿反压填土的支挡工程,以稳定单个滑坡体,同时对上部斜坡的滑动块体也起到稳定作用。(6)河流建筑物。由于河流的侵蚀,河床下切,河岸遭受冲刷,损害坡体的稳定,往往在地震时发生滑坡。可应用防护堤护岸,加固河床或用导流工程防止河流对河岸的冲刷,保护岸坡的稳定。

3.临震对策。(1)进行滑坡动态监测短临预报期间,应对村、镇以及要害建筑物附近的滑坡进行监测。可用形变方法,如水平形变网,垂直、水平位移,倾斜仪,电阻应变片等进行滑坡和滑坡体上建筑物的变形观测。(2)实施滑坡和泥石流紧急工程措施短临预报期内,应对重要建筑物附近的危险滑坡、泥石流采取紧急工程措施。(3)危险区内的群众疏散。对危险区应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权衡投资效益,确定采用工程措施还是搬迁措施。对于不能用工程整治或工程整治经济效益很低的危险滑坡、泥石流,应对居住和建立在滑坡体上和滑坡堆积区、泥石流堆积区、淤塞区、流经区的居民、工厂、矿山进行搬迁疏散。

4.灾害发生时的对策。当滑坡、泥石流发生时,现场人员应紧急发出危险性警报,并因时因地进行躲避。(1)滑坡的躲避。当滑坡体下滑时,应垂直滑坡前进方向逃跑,在滑坡堆积区应向两侧高处跑,不能向滑坡正对面山上跑,滑体上的人应尽快跑出到安全地段。(2)崩塌和滚石的躲避。崩塌体积小,距离不远,崩塌往往伴随滚石造成灾害,躲避时也要往两侧逃跑。当逃跑来不及时,可以躺在地沟或陡坎下。(3)泥石流躲避。泥石流的流速与地形坡度有关。坡度越陡,泥石流的比降就越大,它的流速越快。一般流速每秒钟5~6米,最快的达15米。在泥石流的流经区和堆积区只要听到泥石流的声音和发出的泥石流警报时,立即向主河道两岸的高山地区安全地带逃跑。在泥石流流通区两岸和泥石流注入主河道的对岸处要跑到相当的高度才安全。

5.震后对策。震后,应迅速派人侦察调查,根据情况,救治同发型滑坡、泥石流带来的灾害;采取措施,防治后发型滑坡、泥石流的发生。(1)人员救护。在滑坡体上,由于滑动,房屋倒塌,可造成人员伤亡。在泥石流通过区,两岸和边缘区由于冲击物的推移,房屋倒塌;在泥石流的流经区或堆积区内,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房屋下部被摧毁,但上部可能保存,这些房屋内的人员尚可成活,应组织人员搜寻这些毁坏的建筑物,救护人员。(2)清除堆积物。首先清除交通要道上的堆积物,恢复交通。其次,清理工厂、矿山的重要机器设备。(3)防治后发型滑坡和泥石流。为防治后发型滑坡、泥石流,震后应进行紧急调查,确定近期危险区和震后雨季危险区,根据情况,实施紧急工程,搬迁等措施,把后发型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减小到最低限度。(4)重建家园的选址。应总结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教训,科学选择重建家园的地址,要避开沟谷两岸、滑坡体、滑坡泥石流流通区,选择开阔而又比较高的平地或在完整的基岩上建房。

三、结语

虽然汶川大地震带给当地居民的阴霾长久不能散去,但世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要继续繁衍生息,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重建家园。四川的重建,据保守估计,至少需要三年时间。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一个需要循序渐进的工程。在重建过程中,我们要最大限度的化害为利。四川著名的旅游景点九寨沟本身就是个堰塞湖,而地震给整个灾区留下了大约40个大大小小的堰塞湖,这些地质地貌异变在灾后的四川都会变成新的旅游景点。

参考文献

[1]卢育霞.西吉县境地震滑坡的地貌特征及其减灾开发对策探讨[J].西北地震学报,2007,29(1).

[2]聂高众,高建国,邓砚.地震诱发的堰塞湖初步研究[J].第四研究,2004,24(3).

地震灾害的防治措施篇8

1总则

1.1目的和编制依据

1.2适用范围

1.3事件等级

2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2.1机构

2.2办事处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及成员单位

2.3指挥部主要职责

2.4各工作组职责

3应急程序

3.1破坏性地震及严重破坏性地震的应急反应程序

3.2临震应急的反应程序

3.3有感地震的应急反应程序

3.4地震谣传应急处置反应程序

4应急结束

4.1破坏性地震及严重破坏性地震

4.2临震应急

4.3有感地震和地震谣传事件

4.4震后总结

5后期处置

5.1社会救助

5.2善后处置

6地震应急重点保障与准备

6.1通讯联络保障

6.2应急救助资金及装备的准备

6.3避难场所的准备

7其他

7.1宣传教育

7.2培训

7.3奖惩

8附则

1总则

1.1目的和编制依据

为了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保证地震应急工作顺利进行,依据《青岛市四方区地震应急预案》,结合本辖区实际,制定本预案。

1.2适用范围

(一)破坏性地震及严重破坏性地震

(二)临震应急

(三)有感地震

(四)地震谣传

1.3事件等级

Ⅰ级(红色)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破坏性地震及严重破坏性地震

Ⅱ级(橙色)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临震应急

Ⅲ级(黄色)较大突发公共事件——有感地震

Ⅳ级(蓝色)一般突发公共事件——地震谣传

2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2.1机构

设立办事处抗震救灾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在区委、区政府及区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领导下,开展辖区地震灾害事件的应对工作。

2.2办事处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及成员单位

按照职责设立指挥部办公室、抢险救灾、社会交通治安、后勤保障、灾民疏散安置5个工作组,指挥部总指挥由办事处主任担任,副总指挥分别由4名副主任、办事处人武部部长担任。成员单位由办事处党工委办公室、办事处办公室、办事处人武部、四方公安分局海伦路派出所、瑞昌路派出所、驻辖区等有关部门和单位领导各1名。

2.3指挥部主要职责

1、负责向区委、区政府报告灾情及救灾应急方案和救灾中发生的重大问题;

2、建议区政府确定和宣布应急或临震应急期的起止时间,并视震情建议区政府决定在灾区实行或解除特别管制措施;

3、统一指挥本辖区地震应急、抗震救灾工作,部署和监督地震应急预案的实施;

4、指导抢险救灾,协调解决地震应急和抗震救灾中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及时掌握灾情、震情、险情及其发展趋势,请求区有关部门实施对口紧急支援;

5、统一把握震情、灾情报道口径;协调跨辖区抗震救灾工作和临震应急事项。

2.4各工作组职责

1、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办事处党政办公室(庆安路68号)。

分管指挥:办事处副主任张建波。

负责迅速了解、收集和汇总灾情、震情、险情,向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及区地震局报告,传达、贯彻、落实区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决策;起草、整理指挥部的文件及文书档案;组织有关会议和接待工作;督查领导批示、交办和会议决定事项;宣传防震、避震知识,鼓励、动员群众战胜地震灾害,及时平息地震谣传或误传,安定民心、重建家园,安排指挥部值班及处理地震信息咨询等事宜。

2、抢险救灾组

分管指挥:办事处副主任或办事处人武部部长姜耀坤。

负责灾区抢险救灾,组织灾区干部群众进行自救和互救;接收应急救援装备;统一指挥、调度驻辖区厂矿企事业等单位的医疗机构,迅速赶赴灾区抢救伤员,向灾区提供所需的药品和医疗器械;及时检查、监测灾区的饮用水源、食品等;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暴发流行。

3、社会交通治安组

分管指挥:办事处副主任张荣杰。

负责维护社会治安、要害部门的警卫、消防灭火以及实施特别管制措施等;协助市区有关部门尽快恢复被破坏的铁路、公路、桥梁、港口等交通运输设施及通信设施,保障交通及通信畅通。

4、后勤保障组

分管指挥:办事处副主任李忠亭。

负责抗震救灾所需各项物资的保障和专项资金管理,制定并组织实施抗震救灾有关物资保障方案和措施;制定并严格执行抗震救灾专项资金、物资的筹集、预算和支出管理办法;管理抗震救灾的捐赠事宜;管理使用物资、善款;负责指挥部办公室财务管理。

5、灾民疏散安置组

分管指挥:办事处副主任刘显生。

负责设置灾民疏散、避难场所和救济物资供应点,安置疏散灾民;接收、调配救济物品,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提出紧急救灾物资种类、数量及需求援助捐款金额;负责灾害损失的统计和评估。

3应急程序

3.1破坏性地震及严重破坏性地震(Ⅰ级红色)的应急反应程序

1、当我市发生破坏性地震及严重破坏性地震时,在获知震情信息的第一时间,总指挥、副总指挥应迅速到达办事处抗震救灾指挥部组织抗震救灾工作,并立即向区抗震救灾指挥部报告,最晚不得超过30分钟;

2、立即启动办事处地震应急预案,指挥部办公室在最短时间内将地震发生的信息及震情概况上报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及区地震局;

3、指挥部办公室负责:

(1)迅速了解汇总震情、灾情,向区抗震救灾指挥部报告震情、灾情及已采取的抢险救灾措施,及时提出请求紧急支援的项目和内容;

(2)及时编制《震情灾情快报》,供各级各部门领导参阅并作为宣传部门报道依据;

(3)视震情提出向灾区实施紧急支援的有关事宜;

(4)依据市、区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授权,及时向公众震情、灾情等有关信息;做好宣传工作,鼓励、动员民众战胜地震灾害,及时平息地震谣传或误传,安定民心,重建家园。

4、抢险救灾组负责

(1)迅速开展灾区抢险救灾,组织灾区干部群众进行自救互救,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害损失;

(2)迅速组织、调集抢险救灾人员赶赴灾区,抢救被压埋人员;协助区有关部门进行工程抢险;

(3)统一指挥、调度驻辖区厂矿企事业等单位和部门的医疗机构,迅速赶赴灾区抢救伤员;向灾区提供所需的药品和医疗器械;及时检查、监测灾区的饮用水源、食品等;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5、社会交通治安组负责

(1)组织民兵协助公安、交警维持社会治安,加强灾区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预防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保障社会治安,维护交通和社会秩序。

(2)协助市有关部门尽快恢复被毁坏的水、电、通信线路、道路、水库、码头、堤防等设施;采取必要的交通管制措施,保障交通畅通,优先保证抢险救灾人员、物资的运输和灾民的疏散。

(3)协助市地震部门派出的现场工作队尽快抵达震中区开展地震现场监测预报、宏观考察、灾情调查评估等工作。

(4)加强对政府机关、金融单位、救济物资集散点等重要目标的警戒。

6、后勤保障组负责

(1)及时接收、安排、拨发抢险救灾的补助资金和灾区救济补助资金,保障抗震救灾所需各项物资和资金的管理。

(2)协助区有关部门及时调运粮食、食品(饮水)等相关物资,保证粮食、食品等物资供应;保证灾区居民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尽快恢复商业经销活动。

7、灾民疏散安置组负责

(1)迅速安置疏散灾民于疏散、避难场所。

(2)协助区有关部门开展震灾损失调查与评估;对地震灾区的震中位置、震害损失等情况进行核实、报告,调配灾区房屋,供抗震救灾人员和灾民住用。

(3)协助区有关部门调配救灾物品,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转移和安置灾民,组织群众自救互救;妥善处理死亡者的善后事宜,统计灾区伤亡人数及损失情况;及时为灾区发放救灾款。

3.2临震应急(Ⅱ级橙色)的反应程序

1、召开办事处抗震救灾指挥部会议,通报震情,研究、布置本辖区的防震工作;

2、成立和派出防震监督检查小组,赴临震预报区检查督促地震应急预案的实施,协调处理有关事项;

3、遵照区政府指令采取临震应急期社会治安管制措施;

4、按照市政府发出的避震疏散公告,向预报区居民避震撤离指令;

5、协助区有关部门和驻区电力、通讯、港务等单位对预报区内城市生命线工程和次生灾害源采取紧急抗震防范或加固措施,做好抢险救灾准备工作;

6、协助公安部门加强预报区内社会治安管理,对党政机关、金融等重要部位加强防卫,组织社会和企业治保力量加强大型、重点企业(商场)的安全保卫工作;

7、协助区有关部门在预报区内广泛宣传防震、避震知识,及时平息地震谣传、误传,维持社会安定;

8、协助区有关部门做好救灾前期准备工作。

3.3有感地震(Ⅲ级黄色)的应急反应程序

1、在获知震情信息的第一时间,总指挥、副总指挥应迅速到达办事处抗震救灾指挥部待命,并立即向区抗震救灾指挥部报告,最晚不得超过30分钟;

2、各组分管指挥立即通知本组成员单位,迅速到达办事处抗震救灾指挥部待命,最晚不得超过30分钟;

3、指挥部办公室应在最短时间内,将有感地震发生的信息及震情概况上报区政府和区地震局;

4、指挥部办公室根据授权,向社会地震信息,最大可能地稳定社会;通过各种宣传渠道宣传有关地震、防震知识,及时发现和平息地震谣言。

3.4地震谣传应急(Ⅳ级蓝色)处置反应程序

发生地震谣传时,办事处应立即上报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和区地震局,并会同区地震局迅速予以平息和澄清。

4应急结束

4.1破坏性地震及严重破坏性地震

当地震应急救援工作完成后,指挥部须对救援工作进行全面评估,经区抗震救灾指挥部批准后,方可结束应急救援行动,并由指挥部办公室立即通知已被动员或调派的所有救援力量。

4.2临震应急

指挥部办公室须对应急工作进行全面评估,报告区抗震救灾指挥部有关领导后,由指挥部办公室宣布应急结束,并及时通知有关方面。

4.3有感地震和地震谣传事件

由指挥部办公室报告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及区地震局,得到批准后及时通知有关方面。

4.4震后总结

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指挥部办公室需将应急处置的总结及时上报区指挥部办公室和区地震局,并将有关资料备案。

5后期处置

5.1社会救助

破坏性地震及严重破坏性地震发生后,指挥部办公室应组织辖区各单位和人员开展自救和互救,抢救人员。

5.2善后处置

因救灾需要,临时征用的房屋、运输工具、通信设备等,事后应当及时归还;造成损失或无法归还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适当补偿或作其他处理。

6地震应急重点保障与准备

6.1通讯联络保障

由办事处武装部负责。接受市通信管理局统一调度,在地震应急时,按照权限和职责分工,优先保障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及其办公室、区地震现场指挥部之间的通信联络,同时保障与上级政府之间的通信联络。

6.2应急救助资金及装备的准备由办事处负责。

1、负责准备、接收抢险所需资金;

2、负责准备千斤顶、起重机械等救援器械;

3、负责准备橇棍、钻、锯、镐、锨及手电筒等救援照明器材;

4、负责准备、接收救灾帐篷、食品、衣被等物资;

5、协助区政府办公室准备地震应急救助运输车辆;

6、负责准备用于扑灭火灾的消防器材。

6.3避难场所的准备

疏散、避难场所应设置明显指示标志,本辖区疏散、避难场所位于:麦德龙青岛商场停车场,位置重庆南路116号。

7其他

7.1宣传教育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开展地震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等常识的宣传教育,增强辖区公民防范意识,学习掌握应急基本知识和技能。

7.2培训

指挥部成员单位的公职人员应接受对突发地震灾害相关知识的培训,以增加公职人员应对突发地震灾害的知识和能力。

7.3预案修订

指挥部办公室对本预案进行的修订须报经区地震局的审核批准。

7.4奖惩

在破坏性地震应急活动中有下列事迹之一的,由其所在单位、上级机关或者防震减灾工作主管部门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1、出色完成应急任务的;

2、保护国家、集体和公民的财产或者抢救人员有功的;

3、及时排除险情,防止灾害扩大,成绩显著的;

4、对地震应急工作提出重大建议,实施效果显著的;

5、因震情、灾情信息传递及时而减轻灾害损失的;

6、有其他特殊贡献的。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违抗指挥部命令,拒不承担地震应急任务的;

2、阻挠指挥部紧急调用物资、人员或者占用场地的;

3、贪污、挪用、盗窃地震应急工作经费或者物资的;

4、在临震应急期或者震后应急期不坚守岗位,临阵脱逃或者的;

5、在临震应急期或者震后应急期哄抢国家、集体或者公民的财产的;

6、阻碍抗震救灾人员执行公务或者进行破坏活动的;

7、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影响应急工作的;

8、有对应急工作造成危害的其他行为的。

8附则

上一篇:西方经济学研究方向范文 下一篇:网络暴力的概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