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范文

时间:2023-10-25 01:33:43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篇1

一、在政治教学中强化遵纪守法教育

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呈现明显增多趋势,究其原因既与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诱惑有关,又与学生自身遵纪守法意识淡漠有关。初中政治教师无法改变既有社会现状,从客观条件入手难以奏效,我们能做的是强化学生的遵纪守法教育,让学生在主观思想上提高法制意识,并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明白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从而有效强化法制意识对健康成长的保障作用。在《法律护我成长》教学中,笔者选取与学生成长关联较密切的多部法律,介绍有关内容,同时重点针对青少年法制意识淡漠形成严重后果的案例进行分析,向学生列举三个典型的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例,有偷窃的,有打架斗殴的,有涉毒的。在这三个案例的分析讲解中,学生的思想受到强烈震撼,笔者进一步发掘这些案例背后的因素,让学生明白这些身陷囹圄的犯罪嫌疑人正是平时不注重自我约束、法制意识淡漠才一步步走入歧途的,以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思想上增强法制意识,自觉以法律法规作为言行准则,增强教育效果。

二、在政治教学中强化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整个教学中思想教育的主旋律,教师应当将爱国主义教育潜移默化地渗透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部分内容,让学生的内心产生强烈震撼,以鲜活的案例、极具视觉震撼力的图表数据,让学生感受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英明与伟大。如《万众一心奔小康》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认真回忆自己的所见所闻,从家庭饮食结构、生活用品、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家庭存款等各方面进行阐述,同时向学生介绍十年前、二十年前、三十年前等不同阶段的普通家庭生活状况。在这样的对比中,学生深刻地感悟到党领导人民在致富奔小康征程中取得一个又一个硕果,获得巨大的阶段性胜利。通过这样阶段性的对比引导,学生的内心会产生强烈震撼,爱国主义教育效果非常明显。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爱国主义教育,既可以通过这种极具震撼力的对比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思想上受到教育,又可以采取润物细无声的渗透方法,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无论哪一种方式,都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强烈感知,以爱国主义主旋律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三、在政治教学中强化行为习惯教育

良好的行为习惯会让学生终生受益,而当代初中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被家长溺爱的较多,他们在学习与生活中存在各种各样的毛病,强化他们的行为习惯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在政治教学中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培养良好习惯入手进行分析讨论,帮助学生认真反思自己的行为习惯,学习好的做法,补充完善和提升自我。如在《好习惯受用一生》教学中,笔者首先要求学生自评和互评身上存在哪些好的习惯,生活中、学习中的好习惯都可以作为讲述内容。经过这样的讨论,大家对自己和学生身上存在的好习惯增加认识。笔者还点评学生的发言,指导学生针对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总结出一些好的习惯,总结之后要求学生认真对照反思自己在这些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哪些行为习惯不够科学、需要改正等。有了这样的对比分析作基础,学生对于应当怎样做,对自己身上存在哪些缺点等方面有更清楚的认识。笔者乘势引导学生制订改正不良习惯、完善提升自我的活动计划,将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等详细总结梳理出来,对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具有积极帮助。

四、在政治教学中强化沟通理解教育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篇2

著名青少年教育专家、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总编辑、知心姐姐卢勤做客《师说》,主讲《道德的力量》,从母爱的力量、责任的力量、互助的力量、道德的力量等八个方面入手,通过一个个发生在地震灾区的感人故事,引导青少年勇敢面对挫折和困难,坚强快乐地走好人生旅途!

嘉宾简介

——著名教育专家、知心姐姐卢勤主讲

卢勤,著名的“知心姐姐”,现任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总编辑,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电视台CETV1《师说》栏目《道德的力量》主讲专家。

卢勤曾获中国新闻工作者最高奖“韬奋新闻奖”、“中国内藤国际育儿奖”,联合国颁发的“支持儿童杰出成就奖”,并获“中国保护未成年人杰出公民”、“全国优秀少年儿童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为了明天爱心大使”和“中国促进儿童阅读行动大使”“巾帼建国标兵”等称号。

《师说:道德的力量》课程提纲

第一集 生命的力量

1.抗战救灾的强大力量

2.灾区人民运用力量与灾难抗争

3.党和政府对人的生命的尊重

4.不要轻易放弃,要活出生命的价值

案例:总理探望

自杀的学生

木轮的故事

舟舟的事迹

第二集 信念的力量

1.顽强的信念可以战胜一切灾难

2.信念力量体现的几个方面

3.让孩子树立人生的信念与目标方法

4.孩子对未来的畅想

案例:看书的女孩

难兄难妹

姚明 瓦特的案例

残疾儿童刘丹阳

第三集 母爱的力量

1.母爱在地震中留下的痕迹

2.孩子应该理解父母报答养育之恩

3.专家送给孩子的几句话

4.专家送给母亲的几句话

案例:最后一条短信

母亲龚天秀

独眼妈妈

日本的大学生

妈妈遗留礼物

第四集 感恩的力量

1.生命的真谛—感恩

2.受到救助孩子的感谢方式

3.让孩子幸福就要学会分享

4.让孩子体会人世间的真情与真爱

案例:敬队礼的孩子

记者的感动

孩子徐力

杨小虎 叶枫的故事

第五集 互助的力量

1.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

2.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3.培养孩子的爱心

4.互助的力量帮助你走出困境

案例:小雅与小雪

捐款

手拉手活动

两只脏脚丫

盲女与聋女

第六集 坚强的力量

1.让孩子挺起自己的脊梁

2.坚强的言行带来的感动与震撼

3.集体生活给孩子带来的帮助

4.让孩子变得坚强的方法

案例:坚强的孩子

王猛

勇敢小使者

第七集 忘我的力量

1.忘我的精神带来的感动

2.孩子要学会为别人着想

3.专家给父母的建议

4.从小事着手培养孩子的忘我精神

案例:石板下的男孩

陈浩

网吧之灾

烦恼的妈妈

第八集 责任的力量

1. 抗震救灾的人们的责任感

2.要给与孩子权利与责任

3.男孩儿要挺起脊梁,勇挑重担

4.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方法

案例:警花—蒋敏

教师—谭千秋

百岁老人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篇3

1 强化师德教育,引领感恩活动

为将感恩教育深入人心,我校把“感恩教育”作为师德教育的切入点,开展了以“感恩教育中教师如何做学生的表率”为主题的师德论坛,观看了“感动中国”视频资料,在讨论会上,教师们都表示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要学习“感动中国”中英模事迹的感恩之心,孝敬双方父母,关爱同事,关爱邻里,要在行动上成为学生感恩的榜样。

杨立春老师和养父母生活在一起,养父母与前妻合不来,便让他和妻子出去另过,断绝父子关系。面对养育自己的沧桑父母和深爱的妻子,他选择了养父母,从而他的第一次婚姻以失败告终。他的养父脾气不好是远近闻名的,尽管杨立春身为人师,已为人父,可一有不顺心的事,养父说起就骂,动手就打,邻居看到都感到气愤。可贵的是他能以良好的师德正确地看待这一问题,用他的话说那就是“人哪有没有缺点的,儿子骂爹有人笑话,爹骂儿子,没有人笑话”。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全体教师主动捐款1万余元。学校成立了抗震救灾宣传领导小组,每天用板报的形式通报抗震救灾的进展情况,组织全体教师观看了组织的赈灾义演,开展向汶川大地震中为了学生无私献出生命的教师典型学习活动,针对汶川大地震中教师群体中出现的正反事例进行剖析,以“假如我身边发生地震后,如何对待学生”为主题开展师德大讨论,老师们纷纷表示,救助学生义不容辞,那是教师最根本的师德、最起码的良知。面对汶川大地震中的感人场面及全国人民的众志成城,全体教师更深刻的认识到教师的伟大与光荣,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感,使命感。

在教师感恩教育活动的开展中,学校师德典型事迹层出不穷。于立山教师在数九寒冬骑车几十里路九次家访贫困学生,在他的努力下,该生终于重返课堂,考上了理想的学校。他的事迹感染了周围的人,作为师德典范,讷河电视台对于立山老师的事迹做了专题报道,学校的办学育人工作得到了家长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2 以学生为本,开展感恩活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在以教师师德活动为基石的同时,以学生为本全面开展感恩教育。在宣传发动阶段注重营造“感恩”氛围。各学校要充分利用开学典礼、板报、国旗下讲话、动员会、签名、悬挂感恩宣传条幅等多种传媒,全方位、多视角宣传实施感恩教育的目的、意义及实施步骤,着力营造感恩教育的人文氛围,下发感恩教育方案、感恩教育歌曲、格言供全体教师学生学习讨论,达到思想统一,行动一致,从而为学校的“感恩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感恩父母。围绕孝敬父母,敬重长辈,下发感恩倡议书及致家长一封信,充分调动学校、家庭、社会三维网络的合力作用。同时布置爱心家庭作业。举行主题班会:师生共同“算算亲情账,感知父母恩”。我校学生王某家住讷河,12岁时母亲去世,父亲重新组建家庭后,她对后母十分敌视,经常冷言冷语,摔摔打打,关系极其不睦。在生活中,花钱大手大脚,她常对父亲说:“你有钱娶媳妇,还没有我花的钱?”学校开展感恩教育后,该生不再敌视他的后母,帮自己的后母干力所能及的家务并主动为其洗脚,在班级中积极主动帮助他人,被选为班长,在花销上,不再大手大脚,逐渐认识到父母的艰辛。

感恩老师。通过学习名人尊师的例子,读古今中外人们尊师的好书,开展“感谢您,我的老师”系列活动:举行主题演讲征文活动。开展以“五个一”(写一封信,谈一次心,做一张贺卡,提一个建议,表一个决心)为主题的学生向老师献真情活动。这些活动,培养了学生尊师的意识和刻苦学习的精神。学生懂得了:感恩老师并不需要我们去做惊天动地的大事,它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给老师一声热情的问候,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认真完成每一天的作业,给老师写一封感谢信,向老师承认以前所犯的错误,和老师沟通交流,正确面对老师的批评,这便是感恩老师。就在这些点滴小事的背后,正是你对老师的尊重和肯定。

感恩同学。大力倡导同学之间友爱互助之风,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我为他人作好事的活动,掀起同学之间互助、互学、互进的热潮,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通过开展“我为他人献爱心”活动,我校师生先后多次为有困难的同学捐钱赠物,培养了学生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我校8(3)班一位同学身患眼部疾病,多次去外地求医,家庭经济十分拮据,班上的同学自发地为其捐款,接到同学们的心意时该同学感动地热泪盈眶。当她病愈之后,她处处关心同学,在学校发动的捐款活动中。她总是第一个参加,老师考虑她家困难,拒绝她的捐款,她说:“别人关心了我,我也要关心别人。”这难道不是感恩的种子已在她心中生根发芽了吗?

感恩社会。通过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村校文明共建活动,到村委会开展“爱心”活动,义务清扫街道卫生,到派出所进行文艺演出,到敬老院开展慰问、打扫卫生;开展了“学习雷锋同志、弘扬雷锋精神”、“感恩先烈,珍惜今天”、“服务群众,回报社会”、等感恩活动以及假期以感恩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等。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要更加地尊重和爱戴身边的每一位关爱自己的人,今天的美好生活的确来之不易。这些道德实践活动,真实地表达了学生对社会的感恩之情,同时也大力弘扬了雷锋精神和社会公德,社会反响良好。

为了更好的做好此项工作,学校召开了全镇感恩教育现场会,此次现场会二克浅中学提供13节感恩父母主题班会,二克浅中心小学举办了一场感恩教育文艺演出。会上有同学们的真情述说、也有孝敬父母的教师、学生典型发言,整个现场会在全体师生的感动中悄悄度过,它在潜移默化中强化了师生的感恩心理。在此基础上,结合中秋节、父亲节、母亲节开展主题演讲活动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活动能力,另一方面更有利于在各种活动中受到熏陶、感染,从而实现情感共鸣,强化教育效果。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篇4

对于很多孩子来说,“留守”的缺失将会伴随着他们成长中的每一天。在外打工的父母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据调研,88.3%的留守儿童只能靠电话和父母联系,而没有机会见上父母一面。在他们当中,53%的人跟爸爸妈妈通话时间不到3分钟。有64.8%的人一周以上或者更长的时间才能和自己外出的父母联系一次,而8.7%的儿童甚至从来就没有和父母联系过……

这样的数据让人惊讶,而在没有爱的世界里成长,即使物质富足,也并不快乐。一半以上的孩子表示向往与外出打工的父母一起在城市生活,但也有不少孩子,已经因此与父母产生隔阂。面对留守儿童这一巨大的社会问题,我们到底能做些什么?

有不少公益组织和企业致力于此,改善留守儿童的世界。

小小明信片,联系你我他

“爸爸妈妈,我想你们。我现在听话了懂事了,危险的地方不去,危险的事情不做。你们放心,明年过年你们回家来吧。”这是鱼田小学四年级学生谭启伟在明信片中写给他父母的话。全国各地,千千万万的“谭启伟”有着相同的心声,“我想见爸爸妈妈一面”,“我想和你们一起过年”,这是留守儿童最朴素又最真切的愿望。

在安居与冷暖之外,情感上的缺口也是留守儿童们最需要的,哪怕只是一张小小的明信片,所费不多,却能带来爱与关怀。

央视主持人陈伟鸿的伟鸿教育基金,就致力于此,陈伟鸿发起了关爱留守儿童的“爱的背包”公益项目,通过向中西部地区留守儿童捐助“爱心背包”,强化对他们情感的关注和呵护。

贴好邮票的信封、“童话大王”郑渊洁的《鲁西西传》、手电筒……“爱心背包”里的物件都充满感情,项目发起人陈伟鸿说,“这是一个特别的礼物,送去孩子们与父母维护情感的纽带、课外读物以及生活必备的贴心工具,让广大留守儿童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爱。”

在陈伟鸿的努力之下,价值300万人民币的小背包陆续派送出去,包括酷派、喜临门等在内的认捐企业将随同鸿基金工作人员赴西南边远地区进行项目调研并派发“爱心背包”。为当地最为突出的群体―留守儿童特别设计了学生、老师、家长各一联的安全明信片,将孩子们与外地务工的家长搭起情感桥梁的同时,老师还能将孩子的安全情况告知父母。

全国各地,还有各种各样的公益组织,为了留守儿童尽一份绵薄之力。

在成都,心益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要针对留守单亲儿童开展工作,他们调查发现,留守单亲儿童往往比普通留守儿童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心益心在当地的农村寄宿制学校中设置驻校社工,通过家访、陪伴等手段,有效补充学校教育的缺失。通过社工爱的陪伴,缓解留守儿童因家庭压力和变故带来的心理影响,帮助孩子们处理复杂的情绪变化和人际关系。

在劳务输出大省安徽,阳光小学是全国第一个专门针对留守儿童的寄宿学校,校长陈万霞用一片爱心为留守儿童创造了一个温暖的家,在这里入学的儿童都有类似的境遇,关爱,是他们最渴望的。

在河北严山县,进德公益基金会通过推广养殖技术惠及留守儿童,受益于该组织的养殖户,每户都要拿出一只羊,成立专项资金,帮助当地的留守儿童。

方舟工程,护卫安全

2012年,一个名为方舟工程的公益项目在西北启动,这个项目关注的点具体细致,以儿童安全成长为主题,以安全教育公益项目为内容。通过一系列的专家培训、案例分析、实地考察、校园安全演练,最终形成对留守儿童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案。像所有的公益项目一样,这个项目的愿景听起来很宏大,但真正执行起来,却是慢工夫,一个点一个点地跑下去,一个校园一个校园地执行起来。

位于滇川黔三省交界的鱼田小学,是方舟工程的第一站。在云南省昭通市鱼田村,八山一水一分田,土地贫瘠,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鱼田村的两所小学中,60%以上的学生是留守儿童,没有父母看管,隔代的祖父母们无力教导孩子,不少学生成绩不理想,打架斗殴、戏水玩火也很常见,因为经济条件有限,校舍和宿舍的条件也不理想,存在安全隐患。这就是方舟工程西部校园安全实地问诊的第一站。

方舟工程组织的专家走入了鱼田小学校园,在考察内外环境。教学环境、食品卫生、器材设施、防火规范、交通安全都在专家们的关心范围之内,针对鱼田小学校园环境,教学楼楼梯的勘测开始了,隐患部位要定期加固,无法及时修复的部分让孩子们尽量远离,安全演习排上了行程,自我防范和危险自救时刻保障留守儿童的安全。

在鱼田小学之后,许许多多鲜活的互动活动开始了,更多的人参与进来,重视西部地区留守儿童的成长安全问题,贵州、青海、云南上百个县市之中,方舟工程开始落地,根据当地环境,实实在在做事。

在陕西西安鱼化小学,消防支队搜救犬中队的消防员和户外专家给800余名小学生带来了最有趣的安全防范及自救常识课程,完全在同学们的意料之外,狗狗第一次走入课堂,为小学生们展示搜救犬演练,通过一系列户外知识教习让孩子们掌握在户外活动遇到危险时的自救措施。

在云南省禄劝县茂山镇茂山中心学校,方舟工程组织学生们进行地震逃生演练。禄劝县地处横断山脉的断陷带上,地壳运动剧烈,地震、滑坡是常有的事。此次培训,不仅携手地震局地震救援队的相关专家进行针对性的地震应急演练,还为学生们带来了保护生命的“安全标配”。在禄劝县茂山中心学校校长杨剑兵看来,因为学校的地理位置,针对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的应对措施是必须的,但限于条件,常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即使给学生们进行地震安全逃生知识的培训,效果也并不明显。针对这一情况,方舟工程将此次回访之行定位于地震知识培训和地震应急演练。

地震逃生演练开始,警笛声一响,学生们迅速戴好阻燃头巾、抱头蜷身,躲在课桌底下。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沿着事先规划好的逃生路线,有序撤出教室,奔向操场安全地带,等待危险解除的信号。经过演练之后,全校上千名师生全部撤离仅用时1分钟左右。这,对于处在地震高发地区的留守儿童,无疑是危难时刻的傍身技能。

在方舟工程准备的安全背包里,除了国际标准逃生配件阻燃头巾,还有安全雨衣、青蛙报警器、安全手册,都是针对茂山中心学校的需求而准备的。而音乐人常石磊作为“安全大使”教唱儿童安全歌,用音乐与孩子们交流安全心得。

告别害,了解身体的红绿灯

除了大环境上的安全隐患,留守女童所面临的害也是个严峻的问题,妈妈不在身边,羞辱往往难以启齿,只能就此忍下去。社会新闻上频繁曝出的侵害事件,还只是留守女童遭遇中的冰山一角。要改善这样的问题,不是单纯捐资助款就可以的,还要和心理专家一起,走访到最基层的课堂上,以孩子们能接受的方式,鼓励他们增强防范意识。

针对近期校园儿童事件频发的形势,小学生性别教育的课程是当务之急。西部地区留守儿童较多,性别教育滞后,导致儿童遭遇事件时有发生。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篇5

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孝心,学会感恩,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

活动准备:

1、 搜集相关的文章,歌曲,经典词句

2、 问卷调查资料

活动地点:xxx班教室

活动时间:xx年xx月xx日

活动过程:

一、播放歌曲《感恩的心》导入

二、班主任故事导入

班主任讲述寒假时收到来自于以前学生的贺卡与感谢信,其中重点讲述学生对老师过往教导与照顾的回忆与感谢,引发学生对师生深厚情感的共鸣,从而引出我们的第一个主题:感恩教育之感恩老师。

三、感恩老师

请张栋、陶婷、周艳秋三位同学上台回忆最感恩的老师以及这位老师的事迹,分享他们对老师的感恩。

四、感恩父母

故事:汶川地震中,有一个母亲,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的变形了,看上去有些诡异。救援人员从废墟的空隙伸手进去确认了她已经死亡,又在冲着废墟喊了几声,用撬棍在在砖头上敲了几下,里面没有任何回应。当人群走到下一个建筑物的时候,救援队长忽然往回跑,边跑变喊快过来。他又来到她的尸体前,费力的把手伸进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几下高声的喊有人,有个孩子 ,还活着。 经过一番努力,人们小心的把挡着她的废墟清理开,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的睡着,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 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的看了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却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

问卷调查:(1)你知道你们父母的生日吗?

(2)你知道他们的年龄吗?

(3)你知道他们喜欢吃的菜吗?

(4)你知道他们的结婚纪念日吗?

(5)说说你了解的父母养育你的辛苦过程。

(6)说说你最想为父母做的事是什么?

五、感谢社会

(1)5月12日地震发生时,四川省青川县木鱼中学初一13岁的女生何翠青本已走出宿舍,当她意识到发生了地震,不是迅速逃生,而是跑进宿舍,将十多名还在午休的同学从床铺上摇醒逃生,自己却失去最佳逃生时间,被压在废墟下。50个小时后,她凭着巨大的求生欲望和惊人毅力,在救援人员的帮助下获救。 何翠青是木鱼中学最后一个被救学生,由于重物长时间挤压肌肉组织坏死而永远失去了右腿。记者问这位坚强的女孩你后悔吗?她摇着头哽咽地说:不后悔,后悔的是我没有能救出更多的同学。

(2)14日12时20分,15名空降兵写下遗书从4999米的高空一跃而下,最终成功伞降茂县,并在第一时间首次传回了茂县灾情。而这些空降兵平时训练中只需在数百米高度跳伞。这是空军首次在高原复杂地域,无地面指挥引导、无地面标识、无气象资料条件下运用伞降方式参加抗震救灾,这15名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抗震勇士,在危难时刻向我们诠释了人民子弟兵的终极意义。

除了何翠清和这些军人、以及大家熟知的小英雄林浩,还有无数在汶川地震中不顾个人生死的英雄们,他们用自身的行动告诉了我们什么是真正的一家人,什么叫作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去年,我们的同学也做得非常好,从给0712班魏斌同学的捐款以及我校教师李小满老师的捐款活动中可以看出,我们0832班同学的爱心。

六、总结结束

在这次主题班会的过程中,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一个和谐的家庭,一个和谐的集体,一个和谐的社会,既要多些感激之心,也要付出你的爱心。让我们用自己的行动,报答父母、老师、社会,报答所有关心和帮助过我们的人,让我们的明天更美好。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篇6

在惠普,每名员工每个月有4小时的工作时间投入到志愿者活动中,2010年,4500多名惠普员工贡献了10万小时支持本地区的社区建设。

2009年,由中国惠普员工组成的志愿者协会正式成立,这也是惠普唯一一个全球志愿者协会。在中国,惠普还开展了一系列帮助弱势群体、打工子弟、留守儿童的活动,践行社会责任。

走进打工子弟学校

北京振兴学校是位于海淀区的一所打工子弟学校,孩子父母均是各地来京的务工人员,学校条件比较简陋。2011年儿童节期间,惠普志愿者来到这里,众多媒体的编辑、记者在惠普的号召下也聚集在一起,带给孩子更多色彩和快乐。

在振兴学校,志愿者们利用惠普打印及成像系统集团(IPG)图形印艺赛天使壁纸输出解决方案,为孩子们打印了出五颜六色的壁纸。这些壁纸将成为班级的板报栏,为孩子们展现自我和班级文化提供重要平台,帮助孩子们改善学习环境,鼓励他们改变自己的命运。

惠普“丰收计划”

惠普倡导“丰收计划”,推出一系列帮助农村致富、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加速农村信息化普及以及支持农村教育和医疗建设等的实质举措,目前已有31个省份、超过200万人通过各种方式获得技术知识。如安徽省三王村的留守儿童通过使用惠普设备,与在城市里打工的父母视频聊天。

惠普还与全国各地的大学生村官开展合作,寻找可以对人们日常生活产生影响的途径和方法。2010年,大学生村官张小萃带着“打造陕西第一村级网页――侯沟门村村网建设方案”的理想,参与了惠普电脑发起的以“惠出好生活”为主题的丰收计划活动,并如愿赢得了价值2万元的项目资助。不到一年时间,村民中电脑迅速普及,村民信息化意识也得到明显提高。

伸出援助之手

2011年6月,惠普向重庆捐赠1000台惠普电脑,为重庆的农村发展提供支持。在此基础上,惠普承诺还将向中国的农村地区捐赠额外10000台电脑,帮助中国缩小数字鸿沟。这些电脑将捐赠给那些急需基本技术进行沟通、教学和医疗的学校、医院和社区。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篇7

港澳一直不缺豪门争产的新闻话题,迭宕起伏的豪门恩怨,普通人不过看个热闹,而对于富豪榜上的内地企业家们,心中恐怕另有一番滋味。财富传承是他们迟早要面对的人生考题,如何避免家族成员因利失和、伤及家族事业的根基?霍家的例子,实为镜鉴。

忌日争产

2013年10月28日,霍英东逝世7周年忌日,同一天,其家族争产案在香港高等法院进行聆讯,这应该是霍英东没想到、也不愿看到的一幕。

虽说香港富豪争产的新闻此起彼伏,但这次轮到霍家,多多少少还是让人有些意外。此前霍家给外人的感觉一直是平静和睦的,据香港媒体报道,他们还定期聚餐。香港的名流们都说霍英东的安排最为稳妥,令人羡慕。

霍英东是怎么安排的呢?正如很多妻妾成群的香港富豪一样,霍英东有三房太太,13名子女。他明了家族争产的祸害,所以在1978年自己55岁那年就立好了遗嘱,规定三房配偶子女都是遗产受益人,在他死后20年内都不可分配剩余的遗产,而是按月支付定额生活费给各人。遗嘱中,他指定妹妹妹夫霍慕勤夫妇,以及长房两个儿子霍震寰、霍震宇作为遗产执行人。

对一手创下的恢弘事业版图,霍英东也做好了分配:家族事业由长房三子继承,长子霍震霆继承体育事业,任职家族形象代言人;次子霍震寰接掌家族生意,任职霍英东集团董事兼总经理;长房三子霍震宇接掌内地南沙开发计划。其他各房子女被禁止从商,他们后来大都成为律师、医生等专业人士。

多年来,霍家每位成员每月按遗嘱领用“零花钱”,数额各有不同。长子霍震霆及三子霍震宇每月可获得5万港元,次子霍震寰最高,每月10万港元,长房两个女儿每月可获1万港元。不过,对于遗产的具体分配方案,案情至今未披露遗嘱中的具体安排。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霍英东看似妥帖的遗嘱竟未能阻止家族后人逐利争产。2011年年底,表面一直“风平浪静”的霍家曝出财产纷争。长房三子霍震宇在香港高等法院其二哥霍震寰,擅自分配父亲遗产并强迫家族其他成员同意,同时私吞遗产至少14亿港元,包括银行存款、公司股份、珠宝等。霍震宇要求撤销霍震寰以及年迈的姑姑霍慕勤的遗产执行人身份(另一遗产执行人已去世),改由已退休的法官罗志杰代替。

后此事因为与霍家相熟的社会名流介入调停,官司没打起来,暂时和解。但没多久,战火重燃。原因是,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获委任进行遗产调查时,发现霍英东曾将其持有的南沙项目约25%权益,通过旗下有荣公司以1港元,象征性出售给做慈善事业的霍英东基金会,但有荣公司可在2007年6月底前回购股份。然而到期后,有荣公司并未行使回购权,这部分权益也就不归入遗产和解协议中。据称,该项权益约30亿港元。

霍震宇认为,霍震寰隐瞒此事,损害了自己的利益。2013年4月,他再次提讼,申请撤销和解协议。争产案法庭聆讯去年11月初结束。法官押后裁定,至今悬而未决。

眼看两个弟弟为争产反目,身为霍家长房长子的霍震霆曾作“和事佬”,但没能成功。2013年10月28日,霍英东逝世7周年忌日,霍家子孙分批前往拜祭。面对争产官司的重开,霍震霆回应,只想“家和万事兴”。

众多香港名流对霍家争产亦表示遗憾,霍英东生前好友、世界华人协会创始人程万琦感叹,“霍家过去一直扬威,但是现在为财产闹上法庭,实在令家族蒙羞。”

不完美的遗嘱信托

梳理霍家兄弟争产的来龙去脉,兄弟俩“争”的主要是两点:遗产的账目不清;霍震寰是否有“私吞”行为。出现这样的争议,不少专业人士认为霍家的财富传承中尚有考虑不周的地方。

霍英东的遗嘱立于1978年,多年前的遗嘱势必不会涉及遗产账目。而霍家富可敌国,这样一笔庞大的遗产,继承人众多,遗嘱中没有一份清晰的账目,执行中出现争端并不意外。

中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就是财不外露,即使是家族成员,也未必知道家族财产有多少。霍震宇诉讼状中称,父亲霍英东生前有一本用来记录名下资产和财务资料的笔记本,但霍震寰在父亲去世后将这个笔记本占为己有不肯公开,使得其他人根本不知道具体财产数额。

“应该说,霍英东考虑得比较全面了,但过于信任家族内部亲情的纽带,没有考虑到其中的负面情况。”北京中凯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公明财富传承管理集团首席律师陈凯对《董事会》记者表示,霍英东采用了遗嘱加信托的方式来传承他的财富,但没有委托专业机构,而是指定4个家族成员作为受托人管理和分配遗产。后来一个年老去世,一个也因年纪大无力掌控局面,实际的受托人就成了霍震寰、霍震宇两兄弟。这两人又都是遗产受益人,“既做裁判员又做运动员的遗嘱执行人,有一定的道德风险,无法保证遗产安全。”

对霍英东这类顶级富豪来说,出于家族财富的私密性考虑,对家族成员的信任要胜于外人,情有可原,但这更需要充分考虑家族成员作为受托人的弊端。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家族企业课程主任高皓告诉《董事会》记者,霍家这种安排给遗嘱执行人的自由裁量权太大了,没有规范和限制遗嘱执行人的权利,也没有留出一些弹性机制去弥补,比如出现纠纷该如何处理的机制。这使得冲突一旦爆发,除了司法途径,就没有合适的解决办法。

据悉,根据香港《遗嘱认证及遗产管理条例》规定,如果遗产的实际受益人主张遗嘱执行人管理遗产不当的诉求被法院采信,法院可以暂停或撤销遗嘱执行人身份,并规定由另一人继任遗嘱执行人管理遗产。所以,霍震宇以霍震寰侵吞遗产为由,要求罢免其遗产执行人身份,聘请独立专业人士负责执行家族遗产的管理分配,并请专业机构协助清点父亲的遗产情况和重新估价。

前一次纷争以和解结束,这一次,在兄弟阋墙、缺乏信任的情势下,能否像上次一样,还是个未知数。

前车之鉴

近年来,港澳地区随着越来越多的家族企业创始人离世,家族争产风波接连发生。内地的家族企业大规模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迄今不过20多年历史,对正值“壮年”的内地家族企业来说,家族事业和财富的传承是他们面临的重大新课题,更需要从前车之鉴中吸取教训。

在香港富豪中,李嘉诚的财富分配被认为是很有智慧的,2012年他向媒体公开了“三分身家”的方案。多年研究香港华人家族企业的香港大学教授郑宏泰指出其分家模式的智慧之处。其一,分家必须及早进行,尤其应在大家长仍在世、身体健康之时,这样可确保分家过程没有致命争拗,即便发生,大家长出面解决最为有效;也可减少承继过程的风险,如企业或家族内有“大臣”或“亲人”作出干扰。其二,分家必须公开透明,李嘉诚将家族私人问题公开化,在公众面前说明两个儿子及信托基金如何安排,若过了一段时间没人反对则大局已成,非常聪明。

反观霍家,霍英东希望家族在他去世后20年里也不要分家,用遗嘱和信托将一家人“捆绑”在一起,且分配方案授权他人,现在看来,未必是明智之举。新鸿基地产的郭氏家族也是因为父辈设立了家族信托基金,使得三兄弟在出现不和谐后很难分家,争产最终引发廉政公署介入的风暴。

将家族财产注入信托基金,让家族成员成为受益共同体的做法在香港富豪家族中一直相当普遍,借此希望保障企业长期由家族控制。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家族企业治理研究学者范博宏在对100多个家族信托的样本研究后,发现这样的做法实际上有很大问题——家族成员被信托绑在了一起,若是家庭不和谐,就等于企业价值的毁灭。

当家族内部出现纷争和矛盾时,设计再精妙的传承工具,也不能保证传承计划顺利执行。因而企业家在考虑传承规划时,更需要建立相关的家族治理机制来确保这些工具发挥作用。“酱料王国”李锦记家族已经顺利传承到第四代,其家族以和睦受到关注,李氏家族传承的秘密就藏在他们的家族委员会和家族宪法中。

家族治理机制的确立,不能是大家长“一言堂”,需要家族成员之间彼此沟通,哪怕是斗争也不要紧,一次次斗争后相互妥协,最终形成大家都能接受的家族治理规范。这样矛盾在大家长生前消散和释放,去世后集中爆发的几率就小了。

范博宏认为,要避开家大业大伴随的纷争,家族治理是一项重要的功课。其要点是建立家族成员间互相的行为准则,明晰解决争议的权利归依与奖惩后果,借以形成彼此互动交往的预期,从而避免争议的发生。

建立家族治理规范的过程,亦是树立家族成员共同价值观的过程。范博宏在分析了“长寿”家族与“短命”家族的原因后得出,成功多代相传的家族企业对价值观的传承意识强烈。第一代的中国企业家,除经营事业外,还肩负树立家族价值观的重任,有了共同的价值观,才有凝聚家族成员的向心力,家族和睦也不是难事。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篇8

烙铁下的小女孩

入学两个月来,班主任徐老师发现玲玲身上经常有青肿及疤痕,便问她是怎么回事,玲玲说是自己不小心摔伤的。

2009年10月28日,星期三,语文老师李自群进入教室后,发现全班只有玲玲一个人站着。李老师示意她可以坐下,可是玲玲却号啕大哭起来,她说:“我的屁股很疼,坐不下去。”李老师心怀疑虑地带玲玲走到教室外,玲玲脱下裤子后,李老师看到了令人恐怖的一幕:玲玲的臀部血肉模糊,有两条约5厘米长的黑红色火钳烙印,裤子继续往下拉,大腿也有黑红色的火钳烙印,还有被抽打过的伤痕。

李老师感到太阳穴在膨胀,而玲玲小心翼翼的回答更是让人震惊:“是爸爸用火钳烧烫后烙的。”

李老师深感事态严重,立即将此事汇报给校长付勇。很快,当地妇联和警方介入此事,警察随即带走了玲玲的父亲张强,玲玲也被送往医院救治。

案发时玲玲6岁,之前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了5年,直到2009年3月,一直在佛山打工的父母回到毕节,她才回到父母身边。

在村民眼中,张强夫妻俩都是沉默寡言的人,有4个孩子,玲玲是老二。从佛山回到毕节后,父亲张强一直处于无业状态,偶尔打打零工,赚来的钱还不够支付几个孩子的医药费和学费,每月大概还要支付300元左右的生活费给父母。

张强本想继续去佛山打工,可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实在让他无法抽身,于是那阵子他总显得很烦躁。一次,他去朋友家喝喜酒时喝醉了,到家后,他鬼使神差地把火钳放在了火炉上,几分钟后,一把滚烫的火钳就烙在了玲玲的屁股上。

施酷刑的亲父母

“为什么要这样残忍折磨年幼的女儿?”面对询问,玲玲的妈妈任凤面无表情地说:“她经常不做作业,也不听话,有时叫她关门还要顶嘴,我们气得很,为了管教她,就用火钳烙她。”

可是在老师们眼里,玲玲很乖、很听话,而且学习也很好,尤其是字写得特别漂亮。玲玲的数学老师还向记者出示了玲玲的数学作业本。记者看到,年仅6岁的玲玲做的作业非常干净、工整,每次作业几乎都是100分。

据任凤交代,她烙过玲玲大腿一次,丈夫张强烙过两次,一次是臀部、一次在嘴唇下方。另一次,张强用任凤织毛衣的铝制签子烧烫后,烙玲玲的脚背。夫妻俩动不动就打孩子,还用针把玲玲的耳朵扎了个窟窿,用一根毛线穿过,并用扯毛线的方式来揪她的耳朵⋯⋯

面对父母这样的“酷刑”,玲玲从不敢告诉外人,因为幼小的她明白:“如果让爸爸知道了,会打得更厉害。”玲玲常常感到被烙伤的臀部很痒,忍不住偷偷躲到厕所去挠,反复几次后,臀部被挠得血肉模糊。在这日益加剧的疼痛中,玲玲独自忍受了很久。

而在这一连串伤痕的背后,是这对父母若无其事、麻木不仁的脸⋯⋯

玲玲的遭遇绝非个案,虐童事件仍在继续。同月20日,上海一名4岁孩子被父母毒打后,满身伤痕离开了人世;11月14日,宁波小男孩和他的姐姐遭亲生父亲毒打,满脸是血,头皮局部脱落,遍体鳞伤⋯⋯

天真稚嫩的幼童惨遭虐待,其间经历了多少痛苦和恐惧我们不忍去想象。而在这些让人心痛的虐童案里,我们看到的更多是幼童的无助、可怜,以及父母在无知状态下衍生出来的无情和残忍。

(以上内容由本刊结合其他媒体综合报道,人物均为化名。)

为什么父母会伤害我?

孩子是父母骨肉亲情的延续,是精心营造幸福之家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但有时,家庭并不意味着美好与温暖,它也会成为虐童的“刑房”。

医院可以治疗玲玲身体上的创伤,但心理上造成的伤害又该如何抚平?为此,我们专访了儿童教育专家董丽燕。

母牛舔小牛表现出对它的爱护,我们称为“舐犊情深”。让人无法理解的是,玲玲的父母为何如此丧失人性?

玲玲父母之所以会发生虐童行为,我分析其心理有三点:

一、扭曲的心理和暴力家庭环境。

统计表明,家庭暴力往往有“代代相传”的特点。父母小时候是被“打大的”,长大之后,自然而然会在自己的家中“重复昨天的故事”。他们有的认为孩子不打不成器,有的认为管教打骂孩子天经地义。殊不知,来自身体的残忍伤害和心灵的摧残,既使孩子的自尊、自信、善良、慈悲之心,在一次又一次的暴力中渐渐丧失,又使孩子对暴力的忍受底限越来越高,长大后只学会用暴力与人沟通,将“暴力”续传下去。

二、沉重的经济负担和法律意识淡薄。

这个案例中,我们看到了压在玲玲父母头上沉重的经济负担,上有二老待赡养,下有众小待抚育,但他们却常常处于无业状态。压力转化为心理危机,无处释放,家中更弱小的孩子就成为他们发泄愤懑的对象。更可悲的是,由于无知,他们还不知道自己犯了罪。

三、社会支持系统的欠缺。

玲玲的伤痕震惊了社会,但是社会应该做的,不仅仅是在事情发生后的震惊和救助,更应着手于预防。比如社区、乡村帮助玲玲一家解决起码的温饱问题,对玲玲父母长期失业的情况进行社会救助和心理危机干预,以防止恶性暴力事件再次发生。

玲玲被送往医院后,医院不仅对玲玲进行了治疗,还对她进行了心理疏导。对那些遭遇家庭暴力的孩子,心理该如何治疗?

孩子遭遇暴力之后,除了身体上的伤痛之外,心理的伤痛可能更

加长久而难以消弭,许多人会因此影响一生。首先,孩子可能感到巨大的委屈和愤怒,对社会和他人产生抗拒和不信任感;由于弱小而无法反抗,随之而来的是无助感、幽怨感,行为和心理都可能产生自卑、恐惧、退缩以及安全感丧失;有的孩子会从父母对自己的嫌恶和暴力态度中,否定自己存在的价值,产生轻生念头或自我伤害行为;有的孩子会把不满和愤怒藏在心底,积蓄力量日后成为施暴者,产生行为;长期生活在暴力之下的孩子,身体对于痛感麻木的同时,心理也将日渐麻木,很容易丧失是非感、慈悲心,成为冷酷之人。

因此,对玲玲身体疗伤的同时,心理的治疗也刻不容缓。首先要让这个在折磨和惊恐不安中度过童年的孩子,在一个安全的环境里,心理得到安宁。在她的父母真心悔过之前,建议孩子暂时由祖辈或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给孩子一个身心康复的过程。

心理的伤痛要用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抚平,而对于那些仍被父母虐待的孩子来说,如何让他们脱离“地狱”?谁又来保护他们不受伤害呢?我们目前的法律机制又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法律:拳头打在棉花里

任何一个看到玲玲被虐照片的人,在惊叹惨不忍睹的同时都会义愤填膺,认为那对狠心的父母理应得到最强烈的惩罚。然而我们却看到了这样的处罚结果:“经过调查取证后,公安机关认定张强夫妇虐待玲玲的违法行为成立,并决定暂时对张强处以行政拘留5日。”

这样的结果显然不能消除人们心中的愤恨和不平,难道法律真的束手无策了吗?对此,我们专访了北京律协未成年人保护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副主任张雪梅律师:

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刑法》中有与虐待未成年人有关的法律法规。但是对照此案,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如《刑法》第二百六十条规定:“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两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以玲玲目前的受伤程度明显构不成重伤或死亡,所以不能严惩其父母。

其实,一直以来,在司法实践中,对施虐父母的责任追究存在一些难点。再加上传统的教育观念使很多人认为,父母管教子女是家庭私事,父母有权利打骂孩子,甚至有些孩子也认为父母有权利打骂自己。在孩子被虐待没有造成严重后果时,往往也没有组织或个人给予干预或报告。因此,在法律制度尚未完善时,我建议未成年人在受到侵害时,可以将父母的虐待行为告诉亲属或学校老师、居委会工作人员等,由他们出面进行劝阻、说服。如劝说无效的话,可以请求公安机关采取紧急措施制止,并进行处罚或制裁。情节严重的,可以直接去当地人民法院进行。

目前,很多人大代表也开始关注虐童事件,并建议制定预防与制止家庭暴力法。作为律师,我认为预防与制止家庭暴力法确实迫切需要制定,建议修改其他法律中涉及家庭暴力防治和监护制度的规定,明确将儿童虐待、遗弃刑事案件改为公诉案件,并明确犯罪标准。

上一篇: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范文 下一篇: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