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播报范文

时间:2023-10-07 22:45:29

语音播报篇1

关键词:语音播报;温度采集;SPCE061A;DS18B20

中图分类号 TP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7)05-11368-01

1 引言

在医疗、气象、自动化控制等领域,对温度参数的采集、记录是极其重要的工作之一。随着微处理器技术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各种功能强大的自动化、智能型温控系统的设计方案被不断的提出。本文设计了一个由凌阳16位单片机SPCE061A和智能温度传感器DS18B20组成的语音播报温控系统。它可以自动完成温度的测量、显示、语音播报、温度控制等功能。具有精度高、功能强、造价低和应用范围广等特点。

2 系统结构与原理

图1是系统的硬件结构框图。系统主要包括凌阳16单位片机SPCE061A、温度采集模块DS18B20、语音播报模块、液晶显示模块、键盘控制和执行机构等几个部分。

图1 系统总体框架图

在SPCE061A的控制下,由DS18B20将被测对象的的温度采集、并进行A/D转换后交给SPCE061A。通过程序控制,SPCE061A将测量结果显示在LCD显示器上,并按要求每分钟执行一次语音播报。系统还可根据事先键盘输入的温度警戒值与被测对象的温度值进行对比,如超过设定的警戒值,则通过执行机构产生控制动作,并同时发出语音警报。

3 DS18B20测温模块

本系统的测温模块采用的是美国DALLAS半导体公司生产的1-WIRE数字智能温度传感器DS18B20。它是一个集温度传感器、A/D传感器、寄存器、接口电路为一体的高智能化的集成芯片。它具有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可实现直接数字温度输出等特点。DS18B20采用的1-WIRE总线协议是DALLAS公司的一项专有技术,它采用一根信号线实现双向传输,具有接口简单,节省I/O口线,便于扩展和维护等优点[1]。

由于DS18B20采用3脚PR35封装,在与SPCE061A连接的时候非常的方便,图2是DS18B20的电路连接图。

图2 DS18B20电路连接图

4 音频播报

凌阳SPCE061A单片机支持语音播报技术所要求的硬件和软件的全部功能。硬件方面,SPCE061A有两类D/A转换通道,一类是直接采用数/模转换的DAC方式,另一类是采用脉宽调制的PWM驱动方式,其结构是由两个DAC通道或一个PWM驱动通道构成。两类实现方式实质都为数/模转换,都是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电流信号输出。本设计的音频输出采用双通道数/模转换DAC方式,即数字信号通过10位DAC转换成3mA驱动的模拟电流信号输出,经信号放大后,由扬声器输出。音频输出电路如图3所示。

图3 音频输出电路

在软件方面,SPCE061A自带有多种音频压缩算法,可分别实现高保真音乐、普通话音等语音效果。本设计采用SACM-S480音频压缩算法提供普通话音输出,并将资源文件(.WAV文件)经压缩工具压缩为芯片可解码的文件形式,保存在资源包含文件(temperature.rc)中,然后建立资源文件地址表用于播放函数查询。语音输出子程序也可用C语言编写,利用芯片提供的解码与播放函数SACM-S480-ServiceLoop()和SACM-S480-Play(int Speech-Index,int Channel,int Ramp-Set)完成对温度值的语音输出。语音播放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

5 系统主程序流程图

系统主程序流程图如图5所示。系统启动后,先进行初始化操作,初始化程序主要完成IO端口初始化、开定时中断、调用开机显示界面、接收键盘赋值等。然后进入循环,调用测温函数,调用显示函数,定时调用语音播报函数,判断是超过温度警戒值,如果超过温度警戒值,则执行机构动作,并产生语音报警。

6 结束语

本设计充分利用了凌阳单片机SPCE061A的语播报功能,并采用了高智能化的集成温度采集芯片DS18B20。使系统具有极高的集成度和稳定性,并且在系统功能扩展上具有极大的潜力,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和科研价值。

参考文献:

[1] 陈浩. 基于智能传感器和单片机的温度检测系统[D]. 华北电力大学,2005,5.

[2] 罗亚非. 凌阳16位单片机应用基础[M].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5.

[3] 李晶皎. 嵌入式语音技术及凌阳16位单片机应用[M].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

语音播报篇2

1、点击进入oppo手机的系统设置;2、点击“语音助手”;3、点击“语音播报”即可关闭该功能。语音播报功能主要是方便老年用户接听电话,是一个人性化的功能。

oppo手机使用技巧:1、oppo手机支持三指截屏,用户在系统设置里即可开启;2、oppo手机支持分屏,设置方法:点击系统设置――点击应用分屏即可开启;3、oppo手机支持护眼模式,用户可在系统设置的“显示与亮度”中开启;4、oppo手机的相册支持搜索功能,用户可在相册顶部的搜索栏内输入关键词进行相片查找;5、oppo手机支持手势操作,用户可在系统设置的手势体感中进行开启,其中包括双击亮屏、画v打开手电筒。

长截屏这个功能手机OPPO手机上也能快速实现,不需要使用其他的外来工具,只要同时按住音量键+和电源键3秒,再通过右侧的工具栏自由选择长截屏尺寸即可。截图将会保存在相册,只需双击图片即可铺满全屏查看。oppo手机还加入了智能侧边栏的功能,从手机屏幕的右侧悬浮窗的位置向内划就可以开启。

(来源:文章屋网 )

语音播报篇3

摘要:语音播报环境监测仪以STM32F103VET6 为核心处理芯片,通过DS18B20 温度传感器和DHT11 温湿度传感器采集环境的温度、湿度,以 VS1003 为音频解码器,采用 SD 卡存储需要播报的语音信息,通过触摸屏实现人机交互。系统实现语音播报环境,当温度、湿度超过设定的范围时,语音发出警告。系统具有稳定性好,性价比高的优点。

语音播报篇4

关键词:语调;英语新闻播报;特征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09.086

外文媒体是国家对外传播的重要载体,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发展对外传播事业的重要性愈加明显。自2000年CCTV-9频道开播以来,我国电视英语新闻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稚嫩到成熟的阶段,至今我国英语电视新闻的制作与播报水平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然而面对激烈的国际电视新闻市场,我们仍须不断提高英语电视新闻播报水平,中国英语播音人员在播报英语电视新闻时常出现模仿本族人语音语调的问题,这直接影响了英语电视新闻播报质量。

英语是语调的语言。每个语调都有其自身的基本意义和用法。在英语新闻播报过程中,播音员对语调的使用绝不是杂乱无章的。根据Brazil的解释,英语中的降调和升降调是陈述性音调,用于表达新的和未知的信息,语气比较肯定。由此,英语新闻作为以事实为基础的报道,多用降调和升降调。研究英语新闻播报中的语调特征及其规律对于提升英语新闻播报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外关于英语新闻播报语调问题的研究成果已经比较丰富,而国内关于英语新闻播报语调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到目前为止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鉴于此,强化对英语新闻播报中的语调的相关问题的研究有着很强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1 有关英语新闻播报语调的研究

国外方面:Halliday最早将英语语调划分为调群划分系统、调核系统、调型系统三个相互关联的系统,说话者通过对调群的划分、对调核的选择和对升、降调的运用来使听者更好地理解说话内容和集中注意力;Tench对Halliday的理论进行了发展,以一则BBC的新闻播报为研究对象,对英语语调的功能进行了论述,并在前人的基础上将语调的功能上升到了语篇的高度。他分别从音律特征、调型系统以及调群的划分三个角度对该则英语新闻播报进行了研究和分析,Tench经过改则播报的分析认为:在英语新闻播报过程中,若出现较长的停顿且停顿后的首个重度音节的音高较高,那么就意味着开始播报新的话题;Anne Wichmann教授也对此进行了研究,她选取了九则英语新闻简报为研究对象,对新闻简报的每个主要语调群进行了研究,过对每个语调群的首个重读音节的音高进行分析,最终得出的结论是:每则新闻的第一个语调群的首个重读音节的音高会随着语篇的展开而逐渐降低,而当出现新的话题时,较高的音高又会重新出现,也就是说较高的音高的出现标志着新信息的产生;Liberman对音高的衰减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人的生理基础与音高的衰减有着很大的关联;而Umeda则认为不论是新闻播报中还是日常生活中,说话人将一个句子的首个重读音节的音高提高是为了显示新话题的开始,从而吸引听者的注意。国外关于英语语调特征、功能等方面的研究开始较早,且常常以英语新闻播报片段为研究对象,因而对英语新闻播报的语调特征有了一定的认识。

国内方面:我国学者胡壮麟曾在《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中最早提出了音高衰减这一问题,为后来各国学者关于音高衰减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开端;另外,高霞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在朗读方面的常犯的错误进行了调查,发现了14种常见的错误,其中也包括语调方面的问题,这一研究对英语语调相关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田方曾就双语播音专业学生英语广播中的常见失误类型及成因进行了分析,发现句重音错误、不当停顿、缺乏停顿等问题在双语播音专业学生英语广播中最为常见。虽然上述研究对英语语调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但目前我国关于英语新闻播报的语调特征方面的研究成果少之又少,尚未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这成为制约我国英语新闻播报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制约双语播音专业学生学业水平和专业技能的重要因素之一,英语电视新闻播音是双语播音专业学生今后的主要从业方向,他们将直接参与英语电视新闻的采集和,对于英语电视新闻质量有着显著的影响,然而我国英语电视新闻对播音人员的从业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英语电视新闻播音人员不但要具备丰富的新闻专业知识、过硬的英语表达能力,还要形成习惯性的英语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对英语语调的运用也必须合乎国际电视新闻播报习惯与相关要求,因而强化对英语新闻播报语调特征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

2 英语新闻播报中的语调特征分析

本文选取VOA、VOA special以及CCTV关于SARA的完整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围绕调组、调型、语速三个方面对英语新闻播报中的语调特征进行例证分析。

2.1 英语新闻播报中的调组特征的分析

(1)英语电视新闻播报从调组长度看相对接近,一般来说,调组里的音节数量平均为7,相对于日常会话而言是较长的,这与其作为电视新闻的文体特征有着很大关系。新闻播报的特殊性要求其内容适时、对事物和事件的描述准确而客观,这就要求新闻稿件用于准确简练,由于大部分新闻稿都是事先准备的,因而句子较长,很少出现像“you know,you see,yes”等这样较短的口语化句子,相对的更加完整。另外,在播报时,由于播音员很少出现受到干扰被迫停顿的现象,因而显得句子更加流畅,增长了调组。

此外,电视新闻调组的长短有可能与其收听对象有关,例如VOA special电视台的新闻播报调组的平均长度较短,通常为6个音节左右,这是因为VOA special的收听对象大部分不是以英语为母语的,而是以英语学习者居多,缩短调组长度有助于这些收听者对新闻内容的理解和接受。

(2)就像文章能够分成若干个段落一样,英语新闻的语调篇章也可以根据其语意的段落划分被划分为多个调段(paratone)。新闻的篇幅通常比较短,因此会出现一个句子就是一个调段的现象。调段在语调上有所表现,相同的语调模式在不同的语段中可能会循环往复。往往是,开头的音高较高的,结尾则就会较低;开头速度较快的,结尾处速度就会渐渐慢下来。

2.2 英语新闻播报中的调型特征分析

(1)英语新闻播音中,音调最常见的两种是降调和升调。在VOA新闻里,升、降调占了67%,其中降调占53%,升调占14%;在VOA special中,升、降调占了60%,降调占37%,升调占23%;而在CCTV的新闻中,升、降调比例高达93%,降调86%,升调7%。

(2)在新闻的句中或句首的调组中降调、升调、平调、升降调和降升调都可能出现。虽然升调是非末尾调组中最常用的音调,但是其它的音调依然可以使语调更加丰富。从音调分析来看,VOA、VOA special两则新闻的音调,CCTV这则新闻变化更多。

(3)就这个语调篇章而言,各语段之间的语调通常是在有规律地循环,语段开头的音高是比较高,在语段的中间开始出现变化,在末尾处音高最终变得很低。如,VOA新闻中,第一个调核在高音域的顶上,之后依次降调、平调和升调的过程,语调落在了中音域的底部;到了新闻的最后一个调段,音高从中音域的顶上最终落到低音域的最底部。这种音高的特征可能与新闻内容呈现倒三角的处理方式有联系,即最重要的信息用高音域的高音高,最不重要信息用低音域的低音高。

2.3 英语新闻播报中的语速特征分析

这三则新闻的语速都相对平稳,并没有出现突然的加快或减慢的现象。此外,新闻语速的影响因素还包括停顿或者音长。在VOA新闻中,在调核前有一个短暂的停顿;在VOA special中,出现了10个停顿,其中有两个是停顿在调段之间的一拍,其它的是短暂的停顿在调核之前;而在CCTV的新闻在调组之间有过2次停顿。单个音节的音长(包括短促、拖长和推迟)也会对语速造成一定的影响。如,VOA与VOA special中都有过拖长(draw)的现象,通常拖长会起到强调信息重要的作用。

语速的快慢对于信息的突出有着重要作用。从语音资料中发现,在VOA新闻中,“China’ Guangdong Province Thursday”,“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NOT”,“Complete Access”等重要字眼,都减慢了语速,起到强调作用。总的来说,新闻的语速也是较为平稳,像它的音高一样也是有规律地循环的。在同一个语段中,一般开头处的语速会较快,结尾处语速逐渐慢下来。在这几则新闻里,语段的结尾处都出现“渐慢”(roll)的过程,在最后一个语段,“渐慢”的音速就更加的明显。

3 总结

总之,英语新闻播报的调组通常比较长,语段之间的语调特征不断循环,通常是开头信息音高较高,语速较快;而结尾处信息,其音高较低,语速较慢,到了末尾,音高已经非常低了,语速非常慢了。新闻的调型中,降调和升调占较大比重,在语段开头、中间大部分是升调,也有部分是平调、升降调和降升调;而在语段末尾往往是降调,以表示语段结束;其次,音域通常是逐渐过渡,一般没有从最高音域一下子滑到最低音域的现象;另外,新闻强调重要内容除了采取用重读音节之外,还会采用停顿或者改变音长等。

和英语不同,汉语是音调的语言。由于深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语调运用不当是英语播音专业学生在实践中常犯的错误之一。对于此,在培养英语播音方面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强化对英语新闻播报中的语调特征的研究,并引导准英语播音员理解英语语调的功能和意义,强化分析与实践,练习用准确的语调、语速进行日常会话和新闻播报,以养成正确的语调运用习惯,从而提升英语新闻播音质量。

参考文献

[1]杜惠惠.浅谈英语语调的功能[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2):111.

[2]朱珊.英语语调的人际功能在新闻播报中的体现[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9,(2):113.

[3]张素云.英语语调特点及多种功能探析[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8,(3):47.

[4]盘群.英语语调的功能与语言交际[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1):49.

[5]陆国君,顾唯琳.英语语调模式与口语语篇的信息表达[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7,(5):32.

语音播报篇5

【关 键 词】新闻播音;重音;选择;处理。

【作者简介】杨云涵,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记者,研究方向:播音主持艺术。

一、新闻消息播报中重音必要性和重要性

新闻播报是播音员主持人的基本功,也是要求标准最高的一项工作内容,新闻消息播报的质量影响着宣传效果。一般情况下,新闻稿件篇幅大多较短,客观性、逻辑性较强,新闻稿件中的书面语、结构较复杂的句子时常可见,对这些句子的处理,也会给播音员运用有声语言清楚地传达新闻事实带来困难。播音员是通过重音表达突出反映稿件播报目的,如果把稿件的重点比喻成内容的支撑框架,那重音就是框架组成的关节点,由此可见,重音是支撑文章表达重点的基础。

受众在收听、收看新闻的时候,大多边听边做其他的事情,这就要求新闻消息播报的主旨清晰、要点明确。为做到清楚,除了在发声上要做到吐字归音到位之外,在分析稿件、处理稿件时,应着重处理好重音,找准并正确表达重音是做到新闻消息播报清楚的必要条件。如果播音员总是把含糊不清的“一大片”内容扔给受众,那结果必然对播出内容一无所知。所以,从收听的角度讲,重音的清晰播报对主要内容的获取至关重要。

二、新闻消息播报中重音选择标准及原则

播音员应首先清楚手中的稿件的具体内容和表达重点,通过稿件文字还原新闻事实,在播报之前不仅做到“知其然”,还要做到知其“所以然”。这就需要认真做好备稿六步,了解了内容、需要强调的地方,自然也就出来了。

新闻消息播报中重音的选择与处理应注意两点:一是“精”,即重音不宜过多,处处是重音则处处无重音,真正的重音反而淹没在非重音之中,导致主次不分。重音愈精,语意愈清,目的愈明。二是“准”,也就是说重音要准确。重音的选择不能只凭语感来把握,而应该在通观全篇、透彻理解文稿内容的基础上做慎重确定。重音的错误不仅会影响播音员对篇章的理解、传达,而且也可能会导致受众对稿件目的、内容的理解出现偏差,甚至与原意相违背。

除了上述的标准之外,还要以能否突出语言目的为首要内容,综合考虑逻辑关系和感情表达的需要,有利则取,不利则舍。强调重音的方法尽管是多样的,但总的要求应该只有十六个字:加强对比、协调适当、讲究变化、切记呆板。选用方法时,要从三个方面去考虑:一要准确体现出语句目的;二要依据思想感情的运动;三要符合语流变化的需要。具体地讲也就是:要从全篇稿件的高度着眼,达到主次分明;又要从听和说的正常习惯考虑,不要显得很生硬;再有就是重音的确定要少而精。这也是运用强调重音的各种方法时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

三、新闻消息播报中重音处理方法

在新闻消息播报中,很多重音都隐藏在语言环境之中,要联系上下文,才能判断那些是重点,需要重音予以突出表达,所以语言环境决定重音的选择。张颂教授在《中国播音学》一书中提到,重音按位置有十种。这十种重音并不是每种都会经常在新闻消息播报中用到,掌握好这些重音的选择运用方法,会对播音表达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在新闻消息播报中,通过联系对比更能让我们清晰的处理重音。

1.轻、重加强目的。所谓“重音”,我们很容易从字面上理解是加重的读音,有了重的自然相对就要有轻的,轻重音一对比,从听的角度上来讲就有了对内容理解的区别;从发音技巧来说,重音音强较强,非重音音强较弱;从唇舌的力度来说,重音词语的唇舌力度较大,非重音词语的唇舌力度较小。这种轻重对比处理方法的使用较为常见,但重音的轻与重之间应过渡自然、衔接恰当。例如:“大家好,这里是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室。”

新闻播报中的重音轻重处理,直接体现的是语句的目的。通过内容分析,我们了解,这里想强调的是播报地点,中央电视台有很多不同的演播室,而今天、此时,我们在新闻直播室为大家播报新闻、传递消息,所以“新闻”是这句话我们希望强调的中,按照前面所述的发音技巧,加强音强、唇舌力度,突出“新闻”这一重音,让听者清晰的听到内容,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歧义现象。

2.快、慢调整节奏。在新闻消息播报中,广播的语速平均每分钟200多字,电视播送消息的语速则平均为每分钟250-300多字是较规范的。新闻消息播报的语速较快,因此吐字也就相应的比较短促,在需要强调、突出的地方若放慢语速、拉长音节字符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例如:“美国国家气象局预测,包括华盛顿、巴尔的摩、费城和纽约在内的东海岸中部地区积雪将达50厘米。”

而重音表达的第二个重要技巧就是快与慢的区分,通过快慢的节奏变化最直观的给人以听觉的感受是语句播报中的加长与缩短,生活中我们常常有体会,说的慢的内容相对较容易理解,重音处理中也一样。对于此类内容较长的句型,我们把重音需要突出的地方放慢语速,不需要强调的内容一带而过,通过语句的长短处理,体现出节奏的变化,想突出的内容就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内容简述了地点和事件,我们在听一则新闻时,希望毫不费力的听到新闻事件最主要的信息,这也是播音员、主持人播报工作的目的。所以,此则新闻中美国发生积雪的地点是受众希望最先了解的,“东海岸中部地区”“50厘米”是主要重音,需予以强调,而“华盛顿、巴尔的摩、费城和纽约”作为次要重音供受众进一步了解新闻事件。

3.抑、扬丰盈语气。优秀的新闻消息播报展现声音的流动美。新闻消息播报虽然也要求融入播音员的情感,但和文学作品的朗诵相比要淡得多,播音员始终要站在较客观的立场上把真实的新闻事件、任务、背景资料等说给大家听,若声音启承转台的幅度过太,则易给人不真实的感觉,例如:“在从重庆酉阳开往福建泉州的公路上,一辆载着20多名留守儿童的大巴车正在匀速行驶,孩子们将行程2000多公里去和自己的父母一起过年。我们的记者在中途搭上了这辆大巴车,用镜头全程记录下了他们的探亲之旅。”

“20多名”“2000多公里”这些数字在内容中表述,让受众对事件有了更为直观的感受和了解,新年将至,载着留守儿童“匀速”探亲过年的一则新闻,需要播音员加深理解,抑扬有致的把事件的内容交待得清楚且富于变化。新闻播报中准确、适当的抑扬变化可以是语言表达更加丰满,内容表述更为贴切易懂。

四、新闻消息播报中重音的理解误区

目前,一些播音员在播报消息时找不到重音,内容连成一片,这主要是对重音的概念搞不清,导致错误的选择重音[2]。

1.词语的轻重格式不等于重音:在语言表达中,由于词义、词性的不同以及情感表达的需要,词语的表达中几个音节会产生轻重的差异,这是我们所说的“轻重格式”。换句话说,词和词语的轻重格式是音节与音节的音强比较,由于约定俗成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而重音是以句子为基本单位,我们更多在选择重音的时候要纵览全篇内容,根据消息表达的内容来判断语句在全篇中的地位,进而考虑该句的表达重点来选择重音。而词或词组的轻重格式要以重音为核心,服从重音、服务重音,很多播音员主持人在新闻消息播报中不对内容加以分析判断,盲目根据自己的习惯性表达判断重音,就容易使表达内容产生歧义。

2.重点不等于重音:在新闻播报中有一种误区,就是盲目的强调重点,造成信息量大,使听者听过后往往不知所云,一头雾水。解决方法之一是理解好消息的导语,因为导语中包含新闻几个“W”的要素,能够快速帮助我们理解新闻内容。例如:“今天上午,中国记协在北京召开“我为实现中国梦——传递正能量”的主题讨论会,并同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和部分重点新闻网站、首都新闻单位等二十五家媒体共同发出“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实现中国梦传递正能量”的倡议”。

这条导语介绍了新闻事件的时间、地点、参与对象以及事件内容。我们通过这条导语可以了解事情的重点内容,如果把重点错误的理解为重音,那这条消息的每一个字都需要予以重音处理,全是重音我们反倒不知道哪里是“重点”了。重音是重点内容的“重中之重”,找到这些“精华”我们才能轻而易举的理解消息内容,如果不加以分析,重音突出错误,就会使听者费解了。

3.重音不等于重读:“重读”就是加重声音朗读。它只是加重声音这一种表达方法。而重音是有主有次的,主要重音用加重声音来处理,次要重音也用加重声音来处理,就没有主次之分了。我们之前通过重音的轻重、快慢、抑扬等变化分析重音的不同表达方法,根据全篇和语句内容综合处理表达才是选择和处理新闻重音的正确方法。播音员主持人要从传播目的、愿望的高度,明确具体语句在全篇稿件或节目整体中所处的位置和分量,然后再确定语句重音。

以上的新闻消息播报中常见的重音处理方法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在表达过程中也很少单独使用,经常是根据稿件内容、情感需要、表达效果等综合因素相互结合使用,且常常在以上基本处理方法的基础上衍生出许多自由组台形式,而这些方法、技巧需要在实践中反复推敲、用心体味方能运用自如。总之,所谓强调重音、突出重音,都是在对比之中实现的。注意以上所述事项,那么也就解决好了新闻消息播报中的重音处理问题。

注释:

[1]王雅茹:《试论新闻播音中的重音处理》[J/OL],据http:///gov/zho312/zho312121_show.jsp?lm_id=zho312121&data_id=zho312121379。

语音播报篇6

关键词 新闻播音;时代语言;语速;构建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35-0022-02

在当前,新闻节目在广播节目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其内容主要表现在:以时空的快速与广播、重要内容及其理论、群众的关注度以及收视率、内容形式独特。新闻媒体中,基于事实准确性和及时性的基础上,蕴含丰富的文字新闻变成口语广播创造了播音,向群众传达,让观众从中认识世界、获取信息、提高对社会意识的看法等。因此,新闻播音的时代语言和语速构建十分重要。本文针对不同时代语言与语速的构建进行了具体探究,合理调整语速,进而提升广播新闻播音质量和效果。

1 播音的时代语言形态和语速

广播新闻播音过程中,根据单位时间内发出的音节数量体现播音的快慢,它属于语言节奏范畴之一,在随着根据播音内容、情感、节奏、对象等变化中,播音语速也在变化,但是在变化过程中是有“度”的,“度”是事物本身质的数量界限,在界限内,质不受量的增减而影响自身的本质,当超过一定范围时,则就产生了质的变化状态。本文针对在新闻媒体界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进行分析。播放的收视率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和影响力,该栏目继承和发扬了中国气派的播音风格,体现播音语言形态和适度的语速。在内容和形式中表现的特点是:庄重大气、态度鲜明、逻辑严谨、节奏明快等。为了提高新闻播音的传播质量和效果,对于标志着权威性的重点新闻节目,其新闻播音语言速度的变化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同步进行的。在上个世纪的期间,中央台半个小时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播出大约5700字,平均下来每分钟180字左右,然而到了80年代,每分钟大约播出210字。近几年中,每分钟大约在270字左右,甚至达到300字。因此,随着时代不断变化,新闻播音的语速也在不断加快。这体现了播音的节奏感。在逐步变化中,突出了“快”字,在语速的不断提高中要结合新闻播音语言形态的变化而变化。本文将广播新闻播音的语言形态基本可以分为三部分进行探究。

1.1 朗读式

朗读式播音,在新闻媒体中又称为播读式或者是表情朗读式。该语言形态的特征是:语言规整、吐字清晰、声调高中有强、亲切自然。有助于观众在收听中根据语调以及语法结构很清楚地听到,语言停顿具有明显性。例如:在20世纪60年代,为了促进政治、经济等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广播新闻语言基本采用宣读式播法。在适应听众思想文化的基础上,将播音员看成了党和政府的代言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权威性。语气庄重大方,在合适的语速中,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例如中央台的资深播音员夏青、方明就是当时的代表。

1.2 报道式

针对日常生活语言特点,报道式播音它吸收和借鉴了朗读式播音中的语言规整以及吐字清晰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其独有的语言形态,具体特点表现在:语式稳健、节奏明快、吐字清晰以及语言规整等。在播报过程中,广播播音员自然洒脱,顺耳入心,语句组织“突出”和“带过”巧妙结合,语气基调适度,将“饱满”与“和平”融为一体,提升了播报的影响了。另外在播报速度中,采用适当加快并且稳健,播音员做到松紧有度,整个过程体现了亲切自然,稳健轻巧的表现力,该语言形态在播报过程中,语速在逐渐增快。例如成都新闻广播的《998快讯》就是采用播报的方式,为听众每十五分钟传递本地和国内外重大消息。

1.3 说新闻

新闻媒介中,播音员主持人和听众已形成良好的传播关系,因此,传播的形态也发生了调整和改变,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谈话和交流。在播音主持过程中,有些广播栏目还设置了和听众在线互动交流的形式,这其实也回归到人际交际语言的形式中,从而产生了说新闻。其基本形态有:社会新闻、民生新闻以及地域新闻三种。例如成都新闻广播的《998有报天天读》节目,就是一档以说话的方式读报的栏目。听众还可以打进热线点播要听的新闻,并且和主持人交流发表对报刊新闻的看法。这样的“说新闻”广播栏目其语言表现形式基本采用的是“口语化”,在体现新闻语言简洁并且具有说服力的基础上,体现了消息语体的风格,如此播音员主持人对于语速也能更容易掌握。说新闻的语速相比宣读式、播报式有所提高。在新媒体发展迅速的当下,广播说新闻节目在坚持“三贴近”的原则下,就应该多说百姓喜闻乐见的话,多讲百姓能听懂的话,把说的话说得更“接地气”,如此广播节目的影响力和收听率才能提高。

2 新闻播音与语速构建

新媒体的发展,自媒体的介入,让整个信息社会急速发展。作为广播新闻节目信息传播最后一关的播音员,在播音主持过程中要根据文稿内涵和外延、听众群等情况合理调配语言和语速,体现时代语言的需要。二者在构建过程中,应具体做到如下几点。

2.1 从新闻内容中把握

广播新闻播报时,播音员要根据稿件内容、深挖主题,确定新闻内容重点,对其进行立意,从而把握播报的尺度。运用鲜明富有特色并且充满激情的语言形态和适当的语速,传播内容丰富的稿件内容,提高新闻的影响力。让听众更容易接受新闻传递的信息和情感。因此,新闻播音语言形态和语速是新闻内容表现的重点。新闻语言表达要加深听众对新闻内容的认可和易于理解。另外,根据内容播音员要适度情况下,放慢语速,给受众以思考和揣摩的时间。

2.2 具备高强度的听众意识

播音员在播报过程中要结合听众的具体反应,换位思考和感受,真切意识到听众的心理、要求、情绪等变化。在受到思维的驱动中,创作更具有影响力的有声语言创作,有助于把握好语速,增强观众的认同感和满足感。

2.3 职业技能

播音员必须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娴熟的表达技巧,能够根据不同情况做出不同的方式选择,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播报中准确把握有声语言的语气、语调以及语速等,融入自身的感情,在规范语言形态中,体现播音内容的重点和时效性。做到运用自如,表达和理解统一。

2.4 用“心”创作

播音员的情绪对于听众有着直接的感染力。因此,要求播音员要深挖新闻内容,感受稿件的内容实质和精神品质,在播音主持过程中采用更具有说服力的语言表达方式以及适合听众的语速,最终将稿件的精髓体现出来,提升稿件传播的效果和质量。这样,观众才能够用心去感受,提升播音员有声语言的感染力和号召力,提升传递信息的效果。在符合听众心理的情况下,适当提高播放语速,体现新闻播放的鲜明性特征。

3 结论

综上所述,广播新闻播音的时代语言和语速,必须要结合新闻稿件的内容和体裁,做到与稿件内容相协调,语言形态准确,该快则快,该慢则慢,必须要把握语言表达的“度”调整好语言形态和语速,根据听众心理来满足受众的要求,提升新闻播报的影响力。在体现新闻内容和形式新鲜性的前提下,达到更有效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其播音主持的形式完全符合时代广播的要求,促进我国广播新闻媒体事业不断发展和创新。

参考文献

[1]穆佳帅,刘子琪,吴倩.有声语言表达方式的语速研究――以播音主持创作主体为例[J].西安工程大学,2015(1).

[2]姚喜双,罗佳,赵建峰.电视新闻直播语言研究――以中央电视台为例[J].中国社会科学院,2014(17).

语音播报篇7

这档以播说结合的新闻节目的播报技巧,并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一定的解决措施,以期促进该档节目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口播;配音;《24小时》

中图分类号:G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2-0000-02

1.选取《24小时》分析的原因阐述

以新闻立台的中央电视台视新闻频道为灵魂和生命,央视新闻频道改版时曾于09年试行过一段时间的24小时直播,但由于各种原因而取消,近期央视新闻频道再次实现24小时直播制。这无疑有助于央视

打造国际大台的形象,力求把最新鲜的国内外新闻及时告知观众。新闻频道每天24小时不间断滚动播出国内外新闻,以强势媒体的独特魅力为中国了解世界引领先河。因此,每一位新闻工作者都需要更

真诚去贴近百姓,也更应具备更广阔的心胸,培养关注国际事件的大国气度。

以央视新闻频道为典型的广播电视媒体,在现阶段已经做出很多方面新的调整,而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作为直面广大受众的最后一环,其姿态是至关重要的。在每天晚上最后一个小时的时间里,《24小时

》会为观众梳理全天的新闻,成为新闻频道一档特别的新闻节目。

2.《24小时》口播与配音的个性特征

不同于《新闻联播》严肃正式的宣读式播音,新闻频道更多的表现出一种更为灵活生动、让受众可亲可感的播报式样态,它介乎于规范的传统播音与娓娓道来的“说新闻”之间。而《24小时》以其“回

顾式”的节目定位,很大程度上表现了主播“播说”结合的风格。

在每期节目一开始会播出一段当天最具新闻价值的简短视频,最后定格于一个引人注目的概括性话题,画面直接切到演播室,两位主播将就这一新闻加以论述,再现这则新闻的公众关注点,通常采用的

方式是真实融入的、是自然贴近的。比如在2011年9月10号教师节这一期的《24小时》,开始的新闻视频画面定格在:老师,您辛苦了!接下来直播间的两位主播展开了一段亲切真诚的论述:

邱启明面带微笑,自然地问了一声:老师,您辛苦了!欢迎您今天收看我们的《24小时》。肖燕也略带俏皮地说:9月10号,第27个教师节,向所有的老师问好。紧接着,两位主播在交流中开始一段论述

,用通俗的口语表达了真切深刻的内容,实属有感而发,加上双人的交流优势,让观众感受到了自然的讲述感和亲切感,虽然有一些口语化的瑕疵,却并不失专业水准,而让受众更觉贴近,这也是分寸

感的具体体现。但是启明稍微对个人老师的祝福说多了一点,也应注意。口语不同于生活的随意,而是生活的凝练之处。

而配音也是新闻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片1配音不同于专题片配音,并非位于画面的从属地位,反而新闻片的画面有时只是语言的形象佐证,因此新闻片配音听起来很像新闻播报,只是相对于直面观

众的口播,缺乏一些形象感和个人发挥,而且比口头新闻播报声音轻一些,语气淡一点,以免干扰对画面的注意。

对于新闻片配音,在播讲速度和声音画面对应方面有严格要求,这就要求配音者有一定的应对能力和娴熟的语流控制。《24小时》的主播在完成新闻片配音部分时,除了体现出上面所说的专业要求,也

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主播自身的语言特点,但又在区分口播与配音方面拿捏恰当。

总之,不同于以往严肃呆板的正襟危坐,在《24小时》节目中,主播们用自然真诚的情感流露和敏锐冷静的新闻嗅觉呈现出独具魅力的《24小时》,在口播和配音部分,都让观众更多的感受到平和稳健

、清新洒脱、亲切干练、极富交流感的新闻播报。

3.口播与配音的处理技巧

口播更趋向于口语化,但仍然是新闻节目,既要有自然的交流感、亲和力又要保持庄重感,这就要求主播在语言表达方面恰切地拿捏分寸另外;口播的主要特点就是播音员可以直面观众,播音员的形象

表达就显得十分重要,包括基本态度、表情变化、目光交流、姿势动作和服装饰物。所以口播新闻对播音员主持人在语言表达和形象表达两方面都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满足这两方面的要求,则具体体

现在语言表达和形象表达两方面的传播技巧上:

3.1语言表达技巧

3.1.1电视口播新闻语句发音要自然、连贯。口型动作适当调整,不宜过大,只要保证声音圆润清晰就可以,这种自然也要把握好一般口语和新闻口播的区别,要做到表达平实,但要切忌空话套话。以下

面一段《24小时》中邱启明的口播为例,他的表达就是自然连贯、但又不失分寸,采用平民化视角和趣味化手法恰到好处的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

3.1.2口播更趋向去亲和力的口语化,但一定要做到态度鲜明,重点清晰。不要认为所有的新闻都是严肃的,切不可高于观众或过于表现自己,以自我为中心。《24小时》是“播说”风格,以“说”为主

,既保持亲和力,又有清晰的表达和鲜明的态度。白岩松曾说,十几年前《东方时空》从语态进行改革,现在依然面临这个挑战。因为空话套话依然在屏幕上乱飞,电视新闻工作者是新闻舆论的主要支

撑,不能一味地只知道用亲和力去迎合受众,却含混不清观点立场。在《24小时》中,节目导语先声夺人,整体脉络清晰,主播也将鲜明的态度、鲜明的立场融入播报中,在这里,注意抱团,重音的运

用关系到中心意思的突出,新闻的结尾呼应全篇,要有较强的结束感。

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敏感是新闻工作者的最重要的素质要求,体现在时政新闻和重大新闻的播报中也最为明显。在口播时政新闻时,以小实声为主,吐字要有颗粒感,清晰有力饱满,给人以亲近的感

觉,切忌捏嗓子。口播重大新闻时,语速要慢,沉稳扎实,少用或不用嘘声轻声,这需要鲜明的政治立场和个人立场作为内在支撑点。《24小时》的国际新闻部分占了较大比重,在播报国际新闻时首先

要对国际局势保持清晰客观的认识,形成内部技巧的基础,在外部技巧方面注重语气的感彩和分量拿捏恰当,以及重音、停连的运用。

3.1.3相区别于广播新闻,电视新闻口播的速度更快,所以其节奏感就要更强而保持语势稳健。在这里要提出一点,口播新闻经常给人一种轻松畅快的感觉,尤其是非时政新闻,如财经、民生等资讯类以

及体育新闻,都表现出一种微快和新鲜感,要注意语速上的控制,并不是越快越好,既要提高语速,又要让受众感觉不出来,不慌不忙不乱,既要播出意思,又要让受众理解,这就是要运用节奏感的娴

熟把握,做到语势稳健又如珠如流。

3.2形象表达技巧

电视新闻播音员要保持一种成熟可信的形象是至关重要的,这也见于每一次播报的细微之处,口播新闻采用较大的头部镜头,就容易将缺陷放大,所以在形象表达技巧方面要十分注重。

3.2.1态度恳切真诚,新闻播报感而不入。这是一切形象表达的内在支撑,而深入理解稿件,明确对待观众的态度和对稿件内容的看法是前提。所以情绪的表达要真诚可感,与公众共鸣,又要感而不入,

忘记播音员的身份。

3.2.2表情变化不能夸张,恰到好处地表达感彩。在新闻口播中,观众会直观地感受到播音员面部表情的变化,从而判断播音员与观众的距离和节目的大体基调,但是只需要通过眼神

和眉宇之间的细微变化传达给观众即可,如果过分的表情变化会造成电视视觉的丑陋感,失去新闻原本的色彩。

3.2.3与观众的目光交流对于只有面部镜头的新闻口播至关重要。首先这种视觉接触不同于现实生活中那种,是虚拟的,需要播音员在实践工作中积累,建立这种与观众虚拟交流的感觉模式。为了完成与

观众的视觉接触,播音员应当利用意念和目光注视的位置来调整。通常目光的焦点要在镜头前端的下缘,假设对面是你的观众,而在低头看稿件之后,要回到原来的那个注视点,现在也已经开始普遍适

用提字器,在眼神随着字幕滚动时更要注意保持较窄的视觉范围,以免形成分散的目光,会让观众觉得没有交流感。在播报中,运用自己的眼神和表情不断与观众交流,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态度,这也让

观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播音员是否真诚、新闻是否可信以及播音员所代表媒体的舆论立场。

4.口播与新闻配音的转换衔接技巧

随着我国新闻节目的日渐改革,越来越多的播出形式充斥荧屏,有规范播报、有播说结合也有纯粹的说新闻等等,而在《24小时》中,我们更多看到是以播说结合为主的新闻播报,新闻片已不是一条单

独的新闻,它更灵活地衔接在主播和新闻片播放之间,这就需要播音员主持人的口播串联,才能是新闻片适用于节目中,这是播音员在兼顾口播和配音工作的同时,要注意这其中的风格转换,主要表现

在声音和播讲方式上。

从定义上来讲,前者只属于演播室中播音员的播报部分;而后者则可以是播出前由报道记者或播音员提前完成的,也可以是新闻播报时同步播出,播音员看着监视器画面,按照一定的速度使语言与画面

大体对应进行配音。在语言状态方面,前者可以有个人的发挥,并能借助于副语言加强与观众的交流,但需要张弛有度;后者则只有声音配合画面,所以语流感、节奏感方面要有变化,是配音与画面融

合,并且讲究时间限制,注意控制语速。

在前面涉及到配音的声音控制方面的要求,也就是要把握好这之间声音音量转换,要考虑新闻片画面内容性质,从而选择严肃庄重或者相对温和的声音表达,而在音量调整上也略见区别。《24小时》是

双人播报,在衔接口播和配音时有两个人来完成,这样就显得从容自然些,我们会发现即使是同一个人在处理这两部分播音,也会感觉声音明显不同,这就是处于对这两者区别的考虑。从播讲方式方面

讲,更加口语化的新闻口播在语气表达上会流于自然,加上语言个性的发挥,语态风格多样,新闻配音则基本要规范在一定的风格领域内,做到语势平稳、严谨规范,不能干扰新闻片的视觉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南著.影视声音艺术[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2]魏南江.论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表演性――兼析当下节目主持低俗化、庸俗化的根由[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10).

语音播报篇8

中国人民广播播音事业始自1940年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播,至今走过了七十多年的光辉历程。世界上其他国家没有播音专业,新闻播音员大多是由记者兼任。播音专业是中国特有的,它展示了我国播音员优质的音色和标准的普通话。新闻传播,在播的同时要兼顾传的特质,而当今中国播音员更多注重的是播,传的任务则是由媒介来完成。播音员过于讲求字正腔圆,会造成播音过程中缺少对象感和交流感,变成形式化格式化的播音,专业性反而成为了制约中国电视新闻发展的枷锁。

 

近年来,中国的新闻播音开始学习和借鉴国外的播音方式寻求专业突破。国外的电视新闻播音栏目,大部分主持人较为轻松地将新闻事实播报出来,有时候还配上一些肢体动作。我国的海霞凭借扎实的专业基本功,亲切适度的播报方式在众多的新闻播音员中脱颖而出。本文以海霞的播音特色为例,分析新闻播音员的技能提升方向。

 

一、彰显个性魅力,与众不同

 

电视新闻是一种特殊的大众传播媒介,以其特有的传播方式为受众提供各类资讯,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电视新闻播音员是各类信息的传递者,是保证电视新闻收视率的重要因素。播音员在整个新闻节目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影响着新闻播出的质量。播报新闻不只是将稿件一字不差的读出来,而是运用一些播音技能技巧,让新闻更具有感染性,从而让观众能清楚、明白新闻信息。播音员在传递这些信息的时候,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在播音过程中掌握一些技巧,这样才能对新闻信息进行更好的阐述。

 

从外形上看,海霞与传统播音员的差别并不是很大,发型也与李修平相似,但刻苦努力的她在新闻播音中面带笑容透露着知性的魅力。她的专业能力非常强,语速最快可以一分钟读360个字,播报的内容清清楚楚,朗诵时状态十分积极。2013年1月26日,海霞以出镜记者的身份登上了1955次列车。在这次出镜报道中,海霞表现出了其出色的记者特质。在整个过程中,海霞保持了播音的优质音色,在咬字时趋向生活化,同时加入儿化轻声,使得整个过程轻松欢快,贴近人心,直接将其感情传递给了受众。这,正是新时代播音员应该追求的方向。

 

二、丰富播音专业理论知识

 

新闻播音员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播音员播出的节目涉及面非常广,其知识是否丰富将决定播音员表述作品内涵的程度。新闻播音员不仅要多了解掌握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还要掌握新闻学、逻辑学、语言学、播音学方面的知识、技能。平时注意学习积累,不断拓宽知识面。同时,要做善于观察生活的有心人,多走向社会、观察社会、观察生活,不断丰富自身阅历。

 

播音员,学习他人的长处固然重要,但不能刻意模仿,要有自己的个性特征,形成独特的播音风格,做到“声如其人”,“闻声知人”。

 

三、提升播音专业素养

 

(一)充满工作热情。播音工作不只是用声音工作,更是一项包含声音色彩、衣着、肢体语言的全身心的工作,使自己说出的话富于想象、有感染力和现场感。播音存在的较大问题是播音员与新闻事实的割裂。播音员格式化的播报方式让受众主动接受,主动挖掘,更多的还是需要画面和采访传递。新闻,在第一时间带给受众的不仅仅是书面文稿的简单复述,更多的应该是充满新闻态度。传递新闻态度,需要播音员饱含新闻热情,以积极向上的态度投入工作,在播音时真正想到传播的使命,去挖掘新闻的内涵,通过自己的处理直接传递给受众。汶川地震时,海霞深情的报道在第一时间就能将新闻中蕴含的情感带给受众。

 

(二)积极探索播音方式

 

1、《新闻直播间》栏目积极进行着电视新闻播音国际化的探索。从《新闻直播间》中我们看到了新闻播音员将专业技能加以改进的成果:主持人坐姿的前倾,稍微灵活变化的语速都使得传统的偏严肃压抑的新闻播音模式得到改善。海霞在《新闻直播间》中恰到好处的运用了面部表情,她运用自己的笑容拉近了受众和播音员的距离,使观看电视新闻栏目的受众从单纯的接受新闻事实过渡到在新闻栏目中以放松的心情去接纳新闻。从被动到主动,正是新的播音模式所带来的积极影响,这也成为之后李梓萌、欧阳夏丹等人努力的方向。

 

2、在电视新闻播音中,播音员的角色感非常重要,且他们形象端庄大方、朴实自然,符合新闻真实性的要求。他们出现在电视屏幕上,运用有声语言和副语言传达新闻信息。电视新闻播音比广播新闻播音语速稍快,在语言表达样式上多采用播报式,以体现准确和及时的特征,体现出时代感和庄重感,要求语言节奏明快,声音纯正明朗。

 

3、从传播方式上,电视播音可以分为录播和直播。录播可以有一定的准备时间,创作过程即准备到表达,可以明显的展开。直播,有时来不及看一遍稿子,准备和表达过程处于共时状态,同时进行,综合体现。从对语言的组织和转化上,可分为有稿播音和无稿播音。无稿播音和有稿播音都需要对其规律进行很好的把握,都包含着创造性,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是有稿播音更注重美感,无稿播音更注重生成。播音员要做到“有稿播音锦上添花,无稿播音出口成章”。这就要求新闻播音要准确清晰,吐字合乎规范字音标准,即使在杂音环境中也能听清楚,使其语言具有较高分辨率。当然,这并不代表播音中只需要机械地念字,而是要完美、准确表达出语言的意义和感情,表达出思想倾向性,引起听众的共鸣。

 

4、播音要有较好的声音音色和较高的吐字技巧, 要朴实大方。 播音接近生活中的讲述,与朗诵或表演有明显区别。播音员的工作以传递新闻信息为主,新闻的真实性要求播音员的语言表达不能过分夸张和过多的修饰,不能片面追求艺术效果。在声音的音高和音色上,播音的用声和口语应该是接近的。 播音员的发音要避免单调,富于变化。为了有效地吸引听众,播音员的发音应力求变化。无论吐字力度,还是音高、音色、节奏,都应尽可能随节目内容和感情色彩发生变化。

 

(三)合理使用副语言。新闻播音员除使用有声语言,还要善于使用自己的形体语言补充、配合有声语言,做到有声语言与副语言的和谐一致。吕叔湘先生说过:“有声语言是最完备的语言”。对于书面文字而言,有声语言的表达方式包括语音、语调、语速、语气、重音等可以体现完全不同的含义。“副语言”即指无声但有形的现象,即与话语同时或单独使用的手势、声势、面部表情、对话时的位置、距离、着装、装饰物等,这些因素也表示某种意思,有加强语言表达的功效。有时候一个眼神、一举手一投足,就能表达播音员的心情、感受、态度,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之效。副语言运用得好,同他们的声音形成浑然一体就成了表情达意、传递信息的语言符号。许多成功的电视新闻播音员、主持人都知道如何依赖体态等副语言,使他们的讲话和形象更易为人们所接受。海霞在汶川地震紧急新闻报道中双手在胸前合上的动作,为全国人民打上了一针强心剂。国难之中,我们团结在一起,我们为汶川祈福。

 

正确适当地运用副语言有助于增加播音员对于新闻的表达,也能够使得播音员传达出自己的情感。当然在使用“副语言”过程中,要用得恰到好处,自然而不做作,不显突兀多余,不能为形式而形式,切忌刻意模仿、画蛇添足。

 

(四)勇于尝试出镜报道。“一专多能”早已成为新闻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具备采、编、播能力是每一位播音员努力的方向。记者,新闻的挖掘者,事实的体验者。出色的新闻播音员应具备记者对新闻事件的敏锐眼光和嗅觉,善于发现、捕捉新闻眼。尤其是出镜报道,要发现和判断新闻价值,迅速发现新闻现场细节,发掘报道切入角度。就拿海霞在汶川地震突发时担任出镜记者时,与新闻报道时罕见的严肃不同,海霞素面朝天,头发也乱糟糟的,和她往日的形象差距巨大。但正是这样一种形象让她和受众的距离一下拉得很近,内容直达受众心灵。

 

又如,海霞登上1955次列车体验乘务员的工作,体验过年回家的感觉后,当她回到主播台播火车乘务员福利提升、火车提速、车票降价等方面新闻稿件时,播音里会带着由衷的祝福和喜悦。而这,正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播音员作为一个传播者可以将态度、情感更好地传递给受众,而不是仅仅浮于表面,用技巧去诠释自己并不了解的新闻事实。

 

播音员的格式化要求,相似的发型,相似的姿态等是很难与国际化播音相接轨的,我们要求播音员在播音上保持高水准的同时还要从内容本身挖掘其传的价值和方式,真正体现他们传的能力,这正是我们电视新闻播音所要思考的发展方向的问题。

 

上一篇:语音输入范文 下一篇:语音识别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