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新闻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26 09:32:45

民生新闻论文

民生新闻论文篇1

[摘要]农民在民生新闻中的失语现象广泛存在,本文将民生新闻的兴起置于城市化背景和农民特质向市民特征转化的过程中来理解,比较了农民和市民作为受众所存在的差别;在此基础上概括了民生新闻中农民失语的现象,从定义上对民生新闻进行了分析;并试图从话语理论的视野对农民失语进行解释,对民生新闻中农民话语的重建提供一点思索。

[关键词]民生新闻,城市化,农民失语,媒体隔离,话语重建

对于当下流行的民生新闻的性质和内容,学界和业界还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义,我们一般认为民生新闻并不是一个严格的专业概念,它与社会新闻在题材和内容方面存在一定的先后继承关系,二者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另一方面,民生新闻和社会新闻也存在一定的不同:1)民生新闻更强调了人文关怀和平民视角,新闻的选择是从人出发而非从事或从物出发;2)民生新闻体现了新的媒体技术环境下受众自我意识的觉醒,它充分鼓励了受众与媒体间的低成本互动。

目前实践界的具体操作层面和个别学者对“民生新闻”的论断似乎更多倾向于将其限定在那些与城市居民相关的新闻信息上,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居民却被有意无意地“弱势化、边缘化”了。民生新闻所遗忘的农民恰恰是最庞大且最需要媒体关注的弱势群体(socialvulnerablegroups),他们在民生新闻中的缺席与我们所倡导的“三个贴近性”原则有一定的背离,也使媒体津津乐道的“平民视角”、“人文关怀”显得不那么具有说服力。

一、城市化:民生新闻兴起的背景

民生新闻的兴起与我国近年来大规模的城市化运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城市化是经济迅猛发展的中国迈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当代中国“正处在都市化的发展高潮阶段,在未来的20到30年间,中国城市将从目前的600多座发展到1300多座,城市人口将从目前占全部人口的30%增加到65%,将有5亿多农民走进城市”。[1]在这场史无前例的社会经济形态转型与结构变迁的过程中,大众传媒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不可避免地会对此有所反映,民生新闻正是这一反映在传媒业务层面的体现。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影响着大众传媒对民生新闻性质的理解:

1、城市化为民生新闻提供了庞大的受众群。经济学家张五常指出:“在这二十年间必须要有三、四亿人口从农村迁移到城市里去。……小市镇会扩大,新城市会出现,而迁徙到现有大城市里的将近二亿人。”[2]与农村居民相比,城市居民有着良好的媒体消费习惯和固定的媒体消费支出,城市化造成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也就意味着受众群的扩大,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民生新闻从诞生那一刻起就把目标受众定位为城市市民。例如,以“民生视角,本色表达”为宗旨的湖南经济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都市一时间》的报道对象就以城市生活、社会新闻为重,所提出的选材标准就是“关心市民的,市民关心的”。[3]

2、城市化为民生新闻提供了新闻源和业余记者群。城市化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社会工程,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宗教、民俗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一过程带来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动以及不同阶层或利益群体间的冲突与碰撞,如与城市扩张相关的经济发展、收入分配、生存空间、道德教化、社会审美、性别平等、投资理财、就职谋业、物价变动、社会保障、教育学习、权益保护、城市建设、环境优化等关系国计民生的一系列问题,为民生新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内容的实效性使节目开通了众多的市民热线并拥有庞大的百姓摄影师群体。新闻源的专业化与单一性正逐步被公民化与多元性的方式所取代”。[4]这些问题发生在市民身边,事关每个市民的切身利益,受众的参与意识和公共意识空前高涨,传统的“传者——受者”模式被打破。市民站在自己立场维护其所代表的群体利益,纷纷主动参与到民生新闻节目的制作、讨论和传播过程中,媒体出于提高收视率的需要也为受众表达自己的心声大开方便之门。例如湖南经视《都市一时间》曾经推出“callin到你家”活动,首创双向互动讲述都市人们的家庭故事;《都市一时间》还在节目中开创“DV状态”环节广泛征集民间拍摄的DV新闻作品,有力弥补了突发事件不易抓住现场镜头的遗憾;利用短信媒体展开民意调查,实现新闻与民意的实时互动。[5]市民与媒体的积极传授互动实现了栏目操作的良性循环,催生了一批为媒体提供素材、稿件、照片、录像或DV的业余记者群。

3、城市化促使媒体发现城市贫民,人文关怀成为大众传媒的新语境。城市规模的快速扩张放大了原本被掩盖的城市贫民问题,“单位之间与单位内部都在出现分化,单位体制受到巨大冲击。大批职工下岗、失业,流入社会,原来隐藏于脆弱的单位体制下的剩余劳动人员问题,终于急速地突现出来”,[6]“城市扶贫”成为各个阶层广泛关注的热门话题,政府也逐渐意识到并开始着手在保持社会稳定的前提下予以解决。另一方面,人成为当今哲学的一个主题,西方哲学出现了回归人性、关爱生命的人本思潮,同时新一代党中央领导反复强调“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施政纲领,新闻媒体作为“政府喉舌”在政府的默许下视野下移,站在弱势市民的立场上对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负面现象给予适当的揭露和批判,以平民视角反映城市居民生活需求,展示他们的生存状态,表达他们的心声,为他们提供切实有用的信息,帮助指导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大众传媒在不突破制度设置的阈限内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媒体的独立、批判品质,彰显了民生新闻的大众价值取向和草根情结。

4、媒介资源的城市化和市场化。媒体之间愈演愈烈的注意力竞争使媒介资源越发集中到城市,大众传媒纷纷将自己的活动范围、关注内容、服务对象向城市靠拢,就报界方面来看“几乎每个省会城市都有至少一到两家是生活娱乐类的报纸,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受众只拥有一家全国性的报纸”,[7]广播电视节目对城市与农村的信息分配也同样存在极端的不平衡现象。媒介体制改革将媒体推向市场,媒体的收视率、发行量指标成了决定媒介在市场上获益多少,甚至生死存亡的关键性因素,这使得媒体比过去任何一个时候都要强调受众的中心地位,新闻传播中的受众本位意识成为媒体开辟民生栏目、民生专版的内在驱动力量。

二、民生新闻离农民有多远?

复旦大学新闻学教授李良荣认为,地方电视台处理这一类新闻(民生新闻)时更多的只是一种“市井新闻”,因此“民生新闻”称为“市民新闻”比较妥当;[8]浙江大学传播学教授邵培仁在《是颠覆还是重建?——论市民新闻学的兴起及其应对》一文中用“市民新闻”而不是用“民生新闻”概括当下流行的一些接近或类似于民生新闻的传播现象;安徽经视的民生新闻栏目《第一时间》将栏目定位于:以城市观众为主要目标,贴近市民的衣食住行;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民生新闻栏目《南京零距离》立足于南京本市,着眼于南京公众的利益,体现南京本地特色;湖南经视《都市一时间》将“民生视角”即真正的“普通市民的角度去看问题”,“关心市民的、市民关心的”视为自己选择新闻的标准;2003年“苏州十大民生新闻评选”备选的20条新闻全部是关于城市或城市居民的,而没有一条是关注农民的。从以上学者的论断和业界实践中可看到,都将农民排除在了民生新闻之外,至少农民在民生新闻中被置于可有可无的地位。

鉴于农民在民生新闻中的缺席如此严重,十分有必要对民生新闻的概念进行廓清。笔者以为,“民生新闻”的“民生”涵义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阐释:1)“民生”中的“生”可被视作民生新闻的内容层面,大众传媒对“生”的理解是统一的,基本可以概括为四点:生活(衣食住行),生存(生存权利),生计(国计民生),生命(尊重生命,人文关怀);2)“民生”中的“民”应该是民生新闻的主体,所有具有公民权利的自然人都可以被称为“民”,包括城市市民和农村的农民。大众传媒对民生新闻“民”的内涵误解导致了相关新闻报道的局限。

“在西方国家的文字中,‘市民’一词不光指在城里居住的人,而且特指具有市民权的人,是有身份自由、享有充分权利的社会成员”。[9]弱势群体(socialvulnerablegroups)是一个分析现代社会经济利益和社会权力分配不平等,以及社会结构不协调、不合理的概念。我国实行的城乡两制、二元分割的分配体制长期以对农村资源进行掠取来补偿城市工业的发展,造成了对农民的政策歧视和实际上的弱势地位,农民行使公民权的成本是昂贵的,他们享受到的是缩水后的“公民权利”。民生新闻所标榜的“平民话语”不应该仅是城市市民的专利,更应该是农村居民表达自己呼声、参与国家和社会事物、民主管理的途径与工具。

事实上,近年来大众传媒对农民的关注仅限于“农民工”为主的小范围。农民工是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向市民转型的一个过渡概念,他们在地理居住的意义上已经接近市民,但在权利行使、文化素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依然保留着农民的特征。一方面大众传媒服务于城市发展的需要极力促进农民工的市民化,帮助他们与城市社会融合,多方面反映民工需求、提供就业信息指导、帮助改善生存环境、展示民工辛勤劳动、声援民工讨债、批判虐工事件等等;另一方面,大众传媒怀着城市的优越心理否认农民工本应具有的“市民身份”,恶意“妖魔化”农民工,将他们与粗俗、贪婪、无知、无信、无礼、见利忘义甚至犯罪问题联系在一起,进一步将农民“弱势化、边缘化”。

三、民生新闻的农民失语

拜肖的话语分析认为,话语不等于言语(parole),它是指语言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限定下的群体表现形式,是一种隐匿在人们意识之下,却又暗中支配各个群体不同的语言、思想、行为方式的潜在逻辑;[10]福柯不再把话语仅看作文献,即书、文本、叙述、汇编等,而将其视为一种与生活、文化、经济、政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实践符号;布迪厄的语言观认为:“语言不仅仅是沟通的一种手段,还是权力关系的一种工具或媒介,因此必须在生产和流通语言的互动情景和结构环境中研究它。”[11]

在话语分析理论视野中,话语是符号权力关系,变相地表现了言说者和他们分别所属的群体之间的力量关系,民生新闻的农民失语现象正是目前我国转型期的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农民作为弱势群体的体现,是我国长期以来社会资源和利益分配不平等以及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权力博弈积累的结果。正在进行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实际上在原来的博弈格局中添加了“资本”的因素,使商业逻辑一定程度上主导了话语权力的再分配,进一步加剧了原本就不平等的分配格局。具体来讲,民生新闻冷落农民的原因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非理想受众相比城市居民,农村居民居住区域分散,没有稳定的媒体消费习惯和消费支出;居住环境比较封闭,信息变动较少,媒介资源稀缺;文化素质较低,小农意识浓厚,缺乏参与意识。

媒体力量受阻相别于城市的“法理社会”,农村是建立在血缘、地缘、人缘关系纽带之上的“民俗社会”,由于户籍制度和交通不便的限制,社会成员之间的交往活动不是那么频繁与复杂,且交往双方相互知情、关系稳定,因此他们对信息的需求不如城市居民那么强烈。农村信息传播更趋向于一些约定俗成如示范、口传、集会等渠道进行,大众媒体的威力没有城市那么明显。

广告商否决中国的媒体正处在政治权力控制与资本拉拢的时代,媒体要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必须把眼睛紧盯在社会资本的控制者——广告商身上,尽量报道能引起具有消费能力的群体注意的新闻。[12]农村地区商品经济落后,居民收入少,支付能力低,消费观念保守,这些地区的集贸市场多被假冒伪劣商品,或者被不需要做广告的小生产者以及个体和手工作坊的生产者控制,广告商的产品不能像占领城市市场一样随媒体的广告席卷农村市场。

媒体成本否决农村居民分散、传播人才匮乏、交通不便、通讯不畅,新闻的采集、制作、传播成本远远高于城市,对新闻的时新性也有不利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的民生新闻栏目都瞄准城市、强调本地特色。

缺少精英的沉默多数当代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精英出现合谋的趋势,弱势群体的话语空间越来越小,农民缺少代表本群体说话的精英,没有声音引起民生新闻的注意。

四、媒体隔离——民生新闻农民失语的恶果

城市化过程是农民特质向市民特质、民俗社会向法理社会转化的过程,由于双方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这一过程必然伴随了两种不同性质文明的冲突与交锋。然而大众传媒却像一堵看不见的墙,通过屏蔽农民话语将农民和市民两个群体隔离开来,农民常常被置于传媒注意力的边缘,他们很少有机会成为民生新闻的叙事主体。市民对农民的印象是平面的、单一的,甚至是歪曲的、被妖魔化的。一些媒体在处理关于农民的负面事件时,例如河南驻马店艾滋病村、天津艾滋病人扎针事件、农民工抢劫、盗窃事件等等,不是冷静客观全面地进行报道,而是不假思索地拒绝考虑事件背后的深层社会原因,将个别事件进行集中报道,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形象。

媒体隔离还进一步造成了社会资本的受损。美国社会学家弗朗西斯·福山将群体成员所共有的一套非正式的、允许他们之间进行合作的价值观或准则称之为社会资本,社会资本的大小或多少决定了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半径”。[13]城市居民接受的是经过媒体屏蔽的关于农民的不完整图式,两个群体之间缺乏必要的认识和认同,双方在必须进行的交往活动时“信任半径”较小,常常怀着戒备心理,甚至有时还会相互敌视,这无疑会增加双方交往的成本。

媒体隔离拉大了农村和城市的知识沟差距。信息流动是不平衡的,信息水平总是随着与城市距离的增加而迅速下降,大城市比农村地区更容易得到信息,这种差距在发达国家要小一些,在不发达国家则非常明显。[14]大众传媒还承担起传授知识、教育大众、促进社会融合的功能,媒体隔离造成民生新闻信息资源和媒体注意力分配不平等,农民不能从民生新闻中得到自己有用的新闻信息,大众传媒此部分功能受到了限制,原本就存在的农民和市民之间的知识沟被加深了。

媒体隔离使议程设置出现断裂和偏颇。民生新闻之所以在普通百姓中取得了很高的视听率,原因在于它能够反映民意、创造舆论,进而引起政府关注,影响政府决策,然后在行政力量的主导下对问题给予解决,这是一个从公众议程向媒体议程、政府议程转变的过程,也是普通大众参与民主决策管理的必要途径。农民在民生新闻中的失语使他们的生活、生存、生计、生命状况不能被很好地表达出来,自然无法影响到政府议程的内容。代表市民利益的城市化的大众传媒所推进的议程转换是不完整、不全面的。

五、结语:民生新闻的话语重建

话语关系始终体现着一种权力/资本关系,大众媒体的使用从来就不是免费的,期待话语关系的自我优化是不现实的。民生新闻中农民话语的重建必须经过大规模的授权运动才能实现,即必须赋予农民相等的“市民权”。这个授权过程不仅包括政府通过推进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从行政管理的角度赋予农民参与国家经济、政治事物的管理权力,还应该包括大众传媒给予农民平等的媒介使用权,媒介资源的分配必须平等地对待包括农民在内的弱势群体。

媒介经营者、管理者以及从业人员应该认识到“民”作为民生新闻的主体是所有具有“市民资格”的公众,而非仅限于居住于城市的市民。哈贝马斯认为:“(公众)是一个更具有包容性的公众,它的成员是所有私人身份的人们,他们只要拥有财产、受过教育,就作为读者、听众和观众而通过市场享用那些可以进行讨论的对象。所讨论的问题之为‘普遍性’……,它们必须是人人都可以参与的。”[15]

媒介资源不能无限制趋于城市化和市场化。在我国新闻媒体作为政府的“喉舌”这一性质,允许政府从经济、政治的角度对传媒发展给予有力的规范和引导,从政策上对面向农民和其他弱势群体的媒体提供一定的倾斜,这种做法即便是在极端市场化和自由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是广泛存在的,相反在我们国家里这种扶持却是十分微弱的;此外,通过政府议程来影响媒介议程,将媒体的注意力引向农民和弱势群体也是体现人文关怀的途径。

重视农民的媒介素养教育。当今世界大众传媒已经织成一个无孔不入的巨大网络覆盖了社会的每个角落,公众必须学会如何正确理解并享用媒介资源,必须具备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对于农民来说,新闻媒体的运作机制和过程几乎是完全陌生的,因此十分必要对他们开展适当的媒介素养教育,提高他们在新闻信息基础上的行动能力、解决问题与应付社会问题的能力是必须的。

注释:

[1]张鸿雁.农村人口都市化与社会结构变迁新论——孟德斯鸠《农民的终结》带来的思考[J].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月刊.2002.6.

[2]国务院发展中心研究信息网./temp/20030423/L030604_01.htm

[3]吕焕斌.民生视角,本色表达,人文关怀,整合营销——湖南经视《都市一时间》的探索[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6.

[4]侯蓉英.《南京零距离》对公众话语空间的建构[J].中国电视.2004.6.

[5]吕焕斌.民生视角,本色表达,人文关怀,整合营销——湖南经视《都市一时间》的探索[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6.

[6]洪大用.城市扶贫:从制度创新到组织创新[J].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月刊.2002.6.

[7]樊葵.当代信息传播中的传媒歧视[J].新闻与传播.2004.1.

[8]李幸.民生新闻≠社会新闻≠新闻娱乐化[J].中国电视.2004.11.

[9]文军.农民市民化:从农民到市民的角色转型[J].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月刊.2004.8.

[10]赵一凡.欧美新学赏析[M].P96.中央编译出版.1996.

[11]刘文瑾.一个话语的语言——市场逻辑与90年代中国大众传媒话语空间的构造[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9.2

[12]黄辉.对农村电视能否“多予、少取、放活”[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6.

[13]弗朗西斯·福山.大分裂——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重建[M].P18—P1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4]樊葵.当代信息传播中的传媒歧视[J].新闻与传播.2004.1.

民生新闻论文篇2

[关键词]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策划品牌

运城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第一时间》自2004年10月1日开播以来,始终坚持“关注民生、反映民意、贴近民情”的理念,运用百姓的语言,报道百姓的故事,让平凡普通人成为节目的主角,让观众在观看节目时产生深深的共鸣,实现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为运城电视台收视率较高的栏目。但是民生新闻在经过几年的过渡开掘后,现在已经呈现出琐碎化的趋势。因为民生新闻关注的焦点是好人好事、官司纠纷、奇异现象、灾难事故、生活变化等里弄胡同琐事,观众在接受这些新闻时因为琐碎而容易产生收视疲劳。那么如何消除观众的收视疲劳?笔者认为加强对这些民生新闻节目的策划尤为关键。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要在众多的电视新闻栏目中取得较高的收视率就离不开策划。可以说,策划影响着电视节目的质量,决定着电视节目的成败。

策划就是出主意、想办法,就是对节目制作增加智力投入,让自己的节目有特色,与众不同,精益求精。新闻本身不能策划,但新闻节目需要策划。新闻节目的策划,就是按照新闻规律办事,根据要达到的宣传效果,按程序对新闻资源进行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规划,实现新闻资源的最佳组合和配置。比如在采访中,首先要明确的就是要报道什么、为什么报道、怎样报道的问题,即策划。策划在节目中承担了“思想引擎”的作用。

运城电视台《第一时间》栏目在开播两年时间内,一直保持较高的收视率而成为运城电视台的一个品牌栏目。它的高收视率来源于“民生”定位,来源于与百姓的贴近性,那就是“《第一时间》是咱老百姓自己的时间”。栏目为百姓说话,说百姓想说的话。栏目的新闻线索大部分来源于热线,而热线又大多是百姓群体中的个体问题反映,这就造成了记者疲于为百姓一个个地解决个性问题,甚至只是揭露一种现象,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不容易在百姓中形成媒体的公信力。有的记者甚至感到,没有热线就没有什么可拍的,造成稿源吃紧。这种现状,谈何保持品牌栏目的地位?为了保持栏目的品牌地位,打造精品节目,2006年,《第一时间》栏目成立了专职策划机构。该机构在每周一由策划主管组织召开策划例会,由栏目监制、监制助理、制片人、各值班主编、责编、热线主管、制作主管等人员参与,对栏目进行短期、长期以及具体选题的策划。

结合运城电视台《第一时间》的运行情况,笔者认为要搞好民生新闻节目的策划,基本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主动

也就是由被动应付变为主动出击。只要我们了解党委、政府在做什么,了解百姓在想什么、做什么,了解身边正在发生着什么,就可以根据这些情况有计划地、系统地去报道,就可以把题目做大、做深、做精。比如2007年运城市在大力创建旅游文明城市之时,运城电视台《第一时间》栏目组就利用“五一”长假,主动与渭南电视台合作,共同推出《“五一”黄金周特别节目:两地主播话旅游》,把两市的名胜古迹和风土民俗搬上对方的荧屏,让受众耳目一新。这种形式生动活泼、亲切新鲜。对秦晋两市观众来说,既开拓了视野,也增长了知识;对运城、渭南两个电视台来说,比学赶帮,互利双赢,的确是一着好棋。

二、要计划

年内我们要做几件大事、近期做什么、这一期节目做什么,对每一个选题以及节目体裁、表现形式,都应做出具体策划和长远设计。2007年5月至6月上旬,运城电视台《第一时间》栏目组就成功策划了“魅力运城黄河行”大型电视公益行动的报道活动,栏目将第一板块开辟出来,每天用8分钟的时间对“黄河行”的行进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纪实报道,共连续报道40天,报道总时长320分钟。这次活动是该栏目自开播以来,报道最集中、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连续报道,活动内容以“展示魅力运城”为主题,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集中展示了黄河风光、黄河风情以及黄河根祖文化,为拓展运城魅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也提升了《第一时间》栏目形象和社会影响力。这次活动的策划从2006年11月份开始酝酿,一直到2007年3月下旬定稿,历时长达5个月之久,期间经过多次风险评估和可操作性的反复论证。《第一时间》“魅力运城黄河行”标志着《第一时间》在组织、报道大型公益活动方面又打了一场漂亮仗,尤其是在节目策划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三、要整合

就是要对于一些热点新闻和同样来源的大量信息进行整合,根据新闻事件的重要程度来为受众选择安排信息,提炼出新闻的意义。同时根据宣传和报道的需要,加强策划,设立一些临时性的新闻专题,把相关的社会新闻信息综合开发,形成连续性和专题式的组合性报道,这样就可以消除受众对社会新闻平凡化、群像化、锁细化的刻板印象。这些常规性的组合或系列报道,不但在形式上克服了单独的一条社会新闻的琐碎感,更容易产生粘连效果,通过采编人员有创意的谋划和设计,更好地配置了新闻资源,扩大社会新闻的传播效果。例如2008年6月25日,奥运火炬在运城市传递,为了营造舆论氛围,运城电视台《第一时间》提前策划,推出了“喜迎奥运火炬”的系列报道,特别选取了运城市不同阶层的10个代表性人物,采访他们迎接奥运火炬的喜悦心情和所做的实际行动。2009年,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第一时间》特别策划了“激情岁月——记忆60年”系列采访报道活动,寻找采访了一批经历过新中国成立前后那段激情岁月的党员、干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商人等各界人士,让他们讲述一段发生在那段激情岁月里的故事,让广大观众一起重温那段岁月,感受那代人的精神风貌,体会共和国的成长经历,给当代青年人一定的思想启发。因为这两个采访活动组成了系列报道,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效果。

从这些年新闻改革的实践看,新闻节目的策划在各种媒体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凡是经过精心策划的新闻报道和宣传活动,都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全面提高了媒体的综合竞争力,成为争得受众的一种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电视研究.

2.电视文摘.

民生新闻论文篇3

传统意义上的媒体就是指电视和报刊,如今不同了。网络像一匹黑马横空出世,覆盖面之广、传播速度之快,令人目不暇接。很多的新闻都是网络先报到后,电视媒体才紧接着跟上的。电视新闻落后于网络媒体成为缺乏竞争力的主要方面。另外民生新闻是受众最喜欢的内容,这一点也应该成为电视新闻工作者重视的一点。民生新闻应该反应百姓真正关心的问题,不是站在更高层面看待民生问题,而是以百姓的视角看待民生问题,站在百姓的角度谈论民生,更容易被受众接受。新闻已经由政府的喉舌转变为百姓的喉舌,如果新闻工作者不站在百姓的角度去报道新闻,去评说新闻,那么百姓如何能够接受这样的媒体和代言呢?关注民生、关注百姓生活,应该成为电视新闻关注的重点,也应该成为新闻工作者工作的重点。

二、将时政新闻民生化

在全民构建和谐的法制社会的今天,时政新闻依然是社会发展的真实写照,人们通过收听和收看时政新闻,了解国内外的大事和动态,了解生活中发生的各种情况。在这个全民提倡创新的时代,时政新闻也应该与时俱进。创新时政新闻的报道,创新时政新闻的写作,都是目前新闻工作要改革的内容。新闻事业的发展也要和创新密切结合,内容报道的创新和写作形式的创新都是新闻具有生命力的体现。新闻的传播也是大众传播的形式之一,人们通过纸质、网络、口口相传等方式传播新闻。所以没有创新的新闻,没有创意的报道,不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新闻工作者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等都影响着他对工作的付出以及结果的形成。紧密联系群众,报道和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才是一切创新的根本。任何脱离群众、脱离百姓的新闻都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

三、创新时政新闻的报道形式

时政新闻的选题是新闻价值的关键,独具慧眼的选题,也是新闻生命力的体现。创新性强、形式新颖、反应百姓关注的问题的新闻,就是好新闻。所以新闻工作者在新闻选择选题方面要下功夫,要敏感而敏锐。关心百姓的诉求,关心百姓的生活,这是视角要新的体现。报道的语言和形式也要随着创新,报道的语言要通俗化,要将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结合起来,通俗易懂,报道的语言也让百姓听得懂、乐于听。生动、简介、通俗、易懂,这是新闻报道民生化的体现。贴近百姓生活、关注百姓关注的内容。认真分析、剖析、观察人民群众的生活状态,将观察中发现的问题捕捉到新闻报道里。百姓看新闻,感觉到离自己很近,是自己想要了解的内容,这样的新闻报道才容易引起百姓的共鸣和赢得百姓的关注,也才能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时事新闻的报道一定要结合人们的生活实际,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关注人们的生活和发展,关注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不便,关注经济发展带来的变化和副作用。让人们时刻觉得自己生活中的好事和坏事都有人在关注和管理,这样为构建和谐社会、提升人们的幸福感都具有极大的进步意义。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要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明确自己工作的重要意义。替百姓代言,关注百姓的生活,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树立创新的意识,改革新闻报道的形式和方法,注重民生新闻的采编,提高新闻的可读性、可看性、实效性。只有这样才能保持电视新闻的生命力,才能在多种媒体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民生新闻论文篇4

关键词:网络新闻;网络文化;言论自由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2-0175-02

因特网自20世纪80年代初正式诞生,其发展势头之猛,对人们的生活影响之深是有目共睹的。以比特(bit)形式存在的网络已经建构起了一个与传统物理世界平行的虚拟世界,越来越多的人同时成为这两个世界的“公民”。随着虚拟世界的繁荣,出现了一种依托于网络的新型文化形态――网络文化。一方面,网络文化继承了传统的物理世界文化的各个方面,是人类文化的继续;另一方面,新技术带来的变革性又赋予了网络文化以新的特点,网络文化给人类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然而,网络文化究竟是推动了人类文化的进步,还是加速了人类文化的堕落?人们对此看法不一。这个问题不容回避,然而它过于宏大不是本文所能解决的。本文试图从网络新闻这一重要的网络文化组成部分入手,通过具体的分析网络新闻及其影响来对网络文化进行局部性探讨。

一、网络新闻的特点

网络新闻是网络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浏览网络新闻是网民上网的主要活动之一。所谓网络新闻就是指以网络为媒介进行传播的各种新闻。(我们这里探讨的“网络新闻”还包括制作新闻、评论新闻等相关活动。)在我国,网络新闻的分布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专业新闻网站,新闻来源于该网站背后的传统媒体;二是商业网站的新闻频道,主要以转载和再加工的方式提供新闻;三是blog、BBS、聊天室等网民自由讨论空间,在这里网民除了转载专门新闻网站的新闻以外,也网民个人原创消息。与传统媒体新闻相比,网络新闻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新闻的及时性、实时性和全程性。网络新闻对突发新闻能及时报道,对重大新闻能进行几乎同步地“滚动报道”,同时做到全程关注。一方面,网络技术的优势极大地缩短了新闻从生产到的时间间隔;另一方面,网站新闻相对自由,一般不必像传统媒体那样要受到各级宣传部的领导和监管,在新闻之前要有相关部门的审批。因此,当一些突发事件出现时,往往各种传统媒体都还“静悄悄”,而在网络上已经可以看到相关的滚动报道了。如对美国9・11事件的报道。劫机撞击世贸大楼事件发生在北京时间20点45分,新浪网在事件发生10分钟后就发出了第一条消息,随后国内其他网站也都及时做出了反应,而央视当晚没有任何报道,各大报纸也是在第二天早晨才消息的。在这段时间内,新浪网已经滚动了约百条消息。

第二,网络新闻信息量的海量性。网络新闻业的竞争点不仅在速度方面,同时也在信息的量上。从横向看,网络新闻内容包罗万象,涵盖了社会各个领域。各种新闻网站都以建立“新闻超市”为网页设置理念,按内容将新闻网页的主页面分成国际国内、经济社会、文化娱乐等板块,每个板块下密密麻麻地排列着一条条可“超链接”的新闻标题。从纵向上看,对某一事件的报道,采用逐级分层的引导式版面结构布局,通过一层层的“超链接”,从广度和深度上扩展读者对事件了解。近年来网络新闻出现了一系列对重大事件的深度报道,这些深度报道表现出的宏大规模、恢宏气势和纵横捭阖、谈古论今的思辨力和穿透力,给网络新闻的“量”上增加了的质的砝码。从信息的表现形式看,网络新闻集文字、图画、音频、视频于一身,表达鲜活生动,更加逼真。

第三,网络新闻传播中的互动性。在网络世界,每一个连接终端都可以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发送者。基于网络技术的交互性,网络新闻宣告了新闻媒体单向传播时代的终结。在网络新闻传播的过程中,受众作为信息单向接受体的被动位置已经完全改变。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受众可以在接受信息传播的同时,在媒体提供的交互性信息平台上直接表达自身的见解、情感和需求。比如,对各新闻网站的每条新闻,网民都可以立即发帖子评论。聊天室、BBS更是网民们集中对新闻进行讨论、评论的地方。通过网络,传播者与接受者的互动不仅便捷,且时效性更强。第二,网民参与网络新闻生产,非专业人员渗透加深。网络新闻的互动性不仅在于网民的评论等信息反馈,更在于他们参与网络新闻的生产。有学者认为网民参与新闻生产有五种形式:一是启动式,网民通过BBS等提供新闻线索。二是增值式,网民在各类BBS、聊天室等转贴新闻,扩大了新闻的传播。三是互动式,有些新闻本身就是网民参与网站举办的互动活动,如某某明星和网民的网上见面会。四是提升式,根据网民的意见反响,提升对某一新闻的关注度。五是资源式,如网民参与的网络调查可作为新闻的素材[1]。以上五种形式主要是指网民参与专门新闻网站的新闻生产,此外,在BBS、blog上网民也会发表个人原创新闻。

二、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网络新闻的以上特点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可归结如下:

第一,网络新闻更大限度地实现了人们的知情权。看新闻是人们了解其周遭世界情况和变化的重要途径,是人们充分实现其权利、追求幸福生活所不可缺少的。由于网络新闻的及时性、海量性和较少受到外界控制的特点,特权阶层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封锁消息将变得更为艰难,从而人们能更清楚的认识周遭世界,能在更大限度上掌控自己的生活。当年网络新闻对“非典”的报道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从2002年12月15日广州出现第一例“非典”病例到2003年4月20日卫生部公开承认失职,期间只有《羊城晚报》《北京青年报》等做过零星报道,大部分传统媒体则“集体失语”。然而,网络则在很早就开始了一致行动,几乎所有网站都开办了抗“非典”专题,向人们通报最新疫情、传授预防知识。在2月10日,广东省疫情通报还没出来前,南方网就邀请了广东省非典型肺炎专家小组组长黄文杰到网站与网民交流,这一行为在澄清事实、消除恐慌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另外,由于网民越来越多地渗入到网络新闻的生产领域,网络新闻传播的多元性突出显现,实现传播目标过程中的干扰性因素增多,这就削弱了媒介议程设置功能。网络新闻难以如传统媒体那样对事件的报道强加意识形态的干预,从而有利于民众得到相对客观的信息。

第二,网络新闻更便于彰显民意、发挥舆论的监督作用、提高平民的话语权,从而更大限度地实现人们的言论自由等民利。如果说网络新闻的及时性、海量性等特点增加了社会的透明度,那么其互动性的特点则为大众创造了一个“公共话语空间”。在这里,个体可以自由表达意见,各种意见交流形成公共意见,弱小的个体声音汇聚成强大的集体声音。著名哲学家哈贝马斯曾提出“公共领域”这个概念,他说:“所谓公共领域,我们首先意指我们的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领域,某种接近于公众舆论的东西能够在其中形成。向所有公民开放这一点得到了保障。……当公民们以不受限制的方式进行协商时,他们作为一个公共团体行事――也就是说,对于涉及公众利益的事务有聚会、结社的自由和发表意见的自由。在一个大型公共团体中,这种交流需要特殊的手段来传递信息并影响信息接受者。今天,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就是公共领域的媒介。”[2]网络上的“公共话语空间”还并不完全是哈贝马斯所谓的“公共领域”,但是它已经具有了“公共领域”的一些特点,可以说是一种“萌芽”。由于这个“公共话语空间”,民众的民主意识增强了,参与政治建设、社会改良的意识被激发了,舆论的建设作用成为了现实。轰动全国的孙志刚案正说明了这一点。孙志刚事件最初由纸质媒体揭露,但后来因为网络新闻的传播而引起了网民激烈的讨论,又进一步引起全国人民的关注。最终在中央、广东等有关领导的重视下,案件得到了公正的审判。然而事件并未就此结束,网民的讨论触发了深入的思考。孙志刚案引起了人们对收容遣送制度的反思,后来在法学家们的努力下,这个实施了21年的不合理的制度被废止了,中国对人权的保障又向前迈了一步。

三、网络新闻的缺陷

虽然网络新闻有种种优点,对人们的生活、社会的进步产生了不少积极影响。然而,正如硬币有正反两面一样,刚刚兴起不久的网络新闻还有许多缺陷,也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着消极影响。

比如,网络新闻虽然有及时性、海量性等特点,但是这并不能保证我们的社会日趋走向透明,因为网络新闻的失真性又同时混淆着我们的视听。网络新闻的失真性主要包括:新闻报道的片面性、诽谤或谣言新闻出现和暴力、色情等信息充斥。在各网站激烈竞争中,网络媒体往往将时效性放在第一位,尤其是将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看作衡量自己实力的重要标志,而网民对网络媒体能否做到时效性也有很高期望值。但是,以压缩审核时间为代价的时效性往往就难以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网络上虚假新闻一再出现,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严重降低了人们对网络新闻的信任度。同时,网络新闻版面(特别是商业网站的)上充斥着色情暴力的信息,不仅放纵着人们的欲望、毒害者人们的心灵,更妖魔化着我们的社会,给人们营造了一个虚假的社会现实。无论是诽谤谣言还是暴力色情,支持这些失真的网络新闻的正是网络媒体背后的商业利益。为了获得高点击率,许多网站(特别是商业网站)迎合人性的弱点。他们在对新闻信息的在加工时,极力发掘其中的不良信息作为卖点。

另外,由于网络新闻的互动性,平民话语权的提高有时也并不意味着人们在独立地表达自己、真正地行使民利。公众对于新闻事件的讨论,很多时候是随机的、非理性的,甚至只是在某种力量所影响下的集体解读的个体呈现。这种力量也许来自BBS中的某个“意见领袖”,也许就来自看过众多评论后头脑中形成的“大多数意见”。总之,当人们在发帖表达个体意见时,也许实际上还是受到“少数人”话语的控制,是在人云亦云。

四、小结

网络新闻究竟是为我们敞亮了世界,还为我们臆造了一个亦真亦幻的世界?网络新闻究竟是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实现民利的平台,还是搭起了一个控的架子,只是操控者从物理世界的“少数人”变成了虚拟世界的“少数人”?我们不能用简单地肯定一个、否定另一个来回答上面的问题。诚然,网络新闻有不少瑕疵,但是我们应当看到,与网络出现之前相比,我们对周遭的了解更多了,对我们的生活的掌控能力也更强了;我们微弱的声音不再弱小,它会得到回应,有可能形成强大的力量。事实上,中国网络新闻出现至今只有十年,这十年间经历了从“文摘式”向“原创型”的演变,其本身正在逐步走向成熟。我们应当相信网络新闻的瑕疵会不断减少,其对社会的积极影响会逐渐扩大。

那么,网络文化呢?对于本文开头的那个问题,也许现在回答还为时尚早,因为网络正走在通向成熟的路上。

参考文献:

[1]彭兰.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72-173.

[2]展江.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与传媒[EB/OL].人民网,(2004-12-02)[2014-04-10]..

[3]王荣.网络深入报道的优势[J].新媒体.青年记者,2006(8).

[4]张晓棋.论网络新闻评论[J].军事记者,2006(6).

民生新闻论文篇5

关键词:亲和;深度;民生新闻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10-0095-02

一、深度发掘新闻资源

近几年来,在各级广播媒体中,民生新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广泛重视。记者开始把话筒更多地对准普通民众,从百姓生活的各个层面发掘新闻。例如农民工工资的追讨问题、城市中小学高额择校费问题、住房价格高涨问题、居民生活中煤气、自来水、公交车等调整价格听证问题等,许多过去浅尝辄止或者不敢涉足的“新闻”越来越多地成为了民生新闻的“活水”源头和不断的深层挖掘的目标所在。

建立成熟的听众报料机制,是广播电台民生新闻做出特色的关键所在。很多发生于街头巷尾社区的新闻第一时间的目击者是普通群众。如果他们能够及时将这些线索打电话反映给广播电台,随后记者及时跟进报料、及时采写新闻报道就会大大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并极大丰富节目内容。在这方面许多电台纷纷开始投入财力,对线索提供人给予奖励。例如FM99.9从一开始就建立听众报料机制,频率因此在很短时间内迅速成为陕西广播的后起之秀,收听率节节攀升。

每天面对庞大繁杂的资讯,许多电台在自身人力有限的情况下,在一些新闻节目中汇集来自其他媒体的精华资讯,以有限之力达到最大成效。但是在选取、编发的过程中决不能简单的堆砌。而是要体现挖掘出民生新闻背后的思想和深层次原因。要达到这一点,就要求编辑在编发民生新闻后,还要使用连线评论员的方式或者配发本台评论,对新闻主题进行深度阐释和挖掘,上升到对同类现象的规律性把握和剖析,这样就会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使传播效果成倍提升。

二、以民为本,反映民情,传达民意

(一)报道内容小中见大

相对于时政新闻来说,民生新闻的关注点更多的应该放在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上,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民生新闻只能局限于日常小事上。实际上“民生”涉及的内容非常宽泛。从医疗卫生到教育收费,从劳动就业到社会保障等等。凡是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都应该是民生新闻的范畴。目前,广播民生新闻节目发展到现阶段,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做到既亲民又不落入俗套。做到这一点,就要在老百姓的身边小事与国家大政方针的结合点上下功夫。在“大主题”下寻找并策划贴近本土受众的“小选题”从而以小见大,把反映百姓生存状态,关注百姓冷暖的民生新闻栏目打造成雅俗共赏的新闻大餐。

(二)报道手法灵活多样

广播民生新闻只能闻其声不能见其人,这就要求记者多做现场报道,强化现场意识。要把听众看不到的现场环境、场面通过丰富且具有感染力的音像呈现给听众。要把话筒多对准目击群众,对准基层一线。让听众第一时间了解并感受到新闻事件的原貌。在节目中要充分采用各类体裁,诸如现场报道、录音特写、录音专访、录音通讯等,充分发挥广播的优势,增加节目的感染力和亲和力。

(三)播报语言生动活泼

民生新闻之所以受广大听众欢迎,除了内容贴近百姓生活。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播报方式生活化。不管是记者口播还是主持人,都应该以亲切自然平和的状态报道新闻事件。报道要讲究在细节中体现人物性格,在故事中展现事件经过,在悬念中抓住听众耳朵。同时要多让老百姓在报道中发出自己的声音。用生动活泼的叙事方式报道丰富多彩的民生内容。

三、运用评论增加民生新闻厚度

近几年来,各媒体民生新闻报道数量不断攀升,节目长度不断增加。不少记者为追求发稿量,每天奔波于各个新闻事件现场。为抢一时之先,无暇深入探究新闻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而只是浮在社会生活的表面,导致民生新闻报道过于浅薄,很多报道只是在低层次的重复。时间长了,听众就会失去新鲜感,从而丧失收听欲望。要改变这一现状,就要求媒体工作者沉下身子,向纵深拓展,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探究表象下面的真相。做一些有份量,能引发人们深层次理性思考的文章。

民生新闻的深度开掘体现在评论上。评论通过展现事件本身,分析深层次原因,进而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增加了民生新闻的厚度。广播民生新闻评论相对于其他媒体而言,更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因为有来自各方的声音,评论更加鲜活生动,更具可信性。

广播民生新闻评论较之于平面媒体的评论而言,形式更加灵活多样。有针对一个新闻事件主持人和听众进行的三言两语的点评。还有针对重大报道所做的录音述评、以及评论员的专业点评等等。这些都能极大地丰富节目内涵。

近几年,不少媒体都在强化评论。但评论的水平相差很大。有些泛泛而论,有些说不到点子上,还有的甚至随便以个人喜好进行妄加评论。笔者认为好的民生新闻评论,首先要能挖掘出事件的本质意义;其次要有自己独到的视角和观点;在此基础上,还要把握好“度”,也就是说话要有分寸。

四、注重互动和反馈,促进民生新闻良性发展

广播民生新闻节目最大的优势在于互动性和参与性,而互动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既有传统的热线电话,又有手机短信、网络留言等渠道。普通群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随意选择合适的方式,提供新闻线索,投诉遇到的问题,还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例如咸阳人民广播电台的“阳光热线”节目,每次节目邀请相关部门嘉宾,开通热线,接受听众投诉咨询,每周五对本周投诉进行反馈并设置子栏目“民生评弹”,由主持人选定一到两个本周最值得关注和讨论的民生新闻话题,邀请专家或者评论员发表权威评论,同时开通热线电话和短信平台,广大听众也可以参与讨论。

另外广播民生新闻栏目互动不能仅局限于节目中的互动,还要在节目之外加强和听众的沟通,建立常态的节目反馈机制,多听取听众对节目形式、内容、效果等的反馈意见。不断创新改进节目,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这样以来,民生新闻节目才会真正走上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咸阳人民广播电台常年聘请特约评论员,定期听取听众意见和建议,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根据受众的需求主动进行调整,使节目在贴近性、打造品牌方面获得了长足发展。

总之,民生新闻适应当今社会发展潮流,迎合了当前受众的诉求。与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相比,广播要想在日趋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如何在节目内容与形式上,深入拓展和挖掘民生新闻的广播化生存空间,不断丰富和完善广播化民生新闻的内涵与外延,是进一步开办和经营好广播民生新闻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彭欣.民生新闻发展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声屏世界,2010(2).

[2]张瑞宁.探析民生新闻如何由小做大[J].当代电视,2011(2).

民生新闻论文篇6

[关键词]电视民生新闻;社会责任;表现形态

电视民生新闻指以民本思想为基础,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法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的生命、生存、生活、生计等内容的一种电视新闻表现形式。 “民生新闻”的本质特征就是“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电视民生新闻的“民生”内涵需要深化。“民生”中的“民”应该是电视民生新闻的主体,所有具有公民权利的自然人都可以被称为“民”,包括城市的市民和农村的农民。民生中的“生”应该是电视民生新闻的内容层面,是绝对的新闻的本质追求和第一内核。

一、遵循专业主义理念与新闻职业精神

新闻媒介是社会环境的监测者,是公共信息的传播者,其职业责任就是为公众报道每天发生的大大小小的新闻事件,是为社会公众服务的。从新闻记者职业特性的角度来说,记者的基本职责是发现新闻,捕捉信息,客观公正地报道事实真相,“让公众知情”,向公众传播有用的信息。这种观念很早就在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理念中得到提炼。就我国电视新闻媒介而言,专业主义的理念一方面要求电视民生新闻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真实、客观、公正、全面地报道现实,防止煽情新闻、娱乐新闻、虚假新闻的过剩与漫延,另一方面要求民生新闻以平民百姓为关注的焦点,独立于各种社会利益集团的约束之外,为平民百姓提供话语表达的场所,为普通市民服务,为社情民意提供流通渠道与汇聚场所。社会转型与经济发展使社会舆论趋于多元,经济改革与体制变迁也使社会利益群体分化严重,社会矛盾突出,社会问题积聚较多,复杂的社情民意需要有一个汇聚与流通的渠道。收入少、就业难、子女教育、没有社会保障、住房困难、生活费用高、自己或家人身体不好、子女就业难(主要是民工子女就业难)、没有安全感与教育乱收费。是当前困扰老百姓的十大烦心事。失业、贫富差距过大、严重、社会治安差、大学生就业难、社会保障不健全、房价上涨太快教育乱收费、环境污染严重与生活费上涨被认为是当前十大最突出的社会问题。建立社情的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提高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作为直接贴近社会最底层民众的民生新闻,直接面对与经常关注的就是社情民意,报道中所反映的都是鲜活的民众生活元素,完全可以构建成社情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电视民生新闻对于社会舆论与社情民意的整合,切合了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良性发展的需要。

二、为社会发展与进步提供社会监合与舆论支持

电视民生新闻的社会监督体现在对社会政治法律、伦理道德、社会行为以及一般社会公共权力的监督上。这就要求电视民生新闻在确立公众意识,监视环境,守望社会,消除弊端,增进社会福祉等方面履行新闻媒介的道德义务与责任,揭露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方面的不良行为,倡导积极健康的伦理道德,弘扬社会正义与良知。基于平民视角与平民化的价值取向,民生新闻的舆论支持主要体现在用积极健康的传播方式,传播那些能反映民众心声,抨击丑恶现象,维护社会公平,反映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凸显城市文化内涵,体现人文关怀的市民新闻,为民主政治建设创造一个和谐向上的舆论环境。同时,民生新闻应当担负起疏导社会矛盾、纠正转型期失衡的道德价值观念、引导民众形成积极向上的道德品质的责任。社会转型期出现的问题与矛盾较多,经济利益的争夺与重新分配以及由此带来的利益冲突,不同程度地影响和制约着和谐社会的发展,而这些问题与矛盾,大多呈现在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因此,电视民生新闻理应担负起疏导、沟通、交流与评判的责任,担负起组织公众舆论,弘扬社会正义、互助、诚信、友爱等传统美德的责任,以构建新的道德秩序与价值评判体系。

三、维护公共利益,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舆论氛围

和谐社会的构建要求全社会所有政治经济力量共同发挥作用,按照帕森斯“社会整合”的思想,社会的各种政策、制度、规范和价值等,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完整系统,要建立一个良性运行的社会,就必须使各种运行机制之间形成一种和谐的氛围,而不能仅仅依赖市场竞争的单一机制来构建社会秩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而新闻媒介的作用首当其冲。新闻媒介必须直面社会,对社会中不和谐和影响和谐的问题进行建设性监督,通过新闻舆论的约束力,对社会问题、社会不公正现象进行监督和制约,促进问题的解决和社会的进步。以社区新闻和市民新闻为传播主体的电视民生新闻,无疑是动员社会力量共同构筑舆论监督渠道的良好途径。特别是公共话语平台的构建,为和谐社会提供了舆论支持。

电视民生新闻由“以传者为中心”转向“以受者为中心”,观众从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主动参与者,甚至直接参与到新闻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各个环节中。构建和谐社会,需要面对且妥善处理好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其中最迫切的是协调好各阶层的利益关系。这里还涉及一个社会公共利益的问题,即大多数人的切身利益问题。同时,公共利益意味着我们应当建立一种媒介体系,以使其遵循管理社会其他部分时的基本原则,尤其是与正义、公平、民主以及当前值得向往的社会与文化价值观念相关的原则。就这一方面而言,电视民生新闻无疑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民生新闻热心公益事业,体现人文关怀,动员社会力量对于社会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的帮助,为社会公众提供了一个了解弱势群体、帮助弱势群体的场所。同时,民生新闻积极倡导社会正义,传播普通百姓中真善美的社会行为,努力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本身就构成了一幅社会和谐的美好画卷。

民生新闻还在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中为构建和谐的政治氛围提供舆论支持,民生新闻不仅表现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还反映公共事务管理部门以及政府部门构建服务型社会,建设法治国家,倡导民主管理型政府等方面的积极努力,为城市居民参政议政、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投身市民文化建设提供舆论支持和交流空间。

参考文献:

[1]罗梅.浅论电视民生新闻的影像表现[D].

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2]董天策.从范式角度审视民生新闻[ J ].

民生新闻论文篇7

关键词 电视新闻;民生新闻;存在的问题;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69-0003-02

0 引言

电视新闻中的民生新闻是在党和政府在大力提倡构建和谐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时代形势下出现的,坚持“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原则,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因此,进行关于电视新闻中民生新闻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的探索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

1 电视新闻中民生新闻存在的问题

1.1民生新闻同质化倾向比较显著,内容较为单一,存在着较高的重复率

电视新闻中民生新闻节目过多地堆砌天灾人祸、邻里纠纷、水管爆裂等等新闻事件,就会导致同质化倾向比较显著。对于新闻媒体来说,对于这样的新闻事件进行长时期的重复报道,就等于是始终在报道无数个似曾相识的故事,报道的内容非常单一,很难吸引电视观众的眼球,更别说能够让电视观众有深刻的感受和新鲜的启示。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众多民生新闻都让电视观众感觉到热闹有余而精彩不足,从而对于民生新闻失去了兴趣。

1.2新闻媒体自律性不强,民生新闻存在着一定的娱乐化倾向

为了一味满足电视观众求愉悦的心理需求,新闻媒体不能够把握新闻工作的底线,导致民生新闻存在着一定的娱乐化倾向。民生新闻表现出的“娱乐化”的倾向,导致其应有的权威与风骨甚至变成了无厘头的搞笑版本。新闻媒体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导致一些“民生新闻”更是变成了人民群众八竿子都达不到的明星绯闻逸事。

1.3民生新闻内容琐碎唠叨,选择过于阴暗

民生新闻主要是报道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社会需求、社会问题、以及社会心理,是“市民关心的、关心市民的”,所以,非常容易出现内容琐碎唠叨的问题,导致整个报道都是家庭日常生活琐事,电视观众仅仅可以观看到表面化、浅层次、繁杂、无关痛痒的小新闻。

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部分民生新闻的选材过于阴暗和晦涩,过于强调人性的阴暗面,或者是通过揭露人性的隐私的方式来把电视观众的深层欲望调动出来,虽然是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电视观众的猎奇心理,使新闻媒体的经济效益获得了大幅度的提升,然而,这样的民生新闻其实不再是淳朴的民生新闻,而是“黄色新闻”了。这样的民生新闻的泛滥,久而久之,就会影响正确的舆论导向。

2电视新闻中民生新闻存在的问题的解决策略

2.1避免民生新闻的同质化的问题,适当增加文化类民生新闻

要避免民生新闻的同质化的问题,在电视新闻中的民生新闻报道中,可以适当增加文化类民生新闻,采取多种多样的报道方式,包括简讯、评论等等,从而保证多种报道方式发挥出自身的优势,以便更好的进行民生新闻报道。通过适当增加“高雅”的文化类民生新闻,就能够适当地抵消掉家庭琐事类的民生新闻的“俗”,保证观众们能够雅俗共赏,保证电视的民生新闻能够更加吸引观众的眼球。

2.2新闻媒体要加强自律

新闻媒体必须加强自律,应该严格坚守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绝对不应该无限膨胀,颠倒是非黑白,不能够为了一味的迎合电视观众而做出各种各样的不符合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的报道行为。具体来说,新闻媒体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加强自律:第一,设立更加严格的新闻行业标准;第二,制定新闻工作人员的自律规章制度;第三,建立有效执行专业标准和新闻工作人员自律行为的监督机构。与此同时,众多的新闻媒体也可以联合制定“自律公约”,通过“自律公约”来要求新闻工作人员都能够严格遵守新闻工作的职业道德、真正维护新闻媒体的良好形象,真正维护新闻工作人员的声誉,从而有利于提高电视新闻中民生新闻的知名度。

2.2民生新闻工作人员应该全面挖掘更好的民生新闻

民生新闻工作者应在选题空间不断拓展,全方位地挖掘最新最吸引人的新闻材料。民生新闻工作人员在选取新闻素材时,不可只停留在新闻事件的表面,必须把民生新闻事件背后的意义和缘由深入挖掘出来,并且准确判断新闻事件的发展趋势,以便报道出更好的民生新闻。与此同时,电视民生新闻对民生的真正关注,不可简单地停留在过快反映民情、引起受众人群兴趣的表面,而要向纵深拓展,开拓引导观众理性思索的平台,帮助观众提高自身的思想素养,改变自身的生存环境,帮助电视观众发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方法,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真正体现出以民为本的“民生”情怀,这也是当今电视民生新闻能突破与创新的必经之路。

3 结论

综上所论,民生新闻作为电视新闻中一个比较新的课题,作为新鲜事物,在其产生到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甚至会倾向于娱乐化、同质化及琐碎化,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一种正常的现象。因此,电视新闻媒体需要在发展民生新闻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深化分析、提升品质、拓展主题,并且通过利用民生新闻来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同时为电视观众一个了解公共事务的平台,最终推动我国的电视新闻中的民生新闻走上精品化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陆晔,王硕,侯宇静.突破从“民生新闻”开始——《第一时间》与地方电视新闻发展前瞻[J].现代传播,2004(4).

[2]孟建,刘华宾.对“电视民生新闻”现象的理论阐释——以安徽电视台《第一时间》栏目为例[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7).

[3]祝绍敏.对民生新闻节目现状的几点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

[4]张涛.互动新闻:民生新闻改革新动向——兼评陕西电视台互动新闻《都市热线》[J].新闻知识,2006(5).

[5]熊博.浅谈新闻的基本属性在民生新闻中的异化[J]. 消费导刊,2008(23).

民生新闻论文篇8

关键词:民生新闻; 人性化; 报道; 亲民性

民生新闻是众多新闻种类当中的一个新兴类别,由于民生新闻所报道的内容关系普通百姓生活,因此,民生新闻受关注的程度也日益增高。各种媒体也将做好民生新闻甚至是打造民生频道作为吸引观众的重要手段。民生新闻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新闻内容的亲民性,以及新闻自身的社会反响程度,因此,做好民生新闻报道,首先要重视新闻的社会价值体现与人性化的特质。在进行民生新闻制作和报道过程中,要始终秉承客观的新闻角度、具有亲和力的报道风格和良好的社会舆论导向。

1 对民生新闻人性化的认识

1.1 民生新闻的特点

“人性化”是近年来国内外的热门话题,彰显人性是尊重人权的表现,是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的标志。民生新闻有着不可磨灭的“以民为本”的根本属性,因此,民生新闻与“人性化”的关系密不可分。民生新闻是站在人文主义关怀的出发点来进行的新闻报道,以普通的民众需求为基础,以民众乐于接受的形式为表现手法,积极反应民声、民意的同时,利用媒体的影响力来为民众排忧解难。在民生新闻的内容安排上,应当以普通百姓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为关注焦点,以平实的语言来叙述百姓生活,从而引起普通民众对民生问题的共鸣,从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为政府决策提供民意支撑。

1.2 民生新闻的构成

民生新闻所报道的内容较为广泛,很多新闻都具有连续性,跟踪报道是民生新闻常见的报道形式之一,除了大众生活发面的新闻新事意外,还包括社会公共基础建设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内容,例如,教育、医疗、治安等。民生新闻的报道内容大多立足于民众问题,关注社会弱势群体,保障民众的合法权益等,因此,民生新闻具有很强的大众属性。

1.3 民生新闻的人性化体现

   平民化视角是民生新闻贴近生活、贴近百姓的最主要特点之一,采用平民化视角、百姓的语言来进行事件描述,不但可以增加新闻内容的亲和性,更加可以将发生在民间的问题真实的再现出来,避免了因文学加工和文字润色所带来的报道失真。此外,在民生新闻报道中,可以通过对普通群众的采访来体现和反应大众对民生问题或事件的看法,赋予普通大众一定的话语权,是民生新闻人性化的最集中体现。通过百姓讲、百姓说、百姓评的方式,来对社会问题发表意见,形成公共共识,增强了民生新闻的互动性,使民声、民意有地畅言。

2 增强民生新闻人性化的对策

2.1 拓宽民生新闻选题范围

民生新闻涉及内容较为繁杂,从街头巷尾、家长里短到社会问题、焦点事件,很多媒体为了单纯的追求收视率,往往对一些邻里纠纷、家庭失和等问题过于关注,长篇累牍的进行报道,无形中将民生新闻范围狭隘化了。为了提升民生新闻的社会价值和彰显民生新闻的人性化特点,应当拓宽民生新闻的选题,增加一些为大众解读政府政策、法规类的新闻,在政府与民众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使民生问题能够得到落实与解答,这样的民生新闻才具有更高的社会价值。

2.2 注重民生新闻趣味性的体现

民生新闻不应当是以不苟言笑的政治新闻、国际要闻方式进行报道,既然是关系民生,心系群众的新闻,就应当以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报道,并适当增加新闻的参与性与趣味性,为群众生活提供一个轻松的了解身边事的平台。以轻松诙谐的方式来对一些社会现象进行解读和评论,更容易被普通大众群体接受,并得到共鸣和反响。但是在诙谐的把握上,要注重尺度,既要保持新闻的高品位,又要接近于大众心理,此外在舆论引导上,要注重对现象的评论要保持客观,避免讽刺、挖苦的个人情绪掺杂到新闻播报中。

2.3 面向广大群众做到“众口全调”

民生新闻的广泛性在一定程度上给新闻的制作带来了一些困难,成为了一把双刃剑。首先,民生问题涉及广泛能够吸引社会各阶层的群众来关注,拥有广大的观众群体。但正是面向的群体过于广泛,才使得“众口难调”的情况屡有发生。社会各阶层受教育背景、生活环境、工作环境的影响,对新闻的接受方式也各不相同,对同一事件的看法也不尽相同。因此,满足各阶层群众的需求,就是民生新闻倾注人性化关怀的重要体现。

4 结语

    民生新闻是代表了传媒对普通大众生活群体的尊重,是一种人性化的新闻方式,其中所蕴含的是更多的人文主义情怀。提高民生新闻质量就是要提升新闻的人性化程度,在百姓与政府、问题与舆论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建立起解决问题的渠道,从而发挥媒体所具备的社会作用,体现媒体承担的社会责任,更好的实现民生新闻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顾理平. 民生新闻采写艺术.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12):101-102.

上一篇:有线电视管理论文范文 下一篇:现代装饰艺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