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工作工作思路范文

时间:2023-03-17 22:16:15

民生工作工作思路

民生工作工作思路范文第1篇

2013年,山东省共筹集政府援助资金4230万元,启动扶贫开发项目48个;借助第16届“渝洽会”签约经贸合作项目36个,投资金额80亿元;选派26名干部赴重庆挂职交流,开展实用技术等各类培训班20期,培训2000多人,圆满完成了年度扶贫协作工作任务,3个案例入选全国100个社会扶贫创新案例。

在过去几年的扶贫协作当中,山东省立足实际,逐渐摸索出了一套工作思路和推进办法,真正使帮扶工作落到实处。

第一,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与重庆的扶贫协作工作,2013年11月专门成立了由省委书记姜异康、省长郭树清任组长的山东省对口支援协作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办公室,将扶贫协作工作纳入全省重要议事日程。

双方工作沟通协调机制不断完善。2013年双方共有党政干部500多人次(其中县处级以上干部268人次)赴对方考察调研,先后3次举行两省市领导出席的联席会议,及时协调解决扶贫协作中的重大问题。其中,2013年11月27日在济南举行的山东・重庆对口支援和扶贫协作工作座谈会,就深化扶贫协作等工作进行了磋商,山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孙伟,重庆市副市长张鸣出席会议并讲话。

建立了政府援助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2013年11月27日,两省市座谈会议定,山东省承担扶贫协作任务的14市,每年安排的扶贫协作政府援助资金以2013年的300万元为基数,至“十二五”末,按10%的年增长率递增,下一个规划期,按国家要求的资金增长比例和时限执行。

第二,突出援助重点,全力抓好民生与产业项目建设。2013年,山东省承担扶贫协作任务的14市及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共筹集政府援助资金4230万元。在资金使用上,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作为重要抓手,重点实施了一批惠民生、促产业的援助项目。

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投入资金3100多万元,实施了贫困村整村推进、高山生态扶贫搬迁、乡村道路、中小学校舍、乡镇卫生院等民生项目23个,效果非常明显,一批影响贫困群众生产生活的出行、就医、上学、饮水等难题得到了有效缓解。

在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方面,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实施特色种植、养殖项目18个,通过农业新品种、新成果、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带动了水果、中草药、蔬菜、苗木、畜禽等特色产业发展,建设了一批优质特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示范园,增强了贫困县自我发展能力。

第三,积极搭建平台,推动两地企业互利合作。山东省按照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携手共进、共同发展的思路,充分利用“渝洽会”等各类经贸活动平台,积极引导省内企业到受援县对接洽谈、投资兴业,促进当地产业发展。

2013年5月“渝洽会”期间,山东省组成代表团参会,并与重庆举办了第三届“山东・重庆扶贫协作暨经贸合作项目签约仪式”,签约经贸合作项目36个,投资金额80亿元,涉及农业、贸易、旅游、纺织、制造业、基础设施建设、能源等领域。此外,各市还与结对县经常性地组织经贸合作推介会和两地企业互访考察活动,一批影响力大、带动作用强、市场前景好的企业落户重庆。如山东如意集团在万州投资建设三峡技术纺织有限公司、西部纺织城等大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37亿元,实现利税5.8亿元,解决就业岗位6000个,成为当地骨干支柱企业。山东大地金银花、重庆绿家源生态农业公司等一批成长型企业也在重庆贫困县落地生根,通过推广“短平快”的种植、养殖技术,让贫困群众发展产业、脱贫致富。

另外,山东省还采取多种形式不断拓宽合作领域,如组织旅行社、旅游营销公司,通过机票打折、包机、增开专列等多种形式,发动3万多名游客前往武隆旅游观光;通过举办推介会、互设农副产品直销中心等形式,借助自身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平台和销售网络,帮助受援县脐橙、土鸡、茶叶等特色农产品扩大销路。

第四,加强智力帮扶,促进双方人员间的全方位交流。山东省充分发挥人才优势,通过双向挂职、职业技能培训和“支医、支教、支农”等多种形式,全面开展对结对县的智力帮扶。

2012年10月,山东省与重庆互派了46名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的干部开展为期半年的挂职交流工作,效果很好,2013年4月到期后又延长了半年(其中山东省轮换干部3名)。各市还积极与结对县开展农业、医生、教师等专业技术人才交流和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如济南市多次派遣专家、技术人员前往武隆县沧沟乡指导培训,帮助当地发展西瓜标准化种植万余亩,产值突破6000万元;东营、泰安、日照等市结合结对县需求,围绕蔬菜种植、畜牧养殖等特色农业技术,完成培训1300多人次,提高了农民科技种养水平。

下一阶段,山东省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新指示、新要求,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带着感情、带着责任谋划好下一步工作。

第一,抓好援助项目建设。2014年,山东省将进一步加大政府援助力度,计划筹集政府援助资金 4620万元,比上年增长10%。在资金使用上,将更加关注民生,注重向基层倾斜,从2014年起至2018年,将政府援助资金的70%用于14个贫困县的高山生态扶贫搬迁,集中资助搬迁困难的扶贫对象,让更多深山峡谷和高寒边远地区的贫困群众搬出来,并扶持他们发展特色产业,让他们逐步走上致富道路。

第二,抓好双方经贸合作。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利用“渝洽会”等各类经贸活动平台,引导和鼓励两地企业在特色农业、资源开发、高新技术、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产业领域加强合作,促进互利共赢。不断完善促进经贸合作的有关政策措施,积极跟进服务,加强协调调度,抓好签约项目跟踪、落实、服务工作,积极推动项目早注册、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

第三,抓好干部人才培训。鼓励各市加大对贫困县教育、卫生、现代农业等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的帮扶和培训力度,为当地培养一批专业素质高、能带动广大群众脱贫致富的专业技术人才。鼓励各市充分利用好职业技能培训资源,加强对当地劳动力的专业技能培训,鼓励企业积极吸纳当地劳动力,增加贫困群众收入。继续创造条件,开展多种形式的双向挂职交流工作。

民生工作工作思路范文第2篇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面安排部署。2014年5月30日州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培训会议召开以后,我县高度重视,及时召开工作部署会议,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斯旦波同志为组长,扶贫移民局方毅同志为副组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等九个单位为成员单位的扶贫开发建档立卡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在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安排专人负责日常工作。

(二)强化宣传引导,确保务求实效。为认真开展我县的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加班加点作扶贫开发培训会议的前期工作,并结合实际拟定了我县《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下发给乡镇。并对全县贫困发生率和贫困人口、贫困村进行测算,于6月8日召开由分管扶贫的副乡镇长、农经员参加了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动员培训会,进行建档立卡培训工作,讲明了操作方法、步骤和应注意一些事项等。同时,加大扶贫开发政策的宣传教育,通过广播电视、会议、村务公开等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扶贫工作的重要意义,最大程度地统一群众思想,调动群众投身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营造良好的建设氛围。

(三)扎实稳步推进,确保工作进度。为扎实开展我县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我县17个乡镇党委、政府对此引起高度重视,成立了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领导小组,分别召开动员培训会议,各乡镇分别组成若干工作队按照我县的实施方案开展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现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进入第三步,完成了规模确定、初选对象和第二次公告公示,报县政府审定后进行公告并报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贫困村建档立卡工作完成了初选对象和第一次公示公告,目前报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现以批文下达到我县。我县已于8月22日召开培训会,安排了贫困村表、贫困户表、扶贫手册的填写,拟定扶贫计划等工作。印刷了3000册《扶贫手册》、贫困户登记表2744套、贫困村登记表64套。总之,这一阶段工作是为下一阶段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为以后几个阶段的工作奠定坚实基础,目前我县正在紧锣密鼓的开展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

二、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凝聚工作合力。为切实加强对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推进扶贫协作工作,县委、县政府及时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亲自挂帅的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细化任务分工,与项目责任单位、具体实施乡镇分别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将扶贫协作推进和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考核,确保工作措施、帮扶目标等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同时,建立了扶贫协作工作推进联席会商制度,确保工作推进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能得到及时解决,形成了扶贫协作工作“联动发力、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二)厘清工作思路,坚持规划指导。结合县情实际,及时抽调人员,组织力量,会同专业机构,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精心编制完成了《浙江2014—2020年东西扶贫协作规划》,厘清了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思路,明确了各阶段工作任务,围绕“生态蔬菜、藏香猪,早实核桃、凤尾鸡,道地药材、蜂”六大主导产业,着力助农增收致富;围绕水、电、路、桥等公共基础设施,着力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围绕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科技等社会事业建设,着力转变群众观念,提高群众综合素质。科学谋划,合理布局,统筹推进扶贫协作。

(三)建立健全机制,强化监督管理。在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建设过程中,我们认真做好三个着力,强化监管,确保质量,努力把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建设成为德政工程、惠民工程、富民工程。一是着力健全政府引导、群众参与的联动机制。以加强宣传引导为抓手,抽调了县乡工作人员为主的宣传队,深入到项目实施村,大力宣传国家扶贫政策、民族政策,扎实开展感恩教育活动,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特别是海宁人民对人民的无私关爱,使项目实施村群众观念发生极大的转变,实现了“要我发展”到“我要发展”的思想突破,群众积极投工投劳,主动参与项目建设,形成了“政府引导、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二是着力健全项目监管机制。建立了项目民主决策制度、项目质量监督管理制度、项目资金审核拨付制度,抓好项目全程监管;实现了项目建设内容、项目实施方式、质量责任追究等内容的公开,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确保了项目建设管理规范、监督有力、高效推进。三是着力健全资源整合机制。为充分发挥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专项资金效益,我县积极整合国家涉农专项资金、国家扶贫专项资金及县级财政支农资金等各类资源,并发动群众自筹资金、投工投劳,为协作项目实施提供有力的支撑和资金支持,推动实施村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一年多来,在浙江海宁的倾情帮扶下,项目实施村——格依村呈现出民生条件显著改善、干部群众感恩奋进的良好局面。一是贫困人口大量减少。对口扶贫项目实施后,受益人数达187户821人,累计减少贫困人口207人,进一步增强了群众感恩奋进、艰苦创业、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动力。二是基础设施有力提升。投资100万元,完成四改两建187户、安装太阳能路灯47盏、维修村民活动中心200?;投资140万元,新建联户路3500米。项目实施村水、电、路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公共服务水平有效提升。三是农牧民群众持续增收。投资140万元,养殖牦牛200头、种植大蒜和中药材各200亩;投资50万元,培育旅游产业大户10户。特色产业初见成效,发展后劲不断增强,该村2013年群众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010元,增幅高于全县平均水平,与发达村的发展差距逐步缩小。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高半山基础设施条件还很薄弱。我县的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高半山,生产生活条件差,农牧民群众对农业的投入有限;农业项目较少且争取难度大,高半山农村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制约了生态农业的发展。加之,农业又属中长期项目,季节性强,回报率低,难以激发社会各界的投资热情,造成项目推进困难。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事业落后,“行路难”、“吃水难”、“住房难”、“就医难”、“上学难”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影响了农牧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扶贫开发进度。

(二)群众生产生活成本非常高。由于牧区地广人稀、山大沟深,大多数农牧民群众常年居住在海拔2800米以上的高半山,居住分散,条件十分艰苦,生活环境恶劣,且距离城镇较远,交通十分不便,造成生产生活资料运输成本高,修路、普及水电难度大,农牧民看病难、读书难,生产资料、生活资料采购难,产品销售难,导致农牧民生活成本居高不下,实际收入存量偏低,是长期制约贫困乡村的发展、严重影响了农牧民生活质量。

(三)贫困乡村自我发展能力弱。由于不少地方农牧民专合组织化程度不高,生产经营服务体系不健全,规模化生产、专业化经营还在起步探索阶段,农牧民单打独斗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直接影响到家庭经营收入水平。加之自然灾害频繁,农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农牧户收益流失的问题比较突出。

(四)农牧民收入不稳定问题突出。我县大部分地区生产条件十分脆弱,生活环境恶劣,仅靠扶贫开发单项投入和一般性投入很难形成脱贫减困的整体和持续效应。虽然大部分地区群众的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但由于群众的实际收入低且不稳定,一旦遭遇天灾、病患等重大变故极易返贫,边脱贫边返贫的现象仍然存在。

(五)农牧民知识技能水平有待提高。我县绝大多数农牧民贫困家庭劳动力文化程度低,劳动技能水平单一,收入渠道不宽,加之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不高、附加值低、劳务输转组织化程度不够等因素的制约,造成贫困家庭增收渠道狭窄,致富脱贫乏力。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夯实经济社会发展根基。县作为岷江上游的生态县,改善生态是治贫的根本,也是发展的根基。我县是贫困山区,也是地震灾区,这种特点决定了我县在扶贫攻坚的过程中不可能采用大规模的、自然资源开发型的扶贫形式,而且从长远的国家战略利益来看,应该建设成为国家的生态安全屏障。必须以解决生态区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为根本,把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作为扶贫攻坚的重要策略,通过积极向省州争取,落实水资源补偿费,加大生态转移支付力度等,为其基本生产和生活提供保障,实现生态保护与牧民增收“双赢”,着力建设美丽。

(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贫困地区发展条件。基础设施滞后是制约民族地区扶贫攻坚的主要因素,也是影响农牧民生产生活质量的根本所在。要进一步加大项目资金投入力度,充分利用叠加政策机遇争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断完善贫困片带的发展条件。着力提升农村公路等级,畅通农畜产品运输和农牧民出行通道。认真组织实施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小型农田水利、农牧村安全饮水改造等重点工程建设,完善水利设施,提高抗灾能力。实施农牧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延伸输电范围,提升供电保障能力。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切实解决好贫困乡村的行路、饮水、用电、通信、就医、就学等困难,着力改善农牧村发展条件。

(三)加快培育富民产业,促进农牧民转产就业。着力培育旅游、商贸、运输、餐饮等三产服务业,完善和延伸产业链条,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进一步深化农牧村经营制度改革,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农牧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不断壮大舍饲半舍饲养殖规模,完善产业结构,转变单一依靠农牧业发展生产的现状,通过就地发展生产提升致富能力,从而减少贫困区带人口基数。

民生工作工作思路范文第3篇

为学习借鉴**市环境执法先进经验,提高我省环境监察人员业务素质,根据《**——****年环保合作工作备忘录》及省环保厅《关于印发**年全省环境监察业务培训计划的通知》要求,**年6月7日—11日,省环境监察总队组织各州(市)环境监察支队负责人前往**考察学习不同行业现场执法特点、技能与技巧以及学习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理的措施及方法。在为期一周的考察学习活动中,主要参观考察了**港污水处理厂、御桥垃圾焚烧发电厂、**化工区(赛科)、太古升危废处置单位和**市环保局在线监控中心,与**市环境监察总队进行了执法交流座谈,在座谈会上,**市环境监察总队负责人就**市的环境监察工作情况及环境执法理念向我们作了详细介绍,**方就有关排污收费、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现场环境执法、污染纠纷调解、减排项目环境监察、现场环境稽查、环境监察能力建设以及如何增强服务意识等方面的问题与**市环境监察总队进行了广泛交流。通过这次考察学习,使我更进一步了解到**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感受到昭通与**市之间的差距,认识到我市环境监察工作所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同时,通过学习和借鉴他们的宝贵经验,也进一步增强了我认真履职的决心和信心,有效提升了我的思想意识、宗旨观念、工作思路以及业务素质,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

二、考察学习所取得的收获

通过与**市环境监察总队相关人员的广泛学习和交流,他们的工作经验和执法理念有几点值得我在今后工作中去认真学习和借鉴。

(一)建立健全了一个领导班子和组织机构。**市环境监察总队现有编制61人,有总队长1人,副总队长2人,内设机构有办公室、监察一科、监察二科、综合执法科、热线科、稽查科和法制科共一室六科,各科室根据自己的职能职责,设置了相应的工作岗位。总队长负责全总队的工作,两位副总队长协助开展工作并负责督促落实各自分管的工作,各科室按照各自的职能职责把各项工作进行了细化并责任到人,责任科室领导负责科室工作的具体督办,科室人员按照自己的职能职责抓好各项工作落实,较好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

(二)确立了一个科学合理的工作思路。**市环境监察总队结合年度环境监察工作的实际,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提高环境质量,促进科学发展,争创全国一流”的主题,围绕市局中心工作,从年初开始,就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制度和确立了科学合理的工作思路,召开了以“规范执法行为,实施精细化监察”为主题的专题研讨会,重点突出了部门职能调整组合,组织开展了干部竞聘上岗活动,加大了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和加强了全体监察人员的业务培训,在全市辖区内推行了精细化监察和实行了执法建议书制度,进一步规范了现场取证、制作笔录等公文文书,就如何解决环境监察和工作中的难点等问题进行了有效探讨,在全市尝试公众参与环境执法等一系列活动,通过典型环境违法案件的曝光,成功地打造出了**市环境监察的声势,较好地保障了城市环境安全。

(三)注重打造一个环境执法品牌。一是以加大执法力度为立足点,通过媒体曝光和加强后督察等执法手段,实行执法建议书制度,逐步解决了监管不到位以及以罚代管的问题;二是以创新监管机制为着力点,试行精细化监察和开展在线监控数据的管理,针对企业违法排污问题,采取不定时的检查手段,加大对违法排污企业的监管力度,督促企业增强环保意识,完善污染治理设施,保障城市环境安全;三是以关注民生改善为突破口,进一步完善应急响应机制,保障饮用水源地环境安全,注重环境执法规范化和解决单为环境而的问题;四是以增强服务意识为结合点,注重执法与服务并重,尝试公众参与执法,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五是以注重素质培养为支撑点,开展执法交流和撰写调研报告,全面提高环境监察人员的整体素质;六是以狠抓队伍建设为切入点,开展干部竞聘上岗和加强业务技能培训,注重落实环境稽查制度和体现政风行风,逐步解决了个别人员不认真履职的问题。

三、通过考察学习,对下步工作的思考

通过这次考察学习,对照我市的环境监察工作,使我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环境监察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自身在履职过程中也还存在创新精神不强,管理不到位,制度不健全,凝聚力、战斗力不强等问题,我将以此次考察学习为契机,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加以改进。

(一)要注重加强支队班子建设。在工作中要进一步理顺工作关系,搞好班子内部团结,增强班子的民主决策意识和内部管理能力,在两位副支队长的协助下,充分调动全队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彻底解决凝聚力、战斗力不强等问题。

(二)要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结合全市环境监察工作的实际,逐步探索开展环境稽查工作的思路,通过开展现场环境监察和环境执法等实战演练,逐步提高支队全体人员的环境监管能力和执法水平;通过送出去和请进来等相关培训手段,全面提高全队人员的业务技能,逐步扭转个别人员履职不主动的问题。

(三)要创新管理机制。一是建议局党组为支队增设监察一大队、监察二大队、综合室三个内设队室,以便将各项工作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年9月6日,经局党组会议研究,同意支队增设监察一大队、监察二大队、综合室三个内设队室,并以昭**[**]32号《关于昭通市环境监察支队设立内设机构及职能分工的通知》行文各县区环保局)。二是借鉴**市环境监察总队实行的执法建议书制度和推行的精细化环境监察模式,转变工作作风和改进工作方法,逐步解决环境监管不到位以及以罚代管等问题,确保全市的环境安全。

(四)要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和改进工作方法,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一是要克服因循守旧的思想,增强环境监察工作的创新意识和主动意识。二是要克服作风不够深入,抓工作不够大胆,管理不够到位的问题,彻底解决怕得罪人,当老好人的思想。三是要认真履行好自己的岗位职责,增强干好本职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克服知识面窄,思想观念陈旧和工作方法不够灵活以及遇事不冷静、易急燥等问题。四是主动理顺同事之间特别是班子成员之间的工作关系,努力提高自身工作标准和工作质量,团结和带领支队全体人员,在局党组的统一领导下,扎实认真地组织开展好支队的各项工作。

民生工作工作思路范文第4篇

认真贯彻区委工作会议精神,年。实施“一个中心,两大任务,五个重点、十项工作工作部署,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努力推进街道全面发展。

一、以提高居民幸福指数为中心

以提高居民幸福指数为中心,年。以公共服务为重点,加强道路硬化、文体设施等硬件建设,完善社区服务、文娱活动等软件建设,关注弱势群体,加快发展社区居家养老等服务业,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陶冶群众情操,促进广大居民形成积极向上精神状态。

二、两大任务

1城市拆迁

抓好人民医院南侧、原职业中学周边等地块拆迁扫尾;精心组织,集中力量。重点做好老南菜市、果园街二期、宿迁学院东侧等地段拆迁,加快老城改造步伐。

2社区建设

整合现有社区资源,切实搞好各社区硬件建设。发展社区服务项目;开展小区系列文娱活动,丰富居民文化生活。

三、五个重点

1招商引资

健全招商网络,围绕纺织服装、机械电子等行业。稳定招商小组,提供后勤保障;主动瞄准全国500强和行业领先大企业,全力招引大项目,努力引进高科技、高附加值、高环保的超亿元项目。

2服务开发区

深入细致做好群众工作,围绕征地拆迁和地表清理。保证项目顺利落户;围绕开发区发展,重点做好水、电、汽征地服务;围绕企业需求,开展用工培训,促进企业发展。

3财源建设

认真调查辖区建设项目,服务好征地和辖区企业。招引企业注册、筛查有实力财源项目;明确属地跟踪责任,确保税源足额归属街道财政;调动直接和间接的积极因素,加大奖惩力度,有效调动居委会协护税积极性,确保街居财力大幅度增长。

4基层党建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坚持科学发展观。抓好居支“两委”班子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加强培训,突出工作能力建设,提高整体执行力;以各支部为核心,激发党员队伍活力,实施党员干部素质提升行动。

5社会稳定

实现一般矛盾纠纷在萌芽时期解决,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工作;开展各类矛盾纠纷排查。重点矛盾和问题逐步解决,对重点人员实施重点解决,防止发生。加大考核力度,继续实施量化打分,奖罚分明,严格责任主体。逐步形成科学、完善的社会治安良性循环长效工作机制。

四、十项工作

1加强环境卫生管理

加大工作力度,坚持“全面覆盖、不留死角、长效管理、永久保洁”标准。各社区居委会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亮点;坚持红黄旗制度,加大检查密度,切实杜绝管理盲区。

2加强招商企业帮办服务

安排专人全程帮办企业发展,加大招商引资企业帮办力度。帮助企业解决建设生产中遇到困难,促进落户企业早建设、早投产、早达效。

3加强就业创业培训

利用各类培训资源,充分利用国家培训经费。认真开展失地、失技、失业市民培训。利用人民医院南侧、项里居委会新南菜市南侧等创业集中地,建立创业文化街,引领带动居民创业。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进社区”活动,积极培育社区各类文体活动群体,组建特色文艺演出队伍和社区家政服务队,创建独具特色的社区文化。

4推进婚育文化建设

发挥示范作用。进一步整合计生一条街、人口广场和婚育文化广场、香榭里明珠婚育文化园资源。

建立世代服务室,重点拓展怡景名苑婚育文化景点。面向家庭,为育龄妇女开展服务:利用“9.25等契机,开展多种形式婚育文化宣传活动。

5开展居委会为民办实事活动

重点在居委会之间增加集体收入、实施环境整治、推进法制建设、开展养老服务、弘扬文明新风等方面为民办实事,精心组织。提高群众满意度。

6推进居委会壮大集体经济

购置营业用房,引导和支持社区居委会利用现有资金。拓宽增收渠道,使有限的资产保值、增值。引导居委会利用辖区废地、阴沟等资源,平整加以利用,开展租赁等服务;鼓励社区居委会兴办有偿服务的中介组织,走自我发展、自我壮大之路。

7开展小区“五进”活动

建立健全物业管理,以小区为抓手。积极争取社区服务“两房”深入开展党建、治安防范、文化娱乐、人文关爱、服务管理进小区活动,重点实施社区党组织和小区党员群众之间的互动,实现双向融入。利用小区资源,开展各种活动,将“五进”工程有机融入活动之中,做到相互促进,和谐共进。

8开展社区参议活动

对社区发生的平安创建、计划生育、矛盾调解以及普法教育等事关社区公共利益和居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进行议事表决,10个居委会分别成立社区参议委员会。对涉及多方利益的矛盾与有关方面进行协商,共建和谐社区。

9开展居民普法教育活动

居民中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采取多种形式。让辖区居民做到懂法、知法、守法、不犯法,实现依法办事,依法行政,力争全面达到市民主法制示范基地标准。

10组建拆迁实施公司和物业管理公司。

从10个居委会中抽调20名工作责任强、热心拆迁工作人员,街道牵头。组建街道拆迁实施公司,确保拆迁工作顺利进行。依托各社区居委会,加快人才引进和培训,成立具有较高资质的物业管理公司,积极参与辖区小区物业管理,努力构建文明和谐社区。

五、主要措施

1切实加强领导

切实提高居委会干部队伍执行力;以事业单位年度考核为动力,突出加强居级领导班子建设。调整充实事业单位力量,提高街道工作人员战斗力,形成街居上下目标一致、整体工作齐抓、重点工作狠抓、突击工作前抓的格局,确保工作落实到底到位。

2细化目标责任

量化到时间,将街道明年“12510工作思路细化到项目。具体到条线,定位单位和具体人员。及时开展督查,定期实施抽查,不定期实现检查,确保说了算,定了干,干就干到位,干就干到底。

3狠抓工作落实

按照年、季、月分段,狠抓目标管理。及时跟踪进度;狠抓工作推进,各项具体工作以结果定位,以效果定性,追究不落实的事,严查不落实的人,先进则激励给票子、给面子,后进则处罚撤椅子、掉位子;狠抓作风建设,通过学习、制度、周志、暗查等形式,促进工作落实。

4创新方法攻难

民生工作工作思路范文第5篇

根据新一轮援疆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新特点,江苏省对口支援新疆克州前方指挥部坚决贯彻江苏省委省政府、新疆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按照“真情援疆、科学援疆、持续援疆”的要求,积极探索新机制,改变了援建项目“交支票”、“交钥匙”的传统模式,以合作共建的方式,逐步建立“硬件”与“软件”齐推、“输血”与“造血”并进的援疆模式。指挥部与州政府建立了“江苏省援建项目建设管理联席会议”制度,明确指挥部、工作组与地方政府共同实施和管理援建项目,做到工作思路共同研究,工作计划共同制定,工作措施共同落实,工作过程共同参与,工作效果共同监督。

截至目前,已召开3次联席会议全体会议,10次专题会议,以联席会议名义下发了《关于江苏省援建克州工程项目法人组建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援建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快援建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和交付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加强援建项目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及《关于江苏省援建克州项目签署〈廉政合同〉和〈资金安全合同〉的通知》,编印了近10期《江苏省援建工程项目实施情况督查通报》和《江苏省对口支援克州项目进展情况通报》。以州政府名义出台了《江苏省对口支援新疆克州援建工程项目实施方案》、《江苏省对口支援新疆克州援建资金管理实施方案》和《江苏省对口援建项目审批工作专题会议纪要》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江苏克州指挥部还组织汇编了《建设工程管理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和《江苏省对口支援克州援建项目建设和资金管理制度》,制定了“援建项目前期审批手续流程表”、“援建克州工程建设项目计划确定和审批事项流程图”、“援建项目需报指挥部履行相关手续的程序和所需材料目录”,编印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和游牧民定居实施方案示范文本,引导援建工程项目规范建设管理,提高本地人员依法按规实施项目的能力,为援建项目的规范、有序、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两年多的实践证明,合作共建不仅解决了援建过程出现的问题、确保援建项目的顺利实施,还通过这个平台,在交流互动中促进了当地汲取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推进了项目建设管理水平整体提升。《新华日报》、《新疆日报》、新疆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中广新闻网等新闻媒体对此作了报道,自治区党委主要领导同志在批示中对江苏援建克州合作共建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江苏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也给予了鼓励。

在全力推进援建项目建设的同时,江苏克州指挥部高度重视产业援疆工作,指挥部党委一班人一致认为产业援疆是增强克州造血功能、提升克州自我发展能力的根本措施。指挥部与克州党委、政府密切配合,建立健全产业援疆工作机制,确定了产业援疆工作思路,产业援疆成果初步显现。具体措施为:

一是成立了产业援疆工作班子,明确工作责任人。江苏克州指挥部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在规划建设组加挂产业发展组牌子,并明确了具体工作责任人;指挥部还与州委州政府、州及县(市)援疆办、经信委、发改委、商务部等部门及对口支援前方工作组主要负责人组成了“江苏—克州产业合作转移工作协调小组”并明确牵头责任单位、指定联系人,定期召开会议交流每阶段产业合作进展情况。由协调小组统一协调各类招商活动,统一进行招商信息,开展相互间产业信息交流,宣传产业合作的成果,形成产业合作转移相关活动有序、信息共享的局面。

二是与克州共建产业合作平台,与相关部门共同完善产业政策,理清产业优势。针对克州招商经验不足,招商基础薄弱的现状,指挥部有针对性地建立了一个招商平台援建项目,专门安排援建资金搭建产业合作平台。2012年江苏克州指挥部联合克州经信委等部门制定了《江苏—克州产业合作平台实施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招商政策的整理和研究,招商条件和环境的宣传,招商人员的互访交流,招商信息的收集、整理和等,创造良好的招商环境。指挥部已协助州经信委、招商局编制了《克州投资指南》,了50多个重点招商项目,并已编发《产业合作工作简报》6期。

三是在江苏开展多层面、多角度的产业推介活动,广泛宣传克州产业政策和产业合作项目。两年来,江苏克州指挥部和各工作组协助克州及一市两县赴江苏举办了10多场项目推介会、产品展销会,在南京举办了江苏—克州经贸合作推介会、参加由江苏省政府在新疆组织的苏新产业合作洽谈会、“百企千亿”等活动,推介产业合作商机。其中,仅在南京举办的江苏—克州经贸合作推介会就邀请了130多家江苏企业的170名客商参会并现场签约6个项目,总投资达13.5亿。在江苏省经信委、发改委等单位的大力协助下,先后邀请了60余家江苏大企业、大集团到克州考察、调研、洽谈;会同新疆江苏企业联合会(商会)组织10多家江苏企业到克州考察,并与商会签订了服务援疆工作的框架协议。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招商引资活动,推动了两地政府和企业互访,推进产业全面合作,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发展优势。目前,克州重点跟踪推进的江苏—克州产业合作项目就有克州建筑质量检测中心、众泰集团投资玻璃钢管道、南京交家电集团投资钢结构、中泰集团砂金矿开发、阿合奇山羊绒收购、江苏综艺集团在乌恰县建设光伏电站等22个项目,总投资53.7亿元。

四是以支持克州办好阿图什工业园区和乌恰工业园区为重点,积极推进产业合作。2011年安排援建资金2010万元,用于阿图什戈壁产业及农业示范园、乌恰县特色养殖繁育基地等4个项目建设;2012年安排援建资金9249万元,用于阿图什工业园区标准化厂房及道路等配套设施、乌恰县常州工业园区配套设施建设、克州产业合作平台建设等9个项目建设;计划2013年安排援建资金1.36亿元用于产业发展,分别占年度援建资金总额的6.34%、25.8%、35%左右。“十二五”期间,江苏省计划投入4.5亿元援建资金用于克州的产业发展,预计将占五年江苏援建克州资金的四分之一左右。通过以规划为引领,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园区建设,极大地改善了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筑巢引凤”,目前阿图什昆山农业示范园已初步建成,在阿图什工业园区昆山产业园就已有江苏客商投资的玻璃钢管道、钢结构组装等项目落地,投资总额2亿多元。

五是以人员培训为先导,提高相关人员“亲商”意识。江苏克州指挥部在大力开展干部人才培训工作的同时,今年上半年还专门邀请了部级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领导到克州进行招商工作经验介绍,向州从事招商工作的相关人员传授招商理念、招商经验,进一步提高相关人员的“亲商、安商、富商”的意识,进而提高招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江苏克州指挥部积极开展创业、就业培训,在阿合奇县建立的就业培训中心已培训70批9752人次。实施的“5331”创业引导工程类项目,征集创业项目26个,43人获得创业专题培训证书,目前已成为克州以创业带就业的样板工程。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继续保持“江苏对口支援新疆克州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江苏克州指挥部从2012年8月下旬就着手2013年的项目安排,全面筹划2013年援建工作,围绕《江苏省对口支援新疆克州综合规划》,坚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产业发展为亮点、智力支持为支点、项目建设为落脚点”的工作思路,经与克州党委政府多轮对接,确定了2013年度对口支援克州援建项目计划,重点安排城乡住房及城镇基础设施、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类项目和产业发展、干部人才培训培养等民生方面的项目,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民生项目为抓手,加快改善当地居民生活条件;二是以教育卫生为重点,积极支持社会公共事业发展;三是以阿图什工业园区昆山产业园建设为突破,促进产业发展;四是以能力提升为目标,促进克州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目前,2013年计划项目的各项前期工作已全面展开,预计在春节前全部能够完成项目报批及招投标工作,可确保所有援建项目明年春天“冻土期”一结束即能全面开工建设。■

民生工作工作思路范文第6篇

作为民主法制建设基础性工程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如何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知法、懂法、守法、护法”新型公民,这是摆在我们广大普法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回忆过去20多年的普法,对广大公民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无疑取得明显成效,但从现实和长远角度来看,还有很多不相适应的地方。表现在确立工作思路上,“一个调”,科学性不够;在制定工作目标上,“一般高”,讲远近不够;在宣传教育对象上,“一锅煮”,分彼此不够;在宣传教育活动上,“一阵风”,抓经常不够;在宣传教育方法上,“一副样”,出生动不够;在宣传教育推进上,“一家忙”,搞合力不够。这些问题,既是我们现实工作的薄弱环节,也是我们今后工作改进和创新的着力点。因此,仅就xx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实践,笔者认为,必须在精心打造好普法“1234”工程上狠下功夫,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一、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必须要做到“一个确立”。就是要确立理念创新的科学工作思路。思路决定出路,确立一个创新的、科学的工作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指导实际工作的灵魂。从1986年至今,××县普法经历了“一五”探索、“二五”实践、“三五”重在建设、“四五”依法治理、“六五”全面建设法治县五个阶段,我们的民主法制建设不断深化和发展,很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坚持不断创新的科学工作思路。“六五”普法初期,根据普法依法治理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县提出了“条块结合、齐抓共管;典型引路,分类指导;拓宽渠道,活化形式;普治并举,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实践证明,这条思路是科学的、可行的。

二、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必须抓好“两个强化”。即:强化职能定位,强化工作手段。

强化职能定位。就是根据《“六五”普法规划》和《依法治县纲要》的要求,结合各部门、各单位工作职能的实际情况,按照分工协作的原则,将各职能部门的抓普法工作职责用文件分别固定下来,达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责权明确、任务落实”的工作目的,克服过去单靠依法治县办“唱独角戏”和“小马拉大车”现象,形成强大合力,从而构成“条块结合、纵横相融”的大普法格局。

强化工作手段。就是要建立科学的工作目标管理考核评估体系,具体就是建立科学管理机制、严格考核机制和竞争激励机制。一是要合理分类。合理分类是为了科学定标有的放矢,就××县共分七大类,即:中省市县直执法综合管理类、中省市县直社会服务类、县人大、政协及党群机关综合(事业)类、农村乡(镇)类、教育类、企业类和社区类。二是要科学定标。确立科学目标是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归宿和起点,在整个法制宣传教育系统中处于指导和支配地位,对于确定公民法制宣传教育的任务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目标的确立就是按照不同类别、实现时间和可能程度,可以分为根本目标和具体目标,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根本目标可分为组织领导重视程度、基础工作、普法工作、依法治理和超前工作五个方面,具体目标可分为若干条,近期目标就是当年可实现目标,长远目标就是五年可实现的综合目标,由近及远、阶梯式、;连贯性将公民法制宣传教育导向一个更高的层次。三是要严格考核。就是由县委、县政府目标考评办牵头,汇同组织、宣传、依法治理办等部门,采取平时抽查、半年检查、年终兑标相结合方式进行分类严格考核,逐项逐条兑标。四是要落实“一票否决”权。就是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县委、县政府对各部门、各单位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大目标考核体系,对年度未达标的落实“一票否决”权机制,确保普法依法法理工作的顺利推进。五是要强化各种监督手段。就是人大的法制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人民团体的群众监督、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等手段,督促各级党委政府抓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六是要强化激励手段。就是要深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既要制定好方案,又要组织好每年度的经验交流会、总结表彰会,大力宣传、树立、表彰和奖励先进典型,以此来带动中间,激励后进,形成“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的工作浓厚氛围。

三、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必须突出“三个结合”。即:普法与法律服务相结合,普法与文化建设相结合,普法与现代科学相结合。突出这“三个结合”就是打破过去就普法而普法的工作做法和工作方式,跳出固步自封的工作怪圈,拓宽渠道,活化形式,寻求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新的结合点和切入点。一是普法与法律服务相结合。围绕法律服务是做好普法工作的根本要求,只有在开展法律服务中找准普法工作方位,才能使普法与法律服务互为促进,相得益彰。普法可以搞些必要形势,但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也就是群众最关心的就是我们普法工作正要搞的。法律服务也是如此,目前要着力开展关系民生与发展问题、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人民内部矛盾调解问题、公民权益保障问题和贫弱群体法律援助问题等法律服务工作,通过广泛开展法律服务和结合个案调解,有针对性宣传有关法律法规,以案说法、以案普法、以案学法,增强当事人及周围群众的法律意识,以此达到普法与法律服务双丰收。二是普法与文化建设相结合。围绕文化建设是做好普法工作的有效途径,只有在文化建设中找准普法切入点,才能促进普法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结合城乡文化建设正在兴起的热潮,一方面可以将文化阵地与普法阵地、文化图书与法制图书、文化学习与普法学习、文化活动与普法活动等有机结合、同步推进。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繁荣地方文艺之机来开展法制文艺活动,充分发挥文化馆、文化站、剧团专业队和群众业余队的作用,深入乡村、深入生活、创作编排群众通俗易懂、喜闻乐见、形象幽默、朗朗上口的法制方艺作品,在城乡巡回演出,使法律条文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直观,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灵活性、趣味性和实效性。三是普法与现代农业科技相结合。广大农民普法一直是普法工作的“重头戏”,也是困扰普法工作的难点,因此,必须抓住广大农民对现代科技应用的积极性,结合每年度农村科普之冬、科普之春和科普下乡活动,将普法教育融入其中,随之开展送法下乡活动,通过“法制讲座”、编印常用法律知识宣传资科和法治文化用语集锦等,广泛宣传与广大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推进“法律进乡村”活动顺利推进。

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必须实现“四个突破”。即:人力资源、设施资源、平台资源和经费资源上有新突破。一是在人力资源上实现新突破。就××县实际重点培育和建设以普法骨干、普法联络员、普法讲师团和普法志愿者这四支队伍。全县上下普遍建立健全普法“三员”骨干队伍(宣讲员、辅导员、报告员),并分期分批进行集中轮训。全县组成普法宣讲团17个、普法宣讲组286个,定期深入机关、学校农村和企事业单位开展法律知识讲座。全县整合律师、公证员、法律服务工作者,高等院校法律专业学生和司法战线资深的离退休干部为主体的法制宣传人力资源,建立一支统一规范的普法志愿者队伍,经常活跃在全县城乡之间。全县各部门,各单位都设定一名普法联络员,定期汇报工作,反馈信息,真正做到普法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二是在设施资源上实现新突破。设施资源是开展法制宣传的必要条件,全县舍得投入精力、物力和财力,增加一些法制宣传必要的外部设施和内部设施。全县以人口密集地、休闲场所、公园、车站、商场和主要街道等制作了固定永久性法制宣传设施,营造外部法制宣传氛围。在此基础上,加大了内部设施建设力度,具体实现了“五化”,即:(1)办公场所实现专室化,从县办到各基层依法治理办都设有专室。(2)工作运行实现图示化,从上到下统一制作工作运行图板、统一制作牌匾,各种组织、制度、指标、任务量化上墙、图文并茂,一目了然。(3)宣传器材设备实现现代化,各级依法治理办都配置了数码像机、录像机、微机等宣传器材和办公设备,县办还配装一台专用普法宣传车。(4)普法档案实现规范化,全县统一要求、统一标准、文字档案齐全、类别清楚、专室专柜。(5)是普法工作实现网络化,县办通过政府网与各乡(镇)依法治理办实行微机联网,“148”法律服务热线电话全部开通,运行良好。三是在平台资源上实现新突破。全县以“八项”宣传形式为载体,搭起具有本地特色法制宣传教育平台,并在完善中抓提高,在提高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搞突破。第一,开展常规性纪念活动。充分利用一些法律法规的纪念日、宣传月、宣传周、宣传日等常规性活动,由县委依法治县办牵头,协调各有关部门,适时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第二开展“法制文艺”下乡活动。以县剧团专业队和群众业余队为依据,组织创作编排一台法制文艺节目,下乡巡回演出。第三开展“法律大集”活动。以各乡(镇)集贸市场日确定为法律大集活动日,每个乡镇每年举办5次以上。第四开展“法律广场”活动。在县城设置2处“法律广场”,定期开展法制宣传。第五开设“法律橱窗”。充分利用乡村公开栏现有设施,开设乡村“法律橱窗”。乡(镇)每周一期并轮换一次内容,村每半月一期并轮换一次内容。第六开辟“法制专栏”节目。采取“以案说法”、“法制讲座”、和“银屏字幕”等形式,通过电视覆盖面,把法律知识传送到千家万户。第七开设小区“法制长廊”。在县城繁华小区开设2处“法制长廊”,确定专人定期宣传相关的法律法规。第八建立“法律农家院”。每个乡(镇)只少要建立3—5个村标准性高、运用性强的“法律农家院”,并逐步实现“村村有个法律农家院”。四是在经费资源上实现新突破。全县采取政府拨付一点,社会筹集一点,企事业单位冠名赞助一点,法律服务创收一点等措施,县办普法经费10.8万元已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为全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民生工作工作思路范文第7篇

作为民主法制建设基础性工程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如何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知法、懂法、守法、护法”新型公民,这是摆在我们广大普法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回忆过去20多年的普法,对广大公民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无疑取得明显成效,但从现实和长远角度来看,还有很多不相适应的地方。表现在确立工作思路上,“一个调”,科学性不够;在制定工作目标上,“一般高”,讲远近不够;在宣传教育对象上,“一锅煮”,分彼此不够;在宣传教育活动上,“一阵风”,抓经常不够;在宣传教育方法上,“一副样”,出生动不够;在宣传教育推进上,“一家忙”,搞合力不够。这些问题,既是我们现实工作的薄弱环节,也是我们今后工作改进和创新的着力点。因此,仅就xx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实践,笔者认为,必须在精心打造好普法“1234”工程上狠下功夫,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一、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必须要做到“一个确立”。

就是要确立理念创新的科学工作思路。思路决定出路,确立一个创新的、科学的工作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指导实际工作的灵魂。从1986年至今,**县普法经历了“一五”探索、“二五”实践、“三五”重在建设、“四五”依法治理、“六五”全面建设法治县五个阶段,我们的民主法制建设不断深化和发展,很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坚持不断创新的科学工作思路。“六五”普法初期,根据普法依法治理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县提出了“条块结合、齐抓共管;典型引路,分类指导;拓宽渠道,活化形式;普治并举,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实践证明,这条思路是科学的、可行的。

二、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必须抓好“两个强化”。

即:强化职能定位,强化工作手段。强化职能定位。就是根据《“六五”普法规划》和《依法治县纲要》的要求,结合各部门、各单位工作职能的实际情况,按照分工协作的原则,将各职能部门的抓普法工作职责用文件分别固定下来,达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责权明确、任务落实”的工作目的,克服过去单靠依法治县办“唱独角戏”和“小马拉大车”现象,形成强大合力,从而构成“条块结合、纵横相融”的大普法格局。

强化工作手段。就是要建立科学的工作目标管理考核评估体系,具体就是建立科学管理机制、严格考核机制和竞争激励机制。一是要合理分类。合理分类是为了科学定标有的放矢,就**县共分七大类,即:中省市县直执法综合管理类、中省市县直社会服务类、县人大、政协及党群机关综合(事业)类、农村乡(镇)类、教育类、企业类和社区类。二是要科学定标。确立科学目标是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归宿和起点,在整个法制宣传教育系统中处于指导和支配地位,对于确定公民法制宣传教育的任务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目标的确立就是按照不同类别、实现时间和可能程度,可以分为根本目标和具体目标,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根本目标可分为组织领导重视程度、基础工作、普法工作、依法治理和超前工作五个方面,具体目标可分为若干条,近期目标就是当年可实现目标,长远目标就是五年可实现的综合目标,由近及远、阶梯式、;连贯性将公民法制宣传教育导向一个更高的层次。三是要严格考核。就是由县委、县政府目标考评办牵头,汇同组织、宣传、依法治理办等部门,采取平时抽查、半年检查、年终兑标相结合方式进行分类严格考核,逐项逐条兑标。四是要落实“一票否决”权。就是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县委、县政府对各部门、各单位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大目标考核体系,对年度未达标的落实“一票否决”权机制,确保普法依法法理工作的顺利推进。五是要强化各种监督手段。就是人大的法制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人民团体的群众监督、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等手段,督促各级党委政府抓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六是要强化激励手段。就是要深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既要制定好方案,又要组织好每年度的经验交流会、总结表彰会,大力宣传、树立、表彰和奖励先进典型,以此来带动中间,激励后进,形成“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的工作浓厚氛围。

三、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必须突出“三个结合”。

即:普法与法律服务相结合,普法与文化建设相结合,普法与现代科学相结合。突出这“三个结合”就是打破过去就普法而普法的工作做法和工作方式,跳出固步自封的工作怪圈,拓宽渠道,活化形式,寻求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新的结合点和切入点。一是普法与法律服务相结合。围绕法律服务是做好普法工作的根本要求,只有在开展法律服务中找准普法工作方位,才能使普法与法律服务互为促进,相得益彰。普法可以搞些必要形势,但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也就是群众最关心的就是我们普法工作正要搞的。法律服务也是如此,目前要着力开展关系民生与发展问题、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人民内部矛盾调解问题、公民权益保障问题和贫弱群体法律援助问题等法律服务工作,通过广泛开展法律服务和结合个案调解,有针对性宣传有关法律法规,以案说法、以案普法、以案学法,增强当事人及周围群众的法律意识,以此达到普法与法律服务双丰收。二是普法与文化建设相结合。围绕文化建设是做好普法工作的有效途径,只有在文化建设中找准普法切入点,才能促进普法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结合城乡文化建设正在兴起的热潮,一方面可以将文化阵地与普法阵地、文化图书与法制图书、文化学习与普法学习、文化活动与普法活动等有机结合、同步推进。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繁荣地方文艺之机来开展法制文艺活动,充分发挥文化馆、文化站、剧团专业队和群众业余队的作用,深入乡村、深入生活、创作编排群众通俗易懂、喜闻乐见、形象幽默、朗朗上口的法制方艺作品,在城乡巡回演出,使法律条文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直观,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灵活性、趣味性和实效性。三是普法与现代农业科技相结合。广大农民普法一直是普法工作的“重头戏”,也是困扰普法工作的难点,因此,必须抓住广大农民对现代科技应用的积极性,结合每年度农村科普之冬、科普之春和科普下乡活动,将普法教育融入其中,随之开展送法下乡活动,通过“法制讲座”、编印常用法律知识宣传资科和法治文化用语集锦等,广泛宣传与广大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推进“法律进乡村”活动顺利推进。

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必须实现“四个突破”。

即:人力资源、设施资源、平台资源和经费资源上有新突破。一是在人力资源上实现新突破。就**县实际重点培育和建设以普法骨干、普法联络员、普法讲师团和普法志愿者这四支队伍。全县上下普遍建立健全普法“三员”骨干队伍(宣讲员、辅导员、报告员),并分期分批进行集中轮训。全县组成普法宣讲团17个、普法宣讲组286个,定期深入机关、学校农村和企事业单位开展法律知识讲座。全县整合律师、公证员、法律服务工作者,高等院校法律专业学生和司法战线资深的离退休干部为主体的法制宣传人力资源,建立一支统一规范的普法志愿者队伍,经常活跃在全县城乡之间。全县各部门,各单位都设定一名普法联络员,定期汇报工作,反馈信息,真正做到普法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二是在设施资源上实现新突破。设施资源是开展法制宣传的必要条件,全县舍得投入精力、物力和财力,增加一些法制宣传必要的外部设施和内部设施。全县以人口密集地、休闲场所、公园、车站、商场和主要街道等制作了固定永久性法制宣传设施,营造外部法制宣传氛围。在此基础上,加大了内部设施建设力度,具体实现了“五化”,即:(1)办公场所实现专室化,从县办到各基层依法治理办都设有专室。(2)工作运行实现图示化,从上到下统一制作工作运行图板、统一制作牌匾,各种组织、制度、指标、任务量化上墙、图文并茂,一目了然。(3)宣传器材设备实现现代化,各级依法治理办都配置了数码像机、录像机、微机等宣传器材和办公设备,县办还配装一台专用普法宣传车。(4)普法档案实现规范化,全县统一要求、统一标准、文字档案齐全、类别清楚、专室专柜。(5)是普法工作实现网络化,县办通过政府网与各乡(镇)依法治理办实行微机联网,“148”法律服务热线电话全部开通,运行良好。三是在平台资源上实现新突破。全县以“八项”宣传形式为载体,搭起具有本地特色法制宣传教育平台,并在完善中抓提高,在提高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搞突破。第一,开展常规性纪念活动。充分利用一些法律法规的纪念日、宣传月、宣传周、宣传日等常规性活动,由县委依法治县办牵头,协调各有关部门,适时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第二开展“法制文艺”下乡活动。以县剧团专业队和群众业余队为依据,组织创作编排一台法制文艺节目,下乡巡回演出。第三开展“法律大集”活动。以各乡(镇)集贸市场日确定为法律大集活动日,每个乡镇每年举办5次以上。第四开展“法律广场”活动。在县城设置2处“法律广场”,定期开展法制宣传。第五开设“法律橱窗”。充分利用乡村公开栏现有设施,开设乡村“法律橱窗”。乡(镇)每周一期并轮换一次内容,村每半月一期并轮换一次内容。第六开辟“法制专栏”节目。采取“以案说法”、“法制讲座”、和“银屏字幕”等形式,通过电视覆盖面,把法律知识传送到千家万户。第七开设小区“法制长廊”。在县城繁华小区开设2处“法制长廊”,确定专人定期宣传相关的法律法规。第八建立“法律农家院”。每个乡(镇)只少要建立3—5个村标准性高、运用性强的“法律农家院”,并逐步实现“村村有个法律农家院”。四是在经费资源上实现新突破。全县采取政府拨付一点,社会筹集一点,企事业单位冠名赞助一点,法律服务创收一点等措施,县办普法经费10.8万元已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为全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民生工作工作思路范文第8篇

一、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必须要做到“一个确立”

就是要确立理念创新的科学工作思路。思路决定出路,确立一个创新的、科学的工作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指导实际工作的灵魂。从1986年至今,拜泉县普法经历了“一五”探索、“二五”实践、“三五”重在建设、“四五”依法治理、“五五”全面建设法治县五个阶段,我们的民主法制建设不断深化和发展,很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坚持不断创新的科学工作思路。“五五”普法初期,根据普法依法治理的形势和任务,我们拜泉县提出了“条块结合、齐抓共管;典型引路,分类指导;拓宽渠道,活化形式;普治并举,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实践证明,这条思路是科学的、可行的。

二、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必须抓好“两个强化”。即:强化职能定位,强化工作手段

强化职能定位。就是根据《“五五”普法规划》和《依法治县纲要》的要求,结合各部门、各单位工作职能的实际情况,按照分工协作的原则,将各职能部门的抓普法工作职责用文件分别固定下来,达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责权明确、任务落实”的工作目的,克服过去单靠依法治县办“唱独角戏”和“小马拉大车”现象,形成强大合力,从而构成“条块结合、纵横相融”的大普法格局。

强化工作手段。就是要建立科学的工作目标管理考核评估体系,具体就是建立科学管理机制、严格考核机制和竞争激励机制。一是要合理分类。合理分类是为了科学定标有的放矢,就拜泉县共分七大类,即:中省市县直执法综合管理类、中省市县直社会服务类、县人大、政协及党群机关综合(事业)类、农村乡(镇)类、教育类、企业类和社区类。二是要科学定标。确立科学目标是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归宿和起点,在整个法制宣传教育系统中处于指导和支配地位,对于确定公民法制宣传教育的任务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目标的确立就是按照不同类别、实现时间和可能程度,可以分为根本目标和具体目标,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根本目标可分为组织领导重视程度、基础工作、普法工作、依法治理和超前工作五个方面,具体目标可分为若干条,近期目标就是当年可实现目标,长远目标就是五年可实现的综合目标,由近及远、阶梯式、;连贯性将公民法制宣传教育导向一个更高的层次。三是要严格考核。就是由县委、县政府目标考评办牵头,汇同组织、宣传、依法治理办等部门,采取平时抽查、半年检查、年终兑标相结合方式进行分类严格考核,逐项逐条兑标。四是要落实“一票否决”权。就是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县委、县政府对各部门、各单位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大目标考核体系,对年度未达标的落实“一票否决”权机制,确保普法依法法理工作的顺利推进。五是要强化各种监督手段。就是人大的法制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人民团体的群众监督、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等手段,督促各级党委政府抓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六是要强化激励手段。就是要深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既要制定好方案,又要组织好每年度的经验交流会、总结表彰会,大力宣传、树立、表彰和奖励先进典型,以此来带动中间,激励后进,形成“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的工作浓厚氛围。

三、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必须突出“三个结合”

普法与法律服务相结合,普法与文化建设相结合,普法与现代科学相结合。突出这“三个结合”就是打破过去就普法而普法的工作做法和工作方式,跳出固步自封的工作怪圈,拓宽渠道,活化形式,寻求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新的结合点和切入点。一是普法与法律服务相结合。围绕法律服务是做好普法工作的根本要求,只有在开展法律服务中找准普法工作方位,才能使普法与法律服务互为促进,相得益彰。普法可以搞些必要形势,但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也就是群众最关心的就是我们普法工作正要搞的。法律服务也是如此,目前要着力开展关系民生与发展问题、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人民内部矛盾调解问题、公民权益保障问题和贫弱群体法律援助问题等法律服务工作,通过广泛开展法律服务和结合个案调解,有针对性宣传有关法律法规,以案说法、以案普法、以案学法,增强当事人及周围群众的法律意识,以此达到普法与法律服务双丰收。二是普法与文化建设相结合。围绕文化建设是做好普法工作的有效途径,只有在文化建设中找准普法切入点,才能促进普法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结合城乡文化建设正在兴起的热潮,一方面可以将文化阵地与普法阵地、文化图书与法制图书、文化学习与普法学习、文化活动与普法活动等有机结合、同步推进。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繁荣地方文艺之机来开展法制文艺活动,充分发挥文化馆、文化站、剧团专业队和群众业余队的作用,深入乡村、深入生活、创作编排群众通俗易懂、喜闻乐见、形象幽默、朗朗上口的法制方艺作品,在城乡巡回演出,使法律条文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直观,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灵活性、趣味性和实效性。三是普法与现代农业科技相结合。广大农民普法一直是普法工作的“重头戏”,也是困扰普法工作的难点,因此,必须抓住广大农民对现代科技应用的积极性,结合每年度农村科普之冬、科普之春和科普下乡活动,将普法教育融入其中,随之开展送法下乡活动,通过“法制讲座”、编印常用法律知识宣传资科和法治文化用语集锦等,广泛宣传与广大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推进“法律进乡村”活动顺利推进。

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必须实现“四个突破”

即:人力资源、设施资源、平台资源和经费资源上有新突破。一是在人力资源上实现新突破。就拜泉县实际重点培育和建设以普法骨干、普法联络员、普法讲师团和普法志愿者这四支队伍。全县上下普遍建立健全普法“三员”骨干队伍(宣讲员、辅导员、报告员),并分期分批进行集中轮训。全县组成普法宣讲团17个、普法宣讲组286个,定期深入机关、学校农村和企事业单位开展法律知识讲座。全县整合律师、公证员、法律服务工作者,高等院校法律专业学生和司法战线资深的离退休干部为主体的法制宣传人力资源,建立一支统一规范的普法志愿者队伍,经常活跃在全县城乡之间。全县各部门,各单位都设定一名普法联络员,定期汇报工作,反馈信息,真正做到普法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二是在设施资源上实现新突破。设施资源是开展法制宣传的必要条件,全县舍得投入精力、物力和财力,增加一些法制宣传必要的外部设施和内部设施。全县以人口密集地、休闲场所、公园、车站、商场和主要街道等制作了固定永久性法制宣传设施,营造外部法制宣传氛围。在此基础上,加大了内部设施建设力度,具体实现了“五化”,即:(1)办公场所实现专室化,从县办到各基层依法治理办都设有专室。(2)工作运行实现图示化,从上到下统一制作工作运行图板、统一制作牌匾,各种组织、制度、指标、任务量化上墙、图文并茂,一目了然。(3)宣传器材设备实现现代化,各级依法治理办都配置了数码像机、录像机、微机等宣传器材和办公设备,县办还配装一台专用普法宣传车。(4)普法档案实现规范化,全县统一要求、统一标准、文字档案齐全、类别清楚、专室专柜。(5)是普法工作实现网络化,县办通过政府网与各乡(镇)依法治理办实行微机联网,“148”法律服务热线电话全部开通,运行良好。三是在平台资源上实现新突破。全县以“八项”宣传形式为载体,搭起具有本地特色法制宣传教育平台,并在完善中抓提高,在提高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搞突破。第一,开展常规性纪念活动。充分利用一些法律法规的纪念日、宣传月、宣传周、宣传日等常规性活动,由县委依法治县办牵头,协调各有关部门,适时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第二开展“法制文艺”下乡活动。以县剧团专业队和群众业余队为依据,组织创作编排一台法制文艺节目,下乡巡回演出。第三开展“法律大集”活动。以各乡(镇)集贸市场日确定为法律大集活动日,每个乡镇每年举办5次以上。第四开展“法律广场”活动。在县城设置2处“法律广场”,定期开展法制宣传。第五开设“法律橱窗”。充分利用乡村公开栏现有设施,开设乡村“法律橱窗”。乡(镇)每周一期并轮换一次内容,村每半月一期并轮换一次内容。第六开辟“法制专栏”节目。采取“以案说法”、“法制讲座”、和“银屏字幕”等形式,通过电视覆盖面,把法律知识传送到千家万户。第七开设小区“法制长廊”。在县城繁华小区开设2处“法制长廊”,确定专人定期宣传相关的法律法规。第八建立“法律农家院”。每个乡(镇)只少要建立3—5个村标准性高、运用性强的“法律农家院”,并逐步实现“村村有个法律农家院”。四是在经费资源上实现新突破。全县采取政府拨付一点,社会筹集一点,企事业单位冠名赞助一点,法律服务创收一点等措施,县办普法经费10.8万元已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为全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民生工作工作思路范文第9篇

一、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必须要做到“一个确立”。就是要确立理念创新的科学工作思路。思路决定出路,确立一个创新的、科学的工作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指导实际工作的灵魂。从1986年至今,**县普法经历了“一五”探索、“二五”实践、“三五”重在建设、“四五”依法治理、“六五”全面建设法治县五个阶段,我们的民主法制建设不断深化和发展,很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坚持不断创新的科学工作思路。“六五”普法初期,根据普法依法治理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县提出了“条块结合、齐抓共管;典型引路,分类指导;拓宽渠道,活化形式;普治并举,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实践证明,这条思路是科学的、可行的。

二、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必须抓好“两个强化”。即:强化职能定位,强化工作手段。

强化职能定位。就是根据《“六五”普法规划》和《依法治县纲要》的要求,结合各部门、各单位工作职能的实际情况,按照分工协作的原则,将各职能部门的抓普法工作职责用文件分别固定下来,达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责权明确、任务落实”的工作目的,克服过去单靠依法治县办“唱独角戏”和“小马拉大车”现象,形成强大合力,从而构成“条块结合、纵横相融”的大普法格局。

强化工作手段。就是要建立科学的工作目标管理考核评估体系,具体就是建立科学管理机制、严格考核机制和竞争激励机制。一是要合理分类。合理分类是为了科学定标有的放矢,就**县共分七大类,即:中省市县直执法综合管理类、中省市县直社会服务类、县人大、政协及党群机关综合(事业)类、农村乡(镇)类、教育类、企业类和社区类。二是要科学定标。确立科学目标是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归宿和起点,在整个法制宣传教育系统中处于指导和支配地位,对于确定公民法制宣传教育的任务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目标的确立就是按照不同类别、实现时间和可能程度,可以分为根本目标和具体目标,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根本目标可分为组织领导重视程度、基础工作、普法工作、依法治理和超前工作五个方面,具体目标可分为若干条,近期目标就是当年可实现目标,长远目标就是五年可实现的综合目标,由近及远、阶梯式、;连贯性将公民法制宣传教育导向一个更高的层次。三是要严格考核。就是由县委、县政府目标考评办牵头,汇同组织、宣传、依法治理办等部门,采取平时抽查、半年检查、年终兑标相结合方式进行分类严格考核,逐项逐条兑标。四是要落实“一票否决”权。就是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县委、县政府对各部门、各单位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大目标考核体系,对年度未达标的落实“一票否决”权机制,确保普法依法法理工作的顺利推进。五是要强化各种监督手段。就是人大的法制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人民团体的群众监督、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等手段,督促各级党委政府抓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六是要强化激励手段。就是要深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既要制定好方案,又要组织好每年度的经验交流会、总结表彰会,大力宣传、树立、表彰和奖励先进典型,以此来带动中间,激励后进,形成“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的工作浓厚氛围。

三、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必须突出“三个结合”。即:普法与法律服务相结合,普法与文化建设相结合,普法与现代科学相结合。突出这“三个结合”就是打破过去就普法而普法的工作做法和工作方式,跳出固步自封的工作怪圈,拓宽渠道,活化形式,寻求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新的结合点和切入点。一是普法与法律服务相结合。围绕法律服务是做好普法工作的根本要求,只有在开展法律服务中找准普法工作方位,才能使普法与法律服务互为促进,相得益彰。普法可以搞些必要形势,但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也就是群众最关心的就是我们普法工作正要搞的。法律服务也是如此,目前要着力开展关系民生与发展问题、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人民内部矛盾调解问题、公民权益保障问题和贫弱群体法律援助问题等法律服务工作,通过广泛开展法律服务和结合个案调解,有针对性宣传有关法律法规,以案说法、以案普法、以案学法,增强当事人及周围群众的法律意识,以此达到普法与法律服务双丰收。二是普法与文化建设相结合。围绕文化建设是做好普法工作的有效途径,只有在文化建设中找准普法切入点,才能促进普法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结合城乡文化建设正在兴起的热潮,一方面可以将文化阵地与普法阵地、文化图书与法制图书、文化学习与普法学习、文化活动与普法活动等有机结合、同步推进。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繁荣地方文艺之机来开展法制文艺活动,充分发挥文化馆、文化站、剧团专业队和群众业余队的作用,深入乡村、深入生活、创作编排群众通俗易懂、喜闻乐见、形象幽默、朗朗上口的法制方艺作品,在城乡巡回演出,使法律条文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直观,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灵活性、趣味性和实效性。三是普法与现代农业科技相结合。广大农民普法一直是普法工作的“重头戏”,也是困扰普法工作的难点,因此,必须抓住广大农民对现代科技应用的积极性,结合每年度农村科普之冬、科普之春和科普下乡活动,将普法教育融入其中,随之开展送法下乡活动,通过“法制讲座”、编印常用法律知识宣传资科和法治文化用语集锦等,广泛宣传与广大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推进“法律进乡村”活动顺利推进。

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必须实现“四个突破”。即:人力资源、设施资源、平台资源和经费资源上有新突破。一是在人力资源上实现新突破。就**县实际重点培育和建设以普法骨干、普法联络员、普法讲师团和普法志愿者这四支队伍。全县上下普遍建立健全普法“三员”骨干队伍(宣讲员、辅导员、报告员),并分期分批进行集中轮训。全县组成普法宣讲团17个、普法宣讲组286个,定期深入机关、学校农村和企事业单位开展法律知识讲座。全县整合律师、公证员、法律服务工作者,高等院校法律专业学生和司法战线资深的离退休干部为主体的法制宣传人力资源,建立一支统一规范的普法志愿者队伍,经常活跃在全县城乡之间。全县各部门,各单位都设定一名普法联络员,定期汇报工作,反馈信息,真正做到普法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二是在设施资源上实现新突破。设施资源是开展法制宣传的必要条件,全县舍得投入精力、物力和财力,增加一些法制宣传必要的外部设施和内部设施。全县以人口密集地、休闲场所、公园、车站、商场和主要街道等制作了固定永久性法制宣传设施,营造外部法制宣传氛围。在此基础上,加大了内部设施建设力度,具体实现了“五化”,即:(1)办公场所实现专室化,从县办到各基层依法治理办都设有专室。(2)工作运行实现图示化,从上到下统一制作工作运行图板、统一制作牌匾,各种组织、制度、指标、任务量化上墙、图文并茂,一目了然。(3)宣传器材设备实现现代化,各级依法治理办都配置了数码像机、录像机、微机等宣传器材和办公设备,县办还配装一台专用普法宣传车。(4)普法档案实现规范化,全县统一要求、统一标准、文字档案齐全、类别清楚、专室专柜。(5)是普法工作实现网络化,县办通过政府网与各乡(镇)依法治理办实行微机联网,“148”法律服务热线电话全部开通,运行良好。三是在平台资源上实现新突破。全县以“八项”宣传形式为载体,搭起具有本地特色法制宣传教育平台,并在完善中抓提高,在提高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搞突破。第一,开展常规性纪念活动。充分利用一些法律法规的纪念日、宣传月、宣传周、宣传日等常规性活动,由县委依法治县办牵头,协调各有关部门,适时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第二开展“法制文艺”下乡活动。以县剧团专业队和群众业余队为依据,组织创作编排一台法制文艺节目,下乡巡回演出。第三开展“法律大集”活动。以各乡(镇)集贸市场日确定为法律大集活动日,每个乡镇每年举办5次以上。第四开展“法律广场”活动。在县城设置2处“法律广场”,定期开展法制宣传。第五开设“法律橱窗”。充分利用乡村公开栏现有设施,开设乡村“法律橱窗”。乡(镇)每周一期并轮换一次内容,村每半月一期并轮换一次内容。第六开辟“法制专栏”节目。采取“以案说法”、“法制讲座”、和“银屏字幕”等形式,通过电视覆盖面,把法律知识传送到千家万户。第七开设小区“法制长廊”。在县城繁华小区开设2处“法制长廊”,确定专人定期宣传相关的法律法规。第八建立“法律农家院”。每个乡(镇)只少要建立3—5个村标准性高、运用性强的“法律农家院”,并逐步实现“村村有个法律农家院”。四是在经费资源上实现新突破。全县采取政府拨付一点,社会筹集一点,企事业单位冠名赞助一点,法律服务创收一点等措施,县办普法经费10.8万元已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为全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民生工作工作思路范文第10篇

一、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和工作思路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群众工作为核心、以开展乡村治理活动为主线,坚持以改善贫困人口和移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扶贫对象和水库移民自我发展能力,切实保障水电移民合法利益为工作重点,把扶贫、移民、两资、以工代赈工作与学习贯彻云南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农牧民综合素质,切实保障水电移民合法利益,全力推进新常态下扶贫移民工作科学发展。

(二)总体要求。紧紧围绕群众工作和乡村治理工作,坚持以改善贫困人口和移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以实施民生工程为载体,不断加强贫困地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产业增收和致富能力建设,促进全州扶贫、移民、两资、以工代赈工作取得新成效。

(三)工作思路

扶贫、两资、以工代赈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州委、州政府2015年重点工作,坚持以精准扶贫为指导,用心用情,倾情倾智,深化扶贫机制改革创新,做实特殊困难群体帮扶,提升扶贫开发实效。按照“户有卡、村造册、乡立薄、县归档”的要求,全面完成建档立卡工作。着力抓好基础扶贫、产业扶贫、新村扶贫、能力扶贫、生态扶贫等“五大”扶贫工程,着力抓好两资四小工程、民族新村、产业增收项目,着力抓好以工代赈千桥工程、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不断夯实农牧区基础设施,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2015年力争完成扶贫、两资、以工代赈资金投入8.2亿元,完成34375人的减贫任务。

水电移民工作基本思路:认真贯彻落实“先移民、后建设”的水电开发方针,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政策,加大全州移民工作指导协调力度,加快推进大渡河流域水电移民安置工作,协调好各种利益矛盾和纠纷。同时积极探索移民安置与旅游全域化、农牧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相结合的藏区水电移民安置模式。加大移民后期扶持力度,提高后期扶持政策质量效益,着力完善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产业化发展水平,努力实现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

二、2015年重点工作任务

(一)围绕民生改善,着力实施“五大”扶贫工程。一是新村扶贫工程。启动实施43个整村推进工程、12个藏区连片开发项目、8个民族新村,完成2014年度21个彝家新寨项目和18个浙-川扶贫协作新村。二是产业扶贫工程。紧紧围绕乡村旅游,重点培育“酒、肉、果、蔬、茶、菌、药、水、粮、油”十大农牧业产业,力争启动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1个,不断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三是基础扶贫工程。启动实施两资“四小”工程50个、以工代赈千桥工程34座,完成2014年度溜索改桥项目23座,继续做好缓解农牧区群众“行路难、过河难、饮水难、灌溉难、用电难”等“五难”问题。四是能力扶贫工程。完成对1000名建卡对象实施劳动力转移培训,对1万名寄宿制学生给予生活补助,对6300人次库区移民实施转移就业技能和种养业实用技术培训,实施农牧区增收创业带头人培训1000名,继续实施浙川东西扶贫协作人才培训300人次。同时,力争我州大骨节病综合防治工程纳入国家专项计划。五是生态扶贫工程。对我州生态环境脆弱、生存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发、地方病严重地区的2366户建卡对象,启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切实改善和提升搬迁户的生存、生活环境。

(二)狠抓旅游扶贫,全面推进乡村旅游富民工程。结合全域旅游战略,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的机遇,以纳入国家乡村旅游规划的112个贫困村为重点,围绕旅游基础设施、旅游特色产品、旅游人才培育,编制完成《州乡村旅游扶贫规划》。同时,以幸福美丽新村为载体,在全面完成2014年度下达的11个幸福美丽新村任务的基础上,启动实施12个幸福美丽新村建设,重点支持幸福美丽新村围绕乡村旅游,改善村容村貌,改善基础设施,提升民居接待,培育特色产业,并且通过多种方式吸引扶贫对象参与旅游业发展,带动贫困农村劳动力就业,确保旅游扶贫工作取得实效。

(三)探索村民自建,深化扶贫机制改革创新工作。全面贯彻和落实州委关于全面开展乡村治理的决定,在深入推进六项扶贫机制改革创新的基础上,出台《关于创新扶贫项目建设管理机制的实施意见(试行)》,对创新扶贫项目建设管理机制进行试点扩面,将技术要求不高、安全风险不大的扶贫项目,按照村民“自选、自建、自购、自管”模式实施,即由村民自行选择项目建设内容、自行实施扶贫项目、自行购买扶贫项目物资、自行负责项目后续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增加项目区群众务工收入。

(四)加大社会扶贫,努力构建大扶贫工作格局。积极做好中央国家部委(机关)、45个省级部门的定点扶贫工作,加大衔接力度,争取更大支持。继续做好浙川东西扶贫和经贸协作工作,完成2014年东西扶贫协作项目,协助相关部门做好经贸合作。同时,按照全省“结对认亲、爱心帮扶”贫困农户信息平台的统一要求,做好爱心扶贫网络的管理上报工作。

(五)突出工作重点,推进水电移民工作有序开展。一是大渡河流域。大岗山电站加快推进移民搬迁安置和生产安置工作,启动生产安置人口对接和安置工作,完成得妥、繁荣集中、集镇安置点移民房屋建设,力争启动移民搬迁入住;硬梁包电站完成“先移民后建设”范围内移民搬迁工作。启动扯索坝和二里坝移民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启动相关专项迁建补偿工作;泸定电站力争全面完成各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和移民建房,基本实现停止临时过渡和大部分搬迁入住。完成泸定电站移民生产安置人口对接和安置工作,启动后期扶持和惠民补助工作;电站完成章古河坝、姑咱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和移民建房,力争启动移民搬迁入住。完成江咀右岸移民安置点垫高防护工程建设,启动长坝和牛棚子安置点垫高防护工程建设;猴子岩电站完成格宗安置点垫高防护工程建设,启动移民房屋建设,完成S211公路复建工程建设。力争完成莫玉大桥主体建设,启动莫玉对外交通复建;丹巴电站完成移民安置规划大纲的编审工作,启动编制移民安置规划。大渡河流域力争完成移民投资67484万元。二是雅砻江流域。两河口电站加快推进瓦多、亚卓集镇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启动移民建房工作。完成自主分散安置移民4703人的搬迁安置工作。加快雅新、雅道复建公路建设,完成省道S217线雅新路亚珠沟至君坝大桥段和溪工沟至尤拉西沟段工程建设。全面启动雅道复建公路建设,力争在8月开工建设库周交通涉及的特大桥梁。启动电力复建工程。启动剩余集中、集镇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寺庙补偿和迁建进度,力争年内启动寺庙联接道路及引水工程建设。牙根一级电站完成实物指标调查工作,并启动规划大纲编制工作,年底前力争规划大纲获得批复;牙根二级电站完成移民安置规划设计工作,力争启动“先移民后建设”实施工作;孟底沟、楞古电站完成实物指标调查细则及工作方案编审工作,取得省政府下达的停建通告,启动实物指标调查工作;杨房沟电站完成左岸驿道工程建设。雅砻江流域力争完成移民投资94897万元。三是金沙江上游流域。加快推进苏洼龙、叶巴滩电站的移民安置规划设计工作,完成移民安置规划报告和“先移民后建设”方案编审,力争启动实施工作;完成拉哇、巴塘电站实物指标调查工作、移民安置规划大纲编审,启动规划报告编审工作;金沙江上游力争完成移民投资320万元。四是中型电站。加强协调沟通,协同组织做好汤坝、蔡阳、插草坪、瓦格基、雄美、指岛、确如多、杂扎、古瓦等中型水电站实物指标调查,移民安置规划大纲、安置规划编审工作,为电站核准建设打好基础;完成溪古、金元、拉拉山、娘拥、洞松、古学等中型水电站移民安置和验收工作,为电站蓄水发电做好服务。中型电站力争年内完成移民投资20000万元。

(六)注重后续发展,认真落实水电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坚持把移民后期扶持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做好3017人的后期扶持工作。一是依法依规核定登记农村移民后扶人口,认真落实后扶政策,维护好移民的切身利益;二是做好纳入移民后期扶持范围农村移民资金直发直补工作;三是多渠道争取项目资金,加大后期扶持项目实施力度,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扶持培育移民产业发展,增加移民收入;四是抓好后期扶持政策监测评估工作;五是组织实施好州水电资源开发惠民补助工作。

(七)化解诉求,确保移民库区社会稳定和谐。一是加强水电库区移民稳定工作,特别是进一步加强移民临时过渡人口管理,完善管理机制,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实现政府对移民临时过渡人口的社会化管理;二是继续大力推行领导干部接访和组织干部下访活动,健全大流域分工协调责任制,明确责任领导、责任人员,形成领导带头、责任明确、解决有力,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工作机制。三是注重源头治理,健全和完善“大调解”工作机制。完善群众矛盾化解联系会议制度,整合各方调解力量,努力构建大调解信息网络,实现信息共享、矛盾联调。完善矛盾纠纷定期排查、统一受理、综合研判、分流处理、分级化解、跟踪督办、总结通报等机制,健全矛盾纠纷应急处置机制。四是明确工作重点,狠抓重信重访、越级上访和疑难案件的处理,确保初信初访得到及时妥善处理。加强维稳信息收集和件督查督办工作,强化工作责任,确保小事不出乡,大事不出县,矛盾不上交。

三、强化保障措施,努力开创2015年各项工作新局面

(一)提高认识,深刻领会,认真学习贯彻扶贫工作重要讲话精神。总书记在近期一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把扶贫开发提高到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高度,对扶贫开发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是对贫困群众、贫困地区的最大关心,是对扶贫开发工作的最大支持,是全州扶贫开发工作的行动指南。全州扶贫移民系统要不断增强做好扶贫工作的使命感、紧迫感和责任感,提高工作的自觉性和针对性,要把学讲话与落实今年减贫任务结合起来,与落实精准扶贫措施和提高扶贫成效结合起来。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发挥职能作用,履行政治责任,出实招、求实效,把中央和省州决策部署、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扎实推进我州扶贫开发工作,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决不让我州贫困群众掉队。

(二)完善制度,转变作风,进一步加强扶贫移民干部对位自身建设。一是党建工作。做好党组书记落实党建责任制,以理想信念、形势教育、法治建设、核心价值观培育为重点,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强化系统内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增强法治思维;二是党风廉政建设。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和州委州政府七项规定以及州委“三个必须、七个严禁”的相关规定,进一步落实好党风廉政责任制,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工作职责,完善各项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强化权力监督,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形成全系统风清正气的良好局面;三是干部作风建设。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成果,以解决“”突出问题为抓手,深入开展治理“庸懒散浮拖”活动,不断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方法,健全完善扶贫和移民干部深入基层常态化制度,切实解决扶贫和移民系统干部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勤政为民、恪尽职守、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四是抓好干部业务能力提升。按照上级部署,分级做好各类业务的培训工作,围绕新常态下扶贫和移民工作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及时拿出解决问题的新措施和新办法。五是加强宣传阵地建设。结合创建民族团结示范州活动,通过各种宣传媒体,广泛宣传扶贫和移民政策、成就、经验、典型,宣传扶贫和移民部门抓好落实的工作举措,营造推进扶贫和移民工作的强劲声势。以扶贫项目的实施来体现群众工作的实效。

(三)结合实际,务求实效,全力做好全面乡村治理工作。一定要深刻领会州委关于全面开展乡村治理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把扶贫移民工作融入到乡村治理的全过程。一是积极探索村民自建扶贫项目模式,进一步调动群众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体现农牧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规范乡村工作运行,发挥资金投资效益,增加农牧民务工收入。二是深入推进群众工作常态化。全力实施民生项目,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发展乡村特色经济,解决群众最急、最难的问题;全力开展扶贫移民政策法规宣传教育,切实做好依法治州工作。全力落实惠寺惠僧政策,切实解决寺庙五通问题。三是结合全州爱心慈善日、慈善月活动,积极搭建“结对认亲、爱心帮扶”贫困农户信息平台,做好爱心帮扶工作。

上一篇:布置工作思路范文 下一篇:疫情期间工作思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