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保险的经营理念范文

时间:2023-11-10 16:07:05

民生保险的经营理念

民生保险的经营理念篇1

1对社会医疗保险需不需要营销的讨论

社会医疗保险的营销,就是将多层次体系下的各险种,通过创造、传递和传播优质的顾客(参保者)价值,获得、保持和发展参保人群。当“使推销成为多余”,营销目的便得以实现,医疗保险扩面工作也变得简单有效,“广覆盖”、“大数法则”等迎刃而解。

1.1从市场角度看,医疗保险和其他保险一样,是非渴求商品

医保经办机构必须主动推销和积极促销,善于使用各种推销技巧寻找潜在顾客,甚至采用高压式的方法说服他们接受其产品,从而使更多的人群加入到社会医疗保险体系中来。

1.2从医疗保险的需求特性看,疾病发生的随机性造成对医疗保险需求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

我国医疗保险起步迟,保险制度不完善,医疗保险市场处于短期非均衡状态。受收入、保险意识、效用偏好等因素的影响,相当一部分人群还没有被纳入医保体系。由于潜在的医疗需求没有得到释放,医院的市场化取向得不到有效满足,其利益、运营效率甚至是社会福利都受到了损害。营销就是善于为医疗保险刺激出需求,促进市场的均衡运动。医疗保险的经办机构应该通过营销试图去影响需求的水平、时机和构成。

1.3从社会属性看,“城镇”向“全民”跨越后,社会医疗保险的参保扩面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原来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群体是城镇各类组织以及这些组织中的劳动者,通过政府的强制性力量使医疗保险得以覆盖问题不大。但是,向“全民医保”跨越的过程中,灵活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自谋职业者、新成长劳动力、其他城乡居民等,其数量比原来意义上的“职工”要多得多,医疗保险覆盖这些人群,政府的强制难以奏效;而借鉴商业保险的办法,运用营销手段扩大人群覆盖,促进“全民”目标的实现,这也是新形势下加强医保经办机构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

1.4从其本身特性看,社会医疗保险应具有社会营销观念

社会医疗保险组织的任务就是在多层次的医保体系下,确定各类人群所对应的诸目标市场的需要、欲望和利益,并以保护或者提高参保人员和社会福利的方式,在满足基本医疗保险方面比商业公司更有效、更有利地向目标市场提供所期待的满足。因此,社会医疗保险的经办机构要通过营销活动,维护和改善客户(参保人员)关系,考虑社会与道德问题,平衡医、保、患利益关系。社会医疗保险理所当然地就要在效率、效果和社会责任方面,于某种哲学思想的指导下进行营销活动。

综上所述,社会医疗保险作为公共服务产品,需要用市场化思维,借鉴产品(服务)营销的原理,使市场主体更多地选择医疗保险,让更多的人群加入到社会医疗保险的“安全网”。

2社会医疗保险的营销设计和实施

和其他产品、服务的营销一样,社会医疗保险的营销要以4Ps理论(产品PRODUCT、渠道PLACE、价格PRICE和促销PROMOTION)作为行动的指导。同时,作为公共服务产品,除了传统的4Ps外部营销外,还要加上内部营销和交互作用营销两大因素②。内部营销,就是社会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要加强对经办人员的培养和激励,全机构都要有“营销”观;交互营销,是指经办机构经办能力、服务参保单位、参保人员的技能。

2.1营销定位:“全民医保”下的适应营销

覆盖全民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将打破城镇职工的界限,面向社会各类人群,以统账结合的基本医疗保险为基础,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独立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法多形式、保障水平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也就是说,在国家规定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以外,需要根据人群特点、收入水平和医疗消费等,建立多个高低不等的医疗保障层次,至少是一些过渡性、补缺性的保障形式。这样,“多种模式”、“多种办法”就赋予了社会医疗保险产品的概念。以产品观念为导向的社会医疗保险体系的覆盖,要求经办机构根据社会人群分布状况和收入水平的实际,调整完善政策体系和制度安排,甚至开发设计新的险种产品,以满足社会各类人群的医疗保险需求。社会医疗保险的营销需要适应新的形势,突出目标市场、参保人群需要、整合营销和医疗保障水平四个支柱,确立营销观念,避免营销近视症③——参保人群并非在购买保险,而是在购买健康保障。这样,不管是响应营销(寻找某些人群业已存在的需要)、预知营销(预测某些人群的需要),还是创造营销(设计新的险种或者参保缴费办法),社会医疗保险体系可以在不断的调整完善中符合参保人群的认知价值,吸引和维系参保人群,从而在总资源一定的限度内,保证医、保、患三个利益关系方处于能接受的满意水平。

2.2营销机会:“全民医保”下的营销环境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等一系列理论、思想和观点,有力地推动了社会医疗保障事业的改革发展。全民医疗保障体系的构建,使医保经办机构的工作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相当一部分“自由人”要归拢到医保体系中来,这意味着经办业务需要采用由外向内的观念,营销环境恰恰在不断创造着新的机会。从宏观环境看,我国实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以来,城镇职工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基本建立,社会成员医疗保险的意识越来越强,各级政府把覆盖全民医保体系的建设摆上议事日程,并在小康进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工作部署进展上明确了新的目标。从微观环境看,由于政府的规制和法制的健全,使组织为员工参保有了“保障”;同时,个人由于经济环境、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选择性注意逐渐强化,通过有效地营销来影响购买行为,是社会医疗保险扩展参保人群的重要手段。营销环境的变化,要求社会医疗保险必须一改过去大众化方式,不能仅仅停留在政策体系设计的基础上,让各类人群来“对号入座”。相反,要据此进行微观营销,对潜在的各类参保人群进行行为细分,并有针对性设计保险产品或调整完善缴费机制。比如,江苏镇江市针对外来务工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等在医保体系中设计的住院医疗保险,是相对于基本医疗保险的一种较低层次的过渡性保障形式,参保人员以上年度社平工资为缴费基数,以首次参保的不同年龄,按3%—8%的比例缴纳住院保险费。在向饮服行业、建筑业外来务工人员“营销”该险种的过程中,针对这类群体年龄轻、流动性大的特征,调整为以社平工资60%为基数、按行业平均年龄(最低限)3%比例缴费,这种微观营销取得了较好效果。

2.3营销战略:“全民医保”下的营销差异化

有别于商业保险的利益定位,参保的各类人群在这个体系中是具有特定利益的。在向目标市场传播特定利益这一核心观念的同时,社会医疗保险还要通过进一步编织差异网来体现实体。其中非常重要的是形象差异化,就是造就人群对社会医疗保险较商业保险的不同认知方法。首先,在社会医疗保险体系中,要建立一个不同制度安排的特点和参保建议;第二,更多地应该通过事件和公益活动传递这一特点,从而使之与商业险相区分;第三,它要利用各种营销组合产生某种感染力,更好地发挥制度地牵引作用。

2.4传播营销:“全民医保”下的营销方案

整合营销传播是一种从顾客角度考虑营销过程的方法。在多层次的社会医疗保险体系下,经办机构要通过有效的传播手段与现行和潜在的关系方和各类人群沟通。因此,除了依靠强制力和传统的动员参保手段,还必须针对不同的传播目标,选择不同的传播渠道。

2.4.1具事实劳动关系的人员:公共关系与宣传。主要是在政府强制力以外弥补刚性所带来的缺陷。对具有事实劳动关系的人群,要更多地采用社会营销观念,采取事业——关联营销的方法,即积极地使用保障全民健康的形象,构建与参保人员的利益关系,借以改善经办机构的名声,提升知晓度,增加参保者忠诚。通过公共关系、宣传,使社会医疗保险:具有高度可信性,通过新闻故事和特写等使之更可靠、更可信;能够消除防卫,可以接触一些回避、拒绝参保的单位、人员;戏剧化,通过公益、政府财政杠杆等使医保制度和产品惹人注目。

2.4.2断保人员:客户关系型营销。即经办机构通过有效利用参保人员信息,在对参保人员了解的基础上,将营销针对特殊人群个性化。比如,对具有固定劳动关系的人员,一旦其下岗失业无力参保,对这些断保或是封存人员,可以由统账结合的基本医疗保险转向单建统筹的住院保险,一旦此类人群经济状况好转,再回到基本层次;再有方法就是给这些群体以缴费照顾,调整缴费基数或比例。这种营销手段的关键是建立客户数据库和进行数据挖掘,进而进行数据库营销。

2.4.3新成长劳动力:网络营销。新成长的劳动力是网络一代,其特点是:选择权是他们深信的价值观;他们需自己改变自己的主意;他们更喜欢自己作出决定。对此,医保经办机构要善于利用网络和先进的数字化传媒技术进行医疗保险的营销。

2.4.4城镇其他居民:直接营销。直接营销的渠道很多,如面对面推销、目录营销、电话营销等。关键问题是营销渠道的构建。针对城镇居民的分布特点,社会医疗保险的经办机构需要向社区延伸,不断完善和构建社区平台。社区平台包括街道(社区)的劳动保障平台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只有这些平台建设到位并卓有成效地开展营销活动,才能提高成功率。

3社会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的营销行为讨论

社会医疗保险的营销主要是由经办机构来完成的。经办机构作为营销组织,必须重新界定它的角色。

3.1牢固树立营销观念,建立全机构营销导向

参保扩面是经办机构的一项突出任务,也是经办能力高低的“试金石”。社会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内部职能划分是多样的,但它必须是一个强有力的面向所有参保人群的组织,这种导向使得参保扩面工作应成为全机构的事,营销导向也应是全机构的。“全民医保”目标的确立,要求体现在工作和部门定义、责任、刺激和关系的变化上。特别是医保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完善,使经办机构的一切任务都面对着参保人群。内部各职能部门都要接受“思考顾客”的观念,即强调为参保单位、参保人员的服务。同时,只有当所有的部门执行一个有竞争力的参保人群价值让渡系统时,营销才能有效展开。只有确立全员的营销观念、改变内部的薪酬结构、开发强有力的内部营销训练计划、建立现代营销计划体制、提高员工营销能力,“经办”的目标和水平才能提升到新层次。

3.2经办机构要苦练内外功,实现新突破

内功是就是在多层次医保体系构架下,强化保险产品力、提升组织力、管理力、营销力,进入精耕细作、精细化管理的科学状态;外功是由关注政策体系、制度安排,转向关注参保人群,由坐门等客转向目标营销。依靠垄断做“老大”或依靠政府强制力推动参保的空间越来越小。因此,必须真正学会关心参保人群利益,从目标人群的需要和利益出发,规划市场营销渠道,设计策划促销途径。要学习和借鉴商业保险公司的经验,掌握现代保险营销的有效方法。比如:重视客户关系管理,提升服务价值,重视多种营销组合,加强营销队伍建设、营销社会保障理念、强化经办机构文化建设、改善营销环境的关系主体——医院、同业、媒体等。

注释:

①DictionaryofMarketingTerms,2nded.,ed.PeterD.Bennett(Chicago:AmericanmarketingAssociation,1995).

②ChristianGronroos,"AServiceQualityModelandItsMarketingImplications,"EuropeanJournalofMarketing18,no.4(1984):36-44.

③TheodoreLevitt''''sclassicarticle,"MarketingMyopia,"HarvardBusinessReview(July-August1960):45-56.

民生保险的经营理念篇2

(一)农村保险市场所经历的四个发展时期

1.20世纪80年代农村保险业务的启蒙期。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恢复办理国内保险业务,虽然建立了部分乡镇保险服务机构,但遵循的是计划经济时代的经营模式,都是在地方政策的统筹决策下开展业务,保费收入主要是政策划拨式的经营收费方法,保险独家经营,险种单一,企业缺少活力,业务发展缓慢,规模不大,但也为农村保险业务的发展起到了启蒙作用。

2.20世纪90年代的农村保险孕育期。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和延伸,保险经营也呈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保险经营企业主体开始逐渐增多,业务发展也开始精细化,产品呈现多样化。此时的农民对保险的认识已逐步形成粗浅意识,部分农民已开始涉足并购买保险,这一时期被称为农村保险业务的孕育期。

3.20世纪90年代末期农村保险的复苏期。1996年以来,国有保险公司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实现与国际保险业的接轨,实行了产、寿险分设经营,并把保险业发展推向市场化运作。这一时期,受市场经济体制变革以及行政干预手段的削弱和保险市场主体增多的影响,竞争也由平和转向激烈化。保险业也由城市业务竞争发展到农村业务开发的抢夺战。同业间的竞争有效激活了农村保险市场,农民对保险知识的了解也更加明晰。这也促使农村保险开始复苏起来,所以,这一时期被称之为农村保险业务的复苏期。

4.2000年以来农村保险的快速成长期。进入2000年以来,随着保险业的发展和竞争态势的加剧,特别是推行“大营销”发展战略,有力的推动了我国保险业的发展进程,使我国的保险业更具世界性的竞争魅力和竞争实力,竞争也由国内保险竞争转向同国际保险的抗衡。而此时的保险业,城市保险竞争如火如荼。为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许多保险经营企业开始纷纷由城市转向农村业务开发。大面积的入驻农村又大幅度地灌输许多农村保险经营理念,这使一部分农民从感受保险到接受保险和热情购买保险。

(二)农村保险已逐步成为农业地区业务发展的主战场

对于广大农业地区,绝大部分人口在农村,发展的立足点应该在巩固提高城市市场份额的基础上,大力开发农村业务,这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实践也证明,这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新的业务增长点。

1.通过市场份额比较可以看出农村潜力巨大。以中国人寿商丘市分公司为例,2006年8月份,商丘分公司在有5家市场竞争主体的情况下,市场占有份额为78.5%,其中城市寿险期交业务市场占有份额已达89.7%。

2.通过增幅比较可以看出农村市场发展很快,城市增幅趋缓。城市期交业务近三年的增长幅度为:2003年5246万元;2004年5299万元,增幅1%;2005年5568万元,增幅5%;2006年8月相比增幅为4%。农村业务近3年的增长幅度分别为:2003年1892万元;2004年2271万元,增幅20%;2005年2952万元,增幅30%;2006年8月相比增幅为35%。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城市占有绝对份额,但发展速度缓慢,再实现大的突破难度较大。所以,新的增长点应该瞄准农村市场,让农村逐步成为业务发展的主战场。

(三)制约农村保险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落后的传统观念影响了农村保险的发展速度。一方面,以我国独特的家庭家族为核心,养儿防老,风险自预的观念由来已久,由于保险宣传不到位,有相当一部分农民这种根深蒂固的老观念还没得到彻底消除。另一方面,有些偏远地区文化落后,闭观自守,导致一些农民对天灾人祸仍持“宿命论”观点,还没有真正接受到转移风险的新观念。

2.营销网点偏少制约了农村保险的发展速度。农村保险虽然涉足时间较长,但由于重视程度不够,使营销队伍发展缓慢,现有网点很难覆盖广大农村,出现了相当一部分农民客户感到收保费有人问,出了险情无人管,这种服务不到位的现状,严重影响了保险信誉,制约了农业保险的发展速度。

3.同业之间的无序竞争为农村保险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近几年,随着保险主体的逐渐增多,农村市场竞争也愈演愈烈。个别员工为了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出现了急功近利、误导客户的行为。加上新设置的小民营股份公司,仓促上阵,人员素质差,故意夸大产品功能,扰乱了农村市场,此举严重挫伤了农民投保的积极性,为农村业务的发展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

二、实现农村业务跨越式发展的基本条件已经成熟

1.农民逐步走向富裕之路,初步具备购买保险的能力。当前农民已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多数农民正向小康迈进。到2005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已经达3325元。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提高,不仅能够满足农民生产生活的基本需要,而且大多数农民都有了不同余额的存款。农民在解决了温饱问题后,就要考虑保障投资、子女上学、养老医疗和抵御风险等与保险有关的问题,相当多的农民具备了购买商业保险的经济能力,可以说农村隐藏着一个巨大的保险准客户群体。

2.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为保险市场的繁荣奠定了基础。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建立并逐步完善,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日益增强,农业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农民在经济收入、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文化领域、消费需求等方面与城市居民的差别正在缩小,农民越来越意识到保险对自身生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当前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受气候条件和生产环境影响较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很弱。疾病也是中国农村居民致贫或返贫的主要原因,而保险可以作为农民转移风险和降低风险危害的“减震器”。购买保险是抵御风险不可替代的选择,特别是农民渴望得到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等方面的保障,所以,保险理应成为农村建设小康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护身符”。

3.保险机构已经具备了大力开发农村市场的基本能力。当前,国内外各家保险公司在积极开发大中城市业务的同时,对广大农村市场都在进行逐步渗透。国内多数公司已在农村启动保险业务,一些保险公司已具备了机构网络遍布城乡、人力资源分布各地的有利条件,在开拓农村市场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应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全新的经营理念先行开拓农村市场,做大、做强、做优中国农村保险业。

三、实现农村业务跨越式发展的举措

1.发展完善农村营销网络体系。首先,设立一个稳固的营销网络体系,着力建立一支业务素质高,开拓能力强,并且具有农村特色的营销铁军。每个县设立一个农村营销部,根据地理位置每三个乡设一个营销分部,每一个乡设一个营销处,逐步达到每个村至少有一名营销员,这样既方便管理,又能扩大覆盖面,更有利于绝对占有农村市场。其次,通过设立规范化的营销服务网络,使保险服务延伸到广大农村的千家万户,真正把保险进农村,保险进农户落到实处。其三,苦练内功,提高员工素质,坚持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教育员工熟知保险内容,笃守职业道德,坚持客户第一,忠于保险事业。

2.加大保险宣传力度。宣传工作首先解决农民参保的思想观念问题,农村普遍存在怕老无所养、怕病无所医、怕天灾人祸、怕因学致贫。因此要教育引导农民通过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投资理财保险等,解除后顾之忧,转移风险隐患,达到稳定生活,逐步富裕的目的。

3.设计适销对路的保险产品。设计适销对路的保险产品是实现农村业务跨越式发展的核心内容。开办农村保险业务,既要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使业务富有弹性和灵活性,增加决策的科学性,又要充分考虑农村的经济现状和农民的承受能力,原则上要先开发低保费、低保障、责任宽,农民易于接受的险种。要改变过去险种单一,针对性不强,风险责任小,与农民需求差距较大的实际,除了对原有险种进行必要的技术改造外,应重点开发设计一些收费低、保额低、责任宽、保大病的适销对路的新险种,满足农民不同消费层次的需要,解决一人得大病,全家致贫、返贫的问题。如针对农民更多地关心子女的教育和婚嫁大事,把投资重点转向子女身上的实际,积极开发适应少年儿童群体的险种;针对农民家庭主要劳动力群体,最需要风险保障的特别需求,积极开发农民意外伤害及附加住院医疗保险、健康险等险种。险种设计要坚持从农民的购买能力和心理需求等方面来考虑,做到手续简便,交费灵活。在展业模式上,积极寻找切入点,应按照医疗、教育、养老的顺序宣传,走以短险为突破口,以短带长、以长促短,大力发展农村个人业务,实现以直销带营销,以营销促直销的发展之路。

4.加强农村业务规范化管理。首先要加快电脑网络化进程,形势的发展要求保险公司管理工作必须科学规范,鉴于农村营销点多面广线长的特点,更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在强化员工教育,提高管理意识的前提下,还需要科学管理的手段加以配合完善,只有管得住,管得严,才能有效防范风险,消除隐患,使农村业务得到迅速发展。

民生保险的经营理念篇3

[关键词]民营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一、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观念淡薄

民营企业投资人既是投资者又是经营者,受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较大一部分民营企业家看不懂财务报表,更无法掌握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和经营管理方法,在进行财务活动和处理各种财务关系时,主要依靠个人意愿,具有明显的随意性倾向。还有一些经营者存在着重技术、轻管理和重销售、轻理财的观念,认为企业效益是靠“做”出来的,而不是“管”出来的,忽视财务管理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指导作用,缺乏全局性财务理念,造成企业财务管理混乱,先进的财务管理技术和方法在民营企业往往得不到应用,从而制约了民营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发展。

(二)财务管理体制不健全

民营企业大多采取家族式管理模式,企业集权现象严重,很多民营企业没有或无法建立内部审计部门,即使有也很难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而且,大多数民营企业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致使企业整个财务监督系统处于失控状态,资产流失、浪费现象严重,资产管理效率低下,企业风险加大。

(三)融资困难,资金严重不足

当前,融资难已成为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在理论上,企业资金来源有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和利用自有资金三种渠道。但实际上,民营企业的筹资渠道却非常狭窄。首先,从直接融资来看,我国证券市场不够发达,企业发行股票、债券筹资的条件比较苛刻,只有极少数的民营企业能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大多数民营企业只能望“市”兴叹。其次,从间接融资来看,民营企业过度依赖银行贷款。但是,由于银行将资金安全性置于首位,对担保的要求相对苛刻,民营企业很难提供银行需要的充足的抵押质押物,获得贷款较难,特别是获得长期贷款较难,一般只能从银行取得金额小、期限较短的短期贷款。通过担保公司和各类基金提供资金支持更是杯水车薪。最后,依靠自有资金几乎成为民营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但自有资金毕竟有限,也往往很难满足企业的全部资金需求,从而导致资金严重不足,限制了企业进一步的发展壮大。

(四)投资盲目,缺乏科学性

过分集权是所有民营企业的通病,投资往往仅凭个人的意愿,投机心理较重,没有形成科学有效的集体决策机制,投资缺乏科学性、民主性。投资方向难以正确把握,经常表现出轻率、幼稚的违背经济规律的行为,有盲目跟风的思想。还有一些民营企业盲目追求多元化经营,没有做好投资前的市场调查及对未来风险的预测及防范,只单纯看到多元化经营所带来的分散风险作用和企业规模扩大带来的短暂成就感,而没有意识到企业扩张与资金实力、技术开发、市场开拓及内部管理等方面的矛盾,没有意识到跨地区、跨行业乃至跨国的多元化经营是需要条件的,而且多元化经营也不一定能实现人们分散风险的初衷,反而可能导致财务分散、风险增大。由于投资的盲目性,特别是过分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很容易导致民营企业资本结构比例失调、资金周转速度缓慢,从而降低投资项目的收益性,加大财务风险,易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

(五)财务机构不健全,财务人员素质偏低

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着财务机构设置不健全,财务人员配备不合理的问题。有不少中小企业干脆不设会计机构,会计工作全部委托会计事务所,或者任用自己的亲属担当。有的企业虽设置财务机构,却存在着分工不明、职责不清的弊端,形同虚设。同时,民营企业财务人员素质普遍偏低。由于民营企业的家族意思浓厚,在财务这一敏感部门,用人的重要标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忠诚度”,无血缘、乡缘关系的财务管理人员很难与家族势力平衡,真正有能力的财务管理专才很难留住,因此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绝大部分是家族成员。然而,他们中的很多人并未经过正规的专业培训,缺乏必要的财务管理能力,甚至严重缺乏会计职业道德,难以为企业管理提供高质量的财务信息。

二、改进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观念

长期以来,我国民营企业的“财务”与“会计”不分,财务管理的内容也主要是局限于营运资金管理,这种状况必须改变。要从大局把握企业经营,提升企业财务管理层次,并从思想上提高对新形势下财务管理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确立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战略核心地位,充分发挥财务管理预测、决策、计划、控制、考核等方面的作用。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要树立起全新的财务管理观念,诸如以人为本观念、知识管理观念、信息管理观念、法治管理观念、信用观念、时间价值观念、风险价值观念、边际成本、机会成本等科学管理的理念。

(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针对民营企业财务控制薄弱的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解决:

1、建立健全财务机构,加强内部控制管理

针对民营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大多与会计实行混岗作业,导致企业财务管理职能难以充分发挥的现状,民营企业应建立反应灵敏、高效、快速、独立的新型财务管理机构,负责企业的筹资、投资、营运资金管理、收益分配等相关的财务计划与预算、决策与控制、分析与考核等一系列工作。加强内部控制,建立严格而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例如:(1)建立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制度。合理设置财务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明确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机制。对授权批准、业务经办、会计记录、财产保管、稽核检查等不相容职务要有专人负责,不可兼职。(2)建立授权批准控制制度。明确规定涉及财务会计及相关工作的授权批准范围、权限、程序、责任,各级管理层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具体办事人员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办理业务。(3)建立会计系统控制制度。制定适合本企业的会计制度,明确会计工作流程,建立会计岗位责任制,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

2、加强现金管理,努力提高资金的运用效率

首先,确立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模式。作为追求价值最大化的营利组织,实施“收支两条线”主要出于两个目的:第一,对企业范围内的现金进行集中管理,减少现金持有成本,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第二,以实施收支两条线为切入点,通过高效的价值化管理来提高企业效益。

其次,科学地确定现金最佳持有量,既要满足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的需要,又要努力降低现金持有成本,减少现金流动过程中的风险,从而有利于企业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最后,加强现金的日常管理,建立高效的收账系统,确保资金的回收,同时采取各种方式尽可能延缓现金的支出时间,提高资金的运用效率。

3、加强存货和应收账款的管理

加强存货管理,合理确定经济采购批量,加强存货的保

本期和保利期控制,尽可能压缩过时的库存物资,避免资金呆。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应采用合理有效的方法及时评定客户的信用状况,制定恰当的信用政策;加强应收账款的日常控制和管理,减少坏账、呆账和死账;制定合理的收账政策,尽量减少企业的损失。

4、加强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对企业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企业增加盈利的根本途径。在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下,民营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对成本进行正确的核算和控制,努力寻找降低成本的途径,建立科学、严谨、实用的成本管理机制,从而提高成本管理水平,并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5、加强对风险的控制

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一般而言,风险越大,收益也就越大。民营企业应结合自身情况,认真分析收益与风险的关系,积极寻求两者之间的平衡点。要做好事前的财务计划与预算,事中的财务决策与控制,事后的财务分析与考核,努力降低企业风险。

(三)加强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

解决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需要各方面的相互配合,特别是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三方必须共同采取措施,从主、客观方面逐步改变制约民营企业融资的不利因素,才能促进民营企业尽快驶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1、政府应为民营企业创造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包括:制定针对民营企业的帮扶政策;落实机构,建立和完善与民营企业发展相适应的金融机构体系;完善资本市场,拓宽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建立民营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立风险投资基金,支持民营高科技企业发展等各项措施。

2、金融机构应加强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包括:金融机构应转变经营观念,扩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对民营企业融资实施特殊优惠政策;改进银行内部的授权授信管理制度,简化审批程序;加强对民营企业的信贷管理,降低银行信贷风险;进一步完善对民营企业的配套金融服务体系等措施。

3、民营企业应积极创造条件,改善自身融资环境。包括:规范企业财务制度,满足银行贷款条件;规范自身经营行为,提高信用程度与经营素质;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开辟适应企业自身发展特点的融资方式,如利用融资租赁和尝试发行可转换债券等等。

4、民营企业之间成立企业基金会,建立多渠道多部门的融资体系。包括特定用途基金、担保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互助基金等,其资金来源可以是各级政府金融机构及民营企业的入会费,管理上实行基金封闭运行,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

(四)面向市场,科学投资

民营企业必须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正确决策,努力降低投资风险。具体包括:

1、明确投资方向。民营企业应以对内投资为主,主要包括:新产品的试制、技术设备的更新改造、人力资源的投资等。正确的投资决策能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

2、规范投资程序。民营企业可以借鉴大型企业的做法,规范项目的投资程序,实行投资监理,对投资活动的各个阶段做到精心设计和管理。

3、分散资金投向,降低投资风险。民营企业在资本的积累达到一定规模之后,可以搞多元化经营,从而分散投资风险。

(五)加强财会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的财务会计管理人员

加强财务管理,人才是关键。财务管理的关键岗位应安排具有相当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的人员。要加强对现有财务人员的培训,开展好职业道德教育,建立继续教育制度。鼓励财务人员学习和创新,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专业能力。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调动财会人员的积极性。摒弃家族化和亲缘化,积极从外部引进高级财务管理专门人才,并采用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留住人才,为企业未来的发展蓄积能量。

参考文献

[1]杨光,我国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6

[2]付振萍,浅探中小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6

民生保险的经营理念篇4

1.从总体上看,中国保险业风险管理水平较低,风险管理理念不强。

第一,风险管理作为一种管理职能还基本上没有被融于保险企业管理中,保险经营基本上还是财务型控制被动经营。第二,保险业发展总体决策和保险公司决策在相当程度上缺乏风险管理理念,保险的粗放型经营、以保费收入作为经营业绩的硬招标的决策思路对目前的保险发展仍起着决定性作用。第三,保险风险管理技术水平低,风险评估、保险信用等级评定缺乏有效的评定标准,风险控制和风险融资的方式相当有限。许多保险公司根本就没有防灾防损部门,在有防灾防损部门的企业中,其人力与财力的配备不足。第四,在保险风险控制过程中,事后控制为主要控制方法,对风险的事前控制重视不够。第五,在保险监管方面,主要还处于事后监管阶段,监管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前瞻性,监管重点仍在费率等问题上,对关系到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风险资本比率、再保险安排、资产配置等内容监管力度不够。

2.较为注重显性风险管理,对隐性风险管理重视不够。

第一,在业务发展导向上,注重规模和速度,强调业务增长量,忽视保险发展的质。由于我国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的设立主要是根据保费收入增加额为依据的,保险法规和保俭监管部门对保险费地位的过份强调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商业保险公司把保费的追逐作为主要经营目标。保险公司在实际展业中,重保费,轻理赔;在保险市场竞争中,以保险价格进行恶性竞争,盲目承保、劣质承保并存;在保险险种开发上,以占取市场份额作为主要手段,对保险产品风险的管理控制重视不足。

第二,在保险发展导向上,某些方面还存在着保险决策和保险经营中的短期行为,对保险业发展及保险公司发展战略长远性研究不够;在公众对保险的信任度方面,保险业未能充分重视恶性竞争、保险中介制度混乱、保险欺骗对社会公众产生不度影响;在制度法律建设方面,对保险发展的制度环境和法律基础建设重视不够,一方面表现在保险法在某些方面存在着缺陷与不足,另一方面保险法已不能完全适应开放条件下保险业的发展,一个有效的保险法律体系还未基本形成;在保险文化建设方面,保险公司文化建设滞后,保险文化传播缺乏创新,保险公司的形象度和美誉度构建急需加强。

3.较为注重内生风险管理,忽视外生风险管理。

第一,部分保险公司不重视对公众信任风险的管理。第二,对保险开放、民族保险安全的风险重视不够。在加入WTO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对中国保险市场进一步开放中的各种风险进行管理研究不足,忽视中国保险业发展过程中的内在的根本制约。第三,部分保险公司较为重视公司内部风险管理,而对保险同业的规范竞争、有序竞业的风险管理重视不够,保险同业组织的作用还相当有限。第四,对保险中介组织的风险管理力度不够。部分保险公司无视保险中介的有关法律规定,不顾中介机构经营资格、业务水平、职业道德状况等条件进行中介展业,表明保险公司对中介组织风险管理与保险公司自身的规范经营都应加强。第五,缺乏对保险欺骗进行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保险欺骗给保险公司造成的损失日趋加大,在中国保险理念不强、法律意识淡薄的国度里对保险欺骗的风险管理需在制度完善和技术创新上加大力度。

4.未能建立起有效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风险管理决策缺乏依据。

保险经营是在大量可保风险前提下运用大数法则对可保风险进行分散,各类风险数据、损失数据是保险经营的数理基础,在相当程度上也可以说,风险数据、损失数据是保险经营的保险资源。保险经营依据这些保险资源从事保险展业,通过展业扩充丰富这类资源提高保险经营水平和展业范围。因此,在理论和实践中都要求保险公司(包括社会)建立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对这类保险资源进行保护、开发和利用。我国相当部分保险公司有效的风险信息系统都未能建立,这将可能导致保险经营决策缺乏合理依据,使保险经营缺乏合理的数理基础。从某种程度上,这将可能导致道德风险和逆选择的增加。

5.风险管理理论滞后,风险管理人才不足。

在我国,风险管理理论发展滞后,风险管理人才不足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保险风险管理既包括风险投资、保险购买和管理、安全、赔偿金管理、索赔管理,又包括公共关系、市场服务、培训员工、提供法律咨询等内容;既包括对保险公司的硬件失误风险和软件失误风险的管理,又包括组织性失误风险和人的失误风险的管理;既包括保险公司内部风险管理,又包括保险业风险管理;既包括保险经营显性风险的管理,又包括保险经营隐性风险的管理。只有建立起全面的风险管理观,才能推动和实现保险业有效的风险管理。

二、目前风险管理状况对中国保险业发展的影响

1.保险业风险管理及保险经营风险管理弱化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保险业的可持续发展基础;

近年来40%的保费增长率是在粗放型经营模式下,在风险管理未能有效实施的情况下实现的,在这种经营模式下,重视保费增长速度与资产负债管理重视不够并存,保险公司总资产增加与净资产减少同在,保险市场规模扩大与保险业务的利润水平逐步降低并举,增加保费的快速增长与较多风险的累积相随,这不仅有悖于保险业风险承担、风险分散的宗旨,而且大大影响保险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保险经营风险管理功能弱化将不利于深化社会公众对保险的信任,保险信任和保险信心是各国保险业发展的生命力所在。

近现代保险发展的共同基础是社会公众对保险业的信心和信任,这是决定保险需求的根本因素,因为信心和信任是保险理念培育的良性土壤。因此,保险公司必须建立真正地为社会公众分散风险、为社会公众提供各种风险管理服务的经营理念,真正地实现保险经营与保险风险管理的融合,以增强和巩固社会公众对保险业的信心。特别是在目前风险分散途径多样化的情形下,增强社会公众对保险业的信任和信心对现代保险业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3.保险经营风险管理的弱化将使中国保险业在国际保险市场中缺乏竞争力,导致中国保险业在对外开放和加入WTO中处于更加不利的局面。

从中国民族保险发展历史可以看到,中国民族保险业是在中国本身缺乏商业保险理念和商业保险技术机制、在国外保险公司对中国保险市场进行掠夺和控制的不利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这种特定的历史路径制约了中国现代保险业的发展。因此,在中国民族保险实力不足、现代民族保险发展缺乏一定制度环境和制度基础的条件下,民族保险业更应注重自身的稳健发展,大力加强保险发展的制度建设,培植保险理念。惟有如此,才有可能实现民族保险发展从量的增加到质的升华,增强民族保险业自身在国际保险市场的竞争力,逐步有序地实现保险的国际化。

三、对策

1.实现保险经营方式的根本转变,制定稳健的保险产业发展政策,为中国保险业风险管理构建良好的宏观环境。

保险业发展要实现根本性突破首先必须实现从粗放型经营方式到集约型经营方式的根本转变,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走出重速度、轻质量的恶性循环,把保险发展引上稳健、健康的轨道,进而逐步增强民族保险业的综合实力。也只有在经营方式根本转变的前提下,才可能制定出稳健的保险产业发展政策。

稳健的保险产业发展政策是中国民族保险业发展的基本战略前提。首先保险产业政策必须建立在中国特定的政治经济和人文背景上,只有在这种根基上培植公众的保险意识,构造保险制度环境,完善保险法律制度,开发保险资源潜力,满足公众的保险需求,才能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保险业发展道路。其次,保险产业政策必须体现可持续发展性,坚持可持续发展性,才能有效地开发中国潜在的保险资源,才能实现重速度、轻质量的粗放型经营方式到集约型经营方式的根本转变;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真正实现保险业本身的宗旨;只有坚持保险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逐步树立和增强公众对保险的信任感。再次,中国的保险产业发展政策,必须把战略管理、经营管理和风险管理融于一体,政府应以较高的战略眼光来发展保险业,保险业在社会政治经济中的特殊地位要求政府对保险业实行低税政策,改变目前中国保险业税负较重的局面,对一些投资型产品的开发可考虑税收优惠或递延税收政策,对外资保险公司的税收政策应考虑到有利于民族保险业的发展和中外保险企业的公平竞争;保险业应坚持经营管理和风险管理相结合,实现保险真正地为社会经济、社会公众服务宗旨;保险产业政策还必须考虑到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可考虑建立区域性的保险产业政策与统一的保险产业政策相结合的保险产业政策体系。

2.培植健全的保险意识,完善保险法律制度基础,为中国保险业风险管理提供制度支持。

保险风险管理不仅仅是一种风险识别、衡量、控制、融资的技术方法,还在于风险管理制度是一种保险制度安排,提供对风险管理的制度支持是十分必要的。培植健全的保险意识是构建中国保险制度基础的一个永恒主题,保险意识的培植一方面需要保险公司规范的经营作风、良好的社会形象的凝聚力和辐射力来实现,另一方面,社会各界对保险意识的传播也有利于保险意识的培植和增强。

法律是风险管理的制度基础,保险法律制度完善程度决定风险管理水平高低及其绩效大小。目前应着手解决保险发展与保险立法滞后的矛盾,弥补《保险法》中的缺陷和不足,同时抓紧时间构建完整有效的中国保险法体系(包括《保险业法》、《保险合同法》、《外资保险公司市场进入与监管条例》等)。

3.实施全方位风险管理制度,强化社会风险管理理念,是中国保险业风险管理的重点。

保险经营方式的转变、保险法律制度的构建不可能一蹴而就,在中国的特殊体制背景下,保险经营方式转变、保险法律制度构建应与保险业全主位风险管理实施同步进行。中国保险业全方位风险管理包括对物的风险、行为风险与心理风险管理、制度风险与人的风险的管理、显性风险与隐性风险的管理、内生风险与外生风险的管理、风险信息管理系统与风险预警系统的管理等。

在强调风险核保管理的同时,须强调逆选择风险和道德风险的控制;在注重保险产业发展风险管理时,应特别注重决策风险的管理,克服目前保险发展的短视心理和短期行为;在制度风险的控制上应坚持内控制度、同业制度与监管制度三管齐下,在人的风险控制上,既要控制管理内部人风险,又要控制中介人、投保人、被保险人、再保险人和保险投资机构投资者的风险;在内生风险与外生风险管理上,要积极探索怎样对保险开放中出现的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和有效管理,对中资保险公司与外资保险公司的税收风险加以重视。总之,在整个保险产业发展、保险制度构建过程中都必须把风险管理制度和风险管理理念融于这一过程中。

4.强化风险管理理论建设和学科建设,为中国保险业风险管理提供理论指导。

民生保险的经营理念篇5

“守信用、担风险、重服务、合规范”的保险行业核心价值理念,保险企业已经在落实执行“守信用、担风险、重服务、合规范”的保险行业核心价值理,并取得了一定的实际成效。保险企业按照中国保监会的工作精神和工作要求,在上级保险企业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守信用、担风险、重服务、合规范”,注重转型升级,力求卓越发展,认真努力做好各项保险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工作任务,取得良好成绩,促进了保险企业各项业务的发展。保险企业深刻认识到:落实和执行“守信用、担风险、重服务、合规范”的保险行业核心价值理念,除保险企业加强管理、做好各项工作外,根本关键在于建设好保险业务团队,要加强对每个员工的教育,把“守信用、担风险、重服务、合规范”的保险行业核心价值理念灌输到每个员工的心中,落实到每个员工的实际工作中。因为员工是保险业务的承办者,只有每个员工真正树立了“守信用、担风险、重服务、合规范”的保险行业核心价值理念,才能做好各项保险业务,提高客户对保险企业工作的满意度,使客户信任保险企业,信任保险企业的业务产品,积极与保险企业开展业务往来,促进保险企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在加强员工教育、建立坚强业务团队中,保险企业着重抓好四项工作:一是加强对员工的思想教育,使每一个员工树立保险行业核心价值理念,做到忠诚于保险企业,始终把保险企业放在心里,与保险企业共生存同发展,把个人利益与保险企业利益、个人前途与保险企业前途紧紧捆在一起,树立“企兴我荣,企衰我耻”的理念。二是激励员工为保险企业创造业绩,甘愿吃苦耐劳、拼命奋斗,充分利用一切资源,寻找业务,创新业务,为保险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三是要求每一个员工执行保险企业规章制度,树立合规守法意识,防范产生各类风险,与保险企业同心同德,尽心尽职做好工作,争当优秀员工。四是要求每一个员工树立服务意识,优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帮助客户解决业务办理、特别是理赔方面碰到困难和问题,切实提升服务意识和服务效率,努力获得客户的满意。

二、落实执行保险行业核心价值理念中存在的问题

1、守信用意识不够强。

诚实守信是保险经营的基本原则,是保险企业生存之本和发展的生命线,也是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少数保险企业营销员和聘请的保险代办员、业务员从个人利益出发,为了多招揽业务,没有切实做到诚实守信,有欺诈误导行为,极个别人员甚至作出夸大赔付金额、降低赔付条件的虚假承诺,导致社会上很多人形成了保险行业“投保容易,理赔难”的片面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保险企业的形象。

2、担风险能力不够大。

保险业是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要通过科学专业的制度安排,为经济社会分担风险损失,提供风险保障,参与社会管理,支持经济发展,充分发挥保险的“社会稳定器”和“经济助推器”功能作用。由于市场经济形势的迅猛发展和人民对保险业过高的期望值,加上保险业务结构调整没有完全到位,使保险企业担风险能力不够大,不能有效为经济社会分担风险损失,提供风险保障。其主要表现为某些领域业务结构不合理,部分业务波动较大,个险、银代产品相对于团险业务发展速度过缓,人身险趸缴保费比例偏高,车贷险存量风险较大等,这些都降低了保险企业的担风险能力。

3、重服务观念不够实。

保险是无形产品,服务是基本手段,保险企业要着力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通过真诚文明、专业精细、优质高效的保险服务,传达保险关爱,体现保险价值。但目前保险企业重服务观念不够实,在服务效率方面,存在着“三快三慢”的现象,即动员投保快、新单收费快、首年服务快;承保出单慢、理赔结案慢、续期收费慢。在服务方式方面,局限于传统式、功能性、基础性的服务,提供的只是与保单有关的服务,只有出险或缴费时才能享受,客户其他服务不能得到满足。在服务环境方面,重服务设施添置、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重服务项目的开发和引进,而轻后期管理和日常服务工作。这些都影响了保险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声誉,长此以往必然降低保险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4、合规范操作不到位。

当前部分保险企业违规问题比较突出,有的不严格执行报批报备的条款费率,在市场竞争中随意降费、扩大保险责任、变更条款,扰乱了市场秩序,增大了行业经营风险。有的经营管理混乱,存在较多违规问题,突出表现为会计账户和业务台账不健全、保费收支方式不规范。有的对分支、“加盟”、“挂靠”机构管控松散,致使违规经营问题突出,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当地的保险市场秩序。

三、强化落实执行保险行业核心价值理念的几点建议

1、认真努力学习,掌握保险行业核心价值理念的精神实质和深刻涵义。

保险企业要通过学习会、培训会等方式,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保险行业核心价值理念,使保险行业核心价值理念入员工的心、入员工的脑,做到学习保险行业核心价值理念,执行保险行业核心价值理念,维护保险行业核心价值理念,以保险行业核心价值理念促进各项经营业务发展,为保险企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保障。要通过认真努力学习,使每个员工掌握保险行业核心价值理念的精神实质和深刻涵义,一是懂得守信用是保险经营的基本原则,诚信是保险业的生存之本,是保险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是必须遵守的最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保险企业和每个员工必须讲究诚信,信守承诺、讲求信誉,向客户提供诚信服务,才能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才能赢得社会的信赖支持,才能不断发展壮大。二是懂得担风险是保险的本质属性,要通过科学专业的制度安排,为经济社会分担风险损失,提供风险保障,参与社会管理,支持经济发展,充分发挥保险的“社会稳定器”和“经济助推器”功能作用。要坚持改革创新,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增强行业发展活力,夯实科学发展基础,更好地履行保险责任。三是懂得重服务是保险价值的实现途径,保险企业要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多层次的保险需求,加大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力度,着力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通过真诚文明、专业精细、优质高效的保险服务,传达保险关爱,体现保险价值。四是懂得合规范是保险市场健康运行的前提条件,保险企业和每个员工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行业规则规范、职业道德准则,大力倡导知法守法、合规经营的道德风尚,时时处处规范行事,培育良好的市场秩序,防范发生各类经营风险,促进保险企业经营业务发展,实现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2、健全制度机制,夯实贯彻保险行业核心价值理念的根基。

贯彻落实保险行业核心价值理念,有赖于健全完善的制度机制,要以制度机制确保保险行业核心价值理念的贯彻落实,要以制度机制确保保险行业核心价值理念体现在每一项工作和每一件事上。保险企业要化功夫下力气健全完善制度机制,要全面梳理和完善现有的规章制度、服务标准、从业规范和绩效考核体系等,凡是不符合保险行业核心价值理念的要重新修订,体现保险行业核心价值理念不够强的要加强力度。要善于探索和创新制度机制,把符合形势发展需要,深受广大客户拥护欢迎的好做法、好经验添加进制度机制,以更加充分体现保险行业核心价值理念。对健全完善的制度机制要落实到位,强化执行,使其真正成为保险企业和广大员工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工作准则,提升保险企业社会形象和社会声誉,进一步增强广大客户对保险企业的信任感,既促进保险企业经营业务发展,取得良好经营效益,又切实分担风险损失,提供风险保障,支持经济发展,充分发挥保险的“社会稳定器”和“经济助推器”作用。要加强对贯彻落实保险行业核心价值理念的制度机制情况的检查监督,对贯彻落实保险行业核心价值理念的好的做法与先进经验,要及时总结,全面推广,促进保险行业核心价值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取得更加良好的成效。对贯彻落实保险行业核心价值理念的不足问题,要分析原因,找出解决办法,落实工作措施,切实加以整改,使贯彻落实保险行业核心价值理念畅通无阻,真正成为保险企业和广大员工的行为规范和工作准则。对违反保险行业核心价值理念的人和事,要严肃处理,责令整改,该批评的要批评,该通报的要通报,以警示保险企业和每一个员工,营造贯彻落实保险行业核心价值理念的良好氛围,使保险企业和每一个员工自觉执行保险行业核心价值理念,争当执行保险行业核心价值理念的模范和表率。

3、加强教育引导,提升保险企业员工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

事在人为,能不能够全面贯彻落实保险行业核心价值理念,通过良好执行保险行业核心价值理念,促进保险企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关键取决于保险企业员工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保险企业要加强教育引导,提升保险企业员工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使每个保险企业员工做到崇德修身、明礼诚信。崇德要崇尚文化,重视教育,以学习为本,以知识为荣;要尊崇品德,提高个人思想情操与道德修养。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国家的根系,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显著标志,是激励人们刻苦勤奋工作、创造价值的动力源泉。品德是人们处理伦常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崇高境界、高尚品质和调节人们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保险企业员工崇德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塑造和展现新时期保险企业员工的文明形象,获得广大客户的认可和赞扬。保险企业员工修身要加强加强思想情操、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个人品德建设,不受世俗行为和腐朽风气的侵蚀,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完善的人格品行,始终坚持敬业之德、求真之德、实干之德、创新之德的工作作风,立足本职岗位,认真努力工作,完成工作任务,取得良好工作成绩。明礼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每个公民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明礼是要每个公民知书识礼,讲文明、懂礼貌、知礼节;诚信是要每个公民做到忠诚老实、诚恳待人,以信用取信于人,对他人给予信任。明礼诚信,建设文明新风,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是时代的呼唤,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行动。保险企业员工要站在时代的前列,顺应时代的潮流,深刻认识明礼诚信的重要意义,增强明礼诚信建设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主动性,带头学习明礼诚信、实践明礼诚信,塑造遵纪守法、文明礼貌的良好形象,争做明礼诚信建设的先锋与模范。通过崇德修身、明礼诚信,从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上为贯彻落实保险行业核心价值理念提供坚实保障。

4、开展主题活动,发扬广大保险行业核心价值理念。

民生保险的经营理念篇6

很多民营企业的管理体制可能在民营企业刚刚成立时候还能够凑合用一段时间,但是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打磨后,就会出现制度跟不上正常经营的发展,民营企业破产也是屡见不鲜的。当然造成民营企业发展不下去的原因很多,例如有人趁制度的漏洞携巨款而逃,民营企业突遇资金瓶颈,这些曾经辉煌、最后倒闭的企业,促使民营企业越来越重视自身内部控制与财务治理很好地契合,以求得民营企业得到健康、持续的发展。

一、内部控制与财务治理分析

(一)内部控制发展进程 最早的内部控制思想产生于18世纪,伴随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很多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内部控制不断在发挥作用各项制度也越来越完善。从内部控制发展的过程看,大体经历了牵制、控制、结构、整合四个阶段。

这些政策和程序主要是为了保护企业的资产不被偷盗,检查企业出具的各类经营信息和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为有效提高企业各个生产部门的效率和效果提供良好的基础,在整个内部控制发展的历程中,最开始用牵制,后来为更好地把握内部控制,学者逐渐阐明是内部控制结构中的各项政策和程序。这也为内部控制中的政策和程序的出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这些政策和程序包括环境控制、会计系统、控制程序中的精华部分,正是这些引人注意的政策和程序在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也就直接导致了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的形成,内部控制是由企业所有的员工、包括各个岗位的职员一起贯彻落实的一个整体过程,包括基础的控制环境,先进的理念风险评估,正在进行的控制活动,所有职员各个岗位的信息与沟通和监督。旨在为实现企业各个层次的经营效果和效率的不断提高;并且合理保证出具的财务报告合理可靠性;为各部门遵循适用的法律和法规提供合理保证。

(二)财务治理含义  财务治理指由很多具有能力、资格、思想、并在整个公司治理体系中享有一定地位的内部权力能够占有一定地位的内部财务治理主体和外部财务治理主体。前者比如公司的股东大会、董事会、总经理等权利主体,他们主管生产民营企业在电算化背景下生产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提供给外部的利益相关者,如公司的债权人、社会公众等需要公司的信息进行决策的课题。外部利益相关者之所以能够信任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对上市公司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的原因就是在一定程度上,这些主体能够控制民营企业在电算化背景下生产何种信息,而且能够通过内部控制和财务治理的有机契合,给予外部利益相关者正确的引导。

二、电算化背景下民营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治理契合的必要性

(一)电算化背景下民营企业控制环境不确定 控制环境是整个民营企业在电算化背景下整个内部控制的基调,能够反映整个企业整体重视或不重视既定的政策、程序及对经营活动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包括企业一把手等权利主体的管理理念,各个阶层例如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对内部控制的履行程度与否。

由于信息的发展,电算化背景下的民营企业面临的控制环境比手工核算形势下更为复杂一些。有些民营企业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认为一切都可以通过财务软件搞定,对内部控制环境评估不足,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未理性化,认为会计就是财务资料的记录,内部控制的建设和管理会制约公司的发展速度,程序增加了,工序麻烦了,会给企业的经营带来不便。如果民营企业在电算化背景下内部控制失效,就说明整个控制基础薄弱,接下来的风险评估和监督、内部信息与沟通就会失去基础,没有办法发挥作用。

内部控制环境过于简单,没有很好地和财务治理联系在一起,或者让二者趋同,还有些民营企业由于自身理念和重视不足,设置的财务治理结构严重不合理,甚至缺乏必要的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就算存在这些职能部门也很难发挥作用。民营企业的经营理念由于约定俗成的不信外人理念和更愿意用自己人,财务治理上的一支笔现象非常严重,这些都导致内部控制环境没有很好的和财务治理增加词组合在一起。

(二)民营企业风险评估方面存在问题 后危机时代的到来使得民营企业在正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很多出人意料的因素,经营过程也越来越复杂,这也就增加了很多民营企业面临的各种类型的风险,例如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在应对风险的措施方面,财务治理结构处于核心位置,因为财务数字反映了公司过去、现在、未来的财务成果和经营状况,解读这些财务信息可以分析公司面临的风险,及时预警并采取措施应对。

但目前很多民营企业家不重视民营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与内部控制的有效契合,风险意识很差,当真正的预警风险转为现实时,缺乏相应的风险预警防范机制并有效率地发现和解除风险。很多民营企业想当然具有崇拜权威的倾向,认为民营企业内部的风险通过家族内部人员协商就可以解决,这种风险预警和处理的过程主观随意性非常强,没有良好的技术基础,只凭很多民营企业家的主观判断。

缺乏科学的预警和防范风险机制经常会使得很多民营企业在毫无防范能力情况下遇到很多风险,但由于没有科学的预警机制不能有效消除风险,民营企业经常处于高风险经营的境况。有些民营企业在某些程度上不能很好地化解风险,也没有很好的内部控制机制进行风险预警和风险防范,可能导致当风险累积到一定程度上爆发,能够察觉到的时候民营企业已经到了很危险的境界,如果能够把内部控制和财务数字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损失。

民生保险的经营理念篇7

摘要良好的内部控制有助于组织降低隐患与意外,实现其目标。本文结合民营上市公司的特点,界定了民营上市公司的含义和基本特征,在分析闽南民营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健全民营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民营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机制

一、民警上市公司的界定及基本特征

从经济发展的总体过程来看。民营企业最初是与国营企业相对应的企业类型。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国营企业概念逐渐被国有企业所取代,但民营企业这个概念却不但独立保存下来,而且内容还不断丰富并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叫法。目前,学者对民营企业概念的界定并无统一看法。有的依据企业的所有制性质、有的依据企业的产权关系、有的依据企业的资本构成、有的依据企业的经营模式。

尽管如此。从产权和企业理论的角度看。民营企业作为按照商业原则和市场规则运作的微观经济组织。其基本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一是民营企业一定是以盈利为惟一目标并完全依市场原则来运作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二是民营企业治理结构的形成是建立在纯粹经济利益关系基础上的。即建立在产权关系和产权制度基础上的,这种治理结果能够代表各方出资人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并形成较为合理的约束和监督制度;三是民营企业拥有较为灵活的内部用人和分配激励机制,能够保持与市场机制的自然和谐。并在追逐利润最大化动力的驱使下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不断的技术创新。由此可见。民营企业是一种与国营企业相对应的新型的社会所有制形态,它在概念上既不完全等同于个体私营企业。同时也不完全排斥国有企业。

本文从产权的角度给出民营企业的概念,即民营企业是与国营企业相对应的一种企业类型。是民间主体经营,除国家投资、国家经营企业以外的企业形式。在当前社会经济条件下,从产权制度的角度来讲有四种形式的民营企业:私有民营、集体民营、股份制民营和国有民营。民营公司则是上述民营性质的企业中符合公司注册条件的部分,包括有限责任和股份有限民营公司。民营上市公司则是可以在证券市场上公开发行股票的民营公司,本文把民营上市公司界定为除国有上市公司及外资上市公司之外的其他所有上市公司。

二、民营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闽南民营上市公司经过长时间的经营,已积累了一定的内部管理经验。一般来说都有一定程度、一定范围的内部控制制度,各项业务基本都有章可循,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根据笔者调查问卷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一些闽南民营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结论。

(一)控制环境先天不足

良好的控制环境是实施有效内部控制的基础,它奠定了组织的风纪和结构,并且涉及到所有活动的核心——人。环境的好坏常常从更广泛的范围影响内部控制的效果。从问卷的调查及实地考察中,笔者看到民营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不是很理想,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

结合《公司法》对公司制企业法人结构治理的规定和2001年颁布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对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模式提出的具体要求。我国民营上市公司都在形式上建立了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治理模式。虽然都建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组织和相应制度,逐渐向规范的现代公司制度靠近,但是家族控制的特征仍很明显,所有权和控制权重迭。实际控制人具有绝对权威。

2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不够重视

民营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重视不够、控制意识不强、控制环境不够理想。具体表现在:(1)自身缺乏对内部控制的了解和认识。也不重视加强企业员工的内控意识,从而使整个公司缺乏内控理念。(2)大部分经营活动虽然都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不健全。(3J虽然制定了内部控制制度,而且也较为全面,但仅仅停留在纸上而不严格执行、不能落到实处。

3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不够科学

在内部控制中。人的因素是至关重要的。内部控制的合理和有效性完全取决于制定和执行内部控制政策和程序的人。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实务能确保执行公司政策和程序的人员具有胜任能力和正直品行。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涉及员工招聘、培训、考核、晋升和薪酬等内容。但通过对民营上市公司财会人员的调查发现。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特别是财会人员理论知识水平亟待提高。

(二)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

风险管理是提高公司内部控制效率和效果的重要环节。风险管理控制成功与否直接影响企业收益。最终影响企业价值。风险管理机制包括:对风险进行识别,对风险的性质、发生的可能性、发生的频率作出合理评估,以及对风险进行控制。从调查的结果来看。民营上市公司的风险管理机制不够健全。重事后的风险控制、轻事前的防范;重经营风险、轻行为风险。

1事前较少实行风险预防机制

闽南民营上市公司的经营者偏向于保留或承担某些方面的风险(启动新项目等)。虽明知有风险存在而未加处理。在他们的意识中,冒险能获得收益,故权衡利弊后,不采取行动预防风险;偏向于在风险发生后采取补救措施加以控制。

2风险识别和评估机制不健全

风险包括经营风险和行为风险。民营上市公司中对资产保管、错误、疏漏、延误、舞弊等传统的风险即经营风险,一般有风险识别机制;但是对于拙劣的人力资源政策造成的生产力受损的行为风险却很少进行识别和评估。

(三)内部控制活动中方法和内容存在缺陷

1会计控制方法不完善、执行不力

有些岗位职责划分模糊,可能产生“自由区域”,也缺少协调各部门工作的机构。授权和审批程序上,由于考虑了问题中的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等原因,权限一般高度集中,特别是在各项支出上,“一支笔”审批现象普遍存在。虽然各单位都建立了会计系统。但是不适当或执行不严格的情况不少。不能很好地发挥会计核算和监督作用。资产的保管制度执行不力。盘点制度未严格执行,财产被集体或个人侵占、侵吞的现象时有发生。未严格执行预算制度,预算的编制、审批、执行等不符合程序。造成投资时点、投资规模不合理,支出超标经常发生:对实际与预算的差异未及时处理,也很少有预算执行改进措施。未建立健全绩效考评制度,对于执行内部控制成效显著的部门和人员没有给予表彰、奖励,对违反内部控制的部门和人员也没有提出批评和处理意见。无法调动企业各部门、机构人员认真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积极性。虽然各公司都实现了会计电算化。但是网络安全也存在隐患,不能发挥对各项活动的监督与控制作用。

2内部控制内容不完备

从问卷的数据上看,闽南民营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还比较薄弱,不够广泛,还处在初级阶段。在制度的建立上,比较重视货币资金、资产保管、采购与付款、销售与收款、成本费用方面的控制。而对工程项目、对外投资、筹资、对外担保的内部控制却不那么重视,这不符合科学的企业管理要求。在制度的执行上,执行不力的现象普遍存在,各种内部会计制度只是作为写在纸上的东西,未落到实处,只是表有其名。公司领导内部控制意识淡薄,内部控制的具体执行人责任感也不强,使有章不循的现象成为“自然现象”。

三、闽南民营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建议

(一)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1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第一,淡化内部治理结构中的亲缘色彩。限制高管层之间。高管层与董事会、监事会之间,高管层、董事会、监事会与实际控股人之间过量的直系亲缘和旁系三代以内的关系。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机制。

第二,强化董事会和监事会的作用。鼓励董事会吸收一定比例的外部董事,引进外部独立董事,并且改变独立董事由大股东推荐的做法。保持独立董事的真正独立,强化董事会负有监督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职责。改变监事会是从属的被领导的思想,保证监事会成员的独立性和构成比例的合理性,使监事会发挥监督董事会和经理层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和执行情况的作用。限制董事会和经理层独揽大权。

第三,弱化控股股东的影响。闽南民营上市公司中“一股独大”的现象很普遍,而控股股东往往控制着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经理层。掌握了企业的控股权、经营权和决策权。容易产生不按内部控制规范执行各项业务的情况。因此弱化控股股东的作用势在必行。可以通过限制控股股东在企业中的权利。强化中小股东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表决权来实现。

2转变管理者的理念,提升管理者的素质

公司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态度是影响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性和执行有效性的关键因素。只有公司的管理层从根本上认识到内部控制作用的重要性、重视内部控制,才能认真组织与领导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工作,并以身作则严格遵守内部控制制度的规定。采用相应的管理政策与措施以保证制度的切实执行,保证内部控制制度得到充分的发挥。管理层负责公司的运作以及经营策略和程序的制定、执行与监督。因此管理者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闽南民营上市公司要提升管理层素质,需要明确制定管理者任职资格的相关规定,并要求管理者具备这些资格。首先,在人员招聘上。可利用外部经理人市场,从外部经理人市场招聘能力强的、适合岗位要求的人才;其次,对于在岗管理者,定期对其素质进行综合考评,对不能胜任相应工作的管理者,应进行工作岗位的调整,甚至撤职。以增加管理者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的压力;再次,为管理者提供各种学习机会。使他们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知识水平,以满足岗位的需求。

(二)完善风险管理机制

1认清风险管理机制的责任主体

只有认清了风险管理机制的主体,才能更好地督促责任主体建立并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框架中,董事会既是内部控制的重要因素,也是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因素,在企业风险管理方面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对风险管理负总体责任。

2增加风险主管或风险经理职位

风险主管负责收集、汇总、整理和分类与企业经营、财务有关的风险信息,帮助其他经理人报告企业风险信息。同时,风险主管也需要和其他管理人员一样。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建立起风险管理体系。

3建立风险预警与风险报告制度

建立企业风险预警体系,并建立红黄牌风险警示制度;完善企业风险报告制度和报告流程,定期检查风险,并检查在新的环境下原有的风险处理方法是否适用;及时评估并报告企业风险状况,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进行企业风险管理。强化风险控制。

(三)建立良好的控制活动

1明确职责分工

严格按照不兼容岗位相分离的原则,合理设置岗位、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形成相互牵制的机制,以有助于防止同一员工在履行多项控制时发生错误和舞弊的可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还可以实行强制轮岗休假制度,以有助于发现前任员工的错误、舞弊等行为。

2适当授权审批

改变高度集权的管理方式。适当的分权不仅可以提高效率、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也可以降低成本。授权应区分一般授权和特别授权。对于普遍适用于某类交易或活动的一般授权,可以授予相关部门或岗位审核批准的权利;对于适用于特定类别的交易、活动或超过一般授权限制的常规交易的特别授权。实行集体决策的方式。授权审批还需要明确规定授权批准的范围、权限、程序、责任等内容,公司各级管理层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经办人员也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办理业务。审批人应当严格按照授权批准权限的规定,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审批。不得越权审批。经办人应当在职责范围内按照审批人的批准意见办理业务,对于审批人超权审批的事项,经办人有权拒绝办理并及时向审批人的上级授权部门报告。

民生保险的经营理念篇8

关键词 民营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机制

一、民警上市公司的界定及基本特征

从经济发展的总体过程来看。民营企业最初是与国营企业相对应的企业类型。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国营企业概念逐渐被国有企业所取代,但民营企业这个概念却不但独立保存下来,而且内容还不断丰富并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叫法。目前,学者对民营企业概念的界定并无统一看法。有的依据企业的所有制性质、有的依据企业的产权关系、有的依据企业的资本构成、有的依据企业的经营模式。

尽管如此。从产权和企业理论的角度看。民营企业作为按照商业原则和市场规则运作的微观经济组织。其基本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一是民营企业一定是以盈利为惟一目标并完全依市场原则来运作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二是民营企业治理结构的形成是建立在纯粹经济利益关系基础上的。即建立在产权关系和产权制度基础上的,这种治理结果能够代表各方出资人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并形成较为合理的约束和监督制度;三是民营企业拥有较为灵活的内部用人和分配激励机制,能够保持与市场机制的自然和谐。并在追逐利润最大化动力的驱使下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不断的技术创新。由此可见。民营企业是一种与国营企业相对应的新型的社会所有制形态,它在概念上既不完全等同于个体私营企业。同时也不完全排斥国有企业。

本文从产权的角度给出民营企业的概念,即民营企业是与国营企业相对应的一种企业类型。是民间主体经营,除国家投资、国家经营企业以外的企业形式。在当前社会经济条件下,从产权制度的角度来讲有四种形式的民营企业:私有民营、集体民营、股份制民营和国有民营。民营公司则是上述民营性质的企业中符合公司注册条件的部分,包括有限责任和股份有限民营公司。民营上市公司则是可以在证券市场上公开发行股票的民营公司,本文把民营上市公司界定为除国有上市公司及外资上市公司之外的其他所有上市公司。

二、民营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闽南民营上市公司经过长时间的经营,已积累了一定的内部管理经验。一般来说都有一定程度、一定范围的内部控制制度,各项业务基本都有章可循,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根据笔者调查问卷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一些闽南民营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结论。

(一)控制环境先天不足

良好的控制环境是实施有效内部控制的基础,它奠定了组织的风纪和结构,并且涉及到所有活动的核心――人。环境的好坏常常从更广泛的范围影响内部控制的效果。从问卷的调查及实地考察中,笔者看到民营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不是很理想,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 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

结合《公司法》对公司制企业法人结构治理的规定和2001年颁布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对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模式提出的具体要求。我国民营上市公司都在形式上建立了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治理模式。虽然都建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组织和相应制度,逐渐向规范的现代公司制度靠近,但是家族控制的特征仍很明显,所有权和控制权重迭。实际控制人具有绝对权威。

2 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不够重视

民营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重视不够、控制意识不强、控制环境不够理想。具体表现在:(1)自身缺乏对内部控制的了解和认识。也不重视加强企业员工的内控意识,从而使整个公司缺乏内控理念。(2)大部分经营活动虽然都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不健全。(3 J虽然制定了内部控制制度,而且也较为全面,但仅仅停留在纸上而不严格执行、不能落到实处。

3 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不够科学

在内部控制中。人的因素是至关重要的。内部控制的合理和有效性完全取决于制定和执行内部控制政策和程序的人。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实务能确保执行公司政策和程序的人员具有胜任能力和正直品行。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涉及员工招聘、培训、考核、晋升和薪酬等内容。但通过对民营上市公司财会人员的调查发现。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特别是财会人员理论知识水平亟待提高。

(二)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

风险管理是提高公司内部控制效率和效果的重要环节。风险管理控制成功与否直接影响企业收益。最终影响企业价值。风险管理机制包括:对风险进行识别,对风险的性质、发生的可能性、发生的频率作出合理评估,以及对风险进行控制。从调查的结果来看。民营上市公司的风险管理机制不够健全。重事后的风险控制、轻事前的防范;重经营风险、轻行为风险。

1 事前较少实行风险预防机制

闽南民营上市公司的经营者偏向于保留或承担某些方面的风险(启动新项目等)。虽明知有风险存在而未加处理。在他们的意识中,冒险能获得收益,故权衡利弊后,不采取行动预防风险;偏向于在风险发生后采取补救措施加以控制。

2 风险识别和评估机制不健全

风险包括经营风险和行为风险。民营上市公司中对资产保管、错误、疏漏、延误、舞弊等传统的风险即经营风险,一般有风险识别机制;但是对于拙劣的人力资源政策造成的生产力受损的行为风险却很少进行识别和评估。

(三)内部控制活动中方法和内容存在缺陷

1 会计控制方法不完善、执行不力

有些岗位职责划分模糊,可能产生“自由区域”,也缺少协调各部门工作的机构。授权和审批程序上,由于考虑了问题中的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等原因,权限一般高度集中,特别是在各项支出上,“一支笔”审批现象普遍存在。虽然各单位都建立了会计系统。但是不适当或执行不严格的情况不少。不能很好地发挥会计核算和监督作用。资产的保管制度执行不力。盘点制度未严格执行,财产被集体或个人侵占、侵吞的现象时有发生。未严格执行预算制度,预算的编制、审批、执行等不符合程序。造成投资时点、投资规模不合理,支出超标经常发生:对实际与预算的差异未及时处理,也很少有预算执行改进措施。未建立健全绩效考评制度,对于执行内部控制成效显著的部门和人员没有给予表彰、奖励,对违反内部控制的部门和人员也没有提出批评和处理意见。无法调动企业各部门、机构人员认真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积极性。虽然各公司都实现了会计电算化。但是网络安全也存在隐患,不能发挥对各项活动的监督与控制作用。

2 内部控制内容不完备

从问卷的数据上看,闽南民营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还比较薄弱,不够广泛,还处在初级阶段。在制度的建立上,比较重视货币资金、资产保管、采购与付款、销售与收款、成本费用方面的控制。而对工程项目、对外投资、筹资、对外担保的内部控制却不那么重视,这不符合科学的企业管理要求。在制度的执行上,执行不力的现象普遍存在,各种内部会计制度只是作为写在纸上的东西,未落到实处,只是表有其名。

公司领导内部控制意识淡薄,内部控制的具体执行人责任感也不强,使有章不循的现象成为“自然现象”。

三、闽南民营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建议

(一)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1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第一,淡化内部治理结构中的亲缘色彩。限制高管层之间。高管层与董事会、监事会之间,高管层、董事会、监事会与实际控股人之间过量的直系亲缘和旁系三代以内的关系。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机制。

第二,强化董事会和监事会的作用。鼓励董事会吸收一定比例的外部董事,引进外部独立董事,并且改变独立董事由大股东推荐的做法。保持独立董事的真正独立,强化董事会负有监督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职责。改变监事会是从属的被领导的思想,保证监事会成员的独立性和构成比例的合理性,使监事会发挥监督董事会和经理层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和执行情况的作用。限制董事会和经理层独揽大权。

第三,弱化控股股东的影响。闽南民营上市公司中“一股独大”的现象很普遍,而控股股东往往控制着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经理层。掌握了企业的控股权、经营权和决策权。容易产生不按内部控制规范执行各项业务的情况。因此弱化控股股东的作用势在必行。可以通过限制控股股东在企业中的权利。强化中小股东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表决权来实现。

2 转变管理者的理念,提升管理者的素质

公司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态度是影响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性和执行有效性的关键因素。只有公司的管理层从根本上认识到内部控制作用的重要性、重视内部控制,才能认真组织与领导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工作,并以身作则严格遵守内部控制制度的规定。采用相应的管理政策与措施以保证制度的切实执行,保证内部控制制度得到充分的发挥。管理层负责公司的运作以及经营策略和程序的制定、执行与监督。因此管理者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闽南民营上市公司要提升管理层素质,需要明确制定管理者任职资格的相关规定,并要求管理者具备这些资格。首先,在人员招聘上。可利用外部经理人市场,从外部经理人市场招聘能力强的、适合岗位要求的人才;其次,对于在岗管理者,定期对其素质进行综合考评,对不能胜任相应工作的管理者,应进行工作岗位的调整,甚至撤职。以增加管理者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的压力;再次,为管理者提供各种学习机会。使他们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知识水平,以满足岗位的需求。

(二)完善风险管理机制

1 认清风险管理机制的责任主体

只有认清了风险管理机制的主体,才能更好地督促责任主体建立并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框架中,董事会既是内部控制的重要因素,也是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因素,在企业风险管理方面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对风险管理负总体责任。

2 增加风险主管或风险经理职位

风险主管负责收集、汇总、整理和分类与企业经营、财务有关的风险信息,帮助其他经理人报告企业风险信息。同时,风险主管也需要和其他管理人员一样。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建立起风险管理体系。

3 建立风险预警与风险报告制度

建立企业风险预警体系,并建立红黄牌风险警示制度;完善企业风险报告制度和报告流程,定期检查风险,并检查在新的环境下原有的风险处理方法是否适用;及时评估并报告企业风险状况,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进行企业风险管理。强化风险控制。

(三)建立良好的控制活动

1 明确职责分工

严格按照不兼容岗位相分离的原则,合理设置岗位、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形成相互牵制的机制,以有助于防止同一员工在履行多项控制时发生错误和舞弊的可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还可以实行强制轮岗休假制度,以有助于发现前任员工的错误、舞弊等行为。

2 适当授权审批

改变高度集权的管理方式。适当的分权不仅可以提高效率、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也可以降低成本。授权应区分一般授权和特别授权。对于普遍适用于某类交易或活动的一般授权,可以授予相关部门或岗位审核批准的权利;对于适用于特定类别的交易、活动或超过一般授权限制的常规交易的特别授权。实行集体决策的方式。授权审批还需要明确规定授权批准的范围、权限、程序、责任等内容,公司各级管理层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经办人员也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办理业务。审批人应当严格按照授权批准权限的规定,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审批。不得越权审批。经办人应当在职责范围内按照审批人的批准意见办理业务,对于审批人超权审批的事项,经办人有权拒绝办理并及时向审批人的上级授权部门报告。

上一篇:劳动和教育的关系范文 下一篇:劳动技术教育的根本任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