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程开放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7 23:21:41

微课程开放教育论文

微课程开放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一)课前设计

1.教师要准备教学资源、制作微课程及布置任务等最早研究和实践微课程的胡铁生老师认为,微课程是根据实践教学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它具有主题明确突出、内容短小精悍、资源丰富多样、结构相对独立等本体特征,适合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个性化自主学习。而“翻转课堂”则有别于传统课堂教学,它是把结合实时讲解和PPT演示的视频上传到网络,让学生在课外观看,然后把课堂时间节省出来用于讨论和作业辅导。因此,可以说微课程是翻转课堂的主要载体,二者的完美结合可以为我们的开放教育带来更多新的思路。

(1)微课程制作微课程的制作要经过选题、设计、录制和后期制作、上传等流程,内容一般包含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和学习评价三个要素。在制作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课程特征和应用角度,选择主题突出、重点明确的教学内容,并充分调动必要的教学手段和策略,形成明晰的教学思路,这是微课程设计的关键。那么如何遴选教学内容呢?教师应首先分析课程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的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教学子目标,并确定章节知识点,这样就将课程内容细化成若干承载某一知识点的学习对象。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有的知识适合启发提问,有的却适合小组讨论,我们应选择概念性和分析性的问题制作微课程,而将探讨性的问题留到课堂上进行。以法学专业本科课程《证据学》为例,它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应用型学科,学习该课程的学生先期必须具备法学尤其是诉讼法学的基础知识。例如在第五章“证据的种类”中“证人的资格条件”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我们不妨以“证人证言岂能任意采信”的案例来导入问题,利用多媒体播放电视剧《大宋提刑官》的部分片段,结合案情正确分析并理解证人的资格,同时附加不同层次的练习以便学生自我检验。

(2)准备教学资源微课程制作是资源准备的核心内容,但是教师还应当在教材资源的基础上进行知识拓展,如介绍参考书籍、电子课件及相关专业网站等。根据本人的经验,教学的关键不是讲课,而是备课。只有备课备好了,才能上课挥洒自如游刃有余。教学资源准备是备课的重要内容。作为信息时代的老师,教学资源不能是廉价的,不能是简单从网上下载的,不能是拷贝的。因为这些资源学生也能够获得,没有必要老师自己当网络资料的“搬运工”。应当利用教师独特的学术资源,寻找学生不易获得的教学资源,譬如ProQuestCentral数据库等等。课件的图片也不宜都从网上寻找,应当自己拍摄一部分图片。总之,教学资源的稀有性是准备的要旨。这样,学生的听课热情才会持续。

(3)提供确切的课前自学任务单教师根据学习内容、学生层次精心设计学习任务单,该任务单具有明确的导向性、较强的针对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起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如在“证据的种类”任务单中,首先介绍观看视频指南,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及困惑反馈等。

2.学生自主学习微课程,进行课前针对性练习学生在充分了解教师安排的学习任务基础上,利用课余时间观看微视频,有能力的学生可以浏览拓展资源,完成课前针对性练习,然后总结自己学到的知识并记录疑难困惑及时反馈。如此的课余自主学习不仅能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是第一次的知识内化环节。

(二)课堂活动

翻转课堂中,课堂应是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场域,是质疑问难的场所,是通过对话探求真理的地方。

1.师生共同确定问题教师根据课下收集的学生反馈总结出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精心组织,决定是组织“以实践活动为主线的探究式课堂”,还是“以问题探讨为主体的讨论式课堂”。无论是哪种方式,一定要注意问题的针对性及学生参与的全面性,譬如2014年全国闻名的“呼格吉勒图案”追责问题。

2.小组协作基于上述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或者讨论,小组成员通常控制在5人左右。每位学生都要积极参与进课堂活动中,随时提出自己的观念和想法,通过辩论交流完成知识的内化。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加以指导,对学生进行有效引领。该过程实质是知识的第二次内化。成员的组成尽量让学生自由组合,做到密切配合,避免假协作真单干。同时,现在男生较少,要做到男女生搭配,避免纯男生合作和纯女生合作。

3.交流展示阶段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协作之后,个人或小组间可以通过总结或者辩论等方式将学习所得进行成果展示。本人的做法是每次上课前大约10分钟,事先找1名同学将自主学习的内容,通过制作PPT的形式来展示。然后,老师进行简短的点评。当然,点评过程中,主要谈学生的优点,对于不足少谈或者不谈。因为学生对于他们的不足是可以感受到的,避免给学生造成不愉快,影响同学参与的积极性。重点是针对学生的展示进行知识性的讨论。这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必须做到及时的准确的相关的知识讲解,丰富学生的展示内容。这是因为很多时候,学生不愿意或者不能及时提交所要展示的PPT,老师并不知道学生要具体讲什么。

(三)课后评价

学生在任何学习环境中的行为方式和表达方式都存在着显著不同,基于微课程的翻转课堂中同样如此。那么翻转课堂的评价体制就应该有着不同于传统课堂的方式,我们不但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其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协作性及反思力,最终通过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和教师评价等多元化方式来提供有参考意义的评价结果。无论是大课程还是微课程,教师都要积极地经常地进行教学反馈,虚心倾听学生的意见,主动了解学生的感受,改进不足,发扬优点。

二、对教学实践的反思

基于微课程的翻转课堂模式在开放教育教学中刚刚起步,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但其中也有很多问题值得反思。该教学模式正在使传统课堂教与学的关系慢慢发生转化,真正促进教学结构的变革。微课程教学更好地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且提高了学习效率,翻转课堂则迫使教师更新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它将教师知识传授者的身份向引导者和促进者转变,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学科知识,而且要懂得灵活运用教学策略来设计整个教学过程。因此,随着学生主体意识的提高,该模式的运用必将促进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应该长期不懈的坚持下去。尽管这种微课程加翻转课堂的模式有着不错的效果,但是微课程是否对所有学科任何知识都适用呢?答案是否定的。微课程本身短小精悍,面对具有复杂逻辑知识的体系时难免逊色于大容量的普通学科教学。因此对知识结构简单、目的性强的知识点可以适用微课程的形式,而对结构复杂、不易阐述清楚的知识则不宜采用这种形式。同样对于理工科例题定律公式等的讲解适宜采用微课程,而文经类课程因涉及领域广泛,需要进行取舍。因此成人学生零散的学习时间与课程的大量信息如何协调?在微课程知识“碎片化”的形式下,如何让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并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是值得教师思考的问题。教师个人的有限能力制约着优质教学资源的研制和开发。在美国有非营利性的“可汗学院”的支持,能够提供各学科大量优质教学资源,我国目前仅有由华东师范大学牵头设立的仍处于起步阶段的慕课联盟,因此要使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常态化”,仅凭教师一己之力制作的微课程是显然不够的,亟需建设一个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共享平台。“学生能否在业余时间真正地学习微课程”是关系教学效果非常重要的一环。微课程加翻转课堂的整个学习过程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课前学习反思微课视频,课中提出问题、参与讨论,课后总结经验、升华知识。这样的学习方式对学生的自觉性有着较高的要求。如果在课前不积极观看学习,那么在课上练习和讨论时就无法提出实质问题,完不成学习任务。经实践发现,影响成人学生自主学习的因素很多,工学矛盾突出、学习基础差,尤其是自我监控和调节能力较弱。我想在实践中我们不必拘泥于课前与课中,完全可以将课前学习和课堂面对面的时间加以调整或变通,例如将一节课的时间由45分钟调整为25分钟,就可以为学生自主学习腾出更多的时间,使这一环节目标落到实处。

微课程开放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为进一步总结改革开放和新课改以来学校音乐教育理论研究成果与教学实践经验,提高我国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理论研究水平和教学质量,推动音乐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的深入开展,《中国音乐教育》杂志社和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将共同举办“第七届全国音乐教育论文征评活动”。现将活动方案寄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附件一:第七届全国音乐教育论文征评活动方案

附件二:第七届全国音乐教育论文征评活动申报表

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

《中国音乐教育》杂志社

2013年10月17日

附件一:

第七届全国音乐教育论文征评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本届参评论文主题为“音乐课程改革实验以来的总结与思考”。欢迎大家针对音乐教育发展现状,就基础音乐教育和高校音乐教育中基础性、紧迫性的现实问题展开理论联系实践的研究和论述。文体不限。

二、参评要求

1. 凡以往未参加各类全国音乐教育论文评选活动的论文或参加论文评选但未在公开刊物上发表的文章(获奖论文请注明)均可以参评。

2.文章分小学组(含幼儿园)、中学组(含初、高中和教研员)、高校组进行评选,组别按作者所在工作单位划分。

3. 一人只能报送一篇论文参评,合作撰写的文章(含调研报告),作者不得超过两人。

4. 每篇文章篇幅不超过5000字,摘要不超过200字,引文须加以注释。

5.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音乐教研员可推荐文章10—15篇,计划单列市教研员和其他理事可推荐论文5—10篇。

三、申报办法

1.参评论文(须附申报表)递交电子版一份和纸质打印稿(用A4纸打印)一式五份。电子版要用word文档以附件形式发送(不要直接贴上去),文件名为作者的单位加姓名。格式要求:标题黑体三号字居中;摘要用宋体小四号字;正文用宋体四号字;文后注释用宋体五号字。文章中不得出现作者姓名与单位。

2.电子版请发送至;纸质版文章请邮寄至《中国音乐教育》编辑部(北京市朝阳门内大街甲55号520室,邮编:100010;收件人:《中国音乐教育》编辑部;联系电话:010-58110580),请在信封上注明“参评论文”字样。

3.论文报送截止日期为2014年3月31日(以邮戳为准)。

四、评选及奖励

1.活动分初评、复评和公示三个阶段。初评由《中国音乐教育》编辑部承担;复评由活动主办单位聘请专家成立评审组对送评文章进行匿名评审;公示阶段所有入选文章将全文上传人民音乐出版社网站(.cn)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期为一周。如果发现剽窃、抄袭等不端行为,将取消获奖资格,并通报参评者就职、就学的单位。

2.奖项分一、二、三等奖。

微课程开放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校本教研 教师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1-0091-02

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指出,以校为本的教研,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内容,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保证新课程改革实验向纵深发展的新的推进策略。那么,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应具备深厚的文化根底,先进的教育理念,追求学术研究的意识。笔者认为发挥校本教研实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以课例研究为切入点,提高教师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即为研究主体,目标在于研究和解决教学中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因此,在开展校本教研中,教师应针对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典型课例研究,经过反复研究,实际反思,把问题具体化、目标化,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性。如针对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问题,以数学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一课作为课例,开展“三阶段、两反思、行为跟进”的教研形式,“三阶段”指:关注个人已有经验的原行为阶段,关注新理念下课例的新设计阶段,关注学生获得的新行为阶段。“两反思”:反思已有行为与新理念、新经验的差距,完成更新理念的飞跃;反思教学设计与学生实际获得的差距,完成理念向行为的转移。具体实施步骤:(1)计划准备阶段。学科组制定课例实施计划、时间安排、具体教师详细的措施等。(2)实验阶段。首轮研究,分为教学设计——课堂观察——反馈,即上课教师自己独立设计,上研究课,学年组全体听课,点评,反思找出主要问题。二轮研究,仍分为教学设计——课堂观察——反馈。不同的是先由试点教师围绕要研究的问题提出设计思路,其他教师发表意见,提出建议,上第二次研究课,再反思,再进行第三轮……(3)撰写课例。由实验教师执笔,学年组教师一道参与,认真撰写课例,包括导言、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主要事件及策略、反思等部分。课例研究增强了教研的实效性,保证了教师能力的迅速提高。

二 以课题牵动校本教研,提高教师学术研究水平

在基础教育实践中,不同深度、不同层次的各种问题很多,把研究的问题课题化,组织教师广泛深入地探讨和研究问题,可以发挥教师自身研究潜力,推动教师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我校本着科研向教师回归,向教学实践回归的原则,组织大量的科研活动,营造了浓厚的研究氛围,教师课题鉴赏、微格诊断、系列擂台赛、教育辩论等交流方式,激发并释放了教师们的学术研究热情。从“十一五”到现在,我校先后承接了部级省市级课题九项,其中部级课题《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模式的研究》等五项课题现已结题,课题研究为教师创设了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三 建立全新的互助教研模式,促进教师专业水平共同发展

1.以教育论坛形式,促进教育理论内化

教育论坛形式可以让教育理论通过交流互动,实现对理论的理解和认同,达到理论与实践交互作用。我校组织每月一期的教育论坛,论坛主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形成自己特色的教研活动。我校确立了五种论坛形式:确定主题自由辩论式;确定主席交互问答式;教改前沿报到式;教育叙事式;教育感悟朗诵式。这五种活动形式展示了教师个人能力,凝聚了集体智慧,教师在不断碰撞、矛盾、感悟、理解和升华中受益,把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抽象的思想变得鲜活,教师的思维变得灵动,工作目标变得清晰。

2.以沙龙对话形式,提高教师文化底蕴

学习是提升理论素养、完善知识结构的有效途径,教学沙龙和读书沙龙则是为教师群体提供一个思维碰撞、理论交锋、实践交流的大平台。这些沙龙活动,促使教师把读书当成一种习惯,当作人生最精彩的部分。如采用定期向教师推荐书目,推出读书沙龙和教学沙龙内容,教师设计和完善和修改方案,形成全新的沙龙模式。教学沙龙:提出专题——搜集资料——专题讨论,发表见解——梳理观点——形成共识。读书沙龙模式:好书推荐——熏香品茗——探骊寻珠——校长书架。互动沙龙能分享经验、交流感悟、探究实验,从而形成共识。

3.以教学诊断形式,促进实践能力的提高

教学诊断是教师面对不同层面的优质课、精品课、常规课进行剖析、学习和改进的必要手段,便于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完善课堂教学。为此,可采取三种方式,即鉴赏式诊断(教师欣赏品味名家名课);对照式诊断(把自己的教学课例与典型课例进行比较,群评群议);反思式诊断(教师现场作课,进行二次、三次修改,达到最佳效果)。教学诊断丰富了教师经验,使教师互相学习、互相提高,克服了教师的保守倾向。

四 构建开放式校本教研平台,优化教师专业素质成长环境

校本教研并不意味着学校可以自我封闭,完全在内部构建教学研究的平台,而应构建“大校本教研”体系,从学校管理者到一线教师需要以开放的心态,自觉参加与外界的合作与交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

1.内引

参加市里举办的各种“开放日”活动,组织各科骨干教师到外省参加学习教研活动,并将先进学校的经验带回学校供大家研讨学习。

2.外联

通过与先进学校建立共建关系,共享信息平台,定期开展交流研讨,互助学习。还可以聘请教育专家来校讲学活动,和专家面对面交流,研究解决课改中遇到的新问题。

通过“内引”、“外联”构建一个开放的校本教研平台,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最佳成长环境。

五 建立新型的教研评价机制,引领教师向正确的专业化轨道前进

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是教育教学评价机制改革,而校本教研活动开展的好坏同样也需要一种新型的评价制度。必须彻底改变以往只重视考试分数而忽视过程评价的方式,要淡化考试选拔与甄别功能,强化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功能,建立教师成长档案,对教师的考核与评价确立为:学习记录、教学设计、论文、教学反思、日记、体会、课改模式课、课题研究成果、开发校本教材、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校本记录、教学成绩等内容,并装入个人档案,全面衡量后将结果与个人评优挂钩,用教研评价机制推动校本教研工作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微课程开放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教师教育效率,即在单位时间内,学习者自身潜力发挥的程度与获取的学习收益。“效率”不仅影响着教师的发展水平,而且决定师范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在社会监控和高校自律机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创新教师教育思路,提升教师教育效率,是教师教育质量获得根本保证的必由之路。

教师教育效率,即在单位时间内,学习者自身潜力发挥的程度与获取的学习收益。“效率”不仅影响着教师的发展水平,而且决定师范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本文结合洛阳师院的办学实践,就提升教师教育效率的理念和制度问题作些思考。

一、树立效率与质量的理念

教师教育效率与质量是一对具有共生关系的概念。虽然,国际上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关注目光似乎已经从效率优先转向了质量优先,但在此处把提升效率作为重要问题进行讨论并非和国际趋势相冲突。尤其在高等教育仍面临着规模扩张的现实冲击情况下,不仅需要构建教师教育质量的制度保障机制,而且也需要构建完善的效益监控体系,特别需要构建对办学经费使用效率的监督和控制体系,并通过效益监控体系确保“质量是生命线”的落实。

为了持续提升教师教育效率,升本以来,洛阳师院一方面端正办学理念,明确办学定位和办学思路;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实践探索,努力创新制度环境,不断完善效率提升的制度保障系统。学校认为:教师教育效率的提升,依赖于富有特色的开放环境,依赖于扎实的教师教育实践,依赖于目标、内容等的和谐融合,更需要依赖于制度建设。教师教育如果不与基础教育实践相结合,不能按照基础教育的需求与发展及时有效进行系统改革,或者虽然作了一些改革而缺乏自身办学特色、模式、标识、计划、独特举措和独特思路,教师教育效率的提升就难以发生。教师教育如果缺失系统的制度保障,其效率的提升也同样难以发生。所以,提升教师教育效率,必须首先具有成熟并富有特色的、开放的、实践的、融合的和制度性理念系统,遵循教师教育的发展规律形成明确的发展思路。升本以来,洛阳师范学院发展教师教育的基本思路就是走开放性、实践性、合和性和教师教育制度系统化的发展之路。

二、倡导教师教育的开放性

所谓开放性,指教师教育的视野必须面对国际改革的现实,必须与国内前沿的改革趋势相接轨,必须与基础教育的需要相吻合。在此基础上,不断改革教师教育的体制,构建开放多元的教师教育模式,并努力创造条件,提升教师教育的学历层次,以此提高教师的专业学术水平和教育专业素养。例如,洛阳师院的一批教师经过多年研究和实践,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相似教育模式”就是学校坚持开放性办学的结果。

所谓“相似教育模式”就是指按照相似教育论的基本思想,形成由教育对象和目标、教育内容和方法、培养途径和质量标准等要素构成的相对稳定的教育教学结构和组织过程。基于这样的认识和长期的实践探索,逐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师范生相似发展模式”。这一模式的基本内涵是,“基础性、专业性、通识性、多元性和民主式、自由式、互动式、开放式”。即在师范生发展过程中,强调师范教育必须与基础教育领域相沟通;强调师范生应选择适宜而义必要的专业领域;强调教师教育过程人文精神和教育信仰的融会贯通;强调合格教师培养过程中知识与技能结构的多元化。同时,强调营造教与学的民主气氛;强调师范生个人潜在资质的自由挖掘和师范生个性的张扬;强调通过师生互动引发对现实问题的拷问、反思和探究;强调教育教学思想的输出、引进和实践验证。相似教育模式指向的目标是,要把师范生培养成为高层次、高素质、创新型、通用性的基础教育教学的骨干人才。其明显标志,不仅在于使师范生获得了可以直接运用教育活动的知识,掌握了成熟的教学技艺,而且在于通过学习,使师范生都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和促人向上向善、教人创造幸福生活的美好心灵,有坚定的教育信仰和高度的责任感。

三、加强教师教育的实践性

所谓实践性,就是重视课堂教育实践科目的学习和教育教学的实践成绩,加强教师专业的实践技能训练,着力提高学生在教育现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基础教育输送高质量应用型的合格教师。特别注重根据学生不同的专业,采取不同的教学实践方式,加强双语教学、微格教学、视频案例、课例研究、角色扮演、现场教学、网上教育、教师博客、综合实验室等教学环节的训练,加强对学生教育实践设计的评估与指导。不断规范教师的人职培训和考试,完善教师入职教育的质量保障机制。确保学生在获得教师资格证书之前,修满规定的实践性学时学分,完成教育教学的技能的各项训练,达到入职从教的基本标准和要求。没有理念,就难以端正提升效率的正确方向;但是只有理念,而缺乏实践和制度的支撑,教师教育效率的提升也不可能发生。仍以“师范生发展实验巾心”开展的教师发展研究活动为例。按照实践,实验中心既是半实体化的教学机构,又是有效的研究场所。所谓半实体化教学机构,就是说中心根据需要可以自主招聘有关教师担任相关课程,可以自主开设有利于教师发展的相关课程。但是,中心聘用的教师编制非固定化,人员流动非固定化。所谓研究场所,就是说中心开展的教学活动,采取的是研究式的教学和互动式学习。为了凸显其研究特色,中心不仅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而且,对所招收的学员的学习结果也有较高的要求。例如,要求学员参与课题研究,并要求部分学员熟练掌握教育科研论文的写作,便是其中的一项基本内容。自2007年,中心拟面向文学院学生,招收60名实验班学员。整个学习过程,采用“1+2+1”的学习模式。具体方案是:第一年,由学生在本专业和教育学专业各选6—8门课程,进行混合式研究学习。第二、第三年进行专业学习。第四年,“抓住模拟关键期”,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实践和毕业论文创作以及人职前的政治思想和信仰教育。四年毕业后,实验班学生除允许获得专业学士学位外,对于学完实验班所开设的教育学门类的相关课程,并完成了相应的研究任务和发表了具有一定层次的教育研究论文的,可以同时授予其教育学学士学位。这样有利于营造最适宜师范生发展的教学环境,有利于促使学生有效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

四、推进教师教育制度的系统化

微课程开放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 “磨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利用网络“微课”开放平台 促进高校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利用网络“微课”开放平台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试论微课在促进学生学习和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 利用微课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和策略研究 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利用生活课程资源,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如何利用园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微课,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 科学开展课例研究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开展听评课活动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开发利用微课资源促进特校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聚焦课堂,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活动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策略 走近名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赏识为先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教育 > 推广利用微课快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推广利用微课快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董弟林")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微型课是一种经济实用的课堂教学形式,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完善,为改进教学、评估教师发挥其应有的独特作用。 关键词:推广;微课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137-01

随着信息与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技术在教育领域广泛而深入的实践推进,以微课、慕课、公开课为代表的教育技术创新应用倍受业界瞩目,微课,它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教师成长的新范式,通过制作微课程,教师们不断深入反思,不断归纳总结,在不知不觉中成长。借助微课程这一工具,教师们可以将隐性成果显性化、显性成果标准化、研究成果传媒化、科研门槛草根化,切实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微课程也叫“微课”,顾名思义,就是比正常课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少的课。“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堂”。“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相对于传统的40或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

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微课程的研发主体是一线教师,让教师从习惯的细节中,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追问和思考;去发现和生成;去研究和变革。把自己从教育教学的执行者变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和开发者;在可为的、有趣的、甚至简单的研究当中享受教育的乐趣和成长;在享受当中不知不觉地改变自己的行动方式,广大教师和学生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中可易于实现“隐性知识”、“默会知识”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学习并实现教学观念、技能、风格的模仿、迁移和提升,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合理设置时间,促进教师丰富经验积累

微课录制的时间一般在10分钟以内,有相关的教育心理学专家曾经做过一项研究:人们接触一个新鲜事物时在10分钟以内注意力最为集中,最符合人类认知特点。微课的内容一般是解决一节课中的某个问题,比如要解决一节课中的重难点、疑点,教学内容非常精简从而一击直捣要害。好的微课通常是讲解一个碎片化的知识点、考点或作业题、各类考试真题、模拟题等等,课外需补充知识点,专题,模型的建立较多,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所在,利用微课这种模式既节省了时间,又解决了问题。很多年轻教师刚刚参加工作,其实也和学生一样容易在教学重难点上把握不清,通过观看微课可以参透些经验丰富教师在解决问题上的一些独特见解,相当于这些老教师一对一地对青年教师在教学上进行帮扶,可以迅速积累经验。

二、展示微课讨论,提高教研活动质量

中学的教研活动开展了几十年,虽然对教师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教师圈”相对于其他职业的“圈子”来说是非常固定的,为了顾及其他教师的面子,很多教师在评课的时候往往主会刻意地“忽略”被评课教师授课时的缺点,说一些让人听着舒服的优点,这样教研活动有时候会出现这种怪现象因为你的缺点在别人嘴里被说成了优点,越评课,教师教学水平越低。微课只要恰当地利用好就能很好地解决此间题,比如:将教师录制的微课挂在网上让其他教师和同学匿名评价,这样往往“真言”就出来了。不但教师在观看的同时学到了很多教学经验和教学技巧,而且因为资源库中每一个微课下面都有一个评论区,这就很好地解决了上面说到的问题,对现有教研活动是一个很好的补充,最终真正地提高教师们的教学水平。

三、微课分类梳理,助力教师归纳总结

传统的课程教学资源大多足以符合教材编制的单元为单位开发的,资源的名称都是第几章第几节,资源主题和特色无法看出,只能将45分钟的视频看一遍之后才能学习到这节课的一些好的教学经验和技巧,这样就造成了教师们使用上的不便,浪费了很多时间。

微课的时间限制在10分钟以内解决一个问题,这样微课资源的名称设置可以直接以问题的名称命名。根据分类的维度、依据、课程的名称和类型不同,我们可以将微课资源按照上下两个级别分类,上面的级别是按照学科分类,然后在这个学科内按照问题归属再分类。还可以按照课堂教学方式来分类。教学方式是为完成数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为了便于一线教师对“微课”分类的理解和实践开发的操作,可以按照教学方式的不同分为小组合作学习类、讨论类、试验类、主动学习类、答辩类、讲授类、探究学习类等。当然一节微课或许不仅仅是属于哪一类的,有可能是同时属于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类型的“复合类别”微课,所以这种微课分类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现代教学方式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的。

四、微课充实扩展,增强教师教学的系统性

微课和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资源不同,它是为解决单独的问题而出现的教学资源,因此就注定了微课资源不是统一完整的。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教师们可以利用各个微课中的内核,经过自己的巧妙加工将教学资源与教学任务、教学活动、教学环境之间建立有意义的关联,形成带有教师自己风格的、主题突出、内容完整的一节课,而这就是所谓的微课扩展性。而微课的扩展性具有很强的生成性和动态性,其中的教学设计、素材都可以随时修改、随时生成,并随着教学需求和当前硬硬资源的变化而不断地更新,教师就在这种动态性的变化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不断成长。

微课程开放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网络环境;教师专业发展;资源共享;微信公众平台;教育论坛

引言

21世纪以来,日新月异的网络信息技术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多元的途径,也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需要教师立足校本,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加快专业化发展的步伐。正好,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教师提高素养, 促进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我作为一个网络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年轻教育工作者,我将结合自己的切身经历,谈谈我对网络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的看法。

1 教育专业化的概念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个体由新手逐渐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具体来说“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个体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专业自主、专业价值观、专业发展意识等方面由低到高,逐渐符合教师专业人员标准的过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化已经成为国际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

《现代企业教育》中总结:教师专业化发展(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有时也简称为教师发展。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其基本含义包括:(1)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2)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3)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4)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2 网络环境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特征

2.1 教师专业化发展借助网络信息技术的背景

新世纪以来互联网的发展不仅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彻底改变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在网络环境下,为应对新挑战,教师必须朝着专业化发展的途径发展。依靠传统教学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教师的发展需求:

2.1.1 传统的教学模式弊端日趋明显 。几十年形成的固定应试教育授课模式,让在网络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学生无法提升学习的兴趣。如果教师不面对问题,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切实把网络的发展融入到教学中,必将会被现实淘汰,在很大程度上更会阻碍教育事业的发展。

2.1.2 网络教学的优势日趋凸现。网络资源丰富,又具有互动灵活性,利用网络开展校本培训,正好能弥补传统继续教育中的问题。低效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学校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通过网络这一快捷手段弥补不足;

2.1.3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起的网络管理平台,为师生之间开辟了超越时空的研讨新天地。QQ,微信等通讯手段和交流方式的流行为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起新的交流方式和平台。

2.2 网络环境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哪些优势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多种方式,但是,经过这今年的实践证明,显然,利用好网络资源,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最有效,最便捷的方法。网络环境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它自己独特的优势:

2.2.1 多样化的学习资源。网络环境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资源, 无论资源的内容还是形式都具有多样化的特征。资源的内容包含各个学科领域的知识, 以及同一学科领域不同层次、不同方向的知识;能够满足不同领域,不同层次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要求。资源的形式包括文档、图形图像、音频、视频、虚拟空间等等。比如近两年出现的大学公开课和精品课程,给教师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2.2.2 丰富的学习与教学手段。网络环境中,信息工具的更新迅速快、功能强大,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和教学的手段。学习活动中,教师利用信息工具学习和交流理论和实践知识,促进知识建构,扩充知识结构; 教学实践中, 教师利用信息工具组织和呈现知识,多样化地展现知识内涵协助学生快速高效地理解、吸收和应用知识信息,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和认知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在外语教学中,通过纯正的外语视频教学,可以给学生提供较为真实的语言环境,使学生能够切实的感受到语言的魅力。而不是我们传统教学当中教条式的灌输主义。

2.2.3 知识成果的传播速度快。知识成果包括学科知识成果与教育领域的知识成果。新的知识成果产生后,通过微博,博客,微信,专业学科网站上传分享等网络形式迅速传播与蔓延。教师能即时获取新的知识成果,经过学习、吸收和理解之后,把他人的优秀教学成果融入进自己的知识结构,并快速在教学实践中应用和推广。知识成果的迅速传播大大缩短了成果的转化周期,提高了成果应用效率和效益。

2.2.4 高效的交流协商。教师与同行借助网络工具就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教学经验进行深入而广泛的探讨,并针对教学难题展开讨论和协商,获得有益的方法和经验;教师与教学专家进行咨询交流, 获得有益的指导和帮助,解决教学理论和实践中的问题与困惑,促进知识和技能跨越式地发展;教师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和思想观念等等,从而更好地引导、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的发展。

2.2.5 广泛的协作学习与研究。不同区域的教师能通过互联网络, 实时或非实时地开展协作学习和研究活动。教师通过网络化的协作学习与研究,科学分工,优势互补,提升了学习和研究的实力,能够胜任综合性的、复杂的学习和研究任务。协作的广泛性还体现在学科领域上,不同学科领域的教师能聚集、融合在一起,开展跨学科的协作学习和研究活动。

3 网络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途径

3.1 要有效实行资源共享

当今,教师专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丰富、多样化的网络资源, 以及开放式的资源共享环境。因此,无论是大到学校还是小到一个班级,教育管理者和工作者需要制定有效的方法和措施,鼓励资源创新,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同时,优化资源共享的环境,合理筛选,利用网络资源,提高资源共享的效率。

3.2 要提高网上教学和交流的能力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课本教学已经不再是教学的唯一形式,能够真正实行网上教学和交流是当前教学形势对教师的迫切要求。因此,教师要能够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网上备课、网上虚拟课堂教学、网上辅导、网上答疑解惑和网上批改作业等。而且,在网络教学中,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要深刻认识到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者,更不是课堂的“主宰者”,而更多的是组织学生一起探究和学习新的知识,突显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更。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教师也是一个学习者,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师生应该是平等的。

教师要能在网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能收发电子邮件,能在网上与学生进行在线交流,尤其是要利用好当前流行的QQ,微信,微博等实时交流软件。组织学生进行网上专题讨论和开展科学研究,与其他教师在网上交流教学心得体会等。借助这些网络资源,切实有效地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3.3 要以学校或年级教研讨论为平台,,积极开展网络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是教师合作研究、发挥教师团队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最有效的备课形式,它是课堂教学的准备环节,是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而飞速发展的网络信息技术,又为集体备课插上了双翼。依托学校或年级专门开设的教学教研论坛平台,开展网络集体备课,是教师在网络环境下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网络集体备课不仅是教师利用网络寻找资料、制作课件,更是本校教师之间、本地区各校教师之间、不同地区各校教师之间利用网络平台实现立体备课,使集体备课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集体备课的内容也由传统意义上的集体备教案,发展到以备学生、备教学设计为核心的全方位、多角度、综合性备课。教师之间的合作在网络环境下得到实现。网络环境下集体备课的最大优势是:只要登上备课平台,教师就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和其他教师交流教学思想和教学设计。这就弥补了传统集体备课的备课人数、备课时间、备课资源、备课地点有限的种种不足。

3.4 要在校本培训基础上,建立网络资源平台,提高教师专业技能

在《教师专业化制度的改善》中提到,教师专业化发展要遵循坚持以校本培训为主的原则,在上级统一培训的基础上,学校集中力量对教师进行全方位、多层面的各种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4.1 建设先进的资源库运行环境,创造有利于资源共享的条件 。信息技术中的大量资料,为教师备课、上课、开展教学研究提供了高质量的素材,为师生吸取新的教法、学法及教学观念的转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每隔一段时间,教师都要把自己教学第一手资料传送到一定的教育资源库,建构一定的教育资源网络体系。

3.4.2 创建校园网络教学资源。建立校园网站,建议包括如下内容:教研新闻、课程改革、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教研论坛、教研论文、教研计划、教研通知、学科动态、教学论文、教学设计、课外活动等栏目。还可创建教育论坛或教育博客网,微博官方账号,微信公众平台,为教师提供大量及时的信息,保证有充分的信息流入本组织,有知识的自由传播和创新。

3.4.3 创建网络教学环境,培养教师较强的信息技术和学科的整合能力。在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资源的特点:信息资源永远开放;传播媒介多向交流;知识是跨越时空限制的。这一特点决定了网络环境下教学过程是:开放性与全球化;学习过程的交互性;学习内容选择的自由性和个性化;内容形式的多媒体化。它既可以进行个别化教学,又可以进行协作型教学,还可以将“个别化”与“协作型”二者结合起来。

3.5 利用好社会性软件

社会性软件具有简易性、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和及时性等特点。社会性软件的广泛应用在个体知识和共享知识的组织和管理、社会网络的构建、促进个体主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常见的社会性软件有:即时通讯工具、e -Mail、博客、微博,微信等等。为了使社会性软件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教师使用社会性软件的效率和质量。

3.5.1 开展社会性软件的技能培训。使教师快速了解社会性软件的性能、功效和用途,掌握社会性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技术, 巧妙地应用社会性软件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提高学习和教学活动的效率。

3.5.2 提高教师社会性软件的使用意识。意识到社会性软件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意义和作用, 调动使用社会性软件的积极性; 意识到社会性软件在个人专业发展上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社会性软件开展教、学活动;意识到社会性软件在知识构建上的意义,鼓励教师在软件所形成的社会网络中积极主动地进行观点、思想和知识的交流和协商,以实现问题的解决和知识的探索。

3.5.3 制定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在自主学习、交流协商、专题讨论、咨询服务、协作研究、评价反思等模式中选用合适的社会性软件进行学习、探索和反思;努力提高社会性软件的使用效率,使社会性软件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必备工具;鼓励教师评价利用社会性软件进行学习和研究的效果,不断改进知识和技能提升的方法和途径,科学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可以说,今天教师专业的发展已经离不开网络环境,教师只有在网络环境下不断地去学习,体会网络的巨大功效,把网络的有效因素融入到自身的学习和教学中,才能在信息化时代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网络环境下教师专业化发展新途径的探究 》 李强等著 2010.7

[2]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管理与教师专业化发展》 赵慧丽著 2011.11

[3] 《新时期教师应具备的能力素质及品质》 刘学金著 2009.8

[4] 《虚拟学习社区―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平台》-电化教育研究 马秀峰著 2011.7

微课程开放教育论文范文第7篇

1.国内

>> 浅谈信息时代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 信息时代的学习与课程 信息时代环境下高校学报信息资源的开发 信息时代下的数码文化 探析信息时代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 论信息时代市场经济环境下编辑职能的转变 浅谈信息时代网络环境下的档案编研 信息时代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研究 信息时代环境下的专科院校思想教育探究 信息时代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创新 微课程:信息时代背景下的教学新途径 数字信息时代下建筑设计课程的改革与探索 信息时代侦查通信课程的教学探索 面向信息时代的教师培训课程开发 浅析信息时代下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刍议在信息时代下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课程的整合 信息时代下的应用数学的几点思考 信息时代视角下的论文剽窃治理 信息时代下的高校保卫工作探究 浅谈信息时代下电子商务的发展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教育 > 信息时代下的环境开放课程 信息时代下的环境开放课程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任南琪")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一、开放课程在环境教学中的发展机遇

1.国内外开放课程的发展历程

(1)国外开放性课程发展。开放性课程,全称是Open Course Ware(OCW),包括“开放课件、开放内容、开放教育资源、开放获取、开放课程”五个部分。这五个部分通过课程获取方式以及课程本质特征对开放性课程进行了诠释。

事物的发展总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历程。早在1969年,英国就成立了开放性大学;20世纪90年代,哈佛大学开设了一门名为“正义”的开放课,当时注册学生超过14 000人;2001年4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开始推行开放课件,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开放性教育资源活动,对世界教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被认为是开放性课程发展历史上的标志性事件;2011年秋季,慕课(MOOC)开始兴起,掀起了全球开放性课程的高潮。

(2)国内开放课程发展。我国开放课程的发展也经历了十余年的发展。2003年,教育部启动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其中包含“精品课程建设工程”计划,可以说我国的开放课程的起步还是相对较早的,但与真正意义上的MOOC还是有差别。2010年,部分门户网站和网友自发翻译了一些国外网络公开课。2011年,复旦大学率先推出国产网络公开课,首位走上复旦大学网络公开课讲坛的是台湾王森教授,其“执拗的低音”获得广泛好评。此后,首批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免费向公众开放,可以说是对公众开放的起点,至今已评审出一千多门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已建设特定平台进行课程传播。

国外开放课程大多数是依托于高校自身创办的网站,而我国的开放课程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希望通过某种组织或某种形式来实现集群优势,其中比较优秀的有“爱课程”网站(iCourse)。该网站集中了“资源共享课”“视频公开课”“中国大学MOOC”“学习社区”等相关内容,平台具有有效的交互性,不断提升公开课程的互动性。其中“视频公开课”主要体现影响力大、受众面广的高校科学、文化素质;“资源共享课”和“中国大学MOOC”则更具针对性和专业性。

2.环境开放课程的需求日益增大

从形式的需求来看,开放课程也非常重要。中国500个大型城市中,仅有少于1%的城市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2013年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还有一些环境突发事件,如青岛输油管道爆炸事件、广东茂名PX项目事件、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水污染等,时常见诸报端。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使得民众了解环境类相关知识的要求日益迫切。

同时,环境学科与许多学科息息相关,包括能源与环境、建筑设计与环境、交通与噪音防护、传染病与环境等等。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需要非环境领域的工作者对环境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了解。

3.环境开放课程与传统教学对比

传统环境教学主要面向在校学生,课时设置一般不少于2年,主要讲解环境类本科生需要掌握的所有环境知识,课程讲授与考核评估相结合,社会认可度高。环境开放课程则主要面向在校学生和社会大众,课时一般不长于10周,关注的往往是热点环境问题,采用视频讲授的形式,社会认可度较低。

总体而言,传统教学知识系统全面,但学习群体较窄,学时较长;开放课程适于大众,时间短,着重于社会热点问题。开放课程和传统教学各有优势,互补促进环境学科发展。下一步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如何通过开放课程使我们的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同时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

4.环境开放课程对环境学科的促进

(1)学科教学发展。在开放课程平台中,课程材料需要面向全世界公开,接受全世界各领域学习者的反馈,这就促使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不断完善课程材料,进而又促进了传统教学的发展。在2005年的一份MITOCW报告中显示,32%的教师认为参与开放课程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教学发展

(2)学科自身的前沿发展。开放课程需要本领域、本专业教师之间积极互动。一门课程可能需要与全世界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相关教师进行沟通,开放课程平台将全世界环境领域的学者密切联系起来。环境开放课程将全世界环境领域的研究成果公布于网络以供学习,有利于学科内部交流,促进专业学术前沿发展。麻省理工的报告指出,开放课程教师中有42%提升了本专业知识与能力。

(3)学科与其他领域合作中寻求发展。环境学科与化学、农业、微生物学、物理学、材料科学、生态学、计算机科学联系紧密。开放课程为各学科专业提供了交流的平台,促进世界各领域学习者建立联系,促进学科交叉合作范围。环境研究者需要关注其他学科的开放课程,不同领域的环境课程学习者需要积极沟通,开放课程平台内各学科之间也需要交流,从而促进环境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共同发展。 二、环境领域开放课程现状

1.国外环境开放课程概况

(1)全球化平台。国外环境开放课程主要依托于Coursera和edX两大开放课程平台,全球共有31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开设了环境类开放课程。

(2)多样化课程。Coursera和edX两大开放课程平台开设了44门环境类开放课程,共包含环境经济学、水处理工程、环境科学导论、环境与健康、环境生态学、海洋学、气候学、清洁能源、可持续发展9个环境领域的相关方向。通过分析发现,国外的环境开放课程方向丰富,覆盖范围广,关注的多为全球性环境热点,课程设置偏于理论研究,与其他学科交叉性强。

(3)全流程交互式学习。从目前来看,国外的环境开放课程形成的一套较为系统的学习模式,我们可以称为“全流程交互式学习”模式。该模式分为五个部分:课前准备――免费注册,课程目录介绍、课件笔记预习;视频授课――自由安排学习时间,邀请嘉宾进行视频案例分析和讲座;评估测试――需完成作业并记录于电子档案中,需经测试方可进入下一部分学习;学习社区――通过论坛或社交媒体进行交流讨论,全球性的学习社区;结课证书――按要求完成课程学习后,提供结课证书。

全流程交互式学习具有四大特点:一是真实的学习感受。学习者需要按时上课并提交课程作业。每位学习者的学习情况都将记录在自己的电子档案中。二是积极的人机互动。在Coursera平台中,学习者会被要求在视频播放过程中回答相关问题,以进入下一部分的学习。三是个性化的辅导。在开放课程平台中,助教会分析出学习者知识掌握程度,给出相应的指导,体现出学习者的个性化辅导。四是全球性的学习社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以不同方式进行线上交流互动,加强了师生间、学生间和全球范围内的合作讨论。

2.我国环境开放课程情况

目前我们国家的环境开放课程主要依托两大平台:一是“爱课程”平台(iCourse),该平台是由教育部、财政部支持建设的,知名度较高,平台交互性较好,科普性较强,专业性相对较弱;另一个是“中国高校环境课程网”,是由教育部、环保部等共同建设的,平台建设针对性强,专业性较强。二者相辅相成,双管齐下,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目前在环境开放课程设置方面,MOOC现在还比较少,但是视频公开课和资源共享课有一些。在“爱课程”平台上目前一共有19门与环境有关的视频公开课,涉及16所高校,包括北京师范大学的“历史与环保”、北京林业大学的“令人憧憬而困惑的生态文明”、清华大学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关注人文与公共意识的课程,以及南京大学的“环境学原理”、河海大学的“当今环境热点问题”、中南大学的“能源与环境”等关注原理与热点问题的课程。我们希望在环境类MOOC建设方面开展一些工作,推选一批名师,根据不同课程建设一批适合于不同高校、不同层次的MOOC。

在“爱课程”平台上目前有环境相关的资源共享课26门,涉及本科和高职高专2个层次;网络教育方面只有分栏,没有具体课程。其中本科教育层次分为理学和工学,高职高专层次主要是环保类的课程。从现有课程来看,环境类资源共享课已形成良好专业基础,但专业深度及热点有待加强;高职高专和网络教育课程方面出现短板,有待加强。

在授课形式上,目前我国环境开放课程视频资料为主,电子文稿为辅。课程时长平均半小时左右,每门课程均设置5~6课时,视频播放时,将教师的讲解内容与板书内容自然切换衔接。电子文稿主要是围绕课程视频展开。 三、中国环境开放课程平台挑战与发展

1.面临的挑战

我国环境开放课程发展比较迅速,但也存在不足。环境开放课程平台在建设过程中主要面临着三方面的挑战。

一是课程建设。目前侧重理论灌输,缺乏多样性授课,理论性、灌输式、精品课网站如何转变为实践性、启发式、社交网站尚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同时,我们还缺乏高质量、专业性的授课,需要建立一批资质一流、分工明确的主讲团队,建设一批涉及广泛、专业性强、水平高深的课程。

二是课程推广。我们现在缺乏广泛的平台建设,下一步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包括由单一平台向多平台转换,由单一高校向强强联合转换,由专门课程网站向社交网站转换。

三是课程评价。目前缺乏反馈机制的建立,需要建设配套的评价、认证体系,构建从零互动到交流平台的实时互动机制。

2.开放平台建设的建议

(1)高校联盟。有很多高校在不同的专业方向上具有自己的优势,各高校可以结合自身特色(水、大气、固废、生态、计算机、海洋等),推出各自优势课程,联合建立统一开放平台。学生通过平台课程考核即获得现实中的学位学分,实现不同高校间的学分互认,推广平台应用。

(2)平台拓展。环境专业与土木专业、材料专业、计算机专业、能源专业等相关专业联系紧密,可以通过学科联合的方式,结合其他相关学科开放平台,使知识更加深入与全面。而且,社会各方面对环境领域的知识理解的程度不同,应该按照分层分类的思路,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设计不同程度的课程。这样一来,开放平台能够更加权威、全面。

同时,在平台的建设过程中,还应该积极与企业联合。可以邀请环境领域专家定期举行专题讲座,与环境领域知名企业联合制作相关课程的工程实践案例,加强理论与实践的教学结合。

微课程开放教育论文范文第8篇

课外音乐活动是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合作意识,发展创造力和实践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学校都很重视课外音乐教育活动的开展,参加课外音乐活动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多,许多学校建立了学生音乐社团,并举办各式各样的学生音乐比赛活动,使我国学校课外音乐活动与校园音乐文化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与欣欣向荣的局面。

1 课外音乐活动的普及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将课外活动作为活动课纳入正式课程,因此,学校课外音乐活动成为整个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受到重视。随着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各地区各学校课外音乐活动不断得到加强,规模和水平越来越高。各地中小学本着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突出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原则,在广泛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各种音乐活动的基础上,定期举办内容丰富多彩的群体性文艺会演、艺术节、合唱节、歌咏比赛等活动,使课外音乐活动成为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特别是1990年国家教委发出《关于向中小学生推荐优秀少年儿童歌曲广泛开展群众性歌咏活动的通知》之后,各地把歌咏活动作为中小学生最普及的音乐教育形式广泛开展起来,掀起了“班班有歌声,人人唱好歌”的热潮。这些群体性课外音乐活动规模之大,参加的单位和人数之多,内容和形式之丰富,都是以往所不及的,对推动学校音乐教育工作与校园音乐文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01年,教育部等有关部门启动了“全国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要求中小学生每天下午课后时间进行不少于一小时的文体活动,这无疑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这一时期,普通高等学校的群体性课外音乐活动也得到较为普遍的开展,并逐步形成了特色。其中,自1998年开始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即是一种十分有益的形式。如首都高校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的组织下,邀请了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北京舞蹈学院等专业院校的演出团体和北京大学生艺术团到各高校演出,仅1998年就演出近百场次,使学生不出校门就能欣赏到交响乐、舞蹈、戏剧等高雅艺术的精品,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提高了学生的艺术修养。又如首都高校举行的“交响音乐周”活动,配合演出组织的系列讲座、讨论会等,这些活动都在大学生中产生了良好的反响,推动了高校艺术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了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2 学生音乐社团的建设

组建各种学生音乐社团,是课外音乐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展示学校音乐教育水平的窗口。随着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各级各类学校几乎都建有歌咏队、舞蹈队、乐队等音乐社团,这些音乐社团不仅活跃了校园音乐生活,并对学校音乐教育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在中小学生音乐社团的建设上,北京市金帆、银帆艺术团开全国之先河,组织起拥有数千名中小学生,设有交响乐、管乐、民族管弦乐、铜鼓乐、合唱、民族舞、芭蕾舞、东方舞、曲艺、杂技、京剧等数十个分团的音乐艺术社团,到学校、部队、工厂和农村进行慰问演出,与来访的国外学生音乐团体同台演出,并出访世界许多国家,受到广泛赞誉。多年来,金帆、银帆艺术团培养了一批批有审美素质的学生,影响了一批批欣赏高雅艺术的观众,成为首都中小学音乐教育靓丽的风景线,对全国的中小学生音乐社团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催化、指导和推进作用。其他城市也有不少组建了全市性的中小学生音乐社团,如上海、深圳等城市的学生艺术团等,经常举行专场音乐会,同港澳地区或国外学生音乐社团进行交流演出,推动了学校音乐社团的建设和发展。

在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教育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各高校的合唱团、管乐团、民乐团、室内乐团和舞蹈团等学生音乐社团也纷纷建立起来。目前,几乎每所高校都有各种形式、数量不等的音乐社团。这些学生音乐社团十分活跃,经常进行排练和演出活动,丰富与活跃了大学校园文化生活,推动和促进了音乐教育质量的提高。

3 全国性学生音乐活动与比赛的举办

全国中小学生歌咏比赛。为了推动中小学校园音乐文化建设,国家教委于1991年举办了“首届全国中小学歌咏比赛”。比赛以中小学校为参赛单位,采用录像评比的方式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组进行,共有56个合唱节目获奖。为了倡导中小学校开展“班班有歌声,人人唱好歌”的活动,1994年国家教委又举办了第二届中小学生“爱祖国、爱老师”歌咏比赛。这次比赛规定了男生人数在全队中的比例要求,以使更多的学生参加歌咏活动。歌咏比赛把歌咏活动与各种形式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和课内外音乐艺术活动结合起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全国中小学生文艺会演。由教育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和联合主办的“全国中小学生文艺会演”。于1997年至1998年举行。会演突出了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特点,加强导向,重在普及,促进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会演经历了组织征歌与推荐优秀歌曲、各地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音乐活动和组织节目评审与调演三个阶段,共评选出声乐、舞蹈、器乐优秀节目252个。组委会从获奖节目中选出57个节目进京演出,受到广泛好评。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近一亿中小学生参与了这次会演,这种规模空前的中小学生文艺会演,充分体现了活动的群众性和普及性,对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起到很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在此基础上,2004年和2007年,教育部和又分别在北京和深圳主办了两届“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进一步推动了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

全国大学生文艺会演。为了加强高校美育工作,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与音乐文化素质,1996年国家教委与广电部联合举办了“全国大学生文艺会演”。参加会演的节目按舞蹈、声乐、器乐三个专场进行比赛,按普通院校、艺术师范、艺术专业三个组进行了评奖,共有73个节目获得奖励。会演节目突出了大学生的特点和风格,展示了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反映了我国高校艺术教育与校园文化的发展水平。这次活动规模之大、范围之广、时间之长,在我国学校音乐教育史上都是空前的,在全社会产生了广泛影响。2005年,教育部又举办了“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全国一千五百多所高校参与了这次活动,评选出168个节目进京演出,进一步推动了高校校园音乐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

全国大学生艺术节。1999年,教育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了“全国大学生艺术节”。这是继“全国大学生文艺会演”之后举办的规模更大、参加学生更多、水平更高的全国性大学生艺术盛会。艺术节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

为省市和学校活动阶段;第二阶段为评选优秀节目和举行颁奖晚会阶段。据统计,全国一千多所普通高等学校参加了艺术节活动,共报送音乐、舞蹈、戏剧等录像节目873个,有些已经达到了专业水准。全国大学生艺术节的举办,是20世纪90年代高等学校音乐教育的一次盛会,它标志着高等学校音乐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对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

十五、音乐教育科研成果显著

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音乐教育科学研究开始起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和加强,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音乐教育科研形势喜人,获得前所未有的重视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1 学校音乐教育科研机构的建立

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美育研究室。为了适应学校美育和音乐教育的发展需要,1989年国家教委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成立了美育研究室。美育研究室成立以来,就美育和学校音乐方面的一些理论问题展开专门的研讨,并受教育部有关部门的委托,组织了学校艺术教育学科建设方面的系统性课题研究,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七五”、“八五”、“九五”、“十五”规划项目的研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

中央教科所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研究中心。该中心于1993年国家机构改革后成立,其职责是:研究我国学校体育、卫生及艺术教育方面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制定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和艺术科研规划,并组织全国的研究力量加以实施;开展学校体育卫生、艺术、科研方面的国内外学术交流及有关培训工作。该中心成立后,组织、承办了许多学校艺术教育科研方面的活动。

全国教育科研规划领导小组艺术教育学科规划组。为适应学校美育工作的发展要求,1996年,第三届全国教育规划领导小组决定增设体育、卫生、美育学科规划组。周荫昌任组长,邓树勋、王安国任副组长。规划组成立后,加强了学校美育、艺术教育科研的规划工作,对我国学校艺术教育的科学研究进行了宏观部署,并审定了有关艺术教育的各类研究课题项目。

2 全国性学校音乐教育科研项目及其成果

从“七五”开始,我国学校音乐教育有了少数全国性的科研项目,“八五”、“九五”期间逐步有所增加,至“十五”期间,全国性的有关学校音乐教育的科研课题项目获得迅速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列入全国教育科学重点或规划研究课题的项目主要有:魏传义的“艺术教育学”,刘兆吉的“美育心理学”,武兆令的“我国学校艺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和“普通学校美育与艺术教育史研究”,屠美如的“儿童早期艺术教育的改革与研究”,张道一的“中国普通高校艺术教育模式的推广及其对策研究”,杜晓十的“多媒体电脑在音乐教育中的开发与应用”,曾繁仁的“美育思想史研究”,仇春霖的“大学美育学”,赵伶俐的“学校美育系统与美育心理发展实验研究”和“文理艺综合美育课程创设及审美化教学操作研究”,陶诚的“高等师范院校声乐、钢琴与伴奏课程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王懿颖的“音乐活动促进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实验研究”,檀传宝的“美育与德育关系研究”,方淑玲的“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的关系研究”,王耀华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刘沛的“音乐教育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多维度研究及学生主体参与型综合艺术课程实验”,许晨有的“面向农村,培养复合型艺术教育师资的改革实验与研究”,肖凤翔的“中小学艺术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研究”,肖黎声的“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美育、艺术教育教学特殊性、规范性的系统研究”,周荫昌的“学校艺术教育的素质教育目标及其实现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谢世山的“欠发达地区城市小学音乐教育模式的研究”,吴斌的“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尹爱青的“新音乐课程标准的实施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结构和教学体系的改革”,康建东的“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的的高师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姜荣根的“小学审美教育评估标准研究与实践”,彭吉象的“普通高校美育课程体系研究”,张援的“信息科学技术在学校艺术教育科研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白天佑的“中国大成美育实验与研究”,崔宁的“音乐教育的美育本质及其对青少年的大脑结构、情感思维和人格行为的影响机制”等。在上述课题研究中,产生了很多具有价值的学术成果。以全国教育科学“八五”规划项目“学校美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为例,通过对古今中外学校美育和艺术教育的史料进行全面系统的收集、整理和研究,现已出版16部著作:《中国近现代艺术教育法规汇编(1840~1949)》(章咸、张援编)、《中国近现代美育理论文选(1840~1949)》(俞玉滋、张援编)、《中国古代音乐教育》(修海林著)、《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1840~1949)》(伍雍谊主编)、《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文选(1840~1949)》(俞玉滋主编、张援副主编)、《中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研究文集(1949~1990)》(姚思源主编)、《中国当代音乐教育文集(1949~1995)》(姚思源主编)、《中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文献(1949~1995)》(姚思源主编)、《美国音乐教育概况》(刘沛编著)、《德国音乐教育概况》(谢嘉幸、杨燕宜、孙海编著)、《日本音乐教育概况》(缪裴言、缪力、林能杰编著)、《苏联音乐教育》(魏煌、侯绵虹编著)、《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蔡觉民、杨立梅编著)、《奥尔夫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编著)、《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与匈牙利音乐教育》(杨立梅主编)、《外国儿童音乐教育》(尹爱青、曹理、缪力编著)等。上述成果是学校美育和音乐教育领域前所未有的、具有开拓性的学术工程,形成了这一领域目前最为完整、系统的文献资料集成,填补了音乐教育科研空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为我国音乐教育工作者理解和借鉴古今中外的音乐教育经验,提供了有力的帮助和指导,为学校美育理论研究和音乐教育学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全国优秀音乐教育论文评选

为了提高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理论研究水平,国家教委(教育部)决定每三年举办一次全国性的音乐教育优秀论文评选活动。1993年举办的首届论文评选共有近千篇音乐教育论文参评,其中148篇获奖,许卓娅的《儿童音乐欣赏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但昭立、熊学琴的《高师音乐专业音乐潜能测验方案的设计及运用可行性论证》,金亚文的《音乐教学审美化研究》,周洁嫦、邬德光的《音乐教学要善于创造美》等8篇论文分别获得师范组和中小学组一等奖。这是我国学校音乐教育领域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论文评选活动,反映了音乐教育工作者科研意识的提高,促进了音乐教育理论研究的发展。1997年举办的第二届论文评选以“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为主要论题,共

有一千五百多篇论文参评,其中328篇获奖。2000年举办的第三届论文评选以“音乐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主要论题,共有两千多篇论文参评,其中397篇获奖。2003年和2006年举办的第四届、第五届论文评选均以“音乐教育与基础教育改革”为主要论题,参评和获奖的论文较之前几届均有所增加。随着论文评比次数的增多,参加这项活动的人越来越多,论文的质量也逐届提高。参评论文紧紧围绕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这一中心主题,内容涉及音乐教育理论研究、音乐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音乐教学评价、音乐师资培养与培训、音乐教研管理等方方面面,特别是通过对音乐教育如何体现素质教育方向的论述,进一步明确了音乐教育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方而所起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值得提出的是,在全国音乐教育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有相当一部分论文能够从宏观或微观各个不同角度,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学校音乐教育的实践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上的归纳与提升,研究与探索出许多科学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学校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道路,成为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理论的一批宝贵财富。

4 具有代表性的音乐教育科研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学校音乐教育领域涌现出越来越多的音乐教育科研成果。据不完全统计,每年约有二百篇左右论述学校音乐教育的文章在《中国音乐教育》、《中小学音乐教育》、《人民音乐》、《中国音乐》、《儿童音乐》以及其他音乐或教育类杂志上发表。同时,有关学校音乐教育研究的出版著作也越来越多,例如:《迎接美育的春天》(李凌、赵'讽主编)、《周大风音乐教育文集》(晓其主编)、《音乐审美教育》(廖家骅著)、《音乐美育》(徐希茅等著)、《元素性音乐教育》(秦德祥编著)、《音乐教育协同理论与素质培养》(吴跃跃著)、《音乐学科教育学》(曹理著)、《后现代音乐教育学》(管建华著)、《音乐教育论》(郭声健著)、《高师音乐教育学概论》(李德隆著)、《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赵宋光著)、《音乐心育艺术》(龙亚君主编)、《音乐教学法》(廖乃雄著)、《音乐教育与教学法》(郁文武、谢嘉幸主编)、《音乐新课程教学法》(金亚文主编)、《音乐微格教学法》(郁正民主编)、《音乐教学论》(尹红主编)、《音乐课程与教学论》(尹爱青主编)、《音乐教育教学经验》(章连启著)、《思维・情感与音乐教学》(吴文漪著)、《音乐教学技能》(袁善琦著)、《幼儿音乐教育》(李晋瑗著)、《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许卓娅编著)、《从实践到决策――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王安国著)、《音乐课程标准解读》(王安国、吴斌主编)、《中小学音乐教学案例专题研究》(吴锐淼主编)、《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理论基础》(刘沛著)、《音乐素质训练:国外音乐教育体系与中国教育实际的结合》(左玲玲著)、《学校艺术教育史》(杨力、宋尽贤主编)、《20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马达著)、《音乐教育史研究》(马东风著)等。上述著作仅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音乐教育研究成果,远不是改革开放以来学校音乐教育科研成果的全部,从这一侧面充分反映了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科研的发展与进步,从而为学校音乐教育教学的实践奠定和积累了坚实的基础。

十六、国际音乐教育交流日益增多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对外交流工作的开展,学校音乐教育方面的国际交流日益增多,特别是国外一些先进的音乐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体系迅速传入国内,对我国学校音乐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另一方面,通过交流,外界对中国的学校音乐教育获得了许多新的认识,增加了了解与合作,使我国的学校音乐教育在具有国际视野的背景下更好地向前发展。

1 国外音乐教育教学体系与方法的学习与借鉴

20世纪80年代初,上海音乐学院廖乃雄教授在德国研修西方音乐的过程中,接触了德国著名音乐家奥尔夫,对其所创造的闻名世界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有了深刻的了解。他认为奥尔夫教学法以对音乐本质的深刻理解和适宜儿童学习的简单方法,对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在他的推荐下,我国有关方面于1986年至1995年间分别在北京、上海、开封等地多次举办“奥尔夫教学法讲习班”,邀请国际奥尔夫培训中心的专家为我国音乐教师系统介绍了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这些培训班,使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师首次接触到国际上先进的音乐教学体系与方法,对改善和丰富音乐教学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同时,我国也多次派出音乐教育工作者到国际奥尔夫培训中心考察和学习,尤其是1988年选派了杨力、李妲娜、丁振华、郁文武、马慧玲、匡惠、朱咏北等主管部门行政领导和专家学者赴奥地利奥尔夫学院进行考察和交流,对于更好地了解认识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更广泛地在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借鉴这些方法,以推进学校音乐教育教学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这个时期,国际音乐教育界其他一些著名音乐教学法也先后被引入国内,例如匈牙利的柯达伊教学法、瑞士的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美国的曼哈顿音乐课程等。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界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举办各种教学法的培训班、讲习班,组织去有关国家进行学习考察,在报刊上发表实践国外教学法体会的文章,由此出现了一个学习研究国外音乐教学方法的热潮。1989年我国成立了中国奥尔夫学会,1991年成立了中国柯达伊学会。两个学会都与国际同类学会组织建立了业务联系,为国际音乐教育交流的深入开展奠定了组织上的基础。

2 国际音乐教育交流与合作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音乐教育界同国外音乐教育界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多,有关方面多次组织干部和教师赴国外考查音乐教育,开展国际间音乐教育人士的互访交流活动。1988年在美国纽约举行了“中国美国艺术教育交流会”,总结了两国六年来在普通学校艺术教育方面的交流情况。同年,赵、李晋媛等出席了在澳大利亚堪培拉举行的“第18届世界音乐教育会议”。1991年姚思源出席了在芬兰赫尔辛基举行的“第世界音乐教育会议”,并宣读了论文。1991年至1992年李凌、李妲娜考察了美国9个城市的音乐教育并进行了学术交流。1993年在北京举办了“中美两国音乐教育专题研讨会”,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作了关于美国“零点项目”的研究报告,中美两国音乐教育界人士围绕学校音乐教育进行了广泛交流。同年,国际音乐教育学会会长高蔌保治还来华进行了讲学。1995年我国音乐教育界人士分别出席了在奥地利萨尔斯堡和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的纪念奥尔夫诞辰100周年国际研讨活动。进入新的世纪以来,音乐教育的国际交流越来越广泛,更多的专业人员出国学习和考察音乐教育,从2000年以吴斌为团长、各省市音乐教研员为成员的

中国音乐教育代表团考察德国和奥地利的学校音乐教育,到2006年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组成六十多人的代表团出席“第27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音乐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无论是规模、层次,还是专业性与代表性都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为加强中外合作,推进我国素质教育及音乐教育改革,中国和澳大利亚两国的中小学还开展了“中澳音乐教育合作实验”项目,加强了两国教师间的交流与学习,促进了音乐教师业务水平的迅速提高。2006年,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首都师范大学与美国国际音乐制品协会、国际音乐教育学会合作主办了“2006音乐教育北京国际论坛”,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国际音乐教育会议。论坛围绕着“音乐教育研究与政策发展”这一国际音乐教育界共同关心的话题进行了充分研讨,加深了人们对音乐教育功能和发展趋势的认识,增进了我国音乐教育界与国际音乐教育界的了解和交流,对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2007年10月,“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新闻会在北京召开,宣布了以“和谐与世界的未来”为主题的“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将于2010年7~8月在中国北京等六个城市举行。这不仅是我国向世界展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发展面貌的历史机遇,更是我国学校音乐教育向世界学习的一次重要机会,必将对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持续发展产生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与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结语

回顾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历程,我们深深地为学校音乐教育的巨大发展而振奋,为学校音乐教育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自豪。这30年的路程,无疑是我国学校音乐教育发展史上十分精彩和最为重要的篇章。

在回顾与总结30年来我国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经验和改革成果的同时,我们还应清醒地看到学校音乐教育发展中的一些不足和困难,例如对美育功能及重要性的认识还需提高,对学校音乐教育的管理还需加强,学校音乐课程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音乐教材的编写和使用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特别是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使我国农村与城市学校的音乐教育、西部与沿海地区的音乐教育存在较大的差距,而音乐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又进一步加大了这种差距。此外,音乐教师教育的发展中,仍有许多需要提高认识和着力解决的问题,诸如克服专业音乐院校对师范音乐教育的影响,坚持为基础音乐教育服务的办学方向,跟上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的步伐,尽快培养出适合音乐新课程的新型师资等等。而在职音乐教育的培训与继续教育仍任重道远,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使其长效化。这样才能使音乐教育改革的主力军――音乐教师不断转变观念,进一步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自觉克服音乐教学的盲目性,有效提高音乐教师的教学理论与实践水平。

放眼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道路,前程光明、引人奋进。让我们在此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继续努力前行,把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峰,以无愧这个伟大的时代!

微课程开放教育论文范文第9篇

一、树立效率和质量的理念

教师教育效率和质量是一对具有共生关系的概念。虽然,国际上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关注目光似乎已经从效率优先转向了质量优先,但在此处把提升效率作为重要新问题进行讨论并非和国际趋向相冲突。尤其在高等教育仍面临着规模扩张的现实冲击情况下,不仅需要构建教师教育质量的制度保障机制,而且也需要构建完善的效益监控体系,非凡需要构建对办学经费使用效率的监督和控制体系,并通过效益监控体系确保“质量是生命线”的落实。

为了持续提升教师教育效率,升本以来,洛阳师院一方面端正办学理念,明确办学定位和办学思路;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实践探索,努力创新制度环境,不断完善效率提升的制度保障系统。学校认为:教师教育效率的提升,依靠于富有特色的开放环境,依靠于扎实的教师教育实践,依靠于目标、内容等的和谐融合,更需要依靠于制度建设。教师教育假如不和基础教育实践相结合,不能按照基础教育的需求和发展及时有效进行系统改革,或者虽然作了一些改革而缺乏自身办学特色、模式、标识、计划、独特举措和独特思路,教师教育效率的提升就难以发生。教师教育假如缺失系统的制度保障,其效率的提升也同样难以发生。所以,提升教师教育效率,必须首先具有成熟并富有特色的、开放的、实践的、融合的和制度性理念系统,遵循教师教育的发展规律形成明确的发展思路。升本以来,洛阳师范学院发展教师教育的基本思路就是走开放性、实践性、合和性和教师教育制度系统化的发展之路。

二、倡导教师教育的开放性

所谓开放性,指教师教育的视野必须面对国际改革的现实,必须和国内前沿的改革趋向相接轨,必须和基础教育的需要相吻合。在此基础上,不断改革教师教育的体制,构建开放多元的教师教育模式,并努力创造条件,提升教师教育的学历层次,以此提高教师的专业学术水平和教育专业素养。例如,洛阳师院的一批教师经过多年探究和实践,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相似教育模式”就是学校坚持开放性办学的结果。

所谓“相似教育模式”就是指按照相似教育论的基本思想,形成由教育对象和目标、教育内容和方法、培养途径和质量标准等要素构成的相对稳定的教育教学结构和组织过程。基于这样的熟悉和长期的实践探索,逐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师范生相似发展模式”。这一模式的基本内涵是,“基础性、专业性、通识性、多元性和民主式、自由式、互动式、开放式”。即在师范生发展过程中,强调师范教育必须和基础教育领域相沟通;强调师范生应选择适宜而义必要的专业领域;强调教师教育过程人文精神和教育信仰的融会贯通;强调合格教师培养过程中知识和技能结构的多元化。同时,强调营造教和学的民主气氛;强调师范生个人潜在资质的自由挖掘和师范生个性的张扬;强调通过师生互动引发对现实新问题的拷问、反思和探究;强调教育教学思想的输出、引进和实践验证。相似教育模式指向的目标是,要把师范生培养成为高层次、高素质、创新型、通用性的基础教育教学的骨干人才。其明显标志,不仅在于使师范生获得了可以直接运用教育活动的知识,把握了成熟的教学技艺,而且在于通过学习,使师范生都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和促人向上向善、教人创造幸福生活的美好心灵,有坚定的教育信仰和高度的责任感。

三、加强教师教育的实践性

所谓实践性,就是重视课堂教育实践科目的学习和教育教学的实践成绩,加强教师专业的实践技能练习,着力提高学生在教育现场解决实际新问题的能力,为基础教育输送高质量应用型的合格教师。非凡注重根据学生不同的专业,采取不同的教学实践方式,加强双语教学、微格教学、视频案例、课例探究、角色扮演、现场教学、网上教育、教师博客、综合实验室等教学环节的练习,加强对学生教育实践设计的评估和指导。不断规范教师的人职培训和考试,完善教师入职教育的质量保障机制。确保学生在获得教师资格证书之前,修满规定的实践性学时学分,完成教育教学的技能的各项练习,达到入职从教的基本标准和要求。没有理念,就难以端正提升效率的正确方向;但是只有理念,而缺乏实践和制度的支撑,教师教育效率的提升也不可能发生。仍以“师范生发展实验巾心”开展的教师发展探究活动为例。按照实践,实验中心既是半实体化的教学机构,又是有效的探究场所。所谓半实体化教学机构,就是说中心根据需要可以自主招聘有关教师担任相关课程,可以自主开设有利于教师发展的相关课程。但是,中心聘用的教师编制非固定化,人员流动非固定化。所谓探究场所,就是说中心开展的教学活动,采取的是探究式的教学和互动式学习。为了凸显其探究特色,中心不仅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探究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而且,对所招收的学员的学习结果也有较高的要求。例如,要求学员参和课题探究,并要求部分学员熟练把握教育科研论文的写作,便是其中的一项基本内容。自2007年,中心拟面向文学院学生,招收60名实验班学员。整个学习过程,采用“1+2+1”的学习模式。具体方案是:第一年,由学生在本专业和教育学专业各选6—8门课程,进行混合式探究学习。第二、第三年进行专业学习。第四年,“抓住模拟关键期”,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实践和毕业论文创作以及人职前的政治思想和信仰教育。四年毕业后,实验班学生除答应获得专业学士学位外,对于学完实验班所开设的教育学门类的相关课程,并完成了相应的探究任务和发表了具有一定层次的教育探究论文的,可以同时授予其教育学学士学位。这样有利于营造最适宜师范生发展的教学环境,有利于促使学生有效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

四、推进教师教育制度的系统化

微课程开放教育论文范文第10篇

北京市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在2012世界未来教育论坛上发言认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应该是发现,发现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与个性。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特点、个性和诉求,学校必须创造多元的产品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教育工作者应该通过不一样的课程,把看上去差不多的孩子变得越来越不一样,变得越来越像他们自己。因为,未来属于有不同特质的孩子。

高中培养模式

多样化的两个维度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袁桂林在6月15日《中国教育报》上撰文认为,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有三个方面:一是办学主体多样化,二是培养模式多样化,三是考试选拔制度多样化。就高中培养模式多样化而言,在学校层面,至少要从两个维度来分析。一个是实践样态。至少有11个方面的样态,包括课程、教学、评价、学校制度、学生指导、学校管理、人际关系、校园环境、社团组织、主题活动及校外合作。其中课程、教学和评价是核心,这个领域如果不触动的话,整个学校的特色很难有说服力。另一个是学校层面培养模式抽象要素分析,包括教育目标、参与者及其角色、活动内容、活动组织形式、活动过程、特征、辅助手段的应用,以及目标达成度的评价等。

语数外新课标各有侧重

在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协同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合作办学资源共同体“金声”片区学校联盟、北京市西城区教育委员会共同主办的“义务教育新版课程标准解读落实暨中小学教师微格教学研讨会”上,北师大教育学部副部长、国家义务教育语文课标研制组专家郑国民表示,语文学科新课标修订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引导学生多读书,少做题。“没有真正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考试得高分是不可能的。”郑国民认为,学校应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材料,老师要加强指导,促使学生交流阅读内容。北师大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研究院副院长、国家义务教育数学课标研制组核心成员綦春霞表示,数学学科的新课标强调过程性目标,在具体教学中要让学生体验和经历,鼓励学生进行开放性、创新性思考。这需要老师设计情境引导学生多想,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空间。北京市教科院基教研中心英语教研室主任、英语特级教师、国家义务教育英语课标研制组核心成员孟雁君认为小学英语学科课程改革的第一个宗旨,就是不要在26个英文字母内教英语,而是要站在人的发展角度去教英语。落实到学科,就是让学生用英语做事情。

校长研究课改的四种方法

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校长陈文强、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教研室主任许序修在6月26日《中国教育报》上撰文认为,为了解决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校长必须深入学校课改第一线,进行由浅入深的基层调查研究,获得对问题解决的本质性、规律性认识,为课程领导决策提供充足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校长要对学校课程改革的实际情况了解得深、分析得准,有四种方法不能忽视:第一,战略性眼光。能从小学校看到教育大世界,清楚世界教育在思考什么,中国教育在要求什么,学校从领导到教师该怎样做,学生该怎样学,人才该怎样培养,学校该怎样办好等,做到心中有数。第二,学习性姿态。想要多角度、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地了解情况,就要向不同层次的师生学习。第三,系统性思维。第四,创新性行动。基层调查研究要与课程创新探索结合起来,要选择师生最为关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基础性、创新性研究,使学校课程改革既具特色,又富有成效。

中学语文课堂应承担

一定量的哲学教育功能

据7月2日《文汇报》报道,同济大学哲学系副教授韩潮发现很多大学生和中学生都怕写议论文,写出来的议论文通常很教条,空洞的大道理一条条堆砌在一起,杂乱无章,或是辞藻很华丽,但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没有“议”和“论”的味道,更鲜有思想性可言。“学生不会写议论文,不是语文没学好,而是哲学没学好。”韩潮认为,在中学,语文课堂理应承担起一定量的哲学教育功能,并提议:如今的中学教育受高考指挥棒影响很大,那么高考命题是否可能做出一些微调。如以后高考命题可以邀请一些历史、哲学、社会学等其他大学文科的老师参加,让考题更有助于检测学生的思辨能力。

学科教学不能局限于学科之内

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江苏省教授级特级教师徐思源在2012年第7期《基础教育课程》上撰文认为,中国的基础教育,学科之间壁垒森严,教师的视野往往局限于本学科中。进入新课程实验后,教师只知道新课标规定教学目标是三维的,至于为何是三维,是怎样的三维,往往不去思考。徐思源认为,中小学教育的任务,是为学生打开文化之门,引领学生进入丰富的精神生活空间,而教师就是开门人和引路人。教师要为他们打好终身读书学习的底子,包括教授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发展语言和思维的基本能力,培养读书学习的兴趣,教给读书学习的方法,养成读书学习的习惯。而这一切,都是在学校教育活动中进行的,主要是在占教育活动时间80%以上的课堂教学中进行的。学科教师心中有“教育”,才能自觉地强化知识传授中的教育功能,让其实现教育效用的最大化。

上一篇:计算机专业范文 下一篇:数学微课程设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