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 改善民生

时间:2022-10-14 10:09:05

关注民生 改善民生

和谐,是人类社会千百年来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民生是和谐之本。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报告也提出了全面改善民生的具体目标: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使我国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可见,新时代的民生改善将不再是一部分人也不再是某一个方面,而是要惠及全体国民,要让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得到较大改善。

中国经过改革开放后持续30年的高速增长,人均GDP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国家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百姓的预期必然不断提高。随着国家财力日益雄厚,可能且应当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福利需求。但是,由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基础比较薄弱而且不平衡,给解决好民生问题,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压力:一方面,原有的一些带有基本生存性质的民生问题并未完全解决;另一方面,因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社会公共产品供给短缺导致的看病难、上学难和住房难等具有个人保障与发展性质的新的民生问题也日渐凸显。黄金发展期往往也是矛盾凸显期,种种民生问题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阶段。所以,我们现在面临的民生问题,实际上比改革开放前一个时期的民生问题更加深刻,更加全面,更加复杂。要解决新时期的民生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关键要从实事抓起,从群众生活中的迫切问题抓起,从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本期的三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突出问题抓篇封面文章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作起,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者对改善民生的观点。

改善民生从哪入手

张道航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所面对的最大的民生问题就是摆脱贫穷、解决十多亿人口的吃饭问题。经过30年的改革发展,我们这个曾经是共同贫穷的国家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人民生活达到了总体小康水平,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解决:民生问题上取得的具有决定意义的阶段性成果。然而,“沧海百年、民生不息”,旧的民生问题解决了,人民群众对于生产、生活、生存环境的改善,以及社会公平正义必然会产生新的期待。这就需要把握新形势,新趋势、新规律,从新的情况入手找准新的切入点,有针对性地解决好新的民生问题,促进民生的改善与安康。

一、从改善困难群体生活入手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党执政治国的基本追求。为了实现这样的主张和追求,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长期的探索,但在一段时间里却选择了平均主义“大锅饭”和“齐步走”的发展道路。实践证明,这条道路不但不能真正体现现代意义上的公平正义,而且也解决不了中国的民生问题,只能导致“共同贫穷”。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后提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因为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正是在这种“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民生思想及其相应政策的推动下,才使得民生问题的解决在中国出现了转机。

但也必须看到,经过30年的改革和发展,尽管目前中国已经出现了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群体,可是由于地域、历史、资源禀赋、个人能力等因素影响,仍有一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而且从总体上我国仍是一个困难群体占相当大比重的国家。富裕群体因为占有较多资源,可以游刃有余地在这个社会上得以生存,而困难群体因为本身占有资源较少或者不占有资源,如果没有来自于其他方面的帮助,不仅生活会陷入困境,有的怕是连生存也难以维系。从目前中国的这一现实出发着眼于民生的改善,就应当做好对这部分困难群体的帮扶工作,使其生活能够得到基本的保障和相应的改善。主要途径就是让富人多交点税,并通过政府的转移支付来帮助困难群体,让他们也能得以体面地生存。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困难群体的利益也是为了包括富裕群体在内的整个社会的利益,因为从利益关系角度看问题,社会各阶层间有着相融互补的一面。尤其在重大利益格局中,各阶层成员各司其责、各尽其职才有可能各自分享到更多的利益,即实现所谓“帕累托最优解”。

民生领域是社会差异最为凸显的领域,无论从生产、生活还是生存条件看,社会各阶层的差异都是普遍存在的。但是,通过发展逐步缩小差异以及由此造成的不平衡,并让差异保持在大多数社会成员认可的水平上,这不仅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要求,也应当成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本取向。从这个意义上讲,改善民生的过程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过程,因为一个缺少公平正义的社会,不仅不会有民生的安康甚至会引发社会危机。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提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同时,进一步强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将改善民生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二者在理论和实践上是相得益彰的。从改善困难群体生活人手,进而促进全社会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民生状况的改善,正是充分地体现了十七大的民生思想和公平正义主张。

二、从市场失灵的地方入手

始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改革,不仅是以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为政策驱动的,同时又是以市场为取向的。正是有了这种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才使得创造财富的源泉开始涌流,才摆脱了共同贫穷、解决了十多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所以,市场经济对于解决中国的民生问题功不可没,乃至今后中国的发展和民生的改善,都不能离开市场经济。

但也必须看到,市场经济虽然可以使中国摆脱共同贫穷、解决十多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却解决不了所有的民生问题。相反,由于市场机制作用的结果,个别时期某些领域的民生问题可能还会相当突出。这是因为市场本身也存在着“失灵”的情况,即完全依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自发调节,不可能在所有领域都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从而找到“帕累托最优解”。例如,某些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公共产品的供给就是这种情况,由于这些公共产品在供给过程中无法拒绝“搭便车”的情况,所以那些以赢利为目的的个人或企业便不愿提供这样的公共产品。为了弥补这种“市场失灵”。就得由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建立起公平公正的供给机制,向社会所有成员提供这些公共产品。否则,就会出现比市场失灵更加糟糕的“政府失灵”,从而给民生带来损害。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讲到了教育、就业、社保、住房、医疗等,这些当前被人们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细观这些领域,一个共同的也是明显的特征就是都存在着市场失效。为什么前些年这些领域的有些改革曾被社会诟病多时,甚至认为“基本不成功”?原因在于:一方面这些改革在国外的公共产品私有化理论影响下推行着民营化、市场化:另一方面又放弃了政府监管,从而出现了市场与政府“双失灵”的情况。对于已经走上了市场经济的中国来讲,能否公平公正地向所有社会成员提供包括基本

保障在内的公共产品,正成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当务之急。而这对于那些困难群体来说尤为必要,所谓“困难”就是因为占有资源较少才陷入困境,公共产品则是他们可以与其他群体共同占有的主要资源,甚至是其安身立命的依赖。所以,市场经济条件下保障和改善民生,不仅要保证公共产品的供给,同时又要保证公共产品的公平分配,从而才能有效应对市场失灵。

三、从建立健全制度入手

在党中央的高度关注和重视下,近年来民生问题已开始摆到了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许多地方正从一件件关涉百姓切身利益的实事做起,有的甚至还制定了“民生工程”。这样一种工作思路和相应举措不能说于民生无补,但却只能是一种局部效应和短期行为。制度是社会和谐的根本保证,也是民生和谐的重要基础,只有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体系,以此泽被苍生,才能全方位、长效应地保障民生和促进民生的改善。

民生问题所涉范围广泛,“群众利益无小事”,从生产、生活到生态环境,凡是关涉百姓生存的皆可称之为民生大事。同时。民生问题的解决又是长期的,不但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出现。因此,民生问题的解决和民生的改善,既是一项系统工程又是一个长期过程,既要立足于当前又要着眼于长远,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就当前来讲。应将教育、就业、分配、社保、医疗等主要民生问题作为重点,加快这些领域的制度建设。有了一个相对完备的制度体系,民生问题的解决不再是零打碎敲,就可以做到更加规范有效和科学合理。

并不是任何制度安排都会有益于民生,只有以民生为取向、以社会公正为目标的制度改革与创新,才能促进民生的改善。关涉民生的制度建设要解决的是广大民众的生存问题,这就决定了它在设计上不仅要具有广泛的覆盖性,同时还必须具有相应的济弱性,即对于那些困难群体应由政府和社会给予必要的帮助,保证他们也能够得以体面地生存,从而体现社会公正原则。还要建立起相应的监督机制和问责制度加以约束。

四、从统筹城乡发展入手

民生问题的解决关键是要达成一种社会的平衡,如果社会差异过大甚至是失去了平衡,那将成为民生的不幸或隐患。然而。目前我国社会差异的扩大已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城乡之间的差异最为明显。有这样三组数据可以说明这种差异的程度:一是到2000年我国实现总体小康目标时。16项测评指标中只有3项没达到。而这3项全都与农村和农民相关,即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农村人口人均蛋白质摄入量。二是从我国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看,目前已经超过国际公认的0,4的风险警戒线,但是如果将城乡分开,城市是0,37、农村是0,34,都没有超过风险警戒线,说明城乡差距是造成我国目前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主要因素。三是2003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3,23:1,2006年为3,28:1,表明绝对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仍未改变。至于教育、医疗、养老等,这些被人们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农村的欠账要比城市多得多,存在的问题丝毫不比城市少。所以,解决农村的民生问题要比城市困难得多,也艰巨复杂得多。

农村发展滞后,城乡差距扩大,不仅使农村的民生问题更加突出,也会给整个社会带来新的民生烦恼。2007年。先是猪肉价格上涨,接下来是几乎所有农产品价格都在上涨,从而让全国上下再一次感受到农业对于民生的重大意义。由此还应该看到,尽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让我们摆脱了共同贫穷、解决了十多亿人口的吃饭问题,2007年全国粮食产量更是达到了5亿吨的历史最高水平,但农产品的供给依然缺少稳固的基础,而一旦粮食出了问题,民生也就危在旦夕,尤其是像我们这样一个十多亿人口的国家。所以。我们要以一种全局意识和战略眼光,来认识中国的“三农问题”与“国计民生”的重大关系。科学发展观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不仅是对于发展做出的全局谋划,也是基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做出的战略考量。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一方面要更加注重农村发展,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另一方面要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建立起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实现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只有这样,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我们这个13亿人口的国家才更具稳固的基础,并能更充分地体现社会公平正义。

(作者单位:中共大连市委党校)

上一篇:在新的起点上推动呼包鄂区域合作向纵深发展 下一篇:逐步推行强制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