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工程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17 15:25:54

海外工程论文

海外工程论文篇1

工程项目中机械资源的配置主要是衡量工期成本的关系,违背合同工期,最终也会引起成本的增加,二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现场机械资源主要由自带机械、分包商机械以及租赁机械等3部分组成。科学合理的确定这3部分的比例,对项目的工期和成本起着关键作用。对工程所在地机械租赁市场价格和分包商的施工效率进行调研,搜集信息为科学决策提供参考。自带机械的数量和种类往往是中国企业面临的最为头疼的难题。如果在确定仅靠当地机械资源无法完成合同要求的工期时,就必须考虑自带一定数量的施工机械参与到海外工程的施工。应该从机械的采购、运输、关税、后期的处置成本以及项目工期的实际情况等方面来全面考虑。出于对高昂的回运成本考虑,自带的施工机械基本上都是采取永久出口的方式,只能在当地进行处置。当地分包商的施工习惯成为必要的考虑因素,决定了工程完工后机械在当地的处置成本。还要结合公司所在国的潜在市场情况,综合各种因素全面均衡考虑,最终做出科学的决策,达到机械资源的合理配置,为顺利实现合同工期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增强法律意识,细化合同条款

全面细致的合同条款是合同顺利履行的前提和基础。海外工程机械管理与国内最大的区别,在于如何合理利用合同条款来规范和约束分包商的行为。海外工程中分包商的法律意识普遍较强,这就要求中方施工企业进一步增强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细化合同条款,做到凡事有据可依,进而降低机械安全管理过程的风险,有效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将现场机械资源安全管理要求单独列为一章写入合同,进一步明确与分包商之间的责任和义务。其主要内容应包括:(1)对于分包商自带机械的管理要求。合同条款中需明确企业有权对现场分包商的机械实施监管,分包商应服从中方的管理要求。中方对分包商机械管理的各项管理举措,只能进一步提升分包商的机械管理水平,但不降低或免除分包商所应承担的责任。(2)对于中方自带机械的管理要求。由于出国人员的限制以及综合成本的考虑,中方自带机械的安拆、操作、维保等工作一般承包给当地分包商。需要将机械管理程序中主要考核和约束条款写入合同,合同中需要详细界定分包商的人员资质要求、工作范围、监督考核、安全要求以及安全责任划分等内容。(3)对于我方自带或租赁提供分包商使用机械的管理要求。由于分包商现场资源不足,为满足工程建设需要,企业携带部分机械或租赁机械提供给现场的分包商使用,需要与现场分包商之间签订《机械使用安全协议》,详细划分双方的责任与义务。

三、熟悉当地的法律法规,做到合法合规

世界各国有关机械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例如对于施工机械操作人员的资质要求,检验取证要求等方面。如果直接套用国内的机械管理制度,会造成“水土不服”的现象发生。在制定项目机械管理制度前,要对当地有关机械管理的法律法规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和了解,同时借鉴国内成熟的机械管理经验,这样才能使编制的管理制度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才能更加容易被当地分包商接受和认可。严格过程管控,确保机械可靠运行中方作为工程的总承包方,有责任和义务采取有效措施来确保现场机械的安全可靠运行。一旦现场机械出现事故等异常情况,可能将会面临现场罢工、法院、经济赔偿等种种不利情况,势必会影响合同工期,甚至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必须重视现场机械的安全管理工作,强化过程监管,确保机械可靠运行。加强对分包商的培训工作,提高分包商的业务素质。使分包商熟悉中方施工机械的性能和特点,做到“四懂”和“三会”。开展业务技能比武,对表现优秀的分包商人员进行奖励,从而激发分包商的工作积极性。强化监督考核工作,合理运用合同中的监督考核条款,对工作中责任心差,业务技能不合格的分包商人员采取淘汰制。对于人为原因造成机械损坏,依据合同条款,给予责任分包商必要的经济处罚。加强检查和监督工作,及时消除事故隐患,杜绝机械“带病”作业。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督促相关分包商限期整改完成,并记录在案,提高施工机械的完好率。

四、科学的为施工机械投保,降低机械使用风险

业主或中国企业往往为工程投保建设工程一切险,大多数中国企业认为该保险中包括机械保险,没有必要单独购买机械保险。而建设工程一切险中的机械保险损失起算点金额往往很高,不能合理覆盖一般的机械损失,需要结合保险公司的政策和施工机械实际情况,单独购买机械保险。从而达到降低机械使用风险的目的。

海外工程论文篇2

《海洋工程》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海洋学会主办、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和上海交通大学承办的综合性、科技学术刊物。于1983年创刊,季刊,每期发行3000册。主要读者为从事海洋工程的科研、教学和工程技术等人员。面向国内外发行。主要向国内外介绍我国海洋工程方面的研究、设计、实验、生产、使用和管理等方面的成果以及学术动态,扩大对外宣传和交流。主要刊载离岸工程、海岸工程、海洋能源利用工程、水下工程、潜水技术、救捞技术等领域具有理论及实践水平的学术论文、研究简报、综合评论、调查报告、成果介绍及学术动态报导。

主要刊登深海工程、近海工程、海岸工程、河口工程、海洋能源开发与利用工程、海洋水下工程以及潜水救捞技术等领域的文章。

海外工程论文篇3

同样是9月,同样是全球顶级的商业杂志,相隔4年时间之后,2003《福布斯》上海论坛显然已经无法创造出1999《财富》上海论坛那样属于一个财经媒体的辉煌。

差别首先体现在待遇上,《财富》上海论坛在当年几乎享受了一个媒体所不可能享受到的待遇,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建设工程因它而加速建造;国际会议中心因它而整整提前半年竣工;上海外滩水下人行隧道是专门为此次会议而建设的,这条从国际会议中心到外滩的隧道使CEO们从浦东到浦西只需要5分钟行程;另外因为《财富》上海论坛,上海还专门进行了交通管制。

相比之下,4年之后的《福布斯》上海论坛虽然也很热闹,但已经完全没有了那种专门的待遇,“整个上海显得静悄悄的”,媒体们描述说。

另外是参加会议人员的级别,在《财富》上海论坛参会的公司总裁一级中,到处都是可口可乐、通用、联合利华、丰田这样顶级公司的CEO,总裁的参会人数达到了700多人;而在《福布斯》论坛中,全球顶级公司总裁已经几乎没有,类似的参会人数也只有140人。

是媒体的能力问题吗?《福布斯》和《财富》同属于全球最好的商业杂志,在发行量和影响力上几乎分不出差距来。只不过《财富》关注经济发展中公司的作用,而《福布斯》更关注经济中人的命运,从这一角度看,在西方福布斯杂志的影响更为直接。

问题在于,时间变了。 “财富论坛”借时造势

在《财富》上海论坛期间和之后,商界有心者无不注意到,经过《财富》上海论坛一会,跨国公司落户上海的速度骤然加快。据有关方面统计,从1999年到2000年一年多时间内,名列世界500强的跨国公司在上海投资、设立总部或者研发机构的就有70多家。

而上海《财富》论坛会议召开的时机也令人思量。会议召开之时,上海、尤其是浦东的大规模建设刚刚处于收尾的状态。当时浦东国际机场主跑道、停机坪等已建好,航站楼建设也近尾声,灯光、供油、导航等设施正进入调试阶段;贯穿浦东主要区域和上海浦西连成一体的地铁二号线已全线贯通,进入车站建设时期;穿越黄浦江的第一条人行隧道已经贯通,从浦西外滩乘无人驾驶轨道车到浦东临近国际会议中心的出口,只需5分钟;把浦东100多幢高楼连成一线的100米宽、5公里长的世纪大道,已见雏形,即将进入试通车状态。

城市策划大师王志纲说,城市的经营一开始是点的状态,建设的重点往往是一幢楼、一条街、一座桥。

上海从90年代开始这个阶段,经历了很长的时间,浦东开放开始其实并不顺利,最早进入的公司进行地产开发很多都经历了难产阶段。这方面最著名的是正大集团在浦东黄金地段的正大广场,从投资开发到最后落成经历了长达10年的时间。其中的关键原因是基础建设不足,投资商的信心也就因此而不够。在这个阶段,上海基本处于“点”的建设阶段,内外环高架;黄浦江上的杨浦、南浦、卢浦大桥;地铁二号钱;浦东机场;浦东的世纪大道、浦东大道、金茂大厦,等等。而到了1999年,上海的这一系列建设都已经或者接近完工,作为一个新区和上海的新兴工业和高科技园区的浦东,硬件建设已经基本完备,它作为上海一个新的增长点,当时需要的是投资者进入,所以这个时候,全球性的大公司是上海最需要的。

此时的《财富》上海论坛可谓来得及时。从内而言,它作为一个大的事件,给上海,尤其是浦东的所有建设工程以一个明确的收工日程,比如说上海的国际会议中心,当时就明确提出以《财富》上海论坛为竣工后的第一个大型接待项目;对外而言,上海的这一系列工程的结束使它在国际上也具备了相当的吸引力。

联合国贸发会高级投资官员詹晓宁对跨国公司进驻地区作过这样的描述:首先必须是国际性的都市,包括发达的交通枢纽和优越的地理位置;第二是要能提供高素质的人才,尤其是语言方面的通才要多;第三是要有高质量的生活水平;第四是要有较低的公司和个人所得税;第五是要有优良的信息和通信设施;另外还要有良好的商业服务网络。1999年之前的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都市,几乎同时具备了人才、税收、信息和通信等几方面的要素,但是首要条件交通却一直是大问题,所以上海跳开已经基本定型的浦西,把当时未开发的浦东作为自己的新增长点。而至此时,上海的所谓“点的建设”完毕,作为正在快速发展的中国的代表,上海对全球的经济巨子有极大的吸引力。

这就是为什么《财富》上海论坛当时会有如此之大的吸引力。作为一个会议,它首先是占有了天时和地利,然后顺理成章地占有了人和。跨国公司总裁在这个时候能够出席《财富》上海论坛并不是因为论坛的议题,甚至可能也不是因为出席论坛的有当时的中国总理,而是因为上海这个地方和它背后中国的吸引力。而跨国公司总裁的云集使它对中国具有了强大的吸引力,政府官员和媒体(不仅是国内的,还包括了国际媒体)作为经济的另外两大要素被很自然地吸引过来了。

从一个论坛举办的成功而言,至少在中国,《财富》的成功是空前的。而从城市的营销来看,上海借时造势,在《财富》上海论坛中所花费的人力和财力也是事半功倍,这个论坛的成功使得上海一次性赢得了众多跨国公司老板的心。如果这是广告的话,上海利用这个论坛把这个城市的广告最直接、最有效地传递给它潜在的消费者。

有一位台商总结说:“在财富论坛以后,上海的门槛一下子就拉高了。原来一个上千万美金的项目可以在上海走得很通,而在此之后,没有上亿美金的项目,你只能做一个普通的投资人,官员出席仪式啊、项目特批啊这样的优惠条件想都不要想。” APEC:立体影响

在2001年APEC上海会议之前,国内外媒体就一再发出疑问:作为一个成员包括环太平洋地区几乎所有从最发达国家到最不发达国家的国际会议,APEC这样一个软性组织有什么实质意义?它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从事后看,APEC上海会议除了给所有国家领导人一个发言的讲坛、达成了几个并无实质效果的协议之外,也确实没有起到一个国际组织所能起到的作用。因为成员的经济基础相去太远,对国际社会的诉求相差也太大,所以APEC更多起到的是一个象征性的作用。

当然,作为一个常设性的会议,它还提供了大国领导人一个会晤的场所。

APEC真正的赢家是上海,如果说《财富》上海论坛是提供上海进入国际会议的一条通道的话,这条通道更多的是起了一个借力的作用,虽然《财富》在全球的影响力确实很大,但上海的崛起全球商业巨子也十分有兴趣,毕竟是一个杂志举办的会议,更多的是商业色彩。而APEC作为一个政府论坛,一方面它更具有权威性,从上海的角度上看,因为大量的政府领导人出席,它对全球眼光的吸引也具备天然的磁力。比如说APEC是9·11事件后小布什第一次在国际场合的露面,也是数个大国首脑首次就全球反恐的讨论,这样的大事件背景板上出现上海的东方明珠塔、金茂大厦本身就是上海城市营销的胜利。

在APEC上海会议之中,作为城市营销,上海也确实安装进去了很多自己的东西:在APEC传统的首脑休闲装会晤中,上海加进了中国特有的唐装;而在会议期间,上海抓住了夫人外交,让国外媒体的镜头随着首脑们的夫人走到上海的松江、上海博物馆、新天地、南京路、甚至是上海周边的周庄、苏州等风景地,所有这一切,背后都是向世界推销上海。

良好的印象背后是滚滚而来的投资。如果说《财富》上海论坛中上海把自己的形象传达给工商业巨子以后带来的是大笔的工业投资,使得上海在大工业和高技术产业方面跳上了一个台阶的话,那么APEC会议是另外一种方式,因为众多领导人的到达使得上海成为无数媒体镜头笔下的背景,上海的新面孔使人耳目一新,随之而来的就是大规模的人流。一个标志是从2001年开始,上海成为新移民的重要目的地,而作为这一动向的标志,我们看到了房地产热。

就在APEC过后几个月,上海开始浦东两岸的开发,相对于浦东开放前期的艰难,此时被人们称作“重建上海”的巨大工程却已经是跨国巨头们争先恐后,惟恐出局的场面了。在这块浦江两岸2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云集着香港新鸿基、恒基集团、美国洛克菲勒、摩根斯坦利、美林证券集团及本地或者带有本地色彩的新黄埔、华润置业、世茂集团等数十个巨型企业。有人说:“仿佛一夜之间全世界的起重机都集中到了上海。”

从工业到地产、从物流到人流,上海从《财富》起步到APEC,完成了城市营销的两次循环:第一次循环是从基础建设开始,以招商为惊险一跳,最后到企业进驻税收增长为止,完成了城市的硬件建设的投资和回收;第二次循环是从进一步的基础建设开始,以软件建设吸引人流为核心,最后到人流进入地产价格上升为结束完成软件和硬件的同时投资和回收。 世博会:酝酿中的第三跳

上海的世博会口号可说是上海城市营销中最明显的一次表现。之前的无论是《财富》上海论坛还是APEC上海会议,上海作为背景地有一个特点都是共同的,那就是它是一个被挑选者。它的被选中,一方面是因为上海地处中国腹地的核心位置,是中国经济的代表,另外一方面也是中国政府高层对上海的眷顾。但上海世博会则不同,它可以说是一次完全由上海自己争取来的会议,上海世博会申办小组官员杨庆红说,早在汪道涵主政上海时期上海就对世博会动过心思,但由于各方面条件都不成熟而放弃了。而在2002年的申办中,上海的口号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这个口号其实反映了上海在城市营销方面的自信,虽然我们不得不说作为一个大都市的新贵,上海的口号多少带有些新贵的炫耀色彩——多少早就被人确认为国际化都市的城市都没有这样的口号,但在这里我们可看出上海在城市建设方面的自信。而上海在申办世博会上的成功,多少也证明了国际社会对它这个口号的认同。作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化国家,上海能认识到城市化的重要性,提出这样的口号有相当的合理性。

已经可以看出,上海对于世博会的期望,是想通过这样一个长达半年、规模极其庞大的展览,解决它自身文化上的问题。事实上在上海的发展过程中早就有人提出,文化上的包容性和多元化,是上海解决了物流和人流以后最大的问题。在多年作为中国计划经济的堡垒城市以后,上海在文化上的单一性是它前进中最大的障碍。没有创造性、尖酸小气、对外地文化的不接受已经成为所有上海以外的人士对上海文化的主要评价。而这种氛围对上海的打击是致命的,因为上海一直想做而没有做到的事情是产业从制造业升级,以科技来带动发展,但是单一的文化空气是容纳不了科技上的奇思怪想,也容纳不了科技人才的。而就现阶段而言,上海无法实现这样一个升级。

海外工程论文篇4

文化软实力也正是海内外华人能保持相互认同的传统源流和民族文化。在海外,华人华侨通过教中文学中文,传承传统文化,传播中华文明及其价值理念,华文教育成为文化媒介。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汉语热”、“中华文化热”在全世界范围内持续升温,近年来许多国家的政府部门对华文教育给予了更多的理解和支持,而华侨华人社会也较以往任何时期更加关心、关注华文教育的发展,对华文教育的内在需求也较以往更加迫切,不仅只限于汉语言的学习,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也提出多层次的需求。中国音乐海外教育应运而生,在海外,华人自豪地称之为“华乐”或“国乐”。

一、为什么要培养中国音乐海外教育人才

华文教育的对象大部分是出生在海外的华裔青少年。虽然这些土生华裔对中文有着本能且朴素的心理认同,但是由于中文学习在旅居国属于非主流教育,而且缺少相应的语言和社会环境,使得他们的中文学习动力明显不足。而传统音乐和民族歌谣的传唱,不仅能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加速完成语言的识记,还能多途径地提示文字的再现,在提升华裔青少年对民族文化的“学习兴趣”方面,中国音乐海外教育无疑显得更有亲和力。而目前海外华乐教师后继乏人,致使许多华校无法正常开展音乐教学,培养专业的海外音乐教育人才是对华教师资必要且有效的补充,更是对海外华文教育最实质的支持。

音乐具有教化、认知、审美及娱乐的功能。穿越时空,古今中外,无论是中世纪哲学家,还是现代教育者,都不约而同地认识到音乐教化人心,引导价值归属的强大力量。一些海外华裔青少年仍存有“民族认同疲惫”和“不愿作华人”的思想,他们也常因为不能彻底融入旅居国社会而困扰,在完整他们的精神寄托与身份认同方面,华文教育被视为民族文化的“留根工程”和民族意识的“希望工程”①。音乐语言往往带着本民族的文化烙印,各异的音调诉说着不同民族的性格,中国音乐海外教育能更加清晰地引导受众找到文化的归属和民族的认同。海外华社侨团肯定来自民族母体的培养和输出的渠道,信赖这样的华乐教师能坚持民族品牌和质量保证,中国大陆也必须培养出熟稔本民族文化的中国音乐海外教育人才,这不仅仅是对海外华人寻根的承诺,更是不可推卸的民族音乐传播义务。

二、培养什么样的中国音乐海外教育人才

中国音乐海外教育人才是开展海外国乐传播和民族文化教育的主要承担者。从培养目标来说,中国音乐海外教育人才应该有两个层次,基础层次是海外华乐教师,他们可能在海外各类专业或普通院校从事教育工作;更高层次是华乐海外传播的组织者,他们可能进入社会文艺团体、文化机构负责研究、评论或组织、管理等方面工作。

在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上,与艺术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有一定的共性,其核心是支撑音乐教育教学所应具备的能力因素:要有较强的声乐、器乐表演能力和音乐鉴赏及辨别能力,掌握音乐作品的分析方法、具备一定的音乐创编能力;具有较强的组织音乐教育教学活动、文艺活动和竞赛工作的能力;具备一定的音乐教育科研能力等。

但是,中国音乐海外教育人才的培养又有其鲜明的特色:首先是需要具备一定的华文教育能力,熟悉中华传统习俗和文化常识,掌握汉语言基础教学技能,具有相应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熟悉祖国侨务政策,对海外华社侨团有一定的了解,能针对他们的需求,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组织教学活动,开展教育工作;其次是对教学组织能力的要求更高,需要能结合当地华教程度和政治氛围实际,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包容性和灵活性,能紧密联系本土因素,及时调控教学目标,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能突出传统型和民族性,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为己任;第三,更加重视各种实践环节的锻炼和体验,除了艺术实践和采风观摩外,一般还要求在大学一、二年级就能介入中学音乐教育,毕业实习环节能根据华校侨团实际独立开展音乐教学或海外社团活动组织。

如果说,处于基础层面的海外华乐教师可以看做是针对性强的音乐教育和对外汉语教育的合集,那么,作为高层次华乐海外传播的组织者,就需要更进一步掌握党和国家的文艺方针,对国内国际形势有一定的解说和宣传能力,熟悉海外侨务政策和法规,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及海外创业能力。

三、怎样培养中国音乐海外教育人才

华侨大学隶属国务院侨办,以“为侨服务,传播中华文化”为办学宗旨,该校音乐舞蹈学院各专业皆以海外教育为培养方向。以该校为例,可窥一斑,探索中国音乐海外教育人才培养之路。

在核心课程开设上,更加倾向华文教育。该校音乐学海外教育专业除了乐理、视唱练耳、声乐、器乐、和声基础、音乐欣赏、合唱指挥、歌曲写作、曲式分析、艺术概论、舞台表演、舞蹈、音乐教育导论、音乐教育哲学、教育学、心理学、音乐教学研究、现代教育技术等,还凸显海外教育方向的特色,强调民族音乐的重要性,开设了中国民族音乐概论(大一)、中国音乐史(大二)、中国传统器乐(大三)、中国戏曲(大三);大一、大二学生必须选修中国乐器,作曲理论课程设置中插入民族和声、民族曲式结构理论的学习;开设了华文教育概论和现代汉语、汉语言教学、中国文化基础知识等课程,支持高年级学生参加教师资格证和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考试,鼓励他们参加普通话一级乙等水平测试,以便能同时承担对外汉语教学任务,提升了学生在海外华校的就业竞争力。

在主要实践环节上,更加倾向切合侨情。除了毕业实习、音乐调研与采风观摩、就业指导、毕业设计等,还针对华校和侨团对合唱、民乐的需求,组织主题艺术实践:合唱是一种广受海外华侨喜爱且便于组织的艺术形式,指挥合唱是海外华乐教师最基本的技能,低年级强调合唱与指挥的重要性;高年级则以组建民族乐团、排练民族器乐曲为重要组成。艺术实践成绩作为选拔参加海外实习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师资建设上,更加倾向民族特色。目前学院拥有多名古琴、古筝、琵琶、二胡、竹笛、箫、笙、唢哪等民族器乐教师和民族演唱风格的声乐教师,还聘请了中央音乐学院陈自明教授为学生讲授民族音乐文化课程,引进厦门大学和集美大学的民族器乐教师作为补充,邀请台湾音乐艺术指导林水永参与民族打击乐教学。

在办学调控上,更加倾向海外需求。学院不定期地派团队到东南亚各地调研学习,了解当地华文教育现状和华校侨团的需求。笔者曾经在2010年随团赴马来西亚联系海外实习学校。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历经艰难险阻延续了190多年,创造了华文教育史上的奇迹②。但是,马来西亚全国61所华文独立中学几乎没有一所单独拥有自己的华乐教师,大部分没有正常开设音乐课程,没有统一的音乐教材,各校华乐团的组建规格和训练水平差别较大,多数是为每隔两年的全国华乐团赛事艰难维度。独中和中华小学期待来自中国大陆的音乐学海外教育实习生,有的学校甚至愿意以正式华教师资的薪酬聘请,市场需求极大。学院结合学生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安排和课程设置,以便满足海外需求。

在素质培养规划上,落实海外教育五项技能训练。在落实人才培养目标、核心课程设置、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学院还构筑了由文化、涉外、教育、领导和专业等五个系列技能组成的“海外教育”技能培养平台。文化技能是针对艺术类学生文化基础较弱的实际情况而设置,由中华经典吟诵、书法国画、现代汉语应用和民风民俗赏析等组成。为提高教学质量,还邀请音乐大家共同打造文化基础课,中央民族乐团吴少雄曾评讲由其作曲的芭蕾舞剧《鹊桥》,古琴家丁承运来校与师生品味古琴操缦文化……落实文化基础课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熟知中国音乐的文化背景,让他们在海外教育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涉外技能以华文教育素质要求为参照体系,从大一到大四,分别进行英文应用能力、外交礼仪培训、侨情介绍和华文教育实习等四个层次的培养,英文经典片段诵读赛和周末英语角已经成为品牌活动,由“新加坡华人历史研究备忘录”、“马来西亚华文教育与我们”等组成的侨情系列讲座也受到学生的欢迎,从学生海外实习的反馈来看,涉外技能的系列训练的确提高了他们在海外工作的沟通交流和环境适应能力。教育技能系列围绕师范生基本素质,从说课设计、课件制作到教师资格证书模拟考试和教育实习,紧密配合音乐学专业需求和海外教育课程设置,培养学生的课堂教学组织能力,为海外华乐教学质量提供相应保证。领导技能系列主要由施政演讲、团队执行、主持引领等板块构成,旨在培养学生的执行能力、思维能力和人际关系等技能;而音乐专业技能则由声乐、器乐、即兴伴奏和作曲等四个实用板块组成。专业技能和领导能力的结合训练将促进学生更加关注细节,提高执行力。在海外华社侨团,凝聚人心和认同意识和组织各类喜闻乐见的艺术活动是分不开的,而且,赢得侨团支持,争取展示机会才能获得载体不断强化主流价值理念和民族归属感。学院希望每一名中国音乐海外教育者不仅能胜任海外华乐教师的岗位,还能成为彰显文化软实力的践行者,成为民族文化的传播大使。

2011年该校送出的第一届毕业生中超过50%的学生曾应邀赴马来西亚的10所独立中学或澳门的5所中学参与教学实习,期间还参加了当地乡亲社团的系列活动,举办了实习汇报演出,得到了各中学及当地社团的肯定。有10名应届毕业生报名国家汉办的志愿者选拔,在国家汉办的选派或海外侨团的支持下,他们前往泰国、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地从事华乐推广:马骋在泰国曼谷的吉拉达学校孔子课堂从事音乐教学,参加工作第三个月就得到泰皇室的召见,被当地华社视为教学骨干送到中国北京集训,还受邀到普吉等地参加教学采风活动;曹子靖到菲律宾描东岸及时小学任教,除了本校的音乐教学之外,也常参加本州附近大学的系列活动,包括在马来西亚独中任教的其他校友,都得到了当地华校和侨团的欢迎和好评。

华侨大学音乐舞蹈学院通过对海外教育专业学生开展通识教育,拓展五项技能,主动融入华文教育范畴,打造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他们对海外教育的感性认识,提升他们的海外就业竞争力,正是为培育合格的中国音乐海外教育人才保驾护航。

①《北京晨报》,2008年9月2日第1版。

②邓福庆《切实做好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的实践与思考》,《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第7期,第6―7页。

海外工程论文篇5

关键词:海关管理专业 相关学科 性质 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2-126-03

从海关事业发展与一定的理论意义上说,海关学科的确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是由于长期缺乏实践经验的理论提炼与总结,致使海关学科发展相对滞后。2010年国家教育部对上海海关学院海关管理专业的批复,2012年又将其作为特设与国家控制专业,为海关学科发展带来了契机。因此,加强海关管理专业性质及其与国际贸易等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研究,对于我国海关事业和海关学科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海关管理专业的性质分析

1.海关管理本科专业的诞生背景。实事求是地讲,海关行业的岗位人才来自于众多学科背景,这不是一个海关学科所能够培养的;海关学科建设目的在于培养海关需要的人才,为支持海关发展服务,但是不能要求海关学科包纳海关所需要人才的众多学科,或者说把众多学科纳入到海关学科之中。海关岗位人才需要具备一定的经济、法律、管理、外语等学科知识,海关学科在人才培养时需要合理进行这些相关课程的设置和优秀师资的配备,但这绝不代表也不能说海关学科可以包纳这些学科,或者能够与这些学科同等并列。就如何确定一个科学合理可行的定位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一定的争论。

2010年,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复,同意上海海关学院自设海关管理本科专业,明确作为公共管理学下属的一个分支学科,与海事管理、行政管理等学科并列,应该说这给海关管理专业拓展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给海关学科发展及其研究带来了良好的机遇。2012年,教育部进一步把海关管理专业列为特设与国家控制专业。就目前得到公认的海关学科、专业而言,海关管理是唯一得到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复肯定的海关类学科、专业。如果说海关学科、专业就是海关管理学或者说只包括海关管理学,这种提法可能是不完整或不全面的,但是,抓住教育部对海关管理专业批复的契机、聚力加强海关管理专业建设及其支撑理论研究是一个现实、合理、科学的选择。在海关管理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海关学科、专业的定位及其理论研究也必然会得到有力的推进。

2.海关管理专业的性质。就目前得到公认的海关学科――海关管理学而言,海关管理学是研究海关管理活动与过程并揭示海关管理规律的科学。根据海关管理活动规律和专业的发展,我们认为,海关管理专业的性质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海关管理学是一门年轻的跨学科、综合性的社会科学。海关管理的产生以海关的出现为前提,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海关所承担的职能与任务有所区别,海关管理的实践活动也多姿多彩,有延续性的联系也有调整性的变化。海关作为一个行政执法机关和公共管理部门,海关管理活动有别于其他行政部门的行政管理、工商管理和一般意义上的公共管理活动,在不断发展中逐步形成了非常鲜明的独特性。从海关管理的各类业务管理的实践活动来看,商品归类、商品估价、海关统计等技术管理活动主要需求经济学的专业知识,商品的归类等管理活动还需要化工、机械、电子等特殊的技术性专业知识,原产地认定、知识产权管理、进出境管理等活动主要需求法律学的专业知识,所有海关管理活动或者说进出关境管理规则执行中又都离不开行政学、管理学的知识。由此可见,海关管理学的诞生是很多学科理论在海关管理活动环境中长期交融的结果,是一门年轻的具有交叉性、综合性的跨学科的社会科学。

(2)海关管理学是管理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公共管理学的一个分支。管理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它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管理科学就是研究管理者如何应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在特定环境下,引导管理者去行动,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以实现预定目标的活动。这种活动适合于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其中也包括海关工作领域。但是,海关管理又有自己的特点,它不同于其他行业和部门的管理。海关管理学就是把海关工作和管理结合起来。研究海关管理的规律及如何按照规律管理好海关各项工作,就是对影响海关工作质量和效益的各个要素进行规划、组织、指导、协调和控制。因此说,海关管理学是管理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时,从学科归属上看,海关管理学在2010年教育部公布的学科门类中归属于管理学之下的公共管理学,是公共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在2010年之前,海关作为行政机关,其自身管理活动大多数情况下被列入行政管理学范畴,海关业务工作往往被按照业务类别划归经济学或者法学的不同分支之下。海关管理归属于管理学之下的公共管理学,明确了海关管理的特殊地位和工作特点,把海关管理与其他行业和部门一般意义上的行政管理区别开来。海关管理学就是把海关工作和管理结合起来,不仅要解决海关自身作为行政机关的管理质量与效率问题,更要解决海关各类业务管理的质量与效益问题。

(3)海关管理学还兼有工程管理或管理科学工程的学科性质。为什么说海关管理学兼有工程管理或管理科学工程的学科性质呢?海关管理学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进出关境监督管理的质量与效益问题,事实意义上的中心环节就是海关通关过程管理,扩展开来说,又要涉及事前和事后的海关监管全过程管理,海关各级各类行政与业务部门均参与其中。从这个意义上看,海关管理学可以列入过程科学工程与管理学的一个新兴交叉。同时,在理念层面上,风险管理是贯穿海关管理全过程的一条中心主线,风险管理又是管理科学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总结起来可以说,海关管理学是公共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同时还兼有工程管理或管理科学工程的学科性质,是一门年轻的具有交叉性、综合性的跨学科的社会科学。

二、海关管理专业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海关实践告诉我们,海关管理是海关管理者运用一定的理论与方法,在特定条件下,合理配置海关资源,引导、组织各级海关及关员完成海关各项任务,实现海关进出境监督管理目标的一种组织活动。海关管理活动就是对影响海关工作质量和效益的各个要素进行规划、组织、指导、协调和控制。海关管理活动包括自身的行政管理活动、对进出境的监督管理活动及其延伸的相关业务管理活动,以及国家赋予的一定宏观经济调控管理活动等。因此可以说,海关管理主要包括海关行政与海关业务管理两大组成部分。海关行政与海关业务管理需要行政管理、法学、经济学等众多学科知识,海关管理学与行政管理、法学、经济学等学科的关系非常密切。

1.海关学科、专业与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经济学学科的关系。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和/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由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两部分组成,故有时也称为进出口贸易。国际投资,又称对外投资或海外投资,是指跨国公司等国际投资主体,将其拥有的货币资本或产业资本,通过跨国界流动和营运,以实现价值增值的经济行为。简单狭义地来看,无论国际贸易还是国际投资,在商品货物、产业实物资本等进出关境时,就必然与海关管理联系起来,因为进出关境的货物、物品与运输工具是海关管理的监管对象。就二者与海关管理的关系而言,国际贸易与海关管理的关系更为密切,海关管理是国际贸易涉及进出关境时的重要一环,当然海关管理还涉及对进出口企业的稽查等活动。国际投资与海关管理的关系相对间接一些,只有产业实物资本涉及进出关境与海关管理发生联系,其他货币资本营运活动大多也转化表现为国际贸易形式。

如果从广泛的意义上来说,国际贸易、国际投资与海关管理的关系,可以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来理解。从宏观视角看,一国海关执行产业等政策的透明度、政策稳定性、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产业发展规划与指导、海关特殊监管区的税收优惠等政策环境,是跨国公司开展国际投资和大量进出口企业开展国际贸易极为重视并需要认真考察的内容。从微观视角看,进出口通关便利程度与成本高低是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发展的关键,如果通关便利、程序简化而又成本低廉,则对于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通过国际贸易、国际投资活动与海关管理的关系论证,我们可以看出海关学科、专业发展与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学科的紧密联系。当然,海关学科、专业与经济学学科的关系,不止表现为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领域,还表现在各项海关业务管理活动之中。海关业务管理中需要的商品归类、海关估价、海关统计及海关税收等知识都属于经济学范畴。

2.海关学科、专业与行政管理、物流管理等管理学学科的关系。行政管理是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事务的一种管理活动。也可以泛指一切企业、事业单位的行政事务管理工作。行政管理系统是一类组织系统,它是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分系统。随着社会的发展,行政管理的对象日益广泛,包括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市政建设、社会秩序、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现代行政管理多应用系统工程思想和方法,以减少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支出和浪费,提高行政管理的效能和效率。海关行政就是行政管理在海关管理活动中的体现。海关管理是一种组织活动,是包括海关管理体制、机制、观念等在内的一种组织活动系统。海关管理不仅要解决海关自身作为行政机关的管理质量与效率问题,还要解决海关各类业务管理的质量与效益问题。海关行政管理是海关管理的内涵之一,所有海关管理活动或者说进出关境管理规则执行中又都离不开行政管理学的知识。

物流管理是指在社会的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国际物流管理是对各国(和/或地区)之间的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管理活动,涉及到国际与国家两个层面的管理活动。海关管理的监管对象是进出关境的货物、物品与运输工具,因此说一定的国际物流监控也是各国海关管理与海关国际合作的重要内容,目的主要为了防范与打击走私及恐怖活动、加强知识产权与环境保护等,进而保障国际供应链安全与便利,更好地促进国际贸易发展。可以说,物流管理与海关管理都是建立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基础之上的。

由上述对行政管理、物流管理与海关管理活动关系的论证和前面关于专业性质的阐述进一步可见,海关管理学自身就是公共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兼有工程管理或管理科学工程的学科性质,与行政管理、物流管理、过程管理、风险管理、复杂管理等管理学学科的关系最为密切。

3.海关学科、专业与法学学科的关系。法学(又称法律学或法律科学)是研究法、法的现象以及与法相关问题的专门学问,是关于法律问题的知识和理论体系。海关作为国家的一个重要的执法机关和公共管理部门,执法意识、执法程序、执法效能都是海关历来非常强调的基础工作,准军事化纪律部队建设是海关工作正常推进的保证。海关行政与海关业务管理活动都要依据于《海关法》、《行政诉讼法》、《行政许可法》等一系列法律文件,依法办事,依法行政,依法开展海关各项业务管理活动。比如,原产地认定、知识产权管理、进出境管理等活动都需要具有法律学的专业知识。海关学科、专业与法学学科的关系也非常密切。

4.海关学科、专业与外语学科的关系。海关管理具有突出的“涉外”行业性质,在海关管理活动中经常涉猎进出关境的国际性贸易,对于拥有外语特长和海关专业背景的人才需求旺盛。海关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在海关专业知识教育的基础上突出应用性外语能力,离不开外语学科的支持。海关学科、专业与外语学科之间具有一定共同性,同时又存在着巨大差异,二者对于人才培养的目标不一致,外语学科重点培养专门的外国语人才,而海关学科、专业重点培养具有一定外语能力的海关专业人才。为此,上海海关学院专门设计了“海关管理专业英语特色强化班培养方案”,这是接轨WCO(世界海关组织)、实现学院特色化国际化办学的重要突破,也是结合我国海关事业发展和双边、多边、区域海关国际合作的一个重要举措。

三、结束语

海关管理专业具有跨学科复合型特点,要求学生学习掌握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接受海关管理专业理论教育和基本技能训练,掌握基本的分析与解决现代海关管理业务问题的能力。我们根据海关管理专业性质和海关管理岗位需求,科学设计了此专业的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海关管理专业教学计划结合专业的学科性质,形成以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认定的公共管理学五门核心课程为基础、以海关专业知识为特色的课程体系;海关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与建设特色为“依据行业性质和岗位需求设计培养方向”。除了前面提到的“英语特色班”之外,业务管理特色班主要设计物流与通关监管、海关法律事务管理、海关稽查管理、海关税收管理等方向。海关相关业务管理特色班的建设还充分考虑到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环节,主动与海关一线专家进行切实有效的交流,联合培养学生自主性方向选择成才道路,争取为海关各业务岗位都能输送“政治坚定、业务过硬、值得信赖”的合格人才。

(基金项目: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学改革项目“海关管理专业特色建设与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参考文献:

1.牛红军等.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的经管类专业实验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实验室科学,2012(1):28-31

2.米洁等.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138-140

3.黄丙志,唐龙桂.海关管理与海关管理学的几个基本问题[J].上海海关学院学报,2011(3):115-120

4.白雪燕.中国海关概论[M].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08

5.高融昆.中国海关的制度创新和管理变革[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6.唐龙桂.海关管理学[M].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黄丙志,博士,教授,上海海关学院海关管理系主任、海关管理专业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为海关管理 上海 201204)

海外工程论文篇6

英文名称: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上海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6-2467

国内刊号:31-1466/U

邮发代号:4-338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56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SA 科学文摘(英)(2009)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

EI 工程索引(美)(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百种重点期刊

中科双百期刊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海外工程论文篇7

关键词:海岸工程;技术;展望

改革开放之后,国家重视港口工程和航道工程的建设,相关的技术也不断提高,这些都使我国海岸工程技术不断提高。而且我国高等院校海洋工程专业的教学水平也不断提高,相关的专业人员数量越来越多,这些都为发展海岸工程作出贡献。但是虽然有了很大的成就,仍然不能忽视现阶段的海岸工程技术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原因就是过度追求“宏伟气派”的外观,而缺少对实际情况的调查,忽视合理运用技术并且推动其创新,国家和相关部门应该重点研究。

一、海岸工程技术的基本含义

海岸工程属于海洋工程,主要包括围海工程、海港工程、海口治理工程、海上疏浚工程、海岸防护工程、潮汐发电工程等,所有工程都与海岸相接,而海岸工程技术是海岸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都依靠的基础,通过相关理论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合理勘测,尤其是海洋受气候、自然灾害等影响时候,对工程造成的不利影响,从而保证海岸工程的质量,不断提高先进性,尤其是功能的可靠性,在工程投入使用后避免遭受人为和自然的破坏[1]。

二、我国海岸工程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凸显一定的问题

第一,我国建设海岸工程的时候,只注重怎样建筑的问题,这个过程中考虑了工程的质量,但是缺少检测工作。除了台湾地区,我国其他海域的海岸工程检测的技术都不高,当前现有的检测技术辐射范围有限,而且相关的设备也不足,检测得到的各项信息准确性和全面性差;第二,没有解决海岸线侵蚀的问题,而海岸侵蚀是全球都面临的问题,西方发达国家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已经开始治理,但是我国相关方面的措施是在二十一世纪才开始的,过渡追求经济效益,建设的过程中忽视环保,而且缺少日后治理的意识;第三,当前我国海岸工程技术只能保证海岸工程靠岸边工程建设的质量,而在深海区域和离岸边远的区域建造的时候,遇到技术难题,而且现有的人员能做好相关工作的数量也非常少;第四,缺少严格的管理,开发过程中忽视环境效益,尤其是填海、围海的行为,造成海面积减少,打破自然循环的规律,海底生物锐减,生态问题凸显[2]。

三、关于我国海岸工程技术未来展望的合理设想

(一)海岸工程专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海岸工程可以为国家带来巨大的收益,也是减少陆地占地面积的重要举措,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尤其是在全球化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所以,未来发展海岸工程技术,依靠大量的专业人才,应该提高海岸工程专业的教学水平。我国当前高等院校海岸工程专业的教学内容比较落后,不符合现代化的需求,所以国家要加大投入力度,为专业提供技术指导,而设置这个专业的学校也要促进教学变革,在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的基础上,完善相关的教学资料,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创新的意识,这样可以为我国海岸工程做好人才储备。这里需要强调一点,学科改革的基本方向应该是朝着多领域发展,将海洋工程各学科知识进行穿插,将当前最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融入其中,而且要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保证技术不断创新。

(二)我国发展海岸工程技术必须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发展海岸工程技术不能坐在实验室里研究,一定要注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首先,国家完善相关内容的法律法规,为发展海岸工程技术提供法律保障,而且要重视相关的奖励,尤其是对技术创新作出巨大贡献的人员,这也是国家重视人才的表现,可以提高其他人员的积极性;其次,建立专业的研究团队,保证相关设备的先进程度,借鉴国外研究的理论和成果,认真分析海岸工程的各个工作环节,尤其是对海上工程坍塌、防坡提损坏等问题,在设计的时候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在线模拟,保证安全性;最后,海岸工程技术人员要有自我学习的意识,定期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并且提高实践能力,做好实验研究从而保证技术能为工程带来积极影响,并且做好记录。

(三)创新海岸工程技术的模式

一方面,海岸工程技术的模式必须不断创新,尤其是相关的模型。我国海岸工程研究运用最多的模型就是数字模型,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数字模型产生的结果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需要,所以我国要加大技术创新,除了培养专业的研究人员外,一定要重视创新技术,尤其是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数字模型软件;另一方面,将物理模型和数字模型有机结合起来,综合分析海岸工程的各环节,这样可以促进相关技术不断提高,如在施工的时候,海水自然的力量不会变化,人工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泥沙等原料快速运输,而且有节能环保,这就要先利用物理模型分析泥沙等原料的动力,然后利用数字模型在线模拟,得到最佳的建设方案。

(四)运用海洋动力结构使建筑物稳定性和安全性更加可靠

保证海上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可以借鉴地面建筑的理论,尤其是结构与无限地基的相互作用理论,将海岸工程的技术与建筑学理论结合起来,运用三维立体在线模拟,保证海上建筑物在海洋中的稳定,而且提高抗海风、海啸等海上灾害的能力,这样才能促进我国海岸工程有序平稳发展。

四、结论

总之,我国海岸工程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当然也是新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国家和相关部门一定要重点研究,推动技术不断创新。除了文中提到的内容外,在整体上要提高我国的信息化技术水平,为海岸工程技术发展奠定基础,而且还有提高线路的防灾、防腐蚀功能,保证海上建筑与陆地的交流。

参考文献:

[1]徐谅慧,李加林,李伟芳,赵斯,袁麒翔,王明月,杨磊,卢雪珠.人类活动对海岸带资源环境的影响研究综述[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海外工程论文篇8

关键词:人口红利;外来务工人员;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6-0131-02

一、问题的提出

“人口红利”(Demographic Dividend)是指一国人口结构转变过程中形成的一段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少儿与老年抚养负担均较轻的时期,经济由此获得额外增长源泉的现象。一国在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到“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人口转变过程中,有一段时期(一般在三十年左右),总人口中的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上升,人口年龄结构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特征,使得劳动力供给充裕,劳动成本低廉,储蓄率高,往往成为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该概念于1997年首用(Mason Andrew,1997)。后来有研究表明,造成东亚崛起奇迹的部分原因是在1965--1990年由人口转变导致的劳动年龄人口比受供养人口以快得多的速度增长。而随着一国的人口增长和人口转变,当该国大部分人口处于劳动年龄阶段的时候,这个额外增加的生产力能够为经济增长创造出“人口红利”(David E,Bloom,1998)。进一步的研究证明,在所谓的东亚奇迹中,人口转变因素的贡献高达1/3-1/2(蔡,2004)。

目前,中国学界一般以瑞典1957年生命表人口作为评判人口红利的标准。结合上海市1953-2008年总人口抚养比的变化趋势可以得出,至少从1982-2008年这26年时间里,上海市处在人口红利期内,且属人口暴利阶段,是绝佳的黄金发展时期。由上文可知,人口红利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上海从1982年开始进入人口暴利的阶段。这表现为在1982-2008年间,人口抚养比与全国相比,要低10%~20%,而这近三十年正是上海经济奇迹的时期。本文想要探讨的是,上海为什么能维持理论上的人口红利期?上海经济奇迹与所谓的人口红利有关系吗?

二、上海的外来务工人员

上海之所以持续近三十年理论上的人口红利(确切说是人口暴利),与持续增多的外来务工人员是密不可分的,因为历年人口普查和抽查的统计包含了外来务工人员。统计显示,上海的外来务工人员的数量及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从1978年的6万增加到2008年的517万。其在总人口的比重也持续上升,由1978年的0.5%上升到了1978年的27.4%。如果加上“半年内流动人口”统计数据,则2008年末人口达到642万,占到总人口的31.9%。

可见,来沪外来人口数量越来越大,已经达到上海总人口的1/3了。如此数量庞大的外来人口是什么样的年龄结构呢?从“第五次人口普查外来流动人口来沪原因”表格中,我们发现,2000年上海外来人口的387万中,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为339万,占到整个外来人口数量的87.6%,处于绝对优势地位,经济原因的人口为284万,占整个外来人口的73.4%。虽然五普数据跟现在相差九年,人口数量有很大差异,但是外来人口的年龄结构却具有代表性。

但是,产生人口红利的“人口机会窗17”并不等于经济的高速增长,因为它只是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可能性,而不是必然性(穆光宗,2006;于学军,2003)。人口红利效应,必须在劳动力资源充分利用、劳动力配置制度的有效供给以及提高劳动力质量投资的情况下才能得到良好发挥(铁水映,2009)。

三、外来务工人员与上海经济发展

1.外来务工人员与上海城镇失业率。中国的城乡人口流动是一种促进经济增长的资源配置方式,因为分散发展农村工业成本很高,会带来很多问题,还是要走发展城市的道路。原因在于城乡劳动力就业行业不同,农村劳动力进入的往往是城市居民不愿意干的行业,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劳动力流入不会加重城市失业(周天勇,2001)。

上海市教科院职成教研究所课题组的研究发现证实了这一点。他们的调查发现,外来务工人员呈现“三低”现象,一是年龄结构低,以青壮年为主体,年龄在15~34岁的多达208.03万人,占总人口的73.2%。二是职业技能低,主要在生产一线,大都缺乏专业技能,其中82.27万人为商业、餐饮、居民生活服务人员,占总数的28.9%。81.76万人为制造加工及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占28.8%;建筑施工人员55.53万人,占19.5%;农林牧渔人员20.74万人,占7.3%。三是文化程度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达86.05%。因此,外来务工人员的素质亟待提高(上海教科院,2008)。正是由于外来务工人员的教育程度和职业技能较低,他们在上海只能从事城市人不愿干的脏、累、重、险活,因而他们的涌入基本不会影响上海的城市人口就业率。上海的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的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从1978~2008年30年间,上海的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仅呈现缓慢上升态势,始终没有突破5%,而不是出现陡然的波动。缓慢上升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与农民工的流入无绝对关系(上海统计年鉴,2009)。

2.外来务工人员在上海的就业状态。在不影响城市人口就业的情况下,外来务工人员实现了自身基本充分就业的状态。农民是充分理性的,在流入城市之前会考虑城市的预期收入和找到工作的几率,在没有考虑清楚的情况下不会轻易流动。而且,绝大多数农民工在农村有地,当他们在城市找不到工作的时候,可以退回到生活成本低的乡村务农,如本次金融危机就引发了大批珠三角地区农民工的返乡潮流。因而,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城市的外来务工人员是基本处于就业状态的,如若不然,就会大批返回农村或选择其他城市。

这一点得到了经验材料的支持,据2006年对外来务工人员的一次抽样调查显示,2568个有效样本中,除一人资料情况不明外,其他人全部处于在业状态,就业率接近100%(上海农民工调查课题组,2007)。另有“长三角16城市农民工现状调查”课题组对上海外来农民工的抽样调查也显示,从农民工目前工作状态来看,有工作的比例比较高,为99.1%,没有工作的比例较低,仅为0.9%(林建永,2007)。

虽然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震荡,致使许多农民工失业,大批农民工返乡,但是上海并未出现这种大批农民工返乡的局面,这从2008年年末数据中可以发现。2008年年末外来人口与往年相比持续增长,达到历史新高的642万,与2007年相比增长了22万(上海统计年鉴,2009)。

3.外来务工人员对上海的经济贡献。如此数量庞大的外

来务工人员在上海从事脏乱差且待遇低的工作,既没有影响上海城市人口的就业率,又使这个庞大数量的人口自身处于基本就业状态,他们辛勤的汗水有没有给上海的经济发展带来贡献呢?

据统计,2003年,外来劳动力对上海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0%以上(陈振功,2004)。韩乾认为,上海经济增长的首要原因是产业结构的调整。1991年,上海第三产业占上海市GDP的34.58%,2001年上升到50.69‰。从1995年开始,上海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开始超过第二产业(韩乾,2003)。而第二产业中的建筑业和第三产业中的大部分服务行业中,外来务工人员占到绝对比重。例如,在建筑业,改革以来,上海每年有65万左右农民工从事建筑业,占了全市建筑施工从业人员的80%,成为上海城市建设的主要力量(汪建然,2007)。若以工资收入计算,按2006年农民工月工资1413元的水平和2006年年末上海常住外来人口627万的标准估算,2006年全年外来人口在沪的工资收入达到1054亿元,这个数字是2006年全上海财政总收入的22.9%。

综上,从外来务工人员对上海城市失业率的影响较小、外来务工人员实现了自身的充分就业等角度考察可以发现。外来务工人员给上海的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四、结论

本文基于来沪外来务工人员的视角分析改革以来上海市人口红利效应的发挥问题,得出以下结论:上海自1982--2008年总人口抚养比维持在20%~40%之间,按照瑞典生命统计的标准,属于理论上的人口红利期,且属于人口暴利阶段;之所以维持近三十年理论人口红利,是因为持续涌入的外来务工人员被纳入到了上海的人口统计之中;由于这部分人口在上海从事城市人不愿从事的脏累重活,对城市人口的就业率基本没有造成影响,在保持了自身较为充分的就业状态的情况下为上海的经济腾飞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而,可以肯定,改革以来,外来人口持续涌入促成的人口红利是上海经济起飞的一个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MasonAndrew.Population andAsianEconomicMiradel[J].Asia-Pacific Population&Policy,1997,(11)43:1-4.

[2]David EBloom,Jeffrey G.W illiamson.Demographic Transitions and Economic Miracles in Emerging Asia[J].The World Bank EconomicReview,1998.12(3).

[3]Cai,Fang and Dewen Wang.China’s Demographic Transition:Implications for Growth,in Gamant and Song(eds):The China Boomand Its Discontents.Canberra:Asia Pacific Press.2005.

[4]蔡 .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可持续性――兼论充分就业如何促进经济增长[J].人口研究,2004,(3).

[5]穆光宗.人口机会窗口期≠经济高速增长期[J].中国企业家,2006,(7).

[6]于学军.中国人口转变与“战略机遇期”[J].中国人口科学,2003,(1).

[7]钟水映.等.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综述[J].人口与经济,2009,(2).

[8]周天勇.托达罗模型的缺陷及其相反的政策含义――中国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容量扩张的思路[J].经济研究,2001,(3).

[9]上海市教科院职成教研究所课题组上海新一轮发展对中职人才的需求及其调整对策[EB/OL].202.121.15.145/document/zxcg/i21/i21-10-1.htm.

[10]上海农民工调查课题组.来沪农民工的人口学特征[J].社会观察,2007,(10).

[11]林建永.上海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研究[G]./莫建备,等.融合与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2]陈振功.上海、江苏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工作卓有成效[J].人权,2004,(5).

[13]韩 乾.上海经济增长因素解析[J].上海经济,2003,(7-8).

上一篇:勘查技术论文范文 下一篇:宏观政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