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转口贸易范文

时间:2023-11-01 23:12:47

海外转口贸易

海外转口贸易篇1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外贸增长方式;根本转变

中图分类号:F75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894(2008)05-0012-07

上海目前正在加快进行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不仅对本市外贸进一步健康稳定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有重大意义,而且对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外贸增长方式转变起促进和带动作用。

一、上海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现状

(一)上海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取得的成就

改革开放30年来,上海外贸部门在党中央关于一系列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思想指导下,特别是近年来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向上海提出的“四个率先”要求精神推动下,在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上做出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使上海外贸正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迈进。具体表现在:

1、高附加值出口产品逐渐增多 10年前,上海外贸出口产品的结构中,肉禽、蔬菜、猪鬃、食品原料等初级产品占全部外贸出口的6.2%,2006年这类产品的出口比重下降2.4%。与此同时,工业制成品比重从10年前的93.8%上升至2006年的97.5%。尤其是上海出口高附加值的产品逐年增多。1990年,上海每吨出口货物的平均价位为1377美元,1995年升至1953美元,2003年达到3116美元。2007年1-5月,每吨货物平均价位超过3800美元,已遥遥领先我国其他地区。

2、出口的主力产品发生显著变化 10年前,上海外贸出口的绝对优势产品是纺织原料及制品。1990年,纺织原料及制品出口占全市出口的比重高达40%,近几年这类产品出口的比重逐渐下降,2007年1-5月,全市纺织原料及制品出口占全市的出口比重已下降至13.3%。

过去,在上海外贸出口中起重要角色的鞋、箱子、玩具、铅笔、热水瓶等低附加值产品,近几年来增幅不断减弱,2007年1-5月,这些产品出口增幅不及同期全市出口平均增速的一半。其中的玩具,不仅在1998年以来出口停止增长,而且逐年下降,2006年比前年同期下降1.7%,2007年以来又下降了10%。

3、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迅速 1998年,机电产品出口首次超过纺织品,占全市出口的28%。2006年机电产品出口占全市外贸出口比重为66.4%。2007年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增长30.7%,占全市出口的比重已升至68.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自1998年以来以45.6%的速度持续攀升。1998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市出口的比重只有16%,2003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首次超过纺织品,以后一路飙升,2005年这类产品出口同比增长25.29%,占全市出口比重升至39.87%,2006年这一比重也达到38.6%,高出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约10个百分点。2007年,上海高新技术产品出口580.9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2%,占全市出口的比重达到40.4%。2007年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对上海外贸出口的贡献率分别已达到68.4%和40.36%。

4、已涌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的出口产品 上海外贸出口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在不断提高,已培育出上海振华港机这样的国际品牌。2005年集装箱起重机等产品出口总额比上年增长60%,产品销往51个国家和地区,占据世界市场份额增加到70%以上,连续多年居世界同行之首。公司自主创新的“先进集装箱起重机关键技术”荣获由国家主席颁发的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7年6月28日ARJ21支线飞机全机对接,标志着具有自己知识产权的国产新飞机诞生,2009年交付使用,国内订单已有71架,国际订单也有望拿到。

5、服务贸易增长强劲 上海服务贸易进出口自2003年以来快速增长。2003年、2004年、2005年和2006年的年增长率分别达到38.7%、52.5%、32.6%和24.3%。其中的增幅虽然波动,但总的保持了较快增长势头。除2003年外,其增速均超过当年的货物贸易增速。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占全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比重逐年提高,从2003年的15,8%提高到2006年的21%。2006年上海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403.4亿美元,其中服务出口192.7亿美元,增长19.6%,服务进口210.7亿美元,增长28.8%。服务贸易进出口结构在改善,2006年的运输、旅游等传统服务贸易进出口比重继续下降,以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金融、咨询等新型服务贸易进出口比重不断提高,但运输、旅游、咨询仍是最大的进出口项目。这3项进出口额占全市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由2005年的77.4%升至2006年的78.2%。如果再加上个人劳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利权使用费和特许费这三项,六大服务进出口总额占全市服务贸易进出口的比重,2005年和2006年分别达到90.8%和90.7%。2007年服务贸易进出口预计超过500亿美元,同比增长25%,占全国服务贸易进出口的比重保持在20%以上。

(二)上海外贸运行的特点

由于上海外贸增长方式已有转变,促进上海外贸运行同过去相比显示出许多新特点。

1、上海外贸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自2002年以来,上海外贸进出口额连续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在全国稳居第三位。

2、上海外贸进出口基本保持平衡 上海外贸进口历来大于出口,呈现逆差。特别从2002年下半年到2004年,进口明显大于出口,2004年逆差达到121.05亿美元,但至2005年逆差只有49.02亿美元,2006年逆差进一步减少,只有2亿美元,2007年虽然出现顺差,但金额很小,只有38亿美元。可以说,上海已实现进出口基本平衡。

3、上海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加快 加工贸易从单一生产制造向研发、设计、营销等环节延伸,向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方向发展。2007年加工贸易出口达796.75亿美元,增长24.9%,而一般贸易出口539.27亿美元,同比增长24.5%。虽然加工贸易出口总额大于一般贸易出口,但增幅相当,体现出两者齐头并进的状态。

4、上海外贸出口市场走向多元化 多年来,上海出口市场集中于亚太地区,近几年向这一地区出口仍占整个出口的65%左右。但从2005年起,欧盟成为上海的重要贸易伙伴,2006年和2007年分别占24.49%和26.06%。与此同时,开拓拉丁美洲和大洋洲地区出口市场,2007年已分

别占3.5%和2.6%,出口市场显示多元化。

二、上海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尚未取得根本性突破

上海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虽然已取得显著成就,但还没有取得根本性突破。主要问题是:

(一)外贸发展理念尚未取得根本性转变

在外贸发展理念上主要是如何处理好与快、速度与效益的关系。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外贸总量小,外汇缺乏,现代化建设需要外汇,为尽快改变这种局面,那时更多注重外贸总量增长,以换取更多外汇,当时以“出口创汇”作为考核指标,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分发展阶段长期坚持“出口创汇”考核指标就不适应新时期新要求了。据了解,有些企业对“出口创汇”指标没有根本改变,于是那种盲目竞争,低价竞销的做法也没有根本改变。由于它们坚持使用低价竞销的做法,就把国内的价格战带到国外,这不仅把矛盾暴露在外商面前,让外商从中渔利,而且还白白丢失了市场。有些出口商品质量虽然有提高,但由于迷恋低价策略,卖不出好价钱,使出口数量与效益不同步增长,甚至效益下降。以抽屉锁和轻纺商品为例,如今锁的出口单价连10年前价格的一半还不到,轻纺商品出口的平均销售净利润不足3%,尤其近年来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上升,使得很多外贸企业出口利润越来越少。在进口理念上也存在一定问题。由于国内资源不足和技术比较落后,合理地进口一些紧缺资源和引进一些先进技术对实现GDP的快速增长、提高它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是必要的。但是,在过去进口中,一些地区和部门存在着盲目进口、重复进口、库存积压的现象,进口只顾引进,不注意吸收、消化、创新,使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的产品少,加工仿制的产品多,这也是发展理念没有根本转变的表现。应当看到,在新世纪新阶段对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要求更高了,不仅要继续保持外贸有一个合适的增长速度和量的增长,而且要更注意质的提高,要“好”字当头,好中求快,实现外贸增长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这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二)外贸发展途径尚未取得根本性转变

外贸发展途径也可以称为外贸发展模式。这主要是在粗放型和集约型这两种方式上如何选择问题。上海出口产品质量近些年来虽然已有显著提高,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逐年增加,但必须看到以量取胜的状况也没有根本转变。上海是个资源缺乏的城市,外贸发展不能再延续那种高消耗、低效益、浪费原材料和劳动力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还有,上海加工贸易出口产品仍占相当大的比重。发展加工贸易对利用外资、扩大进口虽然很有必要,但目前的加工贸易层次比较低,不论是来料加工还是来件加工,只是根据国外客户要求进行简单加工,只是利用廉价劳动力加工产品,价值增值能力弱,与国内产业还不关联,继续发展这种简单水平的加工贸易也是粗放型增长方式的表现。

应当看到,以粗放型、数量型的外贸出口已不能适应当前国际市场要求。当前东南亚地区‘市场上的产品结构、产业结构与我国雷同现象严重,国内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同上海雷同现象也相当严重,劳动密集型产品有不少已饱和或趋于饱和,如再以粗放型、数量型出口就难以为继了,转变外贸发展途径已十分迫切。

(三)主动适应国内外新环境的能力还不强

当前上海外贸发展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新环境。在国际面临能源、粮油、原材料等价格上涨,纺织品配额取消,以及屡遭国外反倾销等困难;而在国内,又遇到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率取消或下调,以及实行紧缩货币政策等问题。应对这些困难和问题,不能就事论事,而必须提升经济整体素质,提高国际竞争力。由于上海外贸发展在整体上还是“要素驱动型”而不是“创新驱动型”,资源消耗大,低劳动力成本投入多,科技贡献率低、加工贸易占重要地位,服务贸易发展滞后等问题明显,因此应对面临新环境的能力还不强。

上述问题存在,说明上海外贸要在新形式下获得新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努力实现外贸增长方式根本转变。

三、上海外贸增长方式实现根本转变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措施

(一)上海外贸增长方式实现根本转变的基本思路

上海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取得根本性突破,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建立“四个中心”、做到“四个率先”要求的需要,是实现上海和整个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是解决当前外贸经济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的现实选择。

笔者认为,上海外贸增长方式实现根本转变的基本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发展”这第一要义,“以人为本”这一核心,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和“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从单纯追求外贸出口数量换取外汇的理念转变为尽量保持进出口平衡,优化外贸结构,在依靠科技进步的前提下,提高外贸质量和效益,提高应对国内外新环境的能力,实现外贸稳定可持续发展。

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与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之间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它涉及面很广,涵盖着经济社会、人本身的发展,以及发展实质、目的、衡量和评价等理论思维和根本观点。它不是在一般层面上提出的具体对策,而是从更高理论层面上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新情况的需要而提供的新的发展思路。它既为破解当前发展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而提供了一把新钥匙,又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发展目标和方向,是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指导思想。它理所当然地是上海外贸发展和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指导思想。

同时,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自觉行动。就其内容来说,由于包括上海在内的全国外贸发展没有脱离数量型增长模式,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都存在非科学发展的现象,以数量型转向质量效益型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就自觉行动而言,外贸发展究竟采取何种类型的增长方式,并不是由主观因素决定,而是受客观经济社会条件所制约。一般来说,在工业化初期,尤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缺乏集约型经济增长的物质基础,基本上采取粗放型增长方式,发展外贸也是如此;而当工业化进入中后期阶段,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集约型经济增长的物质基础逐步具备,应适时选择集约型增长方式。目前上海虽然同全国一样总体上属于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但其工业化、现代化程度比全国有些地区要高,社会环境、经济体制和外部环境等方面存在显著优势,已积累雄厚地实行集约型经济增长的物质技术基础,发展外贸应毫无疑问地率先选择集约型增长方式。在新世纪新阶段,必须针对外贸增长中存在的问题,自觉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促进外贸增长尽快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关系到上海外贸能否保持长期稳定增长的关键。

(二)上海外贸增长方式实现根本转变的主要措施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上海外贸发展的实际,推进外贸增长方式根本转变应采取以下一些主要措施:

1、加快实施技术导向型贸易战略,提高贸易技术含量 技术导向型贸易战略是指一国或地区在国际分工中更注重产品技术含量的一整套贸易政策和制度。鉴于上海缺乏资源和土地,但又拥有相对的人才、技术、信息、管理等优势以及起步较早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条件,完全有能力在“科

教兴市”的战略推动下积极实施技术导向型贸易战略,这是上海外贸增长方式取得根本转变最有效的选择。

实施技术导向型的贸易战略,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加注重产品的技术含量,以产品质量、产品增值量和产品品牌发展战略为主线,以上海现有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为立足点,加快发展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占领国际市场,促进上海从资源导向型贸易向技术导向型贸易转变。

2、加快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构筑外贸出口产业竞争新优势 外贸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状况是紧密相连的。有什么样的产业结构,就有什么样的外贸增长方式。产业结构不合理,必然采取追求数量扩张的粗放型外贸增长方式。上海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就着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在加快发展工业六大支柱产业的同时,实施“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使产业结构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于是上海出口产品结构有明显改善,初级产品出口比重下降至目前的3.7%,工业制成品出口提高至目前的96.3%,这是上海外贸增长方式已有转变的体现。

但是,上海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现状还不容乐观。制造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金融业虽然已拥有各类市场,但发展不完善,显得稚嫩,金融机构还落后于金融中心的建设要求;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新兴产业虽有突破性进展,但技术积累比较薄弱。同时,上海产业结构同周边地区还未形成梯度层次分工,制造业结构雷同更严重,存在同质竞争现象。因此,上海必须依据自身的潜力和优势,努力构建与国际化大都市功能相适应的优势产业,这必须做好这样几个工作:(1)整合自身拥有的技术资源,构筑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2)加强同周边地区分工与协作,发挥自身优势,建立各具特色的分工合理的产业体系;(3)加大原创力度,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群;(4)加强制造业的研发设计,锻造先进制造产业。通过这些努力,推动上海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使制造业产品出口的技术含量进一步提高,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进一步提高,促进上海外贸增长方式由数量型大步迈向质量型。

3、加快走自主创新之路和实施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战略。尽快赢得在国际市场上更大的发展空间 国内外先进企业发展历程充分表明,自主创新是企业做大做强,走向国际市场的必由之路。上海生产科技企业具有“创牌”优势,在发展外贸过程中,要率先从过去贴牌生产转向创牌生产,通过质量创牌、科技创牌、文化创牌,打出自己品牌,不断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和内涵,这也是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根本途径。

从上海的实际出发,要走自主创新之路,必须增强自主创新意识。这就要充分利用开放的市场条件,广泛与科研院所合作,实现关键技术来源多元化,在全球范围内寻求为己所用的技术和资源,培育自主品牌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同时,要紧紧围绕人才技术这两个环节,不断加大投入。各有关生产企业,要改变科技开发费用投入不足的状况,按需要提取技术研发费用,不断提高研发经费的比重,还要吸引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尽快形成一支成熟技术创新力量。

世界品牌的竞争,某种意义上就是知识产权的竞争。上海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技术和人才等优势,着力制造自主品牌和世界名牌。为此,要有效地实施专利战略,提高专利申请成功率和最大限度地保护专利;同时,要努力掌握标准制定的话语权,在国际竞争中争夺制造权利,占据主动地位。通过创立国际品牌,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技术标准话语权,全面提高企业竞争力,不断拓展在国际市场上发展的空间。

4、加快发展开放型服务业,提高服务贸易领域对外开放度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现代服务贸易发展十分迅速。服务贸易的国际化是发展外贸、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的重要支撑,是对外开放水平的直接反映。服务业的发展,既能优化产业结构,又能拓展GDP规模,还能提升国际竞争力。上海要充分利用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优势条件,扩大服务业开放范围,提高服务贸易领域的开放度。

上海发展开放型服务贸易对推动上海经济发展更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由于近几年来上海外贸中的商品进口大于商品出口呈现贸易逆差状态,从商品净出口角度考察外贸对经济增长作用显得很弱甚至表现为负作用,而必须通过大力发展开放型服务贸易,以商品和服务净出口来综合考察外贸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才能明显地显现出来。因此,上海发展开放型服务贸易不仅具有提高经济现代化程度的一般意义,而且更具有作为推动上海经济发展新动力的特殊意义。

服务业是现代经济极具增长潜力的领域,涉及行业多达150多个。上海服务贸易虽然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但发展服务的行业还不广,应扩大文化、技术贸易、软件和服务外包、旅游、运输服务、建筑服务等领域出口,积极开拓金融保险、体育、广告、咨询等行业出口,培育服务贸易出口新的增长点。同时,要分阶段、有重点地扩大服务贸易进口。在发展开放型服务业中,要把服务贸易与吸引外资结合起来,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引导外资合理有序流向服务贸易领域,更要吸引跨国公司来沪设立研发中心、运营中心和地区总部,进一步提高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服务贸易在GDP和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加快外贸增长方式转变,以便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

5、加快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高加工贸易技术含量和增值率 上海加工贸易出口增长近年来虽有减缓,但是出口额仍然占全市外贸出口相当大的比重。由于目前加工贸易层次低,不利于国际交换、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并且模糊原产地界限容易造成贸易摩擦。因此,必须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上海要根据产业升级要求,调整加工贸易进出口商品目录,引导加工贸易向高技术、高附加值方向发展,提高加工贸易技术含量和增值率,要增强国内配套能力,延伸产业链,提高国产化率。同时,加强与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沟通与合作,充分利用“出口机电产品资金资助政策”和“机电出口产品技术改造项目贴息政策”,扩大高科技产品、自主品牌产品、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在机电产品出口总额中的比重。还要发展生物医药、新材料和环保型高新技术产业的加工贸易,提高出口竞争力。

6、加快转变外贸经营方式,促进出口商品质量与效益同步增长 外贸经营方式转变直接影响外贸增长方式转变。应该说,上海出口商品质量由于多年努力有很大提高,但由于有些企业不会经营,也不善经营,不熟悉国际商场行情,不遵守行业规则,结果使得有些出口商品没有卖出好价钱,出口商品质量提高没有带来效益的同步增长。为此,应该做到:(1)按质论价。应转变以低价取胜的观念,外商并不因为价格低而购买商品,而以质量论成交,在最近第103届广交会上,对有些质量好的纺织品价格提高3%-5%照样赢得客户签约就是证明;(2)创造品牌知名度。对品牌要加强宣传工作,让广大客户了解;(3)培育营销渠道。由直接出口和间接出口向连锁经营、跨国经营、网络经营等现代营销方式转变。通过这些手段,加快外贸增长方式转变,促进出口商品质量与经济效益同步增长。

7、加快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塑造集约化经营的微观基础 企业是现代市场竞争力的主体。企业竞争力如何,直接影响增长方式转变。由于我国企业的环境竞争力、内在竞争力、管理竞争力和总体竞争力相当落后,所以大多数采取粗放型生产经营方式,在国际市场上以劳动力众多和人力资源便宜获取“比较优势”,上海外贸企业同样存在这种状况。

上海目前有各类外贸企业5万多家,这是外贸体制改革取得的重大成果。但是,外贸体制改革取代不了企业经营战略定位和经营方式的选择。国内外企业生存发展的实践表明,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塑造集约型经营的微观基础,是外贸企业在强手如林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一条重要出路。尤其在当前外贸企业生存环境趋紧、生意不好做的条件下,培育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更为迫切和重要。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建立创新机制,不断创造适应国际市场的拳头产品,不断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增加出口产品的花色和品种。同时,要增加科学研究开发的投入,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制度,依靠科技创新来增强和维持企业核心竞争力,这是上海外贸企业率先转变增长方式,赢得新一轮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

8、加快建立内部协调机制,做好应对贸易摩擦工作 近些年来,出口商品屡遭国外反倾销及绿色壁垒等贸易摩擦问题。包括上海在内长三角地区遭受贸易摩擦问题比较突出。这既有国外的偏见,又有企业自身因素惹来的麻烦。要应对外部贸易摩擦,加强内部机制建设非常重要。首先,要加强企业自律机制,讲究竞争规则,规范市场秩序,杜绝不正当竞争行为发生;其次,要增强应诉能力,通过法律法规提高应诉水平;再次,要发挥行业协调作用,增强协调性;最后,要加强政府间的磋商。通过企业、行业协会和政府三个层面建立应诉机制,力争应诉取胜。

总之,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是十七大提出的新要求。上海必须按照十七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率先加快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外贸对上海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促进上海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加快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并带动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在推进我国从贸易大国转向贸易强国中作出更大的贡献。

海外转口贸易篇2

第一条为了促进加工贸易健康发展,规范海关对加工贸易货物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办理加工贸易货物备案、进出口报关、加工、监管、核销手续。加工贸易货物的备案、进出口报关、核销,应当采用纸质单证和电子数据的形式。

第三条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

加工贸易,是指经营企业进口全部或者部分原辅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以下简称料件),经加工或者装配后,将制成品复出口的经营活动,包括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

来料加工,是指进口料件由境外企业提供,经营企业不需要付汇进口,按照境外企业的要求进行加工或者装配,只收取加工费,制成品由境外企业销售的经营活动。

进料加工,是指进口料件由经营企业付汇进口,制成品由经营企业外销出口的经营活动。

加工贸易货物,是指加工贸易项下的进口料件、加工成品以及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残次品、副产品等。

加工贸易企业,包括经海关注册登记的经营企业和加工企业。

经营企业,是指负责对外签订加工贸易进出口合同的各类进出口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以及经批准获得来料加工经营许可的对外加工装配服务公司。

加工企业,是指接受经营企业委托,负责对进口料件进行加工或者装配,且具有法人资格的生产企业,以及由经营企业设立的虽不具有法人资格,但实行相对独立核算并已经办理工商营业证(执照)的工厂。

单位耗料量,是指加工贸易企业在正常生产条件下加工生产单位出口成品所耗用的进口料件的数量,简称单耗。

深加工结转,是指加工贸易企业将保税进口料件加工的产品转至另一加工贸易企业进一步加工后复出口的经营活动。

承揽企业,是指与经营企业签订加工合同,承接经营企业委托的外发加工业务的生产企业。承揽企业须经海关注册登记,具有相应的加工生产能力。

外发加工,是指加工贸易企业因受自身生产工序限制,经海关批准并办理有关手续,委托承揽企业对加工贸易货物的某道工序进行加工,在规定期限内将加工后的产品运回本企业并最终复出口的行为。

核查,是指海关通过核实数据、审查单证、核对实物及相关帐册等方法检查核实加工贸易企业申报的加工生产能力以及进口、运输、存储、加工、装配、转让、转移、销售或者出口加工贸易货物等情况,是否与实际相符、是否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定的行为。

核销,是指加工贸易经营企业加工复出口或者办理内销等海关手续后,凭规定单证向海关申请解除监管,海关经审查、核查属实且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的规定,予以办理解除监管手续的行为。

第四条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加工贸易进口料件属于国家对进口有限制性规定的,经营企业免于向海关提交进口许可证件;加工贸易出口制成品属于国家对出口有限制性规定的,经营企业应当向海关提交出口许可证件。

第五条经海关批准,加工贸易项下进口料件实行保税监管的,待加工成品出口后,海关根据核定的实际加工复出口的数量予以核销;对按照规定进口时先征收税款的,待加工成品出口后,海关根据核定的实际加工复出口的数量退还已征收的税款。

加工贸易项下的出口产品属于应当征收出口关税的,海关按照有关规定征收出口关税。

第六条海关按照国家规定对加工贸易货物实行担保制度。

第七条加工贸易货物不得抵押、质押、留置。

第八条海关根据监管需要,可以对加工贸易企业进行核查,企业应当予以配合。海关核查不得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

第九条加工贸易企业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的规定,设置符合海关监管要求的账簿、报表及其他有关单证,记录与本企业加工贸易货物有关的进口、存储、转让、转移、销售、加工、使用、损耗和出口等情况,凭合法、有效凭证记账并进行核算。

加工贸易企业应当按照规定向海关提交上年度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年度报表等资料。

第二章加工贸易货物备案

第十条经营企业应当向加工企业所在地主管海关办理加工贸易货物备案手续。

经营企业与加工企业不在同一直属海关管辖的区域范围的,应当按照海关对异地加工贸易的管理规定办理货物备案手续。

第十一条经营企业办理加工贸易货物备案手续,应当如实申报贸易方式、单耗、进出口口岸,以及进口料件和出口成品的商品名称、商品编号、规格型号、价格和原产地等。

第十二条经营企业办理加工贸易货物备案手续,应当提交下列单证:

(一)主管部门签发的同意开展加工贸易业务的有效批准文件;

(二)经营企业自身有加工能力的,应当提交主管部门签发的《加工贸易加工企业生产能力证明》;

(三)经营企业委托加工的,应当提交经营企业与加工企业签订的委托加工合同、主管部门签发的加工企业的《加工贸易加工企业生产能力证明》;

(四)经营企业对外签订的合同;

(五)海关认为需要提交的其他证明文件和材料。

第十三条经海关审核,单证齐全有效,并且符合本办法第十条至第十二条规定的,海关应当自接受企业备案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予以备案,并核发加工贸易手册。

需要办理担保手续的,经营企业按照规定办理担保手续后,海关核发加工贸易手册。

第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海关不予备案并且书面告知经营企业:

(一)进口料件或者出口成品属于国家禁止进出口的;

(二)加工产品属于国家禁止在我国境内加工生产的;

(三)进口料件属于海关无法实行保税监管的;

(四)经营企业或者加工企业属于国家规定不允许开展加工贸易的;

(五)经营企业未在规定期限内向海关报核已到期的加工贸易手册,又向海关申请备案的。

第十五条经营企业或者加工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海关可以在经营企业提供相当于应缴税款金额的保证金或者银行保函后予以备案:

(一)涉嫌走私、违规,已被海关立案调查、侦查,案件未审结的;

(二)因为管理混乱被海关要求整改,在整改期内的。

经营企业或者加工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海关有理由认为其存在较高监管风险的,可以比照前款规定办理,并书面告知有关企业:

(一)租赁厂房或者设备的;

(二)首次开展加工贸易业务的;

(三)加工贸易手册申请两次或者两次以上延期的;

(四)办理加工贸易异地备案的。

第十六条海关发现经营企业办理加工贸易货物备案手续提交的单证与事实不符的,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处理:

(一)货物尚未进口的,海关注销其备案;

(二)货物已进口的,企业可以申请退运,也可以向海关提供相当于应缴税款金额的保证金或者银行保函后继续履行合同。

第十七条已经办理加工贸易货物备案的经营企业可以向海关申领加工贸易手册分册、续册。

第十八条加工贸易货物备案内容发生变更的,经营企业应当在加工贸易手册有效期内办理变更手续。需要报原审批机关批准的,还应当报原审批机关批准。

第三章加工贸易货物进出口、加工

第十九条经营企业进口加工贸易货物,可以从境外或者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仓库进口,也可以通过深加工结转方式转入。

经营企业出口加工贸易货物,可以向境外或者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出口监管仓库出口,也可以通过深加工结转方式转出。

第二十条经营企业应当持加工贸易手册、加工贸易进出口货物专用报关单等有关单证办理加工贸易货物进出口报关手续。

第二十一条经营企业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的货物,列入海关统计。

第二十二条经营企业经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开展深加工结转业务,并按照海关对加工贸易货物深加工结转的管理规定办理有关手续。

第二十三条经营企业经海关批准可以开展外发加工业务。外发加工应当在加工贸易手册有效期内进行。

经营企业开展外发加工业务,不得将加工贸易货物转卖给承揽企业。承揽企业不得将加工贸易货物再次外发至其他企业进行加工。

第二十四条经营企业应当将外发加工的成品、边角料、剩余料件、残次品、副产品等加工贸易货物运回本企业。

第二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海关不予批准外发加工业务:

(一)经营企业或者承揽企业涉嫌走私、违规,已被海关立案调查、侦查,案件未审结的;

(二)经营企业将主要工序外发加工的;

(三)经营企业或者承揽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不符合海关监管要求的。

第二十六条经营企业和承揽企业应当共同接受海关监管。经营企业应当根据海关要求如实报告外发加工货物的发运、加工、单耗、存储等情况。

第二十七条因加工出口产品急需,经海关核准,经营企业保税料件与非保税料件之间可以进行串换。

保税料件与非保税料件之间的串换限于同一企业,并应当遵循同品种、同规格、同数量、不牟利的原则。

来料加工保税进口料件不得串换。

第二十八条经营企业因加工工艺需要,必须使用非保税料件的,应当事先向海关如实申报使用非保税料件的比例、品种、规格、型号、数量,海关核销时在出口成品总耗用量中予以核扣。

第二十九条经营企业进口料件因质量问题、规格型号与合同不符等原因,需返还原供货商进行退换的,可以直接向口岸海关办理报关手续。已经加工的保税进口料件不得进行退换。

第四章加工贸易货物核销

第三十条经营企业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将进口料件加工复出口,并自加工贸易手册项下最后一批成品出口或者加工贸易手册到期之日起30日内向海关报核。

经营企业对外签订的合同因故提前终止的,应当自合同终止之日起30日内向海关报核。

第三十一条经营企业报核时应当向海关如实申报进口料件、出口成品、边角料、剩余料件、残次品、副产品以及单耗等情况,并向海关提交加工贸易手册、加工贸易进出口货物专用报关单以及海关要求提交的其他单证。

第三十二条经审核单证齐全有效的,海关受理报核;海关不予受理的,应当书面告知企业原因,企业应当按照规定重新报核。

第三十三条海关核销可以采取纸质单证核销和电子数据核销的方式,必要时可以下厂核查,企业应当予以配合。

海关应当自受理报核之日起30日内予以核销。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直属海关关长或者其授权的隶属海关关长批准可延长30日。

第三十四条加工贸易保税进口料件或者成品因故转为内销的,海关凭主管部门准予内销的有效批准文件,对保税进口料件依法征收税款并加征缓税利息;进口料件属于国家对进口有限制性规定的,经营企业还应当向海关提交进口许可证件。

第三十五条经营企业因故将加工贸易进口料件退运出境的,海关凭有关退运单证核销。

经海关批准,经营企业放弃加工贸易货物的,按照海关对放弃进口货物的管理规定办理,海关凭接受放弃的有关单证核销。

第三十六条经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剩余料件、残次品、副产品和受灾保税货物,按照海关对加工贸易边角料、剩余料件、残次品、副产品和受灾保税货物的管理规定办理,海关凭有关单证核销。

第三十七条经营企业遗失加工贸易手册的,应当及时向海关报告。

海关在按照有关规定处理后对遗失的加工贸易手册予以核销。

第三十八条对经核销准予结案的加工贸易手册,海关向经营企业签发《核销结案通知书》。

第三十九条经营企业已经办理担保的,海关在核销结案后按照规定解除担保。

第四十条加工贸易货物备案和核销单证自加工贸易手册核销结案之日起留存3年。

第四十一条加工贸易企业出现分立、合并、破产的,应当及时向海关报告,并办结海关手续。

加工贸易货物被人民法院或者有关行政执法部门封存的,加工贸易企业应当自加工贸易货物被封存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海关报告。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二条违反本办法的规定,构成走私或者违反海关监管规定行为的,由海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行政处罚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四十三条保税工厂开展加工贸易业务,按照海关对加工贸易保税工厂的管理规定办理。

第四十四条进料加工保税集团开展加工贸易业务,按照海关对进料加工保税集团的管理规定办理。

第四十五条实施联网监管的加工贸易企业开展加工贸易业务,按照海关对加工贸易企业实施计算机联网监管的管理规定办理。

第四十六条加工贸易企业在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开展加工贸易业务,按照海关对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管理规定办理。

第四十七条单耗的申报与核定,按照海关对加工贸易单耗的管理规定办理。

第四十八条海关对加工贸易货物进口时先征收税款出口后予以退税的管理规定另行制定。

第四十九条本办法由海关总署负责解释。

海外转口贸易篇3

一、我国加工贸易政策调整的概述

随着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在经济活动中的运用,那些加工贸易“两高一资”(高污染、高能耗、资源性)的产业发展受到制约,在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家近年来出台了多项有关加工贸易发展的政策,对加工贸易的发展进行了相应调整。

1.加工贸易商品分类管理政策调整。从1999年开始,国家开始对加工贸易商品实行分类管理,每年海关总署会同环保、商务等中央部门对加工贸易禁止类、限制类商品目录适时动态调整。截至2009年,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的共计1700余个10位商品编码的商品,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的共计500余个10位商品编码的商品。从调整的方向来看,那些“两高一资”和劳动密集型产品更多的被列入禁止类和限制类目录,加工贸易的门槛也变得越来越高了。

2.加工贸易企业分类管理措施调整。海关对加工贸易企业实行分类管理,在2008年4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企业分类管理办法》中,海关对加工贸易企业参照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进行管理,分为AA类、A类、B类、C类、D类等5个管理类别,按照守法便利原则,对适用不同管理类别的企业,制定相应的差别管理措施,其中,AA类企业为经海关验证的信用突出企业,A类企业为信用良好企业,AA类企业和A类企业适用相应的通关便利措施;B类企业为信用一般企业,适用常规管理措施;C类企业为信用较差企业,D类企业为信用很差企业,C类和D类企业适用严密监管措施。海关对加工贸易企业实行区域差别管理,根据加工贸易发达的程度,将我国关境领域按行政区划分为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包括辽宁省、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和广东省,其他省级行政区域划分为中西部地区。海关对不同区域内的加工贸易企业、不同类别的加工贸易企业实行不同的加工贸易银行保证金台账制度。为了减小加工贸易企业的资金压力,国家在2009年对东部地区A类企业开展限制类商品加工生产由“半实转”转为“空转”。

3.加工贸易保税监管措施调整。H2000通关系统的普遍运用和通关作业电子化改革的需要,海关对加工贸易企业逐步实施计算机联网监管,变传统的加工贸易纸质手册为电子化手册、电子账册管理。加工贸易企业通过数据交换平台向海关报送能满足海关监管要求的物流、生产经营等数据(即将企业的MRP、ERP系统与海关通关作业系统对接),海关对数据进行核对、核算,提高海关监管的效率,节约企业生产成本。

4.加工贸易出口退税率、缓税利息率调整。为了优化出口商品结构,2008年9月15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五部委调整部分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同时,将以前已经取消出口退税以及这次取消出口退税的商品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

为了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对加工贸易企业从国内采购的货物适时调整了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税率;2009年3月6日,海关总署公告,将加工贸易保税货物内销征收缓税利息适用的利息率暂由参照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调整为参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活期存款利率执行。加工贸易内销缓税利率下调无疑将缓解加工贸易企业的资金压力。另外,海关总署正酝酿系列措施推进加工贸易企业转向内销市场。

5.加工贸易出口转内销措施调整。在2007年,商务部将加工贸易的内销审批权从省级商务主管部门下放到地市一级;于2008年开始,将内销集中申报在沿海等地小范围内开始试点,并逐步简化内销审批业务;2008年底,海关总署出台了《支持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2009年初,海关总署又下发了一份意见稿,酝酿系列措施推进加工贸易企业转向内销市场;2009年3月6日,内销缓税利息率的调整等。以上一系列举措,目的是将企业外销萎缩的市场转向国内市场,尽可能的降低加工贸易企业的生存压力。

二、解析加工贸易政策的调整

从近几年加工贸易政策调整来看,目的在于“限制”和“发展”。“限制”主要体现在提高加工贸易的门槛,通过加工贸易商品和企业分类管理来实现,限制“两高一资”产品、低附加值产品的加工生产,并有序的将低附加值、限制类加工贸易产业向中西部区域转移;“发展”主要通过鼓励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监管便利化、内销政策化等来实现,引导加工贸易健康有序的发展。

1.产业结构升级。加工贸易在我国的发展壮大之根源在于劳动力成本优势,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人工资水平不断提高,劳动力成本优势相对于周边发展中国家正在逐渐丧失,以工资来衡量的单位劳动力成本已经不具有比较优势。因此,那些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产业的生产成本不断升高,出口成本优势降低,在整个加工贸易中所占比重逐年下降,比如鞋、玩具业等。从《加工贸易禁止类和限制类商品目录》的调整来看,政策倾向从以往的劳动密集型“两高一资”产业转向为高附加、高科技含量的产业,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加强科技研发与创新,鼓励机电产品、高科技产品的出口。据海关统计,2010年1-2月我国机电产品加工贸易出口735.9亿美元,增长28.8%,占同期我国机电产品出口总额的61.8%。

2.产业链条延伸。对于加工贸易“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比喻现在已不那么合适,传统的“两头在外”要么出口创汇少、生产工艺简单,要么对外贸易依存度高、缺乏核心竞争力。随着我国加工贸易本土化程度在不断提高,加工贸易企业正逐步提高自身产品的竞争能力和产业的配套能力,加工贸易产业链条逐步延伸,一方面,改变了过去那种“大进”的方式,在国内采购料件的比重逐渐增大,延长了加工贸易产业链条,对国内中上游产业的带动作用逐步体现,带动了上游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另一方面,改变了过去那种“大出”的方式,向深加工、精加工延伸。通过这种“大进大出”的转变,带动了整个加工贸易产业链条,使整个产业逐步形成积聚效应。

3.特殊海关监管区域功能重新定位。截至2009年底,我国特殊海关监管区域已经达到96个,其中以保税物流为主的功能区40个,以出口加工制造业为主的功能区56个。特殊海关监管区域区内企业分别可以开展保税加工、保税仓储配送、国际商品展示、检测维修等多种业务,这些特殊区域主要表现为出口加工区、珠海园区、保税仓库、出口监管仓库、保税物流中心(A、B型)、保税物流园区、保税区、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等。但目前的特殊海关监管区域功能设置上不尽合理,如出口加工区设立之初只是为了便于保税加工物理围网规范化管理,与加工配套的研发、检测、维修、展示等业务不得开展,这些环节只能运到加工区外进行,不能享受加工区政策优惠,还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严重制约了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因此,对于这些特殊海关监管区域而言,应结合产业特点,在保税加工区域探索保税物流,在保税物流区域探索保税加工,对现有特殊区域进行整合,将非加工环节纳入保税监管。

4.缓解出口压力出口转内销。金融危机背景下,国际市场需求急剧萎缩,使加工贸易出口大受影响,加工贸易企业订单减少或惨遭破产,为了扶持加工贸易企业走出困境,国家出台政策支持企业在稳定国外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将部分外销产品转为内销,并给予税收优惠,鼓励企业逐步建立国内营销和物流体系,创立自己的内销品牌。出口转内销政策的实施,不仅使一些加工贸易企业走出困境,在规避外部经济波动带来的不利冲突,减轻国际贸易摩擦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据统计显示,2009年外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陡降为-44.8%,内需的贡献则高达144.8%。

三、加工贸易政策调整的进一步思考

第一,建立健全加工贸易产业退出机制

加工贸易产业退出机制的实质是基于一定时期我国进出口贸易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加工贸易产业的不同特点和发展的不同阶段,有区别的采取不同优惠政策,直至取消优惠,引导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适时将加工贸易转为一般贸易的行为机制。

首先,建立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实施机制。现行国家的政策虽然作了相应的规定,将加工贸易产业(商品)进行分类管理,结合商品的税目进行细分,适时动态调整相关目录,明确哪些是鼓励发展的产业,哪些是限制发展的产业,哪些是禁止发展的产业。但相关政策调整后,企业往往不能第一时间知道该政策,有时对相关政策理解也存在着偏差,这就要求政策调整应配套相应的调整实施机制,明确谁通知、谁解释、谁服务,让企业能第一时间掌握政策发展方向,调整企业生产。

其次,建立加工贸易产业评价体系。除了对加工贸易产业进行细分评价外,还要对加工贸易企业的加工贸易能力与水平进行评价,对我国外贸政策和外贸环境进行评价,运用该评价体系进行综合评价后,找出该加工贸易产业退出的“临界点”,当达到并超过该“临界点”时,表示该产业已经具备足够的国际竞争力,可以转为一般贸易。

最后,参照国际惯例,可以给予加工贸易产业一定的“过渡期”,当该产业达到“临界点”后,给相应企业预留一定的时间,让企业考虑如何将该产业与企业自身发展、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相结合,给企业技术创新或产业转型提供足够的时间,顺利实现产业退出。

第二,深化海关监管政策调整

为了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除了将与加工相关的非加工环节纳入海关保税监管外,需要出台相应政策引导和鼓励加工贸易企业由单纯加工生产向设计、研发、服务等纵深方向发展,增加加工贸易的产业附加值。海关监管政策的调整可以从实行物理围网或非物理围网的特殊海关监管区域开始试点,然后向非特殊海关监管区域拓展。比如,对于出口加工区开展研发、检测业务的试点,待条件成熟后,可以向非特殊海关监管区域的加工贸易企业推广。

在内销监管政策上,海关应调整内销报关流程,减少内销报关单流转环节,进一步简化内销征税作业流程,减少企业交单次数,简化查验手续,努力实现企业办理内销手续“一个窗口、一次受理、限时办结”。

第三,细化加工贸易产业政策调整

在现行加工贸易备案登记管理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加工贸易产业评估制度,组建加工贸易合同评估小组,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方向、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产业(企业),颁发加工贸易业务批准证书、加工贸易企业经营状况和生产能力证明或经营范围批准证书、加工贸易企业经营状况和生产能力证明,企业凭以上单证到海关申请备案或联网监管。

为加工贸易中上游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提供政策支持,减少下游产业的政策优惠幅度,通过信贷、许可证件等金融和贸易政策,引导资金投入加工贸易中上游产业,投向电子信息(物联网)、新材料、环保、生物医药等新兴战略产业,使加工贸易迅速介入到高科技生产环节,介入到国际科技生产前沿。

第四,内销外销两手都要抓

应将加工贸易内销和外销都作为加工贸易政策的导向,为应对国外市场变化,可以建立一种弹性机制,即在外销形势好的情况下,在政策上适当倾向于外销,减少内销优惠政策和比例;在外销面临较大压力时,适当增大内销优惠,增加内销数量。通过这种内外销政策调整的弹性机制,使内销与外销和谐发展。

建立健全该弹性机制要作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有效调节收入分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加居民收入和消费能力;二是加快服务业改革开放,重点是放宽准入、引入竞争、降低成本,扩大居民服务消费;三是有效使用市场和政府两种调控手段;四是扶持加工生产企业建立国内营销渠道、创建自主品牌、完善售后服务和研发。

参考文献:

[1]何力.用海关监管的转型升级适应和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J].商务周刊,2006(13):68.

[2]金龙布.加工贸易本土化策略[J].大众科技,2009(1):198-200.

[3]马强.依靠长远的产业政策――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和发展方向[J].国际贸易,2005(2):15-18.

海外转口贸易篇4

摘 要:跨境电商作为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新型贸易方式,是推动外贸转型升级的重要模式。本文在对跨境电商及外贸转型升级文献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以珠海外贸转型升级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珠海外贸发展和跨境电商发展的现状,详细探讨了通过跨境电商珠海外贸转型升级的路径,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跨境电商;出口转型;路径

跨境电商正成为外贸增长的新引擎,根据商务部的预测,2016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额将达6.5万亿元人民币,将会达到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20%。因此,在传统贸易模式受阻,大批中小企业面临发展瓶颈的内忧外患形势下,通过跨境电子商务提升外贸转型将是我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重要路径。

一、文献回顾

1.关于跨境电商的研究

跨境电商与传统的外贸电商是不同的,传统外贸电商主要是指通过互联网平台展示商品信息,真正的交易和支付环节并不在线上完成,如阿里巴巴B2B、环球资源、中国制造等;跨境电商是指位于不同关境的外贸主体,通过跨境电商平成商品展示、交易达成、货款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完成运输的外贸形式。

杨兆(2002)指出电子商务会通过变换外贸交易手段、改变外贸成本结构等途径影响国际贸易的发展。VanHoose(2003)通过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原理研究了电子商务和国际贸易的关系。Terzia(2011)认为跨境电商会给所有国家带来收益,短期内,这种收益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但长期来看,发展中国家受益程度更大。赵志田等(2012)构建了进口、出口与电商发展水平等因子之间的动态面板计量模型。刘娟(2012)指出通关、跨境物流、跨境支付仍是跨境电子商务交易的最大壁垒。吴哲等(2013)认为,跨境电商将彻底颠覆传统的贸易模式,重塑中小企业贸易价值链。温裙、王健(2013)指出跨境电商给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如海关监管、外汇监管、税费征收、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带来一定挑战。

2.关于外贸转型的研究

Amsden(1994)通过对日本和韩国产业转移升级的研究中指出,外贸企业升级的路径可以从委托代工制造(OEM)、研发设计(ODM),到形成自主品牌(OBM)。Humphrey和Schmitz(2002)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出发,指出企业从低级到高级演变的四个层次:过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和产业链升级。刘志彪(2007)指出在由被领导关系所反映的价值链中,中国本土企业经历了快速的工艺和产品的升级。毛蕴诗(2009)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国内九个不同类型行业转型升级路径论证OEM―ODM―OBM的升级路径。徐洪涛、周辰(2011)以无锡市外贸企业为例分析了转型和升级的不同途径。辜胜阻(2011)提出外贸企业应注重品牌质量和创新、推进差异化、实施“归核化”和集约化发展等战略。

二、珠海外贸及跨境电商发展现状

1.珠海外贸发展现状

珠海市位于珠江口伶仃洋西侧,南临南海,东与深圳、香港隔海相望,西与台山、新会毗邻,北与中山接壤,南与澳门陆地相连。1980年成立经济特区,辖香洲、金湾、斗门三个行政区以及珠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珠海保税区、万山海洋经济开发试验区、横琴经济开发区和珠海临港工业区五个经济功能区。

2011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516.39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8 %,其中出口239.87亿美元,同比增长15.0%;进口276.52亿美元,同比增长22.3%。

2012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456.69亿美元,同比下降11.56%,其中出口216.31亿美元,同比下降9.82%,进口240.38亿美元,同比下降13.07%。

2013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541.69亿美元,增长18.58%,其中出口266.06亿美元,增长22.97%,进口275.63亿美元,增长14.64%。进出口、出口、进口增幅在珠三角九市中分列第1位、第2位和第3位。

2014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550亿美元,同比增长1.3%,高于全省平均2.7%,其中出口增长9.3%,高于全国、全省平均3.3%、7.7%。

2015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2962.2亿元人民币,与2014年比下降12.2%。其中出口1794.9亿元,增长0.7%;进口1167.3亿元,下降26.7%。目前,珠海正大力加强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建设,以提升出口产品质量、品牌影响和附加值。

2.珠海跨境电商发展现状

目前,珠海在“一带一路”建设、港珠澳大桥即将通车、横琴自贸试验区运作等多重机遇叠加下,将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作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的新举措,珠海跨境电商企业数量不断增加。2015年,珠海已成立跨境电子商务专责小组,组织编制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规划和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试点工作方案,市财政已安排3000万专项资金支持跨境电商企业加快成长。珠海市成功引进阿里巴巴集团“全球货源”项目,成为阿里巴巴发展跨境电商的首批合作城市,重点将建设集“综合服务、统一标准、优化流程、孵化器”于一体的跨境电商集聚园区。同时,珠海电子口岸配合关检双方在全市各口岸实行“三个一”(“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通关模式,可保障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

与广州、深圳、杭州等跨境电商发达城市相比,珠海跨境电商存在着不少问题,一是发展水平不高,领军企业和知名电商平台较少;二是应用领域不广,传统企业线上运营业务有待拓展;三是政策环境不优,物流快递、专业人才、扶持政策等配套服务还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求。

三、以跨境电商助推珠海外贸出口转型的路径探析

1.跨境电商一体化服务模式

跨境电商一体化贸易服务模式是由跨国物流企业,整合国内外跨境电商企业和客户资源,利用广东自贸区横琴片区、珠海保税区、珠澳跨境工业园区的叠加优势,引入大型跨国物流公司,依托珠澳区域的海空港与陆路接驳物流资源、保税监管服务、通关服务、商检、金融、保险、国际商务服务等全系列配套资源,建设适合跨境电商运作的物流、通关和外贸商务服务平台,吸引和承接国内外跨境电商全产业链相关企业的运营。该模式的关键是将广东自贸区的发展定位、横琴片区发展规划、国内外跨境电商、跨国物流公司、各供应链企业的需求细化和整合,紧密对接全球供应链的最新趋势,联合世界级跨境电商、国际物流供应链企业,会同海关、商检、金融、保险、商务等部门,协同制定珠海跨境电商运营标准,构建具备核心竞争力的珠海跨境电商运营模式。

2015年8月,珠海港集团与大龙网、香港真宝物流(国际)有限公司在珠海签署跨境电商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建珠海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和复合监管仓,其中前者主要是为中小电商企业和出口外贸企业等提供报关、报检、等增值服务;后者主要是为珠海跨境电商提供口岸清关及产业配套服务。

2.跨境电商自营模式

跨境电商自营模式是指引进国内、国际知名大型跨境电商企业,诸如阿里巴巴、Amazon、eBay、敦煌网、中国制造、环球资源等,给予优惠政策,使之认识到珠海作为珠江口西岸中心城市以及港珠澳大桥通车后的国际物流容量与效率,从而建立其珠海跨境电商运营平台与区域总部,承担粤西、广东省乃至华南各区域的跨境电商网络的运营,依托目前较为成熟的国内电商网络与客户资源、珠海的海空港与陆路接驳物流资源、保税监管服务、报关清关服务、国际商务服务等一系列配套资源,更好地为国内外的外贸企业与个人消费者服务。

2015年5月,珠海保税区与阿里巴巴达成合作协议,将充分发挥和利用好珠海保税区和珠澳跨境区特殊的“境内关外”政策、宽松的贸易管制政策、便利的保税监管政策、自由的外汇政策和优惠的税收政策,共同打通全链路的通道。2016年1月,敦煌网与珠海中电签约联手打造“中电-敦煌”电子商务平台,用三年时间,使该平台成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传统外贸企业和互联网融合的B2B出口示范平台,短短一个月的线上贸易量已达到4000万美金,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将该平台打造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的传统外贸企业和互联网融合的B2B出口示范平台。

3.跨境电商创业模式

这种模式是利用现有珠海创业园、横琴创意谷等资源或新建跨境电商创业园,通过吸引目前的国内外中小微跨境电商企业、以及拓展跨境电商业务的国内外中小微外贸企业入园开展创业孵化,可以依托目前较为成熟的外贸货源与市场渠道、珠海的海空港与陆路接驳物流资源、保税监管服务、报关清关服务、跨境供应链管理服务等一系列配套资源,通过B2B、B2C、F2C等模式将国内外贸型制造企业的商品销售给境外消费者。这种模式的关键是珠海市政府跨境电商创业政策的持续支持,以及重点建设跨境电商创业园以及跨境创业孵化基地,促进跨境电商产业集聚,吸引更多大学生跨境电商创业项目以及青年跨境电商创业项目。

四、对策建议

1.政府层面

一是充分利用横琴自贸区、珠海保税区、珠澳跨境工业园区等,聚集从事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珠海横琴自贸片区作为“特区中的特区”,既有紧邻澳门之便,又离港口、机场不远,区位优势非常明显,要充分利用自贸区内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通关便利,开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直购出口。

二是要加快出台相关跨境电商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支持、税收优惠、资金补贴等措施,支持和鼓励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吸引更多有实力的跨境电商龙头企业进驻珠海开展跨境电商业务。

三是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切实做到科学引导、创新服务。政府相关部门要按照跨境电商产业链发展要求,找准存在问题和制约瓶颈,简化办事流程,为跨境电商招商提供便利,探索更便捷的跨境电商运营模式。

四是以高校国际贸易和跨境电商专业为依托,加快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建设。政府要支持建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创新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机制,加大跨境电商高端人才和复合人才的引进力度,为珠海跨境电商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2.企业层面

一是在政府政策引导下,企业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水平,加强自身应用各类跨境电商平台开拓海外市场的积极性,转变传统外贸经营模式,针对国外客户的消费行为选择合适产品,积极采用目前主流跨境电商平台如阿里巴巴国际站、敦煌网等,打造自己的跨境电商运营团队,快速转型跨境电商转型之路。

二是企业要强化从全球产业链的加工组装环节向研发设计环节转型。珠海的外贸类企业要不断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研发水平,依托珠海目前正在打造的“三高一特”产业战略,逐步树立自己的品牌,提升自身产品附加值和定价权。

参考文献:

[1]任志新,李婉香.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助推外贸转型升级的策略探析[J].对外经贸实务,2014(4).

[2]来有为,王开前.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形态、障碍性因素及其下一步[J].改革,2014(5).

[3]孟祥铭.中国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

[4]霄,张磊.中国对外贸易结构转型升级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13(2).

海外转口贸易篇5

关键词:欧洲;国际贸易;转口贸易;金融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3-0253-04

2012年按货物进出口总值的国际排名,中国继续位居第二。在中国对外贸易取得瞩目成就的过程中,境内一些省市做出了突出贡献,其进出口总值常年居前。但是,部分地区对中国外贸的另一种贡献不容忽视,即一些省市在货物进出口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为其他省市完成的,或者说有许多进出口货物的货源地和目的地是外埠。这些地区扮演着外贸中转地和中间商的角色,本地的进出口能力直接影响着其他地区的国际贸易。从国际经验看,作为有规模的外贸中转地,可能会发展成有影响力的商贸中心,并可能促进当地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包括金融、物流、通讯等等。本文将通过一个侧面,集中研究20世纪前欧洲不同地区的中转地或转口贸易如何对其中的金融业产生影响,帮助中国正在发挥外贸中转地作用的省市提供有价值的案例和经验,使这些地区能更充分地认识本地在国际贸易中的独特优势和重要影响,更重视当地独特的外贸形式给金融业带来的不可忽视的变化,积极推进相关产业发展,进而,更有针对性地制定产业政策,保证地区经济的持续增长。

这一研究如果试图用数据做实证的定量分析是十分困难的,主要受困于各个国家和地区外贸与金融相关历史数据的缺失。即使到20世纪以后,也可能由于各地的保密制度、统计口径等原因,重要数据依然难以获得。因此,本文将采用历史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利用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史料,寻找转口贸易对金融发生实际影响的蛛丝马迹,证明其中规律性的东西和经验。

在研究外贸问题中,Angus Maddison(2001)认为,“国际贸易在西欧经济的发展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它在亚洲或非洲的历史中却远没有那么重要”[1]。国际贸易曾经使欧洲一些地区最先从贫瘠和封闭的农副业社会,进入到富裕和开放的商业社会,因此,得到越来越多欧洲地区的效仿和追逐,并逐渐反映到政策和学术层面,出现过重商主义思潮。国际贸易在加速商业发展的同时,也曾明显推动金融等行业的发展。

一、罗马帝国的转口贸易与金融

欧洲早期国际贸易最活跃的地区是地中海沿岸。在有历史记载的年代伊始(约公元前3000年),地中海东端就出现了从事国际贸易的腓尼基人,他们的商路是从波斯湾或红海进入地中海,穿梭在苏美尔和埃及之间。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12世纪,活跃在地中海的另一批商人是希腊人,这是从北部贫弱的农耕社会走向大海的一部分,他们同样成为埃及、临近爱琴海的岛屿、地中海东部、西西里等地的商业纽带。雅典城聚集了重要的商业和金融功能[2]。但从元年开始,罗马帝国成为地中海的霸主,缔造了有规模的港口或转口贸易中心。

(一)罗马转口贸易中心地位

公元1—5世纪,罗马帝国处于鼎盛时期,其疆域从苏格兰一直延伸到埃及,“地中海像是一个属于罗马人的湖泊,通过它将从亚历山大利亚和迦太基进贡的粮食运到罗马港口普陀里和新港。来自亚洲的丝绸和香料由陆路途径安条克,直达红海到埃及”[1]。Henri Pirenne(1927)指出,“在罗马的行政用语中,港口并不是海港,而是用墙围起来存放或转运商品的地方……这些地方是码头,按照商品流通的常规,堆积待运到更远地方去的商品。港口与市场和市集的区别是明显的。市场和市集是买主和卖主定期聚会的地方,而港口是经常的商业地点即不间断的转口中心”[3]。罗马帝国通过对地中海贸易的掌控而积累大量财富,贸易成为帝国共同体经济统一的保障。“当帝国逐渐衰老的时候,帝国的海的特性更加突出起来……帝国以前的内陆首都罗马在4世纪时被放弃了,取代它的是一个既是首都又是良港的城市—君士坦丁堡”[3]。通过君士坦丁堡,本地及埃德萨、安条克和亚历山大的织物,叙利亚的酒、油和香料,埃及的纸草,非洲和西班牙的小麦,高卢和意大利的酒等等商品都成为贸易中转和交易的对象。

(二)罗马转口中心衰落与金融

公元5世纪,作为蛮族的日耳曼人的侵占使西罗马分崩离析。公元640—800年间,罗马西部诸省变成日耳曼诸王国,罗马文明硕果仅存的是拜占庭帝国。入侵者占领的目的并不是消灭罗马,而是满足于领土的扩张、希冀在生活条件更好的地方安居乐业。当看到海上贸易带来财富效应时,日耳曼人开始竭力将定居点推进到地中海沿岸,并去适应当地原有贸易状况,保持原罗马西部与拜占庭东部之间的贸易关系,没有间断几个世纪以来形成的帝国经济统一,使作为商业中心的城市得以延续,以及作为商业操控者的商人继续存在。只是时过境迁,贸易的主导权已由罗马帝国的城市转到其他地区。

8世纪初的马赛成为重要的货物中转地或转口贸易港,是特别有生机的大港和经济中心。“非常活跃的航运把马赛与君士坦丁堡、叙利亚、非洲、埃及、西班牙和意大利连接在一起。东部地区的产品——纸草、香料、奢华的制品、酒和油——是经常输入马赛的物品。外国商人大部分是犹太人和叙利亚人,在马赛安家……马赛上岸的商品被运往内地”[3]。东方商人在那从事批发生意,他们的船只在马赛码头卸货以后,在回程时又装满货物。

回望1—8世纪,罗马、君士坦丁堡和马赛等地区的转口贸易都引出相应的金融活动,突出地反映在这些地区发生的货币制度改革上,这种改革使更多的优质硬币用于国际间交换,有力地促进了商业发展,增强了国际贸易控制权。贸易对金融的正面影响开始显现。

公元9世纪,“日耳曼人入侵以后得以幸免的世界秩序,在伊斯兰教的入侵中却难免于难……地中海曾经是一个罗马湖,现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一个穆斯林湖……入侵的后果是使西部欧洲处于有史以来从未有的状况……西部可以说是依靠地中海过活,现在第一次不得不自力更生……在地中海为穆斯林的入侵所关闭以后,再也找不到任何痕迹表明还有经常性的正规商业活动,还有经常性的有组织的商品流通,还有一个专业的商人阶级,还有商人定居的城市,简言之,还有构成一种名副其实的交换经济的要素”[3]。欧洲贸易中断、重新回到闭关自守的家庭经济,城市凋零,市场衰落,而同时发生的是货币流通阻滞,铸币权越来越分散,金融活动随着贸易的消失而越来越难寻痕迹。

二、城市国家的转口贸易与金融

(一)威尼斯共和国转口贸易扩张与金融

商业复兴的先兆在10世纪显现,11世纪重新开始。这时,威尼斯这个意大利北部的城市表现出独特的商业性,在地中海经济重新向西欧开放、以及发展它与亚洲和北欧的联系方面,扮演了关键角色。到1273年,作为城市国家的威尼斯帝国成立[4]。

早期的威尼斯是在5世纪和6世纪北部蛮族逼近时,逃离到环礁湖和充满沼泽的荒芜小岛上的第一批居民的避难地。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来者必须竭尽全力地开拓生存空间,尽快解决饮水、粮食和建房等问题,他们很快找到了通过捕鱼和制盐与附近沿岸居民换取物品的方法,同时,严酷的生存条件迫使他们从海上寻找生机,而海上贸易给移民中有进取精神的人提供了无限可能性。经过长期经商,威尼斯人奇迹般地在沼泽地中建立起繁荣、奢华的家园。Angus Maddison(2001)说“在创立和维护商业资本家精英统治的共和国方面,威尼斯是意大利北部城市国家中最成功的一个”[1]。在9—10世纪,威尼斯的主要商业活动是同君士坦丁堡进行交易,而出口君士坦丁堡的货物除了本地的卤湖食盐以外,还转口货源地为外埠的商品,包括意大利的粮食和葡萄酒、达尔马提亚的木材和奴隶。从君士坦丁堡运回的货物除了当地盛产的珍贵制品外,也包括亚洲提供的香料,这些进口货物又会再转卖给欧洲其他地区。越来越多的东方商品和欧洲商品卸在威尼斯的码头,然后运往君士坦丁堡、意大利各地、德意志和欧亚其他地区。1000—1500年,威尼斯在打开欧洲内部和地中海地区各国之间的贸易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中间商作用。他开拓了沿商旅之路至黑海港口之间对中国商品的贸易,以及通过叙利亚和亚历山大港对印度和其他亚洲国家的贸易。正如Douglass C.North and Robert Paul Thomas(1973)所说,“历史上最有生机的地中海贸易并不是当地的贸易,而是以印度、锡兰和印度尼西亚为起点,横跨大陆后再由地中海扩散到欧洲各地的商业贸易……威尼斯这一贸易中心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5] 。

在发展转口贸易过程中,威尼斯开展了一系列制度创新,包括新的金融制度安排,“成为国际汇兑和信贷市场、金融和会计业务方面的先驱者”[6]。例如,威尼斯商人为采购船上货物而向他人借贷所需资金,但利率一般高达20%,有的甚至达到50%,这表明贸易的发展已带来信贷活动,而具体采取的是高利贷形式。13世纪的威尼斯,既是重要的国际贸易中转地,又是货币兑换业务的聚集区和商业支付的清算中心。

(二)其他城市国家转口贸易发展与金融

12世纪初,虽然威尼斯的转口贸易继续保持优势,但其他交通便利的城市也出现转口贸易繁荣的局面,包括热那亚共和国、比萨、佛兰德尔、布鲁日等。一些地区为获取转口贸易的垄断权力,开始在过境贸易中打主意。约阿希姆·布姆克(1986)认为,“牵制和约束过境贸易的有效方法是所谓‘强制卸货权’(Niederlage-und Stapelzwang)。境外商人被迫在规定时间和地点出手自己的商品;或者他们根本就无权自行将货物运载过境。这样一来,运送货物的权利就落到本地商人的手中”[7]。Douglass C.North and Robert Paul Thomas(1973)的观点是“中世纪欧洲的贸易网不限于地中海。先是热那亚人的船只,而后威尼斯人的船只前往西班牙北部,继而到英国,最后到尼德兰从事冒险事业。意大利人的扩张也不限于大海;他们的商人也由陆路前往德国和法国香槟地区集市经商。这样,在13世纪,著名的年代久远的地中海商业便通过陆地和海洋与北欧发达的贸易连接起来”。①

在这一时期,国际贸易包括转口贸易促进了金融发展,表现在许多方面:(1)部分贸易中心同时成为金融中心。阿希姆·布姆克指出(1986),12世纪汇集在法兰西的几个近全年举行的香槟集市,不仅是国际贸易的中心,而且是国际现金交易中心,在集市中,有各式各样的金融交易,如外汇、硬币结算、汇票、等等[8];(2)商业与借贷活动盛行。“商业闯进社会生活造成的经济骤变,使得不能适应这种情况的领主破产或拮据。这是因为经济骤变加速货币流通,结果使得币值降低,从而提高了所有物品的价格”[3]。原来靠土地赚取收益的人为了生活下去不得不求助于商业资本,数目庞大的借贷活动开始进行。连一些国家的国王也要仰仗城市金融家的帮助。13世纪初,德意志许多主教和僧侣已经通过意大利钱庄在香槟地区的代表处与罗马教廷进行金融方面的往来;(3)货物账目与钱币账目分开。在涉外贸易中,“意大利人首先学会了把钱币账目和货物账目分开记录,这种信贷和划账方式进展迅速,13世纪时,大部分大宗贸易已经是货币交易了”[7];(4)存款业务复兴、资本市场发展和银行建立。Douglass C.North and Robert Paul Thomas(1973) 认为,“这一时期发展的另一个辅制度协定是银行存款业务。存款银行不是一项新制度,可能在罗马时代就已经存在,但他们的复兴则要从12世纪末和13世纪初算起……这一制度的复兴及其在整个欧洲受到的欢迎证明,越来越需要有一个安全有保障并能降低为商业提供资金的费用的资本市场”。Charles P.Kindleberger (1984)提供的文献表明,1397年出现了麦迪西银行(Medici Bank),1407年在热那亚又成立了圣乔治银行(Bank of St.George)等等金融机构[8];(5)保险业建立。“保险业在这一时期也初露端倪,如所预料,他与海上贸易有关,其最早的创始者为意大利人。这时承保项目不全,只为一定比值的货物担保。已知最早的一例保险贷款可以追朔到1287年,以巴勒莫的一名公证人起草的契据为凭。后来承保业务广泛应用于其他城市,市场机制的作用被广泛推广用来分散风险。保险业务至少使冒险性贸易得到部分保证,这方面的成功便导致了保险业务最后扩展到其他许多活动,证实保险业终止的各项风险使这种制度创新得以成功”;(6)汇票、抵押贷款等金融工具广泛使用。“继银行存款业务开始后,创立了便利信用延伸的另一些制度。头脑精明的人不仅发明了募集和偿付这些贷款的机制,而且发明了各种汇票和为长距离交易负担费用的直接贷款形式”[9]。例如有人付给银行黄金,银行再借款给他,让他在其他国家购买物品。总之,这一时期随着转口贸易的推进,金融业得到长足发展。

三、欧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转口贸易与金融

(一)葡萄牙、荷兰等国转口贸易变化与金融

15世纪中叶和整个16世纪,由于拜占庭的衰落、奥斯曼帝国的崛起、航海技术进步、地理大发现等等原因,威尼斯等地的中间商作用最终被葡萄牙取代。1400年以前,欧洲的船只基本只是围绕欧洲的海岸进行贸易往来,1488年葡萄牙人首次驾船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证明欧洲到东方的贸易之路可以通过大西洋到印度洋实现,摆脱了奥斯曼帝国对欧亚贸易设置的屏障。Jack Goldstone(2008)认为,“葡萄牙作为亚洲大陆上势力最强大的欧洲国家的局面持续了将近一个世纪”[10]。随后,哥伦布的航海发现了欧亚之外存在的另一个大陆——南北美洲,开辟了新的国际市场。与此同时,欧洲北部各地区的贸易因荷兰航海能力的显著提高而加强,阿姆斯特丹成为1585—1730年之间,欧洲转口贸易最繁华的地区,直到后来被伦敦的贸易优势取代。

这一时期在金融方面,由于美洲新大陆丰富的银矿,使欧洲能够大量进口白银并铸造货币,增加了欧洲的货币流通量。这一方面促进国际贸易量增长,使更多白银用于国际贸易结算;另一方面使一些人手中拥有了充足的货币。Douglass C.North 和Robert Paul Thomas(1973)说,“任何团体一旦富裕,便可能成为王权大量借贷的贷款者。商人寻求妥协退让,这是贷款的最初的来源……”,“政府的财政需要是造成对贷款需求的一个原因,国际和地区贸易专业化的扩大是造成对贷款需求的另一个原因”。他们还认为,资本市场可以分成短期和长期的两部分,短期的资本市场与商业贷款相关,所使用的工具主要包括各种商业票据;而长期的资本市场与政府的贷款有关,所使用的工具主要包括债券。指出“资本市场在欧洲发展的天然地点便是商业中心。欧洲资本市场最初出现在地区集市上,而后在列日、安特卫普相继出现,最后与商业一道转移到阿姆斯特丹。16世纪初期,安特卫普的交易已控制了欧洲的汇票交易以及其他信用票据如即期票据、存单及国家和城市的债务交易。这种交易一次便有5 000名成员。货物交易则在城市的其他地方进行,交易所是专门用来进行信用票据的交易业务的。到下一个世纪,阿姆斯特丹的货币市场就更大了”。这时,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既是国际商业中心,也是银行中心和金融市场交易中心。荷兰资本市场作为西欧的货币市场,从一开始便是高效率的,进而,减少了搜索费用。而荷兰基本的和辅助的金融制度的创立则降低了交易费用,典型的表现是金融市场中的利率大大降低,“从1500年的20%~30%,降到1550年的9%~12%,甚至到17世纪下降为3%或更少”[9]。

(二)英国转口贸易推进与金融

18世纪的英国崛起,使荷兰丧失了商业霸权地位。英国在1680—1820年间,人均收入超过其他欧洲国家,1820—1913年间,在经济继续快速增长的同时,获得国际贸易优势。Jack Goldstone(2008)指出,英国等一些欧洲国家在与亚洲国家做生意中,开展了一种不必支付白银而可获益的方法,“就是像亚洲商人那样在大亚洲市场上从事转口商品贸易。欧洲人于是将印度的棉织品用船只运送到非洲和东南亚地区,再将非洲的黄金与铁矿石运回亚洲,并将中国的丝绸和茶叶运到印度”[10]。甚至开始在亚洲范围内调配各种贸易商品,英国人将中国的茶叶种植在印度北部地区,然后把印度的鸦片带到中国去,并卖出好价钱,直到中国的皇帝对于迅速增长的贸易赶到担忧而禁止鸦片进口为止。对殖民地国家的统治是英国推进转口贸易的有力保障。

在开展国际贸易过程中,英国开始对荷兰人已经创新的金融制度进行改进,使得伦敦在取代阿姆斯特丹的贸易中心地位之后,又取代其金融中心的地位。

按照一般教科书,银行业是从金匠加工和保存金而发展起来的。但在英格兰,“金匠变银行家仅是17世纪中期的事情,银行业的起源要早得多,而且与对外贸易关系密切。即使在18世纪,英格兰的大多数银行是由商人而不是金匠发展起来的”[8]。在很长时间,国际贸易与银行业携手并进。19世纪,一些从事外贸的商人从一般贸易转向专门贸易,继而又从专门贸易转向金融行业,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的人们认为经营货币比经营商品安全和容易,是对更低风险、更少麻烦、更小压力和更高地位的追求。在商人的行业过渡中,英国出现了由私人合伙的商业银行。在公共信用、货币制度、资本市场等一系列国际金融方面,英国也逐渐展现出强大优势。进而,“在亚洲、非洲国家,英国的航运、金融和保险业享有事实上的垄断权”[1]。

四、结语

20世纪以前,欧洲的转口贸易与金融的关系比较清晰:转口贸易带来金融需求,金融促进转口贸易发展,然后相辅相成。转口贸易带来的金融变化包括金融机构、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的变化。但随后的历史线索变得越来越复杂,金融不仅由贸易催生,而且政府财政赤字、战争、教会的收支、工业化、城市化、地缘政治等等一系列因素都可能成为金融发展的动力或阻碍,引起金融业变动。以转口贸易以及其他贸易形式来解释和证明对金融业的直接影响,变得越来越困难。

本研究还需要继续收集和整理转口贸易对金融影响的文献,包括针对20世纪以前的世界其他地区和20世纪以后的世界各地的研究,特别是研究当今转口贸易与金融的关系等问题,使成果日臻完善。

参考文献:

[1] 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 龙多·卡梅伦,拉力·尼尔.世界经济简史[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3] 亨利·皮雷纳.中世纪的城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4] 雷蒙德·弗拉沃,亚力山德罗·法拉希.意大利[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8:39.

[5] Douglass C.North and Robert Paul Thomas(1973),The Rise of The Western World :A New Economic History,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160-161

[6] Lane.F.C.and Mueller(1985)Money and Banking in Medidval and Renaissance Venice,vol1,Johns Hopkins Press,Baltimore.

[7] 约阿希姆·布姆克.宫廷文化:中世纪盛期的文学与社会[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51.

[8] 查尔斯·金德尔伯格.西欧金融史[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

[9] 道格拉斯·诺斯,罗伯斯·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

海外转口贸易篇6

依靠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人文环境以及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江苏省加工贸易得到了充分发展。2003年,江苏省加工贸易出口总额为3657748万美元,到了2005年,这一数据则变为了8205112万美元,加工贸易占进出口的比重也达到了64.5%,成为近5年来的最高值。2007年1-12月,江苏省进出口总额达34856167万美元,其中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为21516665万美元,所占比重高达61.7%,占全国加工贸易总额的21.82%。2008年第一季度,江苏省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为5344000万美元,占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的59.0%。

江苏省在近30年加工贸易发展过程中,不论是在软环境还是硬环境的发展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配套能力的增强使得产业规模效益日渐明显。目前,江苏省已经成为世界电子信息产业最重要的硬件制造基地之一,以笔记本电脑、显示器、数码相机、打印机、复印机、投影仪等为主要内容的加工贸易产业链相继形成,产业之间的关联度逐渐加深。

在江苏省加工贸易的构成中,进料加工所占的比重要高于来料加工,但是近几年以来,来料加工的增长速度很快,增速超过了进料加工。2004年来料加工高速增长,保持增长态势,到2005年达到峰值,同比增长87.3%,来料加工占加工贸易的比重也从2004年的22%上升到2005年的30%。2006年,全年增长25%,2007年第一季度,来料加工占加工贸易总额的比重达到34.91%,同比增长52.3%,比2006年同期高了7个百分点,是近年来的最高比值。而进料加工增长速度变缓,同比仅增长10%,增幅下降了21.9个百分点,这与进料加工进口增长乏力有关。

江苏省加工贸易出口商品结构主要包括机电产品、以光电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生命科学技术及航空航天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品、服装及衣着附件、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家具及其零件、液晶显示板、自动数据处理设备的零件、手机零件等。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江苏省投资环境的日益优化,机电产品尤其是高科技产品在加工贸易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加工贸易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开始占据主导地位。以机电产品为例,2000年江苏省机电产品加工贸易出口仅为87.61亿美元,占全省机电产品出口总额的73.49%,2005年出口额已上升为926.51亿美元,占比上升到83.15%,而2007年江苏省机电产品加工贸易出口为1141.3亿美元,是2004年的2.4倍,同比增长了23.2%,占机电产品出口总额的80.6%。

从国别和地区来看,江苏省加工贸易伙伴主要集中在欧盟、日本、美国、中国台湾、韩国、东盟等,其中日本为加工贸易最大对象国。美国、欧盟、中国香港、日本、东盟为江苏省加工贸易出口的五大主要市场,2006年上半年共出口381亿美元,占加工贸易出口的81.2%。中国台湾、韩国、日本、东盟、欧盟、美国则为江苏省加工贸易进口的五大主要市场。可以说江苏省加工贸易的市场还是比较集中的。

二、江苏省加工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江苏省加工贸易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加工贸易主体多为外资企业;内资企业配套水平偏低,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加工贸易的总体增值率低。笔者认为,问题成因如下:

1、加工贸易的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加工贸易的管理体制包括行政管理的灵活性、各部门管理之间的协调程度等。就目前江苏省实际情况来看,行政管理的灵活性还不高。由于各地区间的加工贸易发展很不平衡,对加工贸易的管理只能追求大范围的统一,无法面面俱到,更没有办法满足个别地区的个性发展需要。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也不够,没有形成一种管理上的合力。目前的加工贸易管理体制在部门上的分工表现分散。加工贸易具体政策的制定涉及经贸委、商务部、海关、税务总局,甚至还有银行和外汇管理局等多个部门,由于各部门之间协调程度不高,各部门所掌握的信息都很分散,政策之间的衔接必然会存在一些漏洞,不能有效地加以整合,远远不能满足现阶段加工贸易快速发展的需求。

2、现行政策范围过窄制约了加工贸易向高增值环节延伸首先是加工贸易的准入门槛较低,目前的保税待遇对于各种产业都适合,缺乏引导作用。加工贸易商品分类管理和加工贸易企业分类管理制度也有待完善。目前的加工贸易企业分类管理是按照海关监管情况进行分类,还没有引入环保、安全、社会保障等标准。商务部在2007年4月12日的关于加强加工贸易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规定,要完善加工贸易企业准入管理,加强加工贸易企业经营状况及生产能力核查,将环保、能耗、用工、设备水平等指标纳入加工贸易企业经营状况及生产能力核查范围。其次是国家关于加工贸易的政策范围过窄,对处于生产下游的与营销相关的产业需求没有相应的规定,如前面所提到的那样,研发、设计、物流服务、产品营销等都没有被纳入到加工贸易业务范围,制约了加工贸易产业链的延伸,而且这些在全球生产价值链中都属于高增值的环节,对于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技术和管理水平都有促进作用,因此现行政策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3、现行出口退税政策不利于鼓励国产料件的使用我国的加工贸易政策规定,对加工贸易进口料件实行“保税”监管政策,即用于加工贸易出口的料件在进口时,免征关税与增值税,出口时不退增值税。以加工贸易名义进口的料件,若用于生产内销产品,要补交关税与增值税。对于采用部分国内中间投入品的加工贸易出口,出口退税实行“免、抵、退”的政策。也就是说按照现行的出口退税政策,加工贸易企业如果从国外进口原料,进口的料件可以免交关税和增值税,而其出口产品中所使用的国产料件部分却只能享受部分退税的待遇,对于大多数产品而言,都存在着征退税率之差,这样一来使用国产料件要比使用进口料件承担更多的税收负担,即国产料件的使用比例越高,税收的成本也就越高,企业利用国产料件的积极性受到打击,不利于进口料件的国内替代,也不利于带动国内原材料产业的发展。同时因为国内原料不得与进口保税料件调换,也不利于国产料件的进口替代。

三、政策变化的主要内容及其对江苏省加工贸易的影响

1、政策变化的主要内容加工贸易涉及海关、工商、税务、银行和外经贸等多个部门,因此加工贸易的政策也就涉及到贸易、财政、税收、外汇、产业等多方面的政策,体系庞大。加工贸易的迅速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和鼓励,为更好地发展我国的加工贸易,国家对加工贸易政策的调整一直都在进行中,尤其是近几年来由于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使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大降低,有关加工贸易政策的调整比较频繁,国家有关部门连续出台了许多政策,这些政策包括有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加工贸易保证金台账实转、出口退税调整、加工贸易海关监管方式等。具体来说政策变化的主要内容有:

(1)加工贸易分类管理政策。从1999年开始,国家对可进行加工贸易的商品实行分类管理,国务院下发的国力、发第35号文件对加工贸易商品做了分类管理,按商品将加工贸易分为允许类、限制类和禁止类3种。2004年至今,商务部联同海关总署和环保总局已经先后了5批禁止类公告(分别是商务部、海关总署、环保总局2005年第105号、2006年第63号和82号公告、2007年第17号公告、2008年第22号公告)。2007年的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中共有1140个税号商品被列入范围,2007年海关总署第44号公告了一批新的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主要是在原有的限制类目录上新增加了1853个商品税号,新增商品类别主要涉及塑料原料及制品、纺织纱线、布匹、家具、金属粗加工产品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且新增商品主要是按限制出口管理的。

(2)加工贸易保税监管措施。2004年我国决定开始建立出口加工区,同年四月了《海关对出口加工区监管的暂行办法》。为进一步规范出口加工区管理,促进加工贸易健康发展,商务部于2005年11月再一次了《出口加工区加工贸易管理暂行办法》(商务部2005年第27号令)。其第六条和第十四条分别规定,出口加工区内禁止开展高耗能、高污染等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要求的加工贸易业务,不得开展拆解、翻新业务。2005年8月开始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加工贸易企业联网监管办法》(海关总署第150号令),提高了管理效率,使得对加工贸易企业的管理更加方便快捷。

(3)调整出口退税率。2005年9月14日财政部、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的《关于调整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和增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的通知》(财税[2005]139号文)和财税[2007]90号文调整了部分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尤其是后者不但进一步取消了553项“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还将2258项容易引起贸易摩擦的商品的出口退税率降低至13%、11%、9%和5%,并将10项商品出口退税政策改为了出口免税政策。

(4)增补加工贸易禁止类和限制类目录。财税[2006]139号文将一些取消了出口退税的商品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并规定对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的商品进口一律征收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税。2007年国家新的出口退税政策又把降低出口退税率商品全部列入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且要求开展限制类加工贸易的企业根据海关的管理级别就全部保税进口料件应缴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之和缴纳50%或100%的保证金,实行银行保证金台账实转管理,但中西部地区A类和B类加工贸易企业继续实行银行保证金台账空转管理。2008年4月5日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又对已经的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进行了修订和增补,至此,2008年版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共计1816个海关商品编码,其中包括新增禁止类商品目录39个和2007年第二批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598个。

加工贸易政策调整的目的在于促进外贸增长方式转变和按照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出发,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过多消耗资源的产品出口,从而落实科学发展观,而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是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因此,按照国家宏观调控、产业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商务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将继续完善加工贸易商品分类管理办法,建立产业和产品准入目录的动态调整制度,根据进出口税则目录调整情况以及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定期加工

2、政策变化的影响

(1)出口企业的税收成本增加,产业链受影响。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包括取消、降低和出口免税,涉及到的行业非常广泛,不仅会直接增加出口企业的税收成本,甚至会影响到整个产业链。企业可能需要审视整个供应链,通过重新筹戈性产和交易环节来降低税收成本。有些企业的原材料采购途径、生产和加工模式可能会因此而改变。

(2)企业资金流转受到影响,部分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以2007年的新政策为例,根据2007年第44号公告中关于保证金台账的相关规定,东部地区海关分类为A类和B类的企业都需要按照全部保税进口料件应缴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之和的50%缴纳台账保证金,这必定会在一定时间内占用企业的流动资金,使企业的营运资金受到影响。而且由于东部地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新设立的外贸企业将不予批准进行限制类商品加工贸易业务,这将限制这方面的增量,也

这些政策调整总体上将有利于提升江苏省加工贸易的产业层次,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但在短期内此次加工贸易政策的调整对江苏省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全省受影响的加工贸易型企业达4000多家,仅2007年8月23日开始实施的新的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涉及到的江苏企业就有3000家左右。据江苏省有关部门的统计显示,加工贸易政策的变化对江苏省的影响呈明显地区特征。限制类商品加工贸易出口85.5%集中在苏南地区,苏中、苏北分别占10%、4.5%,其中苏州、无锡两市首当其冲。但是2007年公布的第二次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目录总体上对江苏省的影响则是有限的,但是对个别行业、企业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受国家这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根据南京海关最新公布的数据统计,2008年第一季度,江苏省加工贸易进出口534.4亿美元,增长11.1%,与2007年同期相比,增速下降了10.7%,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59%,而一般贸易进出口总值虽然只有298.1亿美元,同比增速却为32.8%,超过了加工贸易21.7个百分点。一般贸易比重上升,加工贸易增长趋缓,外贸增长方式出现了新

四、江苏省应对政策变化、发展加工贸易的对策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继续发展加工贸易,着力吸引跨国公司将更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转移到我国,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商务部也召开了全国加工贸易研讨会,对促进加工贸易继续发展、转型升级提出了具体要求。加工贸易是全球化条件下发展中国家加速工业化战略的有效途径之一,面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及其带来的影响,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是出路之一。结合当前江苏省加工贸易发展的具体情况,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1、提高加工贸易的本土化程度。提高国内配套水平。促进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针对目前本土企业参与加工贸易程度不高的现象,要提高本土企业在加工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加强对国内产业的带动。从政府方面来讲,要为本土企业提供更为宽松的政策环境,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政策,为本土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解决在发展加工贸易中遇到的具体困难,提供融资、国际市场资讯、人才引进、关键零部件生产技术等方面的帮助,提高本土企业参与加工贸易的程度,强化加工贸易的溢出效应,更要鼓励和引导更多的本土企业直接从事加工贸易。从本土企业自身方面来说,要“积极为已经开展加工贸易的企业提供配套,提供原材料、零部件,替代部分加工贸易进口的中间投入品,这既可以“借船出海”,又可以在配套过程中充分利用加工贸易的“溢出效应”,提高本土的管理、质量和技术水平。对于直接从事加工贸易的本土企业来说,要学会在全球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采购和销售,这样可以增强本土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鼓励内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为外资企业配套,逐步增强相关产业的配套能力,增加国内零部件和原材料采购比重,提高出口商品的国产化率,延长加工贸易产业链。提高加工贸易附加值,增强加工贸易的创汇能力。

要提高国内料件的质量和技术含量,使其早日符合国际同类产品的质量和技术要求,解决我国加工贸易中间投入品产业薄弱的现象;另一方面,要抓住当前跨国公司把区域研发中心逐步转移到我国的机遇,积极参与到其技术研发中,使本土企业学习其先进技术,实现技术本地化,从而提高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扩大产品领域,提高产品层次,加速产品的升级换代,引导加工贸易型企业将生产转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加工贸易,从而也可以提高加工贸易国内增值率。配套产业发展可以带动当地产业成长、实现产业升级换代。

2、加强地区之间的合作。实现加工贸易区域协调发展

目前江苏省加工贸易区域发展很不平衡,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苏南五市,从2002年的统计资料看,五市的加工贸易出口占全省加工贸易出口的89.4%,而苏中南通、扬州、泰州加工贸易出口仅占7.1%,苏北五市所占分额更小,仅占3.5%,且苏北地区加工贸易多为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企业规模小、实力弱。随着苏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产业升级和转移的趋势是必然的。而且加工贸易的迅猛发展,资源性矛盾逐渐成为制约加工贸易进一步发展的因素之一,如原材料、能源、土地等。要充分认识到不同的产业链中的加工贸易在其他地方的比较优势,在国家政策鼓励加工贸易向中西部转移的机遇下,可以把苏南地区一些附加值比较低、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企业逐渐转移到苏中和苏北地区,这样既可以保持加工贸易在江苏省整体上的优势,又可以充分利用苏中、苏北地区的丰富资源和潜在优势,促进这些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苏南地区要与苏中、苏北地区加强合作,给予他们必要的如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的帮助。政府也要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这些地区有能力和发展条件的企业为苏南地区的产业配套生产,充分利用和创造条件,使越来越多的地区融入到国际分工体系中,从而促进全省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全省加工贸易区域协调发展。当然也要意识到由于对东部地区新设企业“设限”,苏南地区现有的限制类商品加工贸易企业向苏北转移的难度也将大大提高。

3、充分利用出口加工区和保税区优势出口加工区是海关监管、专门从事出口加工业务的特殊封闭区域,区内企业可以享受快速通关、保税免税等众多优惠。而保税区是“具有进出口加工、国际贸易、保税仓储商品展示等功能,享有‘免证、免税、保税’政策,实行‘境内关外’运作方式,是中国对外开放程度最高、运作机制最便捷、政策最优惠的经济区域之一”。江苏拥有全国数量最多的特殊监管区,全省现有昆山、苏州工业园区、连云港、南通、苏州高新区、镇江、无锡、南京、常州、吴中、吴江、扬州、常熟13个出口加工区和张家港1个保税区,这些特殊监管区大多存在着比较大的发展空间。加工贸易企业在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开展加工贸易业务,是按照海关对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管理规定来办理的。按现行加工贸易政策的规定,这些特殊监管区内的从事限制类商品生产加工的加工贸易企业不在海关总署第44号公告调整之列,使得这些海关特殊监管区的政策优势更加明显,也为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提供了平台。由于区外加工贸易监管难度大、风险高,要逐步引导区外的企业转移到区内开展加工贸易生产经营活动,从而便于集中管理,也有利于出口加工区的发展。此外,还要整合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中心等物流功能,优化产业链之间的深加工结转,促进加工贸易向高附加值环节延伸。

4、政策引导,继续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加工贸易转型和升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转型是指从加工贸易向一般贸易的转型,而升级则是从附加值较低的加工链走向较高的加工链”。国家加工贸易政策调整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使其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向。

江苏省政府在2007年7月18日召开的对外贸易政策调整专题座谈会上指出,江苏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方向主要是:“加工贸易由加工制造为主逐步向采购、加工制造、分销服务、售后服务以及研发、信息资讯等方向转型升级,加工贸易的主体要由外商投资企业为主逐步向内资企业,尤其民营企业为主转变,对加工贸易从严密监管向风险管理、贸易投资便利与规范高效科学的监管方式转型;加工贸易发展模式向具备长期战略规划的理性发展模式转型”。

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还需要政策的引导和支持,政府应该建立与完善有助于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产业政策、地区政策、税收政策、信贷政策、财政政策、进出口政策、保险政策、外汇政策等相关政策和法规,建立起总体政策体系,在保持总体政策稳定的前提下,稳步推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摘要:加工贸易是我国利用外资和参与国际分工的一个重要方式,从1978年开始,江苏省加工贸易发展之路已经走了整整30年。本文从江苏省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入手,结合近几年相继出台的多个加工贸易新政策,分析了政策变化对加工贸易的发展带来的影响,对如何进一步发展江苏加工贸易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海外转口贸易篇7

1858年《天津条约》要求登州开埠,而英国认为烟台比登州更适合大型汽船的往来,要求改为烟台开埠。烟台于1861年8月22日正式开埠,东海关于1862年3月正式设立。东海关是中国最早设立的海关之一,清政府在山东沿海各地设置的23个常关均由东海关管理。可见烟台在当时山东对外贸易中具有重要地位。烟台开埠后直到1898年青岛开埠,烟台作为山东唯一的开埠港,海外贸易逐渐繁荣。从中国南部去北方的船只,从日本去天津的船只等都在烟台中转。烟台开埠促进了以汽船贸易为中心的沿海贸易额的急剧增长。烟台虽因外国的压迫而开港通商,但贸易的兴盛促进了产业的发展,成为当地的重要经济支柱。烟台被称为“进出口产品的中心集散地”,“海洋交通的地区间贸易的中心港”也转移到该地。贸易特别是出口的持续增长极大促进了农业,手工业在烟台极其经济腹地的发展。

刘(1990年)利用中国海关的统计资料———关册,把开埠后到1919年烟台的贸易按贸易额分为:①1867年―1879年的成长期;②1879年―1895年的停滞期;③1895年-1913年的全盛期;④1914年―1919年的衰退期的四个时期。本文根据重新整理过的《近代山东省沿海通商貿易统计資料》的数据,重新完整讨论1864年—1942年烟台的贸易发展。在图1中,烟台的海外贸易,可以在1900年左右大致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海外贸易在1899年之前逐年增长并在1899年达到小高峰,在1901年以后,有小幅变动但基本维持在1900年以上的规模,并在1921年和1939年分别达到高峰。大多认为烟台出口超过进口是在1910年,[17]而在图1中首先出现出超是在1911年。其后从1919年以后才出现长期出超状态。图中可以看出1919年之前,烟台的海外贸易受进口影响较大,之后除个别年份受出口影响较大。这反映了烟台出口经济在开埠后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长期的成长期,在20世纪逐渐繁荣。

图1中,烟台的海外贸易在开埠后经过近30年的缓慢增长,在19世纪末期开始快速增长。这段时期,进口长期超过出口,说明与洋货的大量流入相比,烟台的出口产业相对处于成长期。之后于1899年进口短暂减少,1900年出口减少,这是受青岛1898年开埠的影响。其后到1905年烟台的进出口仍呈现增长态势,这是因为,一方面青岛虽然于1898年开埠,但港口建设需要时间。另一方面,最初德国殖民者实施自由港政策,自由港政策对进出青岛的山东货物征税,为了避税,虽然路费相对高,中国商人更多选择从烟台出口。进口在1904年下降并于1905年到1912年逐年下降,出口在1907年下降,其主要原因是1904年胶济铁路开通及青岛第一码头的竣工,1905年青岛税收政策改制等,使更多的货物转由青岛进出口。特别是胶济铁路的开通,原山东内地、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等地由烟台进出口的货物改从青岛港走。1905年的大连开港也使东北的部分货物转由大连出口,例如烟台豆饼的出口占全国的比例最高时达30%多,在大连开港后迅速降低直到0.1%。1908年烟台大台风也加速了当年贸易的减少。烟台进口在1913年到1917年逐年增加,主要因为一战的爆发以及1914年德国和日本在青岛开战,青岛的基础设施、港口以及产业受损,所以洋货转由烟台流入。部分货物,例如草帽辫,茧绸,花生,其出口均在青岛迅速减少而在烟台大幅增加。图2中1913年至1915年青岛的海外贸易大幅度减少,而烟台的海外贸易则相对增长。1918年以后随着青岛港口功能恢复贸易增长,烟台贸易逐渐下降,特别是进口逐年下降。

1921年出口的急速增长带动了贸易额的迅速增长,这是因为烟台港的完全竣工以及烟台-潍坊间的烟潍公路的开通而带来的经由烟台贸易的增长。1921年以后贸易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除了青岛海外贸易的迅速扩大这一主要原因外(参见图2),还有1922年的烟台地震及大火灾,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烟台港及所有船只被吴佩孚控制,1927年渤海湾结冰数月不能通航等原因。1931年贸易的突增,是源自国内政局的短期稳定。1939年的进口突增,主要是来自英国进口的突增。1939年二战爆发,之后贸易额逐年减少。由图3左侧图可知,烟台土货流出主要依靠国内各开放港再出口,经烟台港直接出口在20世纪后逐渐成长,但最多仍未达到土货流出量的50%。可知烟台当地的土货经济发展远不仅是直接出口的规模。由图3右侧图可知,洋货进入在开埠后初期主要依赖烟台港以外的国内各港,进入20世纪,烟台港成为洋货进入的主要港口。

二、结语

在历史上,烟台一直是山东半岛地区的发达地区。1864年烟台作为山东最早的开放港开埠,在长达40多年的时间里起到了山东对外窗口的作用,贸易虽然波动,但整体不断兴盛并保持一定规模。特别其出口及土货流出的不断增加反映了烟台及腹地经济的逐渐发展。其后随着青岛开埠,胶济铁路开通,东北各港的开埠等,烟台作为山东第一贸易港的地位逐渐衰弱,并被青岛赶超。

海外转口贸易篇8

对国际惯例创新

目前,国际上自由贸易园区的主要类型有转口集散型、贸工结合型、出口加工型、保税仓储型。

自由贸易园区并没有具体的功能,各国均根据本国国情赋予其在保税状态的不同名称和不同功能。例如,在英国自由贸易园区,货物进入园区内不需要交纳进口税;在中国香港自由贸易港,除四类特定商品(汽油、烟草、白酒等)外,进入自由贸易港的货物不征收进口关税;新加坡自由贸易园区主要为该国大量的转口贸易提供服务和设施。

国务院正式印发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从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扩大投资领域开放、推进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完善法制领域制度保障等5方面提出了改革的9项任务和措施,并对金融、航运、商贸、专业、文化、社会等6个领域服务业扩大开放提出18条优惠措施。

无论从类型、定位还是优惠措施看,上海自贸区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典范,它既不同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自由贸易园区,也不同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原先倚重货物贸易发展制造业的定位,而是着力于发展高端制造和现代服务业,致力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优化和升级。这既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战略选择,也是对国际惯例的创新。它向国际社会释放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强烈信号,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国外投资者在中国投资的信心。

海关特殊监管

中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就是中国特色的自由贸易园区。中国的113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近900个保税监管场所,都属于国际上的自由贸易园区范畴。根据《京都公约》和中国创新改革实践,自由贸易园区在中国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保税监管场所。

这一点在国际社会得到认可:2010年,英国《金融时报》对全球自由贸易园区进行排名,上海外高桥保税区荣膺全球自由贸易园区的第一。2011年11月11日,《第11届世界自由贸易园区大会》在上海举行。世界自由贸易园区协会主席马瑟先生表示,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对世界自由贸易园区发展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自由贸易园区与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本质特征相同,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部分政策更加优惠。第一,业务功能相近。从英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自由贸易园区所具备的功能以及开展的业务来看,园区内可以开展仓储、物流、加工等业务。而中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均可以开展仓储、物流、加工等业务,与各国的自由贸易园区并无差异。

第二,海关监管相似。从英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自由贸易园区(自由贸易港)海关的监管分析,中国海关对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监管与其他国家海关对园区的监管基本一致,体现在封闭式围网管理、计算机管理系统、账册式管理等方面。

第三,优惠政策类同。目前,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部分优惠政策优于英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自由贸易园区(自由贸易港)的政策。

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实施的税收政策包括:境外设备、货物入区免税、保税;区内企业自用合理数量的办公用品以及所需维修零配件予以免税;境内区外货物入区视同出口,办理出口报关手续,实行退税(保税区实行离境退税)等;区内企业之间交易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货物出区进入境内区外按货物进口的有关规定办理报关手续,并按货物的实际状态征税;区内货物存储不设存储期限。

上海自贸区是对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创新发展。2012年10月,国务院颁布出台了《关于促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对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在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进行了全面规范,明确了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要联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统筹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发展服务贸易以及多元化发展的方向,使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成为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有效载体,上海自贸区成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升级版”。

上海自贸区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进一步创新发展保税服务贸易。当前,在货物贸易领域,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政策功能已较为充分,下一步发展重点是服务贸易领域的开放改革。同时,要拓展业务类型,促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向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服务等方向多元化发展。上海自贸区将重点在服务贸易领域开放以及金融、外汇等方面改革上开展先行先试。

二是创新提出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上海自贸区成为外商投资管理改革的试验田,下一步,将借鉴国际通行规则,对外商投资试行准入前国民待遇,研究制订试验区外商投资与国民待遇等不符的负面清单。对未列入负面清单的投资,按照内外资一致原则,将外商投资项目由核准制改为备案制,简化办理流程,同时完善审查制度,构建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三是创新海关监管。上海自贸区以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为基础设立,海关的监管思路必须做出调整,监管手段必须不断提升,监管方式必须不断创新,才能不断适应自由贸易实验区的发展定位,促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可持续地健康发展,发挥其示范带动、服务全国的积极作用。

扩大开放试验田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提出必须落地才有其现实意义,何况,中央已经明确提出,要使上海自贸区成为推进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试验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因此,上海自贸区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作出贡献。在落实《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上,建议注重以下几点:

一是积极促进贸易便利化。可通过简化上海自贸区“一线”进出口通关手续、实施高效保税货物流转管理、落实选择性征税等政策和措施,为上海自贸区内企业提供贸易便利。

二是创新发展新兴业态。上海自贸区既要发挥货物贸易的传统优势,又要不断创新发展新兴业务,实现从货物贸易为主向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并重的发展方向转变。要针对上海自贸区改革创新业务,如推动期货保税交割业务加快发展,促进保税展示平台建设,支持跨境电子商务试点等,并出台相应的支持举措。

三是全面整合监管资源、搭建信息化平台,实现上海自贸区“管得住、通得快”。在促进贸易便利化、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创新的同时,还需实施有效监管,保障各项改革创新措施的有序推进,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与发展保驾护航。

在这个层面,上海自贸区应该建立以信息化监管为基础的管理模式。一方面,通过先进科技手段,简化通关作业流程,寓管理于服务,尤其是对信誉好、规模大、风险低的企业提供更加便捷的管理。另一方面,利用信息化系统的不同模块,有针对性地实施风险分析、分类监管,满足企业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服务多样化的业务发展需求,实现对不同区域、不同企业和货物的分类管理,为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国际中转集拼、服务外包、文化贸易、融资租赁、维修检测、跨境电子商务等搭建高科技服务平台。

上一篇:数字化教育与教育数字化范文 下一篇:数字艺术学习内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