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05 19:42:16

社交网络论文

社交网络论文篇1

内容分布及传播模式的重点在于如何将消费者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合理的分类,而后确定最佳的比例并在社交网络平台上进行。通过研究知,企业在社交网络平台上的话题内容最佳比例为:10%能够引起讨论或引领行业的话题,30%是品牌产品咨询,60%为行业内质量比较高的信息。其中要想高质量行业内容,企业不仅要运用行业内专业术语,而且还应与自身风格靠近。一般情况下,企业所处的行业专业知识比较多,企业可将一些服务知识或主打产品以话题的形式定期与客户分享。例如,外语培训行业的企业可分享节日英语、每日英语等内容。同时,企业还应注重所在领域新闻动态的分享,以提高企业的专业度。这就要求企业中信息编辑加强行业信息的收集,并加以精心提炼,定期以话题的形式进行。企业品牌产品咨询信息又可加以细分,即30%为用户提及到的品牌内容,30%有关品牌的发展及新闻,40%是一些与营销相关的信息。具体组成比例企业可结合社交网络平台成熟程度,适当增加企业品牌口碑的内容。另外,为了鼓励用户自动有关品牌的相关内容,企业应积极与用户互动。例如,可赠送礼品以回馈用户,在增强用户归属感的同时,更多的挖掘用户朋友圈中的潜在客户。10%能够引起讨论或引领行业的信息是企业竞争力的体现,要求企业以行业领军者的角色,为确保行业健康、稳定的发展相关信息。例如,食品行业的企业可食品安全方面的信息等,以引领行业处于良性发展之中,提高用户对企业的信赖度。

2.企业社交网络平台架构模式

为了提高信息效率,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目标,企业还应将构建社交网络平台架构当作重点。就目前来看,企业平台类型包括赢得的平台、付费平台、免费平台以及自有平台等。其中企业自有平台有:企业官网、企业电邮平台、企业各微博账号等;免费平台包括分类信息平台、问答平台以及博客论坛等;付费平台有微博大号的转发、各类门户广告位等;而赢得平台一般基于付费平台基础之上,不过因企业声势较大,引起人们自行转发。在明确了企业不同平台类型后,究竟该怎样使产品或品牌信息在不同的渠道上高效传播呢?首先,和行业相关的内容信息通常在企业自由平台之上,有时尽管的内容和产品或品牌的联系不是那么紧密,但经过转发企业官方账号会被更多的人看到,从而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同时,企业可将不同平台进行有机的结合,使更多的用户了解企业及产品信息,从而促成产品的销售。例如,企业可在自有平台上比较完整的信息,而后分享到官方微博平台上,这样当用户看到微博上的信息就会点击,进入到自有平台上的详细页面。其次,将一些可能引起用户自发传播的信息内容在免费平台上,而企业的自有平台进行转发,以提升企业的口碑。例如,企业可利用用户量大、门槛低的论坛、博客信息等。另外,为了避免低质量信息,企业应用户真实的评价及体验。最后,社交网络时代的市场营销,还应注重借助付费平台的力量,以提升企业产品与品牌的人气。例如,在知名度较高的门户网站上投放广告,或要求微博大V进行转发等,均能大大提高企业产品信息及品牌的曝光率,给企业带来潜在的产品销售机会。

3.用户聚集模式

社交网络时代背景下,市场营销的关键在于怎样更多的聚集用户,只要这样才能提高企业产品的销量。目前聚集用户的方式包括:吸引用户和主动寻找用户之分。其中吸引用户时应重点把握以下内容:首先,企业社交网络平台使用品牌名命名,以方便用户搜索品牌名找到社交网络平台。当用户了解企业产品或品牌信息就会添加关注,为聚集更多的用户奠定基础;其次,注重线下客户向线上的引导。例如,企业可将关注方式、网址等印在广告海报上进行宣传。目前,最为流行的方式通过扫描二维码引导客户添加关注等。同时,企业还可举办大型市场活动并评选出获奖观众,而获奖观众的信息可在社交网络平台上,以不断扩大企业用户群;最后,在社交网络平台上举办抽奖、优惠活动以最大限度的聚集用户。主动的寻找用户虽然更为积极主动,但需花费大量的时间成本,实际操作时应注重以下内容:首先,利用关键词寻找用户。企业可在微博中搜多提及企业品牌的用户,而后对其的信息进行评论或发私信等,邀请其关注,以更加方便的关注企业的信息;其次,与比较热门的社交网络平台合作。例如,企业在举行相关活动时,要求热门的社交网络平台进行转发等,借助热门社交网络平台进行推广。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选择合作社交网络平台时应与企业所从事的行业相近,只有如此才能提高企业品牌知名度;最后,选择合适的人群。目前,不同的行业都有数不清非常活跃的QQ群、论坛以及网站,企业市场营销人员应加入其中积极参与相关话题的讨论,并解答用户的问题,以引起用户的关注,而后再销售企业产品难度就会大大降低。

4.内容时间频率模式

本文以微博为例介绍内容时间频率模式。众多周知,微博拥有很大的用户,怎样使更多的人浏览到的信息,确定合理的信息时间及频率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首先,企业应认真总结微博传播的特点,即,碎、平、快等,而且很多微博用户没有大量时间读完微博的全部内容,一般只是选择最新的信息,因此把握正确的时间尤为关键。研究发现,在工作日应重点把握四个时间点:8:00-10:00这一时间段多数人处于上班路上,因此有闲暇时间浏览微博;12:00-14:00这段时间人们吃过午饭处于午休时间;人们在17:00-19:00以及21:00-24:00这两个时间段拥有大量时间,因此,在微博信息时应注意把握时间;同时,根据不同对象确定合理的微博信息。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所发信息的关注度。例如,如果的微博信息主要受众为大学生,应考虑到大学生晚上、周末的时间比较多,因此微博的时间点应选择在晚上或周末早上。另外,还应根据微博内容确定最佳时间。例如,如果是行业动态或业界新闻应在上午进行。如果微博内容是有关家居生活、休闲娱乐的内容,应将其在晚饭后的时间段。其次,在社交网络上信息时应准确控制频率。具体情况应把握以下几点:第一,在热门时间段集中原创信息,以提高信息的关注度。如果是微博每天的原创信息不应超过10条;第二,无论是转发还是原创信息,注意时间间隔不能太短,一般在5分钟为宜,防止过多过快的信息引起用户的反感;第三,灵活处理突发信息的。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决定突发信息的频率。尤其对于社会关注度比较高的信息应及时。如果的信息不是很急切,可选择在热点时间进行。总之,企业应根据信息的具体内容,准确掌握时间与频率,不断提高用户的关注度,让更多的用户更好的了解企业及产品,为产品的顺利销售奠定坚实的基础。

5.总结

企业要想在社交网络时代做好市场营销,应积极探讨不同的营销模式,结合企业产品功能,确定适合企业产品的营销手段。同时,企业还应不断总结和分析不同营销模式的优劣,掌握社交网络时代市场营销的技巧,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以及产品和品牌的关注度,促进产品的销售,实现经济效益不断增长的目标。

社交网络论文篇2

利用社交网络可以将目标客户锁定在一定范围内,通过对目标客户的重点服务,就能够及时准确的了解目标客户的需求,不仅提升了服务质量,也能够达到一定的服务效果。再加上客户在社交网络中都有一定的朋友圈,这样就能利用口碑效应扩大企业的品牌效应。这种利用口碑效应也敦促了企业在生产产品的质量上不能掺假,两者之间形成了一种在一个层面上约束在另一个层面上相互发展的局面。基于社交网络的市场营销符合网络用户的需求基于社交网络的市场营销模式的出现不是偶然,是一种必然的结果。这种新型营销模式的出现再加上数量庞大的网络用户人群,符合了网民网络购物的需求,这个庞大的市场也给了企业销售的渠道与平台,十分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

2基于社交网络环境下的市场营销模式

2.1建立顾客信息系统及时了解客户需求现在企业都了解想要真正的立于市场中,特别是当下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不能只满足于眼前利益,而是应该做好长远发展的打算。不能只是做一次性买卖,而应该利用网络优势建立一个完善的顾客信息系统,以便了解顾客的需求。只有这样企业才能了解客户,针对性地为客户提品或服务。这种方式并不困难,特别是现代的计算机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利用网络建立顾客信息系统并不难。在顾客信息系统建立时,应该主要放在三个方面,一个是客户的基本资料,二是客户的消费心理,三是客户的消费习惯。顾客档案的建立是为了能够让企业了解客户,更好地推送客户可能需要或者喜欢的产品。消费习惯也能反映客户的消费水平甚至是收入水平,挖掘其中的潜在大客户。并且客户信息系统的建立也能够为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带来便利。

2.2建立企业与客户交流平台实现双赢企业在建立了完善的客户信息系统之后,还需要建立一个与客户沟通的平台。建立双方沟通的平台,企业能够从交流沟通之中了解客户对于产品的一些想法和意见。毕竟在实际中企业难以做到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审视自身的产品,所以这样一个沟通平台的建立不仅能够让企业认识到自身产品的不足,并且加以改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能够在沟通中了解客户的需求。

2.3提供个性化服务提升企业品牌效应传统的市场营销模式的弊端之一就是所有产品都是量化生产,已经不能够满足当下的人们对于新鲜事物的追求。传统营销模式不能够提供个性化服务不仅是这种营销模式的弊端,也制约了企业的发展,流失掉了部分市场资源。而基于社交网络环境中的市场营销则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性十分轻松地克服了传统营销模式的弊端,但是企业应该清楚认识到所谓的个性化服务不仅包含了具体到某个消费者的个人需求与喜好。在客户为做出具体的购买意向时企业就已经能够提供相关产品供消费者浏览与选择,这种具有前瞻性的做法归功于客户信息系统的建立以及双方之间的沟通。个性化服务缩短了客户在网络购物中的购买时间,对企业留下一个好的印象。提供个性化服务满足了客户需求,也增强了客户对企业的忠诚度。

3结语

基于社交网络环境下的市场营销模式已经成为了许多企业谋求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甚至部分企业完全将营销模式投入在互联网中,这也说明了社交网络中的市场营销模式对于企业的重要性,特别是网络用户数量的不断递增,提供给企业发展社交网络的市场营销的渠道与平台更加宽泛。利用社交网络实现线上的市场营销,不仅开拓了企业销售产品的渠道,拉近了企业与客户之间的距离,实现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让客户购买到真正满足自身需求的产品。

社交网络论文篇3

Abstract: In view of investigation for status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using social networking platform at pres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act brought by social network platform on college students growth and its cause, then puts forward to the ness of measures related to improving the college student's behavior management and education effectively for the student workers.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社交平台;学生工作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Internet social networking platform;student work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21-0178-03

0 引言

本文立足于大学生使用网络社交平台的现状调查,通过对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同学发放一定数量的调查问卷,通过调查分析认为网络社交平台的使用对大学生生活起到了扩大交际圈、更为方便的联系朋友以及宣传的积极作用,也存在个人信息泄露、安全问题。本文基于此得出对大学生日程行为的管理和教育建议,对目前从事大学生教育和管理的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

1 调查问卷的基本情况

1.1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本次问卷调查主要面向河源职业技术学院一、二、三年级分别下发100份以上的调查问卷,并且注重男女的比例,共发放300份,回收287份,其中有效问卷268份,回收率96%,有效率90%,有效率达到了问卷调查发放的要求。调查问卷共设计12个问题,涉及年级、性格、城市或农村、社交网络平台种类、社交网络平台的使用情况等方面内容。

1.2 调查的方法

本文除了采用问卷调查法之外,还采用访谈法、文献研究等方法。

2 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平台的现状

2.1 社交网络平台简介

网络社交的起点是电子邮件。BBS则更进了一步,把“群发”和“转发”常态化,理论上实现了向所有人信息并讨论话题的功能。社交网络平台主要作用是为一群拥有相同兴趣与活动的人创建在线社区,为用户提供各种联系、交流的交互通路,如电子邮件、实时消息服务等。此类网站通常通过朋友,一传十十传百地把网络展延开去,极其类似树叶的脉络,称之为“社交网站”。

2.2 大学生主要使用的网络社交平台较统一

通过问卷的调查,反映出使用网络交友平台是一种普遍现象。大学生经常使用的是QQ、微博、微信三类网络社交平台。说明大学生网络社交平台的选择比较集中,大家都愿意在同样的网络平台上互相交流,如图1。

2.3 大学生使用网络社交平台主要用于娱乐消遣

大学生使用网络社交平台主要是“晒相片,发心情”,其次是联系朋友和家人以及通过网络关注最新新闻事件和结交朋友等,如图2。

他们认为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发表个人言论和信息更能够得到圈内人的点赞和关注,点赞和评论量越多代表自己人际关系越好,大家关注自己,心理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2.4 大学生使用网络社交平台时间长

绝大部分的学生使用网络社交平台的时间在2小时以上,大学生网络社交的时间占日常生活的时间的比重是很大的。按大学生上课时间换算,大学生每两节课90分钟,那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学生每天至少花费四节课时间用于网络社交,如图3。

他们认为使用网络交友平台可以有效的扩大交际圈、联系朋友、走在时尚前沿等优势,以后会更乐意地使用它,会成为他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许多大学生对网络交友平台的弊端认识不够清楚。

3 网络社交平台的使用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及成因分析

3.1 网络社交平台对大学生生活的积极影响

网络社交平台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实现了数据、信息、需求等方面的交流和满足。大学生使用网络社交平台可以拓展人际圈、增长自身见识、抒发个人情感,还可以经商,改善收入状况,如图4。

3.2 网络社交平台对大学生生活的消极影响

3.2.1 网络成瘾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个体如果对网络无节制地使用和依赖,就会导致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的损害,出现网络心理障碍现象,逐渐丧失正常的现实社交能力。

3.2.2 好坏不分,是非难辨

网上各种骗局层出不穷,很多大学生因缺乏应有的辨别能力,而迷恋于个人憧憬中而无法自拔,伤害了自己,伤害了别人,令家人、学校和社会痛心不已。

3.2.3 自我暴露

网络社交平台的功能越来越齐全和开放,这也意味着大学生的个人真实情况随即暴露于整个网络平台上,在虚拟世界吐露个人内心的情感,暴露自己的弱点,表露个人隐私,这将对大学生的个人安全造成很大的隐患。

3.2.4 价值观迷失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成型的关键阶段,在网络平台随意发表个人言论,热衷传播政治、社会笑话,散布标新立异的奇谈怪论,甚至依赖网络,排斥真实生活,容易使大学生遭受不法份子的欺骗与蛊惑,被其引诱而做出有违社会道德甚至触犯法律的行为,对提升整个大学生群体的道德水平产生不利的影响。

3.3 网络社交平台对大学生影响的成因分析

3.3.1 网络社交平台创新了社交模式

网络社交平台,使用户能够简单方便地贡献内容,交流更便捷,范围更广阔。社交网络是在传统网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社交网络平台具有它的高效性、同龄性、平等性和开放性等特点,传统公共网络并不具备这些独特性。

3.3.2 大学生强烈的社会交往心理需求

随着个人身心的成熟,大学生充满着强烈的追新求异愿望。网络社交平台的出现满足了大学生强烈需求,其及时、便利、新颖、惊奇等特点吸引着大学生。由于大学生对新颖刺激的渴望,驱使他们不断体验网络交友,对未知的人和物充满好奇。

3.3.3 大学生对虚拟与现实世界的错位

网络社交平台的过度使用,容易令人产生现实与虚拟生活的错位,沉迷于网络社交的大学生,心理上过分依赖网络社交给自己带来的感受,而忽视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疏远了通过传统人际交往的家人、亲友等社会关系。

3.3.4 大学生对主体性的过分追求

由于网络社交平台虚拟性,参与其中的人隐藏了自己的过去和现在,网络的自主性和随意性使网事脱离了现实,造成极大的夸张;再加上网络的监管仍不到位。网民为了博出众、点击量等,想方设法彰显自我特性,影响着大学生对自由产生极端的理解和认识。

4 网络社交平台影响下对大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和教育的建议

4.1 科学管理学校网络资源

学校网络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学生经常使用的网络社交工具进行科学监管,并联合当地公安部门严管高校学生网络信息,维护网络信息安全。

其次,控制学生宿舍上网时间,凌晨期间切断网络服务。保证学生正常学习睡眠时间,避免学生过度沉迷网络社交等其他网络活动,促进身边人的交流。

4.2 加强网络安全教育

高校学生管理人员应当关注学生使用网络社交平台的情况,掌握学生的思想变化,及时处理因为网络社交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并且开展安全教育、案例宣讲等形式,借助网络安全月等活动载体,曝光网络社交中的诈骗手法,提高大学生网络社交中的自我保护能力。

4.3 拓宽育人渠道,提高工作的立体化

学校党团组织、学生团体等组织应当主动占领网络平台主阵地,关注网络社交平台的信息和言论,正确引导网络言论,主动传播和正面咨询,传递“正能量”。其次,作为学生工作者应当改变传统的学生压迫式管理方式,形成“网络问题用网络方式解决”,通过参与网络社交平台,与学生在网上平等地互动交流。

5 改进效果

2014年11月24日至30日是首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按照教育部思政司和省委高教工委宣传部有关要求,在师生中开展多项网络宣传教育活动。

宣传周期间,该院举办网络安全周的宣传教育活动,在校园内悬挂宣传横幅,在教学楼前的宣传栏张贴以“共建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为主题的宣传海报,对学生文明上网、安全用网进行引导。同时,制作网络安全宣传图片,在校内电子屏滚动播出,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宣传效果。

今年,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各二级部门分别遴选了部门通讯员和网站信息员,各班级设立网络信息员,并组织人员参加网络信息安全培训会,围绕当前网络与信息安全的严峻形势,从国家信息管理法规与政策、网络管理机制和网络技术防护等三个层面就如何做好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作了专题辅导讲座。各院系400多个班级开展网络安全知识宣传主题班会,宣传面覆盖到全学院10000多名学生。

在网络宣传的同时,河源职业技术学院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实践,以院系党总支、各党支部为单位,组织学生参加在中国大学生在线网举办的“全国大学生网络安全知识竞赛”,截至12月1日,全院共有近300名学生在网上参与答题,广大学生还参加教育部联合公安部启动的“网安启明星”工程体验活动,健康上网、依法用网、文明护网的意识都有明显的改观。

6 结论

经过改进,该院学生文明上网、安全上网意识有明显的提高,个人信息泄露、网络安全事大大减少,这说明网络社交平台的使用对大学生之间安全、实时的交流以及拓展其人际圈确实起到了积极作用,学院的网络社交平台的调研以及网络社交安全的宣传措施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该院将充分发挥数字化校园建设领导小组的作用,切实形成一体化的网络教育工作格局。在今后工作中坚持网络文化建设和信息安全管理两线并重,不断完善学院网络信息安全防控体系,营造网络安全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向“网络安全示范学校”的目标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黄利会.论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现实性――基于武汉市七所高校的调查与CNNIC的报告[J].新闻传播,2011(10).

[2]任倩.计算机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大众文艺,2011(08).

社交网络论文篇4

【关键词】网络论坛 发展 影响

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对传播媒体的认识。中国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使中国互联网的用户迅速增加,互联网对中国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力也逐渐增大。

一、网络论坛的兴起及发展

网络论坛又称BBS论坛或电子论坛.是指在信息时代基于网络BBS功能建立起来的网络讨论系统和多元言论空间。BBS论坛成为大众发表言论、进行思想沟通的工具。因而被称为“网上社区的灵魂”。随着中国网民数量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网民开始利用网络论坛进行交流、互动。网络论坛所形成的虚拟社区成为网络中最成熟、最典型的具体形态。

任何事物的兴起和发展都有一定的原因.网络论坛也不例外。首先,网络科技的发展为其提供了硬件的支持。网络出现以后,其传播的数字化、超链接、交互性、聚成性、全球化、便捷性等特点,成为现代信息传播的新宠。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网络论坛提供了强大的交互功能和信息传播功能,使网络论坛以飞快的速度迅猛发展。其次,传统媒体互动薄弱。传统媒体如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体功能单一,它们只能作为一种信息新闻的载体而存在。而网络论坛不仅能实现上述功能。还能独立地作为舆论的生发、扩散和整合的平台。第三,公共意见的表达和情感交流的需要。日常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沟通无非借助两种方式。一种是人际传播,另一种是大众传播。但上述两种方式都存在一定的界限。人际传播要求人们交流时不仅“同时”,而且还要“同地”。而大众传播则表现出时效性不强,普遍性较差的特点。网络论坛的出现极大地解决了以上两种沟通方式各自存在的缺点,使人们日常生活的交往更为快捷便利。

二、网络论坛舆论的影响

(一)网络论坛舆论的社会影响。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网络论坛这一新兴的媒介在舆论的形成和传播中发挥着巨大而又独特的作用。互联网论坛作为一种开放的信息交流场所.使每个互联网用户都有机会表达自己对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看法,其交互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使网民的舆论能迅速形成。但是。由于网民的知识程度、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也使论坛形成的舆论与传统新闻媒介如报纸、期刊形成的舆论相比处在一种非主流形态。尽管如此,网络论坛舆论依然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总体来讲,网络论坛舆论的社会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丰富舆论传播的渠道,形成一定的舆论导向。

在网络论坛没有兴起的时候.舆论传播大都需要借助传统媒体.如报纸、期刊、图书等。随着网络论坛的出现,论坛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有效的舆论聚集地和传播渠道。网民不仅可以通过论坛了解发生在社会生活中的大小事件,还可以借助论坛发贴的形式对这些事件各抒己见,相关论坛版’主还可以对网民的看法进行总结并形成网民的舆论导向。比如2009年6月27日上海市闵行区发生了一起在建房屋倒塌事件。事件一经报道.顿时引起了网民极大的关注和热议。截至6月29日短短两天内.凯迪社区“猫眼看人”、中华网“中华论坛”、天涯社区“天涯八卦”等众多国内知名论坛、社区、博客出现相关帖文就超过了600篇次,网民点击超过了50万次.回帖也近3万条。这不仅说明了网络论坛舆论聚集速度之快.而且反映出网络论坛已经逐渐成为舆论的主聚集地。对于这件事情,多数网民在探讨中认为,开发商偷工减料、监管部门渎职是造成这一豆腐渣工程的根本原因.要求彻查。多数网民的意见集合最终形成了大众网民的舆论导向。

2 弥补传统媒体舆论宣传的不足。

传统媒体大都有一定的“宣传纪律”和“宣传口径”。这不仅使得它们在舆论的宣传尺度上存在一定的约束性。而且在宣传的选择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取舍性。同时,鉴于传统媒体的传播介质大都是纸张,这又导致其舆论宣传有一定的容量限制。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互联网论坛不仅可以使信息传播更为快捷方便.而且还能有效地披露一些鲜为人知的信息.并能形成容量巨大的舆论态势。2007年,发生在山西省I临汾、永济等地的黑砖窑非法拘禁童工一事的曝光。引起了各大媒体极为广泛的关注。山西黑砖窑事件的曝光最初来源于网络论坛。400多位绝望至极的父亲在论坛上联名发出求救信――《孩子被卖山西黑砖窑400位父亲泣血呼救》。正是这篇由受困孩子亲人发出的帖子所造成的影响最终引起了许多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的关注,并引起了相关方面的关注。网络在这一事件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给予了我们许多反思。

3 更直观地反映出社会人的心态。

社会人借助传统媒体发表相关的言论和看法大都要顾及自身在大众面前的声望和形象.其背景情况更容易为人所知。因此.这并不能全方位地反映出社会人的看法和心态。而网络论坛传播的舆论是一种潜在的无形力量。由于现阶段中国对互联网还没有采取实名制的管理手段,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互联网用户大都用其网名或笔名上网留言、发贴进行信息交流并形成舆论。其发表言论或者表达某种观点的看法更为直白。更能反映一些在传统媒体上难以表达的观点和情绪.更直观地反映出社会人的心态。

(二)网络论坛舆论的政治影响。

网络论坛舆论不仅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也有其独特的政治影响。首先,在网络论坛这个空间,参与探讨的网民主体具有平等性的特点。他们之间不存在现实政治生活中的等级节制。他们只需遵守法律,就能畅所欲言、自由表达.平等地参与到他们所关心的事物和话题中去。其次,网民无论男女老少。无论学历高低,无论处在何处何地,都可以随意地借助网络探讨主题。与借助普通媒体参与政治相比.其灵活性和随机性体现得淋漓尽致。第三,互联网论坛的交互性又使网民在探讨中既可以凝聚共识.又可以独抒己见。这不仅极大地拓展了网民彼此之间的交往空间。而且有效推动了共同关注的事务从量变到质变的转换。甚至转化为现实政治生活中活生生的公共利益和公共意志决策活动与公共利益和公共意志分配政策。

(三)网络论坛舆论的文化影响。

网络论坛是文化的试验、培育基地。网络经济时代人们将消费重点转向精神和文化沟通.网络舆论成为这种诉求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网络论坛作为传承文化载体之一,对优秀文化的承传、良好社会风气的塑造及网民的文化诉求都负有重要社会责任。

结语

社交网络论文篇5

关键词:社会计算;社交群体;舆情监测

中图分类号:N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3) 01-0073-02

1 引言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传统的社会活动向着虚拟的网络延伸,使网络呈现社会化内涵,而web2.0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网络社会的发展与繁荣。于是一群基于网络的社交群体随之产生,他们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在虚拟世界之中,通过某些共同因素产生联系。网络社交群体规模的不断地壮大,加快了网络信息的传播速度,增大了网络舆论的影响力,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激发与推助社会事件,并使突发性更加的难以预测与控制。基于此,我们可以通过社会计算这一新兴的学科,对社交群体进行关联分析与预测,并切实利用所获取的数据,为舆情监测与引导提供支持。

2 社会计算

根据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我国网民人数已达到了5.38亿,而即时通讯应用的用户数量排名第一。其次,微博应用的增长速率高居榜首,成为最有发展潜力的网络应用。在这种现象背后是人们对信息需求多元化,网络发展社会化的客观反映。社会网络的蓬勃发展使得用户不断分享内容到网络上。互联网无时无刻不新增着大量的社会行为数据,这种海量数据的出现催化了社会计算学科的产生。早在1994年,英文中“socialcomputing”就已出现,但是多指如电子邮件系统或其它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软件(computersupp ortedcooperativework,CSCW)此类的“社会软件(socialsoftware)”。随着网络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计算也逐步演变成为一门计算机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它的出现在于辅助人们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对社会网络进行分析、计算,找出社会网络中潜在的规律和发展态势,提高人类对于社会的认知。在传统的社会学、经济学等领域,人们早就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认知模式,即采用严谨、有序的数学模型以及公式进行分析和计算。然而社会网络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典型数学公式的计算模式已经不能准确的计算出人们所需要的社会科学的信息,这是由于影响最终结果的因素往往是多元的、多角度的,而传统的计算方式通常忽略了这些重要的因素,同时这些因素的预测也较为困难。社会计算的提出是基于互联网络的飞速发展,传统社会网络向互联网络迁移以及社会行为数据的急剧累积。在大量丰富的数据以及对这些数据深度挖掘的基础上,社会计算往往能够显现它独特的优势。这一新兴学科的发展为人们认知社会,了解社会行为的客观规律,分析不同社会网络间的关联性和发展规律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3 基于网络的社交群体

网络不仅打破了时间、空间的界限,近一步拉近了人们的距离,而且为那些互不相识但却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的人们架起了交往的桥梁。在社交网络中,人们可以较为自由的表达观点、意见、要求等,或者通过个人兴趣爱好寻找话题、加入讨论,通过在虚拟世界的不断交流,形成一个较为特定的社交群体。由于网络的广泛性与自由性,基于网络的社交群体相对于传统的社交群体更加灵活,人们不再局限于特定的时间、地点,不再单单与生活轨迹相似的人群进行交流,时空的差距完全被网络所打破,人们可以自由加入社交群体。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在属性上存在很大差异,但不可否认,虚拟社会的产生、发展与现实社会紧密相关。一般而言,现实社会中某些敏感话题,往往会引起社交网络上的热烈讨论,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对现实社会产生影响。基于此,我们不难发现,网络上的社交群体会随着现实社会中的热点问题,出现、发展与消亡。

基于网络的社交群体的广泛性与自由性,导致了它的结构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以参与人员为依据,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它是现实到虚拟的延伸,是现实世界在虚拟世界中的投影。这类社交群体的核心是真实的人际交往圈,主要存在于人人、微博等网络平台上,它不但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而且各成员之间联系更为紧密,讨论的话题也会折射出其生活的共性。第二类以共同的兴趣爱好、追求为基础,参与的人们往往具有一个或多个共同点,而这个共同点成为了联系他们的纽带,并使此类社交群体可以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同时,由于虚拟社会中很少存在现实社会中复杂的感情联系,所以它的形成与消亡较为自由。第三类紧跟时事政治,社会热点等,与它们一同兴起,发展与消亡。这类社交群体随着话题的生命周期,不断变化。当话题兴起时,快速的发展壮大;当话题沉寂时,逐步的走向消亡。参与者可以完全抛弃现实身份的束缚,更加广泛、自由的加入讨论。从网络舆情的角度来考虑,这类社交群体往往会更具威胁性。尤其是面对敏感话题时,一边倒现象会更为明显,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舆论压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社交网络的不断壮大,社交群体也在从单一化人群向着多样化、复杂化迈进。他不仅在广度上不断扩张,而且在所探讨的社会话题的深度上也不断地加深,从而使其带来的影响逐步扩大,邓玉娇案、药家鑫案等,均是由于巨大网络舆论压力,而使得最后的判决更得民心。现今的社交群体已经有了较为强势的社会监督权,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舆论导向,引发了舆情危机。

4 运用社会计算的模式挖掘社会群体

4.1 信息搜集与信息融合

对社会网络进行社会群体挖掘的前提是需要有海量数据的支持,因此在进行群体挖掘之前,我们需要有大量的用户行为信息作为基础。就最终需求而言,不仅是从用户信息的内容上,更是从这种信息的多方面量化上,例如用户的年龄,地域分布,兴趣趋向等等。前者的搜集主要以各大社交网站所提供的API函数或利用网页爬虫方式将用户信息聚集。而后者主要是依靠数理统计和分析等方法得出结论。

其次,大量的统计数据表明,用户在不同社会网络之间的社交行为往往具有关联性,例如他们很有可能在不同的社交网络中使用相同的昵称,个人信息填写也相类似,而分享的内容,关注的焦点也相互统一。这就使得分析人员在进行社会群体发现时,需要考虑到多元信息的相互融合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在单一网络中对用户群体进行分析。

4.2 社会群体关联性分析

从微观角度来看,社会群体由用户和关系构成,而关联性分析旨在研究用户与用户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既可以是显性的又可以是潜在的;即可以是直接的,又可以是间接的。在复杂的社会网络中,发现社会群体对社会网络研究是一个前提也是一个关键,目前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通过分析博客成员页面之间的链接,邮件中的关系列表等构建关联网络。但此类分析大多只考虑了一维的、线性的因素,而对于复杂的,多因素共同影响的社会网络便显得力不从心。在现实的社会网络中,用户与用户之间的关系往往是多维的,隐含的且具有潜在的语义关联性,研究这种复杂的用户关系对揭示社会网络群体的本质以及发展规律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用户兴趣点关联分析

在网络中,用户的兴趣点通常表现在其对于某类主题的互联网数据的关注程度。而具有相似兴趣点的用户往往会受到对方的影响,因而他们也具有相同的舆论观点。因此,对具有相似兴趣点的用户进行关联分析能够为舆论的引导和预测提供支持。然而,随着多媒体网络的发展,数据的表现形式不再单一于文本模式,更多,更丰富的内容的出现,例如语音,视频,图像的涌现,使得传统分析方法中仅仅针对文本而建立的模型不再适用于现行网络。在当今复杂的网络中,需要对多形态的,多信息源的信息进行分析。

(2)用户亲密度关联分析

用户之间的亲密度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涵盖了多方面的因素,也涉及到了多种分析技术。亲密度的分析,首先要考虑到用户之间的联系频率与联系时间,这一方面数据,可以通过概率统计学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之上,也要考虑到用户之间的联系内容,依靠相关语义判断用户亲密度的真实性与倾向性,这样一来,自然语言的处理就要加以利用。但由于中文语言的一词多义、一义多词等现象十分繁多,一个标点符号增减就可能出现不同含义,这就为自然语言的处理增加了相当的难度,如何消除歧义,得到真实的语言含义,还有待长期、系统的工作。通过对用户亲密度的关联分析,可以判断用户之间的紧密度、相互的影响力,以及这一群体对某一话题的倾向性,给舆论预测提供帮助。

(3)动态网络群体的舆论观点关联分析

在前两种关联分析中,分析得到的结论往往是相对静止的。而对于网络中的突发舆情事件来说,关联分析需要随着事件的发展而动态的进行,一个事件的产生,往往伴随着不同的舆论观点,在这种情况下的舆论分析往往需要对用户观点的倾向性进行动态、快速的判断。能否准确的预测和判断是能否对突发事件进行正确处理和引导的关键。

4.3 社会网络群体的发展与预测

社会网络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又存在着无数多个小的子系统,每一个子系统的发展又受到系统中个体的社交行为的影响。实验表明,在社会网络中,个体之间的联系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与幂律分布更为相符。近年来,网络群体的影响力逐步扩大,不但已经涉及公共安全领域,甚至还会影响到某些事件的最终结果。“华南虎事件”、“7.5事件”等,这些案例都显现出了网络社会群体的影响力之大。因此,构建网络群体的发展模型,预测网络群体的发展趋势是十分必要的。近年来,更多的学者开始加入到社会网络群体的研究中,而这些研究大部分是基于社会动力学的观点。社会动力学致力于研究人类社会在其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文化以及社会行为等变化规律。在它的研究过程中,复杂网络方法能够将网络社会归纳为节点与关系,并能够对网络社会的结构特征以及演化过程等进行分析和预测。这对于社会网络群体的发展与预测有着指导性的作用。

5 展望

在互联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社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亲赖,研究社会网络群体的发展模式与分析预测有着重大的意义。虽然现阶段有大量的学者参与到社会网络计算这一新兴研究领域,但对其研究成果仍处于初级阶段,我们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络的优势,突破传统方法中的瓶颈,创造出新的动态的预测模型,恰当的应用于这一领域。

参考文献:

[1]CNNIC《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社交网络论文篇6

关键词:网络社会 网络社会文化 同源性 非同源性

一、问题的提出及理论回顾

(一)网络社会是一种二律背反的社会文化现象

网络这种突生的全球性资源、媒体、社会联结是一个整体,它由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和以数字形式流动的信息四个部分通过技术链接构成。网络是现实的,是现实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成果和一种新的技术条件与同构环境;同时,这种新的技术条件与同构环境,既为网络社会的产生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又赋予了网络社会以人文精神。但需要指出的是:网络不是网络社会。网络社会的产生与发展包括两个方面的条件:一是技术条件??网络;二是社会条件??社会信息化过程产生信息化社会结果??有赖于以此为基础的新的交往与存在方式的形成;而且正是因为后者,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的延伸并具有和反映着现实社会的人文精神。

基于“虚拟?真实”范式,网络社会是一种二律背反的社会文化现象。正如学界已有的研究认为:“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的延伸并依存于现实社会”(戚攻,2000),网络社会又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存在方式”(童星等,2002);网络社会是“我们潜在的家”(埃瑟 戴森,1998),网络社会又是一种“流动空间”(M.卡斯特尔,2001);同时,网络社会是社会结构和社会行动两个人类活动的侧面产生交流的共同基础(M.卡斯特利斯,2000),网络社会又是“一种中观的技术结构”(戚攻,2004)等。

由网络社会二律背反的属性使然,网络社会既是人们能够借助以往经验和文化互动的新环境,又是需要人们重新认识的“另类空间”(胡泳,1999)。因而认知和揭示网络社会,就具有同源性与非同源性两种路径与方法。笔者提出同源性与非同源性命题,一方面是对网络社会、网络社会文化研究中存在的二律背反现象的性质的一种理论规制,并认为这一理论规制能更好和更准确地厘清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如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是同源性的,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又是非同源性的;另一方面,也是对“虚拟?真实”范式的一种修正。因为,“虚拟?真实”的研究范式及假设存在缺陷,如“虚拟”在中国文化中主要是指“不符合或不一定事实的,假设的”(引自《现代汉语词典》1978:1287-1288)而英文Virtual一词是指“实质上的、实际上的、事实上的(almost what is stated ;in fact thought not officially)”(引自《新英汉词典》1985:1572-1573);而且“虚拟?真实”的研究范式,引导研究者侧重于一种“对立”或“区别”的视角,甚至诱导人们忽视??引导、矫正和规制网络社会文化的基元仍在现实社会文化中。

(二)网络文化与网络社会文化

“网络文化”与“网络社会文化”是两个相互联系但有区别的命题。网络是人类在社会发展中创造的一种物质技术条件或一种交往与互动的技术环境。在这个意义上,它属于广义的文化范畴。广义的文化与文明相近或相同,并包含着人们对自然界的开拓之意(郑杭生,1997)和“人类在复杂迷离的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之意(顾小存,1982)。把网络本身作为一种文化进行研究和把网络这种物质技术结构及形态所孕育和表现的文化作为研究对象,二者是不同的(这里并不否定其联系)。这里的区别虽然细微,但却很重要。事实上,学界已有的研究包括笔者本人,都是当研究需要从网络的物质技术特性转向它的社会属性时,便在研究的逻辑理路上进行了转换的,即“网络??网络社会”、“网络文化??网络社会文化”。

一个理论命题有它特定的研究界域和对象,而命题的拓展或缩小(转换),实质是理论命题研究界域的重新确定。这种转换是必要的,因为这种转换提供了增强研究的科学性的基元,如笔者的《网络社会学研究》一书(戚攻,2001),如童星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网络与社会交往》一书(童星等,2002),如黄少华教授的《重塑自我的游戏??网络空间的人际交往》一书等(黄少华,2002),都在研究中论述了该类理论命题的转换问题。

“网络文化”的研究界域主要在于它的技术特性及技术结构的功能揭示;而“网络社会文化”主要是研究网络社会这种新的社会存在及存在方式和由此形成的新的社会关系网络及人文精神。前文已经说到,网络是网络社会产生和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与条件,因而网络社会文化的研究,也包括对网络技术文化的特性及功能的考察。同时,我提出“网络社会文化”研究命题,还可以从三个“节点”理解:一是网络社会文化是现实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二是网络社会文化是网络社会存在及存在方式的反映;三是基于社会结构的视角,网络社会是一种中观的技术结构,它的社会属性提供了建构现实社会“宏观?中观?微观”结构链的条件,即网络社会作为一种中观的技术结构的社会属性,既可以转化为促进社会宏观结构变迁的重要机制(技术的),又可以转化为增强社会微观结构弹性的机制(人文的)。

(三)同源性与非同源性的研究视角

网络社会文化既是现实社会文化的一种延伸和投射,又是网络社会自身特性及存在方式的反映(戚攻,2001)。前者决定了网络社会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与现实社会文化的发展具有同源性,并由此提供了人们基于现实社会文化的发展谱系与理论基元考察它(一种比较研究)的条件;后者强调网络社会相对于现实社会又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存在方式,因而网络社会文化相对于现实社会文化,又具有非同源性的研究视角和理路。

同源性与非同源性的研究视角与路径,既不对立,也不分离,而是交叉与互补的关系。正如,基于同源性的视角与路径,我们可以得出网络社会文化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的基本判断,并在研究中把网络社会文化纳入到人类文化的发展谱系中去“定位”;而基于非同源性的视角与路径,我们需要研究网络社会文化产生的不同条件、环境和它自身的规律与特殊性;同时,基于同源性和非同源性两个相互关联的视角及路径,我们能够考察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网络社会文化与现实社会文化之间的同构关系及相互影响。

笔者注意到,在学界已有的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网络社会文化与现实社会文化相关研究中,主要是侧重前者对后者影响的研究;而关于后者对前者的影响,以及二者的同构关系和相互影响的研究却较少。笔者认为,网络社会文化与现实社会文化之间,首先是一种同构和相互影响的关系。因为,网络社会结构比现实社会结构更具有扁平化的特征,这决定了网络社会更适宜于同构和更具有同构的特征,而且这种同构还培育着种跨文化主义意义上的互补关系。另外,同构是促进和谐的过程,但有同构并非就能实现和谐,而是同构的结果表现出共赢的趋势和特征时,事物的发展才能走向和谐。

同源性与非同源性命题,包含着两种不同但相互关联的研究方法与路径。正如,依照马克思主义原理??“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的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毛泽东,1990:663)。由此,基于同源性的方法和路径,我们能够“发现”:在网络社会文化发展的技术条件背后,既存在我们“努力建设因特网上的马克思主义阵地”的条件和重大机遇(周勇、邓新民,2001);又潜在着西方发达国家霸权主义文化扩张的风险??Internet、Web、Windows视窗系统等,即这种风险在于:它悄然地解构着不同民族的文化和迫使不同民族参照他们的思维方式去认知文化。而基于非同源性的方法和路径思考问题,意味着我们不能机械地、教条主义式地套用“文化是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的基本原理,因为这种套用可能导致与网络社会文化内生的技术特性和特征的冲突。正如,当网络社会的生存环境及由此决定的人们的生存方式有别于现实社会时,如网络社区中的多元共生和多元同构的跨文化现象,既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与行为,又未必如现实社会文化那样具有直接的影响力(畅游网络世界并不等于畅游了现实世界);如人们在网络社会中形成的某些观念文化和伦理道德,可以不需要或不能回到现实社会中去接受检验,即网络社会的虚拟性及技术特征,支持了网络社会文化发展与网络社会实践之间关系的“完整性”;如当人们在网络社会中形成的观念文化需要通过现实社会验证时,网络社会的所谓生存环境又是非完整性的(网络世界的爱情之花只能在现实社会结果),若由此套用“文化是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的基本原理,就可能潜在非科学的风险。

二、网络社会文化的同源性与非同源性引起的思考

笔者曾经提出,理论的发展与创新有同源性和非同源性两种路径及方法的观点(戚攻,2005)。这一观点既在于区别“传统?现代性”的研究范式,又在于回应理论研究中一直困惑的不同理论体系在逻辑传统、价值观及方法上存在冲突的问题。把“同源性和非同源性”命题适用于网络社会文化的研究是一种理论延伸。为此,笔者需要清理已有的研究和观点,进而提出分析网络社会文化的视角。

(一)理论创新的两种路径与困惑

基于理论系统具有开放属性和兼容特征的假设,笔者认为,任何一种理论体系的发展,在其逻辑关系上都包括同源性和非同源性两种路径。同源性理论创新主要指人们遵循理论原有的逻辑传统和价值观,对其修正、扬弃或做源于实践的补充;这种路径与方法,在理论上是确保“一脉相承”的逻辑语境不被解构,而在实践上是力求保持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所谓和谐。非同源性理论创新主要指不同理论体系之间的关联与整合,即不同理论体系基于自身的开放性和兼容性。当不同理论体系整合时,如果人们仍然基于同源性的路径和方法做出选择或判断,那么人们首先需要回答两个问题:一是不同理论体系的理论前阶和逻辑传统的非同一性问题;二是这种非同一性是否会导致价值观的冲突。恩格斯在解释他和马克思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性问题时说:他们创立的理论,是“从已有的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的确切结论”,并强调,“脱离这些事实和过程,就没有任何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恩格斯,1972:420)。可见,如果人们在不同理论体系整合中不考虑其非同源性的因素(理论假设的前阶、逻辑传统、价值体系及方法),那么理论发展的科学性就会面临挑战。正如,我们曾经把马克思主义的计划理论,从其论证该理论的科学前阶中“抽出”,或者说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计划理论,没有考虑他们论证计划理论科学性的那种社会发展条件和基础,结果是,我们基于计划理论的几乎所有的理论建构和实践,都先后在科学性问题上发生了“问题”。 由此,当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的延伸并依存在于现实社会时,网络社会文化的生产和发展,与现实社会文化是具有同源性关系的;这意味着我们能够基于现实社会文化的理论体系和逻辑传统、价值观对网络社会文化进行研究。但是,当网络社会又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存在及存在方式的反映时,网络社会文化生产和发展的特殊性,又与现实社会文化存在着非同源性的关系。当我们面对网络社会文化客观上存在同源性和非同源性的理论基元时,我们能选择哪一种理论体系、价值观和方法去解读它?而且,基于一种特定的理论体系能否系统地分析和做出科学地评价特别是当我们把“网络社会文化”与“思想教育”两个命题紧密关联时。笔者注意到,当这些基础性的理论问题的研究还相对薄弱时,已有的研究徘徊于“虚拟?真实”、“社会实存?另类空间”的现象讨论是必然的。

(二)理论体系的逻辑场域和谱系

在制度文化具有刚性和国家主文化鲜明的通常情况下,人们在研究中遵循已有理论体系的逻辑场域和它的谱系,是一种普遍现象并且无可厚非。这种同源性的研究路径及方法,有利于国家主文化的张扬和增强理论与实践的和谐度,并在这一过程中建构和强化特定的逻辑场域和它的价值体系(一种惯习)。当一种理论体系的逻辑场域和谱系形成时,会对新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产生强大的规制作用。正如,在网络社会文化的研究中,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强调理论体系的逻辑场域和谱系“一脉相承”的同源性,即强调该理论系统的价值观和方法论。然而,当一种新的社会存在及存在方式,超越了某种理论体系的逻辑场域和它的谱系时,人们仍基于同源性的逻辑场域来审视这种新的社会文化现象,那么,人们在方法上必然是在做一种事前选择(主观判断和认定);并且会基于一种理论体系的价值观,去解释另一理论体系的内生性关系,甚至不惜修正它的“规律”。正如,当我们把人们在现实社会中日益普遍的加班、加点的现象,视为或者解释为所谓“奉献精神”时,客观上是在用一种价值观规避《劳动法》的要义和“修正”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规律。

由此,当人们提出“网络社会文化与思想教育研究”,或者“网络文化与思想教育研究”命题时,主观上是希望基于我们熟悉和认同的理论做同源性研究,而且是希望把“网络社会文化”,放在“思想教育理论”的逻辑场域中“敲打”,从而为我所用。当然,这种同源性的研究路径和方法是具有现实合理性的。因为网络社会文化作为现实社会文化的一种延伸和投射,本身也存在阶级性的基元。然而,网络社会文化又是一种新的文化及现象,而且许多内容和形式并不包含特定的政治因素;同时,网络社会文化生产和发展的逻辑场域不同于现实社会文化,如跨域性、虚拟性、自由度、价值坐标等,因而研究网络社会文化及文化现象,必然存在着非同源性的路径和视角。笔者的观点是:研究网络社会文化及现象,需要同源性和非同源性的两种视角、理路和方法的考察。正如,当我们把网络社会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放在人类文化谱系、不同民族文化谱系、不同国家主文化谱系中去定位时,只有基于同源性和非同源性两种视角和方法,才能解释三重定位在价值系统上的统一与冲突问题;又如,对我们而言,“网络社会文化与思想教育研究”首先是一种同源性的比较研究,但我们也需要思考“网络社会文化”与“思想教育”之间客观存在的非同源性的发展场域、谱系和逻辑传统问题,以及在“网络社会文化与思想教育研究”的同一命题下与国际学界对话的问题。

(三)理论体系的张力问题

当一种理论被冠以“体系”之名时,说明这一理论体系具有张力。理论体系的张力与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相联系。因此,一种理论体系在一定社会发展条件下的张力有多大,不是一个无忧自扰的问题。笔者认为,从一定意义上说,一种理论体系的张力愈大,既源于它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性、科学性和方法论,又意味着这种理论体系本身具有某种“粗放性”,即一种理论体系的张力愈大,其体系的结构和内在的逻辑关系就可能愈不紧密,同时也意味着理论体系的价值系统可以“波动”的幅度也愈大。

理论创新的实质是实践创新,所以理论体系的张力与实践相联系。理论体系张力的显化有两种性质和路径:同源性和非同源性。当两种不同理论体系发生关系时,我们的路径选择与方法一般是把“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即基于一种理论体系的同源性,从另一理论体系中选择“精华”。然而,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是否需要思考那些“精华”产生的相关支持因素(逻辑因素)。如果相关的逻辑因素可以忽略,那么“精华”产生的逻辑条件与逻辑语境的不存在,是否也能确保这种选择的结果仍具有“精华”的品质?

由此,对于网络社会文化的研究,如果我们要将其纳入我们已有的文化发展谱系,并基于我们熟悉和认同的理论体系的价值系统来解读,那么,我们有必要思考一些相关的理论问题:如在坚持同源性的方法与路径时,思考我们熟悉的理论体系的张力,即它的价值观的区间有多大的问题;思考我们习惯的同源性研究方法与国际学界相关研究的回应和对话问题等。

(四)同源性与非同源性的方法与路径

当理论体系的张力主要表现为同源性路径与方法时,理论体系已有的“惯习?场域”,会要求人们事前检视理论的张力是否遵循原有的谱系和逻辑传统、方法论及价值观。

笔者认为,同源性研究方法的重要特征是“嵌入”,而非同源性研究方法的重要特征是“整合”。虽然二者是交替运用的,但二者毕竟存在区别。“嵌入”作为一种路径与方法有五个特征:一是以人们的主观选择为主;二是基于原有理论的价值观做事前择优;三是忽视不同理论体系的前阶和逻辑传统;四是基于原有理论的价值系统考察预期的实践结果;五是寻求不同理论谱系之间冲突的最小化。“整合”作为一种路径与方法也有五个特征:一是基于理论体系自身的开放结构;二是依据实践结果做事后择优或由实践择优;三是遵循不同理论体系内在规律的功能最大化原则;四是实践结果具有非预期性和风险增大;五是不同理论体系的价值观表现为一种“竞争”关系。

由此,网络社会文化既是现实社会政治和经济的一种反映,又是网络社会自身存在及存在方式的反映;因而研究网络社会文化及现象,包括同源性与非同源性的研究路径和方法。同源性与非同源性的研究路径和方法的交叉运用,既由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品质使然,也是我们整合人类社会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的必然。在这个意义上,同源性研究是坚持“主义”的基本路径和张扬我们社会主文化的基本方法;没有这种坚持,非同源性研究会失去方向;同时,同源性研究也是存在局限的,如前文所述。因此,同源性与非同源性的研究路径与方法都不可偏废,尤其是在关于网络社会文化的研究中。

参考文献

戚攻,2000,《网络社会是社会学研究的新课题》,《探索》第2期

??,2004,《论网络社会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社会》第2期

??,2001,《网络社会学研究》,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1,《网络文化对现实文化的影响》,《探求》第4期

??,2005,《对和谐命题研究的十二个方面拓展》,《河北学刊》第2期

童星等,2002,《网络与社会交往》,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

M.卡斯特尔,2001,《网络社会的崛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埃瑟 戴森,1998,《2.0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海南:海南出版社

M.卡斯特利斯,2001,《论著提要》,《国外社会学》第3期2000,转引自《现代社会学》第5期

胡泳,1999,《另类空间》,北京:海洋出版社

1978,《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第2版)

1985,《新英汉词典》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新2版)

郑杭生主编,1997,《社会学概论新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顾小存译,1982,《文明和文化》,北京:求实出版社

黄少华,陈文江,2002,《重塑自我的游戏?网络空间的人际交往》,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

毛泽东,1991,《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第2版,第二卷

周勇,邓新民,1999,《努力建设因特网上的马克思主义阵地》,《探索》第3期

社交网络论文篇7

一、我国网络舆情发展现状

(一)众声喧哗:互联网正悄然改变世界

“互联网展现了有史以来最快速的沟通媒介穿透率:在美国,收音机广播用了30年才覆盖了6000万人;电视在15年内达到了这个水准;全球信息网发展以后,互联网只用了3年就达到了”,人类社会进入了文字、声音、图像三位一体的网络新时代。正如著名的传播学者曼纽尔•卡斯特所说,由于网络的多点性、开放性、互动性、自主性、放大性、便捷性等特性,迅速被人们接受。互联网在给人类造福和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对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的演进施加着各种影响,互联网正悄然改变着世界。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1年1月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4.3%;截止到2011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手机总量达到9.3亿,手机网民达到3.18亿,我国网民规模占全球网民总数的24%。人民网、新华网、央视国际3大重点新闻网站,新浪、搜狐、网易、腾讯4大商业门户网站,累计每天新闻更新超过2万条,日均新闻信息浏览量超过20亿次。随着因特网在全球范围内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已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网络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随着大众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互联网的影响力也日益提升。在互联网上人们对社会事件的关注显著加强,互联网舆论无影无形但却拥有强大的社会力量,直接影响着公共事件本身的发展过程、处理过程和处理结果!网络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改变着社会的政治生态,已经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总书记早在2008年6月20日到人民日报考察工作时就曾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要通过互联网,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搭建快速广泛的沟通平台;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2011年1月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专门就世界网络技术发展和我国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这一内容进行研究讨论,总书记发表了《以创新的精神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重要讲话,提出了积极利用和有效管理的方向、目标和具体要求。

(二)山雨欲来:民意啸聚极易引发网络舆情

网络社会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存在方式,改变了传统的社会结构和人们的生存方式,但其自身包含着结构性风险。其本质上是一个风险社会,因为网络信息由于其自身的不确定性和不对称性造成了整个社会结构的极度脆弱化,蝴蝶效应比任何时候更极致化,从政府、企业、文化产品乃至个人的形象脆弱化,成为易碎品。在中国,由于互联网更多地是被作为娱乐和公民表达意见的平台,使得网络热点事件俨然已经成为影响当代中国社会进程的重要力量之一,与之相伴随的是“网络舆情”这一新型舆论现象的产生。所谓网络舆情,是指在互联网上通过有关事态信息传播、新闻跟帖、网上评论等形式,迅速形成的具有一定倾向性和影响力的群体性意见。网络舆情是社会现状和问题的“投射”,是民意、民情、民怨的反映及民众参政议政、舆论监督的重要途径。网络舆情与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和敏感问题结合紧密,且参与主体成份复杂,不免会带来一些负面内容并造成消极影响。若对其引导和监管不力,有可能直接影响和危害社会稳定与国家安全。杭州“70码事件”是一起典型的由网络舆情推动,导致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案例。2009年5月7日晚,杭州青年男子胡某驾驶三菱跑车撞飞横过马路的谭某,致谭某当场死亡。8日下午,杭州市公安局召开新闻会,称肇事者车辆不存在改装,死者是否走在斑马线上不祥,车速认定“每小时70码左右”。调查结果显示,肇事车辆超速高达84.1~101.2公里/小时,车辆存在改装。最后肇事者被判3年徒刑、赔偿113万元。事件充分显示了网络舆情对形成社会热点、推动社会事件发生的巨大作用。近期,发生在北非、中东、英国、印度、美国的形态各异、后果不同的重大事件,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借助互联网及其网络舆论的巨大作用促成事件的结果。

(三)双刃剑:网络舆情的作用与影响

网络舆论经由2003年之前的默默无声,到出现了“孙志刚事件”、“宝马撞人案”等初掀波澜,发展到今天,可谓波澜起伏、大事频发。到目前为止,网络舆情的发展主要通过5个舆论场域进行,即传统大众媒体舆论场域、新闻网站舆论场域、网民舆论场域、网络意见领袖场域和微博舆论场域。尤其是2011年以来,微博的发展突飞猛进,很多舆情都在微博中演变发展。网络演进趋势与网络作用影响:

(1)网络媒体作为新媒体,正快速成为支柱性的媒体形式。2009年影响力较大的社会热点事件中,有网站爆料而引发公众关注的事件,约占全部事件的30%;2010年这一比例上升到63%。

(2)网络正逐渐成为舆论场的重心。互联网不断消化、吸收、整合传统媒体并使得信息资源充分融合。如,新浪网对三鹿奶粉事件报道,整合媒体达123家,其中报刊60家、网站48家、电视台15家。

(3)网络强大的传播力,已成为政府宣传、引导的主渠道。网络强大的快速传播力,让政府的声音有了更强的穿透力和辐射性,使政府的声音和应对各种形态的社会情况,有了更为有效的办法。例如,微博粉丝达到10万人=中等规模的都市报(顾平安)。

(4)网络的虚拟性,创造了政府进行民主管理的新空间。政府了解社情民意,掌握真实社会动态有了高效的新渠道;网络四通八达方便快捷的特点,使政府进行民主管理具备了更好的条件,使政府扩大、变革民主形式有了新空间。

(5)网络的开放性,改变了政府管理的生态环境。网络的全球性、互动性,信息的多元化、扩大化,网络功能的动员性、监督性等,使政府面对的管理环境空前的复杂,不确定因素大大增加。(6)网络的话语权,容易改变政府管理的政治逻辑。在网络世界里,谁掌握了舆论的主导权(无论正确程度如何),谁就能够控制局面、影响结果。可见,网络舆情是一把双刃剑。把握、引导、利用得当,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作用,反之负面作用及其危害也十分严重。

(四)热点频发:互联网日益成为治国理政新平台

互联网已日益成为治国理政的新平台。2010年7月27日人民日报发表的文章《领导干部要将互联网当成治国理政的新平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首先学会与老百姓对话。战争年代和新中国成立初期,干群的鱼水关系、血肉关系是建立在同吃同住、同一水平线生活的基础上的,现在的干群关系,要建立在善于与老百姓沟通、帮助老百姓切实解决生活中的难题的基础上。在互联网时代,政府在公共决策的过程中,要知民情、晓民意、了民愿。中央党校教授沈宝祥在《学习时报》上撰文,将领导干部接受互联网的挑战与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目标联系起来。他说:“互联网政治的发展,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我们要主动顺应这个历史潮流,掌握主动,要把互联网政治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新形式,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交通运输网络舆情现状

(一)微博力:交通运输开始行动

微博作为新兴的媒介传播形态,由于其技术的先进性和公众使用的便利性,正在快速发展之中。微博通过手机等即时通讯工具随时浏览、上传信息,其时效性和传播速率上具有其他媒介不可比拟的优势。一旦某一事件击中社会公众最紧绷的那跟弦,事件的传播和影响就会出乎管理者的预料和把控。因此,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微博正在改变当前媒体的形态,标志着“自媒体”时代真正到来了。2011年以来,微博客发展势如破竹,一时成为最受关注的新兴舆论场。广东省公安厅及21个地级市公安局敢为人先,“策动微博革命”,集体开通公安微博,果断地把网络问政的大旗插上了微博阵地。此举受到网友追捧,微博粉丝已达440万人。在交通运输行业,这样的工作也已经在陆续开展,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有山西省交通运输厅、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宁波市公路管理局、交通运输部海事局航标测绘处、赣交通厅应急指挥中心、宁波海事局、中国交通新闻网、中国高速公路网等近50家行业部门和单位在新浪网、腾讯网等注册了微博。另外,网站是构成网络舆论的重要载体,多年来一直受到交通运输全行业的高度重视。目前,绝大多数的部门和单位都设立了对外开放的门户网站,正在很好地发挥着作用。

(二)易燃点:交通运输行业易发生网络舆情的热点问题

研究近年交通运输网络舆情,可以发现当前社会高度关注交通运输行业的热点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交通运输安全问题。包括长途客运安全、水上交通运输安全、地铁运输安全等;(2)工程质量问题。如桥梁垮塌事件等;(3)执法问题。执法不当、处罚不公、收费不合理等涉及社会不同利益群体的问题;(4)反腐败、队伍建设等问题;(5)物资运输包括煤炭运输、绿色鲜活农产品运输、铁水联运等问题;(6)突发事件问题。突发自然灾害带来或引发的交通运输问题;涉及交通运输的突发社会事件带来的问题。如出租车罢运、公交车爆炸案等。

(三)顺势而为:交通运输行业需大力加强网络舆情工作力度

交通运输行业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在网络媒体高度发达、网民参与网络舆情的热情不断高涨的今天,交通运输行业也每每被推向网络舆情的风口浪尖,有些事件甚至由网络舆情演化出公关危机。据粗略统计,自2007年以来,尤其是2009年以来交通运输行业发生的比较重大的网络舆情事件多达几十件。如,2009年10月因全国高速公路重新编号需更换指示牌,由韩寒博客引发上海两亿元换路牌“最贵铁皮”说;2009年10月上海钓鱼执法,司机断指证清白;2011年7月,杭州钱江三桥塌陷简短通气会被批“敷衍了事”;2011年7月,京珠高速发生客车燃烧事件41人死亡;2011年9月,上海地铁10号线追尾事故等。由此可见,交通运输舆情热点事件呈整体上升的趋势。可以预见,随着网络信息日益在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随着交通运输转型发展的加快,与交通运输相关的网络舆情热点越来越容易发生,今后会变得常态化和多元化。为此,站在提升交通运输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高度来看待,交通运输行业亟须顺势而为,大力加强网络舆情工作力度。2011年9月16日,交通运输部高宏峰副部长在全国记者(通联)站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应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交通行业科学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谐意识,紧密围绕行业中心工作,主动科学引导行业舆论、服务行业发展。要加强对交通运输热点问题的研究分析,努力营造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要不断改革创新,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加强网络舆情引导的建议

(一)统一认识:各级领导要提高对网络舆情引导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总书记提出,能否有效利用和管理网络,能否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关系到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国家文化信息安全和国家长治久安,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因此,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增强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做到重视网络,学习网络,懂得网络,用好网络。党和国家领导高度重视网络舆情引导工作,总书记、总理都曾带头通过网络和亿万网民在线交流。交通运输部领导也多次通过网络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这些都为交通运输行业各级领导干部树立了榜样。但我们也应看到,一些领导干部对网络问政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现象仍然存在,还没有树立“网络问政也是政治”的基本理念,存在着网络“恐惧症”与“麻木症”现象,要么把网上舆论视为洪水猛兽,想当然地进行堵、封、瞒、蒙,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要么漠视网上民情而反应迟钝,贻误引导和处置的良机,导致“小事情”演化为“大事件”。对网络舆情认识甚至存在“官场新警示”:“开会发言不抽名烟;出席会议不戴名表;基层视察不打雨伞;灾难发生不露笑容;突发事件不当新闻发言人”这样肤浅的认识。复旦大学舆情研究中心主任朱春阳认为,“网络恐惧症”给政府公信力带来巨大损害。在成千上万的网民“网络围观”与“人肉搜索”的情况下,没有人或部门能只手遮天,掩盖真相,堵、封、瞒、蒙的手段,只会让政府部门为个别问题付出整体公信力的代价。同样会使人们对执政党的信任下降,对执政党的能力表示怀疑。交通运输行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转变对互联网的既有观念,充分认识到互联网不仅在功能上有替代传统媒体的大众传播作用,而且在新闻传播的时效性、社会宣传的深入性以及舆论引导的有效性上,都已成为不可替代的信息传播媒体。随着手机3G业务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与移动通讯技术平台及其终端的有机结合,还将进一步放大在网络舆论传播和对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所以,各级领导干部要重视互联网阵地建设、宣传运用和有效管理,使之成为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有效途径,成为交通运输社会服务与管理的重要推手。

(二)不做菜鸟:各级领导干部应成为网络舆情的积极参与者

同志指出,领导干部要重点提高6个方面的能力:统筹兼顾、开拓创新、知人善任、应对风险、维护稳定和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其中,积极参与网络舆情就是在与媒体打交道,而应对风险、维护稳定的能力与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密切关联。领导干部要具备引导网络舆情的能力,首先需要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不仅要学会计算机的操作使用,还要学会上网看新闻、聊天、查询网络信息、收发电子邮件、建立博客微博、参与网络社区论坛讨论等技能。必须在掌握互联网特点的基础上,才能合理运用互联网进行信息传播、舆论引导。网络时代,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很容易被广大网民捕捉,任何一个细节都有可能被网络放大并传播,甚至引起全国性的风波。近年来领导干部使用网络也频频出现问题,在社会上引起恶劣反响。因此,领导干部在网上要注重自身形象。

(三)未雨绸缪:建立网络舆情应对处置体系

建立交通运输网络舆情监测预警、应急引导、具体化解工作机制,有效提高应对网络突发事件处理能力十分必要。舆情搜集工作看似简单易行,实际上面临巨大挑战:一方面,网络信息铺天盖地,信息量极大;另一方面,信息往往零星地散落在各种渠道里,需要借助使用一些专业技术手段。因此,在行业内应投入必要的人、财、物,以建立网络舆情应对处置体系。一是要形成舆情信息工作组织保障。成立舆情信息工作部门,组建舆情信息工作者队伍,落实舆情信息工作责任制;二是要形成舆情信息工作技术保障。建设良好的舆情监测系统,实现舆情信息采集功能、舆情信息自动聚类功能、舆情信息挖掘编辑功能、舆情热点跟踪功能,实现不间断、无遗漏地动态监测重大舆情;三是要形成舆情信息工作制度保障。建立覆盖行业的舆情信息收集、研判、汇报、决策、指导、处置等制度机制,为实现舆情快速引导、处置创造必要条件。防风险于未然,打网络舆情的主动仗。

(四)讲究策略:舆情发生时要学会引导舆论

社交网络论文篇8

关键词:社区;网络教育;实践思考

当网络在不断向教育领域渗透时,网络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影响了人们的工作与学习。诸多国家为适应潮流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与社区教育结合,也就需要发展社区的网络教育。

一网络学习应用于社区教育的途径

广义的网络学习主要是指学习主体在网络的环境下而发生整体的影响;狭义的网络学习主要是指利用网络进行在线学习。本文所探讨的网络学习主要是指狭义的网络学习,是指社区用户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社区用户利用网络进行在线学习必然要求社区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并且社区能保证针对式的服务。社区的网络环境、服务是应用于社区教育的重要条件,社区教育需要良好的学习平台搭建,平台中要有丰富的电子学习内容;应用推广主要包括网络环境的教学模式。

1.网络学习平台的建设。在网络飞速发展之时,多种网站纷纷建设,这些网站具备较多的学习功能,并能充分提供学习内容。社区教育即整合自己本身的数字化资源,为社区用户提供所需要的学习内容与服务。以常州为例,常州市教育局联合各区建立了自身的网络数字学习平台,为社区用户提供必要的网络学习服务。网络社区服务必须要做好一定的分析,考虑到网络用户自身的学习习惯与网络的硬件条件,保证社区用户能以十分便捷的方式进行网络学习,保证自身的学习积极性。网络学习平台除了具备基本的网络学习功能外,还要能进行网络在线测试、网络平台交流等功能,包括网络在线平台提问与回答、网络在线测试、网络用户论坛、网络学习资源云共享等。

2.学习内容的构架。社区教育和干部在线培训平台是不同的,社区教育所面对的群体是来自于文化程度不一的用户,这些用户年龄有差异、人生阅历不同、信仰也不同。整体网页设计可以参照一些其他较好的教育网站进行,遵循有关的宣传政策、推广服务、群众路线、丰富生活等原则进行网页内容构架。网页中必须包含丰富的教育新闻资讯、通知公告、教育辅导、生活休闲、文化常识等。以常州社区教育网站为例,常州市教育局也意识到学习资源的重要,在常州终身教育在线网(www.czcu.net)推出了丰富的教育资源,这里的资源涵盖了道德讲堂、文化素养、现代生活、教育辅导、职业技能、休闲娱乐六大资源,其中既有生动的教师讲课视频,也有不少课件、文字材料。对于整个社区新媒体学习资源库的建设,常州仍然在探索建立过程中,还并没有完全统一的规范和标准,从大市的网站来看,资源较为丰富,但就各区来看,并不是每个区的资源都十分丰富,这就导致了整体的新媒体资源建设各个区存在一定的不平衡,不过正因为新媒体资源的共享性,优质资源仍然能互通有无,相互共享。当前,常州终身教育在线网的网站主要内容仍然是以流媒体和文本内容为主,其中流媒体包含了各种课件达431个。

3.网络化学习模式。网络化学习模式,是为用户搭建好优良的网络学习环境。为了取得预期的良好学习目标,必须要有相应的学习模式。因为社区网络用户自身条件各异,他们分属不同的学历、经历、网络化程度、群体,他们对相应的网络学习模式各有各的要求。经过若干年的探索,如常州市教育局推出“社区教育先行”的三期活动,当前常州已经探索出四种基本的社区学习模式:讲授型网络学习模式、讨论型学习模式、探索型学习模式、协作式网络学习模式。讲授型学习模式是最常见的学习模式,主要是教师预先把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机制等材料,编写为HTML文件,将文件放置于WEB浏览器,用户通过浏览这些页面即可享受学习,或者预先将教师的课堂授课情况实录经过一定的剪辑,制作成流媒体文件,方便社区用户进行点播,社区用户不需要去某地集中学习,在家中拥有电脑即可享受教师的授课。讨论型学习模式较为常见的是,利用网络论坛进行学习讨论,网络论坛往往具有用户管理、讨论管理、内容讨论、实时讨论、用户留言、电子邮件等诸多功能,这是一种容易实现的讨论学习模式。在进行讨论时,一般都有专职教师进行监控,由各个领域的专家组成一定的特定学习方向讨论组,用户在自己所感兴趣的主题区内进行发言,与他人互动,每个人的发言能够被其他用户看到。在进行讨论时,所讨论的内容必须有教师或其他专家进行监控,以防止讨论内容不符合学习目标。探索型学习模式目前在网络教育中运用得不多,包括常州终身教育在线网在内的国内几个知名网站都没有完整的探索型学习模式,探索型学习模式针对社区用户可以这样操作:通过教育机构设定一定的主题给用户,让用户进行解决,通过网络进行,同时,提供大量的信息资源供用户进行学习探索。在学习探索过程中,网络中可以设定一定的在线专家对话或教师对话、电子邮件等方式提供给学生疑难问题的帮助,给予学生帮助并不是直接把答案给用户,而是给用户以适当的启示,比如提示用户“请查阅某某文章”,这样,能广泛调动社区用户的兴趣与创造力。协作学习模式主要是基于网络,用户针对同一学习内容进行彼此的交流与互动,达到对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可以预先设定网络的协同学习系统,让诸多用户通过网络来解决网络中所呈现的问题,用户之间的交流协作会通过特定的公共领域来实现,每个用户与其他用户进行讨论,交流彼此的学习心得,以此解决问题。用户之间经过最终的讨论,选择适合自己最有效的方式。

二开展社区用户网络学习的意义

开展社区的网络学习,就要不断克服社区用户的网络学习弱势,加强思想教育。

1.克服社区用户的心理弱势,加强思想交往。社区在进步,不断地在吐故纳新,网络技术飞跃发展,必然会影响到整体教育。社会的知识在不断地更新,新的知识在不断取代旧的知识,很多社区用户尤其是老年人原本各自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在其工作岗位上也发挥着技术骨干作用,但是面临种种新技术,他们不得不产生沮丧,并对新知识产生畏惧感和恐慌,对瞬息万变的社会无法适应。甚至部分社区中的用户因为长期脱离新的技术知识,形成了规避现实,回避与他人交往的性格,这也就导致了部分长期脱离现代知识的社区用户精神空虚,甚至产生被社会遗弃的感觉。在看到擅长使用网络的用户在无限畅游新技术并因此而获得物质或精神快乐时,其产生的自卑感就愈发强烈。使用网络化教育对克服社区用户的这种心理问题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网络能为脱离现代知识的社区用户提供一个宽松的学习空间,在这种空间中,利用社区工作人的帮助,利用网络进行学习。进入学习状态后,用户不断地利用网络进一步获得知识,获得物质与情感的支持,与善于使用网络的用户形成合作关系,并产生与时代对接的感觉,增强对社区的归属感,缓解心理压力。“电子媒介确实改变了社会交往行为的社会参数,大体上使得任何人都能够在任何时候与任何其他人进行交流。”[1]

2.跨越知识鸿沟,增强文化情操。网络的出现,在给世界带来飞速发展时,也给人们的正常生活与工作带来了革命式的影响,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久而久之,在社区用户不断脱离社会时,就形成了知识鸿沟。为配合时代需要,推广社区网络教育,给社区用户带来文化增势。为培养社区用户的信息素养,就必须加强社区网络文化建设。首先,相关社区工作人员要创造文化理念,通过网络文化建构和谐社区,形成“人人热爱网络学习”的氛围,通过社区人的网络文化知识竞赛与互动,倡导文明上网,建设良好的网络文化社区。其次,相关社区要建设信息化社区,构筑一定的信息化社区服务,以便更好地为社区服务。通过一定层面的服务和实践操作,帮助社区中信息能力落后的民众实现知识鸿沟的弥补。

3.实现思想意识的再社会化。“所谓社会化是指作为个体的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经由这一过程,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形成和完善。”[2]社会是封闭与开放的结合,在社会中,人往往会形成自己的思维定势,随着年龄的增长,往往生活趋于固定,不愿意去接受新事物,甚至对新事物会有猜测和怀疑的态度。在思想意识方面指导社区用户去认识网络,利用网络进行学习,能够帮助社区用户进行思想意识的再社会化,接受新思想、新观念,纠正思想的偏差。社区用户会有意识地重新适应社会生活,更新自己原有的知识,与社区其他群体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

三对社区用户网络学习中的不良因素的规避

在社区用户中推广网络学习也要对一些不良因素进行规避。1.对于“网络信息过载症”的规避。美国著名学者西奥多•罗斯扎克曾说:“信息,到处是信息,唯独没有思考的头脑”,“信息太多,反而会排挤思想,使人在空洞零散的一堆事实面前眼花缭乱、六神无主、无所适从。”[3]网络媒体在带给社区用户无限浩瀚的信息时,对本身网络素养基础差的社区用户而言,如果没有选择,就会迷失方向。社区用户在接受诸多网络教育时,需要防止信息过剩。社区中的工作人员针对社区用户的思维速度、心理特点,循序渐进式地进行指导,让社区用户不断进步。2.对于“网络意识形态冲击现象”的规避。网络技术本身发源于西方,不管是技术还是思想较多被西方控制,在整个网络媒体发展过程中,网络西化成为显而易见的事实,在西方国家网络助推思想已经成为常用的软武器。“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毫不掩饰地说:中国不会拒绝网络,拒绝网络就是拒绝现代化,中国只要不拒绝网络,我们就有武器。”[4]“种种迹象表明,西方社会从来没有停止对我们的政治图谋和意识形态渗透,只不过在互联网时代这种图谋和渗透变得更加阴险、尖锐、现实和复杂”。[5]不少长期不接触网络知识、缺乏新思想的网络用户在接触网络后,部分人因其思想中的偏执一面而对负面新闻深信不疑,对社会的不良风气义愤填膺。本身关心国家大事、热衷政治新闻没有什么过错,但是对负面新闻全部相信,甚至导致缺乏信仰,这就完全进入了意识形态冲击的歧途。所以,社区工作人员在对社区用户引导时,一方面在对其进行网络培训,另一方面还要构筑思想的防火墙,放置网络用户在接触网络的过程中去接触不良信息,将网络培训的良性效果发挥好。

参考文献

[1]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64.

[2]刘光宁.论老年人的社会化问题[J].宁夏社会科学,2000(2):53-54.

[3]西奥多•罗斯扎克.信息崇拜———计算机神话与真正的思维艺术[M].苗华健,陈体仁,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4:108.

[4]苏云生,周如俊.网络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12):22.

[5]谢海光.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38-39.

上一篇:软交换技术论文范文 下一篇:黄金法则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