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亚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30 02:34:29

青年亚文化论文

青年亚文化论文篇1

一个文化多元杂陈状貌的时代悄然而至,站在这个文化勃兴的时代长廊,我们没有理由回避那些最为活跃的文化类型。青年亚文化,无论从其承载、消费、再生产环节看,还是从其不断涌现的态势看,它都是当代中国文化版图不可或缺的地标。“研究个体心理,就是要分析个体在其身临的社会条件和具体情况下的活动。”[1]我们首先要清楚传统文化接受群体与青年亚文化接受群体的界定。普遍来讲,传统文化接受群体大多是80年代以前的人群。而青年亚文化接受群体则是80年代之后,具体说就是所谓的“80后”、“90后”、甚至“00后”。传统文化接受群体与青年亚文化接受群体间产生的心理对峙原因分析如下。

一、童年经验的排他性

童年经验,根据精神分析理论的观点,它是一个人在童年经历中所获得的心理体验的总和,包括童年时各种带有情绪色彩的感受、印象、记忆、意识等等。这一元素不仅是人认知积累的来源,更对个人的心理发展,即个性、气质、思维方式的发展起决定作用。从这一角度来分析两种文化接受群体心理对峙的原因。

传统文化接受群体的童年时期所接受的文化多是道德、教条、伦理等等,这些文化也就潜藏在他们的内心,当他们对外在事物进行批评时,就会本能地显现出这些童年经验的迹象。因为随着他们后天的知识积累这些经验会随之融入其中,从而形成一种既定观念,致使他们对新生事物的接受有了一个“标准”,对于不满足“标准”的事物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便会一定程度上的排斥。而“青年亚文化是由青年人共同分享的独立的文化系统。”[2]青年亚文化的属性特征几乎与传统文化是对立的,所以会被本能地排斥。而青年亚文化接受群体多出生在物质生活极其丰富的时代,他们受物质享受的影响极大,致使陷入一种“迷狂”,又由于与前者相同的原理,他们大多本能地排斥传统文化,或是无法使其成为他们的中心兴趣。

精神分析理论的一个观点说:“一个人的思想发展过程的每个早期阶段仍同由它发展而来的后期阶段并驾齐驱,同时存在早期的精神状态可能在后来多少年内不显现出来,但是其力量却丝毫不会减弱,随时都可能成为头脑中各种势力的表现形式”。[3]将人的童年经验可以看作是一种内心潜力,当人们的主导观念受到充斥时它便会发挥作用,而且会产生很大的心理力量去抵制外侵的与观念不符的事物。所以传统文化接受群体与青年亚文化接受群体必会因此而形成心理对峙。具体说来,这就是二者童年经验的对峙所导致的。

二、恐惧感下的自保心理投射

通常情况下,当人们真切地热爱某种事物时,当有人试图甚至威胁到其存在和发展时,便会本能地站出来保护它们,而且像保护自己生命一样。这是心理保护机制的一种变式投射:一般是指将自己所不喜欢或不能接受的性格、态度、意念,投射到别人身上或外部世界去,而断言别人是这样的现象。从这一角度讲,传统文化接受群体与青年亚文化接受群体的心理对峙就是源于彼此的自保心理对对方的投射。就像两个对立的学派为了自身不被对方驳倒,就要不断地去攻击对方,并认为对方是“错的”,把对方看成是自身所不能接受的某种事物。同时,传统文化接受群体也存在一种恐惧,即他们担心后生群体对新文化一味地沉迷接受,可能导致传统文化的淡化而失去主流地位,甚至在几十年、几百年后可能会是传统文化的末日。因而他们要去抵制亚文化以自保。而青年亚文化接受群体则是受于传统文化对其的压制和批判而同样地进行自我保护。

三、个性干涉下的抵触

“个性”是个麻烦的东西,因为它是个千面人,是一种极其不具统一性的事物。它只代表一个方面并且是与其他方面无对比性的一种观念。如精神分析心理学中又包含弗洛伊德、荣格、拉康等独立的学派,这些也都是“个性”。所以,学科是一个大“个性”套小“个性”的整体。传统文化与青年亚文化也是两种“个性”,它们本应是两种互不相扰的“个性”,但因为一方对另一方的干涉,从而致使二者相互抵触。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而青年亚文化是各个时期处于边缘地位的青年群体文化,它由青年亲身创造,往往会被媒体宣传、放大,在传统文化的观念角度讲对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颠覆性和批判性。虽然后者在某些方面有违“道德”,然而这两者应是两种不同的整体,无论是哪一方,它作为一种“个性”的存在权我们无权否定。因而,传统文化与青年亚文化在文化的大集合里是作为两种小“个性”而存在,他们自然有自己的接受群体,这些群体的接受心理也是作为一种“个性”而存在着,但因互为干涉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对峙。

青年亚文化论文篇2

[关键词]青年亚文化;形成;特点;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4-018-01

青年亚文化是由青年这一特定人群发明、信奉和推行的一种特有的文化价值体系、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青年亚文化群体“兼容”了亚文化和青年的共有规律,并产生了区别其他群体的独有特征。

一、青年亚文化形成的主要原因

(一)全球化是青年亚文化群体产生的重要因素

经济全球化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交换方式,也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从而对民族文化造成极大的冲击。无论从广度上还是深度上,文化全球化对青年文化特别是青年亚文化都产生了长远的、深刻的影响。

(二)社会结构的转型为青年亚文化提供理论平台和生存空间

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中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由于市场经济主体的多元化,导致人的价值观念的多元化。而市场经济的趋利性,也使人们更多地关注自身的利益,并根据自身的利益来选择和评判价值观,极端的个人主义的出现就成了必然。

(三)青年亚文化是青年人独特的青春期的生理与心理文化的表现

青年期的自我意识觉醒,身份认同的需求是青年人成长的必经过程,也是每个人成长道路上的客观存在,它需要合理途径释放,所以青年人选择同龄群体的亚文化,既使自我得以彰显又抵抗了父辈成人社会对其“标签化”的定位。

二、当前中国青年亚文化的表现及特点

青年亚文化作为青年创造的意义体制、生活方式总会通过一定的物品行为外化表现出来。当前中国青年亚文化表现形式多样,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青春性

当代青年面对的主要矛盾就是与父辈的代际矛盾,成长于不同价值观主导环境下的青年与父辈有不同的理想价值判断和人生追求,他们希望彰显青春个性,表达自我存在,在亚文化中他们的语言行为方式无不表达自我青春概念。

(二)娱乐性

亚文化青年用一种玩世不恭的姿态解读社会事件,将严肃的事件用轻松甚至嘲弄的态度对待,目的是娱乐大众,娱乐自己,以获得青年所追求的快乐自由感。

(三)消费性

当代亚文化青年比以往任何时期都热衷于消费,并且消费方式、消费行为本身已成为亚文化的一部分,更值得关注的是,在日益普泛的文化符号消费时代,青年亚文化风格也成为商品,成为市场的宠儿,亚文化青年的作品在市场得到热卖。

三、当代中国青年亚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分析

青年亚文化具有颠覆性特征,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审视当代中国青年亚文化,既能发现它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也能发现它正无情地消解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一)当代中国青年亚文化本身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

首先,青年亚文化对文化主流的某种偏离和抗拒可以起到警醒社会的作用,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内容。亚文化表现形式纷繁众多,思想政治教育完全可以借鉴这些形式从而变得丰富多彩。如果思想政治教育能在内容和形式上尊重青年人的主体地位,反映青年人的心声,并能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能从丰富文化生活的角度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技术,用主文化引领亚文化的健康发展,还是能被青年人接受的。此外,青年亚文化客观上在青年与社会的沟通中起着中介的作用,因此亚文化的各种表现形式本身还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补充。

(二)当代中国青年亚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消解

1 浮躁不安、追求感官刺激使青年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产生戏谑与阻拒心理。

思想政治教育所强调的主流价值观具有经典性和权威性,需要受教育者内心的共鸣,但青年亚文化群体浮躁不安、追求感官刺激的心理首先在态度上就主动与经典权威疏离,他们无法静下心来接受严肃庄重的主流文化的洗礼。

2 轻松、愉悦进而戏谑化、搞笑化的语言表达方式,影响青年人对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形成整体性、逻辑性的理解。

青年亚文化群体的话语模式不同寻常,为了达到搞笑的效果,他们往往从相反的角度去理解经典,将经典和严肃的内容通过夸张、变形等手法恶搞成笑料,这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产生很大的消解作用。

3 无道德准则的社会反叛行为,消解先进人物和道德楷模的典型示范作用。

青年亚文化论文篇3

开放式、无边界的新媒体,已经成为中国青年亚文化生长和扩张的重要场域,因此讨论微电影的青年亚文化书写,“就势必认识到这样一种事实:层出不穷的亚文化展现在一个媒介意识饱和的世界,并在互联网和多媒体这样一些高度发达的技术推动下不断地被融入新的全球景观”。{2}而从诞生伊始至今,中国微电影的青年亚文化书写走过了一条从事象征性文化抵抗到为主流意识形态与商品逻辑所规训与收编的道路,原本的抵抗性逐渐消耗殆尽。讨论中国微电影青年亚文化书写的嬗变,或许能够为了解新媒体时代青年亚文化自身的转向、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博弈、青年亚文化在社会整体文化中的作用等提供一条有益的路径。

一、恶搞风格:一种象征性抵抗

微电影这一新的艺术样式在获得命名的合法性之前,是以网络微视频的方式存在的。换言之,网络微视频构成了微电影的前身或滥觞。互联网这一新的媒介语境为社会转型期的中国青年亚文化构造了一个新的表现空间与生存方式,使得青年亚文化成为被率先激活的文化类型,网络视频也成为青年大肆进行意识形态表达的重要工具。

许多研究者往往将微电影的肇始指向2006年胡戈创制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以下简称《馒头》)。仅有20分钟时长的《馒头》是胡戈对于陈凯歌电影《无极》的一次大胆的嘲讽、解构与重新诠释。短片借用中央电视台《中国法制报道》栏目的画面,并摘选影片《无极》中的画面,重新剪辑、配音,演绎了一场杀人案件的侦破过程。就是这部胡戈仅仅花费5天时间、用了两台电脑和一张盗版碟炮制出来的短片,开启了其后草根恶搞微视频的创作热潮。这部如今看起来十分粗糙芜杂的作品,在中国微电影的发生发展链条上,尤其是网络新媒体时代青年亚文化内容与表达方式的转向中是极富有意义的。在《馒头》之后,《春运帝国》《鸟笼山剿匪记》《闪闪的红星之潘冬子参赛记》《新龙门票贩》等一系列微视频作品继续延伸着青年亚文化在互联网新媒体上的恶搞式书写。

在以《馒头》为代表的上述文本中,戏仿、拼贴成为最为基本的修辞方式。通过戏仿与拼贴,它们冲破了权威与经典的堡垒,重构了新的符号系统,赋予了自我文化身份得以证明的胜利想象。例如,在《馒头》中,电影《无极》的主要角色被置换为经理、、助手、粉丝、城管、警察等,荒诞不经的影像下其实有着真切的现实观照。“王经理”与“张倾城”之间的关系指代着农民工与包工头的冲突,“满神牌”ㄠ水“逃命牌运动鞋”等广告的设置映射出受众与广告商等之间的矛盾。青年亚文化作为对主导文化的一种反抗,往往意图为不合理的社会病灶与现实矛盾提供一种解决方式,尽管这种解决方式往往是象征性的、无补于事的。《馒头》等作品所展露的现实关怀,正是这种深层次的文化心理的作祟。因此可以说:“新世纪之初的微视频,实际上是以‘泛80后一代’‘成人宣言’的姿态入世的,其文化价值远远大于其美学价值。虽然绝大部分微视频篇幅短小且艺术质量不高,甚至可以说显得粗糙简陋,但是往往能清晰展示出‘泛80后一代’理解世界和社会的另类视角,展示出他们在文化上强烈的独立愿望,进而展示出他们与前几世代之间在思维方式、审美取向上的巨大代际冲突。”{3}

《馒头》等微视频作品的这种象征性文化抵抗行为,显示出“风格”之于青年亚文化的重要意义。若是以激进对抗的方式对主导文化、主流文化加以挑战,青年亚文化可以被视为一种反文化( counter culture)。但在伯明翰学派看来,青年亚文化对抗主流文化的方式更多的时候是风格化的、仪式化的,青年亚文化擅于创制出服装、音乐、舞蹈等丰富而独特的风格与符号系统,来彰显自己的文化地位与阶级存在。斯图亚特・霍尔的《嬉皮士:一次“美国”的运动》、约翰・克拉克的《足球流氓与光头仔》、戴夫莱恩的《聆听朋克》等文章都阐述了“风格”之于青年亚文化的重要作用。正如赫伯迪格所言:“亚文化所代表的对霸权的挑战,并不是直接由亚文化产生出来的,更确切地说,它是间接地表现在风格之中的。反抗与矛盾的嵌入与展现(我们随即将会看到的‘神奇的解决方案’)都位于现象的最表层,即符号层面。”{4}《馒头》等作品风格化、象征性的文化抵抗,并不代表其抵抗行为不具备实际的文化效能。面对《馒头》的辛辣嘲讽,《无极》的出品方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表示要对胡戈究责、“绝不手软”,而导演陈凯歌也按捺不住,公开斥责胡戈“”,表示要对薄公堂。《馒头》事件已经由个人化的恶搞行为,上升为全民参与式的文化事件,其中的亚文化意义自不待言。显然,中国微电影在微视频阶段的抵抗性解码活动,作为新生代或“泛80后一代”的文化认同行为,构成了对于主流文化秩序的一种挑战。

二、抵抗话语的渐隐

伯明翰学派指出,随着亚文化的抵抗风格的产生与传播,占有支配地位的文化和利益集团不可能坐视不理,它们会对亚文化进行不懈的遏制和收编。因此,可以看到,在每一次亚文化的发展周期里,亚文化的文化抵抗行为最终的结局,往往都是从对抗到缓和,从抵抗到收编。在《亚文化:风格的意义》一书中,赫伯迪格指出,亚文化的表达形式通常通过两种主要的途径被整合和收编进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秩序中去。第一种,商品的形式。把亚文化符号(服饰、音乐等)转化为大量生产的物品。第二种,意识形态的形式。通过统治集团(警方、媒体、司法系统)对越轨行为进行“贴标签”和重新界定。{5}随着21世纪以来,尤其是2006年之后,微视频在中国网络虚拟世界野草般无序地生长,瑕瑜互见,而它所具有的巨大传播效能也促使主流文化也逐渐开始调整既有的敌视姿态,谋求新的话语策略。{6}

在对网络微视频的收编与整合上,资本表现出了最为灵敏的嗅觉。2010年初,凯迪拉克推出了吴彦祖主演的商业广告《一触即发》,尽管片长仅 90 秒,但故事完整,情节紧张,场面火爆,在动作打斗设计上也与电影长片一般无二。这部广告被冠之以“微电影”的称谓,也由此成为“微电影”之名流行的滥觞。其后,莫文蔚主演的第二部凯迪拉克广告、微电影《66号公路》也登台亮相。与商业性广告式微电影兴起同步,诸多网络媒体平台也开始了自己的微电影创作。例如优酷网于2010 年6月便联手中影集团、雪佛兰・科鲁兹启动中国首部跨平台传播的微电影――“11 度青春系列”项目,其中筷子兄弟执导的《老男孩》已然成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

与商业化收编同步,意识形态的规训与整合也不落下风。从 2011年开始,微电影逐渐进入主流艺术竞赛和评审的视野。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在全国范围内,“网易微电影节”“中国大学生微电影节”“北京国际微电影节”等名目繁多的电影评比展映活动轮番上演,这些由政府、高校、媒体或商业机构举办的眼花缭乱、方兴未艾的活动,为“微电影”的合法性增砖添瓦。此外,代表主流文化的诸多传统电影制作者也开始加入到微电影的创制之中。例如优酷网在2012年推出了大师微电影系列,集结了顾长卫、许鞍华、蔡明亮、金泰勇、吴镇宇等优秀制作者。2013年这一项目又集结了吕乐、张婉婷和罗启锐夫妇、吴念真、黑泽清等导演,阵容不可谓不强大。此外,国家机器的规训效能也开始凸显。例如2012年7月,国家广电总局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就专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管理的通知》,意在遏制一些视频网站制作内容存在内容低俗、格调低下、渲染暴力血腥色情等倾向,引导网络视频的健康有序发展。这也是“微电影”一词第一次出现在国家广电总局的文件上,表明微电影作为一项新的媒介艺术,获得了登堂入室的合法性,同时也进入了国家的审查范围。

至此,通过商业广告式微电影的定制、大牌明星的纷纷加盟、诸多网络视频平台的精心策划、国家机构的意识形态控制、传统电影制作者的染指、微电影评奖展映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始等,微电影终于在主导意识形态文化与主流商业文化的双重推动与收编下,告别了微视频散兵游勇的边缘姿态,取得了名正言顺的文化地位。

随着微电影步入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场域,曾经微视频阶段的锋芒与锐气逐渐消耗殆尽。尽管微电影的创作难以计数、面目驳杂,但其青年亚文化的书写却逐渐俯就于主流意识形态与商业逻辑的裙裾之下。如果说,《馒头》时代的微视频还留存青年亚文化的抵抗精神的话(虽然这种抵抗也是象征性的、可疑的),那么被收编后的微电影则面临着文化抵抗性的全面失落。

实际上,当下微电影对于青年亚文化的呈现是纷繁多样的,青年亚文化仍然是最为重要的表现议题之一。以最有影响的《11度青春》系列微电影为例,这一系列有掀起青春集体怀旧热潮的《老男孩》、有剧组底层群众演员怀揣明星梦的《哎》、有讲述网恋的《李雷与韩梅梅》、有都市爱情动画片《泡芙小姐的金鱼缸》、有讲述年轻的主人公与57岁时的自己相遇的《夕花朝拾》等。但究其本质,这些作品的内在地联结着对于传统伦理秩序和集体记忆的温柔整合,这种意义建构方式既有利于规避意识形态的规训,又能较为有效地取悦受众,已经成为当下微电影重要的建构模式。“筷子兄弟”作为微电影潮流中的代表性创作者,其作品最能够体现这种对于主流文化的俯就与依赖。无论是《老男孩》还是《父亲》系列中,反讽、戏仿都是经常出现的修辞方式,但这种修辞的运用无关意义的解构与对权威的挑战,只是一种叙事的需求。

三、从“青年”到“青春”

近十年来,中国微电影的青年亚文化书写的嬗变,较为典型地印证了英国伯明翰学派以“抵抗、风格、收编”为关键词的青年亚文化理论,这种演变,既是电影艺术与网络新媒体两种媒介话语相互龟跤竹詈系慕峁,又受制于大众消费文化与主导意识形态的制约,因此在更深层次上呈现出了21世纪以来中国特有的文化演进逻辑与话语角力过程,构成了一个观察中国社会文化症候的切口。

微电影中青年亚文化抵抗性的渐隐实际上出自当下中国社会主导文化、大众消费文化与互联网文化三种文化的合力掣肘。一方面,主导意识形态要求微电影能够像传统电影一样,担负起主流文化传播的功能,另一方面,消费主义驱使着微电影发挥其传播效应去追逐利益。而最重要的是,微电影所诞生的语境――互联网新媒体语境,天然具有对于青年亚文化的文化抵抗性的消解功能。

《馒头》等微视频的青年亚文化书写,显示出互联网时代中国青年亚文化在内容与表达方式上的深刻转变。整体而言,20世纪80年代之前,中国青年文化更多是以追随主流文化的面目出现的,典型的西方式青年亚文化现象并不突出。得益于经济的转轨与思想的解放,80年代青年亚文化崛地而起,描述与指向着中国巨大转型期特有的精神阵痛。而《馒头》为代表的新媒体语境下的青年亚文化书写,则实现了传统风格化表征向多媒介数字虚拟化生存的转向,开始从小众走向普泛,表达方法更加多元,传播方式更加迅即。不能否认,互联网的开放性、无中心性消解了现实世界中权威对于青年加以掌控的可能性,使之成为青年亚文化疯长的温室,具有了异常宽阔、自由的书写空间。然而,“网络媒介的无深度感、暂时性、分裂性和全球化特征,促使在其基础上生成和传播的青年亚文化不再可能像传统亚文化同样抵抗任何单一的政治体系、主流价值和成年文化,他们甚至不同程度地弱化了这一文化的某些‘抵抗’的特质。如果我们依然在反抗/抵抗的层面上去认识网络媒介下的青年亚文化,便显得圆凿方枘、I格不通了,因为我们所处的世界早已发生‘裂变’,二元对立和某一主流文化始终居高临下的观念也已被多元文化观念所取代”。{7}在这样的情境之下,“抵抗”既模糊了着力的对象,也失去了明确的方向,而娱乐消费的功能则得以无限放大。不仅如此,互联网也快速推动着消费主义与大众文化的散播,助长了新型拜物教。

于是,在主导意识形态、商业逻辑与新媒体语境的三重掣肘下,青年亚文化走向弱化乃至失落便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了。进而在当下中国,出现了这样吊诡的现象:一方面是青春文化的崛地而起,无论是传统电影还是微电影中,青春题材都是荦荦大端,是占据重要地位的表现对象;另一方面,青年亚文化曾经引以为傲的文化抵抗性却消耗殆尽。也许真如周志强所言,这是一个“青年消失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启蒙中国的激情被消费生活的激情所替代,塑造自我的理想被狂欢体验的梦想所替代,充满乌托邦精神的‘青年文化’,被享乐主义的‘青春文化’所替代”。{8}于是,我们只看到了作为消费者的青年,却看不到了作为反思者与社会行动者的青年。

注释:

{1}可参见倪祥保的《“微电影”命名之弊及商榷》(《电影艺术》2012年第5期)、丁亚平的《“大电影”视域下的微电影的发展》(《艺术评论》2012年第11期)、饶曙光的《微电影:新的电影形态、新的产业业态》(《当代电影》2013年第5期)、吴限的《微电影:话语权的改变及其对传统电影的反哺》(《艺术评论》2012年第11期)等文章对于“微电影”定义与形态的探讨。

{2}理查德・卡恩、道格拉斯・凯尔纳著:《互联网亚文化与对抗的政治学》,陶东风、胡疆锋主编:《亚文化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17页。

{3}盖琪:《微时代中国青年亚文化的视觉书写》,《文化研究》第14辑。

{4}⑤ 迪克・赫伯迪格著,陆道夫、胡疆锋译:《亚文化:风格的意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9页、第116-117页。

{6}杨晓茹、范玉明的《青年亚文化视域下网络微电影发展研究》一文便总结了中国社会主流文化对于网络微电影的收编方式,包括意识形态收编的三条途径:通过影像文化大赛对网络微电影进行界定、主流意识形态渗透到创作中、加大监管力度,以及商业化收编的三条途径:网站开辟了微电影原创频道、以盈利为目的的专业团队加入制作、网络微电影受到广告主的关注等。

{7}马中红:《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转向》,《文艺研究》2010年第12期。

{8}周志强:《我们失去了“青年”》,《社会观察》2012年第5期。

青年亚文化论文篇4

思维的变换

第八届“亚欧青年领导人论坛”由亚欧基金会、荷兰外交部及荷兰亚洲问题研究所共同主办。2004年11月29日~12月4日,包括笔者在内的中国代表团一行四人赴荷兰海牙参加了此次会议。本届论坛的主题是“范式转换中的亚欧关系:将共同挑战转化为共同的机遇”。来自25个国家的90多名代表分别就五个议题进行了讨论:(1)亚欧的社会福利系统;(2)亚欧经济合作与冲突;(3)设计开启亚欧文化合作的大门;(4)文化与文明的对话,加强信仰间的交流;(5)亚欧选举比较等。

文化的交接

主办方通过放风筝、亚洲文化展览、卡拉OK、荷兰泽兰省文化之旅等活动,加强了代表们的跨文化交流及个人友谊。

虽说我们手里不争气的风筝没有被放得又高又远,但却启发了青年们的灵感。“设计开启亚欧文化合作的大门”讨论组的代表在最后总结中,把亚欧合作比喻为“风筝的空间”。风筝能否飞得高远,能否收方自如,能否适应复杂多变的气候,能否借势而行,要依靠亚欧青年不断强化的创造力、远见、可持续性及对自身的认知。

论坛的文化之旅是参观荷兰最南端的泽兰省。泽兰省由多个岛屿组成,风景优美。泽兰的历史就是当地人不断与泛滥成灾的海水做斗争的经历。如今,荷兰已经形成了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和著名的拦海大坝。在泽兰省的首府,亚洲的代表无不惊叹于古朴的欧洲小城保存之完好。

由于心理上的逐渐放松,代表们的讨论也逐渐深入和坦诚。比如在谈到民主和政治问题时,亚欧代表一开始都避免涉及敏感话题,但很快发现,在民主是目的还是手段、执政党合法性的多样性、扩大民主的形式等方面,双方都有共识。正如亚欧基金会驻印尼主席Wiryono所言:“欧洲人不要太咄咄逼人,亚洲人也不要太小心翼翼,这样才能构建平等的欧亚关系。”

关注中国崛起

近年来,中国崛起成为各种国际会议的热门话题,AEYLS也不例外。与会代表们对中国日益增长的硬实力已有相当的认同,他们更关心的是中国软实力的增长。观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崛起的中国只有进一步加强民主建设才能相融于世界。第二,作为领导中国崛起的舵手,中国共产党必须处理好反腐败问题。

涉及中国的议题很多,既有中国改革开放经验等理论性话题,也有“中国”、“中国机遇论”等涉及中国国际形象的话题,还包括台湾、、民运、、等涉及国家利益的敏感政治问题。

由于准备充分,中国代表团(四名代表分别自团中央、外交部、上海同济大学及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的应答给主办方和与会代表留下了良好印象,向各国代表展现了中国青年的风采。

中国团员们也认识到,论坛的重要性不仅仅是就共同关切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更在于给亚欧的优秀青年代表一个能广泛建立有效人脉关系的平台,其关键是论坛结束后的进一步交往。为此,亚欧基金会将建立供历届代表们交流的网页。亚洲大海啸灾难突发后,一些代表们已经行动起来,有人提出了保护海啸中受损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建议。

青年亚文化论文篇5

【关键词】深圳校服;青年亚文化;抵抗;拼贴;收编

自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伯明翰学派提出青年亚文化的概念以来,青年亚文化的研究在国内外都得到了一定的关注。虽然与主流文化相比,亚文化总是处于从属的、边缘化的地位,但当青少年以叛逆的姿态表达他们对社会规则及成年人的管制的不满时,其绽放出的耀眼而奇异的色彩让人不由得予以侧目。研究国内的青年亚文化,即“从权力和抗争与亚文化关联的角度来考察亚文化究竟是如何反抗主流文化并将其自身从主流文化中剥离出来,但同时也努力去适应主流文化的某些特定方面”,是对当今主流文化和亚文化的双向考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目前,对国内青年亚文化的研究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继承伯明翰学派的研究思路,分析中国类似的青年亚文化现象,如《游戏与威胁:对中国摇滚乐的双重误解》;第二,针对“80后”进行的一系列现象解析与研究,如《中国当代青年亚文化:80后的叛逆与担当》;第三,对一些流行网络用语和网络现象进行的青年亚文化解读,如《从动漫流行语解读中国青年亚文化的心理症候――以“萝莉”“伪娘”“宅男/宅女”为例本》。总体来看是就国内引起关注较多、较为流行的现象进行的研究,而对一些地域性的青年亚文化关注较少。本文试图填补这方面研究的空白,从深圳特有的青年亚文化现象着笔,将深圳校服视为一个青年亚文化的符号文本来进行解析,通过一系列的现象分析深圳校服所体现的青少年的抵抗与文化权威的收编的博弈,从而挖掘这个符号背后所隐藏的意义。

一、深圳、深圳校服与青年亚文化

深圳作为一个流动人口众多的特区城市,具有社会结构多层次、社会矛盾复杂多样的特点。生活在这个城市的青少年们,有意无意地去寻求解决这些社会结构或规则中显现的矛盾的方案,深圳的青年亚文化便应运而生了。正如迈克尔・布雷克所说:“亚文化是人们企图解决存在于社会结构中的各种矛盾时产生的,这些矛盾是人们共同经历的,并能导致一个集体认同形式。从这里个人会获得不是由阶级、教育和财富造成的个体认同。”深圳校服就是青年亚文化的载体之一。校服作为学生这一群体的标志性服饰,不仅承载着校园精神文化的深刻内涵,而且反映着青少年的精神面貌,他们看待和穿着校服的方式即是其表态。而之所以将深圳校服视为一个青年亚文化的符号,是基于如下两个方面的考量:

首先,当前部分深圳青少年对校服的接受是建立在对成年人规则的抵抗和回避之上的。深圳从2002年起统一全市校服,并在2006年出台了全国首个校服配套标准,这样对校服进行的全市统一化、标准化管理在全国来看实属罕见,而制定这一系列规范的目的与校服最初产生时的功用是相契合的。校服最早指进行宗教活动的人员穿着的标准服装,也包括罗马帝国和其他古文明的军队制服,其后逐渐发展成为由学校的学生所穿着的特定服装。最早具有真正意义的校服出现于中世纪初欧洲的英国教会所创办的学校,日本是最早实行校服制的国家之一,时至今日,这两个国家已有针对校服的完善的规章制度。可见校服从其诞生之日始,就是由权威机构所定制的,具有统一管理与服从规定的意义。深圳这一系列规定的目的也在于此:针对深圳流动人口众多,家长工作调动频繁的特点,规定全市统一的校服让学生不再为转学而更换服装,方便教学管理;并且为了掩盖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问题,无论公立学校、民办学校还是重点校、非重点校,所有学生都穿一样的衣服,这样便从外观上消除了差距,以缓和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这种对集体统一服装的要求,是强调深圳教育活动的统一性、教育要求的一致性以及个人对社会规范的遵守,相对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对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对处于叛逆期的青少年来说,更是成年人制定的规则对他们自主选择权利的扼制。因此在深圳实行全市校服统一规定的同时,青少年抵抗校服的行动从未停止过,经过款式改造的校服在校园里时有流行,类似的跟风潮流也屡禁不止。一些深圳的青少年用其特有的方式对抗着代表权威主流观念的校园管理,以达到用穿着经过他们改造的校服表达自我、张扬个性的目的,并且这样的服装风格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媒体的报道。这种规避主流,表现差异,表达青少年价值观的文化现象正符合青年亚文化的内核。

青年亚文化论文篇6

关键词:日本动漫;青少年亚文化;认同 

1 文化、亚文化与青少年亚文化

在不同的语境下,文化总是折射出不同的光芒。关于文化的定义,角度有关于哲学的、艺术的、教育的、心理学的、历史的、人类学的、社会的、生态学的和生物学的,多达九种的基本概念。正因为文化一词如此“色彩斑斓”,我们才有必要申明在何种意义上使用这一概念。

对于青少年亚文化的产生,英国著名的文化研究学派——伯明翰学派认为我们对于青少年亚文化是如何产生的解释并不采纳其来自于阶级抵抗的观点。因为当代青少年群体中所形成的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已超越了阶级的沟壑,在全球化浪潮中表现出惊人的一致性与相似性。青少年亚文化,即处于同一年龄层的青少年为了满足生理与心理的需要,发展出的一套适合自己生活的独特文化,包含了生活形态、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及心理特征等等。

2 日本动漫对青少年身份的认同

回顾现代日本动漫发展的历史,一定会把漫画神手冢治虫奉为坐标。日本动漫今日的成就,正是沿着他二战后所确立的路线发展并步入轨道的。后人评价手冢治虫对日本漫画“有着革命性的贡献”。其中一大贡献就是对于漫画内涵的强调和提升。手冢治虫的创作奠定了日本动漫文化精神的基础——为年轻一代所创作的,关于未来与希望,传播纯真与感动。动漫在日本承载更多的是人文内涵而非形式。

如今,日本动漫已步入了受众多元化的发展轨道。但无论从创作题材还是发行量来看,少年漫画仍然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儿童期结束到青春期完成,这个现实中充满阵痛和磨难的时期,是日本动漫最常选取表现的题材。在青少年追求身份认同的过程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联系纽带:社会与同伴关系。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渴望更多的融入社会,渴望进入并改变成人的世界,去实现社会的承认。但他们处于社会过渡的阶段,一方面想从孩童时期成长,另一方面却又无法迅速融入成人的社会,在这个阶段性的过程中,产生了特属于自我的横断性文化。这个社会化的过程也成为日本动漫建立基础之一。日本动漫中出现的诸如“自我”、“认可”、“友谊”、“梦想”这样强烈的概念正是迎合青少年所期望的对自我身份的认同。

3 日本动漫中的青少年亚文化符号

曾有人这样对比美国和日本的动画片:美国动画片每一部都很好看,看过之后娱乐了,也就忘了。当你说起的时候,是喜欢而不是入迷。日本动画可能会反感很多部,但总有一部能融入生命,为它痴迷。这是一个感性但不失准确地概括。如今在美国日式动画风格的支持者甚至比许多东方国家还要多。

日本动漫比起广泛意义面向青少年的动画片或是漫画更具青少年亚文化的意味。日式动漫极其鲜明的特质让它几乎成为所有青少年亚文化形式的载体。从商业的角度来说,日式漫画在感官层面上一层华美的外衣已经吸引了青少年的目光。对青少年亚文化特征的准确把握和与年轻一代所特有的狂热相互呼应,造就了如今独特的文化现象,体现出诸多青少年亚文化符号。

3.1 幻想世界

青少年是现实的理想主义者,他们了解现实与幻想的区别,但对幻想仍抱有莫大的兴趣,他们比成年人更容易沉溺于架空的幻想世界。

日本动漫作品中有很大一部分故事发生在现实与异世界的交叉,或是在完全的架空世界中。这既让作品能够容纳很多现实题材无法表现的元素和理念,也让故事变得更为有趣。日式动漫丰富的幻想色彩是它吸引众多青少年的法宝之一。但它并非单纯的想象,往往是现实与虚幻的结合。

3.2 前卫科技概念

从七十年代的《宇宙战舰大和号》与《机动战士高达》开始,科幻一直是主流的动画题材,符合喜好新事物的年轻人口味。《攻壳机动队》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作品的主题从对未来世界人的一体化、电脑化延伸到对人生存意义的思考。影片主题前卫,虽出现了大量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和科技观念设定,但并不妨碍它的流行。事实上严密深奥的背景设定并非制作者最终的目的,它终究回到了“人”这个主题上来。科幻题材的界定是期许读者在新的背景下思考人的意义,前卫的科技概念也在这样的界定下变得有价值而不单纯是作者知识的卖弄。前卫科技概念已是吸引青少年受众的一大亮点,而对于“人”的主题的讨论,又暗合了青少年寻求自我认同的心理需求。因而,产生许多为之着迷的青少年也不足为奇了。

3.3 热血

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不满足的追寻及其精力充沛最普遍的表现是对运动的渴求。这种心理在日本动漫中的最好体现就是少年漫画。在中国取得广泛影响力的三部作品《圣斗士星矢》、《灌篮高手》和《火影忍者》,都是连载于《少年周刊Jump》上典型的热血漫画。这些作品的主人公们似乎永远都在为梦想与友情热血的战斗着,这个主题延续了30年。日本式的热血是动漫最鲜明的特征之一,但它并不能完全被理解为暴力。这个要素在美国、香港的动漫之中也有明显的体现,日本动漫在处理上则显得与众不同。

3.4 时尚元素

后工业时代,流行与时尚是年轻人追逐的焦点,日本作为全亚洲甚至世界流行文化的中心之一,将动漫作为其表现形式,用另一种形式诠释了流行文化,同时也反过来影响时尚。红遍亚洲的少女漫画《NANA》便是这方面的典范。从故事里的朋克摇滚,烟熏妆与小花裙,到电影版中流行元素的集合,《NANA》早已是全方位的时尚代名词。引发无数青少年的追捧。

4 结语

综上所述,相对于电视剧、流行音乐、好莱坞电影这样传播广泛的流行文化,日本动漫不仅充分尊重年轻人的思考能力,而且将青少年的内心需求作为创作的根基,在轻松、明快的图像中,在看似简洁的对白中,以日本民族特有的敏锐触觉,隐埋下对社会、人性的关注和深入的思辨,为年轻人引路。而年轻一代比成人更渴望进步,在动漫这种他们热爱的形式中,年轻人得到认知上的提高,获得极大的充实感,在欢快、愉悦的氛围中,加深了对世界的认知,在由此带来的对生命深切的感触与深入灵魂的感动中,获得自我完美的认同。两者天衣无缝的契合,让无数年轻人把动漫作为了自己无法或缺的精神食粮。

对于青少年动漫文化带来的影响,评论界的声音一直褒贬不一。但这的确是属于年轻人自己创造、选择并接纳的文化。正视这一强大而充满活力的文化,试着理解它,分析它,这样的态度无疑对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也有裨益。

参考文献

[1]张莉霞.日本动漫产业:出口额超钢铁 动画片渗世界[N].环球时报,2005.

青年亚文化论文篇7

关键词: 青少年; 亚文化; 影响; 成因

中图分类号: C9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3-0090-01

当下的中国亚文化现象已是无处不在,亚文化既是一种过程,同时也代表一种结果。亚文化所传达的是反抗与矛盾,所代表的是对主流文化的挑战,但同样亚文化也是社会总体文化的补充。

青年亚文化是亚文化中的一种形态,它是处于边缘地位的青少年群体的利益,是对成年人的社会秩序采取一种颠覆的态度,它具有自身独特的生活方式、语言表达方式和价值观念,具有相对稳定的群体和流行群体。所以,青年亚文化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边缘性、颠覆性和批判性。关键的问题在于这种处于破坏、颠覆状态的亚文化容易使涉世未深的青少年产生错觉,从而将这些错觉当作主流文化来接受,把亚文化宣扬的价值观念当作主流的健康的价值观念来吸收。其实,青少年就是借助使用媒介这一活动来实现对生活方式、语言表达成年人掌控世界的逃避和抵抗,由于这一亚文化是青少年自己亲身参与创造的,因而其它媒体多于传统媒体等。青年亚文化在当代的变化,突出地表现为那种“披头士列侬式”、“充满愤怒”的抗争意识弱化,即反叛阶级、种族、性别主流文化的意识弱化了,取而代之的是以狂欢化的文化消费来抵制成年人文化。

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作为高校林立的西安,处在青少年的年龄阶段的人数之多,成为青少年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要真正起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性作用,就应该从青少年亚文化西安地区的成因入手,成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西安的社会结构

社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占有一定资源、机会的社会成员的组成方式及其关系格局,包含人口结构、家庭结构、社会组织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就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消费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等若干重要子结构,其中社会阶层结构是核心。社会结构具有复杂性、整体性、层次性、相对稳定性等重要特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2010年1月的《当代中国社会结构》报告显示,我国经济结构已经达到工业化的中期水平,但由于对社会建设的投入不足,社会结构调整滞后,还处于工业化的初期。这是当前中国最大的结构性矛盾,也是产生诸多社会矛盾问题的重要原因。报告明确提出:目前中国社会结构落后于经济结构大约15年。如果在近期不进行相应的社会体制改革,不加大社会建设,按目前的格局发展,社会结构的演变要到2025年左右才能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

以西部的龙头城市西安,西部大开发建设成就巨大,但从社会结构层面考量,西安集城市、农村、山区为一体,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依然很突出,要实现“在西部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战略要求难度不小。从城乡差距看,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3.8:1,高于全国3.3:1的水平。按户籍人口计算,重庆3200万人口中,农村人口仍高达2300万。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高达54.5%,而社会结构达到工业化中期阶段的恩格尔系数一般在30%以下。“上下阶层比重失衡、阶层之间贫富失衡”的社会特征更加突出。以经济、组织和社会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为标准来划分社会阶层,划分出11个社会阶层,由高到低的排列是: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事业单位负责人,规模以上企业负责人,私营企业主,普通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个体工商户,商业服务业人员,产业工人,农业劳动者,无职业人员。同时,又将其分为5个等级,前3个构成上层,4、5是中上层,6、7为中层,8属中下层,9、10、11构成下层。调查结果呈现出一个清晰的“倒丁字形”,构成其中一横的是庞大的农村社会阶层,而一竖则主要是代表规模不大的城市社会阶层。

二、西安的社会矛盾

随着西安社会结构的变化,利益结构的变化和社会成员利益诉求也呈现普遍化、多样化、复杂化,使得社会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各种能量比较充分地释放出来;社会和经济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以及行业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使得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而尚不够健全的社会规则体系难以有效地整合来自各种渠道的、性质不尽相同的能量,于是社会能量的释放有时容易演化成某种负面的力量;同时,社会焦虑现象的普遍存在又使得各种负面的力量呈现某种放大、膨胀的状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社会矛盾问题无疑会迅速积累和扩张。正如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所指出的那样,我国现阶段“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

其一,在西安社会矛盾问题呈现出一种“并发症”的状态。地区发展阶段所面临的各种社会矛盾问题在西安几乎一应俱全,同时还出现了城市改造和规划过程中出现的特殊时期的特殊矛盾,如强行征地拆迁问题、“农民工”问题、买断工龄问题、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等等。

其二,特别集中在与基本民生密切相关的部位。大量社会调查几乎都一致地显示出这样一种情况,现阶段的主要社会矛盾问题多集中在同民众日常生活有直接关系的部位,比如就业难问题、收入差距过大问题、社会保障滞后问题等等,而被人们比喻成“新的三座大山”亦即“买不起房、看不起病、上不起学”的问题,更是对工薪阶层、农民阶层的生存状态和发展前景产生了十分广泛的不利影响。

其三,劳资纠纷和矛盾迅速上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农业人口比重迅速降低,被劳动关系覆盖的人口在迅速增多,于是劳动关系所影响的社会面也越来越大。同时由于中国处于市场经济的初期阶段,劳动关系双方在解决相互间矛盾时,往往是无章可循,“强资本弱劳工”的现象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就必然地会引发种种劳动纠纷和矛盾。

当前不仅在西安就在全国范围内都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许多社会矛盾尖锐化的根本原因,就是社会评价过于单一化,拜金主义、功名利禄成了社会对一个人评价的几乎全部标准。

综上所述,这两点成因成为西安市青少年亚文化形成的主要原因,由于青少年的生活阅历、想象力和实际能够付诸实践的创造力与具有一定生活、工作经历的成年人相比,还是具有很大的差距,青少年很难自己创造出非常独特的亚文化种类,他们在形成亚文化的过程中更多地是在学习、借鉴成年人已有的文化,当然也会进行一些细节上的改变。比如现代社会中的派对文化、文化、网络论坛文化(包括一般的博客、聊天室、色情论坛等)、帮派文化(包括因职业形成的如盗窃团伙、因生活爱好形成的如飙车一族)等等。

青年亚文化论文篇8

当时欧美社会的所谓亚文化,是社会边缘群体和弱势群体如工人阶级、黑人、亚裔、女性的特殊抵抗方式。青年亚文化的抵抗源于持续不断的社会结构矛盾、阶级问题以及相应产生的文化矛盾。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生产发展和生活水平改善的条件下,英国社会所允诺的“富裕”和“中产阶级化”并没有给青年们的生活带来根本变化,阶级差别与贫富差距问题依然严重,青年们依然面临低微的薪水、令人厌烦的周期性劳动,于是他们通过建构一种与主流文化对抗的风格,对实际问题进行象征性的解决。

当时的青年亚文化制造出各种盛行一时的独特风格和符号系统(音乐、文学、暗语、服装等),通过风格来寻求认同感,并帮助亚文化群体进行内部和外部的自我表述。例如,朋克亚文化中,男性头上留着色彩鲜艳的鸡冠头,女性则剃掉头发露出头皮,他们戴造型夸张的耳钉、鼻环和戒指,穿紧身的皮夹克、瘦腿裤、鲜艳的袜子,还有笨重的皮靴,装饰大量别针,听着各种类型的摇滚。

亚文化的抵抗风格产生以后,往往会引起社会上的道德恐慌和秩序混乱,支配文化和利益的集团不可能对其置之不理,遏制和收编随之即来。亚文化风格被整合和收编进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文化的途径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商品的形式:对亚文化符号进行大规模的复制和出售;另一种是意识形态方面的方法:主流文化对异常行为重新界定,使之可用主流文化的价值符号进行解释,消解因其陌生的风格所带来的恐慌。

赫伯迪格揭示了商业社会里亚文化的一个宿命现象:亚文化群体生产出新的以示对抗性的风格,然后这些风格被市场转换成大量利润丰厚的产品,而此时亚文化风格也在一步步抵近死亡,丧失特殊的抵抗性质。与商品生产的收编形式紧密相连的是意识形态上的收编。亚文化兴起时除了带来社会的道德恐慌,还引来了媒体、社会学者等的迷恋以及兴趣盎然的描述和解释,消除亚文化的陌生感、抹杀“他者的性质”,把亚文化重新安置在主流文化体系的某个位置中。

中国处在急剧转型的时期,喧闹中的青年人是引人注目的群体,亚文化现象此消彼长。然而,主流传统媒体对此关注太少。正如上面介绍的理论所说,媒体报道可以消损亚文化的差异和抵抗性质,将其涵纳为主流文化的意识形态,从而减少亚文化给社会带来的恐慌;同时,媒体的报道能够吸引社会对青少年问题的关注,促使社会的和谐稳定。

上一篇:社会主义理论论文范文 下一篇:人格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