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文学范文

时间:2023-03-05 01:51:58

青年文学

青年文学范文第1篇

等到我十六七岁含苞待放的时候,本来应当和水仙一般的姑娘在小镇里谈一场清凉的恋爱,但是鉴于小镇事故多,我们这种小镇青年就这样在花季里凋零了。

人生若只如初见,好吧,我们来搞文学。

当年,“文学青年”还不是一个损人的词。我认识了崔宝。

我高一的语文老师是年级主任,业余时间喜欢研习一些文学类的期刊,然后自诩为一名文学从业者,记得他还给自已起了个雅号叫某某斋居士。所以在若干年以后,每当凤姐撅着红唇说自己熟读《知音》、《故事会》等人文期刊,前推后推总共推多少年都无来者的时候,我都会想起我的语文老师来,然后摇摇头对凤姐的狂妄表示质疑。

那个时候,在语文老师的推动下,我们集体“被流行”写日记,然后“被批改”。你说说,日记这东西也能拿来批改?!批改日记只会使我们这群春心萌动的少年隐藏自己的自然属性,然后添加虚拟人工属性。在日记批改制度下,我的日记内容每况愈下,除了记录一下晚上吃的是番茄炒蛋还是西红柿炒蛋就没什么内容了。后来我看了崔宝的日记。这厮擅写武侠,风格颇似韩寒――虽然韩寒不写武侠。他的日记里总在写一位莫须有的大侠用了什么什么招数把小龙女从残疾人杨过的手中挖了过来之类的内容。我觉得我有必要向他学习,于是我的日记开始出现和他针锋相对的内容。他3月14日的日记刚刚把小龙女抢了过来,我在3月15日就会写残疾人杨过如何身残志不残地把小龙女反抢回来。你来我往,抢来夺去,春去冬来,阴晴圆缺,我和崔宝就这样成了朋友――站在统一战线上的朋友。后来,我们竟然还被语文老师点名表扬,说我们写的有内容有思想有深度,而且说他是粗犷派,我是婉约派。那个年纪,即便是被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表扬,我们也会深深地发自内心地兴奋,何况他是老师。

那个时候,韩寒火到差不多第三个年头了,郭敬明也火得差不多了,“新概念作文大赛”也到了第四或是第五个年头了,班上自然而然地涌现出了两大派系―以梦幻女生为主的“小四帮”和以企图征服梦幻少女的男生为主的“寒流”。我和崔宝站在“寒流”中,没有瑟瑟发抖,而是靠着写东西来钻木取火。我还记得当年在学校门口的租书店里借到《三重门》,躲在被窝里用手电筒一夜读完之后的那种震撼。我唯一的想法就是“牛”,我也要“牛”。然后,我就开始构思小说。可无论怎么构思,都跳脱不了《三重门》的影子,全是校园暗恋的模式,而且写了小万把字就坑掉了。这一度让我十分困惑。当时韩寒已经退学,或者说已经不知道开坏了几辆车;而郭敬明也已经编完了《梦里花落知多少》,或者说庄羽正在为小四泪流满面。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文学青年”就是一个牛气冲天的符号,带着商业化的诱惑,摧枯拉朽地勾引着我。当时,我们的想法就是写本小说,然后出书。

我的同桌是一个大辫子姑娘。她的学习方法很强,成绩已经可以和我比肩。你说高一的时候,她得有多“牛”,才能和我比肩啊!所以,她是一名尖子生。她经常躲在课桌下看一本郭敬明的全集,粗糙的盗版合订本。我们经常争吵韩寒和郭敬明究竟谁才是文学青年。我认为韩寒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操心,才是文学的精髓;可她总反驳我说文学要直击心灵叩问心灵陶冶心灵―每当看小四的时候,她都会泪流满面―这才是文学。只要我一流露出对小四不屑的时候,她都会更加不屑地质问我:你不是“牛”吗?你“牛”你也出本书啊!你“牛”你也拿“新概念”奖啊!我的心灵被深深地拷问了。

我和崔宝互相敦促。在一个全是数学课的下午,我们趴在桌子上,躲过数学老师,躲过纪律委员,写完了两篇东西。我记得我写了一篇杂文《坐车》,而崔宝写的是一个向周星星的月光宝盒致敬的武侠小说。我们满怀期待地把信寄了出去。之后每次去食堂打饭,我们都会边吃边畅想―将来结伴去上海的时候如何如何在小巷遇到一个撑着油纸伞的姑娘,如何如何挑选愿意免试录取我们的大学。青春就是沸腾的荷尔蒙、旺盛的激素,等荷尔蒙和激素激起的狂妄褪去的时候,才知道青春早已经消失得没影儿了。我们一直等到《萌芽》上公布了获奖名单,才知道希望就像是肥皂泡,吹得再大,也飘不到云层之上。

接下来的高中三年,每年我们都会相约一起给“新概念”投稿。在那样一个互联网刚刚介入我们生活的时间段里,《萌芽》是我们唯一能够圆梦的大门。虽然我们不停地敲门,但大门从来没有为我们打开过。高二的时候,我写了几篇跟郭敬明的文笔相似的小说,带着羞耻感悄悄地投进了邮箱。当时觉得羞耻,也就没给大辫子姑娘看。在那样一个连女孩的手都没碰过的季节,我的笔下却写了侠客如何遇到绝世美女,校园如何发生三角恋四角恋多边形恋的各种故事。我到现在都会常常怀念那时候的想象力――总能让从A到F这么多人两两之间都发生爱恋的关系。

高三时,韩寒出了本《长安乱》,文体不详。崔宝拿它当武侠读,我拿它当段子书,彼此也都读出了不少乐趣。那个时候我在《萌芽》的论坛上连载一篇类似的故事,也是和尚与江湖人士的故事。崔宝和我担任主演,不少同学也都分得一些角色。我写得不亦乐乎。当时住校,每次周末回家我都会打开网页,看一下网友的评复,然后接着写。这样稀稀拉拉地写了几万字,高考来了。高考是理想的灭绝器。看了一下已经滑落到年级第300名的成绩和心急火燎的父母,我终于开始放下文学青年的理想,专心搞学习。于是我的案头开始被“三点一测”、“优化设计”、“黄冈题库”占领。这期间,我给“新概念”投了最后一次小说。然后,除了博客,我和写字再无关联。崔宝也开始潜心“魔兽世界”。

大学的时光飞逝,不知不觉已临近毕业。我除了坑了一篇小说,已经开始习惯于荒芜,习惯于没有理想的快跑,或者说理想已从当年青涩笃定的时期进入到逐利期。期间,大辫子姑娘也谈了一场小四笔下轰轰烈烈的恋爱,剪掉了辫子,最终和男友劳燕分飞,但忧伤并没有像小说里那样肆无忌惮地蔓延。崔宝的“魔兽世界”已经满级。

青年文学范文第2篇

我记得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的苏北老家爱好文学的人有上千名,大家经常出席由县文化馆组织的文学活动,或诗歌创作朗诵会,或小说、戏剧培训班、讲座之类。我接触的文学青年,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急功近利型。我认识一位文友,和我年龄相仿。有一次我来到他的家里,和他畅谈文学。他意气风发地对我说:“我此生的最大梦想就是能够走向瑞典皇家科学院的诺贝尔文学奖的红地毯上,为中国争光!”我的这位文友这番大志,着实让我惊愕不已,要知道他只是在《宿迁影讯》(内部刊物)发表过几篇“火柴盒”和“豆腐块”,我想这距离诺贝尔文学奖也太遥远了吧。他还向我表示,原来的名字不用了,我很崇拜茅盾和巴金,我以后的笔名就叫车盾。

又一天,我到他的家里去看望他,他的家在乡下,充满一派田园风光,一座三间瓦房和2间茅草房,院外是一畴畴稻田地。他给我一本《辽宁青年》杂志,用手指了指他的一篇故事所刊登的位置。在80年代,《辽宁青年》杂志是一本很畅销,发行量也很大的青年读物。他能在这本名牌刊物上发表文章,着实让我惊讶,也很羡慕,按照今天的网络语言则是羡慕、嫉妒、恨。那时年轻的我,认为我这位文友不是等闲之辈,既然能在《辽宁青年》杂志发表文章,那他距离诺贝尔文学奖就很近了。可是没过多久,他刊发在《辽宁青年》杂志上的那篇文章被读者揭发,说是原文一字未动地抄袭一位比较有名气的作家发在《解放日报》上的文章。25元的稿费悉数被杂志社追回。后来,他被乡政府招录为临时工,专门给乡领导撰写讲话稿间也给市报、市广播电台、省报投寄新闻稿件。他靠着自己的文笔,被宿迁一家酒店录用为员工,还当上了公司团委书记、办公室主任。酒店改制后,他还担任《淮海经济》杂志宿迁记者站站长,带着几个人四处跑广告。近年来平面媒体的广告不好做,他也及时偃旗息鼓,改行到一家民营建设公司,当上了专职党委副书记,似乎是步入“仕途”了。当他人在酒桌上一口一口地称呼他为书记的时候,他便眉开眼笑地显得很受用似的,用双手抚摸自己业已发福的肚皮。当我回老家省亲时候,偶尔也会应他之邀小酌几杯,再和他谈论文学,他都转移话题。文学距离当年那位发誓用一生追求诺贝尔文学奖的文学青年渐行渐远了,只剩下一声说不清道不明的叹息。

在苏北老家,我还有一位名叫杨修德的文友,他不足一米六零的个头,黑黑的皮肤。他原来在乡政府担任报道员,业余时间写散文、短篇小说。他也像其他的文学青年那样常常通宵达旦地写作,写好后,再工工整整地用正楷字誊抄在方格纸上大量邮寄出去。有一次他竟然在台湾的《联合报》上发表一篇不足千字的散文,好像是叙述自己如何勤奋写作的故事,也算是青春励志之类的文章吧,得到香港一位曾经爱好文学的富商青睐,富商慷慨解囊给他汇了八千港币,他收到这笔“巨款”后自然是喜不自禁,到处炫耀。后来他用这笔“巨款”作为投资开了一家印刷厂,据说经营得还不错。我想这也许是他文学以外的收获吧。

不到黄河不死心型。在苏北老家,我曾经担任过县文学工作者协会秘书长,和文学青年接触得很多,我熟悉他们就如同熟悉我自己一样,其实我也是他们当中的一分子,我们都有一样的理想和抱负,一样的狂妄自大。在众多的文学青年当中,一位名叫理为的文学青年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理为有句“名言”――为了文学,我要以不到黄河不死心的无畏精神,去追求我心中的缪斯(后来改为到了黄河也不死心)。

理为原来在一家化肥厂做操作工,是一位非常狂热的文学爱好者。在工余时间常常把自己关在一间宿舍里辛勤耕耘。那时互联网尚未普及,他常常用稿纸写作,写了很多短篇小说,投寄给《人民文学》、《当代》、《钟山》等文学杂志,但是常常接到退稿信,更多的稿件则是泥牛入海杳无音讯。我担任县文协秘书长期间,我还推荐他担任过理事。

通过县文协这个平台,他得到了县文协主席的赏识,推荐他到鲁迅文学院去进修,之后他就留在了北京。在北京,他专门给一些文化公司或者书商充当,自己辛辛苦苦写的书,当出版的时候,署名则是他人的名字。有些书商还算有点儿良心,按时支付他稿酬;但是也有的书商丧了良心,既不给他署名,也不支付他的稿费。理为35岁那年才结婚,我也得到他的结婚请柬。我见他的时候,他很瘦弱,头发稀少,满脸憔悴。据说他用自己的稿费在北京市通州区按揭购买一套房子,我知道那套房子是他一个字、一个字宵衣旰食换来的。至于他的房子是否还得上房贷,我不得而知。他结婚那天我俩见面第一句话,我说过:“你不能太玩命呀,悠着点,千重要万重要,身体健康最重要,你看看路遥是如何英年早逝的?”他似乎不太高兴我对他的忠告,后来想想人家那天要当新郎官,我又是提起玩命、又是英年早逝的,岂能让人听了高兴呀。

疯疯癫癫型。2005年,我那时候刚担任《今日科苑》杂志执行主编。我们编辑部需要招聘一名编辑,于是我就从《手递手》报上密密麻麻的求职者队伍里挑选,但是都不适合。忽一天, 我在一次诗歌朗诵会上认识的一个女文学青年给我来电话,希望在我们杂志做编辑。其实我和她并不熟悉,之所以录用她,不为别的,就因为她是一名文学青年。刚来时候,她工作很勤奋,平时和编辑部里的人都合得来。有一回,我们还一起冒着炎炎烈日到京郊去采访一位女民营企业家。到了午饭时分,企业没有接待我们,我们在一家小商店里购买2个大馒头,几只咸鸭蛋、几棵大葱,倒是吃得津津有味。可是没过3个月,她不是经常请假参加诗歌朗诵会,就是出席哪个书店的作家、诗人作品首发式。

她很爱诗歌,把诗歌视为自己的全部生命,以至于年届三十岁还没成家。她一旦接听到哪里举办诗会的消息,身体就像注入鸡血似的,连请假这个环节都省略了,匆匆忙忙地夺门而去。这样的情形业已有4次了,我再三批评她也无济于事。最后发展到,她竟然煽动员工一起罢工,要求涨工资。没办法,我只好请她离开杂志社。

就在她离开杂志社不久,我接到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一家文学社的邀请,请我出席由他们组织的大学生与著名诗人联谊诗歌朗诵会。我那天正好有空就出席了。当诗会正式开幕时,主持人介绍了到会的著名诗人的名字,什么“蓝天飞剑”、“青春无悔”等等,当这些“著名诗人”中其中一位女诗人站起来向大家挥手示意时候,我一眼认出她曾经在我杂志做过数月的编辑。当这些“著名诗人”集体在台上亮相时,博得大学生们热烈的掌声。那一刻我迷惑了,我混迹文坛25年真的很孤陋寡闻了,还是落伍了,主持人念的“著名诗人”我连一个都不认识呀。

青年文学范文第3篇

2.慨叹兴衰别辟蹊径——析许浑《客有卜居不遂薄游汧陇者因题绝句》李向敏

3.异质同构的两块美玉——川端康成与沈从文小说的艺术比较周小刚

4.藏在心中永恒的爱——普希金诗歌《我曾经爱过您》赏析安雯

5.爱在残垣断壁——浅析张爱玲作品中的爱情世界项玲

6.论文学作品的时代批判性李宇鹏

7.《论语》中的子路形象宋倩倩

8.勃朗特三姐妹的女性意识探析红,邵春

9.将生命撕碎了又拼贴——《半生缘》中的顾曼桢与张爱玲悲欢人生的比照卢宽慧

10.摇曳的烛焰,脆弱的生命——《烛焰》童宝玉

11.浅析小说的现实性薛彦东

12.从宇宙论的角度看莎翁的十四行诗《能否把你比作夏日》杨洁

13.影响的焦虑——论苏伟贞小说中的父子图式吴燕君

14.劳伦斯《马贩之女》中的象征解读——生命的转折杨蕾

15.论复调式小说由来青年文学家 马宝荣

16.浅谈李白诗歌中的"水"意象周大田

17.《报刘一丈书》艺术新解姜葵

18.英国诗剧中的马洛和琼森张伟

19.浅谈通俗文学中的通俗性与高雅性的结合冷琳

20."鞭挞"和"挽悼"下的传统文化——浅析实在《白鹿原》里矛盾的创作心态王凯

21.对现代西方文明的反思——读《星期五或太平洋上的灵狱簿》李砚芳

22.古代诗歌的情愫闵天翼

23.周作人与郁达夫《新文学大系·散文集》"导言"之比较曹亭

24.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视角看《米德尔马契》赵文琼

25.《呼啸山庄》中男女主人公悲剧的心理分析龙少华

26.论名著中两位女性的悲惨命运张丽娜

27.王熙凤形象分析赵延军

28.论诗词的风格付翔

29.浅析《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艺术形象——兼论孙少平身上所体现作者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胡艳恒

30.谈谈哈姆雷特的形而上刘星

31.李白诗论研究——以《古风》为中心田文进

32.论裴子野诗文特色何蔚

33.纯净·堕落·超越——道连·葛雷形象刍议邓琳

34.浅析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及对策戴瑶

35.浅析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范敏,孔莎

36.浅谈"双导师制"对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深远影响张晓丹

37.多媒体技术在《基础写作》教学中的探讨海晓虹

38.语文课堂主体的探究与分析李慧东

39.我国高职院校法律基础课的实效性探讨曹敏燕

40.将信息技术融入音乐殿堂史向丽

41.中国借鉴加拿大媒介教育经验可行性分析王莹

42.浅析高校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及其发展方向周元培,严先琴

43.浅谈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育杨丽萍

44.写出生活的真、善、美——对学生随笔写作教育的一点尝试周雅华

45.互动式案例教学法在管理类课程中的应用邢鹤,唐定芬

46.浅谈《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李力东

47.写作之路、随笔起步——浅析怎样才能帮助学生写好随笔翁春慧

48.关于三本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邵敏

49.青年文学家 读好书、好读书、自主读书徐建良

50.如何提高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初探王娜,孙凌晨

51.高职院校广告创意课程的教学模式与革新研究宋琪薇

52.游泳课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于扬

53.如何成为一个富有激情的英语教师林青

54.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环节问题王冰燃

55.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翻译教学现状及改革措施侯昌明

56.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浅谈陈志红

57.浅谈多媒体CAI与物理课堂教学的整合李芳

58.新时期研究生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李珊珊,文铁桥

59.谈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教改与实践教学的创新——以辽宁地区服装高校及服装产业为背景黄鼎奇

60.合作学习在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刘甜

61.数学思维培养之我见张忠毅

62.浅谈数学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张志贤

63.让心灵的清流尽情流淌——以语文教师的积极情感促动学生思维杨燕

64.论如何在学校教育中渗透人性教育孙丽

65.儒家思想对高职院校人文校园建设的现实意义管军

66.高中英语词汇学习现状及对策丛冠青hHTTp://

67.浅谈大学体育教育素质教学研究张海涛,王斌

68.民办高校对外汉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初探孙艳丽

69.采用OBTL教学模式提升大学生学习能力陈振娇

70.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初探夏雪芹

71.在Photoshop强化训练中提高学生技能水平的探索裴书凯

72.浅析在音乐教学中如何提高文学修养陈霞

73.成就未来,铸就辉煌朱海燕

74.对农林职业教育实践过程中若干问题的反思尤幸

75.数字时代来临下的高职动漫专业教育改革的思考徐丹

76.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徐海燕

77.新理念下的专业课如何激活学生的创新能力吴运燕

78.高职高专旅游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张国昌,解倩倩

79.用区别化教育理念激活电子课堂教学刍议张强

80.浅谈高中数学激励式阶梯教学法孟翠娟

81.中职德育课体验式教学初探陈兆凤

82.试论先秦经典美术教育思想之基本内容及对后世之影响贺望舒

83.浅谈《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刘勇

84.浅议高职高专商务英语翻译课教学高洁

85.球拍科技的发展对网球发球和正手击球技术的影响于振勇

86.利用网络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大学英语课堂模式探讨刘亚娥

87.体验式教学在钢琴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刘水

88.浅谈中学生语文学习中语感的培养苏友慧

89."博客"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青年文学家 贾晓婷

90.激发兴趣,优化语文课堂教学丁卫东

91.浅析现代篮球运动中训练的综述范波

92.通识教育——旅游教育的重要途径孔晓楠

93.浅谈化学课中的"引导——探究"式教学方法王丽翠

94.改变教学教育观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魏灵

95.浅析农村学生记忆英语单词之方法苏琴

96.浅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途径和方法陈衍昌

97.谈网络环境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问题周密

98.浅谈班主任工作中表扬与批评的策略闫芳

99.DVD数字化视频在大学英语课内教学中的作用赵立丹

100.重视大学生理想信念对其成长成才的作用秦晓茜,焦峰

101.探究铁血政策的历史影响付宝慧

102.童心可鉴——电影《岁月神偷》儿童视角的作用探析褚楚

103.浅析电视剧台词中新词新语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影响范东青

104.浅析家装中的风格结合王一川

105.论室内设计中光环境给人感觉的变化吉梁

106.论装潢工程中的线的美感王雨辰

107.论保持中国特色设计风格的重要性王立新

108.浅析园林艺术设计的标准袁洋

109.论环艺设计中树木给人的艺术感觉霍龙

110.浅析我国城市的建筑艺术效果杨智超

111.浅析园林景观中的环境艺术刘春波

112.中国古代舞蹈的线性之美蔡珊珊

113.刍议中国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发展与创新陈怀莉,吴波

114.青年文学家 杨丽萍与原生态舞蹈王晓丹

115.小议油画个性化语言研究的价值吴波,陈怀莉

116.浅谈中国传统装饰符号与现代工业设计的结合张娟娟

117.剪纸情——舞蹈《剪纸姑娘》品读胡蜀

118.从"广州亚运会开幕式"看电视导播的重要性生威,张晓莉

119.流动的诗,舞动的画从《扇舞丹青》看古典舞的美叶静

青年文学范文第4篇

鲁迅接触过多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最欣赏最亲密的是瞿秋白。虽然,他们仅有一年多的实际交往,却成为彼此生命中非常愉快的日子。鲁迅曾赠送瞿秋白一条幅“人生得一知已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可谓情深谊厚。

其实,二人神交已久。瞿秋白给鲁迅的信中曾说:“我们是这样亲密的人,没有见面的时候就这样亲密的人。这种感觉,使我对于你说话的时候,和对自己说话一样,和自己商量一样。”1932年9月初,他们第一次见面,一见如故,相谈甚欢。以后,虽环境险恶,他们出行都很谨慎,却并未阻止他们频繁的见面。二人的亲密程度从他们夫人的描述中可见一斑,许广平形容他们相见如“几尾鱼儿”“忽然放到水池中见了水的洋洋得意之状。”杨之华则说:“秋白一见鲁迅,就立刻改变了不爱说话的性格,两人边说边笑,有时哈哈大笑,冲破了像牢笼似的小亭子间里的不自由的空气。”

瞿秋白曾三次在鲁迅家避难,第一次住了约一个月,距他们初次见面不过两个多月。鲁迅还请日本好友内山完造帮瞿秋白夫妇寻租安全的住处。为了缓解瞿秋白夫妇生活的拮据,明知会对自己著作的销售有影响,鲁迅还是将自己的文稿交给瞿秋白,由他为书局编辑了《鲁迅杂感选集》,意在以此“送他三百元。”可谓用心良苦。

杨之华回忆过一件趣事,一天下午,屋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是急促的敲门声,令他们夫妇颇为紧张。一开门,却见鲁迅得意地站在门口,笑道:“你不是说听惯了我的脚步声吗?这次你听出来了没有?”给两个晚辈来个善意的恶作剧,也证明了他们的亲密程度。

与鲁迅关系也很密切的冯雪峰回忆,1934年,他和瞿秋白同在江西瑞金中央根据地时,鲁迅总是他们聊天的重要话题。他重返上海后,每与鲁迅相见,“谈到什么问题都会不知不觉地提到秋白同志。”鲁迅称赞瞿秋白的文章“真是皇皇大论!在国内文艺界,能够写这样论文的,现在还没有第二个人!”瞿秋白对苏联革命文艺的翻译更为鲁迅所激赏。“也只有”瞿秋白理解到鲁迅“攻击章士钊和陈源一类人,是将他们作为社会的一种典型来对待的。”

1935年初,鲁迅得知瞿秋白被捕的消息,焦急万分,努力寻求营救的机会。瞿秋白就义后,鲁迅又在悲愤之余,与朋友一起以“诸夏怀霜社”的名义出版了瞿秋白的译文集《海上述林》上下卷,为此鲁迅以二百元赎回了瞿秋白的旧稿,并带病亲自编校了全书。在给朋友的信中说:“它兄集上卷已装订,不久可成,曾见样本,颇好,倘其生存,见之当亦高兴,而今竟已归土,哀哉。”可惜的是下卷印出时,鲁迅已去世。

在与鲁迅交往的青年女作家中,萧红与他的交往最为密切。1934年末,萧红随萧军第一次踏入鲁迅的家,立刻感到了一种久违的温暖,那温暖祖父给过她,鲁迅却使她的灵魂都有了暖意。

说没有鲁迅就没有萧红的成名,并不夸张。萧红伤痕累累地从东北辗转流落到上海,默默无闻,举目无亲,作品更无人问津。走投无路时鲁迅帮助了她,在精神上给她以抚慰,在文学上给她以提携,在经济上给她以资助,还自掏腰包出版了使之成名的《生死场》。在《序言》中,鲁迅称赞小说表现“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并以“女性作品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

鲁迅是将萧红当女儿宠了。萧红更在鲁迅身上感受到了深沉的父爱。鲁迅对萧红的关怀是无微不至的,经济上的帮助则很直接,绝不像对瞿秋白的帮助那样婉转。聊天晚了,就会嘱咐许广平在给她叫汽车的同时付了车费。萧红只有坐在鲁迅家里才会有真正的家的感觉,在这个家里她愉快而放松,甚至稍稍有点任性,因为不管是包饺子,还是做韭菜合子、合叶饼,只要她“一提议鲁迅先生必然赞成。”

“奴隶丛书”中叶紫和萧军的小说都有鲁迅作的《序言》,《生死场》将印时,萧红给鲁迅写信,让他也给自己的书作序。序写来了,是许广平代誊的,萧红又写信要鲁迅的亲笔手迹。鲁迅立刻满足了她的要求,并在给她的信中调侃道:“然而孩子气不改,真是无可奈何。”

精神上的苦闷,情感上的创伤,身体上的疾病一直困扰着萧红,使她越发渴望安慰和温暖,鲁迅的家成了她唯一可以躲避痛苦和伤害的地方。有一段时间,她几乎每天都呆在鲁迅家。那时,鲁迅也时常害病,同时还有许多工作要作。为了减少对鲁迅的影响,许广平便自己陪萧红在客厅聊天,以至影响到对鲁迅的照顾,一次竟使鲁迅在午睡时受凉,又“害了一场病。”

不过鲁迅对萧红也很有分寸。冯雪峰重返上海领导左联工作时,最初借住在鲁迅家里。萧红与他见过几回面,还一起吃过饭。鲁迅给萧红介绍时,只说“这是一位同乡,是商人。”鲁迅不以实情相告,应该是出于对各方的保护。

1936年7月15日晚上,鲁迅在家里为萧红准备了饯行的便饭,送萧红去日本养病。不想这一别竟成了永别。三个月后,鲁迅去世。身在异国的萧红五天后才从中文报纸上确认了这一噩耗,她立刻给萧军写信,请他设法安慰许广平,哀恸之情令人动容。她在两年后完成的《回忆鲁迅先生》一文文字优美生动感情真挚。全文记录的几乎全是生活中琐碎的细节,但从那点点滴滴中却可以看到她与鲁迅一家的亲密关系,以及对鲁迅女儿般的依恋。她对鲁迅的描写没有那种理性的结论式的评论,有的只是充溢于字里行间的深情。萧红对鲁迅有依恋,有敬佩,却没有畏惧。

与鲁迅接触过并得到过他帮助的文学青年可以列出一长串的名单。韦素园和柔石是其中的两位,不过他们都英年早逝,一个病故,一个被杀。

韦素园是鲁迅的早期弟子。鲁迅与韦素园及李霁野、台静农等成立了“未名社”,日常的许多事情,几乎都是韦素园在默默地做着。韦素园诚恳认真的做事风格深得鲁迅赞赏。1929年末,鲁迅回北京探亲,虽然时间很短, 却抽出几乎一天的时间,与未名社的成员专程看望了在西山养病的韦素园。得知韦素园病逝的消息,鲁迅非常婉惜,对于他无声无息的逝去,则颇感不平,于是为他撰写了墓志铭及纪念文章,称他“并非天才,也非豪杰……然而他是楼下的一块石材,园中的一撮泥土,在中国第一要他多。”

柔石是鲁迅的后期弟子,也是一位坦诚肯于埋头苦干的青年。成立“朝花社”后,具体事务都由他操作。社里的资金出现亏空,他只是自己拚命译书卖钱来填补。他被杀害后,鲁迅悲愤异常,先后撰写了《柔石小传》、《为了忘却的纪念》等文章,赞扬他“无论从旧道德,从新道德,只要是损已利人的,他就挑选上,自己背起来。”也喜爱他虽然“旧作品中有悲观的气息”,内心却愿意“相信人们是好的”的那份善良。

鲁迅对与他交往的青年,情感上也会有亲疏,那亲疏倒是他内心追求的自然流露。他欣赏瞿秋白,不单因为他代表中国未来的希望,也因为他身上流露出着传统文人温和的儒雅。许广平说他们是“意气相投的人”,他与瞿秋白更多是精神上平等的交流。鲁迅怜爱萧红,除了爱其才,还同情她的遭遇,喜欢她历经磨难对爱仍怀了一份热烈的追求,对生活仍怀了一份单纯的乐观,对生命仍怀了一份不屈的勇气。鲁迅便愿像父亲一样,在精神上引导她,在情感上地抚慰她,在生活中关爱她。鲁迅喜爱韦素园和柔石那样的青年,是爱他们怀一颗单纯热情的心,肯于为社会默默地尽自己的力,那怕牺牲掉自己的生命。

青年文学范文第5篇

苏维埃文学的巨大的成功和收获的秘密究竟何在呢?它的力量就在于:它是跟人民紧紧地联系着的,是由伟大的列宁主义所武装的,它的发展是由英明的共产党和我们的伟大领袖斯大林同志在指导着的。

苏联作家都把自己的劳动看作是伟大的爱国事业,他们都认为,文学乃是为人民服务的强有力的工具。真正的艺术是跟人民分不开的。遵循着列宁主义学说,我们认为,我们的文学不能是不管政治的。没有思想原则的,供人消遣的;不能是“为艺术而艺术”的,言之无物的;而是负有使命在社会生活中、在培养苏维埃人——共产主义积极建设者的性格方面去实现其重要的先进作用的。

生活不断在提供我们文学以主题和形象,用自己的乳汁滋养着它,使它充满伟大建设的动人的力量。而文学呢,也无时不在向苏维埃社会生活深入,因此,它才能总结生活中的那些事实,站在未来的高峰上照明着现代,用共产主义精神以教育读者。

斯大林同志把我们的作家叫作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深刻的定义,便足以说明苏联作家对我们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的教育所负的重大责任。我们都为自己提出了明确的目的:要把我们的青年教养成为富有朝气的,坚忍不拔的;要使他们不怕任何困难,有勇气迎接这些困难,并善于克服这些困难。我们的文学在这一方面已作了很多,今后还要作得更多。苏联的青年都爱好自己的文学,因为他们(或她们)可以在文学中找到一切的答案,使自己受到它的感化;可以在文学中看到生活的真实的、诗一般的画面;可以从艺术的形象身上找出那些为他们(或她们)自己所响往的崇高的理想。文学作品在我国已经成了千百万青年男女的随身不离的良伴。

无论是在工厂和集体农庄和大、中、小学,都常常举行读者座谈会,讨论高尔基和马雅可夫斯基、法捷耶夫和萧洛霍夫、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和爱伦堡等人的作品。他们的那些充满了思想和战斗的人道主义、具有艺术的完善和优美的作品,不仅只为我国人民所亲近和珍视,就是全世界的劳动者。也都是一样。

战后几年来,老一代作家大师们的队伍里,又有大量的青年作家补充了进来。因为这些青年作家都是从伟大卫国战争的前线上归来的,他们都富有战斗的和劳动的经验,用以他们给文学带来了生活的热烈的呼吸。米哈伊尔·布宾诺夫、鲍里斯·波列伏依、瓦西里·阿沙耶夫、谢明·巴巴耶夫斯基以及其他许多青年作家们的名字,今天已普通地为全国人民所熟悉他们的作品已经获得了千千万万的苏联读者的公认和爱好。

我们的文学作品不是什么无所谓的消遣的东西,它是一个人在他生活和劳动中的忠实可靠的助手。

苏维埃优秀作品之一——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的命运,是非常值得注意的。这本书的主角保尔·柯察金,由斯大林式的钢所锻炼出来的青年人,已成了苏联青年们最喜爱的人物。他体现出了苏联青年们一切优秀的精神品质。

保尔·柯察金的经历,基本上是跟塑造了这个不朽形象化作者的经历相符合的。还是一个童工的时候,保尔·柯察金就积极地参加了革命工作。在为争取新世界的战斗的过程中,他成长为一个自觉的战士,英勇无畏的军人,社会主义生活的积极的建设者。因此,即使常他身患重病不能起床时,而为伟大思想所鼓舞的柯察金,还是战胜了疾病和他个人生命中的悲剧,他是要使日后能再出现千千万万的新的柯察金去战胜自己生活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并一定把社会主义建设成功。

这个由奥斯特洛夫斯基所创造的典型的形象所以能够吸引我们的青年,是因为这并不是一个不可捉摸的神话式的人物,而是一个有着极端丰富的人类思想感情的现实的、地上的人。他在生活和斗争的过程中克服了他身上的旧的残余,获得了真正美好的品质。

对苏维埃祖国的无限的、纯洁的、无私的忠诚。是柯察金性格的主要特征。为了祖国。他准备贡献自己任何力量。在柯察金身上,有一种固有的坚强的意志力,这种坚强的意志力是根据了他对自己事业的正义性的毫不动摇的信仰,所以它能战胜达到目的的一切障碍。柯察金在其一生中继续不断地立下了很多功绩,终于,也就是这些功绩创造了他的人格,他的独特的风貌。他永远走在进攻队伍的前列,永远是什么地方最困难,他就到什么地方去。

柯察金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固有的特征——这便是他的集体主义和团结精神。他善于作群众的首领,引导他们跟着自己走。但是他却从来也不脱离人民,不特别表现“自己”;他总是使他个人的利益服从于人民的利益,服从于共同事业的利益。奥斯特洛夫斯基这样写道:“他(柯察金——原作者注)像他的队伍中的每一个战士一样,已经把“我”字给忘掉,而只知道用“我们”这个字了:我们的团、我们的骑兵连、我们的旅。”

保尔·柯察金总是以同样的热情和忠诚去完成交给他的任何工作,不论是大的和小的。因为他觉得并没有不要紧的事情。不管什么事情,既然是党、人民、祖国交下来的,那就应当老老实实地和忠心耿耿地去完成它。在任何工作里都可以表现出英勇精神的奇迹,显示出自已性格的特点来,只是一定得诚诚恳恳地、忠心耿耿地和忘我牺牲地去工作。柯察金性格的这一特点,就像一根红线似地贯穿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里。

柯察金的文学形象是那样的生动、富于典型性,以致使苏联的青年男女都可以在他们自己身上就看出这一形象来。这一形象的影响和教育力量并不是逐年递减,而是在与日俱增。现代的青年人都在向柯察金看齐,仿效他,用他来检查自己的性格和行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者之一写信给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你的这本书不仅表现了英雄,而且也产生了英雄。”

青年文学范文第6篇

新的社会生活在改变着文学与读者的关系,文学已经成为广大青年所关怀的事业了,从作家协会及各个文学报刊编辑部每天所收到的成千上万的信件中,可以看出这个新的特点。这一切都说明,文学在青年人中间,有着从前所不能比的,更广阔、更深刻的影响了。对于一些人,文学成为帮助他认识世界的好朋友;对于另一些人,文学像火炬一样成为引导他前进的力量;对于一些人,生活负起他的一种要求,——这儿有一封从勘测队上寄来的信,就表现了这种要求:“要知道,我们勘测人员特别喜欢看描写自己生活的书啊!像我们的生活是整年在外,深山老林,沙漠高原,什么地方都到,的确工作是很困难而又艰巨,但勘测队员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吓住,而是精神百倍地征服了它。像这些动人的事迹,优秀的人物,如果作家们能把它写成书,对全国青年,不是一个很大的帮助和教育吗?”可是,我在这儿特别想说到另外一部分,数目并不少的青年,他们自己就生活在我们时代浪潮的前面,沸腾的、战斗的、创造的、幸福的生活,唤起他们一种美好的愿望,他想用他自己的语言把他所热爱的生活表现出来。虽然,他明明知道,文学像一座高峰,但是,他,经过一切的刻苦努力,开始逐步地走上了文学的道路,对于整个的人民文学事业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根据一个不完全的统计材料看,将要参加全国青年文学创作者会议的,是来自社会的各个方面,有工人、农民、部队战士和军官,教员、学生、编辑、记者,企业职员,机关干部,这就说明,文学是生长在人民生活中间的。广大爱好文学的青年,在一定时期,他们是文学的后备力量,可是他们继续前进,便可能成为文学战线最前列的战士。只要我们稍稍回顾一下,从新中国诞生起,这六年间,我们已经有多少新的作家,带着各个方面的战斗生活,充实到我们文学的岗位上来了。像小说方面的陈登科,杜鹏程,孙峻青,徐光耀,寒风,陆柱国,李准,吉学沛,玛拉沁夫;诗歌方面的邵燕祥,未央,闻捷,章其鳞,顾工;理论批评方面的李希凡,蓝翎,鲍昌;戏剧电影方面的黄悌,乔羽,孙芋,王玉瑚,等等。这鲜明的事实证明,没有从人民中源源而来的新生力量增加进来,文学生命力就不可能那样旺盛,前进的文学的急流,便不可能变成汹涌宽阔的洪流。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讲,正如同在我们祖国建设社会主义其它各方面一样,人民的文学事业,也迫切地需要着青年人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应该为祖国积累物质财富,同时,也应该为祖国积累精神的财富,这是新生的一代,对我们所生活的伟大时代应该负起的责任。

你看,作为一个文学工作者,我从文学这一方面向我们的青年朋友提出严格的要求来了。可是我们的青年是生气勃勃的,他们无比的精力,一定会在文学这个领域内爆发出灿烂的火花来。问题是在于如何把火花真正地变成熊熊的火焰。就是说,如何引导成千上百的青年文学爱好者,真正健康地走上——不但决定他个人命运,而且也决定着整个文学未来的命运的文学生活的道路呢?这就不能不是摆在即将召开的全国青年文学创作者会议面前的一个问题。

文学创作是一项崇高的任务。我们以无限热情去从事这项工作,是必要的,但仅仅凭着热情还不够,首先必须认识文学创作是一种劳动,——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法捷耶夫在“论作家的劳动”这篇文章中,谈到“艺术创作——这是一种人类的劳动,是一种特别的劳动,”“文学不唯是一种劳动,而且是一种并不轻松的劳动”。资产阶级御用的文人,把文学的写作形容得神秘的很,使人莫测高深,望而止步。他们是为了把文学武器不交给人民,而掌握在特权阶

级手里,如果,他们的宣传在我们的头脑里还有残余影响的话,我们应当驱除这种影响。我们说文学是一种特殊的劳动,是为了真正地了解作家劳动的性质,以便采取严肃的、认真的态度,很好地去进行这种劳动,成为在劳动中真正熟练,精通文学创作的技巧的作家。

报刊编辑部也曾经转过这样的信件给作家,信上要求谈一谈文学创作的“秘诀”,或者讲一讲文学创作的“窍门”。可是在我们这儿有什么“秘诀”呢?如果说“窍门”,那么唯一的“窍门”就是以巨大的、坚持不懈的,不仅是智力同时也是体力的劳动,来进行文学的创作。我相信,这样讲,对于我们新的一代人,是丝毫也不能影响他们的热情的,因为,青年的豪迈精神,英雄气质,恰恰在于不是寻找回避困难的小路,而从来都是为了真正地克服困难而进行庄严的创造的。难道在于军万马般奔腾叫啸的三门峡上去征服黄河,没有困难吗?但那样的劳动不正是我们最向往的、最崇高的劳动吗?如果以为在荒凉的土地上建设起一座工厂,才需要劳动,而搞搞文学创作呢,这倒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那么,谁如果用这样想头来开始接近文学,那恐怕就错了。我们都知道文学家需要有才能,才能,当然是文学创作里面一个重要的决定的因素,但是,才能也只有在刻苦的劳动、锻练中,才得到成长与发挥的。我们看到多少在处女作中闪现了一线才华的人,但以后就由于懒惰,坠落,他的才能呢?也就再也没有了。但另外一种人,他坚持努力,他的才能随着作品一部一部地升长了。总之,就是一个有才能的人,要获得高度的艺术成就,也总是要经过长久地、紧张地劳动的。当然,对于这种创造性的劳动,只用紧张,刻苦,长久等字眼来说明,会不会使人觉到文学创作竟是这样难以掌握的工作,因而影响了对于这方面的兴趣呢?不,只要我们怀着准备用艺术手法来表现真实、动人的生活的热情和志向,那就只有在一步一步钻研前进中,更理解了文学对于人的深刻的影响,更懂得了艺术的魔力,就会更热中于这种创造性的劳动。

谈到文学创作的劳动时,我们永远记着三个最基本的方面:

第一、深入地研究生活。

青年文学范文第7篇

渴望死亡的小丑,[日]野村美月著,黄琼仙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渴求真爱的幽灵,[日]野村美月著,哈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沉陷过往的愚者,[日]野村美月著,哈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背负污名的天使,[日]野村美月著,哈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绝望恸哭的信徒,旧]野村美月著,哈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怀抱花月的水妖,[日]野村美月著,哈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迈向神境的作家(上),[日]野村美月著,哈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迈向神境的作家(下),[日]野村美月著,哈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由野村美月主笔竹冈美穗担纲插画的轻小说《文学少女》2006年在日本发行,随即便大受好评,获得了2009年读者票选的年度轻小说大奖,目前主系列全八卷已经完结。看似平凡的高二女生天野远子拥有一个惊人的特异功能――吃书,一方面吃书赖以为生,同时通过吃书来欣赏文学作品又是她最大的爱好,是个不折不扣的“文学少女”。主角虽是学姐,但叙述者却是一入高中就被怪学姐拉入文学社天天替学姐写“点心”的倒霉学弟井上心叶。故事就在学姐和学弟之间展开。

源自日本的轻小说,是一种将小说和漫画相融合的文学体裁,小说的主要角色会出现在作品的插画中,同时作品的行文风格也追求漫画一般流畅易读即一种“用文字写成的漫画”,以期给读者带来直观冲击。轻小说目前在日本已成为动漫产业的生力军,日本人也相应创造了一个非常Japanish的名词――Light Novel。

台湾尖端出版社早在2007年就发行了《文学少女》繁体中文版,相较繁体版的火速跟进,简体中文版一方面姗姗来迟,另一方面对于在国内尚属非主流小说类型的轻小说而言,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接手又显得意味深长。在国内已经引进的众多轻小说中,《文学少女》显得很特别,作品富含丰富的文学知识,每一册结束都附有参考书目,从作者的用功程度来看,可谓史上最有内涵的轻小说。

《文学少女》系列以学姐天野远子和学弟井上心叶为主角共7个故事分为8册,每个故事以一部主要文学作品为背景,分别是:《人间失格》(太宰治)、《呼啸山庄》(艾米莉・勃朗特)、《友情》(武者小路实笃)、《歌剧魅影》(卡斯顿・勒胡)、《银河铁道之夜》(宫泽贤治)、《夜叉池》(泉镜花)、《窄门》(纪德)。事件中涉及的主要人物因受作品负面因素影响太深,因而不断把自己带入作品中,企图将生活复制为作品的翻版悲剧。天野远子和井上心叶的任务就是利用文学知识进行推理,揭露事件背后的真相,并通过重新诠释作品来帮助心理受伤的人们重新接受生活。

实在来说,这8本各有主题的小册子合起来简直就是中文系读书指南。首先作品中提到的所有文学作品加起来就是一张出自“文学少女”的书单,这张由女主角亲自吃出来的书单显得亲民又可信;其次在以速食阅读为主旨的当下,《文学少女》渗透出来的恰是相反的“慢”,这一点和昆德拉不谋而合,慢的乐趣怎么失传了呢?对同一部作品而言,要从不同的视角多读几次才能有更立体的感受;对同一个作家而言,也要多读几部不同时期的作品才能对这个人有更完整的把握。毕竟太宰治写过《人间失格》也写过《跑吧,美乐斯》,毕竟在指认自己缺少爱人的能力之前,他也曾经对人类不断求爱,毕竟不能因为爱生出了恨就抹杀了爱的意义。因此这里的慢并不是指速度,而是强调重复,经典小说作为耐用品,如果只做一次性阅读那就太浪费了。

作者将天野远子的特异功能设定为吃书,这使得小说中提到的文学作品有了第三层诠释:第一层是事件主角的暗黑负面理解,第二层是天野远子和井上心叶的二度正面诠释,第三层则是作者赋予作品以味觉的独特体验。有的小说“像新雪在舌头上悄悄融化般”,冰凉与虚幻交错;有的像是“加了很多牛奶的浓汤”;有的像“装饰着油菜花的散寿司”;而有的则像“豆腐味噌汤里浮现红豆馅”一样不伦不类。用味觉比喻读后感,系统的通感使得中文系必读书目瞬间变身为美食指南。莫言也曾经在一篇演讲(《小说的气味》)中用气味来形容小说,“有气味的小说是好的小说,有自己独特气味的小说是最好的小说”。文字本是平面的,多增加一重感官就又多一层空间。比如《文学少女》的系统移觉,双重诱惑之下让人既想读读那本书,也想吃吃那个比喻,这种内外兼修的写法的确很巧妙。

青年文学范文第8篇

[论文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青年读者群已由对文学充满梦想和激情、高度统一的欣赏读者群——文学青年嬗变为痴狂和率真而又趣味不一的消遣读者群——文学粉丝。促使其嬗交的原因主要在于接受环境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青年读者是处于一个意识形态去 政治 化的启蒙经典时代;90年代的青年读者是处于一个商品化、消费化与文学大众化的时代;2l世纪的青年读者则是处于一个 现代 传媒热炒偶像崇拜的 网络 时代。青年读者群嬗变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向文学本体回归的历程,是这个群体由单一走向分化的历程,是文学繁荣走向繁荣与危机并存的过程,还是由“披文”转变读图的过程,同时,也是精英读者与大众读者背离的过程。

去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举国上下进行了各种各样的纪念活动,文学界也不例外。在感叹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也在通过各种方式反观这30年来文学走过的历程,考量着30年来文学创作、文学研究、文学思潮、文学理论建树等问题。反思是必要的,反思是我们成长的策略和认识自身的方式(胡亚敏语)。然而在目前这些形形颇有成效的反思与研究中却少有对文学接受者进行考量的。尽管众所周知接受者在整个文学活动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文学接受者作为文学研究的重心也随接受美学的诞生而得以实现,但在目前这次反思研究热潮中文学接受者依然是被遗忘的角色。“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刘勰语),社会语境在变,文学思潮在变,作家的创作在变,文学语言、文学风格在变……作为受众的读者能不变吗?答案 自然 是肯定的,就在人们的不经意间,我们的文学受众尤其是青年读者群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下面笔者试图就30年来青年读者群的嬗变情况、嬗变原因及相关反思等问题作些初浅的分析与探讨,以期敦清这30年来青年读者走过的路,从而更好地把握文学受众与社会时代 发展 的关系。

一、嬗变的整体观照

对文学受众(或说读者)身份进行单一而准确的描述或界定是困难的,因为就其实际情况而言,接受者的身份是游移不定随时而动的。西方接受反应文论学者们对文学接受者有过很深入的研究,提出过形形的读者概念,有“冒牌读者”、“零度叙述接受者”、“超级读者”、“有意向的读者”、“有知识的读者”和“暗含的读者”等等。在笔者看来这些均是假想的读者,而我们在这里讨论的是实际的读者,确切地说应是时代的普通读者,而不是从事文学研究、文学批评的精英读者。众所周知,读者的阅读过程既充满创造性又有许多不确定性,实际读者是具有 历史 性和个体性的品质的,所以我们很难对时代的普通读者做进一步的界定,在此我们只能把我们所要探讨的青年读者当作虚拟的大多数。但话又说回来,“一个人身份在某种程度上是由社会群体或是一个人归属或希望归属的那个群体的成规所构成的。”个体读者之间尽管存有很大差异性,但从读者群体角度而言由于共同的语境、共同的追求,他们还是有许多共通性的,事实上也存在着在思想观念和 艺术 趣味比较一致的青年读者群。

30年来,随着社会的转型, 经济 的突飞猛进,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思想状态和价值观念等的变化以及科技进步所带来的便利,文学在嬗变。尼采说“上帝死了”,福柯说“人死了”,罗兰·巴特提出了“作者之死”,世纪之交则展开了“文学终结”的争论。2006年学者唐小林、刘朝谦等又展开了“读者之死”的讨论。文学读者日益减少,文学接受日益稀薄已是不争的事实,但读者未必真“死”,他们在变。就青年读者群而言,30年来他们已经完成了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转折性变化。这个转折性的变化就是,对文学充满梦想和激情、高度统一的欣赏读者群——文学青年已经远去,取而代之的则是痴狂和率真而又趣味不一的消遣读者群——文学粉丝。

有人说20世纪80年代是文学的“黄金时代”,这是不无道理的。在那个年代,文学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中心,在普通人看来与文学沾上边就是个了不起的文化人。许多青年读者以亲近文学为荣,孜孜以求于文学,希望能从文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和幸福。他们对文学保持着一种崇敬,他们愿意从文学中寻找满足和寄托,如饥似渴地欣赏文学,阅读文学,借着各种机会充实自己。他们相信文学能给他们以力量,也愿意做作家梦,执著地追求自己心中的理想和梦想,哪怕为之付出青春年华也在所不惜。许多青年读者在读到心怡的语句时似乎就找到了自己感情的依托,找到了自己追求美好生活的动力。顾城的“黑眼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一代人》),北岛的“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回答》)等诗句就给了无数文学青年以鼓励与共鸣。当他们在现实生活遇挫时首先想到的是文学,是从文学中寻找抚慰,于是,路遥、张贤亮等人的有着极强的现实主义写作姿态的小说就成了当时许多热血文学青年的励志之作。

随着时间的流逝,进入90年代以后,青年读者群依然还是文学青年,但此时的文学青年已非彼时的文学青年,此时的青年读者对文学高涨的热情开始滑坡、冷却,曾经那么牢固的文学信念也松动了。作为曾经整齐划一的青年读者群随商品大潮的冲击已开始分化,能够与作品融为一体、死心眼地爱文学的青年读者已不多,更多的青年则是怀疑文学,不再把文学视为惟一,对文学也不再抱有热切的期待,从作品中体验崇高、进行民族关怀已不再是此时青年读者的主要阅读动机和心理期待,更有甚者受王朔的作品影响反以反崇高而自居和骄傲。此时的大多数文学青年随个人的趣味似乎更愿意从文学中寻找日常与闲适,追寻时尚与流行,让缺失得到代偿,让伤痛得到抚慰,让感官得到刺激,让欲望得到释放。青年读者群则随这些个体性的趣味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有些青年读者追寻高雅文学,有些则喜爱大众文学,有些喜好品味散文,有些则喜好阅读小说。他们比80年代的青年读者似乎更理智洒脱。跨入21世纪,高科技的迅猛发展,网络的普及,现代传媒的狂轰滥炸,此阶段的青年读者绝大多数严格地说早已不再是对文学充满梦想和激情的文学青年,很多青年远离了文学,或是作为局外人在观望文学、消遣文学,这时的青年读者如果还酷爱文学那就应该称之为文学粉丝。“粉丝”是近年来在

(一)社会接受语境的变化

文学青年嬗变为文学粉丝的原因除了文学自身接受语境的流变外,还有更为重要和复杂的社会原因,刘勰说:“时运交移,质文代变,歌谣文理,与世推移,风动于上,而波震于下者。”(《文心雕龙·时序》)80年代的青年读者恰逢意识形态去 政治 化时代,90年代青年读者所处的是商品化、消费化时代,2l世纪青年读者则处于 现代 传媒的 网络 时代。

结束后,长期的精神窒息、文化饥渴和人性压抑所积郁的巨大的情感能量,迫切需要有一个释放的渠道,可以“兴、观、群、怨”的文学就理所当然地被赋予了一个特殊的重任,承担起了抚慰人心、填补沟壑、通顺人际的功能。这不仅是因为“比 历史 更富于 哲学 意味”的文学具有启蒙性,还因为当时社会条件的落后,文化资源的稀缺,传媒方式的单一。象《班主任》《伤痕》《李顺大造屋》《大墙下的红玉兰》《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作品在当时之所以会轰动,以及“朦胧诗”、各种新潮小说之所以会受宠,一是由于其意识形态去政治化后的启蒙性,二是由于当时文化资源的不足。

90年代的青年读者则是处于市场 经济 大潮和大众消费时代,商品在刺激青年欲望的同时也改变着他们审美的追求和阅读的方式,他们更愿意选择轻松娱乐和休闲的阅读方式。而对于创作者来说也不得不千方百计地取悦消费者,追求感官刺激,将文学变成消遣游戏,尤其注意青年读者的趣味,取媚于他们,满足他们不同的需求。在这时期,创作上文学总的来说在日益边缘,走向世俗,因而创作数量虽然庞大,受青年读者欢迎的精品却不够多。更为重要的是,随着社会的 发展 ,青年们可以选择接受文学的方式已很多,不再是单一的报刊和书籍,电影、电视等图像可以让青年更容易接受,他们觉得与其花时间和精力去啃文字名著还不如看改编后的影视。这种语境下,青年读者对文学的远离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乃至于有人惊叹文学危机的到来。

文学走向市场就意味着文学创作要充分考虑受众的接受心理和审美期待,同时也意味着现代媒体也要考虑自己的上帝,要制造上帝,让之消费。兴起于世纪之交的网络在改变文学传媒的同时,也改变了读者接受文学的方式,接受的在线性可以让读者直接参与评论和互动,而网络的虚拟性又给了青年读者畅所欲言的机会,可以毫无顾及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与看法。不仅如此,他们甚至还可以亲自进行网络写作,成为网络,体会写作的,而这正是青年读者的喜好。难怪学者赵说:“互联网的问世,不仅极大地改变了文学的写作生态,改变了文学文本的存在形式,改变了文学传播、文学阅读以及文学批评的原有格局,而且对传统文学的发展与存在也产生了诸多具有实质性的影响。”[7]正是网络的便捷、媒体的炒作与青年读者的热情造成了一大批过度的、不节制的文学粉丝。

综而观之,20世纪80年代青年读者对文学充满激情与梦想,一门心思追逐文学,欣赏文学,是由于他们处于一个意识形态去政治化的启蒙经典时代;90年代的青年读者走向分化是由于他们处于一个人欲释放的商品化、消费化与文学大众化的时代,21世纪的青年读者是处于一个现代传媒热炒偶像崇拜的网络时代。可见,30年来文学青年嬗变为文学粉丝也就不足为怪了。

三、嬗变的辩证反思

30年是个值得纪念和反思的时段,分析、考量这一个时段的青年读者嬗变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能让我们探悉青年受众们接受心理、接受方式和接受效果的流变,进而还可能揭示出引起流变的诸多因素,也能给我们带来很多反思。就如学界对目前文学的现状毁誉参半、褒贬不一一样。

30年青年读者群的嬗变过程实际上就是我们的青年受众以至文学由单一走向多元化的过程,有些“觉醒”了,不再把文学当作惟一,有些则过度偏执地沉浸其中。那种高度统一的接受模式已不复存在,多元化的接受需求已经决定性地形成并彻底取而代之,官本位、说教式的被动接受已相当淡化,作为青年的读者如今可以更为自由轻松地进行阅读。这个过程也是我们文化资源由稀缺走向丰裕的过程。由前所述,80年代之所以会成为文学青年经典化时代,就是因为它的文化生活资源稀缺和供给不足,而文学被赋予了很多额外的功能。如今文学丧失了经典文学的感觉,青年读者丧失了从容的阅读心态、“细读”的可能,是因我们文化资源有充足“供给”。

但充足的“供给”是否能给文学以繁荣?这又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我们通过反观青年读者群的嬗变可以看出其嬗变过程既是文学走向繁荣的过程也是文学走向危机的过程,说它繁荣是因为每年创作量都在递增,如今每年有千余部长篇、难以计数的中短篇及诗文问世;说它是走向危机的过程是因为青年读者与文学的距离在慢慢疏远,对文学已没了先前的激情与梦想,当很多作家在精心玩文字游戏的同时他们要么在冷漠地观望,要么是过度的崇拜。这就造成了青春文学、网络文学的畅销与纯文学的萎缩并存。难怪有人感叹,文学成就越来越大,作用却越来越小;作品越来越多,读者却越来越少。

青年文学范文第9篇

我是在回住处的路上突然想起要给你写信的。我不知道为什么会突然冒出这么一个想法,我只能告诉你我当时的心境。

你知道,我这次从济南重回北京,很不顺利,工作不到一个月就失业了,然后找了一个月零一天才找到现在这份工作,到今天,刚刚上班一周。虽然找到工作了,心情比前段日子好多了,但是心中依然是迷惘。毕竟是快三十岁了,我还没有自己的职业目标,没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更不用说什么爱情了,这样的人生确实是很失败的。

其实,我也想稳定下来呀,夏天之所以回济南发展就是想稳定下来,谁知在济南的半年里很不如意,这才又回了北京,这些你都知道。至于以后做什么,我真是理不清一个头绪。你说做编辑吧,撑不死,饿不着的,总感觉不是长久之计。当然,如果是一些大刊如《三联生活周刊》、《南方人物周刊》之类的编辑,估计还是不错的,可也得掂量掂量自己有没有那个水平。不是谦虚,我好像还没那个水平。如果做销售吧,我这么大了,再从头做起,行吗?是不是年龄过了?人家像我这么大的,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和资源,像我这样经验缺乏资源也缺乏的人,估计是一时半会也难挣到多少钱。

那我做什么呢?真的是很迷惘。特别是一个人坐在公交车上,静静地看着车窗外夜色下的北京,想着茫茫未知的前程,心中的迷惘更是难以形容。

可能就是在这时候我想起了给你写信,想把自己的工作、生活,把自己的情感,把自己每天的所思所想告诉你,当然,还有发现的一些好的东西,开心的事情,总之,就是把生活中一切的一切都告诉你,就像咱们两个喝酒时的谈话一样,无所不聊,想至哪儿说到哪儿。

我知道你也有很多话想对我说,不然你不会在QQ给我发个问号问我在不在线,也不会发来短信或打电话。只要联系,就是咱们有话要说,哪怕是一句祝福的话。

不知道我啰啰嗦嗦说这么多,说清楚了没有?

简单地概括一下上面的这些话吧,一句话,也就是,咱们聊聊咱们的生活吧,不管酸甜苦辣,让我们的文字见证我们的生活。如果从长远来看,咱们的这些通信,也可以成为咱们的心路历程。

当我用短信告知你我这些想法的时候,你说自己不知道能不能坚持下去。我可以这样告诉你,只要咱们两个还有话可说,咱们的通信就能继续下去。这些不就是咱们的聊天吗?只不过由你一句我一句,改成你一封我一封罢了。同时,咱们也不要讲究怎么写,就随咱们的意。咱们不是写文章,咱们是高兴说啥就说啥,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你感觉呢?

还有,你因为每月都要出差,我因为在住处还不能上网等多种主客观原因,所以,咱们的信就和从邮局邮寄的信一样,不一定马上就回,可能我给你写了三封,你才有时间给我回一封,也有可能你给我写了五封,我统一给你回了一封。当然,写了信就盼回信,我还是希望你看到我的信后就给我回信的。上学的时候,每次班里的收发员取信回来,我都盼望着能有我的一封。当然,我也会看到你的信后,尽可能快的给你回信。

今天就先给你说这么多吧。其实我本想告诉你的不仅仅是这些,还有很多话要给你说,比如我想写的那部小说,我实在感觉自己写的不怎么样,写不下去了,不知道该怎样做好,比如我有一个把自己在北京这四年的日记整理一下摘选部分发表或出版的想法,等等。可是,今晚看那个《黑道风云二十年》,小说写得太吸引人了,以至于时间太晚了,此时已经是凌晨一点钟,明天还要早起上班,就此打住吧。

2008年12月24日

凌晨一点

孟:

来信已读。

当昨晚得知你这个想法的时候,我感觉到兴奋无比,然而正如我昨天说的,我不知道能不能坚持下去。

兴奋是因为写信这种方式。在沟通无比便利的这个时代,在废话和口水充斥着的这个世界,你想起了这样一种古老的方式,一刹那间仿佛回到了那无比宁静、美丽的山村,我想起了响着驼玲(铃)的信使、穿着绿色衣服骑车在山路上的邮差、学校门口收信的老大爷、课间操时分发信件的生活委员……你说我们通信,说说两个失意年轻人的内心历程,我仿佛又想到了郁达夫和沈从文,想起了鲁迅、胡适,想起了钱玄同和刘半农,想起了1980年代初的《中国青年报》,想起了情书——那一封封寄给不在人间的藤野树而又一次次收到回信的爱情童话,我甚至憧憬着这是一种“行为艺术”,切实而伟大,草根而奢华,世俗而高尚,就如你的失业日记,就如真实的你。

而我们只是两个失意的年轻人,有理想或者曾经有理想,有才华或者自认有才华,却实实在在地无法活得如意、生得畅意。这或许就是我所说的恐怕不能坚持下去的原因。你知道,我早已是不着一言的人了,懒得说,不想说,无话可说。于文学,于青春,于生活,已和四年前我们相识之时差得太远。我越来越不喜欢说话,正如你说的,有时只喜欢在QQ上打个问号,知道你在,当你回应的时候,又了了无语。还记得我们当年畅饮通宵、聊一晚上文学的时候吗?我只记得有这么一回事,至于说过什么,至于是哪一年哪一月,已不甚清楚。曾经年少,曾经青春,可现在的我,已无法再寻当年。或许这就是我说的不能坚持下去的原因。

从你的信里,我读出三个词:迷惘,北京和信。上面一段不知所云的句子算是对你“信”这个词的回答吧。

上一篇:经典文学范文 下一篇:世界文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