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拔尖人才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14 11:46:16

青年拔尖人才工作计划

青年拔尖人才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第一条为加强我区中青年拔尖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人才资源开发力度,促进全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选拔

第二条选拔的范围和对象为:全区各类企事业单位(包括民营企业和个体大户)直接从事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和从事技术开发、推广、应用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三章条件

第三条基本条件: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祖国,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为民服务、奉献社会的宗旨,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专业基础扎实,自主创新能力强,专业技术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在本行业乃至全区处于领先地位;有良好的科学道德和严谨的科研作风;一般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年龄在50周岁以下,其中45周岁以下不少于60%,贡献特别突出者,可适当放宽条件。

第四条具体条件为近三年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

(一)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方面,其研究成果获得市级以上奖励者;

(二)在应用技术研究、推广领域,获得区级以上科技进步奖的主要完成人员;

(三)在生产经营一线推广、应用新成果、新技术、新工艺,产生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主要负责人;

(四)在区以上科技项目、重点工程建设项目、重大技术改造项目中,担任研究、设计、施工等方面的主要技术负责人并作出突出贡献者;

(五)科研产品获得国家专利权者;

(六)科研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3篇以上,或者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1篇以上,或者获得市级以上优秀论文奖1篇以上的主要作者。

第四章程序

第五条选拔工作在区委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进行,由区委组织部会同有关部门具体组织实施。

第六条中青年拔尖人才每三年选拔一次,人选一般由单位推荐,个人也可以自荐,但须经所在单位和行政隶属部门研究同意。

第七条区委组织部组织专家评审委员会,对各单位推荐上报的人选对照选拔条件进行综合评审,并将评审结果报区委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并公布。

第五章培养

第八条中青年拔尖人才的培养周期为三年,培养时间从入选的当年起计算。培养对象应制定三年工作总体目标和年度工作计划,并确保园满完成。

第九条中青年拔尖人才所在单位每年要为他们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业务学习、进修和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科技等部门要为他们掌握国内外最新学术动态提供信息服务。

第十条努力创造有利于中青年拔尖人才健康成长的环境及条件,对他们从事科研活动或学习深造的,所在单位要尽可能地提供方便。要有计划地把中青年拔尖人才安排到科研、开发、推广应用和重大项目或重点课题的负责岗位上去,并在经费和仪器设备上给予重点支持和保证。有关部门对他们所承担的重大科技项目和重要研究课题应予以优先立项。

第十一条充分发挥中青年拔尖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注意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依法确定他们在科研、开发等活动中所拥有的知识产权,并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给予他们应有的报酬。作出突出贡献的,予以重奖。

第十二条新闻舆论部门要加大对中青年拔尖人才的宣传力度,宣传他们严谨务实、勤奋进取的工作精神,宣传他们取得的重大成果以及成果转化后所带来的显著效益,以提高其社会影响力,在全区上下营造“双尊”的良好氛围。

第六章管理

第十三条中青年拔尖人才由区委组织部负责管理,所在单位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第十四条区委组织部对中青年拔尖人才在培养期内每年进行一次考核,并将其取得的业绩和奖惩情况存入《中青年拔尖人才档案》,作为管理期满时考核的依据。

第十五条中青年拔尖人才的跨区调动,须经本单位同意,并报区委组织部批准。

第十六条中青年拔尖人才在培养期内,每年发给图书资料津贴500元,由区委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和所在单位分别提供300元和200元。

第十七条中青年拔尖人才参加职称评聘,同等条件优先评聘,有突出贡献的可以破格晋升。

第十八条评选、推荐区级以上优秀知识分子、先进科技工作者和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原则上从中青年拔尖人才中产生。

第十九条中青年拔尖人才如在政治上或其它问题上犯有严重错误的,所在单位应及时提出意见,经区委组织部审查,报区委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取消其中青年拔尖人才资格。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条本办法由区委组织部负责解释。

青年拔尖人才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一、报告单位

1、区人才工作协调小组成员单位;

2、各部、委、办、局、街、镇等单位。

二、报告内容

1、需提请区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研究的事项;

2、本单位人才工作中长期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

3、本单位出台的人才工作重要政策和举措;

4、本单位举办的人才工作重大活动;

5、本单位人才工作的创新项目、研究成果及亮点工作;

6、本单位落实区人才规划、人才工作行动计划及重点工作任务进展情况;

7、本单位人才工作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

8、本单位职工或人员在全国、市、区各项竞赛评优活动中获取奖项、荣誉的情况;

9、本单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市(区)优秀人才、区拔尖人才、区青年尖子、区高级专家协会会员、区青年人才协会会员工作变动、重要成果、身体健康等情况;

10、各有关单位了解到的专家及社会各方面对我区人才工作的意见、建议等;

11、其他应当报告的重要事项。

三、报告方式

各单位按照本制度,将需要上报的事项以书面和电子文档的形式,报区人才工作协调办。

四、报告时间

1、报告时间分为及时报和年报两类。各单位应及时在事前或事后一周内将所涉事项向区人才工作协调办报告;同时,每年12月30日前对本年度的重大事项进行汇总报告;

2、对各单位报告的人才工作重要事项,区人才工作协调办应根据所涉事项的性质、重要程度等,及时向区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及市人才工作协调办报告;

3、对需要向各报告单位反馈意见的,区人才工作协调办要及时反馈;对各单位报告的人才工作优秀成果和先进经验,区人才工作协调办要及时调研,总结推广。

五、其他

1、各单位要明确具体工作人员负责人才工作重大事项报告工作;

2、区人才工作协调办将于每年底对各单位上报的事项、工作信息进行汇总,并反馈至各单位;

青年拔尖人才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提高教育质量必然要求高校发挥主动能动性,加强内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我校结合办学实际,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分为一个目标、一套标准、四个系统。一个目标,即明确一个培养目标”一套标准,即建立一套完整的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四个系统,即教育质量保障的指挥系统、督导系统、信息系统、激励系统,确保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有效运行。

2明确一个培养目标

我校是一所办在地方的医学院校,根据学校办学实际,确定的人才培养类型为技术应用型,围绕这一人才培养定位,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立足湖北,面向全国,重点辐射中西部地区,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和卫生服务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医学及相关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熟练的卫生服务技能、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从事临床及医疗卫生服务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3建立一套本科教学质量标准

为使教育质量监控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本科教学质量标准,包括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课堂教学、见习实习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考试及毕业论文、学生学习等质量标准,并制定了配套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教学质量标准在一定时间内相对稳定,随着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和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标准也随之提升,以满足学校教学工作不断进步的需要。教学质量标准的建立使教师明确了自己工作的质量和要求,使学生明确其学习任务及努力方向,也为教学质量检查、质量分析和质量评价提供了依据。自本科教学质量标准建立以来,各教学单位均能按照质量标准的内涵要求规范开展各项教学活动,如各专业负责人能够按照专业建设评估标准,积极地推进专业建设工作,明确专业培养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修订人才培养计划,同时加强对各教学环节的监控,为社会培养合格、急需的医疗人才;各课程建设负责人,均能按照精品课程建设管理办法,积极创建精品课程;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极大地提高,多媒体课件声、像、图并茂,教学效果良好;教师教科研水平大大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得到极大加强。

4建立教育质量保障系统

指挥系统:指挥系统在四个系统中起统领作用,目前已建立了学校-二级学院-教研室三级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教务处作为教学管理职能部门,代表学校负责教学质量日常监控、专项教学督导等工作,负责学校教学工作委员会的日常工作。教学工作委员会由教学管理部门、相关职能部门及院系负责人和长期从事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有丰富教学工作经验的学术专家及学生代表组成,下设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教学质量评价与督导委员会、实验室建设指导委员会、考试指导委员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委员会等八个业务委员会。其中,教学质量评价与督导委员会对学校各级各类教学工作、教学管理进行监督、指导和咨询,向校党政负责,由分管教学副校长委托教务处进行管理。

各学院成立了二级学院层面的教学督导组,组长由学院院长担任,成员由学院领导、教研室主任、骨干教师及教学办工作人员组成,负责对本学院课堂教学质量、教学秩序、教学运行等进行监控,提供教学、教学管理等的咨询与指导,及时向学校教务处反馈本学院的各种教学信息,提出改进学校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学院教学办公室负责本学院教学督导组的日常工作,制定教学质量评价工作计划并付诸实施,总结、反馈教学督导组的意见与建议,据此督促相关教研室及教师进行整改。学院下辖的教研室,作为教学组织的基层单位,负责本教研室的常规教学管理工作,组织开展本教研室的教学评价,如组织所属教师认真开展各种教学法活动,包括集体备课、试预讲、教学研讨、试卷分析、互听课等,指导青年教师成长,确保提高教研室全体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

督导系统:教学质量评价与督导委员会对学校各级各类教学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和咨询,代表教务处对日常教学活动进行督导。

一是期初、期中、期末三段式常规教学检查制度。期初教学检查主要以保障教学条件、落实教学计划、解决教学困难为目的,由校领导、教务处、校教学督导专家组成检查组,对各二级学院教学工作的准备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期中教学检查以专项督导为主题,结合学校年度工作计划对重点教学工作进行督导;期末教学检查以监测考风考纪为重点,学校和学院成立考风、考纪巡视组,及时检查、相互反馈。

二是听课评课制度。根据学校规定,我校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深入课堂、深入教学一线进行随机听课,及时反馈发现的问题;教学督导专家根据学校教学质量监控工作计划随机抽检教师课堂授课情况,每周听课1-2次,课后将听课意见反馈给授课教师,按月进行听课小结,对听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跟进,督促相关学院及教师认真整改。

三是学生评价教师制度。我校建立了学生网络评价教师系统,学生以自愿参加的方式对授课教师教学情况进行评价,教务处对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后反馈给相关学院。对学评教末位教师采取学校、学院两级诊断性听课制度,帮助其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

四是教学督导专家、教师、学生座谈会制度。每学期分别组织召开教学督导专家、教师

、学生教学工作座谈会,对反映的问题及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汇总、整理后,通过教学工作会或以书面的形式反馈给学院或教研室,限期整改。 五是巡回教学制度。为提高实习医院教师的临床带教能力和带教水平,学校定期组织专家赴各实习(教学)医院,对学生实习的重点科室进行教学查房、实践技能抽查等,加强了对实习生的管理,密切了与实习医院的联系,规范了实习医院的管理,取得了良好效果。

信息系统:各学院教学办公室在学院党政的领导下,负责全院的教学组织及管理工作,落实教务处下达的各项教学任务,在业务上接受教务处的指导。同时,结合本学院教学工作实际,组织引导教研室积极开展教学、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协调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建议等。为提高工作质量,教学办公室配备专职工作人员负责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并通过以下方式做好教师与学生反馈:

一是教学办工作人员参加学校定期召开的教学联席会、校级教学督导专家听课意见反馈会等教学工作会议,会上准确记录,会后及时传达会议精神,做到信息畅通。

二是定期组织召开教师、学生座谈会,认真听取教师、学生对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的意见、建议,进行汇总、统计、分析后,用于反思教学、改进教学。

三是教师、学生利用教务网络管理平台,提出对教学管理工作的意见、建议,教务处和学院教学办公室均可对所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以此为依据改进教学管理。四是通过学生信息员,了解学院教学工作状态,对学生信息员反映的教学问题及时调查、核实,要求相关教研室或教师积极整改;对于学院内部教学管理问题认真改进,难以解决的教学问题及时反馈,获得学校的支持。

激励系统:为提高教师教学、科研积极性,我校制定了一系列措施提升教师素质,努力建设一流师资队伍。

一是实施“优秀学术青年骨干支持工程”和“学术创新团队扶持工程”。建立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的选拔机制,以开放的姿态、优惠的政策,采取“全面规划、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的建设发展策略,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新一代学科、学术带头人。同时,选拔培养一批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精心锻造一支稳定的“教学-科研双强型”的青年骨干教师队伍,迅速提升学校的人才竞争力。

二是实施“教学名师培育工程”和“优秀教学团队扶持工程”。以课程改革为依托,以不同的教学模块组成教学团队,每个教学团队由一名带头人和若干名教师组成。以团队的形式负责相应教学模块的课程规划、教学改革、教材建设及年青教师的培养。通过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学团队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在全校营造敬业爱岗、争先创优、勤奋学习、比学赶帮的浓厚氛围;提高广大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乐于奉献的积极性;进一步推动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的形成。

三是积极推进教师职务聘任制的实施。按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择优聘任、科学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则,完善我校教师职务聘任制度,打破教师职务终身制,使教师树立合同观念和绩效观念,增强广大教师的职务意识、竞争意识和履行岗位职责的意识。

四是进一步深化校内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科学、客观、公正的教师考核、评价、激励机制,制定以业绩为核心,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教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发挥考核对师资队伍建设的促进作用。

考核评价方式和指标要有利于创新和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成果。实行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政策,根据教学、科研的需要,高薪聘用优秀拔尖人才,实现一流人才出一流业绩享一流报酬,采取非常措施,奖励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拔尖人才。通过以上实践,我校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较高、专业技能扎实过硬,与病患交流沟通良好,受到用人到位的好评。

青年拔尖人才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大和全国、省、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努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促进我区新时期人才工作的开展,经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对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在人才工作中的职责作如下分工:

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

1、按照区委、区政府对人才工作的要求,协同有关部门开展综合性的调查研究,组织专家咨询小组为区委、区政府的重大决策提供咨询服务,参与全区人才工作有关政策、措施的研究、制订。

2、安排需要提请区委、区政府研究决定的人才工作重大事项。

3、对人才工作中出现的倾向性问题及时提出解决的意见和建议。

区委组织部

1、负责全区人才工作的牵头抓总,承担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2、做好全区人才工作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制订、完善人才政策和措施。

3、了解、掌握全区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情况,重点抓好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定期向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汇报人才队伍建设中带倾向性、政策性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4、负责区“515工程”培养对象的选拔、培养和管理工作;协同有关部门做好选拔和推荐国家、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和常州市中青年拔尖人才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区中青年拔尖人才、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优秀专业技术工作者的选拔、管理、奖励工作。

5、协调、督促有关部门加强高层次人才创业载体建设,为优秀人才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环境和发展平台;做好省“333工程”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的牵头协调工作。

6、组织高层次人才的学历教育、进修、送培工作,管理全区各类人才培训工作。

7、建立人才工作联系点,做好领导联系优秀人才的协调、服务工作;加强与优秀人才的联系,会同有关部门做好人才思想政治工作和工作。

8、掌握、了解各部门人才工作情况,总结交流人才工作经验;做好全区人才工作的年度检查、考核及总结工作。

区委宣传部

1、负责会同有关单位做好全区人才工作的宣传工作,制定全区人才工作的年度宣传计划并组织新闻媒体实施。

2、掌握宣传、新闻出版、文化艺术、社会科学领域人才队伍的情况,研究提出调动他们积极性的政策措施,为“三个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3、会同有关部门做好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励各类人才自觉投身于经济建设主战场。

区委统战部

1、讨论有关党外人才工作参与制订有关党外人才政策。

2、注意物色、培养、选拔党外知识分子中的优秀人才,向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推荐。协同组织人事部门做好管理工作。

3、与党外人才加强联系,了解和研究党外人才的思想动态,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

4、宣传、贯彻党的人才政策,总结交流经验,调动党外人才的积极性。

区发展计划局

1、将人才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参与制订人才规划和人才工作目标。

2、协同做好人才工作目标的落实、检查工作。

区经济贸易局

1、了解、掌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的基本情况,提出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2、探索企业家成长规律,研究建立各类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评价机制。

3、组织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参加进修培训,组织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参加技术开发、推广、服务、引进及技术交流与合作等活动,提高企业技术与管理人才的技术水平与管理能力。

4、会同有关部门做好为企业引进人才和智力的牵线搭桥工作。

区科技局

1、负责全区科学技术的综合管理工作。研究提出有利于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政策措施。

2、加强以企业为主体、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的产学研联合,创新科技经济对接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大力促进科学技术成果转化。

3、组织全区科技人员参加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服务、引进、合作,协助组织科技人员参与全区科技、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决策的研究、论证、咨询等活动。

4、协同区委人才领导小组办公室做好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优秀专业技术工作者等优秀人才的推荐、评选、奖励工作。

5、利用科技三项经费,鼓励、引导科技人才开展重点科研、技改活动,做好有关科技业务培训等工作。

区教育局

1、负责做好教育系统人才工作,制定加强教育系统人才队伍建设的措施。

2、着眼**经济建设需要,深化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改革,建立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机制。

3、加强继续教育和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政治业务素质,积极培养学科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

4、实行高水平的九年义务教育,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工作,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

区财政局

1、负责安排、核拨人才工作经费。

2、参与制定、完善有关人才待遇的规定、办法。

区人事局

1、做好全区人才资源开发的调查研究工作,了解掌握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情况。

2、研究制定有利于培养、吸引、激励人才的有关政策,做好政策的落实工作,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3、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快建立科学化的人事管理制度。

4、加强高层次人才载体建设,抓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申报和运行工作,积极筹建海外留学人员创业园。

5、畅通人才引进渠道,大力引进本区发展急需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各类紧缺人才;大力引进为我区提供智力技术服务的各类柔性流动人才。

6、完善人才市场体系,加快人才市场建设,拓宽人才服务领域,完善人才服务功能,为用人单位择人和各类人才择业、交流、创业提供优质服务,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7、做好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工作和继续教育工作。

8、做好国家、省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和市、区两级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工作。

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1、做好中级、高级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研究制定加快中、高级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办法、措施。

2、推行技能人才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推进技师考评制度改革,逐步建立统一标准、自主申报、社会考核、企业聘用的技能人才成长机制。

3、配合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人才工资待遇、保险等方面的办法和措施。

4、完善劳动力市场,做好就业指导教育和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

区文化局

1、负责做好文化系统人才工作,研究制定加强文化系统人才队伍建设的措施。

2、加大文艺专业人才培养力度,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建设一支以中青年为主、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文艺队伍。

3、贯彻“双百”方针,围绕“五个一”工程,突出时代主旋律,鼓励文艺专业人才积极创作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高度统一的精品佳作。

区卫生局

1、负责做好卫生系统人才工作,研究制定加强卫生系统人才队伍建设的措施。

2、做好卫生系统人才的培养、吸引、使用工作,调动卫生系统人才积极性,促进全区卫生事业发展。

3、参与做好人才的医疗待遇、卫生服务等工作。

区科协

1、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科技人员进行决策咨询、科技咨询活动和开展科学技术知识普及、推广工作,组织科技群众团体、科技学术团体为“三个文明”建设服务。

2、负责会同有关部门评选、表彰、宣传优秀科普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宣传科技人员先进事迹,举荐优秀科技人才。

3、组织科技人员开展学术交流、继续教育等活动,举办多形式的讲座、报告会、培训班等,提高全区科技人员的学术水平。

4、多形式、多渠道倾听科技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向有关领导和部门反映并协同解决科技人员的实际困难。

区侨联

1、配合有关部门制定吸引海外人才的政策、措施。

2、加强与**籍海外优秀人才的联系,向他们宣传**的人才政策,鼓励他们以多种形式到**创业、献智。

3、做好有关海外人才服务工作。

今后,凡各部门出台有关人才工作的政策、规定和办法,都要报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定或备案,涉及人才工作的重大问题,要及时报告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须于每年年底向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书面报告本年度人才工作总结和下年度工作计划,材料送交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青年拔尖人才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为贯彻落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加快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文件精神,加快我市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我市将选拔一批素质高、有培养前途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进行重点管理培养。现将选拔培养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培养目标

通过3至5年的重点管理培养,使培养对象专业技术水平大幅度提高,在省内外同行业具有一定影响力,成为下列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

1、“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部级人选;

2、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3、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4、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5、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才;

二、推荐范围和选拔数量

凡在我市企业事业(含各类非公有制)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在职在岗专业技术人员均在推荐范围。推荐选拔的重点是我市“四大基地一大产业”、重大项目、重点行业中的专业技术人员。

党政群机关公务员、参照公务员管理单位的工作人员,企业事业单位党政领导和在管理岗位上工作的人员,不在推荐选拔范围。

年全市选拔30名。各县区各推荐1名。市直部门推荐数额见《市直部门年有一定影响力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选拔培养对象数额分配表》。

三、推荐选拔条件

(一)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模范履行岗位职责。

(二)年龄55周岁以下,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且现聘用在高级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的在职人员。

(三)专业技术业绩、贡献突出,并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学术造诣高深,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是我市学科领域的带头人;或者研究成果有开创性和重大科学价值,得到省内外同行专家公认,达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

2、在技术研究与开发中有重大发明创造、重大技术革新或解决了关键性的技术难题,并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成绩卓著,对社会发展和学科建设做出突出贡献,是我市学科领域的学术带头人。

4、长期工作在教育、教学工作第一线,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事业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所创新的教育理论或教学方法,经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鉴定并普遍推广,成效显著并为同行所公认。

5、长期工作在工农业生产和科技推广第一线,有重大技术突破,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和国民经济发展;或者在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和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推广中,业绩突出,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6、长期在卫生工作第一线,医术高超,多次成功地治愈疑难、危重病症;或者在较大范围多次有效地预防、控制、消除疾病,社会影响大,业绩为同行所公认。

7、在文化艺术、新闻出版等其他学科领域,成绩卓著,享有盛誉,是本领域的带头人。

四、推荐选拔程序

(一)推荐选拔

采取自下而上、逐级推荐的方式,县区所属单位由基层单位按照隶属关系,逐级向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推荐人选;市直单位向市直主管部门推荐人选。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直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对推荐人选进行评审。对专家委员会评审通过的人选,县区和市直主管部门要在所属信息网站和推荐人选所在单位进行公示,无异议后将推荐人选材料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推荐人选材料进行审核,经研究同意后确定为年有一定影响力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对象,并将名单通知到有关单位。

(二)材料要求

县区和市直部门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报送如下材料:

1、综合推荐报告1份。内容包括人选推荐情况、专家评议情况、公示情况等,并附专家评议结果汇总表(附后)。报告须加盖单位公章,并注明联系单位、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2、《市有一定影响力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对象登记表》1份。

表格各项内容填写要准确、简明、写实,有数据例证,突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获奖成果要注明颁奖单位和获奖时间、获奖名称、等级、位次;著作、论文要注明出版社、发表刊物名称及个人撰写位次,合著的要注明本人工作量。

3、推荐材料于8月31日前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办公室。

五、培养管理措施

(一)制定管理培养目标。根据工作实际,由单位和培养对象个人共同制定管理目标和年度工作计划。年终由主管部门和所在单位进行认真考核。

(二)有一定影响力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对象在申报科研项目、高新技术成果的开发应用、风险投资和科技开发资金时,有关部门和单位要优先予以立项或支持。

(三)有关部门和所在单位要积极支持有一定影响力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对象参加业务进修、学习,“653”知识更新培训。优先安排他们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合作研究。

(四)有一定影响力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对象,有关部门和所在单位要根据其特长合理使用,在重大项目咨询论证、重大课题联合攻关中,要注重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

(六)对事业单位中业务能力强、贡献突出、能够发挥重大作用的培养对象,经考核后聘用到专业技术三级、五级岗位任职。

(七)重点推荐有一定影响力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对象参加“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部级人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评选。对为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表彰。

青年拔尖人才工作计划范文第6篇

目前的现状

截止20*年*月底统计,全市共有各类人才10.04万人,占总人口2.73%。其中,党政人才1.52万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0.20万人,专业技术人才8.32万人。

从学历结构看,全市党政人才中,大学本科学历3195人,其中第一学历为大学本科的972人,占30.4%;党校本科学历1860人,占58.2%。研究生104人,其中第一学历为研究生的3人,党校研究生21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中,大学学历的292人,研究生以上学历的44人,第一学历为大学本科的140人。全市59175名专业技术人才中(不含中央、部省属单位和党政机关),大学学历7422人,研究生37人,大专21376人。

从年龄结构看,全市党政人才中,35岁以下的5170人,36岁至45岁的5627人,46岁至55岁的3525人,55岁以上的930人,分别占总数的33.89%、36.89%、23.11%、6.09%;专业技术人才中,35岁以下的36876人,36岁至45岁的23783人,46岁至55岁的17046人,55岁以上的5464人,分别占总数的44.31%、28.60%、20.50%和6.61%;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中,35岁以下的307人,36岁至45岁的767人,46岁至55岁的790人,55岁以上的138人,分别占总数的15.33%、38.31%、39.46%、6.89%。

从职称结构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中,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1405人,其中高级职称231人,中级职称534人,初级职称640人,分别占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总数的9.62%、22.25%、26.67%。专业技术人才中,高级职称2344人,中级职称15402人,初级职称37206人,分别占总数的3.96%、26.*%、62.87%。

从行业分布情况看,农、林、水、牧3067人,教育、文化、广播电视事业35264人,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8227人,制造业5577人,分别占总数的5.18%、59.59%、13.9%、9.42%。

工作的成效

从调查情况看,近年来,全市各级党组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关于人才强国、加强人才资源开发的一系列精神,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党管人才工作的原则,把人才工作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工作目标责任制,定期进行考核。促使各级领导班子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集聚人才,服务人才,坚持“三支队伍”一起抓,积极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促进了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全市上下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各司其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

一、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切实加强党政人才队伍建设。

多年来,市委、市政府一直把党政机关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培养党和国家事业接班人的重要工作来抓,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社会环境和氛围,全市党政人才队伍的结构、素质已经得到明显改善。

一是认真做好领导班子调整配备工作。市委始终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和德才兼备原则,从事业发展和工作需要出发,严格按照《条例》规定办事,不断优化班子结构,增强班子整体功能。经过市县换届,目前,全市县区党政班子187名成员平均年龄41.8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185名,妇女干部20名(其中正职2名),非中共党员干部11名;市级部门和直属机构287名领导干部平均年龄47.5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275名,妇女干部35名,非中共党员干部23名。县区和市级部门班子总的特点是:成员政治素质好,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程度提高,改革进取、开创工作新局面的信心与魄力较足,从而在整体上增强了领导班子的活力和战斗力。

二是加快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步伐。市委制定了《关于抓紧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的意见》,提出了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总体规划,并逐年制定工作计划,采取措施,抓好落实。对换届和机构改革人事安排方案中年轻干部数量达不到规定要求的不审批;在届中增补领导班子成员时,优先配备年轻干部,一时没有合适人选的,空出名额积极物色人选;本县区本部门一时难以产生合适人选的,通过交流选配予以解决;对职数已满,但班子成员年龄不符合要求的,采取先进后出的办法充实年轻干部;在公开选拔领导干部中对年龄提出明确要求,严格把关。目前,县区党政班子中40岁以下的干部达到87名,市级部门领导班子中40岁以下的干部48名,全市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平均年龄37.7岁,有95个乡镇配备了30岁以下的领导干部。

三是设置行政班子助理。针对县级班子特别是市级部门和市属企事业单位班子中,40岁以下干部和具有高知识层次干部相对较少,而新提拔的年轻干部进班子后,进入角色比较慢、适应周期比较长的实际,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99年在全市范围内,选拔了105名年龄35岁以下、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学历、现任科级领导职务的干部,分别安排到12个县区政府、22个市政府工作部门和46个市属企事业单位担任行政班子助理。任职时间两年,任职期间,享受原职级待遇,对他们实行动态管理。2000年我们经过考察,对9名不认真履行助理职责的干部取消了助理资格。对任职期满,经组织考察认为条件比较成熟的,及时提拔到领导岗位。截止目前,已有50多名助理被提拔到领导岗位。

四是抓好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提出并实施了后备干部队伍建设“1121”工程(抓好100名县级党政一把手后备人选,100名近期能进县级领导班子,200名三五年能进县级领导班子和100名35岁以下的优秀年轻干部后备人选),切实做好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和管理工作。建立后备干部名单,根据培养目标和个人情况,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逐人落实培养措施,实行动态管理,坚持备用结合。对不适合作后备干部的,及时调整出后备干部队伍名单,对条件成熟的及时提拔到领导岗位。与此同时,我们先后分三批从应届大学毕业生中通过公开招考,择优录用了88名市级机关预备公务员,下派到乡镇、市属企业锻炼。并从应届大学毕业生中招录了22名乡镇长助理,从大学毕业生中招录了118名农村基层工作者,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积蓄了人才。

二、加大选拔和管理力度,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才作用。

一是在分配制度上,认真贯彻落实省上《关于事业单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指导意见》,在全市21个单位进行了试点。目前我们重点在扩大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范围上下功夫,计划年内力争市属事业单位扩大到80%,县(区)属事业单位扩大到50%。

二是在人才资源配置上,充分发挥人才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开放了市人才市场,形成了以中国西安人才市场为依托,市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人才市场为中心,12个县区的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13个人才市场为分支机构的服务网络体系,设立人事人才网站,每年举办两期大型人才交流会,每月逢“6”举办中小型人才交流会,近两年交流人才3万多人,人事3000人,打造了各类人才自主择业、合理流动的平台,市场机制对人才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凸现。

三是推进人才资源整体开发,实现人才工作协调发展。坚持人才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谐调,把人才作为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紧密配合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实施,开发和配置人才资源。一方面加大农村乡土人才开发力度。制定了全市《实施“县、乡、村乡土人才工程”的规则》,提出从2000年开始,五年内全市培养800名县级乡土人才、8000名乡级乡土人才、8000名村级乡土人才的总体奋斗目标。12个县(区)均建立了乡土人才服务站。下发了《关于做好乡土人才选拔工作的通知》,提出了乡土人才的选拔标准。目前已建立了由33300名农村各类“土专家”、“田秀才”组成的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先后两次对在农村经济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90名优秀乡土人才进行了表彰。另一方面围绕重点项目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开展引才引智工作。先后引进了具有硕士学位、双学位和大学本科学历的不同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1680名。围绕引进国(境)外专家、引进技术、引进优良品种和国内外培训四个重点,全市共组织实施各类引智项目57项,从德、法、美等国家和地区引进专家44人(次)。分别开展了机床设计与工艺、航空仪表设计、农产品残留物鉴定、辣椒抗病毒育种、果树栽培、蔬菜栽培、花卉组培、柳树组培、布尔羊胚胎移植、肉牛奶牛胚胎移植等方面的技术交流。两个中心分别被国家和省外专局授予引智示范推广基地。

三、以“创建好班子,争当模范带头人”为主体,进一步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近年来,全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实现“工业强市”目标,不断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企业班子建设中,以“创建好班子、争当模范带头人”活动为载体,努力营造知难而进、奋力拼搏、争创一流的舆论氛围。市委组织部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国有企业中开展“创建好班子,争当模范带头人”活动的实施意见》,从98年开始,每年“七一”集中评选表彰一批国有企业“好班子”和“模范带头人”。全市共评选表彰国有企业好班子29个(次),模范带头人40名(次)。有16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分别荣获省、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和中青年拔尖人才称号。

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中央《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颁布后,我们结合实际,制定了贯彻《纲要》的《实施意见》,按照全面规划、整体推进、分步实施、重点突破的思路,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收到明显成效。

在党政领导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一是加大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力度。99年以来,先后4次公开选拔县级领导干部56人,并指导县区公开选拔科级干部138人。在公开选拔中,我们不断扩大选拔范围,完善选拔程序。2000年一次就推出20个市级部门和4个市属事业单位副县级职位进行公开选拔,选拔领导干部23名,选拔数量超过了前几次公开选拔人数的总和;2002年,又为县区公开选拔了7名妇女干部。根据以往工作实践,改革公选程序,将公示与考察预告合并,置于组织考察之前进行,不但增加了考察的针对性,保证了公开选拔的质量,而且避免了重复公示和重复考察,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二是全面推行竞争上岗。99年,在市县机关进行了竞争上岗试点。2001年以来,在市县机构改革中,我们在市县机关全面推行了中层岗位竞争上岗。市级党政机关共有59个部门、4*个中层领导职位实行了竞争上岗,参与竞争上岗的人数达到949人,4*人通过竞争上岗,26人由原职位落选;县区党政机关共有643个部门、3258个中层领导职位实行了竞争上岗,参与竞争上岗的人数达到5637人,3237人通过竞争上岗,218人由原职位落选。三是积极探索干部能上能下的有效途径。加强和改进对干部的考核工作,加大了考核结果的运用力度,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99年以来,根据班子届末考察和年度考核情况,市委和各县区委分别对不称职、不胜任现职的17名县级干部和100多名科级干部进行了调整。同时,我们规定年龄达到58周岁的市级部门领导干部,在到龄的当月免去其领导职务改任非领导职务。这一制度推行以来,先后有97名市级部门领导干部改任非领导职务。

深化企业人事制度改革,不断优化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管理机制。一是及时调整市属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班子管理权限。坚持党管干部和管少、管好、管活的原则,在市委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下,对企业领导班子和经营管理人才实行分层分类管理。市委委托市委企业工委(市经贸委)管理市属工商企业领导班子。市委委托市级企业主管部门党组管理所属企业领导班子。市委组织部负责全市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及领导人员管理工作的宏观指导。二是拓宽选人视野。针对一些企业选人难,特别是困难企业无人可选的情况,我们打破两个界限,拓宽选人视野,努力把素质较高、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选进班子。打破所有制和身份的界限,眼睛向下,在坚持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的前提下,积极从优秀工人中选拔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先后有20多名工人走上了厂级领导岗位。三是改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选拔任用方式。按照党管干部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改进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选任方式方法,对担任不同职务的企业领导人员,分别实行委任、聘任或选举等任用方式。市委组织部提出了《关于市属国有中小型工厂制企业行政班子聘任制和选举制试点的意见》,规定在民主推荐、组织考察的基础上,民主选举产生厂长(经理),行政副职由厂长(经理)聘任。并在3户市属国有企业进行了聘任制试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切实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管理工作。在用人制度上,结合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以推行聘用制为目标,以职称聘约管理为切入点,按照因事设岗、按岗聘任、签订聘约的步骤,扎扎实实开展工作,对全市事业单位4.68万名专业技术人员全部按岗位评聘了职称。认真落实中组部、人事部、卫生部及省政府《关于深化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制定了我市的《实施意见》及六个配套政策,在全市卫生系统实行了全员聘任制。

五、完善制度,强化监督,进一步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一是严格执行《条例》,完善党政人才选拔任用制度。先后制定和实施了《关于实行干部考察预告制的意见》、《关于实行干部考察工作责任制的试行办法》、《关于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的意见》、《关于提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实行任前公示制的意见》、《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任职试用期制度的意见》、《关于年满58周岁市级部门领导干部改任非领导职务的意见》、《关于县区政府、市政府工作部门和市属企事业单位行政班子配备助理工作意见》等7个规范性文件,促进了我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制度化、规范化。

二是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先后制定了《培养、引进、开发高层次人才的意见》、《人才“十五”计划暨2010年规划》、《实施“县、乡、村乡土人才工程”的规则》等政策性文件,重点抓了有突出贡献专家和拔尖人才的选拔管理工作。首先是有计划地加大了有突出贡献专家和拔尖人才的选拔力度。制定了《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办法》和《有突出贡献中青年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办法》,将评选周期由五、六年评选一次变为两年评选一次;将评选范围由只评市管单位的科技人员,扩大到驻市部、省属单位的科技人员;将评选种类由只评选拔尖人才,变为既评选拔尖人才,又评选中青年拔尖人才,从而使全市科技人才队伍中的骨干力量明显增强。先后命名表彰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和有突出贡献中青年拔尖人才190名。同时,推选11名同志为省管专家,推选16名同志享受了政府津贴。选拔12人为省“三五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员,选拔50人为市“三五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员。其次是对专家和拔尖人才实行动态管理。对已命名的省管专家和市管拔尖人才,分别实行五年期和四年期的动态管理,每年都给他们定目标任务,签订责任合同,年终进行考核,实行优胜劣汰,组织他们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工程、全市产业结构调整、重大经济建设项目决策,开展科技攻关、成果转化和咨询论证,引导他们在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中建功立业。第三是建立并落实市级领导联系专家拔尖人才制度、专家拔尖人才体检、疗养、津贴发放等制度。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大张旗鼓地宣传专家和拔尖人才的先进事迹,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通过抓专家和拔尖人才这支骨干力量,带动和加强了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三是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方面,99年,市政府制定了《关于市属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领导班子年度经营实绩考核奖惩办法》,对盈利企业和扭亏企业分别制定了奖励标准。2000年3月,市委、市政府对1999年7户经济效益最佳企业和5名扭亏脱困工作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2001年8月市政府对在2000年企业扭亏增盈工作中做出贡献的14户企业进行了表彰,并按规定对这些企业的领导班子分别给予奖励。98年初,市政府下发了《全市国有企业经营者年薪制试点实施意见》,确定在26户市县属国有企业进行试点。根据企业的实际及不同领导职务的特点,制定考核办法和标准,坚持每年考核一次,对工作实绩做出比较全面准确的评价,并根据考核结果实施升降奖惩,及时解决班子和成员中存在的问题。另外,注重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监督和约束。在充分发挥党内监督和职工民主监督作用,健全公司制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发挥监事会监督职能的同时,坚持实行厂长(经理)离任审计制度。今年又制定下发了《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试行)》,进一步加强审计监督。96年以来,对即将离任的市属国有大中型企业厂长(经理)、董事长逐一实行了离任审计。

六、加强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全面提高各类人才队伍的素质和能力

在党政人才教育培训中,坚持一手抓思想政治教育,一手抓知识更新和业务培训。先后在市委党校举办县处级领导干部进修班、优秀年轻干部培训班等主体班次60多期,培训干部4070人次。根据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市委还有针对性地举办县处级领导干部WTO研讨班、乡镇主要领导干部现代农业管理知识学习班、《干部任用条例》学习研讨班等专题学习班31期,培训干部2530人次,有效地提高了党政人才队伍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结合农村整组、困难企业整建、“学教”活动等工作,先后选调3000多名干部到基层进行锻炼,从市级机关选派了40多名干部到县区任职,同时加大了市级部门之间干部交流的力度,并选派13名干部到市属企业进行为期2年的挂职锻炼。结合苏陕、鲁陕干部交流和工作,先后选派50多名干部到经济发达地区学习熏陶,选派6名干部赴阿里地区挂职锻炼,选派30名干部到广东“留学”取经,使这批干部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增长了才干。

为了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思想政治素质,2001年下半年,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在全市16户国有大中型企业开展了“三讲”学习教育活动,在全市51户未开展“三讲”学习教育活动的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中深入开展“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使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加深了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理解,增强了实践“三个代表”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同时加强培训,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制定了《全市“九五”期间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培训规划》,举办岗位适应性培训班6期,培训企业经营管理人才330名,抽调27名同志赴深圳学习企业管理知识、外经贸知识和企业改革经验,选送部分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到国外考察,学习国外各类先进管理经验。据统计,各县区共举办企业领导人员培训班51期,累计培训企业领导人员2180人(次)

切实做好专业技术人才的继续教育工作。制定了《关于加强全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实施意见》,对全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实行了分级分类管理。1999年以来,在全市专业技术人员中开展了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培训,考试、参训人员达6000多人。市教育、卫生等系统结合业务特点,坚持经常性的继续教育培训,全系统专业技术人员每年脱产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都在30-40学时以上。结合全市“三五人才工程”的实施,先后选派100多名专家赴港、澳和出国培训,使他们及时了解本学科专业领域以及相关领域最新发展动态和趋势。根据《陕西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管理办法》,确定市级部门干部培训中心和15个专业技术学校为继续教育基地,设立了3个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培训考试点,为搞好继续教育奠定了基础。

存在的问题

一是人才观念比较陈旧,人才环境有待改善。目前我市在选人用人上观念还比较陈旧,发现人才的视野不够开阔,尚未形成人才发现、培养、使用等各个环节互相配套的用人机制。对人才强国战略、党管人才的原则认识尚不很到位,没有真正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二是人才总量不足,结构及分布不合理,高层次人才十分紧缺。从区域分布看,市区及县城地区人才比较集中,山区、基层人才严重不足。非公有单位人才拥有量与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规模不相称。全市人才总量中,一般专业人才所占比重较大,而具有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以及科技带头人、专利发明人比重偏低,且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主要集中在城区的教育和卫生行业,而在农村卫生和教育方面的人才奇缺。直接从事技术开发的人才相对不足,能够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生产领域,经营管理、科研创新、市场营销等高级专家人才十分缺乏,严重制约我市新型工业化发展和高新技术的引进与推广。

三是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的问题依然突出。近年来,国家在西部地区人才开发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是由于我市地处西北内陆,自然条件相对较差,综合经济实力不强,经济、文化、科技和社会发展与沿海城市及发达地区差距较大,收入水平普遍偏低,特别是高级人才在科研条件、工资待遇、生活环境等方面无法与发达地区相比,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近三年,我市考入各类高等院校的本科生19678人,但回来工作的本科生仅863人,且多为文科专业的学生。大学本科生回来工作人数呈下降趋势,急需的本科生或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人才引进十分困难,高层次人才短缺的矛盾更加突出。

四是人才队伍建设有关政策措施不配套。公务员招录虽然明确规定“凡进必考”,但招录渠道比较单一,只招录应届大学毕业生,往届大学毕业生和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人才难以通过公开招考进入公务员队伍,导致“入口”不畅。加之招录权限在省级以上组织、人事部门,市、县、乡急需的党政人才难以及时补充。对于事业单位人员录用,至今没有明确的规定和办法,录用对象、程序缺乏统一标准。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市场化配置的机制尚未形成。

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我市在吸引人才、重视人才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也出台了一些相应的政策,但这些政策停留在口号层面的多,真正落到实处的少。虽然政策的指导也不比有些地方迟,但真正落实却阻碍重重。一是人才引进还处在领导说了算的现状,领导不表态,人才就引不进,即使引进了,政策也兑现不了。结果造成了人才再度流失,增加了人才以及成本;二是就业政策缺少透明度,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三是分配制度不灵活,大锅饭现象依然严重。四是人才的有效流动机制还没有形成,大材小用,专业不对口、所用非所长、闲置半闲置等现象比较普遍;我市人才开发意识和人才观念还未达到应有的高度,人才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机制不够健全;人才、智力引进和流动渠道不畅,人才政策方面,市场化配置效能不高;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尚未形成,存在着培养与实际需求脱节的现象;择业观念、用人机制、收入分配、人才环境等因素对人才质量扩张、高层次人才引进开发形成制约;同时,我市地处西北内陆,综合经济实力不强,经济、文化、科技和社会发展与沿海城市及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收入水平普遍偏低,各级政府用于高级人才的开发、引进、建设、培训、工资福利等方面的财力有限,这是我市对高级人才缺乏吸引力的最直接的根本性原因。

对策及建议

1、对传统的人才观进行重新审视和定位。传统的人才观把人才定位在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和初级以上技术职称这个层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才形成的途径日趋多元化,内涵日趋丰富,这就要求必须对传统的人才理念重新进行审视和定位,树立包括具有相当学历和专业技术职称人员、乡土人才、在某个行业或领域有突出贡献者、具有一技之长的人员在内的大人才观念。

2、制定优惠政策及配套措施,促使更多人才向西部地区和基层流动。在继续落实好西部地区人才开发现行政策的同时,围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探索人才向基层流动的有效途径。比如每年从总量上安排一定比例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就业;设立西部地区人才开发专项基金,对在西部地区工作满一定年限、做出贡献的人才给予适当补贴,对西部地区人才创业从资金上给予一定的扶持和帮助。

3、加强人才继续教育,提高整体素质。建议中央和省上尽快出台加强各类人才继续教育的有关法规,对人才继续教育的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基地建设、激励和约束机制、经费投入、管理体制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进一步规范人才学历教育工作,加强党校系统学历教育管理,理顺党校系统学历教育和国民教育的关系,提高人才继续教育水平。

4、进一步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从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出发,拓宽视野,允许各种身份的各类优秀人才参加考试,不断完善公务员招录机制。建立分级分类考试体系,给予地市一定的自主录用权限,解决党政人才队伍“入口不畅”的问题。探索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市场化配置机制。以促进人才市场化配置为目标,建立与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相贯通的人才配置途径。推行专业技术人才聘任制,尽快制定有关配套政策,妥善处理人才引进与编制管理之间的关系,疏通人才交流渠道。建立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的人才奖励体系,充分发挥经济利益和社会荣誉双重激励作用。

青年拔尖人才工作计划范文第7篇

人才半年工作总结

半年以来,知工科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区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重点,切实抓好人才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认真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充分调动人才工作的积极性

为了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才的工作积极性,我们组织开展第三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人才评选活动,并于元月6日召开了表彰大会,表彰了贵港市第三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名,每人发给津贴、奖金3000元,表彰了贵港市第三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24名,每人发给奖金1500元,合计共发放奖金、津贴96000元,在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表彰大会的召开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知识分子、对人才的高度重视与关爱,在全市营造了浓厚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6月中旬,为了确保第三批优秀人才健康生活和正常工作,我们组织了第三批优秀人才共44人进行免费身体健康检查。另外,对我市的自治区优秀专家,我们按有关规定共发放了特别津贴3900元,把党的人才政策及时落到实处。此外,我们还根据自治区的通知精神在全市范围组织开展了评选第五批自治区优秀专家的活动,目前正处于评选对象上报材料阶段。

(二)加大优秀科技人才宣传力度,弘扬科学与创新精神

为了弘扬先进,树立典型,我们组织新闻、宣传等有关部门对全市70多名优秀科技人才先进典型进行采访,并通过各种媒体进行广泛宣传报道。《贵港日报》开设了“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风采”专栏,已刊登优秀科技人才采访报道16多篇;贵港广播电视台对优秀科技人才的先进事迹进行了系列报道,至今已播出37期;“贵港党建网站”在“人才队伍建设”栏目发表了科技人才先进事迹材料51篇;弘扬了科学与创新的精神,增强了干部群众的科技意识和人才意识。此外,我们正在编辑出版一本反映我市优秀科技人才先进事迹的报告文学集《贵港市科技人才风采录》,目前已完成大部分采访工作,已收上采访文稿40多篇。为了贯彻落实自治区关于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才工作的通知精神和全市发展民营经济动员暨表彰大会的精神,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队伍建设,为经济建设服务,我们决定组织举办一个“人才创业与民营经济发展”论坛。目前已下发通知要求中心发言人员提前准备好发言材料,现在正在对中心发言材料进行审核。为了促进广大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提高创新能力,我们联合市人事局、市科技局、市科协在全市组织开展了首次优秀自然科学论文评比活动。计划9月中下旬完成参赛论文收集工作,评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各若干名。获奖论文评选产生后,将组织获奖人员和有关部门的领导、专家举行一次颁奖活动暨学术研讨会,并推荐优秀论文到有关刊物发表。

(三)重视培养科技后备干部,加强对挂职干部的管理

为了加强对科技后备干部的培养,去年3月份,我们从市直部门选派了34名优秀年轻科技干部到“玉贵走廊”有关乡镇挂任科技副职。到今年3月份,挂职期满,我们组织挂职干部对他们挂职一年期间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进行总结,同时组织考察组分别对这些挂职干部进行考察,写出了考察材料,并将了解到的情况及时反馈给挂职干部的原工作单位,为挂职干部在原工作单位的使用、提拔提供参考依据。考察结束后,除了3名同志因工作需要延长挂职时间一年外,其余挂职干部回到原工作单位工作。

(四)抓好科技副职管理工作,加大人才引进、使用力度

1月份,我们与青干科合作,组织中央、自治区下派到我市的挂职干部召开了一次挂职工作座谈会,张立文副部长主持了会议。会上,挂职干部们畅所欲言,积极交流挂职工作的经验和体会,并对今后如何开展好挂职工作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我们认真了解挂职干部的工作和生活情况,督促有关部门落实有关政策和待遇,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良好条件。从自治区财政厅选派到桂平市挂任科技副市长的蔡高根、从柳钢集团选派到覃塘区挂任科技副区长的张庆忠两位同志到今年6月份挂职时间将满,我们与这两位同志的原工作单位密切配合,联合组成干部考察组,分别到桂平市、覃塘区对这两位同志进行全面考察,写出了考察材料,作出了鉴定总结,并上报到自治区人才工作处。今年,中央组织部、团中央将选派第六批“博士服务团”到西部地区锻炼服务。为了引进优秀的人才,促进我市经济的发展,我们结合我市的实际,向市委提出了引进1-2名熟悉财政管理或工业管理的“博士服务团”成员到我市挂任科技副市长职务的计划,得到市委领导的同意,现已填报《第六批“博士服务团”岗位需求调查表》。

(五)进一步抓好人才小高地建设工作

为了更好地推进人才小高地建设工作,我们与市人事局密切配合,制订出贵港市首批人才小高地建设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积极宣传发动全市各企事业单位申报人才小高地。目前已有贵港市人民医院、贵港职业学院等一批企事业单位申报建设首批人才小高地。经研究,我们决定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和工作重点,依托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和优势企事业单位建设首批人才小高地。初步确定在临床医学、职业教育、生物制药、建筑设计、普通教育等方面建设首批3-5个人才小高地。

(六)认真抓好“十一五”人才规划编制工作

为了贯彻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抓好人才队伍建设,我们加紧开展“十一五”人才规划编制工作。及时成立了工作领导机构,制订工作方案,并组织召开了贵港市“十一五”人才规划编制工作会议,对人才规划工作进行了部署。组织有关部门对人才队伍的现状进行调查,对人才需求情况进行预测,开展重点课题调研,围绕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农村人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六支队伍”的建设提出了九个重点课题和6个子课题,分别由组织、人事、农业、发改委等10多个部门通过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进行调研。现在前期调查摸底工作基本结束,下一步将组织编写小组开展规划的编制工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在人才引进方面,方法不多,力度不大,成效不够显著。

(二)对人才的教育培训工作抓得不够好,只是依靠各职能部门组织培训,没有举办过全市性的具有特色的科技干部培训班。

(三)在人才管理方面缺乏创新精神,没有很好地发挥牵头抓总的作用,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局面没有真正形成。

(四)人才小高地建设工作进展缓慢。由于人才小高地建设的有关配套政策还没有完全出台,加上建设经费还没有落实,对申报的单位还没有具体全面考察,我市人才小高地建设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进展比较缓慢,成效不够明显。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1、继续抓好优秀科技人才先进典型的宣传工作。一是与市委宣传部合作,继续在贵港日报、贵港广播电视台、贵港党建网站等媒体宣传优秀人才的先进事迹;二是组织有关人员对《贵港市优秀科技人才风采录》的稿件进行编辑,争取在10月份出版发行;三是与市“先教办”配合,组织优秀科技人才参加“先进事迹报告团”,到各地进行巡回报告,弘扬先进,树立典型。

2、对申报我市人才小高地建设的单位进行考察了解。会同市人事局对申报单位进行全面考察,确定我市首批人才小高地建设单位,并进行授匾。

3、建立市四家班子领导干部联系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制度,加强对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

4、做好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研究工作,组建写作班子起草《贵港市“十一五”人才规划》。

5、组织举办“人才创业与民营经济发展”论坛,积极探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队伍建设的新办法、新措施。

6、组织召开一个优秀自然科学论文表彰暨科技创新研讨会,促进广大科技人才积极开展科研活动,开拓创新,多出成果。

青年拔尖人才工作计划范文第8篇

一、今后三年我市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落实党管人才的要求,统筹规划,分层推进,完善结构,强化基础,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为把我市建设成为浙江中西部中心城市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二)总体目标:围绕建设浙江中西部中心城市和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要求,努力营造重才、聚才、育才、用才的良好环境,以加快实用型人才队伍培养为基础,坚持引进人才与培养人才并重,引进人才与引进智力并重,加大人才培养、引进的力度,抓好党政干部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使我市人才队伍的总量得到较快增长,结构得到较好改善,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到20*年,全市具有中专以上学历或具有初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才达到26万人,每万人口人才资源数达到573人,超过全省预期平均水平,其中市区人才总量达到6万人,每万人口人才资源数达到638人。全市各类人才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达到70%以上,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才达到1万名,具有中级职称的人才达到10万名。形成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能充分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努力使*成为浙江中西部地区人才的集聚中心和人才高地。

二、今后三年我市人才工作的主要任务

今后三年我市人才工作的主要任务是:重点抓好“2十1”人才基础工程的实施工作(即从20*年到20*年,三年内实现培训农村乡土人才10万名和技术工人10万名,通过培养、引进,全市新增人才总量10万名)。同时,抓好党政干部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三支队伍建设。

1、大力培养各类实用型人才。加强对在职劳动者的专业技术和岗位技能培训,三年内培训技术工人10万名,打造一支与我市工业产业相匹配的高质量的技,术工人队伍;积极开展对农民的各类实用技术培训,三年内培训农村乡土人才10万名,切实提高农村乡土人才的整体素质。

2、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三年内通过引进、培养,新增人才总量10万名以上。其中,通过引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三年内新增各类人才4.3万名;通过对实用型人才的培养,3年内从技术工人、农村乡土人才中评审选拔3万名初、中级实用型人才纳入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通过各类成人教育,新培养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人才3.5万名。

3、加强党政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对党政干部人才队伍的培训力度,开展对全市党政于部的普遍轮训。在提高理论素养、培养战略思维、树立世界眼光和加强党性锻炼上下功夫,全面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根据我市各级党政机关编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吸纳一批较高素质的人才进入党政于部人才队伍。

4、加大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培养力度。抓好中青年科技骨干培养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全面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建设一支高素质、社会化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5、抓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建立市场化、外向型培养机制,以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大力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参与和驾驭国内外市场竞争的能力,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职业化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三、进一步加强我市人才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全面加强人才培养工作

1、大力培养我市产业发展急需的各类实用型人才。三年内通过农函大、农业广播学校“绿色证书”培训、农村青年科技知识培训、农民技术员培训、乡土经济特色培训等形式,培训农村乡土人才10万名;围绕我市发展建筑业、汽摩配、工模量具、医药化工和龙头企业的需要,通过各类职业技术培训机构和企业内部培训机构,培训与我市工业产业相匹配的技术工人10万名。各类职业教育要按照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结构,强化实用技能的教育。

2、大力发展各类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事业,开辟远程教育,充分发挥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的作用,开展各类学历教育,力争三年内培养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人才3.5万名。

3、拓展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范围,加大从实用型人才中选拔评审专业技术人才的力度,进一步扩大人才队伍总量,改善人才队伍结构。制定从技术工人、农民技术员中选拔评审专业技术职务的标准和办法。力争三年内通过培训、考核,按人才的实际业绩和能力,分别从技术工人、农村乡土人才中评审选拔1.8万名和1.2万名具有初、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才,并将他们纳入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管理。

4、加快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和中青年科技拔尖人才的选拔培养。实施新世纪“321”人才培养工程,重点培养浙江省“151”人才工程培养人员30名,选拔培养200名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选拔1000名优秀年轻后备科技人才。加强中青年科技拔尖人才及后备人才的选拔培养工作。要采取有效措施,为各类优秀拔尖人才创造科研、学习、进修的机会,对他们开展科研、学习、进修给予一定的财政资助。

5、以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加大党政干部人才培训力度。大力加强对党政机关年轻,干部、女干部和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推荐一批有培养潜力的干部参加高学历培训,选派有一定机关工作经历的高学历干部实行挂职锻炼。抓好党政干部人才的初任培训、任职培训和专门业务培训,近期重点开展电子政务和英语等实际应用能力培训,提高党政干部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6、加强企业经营人才队伍的培养。有计划地选派一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参加国内外培训,把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参与和驾驭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作为培训的重点,提高按国际通行规则办事的能力。

(二)大力引进各类人才智力

1、完善人才智力引进政策,营造吸引人才智力的良好环境。取消对引进人才的各种限制,企业,引进各类人才和技术工人,一律实行零门槛的准入制度;加强对人才资源开发政策落实情况的督促和检查,确保已出台的各项人才政策的落实。进一步提高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待遇,凡对引进的博士、硕士分别由财政补助安家费3万元和1万元。鼓励企业采取各种灵活的方式引进高层次人才智力。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不论其人事关系是否转入单位,财政都给予一定的资助,即每引进一名副高职称(或硕士)、正高职称(或博士),经组织人事部门认定,在企业服务期满二年的,财政分别一次性资助5000元和10000元;鼓励企业积极创办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对经国家批准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企业,财政一次性资助10万元,同时每招收一名博士后研究人员,在进站期内,财政根据科研项目情况,每年给予2万元的经费资助;制订留学人员到我市留学人员创业园区创业的优惠政策,大力吸引留学人员来我市创业。

2、加快培育发展人才市场,充分发挥人才市场的作用。积极开展各类人才的招聘活动,通过组织大型人才交流会、外出招聘、专业性人才招聘会和中、高级人才封闭式洽谈会等形式,大力引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各类人才。

3、推进人才柔性流动,积极开展智力引进工作。继续实施人才智力回归工程,加强与*籍高级人才的联系,吸引*籍高级人才为家乡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服务;积极组织高层次人才来我市开展科技合作交流活动;继续做好国外智力引进工作,鼓励企事业单位积极引进外国专家进行技术指导、科研开发工作。

四、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确保人才工作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1、进一步理清思路,搞好统筹规划。各级党委(党组)要从战略高度来认识人才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落实党管人才的要求,建立领导干部与重点人才联系责任制,大力推进我市的人才强市战略。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按照党管人才的要求,建立党的干部工作和人才工作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新格局。

2、建立和健全人才工作责任制,把人才工作纳入县级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和市机关部门年度考核。建立全市人才工作考核指标体系,把人才工作目标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和市机关各有关部门。各党委(党组)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制订具体的人才工作计划,落实好各项人才工作任务。政府人事部门要充分发挥人才工作的职能作用,重点抓好人才智力引进、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管理和服务、公务员的培训教育、实用型人才的职称培训评审工作;市农办牵头,市农业局、市教育局、市科协、团市委、市妇联等单位共同负责农村乡土人才的培养工作;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牵头,市经贸委、市教育局、市总工会、团市委等单位共同负责技术王人的培养工作;市经贸委牵头,市工商联、团市委等单位共同负责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的培养工作;市教育局牵头,*职业技术学院、*教育学院、*广播电视大学等单位共同负责成人学历教育工作。

3、建立和健全人才工作机构。市、县两级党委要建立和健全人才资源开发工作领导机构,加强对人才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及时研究人才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建立人才工作情况通报制度,加强对各县(市、区)和市级机关部门人才工作规划和目标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

青年拔尖人才工作计划范文第9篇

很高兴能有机会站在这里参加这次部机关中层岗位竞职演讲会。这次在部机关干部中开展的竞争上岗活动是我部贯彻落实《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精神,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提高部机关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促进机关干部的成长和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有着重要意义,对全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进行和在全市营造积极向上、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也必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能作为参与其中的一份子,我深感荣幸。

时光飞逝,再过五十天,我在组织部工作就将满六年整了;再过五个月,我也将年满三十周岁了。回顾这么些年的工作和生活历程,步入而立之年的我不时会在心中萌生许多思绪。1992年8月,我从上饶师专历史系地理专业毕业分配至接渡中学任教,成为一名所谓的传道授业解惑之人,与一群天真无邪而又纯朴可爱的农村少年共度了五年的美好时光。说句实在话,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自己将一辈子站在七尺讲台上,从没有想过自己将会在由黑板和粉笔组成的世界里度过此生。但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促使我在工作上不敢有一丝懈怠。这五年当中,我一直担任着班主任,不论面临怎样纷繁多变的复杂局面,都能尽心尽职地做好本职工作。从教学质量和成果而言,我没有多大收获,是遗憾的;但当我引领一群群农村孩子走出愚昧迈向文明之时,我又为自己身为一名教师而深感欣慰。在这里,我付出了许多,但得到的更多。因为在这里,我学会了组织与协调,学会了关爱与支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短短五年的农村教书生涯对我意义非凡,一生难忘!

1997年4月,我幸运地进入组织部工作,在部办公室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六年。当年6月,我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从迈进组织部大门的第一天起,我就深切地感受到了组织部一以贯之的优良作风以及融洽和谐的团队精神。压力与紧张令我深感责任之重大,团结与和睦则令我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在习惯于用“如履薄冰”来形容工作上的紧张心态的同时,我也分明感觉到了作为一个大家庭所应有的温暖。“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六年来,无论是全市性的中心工作、大型活动,还是日常工作中的点滴小事,我都能与部里历任领导和所有同事同舟共济、齐心协力,尽职尽责干好工作。每当遇到难题、困惑甚至于挫折时,我都能得到大家无私的关爱与帮助。借此机会,我在这里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这六年中,部办公室给我提供了一个十分具有挑战性的舞台,使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锻炼和提高。办公室这个岗位“细”、“繁”、“杂”、“忙”,从事这项工作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全局观念。在这个岗位上,我学会了站在全局的高度看待问题,学会了时时处处用综合的眼光观察和思考问题。在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内外沟通、各方协调的过程中,我学会了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大到参与政务,积极主动地为领导出主意、想办法,当好参谋,小到关心单位的每个角落的电灯、玻璃是否损坏等具体事务性工作,无不促使我不断加强积累、不断提高自己、丰富自己。这六年中,我始终坚持严谨求实的作风,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逐步了解和熟悉工作方法与技巧。对于部办公室在协调各股室之间的关系、将各股室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有了切身的感受,也为改善部机关办公条件,协助部领导当好这个“家”付出了不少心血。

回顾过去的十年,我的经历其实也很简单。农村教书五载,我努力争当一名优秀教师;组织部工作五年,我力求成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这十年中,我由一个相对清贫的农村教书匠转变为一名机关普通工作人员。但更为重要的是,我在这十年中学到了许多,实现了由一名普通青年向合格党员的转变,而这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在去年我们上饶师专历史系地理专业同学毕业十周年聚会上,我曾用一句话概括了自己过去的十年,那就是:我此生最值得留恋的青春年华献给了教育事业和我们党的工作,虽然没有取得多大成绩,但我问心无愧、无怨无悔!

这次部机关拿出干部二股和组织股两个中层职位实行竞争上岗,不瞒各位,对于究竟报考哪个职位我彷徨许久,一直犹豫不决。但最终选择了干部二股这个职位,原因有三:

一、这个职位所具有的挑战性深深地吸引了我。

根据我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干部二股简单地说主要承担三个方面的职责:1、负责对市直部门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管理工作;2、负责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3、做好知识分子工作,包括拔尖人才、乡土人才的培养、教育与管理工作。

这段时间,我学习了相关股室的工作总结,对这几个方面的工作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近几年来,我部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一个管理科学、使用便捷、信息丰富、内容客观的干部人事信息库基本上建立起来,为市委科学决策和选拔使用好干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干部工作多次得到了市领导的表扬。干部教育培训方面,坚持把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和干部作为首要任务,抓好了《2001--2005年全市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的落实,使全市干部学理论、学业务的积极性得到显著提高,思想作风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正在全市干部队伍中形成。知识分子工作方面,切实抓好了拔尖人才、乡土人才的选拔和续评,从政治、生活等方面关心照顾他们,着力解决知识分子的后顾之忧,还对96年以来专业技术人才流动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基本摸清了我市专业人才流动去向和原因。

以上诸多工作涉及面较广、工作量大、情况也比较复杂,能取得现有的成绩十分不易,这与相关人员不辞辛苦、勤奋扎实地工作是分不开的。如今,因机构改革,有关职能重新进行整合,相对于组织股来说,干部二股更是一张白纸,有许多东西正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描绘。这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战,我愿意面对这个挑战。

二、从个人自身锻炼和提高这一角度来讲,我选择了这个职位。

我在部办公室已经工作了六年,在内外沟通、综合协调等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虽然平时有空也会偶尔翻看一下业务书籍,但对组织工作业务确实知之甚少。在这方面,可以说我在部里应该还算是一位“小学生”。我期待着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期待着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我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当我离开组织部走上新的工作岗位时,不仅仅带着对大家感情上的眷恋,更多的应该是较为丰富的业务知识与一定的领导才能。

三、从提高机关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来说,需要我们实行内部轮岗。

作为市委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组织部机关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市委能否按照“四化”方针切实加强我市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关系到我市经济发展能否得以顺利实施。从这个角度来讲,需要我们每一位机关干部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因而,在部机关实行内部轮岗,是提高我部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现实需要。这也是我竞争这个职位的原因之一。

再过几天,我们都将进入自己的角色开展工作。对于

能否竞职成功,我考虑得并不多,“一颗红心、两种准备”,在这方面拥有一颗平常心是对组工干部最起码的要求,而且,我的这种心态在1999年我市公开选拔副科级领导干部过程中也经受住了考验。无论处在哪个岗位上,我都将继续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假如能走上干部二股股长这个岗位,我将团结股室同志和其他同志一道,牢牢把握“快、准、实、勤、深”五个字,即:进入角色要“快”、提供信息要“准”、基础工作要“实”、调查研究要“勤”、学习知识要“深”。具体言之:

首先、尽可能快地熟悉业务,进入角色。如何尽快熟悉和掌握干部二股的工作职能和工作内容,尽快地开展好各项业务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时不我待,虽然面临的压力与困难不小,但我始终坚信“勤能补拙”,只要有一份敬业的精神和勤奋的动力,我相信自己能很快胜任这一角色。

其次、抓住重点,打好“攻坚战”。对干部二股的工作,我认为应当点面结合。“点”就是先解决当前面临的几项重点问题,也就是:做好政府组成部门主要领导干部重新任命及相应的干部调整工作。这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对于一个新成立的股室来说更是一场“恶仗”。三月份干部二股的首要工作任务就是要打好这场“攻坚战”,力争取得开门红。同时,按照月度工作安排,办好一期科级干部培训班,重点抓好十六大精神的学习和贯彻。要做好新一轮拔尖人才和乡土人才的考察、选拔和续评工作。“面”就是要按照原有关股室的全年工作计划,就干部二股所承担的各项工作任务进行有条不紊的部署,逐步全面铺开。

第三、夯实基础,抓好基本信息搜集整理工作。这项工作是确保干部二股各项正常开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今年干部二股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要建立市直单位干部档案信息库,借鉴我部原干部科既有的好经验与做法,做好市直单位干部档案信息的管理工作,要不断充实干部档案内容,将各级干部奖惩情况、教育培训等情况纳入信息库,为领导选准、用好干部提供客观可信的参考。要丰富和完善知识分子工作资料库,掌握我市知识分子队伍现状,加强与科委、科协联系,探索对拔尖人才和乡土人才共同进行管理的途径,完善拔尖人才、乡土人才目标管理制度,密切与各类人才的联系,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四、加强调研,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质量。通过积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尽可能多地掌握各方面情况,对市直单位领导班子建设情况和干部队伍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要积极探索干部教育培训的新模式和新方法,进一步规范培训内容,完善培训制度,健全培训网络,提高培训效果。要通过调查研究,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力求在工作上能有所突破。

青年拔尖人才工作计划范文第10篇

年8月,我从上饶师专历史系地理专业毕业分配至接渡中学任教,成为一名所谓的传道授业解惑之人,与一群天真无邪而又纯朴可爱的农村少年共度了五年的美好时光。说句实在话,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自己将一辈子站在七尺讲台上,从没有想过自己将会在由黑板和粉笔组成的世界里度过此生。但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促使我在工作上不敢有一丝懈怠。这五年当中,我一直担任着班主任,不论面临怎样纷繁多变的复杂局面,都能尽心尽职地做好本职工作。从教学质量和成果而言,我没有多大收获,是遗憾的;但当我引领一群群农村孩子走出愚昧迈向文明之时,我又为自己身为一名教师而深感欣慰。在这里,我付出了许多,但得到的更多。因为在这里,我学会了组织与协调,学会了关爱与支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短短五年的农村教书生涯对我意义非凡,一生难忘!

年4月,我幸运地进入组织部工作,在部办公室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六年。当年6月,我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从迈进组织部大门的第一天起,我就深切地感受到了组织部一以贯之的优良作风以及融洽和谐的团队精神。压力与紧张令我深感责任之重大,团结与和睦则令我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在习惯于用“如履薄冰”来形容工作上的紧张心态的同时,我也分明感觉到了作为一个大家庭所应有的温暖。“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六年来,无论是全市性的中心工作、大型活动,还是日常工作中的点滴小事,我都能与部里历任领导和所有同事同舟共济、齐心协力,尽职尽责干好工作。每当遇到难题、困惑甚至于挫折时,我都能得到大家无私的关爱与帮助。借此机会,我在这里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在这六年中,部办公室给我提供了一个十分具有挑战性的舞台,使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锻炼和提高。办公室这个岗位“细”、“繁”、“杂”、“忙”,从事这项工作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全局观念。在这个岗位上,我学会了站在全局的高度看待问题,学会了时时处处用综合的眼光观察和思考问题。在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内外沟通、各方协调的过程中,我学会了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大到参与政务,积极主动地为领导出主意、想办法,当好参谋,小到关心单位的每个角落的电灯、玻璃是否损坏等具体事务性工作,无不促使我不断加强积累、不断提高自己、丰富自己。这六年中,我始终坚持严谨求实的作风,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逐步了解和熟悉工作方法与技巧。对于部办公室在协调各股室之间的关系、将各股室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有了切身的感受,也为改善部机关办公条件,协助部领导当好这个“家”付出了不少心血。回顾过去的十年,我的经历其实也很简单。农村教书五载,我努力争当一名优秀教师;组织部工作五年,我力求成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这十年中,我由一个相对清贫的农村教书匠转变为一名机关普通工作人员。但更为重要的是,我在这十年中学到了许多,实现了由一名普通青年向合格党员的转变,而这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在去年我们上饶师专历史系地理专业同学毕业十周年聚会上,我曾用一句话概括了自己过去的十年,那就是:我此生最值得留恋的青春年华献给了教育事业和我们党的工作,虽然没有取得多大成绩,但我问心无愧、无怨无悔!这次部机关拿出干部二股和组织股两个中层职位实行竞争上岗,不瞒各位,对于究竟报考哪个职位我彷徨许久,一直犹豫不决。但最终选择了干部二股这个职位,原因有三:

一、这个职位所具有的挑战性深深地吸引了我。根据我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干部二股简单地说主要承担三个方面的职责:1、负责对市直部门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管理工作;2、负责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3、做好知识分子工作,包括拔尖人才、乡土人才的培养、教育与管理工作。这段时间,我学习了相关股室的工作总结,对这几个方面的工作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近几年来,我部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一个管理科学、使用便捷、信息丰富、内容客观的干部人事信息库基本上建立起来,为市委科学决策和选拔使用好干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干部工作多次得到了市领导的表扬。干部教育培训方面,坚持把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和干部作为首要任务,抓好了《年全市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的落实,使全市干部学理论、学业务的积极性得到显著提高,思想作风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正在全市干部队伍中形成。知识分子工作方面,切实抓好了拔尖人才、乡土人才的选拔和续评,从政治、生活等方面关心照顾他们,着力解决知识分子的后顾之忧,还对年以来专业技术人才流动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基本摸清了我市专业人才流动去向和原因。以上诸多工作涉及面较广、工作量大、情况也比较复杂,能取得现有的成绩十分不易,这与相关人员不辞辛苦、勤奋扎实地工作是分不开的。如今,因机构改革,有关职能重新进行整合,相对于组织股来说,干部二股更是一张白纸,有许多东西正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描绘。这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战,我愿意面对这个挑战。

二、从个人自身锻炼和提高这一角度来讲,我选择了这个职位。我在部办公室已经工作了六年,在内外沟通、综合协调等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虽然平时有空也会偶尔翻看一下业务书籍,但对组织工作业务确实知之甚少。在这方面,可以说我在部里应该还算是一位“小学生”。我期待着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期待着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我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当我离开组织部走上新的工作岗位时,不仅仅带着对大家感情上的眷恋,更多的应该是较为丰富的业务知识与一定的领导才能。

三、从提高机关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来说,需要我们实行内部轮岗。作为市委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组织部机关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市委能否按照“四化”方针切实加强我市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关系到我市经济发展能否得以顺利实施。从这个角度来讲,需要我们每一位机关干部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因而,在部机关实行内部轮岗,是提高我部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现实需要。这也是我竞争这个职位的原因之一。再过几天,我们都将进入自己的角色开展工作。对于能否竞职成功,我考虑得并不多,“一颗红心、两种准备”,在这方面拥有一颗平常心是对组工干部最起码的要求,而且,我的这种心态在年我市公开选拔副科级领导干部过程中也经受住了考验。无论处在哪个岗位上,我都将继续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假如能走上干部二股股长这个岗位,我将团结股室同志和其他同志一道,牢牢把握“快、准、实、勤、深”五个字,即:进入角色要“快”、提供信息要“准”、基础工作要“实”、调查研究要“勤”、学习知识要“深”。具体言之:

首先、尽可能快地熟悉业务,进入角色。如何尽快熟悉和掌握干部二股的工作职能和工作内容,尽快地开展好各项业务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时不我待,虽然面临的压力与困难不小,但我始终坚信“勤能补拙”,只要有一份敬业的精神和勤奋的动力,我相信自己能很快胜任这一角色。

其次、抓住重点,打好“攻坚战”。对干部二股的工作,我认为应当点面结合。“点”就是先解决当前面临的几项重点问题,也就是:做好政府组成部门主要领导干部重新任命及相应的干部调整工作。这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对于一个新成立的股室来说更是一场“恶仗”。三月份干部二股的首要工作任务就是要打好这场“攻坚战”,力争取得开门红。同时,按照月度工作安排,办好一期科级干部培训班,重点抓好十六大精神的学习和贯彻。要做好新一轮拔尖人才和乡土人才的考察、选拔和续评工作。“面”就是要按照原有关股室的全年工作计划,就干部二股所承担的各项工作任务进行有条不紊的部署,逐步全面铺开。

第三、夯实基础,抓好基本信息搜集整理工作。这项工作是确保干部二股各项正常开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今年干部二股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要建立市直单位干部档案信息库,借鉴我部原干部科既有的好经验与做法,做好市直单位干部档案信息的管理工作,要不断充实干部档案内容,将各级干部奖惩情况、教育培训等情况纳入信息库,为领导选准、用好干部提供客观可信的参考。要丰富和完善知识分子工作资料库,掌握我市知识分子队伍现状,加强与科委、科协联系,探索对拔尖人才和乡土人才共同进行管理的途径,完善拔尖人才、乡土人才目标管理制度,密切与各类人才的联系,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四、加强调研,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质量。通过积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尽可能多地掌握各方面情况,对市直单位领导班子建设情况和干部队伍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要积极探索干部教育培训的新模式和新方法,进一步规范培训内容,完善培训制度,健全培训网络,提高培训效果。要通过调查研究,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力求在工作上能有所突破。

上一篇:科技先进人才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国有企业人才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