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化理念范文

时间:2023-11-10 05:05:49

人本化理念

人本化理念篇1

1.转变管理观念

人本化理念是教学管理工作进行的保证、方向。形成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建立以人为核心的管理观念,以全体师生的本身发展为主,进行相关的教学管理工作。思维观念的转变是教育管理工作实行的根本保证,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采用一定的激励制度,提供一定的机会,从精神转变方面更好地达到教学管理人本化理念的实施。

2.进行管理制度的创新完善

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完善是人本化理念实施的需要,以原有的管理制度为基础,加入一定的灵活性、方向性,多些自主进行的放权制度,给教师、学生更多的选择权,充分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上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放大学生的专业选择权限,如果有学生在入学之后发现所学专业不适合的,经一定的调查取证,可以给予自主选择权。教师同样也可以有相关的要求,展己所长,以兴趣、能力为基准,快乐教学。高校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更加自由的选择空间,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专业,以满足其自身个性充分发展的要求。高校可以在保证学生掌握基本专业知识的前提下,给学生更多不同方向发展的引导。此外,拓宽选课的类目,放开选课类目的局限性,调整选修课与必修课的考核比例,增加兴趣爱好课程;教师可以在制度内开展自己有能力的课程,通过在学生中调研的方式鼓励优秀教师授课,适当给予一定的物质补助。同时也可以让师生参与到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善中去,管理者要多听取师生意见,鼓励师生参与,把主动权交给被管理者,引导教师、学生自主改善。

3.全面改良管理队伍

教学管理工作是靠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共同完成的,即教学管理人员和全体师生,教学管理人本化理念的实施首先要从教学管理人员做起。要发现教学管理队伍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分析,加强教学管理人员的职业管理培训,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体系,定期进行教学管理人员的考核,将一些好的管理方法进行试点实施。要经常去倾听师生的心声,了解师生的想法,到一些好的院校参观学习,及时跟进并学习好的管理方式,适当提高教学管理队伍的福利待遇,为教学管理人本化理念的进行做到最好、最全面的准备。

二、结束语

大学教学管理工作中缺少人本化理念是万万不可的,要通过人本化理念的全体贯穿,达到以往教学管理工作想都不敢想的效果,一种新的方式的诞生肯定会遇到一些问题,但只要坚信人本化理念所带来的效果,那么教学管理的作用就真的不只是管理那么简单而已。

人本化理念篇2

一、以人为本价值观念为引导

幼儿园是一种教育人、培养人的机构,以人为本的管理的真正目的在于提高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而要完成这样的目标,关键的是提高教职工的人文素养,弘扬人文精神。

(一)树立积极向上的个人价值观

努力促使教职员工把实现自我价值与本园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培养正确的是非、善恶观,树立竞争意识、拼搏意识和奋发向上的意识,把为幼儿教育作奉献作为教职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最高追求。同时,要注意教职工个人的精神追求与集体的“精神文化”建设之间的和谐与互动。一方面要鼓励、提倡教师尊重自我,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与主见。有自主、自动、奋发的精神,另一方面要注意培养教职工的共同价值观、共同的精神需求。

(二)加强教师的道德建设

教师的人格力量和魅力是儿童成长的重要精神源泉。应该以高尚的、美好的人民教师形象去影响、熏陶年轻一代,成为儿童心目中良好的榜。

(三)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

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是实现儿童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是提高幼儿园文化品位的重要条件。为此,一方面要根据幼儿园实际有针对性地对教师进行统一的在职培训,另一方面也要鼓励教师根据工作的需要和自己的兴趣进行自发的业余进修,真正落实和实现终身教育的理念。

二、以人文关怀价值为基础

(一)以了解为前提,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要了解教师的需求、个性、爱好、特长、能力水平等等,要能切身去感受教师这一岗位上存在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在尊重、信任、依靠教师的基础上,重视和激发教师成就感的需要,做到依据教师特长特点,采取扬长避短的管理策略,尽量使每一个教职工都能发挥各自的优势,充分展示自我,实现自我,又使教师在教学中能力互补、互相借鉴、共同提高得到发展。

(二)在尊重、平等的基础上,形成和谐的工作环境

管理者在在执行幼儿园管理制度时,要尊重老师,老师有权利找领导反映情况,对某些事情做出解释,提出意见和建议,领导有义务耐心倾听,帮助她们排忧解难,听取老师合理化的建议。管理者要表现出来的就是一种宽容和大度,批评和指责的同时,也应该有安慰和倾听,给予教师相应的鼓励。这样,才能平息老师心理上的焦虑和不安,形成正向合力,推进幼儿园的各项工作。

(三)以优质服务来构建教师发展平台

幼儿园管理者要树立管理即服务的观点,把幼儿园管理构建成教师发展的平台,认识到教师是幼儿园发展的主体,要使老师们有主人翁意识、归属感、集体荣誉感,多挖掘她们的潜能,为她们的发展做好服务。老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幼儿园要努力为教职工创造学习、培训、交流的机会,满足他们发展的需要。

三、以完善制度,落实责任为保障

幼儿园在制定一系列制度的时候要时刻考虑到制度是为教师的发展服务的,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事实上,也只有从以人为本出发来建设制度,才能使文本化的制度,内化为幼儿园全体人员的共识,成为他们自觉的行为和习惯,实现制度效能的最大化。

(一)上、下级有效衔接

制定管理制度是一项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内容复杂的工作,它发挥着调节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的作用。因此,制定管理制度时,一定要坚持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反映管理者和群众双方的意见,要上下结合,互相理解,共同认可,做到人人有责,事事有制。

(二)具体操作性强

管理者要根据教师的基本任务制定言之有物、行之有效的制度,不搞花架子,制定的制度要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如把按时完成教学任务等作为基本条例,在服务承诺中使用“不求家长办私事、对晚接孩子家长一个样”等明确要求的语言等。

(三)注重日常工作的细节

幼儿教育工作,看起来是小孩的吃喝拉撒玩学,虽然算不上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却是细微、繁琐、至关重要的,只有把细小的事情件件做好了,才能确保孩子在园的健康安全,快乐成长。所以制度中要对涉及安全、饮食、行为规范等方方面面的细节加以关注。

(四)发挥教师的积极性

人性化制度应该是站在老师的立场上制定的,出发点是让老师们快乐地工作,只有老师们快乐了,孩子们才能快乐,才能提高保教质量,所以管理制度一定要从有利于发挥各位成员的积极性出发,在制定制度时,要注意公平合理、一视同仁、奖罚适度,在制定考核制度时,以端正老师思想为主,激发教师工作热情为重点,而不能让制度成为束缚教师的工具。

四、结语

总之,幼儿园的管理是一种创新活动,这些创新包含在管理方法、手段、思想、体制等内容中,幼儿园管理者如果能按照“以人为本”的思想去管理幼儿园,就会极大地发挥幼儿园全体员工的潜力和创造力,使幼儿园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使幼儿园的管理工作更加人性化、科学化和民主化。

【参考文献】

[1]姜素梅.试论人本管理原则在幼教管理中的应用[J].管理观察,2009(12).

[2]许明仙.强化以人为本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J]学前教育研究,2007(03).

[3]欧阳朝元.现代幼教管理与校园文化建设[J]音乐探索,2007(01).

[4]王旭东,丁建忠,张惠萍.川沙县幼教管理体制改革的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2011(08).

人本化理念篇3

[关键词]以人为本;安全文化;软实力;内涵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3196

安全生产需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硬件上的投入从某种意义上说或许是相对容易做到的,而“软实力”的安全文化建设始终是很多部门的老大难问题。毋庸置疑的是,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好了,无论是对部门的健康发展,还是对员工的生命健康,都会发挥事半功倍的奇效。推进“以人为本”为核心理念的安全文化建设,是加快建立和实现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提升安全管理水平、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积极引导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和自觉遵章守法的价值观,把尊重生命价值、保护员工身心健康、实现员工价值和“一切为了人”的人本观念作为安全文化的基本准则,从而达到实现防止事故、抵御灾害、维护健康的目标。

1当前安全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安全文化建设与人民群众对安全生产的迫切希望,与不断发展的安全生产形势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尽管在各种会议中、红头文件上讲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推行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但现实的情形是仍有不少部门的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形式化明显。此外,有些部门的表层安全文化和中层安全文化建设比较到位,但没有内化为全体员工的习惯和行为准则,各种安全规章制度还一定程度地停留在纸面上或口头上,没有完全变成职工头脑里的观念,也就是说深层的安全文化相对薄弱。具体表现为: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在一些地区和单位还没有牢固树立;不同地区和行业之间安全文化发展不平衡,体系不完善,安全文化建设不够扎实;从业人员安全意识、知识和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职工的安全理念普遍较为淡薄,基本上处于从属和被动“要我安全”的状态,遵守规章制度大多是因害怕被处罚,安全第一和安全自律的意识还比较模糊;安全文化建设投入不足,基础薄弱,安全文化产品开发和安全文化产业发展等需要大力加强。

2安全文化建设的前景展望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时期,也是安全文化建设快速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党的十七大将文化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七届六中全会就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重大决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强调要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推进文化创新,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安全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对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这都对进一步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同时,安全文化建设经过多年工作实践,已经探索出诸多有效途径,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良好的发展条件。进一步推进安全文化建设,是凝聚共识、汇集力量,促进安全生产工作不断加强的重要举措和保障。要抓住机遇,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明确目标任务,开动脑筋,强化措施,深化安全发展理念,努力开创安全文化建设新局面。

3安全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31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服务大局

将安全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以科学发展观和安全发展理念为指导,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通过开展安全文化建设,促进落实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安全意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实现本质安全,形成“人人讲安全,人人懂安全,人人保安全”的良好局面,为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奠定坚实的基础。

32要围绕中心,加强指导,务求实效

安全文化建设是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实现本质安全的重要途径,是一项惠及员工生命与健康安全的工程。各级组织要把安全文化建设作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列入工作日程,要制定具体的安全文化建设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建设内容和标准,广泛发动,精心组织,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工作。开展安全文化理论研究,加强和创新安全文化建设。加强安全文化理论研究,形成以安全发展为核心、各具特色的安全文化建设理论体系,建立安全文化建设成果表彰、宣传推广机制,坚持自主研究和吸收借鉴相结合,积极开展地区、行业领域和企业间的安全文化建设学术交流,切实做好理论成果转化应用。

33要统筹兼顾,强化基础,注重特色

要积极培育和塑造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安全文化活动品牌,突出重点,及时总结好的经验和好的做法,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要加强舆论宣传,积极与宣传部门和新闻单位搞好配合,通过开辟专栏等形式,大力宣传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弘扬先进的企业安全文化,引导广大员工积极参与安全文化建设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加强安全发展理念的宣传贯彻,使其深入人心、扎根基层,指导和推动工作实践。强化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内涵和实质的宣传,推动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部门安全监管责任和属地管理责任深入落实,促进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切实增强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提高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4要强化监督,不断深化,扎实推进

要进一步强化正确的舆论引导,营造有利于安全生产工作的舆论氛围,加快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安全生产舆论监督网络,鼓励群众和新闻媒体对安全生产领域的非法违法现象、重大安全隐患和危险源及事故进行监督、举报,提高举报、受理、处置效率,落实和完善举报奖励制度。

要不断加强学校安全文化建设,推动安全知识进课堂,将安全知识的普及纳入国民教育序列,在中小学开设安全知识和应急防范课程,在高等院校开设安全文化知识和应急管理选修课程。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和应急救援公益宣传活动,提高社会公众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加强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培训。

人本化理念篇4

关键词:人的现代化;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F241.省略

推进现代化始终摆脱不了回答如下命题:即如何实现现代化以及为何实现现代化。就前者而言关心的是如何从投入与产出的角度来不断提高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也就是在物质财富方面取得较大积累;就后者而言关心的是为何不惜一切代价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也就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对以上双重命题的追问,使得现代化从推进的那刻起就必须权衡处理好其实现方式和实现目标的关系。然而,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实践中,由于对物的拜物教进而对资本拜物教的执迷,使得人类在现代化的推进中,将本来是根本目的的人的全面发展视作了实现现代化的工具方式,人并没有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取得应有的能力扩宽范围,经济的增长蒸蒸日上,而人的主体地位却不断被漠视,这使得人类陷入了现代化的逆向性陷阱中。

一、实现前提:厘清以人为本的哲学意蕴

黑格尔曾指出:现代世界的原则就是主体性的自由。而这种主体性自由最早是由笛卡尔奠定的,自笛卡尔开始“我们踏进了一种独立的哲学。这种哲学明白:它自己是独立地从理性而来的,自我意识是真理的主要环节。……在这个新的时期,哲学的原则是从自身出发的思维,是内在性……”[1]。众所周知,理性是作为人的本质规定,通过对人的理性的启蒙和对人的理性能力的发挥,人们才能揭开自然的面纱,通过人对自然的统治,把人从自然的统治中解放出来。同时随着人的理性能力的运用和理性光辉的普照,人们能够超越经济社会生活的矛盾和冲突,实现社会的和谐和正义。主体的普遍理性是把人从“人”和“物”的强制中解放出来的重要力量,人的解放就在于理性的启蒙,在于主动地运用自己的理性,破除偏见、迷信和外在权威对人的控制,从而使自身成为“自我立法”的真正自律、独立的理性主体。因此,主体性自由即以人为本的实践展开是以理性为制约的。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认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2]。这就是说,人类不仅能够按照科学的尺度来进行生产,把整个自然界变成自己的“无机的身体”,而且能够把自己的内在的尺度――善和美运用到对象上去,实现自然的人化,创造着适合人的生存发展需要的理想世界。人之所以高于动物,是因为能够掌握这两个尺度,并在行动中把两者自觉地结合起来。所以,“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属于它的肉体,而人自由地面对自己的产品”[2]。因此,人之为人懂得从人的本性出发,来对待整个自然世界,以人的本性来理解自然界,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可持续发展。

可见,以人为本要求遵循人的本性,使人的类本质的实存样态在社会中得以全面展开。在这个实践过程中,必然要求只能以人为主体,以实现和发展人的本性为目的,也是社会与个人之间实现了内在的统一。因此,在现代社会,如果用传统发展观念来理解现代化进程中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就会使社会失去其真实的本质,正是在此意义上,马克思特别强调:“应当避免重新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3]。

为此,朱成全教授认为:“以人为本”是分层次的。如果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生存―安全―爱―尊重―自我实现来看,“以人为本”就应当是分层次的。越是重视低层次的人的需要,就越是低层次的“以人为本”;越是重视高层次的人的需要,就越是高层次的“以人为本”。我们崇尚的是高层次的“以人为本”,认为这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4]。

以人为本就是强调在现实生活世界中,遵循人的本性,以人的本性来理解自然、理解世界和创造世界。实现以人为本,根基在于人的实践活动。现代性进程的实现意味着新的时代的开启,代表着用一种新的时代观念和历史观念去把握和引领人类新的实践生活,这便内在地要求用一种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自觉地表达与把握这种新的实践生活。因此,以人为本的哲学意蕴其实质就在于以人为经济社会的价值目标的一种价值观。而以人为本就要满足人的物质文化需求和人的根本利益,即以人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

二、现实写照:漠视以人为本的发展实践

尽管从理念层面勾勒出了以人为本的美好景象,但是在现实层面,我们却是以一条异化的途径所表现出的人作为主体缺失的图景。众所周知,没有主体的人参与的自然界是自在的。人类社会不仅是一个自在世界,而且是一个价值世界,是人所创造的意义世界。在直观上体现为“物”的感性世界,而其深层的内涵却是一个处处渗透和体现着人的特性、人的活动和人的意义的世界。这就是说,融入了人类社会实践的自然界才是现实的自然界、有意义的自然界。正是由于以人为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所以,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3]。

其实,人在追求现代化的进程中以对物的现代化的沉迷而使得人的现代化被异化。人作为主体之所以在实践中被缺失,不是因为缺乏对人作为主体认识的知识,而是因为指导实践的知识对于人作为主体而言是错误的知识。人就是在这一曲解中不断被消解,不断被异化,不断被漠视。

首先,从价值观来看,缺乏将人作为主体的认识。一直以来人们停留于如何实现现代化的层面,而对为什么实现现代化这一具有价值意义的层面加以漠视。进一步而言,人将作为现代化本质目的的人的全面发展看做了实现物的现代化的工具方式,从而使得人在对物的拜物教中将自身异化了。在实践中,人不断异化人类中心主义,不顾及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不顾及处理眼前利益与未来利益的关系,不顾及处理发展质量与速度的关系,从而使得人类因为不尊重自然规律而遭到了自然的报复。正是对自然规律的违反,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了人类发展模式的不可持续性,人类前景的不断担忧性,人类生活质量的不断降低。

其次,现代化的推进表现为单一维度。现代化本来具有双重内涵,但是在实践中人却仅仅关注物质的现代化,表现为对现代化的考核中只是考虑物质水平的改进,GDP的翻番,但是没有将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考虑进来。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传统与现代的分流,导致了发展中国家向往于发达国家物的现代化的表象,而不注重汲取人的现代化的内涵,以及发达国家以物的现代化不断支配发展中国家,这些都导致了发展中国家优先考虑物的现代化,而漠视人的现代化。

最后,经济发展践行的高代价。在一个稀缺的世界中,稀缺性意味着权衡取舍,从而使得我们有所得必有所失。正是由于以上两个原因的描述,导致了经济发展的高代价性。人为了追求现代化所暂时获得的成果还不足以抵挡为之而付出的代价。生态环境的恶化、全球气候的变暖都是这种拜物教式发展模式的恶果。尽管从京都议定书开启人类追求生态化发展,积极构建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但是由于生态问题不仅仅意味着环境治理,还关乎到发展的可实现性,这导致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的意见分歧增大。对处于发展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增长似乎是首位的,只有在物的现代化实现后,才有可能考虑到生态环境的保护;而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带来了今天的双重现代化,在生态主义逐渐流行的今天,似乎更加追求环境的友好性。

可见,发展阶段的分野,势必会给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带来理解的鸿沟。因此,如何构建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权衡处理好发展与生态的关系,对国家间的合作具有深远的影响。但从人的现代化的持久性实现视角来看,发展应该由高代价模式向低代价模式转变,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深化循环经济的理念,积极采取清洁生产机制,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尤其是在深处全球气候变暖进程中的今天,发达国家要在发展模式转变方面起到表率作用,提升经济发展的生态性及友好性;同时还要积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资金和人才等方面的帮助,以此分担应有的国际责任,让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中实现生态性,促进发展与生态的良性互动。

三、路径选择: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模式

实践中对人的现代化本质的偏离,使得现代化被逆向性蒙罩。具体而言,发展的决策者在发展动机方面不顺应现代化的潮流,而是按照与现代化相悖的某种模式来思考和推进发展。由此将现代化向后拉退而非向前推进,即发展的逆转[5]。如何才能够超越现代化的逆向性,依据马克思对人的存在方式演变性的分析,就是必须把人的现代化视为发展的本质和目的,回归人的主体地位,构建以人为本的发展模式,最终实现以人为本。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目标指向,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影响着现代化的实现。究竟应该如何处理现代化进程中人的发展,这无疑关乎到发展模式的选择以及对人的发展地位的重新审视。对于这一富有价值意义的命题,马克思给予了深刻的分析。马克思认为应当以人的存在方式为视角来考虑人的发展,并应跳出抽象化人性的误区,且要将人的存在方式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紧密相连,以此来揭示人的存在方式的演变性。基于此,马克思做出了如下的判断:在自然经济时代,人的存在方式表现为人的依赖关系,人必须在族群方式中生存;在市场经济时代,人的存在表现为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人逐渐从群体本位中转到个体本位;在产品经济时代,人的存在表现为人的全面发展的自由人联合体[6]。马克思的这一判断开启了人类认识自身的新时代,强调了现代化进程中的人类主体意识。由此易见,现代化必然是一个规范性的概念,同改进几乎是同义词。现代化包含了物的现代化以及人的现代化双重内涵,只不过物的现代化应当服从于人的现代化本位。将人作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才能克服有增长无发展的丰裕中的贫困,从而不陷入现代化的逆向中。这就促使我们必须抓住人的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以物的现代化来推进人的现代化的切实实现。

首先,以目的导向彰显人的主体地位。对人的主体地位的强调,实质上是将马克思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关注切实地付诸于实践。目的导向的彰显,要求我们必须转变以往的发展理念,特别是在指标构建以及评价方面,以人为本位,注重强调人在现代化进程中能力的提升,注重关注人对物的现代性成果的共享,注重构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机制。这就进一步要求我们改变以往只注重技术效率的动力发展机制,实现把人的发展视为目的的价值机制。

其次,以整体思维实现人与物的和谐。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实质上是把他者地位置于不顾,仅仅以同一性来追求自我的实现,殊不知却导致了自我实现的不可能性。因此,在践行以人为本的发展模式进程中,应当切实从整体性出发,以此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此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可持续性。整体性思维实质上是把人类的实践活动与大自然容许的限度有效地联系起来,而这正是持续性的人的现代化的诉求[7]。

最后,以责任理念保障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需要一系列支撑条件。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代社会,人的全面发展必须要依靠政府的积极参与。政府对发展理念的理解与践行,从根本上能够决定到人是否在现代化推进中得到全面发展。基于此,诸多的国家政府以及学者纷纷倡导构建共享性的增长模式,推进包容性发展,把对人的发展能力的提升以及发展机会的创造视为政府的责任理念。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存在两种政府失衡:一个是由于所处的发展阶段带来的有心而力不足的能力型失衡;另一个是由于发展理念认识不到位导致的有力而心不为的责任型失衡。前一种失衡主要受制于发展阶段的约束,即发展阶段型失衡;而后一种失衡主要是由政府失责造成的,即政府责任型失衡[8]。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如何超越这两种失衡,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言的确是不小的挑战。这势必要求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弱化经济发展的国家化趋势,即从生产性政府转向公共职能性政府。在经济社会转型的进程中,我国立足于发展的实际以及对未来的展望,于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以人为本”的原则,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又明确指出以人为本是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原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并在此基础上采取了针对性措施,这就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制度性的支撑。

新时期我们应该以发展理念的变革来彰显现代化的主体意识,即人不能在现代化的逆向中持续异化自我。以人为本是现代化进程中人所特有的存在状态。在现代化进程中,人总是要通过观念变革和实践变革,力求超越各种现实条件的羁绊,不断改变人自己的存在状况,实践人的自我生成和自我超越。古往今来,出于自身独特的生存状态,人们总是力求在最深刻的层次上和最彻底的意义上把握自己与世界的关系,进而从根本上确认自身在世界中的地位与价值,从根本上解决自身在世界中的命运问题。以人为本意味着我们必须将人作为发展的逻辑起点,将发展视为提升人的能力的过程,以人的能力的全面提升作为进一步发展的发动性因素,避免因人的异化对发展造成的限制性,以此实现人的现代化与物的现代化的良性互动。就如同马克思所言,财富的主客观因素越是在更高的程度上具备,财富就越容易创造[6]。

人类能够做的未必是应当做的。现代化的逆向性向我们昭示在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应当以人为本位,以人为诉求,以人为导向,唯有此才能以整体思维和谐地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步入一个生态化的、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的社会。在当今中国深处转型的进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市场社会”中的资源配置作用,又要彰显政府在“社会市场[9]”中的再分配功能,以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的合力来促进物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和谐,从而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体现出发展成果的共享性,以及经济社会的进步与人民福祉不断提高的同步性。

参考文献:

[1]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M].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59-60.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96,274,274-275,297.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22.

[4] 朱成全.马克思解读维度及其当代意蕴[J].财经问题研究,2008,(10).

[5] 丰子义.发展的推进与逆转[J].教学与研究,1999,(1).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4,486.

[7] 王妍,刘猷恒.环境伦理内涵指向[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9,(2).

[8] 吕炜,王伟同.发展失衡、公共服务与政府责任[J].中国社会科学,2008,(4).

人本化理念篇5

关键字:以人为本;医院文化;构建途径

医院文化是医院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的体现,对于医院的可持续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以人为本”的医院文化建设是医院保持不竭发展动力,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射阳县人民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康复、保健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近年来,医院坚持“以人为本”的办院宗旨,坚持用先进的文化熏陶人、塑造人、鼓舞人, 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服务理念,处处体现方便患者、尊重患者、关心患者,处处为“人”着想,为医院文化建设注入了活力,提升了医院的社会形象,促进了医院的持续发展。

1 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营造适宜职工可持续发展的软环境。

1.1 提炼和弘扬医院精神,为医院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组织全院员工讨论,面向社会征集,提炼出“仁爱、敬业、务实、进取”的医院精神,规范了“宽仁慈爱、恪尽职守、实事求是、立志向上”等54字的内涵,设计了体现医院精神的院徽。由专门科室负责医院文化建设,加强医院精神宣传,在医院院报、网站、文化长廊展示医院精神,统一医院标牌、标识体现医院精神,邀请杭州之善医疗管理中心知名教授来院作《如何塑造医务人员阳光职业心态》、《以文化力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等专题讲座,真正使医院精神深入人心。

1.2 重视和强化人才培养,增强职工的向心力、凝聚力

1.2.1完善各级人员考核办法。修订完善了科主任、护士长考核细则、工作人员考核细则、院长奖励基金、新技术新项目奖励等十多项管理制度,鼓励有敬业、创新精神的拔尖人才竞争上岗,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1.2.2实施“人才树321”工程。在全院实施“人才树321”工程,培养30名新入职三年优秀青年,二十名临床医生为主的医疗骨干,十名副主任医师以上级的医院名医,制定选拔培养办法,明确培训目标、任务,通过挤时间、常读书、多实践、勤思考,工学相促、学用相长的方式,培养一批业务上精通、工作上精干、作风上正派,道德上高尚的医务人员,鼓舞了员工的士气,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

1.2.3开办在职研究生课程班。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着力提升每一个医护人员的医技水平,做到“以一流技术让病人放心”。在同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合作,就地举办在职研究生班的基础上,医院又积极与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合作,举办护理人员在职研究生班,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业务水平。

1.2.4强化医务人员的培训考核。加强中青年医务人员“四基三严”培训和考核,开展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通过对各级各类人员进行系统的三基训练和考核,实现三基培训覆盖率100%、考核通过率100%;开展青年医务人员实践技能操作培训和比赛,进一步提高临床医师的基本功,提高诊疗水平。

1.3 营造和谐温馨的“家”文化,共建以人为本的工作氛围

1.3.1举办各类活动增强员工归宿感。每年组织全院在职和离退休人员的健康体检;每两年组织女职工宫颈癌筛查和病癌筛查。每逢职工整生日,院部都送去鲜花和祝福;节假日期间工会还和院党委一起看望、慰问困难职工和离退休老干部;对住院职工和遇有直系丧葬事宜的职工及家属,送慰问金;春节前,组织医院未婚客籍知识分子欢聚一堂,共庆佳节;每年暑假还精心为职工子女筹办才艺展示、演讲比赛等,让全体员工感到在医院工作就像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

1.3.2组织沙龙交流增强员工认同感。医院创办了多个交流沙龙,定期不定期组织不同对象参加交流,受到患者表扬、医院奖励的,与大家分享喜悦和心得;被投诉的、受到委屈的,在这里一吐心声、卸却负担,找出不足、轻装上阵。

1.3.3开展文体活动增强员工责任感。经常邀请专家、教授来院作医院文化方面的讲座;每逢元旦、春节、三八、五一、“5.12护士节”等节日,都组织员工举办庆祝活动;组织未婚青年参加 “青春相约,共创未来”青年联谊会。定期举办职工运动会、篮球大赛、羽毛球大赛、掼蛋大赛、围棋大赛、进行户外拓展训练、参加主题演讲、征文比赛、观看电影等,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职工的文化素质。

2 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积极构建诚信和谐的医患关系

2.1 切实转变服务理念

对医护人员职业规范具体细化,根据不同岗位提出相应要求,不仅包括对患者要微笑、用语要文明、态度要和蔼等表层的要求,而且向人文医疗的深度推进,专门请上海世博会礼仪总导演田军来院讲医务人员礼仪规范,指导医生如何增强对病人的同情心、认同感,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心。

2.2 不断优化医疗服务

积极推崇101%服务的理念,设立病员服务中心,简化病员在医院的就医流程;成立一体化产房,由专业医护人员提前服务和产后延伸服务;成立孕妇学校,每月定期举行专题讲座,免费讲授孕前、孕后保健知识;成立乳腺癌病友协会,定期举办健康讲座、义务咨询等活动,帮助病员树立信心回归社会。

2.3 注重强化医患沟通

实行“六个一”管理模式,除院长每日一督查,还组建“一站式”服务中心,每天对新入院病人进行一次宣教问候,每周对出院病人进行一次电话随访,每月开展一次病员满意度调查,每季召开一次工休座谈会,每年一次出院病员函调;定期邀请上级医院医政专家来院专题讲座,指导医务人员如何进行良好的医患沟通,请富有经验的医务人员向年轻医生传授与患者沟通的经验和体会。医院还成立医患沟通办,专门负责接待处理医疗纠纷。

3 开展各种形式的“公益性活动”,努力塑造医院人性化的社会形象

3.1 学雷锋志愿者服务

医院党委定期组织学雷锋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深入乡镇、社区、社会福利院等广泛开展文明服务、爱心奉献、义诊义检、无偿献血等社会公益活动,免费为百姓测量血压、血糖,耐心解答他们提出在饮食、用药、防病治病等方面的疑问,帮助老百姓做到疾病的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获得社会各界高度评价。

3.2 开展“结对帮扶”活动

开展党员干部与困难党员群众结对帮扶活动,医院党委多次组织党员代表到海通镇射北村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党员干部与帮扶对象结成“一帮一”帮扶对子,从帮扶对象所面临的最困难、最迫切、最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入手,因人因户制宜地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提高帮扶成效,受到了帮扶对象的一致好评。

3.3 关心未成年人成长

成立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办公室,加强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和乡镇少年宫形成了帮扶结队,定期去少年宫慰问并给予一定的赞助,对实验小学的两名单亲特困生给予了资助。我们还鼓励本院职工子女好好学习,为在学校获得三好学生的子女给予了奖励,组织了由职工及其子女共同参加的高考职工子女座谈会和升学励志宴,把组织的关爱送到每一个职工及其子女的心中,受到职工广泛好评。

总之,以人为本就是要求医院的一切工作出发点和落实点都要以人的发展为根本,以满足患者和职工的利益、需求为根本。坚持实施人文管理,努力搞好医院文化建设,必将为医院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林平.推动以人为本的医院文化建设[J].现代医院,2008,8(10):100-101.

[2]翁卫群.重视以人为本协调医院整体发展[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2):93-96.

人本化理念篇6

关键词:高校;人本理念;文化;管理;建设

中图分类号: G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1-49-2

1 高校宿舍文化建设及管理中人本理念的应用实质

人本理念即是以人为本,起源于八十年代初的日本,是现代社会较为推崇的管理方式之一,亦是企业机构较为常用的管理手段之一。人本理念的管理精髓是以尊重理解他人为前提,整合运用各项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指导人去实现设定目标,迸发组织活力。人本理念的实质是在符合社会属性、思想属性、自然属性的前提下,以人为核心、以人为重点、以人为基础、以人为依靠,实现人与制度理念的有机统一,促进人的全面提升和发展,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推动人在文化精神、行为理念、民利等方面的建设。将人本理念引入高校宿舍文化管理及建设工作中,即是将高校宿舍的建设管理工作归纳到以人为本的建设管理中,将学生和管理者均设为宿舍文化建设及管理的重点,尽量满足双方需求,同时激发学生和管理者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并鼓励双方挖掘自身潜能、实现自我价值,最大限度地放大管理效果,以求发挥最佳管理功效。

2 高校宿舍文化建设及管理中人本理念的缺失表现

2.1 高校宿舍文化建设管理滞后

现阶段,高校管理者通常会忽略宿舍文化建设管理的重要性,仅仅将宿舍看作学生日常休息的场所,所谓的宿舍文化管理也只是单纯的设备设施管理、卫生环境管理以及纪律就寝管理等,这样的管理内容很明显,均属于事物和制度方面的管理,忽略了人本理念的应用,进而忽略对学生情绪和精神上的照顾。宿舍其实是大学生组成的大家庭,应当让大学生在宿舍生活中产生亲切感归属感和安全感,融入人本理念就是为了实现以学生为核心,抓住学生的情感需求及心理特点,营造“家”的良好宿舍文化氛围。宿舍轻松愉悦的文化氛围有助于高校管理者更深入的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行为活动、心理情绪,有针对性地制定文化管理措施,增加学生的认同感和参与感。高校宿舍文化建设和管理涉及内容较多,例如学生的生活习惯、文化习俗、行为方式、处事方法、语言风格和表达等各个方面,其作为高校文化建设中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对高校文化建设及管理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2 高校宿舍文化建设管理中学生参与性低

宿舍管理人员在文化建设管理中习惯站在管理角度思考与学生间的关系,未与学生建立平等关系,导致学生在宿舍文化建设管理中的参与性较低,被动性明显,即使有些学生会成员会参与管理,但也只是偶尔负责宿舍卫生和就寝检查,并没有在文化建设管理方面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代表学生的意见和参与管理的作用方面所起到的独特作用不突出。因此,学校在宿舍文化建设管理中应当看到这方面存在的问题,适当提高学生的参与性,鼓励学生自主参与管理,在人本理念的影响和促进下,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革新、自我管理和自我提升。事实上,宿舍文化建设管理是为学生服务的,学生从内心深处是持欢迎和配合想法的。除此之外,要避免学生在宿舍文化建设管理过程中流于表面形势,管理不到位,只寻求表现形式的安稳和平,这样的管理实效性较低,宿舍文化建设效果也不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所有参与宿舍文化建设的管理者都应冲破死板、沉闷的宿舍氛围,打造大学生健康、活泼的青春形象,使其在宿舍文化的影响下热爱生活、热爱学习,互帮互助、团结有爱,让学生宿舍建设成学生温馨的家园。正因为宿舍文化建设体现为学生服务的特点,那么,就应该想学生之所想,满足学生之所学,不要仅仅注意满足管理方的主观意志,让学生真正在他们的宿舍文化建设管理中起主导作用,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2.3 高校宿舍文化建设管理中服务意识的短缺

高校宿舍文化建设管理模式较为单一、陈旧,管理者因受传统管理思想和管理文化的影响,其管理思维已经形成定式,管理方法也相对固化,片面的认为只有加强管理措施、强化管理手段、严格管理行为才能维护好宿舍文化秩序,不会过多地考虑人本理念的应用,不能从学生的需要的角度来考虑,也即不会从“人”入手,从基础入手、从根本入手建设宿舍文化有序体系,而且,宿舍条例均以处罚为主,各项处罚内容均针对学生制定,给学生形成的影响不是积极的导向式,而是心理压力式,消极的成分很明显,加大了管理者与学生间的距离,容易激化学生的逆反心理,尽管宿舍规范条例的细化能够减少学生的违规行为,但人性化不足,学生心底并不信服和认同各项处罚措施,取得的文化建设管理效果并不明显。

3 人本理念融入高校宿舍文化建设管理的主要途径

3.1 改善宿舍环境,完善宿舍设施

良好的宿舍环境以及完备的宿舍设施是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保障,是高校宿舍文化建设管理的重要前提,能够帮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下生活和学习。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高校在日常管理及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当将教学管理经费尽量偏重于设施的更新及环境的改善,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原则,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创造更好的生活学习条件,尽可能的让学生享受充足的物质资源;学校还应适当做一些民意调查,参考学生的意见和想法,有针对性地对宿舍环境和宿舍设施进行完善和调整,最大限度的做符合学生心意的宿舍文化建设及管理。

3.2 引导监督,提高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管理参与性

大学校园是一个小型社会,学生在校期间处于独立生活状态,尽管学校会有管理行为介入,但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行为活动都比较自由,因此,人本理念作为一种开放性和自由性极强的现代管理理念,符合学生大学阶段的生活特点,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在宿舍文化建设管理中的参与性,激发学生遵守管理制度的自觉性及调动学生的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任何一位高校宿舍文化管理者都应清醒地认识到,人本理念的中心是人,高校宿舍文化建设管理的中心是学生,管理者应当以尊重和服务学生为主,提高学生在管理中的参与性,激发学生探索现代的、科学的、更适合学生的管理途径和管理措施,强化学生的主人公意识和“家庭”责任感,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及协调能力,更有利于开辟宿舍文化建设管理新途径,优化校园文化生活氛围。目前,部分学校已经率先创建由学生会成员及学生代表组成的管理监督部门,比如生活监管部、学生违纪处罚小组等,由学生自行管理负责自己的宿舍生活,学校能够通过这些部门获取学生的想法和意见,让学生对于宿舍管理都有发表建设性意见的机会,有效地缓解管理者与学生间的矛盾,充分发挥了人本理念的和谐作用。

总而言之,高校宿舍文化应当立足于时展的角度去探索和发现新的管理办法、开辟新的管理途径,坚持在宿舍文化建设管理中融入人本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需要,改善校园文化环境,创新管理渠道,提高学生在文化建设管理中的参与性,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宿舍文化建设管理中,激发他们爱护和创建宿舍文化,以学生自觉性和主动性的积极发挥创建和谐校园文化氛围。

参 考 文 献

[1] 张保磊.浅谈大学生宿舍管理与宿舍文化建设[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2(13).

[2] 耿宇航.论人本理念与高校宿舍管理[J].黑龙江史志,2012(13).

[3] 王海彪,孙晶.浅谈高校宿舍文化建设[J].才智,2014(36).

人本化理念篇7

一、从管理入手,有章可循

成功的组织和管理是事情成功的一半。学校要充分认识到,发展校园苗木经济,对于绿化、美化校园,改善师生工作、学习条件,增强环境育人的拓展性和渗透性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基于这个意义,学校应该专门成立以校长为组长、校委会成员及相关技术人员共同参与的学校校园经济领导组织。校长亲自筹划,教导主任、总务主任分关把口,学校指派劳技教师具体靠上,以实效性、教育性为原则,把校园经济建设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纳入学校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中,作为一项重要的常务工作来抓,并抓出实效。

二、强化日常管理,注重实效

抓好校园经济管理的同时,要注重和校园的美化、绿化相结合,以及和对学生的管理教育相结合。

1.规划苗木发展蓝图,充分合理地利用校园土地。确保校园苗木经济合理、高效发展,在学校主道路、操场边、围墙旁、小花园等地方分别规划出风景苗木带和绿化苗木带。同时,在校园闲置土地处设立多处经济苗木培育区,如百日红培育区和法桐培育区等。

2.充分利用基地对学生开展创新教育和研究性学习。学校的基地建设首先是为了给学生们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和实际操作场所,以促进其自主学习,自由发展。学校要进一步充分利用基地,购进优良苗木品种,让学生自己动手,学习栽培和扦插,达到育人第一的原则。各班组成兴趣小组,成为兴趣活动的排头兵,带领全班定期活动。为使学校校园经济呈良性发展,需制订苗木基地责任班级责任制、苗木基地管理检查评比制度等苗木管理系列制度,并重抓落实,以制度促管理,以管理求效益,实现经济效益和育人效益的最佳结合。

3.抓好校园苗木经济管理。为此,一方面,学校要聘请附近有经验的苗木技术人员作为学校苗木管理的技术指导,选派懂管理、有技术的教师作为学校苗木管理人员,根据季节、树种的不同,适时开展工作。另一方面,为实现环境育人的目标,学校把校园内苗木划区,并分配到各个年级,确定责任班级,让学生成为学校苗木管理的主体,在学校苗木管理人员和校外技术指导员的指导下负责苗木的除草、施肥、浇水等工作,从而形成了学校、校外、班级多级管理模式。

三、加强教育,育人为本

学校应把校园苗木经济与对学生的管理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效果。

首先,要组织教师把校园苗木管理开发为学校的校本课程,编写成劳动教育教材,列入学校教学计划,指导教师有教学计划、教案,并指导学生的实际实践活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要运用大量书本知识,而书本知识又可在劳动实践中得以巩固和发展。在整个苗木管理中,学生要动手动脑,写实验记录,汇报实验成果,这在无形中便产生了能力,把知识学活学牢了,培养了学生科技创新的综合素质。以人为本,环境育人,学校的基础建设已成为一门隐性课程,影响着学校各方面的工作。

其次,定期组织学生参加校园苗木管理实践活动,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增强他们的身心健康。学会放手让学生尝试,并把实践活动进行评比、总结,让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建立自信。一块地整平了,一块地出苗了,他们流汗的同时,收获了更多成功的喜悦,巩固了书本知识,体味了普通劳动者的人生历练,培养了正确的人生观。他人的赞赏,促进了学生自信的建立,这不是空洞的几句话就能表达的。学校要坚持每年进行春秋等季节的苗圃管理,如春季校园的整理和苗木的移栽,并在劳技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社区、家长、教师、学生应一起行动,形成合力,共同为实现校园苗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努力。

1.用学校较好的苗木经济效益,为学校、师生创造更好的条件,体验丰收的快乐。把学校苗木的经济收入,投到基础建设上,以大大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为减轻特困家庭学生经济负担,改善特困家庭学生学习、生活,学校可以为部分学生减免午餐费,补贴校服费,以及每学期补助教职工餐费等。这样把钱用在学校和师生身上,受到了学生、家长、教师的广泛好评。

2.带动农户致富,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信息的传输往往带来思想的转变,思想的转变又会促使行为的改变。针对部分农户的实际情况,农村学校通过校园经济开放日、家长会等平台,向家长们宣传校园苗木经济的情况,让他们实际参观学校的苗木基地,切实感受苗木栽培带来的经济效益。学校积极穿针引线,为多户农民无偿提供服务,带动他们共同发苗木财,使学校、家长及社区形成一个和谐的教育大环境。

校园苗木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一方面展示了学校的校园经济建设情况,另一方面又承担着环境育人的重任。要想加强校园经济建设,真正打造出一所农村校园的特色品牌,需要我们强化校园基地优势,树立育人为本理念,扎实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

人本化理念篇8

众多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都认为“精神文化”本质的理解与诠释要以人的视角为出发点,因为文化对于构建与巩固人的精神世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斯普兰格曾说“教育之根和文化之根的寻求,只能通过人的灵魂的唤醒才能实现”,阐明了学校文化的价值不是体现在文化知识的授予,而是体现在其对生命的启发与呼唤。所以脱离人的客观存在而谈论和思考学校精神文化,是没有任何实质的意义与价值。倡导以人为本,崇尚人本精神成为时代共识和潮流。作为一种价值观、世界观,人本精神追求的是以人为中心、人文关怀与尊重,尊重和重视人的价值与尊严,道德情感与生命体会以及生存环境为基本内容。罗杰斯的教育思想理论是他“以人为中心”的非指导性心理咨询疗法中人本思想在教育领域中的直接运用。他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主要包括“完整的人”与“自我实现的人”的教育目的观,罗杰斯人本思想在教育学中体现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观,以“真实问题”为主的教学内容。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附合教育的本质和规律,给当前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及校本活动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罗杰斯倡导以人为中心,在心理治疗中产生了很大的反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是基于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信任,相信学生通过后天的努力一定能激发其潜能。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点反映了民主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对学校精神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要落实“以人为本”的学校文化建设,大力进行学校建设发展,就要将教师与学生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大投入力度,在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

二、如何在学校精神文化建设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

在学校精神文化建设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有利的精神环境,此为全体教学参与者正确价值观念形成的基础;第二,正确的办学理念,办学理念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学校办学的成败;第三,良好的学校形象,这是学校整体风貌的直观体现,是以人为本的学校精神文化的重要体现。所以要在学校精神文化建设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则需要上述三个方面的共同作用。

1.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培养人本意识

(1)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

学校全体教学参与者长期学习、生活在相同的环境内,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潜移默化中受学校里诸如精神环境、教学理念等要素的影响。为了给学校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共同认可与追寻的精神环境,就要在学校建设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建立“人本共同体”,这有利于权衡与综合共同体内各种各样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利于学校全体人员树立共同信念,有利于学校全体人员以实现学校利益为努力的目标,有利于学校每个人的自我创新、自我超越、自我实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将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大力推广。课堂的主体将由传统观念中的教师变为学生,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教学的实质。

(2)培养以人为本的道德意识

所谓的道德意识就是“在人类长期的实践与历练过程中形成的道德理论、理智、践行、感情等多方面的一种系统性的总称,是个体立命处世的一种状态和与境界”。道德意识并不依附于华丽的词藻,并不是单纯的思维方式,而是独具超越性、主动性、整体性、情感性的道德实践与追求活动。较高的道德意识有利于人们在面临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以及艰难决定时,保持一份心境上的安宁以及从容不迫的处事态度。然而不同的人在对道德的把握与理解上有所不同,使得在道德意识上存在差异,当达到一定的差异程度时便有了高尚与庸俗之分。校长是学校的领导者,其个人道德意识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学校建设的成败。校长只有积极树立“以人为本”的道德意识,才能有意识地在学校建设与管理过程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才能真正地做到以老师和学生的利益为出发点,思其所思,想其所想,才能从实际解决当今教育中存在的诸如教师教学任务重、学生学习负担大的问题。与此同时,教师“以人为本”的道德意识的树立也至关重要。这不仅关系到教师在与其他同事的交流与合作能否顺利进行,也关系到教师在教育与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能否因材施教,不能因为面临教学压力而扼杀学生天分。再有,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道德意识,有利于其形成团结互助、真诚待人、乐观进取的良好行为习惯,有利于其理解生命、关爱生命、珍惜生命。让原本并不优秀的学生也能感受到周围亲友、老师、同学的期望与帮助,使其从中学会理解与感恩。

2.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是办学者对教育教学活动的全面客观的分析与理解的结果,是学校的灵魂所在,是如何办学的一种思想理念、宗旨目标、价值体现以及行动标向。具体体现在学校的工作重心、教学理念、学风建设以及校园文化等方面。“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强调以学生为本。即以学生的个性与发展为办学的根本。这就强调了在教学过程中,学校、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水平基础、性格特点以及兴趣爱好等制定教学计划及教学目标,并采取创新的教学手段使每个学生真正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并得到很好的发展和提高。

(1)加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摆脱已往思维的束缚,学生并不只是知识的接受者,而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要求教师要从课堂的主宰者转变为引导者,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性,加强其主观能动性,引导和激起其强烈的求知欲,使其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并且在引导的过程中不限于固定的思路与模式,让其思维得以充分的发挥。与此同时要求教师在授业的过程中要适当的进行分组合作,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人际交往、团结协作能力。根据相关的调查显示,学生刻苦学习的目的大多是因为家长及教师所给的压力,他们的学习并不是因为自身的兴趣,而只是硬性规定,再加上教育教学模式和方式的不当,使得大部分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现代教育理论要求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积极性。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在教学中至关重要,而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需要教师的积极配合,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帮助学生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并督促学生在计划的时间内完成自己制定的学习目的,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2)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其中存在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为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以及发展的特有性。这就要求教师认清并尊重学生的个体的差异性,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每个学生的固有特点,并因材施教,使其在适合的位置上得以最大限度的成长、发展。与此同时,要善于开发学生其他方面的潜能,诸如表达能力、动手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就要做到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人特长是我国传统观教育思想中的一大特点,因材施教的主张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孔子对他的学生个性特点的了如指掌,并且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来进行教育和教学。对于本来胆小畏缩的学生冉有,孔子鼓励他大胆果敢地行动,而对于本来胆大冒进的学生子路,则告诫他做事不能贸然行动。孟子也同样强调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来进行不同的教育。在关怀性师生关系中,每一位学生都是各不相同、富有主见的独立的个体,这就需要性教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给予特殊的关怀与关爱。尊重差异、重视个性,这正是“因材施教”这一教育理念的宗旨。可以说,传统教育思想中的这一理念,为关怀性师生关系的构建,奠定了良好的传统文化的根基,促进学校“人文精神”的建设和发展。

(3)让学生体验生命

体验是一种感受,是用生命在实践中感知生命的真正意义,感受生命活动过程中的变化、情感、收获,并留下深刻的映像。同时体验更是人类启迪生命、审视自我、焕发活力、实现并超越生命价值的必然途径。在体验生命中我们可以剖析自己与他人,启迪思想、丰富情感、超然物外。个人自身的表现如何、表现能力的强弱以及对生命的体验程度决定了生命的存在是否有意义,所以教学活动的组织不应只局限于单纯的学习,还要为学生提供体验生命的机会,让其在学习过程中收获成功,体会到积极的态度与坚持不懈的努力是取得成功的必经之路。

(4)建立“互动式”教学模式

教育是一种以教师和学生互动为主的传授知识的模式,而我国目前在教育的方式上缺乏互动“,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在我国基础教育中占着主导地位。例如《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学建议中指出:“在明确基本标准的前提下,要结合相关内容,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选择空间和交流机会”。新课标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倡导学生进行研究性的学习,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教师和学生互动的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将不再仅仅以获得知识为目的,而是要在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挖掘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现代教育参考了教育学和心里学的相关理论,把教学看成是师生互动的交往活动,是对教育的正本清源。教育活动的实质要求就是一种互动式的、双向的活动。但是在我国教学中,由于传统教育观念和师生关系的影响,我国教育的课堂上出现“一言式“的课堂,即教师只是单纯地为学生讲授知识,而学生只是被动的接收者,教师和学生之间根本不存在互动,这样使得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减少,得师生关系疏远化,也没有体现“人本教学”的观念。在新课改的要求下,互动式教学将在我国教育教学中积极引用,这样增加了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开阔了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使得教师和学生的沟通得以加强。

3.塑造“以人为本”的学校形象

学校形象是公众按照相应的标准对一所学校的整体风貌做出的概括性评价,是一所学校内在与外在的统一,是学校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学校形象作为学校的无价财富,端正良好的学校形象有利于学校获得广泛的认可,并取得较好的效应,这种效应带来的不单是源源不断的优秀生源,还有更多的学校建设财政支持。再有,良好的学校形象还能增强学校整体的凝聚力,使得全体学生以及教职员工深深的体会到良好学校形象带给他们的自豪感。使其意识中形成“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日后学校以我为荣“的伟大志向。在当前的环境背景下,学校的形象设计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这是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具体体现。在校风建设方面,学校领导起着带头表率作用,校领导要切实加强和端正工作作风,认清和正确履行自身的权利和义务,要做好服务师生、服务学校的本质工作,并且真心地关注和关心全校教职员工,努力为学校教职工提供轻松活跃的教学环境以及良好的发展空间,保证其应有的利益得到满足,并超越其期望,才能使教师真心专注于教学工作,在培养学生的的同时促进自身的发展;与此同时,学校领导还要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环境,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中成长、发展。与此同时,教师要加强和重视与其他同事之间交流与合作,在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形成一种积极、和谐的工作氛围。

在校园环境建设方面,应该突出学校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学校楷模是一所学校文化、历史、形象的代表,通过建立校园代表人物的雕像,传递和表达学校的文化、精神以及学校成员的精神风貌,使其成为一个风向标,引领和指导大家不断进步、进取,不断取得骄人的成绩。如果没有这种模范形象屹立于学校全体人员的心中,大家就会觉得学校文化荡然无存。所以在校园环境的设计中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内涵。

综上所述,学校应充分认识到学校文化的重要性,并且应清楚地认识到校园建设离不开全校学生及教职员工的参与,所以学校应整合各种资源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并在过程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从而不断提高学校的综合水平。

上一篇:大学教学管理范文 下一篇:校园绿化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