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心理学基本观点范文

时间:2023-11-30 17:12:43

人本主义心理学基本观点

人本主义心理学基本观点篇1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立场体系;立场

一、立场范畴及立场体系概述

“立场”一词在日常生活和理论中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语。一般来说,“立场”通常属于哲学范畴或政治范畴。据《辞海》中指出:“立场是泛指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时所处的地位和由此而持的态度”。立场具有基础性、根本性、具体性和原则性的特征。

立场范畴作为一个涵盖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概念,与原因、原则等概念一样,具有自己的体系。立场体系按照内涵和外延分,可以分为广义的立场和狭义的立场。广义的立场即一般的立场,日常生活中所提到的大多数立场均属于这一范畴;狭义的立场特指阶级立场。立场体系根据立场所处地位和所发挥作用的不同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立场、基本立场和核心立场。

一般立场在立场体系中位于最的范围、最低的地位,所发挥作用最小。日常生活中所提到的艺术的立场、文学的立场等处于一般立场,一般立场不影响主体判断事情的正确与否,只关系主体诸如品味、选择、层次高低等较为表面的性质。

基本立场在立场体系中处于与中心之间的范围,地位高于一般立场而低于核心立场,所发挥的作用大于一般立场而小于核心立场。一般说来,基本立场可以影响主体在判断问题或解决问题时的正误,但是不涉及主体根本的内在的本质的性质。真理的立场、公正的立场等属于这一范畴。

核心立场在立场体系中处于最为中心的范围,在立场体系中地位最高,所发挥的作用最大。核心,即中心、主要部分,其意思是指事物或事情的最重要的、赖以支持其存在的部分。核心立场即立场体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决定其根本性质及发展方向、赖以支持其存在的立场。

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立场

科学发展观主要有科学的、社会主义的、真理的以及公正的等四个基本立场。

(一)科学的立场。

第一,科学发展观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对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其理论来源都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第二,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十报告中又对科学发展观做了新的定位,将其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作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第三,科学发展观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基础上提出,又经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体系。自2003年提出至十写入为止,科学发展观经历了“实践―理论―实践”的过程,符合邓小平提出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论断。

(二)社会主义的立场

第一,科学发展观来源于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中,马列主义是指导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体系。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将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体实践的理论成果。由此,继承于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发展观也具有社会主义的立场。

第二,“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长期积累的一些矛盾和问题逐渐显露出来,主要表现为发展的不平衡问题突出,即五个统筹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在此时代背景下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为了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这也赋予了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的立场。

第三,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第二次历史性的飞跃。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创造性的丰富与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指导思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样赋予了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的立场。

(三)真理的立场

第一,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源是被实践检验了的真理,科学发展观本身是对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产生的理论成果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第二,科学发展观以以人为本作为核心,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以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全方位地贯彻和体现了辩证法,以统筹兼顾为根本方法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事物普遍联系以及以系统状态辩证发展的基本原理。

第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党中央在总结发展和改革实践的基础上审时度势,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第一次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此后,又在认真分析和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取得成就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科学发展观加以丰富和完善。在科学发展观提出之后,又将其用于指导实践。

(四)公正的立场

第一,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发展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社会生活各方面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所有人共同享有发展机会的发展,是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发展。

第二,科学发展观发展过程的公正立场主要体现在:一,规则的公正性。规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对发展过程规则公正的直接体现。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统筹兼顾,就是强调所有人、所有地区在发展过程中都享受公正的规则和待遇。二,规则实施的公正性。我国历来强调“君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十以来强调的“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更是对科学发展观发展过程中规则实施公正性的进一步阐述。

第三,科学发展观以统筹兼顾为根本方法。这不仅要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也要求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把发展生产到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要的规模,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状况”。

三、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

(一)从理论来源看,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

科学发展观来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而提出的重要理论体系。以人为本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一项基本要求。在马恩的众多经典著作中,多层次多方面的论述了以人为本这一哲学命题并提出了一系列著名论断,如“社会发展的最终结果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等。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学说都是为了解放全人类,实现人的全面充分自由的发展。在此意义上的唯物史观实际上就是以人为本的历史观和发展观。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更是实际工作中需要贯彻的重要工作原则。在十报告全文中,“人民”一词出现高达145次,足以说明我党对以人为本的重视。

(二)从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看,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

对待人民的态度是衡量和检验共产党人三观正确与否的标准。科学发展观要解决的是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发展成果如何分配的问题。在对这些问题的解答中,科学发展观始终将“以人为本”的思想放在首位。发展是为了人民,发展要依靠人民,发展成果要保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始终坚持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发挥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要坚持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的最终目标是通过科学的发展达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最终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从立场体系看,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

马克思主义将现实的人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把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看做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在科学发展观的立场体系中处于内在的、根本的、本质的地位。首先,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其他立场的出发点,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立场,才能真正做到科学的发展,才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经得住实践的检验并最终实现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其次,科学发展观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其他立场的归宿。坚持科学的立场,是为了实现科学的发展,最后保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社会主义的立场,是为了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坚持真理的立场,坚持用实践检验科学发展观贯彻实施过程中的各项方针政策及应对出现的问题,才能真正做到科学的发展,实现发展成果最大化,才能积极面对前进过程中出现的曲折性,最终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公正的立场,才能真正做到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最终实现全体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由此,以人为本立场是科学发展观其他立场的出发点和根本归宿,所以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参考文献:

[1]金正一,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基本范畴研究(一)[J],延边大学学报,2005.06

[2]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冷溶,科学发展观的创立及其重大意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08

[4],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25

[5]任政、冯颜利,试论科学发展观发展的公正性[J],求实,2011.05

[6]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09

[9]史秋秋,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J],专题解析,2013.01

[10]柯大文,自觉坚定“核心立场” [J],报,2013.02.07

[11]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J],学理论,2008.10

人本主义心理学基本观点篇2

简介

课程编号:01931050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学分/学时:3学分/48学时

课程层次:普通教育课

修读类型:必修

考核方式:平时成绩+期末成绩

开课学期:秋季

适用专业:全校本科专业(哲学除外)

教学目标:本课程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学习毛泽东和邓小平哲学思想,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观察和分析问题,为学生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自觉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打下扎实的哲学理论基础。

教学基本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科学的世界观,也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改革开放的重要的方法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要有科学的态度和认识,必须把继承与坚持同发展与创新统一起来。首先需要学习、弄懂和把握其基本原理与方法,要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把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和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重要文献有机结合起来,尤其要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等重要文件;结合哲学自身的学科特点,向学生讲授正确的逻辑思维方法。紧密结合科技发展趋势和社会发展热点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6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本章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学习本章要求弄懂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理解社会的物质性,搞清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及人工智能的实质和意义。正确把握实践的基本观点。加深对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解。

重点与难点问题: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形式。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意义。实践的本质、地位和作用。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关系。意识的本质。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教学要点:

第一节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一、物质及其根本特性

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发展。列宁物质定义及意义。

二、物质形态的多样性和结构的层次性。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现代意义。现代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观及其哲学意义。

三、 物质的存在方式

运动。运动与相对静止。运动与物质。时间。空间。时空与运动着的物质的关系。

第二节 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一、实践的本质及其基本特征

实践是以改造物质世界为目的的对象化活动。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的目的性、物质性和社会历史性。实践的基本形式。

二、实践的构成

三、实践的基本形式和环节

四、自在世界、人类世界与人的实践活动的相互关系

第三节 意识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一、意识的本质

意识的起源、本质。意识与人工智能。

二、意识的结构

三、意识的能动作用及物质对意识能动作用的制约性

四、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

思考题:

1、如何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列宁物质定义的意义是什么?

2、如何理解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之间的关系?

3、实践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特征是什么?为什么说实践是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

4、从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说明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6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本章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学习本章要求弄懂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理解社会的物质性,搞清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及人工智能的实质和意义。正确把握实践的基本观点。加深对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解。

重点与难点问题: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形式。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意义。实践的本质、地位和作用。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关系。意识的本质。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教学要点:

第一节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一、物质及其根本特性

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发展。列宁物质定义及意义。

二、物质形态的多样性和结构的层次性。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现代意义。现代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观及其哲学意义。

三、 物质的存在方式

运动。运动与相对静止。运动与物质。时间。空间。时空与运动着的物质的关系。

第二节 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一、实践的本质及其基本特征

实践是以改造物质世界为目的的对象化活动。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的目的性、物质性和社会历史性。实践的基本形式。

二、实践的构成

三、实践的基本形式和环节

四、自在世界、人类世界与人的实践活动的相互关系

第三节 意识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一、意识的本质

意识的起源、本质。意识与人工智能。

二、意识的结构

三、意识的能动作用及物质对意识能动作用的制约性

四、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

思考题:

1、如何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列宁物质定义的意义是什么?

2、如何理解绝对运动和相对静

止之间的关系?

3、实践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特征是什么?为什么说实践是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

4、从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说明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第三章 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9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本章阐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要求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全面理解对立统一规律。学会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重点与难点问题:发展的本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系统的特征。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辩证思维方法

教学要点:

第一节 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一、 世界的普遍联系

联系的概念、特征。系统论的基本思想。

二、 世界的永恒发展

运动、变化与发展。事物变化的多向性及基本方向。

三、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性

规律及其特点。必然性与偶然性。

四、事物发展的基本形式和必然趋势

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第二节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质量互变规律

质、量、度。质变、量变及其辩证关系。

二、对立统一规律

矛盾。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及相互关系。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关系。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肯定与否定。辩证的否定观。否定之否定。

四、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第三节 世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一、原因和结果

二、必然性与偶然性

三、现实性与可能性

四、内容与形式

五、本质与现象

思考题:

1.如何理解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2.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3.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4.什么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二者的辩证关系及其理论和实践意义是什么?

5.为什么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6.联系和发展基本环节及其各自的方法论意义。

第四章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实践(6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本章阐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要掌握认识的本质,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理解认识的辨证过程、真理的属性和检验标准;深刻理解实践与认识的辨证关系及党的思想路线。

重点与难点问题: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认识对实际的指导作用。认识的本质。真理及其相对性和绝对性。真理的检验标准。认识过程中非理性的作用。价值的本质。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教学要点: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

一、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不可知论的对立,与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区别。

二、 认识的主体与客体

认识主体、客体的概念、特征、基本形式及相互关系。

三、 认识过程中反映与主体能动性的统一

认识过程是获取、选择与建构信息之统一。

四、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和检验标准。认识对实践的导向作用。知与行关系。

第二节 认识的发展过程

一、 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及特征、基本形式。理性认识及特征、基本形式。二者的辩证关系。本质与现象及其辩证关系。

二、由理性认识到实践

由理性认识到实践飞跃的必要性及实现途径。

三、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发展

四、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

五、主体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认识运动中的理性因素及作用。认识运动中的非理性因素及作用。

第三节 真理和价值

一、真理

真理及其特点。真理与谬误。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二、价值

价值及其特点、类型和作用。

三、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真理的价值的区别与联系。

第四节 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一、思维方法是正确认识世界的中介

二、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思考题:

1.如何理解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2.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是怎样的?掌握这一过程有何重要意义?

3.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何理解这一原则在当代中国思想解放中的作用?

4.如何理解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

第五章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3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把握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唯心史观的两大缺陷及产生原因。了解劳动在人和人类社会形成中的作用。掌握地理环境、人口、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及交往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明确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观点。

重点与难点:唯心史观两大缺陷。唯物史观创立的意义。交往。人类社会的本质特征。

教学要点:

第一节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一、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及其

二、 马克思对“历史之迷”的破解与唯物史观的形成

人本主义心理学基本观点篇3

一、历史背景和写作原因

这部著作写于1908年2月到10月,次年5月在莫斯科出版。就当时的俄国国内局势看,在政治上,1905年俄国革命失败后,俄国进入了斯托雷动时期,沙皇政府开始残酷镇压革命者和广大人民群众,整个社会陷入“白色恐怖”之中。在思想文化战线,统治阶级千方百计利用宗教迷信和唯心主义麻痹人民的革命斗志,在全社会掀起了一股批判、谴责马克思主义和“寻神”的思潮。适应这种政治和思想斗争的需要,马赫主义开始在俄国流行起来。社会上的斗争也不可避免地反映到工人运动内部,造成了相当程度的思想混乱和信仰动摇。1905年革命失败后,工人运动中出现了右倾的“取消派”和“左”倾的“召回派”等机会主义思潮,它们在哲学上的共同点是利用当时流行的马赫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修正”和“补充”。例如,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常务局委员波格丹诺夫自称是马克思主义者,但却深受马赫主义影响。自1903年到1908年,他出版了三卷本的《经验一元论》,极力宣扬马赫主义,吹捧马赫主义是“现代认识论”,是“20世纪的自然科学哲学”,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唯物主义已经“被驳倒”,应该用马赫主义“补充”并取而代之。

正是从国际国内政治、思想斗争的全局出发,为了系统总结俄国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和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深入批判资产阶级哲学和党内修正主义,澄清理论是非,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全党,列宁用8个月的时间撰写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此书的出版,使广大党员得到了一次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教育,为十月革命做了理论准备。

二、全书的基本原理

1.两条哲学基本路线和哲学党性原则的理论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马赫为代表的欧洲第二代实证主义,即马赫主义或经验批判主义,利用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把重点转向了哲学认识论问题的研究。他们提出,哲学研究应摒弃关于世界本原的“形而上学”空谈,超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二元对立。为了揭示他们的唯心主义实质,列宁集中剖析了马赫的“要素论”“感觉论”以及阿芬那留斯的“原则同格论”,认为在认识论领域同样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哲学基本路线,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始终坚持哲学的党性原则。

在认识史上,马赫较早地对“感觉”或“经验”问题进行了研究,撰写了《感觉的分析》等著作,对哲学、心理学、生理学等学科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但是,通过分析列宁发现,马赫始终坚持一个基本观点,就是认为“物”是“感觉的复合”,“世界仅仅由我们的感觉构成”;另一位马赫主义的创始人阿芬那留斯也坚称感觉是“被设想的存在”。他们的观点与唯物主义认为的物质是认识的对象和出发点的观点形成了尖锐的对立。这表明,在认识论上同样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哲学基本路线,“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呢,还是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恩格斯坚持第一条路线,即唯物主义的路线。马赫坚持第二条路线,即唯心主义的路线。”马赫主义企图回避本体论而只谈认识论问题,认为这样就可以超越“唯物”“唯心”,但最终仍然陷入了唯心主义。

2.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基本理论

由于马赫主义者集中攻击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列宁把实践和辩证法引入认识论,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三个重要结论,在与马赫主义的斗争中把反映论进一步推向前进,发展成为唯物辩证的能反映论。

第一,认识是人在实践基础上对外部世界的反映。坚持反映论,即承认外部世界及其在人脑中的反映,这是所有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原则。第二,认识要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列宁分析指出,“在现象和自在之物之间决没有而且也不可能有任何原则的差别。差别仅仅存在于已经认识的东西和尚未认识的东西之间。”这一结论坚持了人的认识的能动性,认为物质世界是可知的,人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对于无限世代的人类来说,世界上决没有不可认识的东西,只有已被认识的东西和未被认识的东西之分;今天没有认识的东西,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明天可以被认识,“自在之物”可以转化为“为我之物”,从而实现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这一结论从根本上把唯物主义反映论同不可知论区别开来了。第三,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列宁强调,必须把辩证法运用于认识论之中,认为认识是一个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从不全面不确切不深刻到比较全面、比较确切、比较深刻的曲折前进的过程,这就划清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同旧唯物主义的机械反映论的界限。在书中,列宁还进一步运用辩证法探讨了物质、感觉、经验、因果性、必然性、自由和必然的关系等问题,形成了一个包括认识的源泉、对象、本质、内容、目的和检验标准等在内的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大致轮廓。

3.关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理论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核心观点。围绕实践和认识的相互关系、实践在认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实践标准等问题,马赫主义提出了一系列错误观点。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列宁批判了马赫主义在实践问题上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观点,坚持认为生活、实践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创造性地提出了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具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思想。

第一,马克思主义和马赫主义坚持两种根本对立的实践观。马赫主义在实践观上有两个基本观点,一是认为实践是一回事,认识又是另一回事,把实践排除在认识之外。马赫举例说:有人做了梦和相信鬼神,又有人研究人为什么会做梦,为什么会相信鬼神。对于这二者,看来都是事实,两者都是真理。因为“就连最荒唐的梦也是一个事实,它同任何其他事实比较起来并不逊色。”马赫主义的实质是主张:在实践中分清错误和事实是有必要的,否则实践就失去了任何的确定性;但是这种区分在理论上没有任何意义,因为认识都把它们看作是一种研究现象。二是认为真理“是生物学上有用的心理体验”,“只有成功才能把认识和谬误区别开来”。

针对马赫主义的第一个观点,列宁分析指出,在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问题上,马赫主义犯了诡辩论的错误。相信鬼神的存在不等于鬼神是真实的存在,马赫把事实的存在和对事实的真假判断混淆起来了,企图以真理和谬误都是事实来掩盖真理和谬误在认识论上的区别,这完全是一种偷换概念的诡辩。

针对马赫主义的第二个观点,列宁分析指出,在表面上,马赫的思想似乎接近马克思的一些思想,他们都强调成功对人类的作用。但是,在实质上,二人有根本性的区别。在马克思看来,人类实践的成功证明着我们的认识同我们所感知的事物的客观本性相符合。而在马赫看来,成功是我在实践中所需要的一切,而实践是可以同认识论分开来考察的。这就表明,马克思主义和马赫主义坚持两种根本不同的实践观。

第二,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把实践引入认识论,认为实践是人们自觉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实现主观对客观的正确反映,也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才能逐渐深化,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和丰富。通过实践,人们不仅可以认识客观世界,而且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所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整个活生生的人类实践是深入到认识论本身之中的,它提供真理的客观标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列宁说:“如果把实践标准作为认识论的基础,那么我们就必然得出唯物主义”,就可以彻底驳倒一切哲学怪论并彻底贯彻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路线。

第三,实践标准具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列宁分析指出,实践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它作为检验真理的客观标准,是绝对和相对、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一方面,实践作为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它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经过实践检验,凡是与客观实际相符合的认识,就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而任何被实践证明与客观实际不相符合的观点,不管说得多么头头是道,都只是谬误。所以,实践作为区别真理和谬误的唯一标准,是确定不移的、绝对的;另一方面,实践又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里不要忘记:实践标准实质上决不能完全地证实或驳倒人类的任何表象。”就是说,实践在其发展的每一具体历史阶段上因历史条件的限制总是有局限性的,它不可能立即完全地证实或任何一种观念。即使已为实践所证实的理论,它和客观实际的符合也只具有近似的性质。我们不能期望经过一次实践就可以肯定性地或否定性地判别一种认识的正确与否,而必须要经过长期的多次的实践的反复检验,在不断发展的实践中检验认识的真理性,不能把实践标准绝对化。在这个意义上,实践标准又是相对的和不确定的。

三、当代启示和重要意义

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列宁在所有重大问题上都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强调必须确立认识的客观性原则,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反对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始终捍卫了哲学的党性原则。列宁的这一重要论述,在理论上揭示了唯物主义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在统一性,阐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在实践中要求我们无论何时何地务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反对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力戒空谈和长官意志。要大力倡导调查研究的风气,深入群众,深入实践,清醒地认识和准确地把握我们所面对的新任务、新矛盾、新问题,突出问题意识,善于立足全局抓重点,防止直线性、片面性,创造性地解决发展起来以后所面临的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

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列宁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把实践引入认识论,认为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同时,他又把辩证法引入认识论,创造性地提出了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相统一的观点,强调既不能因为不确定性而否认实践的检验作用,也不能因为确定性而把认识变成绝对。在理论上,他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把唯物主义反映论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使其发展成为能动反映论。在具体实践中,这一理论要求我们,要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拓宽实践的范围,从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实践出发,反对本位主义;要从不断发展的实践出发,反对故步自封,特别注意在长期的、反复的实践中探索复杂性,开辟认识的新途径,追求认识的新境界;要在全部实践中检验我们原有的认识,克服盲目崇拜的陋习,消除几千年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崇拜圣人、崇拜大人、崇拜本本、崇拜古人的传统;特别要开展创新实践,克服就大不就小、讲原则不讲具体、说方针不关心操作的缺陷,不断探索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的新规律、新途径、新方法,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历史进程。

作者: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

人本主义心理学基本观点篇4

“实践唯物论”、“实践本体论”和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都是以实践为核心范畴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理论,但在对实践范畴的不同理解中却蕴含着值得深入研究的学理上的区别。马克思把人的存在方式理解为实践,并以此为基础来理解以往所有的哲学。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第一次提出了实践的概念,实践范畴的提出,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天才世界观的诞生。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公开以实践作为“新唯物主义”的建构原则和全部哲学变革的出发点。他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纳入到实践的解释框架中去理解,指出过去旧唯物主义的缺点在于:“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而唯心主义的缺点则是:“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_2这段话充分表明了马克思是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置于实践这一全新的解释原则之下,从实践的观点出发看待整个西方传统哲学,去理解传统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并且从这一角度阐明了自己的哲学与以往哲学的不同。

马克思不仅从实践观点出发去看待整个哲学史,而且还进一步把所有的理论问题都归结为实践的问题。所以,马克思认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紧接着,马克思又进一步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即便是观念的东西,包括整个社会的精神生活,也要从物质实践来予以说明。这样,实践范畴便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范畴,不仅社会物质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而且社会精神生活在本质上也是实践的,所以,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样,实践不仅成为马克思理解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而且也成为马克思理解所有哲学问题的思维方式。与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相比,实践观点作为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待一切问题的思维逻辑。

从实践的观点出发去理解人的社会生活,并以人的实践活动的观点去批判“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这是“实践唯物论”、“实践本体论”和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这三种解释模式的共同之处,但是,“实践唯物论”和“实践本体论”所理解的实践和所强调的实践,是人的实践活动本身,也就是从人的实践活动的特性——诸如实践活动的客观性、历史性、能动性、目的性等出发去解释各种哲学问题。这就是说,在“实践唯物论”和“实践本体论”这里,实践是一个被描述的对象,是一个实体性的哲学范畴,尚未构成一种哲学意义的解释原则或思维方式。因此,“实践唯物论”和“实践本体论”既试图把实践作为核心范畴而贯穿于各种哲学问题之中,又无法把实践作为解释原则而重新解释全部哲学问题。与“实践唯物论”和“实践本体论”不同,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所理解的实践和所强调的实践,是马克思所说的“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也是把实践观点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来理解人、理解人与实践的关系,从而理解和看待一切哲学问题。正因为是把实践的哲学意义理解为“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所以,这里的实践既不是一种“实体”范畴,也不是客体意义上的“关系”范畴,而是一种哲学意义上的解释原则。这种解释原则,就是从“现实的个人”即“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出发,去理解和解释全部哲学问题。因此,马克思的实践观点是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是一种哲学解释原则的创新,这才是实践观点的真实意蕴。

二、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的内涵

“思维方式是人们思维活动中用以理解、把握和评价客观对象的基本依据和模式”。所以,观点仅仅属于哲学理论的个别表现,思维方式才代表哲学家思想的精神实质。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实质,关键就在于理解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的内涵。任何一种哲学,都主要是因它的思维方式而与其他哲学相区别的。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是否贯彻实践观点这种思维方式,是判定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原则界限的基本依据。就哲学传统而言,马克思继承的虽然是历史上的唯物主义思想传统,但是他的“新唯物主义”与传统的唯物主义却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个区别就在于马克思提出的实践观点,而不在于他具有的辩证法思想,这是因为马克思的辩证法思想也是以实践观点为理论基础的。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的最根本之处就在于对人的本质进行了重新理解,把实践看作人的存在方式,从而实现了从抽象的、虚幻的人到具体的、现实的人的转换。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就“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出发点的“现实的个人”与西方传统哲学的“主体”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传统哲学的“主体”概念是以主客二分为前提的,而在马克思的哲学中,实践成为人的存在方式,人就不再是一个抽象的主体,而成为“现实的个人”,从而超越了主客二元对立,达到了主客同一。

近代西方哲学自笛卡尔以来,便形成了主体性哲学的传统。康德在批判地总结传统主体概念的基础上,正式确立了哲学的主体性原则,把主体概念改造、规定为先验主体或主体性。所以,在康德哲学那里,主体就是逻辑主体,是绝对的、先验的自我或意识,而不是一个实体性的存在者。但是,在康德哲学中,主体概念基本上仅仅是一个认识论的概念,而没有进入存在论的领域。与康德关于主体的概念不同,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的序言中明确地提出了“实体在本质上即是主体”的思想,并且进一步指出:“活的实体,只当它是建立自身的运动时,或者说,只当它是自身转化与其自己之间的中介时,它才真正是个现实的存在,或换个说法也一样,它这个存在才真正是主体。”在黑格尔的哲学中,主体已经不再是笛卡尔的“我思”,也不是康德的“先验主体”,而是绝对的,“绝对即主体的概念”。主体已经不仅仅是指认识论意义上的自我或意识,而且也是一种存在样式,即一个在对抗过程中实现统一的自我发展过程,可见,黑格尔的主体概念已经真正地进入了存在论的领域。黑格尔坚决反对康德将现象与本体、主体与客体分裂的二元论,在绝对精神自身发展的过程中,黑格尔实现了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但是他却将这个历史过程视为精神自我实现的过程。所以,黑格尔的主体是一个最终超越历史过程的主体,一个“纯粹的概念神话”,黑格尔哲学是一种主体性哲学扩张的极致,是一种“理性的放荡”。

马克思在其早期著作中也曾多次使用主体概念,但是后来他更多使用的是“现实的个人”或者“劳动者”,尤其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彻底地把“现实的个人”作为其理论的出发点,这样,马克思就从根本上超越了主体与客体的二元对立,实现了哲学思维方式的革新。这是因为“现实的个人”就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所以,马克思说:“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想象的、所设想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只存在于口头上所说的、思考出来的、想象出来的、设想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真正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现实的个人”是对传统主体概念的瓦解与颠覆,是主客同一体,这与海德格尔把人称之为“此在”所具有的意义是一样的,都是为了与传统单纯的、纯粹的主体概念区别开来,无论是“现实的个人”还是“此在”,都超越了主客二元对立,是一种主客同一体,表达了人就在世界之中,人与世界共在的性质。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的真实内涵就是从“现实的个人”出发,“现实的个人”就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就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所以,“现实的个人”就是一个主客同一体。虽然黑格尔强烈反对康德现象与物自体、主体与客体分裂的二元对立,也在努力地解决两者的二元分裂,并且在绝对精神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实现了主客体的统一,但是主客体的统一也是以主客二元对立为前提的,如果没有主客二元对立,又怎么会有二者的统一?马克思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是从“现实的个人”或“实践活动”出发,而“现实的个人”表明了人与世界的不可分,两者是同一的,我们不能把人仅仅当作一个纯粹的主体去看待。可见,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已经超越了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是一种主客同一的思维模式。

三、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与马克思的哲学变革

“思维方式的变化是根本性的变化,每一种代表时代精神的新的哲学——思维方式的出现,都具有某种解放思想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之所以能够引起整个哲学理论观点的革命性变革,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思维方式发生了转换。马克思主义哲学立足于实践的观点去理解一切哲学问题,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就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看待一切问题的逻辑原则。所以,与传统哲学相比,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是马克思的哲学变革的实质。传统的哲学争论集中在“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上,这被恩格斯称之为“哲学的基本问题”。由于传统哲学不了解能够把思维和存在统一起来的现实中介,所以,近代以来唯物论与唯心论在此问题上争论不休,陷入了一种两极对立的思维模式。而马克思提出的实践观点,正好解决了思维与存在的统一中介问题,由此也就超越了唯物论与唯心论的两极对立,为哲学的发展开辟了全新的理论视域,并实现了哲学向生活世界的回归。马克思提出的实践概念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它不仅解决了思维与存在统一的中介问题,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哲学看待问题的基本观念,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崭新的“哲学思维方式”。过去,人们看待哲学问题只是从或者物质或者精神的单一基础出发,实践作为人的目的性活动,它的含义则是双重性的。而从物质和精神的统一关系出发,原来哲学中的许多理论观念便都需要改变。所以,马克思的哲学变革的实质就是思维方式的转换,更确切地说,就是马克思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的确立。

由于传统哲学以主客二元对立为前提,所以,传统唯物论和唯心论执着于“本原”问题上的自然本体与精神本体的抽象对立,也就造成了思维方式上的客体性原则与主体性原则的互不相容。黑格尔认为,消解自然本体与精神本体的抽象对立,克服客体性原则与主体性原则的互不相容,必须诉诸于把它们统一起来的中介环节——概念的世界。虽然黑格尔所找到的中介只是一个抽象的、逻辑的中介环节,并不是一个现实的基础,但是黑格尔“本体中介化”的道路却为问题的解决指明了方向,整个西方哲学的革命都是在此基础上完成的,马克思哲学当然也不例外。包括马克思在内的整个西方哲学都试图找到某种扬弃自然与精神、客观与主观抽象对立的中介环节,并以这个中介环节作为统一性原理实现一种哲学范式的转换。现代西方哲学找到的中介是“语言”,马克思找到的是“实践”,马克思不仅以实践范畴去扬弃旧哲学中的自然本体与精神本体、客体性原则与主体性原则的抽象对立,而且也把实践活动本身视为人与世界对立统一的根据,用实践的观点去解决全部哲学问题,这就是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从对立的两极出发,并以抽象的两极对立关系为基础而形成的旧唯物论和唯心论,被“本体中介化”的现代西方哲学所取代。“本体中介化”的现代哲学,站在历史主义的立场,排斥绝对确定性的追求。传统哲学从对立的两极去思考自然界与精神的关系问题,其实质是把人的自然属性和精神属性抽象地对立起来,从人的两极存在去寻求人类本质。包括马克思在内的现代西方哲学从中介出发去思考自然界和精神的关系问题,其实质则是以人的历史活动或生存活动为中介把人的感性存在和精神活动具体地统一起来,从人的社会存在去寻求人类的本质。

按其本性说,实践既是造成人的本质双重化的根源,又是造成世界双重化矛盾性质的根源,但是,实践同时又是解决人和世界双重化矛盾,并且实现它们统一的基础。在实践活动中,既体现着自然物质的本原性作用,又体现着人及其精神的能动创造作用。所以,人的物质本质与精神本质统一为实践,而自在的自然世界与自为的精神世界则统一为以人类实践为基础的“生活世界”。当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实践,让哲学回归生活世界时,就可以大声宣称:“思辨终止的地方,即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的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实证的科学开始的地方。”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再也不能被容纳于传统的唯物论与唯心论派别抽象对立的模式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秘密、变革的实质,恰恰就在于对抽象的两极对立模式的超越”引。

人本主义心理学基本观点篇5

【正文】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近十几年来,我国哲学战线同整个理论战线一样,在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结合时展,科技进步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研究迫切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包括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取得了重大成就,也出现一批哲学新人,促使我国的哲学研究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所谓哲学陷入了“困境”甚至“绝境”的说法,是极端片面的。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是勿庸置疑的。我国哲学研究的发展在总体上也是健康的,其发展前景充满希望。但这绝不是说目前我国哲学研究,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就没有不足和问题了。如果这样认为,当然也是不客观的。我们还认为,在我国哲学理论研究和发展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必然的;无论出现何种理论观点,都可以从不同方面、角度促进我们的理论反思,启迪心灵,开阔视野,寻找到理论研究发展的新生长点。从这个意义上说,不同理论观点的出现,都有它的历史理由和积极意义,都为哲学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但是,正如人们常说的,存在的未必是合理的;局部正确未必完全正确。如果夸大了局部,甚至以局部替代整体,那就容易曲解理论的实质,客观上肢解了马克思主义,甚而造成新的混乱和危害。这就有必要提出,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事业中,既要注意克服教条主义,又要克服以偏概全的倾向问题。所谓“教条主义”是大家所熟悉的,即指在理论研究中的脱离现实,唯书唯上,思想僵化,人云亦云的倾向;所谓“以偏概全”是指理论研究中的随心所欲,各取所需,以偏概全,为我所用的倾向。这里所说的两种倾向,均属于学风和研究方法问题,一般属于学术范围内的问题。近些年来在哲学研究特别是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讨论、争论中,就存在着这两种倾向。一方面表现为教条主义,这是理论研究中长期存在的固疾(包括老教条和新教条),是相当长的时期要努力克服的主要倾向,本文在此不加赘述;另一方面表现为以偏概全、各取所需的倾向,这是当前特别值得提出和重视的新倾向。这一倾向在近年来我国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讨论中,表现得十分突出。

近十几年来,我国哲学界在批评和纠正以苏联哲学教科书为范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旧体系的过程中,为了返本归真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和改革、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体系的研究,围绕什么是本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题,展示了广泛而热烈的争论。许多专家学者,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原著,特别是后来新发表的马克思著作(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为写《资本论》而撰写的《经济学手稿》、以及《人类学笔记》等),以便重新认识马克思哲学的实质。这是极其必要的,并在研究过程中,提出许多有重大价值的理论观点和理论发现,极大地深化了我们对马克思主义本真意义的理解,有助于我们重新解读和把握马克思哲学的真谛。但是令人担忧的是,人们在看到这些喜人的成就的同时,也感到了新的迷惘。这就是对同一个马克思哲学,有了许多不同的甚至完全相反的理解,彼此激烈对峙,互不相让。比如,有人认为马克思哲学是以物质论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有的认为是实践唯物主义;有的认为是实践本体论或实践哲学;有的认为是历史唯物主义、是唯物辩证法、是人学、是实践交往理论、是生存论、是文化人类学,等等。有的明确提出马克思哲学不是唯物主义,甚至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表达的唯物史观,只是个别观点,而不是马克思历史观的基本原理。观点纷呈,不一而足。我们仔细阅读各家之见可以看到,上述诸种观点几乎都是建立在分析解读马克思原著文本基础上提出来的,大部分观点也确是马克思哲学思想所固有的内容;许多观点又是被哲学界长期所忽视或否定的,因而突出强调马克思的某些观点或方面,是有历史理由的,对于我们重新认识马克思哲学,建构马克思哲学新体系有重要价值。但是我们认为,上述观点基本上都是抓住或强调了马克思哲学中的某些方面,而不能真正反映马克思哲学的整体,在研究工作中,我们可以而且有必要以其中的某些观点为切入点深入探讨,揭示和展开其新的方面,从而丰富与发展马克思哲学的完整体系。但不可以以偏概全,各取所需,抓住其某一方面或为强调其被忽视的方面,而对其他方面不计其余,用自己对于某些方面的理解替代对马克思哲学的完整把握,甚至认为只有自己才发现了本真的马克思云云。我们哲学界长期以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题争论不休,是与某些人采取这种学风或研究方法分不开的,急待加以纠正。

[NextPage]

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上述解读方式背离了对马克思哲学的完整理解。正如许多人所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体系哲学,然而其本身已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当然是开放的、不断发展着的体系。所谓科学体系在宽泛意义上讲,即指理论、观点之间的内在联系。马克思虽然没有指明过自己建立了什么样的哲学体系,但马克思的哲学观点是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实质上已形成了马克思哲学体系的雏型或基本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又是特定历史的产物,它的理论观点必然带有历史的痕迹或说打上了历史的烙印。这就是:其产生的社会背景,是对资本主义工业社会批判的结果;其思想理论背景主要是对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资产阶级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直接批判继承的结果。在哲学方面,其直接的理论来源是以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在欧洲存在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尽管其中包含有许多合理思想和天才的预见,但由于这三大领域基本上是相互分离的,因而没能形成统一的社会发展理论。在哲学方面,虽然有黑格尔辩证法这一辩证法的最高形式和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这一唯物主义最高形式,也是由于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分离,而没能形成科学的哲学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了批判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建立新的(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从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需要,是以人类解放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它不仅把哲学、政治经济学与社会主义的研究结合起来,吸收其合理方面,克服其弊端,而且总结新的经验进行理论创新,建立了统一的社会发展理论,即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时把黑格尔的辩证方法与费尔巴哈为代表的人本学唯物主义结合起来,吸取其合理方面,克服其弊端,并在实践基础上,对此加以革命的改造,实现了理论创新,即创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都是综合创新的产物。因而它是继承前人,又高于(超越)前人,实现了人类哲学思想发展的革命性变革。也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哲学创建的固有(原生)形态。不仅如此,马克思本人也不是天生的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的思想发展经历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过程。他起初信奉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当然是辩证的唯心主义),后来又接受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的强烈影响,并以此为武器批判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唯心主义方面(见1844年《巴黎手稿》、《神圣家族》等)。同时,由于对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和工人阶级斗争实践的发展,马克思开始认清费尔巴哈(包括以前唯物主义)的局限性,认识到其根本原因在于脱离革命实践。于是,马克思站在实践立场,以实践观点为核心,尝试系统地批判费尔巴哈,这就是被恩格斯赞誉为“包含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诞生。《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表明了实践观点是马克思新哲学的核心观点和根本特征。接着马克思又以实践观点为基础,研究社会历史,展开了对费尔巴哈和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史观进行彻底清算,这就是《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一划时代著作的出现。在这部著作里,马克思以实践的观点(“现实的人”即实践的活动中的人)为基础和前提,系统地阐发了新唯物主义,即实践唯物主义或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标志马克思哲学理论系统的基本完成。马克思后来集中研究《资本论》。他在《资本论》中使用的基本方法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当然与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不同,马克思的辩证法是唯物辩证法;并且对辩证法的三个规律在《资本论》中作了充分的论证。同时马克思积极支持恩格斯对自然辩证法的研究,以充分揭示辩证法规律的普遍性。这些都是大家熟知的历史过程。我们概要地叙述这一过程,是为了说明必须从整个历史发展过程,来理解和把握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整体与历史形态,而不能停留在或仅抓住其中的某个方面以视全体。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哲学发展中的革命变革,从理论总体上看是实现综合创新的结果。马克思主义就是他那个时代的人类先进思想综合创新的产物。第二,马克思哲学的完整内容是包括唯物主义、辩证法、实践观、历史观、人学、人类学等在内的完整思想。第三,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实质是以实践观点为核心(或基础)的历史的辩证的实践的唯物主义。马克思的确从没给自己的哲学规定具体名称,但他已明确提出“新唯物主义”、“实践的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历史观”、“我的辩证方法”,公开承认自己是黑格尔的门生。这些几乎是哲学界所熟知的常识,而常识的客观性是勿庸置疑的,它有力地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和完整内容。因此,不可以只抓住其某一方面,而忽视或否定其他方面。比如有的学者不承认马克思是坚持唯物主义的。这显然与事实不符。马克思多次肯定评价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强调“我的方法的唯物主义基础”,“我是唯物主义者,黑格尔是唯心主义”,怎么能说马克思不坚持唯物主义呢?

当然,我们在具体的理论研究中,为了说明某个问题而强调马克思哲学的某一方面,突出某些内容,是完全必要的。如为了说明同唯心主义的区别,强调其唯物主义性质;为了同直观唯物主义区别而强调其实践唯物主义性质;要同唯心史观相区别强调其唯物史观;要同形而上学相区别强调唯物辩证法;要同自然物质观相区别强调人学或文化人类学等。这都是允许的和必要的。但绝不能在强调某一方面时忘记和离开马克思哲学的总体。因为上述不同提法都属于同一个马克思哲学。如果离开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总体,只承认某个方面而排斥其他,不仅与事实不符,而且必然造成多种马克思哲学混战的局面,甚至出现没有马克思(甚至是西方哲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从而使人们眼花缭乱,迷惘不解,无所适从,各行其事,无法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更难以确立科学的指导思想了。邓小平多次告诫我们,要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体系,这是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极为重要的原则,对于我们当前研究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哲学界的一个迫切任务,是要在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哲学思想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马克思哲学各方面丰富内容的研究,在统一思想基础上,发挥优势特长,挖掘新的生长点,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局面。

当然还必须看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历史的产物,马克思哲学的原生形态必然有其历史的局限性。现时代的变革,科技的巨大进步,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发展,迫切要求哲学的与时俱进,创造出符合时代需要的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形态。然而这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形态的直接理论渊源,只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而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地。否则就不再是马克思主义,而是其它。是我们所不能取的。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即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和基本观点,其基本原理虽然是历史上产生的,但仍然具有当代性;又要用新时代、新实践、新内容给予丰富发展。发展的途径是多样的。比如:要用“三个世界”理论、虚拟理论发展物质与意识关系理论;用系统论、一分为多理论丰富与发展辩证法;用主体间性理论丰富发展主客体关系论;用非理性论补充理性论;用生存论补充实践论;用主体论、选择论、合力论发展唯物史观;用信息论、知识经济论发展社会形态理论,等等。这里只举例若干,也不一定准确。意在说明,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全面充实其时代内容,从而更新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形式,使其成为富有新时代内容的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有其他的更新方式可以探讨。这当然是十分艰巨的任务。

人本主义心理学基本观点篇6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最新成果

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区别于其它以往的哲学观点,有鲜明的独特性。在马克思看来,“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本质在于创造和发展,认识的创造性和创造性的认识源于实践的创造性本质,一种理论体系或一种社会制度的建立均是实践创造的结果,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涵

马克思认为,实践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感性活动”、“对象性活动”。因此,实践是人与外部世界之间相互作用的感性活动,通过这种活动,人在改变外部世界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马克思主义理论所讲的实践就是人们所从事的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自身的感性物质活动,是人与对象、主体与客体通过相互作用而实现统一并使人类获得生存、发展和解放的社会历史进程。

科学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础。它确立了认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的根本途径,即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与发展是在实践活动中实现的,阐明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实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它把实践理解为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揭示了人和社会的实践本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从科学实践观出发,被旧唯物主义只是当作“感性存在”的人,现在则被理解为从事着感性活动的主体;被旧唯物主义在直观中静止、孤立、片面看待的世界,现在则被理解为在自身矛盾的推动下发展的历史过程。这样,它就是从科学实践观出发,建立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的辩证唯物主义。[2]

二、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中国的继承和发展

恩格斯说:“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该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这时,每一个要素可以在它完全成熟而具有典型的发展点上加以考察。”[3]从“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来,党的几代领导核心都十分注重实践的作用,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指导革命和建设,都对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理论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1.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我党的历史上十分重视哲学的实践功能。正是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才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才形成了一整套适合中国革命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1937年7月,的著名哲学著作《实践论》开创了中国哲学的现代化,重塑了现代中国人的精神支柱和民族灵魂。1938年8月的又一名著《矛盾论》成为继《实践论》之后又一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光辉哲学著作。这两部著作都是用科学的认识论武装中国共产党,教育全党树立马克思列宁主义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观点,为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哲学基础。

2.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和中国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把马列主义、思想的实践观运用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使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获得了新发展。其特点在于它不是以系统的理论形态出现的“纯哲学”,而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哲学、求实哲学,它比哲学更具有鲜明的主体性、实践性、应用性。[4]邓小平理论在最大程度上和最广泛的范围内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面对新的历史时期的时代特点和历史任务,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在现代化事业的实践和理论探索中形成的,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原则论、实践目的论、实践形式论在当代中国的具体化。这一思想不仅进一步回答和发展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邓小平理论的主题,而且创造性地回答了新形势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和形成,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延伸和对第二个实践主题认识的深化。

三、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中国的新发展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是当今时代的两个显著特点。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勇于和善于进行理论创新的党,在审视当今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科学分析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紧密结合我国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确立,坚持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同时接受实践的检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更主要的是总结了我国发展实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实践的重要成果。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作出了准确的理论定位,系统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是第一要义,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新境界。过去,人们往往把发展是第一要务简单地理解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现在继续强调这一点的同时,突出强调了发展观念、发展模式的转变,提出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论,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这里的发展,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发展,而是科学发展。这里的发展是第一要义,实际上是科学发展是第一要义。同时,报告对发展理念作了进一步拓展,提出“实现三个发展”。一是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二是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三是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在前进的道路上,要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国防实力、维护国家安全,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靠发展。我们必须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突出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和基本要求,并把它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从根本上回答了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发展的目的等问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就是做任何工作,都要着眼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发展的主体和基本力量,确立人民群众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为困难群众多办实事、好事,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享受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始终是最紧要的。”[6]

全面,就是要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建设,使之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协调,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就是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全面、协调和可持续是一个有机整体。全面是从广度和静态上说的,讲的是发展内容;协调是从动态着眼的,是说发展要在运动中实现平衡,进而保证发展的全面性;可持续是讲发展时间前后的不间断性,它要求和保证全面发展的各部分内容发展的持久性和连续性。以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内容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运用,标志着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又一次深化,表明党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指导思想更加符合发展的要求和本质。

科学发展观的这一表述既抽象又具体,涵盖面很大,它不仅提出了“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等核心理念,而且结合中国的实际提出了“五个统筹”的实施方案。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以“五个统筹”为主要内容的新思想,从根本上解决了当前究竟“如何发展”的重大问题,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同志说过:“我们的方针就是统筹兼顾,各得其所。这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中重大关系的基本方法。”邓小平同志提出:“我们必须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来调节各种利益的相互关系。”同志强调:“我们所有的政策措施和工作,都应该正确反映并有利于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都应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科学发展观所蕴含的统筹发展的思想,一是把统筹和发展联系起来,并将其提升到指导方针的层面,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最根本保证;二是与、邓小平和相比,所说的统筹发展,扩展了统筹的范围和覆盖面,统筹是全面的统筹,全社会的统筹,各方面的统筹;三是明确把“五个统筹”作为统筹发展的主要内容,它既是我们发展的指针,也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发展中要解决的重点问题。科学发展观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五个统筹”的思想统一起来,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要站在完成党执政兴国使命的高度,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落实到引领中国发展进步、更好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7]

四、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继承了、邓小平、关于发展的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心血和艰辛探索。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艰辛探索,不断创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科学发展观与我们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中国发展的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深化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实践观的认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总结我国发展实践的重要成果。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化建设实践,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实践基础。在实践的基础上,我们党认真总结关于发展的成功经验,这些经验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科学发展观内涵丰富、层次清晰、体系严密、特点鲜明,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以宽广的世界眼光和深刻的战略思维观察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生动而具体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是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成果,从而成为我们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为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增添了富有时代精神和现实品格的崭新内容,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鲜活力量,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全党必须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带领人民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8.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3.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128.

[5]《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369.

人本主义心理学基本观点篇7

例1 下列说法中能够体现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根本分歧的是( )

A.“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与“物是观念的集合”

B.“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与“天不变,道亦不变”

C.“气者,理之依也”与“理生万物”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与“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错因分析 (1)不能正确提取材料信息,没有掌握民谚俗语型选择题的解题技巧,语文基本功欠缺,读不懂民谚俗语、文言文的意思。(2)不能把握哲学基本派别的基本知识,混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3)心理素质不好,少部分同学语文基础知识薄弱,看见文言文,大脑就懵了,碰碰运气,胡乱选一个。

解析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在于物质和意识谁为本原,“气者,理之依也”属于唯物主义观点,“理生万物”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答案为C项。

点拨 名言诗词、文言文类选择题的解题步骤是:①运用语文知识,弄懂诗词意思。读懂材料是解题的前提,要求同学们运用语文中诗词鉴赏的相关知识,把材料翻译为白话文,弄懂原文意思。②概括诗词的主旨。概括诗词的主旨是解题的重要环节,通过把握关键字词,理解特殊词义,弄清材料的中心意思。③将诗词主旨和政治道理进行对照,把握试题意图。概括材料的主旨后,将其与政治观点联系起来思考,然后干肢对照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

二、认为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

例2 辨析:凡是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凡是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

错因分析 (1)没有全面、辩证地把握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的观点,尤其是准确把握各自的发展历程。(2)没有掌握辨析题的答题技巧,信马由缰,想到哪里写到哪里,没有层次和逻辑。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全面把握。本题观点绝对化,是片面的。无论对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都要全面地、辩证地看待。二者在根本观点上是有差别的,从本质上讲,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从哲学的发展历程看,唯心主义也有合理成分,有进步的一面,唯物主义也有其缺陷的一面。因此,回答问题要从两个方面辩证分析。

参考答案 ①从根本观点上看,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根本对立的,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②从哲学发展过程来看,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相斗争而发展。唯心主义哲学较它先前的唯物主义哲学来讲显然是哲学发展的新阶段。唯心主义哲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丰富和发展了辩证法。因此,唯心主义在其发展史上有其进步、正确的因素,不能绝对地得出凡是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③正确与错误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相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讲,无论是唯心主义哲学,还是旧唯物主义哲学都有错误的一面。因此,不能说凡是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

点拨 (1)并非凡是唯物主义都是科学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虽然都坚持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但二者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都是不彻底的、不科学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具体的物质形态看成是世界的本原,其观点带有朴素性;近代形而上学缺少辩证法思想,具有机械性。只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因而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唯心主义总体上和根本上来说都是错误的。但也有其合理成分,那就是看到和肯定了人的意识的巨大能动性和对物质的反作用。其错误在于把这种能动性和反作用过分夸大。

(2)对于正误混杂型辨析题,先要抓住关键字词,找准层次,明确合理成分与不合理成分;其次要分析,合理和不合理的理由要表述充分、全面、透彻。

三、混淆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例3 将冰凉的手伸进一盆温水感觉到水热,将湿热的手伸进去又感觉到水凉,于是有人认为“物是观念的集合”。下列观点与之一致的是( )

①“8”就是发,“4”就是死 ② 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③ 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④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在这里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错因分析 (1)不能准确把握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的区别,尤其是不能理解客观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2)受知识之间的影响,联系的客观性,有两种表现:一是不能忽视、否定事物固有的联系,要承认事物的固有联系;二是不能把主观臆断的联系强加给事物,如①,受这一知识的影响,认为“8”就是“发”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解析 ①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不符合题意;④强调“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排除。应选C项。

点拨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1. 最近日本上演了一场“购买”的闹剧,少数极右分子提出了种种拥有“”的论据,但始终改变不了三个历史事实,那就是中国人首先发现并予以命名和开发利用的;后来是被日本人侵略中国非法占有的;中国政府和人民从来没有承认是日本的。因此,无论日本怎样狡辩,永远也改变不了是中国领土的事实。中日的之争,从哲学上看,反映了( )

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C.中日国家利益的对立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2. 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唱道“告诉我为什么星辰闪耀,告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因为上帝创造星辰闪耀,因为上帝创造常春藤缠绕……”美国一位著名科普作家这样改动了歌词:“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绕……”这一改动反映了( )

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 ②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的区别 ③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 ④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3. 王守仁认为,“人者,天地万物之心;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下列名言与王守仁的观点同属一个派别的是( )

①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

②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

③“自我”是自身的原因和世界的本原,“自我”周围的现实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

④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4. 一艘轮船在航行中突然遇到暴风雨,船长大声喊道:“谁会祈祷?”船上一名神父自告奋勇地回答:“我会!”船长说:“那好,你就开始祈祷吧!其他人都套好救生圈等待,因为缺少一个救生圈!”从哲学角度看,船长的做法( )

A.是唯心主义世界观的表现

B.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表现

C.是对唯心主义世界观的肯定

D.是对唯心主义世界观的暗讽

人本主义心理学基本观点篇8

第一门课是原理: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从结构来看,《原理》这门课程的内容从总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第1章),主要是从整体上说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

第二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第2—4章)。其中,第2章介绍的是辩证的唯物论和唯物的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第3章介绍的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第4章介绍的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

第三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第5、6章)。其中,第5章主要分析的是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关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第6章主要分析的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关于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

第四部分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第7、8章)。其中,第7章介绍的是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的内容(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原理);第8章介绍的是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的内容(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原理)。

从考研的出题来看,《原理》这门课程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重点,以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主线,以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为根本,全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这门课程主要考三个方面的考点:第一是概念;第二是观点;第三是意义。

第二门课程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基本规律和经验的总结。

从结构来看,《概论》这门课程的内容从总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总论(第1—2章)。其中,第1章从总体上介绍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产生条件、科学内涵、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第2章从总体上介绍了贯穿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精髓。

第二部分是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第3—4章)。其中,第3章介绍的是毛泽东思想最重要的理论成果,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第4章介绍的是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三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第5—15章)。其中,第5、6、7章分别从社会性质、发展程度和鲜明特点三个方面介绍了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第8、9、10、11章分别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个方面介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第12、13、14、15章分别从祖国统一、外交政策、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四个方面介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现条件。

从考研的出题来看,《概论》这门课围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一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重点,主要考这样三个方面的考点:第一是观点;第二是依据;第三是意义。

第三门课程是纲要:中国的近现代史,是指1840年以来中国的历史。其中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历史,是中国的近代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是中国的现代史。

从结构来看,《纲要》这门课程的内容可以分为三篇。上篇主要介绍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过程和历史规律,在教材中,上篇包括第1、2、3章的内容。中篇主要介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过程和历史规律,在教材中,中篇包括第4、5、6、7章的内容。下篇主要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过程和历史规律,下篇包括第8、9、10章的内容。

从考研的出题来看,纲要这门课围绕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与“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这一主题,以我们伟大的祖国经历了刻骨铭心的磨难,我们伟大的民族进行了感天动地的奋斗,我们伟大的人民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伟业为主线,以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为重点。这门课程的考点范围应该包括:第一是史实;第二是原因;第三是观点,观点有可以分为性质、教训和经验三个具体的方面;第四是意义。在《纲要》复习中,考生应该紧紧围绕这四个方面的考点来进行复习。

第四门课是法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法治观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一门课程。

从结构来看,《基础》这门课程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即思想政治教育(1—3章),道德观教育(4章的全部,5、6章的部分),法治观教育(5、6章的部分,7、8章的全部)。

从考研的出题来看,围绕理想信念教育这个核心,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线,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主要考两个方面的考点:第一是观点,第二是意义。

第五门课是形政以及当代:其中,形势与政策这部分的考题包括两个方面的考点:第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重大方针政策;第二,年度间(2016年1月—2016年12月)的国际、国内的重大时事。

在考研政治的五门课程中,当代世界经济和政治有三个显著的特点:第一,分数比重比较低,在一百分的试卷中只占十分;第二,题型比较单一,这门课程只考一道分析题,也就是说最后一道分析题考的是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相关考点;第三,与国际形势与政策密切结合。从考研的出题来看,这门课的考试范围可以概括为:第一,把握两大趋势,理解一个竞争。

趋势:(1)全球化;(2)多极化。竞争:综合国力竞争。第二,注意两类威胁,分析三大关系。

威胁:(1)传统安全威胁;(2)非传统安全威胁。

关系:(1)大国关系;(2)南北关系;(3)南南合作。第三,围绕时代主题,掌握一个中心。

主题:和平和发展。

中心:我国的国际战略和政策。

上一篇:纺织业的特点范文 下一篇:电子电工发展趋势范文